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許一個跨媒體新聞敘事研究的未來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許一個跨媒體新聞敘事研究的未來"

Copied!
1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許一個網路新聞敘事研究的未來

江靜之

*

摘要

本文視網路新聞為敘事,建議從媒介、媒材與閱聽人三方面探究六個 相關研究議題,包含媒介轉換對新聞敘事的影響、不同媒介新聞的媒材比 重與結構、新聞媒材的選擇與組合、媒材引發新聞敘事、跨媒介新聞敘事 之意義與功能、媒介物質性與網路新聞使用者之實踐行動。最後,本文強 調不可忽略新聞組織、機構、產業及文化等對網路新聞敘事發展之可能影 響。 關鍵字: 新聞敘事、媒介、媒材、閱聽人、網路新聞、超連結

                                                                                                               

*江靜之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學系教授。聯絡方式為: morecc@nccu.edu.tw

(2)

新聞主要功能在於提供閱聽人有意義的事實資訊。而要讓原本紛亂的 世間事,成為彼此相關、有連貫性,賦予事件意義,記者便得透過敘事手 法(narrative conventions)說故事(Mander, 1987; Schudson, 2005)。因此,視 新聞為敘事,並非否定新聞報導真實之功能,而是凸顯新聞作為一種符號 系統,除了告知、解釋,還有幫助閱聽人理解世界、判斷善惡之社會教化 功能,猶如神話故事(mythological narratives)(Bird & Dardenne, 1988; Lule, 2001)。事實上,從敘事角度探究新聞文本結構之研究於 1980 年代已有不

少(見Pietilä, 1992),之後更不乏相關研究論述,解析不同媒體或類型新

聞之敘事結構(如林東泰,2011;郭岱軒,2000; Dunn, 2005; Fulton, 2005; Grabe& Zhou, 2003),包含發展中的網路新聞(如陳雅惠,2011; Mayoral, 2015)。

而且,Bird & Dardenne(1988, p. 75)強調,即使新聞「看起來」不像 故事,其依然強化了(現代)神話的整體結構,故新聞不但具有上述功能, 更擁有如神話真相(mythological truth)般的權威。因此,本文認為從敘事 角度看待新聞,不表示新聞定要以故事形式出現,或僅有以故事型態出現

的新聞才能被當成研究對象。事實上,若採Ryan(2004)觀點,敘事可分

為再現文本行動的「敘事文本」(being a narrative),以及擁有引發接收者 形成故事心像(mental image)的「敘事性」(possessing narrativity)。那麼,

即使故事是以共時的方式呈現(如靜止的圖畫或影像),閱聽人還是能將之 重組成具時間序列或有因果關係的故事(若時序、因果關係是構成敘事的 主要元素)(Lacey, 2000)。因此,新聞可以擁有「敘事性」,或是透過符號 表現的「敘事文本」。 向敘事理論借鏡,研究者可探究、批判新聞文類,甚至發展設計未來 新聞。舉例來說,Mander(1987)指出記者訴說新聞故事時,乃以鳥瞰的 視角,塑造自己的全觀(all-seeing)與全知(all-knowing),藉此維持客觀 提供事實資訊者的角色;記者甚至可透過新聞「故事(事件)發展」,預測 未來。Woodstock(2002)則借取敘事角度檢視公共新聞學,發現記者依然 掌握說故事的權力,與傳統新聞學記者並無二致。而對於網路新聞的未來 發展,陳雅惠(2014)針對四種以時間為主的超文本結構,提出網路新聞

(3)

  情節的可能變化,同時提醒設計新聞不能僅考慮媒介特質。

此外,敘事角度也提供吾人深化新聞研究之方向,例如Kunelius(1994)

從敘事觀點提出分析新聞論述視角模型,包含兩個面向:第一,敘事發聲 位置(the narrative voice),可分隱藏作者聲音的透明敘說(transparent narration),或顯露敘說行動的可辨識敘說(identifiable narration)。第二,敘 事獨立(independency)或依賴(dependency),前者的敘說者是全觀的,後者 的敘說者則是消息來源。這兩個面向又可劃分成四個向度,探析記者與閱 聽人的角色位置及關係。Kunelius 的新聞論述視角模型可謂直探新聞專業 中「新聞與真實」、「記者與閱聽人」,這兩個到了數位時代依然重要的核心 議題。尤其雖然研究新聞超連結的研究不少,探究超文本對新聞敘事影響 之研究卻屈指可數(Doherty, 2014, p. 127),值得吾人繼續耕耘。Steensen (2011)檢閱主要於 2000 年後發表,歐美討論線上新聞學(online journalism) 之期刊與會議論文,也建議未來研究應將文本(text)視為研究單位,思考 線上新聞文本是甚麼、其如何促進溝通、如何與媒介連結,以及其如何將 媒介與社會相連等問題。而且,除了內容分析法,他認為研究者應結合質 性的文本分析法,探析線上新聞文本。 因此,本文將新聞視為敘事,以網路、數位新聞作為討論對象,提出 研究新聞敘事之媒介、媒材與閱聽人三大範疇及相關研究議題(圖1)。 圖1:網路新聞敘事研究範疇與議題

(4)

壹、研究範疇:媒介、媒材與閱聽人

無論是稱網路、線上、數位、行動或手機新聞,從名稱便可知道,媒 介至今依然是吾人劃分新聞型態或類型的重要方式。事實上,媒介或多或 少都會對敘事造成影響。Lacey(2000, p.107)指出,雖然可用不同媒介說 相同的故事,但媒介形式卻會影響說故事的方式。Ryan(2004, p. 18)也提 出媒介對故事(心像)之影響,包含引發或訴說甚麼故事、如何呈現、為 何傳遞,以及故事如何被經驗等。以電視新聞為例,Dunn(2005)認為在 電視這種提供娛樂消遣的媒介上,新聞變得急於吸引、取悅觀眾,使其著 重於運用敘事技術說一個「好故事」。Ekström(2002)也提出電視重感官、 娛樂及聲色之娛(pleasure),因此電視新聞以呈現與視覺化為主,偏好建 構不尋常的事件,傳遞的訊息簡化、有力,且訴諸情感(emotive),提供 短暫與即時的知識。 尤其到了數位時代,多媒體崛起,使得媒介定義更趨複雜。Deuze(2004) 指出兩種定義新聞多媒體(multimedia)的方式:第一,新聞故事透過不同 媒介呈現,例如網站、電子郵件、廣播、電視、印刷報紙等;第二,網路 新聞故事呈現使用兩種或更多媒體形式,如口語與文字、音樂、影像與動 畫,包括互動與超文本元素等。不過,大部分網路新聞多媒體研究主要處 理的是後者(Steensen,2011, p. 318)。 本文將上述第一種類型稱為「媒介」,第二種類型稱為「媒材」。此二 者皆是符號資源,所不同的是,前者僅有個別元素,後者除了個別元素外, 還有組織元素的文法規則,如口語有字彙及句法(van Leeuwen, 2006, p. 145)。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定義並非永久,因為「媒介」可能轉變成「媒

材」,「媒材」也可能變成「媒介」(Kress & van Leeuwen, 2001, p. 22)。之 所以要如此劃分,一來因為數位科技打破以往固著的媒體符號關係(例如 廣播媒介中只有口語、音樂等聲音媒材; 報紙媒介只能出現文字及圖/影片

兩種媒材),讓各種媒體、媒材融匯在一起。二來順應Opgenhaffen(2008)

建議,在數位多媒體時代,將新聞分析單位從傳佈新聞的媒介,如報紙或 電視,改為用來設計新聞故事的媒材。

(5)

  一、媒介與新聞敘事 如前所述,新聞、傳播領域中不乏探析報紙、電視或廣播新聞敘事結 構之研究。不過,分析過去相對演化成熟的新聞敘事,研究者偏向在某種 媒介(如報紙)、媒材(如文字)條件下,解析該新聞文類之敘事結構。然 而,網路、數位媒體環境十分複雜,且網路、數位或手機新聞都尚在發展, 我們或許得先釐清媒介特徵,以及其與(新聞)敘事之間的關係。

Ryan(2006, p. 25)認為「媒介性」(mediality or mediumhood)是相對 (relational),而非絕對的特質。而且,媒介是一組可能性,新媒介讓新型 態文本與敘事有出現的可能,然後再被組織成文類(p. 28)。她進而提出可 從三方面探究媒介造成的敘事差異:(1)從語意(semantics)層面來看, 可研究情節(plot)或故事(story),因不同媒介偏好的基本認知模型(basic cognitive template)有異,如電視偏好有多重情節線的一集集敘事(episodic narrative)。(2)從語法(syntax)層面來看,可研究論述或敘事技巧,因 媒介透過不同方式呈現故事(如在連環漫畫中,敘事被轉化為「框」,有別 於電影的鏡頭連續呈現),故使用者需要不同的詮釋策略。(3)從語用 (pragmatics)層面來看,研究敘事的使用(use),因不同媒介提供相異的 使用者涉入及使用敘事的方式,例如在部落格上張貼私人日記; 用數位媒 體將個人經驗分享給數百萬計的陌生人。 本文建議可從網路之媒介物質性著手,考察與上述語意、語法及語用 層面最相關之物質要素,再分別探析網路新聞敘事特質。舉例來說,Murray (1997)指出數位環境的四個基本特質為程序性(procedural,指電腦運算 有其邏輯規則)、參與性(participatory,指數位媒體可回應參與者的行動指 令)、空間性(spatial,指再現可游覽的數位空間及展現故事的電腦螢幕) 及無所不知的(encyclopedic,指擁有無窮的資訊資源,使用者易將自己想 像成全知的)。Jacobson(2010)建議可再添加結局開放計畫(an open-ended

project,指可持續更新)及多媒體新聞包裹(multimedia news packages)兩 項特徵。其中,Murray(1997, p .90)認為超文本(hypertext)與模擬 (simulations)對數位敘事最有啟發;Rose(2011/戴至中譯,2013, p. 16-17) 也發現多數未來敘事實驗都包含非線性、使用者參與,強調融入式體驗等

(6)

特性。Larrondo & DíazNoci(2014, p. 252)則指出超文本與互動性是網路 新聞媒體兩大重要物質性,可惜這兩個概念並不十分清楚,且難清楚劃分。 二、媒材與新聞敘事 Stahl(1979)與 Tannen(1982)比較訴說個人經驗之故事,發現運用 口說或書寫語言會影響故事「說什麼」及「如何說」(轉引自Johnstone, 2001, p. 643),顯見媒材與敘事的關係。而且,敘事媒材的轉換可能對新聞工作 與標準造成影響,如江靜之(2012)指出新聞媒材從文字轉成動畫,可能 影響記者蒐集資料與查證工作,同時衝擊傳統的客觀新聞標準。 雖然「媒材」至今尚未有普遍接受的定義(江靜之,2012),但若依新 聞常用媒材包含口語、文字、圖像、影像、影片及音樂等劃分,應能捕捉 (新聞)敘事變化。除了前述舊有媒材,網路新聞也衍生出新媒材,如超 連結。超連結可產生複雜、有組織的內容結構,引發不同以往的敘事策略 與閱讀(超)文本(Ureta, 2011, p. 188)。Larrondo & DíazNoci(2014)依不 同論述目的劃分新聞超連結,包含發展連結(development links,解釋與發

展前一節點的資訊)、相關連結(related links,提供同日出版的相關資訊)、

時序連結(chronological links,提供之前出版的相關資訊)、更新連結 (updating links,提供之後出版的資訊)、情境連結(contextual links,提供 主題的情境資訊)、文件連結(documentary links 提供相關文件)、補充連 結(complementary links,提供可深入資訊的額外、使用過的內容)、屬性 連結(attribution links,提供消息來源相關資訊)、指涉連結(referential links,連結文本提及之網站)、服務連結(service links,將使用者連結至像 搜尋引擎等有用的元素)、副本連結(duplicate links,連結至以不同形式呈 現之完全相同的資訊)與附加連結(supplementary links,提供不同形式呈 現之相同內容,但不是完美的複製品)。本文認為研究者可透過上述不同目 的之超連結,針對新聞文類之特殊性,例如強調事實、平衡報導、有時依 靠不完美的證據(messy evidence)及新聞產製過程等(Doherty, 2014, p. 129),分析新聞敘事發展的可能性。

(7)

  值得一提的是,網路新聞的超文本特性凸顯新聞敘事之建構本質。特 別是Doherty(2014, p. 125)指出,空間超文本(spatial hypertext)試圖將 結點系統(link-and-node)視覺化,使得意義得以浮現。而且,空間超文本 不但提供我們將複雜結構視覺化的方法,更將使用者的視覺感官能力發揮 到最大。 三、閱聽人與新聞敘事 如前所述,如果我們認可「敘事」產生於閱聽人心中,而非文本(Abbott, 2002; Ryan, 2004),則談新聞敘事必然得考慮接收者,而這也符合網路新 聞超連結、互動等,誘發網路使用者涉入與行動的物質特性。因此,本文 主張新聞敘事只要提供足以引發閱聽人構連新聞故事的成分即可。Ryan (2004, p. 8-9)認為要引發閱聽人故事心像,敘事劇本(narrative script) 須具備下列條件:(1)要創造一個有角色與目標的故事世界。(2)故事世 界須經歷由非習慣性具體事件(如意外或人類行動)所導致的狀態改變。(3) 文本須允許重建一個包含目的、計畫、因果關係與心理動機的詮釋網絡, 讓這些具體事件有連貫性且可理解,並將之轉變成情節。 不過,除了文本,閱聽人對真實世界的知識與文類基模(例如新聞為 真實而非虛構)也會影響閱聽人的故事心像——Busselle & Bilandzic(2008) 稱之為情境模式(situation model)。Busselle & Bilandzic 認為閱聽人聽故事 時,不會時時監測或判斷資訊的真偽,除非故事世界內部邏輯不一致,或 與外在真實世界相互衝突。換言之,閱聽人的認知框架、態度等會影響新 聞敘事意義的形成,Fredin(1997)便曾從網路使用者的心理認知層面切入, 針對超文本、超媒體特徵,提出新聞報導如何發展「超故事」(hyperstory)。 另方面,新聞敘事若如前所述,具有創造及維持迷思的力量,則新聞如何 引發閱聽人情感與涉入,也成為重要議題(Macnamara, 2010),尤其網路 新聞強調多媒體、超連結與互動性(Doherty, 2014; Mayoral, 2015)。Barnes (2014)便建議用新聞迷(the news fan)概念看待線上新聞使用者,著重 新聞迷的情感與行動面。Steensen(2011, p. 319)則建議進行使用者對多媒 體線上新聞態度之研究。

(8)

此外,研究者也須重視網路新聞使用者採取的行動。Plowman(1996) 指出互動多媒體挑戰傳統對敘事的定義,乃因它能在某些決定點上,讓讀 者中止或改變路徑,甚至重新安排故事元素,形成新的文本與意義。因此, Plowman 提醒,設計互動多媒體敘事須考慮接收者之使用行動與其使用科 技的經驗。而且,網路新聞使用者不但能接收新聞,更能討論、批判、創 造、出版與傳佈資訊,使得新聞消費者成為所謂的「產消者(prosumers)」 或「e 行動者(e-actors)」(Fortunati, Deuze, & de Luca, 2014, p. 124)。研究 者應將研究對象從新聞網路使用者個人,擴展至群體,乃至形成新型態的 新聞組織。

貳、研究議題

本文以上提出研究網路新聞敘事可從媒介、媒材與閱聽人著手。而這 三個面向不但有其值得深究的研究課題,更可組合出各種「複合式」研究 議題(圖一外層),凸顯在數位時代中,媒介、媒材與閱聽人之間的緊密關 係。 一、媒介轉換對新聞敘事之影響 網路剛崛起時,舊有媒介(如報紙、電視)是將原有新聞內容倒至這 個新媒介中,網路成為負載傳統新聞形式(如報紙文字新聞的倒金字塔結 構)的載體。因此,研究者關心舊媒介的新聞敘事結構到了網路新媒介產 生何種變化,或該如何轉換,最常被拿來比較分析的是報紙與網路新聞。 舉例來說,Robinson(2009)透過個案分析,探究報紙與網路新聞的 敘事變化,尤其是事實網絡(web of facticity),傳統新聞重視的5W 元素: 事件(what)與原因(why)、地點(where)與時間(when)、誰(who),皆有所不同。 例如在地點空間上,報紙新聞重視新聞事件發生之地,網路新聞則著重新 聞蒐集之所(如新聞訪問)與網路空間; 在時間上,報紙新聞多使用過去 式,網路新聞除了報導過去,還讓讀者得以經驗報導當下,創造現時感, 甚至未來發展。DíazNoci(2014)分析網路突發新聞(breaking news)雖 然發現其主要還是採線性敘事(即使超連結也多以線性方式呈現),但對讀

(9)

  者來說,網路卻能將「過去」新聞故事變成「現在」。 此外,Robinson(2009)指出,網路是個溝通、互動的空間,使用者 可在此快速前進、暫停、回轉倒退、或中止新聞主角的影像;在聊天室中 及時討論新聞事件;甚至在聊天室中出現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經驗,成為新 主角。網路新聞因此建立起自身的時空互動,網路空間變成敘事的促發者 (facilitator)與敘說者(narrator)(p. 413)。 研究媒介與新聞敘事間的關係,不能忽略Ryan(2006, p. 30)以下提 醒:第一,新舊媒介的關係,例如文字小說來自口語敘事、電影從戲劇而 來、電視來自電影,而數位敘事自然與前述媒體密不可分,尤其是印刷小 說。第二,敘事不一定要利用媒介特質,事實上,它也能只將媒介當成傳 輸管道,忽略媒介的表現手法。第三,敘事可因不同目的對抗媒介趨向, 例如印刷敘事可使用多重劇情線推翻書本小說的線性閱讀。第四,文本能 挖掘媒介隱而不顯的特質,開發新的表現潛能,超越現狀,例如開發印刷 媒體的空間性。換言之,網路新聞不一定與報紙或廣電新聞有著完全不同 的表現,也不見得要隨網路媒介特徵起舞。本文認為,新媒介的出現為新 聞研究者、工作者及使用者帶來一個重新檢視新聞文類目標與功能,以及 修改、創新新聞資訊的機會。 二、不同媒介新聞的媒材比重與結構 不同媒介受其物質性、媒體產業與社會文化所影響,可能偏重不同媒 材。例如廣播新聞僅能靠口語媒材傳遞,而電視媒體由於被當成家庭媒介, 使得電視上動畫新聞表現受限。而同樣是影音新聞,在不同媒介上也可能 發展出不同結構。舉例來說,Mayoral(2015)研究西班牙網路報,發現雖 然網路報雖沿用傳統電視影音新聞的金字塔與修正型倒金字塔模式 (modified inverted pyramid models),但依順序編輯連串新聞要素的序列結 構(sequential structures)卻日漸增多。

而且,網路媒介發展出新的媒材如超文本與互動性,也為新聞帶來新 的敘事可能性,雖然目前網路新聞可能還是偏向線性文本,而非超文本 (Steensen, 2011)。不過,陳雅惠(2014)採 Chatman 對故事(story)的

(10)

定義,認為網路的超文本及互動性直接影響新聞情節(包含事件與過程) 的組織結構,以及新聞情節的發聲位置(voice),可嘗試發展。一方面, 她針對四種以時間為主的超文本結構,提出網路新聞情節的發展可能:(1) 以主軸與分支狀處理新聞主要與補充關係,(2)以流程圖情節處理新聞爭 議與立場關係,(3)以軌道變換狀處理不同人物觀點,(4)以樹枝狀處理 新聞多元結局關係。另方面,她認為互動性讓新聞工作者得以同時呈現各 種立場的聲音、個別消息來源具有之多重身分觀點,甚至讓使用者向新聞 工作者提出發展情節的資訊需求,抑或成為說故事者,共同報導新聞。 三、新聞媒材之選擇與組合 當多媒體成為網路新聞之重要特質,媒材的選擇與組合關係自然成為 重要的研究議題。以電視新聞為例,Wojcieszak(2009)分析美國有線電 視新聞報導911 恐怖攻擊及卡崔娜颶風,發現六種媒材關係包含:降低多

義性(polysemy reduction)、聲音解讀(meaning attainment through audio)、 增強(reinforcement)、矛盾(contradiction)、情境化意義(contextualization and acquiring meaning)、結合標語及視覺符號(slogano-symbolism)。不 過,電視新聞敘事邏輯還是以口語媒材為主(Wojcieszak, 2009, p. 472), 即口語是其傳遞意義的主要媒材(Corner, 1995, p. 61),影像多被用來加強 電視新聞的口語結構與權威感(Griffin, 1992)。 值得注意的是,媒材組合的比重與關係並非一成不變。Baym(2004) 研究美國三大無線電視台新聞指出,在1973-74 年水門事件(Watergate) 報導中,電視新聞服膺的是線性與邏輯組合的印刷典範 (typographic paradigm),但至 1998 年報導柯林頓彈劾案時,電視新聞已凸顯視覺結構, 視覺成為主要媒材。San Miguel, Fidalgo & del Camino Gallego Santos(2010) 也發現,從新電視(neotelevision)時代開始,選擇新聞的標準似乎變成視 覺影像的重要性,而非新聞主題本身。

由於網路新聞範圍過於龐大,因此本文認為研究者可針對網路媒體上 的各種新聞次文類,如突發新聞、調查報導、新聞訪問或公民新聞等,探 究不同網路新聞類型如何運用各種媒材(如文字、口語、圖/影像、超連結

(11)

  等)及組合關係,進行新聞敘事。例如Jacobson(2010)發現紐約時報網 站中,大部分使用多媒材呈現的是特寫故事(feature stories),而非硬新聞 (hard news),且偏向運用較輕鬆或幽默的聲調。 四、媒材引發新聞敘事 之前述及Ryan (2004)提出引發閱聽人故事心像之基本敘事要素, 但這些要素必須透過媒材實現。因此,這裡的問題在於,(網路)新聞以何 種媒材(或媒材組合)如何呈現故事要素如新聞主角與事件/行動,以及這 些媒材如何引發閱聽人心中甚麼樣的敘事?Ryan(2006)曾提出影響敘事經 驗的媒體特徵有四,本文認為可藉此細看媒材與引發閱聽人心中敘事的關 係:(1)時空延展(spatiotemporal extension),可分為純時間媒體如語言、 純空間媒體如繪畫,以及時空媒體如電影、舞蹈、數位文本等。(2)動作 特質(kinetic properties),即文本是靜止或隨時間變動。對於靜態媒體,接 收者可依自己的步調處理文本,但動態媒體有它自己的節奏,限制接收者 的認知行動。(3)符號管道數目(number of semiotic channels),例如時間 媒體中,人們能有單一媒體管道(語言或音樂),或兩種時間媒體的組合, 如語言加音樂。(4)感官管道的優先性(priority of sensory channels),即 不同媒體邀請閱聽人優先使用的感官可能有異。例如歌劇與戲劇雖然都使 用音樂,但前者對聲音聽覺的要求高於後者,所以在歌劇中,情節被用來 支持音樂,但在戲劇中,情節卻成為閱聽人感興趣的焦點。 以超連結為例,研究者可探究網路新聞採用何種超連結(包含連結型 態及連結至何處),以及網路新聞使用者如何進行鏈結。除了可分析新聞超 文本路徑是否易導致使用者迷路、資訊量是否會超出使用者的認知負荷, 以及是否會失去新聞敘事的連貫性外(Doherty, 2014),還可進一步研究使 用者的超連結過程,以及隨著連結,如何逐漸形成甚麼樣的新聞敘事。 五、跨媒介新聞意義與功能 對於娛樂媒體來說,一個故事可以同時透過好幾種不同媒介傳遞,相 互拉抬,以達綜效(Rose, 2011/戴至中譯,2013, p. 47)。但對新聞媒體來 說,除非有增加新的資訊,否則重複同樣的故事容易成為「舊」聞,失去

(12)

「新」聞價值。張郁敏(2012)研究閱聽人進行跨媒介新聞消費行為的原 因,發現新聞資訊效用(由新聞內容效用、新聞呈現效用與新聞有用性三 面向構成)高者,最易為閱聽人所採納,成為接續收視相同內容的新聞媒 體。而新聞可信度、相關性及新奇性又會影響資訊效用高低的判斷。 另方面,實證研究已指出新聞工作者是在新聞互文性中,找到發展新 聞的線索,同時依不同族群閱聽人的新聞媒體使用慣例,編織新聞網絡(江 靜之,2009,2011)。換言之,網路新聞敘事須以跨媒介新聞發展之架構為 經,以閱聽人的新聞媒介使用時空為緯,探究跨媒介新聞(包含網路上各 種次類型新聞)之功能與意義。 六、媒介物質性與新聞使用者之實踐行動

Fortunati, Deuze, & de Luca(2014, p. 123)指出,不同媒介各有特殊的 閱聽人模式,例如報紙是每日生活儀式之一,讀者在家訂閱或購買報紙; 線 上新聞則欲吸引桌前工作的人們。不過,他們也強調閱聽人的新聞使用是 媒介(如印刷、線上與行動裝置等)物質環境與閱聽人行動相互作用的結 果,而非由媒介單方決定。 舉例來說,根據Kammer(2013),閱聽人參與網路新聞產製有四種類 型:資訊分享(閱聽人有如消息來源提供資訊)、合作(collaboration,閱 聽人像目擊者、業餘記者或產消者)、對話(conversation,透過對話呈現新 資訊或細節,閱聽人彼此或與新聞工作者互動,著重如何說,而非說甚麼)、 以及後設溝通(meta-communcation,即溝通新聞如何被建構的問題,觀眾 注意力放在新聞本身,將記者當成消息來源以創建高透明度的新聞產製過 程,閱聽人可以自己設定議題,建構新聞框架)。此外,Robinson(2009) 也以個案描繪新聞使用者如何在線上新聞討論室、部落格等網路空間,與 記者、新聞內容及其他讀者互動,形成最終的新聞敘事。她指出,網路新 聞使用者可以批評、追蹤自己對原始報導的評論、運用引述與超連結獲得 材料、呈現證據與作出評估,並進而修正新聞。不過,新聞使用者可能對 參與論壇或類似機制興趣缺缺(Steensen, 2011, p. 317)。Steensen(2011, p. 318)檢閱網路新聞實證研究發現,除了危機事件的報導,閱聽人似乎更偏

(13)

  好做消極的消費者,而非主動的產製者。 換言之,即使媒介物質性提供新聞敘事發展的各種可能性,其實踐還 是受到新聞使用者的行為影響。因此,研究者不能只分析網路媒介提供哪 些新聞敘事發展或改變的可能性,還要了解閱聽人使用網路新聞的具體實 踐行動。

參、結語:在媒介、媒材與閱聽人之後

研究或設計網路新聞敘事,除了考量媒介、媒材與閱聽人,也不可忽 略其他包含社會、文化、新聞機構、媒體產業與組織等影響。郭文平(2013) 從文化實踐觀點研究台灣主流網路新聞媒體對超連結的使用便發現,新聞 組織規範與記者個人對科技的新奇認知影響超連結文本成為常規,而且記 者製作超連結新聞有許多現實考慮,包含有限的工作時間、新聞文類對即 時、正確或客觀等的要求、新聞組織的商業利益等。Jacobson(2010)分 析紐約時報網站指出,新聞並未展現過去學者提及的超文本特質,特別是 多重線性、多重聲音與開放式結局敘事。他認為這可能與新媒介通常使用 舊媒介內容,或與專業記者對新聞產品的控制度有關。 此外,Steensen(2011)檢閱相關實證研究也發現,歐美記者與編輯雖 然對使用多媒體科技保持正面態度,但一些技術因素如缺乏人手、傳輸能 力不足等卻阻礙網路新聞的發展。多數網路新聞還是偏好線性文本,遵守 傳統守門人的規範,而非採行超文本、多媒體或參與式新聞。Steensen 甚 至認為科技可能不是驅動網路新聞學發展的主要原因。 然而,無論網路、數位科技是否為帶動新聞發展的主因,不可否認的 是,網路新聞敘事及意義的形成絕對涉及媒介、媒材與閱聽人,且三方關 係在傳播科技進程中越發緊密。面對尚在發展中的網路新聞文類,研究者 除了執行實然面研究,或許也該試圖走向應然面,探究數位新聞敘事的未 來。

(14)

參考文獻

江靜之(2009)。〈廣電新聞訪問之機構情境與訪問設計〉,《新聞學研究》, 99: 119-168。 江靜之(2011)。〈舊聞中找新聞:從訪問者角度看廣電新聞訪問互文性〉, 《傳播與管理研究》,10(2): 3-36。 江靜之(2012)。〈從媒材轉換談動畫新聞對傳統新聞產製與標準之影響: 以《動新聞》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2(1): 85-108。 林東泰(2011)。〈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初探〉,《新聞學研究》,108: 225-264。 郭文平(2013)。〈超連結文本在網路新聞場域中的使用:一個文化實踐觀 點的研究〉,《新聞學研究》,117: 135-178。 郭岱軒(2000)。《電視新聞敘事研究:以戲劇性元素運用為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雅惠(2011)。《探索網路新聞敘事結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雅惠(2014)。〈探索網路新聞敘事新方向〉,《新聞學研究》,121: 127-165。 張郁敏(2012)。〈跨媒介新聞資訊處理模型:資訊來源擴大理論在新聞研究 上的應用〉,《新聞學研究》,110: 85-124。 戴至中譯(2013)。《你就是媒體》,台北:台視文化。(原書:Rose, F.[2011]. The art of immersion: how the digital generation is remaing Hollywood, Madison Avenue, and the way we tell stories. New York : W.W. Norton & Co.)

Abbott, H. P. (2002).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narrative. Cambridge,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nes, R. (2014). Have you seen the news? Uncovering the fan-like behaviours of the news audience.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Incorporating Culture & Policy, 150, 130-136.

Baym, G. (2004). Packaging reality: structures of form in US network news coverage of Watergate and the Clinton impeachment. Journalism, 5(3), 279-299.

Bird, S. E., & Dardenne, R. W. (1988). Myth, chronicle, and story: exploring the narrative qualities of news. In J. W. Carey (Ed.), Media, myths, and

(15)

  narratives: television and the press (pp. 67-86). Newbury, Park, CA: Sage. Busselle, R., & Bilandzic, H. (2008). Fictionality and perceived realism in

experiencing stories: a model of narrative comprehension and engagement. Communication Theory, 18, 255-280.

Corner, J. (1995). Television form and public address. London: Edward Arnold. Deuze, M. (2004). What is multimedia journalism? Journalism Studies, 5(2),

139-152.

DíazNoci, J. (2014). Narratology of online news. In A. Larrondo, K. Meso & A. Tous (Coords.). Shaping the news online: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quality media(pp. 171-192). Covilhâ: Livros LabCom. Doherty, S. (2014). Hypertext and journalism: Paths for future research. Digital

Journalism, 2(2), 124-139.

Dunn, A. (2005). Television news as narrative. In Fulton, H., Huisman, R., Murphet, J., & Dunn, A. (Eds.). Narrative and media (pp. 140-152).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kström, M. (2002). Epistemologies of TV journalism: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Journalism, 3(3), 259-282.

Fredin, E. S. (1997). Rethinking the news story for the internet: hyperstory prototypes and a model of the user.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163, 1-47.

Fortunati, L., Deuze, M., & de Luca, F. (2014). The new about news: How print, online, free, and mobile coconstruct new audiences in Italy, France, Spain, the UK, and Germany.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 121-140.

Fulton, H. (2005). Television news as narrative. In Fulton, H., Huisman, R., Murphet, J., & Dunn, A. (Eds.). Narrative and media (pp. 140-152).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abe, M. E., & Zhou, S. (2003). News as Aristotelian drama: the case of 60 Minutes.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6(3), 313-336.

(16)

Communication, 13, 121-141.

Jacobson, S. (2010). Emerging models of multimedia journalism: a content analysis of multimedia packages published on nytimes. co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8, 63-78.

Johnstone, B. (2001). Discourse analysis and narrative. In Schiffrin, D., Tannen, D., &Hamilton, H. E. (Eds.),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pp.635-649). Oxford ; Malden, MA : Blackwell Publishers

Kammer, A. (2013). Audience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online news: Towards a typology. Nordicom Review, 34, 113-126.

Kress, G., & van Leeuwen, T. (2001). Mulit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London: Arnold.

Kunelius, R. (1994). Order and interpretation: a narrative perspective on journalistic discours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 249-270. Lacey, N. (2000). Narrative and genre: key concepts in media studies.

Basingstoke, Hampshire [England]: Macmillan.

Larrondo, A. & DíazNoci, J. (2014).Hypertextual structure of online news: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quality media. In A. Larrondo, K. Meso& A. Tous (Coords.). Shaping the news online: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quality media(pp. 249-300). Covilhâ: LivrosLabCom. Lule, J. (2001). Daily news, eternal stories: The mythological role of

journalism. New York: Guilford.

Macnamara, J. (2010). The 21st Century Media (R)evolution: Emergent Communication Practices. NY: Peter Lang.

Mander, M. S. (1987). Narrative dimensions of the news: omniscience, prophecy, and morality. Communication, 10, 51-70.

Mayoral, J. (2015). Towards a new audiovisual narrative: an analysis of videos published by five online Spanish newspaper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8(1), 145-64.

Murray, J. H. (1997). Hamlet on the Holodeck: the future of narrative in cyberspa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7)

  Opgenhaffen, M. (2008, May). Redefining multimedia. The (dis)integrated use

of multiple media and modalities in convergent journalis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anada.

Pietilä, V. (1992). Beyond the news story: news as discursive composi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7, 37-67.

Plowman L. (1996). Narrative, Linearity and interactivity: making sense of interactive multimedia.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7(2), 92-105.

Robinson, S. (2009). The cyber-newsroom: A case study of the journalistic paradigm in a news narrative’s journey from a newspaper to cyberspace.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12, 403-422.

Ryan, M.L. (2004). Introduction. In Marie-Laure Ryan (Ed.), Narrative across media: the language of storytelling (pp. 1-40).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Ryan, M.L. (2006). Avatars of Story. Minneapolis/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an Miguel, B. G., Fidalgo, M. R., & del Camino Gallego Santos, M. (2010). Analy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V news programmes: From information to dramatization. Revista Latina de Comunicación Social, 13(65), 126-145. Schudson, M. (2005). New as stories. In Rothenbuhler, E. W., &Coman, M.

(Eds.). Media Anthropology (pp. 121-128).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Steensen, S. (2011). Online journalism and the promises of new technology: A

critical review and look ahead. Journalism Studies, 12(3), 311-327. Ureta, A. L. (2011). The potential of web-only feature stories: A case study of

Spanish media sites. Journalism Studies, 12(2), 188-204.

vanLeeuwen, T. (2006). Towards a semiotics of typography. Information Design Journal + Document Design, 14(2), 139-155.

Wojcieszak, M. E. (2009). Three dimensionality: taxonomy of iconic, linguistic, and audio messages in Television news. Television & New Media, 10(6),

(18)

459-481.

Woodstock, L. (2002). Public journalism’s talking cure: an analysis of the movement’s ‘problem’ and ‘solution’ narratives. Journalism, 3(1), 37-55.

(19)

 

Online News as Narrative: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Chiang Chin-Chih

Abstract

Regarding news as narrative, this article proposes six research topics, which concerned with the mediality, modality, and audience, on online news: the influence of media on news narrative, the multimodal structure in different media, the choice and assembly of modes, the mode and mental images,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transmedia news storytell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materiality and online news users’ practices. This article is concluded by pinpointing the possible impact of news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 industry, and culture on online new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建築資訊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簡稱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

– Primary pupils were twice as likely not to be aware of fake news as secondary students. – They may “believe everything without

– Primary pupils were twice as likely not to be aware of fake news as secondary students. – They may “believe everything without questioning

• How social media shape our relationship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breaking news events. – How do we know if information shared on social media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the research for the affection of trading trend to internationalization, globlization and the Acting role and influence on high tech field, the change

In terms of external cognitive factors, this research confirmed that assurance, apathy and price reasonability as part of the service quality dimension have influence on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gnition and attitude of traffic safety education toward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in Taichung. Six aspects are analyzed within this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