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英港美澳空童軍活動之研究 兼論其對我國空童軍發展之啟示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英港美澳空童軍活動之研究 兼論其對我國空童軍發展之啟示"

Copied!
2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活動領導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呂建政博士. 英港美澳空童軍活動之研究 兼論其對我國空童軍發展之啟示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Air Scouting among Britain, Hong Kong,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Australia & it’s Applicability to Air Scouting in Taiwan. 研究生:鄧維菁撰 中華民國 106 年 1 月.

(2) 謝誌 “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如同所看過的大部分論文開頭,總是「這本論文能夠完成,要感謝的人很 多…」。所以,我也真心誠意地感謝,一路上扶持著我的貴人們。 最感謝的當然是恩師兼指導教授:呂建政老師,呂老師從大學時期就對我 有深刻的影響,也在寫作論文的過程中,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讓我在茫茫 學海當中,確立了研究的方向跟架構,我才能據此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這本 論文的寫作;謝謝願意擔任口試委員的陳盛雄老師,我每重聽一次口試過程的 錄音,就能從當中感覺得出來,老師對於我的期待有多麼的深切;謝謝陳永龍 老師,不但清楚地指出了這篇論文的不足之處,也設身處地的幫我想出了解決 的方案,讓我不至於像無頭蒼蠅一般,毫無頭緒地尋求改善。 再來要感激的,是空童軍的陳一仁團長、張瑜文團長、張志高先生,沒有他 們的協助,我們的童軍航空活動只會停留在紙上;謝謝航空事務教育基金會的張 國政董事長、林子文教官、雅秀姐、喬琳姐,沒有他們的支持,中華民國的空童 軍活動,就不會有成真的機會;還要感謝帶我踏回航空界的師傅:閻駿教官,有 他的一念之善,我才能理解到真實飛行活動的嚴謹與美妙;謝謝一同飛越千山萬 水,「玉山航空」這個網路社群的好兄弟們,盡管曾歷經生命的低潮,但有你們 的陪伴,讓我在每個暗夜伏案時,不曾感到孤單。 要感謝公領所的溫明忠老師、曾永清老師、劉秀嫚老師、顏妙桂老師、蔡居 澤老師、謝智謀老師、田秀蘭老師、陳金貴老師、林安邦老師、陳永龍老師,老 師們在我回系上就讀研究所期間,不但開拓了我們的視野,對我們生活瑣事的關 心,也讓學生銘感五內。還有活五班一起上山下海的好同學:美涼姐、伊玲、建 誠大哥、筱茹、筱嵐、淑麗姐、豪軒、金玉、郁儒、奕初、廣浩、彥希、淑玲姐、 君寧、湘妮,我們總是像野餐又吵吵鬧鬧的上課,一有需求也會彼此支援。在兩 次口試的過程中,超過半數以上的同學,也都不辭辛勞與遠近地來到現場幫忙, 讓我點滴在心頭;相信修課的結束不是終點,而是我們另一段生命共同歷程的開 始。 最後,把這篇文章獻給支持我的家人們。 2017 年 1 月 於誠 10 樓童技室. I.

(3) 中文摘要 空童軍是童軍運動的重要分支之一,迄 2016 年 11 月止,全球有 35 個國家 進行過空童軍的活動。而我國自 2008 年重新開展空童軍活動,然由於先前並未 針對空童軍團的組成、空童軍團的活動內容、以及空童軍的服飾徽章進行研究與 討論,致使空童軍活動自成立之日起即話題不斷。為解決此一問題,本研究希望 借鑑英國、香港、美國、與澳大利亞等國的空童軍發展情況,在對其進行整理分 析之後,產生對我國未來的空童軍活動發展有所啟示的結果。 本研究透過資料整理與資料比較,將英國、香港、美國、與澳大利亞的空童 軍活動內容,概要分為:「空童軍團組織」、「空童軍活動課程」與「空童軍象 徵符號」三大項目進行討論。這當中,在「空童軍團組織」項目,研究者針對「成 員參與空童軍團的方式」、「空童軍團的組織架構」、以及「空童軍團的夥伴關 係」等子項目進行探討;在「空童軍活動課程」項目當中,研究者針對「童軍知 能」、「航空知能」、「其他知能」、以及「空童軍進程」等子項目進行探討; 在「空童軍象徵符號」項目當中,研究者針對「空童軍專屬制服」、「空童軍飛 行章」、「空童軍隸屬章」、「空童軍進程章」、以及「空童軍專科章」等子項 目進行探討。透過對這些項目的研究,整理出我國未來發展空童軍活動時,應採 取的樣貌。 針對研究目的,本研究之結果如下: 壹、空童軍團組織方面 一、空童軍團應該開放多種成員參與方式,以滿足各方需求。 二、空童軍團可以沿用現行的團組織架構,僅需稍作修改即可。 三、空童軍團應加強與各航空專業單位之間的交流與聯繫。 貳、空童軍團活動課程方面 一、對童軍知能課程,維持最低時數需求即可。 二、應增加有關航空知能的課程。 三、可以增加戶外活動課程數量,以調劑身心且能實習知能。 四、應新增空童軍專屬進程,但要融合於現有進程架構當中。 參、空童軍團象徵符號方面 一、應設計空童軍專屬制服。 二、應設計空童軍飛行章,並頒發給有實際飛行經驗者。 三、應對空童軍專用隸屬章,採取開放的態度。 四、若設計出空童軍專屬進程,則應設計相對應的進程章。 五、空童軍不需另行設計專科章,直接沿用現有設計即可。 關鍵字:童軍,航空,活動課程,徽章,Air Scouting. II.

(4) Abstract In order to develop Air Scouting activities in Taiwan, R.O.C. This research selects information from British Air Scouts, Hong Kong Air Scouts, Boy Scouts of America Air Scouts, Boy Scouts of America Air Explorers, and Australian Air Scouts. To discuss and compares Troop's organization of Air Scouting, Troop meeting's activities of Air Scouting, and symbols of Air Scouting in these countries. This research findings as follows: 1. Troop's organization of Air Scouting A. It should uses multiple methods for membership. B. The scout troop can maintain the original structures, just changes small parts of it. C. It should enhances communi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2.Troop Meeting activities of Air Scouting A. It should enhances activities of aeronautical knowledge. B. It should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outdoor activities. C. It should designs new insignia for Air Scouting. 3.Symbols of Air Scouting A. B. C. D.. It It It It. should designs exclusive uniforms for Air Scouting. should designs Scout Wings. should keeps open to new badges of Air Scouting. can use the same proficiency badges with other Scouts.. keywords: Air Scouting, badges, uniform, scout wings. III.

(5) 英港美澳空童軍活動之研究 兼論其對我國空童軍發展之啟示 目次 謝誌...........................................................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次........................................................... 表目次......................................................... 圖目次.......................................................... I II III IV VI 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三節 名詞解釋............................................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童軍團組織制度、課程與象徵符號.................... 第二節 我國童軍現況........................................ 第三節 我國空童軍現況...................................... 第四節 美港英澳等國空童軍情況..............................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質性研究的選擇...................................... 第二節 研究工具............................................ 第三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四節 研究可信賴度........................................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一節 空童軍團組織........................................ 第二節 空童軍活動課程...................................... 第三節 空童軍象徵符號...................................... 第四節 綜合討論............................................ 第五章 結論、啟示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對我國未來發展空童軍的啟示.......................... 第三節 建議................................................. 1 1 4 6 9 11 13 13 30 35 43 84 84 86 87 89 90 90 103 111 118 127 127 131 137. IV.

(6) 參考文獻........................................................ 145.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網路檢索部分............................................... 附錄........................................................... 附錄一:臺北市童軍會 91 年飛行營資料.............................. 附錄二:臺北市童軍會 2014 年飛機專科章研習營資料.................. 附錄三:新竹市童軍會 2014 年飛機專科章研習營資料.................. 附錄四:中華民國童軍海空實驗團申請辦法.......................... 附錄五:中華民國童軍旗幟、海空童軍徽及童軍團戳記圖樣公函......... 附錄六:英國童軍航空活動章合格標準.............................. 附錄七:香港空童軍進程章合格標準...................... .......... 附錄八:香港深資空童軍進程章合格標準............................ 附錄九:美國空童軍進程章合格標準................................ 附錄十:美國航空探險家進程章合格標準............................ 附錄十一:澳大利亞童軍進程章(含航空活動)合格標準................ 附錄十二:澳大利亞童軍航空活動三階段筆試測驗卷................... 145 147 148 151 151 156 159 162 164 169 173 184 190 195 197 203. V.

(7) 表目次 表 2-1-1 課程設計原則........................................... 表 2-1-2 主要課程設計方式一覽表................................. 表 2-3-1 我國空童軍暫行進程標準................................. 表 2-3-2 我國空童軍徽章與團旗式樣............................... 表 2-4-1 英國空童軍飛行章與跳傘章................................ 表 2-4-2 香港空童軍 2014 年前之進程章............................. 表 2-4-3 香港空童軍 2015 年後進程章............................... 表 2-4-4 香港空童軍飛行章與跳傘章................................ 表 2-4-5 美國空童軍進程章........................................ 表 2-4-6 美國空童軍行義以上進程章................................ 表 2-4-7 美國空童軍高手級勳章.................................... 表 2-4-8 美國空童軍分科進程章.................................... 表 2-4-9 美國空童軍專科章........................................ 表 2-4-10 美國空童軍 1941 年至 1946 年的團職務徽章................. 表 2-4-11 美國空童軍 1947 年到 1949 年有變化的徽章................. 表 2-4-12 美國航空探險家進程章................................... 表 2-4-13 美國航空探險家配掛勳章與特殊布章....................... 表 2-4-14 美國航空探險家專科章................................... 表 2-4-15 美國航空探險家團職務章................................. 表 2-4-16 澳大利亞童軍航空徽章.................................. 表 4-1-1 各國空童軍團員來源比較表............................... 表 4-1-2 各國空童軍團組織比較表................................. 表 4-1-3 各國空童軍夥伴團體比較表............................... 表 4-2-1 各國空童軍童軍知能比較表............................... 表 4-2-2 各國空童軍航空知能比較表............................... 表 4-2-3 各國空童軍其他知能比較表............................... 表 4-2-4 各國空童軍專屬進程比較表............................... 表 4-2-5 各國空童軍進程或級別比較表............................. 表 4-3-1 各國空童軍制服比較表................................... 表 4-3-2 各國空童軍專用徽章比較表............................... 表 4-3-3 各國空童軍徽章航空元素比較表........................... 表 4-3-4 空童軍飛行徽章分析表................................... 表 4-3-5 空童軍隸屬章分析表..................................... 表 4-3-6 空童軍進程章分析表..................................... 表 4-3-7 空童軍專科章分析表..................................... 表 4-3-8 空童軍專科章融入分析表................................. 表 4-4-1 各地空童軍分析表....................................... 表 5-2-1 建議我國空童軍未來課程主題表............................ VI. 19 21 37 41 71 73 73 74 75 76 76 77 77 78 78 79 80 80 81 82 90 100 102 103 105 108 109 109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7 124 134.

(8) 圖目次 圖 1-5-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 圖 2-1-1 課程設計要素.......................................... 圖 2-2-1 我國各階段童軍制服.................................... 圖 2-2-2 我國童軍職別章與徽章配戴方法.......................... 圖 2-2-3 我國童軍的進程章...................................... 圖 2-3-1 嘉義市幼獅空童軍團的制服.............................. 圖 2-3-2 嘉義市幼獅空童軍團某服務員的制服...................... 圖 2-3-3 臺北地區空童軍團服務員制服............................ 圖 2-3-4 臺北地區空童軍團搭配之飛行夾克........................ 圖 2-4-1 巴登貝登堡像.......................................... 圖 2-4-2 早期英國空童軍活動相片................................ 圖 2-4-3 英國空童軍活動相片.................................... 圖 2-4-4 香港空童軍參觀香港國泰城.............................. 圖 2-4-5 香港空童軍服務員指導學員操作模擬機.................... 圖 2-4-6 美國空童軍手冊飛機辨識圖.............................. 圖 2-4-7 美國航空探險家領導統御圖畫............................ 圖 2-4-8 澳大利亞空童軍戶外活動相片............................ 圖 2-4-9 澳大利亞行義童軍大會活動說明海報...................... 圖 2-4-10 澳大利亞空童軍活動相片............................... 圖 2-4-11 研究者所持有之飛行員執照與教官執照................... 圖 2-4-12 英國空童軍制服式樣................................... 圖 2-4-13 英國行義空童軍制服式樣............................... 圖 2-4-14 英國羅浮空童軍制服式樣............................... 圖 2-4-15 香港空童軍制服圖樣................................... 圖 2-4-16 香港深資空童軍制服................................... 圖 2-4-17 香港空童軍服務員制服................................. 圖 2-4-18 美國空童軍相關書籍插畫............................... 圖 2-4-19 美國空童軍隸屬章..................................... 圖 2-4-20 美國 1949 年各級童軍圖................................ 圖 2-4-21 美國航空探險家隸屬章................................. 圖 2-4-22 美國航空探險家制服圖樣............................... 圖 2-4-23 澳大利亞空童軍制服式樣............................... 圖 2-4-24 英國空童軍隸屬章..................................... 圖 2-4-25 英國皇家空軍認證團章................................. 圖 2-4-26 英國空童軍貝雷帽章................................... 圖 2-4-27 美國空童軍徽章....................................... 圖 2-4-28 美國航空探險家徽章................................... 圖 3-3-1 本研究資料分析流程圖.................................. 圖 4-1-1 英國空童軍團組織架構圖................................ 圖 4-1-2 香港空童軍團組織架構圖................................ 圖 4-1-3 美國空童軍團組織圖.................................... VII. 11 18 32 33 33 39 39 40 40 45 45 47 51 52 56 59 61 62 63 65 66 66 66 67 67 68 68 69 69 70 70 71 72 72 72 75 79 88 93 95 97.

(9) 圖 4-1-4 澳大利亞空童軍團組織架構圖............................ 圖 5-2-1 我國未來空童軍之團組織建議圖(一).................... 圖 5-2-2 我國未來空童軍之團組織建議圖(二)..................... VIII. 99 138 139.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童軍航空運動所需要的內容。由於我國童軍運動發展至今,迄 2008 年才重新開展與一般童軍不同之「特種童軍」 :航空童軍與航海童軍。因此國內 過去對於此類童軍的活動記錄與活動課程內容相當缺乏,為使我國未來的童軍航空 活動能有順利的發展,再加上研究者自身恰好兼有童軍與航空的成長背景,故研究者 針對各國之童軍航空活動,進行資料的整理與比較,期待能為我國未來的童軍航空活 動,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素材。後面將第一章各節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由於我國目前的特種童軍之航空活動,遲至 2008 年才重新開展(趙守博,2012) , 先前童軍夥伴們對於國外行之有年之童軍航空活動缺乏認識,故本節針對航空童軍 部分的發展脈絡進行介紹,期冀能說明我國童軍航空活動發展的情形,並為本研究後 續章節提供背景之說明。. 壹、童軍運動的發展 自十九世紀末以來,隨著工業的發展,使得英國社會上貧富差距擴大,導致社會 風俗不若以往單純,因而影響到青少年的正常發展。有鑑於此,當時的梅富根戰役英 雄:貝登堡將軍,希望借鑒許多青少年團體的活動內容,包含他之前在梅富根戰役中, 對青少年助戰人員所採用的訓練方式,幫助當時的英國青少年「重回正途」。因此, 他於 1907 年,設法召集了二十名青少年,並帶領他們前往位於英國南部桃山地區的 白浪島,進行實驗性的戶外露營活動。此後,貝登堡將軍便依照自己過去的經驗,與 這次的活動心得,發表了一連串的文章;這些文章之後集結成「童子警探」一書,出 版之後大受歡迎,許多人都開始依據書中方法,教育青少年,嗣後更因各國紛紛效法 其中的內容,教育各國自己的青少年,使得童軍運動從單純為教育英國青少年的想 法,發展成爲世界性的青少年活動。 童軍運動發展至今,已經超過百年的時間,在這超越一個世紀的時間裡面,童軍 運動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名聲與品牌形象。由於童軍運動不斷隨著時代的演進,從而 擴增了活動的內容與範疇,從最開始的露營活動,漸漸增加健行、攀岩、水上活動、 航海活動,甚至於開展到人文活動、環保運動以及航空活動。僅管今天的童軍運動, 已經開展成為一個綜合性的活動;然而,青少年活動依然是童軍運動發展的重點。而 如何吸引青少年的目光與加入,即便是今日,青少年活動仍是各個童軍組織的重點工 作項目。 而在二十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人類不但實現了動力飛行的夢想,並且隨著各個國 家的競爭,使得航空科技一日千里地發展,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打破原有紀錄的 新聞報導出現。這些報導,不但吸引了成年人的目光,也引起了天性熱愛冒險的青少 年的興趣。由於早年的飛行場地,只不過就是一塊稍微壓平壓實的草地,所以當沒有 飛航活動的時候,這塊場地便可以提供露營之類的戶外活動使用。因此,當年某些童 軍界的成人領袖,便想到利用航空活動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在這些早期的飛行場舉辦 童軍活動,一方面讓青少年們可以接觸新興的航空產業,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青少 1.

(11) 年投身到童軍運動的行列當中,這就是空童軍活動的開端。. 貳、世界各國空童軍的發展脈絡 根據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網頁所載,總會前理事長趙守博(2012)曾經提到:「童軍 運動強調探索與冒險。天空的探索為其中非常有意義、也頗刺激的一項活動。空童軍 就是要帶著童軍向無限的天空去發現、摸索和探究」。 研究者在決定對此一題材進行研究之後,首先透過網路資料的搜尋引擎尋找相 關資料,並且從所搜尋到的文章中驚訝地發現,將航空活動引入童軍運動的前輩,竟 然就是童軍運動創始人貝登堡將軍的幼弟:巴登‧貝登堡少校(Major Baden Fletcher Baden-Powell)。而「貝登堡少校在航空飛行甫行萌芽之時,就將與飛行及空中探索 相關活動引進童軍運動之中」(趙守博,2012)。根據史料記載,英國童軍早在 1912 年就有利用滑翔機參與空中活動的紀錄了(Walker,2009)。嗣後,隨著航空事業的 逐漸發展,英國童軍成立空童軍相關組織的情形日益普遍。至 1941 年,空童軍成為 英國童軍的一支,而英國空童軍剛剛在 2016 年慶祝其成立的第 75 週年紀念。目前英 國約有 10%的童軍成員隸屬於空童軍,以及約 160 個空童軍團在運作當中(趙守博, 2012)。 隨著童軍運動的發展與擴散,英國發展的空童軍理念,也開始向世界各國傳播。 所以從 1930 年代起,隨著童軍運動的發展,有些國家也開始發展空童軍。迄至 2016 年為止,曾有過空童軍活動的國家或地區如下:澳大利亞、孟加拉、巴貝多、比利時、 巴西、柬普寨、智利、哥倫比亞、塞浦路斯、埃及、法國、希臘、香港、匈牙利、印 度、印度尼西亞、愛爾蘭、義大利、肯亞、馬來西亞、馬爾他、荷蘭、奈及利亞、巴 拉圭、祕魯、波蘭、新加坡、南非、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泰國、多貝哥、英國、 美國、以及我國等,將近三十六個國家或地區。. 參、我國空童軍的發展現況 據南部某大專院校童軍服務員的說法,我國其實曾經在上海有過「中國童子軍空 童軍第一團」的組織存在;同時,研究者檢索網路資料,從臺北市童軍會的網站發現 相關記載,臺灣地區其實在 1950 年,就曾經有過童軍夥伴於臺北市新公園體驗滑翔 機的活動,被視為是我國現代空童軍活動的開端;而研究者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亦 曾經找到青少年操作簡易滑翔機的圖片,然而因為年代久遠的關係,當初所進行的這 項活動,究竟是純粹的空童軍活動,還是初步的少年航空軍事訓練,目前已經找不到 相關資料進行瞭解。 而我國現行空童軍的活動,依據趙守博前理事長的說法,因為臺灣地區當然還是 有童軍夥伴對空童軍的活動有興趣。所以嘉義市童軍會就參考了香港空童軍的做法, 於 2008 年成立試辦性質的嘉義市空童軍團。更在那一年的 8 月 14 日,利用嘉義水 上空軍基地舉行了空童軍團成立典禮(趙守博,2012)。也就是說,我國現行的空童 軍活動,是從 2008 年的嘉義市童軍會活動開始的。 可是,當嘉義市童軍會自行辦理空童軍活動之後,由於在相關法制上依然有所欠 缺。為了解決此一困境,童軍總會便決定針對空童軍與海童軍,進行研究與評估,同 2.

(12) 時在總會章程中立下法源根據,並由此而研訂出空童軍與海童軍的相關規章。因此童 軍總會就在 2010 年 5 月的第二十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中正式審議通過了此一由童軍 總會研擬,且先提經童軍總會理監事會議通過的章程修正案,此修正案決定於總會章 程當中,增列可試辦空童軍、海童軍和自強童軍的規定。然後組成專案小組,對海空 童軍實驗團的輔導辦法共同審議,再經過第二十三屆第四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通過之 後,才公告「中華民國海、空童軍實驗團申請組團準則」供推動海、空童軍之參考(趙 守博,2012)。 有了法規之後,童軍總會才與航空事務教育基金會合作,於 2012 年 9 月借用交 通部民航局辦公大樓,舉辦了「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第一期空童軍服務員研習營」。同 時,由於民航局前局長張國政先生,及其所領導的航空事務教育基金會麾下教官群, 對於發展空童軍又願意全力配合,使得我國空童軍的發展得到了額外的助力。 在童軍總會決定要重新開展空童軍的活動之後,前理事長趙守博先生認為,空童 軍應著重於下列六項工作:一、激發童軍夥伴對航空及相關活動的興趣;二、提供童 軍夥伴實地認識空軍及民航事業的機會;三、要多辦模擬飛行訓練;四、要多舉行跳 傘訓練及實際跳傘活動;五、要多舉辦有關航空知識的各種相關講習;六、有機會應 觀摩空軍和民航的飛行訓練(趙守博,2012)。在相關準備工作就緒之後,童軍總會 才在 2012 年的 11 月 3 日,借用張榮發基金會的國際會議廳,正式成立「中華民國童 軍總會空童軍第一團」,委託「財團法人航空事務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國政先生擔 任主任委員,開展空童軍的相關工作。 然而,由於我國的空童軍活動,重新開展並沒有多少時間,也因為資深服務員 們,對於空童軍的相關組織、活動、制服與徽章等,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在資深 服務員們之間發生了一些爭論,甚至於影響到空童軍活動的正常發展。因此,研究 者希冀透過此研究,能處理諸多議題當中的部分問題。此即為研究者進行此研究的 研究背景。. 3.

(13)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一、個人興趣 由於研究者家中連續多人從事航空相關事業,自身小時候亦在機場長大,也常有 機會搭機往來於台北與屏東之間,所以對於航空相關事務產生很大的興趣。故自從 2002 年臺北市童軍會復辦「飛機專科章研習營」 (見本研究附件一)以來,研究者只 要有可自由運用的時間,就持續參與有關童軍的航空活動。此外,研究者亦利用公餘 時間,赴美自費參與飛行員訓練活動,並先後取得自用飛行員執照(Private Pilot License)以及高階地面教官執照(Advanced Ground Instructor) ;由於研究者同時 具有木章持有人與飛行人員的身份,所以希冀能夠對中華民國童軍的航空活動部分, 提供一點個人微薄的力量。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二、空童軍團現況需要 基於我國童軍總會長官,以及航空事務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國政先生的賞識與 信任,讓研究者得以取得童軍總會直屬「中華民國空童軍第一團」的訓練活動資料。 然而,雖然研究者取得了相關資料,並得知我國早有童軍的航空活動,但至 2008 年 嘉義市「成立」空童軍團,以及 2012 年成立總會直屬團以前,我國童軍的航空活動 卻已停滯許久。儘管其間零星可以見到與航空有關的童軍活動(如:參觀機場、飛機 專科章考驗...等) ,但是有系統地傳授航空相關知識,或是從事航空相關活動,幾乎 可以說接近沒有;就算是比總會直屬團早成立數年的嘉義市空童軍團,其團集會活動 也與一般童軍團活動大同小異,以致於「總會直屬空童軍第一團」在設計訓練活動之 時,只能暫時參考美國從事飛行訓練的課程內容,在稍微修改之後,將之做為我國「總 會直屬空童軍第一團」的訓練內容。而國內的相關機構,除了空軍軍官學校與空軍幼 年學校(已併入中正預校)之外,幾乎沒有可以參考的對象。 幸好,我們附近的地區:香港,自二十世紀後半以來,一直都有航空童軍的存在 與活動,同是中文的資料,讓研究者在蒐集本研究的參考資料時,獲得莫大的幫助; 另外,傳統航空大國:美國,與童軍發源地:英國,都保留了不少跟航空童軍相關的 資料;而位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基於種種原因,亦有其特殊的航空童軍活動;所以 研究者選定這四個國家或地區的童軍航空活動,進行瞭解與比較,希望能夠從中找到 適合我國童軍航空活動的參考資料。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三、協助發展後續空童軍活動之用 有鑑於國內目前一直都沒有可以憑藉的相關參考資料,再加上自 2008 年童軍總 會開辦特種童軍活動以來,由於對特種童軍活動的認識不足,以及服務員之間,對於 海空童軍所著用的特殊徽章與專用制服,持有不同的意見,導致我國的海空童軍活動 一直不能順利地發展。故我國童軍總會的「海空童軍發展指導小組」於 2015 年年中, 進行成果審查會議時,責成研究者進行有關各國童軍航空活動的研究,設法自各國的 相關資料中,歸納整理出相關的資訊,並參酌我國童軍的現況,設計出一套可行的制 度與規章標準,以作為日後發展童軍航空活動的參考。所以研究者選擇這項工作,做 4.

(14) 為研究進行的課題,希望此研究所歸納出來之成果,能對未來的童軍航空活動有所幫 助。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三項研究動機,本研究選擇了英國、香港、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空童 軍,並加上美國聯邦航空署的自用飛行員合格標準內容,從團組織、活動課程內容與 象徵符號進行交互比對,綜合討論出對於我國空童軍未來發展的啟示與建議。 綜言之,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比較英國、香港、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空童軍之「團組織」。 二、比較英國、香港、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空童軍之「活動課程內容」。 三、比較美英國、香港、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空童軍之「象徵符號」。 四、綜合研究後形成結論,將此結論作為我國空童軍未來發展之參考。. 5.

(1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對於本研究所涉及之重要名詞,茲說明如下:. 壹、空童軍 依據網路資料的說明,空童軍是國際童軍運動成員之一,在童軍組織的活動當中 屬於一個支派。由於空童軍特別強調進行與飛行主題有關的計劃,或是進行基於飛行 主題的活動,使得空童軍看起來與其他童軍有些不同。然而,空童軍還是會採用與普 通童軍同樣的童軍基礎方法,進行相關的活動,但是主要的活動重點還是專注於他們 的飛行活動(維基百科,2016)。 空童軍通常穿著童軍運動團體所規定的標準服裝,或是稍微修改過的專屬制服; 同時,在某些國家或地區的空童軍,會有另外設計的專用布章。 另外,根據張忠仁(1977)的介紹,空童軍是深資童軍(現稱行義童軍)活動之 一,在檢定合格的童軍領袖帶領之下,可以使童軍夥伴有實際飛行的機會。並且從活 動當中學會飛行術、航空機械、器械學、航行與其他飛行要素;同時可以學到童軍活 動中的社交技巧、公民素養及品格鍛鍊的價值。空童軍活動是接納十五歲以上青少年 的,不論他之前有沒有童軍的經驗,都會一視同仁地接受他們參與空童軍組織與空童 軍活動。 同時,由於年齡與知識的關係,使得空童軍的許多飛行主題活動,都只能在地面 上進行,像是參觀機場、參觀飛行主題相關博物館、操作無線電控制的模型飛機、或 在電腦上進行模擬飛行、飛機模型製作以及在機場的場地內露營等。而隨著年齡的增 長,某些國家的空童軍童軍團活動,會讓年紀較大的空童軍開始進行包含跳傘、駕駛 輕型飛機、駕駛直升機、操作滑翔機或熱氣球飛行...等,比較專業的訓練活動。. 貳、制度 學者張承漢(1982)引用馬凌諾斯基的說法指出,由於人類缺乏本能的適應行為, 故需要文化;而文化需要一種訓練或社會化過程,以教導個人如何獲得食物、居所和 保衛。結果,社會必須有制度的安排,以訓練其文化中之年輕人(馬凌諾斯基,1950; 張承漢,1982)。 社會學者葉至誠(2001)引用龍冠華的說法,社會制度可以說是維繫團體生活與 人類關係的法則。它是人類在團體生活中,為了滿足或適應某種基本需要所建立有系 統、有組織並為眾所公認的社會行為模式(龍冠華,1985;葉至誠,2001)。 此外,由網路資料庫 MBA 智庫所檢索到的資料得知,大眾對「制度」的定義為 「在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理解下,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範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 構。這些規則蘊含著社會的價值,其運行表彰著一個社會的秩序。可使某個團體或單 位的所有成員共同遵守某些辦事規程和行動準則;從而為完成任務或目標提供保證。 6.

(16) 而此一詞彙有廣義的解釋與狹義的解釋;就廣義而言,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政治、經 濟、文化等方面的體系就是制度,如政治制度等;就狹義來講,是指一個系統或單位 制定的,要求下屬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如教學制度等」 (MBA 智 庫,2016)。 以本文所要討論的題材來看,研究者主要將以狹義當作理論探討的範圍。但是由 於資料收集的侷限性,故研究者將探討的面向限縮在團組織、活動課程、制服與徽章 等四個方面,進行文獻上的蒐集、比較與討論,以歸納整理出適用本研究之資料。 參、制服 「服裝」是人類形象基礎的一部分,它除了滿足基本的保護和修飾功能之外,附 於其上的每個配件,也傳達出不同的文化和社會意義。所以,在絕大多數的人文社會 中,都有屬於自己的著裝守則。這些規則當中,雖然大部分的規則都是屬於不成文規 定,但卻能夠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而著裝守則的主要目的通常是為了傳達著裝者的某 種訊息,例如著裝者的職業、社會地位、社會性別、宗教信仰等等(Fussell,2004)。 為了要對其他人強化這種訊息,制服便因應而生。 從網路資料維基百科檢索得知,制服「是指一群來自相同團體的人穿著著統一樣 式的服裝,用以辨識其正在做進行的共同事情,或者用來分別其職業或特別身份。而 制服的源由,可能是早期人類從事宗教活動時,神職人員為了表明自身身份,因此穿 著統一制式的服裝。這樣的傳統保留至今,現在的神職人員依舊穿著能顯現特定身份 的制服,甚至這些制服的樣式多樣,而且布料依循傳統,穿著時可能不方便,也可能 不舒服」(維基百科,2010)。 Fussell(2004)認為, 「制服對於一般人而言,也是一種成功的象徵。各種制服 都能讓穿著者倍感驕傲,直可比擬畢業典禮上的海軍陸戰隊隊員。不論制服象徵的地 位多麼卑下,至少都向世人證明穿著擁有工作,一方面不太可能是臨時工作,同時也 表示穿者屬於某個成功企業的一份子,因此應該得到別人一定程度的尊敬。制服可以 是一種成功的象徵」。 Fussell 對於童軍的制服也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儘管當貝登堡將軍於 1907 年創立童子軍時,穿制服的青少年團體早已是頗為老套的構想;不過,他認為貝登堡 身為波爾戰爭的英雄,卻會因此特別強調童軍制服其中的軍事元素。福塞爾認為,對 貝登堡來說,童子軍名稱中的「SCOUT」(偵察員)帶有鮮明的軍事意味。在十九世 紀末期的軍隊當中,偵察員負責暗中觀察敵軍,藉以推測其狀況與下一步行動。因此, 福塞爾覺得貝登堡早期為童子軍設計的制服,在各方面都與真正的英軍制服難以分 辨。只不過差別在於,鈕釦上的標誌不是軍隊的標誌,而是童子軍的標誌。貝登堡曾 經宣稱這套制服是「一套重要的服裝,不只是這套服裝足以讓女生著迷,而是因為這 套制服抹除了一切社會地位的差異」(Fussell,2004)。 從我國健士童軍團,在其網頁對童軍制服的看法來講,「童軍的制服是童軍特有 的標誌,這件制服所代表的是榮譽和責任。所以童軍制服除了美觀、舒適,令人賞心 悅目外,還會具有下列幾點意義:它代表青少年高尚品格、它象徵民主精神與風範、 它提醒童軍的責任感、它蘊涵著『四海一家』的童子軍精神;而童軍亦藉制服上的徽 7.

(17) 章的吸引力鼓舞童軍進取向上,以及彰顯童軍應具備之行善、助人、服務、負責的特 性」。 另外,黃于玲(2016)認為,世界各國的童軍制服,雖然顏色與樣式皆有所不同, 然而藉由領巾與徽章當作識別要素,即因為具有意義共通性,而在國際間產生認同, 使國際間一看到領巾與徽章,便會聯想到童軍制服。同時,凡是看到穿著童軍制服者, 即可識別為童軍運動的參與者,在一般人與穿著者本身,產生相對應的認同感。. 肆、符號(徽章) 學者趙毅衡(2012)指出,符號是被認為攜帶意義的感知,意義必須用符號才能 表達,符號的用途是表達意義;反過來說,沒有意義可以不用符號表達,也沒有不表 達意義的符號。進一步解釋,意義就是一個符號可以被另外的符號解釋的潛力,解釋 就是意義的實現。若是更推一步來講,意義必用符號才能解釋,符號用來解釋意義。 在「這就是符號學」一書中,Hall(2015)認為,對人類而言,符號標示是很重 要的事情,一切溝通方式都蘊含著符號標示。而符號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代表自身 之外的意義。符號並非各自獨立,其意義是來自符號的組織結構,也來自符號被解讀 與理解的脈絡。而人類使用的符號,會受到產製符號的來源與資源所形塑,它靠編織 符號的文化而架構,藉由各種不同管道來傳達,而要理解符號,須從創造出符號的社 會性質著眼。 Hall(2015)同時也提到,符號可以如字面呈現,也可以運用類比或隱喻,每 一種都能表達意義。有時候符號的意義必須與字面一致,例如電器用品說明書,以 避免危及使用者的性命;而類比能產生意義,無論類比是顯而易見或出人意料,都 是把一套意義描述成另一種,讓我們發現人、情境、物品、圖像、文本、思想或觀 念之間的相似點;隱喻又和其他意義表達方式不同,因為它是將表面上關聯不大的 想法、概念、物品、圖像、文本、事件與過程連繫起來。無論表面、類比或隱喻符 號,皆反映出了某些社會共享的觀點。. 8.

(1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 本研究採用比較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並加入文件分析法的精神,針對各國空 童軍的組織架構、活動課程與象徵符號等面向,進行比較與分析。分段論述如下:. 壹、研究方法 研究者研讀相關文獻後發現,資料的搜集方式,可以分為直接與間接兩大分類, 直接的方式包括觀察法、訪問法、問卷法等;而間接的方法,則必須從現有的資料中 著手,從相關文件或檔案中蒐集資料,如:文件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等。前者的特點 在於,可以分析第一手的資料,但容易耗費時間耗費金錢;後者的特點在於,因為資 料已經是固定的了,所以比較不會因為受訪者的種種變因,導致於資料出現前後不一 致的現象。 基於研究者本身的研究限制之故,研究者在進行本研究時,將主要以間接方法中 的「比較研究法」作為主要的研究方法,並採用文件分析法的精神為輔,盡量使本研 究能呈現較完整的面貌。 對於比較研究法,學者王梅玲(2012)認為,是人類認知、區別和確定事物異同 關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廣泛運用於各個社會科學領域,尤其是教育學與圖書資訊學 當中。而比較研究本身可以界定為依據一定的標準,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關聯的事物 進行研究,尋找其異同,以探求事物之普遍原則及特殊規律的方法。故比較研究對教 育學有四大功用,分別是:有助於認識事物的本質與教育的普遍規律、有助於更認識 特定地區的教育情形、有助於獲得新的發現、以及有助於教育政策的制定。 比較研究沒有固定的研究模式,但是據王梅玲(2012)的說法,許多人依然採用 貝瑞岱的操作模式,將比較研究分成描述、解釋、併排與比較四個階段進行。在描述 階段,研究者會有系統地陳述所探討事物或研究目標的資訊,使得研究者對於研究對 象有正確而客觀的瞭解;在解釋階段,研究者要對描述事物內容中種種現象進行分析 與解釋;在併排階段,必須根據相同標準,找出所描述事物的異同之處;在比較階段, 研究者必須以客觀的態度進行比較與研判,並詳實而正確地進行分析,方能推斷出該 研究之結論。 而研究者在確定採用空童軍活動當作研究主題之後,即開始搜尋相關文獻,並加 以研讀、整理與分析。主要資料來源包括:(一)國內外童軍航空運動的操作手冊; (二)國內外與童軍制度相關的碩博士論文、相關期刊;(三)來自網路空間留存之 各國空童軍運作狀況。在加以歸納分析之後,整理成本論文之寫作資訊來源。. 9.

(19)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世界上的空童軍活動,自 1912 年開始至今(Walker,2009) ,亦已超過一百年的 發展時間。如同普通的童軍運動一般,空童軍的活動,也會隨著活動地區的不同、活 動年代的不同,而有因時變化因地置宜的不同。所以,研究者從歷史性、特殊性、熟 悉性三個原則,選擇了四個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從「空童軍團組織」 、 「空童軍活動課 程」、「空童軍象徵符號」進行比較與研究。 就歷史性的發展來看,研究者選擇了最早有空童軍活動的英國,以及目前已經沒 有空童軍正式組織的美國進行研究。就特殊性的發展來看,目前只有英國的空童軍, 會跟皇家英國空軍的基地聯隊進行合作,成為「皇家空軍認證童軍團」的一部分。另 外,澳大利亞的空童軍,其中一部分會與當地的飛行學校(或航空俱樂部)進行合作; 而另外一部分的空童軍,竟然可以將童軍的航空活動向下延伸到稚齡童軍!最後,研 究者基於語文的熟悉性,以及自身曾在美國取得自用飛行員執照的經歷,而選擇香港 的空童軍,與美國聯邦航空署的合格標準,一併加入研究的範圍。 綜合上述,研究者將此研究的範圍控制在「英國空童軍」 、 「香港空童軍」 、 「美國 空童軍」 、 「澳大利亞空童軍」 ,並加入美國聯邦航空署的「自用飛行員合格標準」 ,從 「空童軍團組織」 、 「空童軍活動課程」 、 「空童軍象徵符號」進行交互比對,以完成此 研究。故本研究的限制在於,不會對於其他具有空童軍的國家與地區進行研究,也將 研究的項目限縮在「空童軍團組織」 、 「空童軍活動課程」 、 「空童軍象徵符號」幾個部 分,不會對於其他的部分進行更深入的探討,此為本研究的限制所在。 二、研究者本身 由於本研究所選擇的研究對象,多半位於研究者不能輕易抵達的地區。是故,研 究者大部份的資料,只能透過通訊方式,向該地區的服務員或相關負責人員取得第二 手的資料,無法親自取得第一手的資料,故資料的內容與真實情況可能會有所出入, 此為本研究跟研究者本身相關的限制之一。 由於目前美國童軍總會的組織裡面,已經沒有正式的空童軍組織存在,所以研究 者只能從現有留存的兩本空童軍手冊中,進行相關內容的研究。然而,英語並非研究 者本身的母語,所以在研究資料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對語意有不精確的解讀,此為本 研究跟研究者本身相關的限制之二。 儘管研究者本身出身自教育體系,而且也曾前往美國取得自用飛行員執照與高 階地面課程教官執照,但是基於個人見識或許尚有不足之處,所以在進行有關活動課 程設計的討論與研究方面,有可能仍有盲點存在,無法完成全面性的探討,此為與研 究者本身相關的限制之三。. 10.

(20)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壹、研究架構 根據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進行理論基礎的探討之後,所決定的研究架構圖表分 析如下:. 各. 空童軍團組織. 國. 參與空童軍團的方式. 空. 空童軍團組織架構. 童. 空童軍團的夥伴關係. 軍. 空童軍活動課程. 制. 童軍知能. 度. 航空知能. 之. 其他知能. 比. 空童軍進程. 較. 空童軍象徵符號 空童軍專屬制服 飛行章 隸屬章 進程章 專科章 圖 1-5-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 11.

(21) 貳、章節安排 一、緒論 在這一個章節,先敘述研究背景;接下來,敘寫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其次,針 對名詞進行解釋;再次之,說明所選擇的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最後,論述研究架構 以及章節的安排。 二、文獻探討 研究者在此一章節將針對我國普通童軍的規章制度、我國空童軍現有的暫行規 章制度、以及所欲研究之四個國家的規章制度,依據「團組織」 、 「活動課程」 、 「象徵 符號」等項目,進行現況的介紹與分析。在對其進行深入探討後,將所整理出的結果, 作為本論文後續研究的依據。 三、研究設計 本研究將採取質性研究設計,透過比較研究法蒐集資料,藉由比較主題與分析主 題,探究各國空童軍在組織架構,與活動內容上的異同;歸納整理出各國空童軍的組 織架構、活動內涵與制服徽章等資訊,以完成本研究之目的。 四、研究發現與討論 本章節首先針對各國空童軍在團組織的異同;其次,探討各國空童軍,在團集會 活動設計上所採用的主題有哪些;接下來,探討各國空童軍的制服設計款式;最後, 針對各國空童軍的徽章進行比對與討論。 五、結論、啟示與建議 本章節依據比較研究法,將所發現的內容形成結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做為 我國未來規劃空童軍規章制度之參考。此外,亦可以針對未來後續有關空童軍題材 之研究,提出參考的方向。. 12.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對於空童軍的「制度」進行文獻上的探討。研究者在檢索過相關的資料之 後,將從童軍團組織、活動課程、象徵符號等面向進行探討。本章第一節將描述與童 軍團組織制度、課程及象徵符號相關的理論與架構;本章第二節將簡要說明我國童軍 目前在上述三個面向中的現況;本章第三節將說明我國空童軍自 2008 年重新開展活 動之後,在上述三個面向的現況;本章第四節將針對英國空童軍、香港空童軍、美國 空童軍、美國航空探險家、以及澳大利亞空童軍,在上述三個面向的發展或現況進行 介紹。另外,研究者在課程部分,將額外介紹美國聯邦航空署「真正的」自用飛行員 課程,以作為活動課程比較的基準點。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童軍團組織制度、課程與象徵符號 在本節中,研究者將先討論「童軍團組織與制度」之理論基礎,並對制度在本研 究中的應用下注解;然後討論「課程」的理論架構,使本研究後續比較研究有依據; 最後討論象徵符號的理論基礎,以完成本研究之目的。. 壹、童軍團組織與制度 在這個部分,研究者將對「童軍團組織」與「制度」,分別進行理論上的描述與 探討,之後討論如何成為本研究的理論探討基礎。. 一、童軍團組織 由於童軍團是童軍活動的主體,而健全且能運作正常的團組織,方能讓童軍活動 的教育功能有所發揮(張忠仁,1977)。所以「童軍團組織」是童軍活動的基本單位, 負責依照童軍活動的綱領,對童軍團員進行訓練、統率與指揮。童軍團組織對下主持 團務、領導活動;對上接受童軍總會與地方理事會的節制監督,是童軍夥伴與上級單 位之間最重要、最基層的組織(傅全福,1995;游韋楓,2010)。 根據我國團長暨服務員手冊(中國童子軍總會,1998)所載,我國目前的童軍團 組織應具備九項層級,簡述如下: (一)主辦單位 主辦單位為協助童軍團推廣童軍活動、且協助童軍團發展的後援團體。 可以是教育團體、宗教團體或工商團體,基於服務的精神來主辦童軍團,而 主辦單位至少需要 5 位我國公民,向童軍總會登記,方能成為主辦單位。主 辦單位可以聘任團務委員來籌辦童軍團。 (二)團務委員會 團務委員會,由主辦單位聘任對童軍運動有熱誠之公民 5 人以上擔任, 其主要職責為:選聘或訓練團領袖、供應團活動之場地與設備、負責團財源 籌措、推進團務運作...等 13.

(23) (三)團長 擔任團長者,需年滿 20 歲以上,品行良好、穩健可靠、對童軍活動有 熱誠。其負責工作有:處理日常團務、擬定工作計畫與工作報告、編纂團預 算及決算、訓練本團童軍、執行上級決議...等 (四)副團長\服務員 擔任副團長或服務員者,需年滿 20 歲,能領導童軍活動、訓練童軍技 能、樂於參加且享受童軍活動。此一層級沒有人數上的限制。其負責工作為: 協助團長處理團務、訓練童軍技能...等。 (五)見習副團長 此一層級可由羅浮夥伴擔任,無人數限制,主要提供羅浮夥伴有服務及 反哺的機會,負責協助副團長及服務員的工作。 (六)聯隊長 每團應設置一名,童軍總會建議應由獅級以上、且擔任過小隊長職務者 為佳,其角色為團長與童軍間的橋樑。負責工作為:協助辦理團長交辦事務、 調查各小隊活動與服務現況、促成小隊聯誼比賽、隨時注意小隊員表現、考 核各小隊學習狀況...等。 (七)小隊長\副小隊長 每團應設置至 4 小隊,每小隊設置小隊長及副小隊長各 1 人,由小隊員 間互相選出後,由團長任命擔任。理想狀態下,擔任小隊長的童軍夥伴,應 具有高級童軍資格。負責工作為:領導小隊集會、維持小隊紀律、傳達團長 命令及轉陳隊員意見...等。 (八)五股幹事 五股幹事分為文書、事務(或稱環保)、財務、保管(或稱器材)、傳 訊(或稱資訊)五項工作,可由小隊長或副小隊長兼任,亦可由有興趣的夥 伴擔任。理想狀態下應由高級以上童軍擔任。 (九)小隊員 童軍團組織當中最基礎之單位,即為童軍夥伴個人。在接受入團申請之 後,即將此一單獨童軍編入小隊,使其成為小隊員。接受小隊長的領導、參 與小隊與團的活動、並促進自身與童軍團的發展。. 二、制度 社會制度係指任何強烈制裁的和頗為複雜的社會實務,如婚姻制度;也指任何相 當龐大的複雜組織,如一所大學;亦可界定為對社會生產某些功能的複雜行動體系, 如教育制度。所以,若將一種實務變成習俗或規範,進而變成一種制度的過程,就可 以稱之為制度化了(哈維,1979;張承漢,1982)。 14.

(24) 而在人類社會中,任何一種制度的形成,多半是為其存在之目的產生一定的功能, 否則將會失去此一制度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當中所謂的「目的」,係指社會問題的解 決;而當中的「功能」則是指此一制度所能發揮的功用(陳麗敏,2005)。 學者曾惠婉(2009)指出,由於現代企業中,管理階層尋求有效控制企業,會透 過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與有效之運作模式,從而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以達到對企業 的有效控制;進而使企業能夠照著預先設定之目標進行運作,以達成年度目標並提升 競爭力。將這個理論延伸到教育界,教育主管機關亦尋求對教育系統的整體控制,以 提高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且能追求教育管理目標之實現。研究者由此觀之,為了「監 督」、為了「有效管理」、為了「提昇效率」、為了「達成目標」,即是社會組織會 建立「制度」的主要原因。 同時,若要討論到徽章所象徵的意義,依據李志原(2011)對於「認證制度」架 構的說法,認證制度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時,欲認證的申請人必須提供書面資料給 相關單位,當中必須包含有申請人資料、申請人資歷與申請人操作經驗等,通過後方 能進行第二階段;在第二階段當中,申請人會遇到面試、操作示範等,以證明所言虛 實。研究者以為,若是把此一過程延伸類推到童軍的象徵符號的取得上面,我們可以 看到類似的過程,足以證明此一歷程也是某種的「制度」。 從實用的觀點來看制度,學者認為,制度包括交相連結之社會關係網,使在複雜 社會體系的一部份產生的功能,透過行為者的行為,而傳達給體系的其他部分,可視 為這些功能產生的結構。為了在團體或其他團體的文化中,從事團體成員社會化或訓 練,或將資訊或態度傳遞給團體成員之一切角色,便構成教育制度的產生(哈維,1979; 張承漢,1982)。 因此,有學者以為,制度的功能可以分為:對個人的功能、對團體的功能、以及 對文化的功能三部分(葉至誠,2001)。分述如下: 首先,對個人來講,制度可以滿足個人的需要,因為個人在生存上的種種需要, 必須透過制度,才能比較合理與有規則地滿足;再者,制度也是個人行為的嚮導,因 為制度是社會所規定的行為法則,所以個人在社會的一舉一動,方能循規蹈矩,才可 以順利進行(葉至誠,2001)。 對團體而言,制度最主要的功能即為維持秩序;若以積極面來看,就是加強社會 關係。所以擁有制度,就可以使人群由散漫無組織的狀態,變成團結而有組織的狀態; 或者說,由不合作的關係轉變為合作的關係(葉至誠,2001)。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制度可以把前人所創造的東西保存起來,並且傳給下一代人, 所以靠者制度,前人的思想、信仰、風俗及產生工具才能保存下來;從文化的積極面 而言,制度的功能就是鼓勵創造新的事物,以促進文化的進步(葉至誠,2001)。 研究者綜合上述認為,童軍團組織存在的目的,即為推廣童軍活動及維繫日常團 活動的正常運作;而制度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要解決社會中的某些問題,因而將某種實 務變成規範,並且透過「監督」、「管理」、「提昇效率」等手法,使在複雜社會體 系的一部份產生的功能,透過行為者的行為,傳達給體系的其他部分,進而滿足社會 15.

(25) 對於個人、團體與文化傳遞的需求。研究者將透過此種方式,以探討特定主題的方式, 在後續章節當中,討論各國空童軍在制度上面的異同。. 貳、課程 學習(Learning)是人類獲得各種能力、技能與態度的歷程。而教學(Instruction) 是啟發學習者潛能的途徑,透過對外在條件的安排,使得學習者達成目標;也是指學 習者本身的內在條件,與學習者之外的外在條件交互作用的結果。而教學通常是教師 的責任,也是教師工作的主要內容,經由教學計畫與實施,導致良好的學習結果(李 宗薇,1997) 。所以,教學是透過對訊息與環境的安排,以協助學習者的學習(Heinich, Molenda & Rossell, 1992;李宗薇,1997)。如何適切地安排教學訊息教學環境, 便是課程在設計時要關注的焦點。 對於童軍活動而言,如何適切安排教學訊息與教學環境尤其重要。由於童軍活動 是「真心志願參與的運動」以及「宗旨在於培養健康、又勇於助人的有為公民」(貝 登堡,給成年領袖的最後一封信,1929),為了引起小夥伴們的學習動機、為了教授 足夠的知能技能予以他們,為了傳遞正確的公民觀念給小夥伴,童軍的領袖們必須留 心團集會內容的設計,才能夠達到童軍運動最主要的目標。 因此,研究者將透過討論「課程的意涵」、「課程設計的架構」、「童軍活動的 課程內容」三個部分,分別探討各國空童軍在安排團集會內容時,背後所蘊含的理論 基礎。. 一、課程的意涵 「課程」可以從四個面向對其下定義,倘若把課程當做「學科」,則課程可以表 示某一學科領域所提供的一切學習科目,或載有這些內容的材料或資源;倘若把課程 當做「經驗」,則課程就是學生與知識、內容、教材、科目及環境的交互作用,以及 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倘若把課程當作「目標」,則課程將具有科技和績效導向, 強調目標的明確性和可觀察性;倘若把課程當作「計畫」,則課程就是學生的學習計 畫,其中包含了學習目標、內容、活動,甚至有評鑑的工具和程序(黃政傑,1992)。 據學者王文科(1999)的說法,他認為課程基本上是由教材、經驗與目的三個概 念所組成。若課程即教材,則課程能提供教育的知識核心;若課程即經驗,則課程會 強調學習者需有經驗的重要性;若課程即目的、目標或成果,則課程計畫就必須陳述 目標並講究成果。理想的課程概念,應該要兼顧教材、經驗與目的三者,並顧及學習 者的角色,所以課程是「為將接受教育者,提供學習機會的一項計畫」(Saylor, Alexander, & Lewis, 1981, P.8;王文科,1999)。 因此,課程的基本問題是「要回答:應該教些什麼?能教些什麼?教誰?何時教? 怎樣教?」。所以課程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將學校或學科欲達成之知識與技能,具體 化於課程標準、教學指引、教學目標的「顯著課程」;另一類則是從潛在中、無意識 中、所教導的許多非形式化的學習結果,這類學習內容被稱之為「潛在課程」(歐用 生,2001)。 16.

(26) 在其他學人的看法當中,課程是教學活動所關注的最基本問題,而課程設計之核 心問題為教什麼與學什麼,在不同的課程論者之間,有不同的見解與意見。這些不同 的觀點,經學者分析後,可詮釋為課程視角、課程概念、課程取向與意識型態。對教 學活動而言,意識型態是指:提供有關教學活動的一套價值前提之信念系統。而在每 一套課程方案背後,都有相對應的理論與意識型態,做為該方案課程設計的依據。課 程內的所包含的意識型態,則會構成不同的課程理論取向、立場、慎思過程與課程設 計方法,並隨著社會環境的文化變遷,而有彼此消長的趨勢(劉玉玲,2005)。 研究者綜合上述認為,課程應該被定義為:透過課程標準與教學指引,讓學生在 學習的過程中,與知識、內容、教材、科目及環境進行交互作用,使得學生在經過交 互作用之後,與這些要素產生經驗上的連結,並強調其目標的明確性、可觀察性,且 之後能呈現結果。而研究者將使用這項定義,對於所要比較的美、港、英、澳四個國 家之空童軍活動課程,進行分析與比較,以完成本研究所欲達成之研究目的。. 二、課程設計的架構 學者方德隆(2004)認為,任何負責課程發展與傳遞者,對於課程與課程應包含 的內容,都有一定的概念。思索課程計畫的「型態」與「整體」,即是在思考「課程 設計」。而課程設計的要素,則包含了目標、教材、經驗與評鑑四個要素。這四個要 素會引發出幾個問題:該教什麼?要用什麼教材?要用哪些教學策略與教學活動? 要用哪些方法或工具,來評鑑課程的成果?由於課程設計會包含各種哲學、理論與實 務的議題,故教學者的哲學立場會影響他對目標的選擇及解釋,也會影響授課內容的 選擇與組織,還會影響他教授與傳遞課程內容的方式,更會影響如何判斷課程發展的 評鑑。研究者接下來將課程設計的架構分成「課程設計的概念」、「課程設計的原則」 與「課程設計的方式」三個部分進行討論,分述如下: (一)課程設計的概念 課程設計強調精確性觀念,是課程工作者從事的一切活動,包含其對於達成課程 目標所需要的因素、技術和程序,進行構想、計畫、選擇的慎思過程。倘若教學的工 作能夠重視課程設計,就得以確立目標、善用時間、促進溝通、加強協調、減少緊張、 進而增進成功的機會(普拉特,1980;方德隆,2004)。 同時,以為,在課程設計當中,包含有範圍、順序、銜接、延續、平衡等基本概 念。這當中,範圍指的是內容取材的廣度與深度,方能配合課程發展的各個層級;順 序指的是決定學習者對學習主題與內容的時間次序,而順序先後的決定,與特定科目、 科目領域的性質與結構息息相關;銜接指的是兩個以上課程成分之間存在的同時關 係,可透過相關方法。把各學科的學習經驗連接起來;延續指的是將焦點置於後續學 習經驗及其先前學習經驗的關係,使得某種學習經驗的終點,能成為另一種學習經驗 的起點,讓兩者產生緊密的相關性;平衡指的是教學方案中的平衡,不能因為強調教 學方案當中的某項課題,卻因而忽略或削弱了其他課題的存在,並確保其所涵蓋的範 圍接趨於均衡(王文科,1999)。 而任何負責課程發展與傳遞者,對於課程與課程應包含的內容,都有一定的概念。 思索課程計畫的「型態」與「整體」,即是在思考「課程設計」。而課程設計的要素, 17.

(27) 則包含了目標、教材、經驗與評鑑四個要素。這四個要素會引發出幾個問題:該教什 麼?要用什麼教材?要用哪些教學策略與教學活動?要用哪些方法或工具,來評鑑 課程的成果?由於課程設計會包含各種哲學、理論與實務的議題,故教學者的哲學立 場會影響他對目標的選擇及解釋,也會影響授課內容的選擇與組織,還會影響他教授 與傳遞課程內容的方式,更會影響如何判斷課程發展的評鑑(方德隆,2004)。 在分析相關教育思潮之後,影響課程設計的教育思想可以分成幾類:復古思想、 自由思想與實驗思想。復古思想的課程目標,是希望可以傳遞固有的文化,訓練學生 的心智,並且為提供高階知識作準備,採用以教材為中心的組織,讓各個科目成為獨 立的內容;自由思想的課程目標,是希望能夠培養學生的社交情緒與智能發展,使得 學生可以適應社會真實生活,採用領域課程設計,希望能兼顧學生的整體發展;實驗 思想的課程目標,則是希望透過創造與探究教學的新方法,尋找出教學的新途徑,為 了順應社會與文化的變遷,強調課程的改變必須要與社會脈動銜接,而沒有固定的教 學結構模式(劉玉玲,2005)。 (二)課程設計的原則 談到關於課程設計的原則,學者們多半有自己的意見,研究者在閱讀相關資料以 後,認為有兩位學者所提出的意見,比較契合本研究之需要,其中一項是 Harry Giles 所提出的設計要素圖,研究者重新整理後,表示如下:. 目標. 方法與組織教材. 教材. 評鑑 圖 2-1-1 課程設計要素 資料來源:黃光雄、楊龍立(2000)。 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臺北市:師大書苑。. 18.

(28) 另外,根據學者黃光雄(2000)的說法,他認為課程設計需具備有理想原則、務 實原則、正確原則、整體原則、長期原則與開放原則六大類,研究者整理其內容後, 表列如下:. 原則 理想原則. 表 2-1-1 課程設計原則 包含內容 價值、理念、熱情、異於平常之見. 務實原則. 課程的實踐性、實施限制、資源限制、師生適應. 正確原則. 符合法規要求、符合教育學理、符合專門知識規準. 整體原則. 師生成長、課程知識、實施環境、設計資源. 長期原則. 不急功近利、階段性規劃、長時期的研發. 開放原則 心胸開放、權力開放、內容開放 資料來源: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臺 北市:師大書苑。頁 103。. 19.

(29) (三)課程設計的方式 學者方德隆(2004)表示,儘管課程要素可以採用無數的方法進行組織,但是典 型的課程設計,還是以下列三種基本設計進行修正與解釋。第一種典型的課程設計是 學科中心設計,包含有科目設計、學科設計、廣域設計、相關設計與歷程設計等;第 二種典型的課程設計是學習者中心設計,包含有兒童中心設計、經驗中心設計、浪漫 (激進)主義設計與人文主義設計等;第三種典型的課程設計是問題中心設計,包含 有生活情境設計、核心設計、社會問題與重建主義設計等。 在學科中心設計裡面,科目設計指的是根據不同知識,在不同學科領域當中發展 出的方式進行組織,最好以教科書的方式呈現,使知識與觀念以語言的形式進行溝通 與儲存,才能夠將社會基本的知識介紹給學生;學科設計指的是學習內容的方式,與 該科學者用在研究該領域的方式雷同,只要學生體驗該學科,將其理解後概念化,獲 取知識與資訊,就被認為是在學習了;廣域設計則希望結合學校裡面兩種或兩種以上 學科,讓學生領悟不同課程內容之間的關係,實際參與意義的建構,以掌握整體的意 義;相關設計則處於分離學科與內容完全統整兩類意見的中點,試圖確認學科與其他 學科相關的途徑,但是仍然維持其學科本身的認同;歷程設計的關鍵思考策略是:問 題解決、下決定與概念化,強調教學程序與教學中行動的傾向,使學生能夠分析現實 並創造架構,在經過學習歷程之後,能達到結論獲達到某種共識(方德隆,2004)。 在學習者中心設計裡面,兒童中心設計的概念在於,如果希望學生能夠達到最佳 的學習,則學生必須在所處的環境當中充滿活力,而學習不會與學生當前的環境分離, 使學生能夠主動創造與建構,屬於他們自己的意義與瞭解;經驗中心設計則引用杜威 的概念,認為教育應該始於學生進入學校之前,就已經擁有的經驗,而經驗本質上是 所有進一步學習的起點,課程是資訊的叢集,而資訊來自於仔細反省經驗的結果,然 後成為有系統的知識;浪漫(激進)主義的設計認為,學生必須學習批判知識的方式, 不能由有權力者從外在強迫給予,教育應該要導向自由與解放,而學習則是經由人與 人的互動,對內容進行挑戰與包容,使學生獲得抗拒「漠視自由」的勇氣;人文主義 的設計認為,認知、情意與技能是相互關連的學習領域,特別強調熱情與聯繫,也強 調發展正向的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而使學生能夠在課程中獲致機會,進行自我學習 及自我發現,進而達到個人認知與行動的統整(方德隆,2004)。 在問題中心設計裡面,認為應該以生活的問題為目標,聚焦於機構與群體感受到 的現實,強調文化傳統、考量個人問題、並著重於當前社區與社會為滿足的需求。因 此,生活情境設計鼓勵學生學習及應用解決問題的程序,藉由聚焦於學習問題解決的 程序,讓學科內容與真實情境產生連結,使得歷程與經驗能夠有效統整於課程經驗當 中;核心設計是以人類共同活動的問題當作普通教育的中心,統整相關的教材與內容, 鼓勵主動處理資訊,培養學生的內在動機,鼓勵學生間的合作學習,以培養教室內民 主的實務;在社會問題與重建主義的設計裡面,以「創造更公平正義的社會」做為基 調,使學生去分析人類面臨的諸多問題,進而參與對地方、國家與國際社會的批判分 析,最後提出改革的方案,讓社會現況能夠得到一定的改善(方德隆,2004)。. 20.

(30) 研究者根據上述課程設計的諸多方法,整理出與課程設計相關的縱覽表,以作 為本研究進行後續分析的參考,內容如下:. 設計典型 學科中心. 表 2-1-2 主要課程設計方式一覽表 課程設計 課程強調 基本哲學 科目設計 分離的科目 精粹主義、永恆主義 學科設計. 學術性學科. 廣域設計. 歷程設計. 科際整 合的科目與學術 精粹主義、進步主義 性學科 進步主義、精粹主義 分離的科目、學科聯繫但 維持完整 進步主義. 兒童中心設計. 不同學科的程序性知識; 資料處理、思考的一般方 法 兒童的興趣與需求 進步主義. 經驗中心設計. 經驗與兒童的興趣. 進步主義. 浪漫激進設計. 經驗與兒童的興趣. 重建主義. 人文主義設計 生活情境設計. 經驗、興趣、個人與群體 重建主義、存在主義 的需求 生活(社會)問題 重建主義. 核心設計. 社會問題. 相關設計. 學習者中心. 問題中心. 精粹主義、永恆主義. 進步主義、重建主義. 社會問題與重 社會及其問題的焦點 重建主義 建主義設計 資料來源:方德隆譯(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臺北市:培生教育。頁 136。. 21.

(31) 三、童軍活動的課程內容 根據「童軍團長暨服務員手冊」(中國童子軍總會,2008),「童軍運動是一個 為青少年而設的自願參加、非政治性的教育運動,且不分階級、宗教、種族、貧富、 性別、老幼、人人皆可參加。其目的在促進青少年的身心發展,使他們發揮德、智、 體、群、美各方面的潛能,以建立其獨特的個性,使成為健全的、有責任感的公民, 對社會、國家及世界有所貢獻」。為了要達成上述的目標,故進行童軍活動的設計時, 必須遵循下列幾項原則:(一)尊重青少年的需要與意見。(二)了解參與活動的對 象的年齡、經驗和人數。(三)活動常變化,不要辦與上次類似的活動。(四)活動 要有目標,適合青少年,健康而富教育意義。(五)設計多類型活動,因應多數人之 需要。(六)依行事曆將團全年重要且具意義的活動特別設計。(七)依團實際需要 設計活動。(八)注意多與童軍家長方面取得聯繫。(九)以不花錢、少用錢為原則。 (十)活動中安排競賽,激發團隊精神與榮譽感,每次活動,均留有紀錄。 為了要達到上述目標,所以我國的童軍活動,大多數都是採取「童軍訓練方法」。 在我國的「童軍團長暨服務員手冊」(中國童子軍總會,2008)一書中有提到,所謂 的「童軍訓練方法」是:(一)它是一個整套的遊戲。(二)最大的特點是小隊制度, 團長要經由少年領袖來領導,而不是自己直接領導。(三)由一位成年領袖來領導, 以及好多位成年領袖來協助支持。(四)對少年們提供一種新奇而活躍的野外生活。 (五)用徽章來鼓勵青少年們不斷進步。(六)啟迪自動自發的為別人服務的真誠。 再放眼世界其他部分,根據世界童軍組織的網站所揭櫫的內容,童軍運動的目標 是:「以童軍諾言、規律為基礎的價值系統,致力於青少年的教育,期使人人健全發 展並能在社會中扮演具建設性的角色,以幫助建設更美好的世界」(世界童軍總部, 1999)。在這個大目標底下,各國的童軍總會,會依據自己國情的不同,而在活動課 程內容上有所不同。 因此,學者呂建政(1994)曾經整理了我國、英國、美國等地,關於「童軍運動」 中,相關的課程目標與課程內容,分別列舉陳述如後。 依照我國童軍總會目前的組織章程第二條,可以看出我國童軍運動的目標,內容 是:「中華民國童軍以發展青少年潛在能力,養成良好習慣,使其人格高尚、常識豐 富、體魄健全,成為智仁勇兼備之公民;以建設民有、民治、民享之國家,而臻世界 於大同為宗旨」(中華民國童軍總會,2015),而呂建政(1994)所整理的資料當中, 採用民國六十九年所頒布的「中國童子軍各級訓練合格標準」以及「中國童子軍專科 訓練合格標準」來進行說明,在當年的課程內容中包含有「童軍精神」、「群體生活」、 「童軍技能」、「專科訓練」等四大主軸,其中「童軍精神」內容有童軍誓詞規律、 銘言信條、童軍歷史、童軍禮節、童軍制服與徽章、儲蓄勤儉等;「群體生活」包含 有小隊、社區、國旗、基本動作與小隊操法、家庭與社區服務、活動領導、社交禮儀、 國民生活須知等等;「童軍技能」包含有記號、觀察、結繩、訊號、急救、生火、手 工藝、方位、旅行、估測、製圖、工程等十八項內容;「專科訓練」則有八十九項內 容,涵蓋有藝術、農業、工業、商業、工藝、工程、醫學、教育、體育、自然、畜牧、 軍事、野外技術、社會服務等方面;所以「大致涵蓋了人生所需的知識技能及各門職 業的種類」(陳海光,1977;呂建政,1994)。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ach contracting State agrees that all aircraft of the other contracting States, being aircraft not engaged in scheduled international air services shall have the right, subject to

註解 3:就 ML10.a.及 ML10.d.而言,為非軍用之“航空器” 或改裝為軍用 之航空引擎而特別設計之零件及相關設備,僅適用於作為軍事用途

Assuming that the batter hits the ball 4 ft above the ground, and neglecting air resistance, determine the minimum speed the batter must gave to the ball to hit it over the

Weak solution for problems with shock & rarefaction waves Interface indicator H I takes value zero away from interfacs, yielding standard compressible Euler equations

Initially, in closed shock tube, water column moves at u = 1 from left to right, yielding air compression at right. & air expansion

On the course content page, click the function module to switch to different learning activities pages for learning; you can also directly click the "learning activity" in

These programmes are operated by 11 degree-awarding self-financing institutions registered under the Post Secondary Colleges Ordinance (Cap. 320) or statutory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pollution (air pollution/land pollution/noise pollution/water pollution).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why there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