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之後設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之後設分析"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57.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 2013 年 12 月,36 卷 4 期,頁 57-78 DOI. 10.3966/102498852013123604003. 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之 後設分析 鐘珮純*.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中小學階段時,臺灣父母參與程度及子女學習成就之相關 性。本研究針對18篇研究報告及29,141位研究對象進行後設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之平均效果量,具有正相關與中低度效果量; 二、經同質性考驗後發現,效果量間的變異係受到父母的性別等變項的調節作用。 文末針對臺灣本地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提出各項具體相關建議。. 關鍵詞: 父母參與、後設分析、學習成就. *. 鐘珮純: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候選人 電子郵件:99152512@nccu.edu.tw. 收件日期:2012.06.27;修改日期:2013.04.12;接受日期:2013.06.20.

(2) 58. Journal of Education & Psychology December, 2013, Vol. 36 No. 4, pp. 57-78.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Children’s Learning Achievement in Taiwan Pei-Chun Chung*.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ynthesize the quantitative literatur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children’s learning achievement in Taiwan. A meta-analysis of 18 research studies with a combined sample of 29,141 participants was conduct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A small to medium bu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children’s learning achievement was found; 2. Test of homogeneity was rejected, indicating significant variation among parents’ gender, and so on.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for counseling interven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es were proposed.. Keywords: parental involvement, meta-analysis, learning achievement. *. Pei-Chun Chung: Doctoral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E-mail: 99152512@nccu.edu.tw. Manuscript received: 2012.06.27; Revised: 2013.04.12; Accepted: 2013.06.20.

(3) 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之後設分析. 壹、前言. 59. 普世、跨文化的重要性。 然而,有一派學者提出教養迷思. 「父母參與」一直被視為子女學. 的口號,認為大眾高估了父母對子女的. 習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社會資本之. 影響力,給予父母們過重的教養期待與. 一,為影響孩子學校表現的重要因素。. 壓力(Harris, 2009)。且從國外數篇探. 因此,加強家庭及學校的相互合作,促. 討父母參與及子女學業成就相關性之後. 進家長參與孩子的學習與成長,被許多. 設研究中發現,兩者間的相關性偏低;. 國家納入教育政策或教育計畫目標,例. 甚至有一份研究結果指出兩者間為負相. 如:在美國的「帶好每一個孩子」教育. 關(Fan & Chen, 2001; Patall, Cooper, &. 政策方案中(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Robinson, 2008)。從相關的學者主張及. (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實證研究結果來看,顯示至今為止,父. 2002),將增進父母參與列為六項重要. 母參與對子女學習成就的影響結果並非. 方案目標之一。又例如:我國「十二年. 一致,值得研究者持續投入關注,此為. 國民基本教育」實施方案中,亦將提升. 本研究探討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 父母參與列為重要施行方案之一(教育. 關性程度的重要動機之一。. 部,2012)。這些政策或計畫,皆著眼. 再者,在華人社會中,「家庭」一. 於藉由增進父母參與,來提升孩子在學. 直扮演著重要的功能與角色,家庭中的. 業、社會,以及情緒方面的發展。. 「父母」角色也一直被高度期許與強. 從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 調。我國《教育基本法》指出,父母參. 的觀點來看,父母參與子女學習成長的. 與子女教育,不僅是一種權利,也是一. 歷程,將可能使孩子擁有良好的親密. 種義務(教育部,1999);可見父母參. 感,進而放心投入於學習之中,提升其. 與子女學習的責任重大。那麼臺灣的父. 學習成果。多篇研究亦顯示,父母關心. 母在華人文化潛移默化及教育政策的提. 子女的學習、參與子女的學習活動,對. 倡下,參與子女學習的歷程對於子女的. 子女的學習、人際互動等各方面的學校. 學習成就有多少助益呢?回顧國內實徵. 適應,均有重要的影響(張國祥、薛寶. 研究,雖然陸續有研究投入探討父母參. 娥、麥瑞琪,2011;劉宜真,2008;. 與及子女學習成就間的相關性,然而,. Amato & Fowler, 2002; Cox, 2005; Fan. 研究者發現,相關實證研究報告的結果. & Chen, 2001; Flouri, 2006; Hill &. 並非一致,且尚無任何一篇後設分析研. Taylor, 2004)。由此推敲,父母參與對. 究報告出現。Lipsey與Wilson(2001). 於子女學習發展的正向影響,似乎具有. 兩位學者指出,透過後設分析之實施,.

(4) 60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將有助於獲取統整性的結果;因此,成. 程中,背後隱含著父母對子女教育期. 為本研究欲探討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 望、想法的傳輸與實踐。承前所述,父. 習成就相關性之後設分析的重要動機之. 母投入子女教育過程的型態十分廣泛,. 二。. 如:親師溝通、參與學校活動、在家監 父母參與子女學習成長歷程,對. 督學習、親子溝通等皆屬之,每種類型. 孩子的影響是多面向的,包括學業、社. 對學業影響的實質意義也十分多元. 會、情緒等方面。本研究之所以選定. (Fan & Chen, 2001; Hoover-Dempsey. 「子女學習成就」此變項,是因為學習. & Sandler, 1997; Taylor, Hinton, &. 成就是預測其在校成就及未來就業機會. Wilson, 1995)。. 的重要指標之一,故具有重要性。綜上 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在國內已 發表的學術實徵量化研究範圍內,採取. 一、 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 就相關性⎯⎯理論觀點. 後設分析方法,探討父母參與及子女學. 多種理論假設指出,並支持著父. 習成就相關性之方向與大小,並企圖尋. 母參與對子女學習成就的重要性. 找可能影響兩者間相關性強度的潛在調. ( Hoover-Dempsey. 節變項;期望本研究結果所提供的資. Pomerantz, Moorman, & Litwack, 2007;. 訊,能提供教育相關行政機構、教育實. Siegler, DeLoache, & Eisenberg, 2003),. 務現場的工作者及未來研究參考。. 在本研究僅簡述重要的兩種理論取向:. 貳、文獻探討. et. al.,. 2001;. 依附理論觀點及社會動機理論觀點 (social-motivational perspectives)。. 父母參與的向度在本質上是多元. 依附理論指出孩童在成長的歷程. 的,任何足以讓家長加入孩子教育過程. 中,與重要他人互動中所獲得的情緒安. 的活動,皆可歸屬為父母參與(許瑜. 全感、良好的依附關係,是孩童放心探. 紋,2006;Gonzalez-DeHass, Willems,. 索 外 在 世 界 的 重 要 前 提 之 一. & Holbein, 2005)。概括而言,「父母參. ( Ainsworth, Blehar, Waters, & Wall,. 與」的定義、構念是指:父母對於孩子. 1978; Siegler, DeLoache, & Eisenberg,. 各方面的發展存有特定期望或想法,透. 2003)。父母的參與是促進良好親子關. 過參與孩子各方面的學習成長,將這些. 係的重要管道之一,進而讓孩子擁有足. 期望或想法傳遞給孩子的歷程(梅淑. 夠的情緒安全感,可以放心地探索學校. 鶯,2006;Epstein, 1987; Fan & Chen,. 生活,並投入於學習活動之中。. 2001)。因此,父母參與子女學習的歷. Ryan 、 Stiller 與 Lynch ( 1994 ) 的 研 究.

(5) 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之後設分析. &. Bronstein,. 61. 結果即指出:孩子的情緒安全感是親子. ( Ginsburg. 1993;. 互動與孩子學校適應之間重要中介變. Gonzalez-DeHass et al., 2005; Pomerantz. 項。因此,父母適時、適度地參與子女. et al., 2007)。. 學習歷程,可以視為促進孩子投入學習. 無論從依附理論的觀點、抑或社. 活動、面對學校生活挑戰的重要因素之. 會動機理論的觀點切入,皆可看到相關. 一(顏智淵、郭哲軒,2011;Amato &. 學者及多篇研究支持:家長參與能夠直. Fowler, 2002; Cox, 2005; Fan & Chen,. 接或間接地正向影響子女的學習成就。. 2001; Flouri, 2006; Hill & Taylor,. 然而,國外數篇探討父母參與及子女學. 2004)。. 業成就相關性之後設研究結果指出,兩. 另外,從社會動機觀點切入,. 者間的相關性偏低,甚至有一份研究結. 如 : 自 我 決 定 論 ( self-determination. 果指出兩者間為負相關(Fan & Chen,. theory),詮釋與建構父母參與之重要. 2001; Patall et al., 2008)。概言之,從. 性的論點,與依附理論有些微的不同。. 多位學者的主張及實證研究結果看來,. 自 我 決 定 論 指 出 , 連 繫 感. 父母參與對子女學習成就的影響結果究. (relatedness)、勝任感(competence). 竟為何尚未一致,顯示兩者間的關係探. 與自主性(autonomy)是促使個體擁有. 討仍具有高度的研究重要性,且透過後. 行為動機之三項重要基本心理需求. 設分析之實施,將有助於獲取統整性的. (Deci, 1992)。父母可以藉由參與子女. 結果(Lipsey & Wilson, 2001)。. 學習的歷程,提供孩子這三項基本心理 需求。相關研究發現,在父母參與孩子 的互動歷程,孩子因為父母的教導得以. 二、 影響父母參與相關性的 因素. 增強學習技能、覺得更有能力、更能控. 過去相關實證研究曾指出,父母. 制學校的結果,因為有好的學習經驗,. 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之間相關性的強弱. 進而提升學習自我效能,也可能因為感. 程度,會因不同的父母特質或子女特質. 受家長重視學校、重視自己的學習,進. 而 有 差 異 存 在 ( Fan & Chen, 2001;. 而發展出喜歡學習的內在動機. Jeynes,. (Pomerantz et al., 2007)。概言之,當. 2001)。有一些論點是立基於理論假設. 父母參與子女學習的歷程,讓孩子的基. 觀點,有些則是立基於實徵研究結果所. 本需求被滿足時,他們對學習活動的投. 推論而得。子女的特質,可能包括:年. 入程度將會更加提升、發展出喜歡學習. 齡、性別、種族、社經地位、學習困難. 的動機,進而表現出較佳的學業成就. 等因素。父母的特質,則可能包括:性. 2005;. Shumow. &. Miller,.

(6) 62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別、種族、參與方式等因素。此外,還. 孩子更加深其挫折感,導致成績更差。. 有研究指出,研究方法或測量因素,亦. 由此推論,子女的學業程度可能是影響. 可能影響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之間. 父母參與程度的因素之一,父母對於不. 相關性強度。. 同學業程度表現的孩子,會投入不同的. (一)與子女有關之特質因素. 參與程度及頻率。. 1. 子女的年齡:相關文獻指出,. 3. 子 女 的 學 科 類 型 : Fan 與 Chen. 年紀愈小的孩子,受到父母參與的影響. (2001)曾針對英文期刊中所發表的21. 程度愈高。因為當孩子的年紀愈大時,. 篇「父母參與及子女學業成就相關性」. 如變成中學生時,與同儕的連結愈強,. 做後設分析研究,結果指出:父母參與. 愈可能受到同儕的影響,而且與父母間. 及子女全部學科(或非特定學科)的相. 的情感連結亦漸弱,因而父母的影響力. 關性強度(r ≅ .33),高於父母參與及. 愈趨薄弱(Buhrmester & Furman, 1987;. 子女特定學科的相關性(r ≅ .18);兩. Lynch & Cicchetti, 1997)。然而,從實. 位作者指出,此差異原因是因為全部學. 徵研究結果來看,僅有部分研究支持此. 科更能代表孩子的整體學業成就。然. 論述(d'Ailly, 2003; Epstein & Dauber,. 而,從社會動機理論等觀點來推敲,父. 1991; Milgram & Toubiana, 1999; Patall. 母參與子女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因自. et al., 2008)。由此推敲,子女的年齡可. 我對於某個學科成就的期待(例如:特. 能在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之間扮演. 別強調與要求孩子在數學科目上有良好. 著中介調節的角色,但其影響方向與結. 表現),因而對子女此學科成就影響較. 果尚未一致。. 明顯(Gonzalez-DeHass et al., 2005)。. 2. 子女的學業程度:雖然已有許. 因此,父母參與及子女不同學科類型的. 多文獻指出父母參與子女學習的正向影. 相關性仍有待後續研究加以探討及了. 響,但也有部分研究指出父母參與反而. 解。. 可能產生負面影響(Cooper, Lindsay, &. (二)與父母有關之特質因素. Nye,. Bronstein,. 1. 父母的性別:傳統社會學理論. 1993)。Patall等人(2008)指出,導致. 指出,在家庭中父親主要扮演著工具性. 此結果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在相關. 的角色,提供經濟資源,並代表家庭與. 分析的研究中,成績差的孩子往往伴隨. 外界建立關係;母親則扮演著表達性的. 著較高的父母參與程度與頻率,所以導. 角 色 , 提 供 愛 與 照 顧 ( Hoffman &. 致此結果。此外,Levin等人(1997). Kloska, 1995)。從此觀點推論,母親參. 認為父母過度投入,可能使成績不好的. 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的相關性強度,可能. 2000;. Ginsburg. &.

(7) 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之後設分析. 63. 會高於父親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的相關. 顧國內相關研究,亦發現國內研究尚未. 性。然而,隨著文化變遷、雙薪家庭的. 有一致的結論。 綜合上述,本研究擬透過後設分. 增加等因素,父母親的親職角色可能已 不同於傳統那樣的劃界清楚。究竟家長. 析,嘗試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 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 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的相關性是否會因 父親或母親而有所差異,尚未有研究加. 間的相關強度究竟為何?. 以探討,僅有研究指出,現代父親參與. 2. 有哪些潛在的研究變項在「父. 孩子學習活動的頻率高於過去的研究調. 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的相關」間扮演. 查結果(Shumow & Miller, 2001);因. 調節變項的角色、影響兩者間的相關強. 此,父母親的性別差異是否存在,實值. 度?. 得加以探討。 2. 父母參與的類型:父母參與的 向度在本質上是多元的,任何足以讓家.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設計. 長加入孩子教育過程的活動,皆可歸屬. 為探討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 為父母參與的行為,如:親師溝通、參. 間的相關性強度與方向,並進一步檢定. 與學校活動、在家監督學習、親子溝通. 可能影響效果量之調節變項,本研究依. 等 ( Fan & Chen, 2001; Hoover-. 據文獻回顧與相關理論,提出研究架構. Dempsey & Sandler, 1997; Taylor et al.,. 圖(如圖1所示)。圖1中所指的父母參. 1995)。部分研究指出,不同範疇的父. 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係指各研究. 母參與行為,對於子女學習成就的影響. 報告中,整體父母參與及整體子女學習. 程度會有所不同,如Izzo、Weissberg、. 成就之相關係數值。若某報告無法獲取. Kasprow 與 Fenrich ( 1999 ) 的 研 究 指. 此相關值,則依編碼準則以「父母參與. 出,家中參與對孩子的學習表現影響較. 各分向度及子女學習成就各分向度所有. 大。而Fan與Chen(2001)的研究結果. 相關係數值之平均值」代表之。. 則是指出,父母在家監督孩子學習的參. 此外,本研究亦欲探索在父母參. 與方式,比起出席孩子的學校活動、鼓. 與及子女學習成就間的相關性間,可能. 勵孩子學習等參與方式,與學業成就的. 存在的潛在調節變項;因此,在本研究. 相 關 性 最 低 。 Shumow 與 Miller. 中試圖探索子女的年齡、子女學習的學. (2001)回顧過去相關英文期刊研究指. 科類型、父母的性別、父母的參與類. 出,究竟哪些範疇的父母參與行為更具. 型、研究報告中的問卷填答者、研究報. 成效,結論至今尚未一致。而研究者回. 告的發表年代等變項,是否在父母參與.

(8) 64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父母參與. 與子女有關之變項 1. 年齡(以年級表示) 2. 學科類型 與父母有關之變項 1. 性別 2. 參與類型 與研究方法或測量有關之變項. 子女學習成就 圖1. 1. 問卷填答者 2. 發表年代. 本研究架構圖. 及子女學習成就間的相關性間,扮演著. 將這些關鍵字單獨放入、或加以拼揍組. 調節變項的角色。. 合,藉以提高搜尋到相關研究報告的機. 二、實施流程. 率。在初步搜尋與採納的過程中,除了 憑藉著關鍵字,研究者同時依據每篇研. (一)文獻搜尋. 究報告的標題、摘要等做為判斷,必要. 本研究以國內主要的學術資料庫. 時會進一步翻閱全文,以決定是否符合. (如:CEPS電子期刊資料庫、臺灣期. 本研究範疇。本研究初步檢索的研究報. 刊論文資訊網、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 告為35篇。. 網、教育論文資料庫、GRB政府研究. (二)研究報告納入標準. 資訊系統、Google Scholar等……)為. 初步蒐集的研究報告進一步以下. 搜尋範圍,搜尋2000年至2012年2月底. 列標準,判斷是否納入分析:. 為止,探討「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 1. 研究報告需以臺灣子女及父母. 相關性」之研究報告。此外,除了運用. 為研究對象,且清楚註明作者、發表年. 資料庫篩選文獻的範圍,也透過回溯法. 代及發表型態。. 檢視已尋獲文獻所列的參考文獻,以補. 2. 所採納研究需以學前、國小、. 電腦資料庫在收錄上可能出現的遺漏。. 國中或高中職階段之學生及其家長為主. 在本研究進行資料庫搜尋時,使. 要研究對象,所採納研究也需清楚說明. 用相關的關鍵字,如:成就、學業成. 研究對象之就學階段。. 就、學校表現、父母、家長、父母參. 3. 所 採 納 之 研 究 應 包 括 可 求 算. 與、父母投入……等加以搜尋;本研究. 「父母參與」總量表或各分量表與子女.

(9) 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之後設分析. 學習成就相關值的資訊。. 65. 型相關、多元廻歸分析、或結構方程模. 4. 研究結果需提供計算「父母參. 型,卻未於研究結果中呈現相關係數矩. 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係數值」之有效. 陣,故皆無法納入本研究的後設分析之. 研究樣本數。. 中。. 5. 對於重複的研究,如同時具有. (三)資料編碼與登錄. 學位論文及期刊論文兩種發表形式之研. 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目的,自行編. 究,則選擇能提供最完整效應量訊息之. 製編碼表,並依序將所納入的研究報告. 研究。. 之相關所需數值及訊息編碼登錄於表. 本研究檢索的文獻初步為35篇,. 中,以進行後續的後設分析。本研究自. 最後採用並進行後設分析之報告共有20. 編編碼表的內容包括:1. 研究報告編. 篇,其餘15篇研究則予以刪除。多數研. 碼、2. 發表年代、3. 樣本數大小、4.. 究報告無法被納入的主因在於:一部分. 受試者就讀年級、5. 問卷填答者、6.. 是因為報告內容並非量化實徵研究,另. 父母性別、7. 學習成就類型、8. 父母. 一部分是因為多篇量化實徵報告進行典. 參與範疇等,詳細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本研究自編之研究報告編碼表 項目 一、研究報告編碼 二、發表年代 三、樣本數大小 四、受試者就讀年級 五、問卷填答者 六、父母性別. 七、學習成就類型. 八、父母參與範疇. 內容 1~20,分別代表本研究所納入的20份研究報告。 以西元幾年發表此篇研究報告,進行登錄。 實際有效樣本數、或計算相關值時納入估計的有效樣本數。 研究樣本中,子女就讀的年級。 1. 父母參與量表由父母親填寫。 2. 父母參與量表由子女填寫。 1. 父親。 2. 母親。 3. 未區別:無法從研究報告中判別出是父親或母親,僅知道是家長或父母。 1. 綜合學科:代表有兩種以上的學科加總在一起記分的,如:期末總成績。 2. 特定學科:代表僅有一個科目成績,如:英語成績。 3. 其他:指傳統考試學科以外的藝能科目或非學業指標,如:體育成績、五育 成績等。 (本研究中所指的「學科」為國、英、數、歷、地等傳統考試學科) 1. 一般(總):未加以細分。 2. 家中參與:監督功課、關心學業……。 3. 學校連繫及參與:親師溝通、擔任學校志工、參與學校活動……。 4. 其他:生活需求與照顧、休閒活動安排……。. 註:關於父母參與範疇之分類,本研究係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如:謝明華,2003;Epstein & Dauber, 1991; Fan & Chen, 2001),歸納出上述概括的四種類型進行研究分析。.

(10) 66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在本研究中,每份納入的研究報. 質,顯示有調節變項存在;當顯示有調. 告皆會被重複編碼登錄兩次,第一次由. 節變項存在時,會進一步進行事後比. 研究者登錄,第二次則為另一名同系所. 較,以了解類別間的差異。. 研究生執行(在進行編碼前,研究者先. 4. 出 版 偏 誤 檢 定 : 以 Rosenthal’s. 向其說明本研究架構及編碼內容)。編. Method 進 行 出 版 偏 誤 考 驗 ; 當. 碼者間的編碼一致性信度係數值介. Rosenthal’s Method所求出來的成敗估. 於 .84~1.00之間;最後,編碼不一致. 計 值 ( Fail-safe N ) 大 於 比 較 效 標 值. 之處皆再次被討論、澄清與修正,以達. (5k +10,k代表篇數)時,才能確保. 最後編碼結果皆為一致、正確無誤。. 出版偏誤因素對研究結果影響不大. (四)資料分析 利用 MetaWin 2後設分析統計軟 體進行以下相關的分析檢定:. (Rosenthal, 1991)。. 三、研究參與者. 1. 計算效果量:將所蒐集的相關. 本研究採用並進行後設分析之報. 係數r值,轉換為Fisher’s Zr 做為效果. 告共有20篇,但其中兩篇的Fisher’s Zr. 量,以減少線性偏誤並有利於效果量的. 值為極端值(outliner)(本研究以平均. 合併與分析。. Zr 值的正負3個標準差之內為極端值切. 2. 平均效果量分析:選擇固定效. 割點),因此,決定亦將這兩篇予以刪. 果量模式(fixed model)進行平均效果. 除。故,本研究最後採用並進行後設分. 量(Hedge’s d)後設分析運算。進行. 析之報告共有18篇(k= 18),初步獲得. 後設分析運算時,每一篇研究報告僅能. 171個相關值。總樣本數29,141人;所. 呈現1個效果量值;因此,如有多個效. 有 研 究 報 告 的 樣 本 範 圍 在 107 ~ 9,141. 果量值時,本研究取其平均值(Lipsey. 人,發表年代介於2002~2011年間。採. & Wilson, 2001 )。 最 後 根 據 Cohen. 用的研究報告中,期刊論文僅有1篇、. (1988)的看法,平均效果值小於或等. 其餘17篇為碩、博士論文。. 於 .10時,表示有低效果量存在;.25 左右表示具有中度效果量;大於或等 於 .40,則顯示為高度效果量。. 四、出版偏誤檢定 本 研 究 所 有 樣 本 之 Rosenthal’s. 3. 同質性檢定(調節效果檢定):. Method 考 驗 值 ( Fail-safe N ) 為. 以同質性檢定來考驗各研究結果間是否. 5565.9,表示必須再有5565.9篇結果不. 為異質;同質性檢定數值(QT 、 QB 、. 顯著的文獻納入效果量的計算,才有可. QW ) 如 達 顯 著 差 異 , 表 示 結 果 為 異. 能 推 翻 此 研 究 結 果 。 同 時 Rosenthal’s.

(11) 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之後設分析. 67. Method考驗值,也大於本研究之比較. 檢定(調節效果檢定),結果如表2所. 效標值100篇(5×18 +10 = 100),可見. 示。首先,就子女「學習階段」此變項. 出版偏誤很低,因此推論出版偏誤因素. 而言,由於QB = .24(p > .05),並未達. 對本研究結果影響不大。. 統計顯著水準,顯示兩組間(國小階. 肆、研究結果 一、 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 就相關性之平均效果量. 段、國中階段)沒有顯著差異存在(在 本研究中,高中階段的樣本數只有一 個,因而無法納入同質性檢定)。概言 之,孩子的學習階段並未在「父母參與. 本研究所蒐集的18篇研究報告之. 及子女學習成就間相關性」之間扮演著. 相關值經計算後,求得「父母參與及子. 中介的角色。此外,國小、國中階段之. 女學習成就間相關性」之平均效果量. 平均效果量分別為 .20與 .19,表示國. (Hedge’s d)為 .20,其95%信賴區間. 小與國中階段的子女學習成就及父母參. 介於 .18~ .21之間,未包含0值,表. 與之相關性,皆為正向且具中低度效果. 示平均效果量達顯著。此外,同質性檢. 量。. 定(QT )值為224.86(p < .01),達統. 再者,就子女「學科類型」此變. 計上顯著水準,表示有潛在調節變項存. 項而言,由於QB = 2.70(p > .05),並. 在。概言之,本研究結果指出:整體之. 未達統計顯著水準,顯示不同學科類型. 「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間相關性」. 間(綜合學科、特定學科、其他)沒有. 為正向,且相關強度介於中低度之間。. 顯著差異存在。概言之,孩子的不同學. 此外,研究結果亦指出:「父母參與及. 科類型並未在「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 子女學習成就間相關性」之間有潛在調. 就間相關性」之間扮演著中介的角色。. 節變項存在,必須進行相關調節變項之. 此外,綜合學科、特定學科之平. 同質性檢定。. 二、 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 就相關性之潛在調節變 項同質性檢定 (一) 與子女有關之調節變項同質 性檢定 本研究針對子女的「學習階段」 及「學科類型」兩個變項,進行同質性. 均效果量分別為 .19與 .22,表示子女 的綜合學科學習成就或特定學科學習成 就,與父母參與之相關性,皆為正向且 具中低度效果量;而其他學習成就(如 體育成績)及父母參與之相關性的平均 效果量為 .24,但其信賴區間經過0, 表示無顯著相關存在。. (二) 與父母有關之調節變項同質 性檢定.

(12) 68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表2 與子女有關之調節變項檢定結果 學習階段 1. 國小階段 2. 國中階段 學科類型 1. 綜合學科 2. 特定學科 3. 其他. QB .24. 2.70. K 17 7 10 20 14 4 2. Hedge’s d. 95% CI. QW. .20 .19. 0.17 - 0.24 0.18 - 0.21. 65.26* 154.89*. .19 .22 .24. 0.18 - 0.21 0.16 - 0.28 -0.26 - 0.74. 202.30* 17.26* 7.18*. 註:1. QB = 組間效果量的同質性檢定,k = 每一個細項的總樣本數,Hedge’s d = 平均效果量,95% CI = Hedge’s d值的95%信賴區間,QW = 組內效果量的同質性檢定;2. 各組編碼類別的操作性定義,請參考表1內容說明。 *p < .05. 本研究針對父母的「性別」及. 之,父母的不同參與類型並未在「父母. 「參與類型」兩個變項,進行同質性檢. 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間相關性」之間扮. 定(調節效果檢定),結果如表3所示。. 演著中介的角色。此外,不同類型的參. 首先,就父母「性別」此變項而言,由. 與及子女學習成就之相關性介於 .17. 於QB = 101.66(p < .05),達統計顯著. ~ .20之間,表示兩者關係間皆為正. 水準,顯示三組間(父親、母親、未區. 向,且具中低度效果量。. 別)有顯著差異存在。概言之,父母的 不同性別在「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 (三) 與研究方法或測量有關之調 節變項同質性檢定. 間相關性」之間扮演著中介的角色。進. 本研究針對研究方法或測量中的. 一步對不同組別進行事後比較,研究結. 「問卷填答者」,以及「發表年代」兩. 果指出:母親參與(d = .18)及未區別. 個變項,進行同質性檢定(調節效果檢. 父母親(d = .27)的平均效果量大於父. 定),結果如表4所示。首先,就「問卷. 親參與(d = .14),又未區別父母親的. 填答者」此變項而言,由於QB = 101.33. 參與之平均效果量(d = .27)亦大於母. (p < .05),達統計顯著水準,顯示兩. 親參與(d = .18)。. 組間(由子女填答父母參與量表、由父. 再者,就父母「參與類型」此變. 母填答父母參與量表)有顯著差異存. 項而言,由於QB = 3.33(p > .05),並. 在。概言之,不同的填答者在「父母參. 未達統計顯著水準,顯示不同參與類型. 與及子女學習成就間相關性」之間扮演. 間(一般、家中參與、學校連繫及參. 著中介的角色。進一步來看,本研究結. 與、其他)沒有顯著差異存在。概言. 果指出:由孩子填答父母參與量表所求.

(13) 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之後設分析. 69. 表3 與父母有關之調節變項檢定結果 QB 101.66*. 性別 1. 父親. K 21 6. Hedge’s d. 95% CI. QW. .14. 0.12 - 0.16. 38.75*. 3. .18. 0.15 - 0.22. 24.23*. 12 30 6. .27. 0.25 - 0.29. 102.77*. .20. 0.17 - 0.22. 17.15*. 12. .18. 0.16 - 0.20. 169.53*. 3. 學校連繫及參與. 7. .18. 0.16 - 0.21. 113.45*. 4. 其他. 5. .17. 0.12 - 0.22. 42.21*. 2. 母親 3. 未區別 參與類型 1. 一般(總). 3.33. 2. 家中參與. 事後比較 母親>父親 未區別>父親 未區別>母親. *p < .05. 表4 與研究方法或測量有關之調節變項檢定結果 K 18 15 3 18 3. Hedge’s d. 95% CI. QW. .21 .07. 0.19 - 0.22 -0.02 - 0.17. 190.82* 2.41. .15. 0.05 - 0.24. 18.80*. 2. 2005~2009. 9. .22. 0.19 - 0.26. 57.90*. 3. 2010之後. 6. .19. 0.17 - 0.21. 138.34*. 問卷填答者 1. 孩子 2. 父母 發表年代 1. 2000~2004. QB 101.33*. 9.81*. 事後比較 孩子>父母. 2005~2009 > 2000~2004 2010之後 > 2000~2004. *p < .05. 得之相關性(d = .21)高於由父母親自. 的發表年代在「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 行填答父母參與量表所求得之相關性. 就間相關性」之間扮演著中介的角色。. (d = .07)。此外,由父母親自行填答. 進一步對不同組別進行事後比較,研究. 父母參與量表所求得之相關性平均效果. 結果指出:2005~2009年(d = .22)及. 量為 .07,但其信賴區間經過0,表示. 2010年之後(d = .19)的平均效果量,. 無顯著相關存在。. 大於2000~2004年所發表的研究報告. 再者,就研究報告「發表年代」 此 變 項 而 言 , 由 於 QB = 9.81 ( p < .05),達統計顯著水準,顯示三組間 (2000~2004年、2005~2009年、2010 之後)有顯著差異存在。概言之,不同. (d = .07)。. 伍、討論與結論 一、 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 就間的相關強度.

(14) 70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父母參與」一直被視為子女學. 的口號,認為大眾高估了父母對子女的. 習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社會資本之. 影響力,給予父母們過重的教養期待與. 一,為影響孩子學校表現的重要因素。. 壓力(Harris, 2009)。本研究結果亦提. 無論從依附理論的觀點、抑或社會動機. 醒國人,或許應擺脫教養迷思的桎梏,. 理論的觀點切入,皆可看到相關學者及. 並關注及探索影響子女學習成就的多元. 多篇研究支持:家長參與能夠直接或間. 因素,以期更加提升孩子們的學習成. 接地正向影響子女的學習成就。然而,. 效。除此之外,經同質性考驗得知整體. 研究者回顧國內、外相關文獻,發現研. 效果量並非同質,表示有潛在的調節變. 究結果並非一致,顯示兩者間的關係探. 項存在,有關潛在調節變項之調節作. 討仍具有高度的研究重要性,且透過後. 用,分別討論如後。. 設分析之實施,將有助於獲取統整性的 結果(Lipsey & Wilson, 2001)。 因此,本研究以後設研究方法探. 二、 影響父母參與及子女學 習成就相關性的因素. 討國內父母及子女學習成就間的相關. 過去相關實證研究曾指出,父母. 性,經分析後指出:「父母參與及子女. 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之間相關性的強弱. 學習成就間相關性」之平均效果量. 程度,會因不同的父母特質或子女特質. 為 .20;換言之,整體「父母參與及子. 而 有 差 異 存 在 ( Fan & Chen, 2001;. 女學習成就間的相關性」為正向,且相. Jeynes,. 關強度屬於中低度。本研究結果與國外. 2001)。本研究基於相關理論觀點或實. Fan與Chen(2001)的研究結果相似,. 證研究結果,檢驗與子女、父母、或研. 其曾針對英文期刊中所發表的21篇「父. 究方法及測量有關等變項,最後研究結. 母參與及子女學業成就相關性」做後設. 果指出,父母的性別、問卷填答者及發. 分析研究,結果指出兩者間的相關強度. 表年代為影響本研究相關值強度之調節. 介於中低度間(r ≅ .25)。本研究推. 變項,詳細說明如下。. 2005;. Shumow. &. Miller,. 論: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間之正向. (一)與子女有關之調節變項. 關係,似乎具有普世、跨文化的重要. 本研究針對子女的「學習階段」. 性。. 及「學科類型」兩個變項,進行調節效 同時,從本研究的後設分析結果. 果檢定(同質性檢定),結果指出:上. 推論,父母參與確實與子女的學習成就. 述兩個變項皆非影響父母參與及子女學. 有正向關係,但非影響子女學習成就好. 習成就相關性強度之因素。. 壞的絕對主因。有些學者提出教養迷思. 以子女的「學習階段」而言,相.

(15) 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之後設分析. 71. 關文獻指出年紀愈小的孩子,受到父母. 的相關強度。概言之,以國內研究報告. 參 與 的 影 響 程 度 愈 高 ( Patall et al.,. 為根基,本研究發現,孩子的學習階段. 2008);但有些研究結果並未支持此觀. 及學科類型,並非影響父母參與及子女. 點(Fan & Chen, 2001),而本研究結果. 學習成就相關性強度之調節變項。. 與後者相同。研究者推論:對國內父母. (二)與父母有關之調節變項. 而言,其參與孩子學習的正向影響力,. 本研究針對父母的「性別」及. 並未隨著孩子升上國中(七~九年級). 「參與類型」兩個變項,進行調節效果. 後而減弱,可能是因為父母與孩子的緊. 檢定,結果指出:父母的性別是影響父. 密連結,往往直到孩子離家之後,才較. 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強度之因. 為淡化,再加上社會對於升學及九年國. 素。且本研究結果進一步指出:未區別. 民義務教育的重視與強調,致使孩子在. 父親或母親的情況下(即未特別詢問父. 國中階段亦須花費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學. 親/母親的參與情況),父母參與及子. 習之中,也需要父母的鼓勵與支持;因. 女學習成就相關性最高;其次為母親參. 而,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之相關性. 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而父親參與. 並未因子女的學習階段變化(從國小到. 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最低。. 國中)而有所減弱。. 本研究假設,問卷設計時如以. 另外,以子女的「學科類型」而. 「家長/父母」語句詢問時,受試者通. 言,本研究結果指出:父母參與及子女. 常會以父親及母親共同考量之後,再逐. 學習成就之相關性,並未因綜合學科或. 項回答家長/父母親參與各面向的程. 特定學科而有所差異;與過去研究結果. 度。因此,本研究將「未區別父母親」. 不一致(Fan & Chen, 2001)。從社會動. 推論為父母親共同參與。因此,本研究. 機理論等觀點來推敲,父母參與子女學. 推論父母/家長一同參與子女學習歷程. 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因自我對於某個學. 的正向影響力,大於僅有父親或母親獨. 科成就的期待(例如:特別強調與要求. 自付出的狀態。此外,母親參與的相關. 孩子在數學科目上有良好表現),因而. 性高於父親參與的相關性,可能是因為. 對子女此學科成就影響較明顯. 在家庭中,母親扮演著提供愛與照顧的. (Gonzalez-DeHass et al., 2005);相對. 重要角色(Hoffman & Kloska, 1995),. 地,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待是整體的,. 使得母親與孩子的情感連結強於父親,. 而非限定於某一科目,那麼父母參與及. 對孩子的影響程度也較高一些。. 孩子的綜合學科成就間相關強度,不會. 此外,以父母的「參與類型」而. 弱於父母參與及孩子的特定學科成就間. 言,本研究結果指出:父母參與及子女.

(16) 72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學習成就之相關性,並未因不同的參與. 女學習成就之影響時,子女主觀所感受. 類型而有所差異;與過去研究不一致. 到的父母參與程度,可能在研究解釋上. (Izzo et al., 1999)。本研究推論造成此. 更具有效度。從本研究的研究結果看. 結果之因素,可能是因在臺灣文化脈絡. 來,子女主觀所知覺到的父母參與程度. 下,父母各種類型的參與方式與子女學. 與學習成就間具有中低度的正相關,而. 習成就間,皆具有相類似的正向影響. 有父母自行評估的參與程度與孩子學習. 力,亦即不同參與的類型皆同等重要;. 成就間的相關卻未達顯著相關;因而. 另一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將父母參與. 「問卷填答者」在兩者相關性間,扮演. 的類型劃分較為概括,而導致無法看到. 者中介的角色。. 較精細的結果,但由於國內文獻在探討. 此外,臺灣近年來少子化的現象. 父母參與此變項時,對於父母參與的向. 愈趨明顯,父母投注更多的心力在每一. 度及範疇未有一致或較精細的劃分,因. 個孩子身上,因此近年發表的研究報告. 而在本研究中概括區分出四種類型加以. 中 ,「 父 母 參 與 及 子 女 學 習 成 就 相 關. 探討。概言之,父母的特質確實可能為. 性」可能會較過去研究來得高。本研究. 調節變項,且本研究發現父母的性別即. 結果指出:不同發表年代的相關值有顯. 是調節變項之一。. 著差異存在,2005年以後發表的研究結. (三) 與研究方法或測量有關之調 節變項. 果高於之前的研究發現;研究者推測造 成此結果的原因如上所述。概言之,研. 本研究針對研究方法或測量中的. 究方法或測量的特質確實可能為調節變. 「問卷填答者」及「發表年代」兩個變. 項,且本研究發現問卷填答者,以及發. 項,進行調節效果檢定,結果指出:上. 表年代即是調節變項之一。. 述兩個變項皆為影響父母參與及子女學 習成就相關性強度之因素。. 總結來說,本研究以臺灣父母及 在中小學階段求學的孩子為研究對象,. 在調查父母各種參與行為頻率. 探討國內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之相. 時,有些研究是請父母親自行填寫,有. 關性,並探索兩者相關性間的調節變. 些則是請孩子填寫所知覺到的程度。過. 項。本研究以18篇研究報告進行後設分. 去曾有研究指出,由父母填寫的相關性. 析,研究結果發現:1. 父母參與及子. (父母參與回家作業及子女學習成就相. 女學習成就之平均效果量,具有正相. 關性)高於由子女填寫的相關性. 關,且為中低度效果量;2. 經同質性. (Patall et al., 2008),但未進一步加以. 考驗後發現,父母的性別、問卷填答. 說明原因。然而,在了解父母參與對子. 者、發表年代等變項,對父母參與及子.

(17) 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之後設分析. 女學習成就之相關性產生調節作用。. 三、對實務應用的建議. 73. 相關單位在鼓勵父母參與子女學習的同 時,應避免給予父母們過重的教養期待 與壓力(Harris, 2009);此外,當孩子. 根據本研究主要研究結果與結. 所擁有的「父母參與」社會資本受限. 論,提出三項在實務應用上的建議。首. 時,我們應協助這些孩子獲得其他重要. 先,學校應重視並提升父母參與子女學. 的正向社會資本,使其在學習成長的歷. 習的歷程,可透過一方面鼓勵、倡導父. 程中,可以順利發展與茁壯。. 母在忙碌之餘多培養與孩子互動的機 會,諸如參與孩子的學校活動、平時多. 四、研究限制與建議. 關懷孩子的學校生活或學習狀況等,使. 研究者在本研究設計及執行時,. 孩子在學習成長的歷程中能保持良好的. 雖嚴謹地進行每項步驟,但仍有一些研. 情緒安全感及學習動機,因而主動積極. 究上的不足及限制,提供後續研究者參. 地投入學習之中,提升學習成效。. 考。包括以下幾點:(一)本研究結果只. 另一方面,由於父母參與的方式. 能看出兩者間的相關強度,而其因果關. 是多元的,因此學校與相關單位可設計. 係解釋,必須更加謹慎小心;(二)本研. 一些親職課程,教導家長們如何適時適. 究進行各個調節變項同質性檢定時,發. 度地採用多元的參與方式,可能是在家. 現每一個分類變項自身的同質性檢定. 的各式參與、或在校的各式參與、親師. (QW )多達顯著,表示還可以繼續加. 連繫等,使孩子能從中建立良好的自我. 以探討。然而,因樣本數偏少,若再加. 評價,提升學習的效能及各方面的良好. 以細分進行第二階的同質性檢定,實不. 發展。上述的相關實務建議可能是促進. 恰當。再加上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及興趣. 孩子學習表現更佳的有效策略之一,同. 不在於第二階的同質性檢定;故未進一. 時也是父母本身、學校及教育有關當局. 步進行第二階同質性檢定。最後,建議. 應該共同努力的目標。. 未來研究可對其他可能的潛在調節變項.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華人社 會中,家庭中的「父母」角色一直被高 度期許與強調,因此,社會往往把孩子 沒有學好的主因,歸咎於他們的父母。 然而,從本研究的後設分析結果推論, 父母參與確實與子女的學習成就有正向 關係,但非絕對的主因;因此,學校與. 有更精細的了解與描繪。. 參考文獻 (*代表本研究進行後設分析之研究報告) *江秀如(2010)。國中生的家庭環境、家 庭教育參與、學習態度對學業成就之 影響⎯⎯以桃園縣某國中為例(未出.

(18) 74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 究所,新北市。 *【Chiang, H. J. (2010). The effects of family environment,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learning attitude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A case study of one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oyuan County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New Taipei City, Taiwan.】. *李敦仁(2011)。父母參與對青少年學習 成長軌跡的影響之貫時追蹤研究:以 TEPS資料分析為例(未出版博士論 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 市。 *【Lee, D. R. (2011). The pane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on adolescent academic growth trajectories in Taiwan: Evidence from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Unpublished doctoral thesi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林志全(2011)。宜蘭縣城鄉國中學生學 習態度、家長參與及學習成就比較之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 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臺北市。 *【Lin, J. C. (201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unior high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parent involvement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s between the urban and the rural areas in Yilan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張國祥、薛寶娥、麥瑞琪(2011)。家長參 與和家庭支援對提高澳門青少年閱讀 素養的影響。課程與教學,14(4), 93-116。 【Cheung, K. C., Sit, P. S., & Mak, S. K. (2011). Parental engagement and home support for the betterment of adolescents’ reading literacy in Macao.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Quarterly, 14(4), 93-116.】. 教 育 部 ( 1999 )。 教 育 基 本 法 。 取 自 http://host.cc.ntu.edu.tw/sec/all_law/1/146.html. 【R. O. C.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9). Educational fundamental act. Retrieved from http://host.cc.ntu.edu.tw/sec/all_law/ 1/1-46.html】. 教育部(2012)。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 育 實 施 計 畫 。 取 自 http://140.111.34. 179/draft/index.html 【R. O. C.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2). Twelv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140.111.34.179/draft/ index.html】. *梅淑鶯(2006)。父母教養信念與方式經 由孩子內在動機資源對孩子成就影響 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May, S. Y. (2006).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ing beliefs/practices, child inner resources and child achievement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莊雅涵(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學生家 長參與子女學習活動與學業成就之關 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Chung, Y. H. (2006).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students’ parents participation in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t Kaohsiung City’s primary school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Kaohsiung, Taiwan.】. *許瑜紋(2006)。彰化縣國中學生家長參 與、學術自我概念與學習成就之關係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 【 Syu, Y. W. (2006). The relationship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anghua, Taiwan.】. *連文伶(2009)。臺北縣國中生父母參與 影響英語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

(19) 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之後設分析. 論文)。玄奘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新竹 市。 *【Lien, W. L. (2009).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on English achievem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ounty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Hsuan Chuang University, Hsinchu, Taiwan.】. *陳香竹(2011)。家庭社經地位、父母參 與和國中生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 以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為例(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 系,臺北市。 *【Tan, H. T. (2011). The effect of mother and fathar involvement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their children academic achievement: Evidence from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陳靜芬(2005)。父職角色參與對國小高 年級學童學業成就、同儕互動關係之 研究⎯⎯以高雄市某國小為例(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 學系,高雄市。 *【Chern, J. F. (2005). Relevant studies on the fatherhood involvements to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peer interactions for the 5th grade students: An example of the primary school in Kaohsiung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Kaohsiung, Taiwan.】. *楊景森(2004)。國中學生家庭氣氛家長 參與及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彰化市。 *【Yang, C. S. (2004). A stud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amily atmosphere, parents’ particip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anghua, Taiwan.】. *葉淑貞(2009)。社區家長參與子女學習 活動及對子女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 75. ⎯⎯以金城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 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 專班,臺北市。 * 【 Yen, S. C. (2009).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students’ parents participation in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students’academic achievement--Examples from elementary schools in Jincheng junior high school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Min Chu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劉宜真(2008)。家長參與子女學習活動 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以台中縣 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 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 * 【 Liu, Y. C. (2008).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students’ parents participation in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Examples from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County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Providence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劉奕佩(2007)。家庭社經地位、父母參 與、父母期望與國小六年級學生英語 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 學系,臺北市。 * 【 Liu, Y. P. (2007). Sixth graders english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economic situation, parents’ participation and parents’ expectation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Taipei, Taiwan.】. *鄭斐云(2009)。父職參與對國小高年級 學童學業成就、同儕互動影響之研究 ⎯⎯ 以 臺 北 市 為 例 ( 未 出 版 碩 士 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 庭學系,臺北市。 *【Jheng, F. Y. (2009). A study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 of fatherhood involvement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eer interaction of the upper grade children: An example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20) 76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National Taiwan Taipei,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謝明華(2003)。國小學童之父親參與、 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 研究所,彰化市。 * 【 Hsien, M. H. (2003).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aternal involvement, well-be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anghua, Taiwan.】. *謝青儒(2002)。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 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 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 所,屏東市。 *【Hsien, C. J. (2002). The relations between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children’s sexrole traits, sex-stereotype, personality traits, well-being,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Pingtung, Taiwan.】. *顏智淵、郭哲軒(2011)。探討網球選手 運動動機、家長參與程度與運動成績 之關係。雲科大體育,13,137-147。 * 【 Yan, J. Y., & Guo, J. S. (2011).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ennis players’ motivation, parental involvemwnt,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National Yunl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13, 137147.】. *蘇裕翔(2011)。父母參與對子女認知能 力和行為表現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臺北 市。 *【Su, Y. H. (2011).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involvements on children’s cognitive ability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Ainsworth, M. D., 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D.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Amato, P. R., & Fowler, F. (2002). Parenting practices, child adjustment and family diversit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3), 703-716. Buhrmester, D., & Furman, W.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nionship and intimacy. Child Development, 58, 11011113. Cohen, S.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 science (2nd ed.) Hillsdale, NJ: Erlbaum. Cooper, H. M., Lindsay, J. J., & Nye, B. (2000). Homework in the home: How student, family, and parenting-style differences relate to the homework proces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5(4), 464-487. Cox, D. D. (2005).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s using home-school collaboration.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4), 473-497. d’ Ailly, H. (2003). Children’s autonomy and perceived control in learning: A model of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in Taiw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5(1), 84-96. Deci, E. L. (1992). The relation of interest to the motivation of behavior: A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In K. Ann & S. Hidi (Eds.), The role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p. 43-70). Hillsdale, NJ: Erlbaum. Epstein, J. L. (1987). Parent involvement: What research says to administers.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19(2),.

(21) 臺灣父母參與及子女學習成就相關性之後設分析. 119-136. Epstein, J. L., & Dauber, S. L. (1991). School programs and teacher practices of parent involvement in inner-city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1, 289-305. Fan, X., & Chen, M. (2001).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eta analysi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3, 122. Flouri, E. (2006). Parental interest in children’s education, children’s self esteem and locus of control and later educational attainment: Twenty-six year follow-up of the 1970 British birth cohort.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1), 41-55. Ginsburg, G. S., & Bronstein, P. (1993). Family factors related to children’s intrinsic/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Child Development, 64, 1461-1474. Gonzalez-DeHass, A. R., Willems, P. P., & Holbein, M. F. D. (2005).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student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7(2), 99-123. Harris, J. R. (2009). 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New York, NY: Free Press. Hill, N. E., & Taylor, L. C. (2004). Parental school involvement and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Pragmatics and issue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 161-164. Hoffman, L., & Kloska, D. (1995). Parents’ gender-based attitudes toward marital. 77. roles and child rearing: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new measures. Sex Roles, 32, 273-295. Hoover-Dempsey, K. V., & Sandler, H. M. (1997). Why do parents become involved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7(1), 3-42. Hoover-Dempsey, K. V., Battiato, A. C., Walker, J. M. T., Reed, R. P., DeJong, J. M., & Jones, K. P. (2001).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homework.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6(3), 195-209. Izzo, C. V., Weissberg, R. P., Kasprow, W. J., & Fenrich, M. (1999). A longitudinal assessment of teacher perceptions of parent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school perform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7(6), 817-839. Jeynes, W. H. (2005).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to urba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 academic achievement. Urban Education, 40(3), 237-269. Levin, I., Levy-Shiff, R., Appelbaum-Peled, T., Katz, I., Komar, M., & Meiran, N. (1997).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maternal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homework: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8, 207-227. Lipsey, M. W., & Wilson, D. B. (2001). Practical meta-analysis. Thousand Oaks, CA: Sage. Lynch, M., & Cicchetti, D. (1997). Children’s relationships with adults and peers: An examination of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School.

(22) 78 教育與心理研究 36 卷 4 期. Psychology, 35, 81-99. Milgram, N., & Toubiana, Y. (1999). Academic anxiety,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and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9, 345-361. Patall, E. A., Cooper, H., & Robinson, J. C. (2008). The effects of choice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related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finding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4(2), 270-300. Pomerantz, E. M., Moorman, E. A., & Litwack, S. D. (2007). The how, whom, and why of parents’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academic lives: More is not always better.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7(3), 373-410. Rosenthal, R. (1991). Meta-analytic procedures for social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Ryan, R. M., Stiller, J. D., & Lynch, J. H. (1994). Representations of relationships to teachers, parents and friends as predictors of academic motivation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4(2), 226-249. Shumow, L., & Miller, J. D. (2001). Parents’ at-home and at-school academic involvement with young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21(1), 68-91. Siegler, R., DeLoache, J., & Eisenberg, N. (2003). How children develop. New York, NY: Worth. Taylor, L. C., Hinton, I. D., & Wilson, M. N. (1995). Parental influences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African-American students. Journal of Child Family. Studies, 4, 293-302.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2).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Retrieved from http://www.nochildleftbehind.gov/next/ overview.htm.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chools may first relate the four basic learning areas (personal, social, academic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o the personal level of students and then extend to the family and

(“Learning Framework”)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hich is develop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to help NCS students overcome the

Akira Hirakawa, 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Śākyamuni to Early Mahāyāna, translated by Paul Grone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Dhivan Jones, “The Five

The growth of the Chinese bamboo: Coach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promoting reading literacy in Hong Kong primary schools – Hong Kong students in PIRLS 2011.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In light of the unique context and different student needs in every school, and the common goal of fostering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ies, the EDB has been encouraging schools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