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國際新聞流通理論探討台灣報紙國際新聞報導內容之轉變(1988~1999年)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國際新聞流通理論探討台灣報紙國際新聞報導內容之轉變(1988~1999年)"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國際新聞流通理論

探討台灣報紙國際新聞報導內容之轉變

(1988~1999 年)

1

李美華

* 投稿日期:2002 年 8 月 28 日;通過日期:2005 年 5 月 2 日。 * 作者李美華為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系副教授,e-mail: mhlee@mail.tku.edu.tw。

(2)

《摘 要》

西方國際新聞研究早年多從依附理論角度出發,以內容分 析方法探討國際新聞流通之內容與結構。1980~1990 年代興起 之世界系統與全球化理論風潮則對此類研究影響深遠,相關研 究不再侷限於傳統新聞價值之討論,改而結合政經、社會、文 化等鉅觀取向。本研究試圖銜接 1980 年代以降的台灣國際新 聞 流 通 研 究 , 以 內 容 分 析 方 法 比 較 《 中 國 時報》、《聯合 報》、《自由時報》、《中央日報》之國際新聞內容與形式, 藉以探討其在報導數量、報導類型、消息來源、報導國家、與 報導語氣等類目之表現。 關鍵詞:國際新聞、國際新聞流通、國際傳播、內容分析

(3)

壹、緒論

自 1950 年代起,有關國際新聞流通與產製之相關研究持續成長且 歷久不衰(Chang, Shoemaker, & Brendlinger, 1987; Ito & Kochevar, 1983; Nnaemeka & Richstad, 1981; Ostgaard, 1965; Rosengren, 1974, 1977; Wu, 2000;李少南,1994),學者常將此類研究之起伏分為三個階段(臧國 仁,1989: 162-170):

第一代研究者多出自第三世界,依據依附理論觀點以量化內容分析 方法探索西方媒體如何報導國際新聞,從而對開發中國家在西方國際新 聞 媒 體 之 負 面 形 象 提 出 嚴 厲 批 判 , 隨 後 並 在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 (UNESCO)提出「世界資訊傳播新秩序」(New Worl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der,簡稱 NWICO),要求各國正視並改正此類 國際新聞之「不平衡」現象。 第二代研究者易弦更張,由一群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學者陸續發表研 究成果,說明西方新聞媒體並未對開發中國家報導偏頗,其因反倒可能 在於第三世界之災難較為醒目,易於吸引國際媒體關注。 時至 1980 年代,第三代研究者主張以中庸持平態度看待國際新聞 報導,籲請上述兩代研究者注意「教條化」(doctrinaire)取向對研究 結果之可能影響,建議兩方陣營不應採取對立態度,而應捐棄成見以各 國實際狀況進行深入且實務性的分析。 進入 1990 年代後,有關國際新聞與資訊流通是否平衡之辯論已漸 平息,研究者改從微觀(micro)/鉅觀(macro)、選擇(selection) /建構(construction)角度進行分析與探討。隨後全球化理論興起,政 治經濟及文化研究途徑蔚為風潮,研究者特別關注國際新聞產製的全球

(4)

化現象及其如何影響閱聽人之閱讀行為(Boyd-Barrett & Rantanen, 1999 /馮復華、李美馨譯,2004)。整體來說,在近半世紀的努力耕耘後, 國際傳播研究社群之理論視野不但早已有所拓展,其方法論層次亦因採 用選擇與建構並重的研究取向而展現多元風貌。 台灣自 1988 年報禁解除後平面與有線電視媒體相繼蓬勃發展。在 新聞媒介崢嶸相較下,諸多平面媒體皆曾使用一個以上版面擴大報導國 際及兩岸新聞。媒體解禁迄今已久,評估台灣報紙之國際新聞報導表現 實有其重要性與時代意義。本研究因而根據相關理論與研究取向比較台 灣四家主要報紙之國際新聞報導內容與決定因素,除藉此追溯台灣報紙 在 1990 年代之國際新聞發展趨勢外,並希冀以西方研究取向為基礎延 伸討論台灣新聞媒體的國際視野及特徵。

貳、文獻探討

一、國際新聞之研究取向與趨勢

如前所述,1950 年代以降的國際新聞研究成果實可謂豐碩,並可 依微觀/鉅觀及選擇/建構面向續分為「微觀層次的選擇式取向」、 「鉅觀層次的選擇式取向」、「微觀層次的建構式取向」以及「鉅觀層 次的建構式取向」等四個重要傳統(參閱 Jensen, 2002/陳玉箴譯, 2005: 162-163; Hjarvard, 2002: 91-92)。簡單來說,「微觀層次的選擇 式取向」較從傳統守門人研究角度探討新聞媒體如何選擇並改寫國際新 聞,「鉅觀層次的選擇式取向」關注國際新聞之流通現象,藉由分析大 量資料以透視國際新聞的結構,主要理論背景常為媒介/文化帝國主義 及依附理論。

(5)

至於「微觀層次的建構式取向」主張社會機制影響國際新聞的形 式、內容、數量,常以個案研究行之。「鉅觀層次的建構式取向」則將 國際新聞置於媒介/文化帝國主義及傳播政治經濟學等鉅觀理論脈絡探 討(Galtung, 1971; Mosco, 1996; Mowlana, 1997; Schiller, 1976; Tunstall, 1977; Tunstall & Machin, 1999)。

然而分析上述眾多國際新聞研究後可知,選擇式與建構式之研究取 向在分析層次斷裂程度嚴重。如從媒介/文化帝國主義及傳播政治經濟 學理論角度出發,經常難以詮釋、掌握大量實證資料如何影響新聞流通 的形式,而建構主義觀點慣以理論解釋現象但選擇主義觀點則常採實證 分析傳統,兩者間缺乏聯繫(Jensen, 2002/陳玉箴譯,2005)。此外, 許多研究在詮釋實證資料時過於簡化,無法關注國際新聞流通的各項構 成要素(如媒介組織與其他社會趨力間之複雜關係,見 Hjarvard, 2002 討論)。 1990 年代初,前蘇聯與東歐共產國家解體,世界版圖因而重新劃 分 , 新 聞 媒 體 也 一 躍 成 為 國 際 社 群 建 構 政 治 版 圖 不 可 或 缺 之 角 色 (Morley & Robins, 1995)。其時波灣戰事甫起,新一波的國際新聞研 究風潮興起,研究者或以媒介為政治傳播分析架構(Denton, 1993), 或採接收分析方法(Morrison, 1992),或以文本分析方法,分別探討 不同國家之新聞媒體如何報導波灣戰爭(Nohrstedt & Ottosen, 2000), 研究方法可謂更趨多元。

而此時段也正值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崛起,引發另股研究興 趣,眾多研究者改由市場趨力角度探討國際新聞的流通與產製(Boyd-Barrett & Rantanen, 1999),分析類似 CNN 等跨國新聞媒體之內部組織 與新聞報導內容(Flourney & Stewart, 1997; Volkmer, 1999)。簡言之, 此一時期之相關研究不再區分微觀與鉅觀取向,反而在方法論上試圖結

(6)

合人文與社會學科,特別重視新聞組織與論述分析的重要性(Ginneken, 1998)。

二、國際新聞流通之決定因素

檢視國際新聞相關研究除如上述分採微觀/鉅觀、選擇/建構取向 外,另支傳統則植基於心理學理論(Rosengren, 1974)或社會決定因素 (macro-social determinants),試圖探詢影響國際新聞走向之因素。北 歐學者 Galtung 與 Ruge 於 1965 年提出之「國際新聞結構」一文首開風 氣之先,以內容分析方法探討四家不同政治傾向之挪威報紙如何處理國 際危機新聞,因而提出事件「規模」、「發生頻率」、「非預期性」、 「持續性」等 12 項決定國際新聞流通之因素。其後許多研究或質疑或 跳脫 Galtung 與 Ruge 之提議而有更新發現,如同為北歐研究者之 Rosengren(1974, 1977)即認為國際新聞之流通同時受到媒體組織之外 在因素(如社會文化傳統或政府體制)及組織內在工作環境(如報社規 模)影響。總體觀之,此些有關流通決定因素之討論至少包含下述四個 取向:

(一)科技因素

主張科技因素取向者(如 Innis, 1951; McLuhan, 1964; Postman, 1979)嘗認為傳播媒體之外在物理結構影響新聞內容,乃因每種傳播媒 介都有其物理特性,易於因此形成類型偏見。例如,電視新聞接收衛星 畫面就比報紙文字敘述的國際戰爭新聞來的快速與扣人心弦,導致愈是 驚悚而引起閱聽者震驚的事件(如國際恐怖份子的所作所為)就愈易成 為電視新聞的報導對象。又如台灣電視新聞由於長期追求科技設備之更

(7)

新,易於在媒介制度及新聞製作程序上依附於科技發展程度遠較台灣來 得先進之歐美國際媒體組織(章建德,1990)。

(二)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取向包含範圍廣泛,主要論點在於強調新聞乃社會建構產 品,建構過程中易於受到新聞機構內部的經濟、政治、組織機制與規 範 、 甚 或 新 聞 工 作 者 個 人 偏 見 影 響 ( Epstein, 1973; Fishman, 1980; Golding & Elliot, 1979; Tuchman, 1978)。如上述 Galtung 與 Ruge (1965; 另可參見 Galtung & Vincent, 1992)描繪國際新聞結構時,即 曾提出「各國菁英人物」、「菁英國家」、「事件之負面程度」、「事 件與個人相關程度」等四項因素最常成為國際新聞媒體所建構之內容。 此外,台灣媒體受限於新聞守門人的不同教育背景、職務、政黨認 同、新聞工作經驗等因素而常出現新聞質量之差異(凌佩君,1995)。 國外研究亦顯示,新聞守門人傾向將國際新聞議題轉化為本地新聞議題 以提升本地閱聽人之興趣 (Cohen, Levy, Roeh, & Gurevitch, 1996)。 近年來興起之「新聞社會學」(sociology of news)觀點因而建議從新 聞守門人的專業背景、組織資源及策略、新聞競合關係、文化認知等角 度探索國際新聞之流通與表現,以瞭解新聞建構過程如何影響成品之展 現 (Lee, Pan, Chan, & So, 2001)。

(三)文化因素

文 化 因素取向(Bird & Dardenne, 1988; Carey, 1975; Tuchman, 1978)認為新聞乃具說故事(story-telling)形式或充滿文化儀式象徵, 可謂是社會文化的產製結果(Keshishian, 1997)或傳達意識形態的工 具。相較於經濟決定論,文化因素取向論者強調新聞文本並非外在現實

(8)

的反映,乃因媒體使用之語言、符號(如報紙工作者使用之文字或電視 記者使用的視聽工具)皆具有建構社會意理之效果,既不透明亦非中立 (黃旭宏,1993)。

(四)政治經濟

政治經濟取向認為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體系決定該國新聞媒體如何 呈 現 新 聞 事 件 ( Chomsky, 1989; Gans, 1979; Gitlin, 1980; Schiller, 1976)。例如,Herman 與 Chomsky 提出「宣傳模式」(propaganda model,見 Herman, 1998)概念,強調新聞媒體乃係政治結構之一環, 作用在於給予主流意識型態動力(徐美苓,1990),進而穩定主流政經 權力體系。如 Chang 與 Lee(1992)的研究即曾發現,美國在國際事件 的 涉 入 程 度 影 響 美 國 媒 體 對 該 事 件 的 報 導 程 度 。 Hallin 與 Gitlin (1994)分析波灣戰爭之報導內容時亦發現,美國媒體習以國家政策考 量 為 依 歸 , 將 新 聞 事 件 塑 造 成 與 美 國 群 眾 息 息 相 關 。 Lee 與 Yang (1995)分析美國與日本媒體天安門事件報導時亦有類似發現,即不同 國家之新聞媒體常以其國家利益為最終考量。 除了上述四種研究取向外,許多實證研究亦曾相繼指出影響國際新 聞流通之決定因素包括:國家距離與國家人口(Dupree, 1971)、國家 人口與地理位置(Rosengren, 1977)、編輯政策(Gerbner & Marvanyi, 1977)、語言(Kariel & Rosenvall, 1983)、國家菁英程度(Kariel & Rosenvall, 1984)、前殖民歷史關係(Meyer, 1989; Skurnik, 1981)、國 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 GDP)、人口數量(Ishii, 1996 )、國家經濟發展程度( Kim & Barnett, 1996)、文化接近性 (Johnson, 1997)等。總之,有關國際新聞決定因素的研究傳統與前述 國際新聞流通研究之脈絡接近,兩者均曾提出重要發現,俱曾是國際傳

(9)

播領域最受重視的研究主題。

三、台灣媒體國際新聞之相關研究

有關台灣媒體之國際新聞報導內容研究常以新聞事件為比較分析對 象,如林慧玲(1993)探討《中央日報》與《人民日報》對蘇聯解體事 件的重視程度、陳淑娟(1993)分析《聯合報》、《中國時報》、《自 立晚報》對波斯灣戰爭報導之異同、陳建宏(2000)分析《中央日 報》、《中國時報》、《聯合報》如何再現柯林頓/陸文斯基緋聞事件 的面貌。 另些研究則以台灣報紙之國際新聞內容表現為研究主題,如廖港民 (1980)分析《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大華晚 報》的國際新聞內容,發現各報均偏重國際政治及軍事新聞報導而疏忽 財經貿易消息;至於國際新聞所報導之地區,歐洲所獲版面遠不及北美 與亞洲,尤以美國遙遙領先。林美惠(1987)的研究結果則顯示,《中 央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與《自立晚報》四報之國際新聞 內容十分相似。蘇蘅(1997)之分析亦發現,《中國時報》、《聯合 報》與《自立晚報》三家報紙的頭條新聞最重視來自美國的消息,其次 是東南亞、前蘇聯、日本等鄰近或強權國家的新聞。 總之,相關研究顯示,台灣報紙之國際新聞歷年來一向集中於有關 美國與前蘇聯兩國之報導,新聞總量偏重已開發國家,且由於新聞媒體 強烈倚賴國際媒體提供資訊,對外依附程度嚴重,導致台灣的國際新聞 報導有不平衡及不平等現象(王忠孝,1987;李美華,2003;陳馥綺, 1992;梁慧玲,2004;廖港民,1980;蘇正倫,1988)。

(10)

四、研究問題與假設

台灣解除報禁時間已久,國際新聞的樣貌有何改變趨勢?本研究採 鉅觀層次的選擇式取向,並根據前述國際新聞流通與決定因素架構分析 台 灣 報 紙 之 國 際 新 聞 的 報 導 內 容 。 本 研 究 參 照 Galtung 與 Vincent (1992)所述,以「第一世界」指稱北美及西歐各國,「第二世界」指 稱東歐及前蘇聯,「第三世界」指稱非洲及中南美洲國家,至於「第四 世界」則包含中國大陸、東北亞、東南亞、中東以及南亞各國。其中, 第一世界又可稱為「菁英國家」,不但一向在國際社會扮演重要角色且 多擁有大型國際新聞通訊社,屬於資訊富裕國家,過去在台灣媒體的報 導量均較其他國家為多。由上節文獻討論亦可知,相較於資訊較為富裕 的歐美菁英國家,台灣與其他國家間的新聞流通常較缺乏且多為災難或 負面新聞(Galtung & Vincent, 1992)。

根據上述相關論點,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簡述如下: (一)台灣報紙之國際新聞自 1988 年報禁解除後到 1999 年間,在報導 數量、報導主題以及新聞類型上有何發展趨勢? (二) 台灣報紙之國際新聞來源是否仰賴國外新聞通訊社?由特派記者 或報社記者自行撰稿的情形如何?各報在新聞來源上有何異同? (三)台灣報紙之國際新聞是否有偏重菁英國家的傾向? (四) 台灣報紙國際新聞之報導國家是否與菁英程度(政經勢力)、地 理距離、事件之負面程度相關?

(11)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樣本

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探析《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 報》與《中央日報》等四家報紙自 1988 至 1999 年共 12 年間之國際新 聞的報導內容。《聯合報》與《中國時報》一向號稱國內兩大報,調查 期間之發行量均居領先地位(陳先隆,1995;蔡祐吉,1996)。至於 《自由時報》則於 1996 年前後宣稱閱報率第一,從而逐漸改寫前述兩 大報屹立不搖的地位 (蘇蘅、牛隆光、黃美燕、趙曉南,2000),此 後三家報紙並稱為民營三大報。至於《中央日報》過去帶有官方色彩, 屬於歷史悠久之國民黨黨營報紙,但自 2002 年起已因經營虧損而與 《中華日報》、《台灣新生報》合併(顧仁,2002)。上述四家報紙無 論在發行歷史或影響力方面在研究期間都頗具代表性,因此適合選擇做 為國際新聞的研究對象。

二、抽樣

本研究分析自 1988 年 1 月至 1999 年 12 月總共 12 年間之四報國際 新聞報導主題、來源與方向等類目。抽樣方法為隨機起始之系統抽樣 法,抽樣間距為 12 天,由 1988 年 1 月始至 1999 年 12 月止共抽樣 367 天。 由於研究目的與研究範圍之限制,本研究所討論之國際新聞以發生 在台灣以外之事件為主,但不包含中國大陸、兩岸關係等新聞 (即中

(12)

國、蒙古、香港、澳門、西藏不在本研究範圍內,如中美台三方面的關 係即屬兩岸關係新聞,而大陸現況報導、北京發言等亦屬中國大陸新 聞),亦不包含外國人在台灣發生之事件(如老虎伍茲訪台參賽打球) 及股票金融、旅遊景點介紹及廣告。

三、分析單位與類目建構

本研究依據研究問題設計內容分析之類目,包括「說甚麼」與「如 何說」兩種,分別為:報名、版別、版名、新聞標題、新聞類型、主題 類目、權威類目、區域類目、國別類目與報導語氣等。本研究以四報各 版面之整則國際新聞為分析單位,但分析「新聞類型」、「主題類 目」、「區域類目」、「國別類目」與「報導語氣」時係以新聞標題為 單位。此外,「報導語氣」又可定義為「正面」及「負面」新聞兩者: 凡新聞報導內容對國家社會有利或能提昇社會形象者為「正面新聞」, 如有關建設、拓展、合作、協助、發展、風土民情與文化介紹、科技研 發、社會人情等皆屬之。至於「負面新聞」則指新聞內容對國家社會屬 不利之刻板印象或有損形象者,如貧窮飢荒、內外戰爭、國家危機、政 府貪污、天災人禍(地震、海嘯、山崩、火災、水災等)、恐怖行動、 資源匱乏等。另有「中立新聞」指該則報導無關乎正或負面,或正反並 陳;「其他」類為無法判定其方向之新聞。

(13)

肆、研究結果

一、信度檢驗

由於本研究樣本數量龐大,在資料蒐集與編碼員訓練上分為四個階 段。首先訓練編碼員蒐集新聞資料,接著編碼員依據編碼須知與編碼表 進行編碼練習。研究者隨後召集編碼員討論編碼過程之問題或困難,最 後正式進行信度測試,自樣本中隨機選取約 100 則新聞,由七位編碼員 分別進行新聞類型、主題類目、權威類目、區域類目、國別類目、與報 導語氣的信度測試,所得複合信度皆高於 .90,符合信度標準(Wimmer & Dominick, 2000)。

二、結果描述

本研究分析台灣四家報紙於 1988~1999 年間的國際新聞內容顯示, 在總報導量部份由《中國時報》拔得頭籌(共累積 3,024 則,平均每天 8.24 則),其次為《聯合報》(共 2,728 則,平均每天 7.43 則),《自 由時報》第三(共 2,351 則,平均每天 6.4 則),《中央日報》最少 (共 2,298 則,平均每天 6.26 則)。若依年次排列,《中國時報》於 1991 年之國際新聞報導量最多,共 331 則;其次為 1998、1992、1997 等年。《聯合報》最高國際新聞報導量年份為 1999 年,共 298 則;其 次為 1998、1990 年。《中央日報》以 1991 年之國際新聞報導量最多, 共 258 則,其次為 1998、1999 年。《自由時報》則為 1999 年,共有 276 則,其次為 1998、1997 年(見圖一)。

(14)

圖一:四家報紙 1988-1999 年之國際新聞報導量趨勢 至於「新聞類型」方面,四家報紙皆以國際新聞事件報導(即純淨 新聞)為主,新聞評論及社論的新聞類型比例偏低(此表未附),後兩 者合計約皆僅佔十分之一左右。有關新聞主題之分析顯示,四家報紙的 國際新聞皆以政治、軍事、體育、社會、影劇娛樂為主,並以政治新聞 為最大宗,約皆在三成左右,如《中國時報》為 34.4%、《聯合報》為 37.7%、《自由時報》為 38.6%、《中央日報》更多達 46%,反映了四 份報紙極為相近的主題涵蓋趨勢(見表一)。 進一步分析四家報紙之主題內容,另可發現各報皆自 1994 年起持 續增加國際影劇娛樂新聞,後六年(1994-1999)的報導總數多達 643 則,較前六年之 264 則成長達 2.5 倍之多(此表未附)。國際體育新聞 亦有類似成長趨勢,即後六年(1994-1999 年)總數達 1,228 則,幾為 前六年之 2.4 倍。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中國時報 聯合報 中央日報 自由時報

(15)

表一:四家報紙 1988-1999 年之國際新聞主題分佈(%) 中國時報 (N=3,021) 聯合報 (N=2,725) 中央日報 (N=2,296) 自由時報 (N=2,352) 1.政治 1,040(34.4%) 1,029(37.7%) 1,057(46.0%) 909(38.6%) 2.軍事 249( 8.2%) 329(12.1%) 342(14.9%) 220( 9.4%) 3.文教 20( 0.7%) 23( 0.8%) 6( 0.3%) 16( 0.7%) 4.體育 710(23.5%) 464(17.0%) 143( 6.2%) 450(19.1%) 5.經濟 193( 6.4%) 191( 7.0%) 148( 6.4%) 106( 4.5%) 6.科學 34( 1.1%) 30( 1.1%) 38( 1.7%) 25( 1.1%) 7.社會 257( 8.5%) 228( 8.4%) 309(13.5%) 263(11.2%) 8.醫藥 18( 0.6%) 18( 0.7%) 21( 0.9%) 16( 0.7%) 9.災難 50( 1.7%) 65( 2.4%) 83( 3.6%) 55( 2.3%) 10.影劇娛樂 389(12.9%) 216( 7.9%) 69( 3.0%) 233( 9.9%) 11.其他 61( 2.0%) 132( 4.8%) 80( 3.5%) 57( 2.4%) 總計 3,021 2,725 2,296 2,352 在新聞來源部份,本研究發現四家報紙之國際新聞大多取材自國外 新聞通訊社或國外報紙雜誌,兩者合計約佔三成左右,《中央日報》並 有超過一半(51.8%)之國際新聞採此兩種方式。相較於其他三報, 《中國時報》由駐外記者與特派員撰寫之報導篇數最多,共計 1,050 則 (35.1%;見表二)。

(16)

表二:四家報紙 1988-1999 年之國際新聞來源分佈(%)* 中國時報 聯合報 中央日報 自由時報 1.美聯社 320(10.7%) 323(11.9%) 294(12.9%) 243(10.4%) 2.路透社 246( 8.2%) 291(10.7%) 343(15.1%) 209( 8.9%) 3.法新社 212( 7.1%) 254( 9.3%) 396(17.4%) 171( 7.3%) 4.合眾國際社 67( 2.2%) 86( 3.2%) 80( 3.5%) 33( 1.4%) 5.中央社 12( 0.4%) 22( 0.8%) 245(10.8%) 86( 3.7%) 6.綜合外電報導 714(23.8%) 930(34.1%) 470(20.7%) 837(35.7%) 7.本報編譯組 79( 2.6%) 147( 5.4%) 30( 1.3%) 145( 6.2%) 8.本報記者∕特派 1,050(35.1%) 536(19.7%) 278(12.2%) 445(19.0%) 9.轉引自國外報刊 雜誌 80( 2.7%) 80( 2.9%) 66( 2.9%) 40( 1.7%) 10.國際新聞中心 193( 6.4%) 53( 1.9%) 65( 2.9%) 120( 5.1%) 11.其他 22( 0.7%) 3( 0.1%) 5( 0.2%) 10( 0.4%) 總計 2,995 2,725 2,272 2,339 *因誤差所致,本表總數與前表稍有不同。 分析各報國際新聞涵蓋之報導區域顯示,四家報紙皆以北美、歐 盟、東北亞、東南亞、中東、以及前蘇聯為焦點,而北美新聞又遙遙領 先其他各區域,如《中國時報》共有三成(30.1%),《聯合報》之北 美新聞亦約三成(33.2%);《中央日報》與《自由時報》之比例亦與 此相近(30.2%, 34.2%;見表三)。

(17)

表三:四家報紙 1988-1999 年國際新聞之報導區域分佈(%)* 中國時報 聯合報 中央日報 自由時報 1.北美 900(30.1%) 889(33.2%) 688(30.2%) 804(34.2%) 2.歐盟 346(11.6%) 389(14.5%) 191( 8.4%) 250(10.6%) 3.東南亞 226( 7.6%) 186( 7.0%) 130( 5.7%) 155( 6.6%) 4.東北亞 497(16.6%) 405(15.1%) 363(15.9%) 365(15.5%) 5.東歐 76( 2.5%) 68( 2.5%) 79( 3.5%) 69( 2.9%) 6.南亞 33( 1.1%) 35( 1.3%) 46( 2.0%) 30( 1.3%) 7.北歐 8( 0.3%) 0( 0% ) 3( 0.1%) 2( 0.1%) 8.非洲 63( 2.1%) 47( 1.8%) 59( 2.6%) 54( 2.3%) 9.中東 218( 7.3%) 212( 7.9%) 225( 9.9%) 148( 6.3%) 10.紐澳 39( 1.3%) 30( 1.1%) 16( 0.7%) 27( 1.1%) 11.大洋洲 4( 0.1%) 0( 0% ) 1( 0% ) 8( 0.3%) 12.中美洲 41( 1.4%) 26( 1.0%) 38( 1.7%) 42( 1.8%) 13.南美洲 29( 1.0%) 34( 1.3%) 41( 1.8%) 30( 1.3%) 14.前蘇聯 273( 9.1%) 204( 7.6%) 194( 8.5%) 168( 7.1%) 15.其他 239( 7.9%) 150( 5.6%) 207( 9.0%) 183( 7.7%) 總計 2,992 2,675 2,281 2,335 *因誤差所致,本表總數與前表稍有不同。 進一步分析顯示,四家報紙國際新聞報導量最多國家皆為美國,且 其所佔比例遠超過其他國家,如《中國時報》有 31.9%(或 932 篇)之 國際新聞報導對象為美國,《聯合報》與《自由時報》均為 36.3%(分 別為 951 篇、830 篇)、《中央日報》則為 31.2%(690 篇);而八大 工業國家及與台灣臨近國家亦為報導焦點所在,尤以日本在四家報紙之 國際新聞報導量均佔第二位(此表未附)。由四報報導總量合計觀之, 前十名依序為美國、日本、俄羅斯、南韓、英國、前蘇聯、伊拉克、以

(18)

色列、北韓、法國。 在「報導語氣」方面,四報表現亦屬大同小異,皆以負面新聞較 多,正面其次。整體來說,《中央日報》之負面新聞所佔比例最高 (45%),而《聯合報》之正面國際新聞報導量則為最高(41%;此表 未附)。 為了分析台灣四家報紙之國際新聞在菁英國家之報導量上是否顯著 較多,本研究前曾述及將「菁英國家」定義為第一世界國家(包括北美 以及西歐各國)(Galtung & Vincent, 1992)。分析結果顯示,四家報紙 之菁英國家的報導量皆顯著多於第三世界國家,且比例差異甚大(《中 國時報》為 1,246 則 vs. 133 則;《聯合報》為 1,278 則 vs. 107 則; 《中央日報》為 879 則 vs. 138 則;《自由時報》則為 1,054 則 vs. 126 則;此表未附)。 至於四家報紙報導第三世界國家時,是否負面新聞量多於正面新 聞?本研究的分析結果顯示,四家報紙之第三世界國家負面新聞皆較正 面新聞為多,但其差異未如前述之報導量差異比例,顯示正負報導語氣 之別或未如過去文獻所示嚴重。而在菁英國家部分,除《中央日報》 外,皆為正面報導較負面報導為多(見表四)。 表四:四報國際新聞之報導語氣與國家發展程度的關聯 (1988-1999 年)* 中國時報 聯合報 中央日報 自由時報 正面 負面 正面 負面 正面 負面 正面 負面 菁英國家 492 372 582 473 289 349 394 306 第三世界國家 38 74 34 62 56 66 31 70 * 本表僅錄正面與負面新聞報導則數,其他類目未附。

(19)

伍、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比較、分析台灣四家報紙在 1988~1999 年間的國際新聞內 容,發現各報關注重點大同小異,且報導量最多年份皆與當年重要世界 消息相關,如 1990 至 1992 年間之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結束冷戰 的馬爾他會議、波斯灣戰爭、美國總統選舉、蘇聯非共化、東歐非共 化、中東問題等重要議題,以及 1997 至 1999 年的兩伊戰爭、美國柯林 頓緋聞案、美國總統選舉、千禧年等。 此外,四家報紙的國際新聞寫作類型皆以事件報導為主,主題部份 皆以國際政治新聞為最大宗,且四家報紙自 1994 年後皆對體育新聞與 娛樂影劇新聞愈加重視。消息來源方面,四家報紙大多取材自國際新聞 通訊社或國外報紙雜誌,並皆以美聯社為最大新聞稿源(《中央日報》 例外,係以法新社為主),「綜合外電報導」型式亦屬普遍,而以「本 報記者」或「特派員」署名撰寫之報導數量亦逐年增加。再者,四家報 紙皆以北美地區為報導焦點,且皆以美國為主要報導對象,日本其次。 與廖港民(1980)之稍早研究相較,本研究結果顯示各報在 1988 ~1999 年間之國際新聞報導地區及國家不平衡現象似更為嚴重。如前 述有關美國及日本之新聞報導量遠超過其他包括歐盟在內之先進各國, 而第三世界在台灣報紙的報導數量則可謂是「近乎隱形」,此現象仍舊 呼應了過去國際新聞流通研究者一再提及之失衡(或不平衡)模式。 此外,國外研究曾指出,加拿大與美國的報紙或電視國際新聞報導 品質雖然迭有改善,報導量卻因觀眾興趣轉移與經濟因素而在九○年代 中期大幅減少(Bennett, 2001; Emery, 1989; Halton, 2001; Soderlund, Lee, & Gecelovsky, 2002)。如美國電視國際新聞報導量由 1970 年代早期的

(20)

45% 減 少 到 1990 年 代 中 期 的 13.5% , 而 報 紙 下 降 情 況 更 為 嚴 重 (McChesney, 2000),又如 1970 年代的《紐約時報》國際新聞版面約 佔總版面 10%,1990 年代則不及 3%(Bennett, 2001)。反觀台灣解禁 以來由於報紙限張政策解除,國際新聞報導數量確有長足增加,且多為 軟性體育與娛樂影劇國際新聞類型,顯與國外媒體之發展趨勢有異。 總之,本研究試圖銜接 1980 年代以降的本地國際新聞分析,並以 西方國際新聞流通研究傳統為依據,檢視與分析台灣報紙國際新聞之報 導內容與決定因素,除了發現台灣報紙國際新聞對菁英國家與第三世界 國家之報導質與量皆有不平等(衡)現象外,並觀察到本地報業大量引 用歐美通訊社供稿,恐難跳脫西方新聞價值觀取捨標準。此一問題固然 肇因於媒體經濟因素之考量,但台灣民眾及政府一向仰賴新聞媒體提供 深入並多元之國際資訊來源,如何改善此一現象,未來值得進一步檢視 與省思。 至於本研究之限制,由於本研究樣本數目相當龐大,資料分析時缺 乏結構取徑之討論,建議未來研究猶可包括新聞文本、情境及新聞詮釋 者等三方面的資料,採用論述分析方法探討國際新聞之深層結構。而為 了全觀探討媒體處理國際新聞之表現,未來研究亦可從科技、社會、文 化、政治經濟等各個取向探討台灣媒體之國際新聞產製因素。研究者近 期曾經提出馴化(domestication)概念(Chan, Lee, Pan, & So, 2001; Clausen, 2004; Gurevitch, Levy, & Roeh, 1991;陳韜文、李金銓、潘忠 黨、蘇鑰機,2002),以解釋全球化時代之媒體習將距離遙遠的國際新 聞改以在地化方式處理,協助閱聽人易於接受與瞭解,如日本電視即曾 使用大量經費與人力資源以落實國際新聞在地化(Clausen, 2004)。台 灣新聞媒體如何「馴化」,未來當屬有趣之延伸研究主題。

(21)

註釋

1 本研究源自國科會計畫:〈台灣國際新聞產製模式之建構與探討: 分析與評估報禁解除後台灣報紙與電視媒體之國際新聞報導(NSC 89-2412-H-032-003)〉,初稿改寫後曾以〈分析與評估解禁後台灣 報紙國際新聞之內容與表現〉為題發表於 2000 年淡大國際傳播研 討會(台北縣淡江大學,2000 年 11 月)。作者感謝《新聞學研 究》匿名評審提供之修正建議。

參考書目

王忠孝(1987)。《從國際資訊流通問題探討我國電視之國際新聞處 理—以台視晚間新聞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 文。 李少南(1994)。《國際傳播》。台北:黎明。 李美華(2003)。〈台灣電視媒體國際新聞之內容分析與產製研究〉, 《傳播文化》,10: 1-29。 林慧玲(1993)。《臺海兩岸對蘇聯解體事件報導之內容分析—以台灣 地區《中央日報》與大陸地區《人民日報》為例》。中國文化大 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惠(1987)。《我國報紙的國際新聞分析:1980-1986》。中國文 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美苓(1990)。〈宣傳架構評析—美國國際新聞報導新解〉,《新聞 學研究》,42: 171-186。

(22)

凌佩君(1995)。《我國報紙守門人選取一版頭條新聞相關因素試 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旭宏(1993)。《報紙新聞之生產過程—文本轉換、意義與權力》。 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章建德(1990)。《從依附理論探討我國電視新聞》。政治作戰學校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箴譯(2005)。《媒介與傳播研究法指南》。台北:韋伯。(原書 Jensen, K. B. (Ed.). [2002]. A handbook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ologies. London:

Routledge.) 陳先隆(1995)。《報紙對民選台北市長候選人的形象塑造》。政治作 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馥綺(1992)。《我國電視國際新聞報導之分析研究》。輔仁大學大 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韜文、李金銓、潘忠黨、蘇鑰機(2002)。〈國際新聞的「馴化」: 香港回歸報導比較研究〉,《新聞學研究》,73: 1-27。 陳淑娟(1993)。《我國報紙對波斯灣戰爭的報導:以《聯合報》、 《中國時報》、《自立晚報》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陳建宏(2000)。《分析台灣報紙對柯林頓∕陸文斯基緋聞事件的報 導—以《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為例》。淡江 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慧玲(2004)。《兩岸三地國際新聞報導之比較—以美伊戰爭期間的 《人民日報》、《蘋果日報》、《聯合報》為例》。政治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馮復華、李美馨譯(2004)。《新聞全球化》。台北:韋伯。(原書 Boyd-Barrett, O., & Rantanen T. (Eds.). [1999]. The globalization of

news. London: Sage.)

臧國仁(1989)。〈國際新聞傳播研究的系統觀〉,《新聞學研究》, 41: 159-200。 廖港民(1980)。《我國報紙處理國際新聞之分析研究—以《中央日 報》、《中國時報》、《聯合報》及《大華晚報》為研究對 象》。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祐吉(1996)。〈兩大報改版面面觀〉,《新聞鏡周刊》,374: 10-16。 蘇正倫(1988)。〈國際資訊流通問題研究〉,《報學》,7(10): 162-173。 蘇蘅 (1997)。〈台灣主要報紙新聞內容之轉變(民國 36 年至 82 年)〉,《民意研究季刊》,200: 17-48。 蘇蘅、牛隆光、黃美燕、趙曉南(2000)。〈台灣報紙轉型的問題與挑 戰—提供讀者更好的選擇?〉,《新聞學研究》,64: 1-32。 顧仁(2002)。〈從歷史走來,終將走回歷史?—《中央日報》的強迫 優退與三報合一〉,《目擊者》,29: 31-33。

Bennett, W. L. (2001). News: The politics of illusion (4th ed.). New York: Longman.

Bird, S. E., & Dardenne, R. W. (1988). Myth, chronicle, and story: Exploring the narrative qualities of news. In J. W. Carey (Ed.), Media, myths,

and narratives: Television and the press (pp. 67-86). Newbury Park,

CA: Sage.

Boyd-Barrett, O., & Rantanen, T. (1999). The globalization of news. Newbury Park, CA: Sage.

(24)

Carey, J. W. (1975). A cultural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2, 1-22.

Chan, J. M., Lee, C-C, Pan, Z., & So, C. Y. K. (2001, July). Domesticating

international new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ong Kong handov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hinese Communication Society Annual Convention, Hong Kong.

Chang, T. K., Shoemaker, P., & Brendlinger, N. (1987).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 in the U.S. media.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 396-414.

Chang, T. K., & Lee, J. W. (1992). Factors affecting gatekeepers’ selection of foreign news: A national survey of newspaper editors. Journalism

Quarterly, 69, 554-561.

Chomsky, N. (1989). Necessary illusion: Thought control in democratic

societies. Boston: South End Press.

Clausen, L. (2004). Localizing the global: ‘Domestication’ processes in international news productio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6(1), 25-44.

Cohen, A., Levy, M., Roeh, I., & Gurevitch, M. (1996). Global newsroom,

local audiences: A study of the Eurovision news exchange. London:

John Libbey.

Denton, R. E. (Ed.). (1993). The media and the Persian Gulf War. Westport, CT: Praeger.

Dupree, J. D. (1971).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View from a window on the world. Gazette, 17, 224-235.

Emery, M. (1989). An endangered species: The international newshole.

Gannett Center Journal, 3, 151-164.

Epstein, E. J. (1973). News from nowhere: Television and the news. New York: Vintage.

(25)

Fishman, M. (1980). Manufacturing the news. Austi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Flourney, D. M., & Stewart, R. K. (1997). CNN, making news in the global

market. Luton, Beds, UK: The University of Luton Press.

Galtung, J. A. (1971). Structural theory of imperialism.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8, 82-117.

Galtung, J., & Ruge, M. H. (1965).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new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2, 64-91.

Galtung, J., & Vincent, R. C. (1992). Global Glasnost: Toward a new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order?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Gans, H. J. (1979). Deciding what’s news. New York: Pantheon.

Gerbner, G., & Marvanyi, G. (1977). The many worlds of the world's pres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7, 52-66.

Ginneken, J. van (1998). Understanding global new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Gitlin, T.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Berkele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lding, P., & Elliot, P. (1979). Making the news. New York: Longman. Gurevitch, M., Levy, M., & Roeh, I. (1991). The global newsroom:

Convergences and diversities in the globalization of television news. In P. Dahlgren & C. Sparks (Eds.), Communications and citizenship:

Journalism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the new media age (pp.

195-216). London: Routledge.

Hallin, D., & Gitlin, T. (1994). The Gulf War as popular culture and television drama. In W. L. Bennett & D. L. Paletz (Eds.), Taken by

storm: The media, public opinion, and U.S. foreign policy in the Gulf War (pp. 149-163).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6)

Halton, D. (2001). International news in the north American me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56(3), 499-515.

Herman, E. (1998). The propaganda model revisited. In R. W. McChesney, E. M. Woods & J. B. Foster (Eds.), Capitalism and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global communication revolution

(pp. 191-205).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Hjarvard, S. (2002).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news. In K. B. Jensen (Ed.), A

handbook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ologies (pp. 91-98). London: Routledge.

Innis, H. A. (1951). 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 Toronto: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Ishii, K. (1996). Is the U.S. over-reported in the Japanese press? Gazette, 57, 135-144.

Ito, Y., & Kochevar, J. (1983). Factors accounting for the flow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KIEO Communication Review, 4, 13-38.

Johnson, M. A. (1997). Predicting news flow from Mexico.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4(2), 315-330.

Kareil, H. G., & Rosenvall, L. A. (1984).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national news flow. Journalism Quarterly, 61, 509-516.

Kareil, H. G., & Rosenvall, L. A. (1983). Cultural affinity displayed in Canadian daily newspapers. Journalism Quarterly, 60, 431-436. Keshishian, F. (1997). Political bias and nonpolitical news: A content

analysis of an Armenian and Iranian earthquake in the New York Times and the Washington Post.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4(4), 332-343.

Kim, K., & Barnett, G. A. (1996). 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news flow: A network analysi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3(3), 323-352.

(27)

Lee, C-C, Pan, Z., Chan, J. M., & So, C. Y. K. (2001). Through the eyes of U.S. media: Banging the democracy drum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1, 345-365.

Lee, C-C, & Yang, J. (1995). National interest and foreign news: Comparing U.S. and Japanese coverage of a Chinese student movement. Gazette,

56, 1-18.

McChesney, R. (2000). Rich media, poor democracy: Communications

politics in dubious times. New York: The New Press.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 New York: McGraw-Hill.

Meyer, W. H. (1989). Global news flows: Dependency and neoimperialism.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22 (3), 243-264.

Morley, D., & Robins, K. (1995). Spaces of identity: Global media,

electronic landscapes,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London: Routledge.

Morrison, D. (1992). Television and the Gulf War. London: John Libbey. Mosco, V. (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London: Sage. Mowlana, H. (1997). Global information and world communication (2nd

ed.). London: Sage.

Nnaemeka, T., & Richstad, J. (1981). Internal controls and foreign news coverage: Pacific press system. Communication Research, 8, 97-135. Nohrstedt, S. A., & Ottosen, R. (Eds.). (2000). Journalism and the new world

order: Gulf War, national news discourses, and globalization (Vol.

1). Gothenburg, Sweden: Nordicom.

Ostgaard, E. (1965).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low of new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2, 39-64.

Postman, N. (1979). Teaching as a conserving activity. New York: Delacorte.

(28)

27(1), 67-75.

Rosengren, K. E. (1974). International news: Methods, data and theory.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11, 145-156.

Schiller, H. I. (1976).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domination. New York: M.E. Sharpe.

Skurnik, W. A. E. (1981). Foreign news coverage in six African newspapers: The potency of national interests. Gazette, 28, 117-130.

Soderlund, W. C., Lee, M. F., & Gecelovsky, P. (2002). Trends in Canadian newspaper coverage of international news, 1988-2000: Editors’ assessments.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7, 73-87.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New York: Free Press.

Tunstall, J. (1977). The media are American: Anglo-American media in the

world. London: Constable.

Tunstall, J., & Machin, D. (1999). The Anglo-American media conne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olkmer, I. (1999). CNN-news in the global sphere: A study of CNN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communication. Luton, Beds, UK: University of

Luton Press.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00).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6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Wu, H. D. (2000). Systemic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 A comparison of 38 countri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2), 110-130.

(29)

The Content and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News Coverage in Four Major Taiwanese

Newspapers, 1988~1999

Meihua Lee

*

ABSTRACT

Scholars have taken various approaches to explain mechanisms that shape the phenomenon of international news, and criticized that only some negative events about the Third World were selected while others greatly ignored. Based on the plethora of theories and research studies on international news flow presented in the past decades, this study analyzes foreign news coverage portrayed in Taiwanese newspapers from 1988 to 1999 in four major Taiwanese newspapers in terms of categories such as reported area, reported country, size, valence, and sour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selected Taiwanese newspapers have been consistently biased to favor events emerged in the First World countries, and not surprisingly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s to be the most covered nation in all these four newspapers. Eliteness, geographical distance, and negativity of news events are concluded to be the three major factors determining foreign news reporting in Taiwanese newspapers.

Keywords: foreign news coverage, international news flow,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ntent analysis

* Meihua Lee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 Tamkang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北韓,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我們熟悉的是它的過去,陌生的是它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被稱作東方最睿智的政治領袖,他帶領著新加坡走過二戰後的貧

國際足總世界盃 (FIFA World Cup)

來自加拿大世界知名的太陽劇團成立不過數年,靠著創新與堅持締造了無數佳績與成

2、【文茜世界周報 20130414-1】雜貨店女兒 牛津高材生 丈夫成全一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HtHojPnMW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82XFj7Xx7c 2、【文茜的世界週報 20130105】巴士性侵案

這次世界博覽會的吉祥物叫做 foody,文本中敘述這個吉祥物是由 11 種動植物組 合而成。猜猜看,foody 是有那些蔬果組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