• 沒有找到結果。

政府採購、網絡關係與體制規範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政府採購、網絡關係與體制規範關係之研究"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1 頁,共 16 頁. 政府採購、關係網絡與體制規範 關係之研究 ◆ 黃英忠 曾榮豐. 壹、前 言 政府採購為政府施政過程之重要環節,除了要依規定程序辦理外,其支 出決策亦受到社會大眾的監督,其成效直接影響施政成果。從政府採購預算 經費投入的多寡,可看出經濟成長與產業發展程度之高低。由此可見,政府 採購對於改善國民生活環境、提高公共服務績效,乃至促進經濟成長、帶動 產業發展等方面,影響甚為鉅大。依據世界貿易組織(WTO)估計,在一般 國家每年政府採購支出金額約佔國民生產毛額(GNP)的 10 至 15%,或政府 總預算的 80%,可說是各國最大消費部門,台灣亦不例外。 我國政府採購最重要的法源依據為「政府採購法」 ,政府採購人員應對政 府採購相關法規詳加瞭解,並須熟悉政府採購實務上之作業流程。本研究認 為政府採購市場之影響因素甚多,除了法規及制度外,人為因素亦是影響政 府採購決策的重要因素。再者,廠商對政府市場資源依賴程度、政府採購體 制及相關法規制度之影響、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等因素,對政府採購亦有相 當之影響。另外,政府採購人員在企業進入政府採購市場的過程中扮演著重 要的角色。本研究希望能進一步探討政府採購人員之工作壓力來源及其法律 與專業認知,對採購過程中相關問題亦一併予以討論。 本研究試圖從社會網絡理論的角度探索企業在進入政府採購市場的過程 中,受到關係網絡與法規制度之影響如何,並將近代組織理論應用在公務部 1.

(2)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2 頁,共 16 頁. 門政府採購的議題上。鑒於過去學術上少有將社會網絡理論、體制理論、資 源依賴理論等綜合應用在研究政府採購問題上,是以,本研究希望透過近代 組織理論的文獻探討及整理,歸納相關現象,藉以建構政府採購市場影響因 素之觀念性研究模型,最後提出研究結論及實務上之建議供參。. 貳、政府採購相關理論與實務 一、政府採購與資源依賴理論 Pfeffer & Salancik (1978)所提出的資源依賴理論(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認為組織為了降低環境的不確定性與依賴性,會主動採取穩定和管 理環境的因應策略。其將「組織互賴關係」分為兩種:1.競爭性(competitive) 互賴-存在於地位對等、同一產業中的公司間,彼此競爭相同的稀少性資源 (水平關係) 。2.共生性(symbiotic) 互賴-互不相似的組織間之相依關係,通 常存在於垂直相關的公司間(垂直關係) 。共生互賴又可分為「採購互賴」及 「銷售互賴」兩種。根據資源依賴理論,定義組織的依賴範圍或程度有三種 情形(Pfeffer & Salancik, 1978; Paugh & Hickson, 1997)。 1.. 資源對組織的重要性:組織資源的重要性是藉由考慮資源的需求及供 給,或如果資源無效的嚴重後果。. 2.. 考量誰能任意控制資源及使用分配的程度:此種情形也顯示如果資源的 控制者,能完全任意接近資源及制定規則,則其他組織將會對其有高度 的依賴。. 3.. 誰控制及享有獨佔的資源:組織所需要的資源有可選擇的來源或替代品 也極其重要。 在台灣,整個政府之總支出約佔 GNP 的 15%,或政府預算的 80%,是最. 大的消費部門,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如此龐大的政府市場, 長期以來對企業之成長及生存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當政府採用擴大內需 2.

(3)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3 頁,共 16 頁. 政策以刺激經濟景氣時,對企業之影響更不可言喻。是以,市場中存在某些 對政府採購市場賴以維生之廠商,當然,政府亦需要私部門積極投入各項公 共建設,這種互賴的關係形成廠商與政府機關維持一種共生性之互賴。其中, 民間提供勞務或商品,政府則掌握充沛的預算及行政資源,且對資源之分配 有絕對控制主導之權力。另外,廠商與政府機關依賴程度,因中央機關與地 方機關而有所不同。 二、政府採購與體制規範 North(1990)認為體制包括人類制定來規範人際互動限制的任何形式,故體制可 能是正式的,也可能是非正式的。組織的活動及行為都受到體制環境的約束,體制 理論的約束力來自於社會文化、規範、習俗,期許或要求組織應有的正當性,也. 就是說當大家都認為或期望組織應該是具有某些功能時,組織就會感受外在 無形的約束力,使組織所做的行為或活動能夠獲得正當性。DiMaggio & Powell (1983)主張組織是受加諸於它們的制度壓力影響,這些壓力多半來自像國家或 其他規範性機構,順應這些壓力使得組織改變結構安排,變得合乎制度的期 望。 Scott(1987)也對制度化機制提出三項分類:法規系統、規範系統與認知系 統,三者分別代表不同制度元素的強調重點、媒介體和層次。在政府採購之 法規系統及法律約束下,以政府採購法為執行之準則。規範系統方面如證照 及專業認定,在辦理招標時訂定各種投標資格條件以為審查時之依據。認知 系統方面如組織同形、模仿流行,即一般所謂的「行規」 。實務上,台灣市場 中如保險業係屬寡占行業,其行業間有一定的行規,例如,在公家機關或學 校辦理建築物之火險,第一次得標之廠商幾乎取得後續承包之優勢,其他廠 商不會再與之競爭,此即為體制理論所強調之行業規範。 Coleman(1990)認為,「規範」這種社會資本,不是一種推動力,而是一 種約束。當規範變成一種具有效力且具力量時,也可被視為一種社會資本。 3.

(4)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4 頁,共 16 頁. 因為群體的規範有時可以使個人放棄自我的利益,以成就群體的利益。戴肇 洋、范建得 (1999)認為長期以來,政府一直非常重視中小企業參與政府採購 問題。因此,在制訂政府採購法時明文規定,主管機關得參酌相關法令規定 採取措施,扶助中小企業承包或分包一定金額比例以上之政府採購,並且據 此訂定「扶助中小企業參與政府採購辦法」藉以配合。亦即透過相關法規的 制定,以期有效落實達到協助其擴大取得市場商機之目的。 ◆ 現行政府採購之制度與規範 政府採購市場是個龐大且複雜的系統,其最高主管機關為行政院公共工程 委員會。政府採購法相關子法約有四十餘項,條文眾多且涵蓋範圍極廣,致 政府各機關辦理採購人員及參與採購之廠商相關人員不易熟悉,若稍有不 慎,恐有觸法之虞。 1. 投標廠商資格:辦理政府採購案件招標時,承辦單位訂定投標廠商資 格條件,及在廠商投標後實施廠商資格審查,其主要目的在確保政府採購產 品品質,以及廠商履約能力。不過,較令人關心的是在執行上,若是採購主 辦單位相關承辦人員故意設定特殊投標廠商資格,圖將某些競爭廠商排除在 投標廠商名單外,而形成所謂競爭障礙。 2. 集中採購制度:政府藉由集中採購制度(共同供應契約),以節省人 力並發揮大量採購之經濟效益,俾提昇財物採購執行績效。但有能力參與集 中採購之廠商幾乎都非是中小企業所能承擔,是以集中採購制度對中小企業 進入政府採購市場是不利的,此舉可能造成寡佔市場,由少數廠商把持市場 占有率,造成不公平競爭之現象。 3. 投標廠商家數:依政府採購法之規定,參加投標廠商之家數,一般而 言,「公開招標」需有三家以上合格廠商參加;「比價」則需有二家以上廠商 參加; 「議價」則只要一家廠商參加即可。實務上,為能達到順利開標,常會 發生陪標之現象,甚有同一幕後老闆,以不同公司名稱參與投標,造成「圍 4.

(5)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5 頁,共 16 頁. 標」之現象。 4. 招標作業程序:政府機關辦理招標採購有一定的作業程序,從需求單 位提出採購需求,簽奉機關首長或其代理人核准採購,移由採購單位辦理招 標案,整個採購程序少者數日,多者上月。招標作業程序相當繁瑣,要順利 完成整個採購案,依法行政外更不能稍有私心,否則便會造成交易不公或弊 端之發生。 5. 採購金額等級:依採購限額可區分為,查核金額、公告金額、巨額採 購、及小額採購。政府採購金額又可區分為十萬元以下、十萬元以上至一百 萬元以下、及一百萬元以上三種等級。又小額採購是承辦採購人員最容易操 控之部分,有時爲爭取時效,或特殊原因,或規避監督,承辦及相關人員採 取分割金額或化整為零之方式,刻意不經公告程序,直接通知有往來之廠商 承包,造成獨厚少數廠商之情況。 Markus & Kitayama(1991)指出,在集體文化的社會中,社會情境具 有界定自我的功能,而關係的內涵則會隨著社會情境所界定的個人角色、及 應遵守的行為規範而發生變化。Fan(2002)指出,就關係的道德層面來看,靠 關係、走後門可能有功利性、不擇手段、缺乏真情的一面,甚至會違反規範 與法律。政府採購之規範及制度,原立意良好,但執行上如有偏差,極易造 成不公平之現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政府採購體制中,除上述投標廠商 家數、招標期限標準、政府採購限額、招標採購之流程、廠商資格條件、集 中採購制度等規範外,尚有其他相關之法規,其內容相當繁雜,對廠商進入 政府採購市場有相當之影響。 綜上所述,體制理論學派認為社會中形成的體制環境對於組織結構、運 作及存活有著顯著影響,許多組織會在形式或表面上依循,但順應制度化規 則往往與效率發生嚴重衝突,是故,組織為求得充分資源、訊息及支持,以 降低組織生存的威脅,仍以追求目標的合法性(legitimacy)勝過追求組織效率 5.

(6)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6 頁,共 16 頁. (Rowan,1982; Kaplan,1984)。一般而言,政府機關辦事講求的是「依法行政」, 相對地,是否會影響到「行政效率」 ,一直是個兩難的問題。是以如何提昇行 政效率,政府法規鬆綁是很重要的一環。 三、政府採購與網絡關係 (一)網絡關係 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係指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所形成的社會關係,個人 所認定互有親密關係的人形成社會網絡的結構,其結構可解釋個人的社會行 為。Coleman (1998)強調社會網絡的封閉性,或密度結構特質,所產生的社會 整合功效。社會資本通過對人際關係的協調、對互動能力與合作潛力的開發, 來提高社會效率,增加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收益。Putnam(1993)則指出社會 資本具有社會組織的特徵,包括網絡、規範和信任,可以促進彼此間相互利 益的協調和合作。Putnam(1995)認為網絡關係可以增加社會資本。社會資本表 現在網絡關係中有兩種關係型態,一是個體與他人的直接關係,如親人間的 關係,屬於網絡關係中的強連帶(strong ties);另一則是在直接關係之外,透 過個體本身聯繫與他人的關係,如朋友之間的關係或藉由親人、朋友再聯繫 出去的關係,也就是網絡關係中的弱連帶(weak ties)。強連帶或弱連帶皆能為 個體本身提供價值,而 Putnam(1995)認為弱連帶所提供的社會資本會更甚於 強連帶,最常見的例子即是透過親友介紹工作、取得重要資訊。另外,Burt(1997) 將社會資本概括為一種在社會網絡中的結構洞(structure hole),具有可以居中 代理控制資訊和利益的流動。Burt(1997)以微觀角度將社會資本視為個人位置 處於組織內的有利位置,得以控制訊息流通而獲利。 網絡被用來強調「關係」(guanxi)的重要性,個人必須建立一個網絡以達 到自己的目標。Schuller(2000)認為「信任」 (trust)與「網絡」 (networks)是 社會資本的兩大核心概念。 「關係」在中國的企業界資源依賴的功能在兩方面 相當明顯:一為跨越組織疆界的活動,協助組織建立合法性;另一為獲得有 6.

(7)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7 頁,共 16 頁. 價值的資源。在實施合約的法律沒有健全的發展、市場的效率不彰時,個人 的接觸始終是相當重要(Peng & Heath, 1996; Xin & Pearce,1996)。如前所述, 政府採購案件中大部分勞務或財物採購多屬臨時性,不涉及技術或產品安全 等問題,或小額採購,甚至屬於共同供應契約集中採購的廠商,承辦人員可 依其經驗或關係,通知較有經常往來的廠商投標,或逕行與特定對象進行議 價,造成少數寡佔之情形。 (二)資訊不對稱 訊息常常存在於關係之中,社會資本有助於訊息的取得,而訊息的取得 可做為行動前的參考。但是,要透過社會資本取得訊息,事前是需要花費一 些成本的,如建立與維護關係。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積極推動「政府機關 招標資訊佈告電腦化系統」 ,規定各級政府機關或公營事業單位採購金額在新 台幣一百萬元以上採購案件,必須與行政院所設置的國際網路電腦完成連線 作業,提供國內廠商充分瞭解公共採購招標案件資訊。 公共採購招標案件資訊系統建立,其主要目的在提供國內廠商完整的資 訊與公平之競爭機會,但是此一規範對中央、省(市)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 營事業單位所辦理之採購案件,或許較有約束能力,但對於縣(市)政府及以下 政府機關所辦理之採購案件,恐較難以有效監督管理。因為縣(市)政府及以下 政府機關所辦理之採購案件,其金額不少低於政府所規定的登錄標準,或遇 有不法關說壓力下,使承辦人員將一項金額較大的採購案件分割成數項低於 政府所規定的登錄標準進行招標作業,讓採購資訊無法完全公開揭露。 另極大部分勞務或財物採購案件亦多屬於臨時性、急需性,且又不涉及 技術或產品安全等問題,使得承辦人員可以通知較常往來廠商前來投標,或 是逕行與特定之對象進行議價。簡單地說,目前政府所積極推動的採購公開 揭露或佈告資訊系統仍有不足之處,對於中小企業參與政府採購機會而言, 仍無法充分掌握資訊,形成不公平、不合理競爭。或者在公告後又有更正事 7.

(8)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8 頁,共 16 頁. 項,如廠商未留意後續更正事項,極有可能在投標過程有所缺失而喪失投標 之資格。. 参、政府採購之影響因素 一、人為因素及外力介入 蔡郁崇(1999)指出,中小企業在參與政府採購投標時,最不公平合理與影 響最大的因素莫過於特權、利益團體及不法分子不當介入。戴肇洋、范建得 (2000)指出,政府機關採購作業過程對中小企業之不利因素可分為內在因素及 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如非法綁標問題及暴力圍標問題。黃榆楹(2003)指出,政 府採購的特色在於其金額往往十分龐大,廠商間為求分配利益,在招標階段 透過圍標、綁標的手段,一方面共謀不為競爭或迫使競爭對手放棄公平競爭 的機會;另一方面藉由不當投標條件的限制以圖利特定廠商,在此等不法行 為交互作用下嚴重扭曲公開招標及市場競爭機制。 除了部分學者主張社會資本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正面的幫助外,亦有許 多 學 者 對 其 負 面 影 響 進 行 論 述 (Adler & Kwon, 2002; Baum, Calabrese & Silverman, 2000)。認為過度團結凝聚、封閉,或強調宗教、派系、種族、階級、. 性別、血緣等情感認同之社群團體,內部雖然有較高的社會資本,但相對於 其他社群團體可能會顯出不信任、懼怕、排外(嚴格區分自己人與外人) ,徒 增互動的因難與影響社會整合,反而無助社會與經濟的發展。 由於公共工程或部分採購案件的金額較大、利潤又高,自然成為各種勢 力覬覦之對象,不論是非法綁標或者是暴力圍標,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民意代 表介入關說或施壓,使得採購主辦單位相關承辦人員非常為難及承受莫大壓 力。政府採購法第十六條之規定, 「請託或關說,宜以書面為之或作成紀錄」, 所以在辦理採購案件過程中,遇有請託或關說宜作成紀錄,以為參考。 二、私部門之行動策略 8.

(9)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9 頁,共 16 頁. 一般而言,企業之經營策略不外乎採取三種競爭策略,即低成本、差異 化及集中化策略。而企業進入政府採購市場所採取之作為有積極及消極方 式,諸如提高產品及服務品質、建立品牌及商譽、加強資訊及運用電子領標 投標、研發新產品或新技術、以專案方式處理政府採購案件、避免違約而被 列為不良廠商、加強對政府採購法令規定之瞭解、健全廠商本身資格條件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現行實務上政府機關辦理招標採購,如無特別原因一 般都會訂有底價,且以最低價為決標條件。所以在政府採購標場上,常出現 廠商低價搶標,因而造成交貨品質不良,或執行上有困難。再者,與採購機 關的人際關係部分,就事實而言,目前各政府機關平常在處理「小額採購」 案件時,其採購方式係由採購單位逕洽廠商辦理,目的是為減少採購程序而 提高效率。但因不必經過公告程序,是以採購單位經常便宜行事,常會交由 少數常往來之廠商承做,可見廠商平時與採購人員保持良好之關係是很重要 的。所以廠商在政府採購這塊市場上的經營策略,低成本策略與人際網絡之 經營是不可或缺的利器。 三、政府採購人員之角色及其專業與法律認知 政府採購法施行後,政府採購作業更趨專業化。採購人員除對程序須瞭 解外,也要對採購的內容、規格、財物等具有必要的認識,以具備專業之素 養,如此,才能成為稱職的專業採購人員。採購相關單位,各有所司,各盡 其責,如此可釐清機關承辦單位與監辦單位之角色與責任,也因此承辦採購 單位及人員必須負擔更重的責任。採購人員辦理採購案件時較擔心或困擾的 事,實務上如便民或圖利界定的模糊、訂定底價參考標準為何、訂定資格與 規格是否被質疑有綁標之嫌、為求時效達成任務而被誤為不按程序辦理、本 身專業知識不足而有所疏失、民代的壓力、機關內部監辦、需求或使用單位 的壓力、黑道暴力的介入等情事。 過去一談到政府採購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採購弊案,諸如「借牌圍標」 、 「搓 9.

(10)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10 頁,共 16 頁. 圓仔湯」 、 「官商勾結」等名詞。尤其, 「便民與圖利」之認知程度,常因立場 及角度之不同而有法律上認知的落差,這種落差常造成公務員訴訟纏身。例 如,有些採購案件基於時效,承辦採購相關人員或機關首長因為採取權宜或 彈性措施,卻遭誤解為圖利廠商,動輒惹禍上身,這種矛盾常常發生在與民 眾權益息息相關的業務上。因此,採購人員有的爲了明則保身,就以消極的 態度任事,處處採取保護措施,此舉不但會影響採購招標的公正性及結果, 也會影響施政品質及效率。. 肆、政府採購、關係網絡與體制規範三者間關係之探討 彙整上述文獻之探討,本研究認為政府機關在辦理採購過程中會受到關 係網絡與體制規範兩股力量互相牽引之影響。是以關係網絡與體制規範之間 存在某種程度相互影響之力量,對政府採購具有直接與間接、有形與無形之 影響力。當體制規範之因素受到關係網絡之影響而減弱其影響程度;或者當 關係網絡影響程度增強時,體制規範的力量則相對受到影響。換言之,兩者 為負向之關係。一般而言,辦理政府採購案件依規定須訂有一些基本規範及 要求,但當外力關係介入時,規範及要求可能因而調整或變動,以影響或改 變採購之結果。另外,體制規範與關係網絡之力量同時升高時,表示政府採 購案件複雜度提高,如國家重大公共建設,比較起一般之財物及勞務採購案 件,其體制導向與關係導向兩方面都會增強其影響力。 本研究為方便說明政府採購、關係網絡及體制規範三者間之關係,依政 府採購之特性及金額將其分類為四種採購型態。第一種採購型態為重大公共 工程建設,例如台灣高鐵 BOT 案、高雄捷運工程等,此種型態因其採購金額 龐大,法規及程序繁雜,其牽涉因素甚多,尤其政商人脈關係更是關鍵影響 因素。第二種型態為公開招標,以一般超過 100 萬元以上之勞務或財物採購 為例,此類型態較為著重規範與制度的運作。第三種型態為最有利標或議價 之案件,例如統包案件或公共藝術評審,此種型態因其生態的特殊性,較為 10.

(11)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11 頁,共 16 頁. 偏重人脈關係的作用力。以建築物統包為例,從興建構想書、設計規劃、徵 圖及選建築師、到發包興建等過程,常是因人為因素而決定其結果。第四種 型態以低於 10 萬元以下之小額採購為例,此種型態基本上規範少、彈性大、 自主性大,講求效率,故經常授權由承辦單位依權責辦理。. 11.

(12)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12 頁,共 16 頁. 伍、政府採購型態矩陣圖之建構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政府採購相關之內涵及企業經營之策略彙整建構成 體制化導向與關係導向矩陣圖表示(如附圖 1) ,內容涵蓋政府採購之型態(如 BOT、公開招標及議價等方式) 、廠商之競爭策略(低成本、差異化及專精化) 、 及關係或體制之導向,筆者以四種不同之象限分別說明如後: 較 高. 關 係 導 向. 採購型態:議價/最有利標. (4) 採購型態:BOT. (1). 廠商策略:差異化策略. 廠商策略:焦點集中策略. Ex.公共藝術/ 統包. Ex.高捷/ 高鐵/ ETC. (關係導向). (高制度-關係導向). 採購型態:小額採購. (3) 採購型態:公開招標. (2). 廠商策略:低成本策略. 較 低. Ex.10 萬以下. Ex.100 萬以上招標. (低制度-關係導向). (制度導向). 較低. 制度導向. 較高. 圖 1 政府採購型態矩陣圖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繪製. 一、象限 1:高制度-關係導向:代表制度導向與關係導向兩者都高,廠商的進入 策略以專精化或差異化為主,採購之交易成本較高,政府採購型態如 BOT 方 式。例如,高速公路電子收費控制系統(Electronic Theatre Controls, ETC) 、高 雄捷運工程(KRTC)及台灣高速鐵路(Taiwan High Speed Rail)之建造等。 二、 象限 2:制度導向:代表制度導向較高,關係導向較低,廠商的進入策略以成 本領導為主,政府採購型態如公開招標或公開報價。例如,公告金額(一百萬 元)以上之招標案件。 三、 象限 3:低制度-關係導向:代表制度導向與關係導向都低,廠商的進入策略以 低成本領導為主,政府採購型態如小額採購。例如,十萬元以下之採購案件。 四、 象限 4:關係導向:代表制度導向較低,關係導向較高,廠商的進入策略以專 12.

(13)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13 頁,共 16 頁. 精化為主,政府採購型態如採議價方式或以最有利標方式辦理採購。例如,公 共藝術之招標案件,或特殊規格之採購案件。. 陸、結 語 本研究經整理及探討政府採購文獻,發現大部分的研究著重於政府採購 法及相關法令或制度之探討,諸如爭議、調解、申訴制度、公私法、資訊及 決策支援系統等方面,較少有將政府採購市場與體制規範及關係網絡一起探 討之相關研究,本研究結合這方面理論與實務,以作為學術上的貢獻。依體 制理論與關係網絡之觀點,企業在進入政府採購市場的過程及執行標案是否 順利,與社會規範制度、關係網絡、信任及資訊取得有關。歸納其影響因素, 廠商對政府採購法令規定或程序之瞭解程度、廠商投標資格之設定、財物集 中採購制度、廠商對採購招標資訊掌握情形、廠商信譽及形象、廠商與採購 人員之關係等等。是以,企業在經營政府採購市場這塊面積時,依政府採購 慣例,最常用的決標原則還是以訂有底價且以最低價決標方式辦理,所以, 企業在降低成本策略方面應考量本身之負載能力,避免因低價搶標後無法履 約而造成之損失。經營人際關係對取得及執行政府標案有一定的影響力,但 不可逾越分寸或用不當之手法而造成其他副作用。另外,以專精方式處理政 府採購案件是一項不錯的作法。 在政府採購人員專業認知、法律認知及外力介入政府採購之影響方面, 歸納其因素如,便民或圖利認知落差、訂定底價無參考標準、訂定資格與規 格被質疑有綁標之嫌、為求時效達成任務而被誤為不按程序、本身專業知識 不足而有所疏失、民代的壓力、黑道暴力的介入等影響因素使政府採購常發 生不公平競爭或弊端叢生。尤其,讓公務人員最感到困擾的是「便民或圖利 界定的模糊」 ,致使公務人員任事態度趨於保守,因而影響行政效率及便民服 務。是以,建立採購專業人員、修訂不合時宜之法規、尊重專業之行政裁量 權、杜絕關說請託之文化是政府機關應積極之作為。 13.

(14)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14 頁,共 16 頁. 本研究為一探索性研究,建議未來之研究可從實證研究方面著手,另外 其他理論之應用亦可一併考量,如代理理論、交易成本理論、控制理論等其 與政府採購亦有一定之關係連結,如能整體加以融入,通盤彙整衡量,無論 對學術上或實務上之貢獻或能更有幫助。 (本文作者為國立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教授/校長; 國立中山大學人管所博士候選人暨國立高雄大學組長). 參考書目 蔡郁崇(1999),政府採購的雙元性-採購弊案的制度性起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榆楹(2003),競爭法與政府採購法對於圍標、綁標行為規範之比較研究。國立 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戴肇洋、范建得(1999),協助中小企業參與政府採購策略及法規建議之研究。台 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委託台灣綜合研究院。 戴肇洋、范建得(2000) ,促進中小企業參與政府採購計劃-政府採購法保障中小企 業參與機會研究。台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Adler, Paul S. & Seok, Woo Kwon.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17-40. Baum, Joel A. C., Tony Calabrese, & Brian S. Silverman. 2000. Don't Go It Alone: Alliance Network Composition and Startups' Performances in Canadian Biotechnolo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 267, 94. Burt, Ron. 1997. The Contingent Value of Social Capital.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2, 339, 65. Coleman, James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6: 94-95. 14.

(15)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15 頁,共 16 頁. Coleman, James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pter 12. DiMaggio, P. J., & Powell, W. W. 1983.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 147-160. Fan, Y. 2002. Guanxi’s Consequences: Personal Gains at Social Cost.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38:371-380. Kaplan, Robert G. 1984.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p199.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 224-253. North, D.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New York: Norton. Paugh, D. S., & Hickson, D. J. 1997. Writers on Organizations.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Inc. Peng, M. W., & Heath, P. S. 1996. The Growth of the Firm in Planned Economics in Transition: Institutions, Organizations, and Strategic Choi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2): 492-528. Pfeffer, J., & Salancik, G. R.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Putnam, Robert. 1993.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The American Prospect; 4(13):27-40. Putnam, Robert D. 1995.Tuning in, Tu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re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 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28. 4; 664. Rowan, B.1982,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The Case of Public School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7: 259-279 15.

(16) T&D 飛訊第 71 期. 發行日期:97 年 7 月 10 日 第 16 頁,共 16 頁. Scott, R.1987. The Adolescence of Institutional Theor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2:493-511. Schuller, T. Caroline Bamford. 2000. “A Social Capital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the UK learning society research programme.”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6:5-15. Xin, K. R., & Pearce, J. L. 1996. Guanxi: Connections as Substitutes for Formal Institutional Suppor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9(6): 1641.. 16.

(1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Other than exploring the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a salary scale for KG teachers, we also review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in different areas including funding

Recommendation 14: Subject to the availability of resources and the proposed parameters, we recommen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sider extending the Financial Assistance

Arts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five ess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the overall aim of education set out by the Education Commission: “To enable every person to attain all-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

Hong Kong Education Department (1998).Review Report on the Pilot Project on the Grow with Guidance System – Development of Whole School Approach to Guidance. Hong Kong:

Case under the Pilot Scheme on e-Learning in Schools of Education Bureau of the Government of HKSAR (2013). Innovative i-Teach Programme ‘A leap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The continuity of learning that is produced by the second type of transfer, transfer of principles, is dependent upon mastery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ubject matter …in order for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