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隱藏在耳石裡的魚類生活史秘密?從鰻魚耳石的日周輪及微化學分析談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隱藏在耳石裡的魚類生活史秘密?從鰻魚耳石的日周輪及微化學分析談起"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研究發展

言道: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魚類何時游過何 種環境,也會在其耳石(Otolith,ear stone) 中留下蛛絲馬跡。透過耳石日周輪或年輪以及微化 學的分析可以再現其過去的洄游環境史。這是近20 年來最吸引魚類生態學家的研究課題之一。

會寫日記的魚類

魚類內耳的前庭器迷路(vestibular apparatus) 中有3對耳石:分別為矢狀石(sagitta)、礫石 (lapillus)及星狀石(asteriscus)。3對耳石的相對 成長速度不一致,大小差很多(圖1)。矢狀石隨著 魚體的同步成長速度較快,其他兩對則相對緩慢。 耳石的主要功能為聽覺及感覺平衡作用。除了這些 生理功能之外,耳石還扮演著魚類的計時器和環境 紀錄器的功能。以下有關耳石的研究皆指矢狀石。 耳石是生物礦化作用所形成的一種霰石結晶 圖1 智慧型運動規劃系統模擬環境 圖5 機器人表情

曾萬年

現任:臺大生命科學院生命科學系暨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學歷: 1968年臺灣大學理學院動物學系畢業 1972年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 1980年日本東京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 經歷:臺大理學院動物系助教、講師、副教授及教授 獲獎:中山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國立臺灣大學特聘教授。 研究專長:漁業生物學及海洋學,鰻魚及烏魚生態,中英日文研究著作有170篇。

隱藏在耳石裡的魚類生活史秘密

~從鰻魚耳石的日周輪及微化學分析談起

文.圖/曾萬年 圖1.魚類內耳3對耳石的相對位置(右圖,Courtesy of Dr. Panfili)及日本鰻3對耳石的大小差異(左圖,體長為42.2cm)。

(2)

platessa)的年齡。後來,美國耶魯大學的地質學教 授潘尼拉(Pannella, 1971, Science 173:1124-27)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從沙灘的沉積物中發現耳石中 有比年輪更細微的日周輪。從此魚類的定齡精準度 便由年提升到日的層次,進而揭開了很多魚類每天 的生活史秘密。因為日周輪的發現,魚類被戲稱為 會寫日記的生物。也有人把耳石比喻為1799年在 尼羅河所發現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這 塊石碑同時以古希臘文、古埃及普通話以及古埃及 象形文字記載著西元前196年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 圖2.日本鰻的柳葉鰻的耳石,經過研磨之後在電顯下所呈現的 日周輪及其與電腦光碟片的比較。 圖3.鰻魚的生活史及外型的變化。

(3)

研究發展

(Ptolemy V)所頒布的詔書。這塊石碑現在存放在 大英博物館。因為這塊石碑的出土,古埃及象形文 字的意義得以破解。如同羅塞塔石碑一樣,透過耳 石的解讀可以解釋很多魚類生活史的秘密(Tzeng 1990, 1994, 1995, 1996, 2002, 2003;Tzeng & Tsai 1994, Tzeng & Yu 1988, 1989, 1990, 1992;Tzeng et al., 1994, 1997, 1998, 1999, 2002, 2003, 2005, 2007)。 其實從某個角度來看,耳石更像電腦的光碟片 (圖2)。1995年8月22日臺灣省水產試驗所的研 究船「水試一號」在菲律賓東邊海域(14°00'N, 137°30'E)採集到一尾剛孵化不久,順著洋流從產 卵場漂過來的日本鰻的柳葉鰻。其耳石縱切面的電 顯照片如圖2所示。耳石上的日周輪有45圈,從捕獲 日期換算回去,該柳葉鰻大約是7月3日誕生的。換 言之,日本鰻大約在夏天產卵(Liao et al., 1996)。 耳石日周輪由成長帶(incremental zone)和不連續帶 (discontinuous zone)所構成(Tzeng 1990, Tzeng & Yu 1998)。成長帶是魚類白天生長旺盛時形成的, 不連續帶則是清晨空腹時形成的。兩個帶形成的生 物時鐘的概略時間大約是24小時。因此日周輪可以 用來推算魚類的生日、日齡及日成長率等。

日本鰻生活史

全世界的淡水鰻(Anguilla spp)有18種(Ege 1939),都是屬於降海洄游性魚類(Catadromous fish),亦即在河川中長大迴游到深海產卵(圖 3)。臺灣的淡水鰻有4種,最常見的是日本鰻(A. japonica),也是臺灣主要的養殖種類,其次是 保育類的鱸鰻(A. marmorata),西里伯斯鰻(A.

celebesensis)和短鰭鰻(A. bicolor pacific)比較罕

見(Tzeng&Tabeta 1983)。鱸鰻體型最大可以長 到28公斤,180公分,17歲(Williamson 1993, Asian Fisheries Science 6:129-138)。圖4是Williamson博士 服務於香港大使館時與在珠江口所捕獲的一尾即將 降海產卵的母鱸鰻(重17公斤)的合影,他是筆者 研究鰻魚生涯中遇到的一位貴人。 日本鰻在陸地上的分布範圍擴及臺灣、中國大 陸、韓國及日本。黃鰻在臺灣的陸地河川中生活5-6 年後(Tzeng et al., 2000),接近成熟時從黃鰻變態 為銀鰻(silver eel),降河洄游到深海產卵。其產卵 場位於Mariana島西方海域15°N,140°E(Tsukamoto 1992, Nature 356: 789-791),與陸地相隔5,000多 公里,游到深海的產卵場產卵要花半年時間,這是 鰻魚演化的一項奇蹟。深海區生產貧瘠,天敵少, 可保證仔代活存率高,再藉著海流分散風險,將子 代散布到東北亞國家的內陸河川的高生產區生長。 這種巧妙的生活史策略,是鰻魚在地球上存活下來 的原因之一。 日本鰻孵化之後的仔鰻外型酷似柳葉,故稱之 圖4.在中國大陸珠江口捕獲的鱸鰻(重17公斤)。

(4)

45天)之後,來到河川入海口,碰到淡水之後身上 出現黑色素,稱之為鰻線(elver)。目前鰻魚人工 繁殖技術尚未成功,養殖所需的鰻苗,完全仰賴河 口捕撈的鰻線,數量稀少時,一尾5公分左右的鰻 耳石上(Cheng&Tzeng 1996)。圖5是利用臺大地 質系的電子微探儀(EPMA),所觀測到的日本鰻從 產卵場洄游到河口域的鰻線耳石的Sr/Ca比之時間變 化,核心(primordium)的地方Sr/Ca比較低,是反 應親代生活在淡水的現象,隨後Sr/Ca比 升高的部分為柳葉鰻在外洋高鹽度海水的 生活期,從最高點往下掉是因柳葉鰻變態 後,體表的粘液所含的Glycosaminoglycans 消失,對Sr的吸收能力下降所致,一直 到耳石邊緣(edge)亦即鰻線抵達河口 時,Sr/Ca比始終未再上升(Tzeng&Tsai 1994)。因為這項耳石Sr/Ca比測定技術 平台之建立,我們發現鰻線不溯河也能 在海中完成生活史(Tzeng et al. 2000b, 2002),同時也因為這項技術而有機會 與歐美國家合作。

耳石的國際合作

利用電子微探儀或藕合電漿質譜儀 (ICPMS),在耳石的縱切面上沿著核心 至耳石邊緣掃描時,可以再現魚類從出生 到死亡為止所吸收的元素之時間變化, 進而了解其過去所經歷的生活環境。耳 石中的元素大約有31種左右(Campana 1999)。鍶(Sr)是耳石中最富變化的元 素,在化學週期表中與鈣同屬鹼族元素, 最容易取代耳石中的主要成份(碳酸鈣) 中的鈣(Ca),而沉積在耳石中。海水中 的鍶濃度是淡水環境中的100倍。因此, 從耳石中的Sr/Ca比的時間變化,便可以 推測魚類在海水與淡水之間的洄游履歷 圖5.日本鰻線耳石Sr/Ca比的時間變化。 圖6.瑞典Angen湖中所捕獲的一尾歐洲鰻的生活履歷之模式圖(左)以及 耳石Sr濃度的EPMA掃描圖(右上)和光學顯微鏡所呈現的年輪(右 下)。

(5)

研究發展

(Tzeng 1996)。 圖6是臺灣與瑞典及美國合作研究歐洲鰻耳石的 一個例子。故事是敘述著一隻歐洲鰻(A. anguilla) 從大西洋藻海誕生之後順著北大西洋洋流漂泊,一 年之後來到瑞典西海岸,9年之後被瑞典的漁民移植 到東部的Angen湖泊中放養,1991年被捕捉送進人 類的五臟廟,總共活了22年。這些流浪過程的點點 滴滴都清清楚楚地重現在耳石的年輪及Sr濃度的變 化上(Tzeng et al. 1997)。 圖7是2005-2008年的另一項國際合作計畫的一 個研究案例。由臺灣-立陶宛-拉托維亞等3國聯合 調查歐洲鰻的洄游環境史。1980年之後,全世界的 溫帶鰻(包括日本鰻、美洲鰻及歐洲鰻)的資源量 皆逐年下降。下降的原因不明,可能和全球氣候變 遷、棲地惡化或人類過度捕撈有關。上述兩國地處 歐洲鰻分布的邊疆地帶,境內天然鰻明顯減少,於 是從英國及法國進口鰻線來放流,以便增加鰻魚產 量。但是放流之後,根本無法辨別何者是天然鰻、 何者是放流鰻,因而無法進行放流效益評估。我們 利用中研院地科所的EPMA,測量耳石中Sr/Ca比的時 間變化,幫助他們分辨天然鰻和放流鰻。圖7(中、 下)這一隻在立陶宛的Curonian潟湖所捕獲的天然歐 洲鰻,年齡11歲,前5年耳石的Sr/Ca比較高,表示 曾經游過鹽度較高的波羅的海,後5年則在低鹽度的 潟湖中度過。如果是放流鰻的話,耳石Sr/Ca比則降 到千分之4以下(圖7上)。因為放流鰻,在鰻線階 段直接從法國空運而來沒有游過波羅的海,所以耳 石Sr/Ca比在鰻線輪(EC)之後沒有升高現象,而能 區別天然鰻與放流鰻(Shiao et al. 2006)。 外在環境中的元素如何進入耳石是一個很複雜 的生物地化過程(biogeochemical process)。元素在 耳石上的累積,除了受魚類發育階段和生理以及環 境的影響之外,同時也受碳酸鈣結晶型的影響。碳 酸鈣有3種同份異構物的結晶型,當耳石的碳酸鈣 的結晶型,不知什麼原因,從Aragonite變成Vaterite 時,陽離子的配位數從9變為6,有效離子半徑增 加,兩價的Sr進入Vaterite的晶格便受到限制,這時 外在環境中即使有高濃度的Sr,也不易在耳石中表 現。因此當耳石的結晶型改變時,用耳石Sr/Ca比來 識別其迴游環境就會產生誤差(Tzeng et al. 2007)。 耳石的形成機制,是今後的重要研究課題。

結語

耳石像是百寶箱一樣,蘊藏著許多魚類生活 史的秘密。利用耳石微細構造及微化學的分析,可 以拼湊魚類過去的洄游環境史。同時耳石也可以應 用在古氣候(氧同位素)、環境變化警訊(微量元 圖7.放流鰻(上圖)及天然鰻(中下圖)耳石Sr/Ca比的比較。 EC為鰻線輪。 TL:63 cm Age:9yr

DIstance from core (um)

Sr :C a r at io (× 10 3) Sr :C a r at io (× 10 -3)

DIstance from core (um)

(6)

參考文獻:

[1] Tzeng WN (1990)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rate and age at recruitment of Anguilla japonica elvers in a Taiwan estuary

as inferred from otolith growth increments. Marine Biology 107(1): 75-81.

[2] Tzeng WN (1996) Effects of salinity and ontogenetic movements on strontium: calcium ratios in the otoliths of the Japanese

eel, 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and Schlegel. J. Exp. Mar. Biol. Ecol. 199: 111-122.

[3] Cheng PW and Tzeng WN (1996) Timing of metamorphosis and estuarine arrival across the dispersal range of the Japanese

eel Anguilla japonica. Mar. Ecol. Prog. Ser. 131:87-96.

[4] Tzeng WN, Severin KP and Wickström H (1997) Use of otolith microchemistry to investigate 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European eel Anguilla anguilla. Mar. Ecol. Prog. Ser. 149:73-81

[5] Shiao JC, Lozys L, Iizuka Y and Tzeng WN (2006) Migratory patterns and contribution of stocking to the population of European eel in Lithuanian waters as indicated by otolith Sr : Ca ratios. J Fish Biol. 69(3): 749-769. [6] Tzeng WN, Chang CW, Wang CH, Shiao JC, Iizuka Y, Yang YJ, You CF and Lozys L (2007) Misidentification of the migratory history of anguillid eels by Sr/Ca ratios of vaterite otoliths. Mar. Ecol. Prog. Ser. 348:285-295.

一張校友證通行臺大

※ 圖書館閱覽:憑證可進入圖書館查閱資料。洽詢 (02)33662355 ※ 體育設施使用:以優惠價格使用母校游泳池、網 球場及小巨蛋。洽詢(02)33665959體育室及綜合 體育館 ※ 校園停車優惠:校總區停車每30分鐘收費15元 (水源校區10元)。詳洽(02)33662186 ※ 校友電子信箱:憑證至計算機及資訊網路中心辦 理校友電子信箱,請先至網站申請帳號。 網站http://apply.cc.ntu.edu.tw/ 電話(02)33665022 or (02)33665023 ※ 校園無線網路帳號申請:免費申請。請先至計資 中心申請校友e-mail帳號。 網站https://wireless.ntu.edu.tw/Alumni/index.php 電話(02)33665011 ※ 溪頭教育中心:住宿溪頭教育中心非假日5折,假 日7折。 網站http://homepage.ntu.edu.tw/~exfochitou/ citoedct/citoedtc.htm。 電話:(049)2612345 ※ 另有校園餐廳優惠。 ■辦理方式:可親至或郵寄本校校友聯絡室辦理, 亦得委託他人辦理。惟委託他人辦理須填寫委託 書。 ■須備證件:校友證申請表1份、身分證正反面影 本(外籍人士請提供護照影本)、畢業證書正本 (或影本)1份、一吋或2吋脫帽照片2張。 ■費用:新台幣300元整。以校友閱覽證換發校友證 免費。 ■辦理地點:臺北市10617羅斯福路4段1號 國立臺 灣大學「校友聯絡室」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早上9:00至下午4:00。 ■服務電話:(02)33662042;(02)23661058 ■ 傳真:(02)23661059 ■劃撥方式:郵寄辦理者,需將身分證件影本、照 片、連同校友證申請表及郵局劃撥單收據影本, 寄至「臺灣大學校友聯絡室」收;請於劃撥單背 面通訊欄註明「校友證工本費」。戶名:國立臺 灣大學,劃撥帳號:17653341。 ■校友證使用義務:限本人使用,不得偽造、變造 或轉借他人。違反規定者將收回其證,兩年內不 得再申請。 ■ 校友證遺失與補發:有效期限為5年,遺失及補發 證件另收取新臺幣300元整。

幸福布告欄

幸福布告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兒院門口,A 一直是孤單的 一個人生活著,直到上小學 的時候認識 BC 這兩位好朋 友,ABC 之間的關係就像家 人一樣,之間一點秘密也沒

[r]

• A2: 黑水指的是臺灣海峽,俗稱黑 水溝。以前的人要冒險渡過臺灣海

低脂奶類

韓國兒童教育品牌「Pinkfong」推出兒歌〈Baby Shark〉,因為朗朗上口的歌詞及輕快的旋 律,在兒童界廣受歡迎,而歌曲影片《Baby Shark Dance(鯊魚寶寶之舞)》在

之後將相機以及球作上面的相機行 走 在和線一起

4 月 10 日晚間 9 點 7 分,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的影像成功被人類解析出來,是

•利用吃「碗仔翅」的 活動說出人們喜歡吃 魚翅,商人因著魚翅 價格昂貴,於是大量 捕殺鯊魚賺錢,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