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4章章後練習參考解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4章章後練習參考解析"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紀鑾鶯 老師編 第四章 天然災

高一基礎地科 第四章 章後練習參考解析

【學測考題觀摩】第四章 天然災害

4.1 颱風, 4.2 洪水---

1. 依圖中位置,甲丁距離較遠,影響不大;乙位置最多是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風雨較大; 丙位置不但全臺都在颱風的暴風圈內,除了颱風本身環流帶來的降雨,引進的西南氣流 亦可能帶來豪雨。 2. 11 月 1 日已是秋天,而且"東部、東北部及北部"帶來豪雨,最可能當然是"秋"颱的 東北風帶來的共伴效應。 3. 由圖可看出,降雨的兩個主要高峰期發生在 6 月及 8 月左右,此為臺灣的梅雨季與颱風 季。 4. 賀伯颱風來襲期間為農曆 6 月 16~17 日→大約是大潮,滿潮水位特別高,易造成海水倒 灌 5. 淡水河平均坡度 3500 公尺 ÷ 1590000 公尺 0.0022,基隆河平均坡度 500 ÷ 860000 0.0006,因此淡水河平均坡度較基隆河大。 6. 10 月 1 日為中秋節,為滿月。9 月 16 日距滿月有半個月時間,應該看不到月亮,又稱朔。 7. 題文:“淡水河大致由南往北流,淡水河右岸堤防築得比左岸高,而早期基隆河南岸堤 防築得比北岸完整…以優先保護較多住家和商業區為考量",由圖知在兩河交會點之東 南。 8. 颱風是熱帶海洋上的低壓,在北半球地面氣流為逆時鐘旋入中心,而颱風眼(乙)大致為 無風。故在甲處、乙處、丙處的風向大致為北風、無風、南風 9. 颱風眼為低壓中心氣壓最低,兩側向外氣壓漸增。故答案選(B)。 10. 文中已說明圖為"平均日降雨量在「130~200 毫米」範圍的統計資料" ,根據文中大雨、 豪雨、大豪雨的定義,130~200 毫米範圍即介於「豪雨」~「大豪雨」間,故選(B)。 11. 『總累積發生次數圖』對應到左側縱軸,看各雨期圖例顯示的累積次數(上下差值)總和。 從『總累積發生次數圖』中比較各降雨期圖例的各年分的次數總和,可看出颱風雨明顯 比其他三種多。 12. 由『總累積發生次數圖』所顯示各雨期圖例的累積次數(上下差值)各年分次數總和,可 看出春雨發生過 2 次、秋雨 2 次、梅雨 3 次,其餘皆為颱風雨。平均日降雨量最多為 1977 年的颱風雨。 13. 9 月 16 日一天(24 小時)下了 425 公厘>130 公厘,平均一小時降雨=425÷24 時≒17.7 , 一定有一小時內曾出現降雨> 15 公厘(大雨),依定義一定屬於豪雨。 14. 敏督利通過臺灣後轉弱成低壓,北半球低壓近地面環流的逆時針方向旋入低壓中心,故 臺灣地區主要風向應為西南風。 15. 迎風面為降雨主要集中的區域,七月三日近地面主要吹西南風,西南風易引進西南氣流, 造成迎風面的西部、南部地區明顯的降雨,依雨量分布圖可判斷(A)較符合。 16. (A)圖中僅顯示 9 月 30 日到 10 月 3 日的颱風路徑,不表示颱風在 9 月 30 日生成,且由 經緯度座標一小格為一度,約 110 公里來推算,9 月 30 日的位置也遠超過花蓮東方 100 公里;(B) 9 月 30 日已過為秋分,秋天因西伯利亞高壓開始逐漸發展,一般西南季風較 弱;(C)依圖示,龍王颱風路徑並未朝東北轉向,而是由東向西偏北經過臺灣;(D)臺灣

(2)

紀鑾鶯 老師編 第四章 天然災害 東北部在龍王颱風前進的迎風面上(10/02 前),容易發生豪雨。 17. 颱風為熱帶氣旋(低壓),威力愈強,中心氣壓愈低,靠近陸地或登陸後,颱風的強度會 因地面摩擦力而減弱,中心氣壓會升高,(A)最符合這種變化。(縱座標氣壓愈往上愈大) 18. 北半球的颱風近地面環流為逆時鐘旋入中心,颱風中心在乙處附近時,丙處海岸為迎風 面,容易發生海水倒灌 19. 承上題,丙為迎風面,而戊位於颱風環流越過中央山脈後的背風坡下,在迎風面降下豪 雨後,背風面的下坡氣流容易因乾燥、下沉增溫而發生焚風。 20. (A)由於颱風為逆時針環流,當其與東北季風形成共伴效應,會使臺灣北部、東北部降下 豪雨。(B)若颱風引發強烈西南氣流,降雨區應位於中南部。一般颱風走到臺灣西北部海 域,較易引進西南氣流。(D)氣流下降處氣溫會上升,不易有雲雨產生,因此宜蘭是位於 颱風外圍環流由海往陸地上升處,降雨量才會暴增。(E)此報導無誤,宜蘭一天的累積雨 量有可能超過 400 毫米。

4.3 地震災害 4.4

山崩與土石流---1. 本題基本上由附圖即可明顯看出答案。(A)(C)由附圖可明顯看出 P 波到達各測站所需的 時間皆比同測站的 S 波到達時間要短,故 P 波速度較快,當然 P 波亦較 S 波先到達測站; (B) 由圖中可看出來乙測站與震央的距離(100 公里)較甲測站(50 公里)遠;(D)由圖 也可看出愈接近震央的測站,其 P 波和 S 波的時間差(兩線垂直間距)愈小,故選(D)。 2. 南亞海底大地震為淺源地震,故某城市震源距與震央距可當成一樣。P 波波速較快會先 到,需時 5 600= 120 秒。 海嘯之平均波速較慢,需時 150 1000 600× = 4000 秒 故 4000 − 120 = 3880 秒。 ※本題中 P 波與海嘯引發之海水平均波速均以等速度運動視之。 3. (A)文中已有"深度約 50 公里"之描述,即目前"可"估算震源深度。 (C)規模大的淺 源地震即使震央在東部亦可能震毀西部的房屋。 (D) “無感"地震才是指地震儀能夠偵 測到,而人不能感知的地震 (E)臺灣地區所發生的地震震央可能在本島或東部及東北部 外海。 4. (A)(B)(C)文中均無敘述,文中主要描述印尼 蘇門答臘大地震(單一個案)的調查發現, 僅(D)符合調查的發現。(海嘯是大海底地震發生時,斷層錯動、造成海床錯動,而在海 上形成的波浪,其波長可長達數百公里、波高約數公尺,且波速快達每小時數十至數百 公里) 5. 斷層的分類可由作用力及斷層面兩側岩磐的相對運動來判斷。龍門山斷層帶(圖中虛線) 南段,兩側(東南方及西北方)有『相向』的錯移,表示作用力以『壓力』為主,故為 逆斷層;北段即無相向(逆斷層)也無相背(正斷層),而是與斷層帶(虛線)近平行的 錯移,故為平移斷層。 6. 長期平均滑移速率最接近的值,以 2400 年前至今滑移量 12 m(數學線性回歸趨勢,如右 圖示)算:12000 mm ÷ 2400 年 = 5 mm/年,或以最大滑移量 16 m 算,平均滑移速率=16000 mm ÷ 2400 年=6.7 mm/年,答案仍以(B) 5 mm/年最接近。 7. 依題目中所作的假設來推論:(1)假設作用力會累積到『一臨界值』而造成大地震⇒圖 的縱軸每次古地震的作用力累積都到同一高度(臨界值),且(2)地震發生後,『作用力降 低值會隨斷層錯移之不同而變化』⇒則縱軸每次古地震的作用力降低值(低點)應不同, 故選(B) 8. 臺灣本島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聚合性板塊邊界上,兩板塊約在陸上交界約在

(3)

紀鑾鶯 老師編 第四章 天然災 花東縱谷,甲乙丙丁均位在台灣西部,屬於歐亞板塊。 9. 聚合性板塊邊界的斷層以逆斷層為主,圖中黑色粗線(乙丙間) 為地面上的斷層線(斷層面和地面的交線),而震央在斷層線 的東側,震源在震央正下方、為斷層面上的一點,可知斷層 面為向右下(東)傾斜,如右圖,即甲乙位在下盤,丙丁位在 上盤,甲乙正下方無斷層面,斷層在乙丙間向右下、由丙往 丁的深度愈來愈深。 10. 壓力作用會形成逆斷層→上盤相對向上運動 11. 西部因位於歐亞大陸密度較小板塊上,斷層主要因造山運「向上」推擠形成,震源一般 較淺。 12. 波速最快最先抵達,震波波速 P>S>表面波,震幅由圖可看出一般 P<S<表面波。 13. 山腳斷層為正斷層,若發生地震,在張力作用下,圖中斷層面的東側(臺北盆地)位於 上盤會向東南下滑,地勢降低,西側則相對地勢升高,淡水河即可能在斷層面東側低窪 區積水造成淹水(A),而台北盆地主要由鬆散的沉積物所組成,在地震造成的烈搖晃下, 不穩定岩層的沉積物內結構可能重新排列,改變地下水壓,即可能發生(E)。 14. 地表傾斜與岩層傾斜方向相同,則稱為順向坡,由於此處岩層向西傾斜 30 度,因此小島 的西側為順向坡。 15. (A)為山崩的定義。(B)(C)(D)山崩的環境條件為坡度夠陡、具大量疏鬆土石當下滑力大 於摩擦阻力均可能發生山崩。(E)山崩除受人為因素影響外,還受許多自然因素影響,自 然力遠勝過人類的力量,工程手段無法完全阻止山崩的發生。 ---以下未完成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Z 指令 ping 為重要的使用 ICMP 封包的指令. Z 若設定防火牆,並非所有的 ICMP

● 畢卡索以較主觀的分析手 法把造形分解,塊面切割 得更破碎,產生斷續的線 條,主體與背景交融,物 體難以辨識。用色以彩度 較低

規劃順序:第二層 → 第一層 → 第三層 →

◦ 金屬介電層 (inter-metal dielectric, IMD) 是介於兩 個金屬層中間,就像兩個導電的金屬或是兩條鄰 近的金屬線之間的絕緣薄膜,並以階梯覆蓋 (step

但 Van Hiele 的幾何思考層次理論,主要值基於平面幾何系統的研究,Gutiérrez(1992)後 來延伸 Van Hiele 的幾何思考層次理論,並以 Van

中文科 宗教教育科 文化/社會層面 個人層面 文化知識和反思

地函、地核。所 謂 的地殼,就是 一層 由堅硬的 岩石所 構 成的薄殼,只 不過 這 層薄殼並 不是完 整 的一片,而是 像一 塊大拼圖,由 數十 片稱為「板塊 」的 薄 殼拼合而 成,雖 說

危機事件 後果 可預測性 持續性 震撼程度 估計危機 影響程度 一對小四及小. 二的兄妹,居 於學校同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