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學生環境素養指標及檢測工具建置與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學生環境素養指標及檢測工具建置與應用"

Copied!
13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科學應用與推廣 學系

環境教育及管理 碩 士班碩 士論 文

指 導教授: 林素華 博 士

國中學生環境素養指標及檢測工

具建置與應用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Literacy Indicators and Scal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研究生 : 吳 碧 芸 撰

(2)

謝 誌

終 於 能 夠 完 成 論 文,由 衷 感 謝 指 導 教 授 林 素 華 老 師,在 就 讀 研 究 所 期 間 , 素 華 老 師 總 是 細 心 、 耐 心 的 指 導 著 我 , 使 我 受 益 良 多 , 像 是 在 一 團 迷 霧 中,總 會 看 見 一 盞 明 燈 指 引 著 我,讓 我 漸 漸 理 清 了 方 向,並 且 能 一 步 步 的 往 前 邁 進 , 在 我 論 文 寫 作 過 程 中 循 循 善 誘 , 細 心 啟 迪 和 指 導 , 從 論 文 主 題 的 確 定、研 究 架 構 的 形 成、文 獻 探 討 方 向、研 究 方 法 的 運 用、 調 查 資 料 的 分 析 、 無 不 詳 加 悉 心 指 導 , 使 這 篇 論 文 得 以 持 續 不 斷 改 進 , 讓 我 在 研 究 方 面 的 能 力 增 加 不 少 。 由 衷 的 謝 謝 老 師 , 謝 謝 您 。 感 謝 論 文 口 試 委 員 王 佩 蓮 老 師、蘇 宏 仁 老 師 與 劉 思 岑 老 師。老 師 們 都 在 論 文 口 試 時 給 予 許 多 幫 忙 與 寶 貴 建 議 , 以 及 引 導 我 釐 清 許 多 的 思 考 , 這 些 都 使 我 的 論 文 更 加 豐 富 與 完 美 , 謝 謝 您 們 。 感 謝 所 上 林 明 瑞 老 師、劉 思 岑 老 師,在 研 究 所 課 程 對 我 的 啟 發 及 引 導,以 及 論 文 計 劃 發 表 時,能 以 整 體 邏 輯 思 考 的 觀 點,透 過 不 同 的 角 度 與 視 野,讓 我 重 新 思 考 論 文 的 整 體 概 念 與 脈 絡,謝 謝 您 們。品 詩 學 姐 的 多 方 奔 走、幫 忙 以 及 不 斷 的 鼓 勵 之 下,終 於 突 破 重 重 難 關,順 利 完 成 論 文 , 非 常 謝 謝 你 這 些 年 陪 伴 我 們 。 最 後 感 謝 班 上 的 同 學 們 , 一 起 上 課 , 一 起 歡 笑 , 一 起 完 成 作 業 , 在 最 後 口 試 階 段 給 我 許 多 的 鼓 勵 與 協 助,雖 然 相 處 的 時 間 不 長,但 情 誼 可 貴 , 謝 謝 你 們 。

(3)

摘 要

近 年 來 環 境 議 題 甚 為 大 家 所 重 視,政 府 及 教 育 機 關 也 紛 紛 提 出 環 境 教 育 的 必 要 性 , 在 即 將 邁 入 十 二 年 國 教 的 當 下 , 國 中 階 段 處 於 國 小 之 上 、 高 中 之 下 的 位 置 , 瞭 解 國 中 學 生 的 環 境 素 養 現 況 是 有 其 必 要 性 的 。 因 此,本 研 究 主 要 目 的:1. 建 構 適 用 於 國 中 學 生 之 環 境 素 養 指 標。2. 發 展 適 用 於 國 中 學 生 之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之 量 表 工 具 。 3. 瞭 解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現 況 。 4. 探 討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與 個 人 背 景 變 項 間 之 關 係 。 本 研 究 參 考 國 內 外 文 獻 研 擬 環 境 素 養 指 標,經 過 專 家 審 查、專 家 焦 點 座 談 會 議,再 根 據 委 員 意 見 陸 續 修 正 擬 定 指 標 十 個 版 本,發 展 出 適 合 國 中 學 生 之 指 標 , 再 藉 由 指 標 進 一 步 發 展 出 量 表 , 確 立 了 工 具 內 容 效 度 。 經 過 預 試 及 試 題 修 正 , 最 後 編 製 成 正 式 問 卷 進 行 大 規 模 施 測 。 本 研 究 結 果 如 下:一、 發 展 出 5 個 面 向,15 個 具 體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 二、發 展 出 可 靠 的 環 境 素 養 檢 測 工 具,整 體 問 卷 Cronbach α 值 達 0.94, 具 有 良 好 信 度 。 三 、 本 研 究 採 分 層 隨 機 抽 樣 , 共 發 出 2618 份 , 共 回 收 1589 份 , 有 效 樣 本 數 1550 份 , 有 效 問 卷 回 收 率 為 59%。 分 析 國 中 學 生 之 環 境 素 養 表 現 傾 於 正 向 且 具 有 一 定 水 準。其 中 環 境 倫 理 價 值 觀 表 現 較 優 , 環 境 概 念 知 識 表 現 較 弱 , 是 需 再 加 強 的 部 份 。 四 、 國 中 學 生 背 景 變 項 與 環 境 素 養 之 關 係 : 城 鄉 差 異 、 性 別 、 年 級 、 家 長 教 育 程 度 、 家 長 職 業 等 背 景 變 項 會 在 環 境 素 養 的 不 同 面 向 上 造 成 差 異 。 基 於 上 述 研 究 結 論 , 建 議 教 育 單 位 具 體 規 劃 環 境 行 動 的 教 學 內 容 , 多 舉 辦 環 境 相 關 活 動,並 鼓 勵 學 生 參 加。未 來 研 究 可 增 加 訪 談 之 質 性 研 究 以 增 加 研 究 深 度 。 關 鍵 字 : 環 境 素 養 、 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 、 環 境 概 念 知 識 、 環 境 價 值 觀 與 態 度 、 環 境 行 動 技 能 、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4)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Literacy Indicators and Scal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1)To construct the

indictors of environmental literacy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2)To develop the associated measures for environment literacy indicators. (3)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enviro nmental literacy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4)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vironmental literacy and students ’ backgrounds.

In this research, the preliminary environmental literacy indicators were first proposed based on the reviews of the iterature. The initial indicators were then modified to better fit in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xperts ’ reviews and the feedbacks from

professional committees. After that, the associated ev aluation measures were thus implemented based on these indicator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 (1)We developed 5 fields and 15 specific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 literacy. (2)We developed a reliable detection tool for environmental literacy. Questionn aire Cronbach α value is 0.94, and it has good reliability. (3)The data collec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random sampling. 2618 questionnarires were administered in total, 1589 questionnarires were collected and 1550 questionnarires were valid. As a resul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form positively on the aspect of environment literacy with a certain level of quality. Particularly, students perform better environmental ethics than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which needs to be improved.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kground varances and students’ environmental literacy is: th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sex differences, grade differences, parents ’ education, parents’ career will make the differences on different fields of environmental literacy.

(5)

teaching draws up specific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action proposals, and hold more environment-related activities,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lanned activitie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 is needed to increase the depth of this research in the future.

Keywords: environmental literacy, environmental perceptual awareness, environmentalknowledge, environmental ethics, environmental action skills,environmental action exp eriences

(6)

目 錄

謝 誌 ... I 摘 要 ... II 目 錄 ... V 圖 目 錄 ... VII 表 目 錄 ... VIII 第 一 章 緒 論 ... 1 第 一 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 1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 3 第 三 節 研 究 範 圍 與 限 制 ... 3 第 四 節 名 詞 釋 義 ... 4 第 二 章 文 獻 探 討 ... 5 第 一 節 環 境 素 養 內 涵 ... 5 第 二 節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之 環 境 教 育 ... 11 第 三 節 環 境 教 育 之 規 劃 ... 16 第 四 節 環 境 素 養 相 關 研 究 ... 23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 ... 33 第 一 節 研 究 架 構 ... 33 第 二 節 研 究 流 程 ... 34 第 三 節 專 家 焦 點 座 談 法 ... 37 第 四 節 問 卷 調 查 法 ... 44 第 四 章 結 果 與 討 論 ... 50 第 一 節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建 置 ... 50 第 二 節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檢 測 工 具 建 立 ... 51 第 三 節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施 測 結 果 分 析 ... 62 第 五 章 結 論 與 建 議 ... 86 第 一 節 結 論 ... 86 第 二 節 建 議 ... 88 參 考 文 獻 ... 90

(7)

附 錄 一 : 國 中 學 生 第 一 版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表 ... 95 附 錄 二 : 國 中 學 生 第 二 版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表 ... 97 附 錄 三 : 國 中 學 生 第 三 版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表 ... 99 附 錄 四 : 國 中 學 生 第 四 版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表 ... 101 附 錄 五 : 國 中 學 生 第 五 版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表 ... 103 附 錄 六 : 國 中 學 生 第 六 版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表 ... 106 附 錄 七 : 國 中 學 生 第 七 版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表 ... 107 附 錄 八 : 國 中 學 生 第 八 版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表 ... 110 附 錄 九 : 國 中 學 生 第 九 版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表 ... 111 附 錄 十 : 國 中 學 生 第 十 版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表 (確 定 版 )... 117 附 錄 十 一 :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檢 測 (預 試 問 卷 ) ... 118 附 錄 十 二 :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檢 測 (正 式 問 卷 ) ... 124 附 錄 十 三 、 環 境 素 養 「 面 向 -項 目 -指 標 -題 項 」 對 照 表 ... 128

(8)

圖 目錄

圖 1 環 境 素 養 發 展 階 層 1 ... 9 圖 3 全 體 六 年 級 環 境 素 養 檢 測 總 分 長 條 分 布 圖 ... 27 圖 4 全 體 八 年 級 環 境 素 養 檢 測 總 分 長 條 分 布 圖 ... 27 圖 5 全 體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檢 測 總 分 長 條 分 布 ... 28 圖 6 6 和 12 年 級 能 正 確 回 答 環 境 知 識 題 百 分 比 圖 ... 30 圖 7 6 和 12 年 級 環 境 行 為 平 均 數 圖 ... 32 圖 8 研 究 架 構 ... 33 圖 9 研 究 流 程 圖 ... 36 圖 10 指 標 建 置 與 專 家 審 查 歷 程 圖 ... 44 圖 11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 」 量 表 之 得 分 分 布 圖 ... 66 圖 12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概 念 知 識 」 量 表 之 得 分 分 布 圖 ... 68 圖 13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倫 理 價 值 觀 」 量 表 之 得 分 分 布 圖 ... 71 圖 14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行 動 技 能 」 量 表 之 得 分 分 布 圖 ... 74 圖 15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 量 表 之 得 分 分 布 圖 ... 76 圖 16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素 養 總 面 向 」 量 表 之 得 分 分 布 表 ... 79

(9)

表 目錄

表 1 環 境 素 養 內 涵 整 理 表 ... 6 表 2 環 境 素 養 發 展 階 層 ... 10 表 3 九年一貫環境教育學習內容表 ... 14 表 4 環 境 教 育 通 識 課 程 之 內 涵 及 架 構 表 ... 17 表 5 國 內 環 境 素 養 相 關 研 究 ... 23 表 6 國 內 環 境 素 養 相 關 量 表 題 項 ... 25 表 7 環 境 素 養 各 分 類 與 年 級 總 分 表 ... 28 表 8 環 境 素 養 分 類 表 ... 29 表 9 6 和 12 年 級 最 同 意 項 目 表 ... 31 表 10 6 和 12 年 級 最 不 同 意 項 目 表 ... 31 表 11 12 年 級 學 生 知 識 、 態 度 、 行 為 相 關 表 ... 32 表 12 6 年 級 學 生 知 識 、 態 度 、 行 為 相 關 表 ... 32 表 13 相 關 學 術 領 域 專 家 資 料 ... 37 表 14 相 關 學 術 及 實 務 領 域 之 專 家 資 料 ... 39 表 15 研 擬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參 考 文 獻 ... 39 表 16 學 者 專 家 審 查 紀 綠 表 ... 43 表 17 第 二 階 段 環 境 素 養 檢 測 學 生 抽 樣 人 數 表 ... 46 表 18 正 式 問 卷 回 收 情 形 統 計 表 ... 47 表 19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 50 表 20 「 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 」 量 表 之 預 試 信 度 分 析 ... 52 表 21 「 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 」 量 表 之 決 斷 值 與 相 關 係 數 表 ... 53 表 22 「 環 境 概 念 知 識 」 量 表 之 預 試 信 度 分 析 ... 54 表 23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概 念 知 識 」 鑑 別 度 指 數 試 題 判 斷 標 準 表 ... 55 表 24 「 環 境 概 念 知 識 」 量 表 之 難 度 、 鑑 別 度 及 決 斷 值 與 相 關 係 數 表 55 表 25 「 環 境 倫 理 價 值 觀 」 量 表 之 預 試 信 度 分 析 ... 56 表 26 「 環 境 倫 理 價 值 觀 」 量 表 之 決 斷 值 與 相 關 係 數 表 ... 57 表 27 「 環 境 行 動 技 能 」 量 表 之 預 試 信 度 分 析 ... 57 表 28 「 環 境 行 動 技 能 」 量 表 之 決 斷 值 與 相 關 係 數 表 ... 58

(10)

表 29 「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 量 表 之 預 試 信 度 分 析 ... 58 表 30 「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 量 表 之 決 斷 值 與 相 關 係 數 表 ... 59 表 31 預 試 問 卷 各 面 向 Cronbach's α 係 數 總 表 ... 60 表 32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五 大 面 向 預 試 試 題 分 析 結 果 ... 60 表 33 國 中 學 生 抽 樣 分 配 表 ... 62 表 34 正 式 問 卷 各 面 向 α 係 數 總 表 ... 62 表 35 國 中 學 生 居 住 地 區 分 布 表 ... 63 表 36 國 中 學 生 家 長 學 歷 分 布 表 ... 64 表 37 國 中 學 生 家 長 職 業 分 布 表 ... 64 表 38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資 訊 來 源 排 序 表 ... 65 表 39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 」 量 表 之 項 目 得 分 表 ... 67 表 40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 」 量 表 之 指 標 得 分 表 ... 67 表 41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 」 量 表 之 試 題 得 分 表 ... 68 表 42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概 念 知 識 」 量 表 之 項 目 得 分 表 ... 69 表 43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概 念 知 識 」 量 表 之 指 標 得 分 表 ... 69 表 44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概 念 知 識 」 量 表 之 試 題 得 分 表 ... 70 表 45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倫 理 價 值 觀 」 量 表 之 項 目 得 分 表 ... 71 表 46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倫 理 價 值 觀 」 量 表 之 指 標 得 分 表 ... 72 表 47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倫 理 價 值 觀 」 量 表 之 試 題 得 分 表 ... 72 表 48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行 動 技 能 」 量 表 之 項 目 得 分 表 ... 74 表 49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行 動 技 能 」 量 表 之 指 標 得 分 表 ... 75 表 50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行 動 技 能 」 量 表 之 試 題 得 分 表 ... 75 表 51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 量 表 之 項 目 得 分 表 ... 77 表 52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 量 表 之 指 標 得 分 表 ... 77 表 53 國 中 學 生 「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 量 表 之 試 題 得 分 表 ... 78 表 54 國 中 學 生 「 居 住 地 區 -環 境 素 養 面 向 」 t 檢 定 ... 80 表 55 國 中 學 生 「 性 別 ─ 環 境 素 養 面 向 」 t 檢 定 ... 80 表 56 國 中 學 生 「 年 級 ─ 環 境 素 養 面 向 」 ANOVA 檢 定 ... 81 表 57 「 國 中 學 生 家 長 教 育 程 度 ─ 環 境 素 養 面 向 」 ANOVA 檢 定 ... 83 表 58 國 中 學 生 「 家 長 職 業 ─ 環 境 素 養 面 向 」 ANOVA 檢 定 ... 84

(11)

第一章 緒論

研 究 者 基 於 近 年 來 環 境 議 題 甚 為 大 家 所 重 視,政 府 及 教 育 機 關 也 紛 紛 提 出 環 境 教 育 的 必 要 性,故 希 望 能 建 置 適 用 於 目 前 教 育 現 場 的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及 相 對 應 之 量 表 工 具。研 究 者 茲 將 本 章 分 成 四 小 節 加 以 敘 述,內 容 分 別 為:第 一 節 描 述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第 二 節 說 明 研 究 目 的, 第 三 節 說 明 研 究 範 圍 與 限 制 , 第 四 節 為 名 詞 釋 義 。

第 一 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全 球 暖 化、生 態 系 統 失 衡 等 環 境 問 題 日 益 受 到 重 視,面 對 環 境 問 題 的 複 雜 性 及 重 要 性,各 國 紛 紛 開 始 進 行 商 討 解 決 對 策。1972 年,聯 合 國 在 Stockholm 召 開 人 類 環 境 會 議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在 會 議 中 提 出「 人 類 環 境 宣 言 」 (Declaration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其 中 提 到 保 護 和 改 善 人 類 環 境 是 關 係 到 全 世 界 各 國 人 民 的 幸 福,也 是 關 係 到 經 濟 發 展 的 重 要 問 題, 要 求 不 論 是 個 人、企 業 或 是 各 級 機 關 都 應 承 擔 保 護 和 改 善 環 境 問 題 的 責 任,且 表 示 對 年 輕 一 代 及 成 人 進 行 環 境 問 題 的 教 育 是 同 等 重 要 的 (UNESCO, 1972)。 在 此 會 議 中 不 僅 提 出 了 環 境 問 題,也 表 示 地 球 上 的 每 一 個 人 都 應 該 認 真 看 待 環 境 問 題,負 起 改 善 環 境 問 題 的 責 任,並 且 指 出 環 境 教 育 的 重 要 性,而 教 育 對 象 必 須 囊 括 一 般 社 會 大 眾 、民 間 團 體、政 府 機 構 ,並 非 只 是 培 訓 相 關 專 家 。 而 臺 灣 在 2010 年 六 月 頒 布 的 環 境 教 育 法 中 亦 明 訂 「 環 境 教 育 之 對 象 為 全 體 國 民 、 各 類 團 體 、 事 業 、 政 府 機 關 ( 構 ) 及 學 校 」( 教 育 部 , 2010)。 不 僅 顯 現 出 環 境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 也 說 明 了 在 地 球 上 的 每 一 份 子 都 應 重 視 環 境 問 題,且 不 分 職 業、年 齡,人 人 都 必 須 接 受 環 境 教 育, 對 環 境 知 識 有 正 確 的 認 知 , 如 此 才 能 徹 底 、 有 效 的 解 決 環 境 問 題 。 1977 年 於 伯 利 西 (Tbilisi) 國 際 環 境 教 育 會 議 中 正 式 將 環 境 教 育 定 義 為「 一 種 教 育 的 過 程,個 人 和 社 會 在 此 過 程 中 認 識 他 們 的 環 境,以 及 組 成 其 環 境 之 生 物、物 理 和 社 會 文 化 成 份 間 之 交 互 作 用,得 到 知 識、技 能 和 價 值 觀 , 並 能 個 別 地 或 集 體 地 解 決 現 在 和 將 來 的 環 境 問 題 」( 楊 冠

(12)

政 , 2003 )。 參 與 俄 亥 俄 州 21 世 紀 環 境 教 育 策 略 (Ohio EE 2000: A Strategic Plan for Environmental in Ohio ) 的 成 員 們 對 環 境 教 育 的 定 義 也 有 以 下 的 共 識 :「 環 境 教 育 是 讓 我 們 瞭 解 複 雜 的 自 然 世 界 , 和 環 境 相 關 議 題 的 終 身 學 習 歷 程。基 於 各 領 域 知 識 的 整 合,個 人 和 社 會 運 用 不 同 的 策 略 做 出 決 定 , 使 我 們 產 生 『 去 讓 這 個 世 界 有 些 改 變 』 的 態 度 和 行 為 」 ( 引 自 楊 冠 政 , 2003)。 由 此 可 知 , 環 境 教 育 希 望 使 全 民 皆 能 認 識 環 境 問 題 , 瞭 解 並 關 切 資 源 與 我 們 生 活 環 境 關 係 , 維 護 生 態 平 衡 及 環 境 品 質。那 要 如 何 才 能 使 全 民 皆 可 普 遍 接 受 到 環 境 教 育 的 概 念 呢 ? 除 了 非 正 規 教 育 — 例 如:科 博 館 等 的 宣 導 與 活 動 之 外,從 學 校 教 育 向 下 扎 根 也 是 相 當 重 要 的 環 境 教 育 管 道 ( 楊 冠 政 , 2003; 楊 國 賜 , 1997)。 環 境 教 育 的 向 下 扎 根 有 賴 國 民 教 育 的 推 動,臺 灣 的 學 校 環 境 教 育 發 展 在 環 境 教 育 上 有 一 定 的 地 位,在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綱 要 也 將 環 境 教 育 議 題 列 入「 重 大 議 題 」 的 教 育 議 題 中 , 希望能透過各種教學活動引發學生對環境 覺知與敏感度,能充實學生環境永續相關的知識,能讓學生對人與環境的互動有 正確的價值觀,並在面對地區或全球性環境議題時,能具備改善或解決環境問題 的認知與技能,以建立學習者的環境行動經驗,使之成為具有環境素養之公民。 若更具體地描述環境教育的課程目標,則分別為:「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 」、「 環 境 概 念 知 識 」、「 環 境 價 值 觀 與 態 度 」、「 環 境 行 動 技 能 」、「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 等 。 而 環境教育課程內涵可以包含地區性或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永續發展的議 題,以及對環境友善的做法等( 教 育 部 , 2008)。 環 境 素 養 的 養 成 是 環 境 議 題 以 及 環 境 問 題 解 決 的 關 鍵,因 此,培 養 具 有 環 境 素 養 的 公 民 則 是 環 境 教 育 的 終 極 目 標 ( 楊 冠 政 , 1993 )。 Hungerford 認 為 環 境 素 養 的 組 成 可 分 為 三 個 部 分,即 認 知 的 知 識、認 知 的 過 程 和 情 意 (引 自 Harvey, 1976),而 Roth( 1992)依 據 各 學 者 的 研 究 , 指 出 在 人 類 生 命 期 的 7 歲 到 30 歲 間 受 到 環 境 影 響 的 層 面 , 主 要 為 認 知 層 面 , 稱 為 認 知 的 影 響 (Cognitive influence), 且 7 歲 到 16 歲 是 影 響 最 明 顯 的 時 期,而 此 時 期 正 屬 學 校 教 育 階 段。故 藉 由 學 校 教 育 加 強 學 生 對 環 境 的 認 知 , 增 進 學 生 的 環 境 素 養 是 極 適 合 的 途 徑 。 綜 觀 國 內 研 究,針 對 環 境 教 育 教 學 做 過 諸 多 的 研 究,分 別 從 不 同 的 對 象、教 學 科 目、教 學 方 法 來 探 討 環 境 教 育 的 教 學 方 法 與 成 效。但 除 此

(13)

之 外,亦 有 必 要 對 學 生 的 環 境 教 育 素 養 做 調 查 性 的 研 究,在 晏 涵 文、馮 嘉 玉 、 劉 潔 心( 2006)等 人 的 研 究 中 即 指 出 無 論 是 在 小 學 、 中 學 或 是 大 學 階 段 ,「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 此 項 指 標 皆 被 列 為 環 境 教 育 之 重 要 指 標 。 由 此 可 知 , 建 置 出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 並 進 行 環 境 素 養 檢 測 是 有 其 必 要 性 。 教 育 部 於 2010 年 7 月 為 瞭 解 國 小 至 高 中 職 各 階 段 學 生 及 教 師 之 環 境 素 養 現 況,特 別 委 託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環 境 教 育 及 管 理 研 究 所 辦 理 全 國 國 小 至 高 中 職 各 階 段 學 生 及 教 師 之 環 境 素 養 調 查,以 作 為 日 後 施 行 環 境 教 育 政 策 參 考 依 據。而 研 究 者 身 為 國 中 教 師,眼 見 國 中 學 生 對 環 境 問 題 的 漠 不 關 心 或 者 欠 缺 行 動 力,因 此 參 與 此 計 畫,針 對 國 中 學 生 之 環 境 素 養 進 行 探 討 , 希 望 能 夠 發 展 出 適 用 國 中 學 生 的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加 以 檢 測 , 以 期 能 瞭 解 教 育 不 足 之 處 , 並 且 落 實 環 境 教 育 推 動 機 制 。

第 二 節

研究目的

根 據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 本 研 究 的 主 要 研 究 目 的 有 四 項 : 一 、 建 置 適 用 於 國 中 學 生 之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 二 、 發 展 適 用 於 國 中 學 生 之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之 量 表 工 具 。 三 、 瞭 解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現 況 。 四 、 探 討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與 個 人 背 景 變 項 間 之 關 係 。

第 三 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 研 究 範 圍 ( 一 ) 研 究 地 區 依 據「 內 政 部 國 土 計 畫 法 」,本 研 究 將 全 台 分 為 北 中 南 東 四 區 。 北 部 地 區 範 圍 包 括 新 北 市 、 台 北 市 、 基 隆 市 、 桃 園 縣 、 新 竹 縣 市 、 宜 蘭 縣 、 連 江 縣 ; 中 部 地 區 範 圍 包 括 苗 栗 縣 、 台 中 市 、 南 投 縣 、 彰 化 縣 、 雲 林 縣 、 金 門 縣 ; 南 部 地 區 範 圍 包 括 嘉 義 縣 市 、 台 南 市 、 高 雄 市 、 屏 東 縣 、 澎 湖 縣 ; 東 部 地 區 包 括 花 蓮 縣 , 台 東 縣 ( 葉 世 文 , 2009) 。 ( 二 ) 研 究 對 象 本 研 究 以 九 十 九 學 年 度 在 學 之 國 中 學 生 為 研 究 對 象,不 包 括 私

(14)

立 學 校 、 特 殊 學 校 及 特 殊 班 級 的 學 生 。 二 、 研 究 限 制 ( 一 )本 研 究 主 要 採 用 問 卷 調 查 法 進 行 探 討 , 而 問 卷 調 查 時 受 試 者 在 填 答 時 是 否 有 所 保 留 , 受 其 當 時 情 緒 、 認 知 及 施 測 時 間 無 法 同 時 進 行 等 因 素 影 響 , 較 無 法 確 實 掌 握 。 此 為 本 研 究 之 限 制 。 ( 二 )本 研 究 之 問 卷 發 放 時,正 值 國 中 學 期 末 階 段,各 校 校 務 繁 忙 , 雖 有 電 話 聯 繫 及 發 送 公 文 , 但 問 卷 回 收 率 仍 不 高 , 本 研 究 統 計 分 析 結 果 即 受 此 限 制 。

第 四 節

名詞釋義

一 、 環 境 素 養 ( environmental literacy) 它 是 一 種 可 觀 察 的 行 為,為 能 察 覺 與 說 明 環 境 系 統 健 康 的 能 力,並 且 可 以 維 持、恢 復、提 升 環 境 系 統 的 健 康,並 且 關 心 環 境 以 及 所 喜 愛 的 人 事 物 (Roth, 1992)。 主 要 內 涵 包 括 : 1.對 整 體 環 境 覺 知 及 敏 感 度 ; 2.對 環 境 問 題 瞭 解 並 具 有 經 驗 ; 3.具 有 價 值 觀 及 關 切 環 境 的 情 感 ; 4.具 有 辨 認 和 解 決 環 境 問 題 的 技 能;5.參 與 各 階 層 解 決 環 境 問 題 的 工 作 (UNESCO, 1978)。 本 研 究 中 所 指 的 環 境 素 養 涵 蓋 了 5 個 面 向,包 括:環 境 覺 知 與 環 境 敏 感 度、環 境 概 念 知 識、環 境 倫 理 價 值 觀、環 境 行 動 技 能 與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 二 、 指 標 ( indicators): 指 標 是 用 來 指 出 或 顯 示 某 種 已 存 在 的 現 象 , 由 於 該 現 象 較 為 抽 象 , 不 易 直 接 觀 察 或 不 便 測 量,因 此 以 另 一 種 可 測 量 或 觀 察 的 指 標 來 表 徵 該 現 象 ( 徐 超 聖 , 1999)。 因 此 , 選 擇 適 當 的 指 標 才 能 正 確 評 估 國 中 學 生 的 環 境 素 養 。 本 研 究 中 所 指 的 「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 乃 將 學 生 蘊 涵 於 內 與 表 現 於 外 者 , 轉 化 為 可 以 觀 察 評 量 的 具 體 環 境 行 為 , 以 反 映 學 生 的 環 境 素 養 表 現,呈 現 環 境 素 養 的 特 徵,藉 此 建 構 出 普 遍 性 的 原 則,作 為 環 境 素 養 檢 測 之 參 考 。

(15)

第 二章 文獻探討

本 研 究 擬 透 過 蒐 集 相 關 文 獻 加 以 分 析 探 討,共 分 五 節。第 一 節 闡 述 環 境 素 養 內 涵,第 二 節 說 明 環 境 素 養 發 展 階 層,第 三 節 介 紹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之 環 境 教 育,第 四 節 說 明 環 境 教 育 之 目 標 及 規 劃,第 五 節 分 析 環 境 素 養 相 關 研 究 。

第 一 節 環 境 素 養 內 涵

一 、 環 境 素 養 定 義 1968 年 , 當 時 媒 體 認 為 環 境 污 染 是 那 些 環 境 盲 ( environmental illiterates) 所 造 成 的 。 Roth 針 對 媒 體 對 環 境 問 題 的 評 論 寫 了 一 篇 文 章,在 文 中 提 出 一 個 問 題:我 們 如 何 辨 識 有 環 境 素 養 的 公 民 ? 此 為 環 境 素 養( environmental literacy)一 詞 最 早 的 出 處,而 Roth 為 創 用 者 。 1970 年 , 美 國 總 統 尼 克 森 ( Nixon, 1970) 曾 以 「 環 境 素 養 」 為 題 , 在 美 國 環 境 品 質 委 員 會 ( Counci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 的 年 度 報 告 中 揭 示 環 境 素 養 的 重 要 性。他 認 為 要 解 決 環 境 問 題,必 須 藉 由 發 展 環 境 素 養,而 環 境 素 養 的 培 養 必 須 依 賴 教 育 過 程 的 每 個 階 段 來 發 展 環 境 概 念 。 Rillo 亦 認 為 環 境 教 育 的 目 標 是 在 培 養 具 有 環 境 素 養 的 公 民 ( 引 自 楊 冠 政 , 1993)。 1978 年 , UNESCO 在 蘇 俄 的 Tbilisi 召 開 政 府 間 環 境 教 育 會 議 , 認 為 有 環 境 素 養 的 人 具 有 下 列 特 徵 ( Roth, 1992): 1. 對 整 體 環 境 的 覺 知 與 敏 感 性 。 2. 對 環 境 問 題 了 解 並 具 有 經 驗 。 3. 具 有 價 值 觀 及 關 切 環 境 的 情 感 。 4. 具 有 辨 認 和 解 決 環 境 問 題 的 技 能 。 5. 參 與 各 階 層 解 決 環 境 問 題 的 工 作 。 其 後,有 多 位 專 家 學 者 針 對 環 境 素 養 提 出 了 不 同 的 看 法,茲 將 各 專 家 學 者 提 出 之 環 境 素 養 內 涵 整 理 如 表 1。

(16)

表 1 環 境 素 養 內 涵 整 理 表 提 出 學 者 /會 議 /組 織 年 代 環 境 素 養 內 涵 Hungerford 等 ( 楊 冠 政 , 1993) 1976 環 境 素 養 的 組 成 可 分 為 三 部 分 , 即 認 知 的 知 識 (cognitive knowledge), 認 知 的 過 程 (cognitive process)和 情 意 (affective)

UNESCO 環 境 教 育 會 議 ( Roth, 1992) 1978 有 環 境 素 養 的 人 具 有 下 列 特 徵 : 1. 對 整 體 環 境 的 覺 知 與 敏 感 性 。 2. 對 環 境 問 題 了 解 並 具 有 經 驗 。 3. 具 有 價 值 觀 及 關 切 環 境 的 情 感 。 4. 具 有 辨 認 和 解 決 環 境 問 題 的 技 能 。 5. 參 與 各 階 層 解 決 環 境 問 題 的 工 作 。 Hungerford and Tomera 1985 環 境 素 養 可 由 八 個 要 素 組 成 , 即 生 態 學 概 念 、 環 境 敏 感 性 、 控 制 觀 、 問 題 的 知 識 、 信 念 、 價 值 觀 、 態 度 和 環 境 行 動 策 略 等 。 聯 合 國 環 境 教 育 通 訊 ( 楊 冠 政 , 1993) 1990 全 人 類 環 境 素 養 為 全 人 類 基 本 的 功 能 性 教 育 , 它 提 供 基 礎 的 知 識 、 技 能 和 動 機 , 以 配 合 環 境 的 需 要 , 並 有 助 於 永 續 的 發 展 。 Marcinkowski ( 楊 冠 政 , 1993) 1990 環 境 素 養 應 包 含 下 列 意 義 : 1. 對 環 境 的 覺 知 與 敏 感 性 。 2. 尊 敬 自 然 環 境 的 態 度,關 切 人 類 對 自 然 的 影 響 。 3. 自 然 系 統 如 何 運 作 的 知 識,以 及 社 會 系 統 如 何 干 擾 自 然 系 統 。 4. 瞭 解 各 種 環 境 相 關 問 題( 地 方 的、地 區 的 、 國 家 的 、 國 際 的 和 全 球 的 )。 5. 能 使 用 初 級 的 或 次 級 的 訊 息 來 源,藉 以 分 析、合 成 和 評 量 環 境 問 題 資 訊,並 基 於 事 實 或 個 人 價 值 觀 評 量 環 境 問 題 。 6. 全 力 投 入,負 責 的 和 主 動 的 以 求 環 境 問 題 的 解 決 。 7. 具 有 補 救 環 境 問 題 的 策 略 知 識 。 8. 具 有 技 能 發 展 實 施 和 評 量 單 一 策 略 和 組 合 計 劃 以 補 救 環 境 問 題 。 9. 主 動 參 與 各 階 層 的 工 作 以 補 救 環 境 問 題 。 楊 冠 政 1993 環 境 素 養 主 要 涵 蓋 環 境 敏 感 性 、 知 識 、 技 能 、 態 度 和 價 值 觀 、 個 人 投 入 與 責 任 感 , 及 主 動 參 與 等 六 大 領 域 。

(17)

表 1 環 境 素 養 內 涵 整 理 表 (續 ) 提 出 學 者 /會 議 /組 織 年 代 環 境 素 養 內 涵 蘇 宏 仁 1999 環 境 素 養 的 極 致 表 現 , 是 負 責 任 的 環 境 行 為 , 及 環 境 問 題 獲 得 充 分 的 解 決 、 改 善 。 周 儒 2000 具 有 「 環 境 素 養 的 國 民 」 指 的 應 是 , 具 有 充 分 環 境 責 任 感 之 地 球 公 民 , 不 但 能 夠 並 且 願 意 去 維 護 環 境 品 質 與 提 升 生 活 品 質 , 具 有 強 烈 的 意 願 與 他 人 或 是 自 己 獨 立 去 實 踐 對 於 環 境 相 關 的 決 定 與 承 諾 。 美 國 「 環 境 素 養 委 員 會 」 ( Environmental Literacy Council) (引 自 廖 薏 婕 , 2007) 2003 現 代 公 民 所 需 要 具 備 的 環 境 素 養 在 於:「 對 自 然 世 界 的 系 統 、 以 及 生 命 及 非 生 命 間 的 相 互 作 用 關 係 有 基 本 的 瞭 解 ; 對 環 境 的 議 題 有 敏 感 度 , 並 有 能 力 對 環 境 問 題 相 關 的 科 學 佐 證 、 不 確 定 性 、 經 濟 、 美 學 及 道 德 等 考 量 有 所 理 解 及 選 擇 。 」 地 球 知 識 學 會 (引 自 吳 家 凌 , 2003) 2002 環 境 素 養 是 需 要 知 識 、 技 能 、 態 度 和 心 智 的 習 性 引 發 個 人 對 環 境 有 積 極 的 改 變 , 並 且 每 天 或 長 期 行 動 去 維 護 與 保 存 人 與 環 境 的 永 續 關 係 。 環 境 素 養 的 需 求 是 對 問 題 的 回 答 , 學 習 去 問 關 於 地 球 及 地 球 與 人 類 的 相 互 關 係 , 學 習 找 尋 及 發 現 問 題 的 答 案 , 並 且 使 用 所 找 尋 到 的 答 案 。 國 民 中 小 學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綱 要 2008 環 境 教 育 的 教 育 目 標 包 含 : 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環 境 概 念 知 識、環 境 價 值 觀 與 態 度 、 環 境 行 動 技 能 與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 二 、 環 境 素 養 內 涵

美 國 的 環 境 素 養 評 量 小 組 (Marcinkowski & Rehfing, 1995)為 「 環 境 素 養 」建 構 出 更 為 切 實 的 內 涵,其 架 構 主 要 建 立 在 環 境 教 育 實 施 現 況 研 究 與 需 要、環 境 行 動 的 相 關 變 項 與 預 測 變 項 之 研 究 及 環 境 教 育 的 目 標 與 特 色 上 , 包 含 了 認 知 、 技 能 、 情 意 和 行 為 四 大 領 域 , 各 領 域 又 包 含 數 個 組 成 要 件,而 這 些 組 成 要 件 同 時 也 是 環 境 教 育 課 程 的 目 標 或 影 響 環 境 行 為 的 相 關 變 項 (許 世 璋 、 張 乃 千 , 2005)。 其 組 成 要 件 如 下 :

(18)

1.認 知 與 技 能 領 域 (1)生 態 學 與 環 境 科 學 的 知 識 (2)有 關 環 境 議 題 的 知 識 (3)調 查 分 析 環 境 議 題 , 並 能 提 出 解 決 方 案 的 技 能 與 知 識 2.情 意 領 域 (1)環 境 敏 感 度 : 能 夠 感 受 、 欣 賞 、 及 在 意 環 境 的 程 度 (2)控 制 觀 : 相 信 經 過 個 人 或 集 體 的 行 動 , 將 可 改 善 環 境 的 程 度 (3)環 境 態 度 與 價 值 觀 (4)環 境 責 任 感 (5)行 動 意 圖 3.行 為 領 域:涉 及 所 有 負 責 任 的 環 境 行 為 (環 境 行 動、環 保 行 動、環 保 行 為 ) (1)生 態 管 理 : 對 環 境 親 自 能 做 的 工 作 , 從 撿 垃 圾 到 森 林 保 育 都 是 (2)訴 求 : 為 環 境 問 題 所 做 的 人 際 溝 通 行 動 (3)消 費 者 主 義:個 人 或 團 體 對 某 種 商 業 或 工 業 行 為 改 變 所 做 的 經 濟 威 脅 , 如 拒 購 使 用 塑 膠 杯 的 飲 料 、 節 省 能 源 等 (4)政 治 行 動 : 藉 遊 說 、 投 票 或 競 選 等 政 治 行 動 達 成 某 種 環 境 的 目 的 (5)法 律 行 動 : 採 取 法 律 途 徑 解 決 問 題 三 、 環 境 素 養 發 展 階 層 美 國 測 驗 學 會( 簡 稱 ASTM)最 早 對「 環 境 素 養 」這 個 概 念 的 評 鑑 , 進 行 量 化 的 系 統 性 實 證 研 究 。 它 認 為 環 境 素 養 為 一 連 續 體 ( continuum) , 個 人 的 環 境 素 養 可 由 低 層 度 至 高 層 度 , 並 認 為 環 境 素 養 最 好 從 個 人 所 觀 察 的 行 動 來 決 定。個 人 之 環 境 素 養 的 發 展 是 循 序 漸 進 的,正 像 一 般 人 的 語 文 素 養 是 由 認 字、辨 字、造 詞、造 句 而 至 作 文。ASTM 認 為 個 人 的 環 境 素 養 是 經 由 三 個 階 層 逐 步 發 展 。 環 境 素 養 的 三 個 階 層 為 : 名 詞 性 環 境 素 養 ( nominal environmental literacy) 、 功 能 性 環 境 素 養 ( functional environmental literacy) 和 操 作 性 環 境 素 養 ( operational environmental literacy) 。 其 階 層 發 展 如 下 圖 1。

(19)

圖 1 環 境 素 養 發 展 階 層 1(ASTM, 2002; 引 自 高 翠 霞 , 2005) ( 一 ) 名 詞 性 環 境 素 養 名 詞 性 環 境 素 養 是 指 個 人 能 將 有 關 環 境 的 基 本 詞 彙 用 於 日 常 與 人 的 溝 通 之 中 ; 而 具 有 名 詞 性 環 境 素 養 者 , 將 會 對 環 境 產 生 正 向 的 覺 知 與 敏 感 性 , 且 能 尊 重 自 然 、 關 切 人 類 對 他 們 所 造 成 的 威 脅 。 此 外 , 他 們 還 具 備 有 關 自 然 系 統 如 何 運 作 , 及 人 類 社 會 與 自 然 互 動 情 形 等 相 關 知 識 。 ( 二 ) 功 能 性 環 境 素 養 功 能 性 環 境 素 養,意 指 個 人 對 於 自 然 或 人 類 社 會 與 自 然 間 的 交 互 作 用 , 皆 有 廣 泛 的 認 識 與 了 解 。 他 們 知 道 且 關 懷 這 些 交 互 作 用 間 的 負 面 影 響 , 並 且 具 有 分 析 、 綜 合 、 評 估 資 訊 等 技 能 , 以 依 其 個 人 的 價 值 觀 與 倫 理 觀 來 對 環 境 問 題 或 議 題 做 一 合 理 的 估 量 。 此 外 , 他 們 還 會 將 其 感 受 與 發 現 傳 遞 給 其 他 人 了 解 。 ( 三 ) 操 作 性 環 境 素 養 操 作 性 環 境 素 養 , 意 指 其 對 於 環 境 知 識 、 技 能 與 處 理 相 關 議 題 時 , 皆 明 顯 地 超 越 具 功 能 性 環 境 素 養 的 人 ; 且 其 能 收 集 、 綜 合 適 切 的 資 料 來 做 決 定 。 此 外 , 他 個 人 對 於 環 境 惡 化 的 現 象 , 有 著 強 烈 的 參 與 感 與 責 任 感,不 管 是 地 區 性 或 全 球 性 的 活 動 他 都 願 意 以 實 際 行 動 來 證 明 。 而 這 些 皆 已 是 他 的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一 部 份 。 以 上 三 個 階 段 又 可 分 為 知 識 、 情 意 、 技 能 、 行 動 四 個 層 面 , 三 個 階 段 四 個 層 面 的 重 要 內 涵 如 下 表 2, 可 以 瞭 解 這 三 個 發 展 階 層 是 漸 進 性 , 由 基 本 到 深 層 , 每 個 層 面 息 息 相 關 。

(20)

表 2 環 境 素 養 發 展 階 層 名詞性環境素養 功能性環境素養 操作性環境素養 知識 構成環境基本成分的 物質 生態、經濟、祭禮、宗教、 教育、政治的知識 收集綜合資訊,選擇 替代方案 情意 對自然和社會的欣賞 與敏感性 關切環境且有內控觀與管 理概念 參與環境問題解決, 尊重自然與社會 技能 辨認和界定問題 分析問題,且能使用資訊進 行研究 計畫、實施、評估解 決方案 行為 在平常活動中能維持 環境品質 訴求、消費者主義、政治、 法律行動、生態管理 採取行動並顯示領導 地位 資 料 來 源 : Roth, 1992 綜 合 上 述 所 整 理 的 文 獻 資 料,可 見 環 境 素 養 應 包 含 的 內 涵 未 有 統 一 說 法,故 本 研 究 以 美 國 環 境 素 養 評 量 小 組 的 研 究 為 基 礎,將 其 研 究 中 之 組 成 要 件 再 輔 以 表 1 中 所 整 理 之 環 境 素 養 內 涵 及 ASTM 提 出 的 環 境 素 養 發 展 階 層 , 進 一 步 將 認 知 、 技 能 、 情 意 和 行 為 四 大 領 域 中 , 情 意 領 域 再 分 成 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 與 環 境 倫 理 價 值 觀。因 此,本 研 究 中 所 採 用 的 環 境 素 養 內 涵 即 包 含「 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環 境 概 念 知 識、環 境 倫 理 價 值 觀 、 環 境 行 動 技 能 與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 等 五 大 項 。

(21)

第 二 節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之 環 境 教 育

根 據 97 年 國 民 中 小 學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綱 要( 教 育 部, 2010),九 年 一 貫 課 程 的 課 程 目 標 包 括 人 與 自 己,強 調 個 體 身 心 發 展;人 與 社 會,強 調 社 會 與 文 化;人 與 自 然,強 調 自 然 與 環 境 等 三 個 層 面。而 環 境 教 育 的 內 涵 也 包 含 人 與 自 己、社 會 及 自 然 三 個 層 面。環 境 教 育 藉 由 個 人 對 環 境 問 題 所 應 負 責 任 的 覺 知,積 極 正 面 環 境 態 度 的 養 成,然 後 主 動 的 參 與 環 境 行 動 , 以 瞭 解 並 促 進 自 我 的 發 展 , 環 境 教 育 不 僅 侷 限 在 自 然 生 態 保 育 , 人 文 社 會 與 自 然 環 境 的 互 動 也 屬 於 環 境 教 育 的 範 疇,特 別 是 最 近 國 際 所 關 切 的 社 會 正 義 與 環 境 正 義 的 議 題 , 更 將 環 境 教 育 的 目 標 導 向 社 會 層 面。因 此,環 境 教 育 之 課 程 目 標,希 望 教 學 者 能 透 過 各 種 教 學 活 動 引 發 學 生 對 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能 充 實 學 生 環 境 永 續 相 關 的 知 識,能 讓 學 生 對 人 與 環 境 的 互 動 有 正 確 的 價 值 觀 , 並 在 面 對 地 區 或 全 球 性 環 境 議 題 時,能 具 備 改 善 或 解 決 環 境 問 題 的 認 知 與 技 能,以 建 立 學 習 者 的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 使 之 成 為 具 有 環 境 素 養 之 公 民 。 以 下 分 列 五 點 更 具 體 描 述 環 境 教 育 課 程 目 標 , 分 別 為 : (1)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 經 由 感 官 覺 知 能 力 的 訓 練 (觀 察 、 分 類 、 排 序 、 空 間 關 係 、 測 量 、 推 論 、 預 測 、 分 析 與 詮 釋 ), 培 養 學 生 對 各 種 環 境 破 壞 及 污 染 的 覺 知 , 以 及 對 自 然 環 境 和 人 為 環 境 美 的 欣 賞 與 敏 感 性 。 其 教 學 內 容 可 以 包 括 (張 子 超 , 2003): 1.感 官 覺 知 能 力 的 訓 練 ( 觀 察 、 分 類 、 排 序 、 空 間 關 係 、 測 量 、 推 論 、 預 測 、 分 析 與 詮 釋 )。 2.自 然 環 境 與 人 為 環 境 美 的 欣 賞 與 敏 感 性 。 3.各 種 環 境 破 壞 及 污 染 的 覺 知 。 4.覺 知 環 境 的 變 遷 ( 含 自 然 環 境 與 人 文 社 會 環 境 )。 5.覺 知 人 類 行 為 對 自 然 與 人 文 社 會 環 境 造 成 的 衝 擊 。 6.覺 知 人 類 與 環 境 、 自 然 資 源 與 社 會 文 化 都 息 息 相 關 。 7.覺 知 人 類 應 負 起 的 相 關 環 境 責 任 。 8.覺 知 人 類 社 會 的 正 常 運 行 是 來 自 於 自 然 資 源 的 供 給 。

(22)

(2)環 境 概 念 知 識 教 導 學 生 瞭 解 生 態 學 基 本 概 念 、 環 境 問 題 (如 : 全 球 暖 化 、 河 川 污 染、核 污 染、空 氣 污 染、土 石 流 等 )及 其 對 人 類 社 會 文 化 的 影 響 (永 續 發 展、生 物 多 樣 性 );瞭 解 日 常 生 活 中 的 環 保 機 會 與 行 動 (如:溫 室 氣 體 減 量 、 資 源 節 約 與 再 利 用 、 簡 樸 生 活 、 綠 色 消 費 等 )。 (3)環 境 價 值 觀 與 態 度 藉 由 環 境 倫 理 價 值 觀 的 教 學 與 重 視 , 培 養 學 生 正 面 積 極 的 環 境 態 度,使 學 生 能 欣 賞 和 感 激 自 然 及 其 運 作 系 統,欣 賞 並 接 納 不 同 文 化,關 懷 弱 勢 族 群 , 進 而 關 懷 未 來 世 代 的 生 存 與 發 展 。 (4)環 境 行 動 技 能 教 導 學 生 具 辨 認 環 境 問 題、研 究 環 境 問 題、蒐 集 資 料、建 議 可 能 解 決 方 法 、 評 估 可 能 解 決 方 法 、 環 境 行 動 分 析 與 採 取 環 境 行 動 的 能 力 。 (5)環 境 行 動 經 驗 將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融 入 於 學 習 活 動 中,使 教 學 內 容 生 活 化,培 養 學 生 處 理 生 活 周 遭 問 題 的 能 力 , 使 學 生 對 學 校 及 社 區 產 生 歸 屬 感 與 參 與 感 。 環 境 行 動 的 內 涵 與 教 學 , 已 有 相 當 多 的 研 究 。 其 型 態 大 概 有 下 列 五 種 : 生 態 管 理 、 說 服 、 消 費 者 主 義 、 政 治 行 動 和 法 律 行 動 。 1.瞭 解 校 園 內 與 地 區 性 之 環 境 議 題 , 對 個 人 、 家 庭 、 學 校 與 社 區 的 影 響 , 並 經 由 簡 單 的 觀 察 、 資 料 收 集 、 實 驗 、 提 出 解 決 方 案 及 採 取 適 當 行 動 。 2.瞭 解 全 國 性 與 國 際 性 之 環 境 議 題 , 對 個 人 、 家 庭 、 學 校 與 社 區 的 影 響 , 並 經 由 觀 察 ( 或 上 網 )、 資 料 收 集 、 實 驗 、 提 出 解 決 方 案 及 採 取 適 當 行 動 。 立 基 於 以 上 五 大 目 標 相 關 其 具 體 的 能 力 指 標,則 僅 以 國 中 階 段 部 份 羅 列 以 資 參 考。在 指 標 項 目 查 詢 中,有 關「 a-b-c」的 編 號 中,a 代 表 核 心 能 力 序 號 , b 代 表 階 段 序 號 , c 代 表 流 水 號 。 第 一 階 段 為 國 小 一 至 二 年 級,第 二 階 段 為 國 小 三 至 四 年 級,第 三 階 段 為 國 小 五 至 六 年 級,第 四 階 段 為 國 中 一 至 三 年 級。因 此 國 中 階 段 的 環 境 教 育 能 力 指 標 應 落 入 b 的 第 4 階 段 , 茲 將 其 對 應 的 項 目 條 列 如 下 :

(23)

(1)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 1-4-1 覺 知 人 類 生 活 品 質 乃 繫 於 資 源 的 永 續 利 用 和 維 持 生 態 平 衡 。 (2)環 境 概 念 知 識 2-4-1 瞭 解 環 境 與 經 濟 發 展 間 的 關 係 。 2-4-2 認 識 國 內 的 環 境 法 規 與 政 策、國 際 環 境 公 約、環 保 組 織,以 及 公 民 的 環 境 行 動 。 2-4-3 能 比 較 環 境 議 題 中 文 化 間 的 差 異,並 能 理 解 環 境 正 義 及 世 代 公 平 的 內 涵 。 (3)環 境 價 值 觀 與 態 度 3-4-1 關 懷 弱 勢 團 體 及 其 生 活 環 境 。 3-4-2 養 成 積 極 探 究 國 內 外 環 境 議 題 的 態 度 。 3-4-3 關 懷 未 來 世 代 的 生 存 與 永 續 發 展 。 3-4-4 願 意 依 循 環 保 簡 樸 與 健 康 的 理 念 於 日 常 生 活 與 消 費 行 為 。 (4)環 境 行 動 技 能 4-4-1 能 運 用 科 學 方 法 鑑 別 、 分 析 、 瞭 解 周 遭 的 環 境 狀 況 與 變 遷 。 4-4-2 能 草 擬 自 己 居 住 社 區 之 環 境 保 護 行 動 計 畫 。 4-4-3 能 以 調 查 與 統 計 分 析 等 方 式 檢 討 環 境 問 題 解 決 策 略 之 成 效 。 4-4-4 能 以 客 觀 中 立 的 態 度 與 他 人 對 環 境 議 題 進 行 辯 證,以 說 服 他 人 或 者 接 受 指 正 。 4-4-5 能 抵 制 違 反 環 境 保 護 相 關 法 規 之 產 品 。 4-4-6 能 進 行 公 民 行 動 之 遊 說 與 訴 願,要 求 相 關 單 位 重 視 並 改 善 環 境 問 題 。 (5)環 境 行 動 經 驗 5-4-1 具 有 參 與 國 際 性 環 境 議 題 調 查 研 究 的 經 驗 。 5-4-2 參 與 舉 辦 學 校 或 社 區 的 環 境 保 護 與 永 續 發 展 相 關 活 動 。 5-4-3 能 與 同 儕 組 成 團 隊,採 民 主 自 治 程 序,進 行 環 境 規 劃 以 解 決 環 境 問 題 。 5-4-4 具 有 提 出 改 善 方 案 、 採 取 行 動 , 進 而 解 決 環 境 問 題 的 經 驗 。 其 學 習 內 容 如 表 3:

(24)

表 3 九年一貫環境教育學習內容表 內涵 學習目標 學習主題 建議融入之學習 領域 內容說明 (1) 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度 經由感官覺知能 力的訓練,培養學 生對自然環境與 人為環境美的欣 賞與敏感度  經 由 實 際 體 驗,培養學生對 各 種 環 境 破 壞 及污染的覺知 自然環境體驗 欣賞自然之美 環境污染、破壞與人 的關係 各學習領域 體驗生活周遭環境問 題 啟發欣賞自然之美的 情操 以藝文創作表達對自 然和人文關懷 覺知生活型態對環境 的影響 覺知環境汙染對生態 的影響 觀察環境變遷對生態 環境影響 體會人類社會與生態 系統相互依存關係 (2)環境概 念知識 認識環境與瞭解 生態學基本概念 瞭解環境問題現 況及其對人類社 會文化的影響 瞭解日常生活中 的環保行動與永 續發展的內涵 認識環境與經濟 關係、環境法規 與政策、國際環 境公約及環保組 織 認識環境與生態學 的基本概念 探索環境問題(學 校、社區、國內、 全球性) 生活環保(能源節 約、資源保育、簡 樸生活、綠色消 費、廢棄物減量、 核污染等) 環境正義與世代公 平永續發展 環境與經濟環境基 本法、環保政策、 京都議定書、環保 公約等、政府環保 組織與 NGO 等 語文、社會、自然與 生活科技、綜合活 動、健康與體育 觀 察 與 探 究 周 遭 環 境,瞭解基本的生態學 概念 瞭解生活周遭和全球 性 的 環 境 議 題 的 內 涵,並深入探究對人類 社會與發展的影響 生活中可以力行的環 保工作與做法 認知經濟發展與環境 保護之間的關係,「生 活品質」不僅是物質消 費,而是永續發展 瞭 解 環 境 法 規 與 政 策、環保組織及國際環 境公約,並瞭解公民行 動如何能影響環境決 策、改善環境品質

(25)

表 3 九年一貫環境教育學習內容表(續) 內涵 學習目標 學習主題 建議融入之學習 領域 內容說明 (3)環境價 值觀與 態度 培養正面積極環 境態度,感恩大 自然及其運作系 統 欣賞並接納不同 文化,關懷弱勢 族群與未來世代 的生存發展 環境倫理:人類中 心倫理、生命中心 倫理與生態中心倫 理 環境正義與代間正 義 環境權 動物權、動物福利 語文、社會、自然與 生活科技、藝術與人 文、綜合活動、生活 能瞭解人與環境互動 互依關係,尊重環境中 各 類 生 物 的 生 存 價 值,及人與生物間的倫 理關係 瞭解並尊重不同族群 文化,學習關懷弱勢團 體和周遭環境 (4)環境行 動 技 能 運用科學方法歸 納不同區域性環 境問題的原因與 研析可能解決方 式,並採取環境 行動 能規劃、執行個 人和集體的校園 清潔活動,或組 織學校及社區的 環境保護、關懷 弱勢族群活動 環境問題調查 環境行動技能(例 如:環境議題之說 服與協商、環境生 態之管理與消費、 環境行動之法律與 政治手段、分析與 評估行動策略成 效) 規劃環境行動計畫 執行環境行動計畫 各學習領域 學習簡單的日常生活 科技,如:運用數位相 機、DV 等影音媒材進 行記錄 運用科學方法收集資 料 瞭 解 社 區 環 境 問 題,並能善用問題解決 策略,解決環境問題 學習環境行動技能演 練 規劃執行校園與社區 環境保護行動相關活 動,強調「服務學習」 與「社區參與」之精神

(26)

表 3 九年一貫環境教育學習內容表(續) 內涵 學習目標 學習主題 建議融入之學習 領域 內容說明 (5)環境行 動經驗 具備環境友善的 素養與處理生活 周遭環境問題的 能力 具有參與國際合 作的經驗 經 由 關 懷 、 參 與、組織、規劃、 執行,逐步建構 學生環境行動經 驗 經由參與活動建 立社區意識,培 養學生地方感與 參與感 環境友善的行動經 驗(例如:生態旅 遊、棲地保育、綠 建築、永續農業、 永續林業、生態工 法、生態社區營 造、生態城市、綠 色消費等) 參與居家、校園與 社區環境問題解決 行動經驗 參與探究全球性環 境問題經驗 建立基本的公民參 與機制和落實伙伴 合作經驗 各學習領域 具體提出環境友善的 行動經驗,並能草擬一 份環境友善行動計畫 參與學校社團和 NGO 的環境保護活動 瞭解國際性的環境議 題,並能參與調查研究 與環境行動 環境素養外顯表現於 願意主動付諸行動以 改善或提升環境系統 的健康 瞭解國際性或全球性 的環境議題,並能合 作、分享、參與、調查、 研究與環境行動 資 料 來 源 : 教 育 部 , 2010

第 三 節 環 境 教 育 之 規 劃

台 灣 自 民 國 80 年 起『 教 育 部 加 強 推 行 環 境 教 育 計 畫 』實 施 要 領 中, 將 環 境 教 育 列 入 大 學『 通 識 教 育 』的 課 程 中。此 計 劃 已 明 文 提 出 大 專 推 行 環 境 教 育 的 綱 領,並 促 進 日 後 大 學 環 境 通 識 課 程 的 積 極 開 設。因 此 主 持 「 通 識 教 育 專 案 研 究 計 畫 」 的 研 究 小 組 , 王 順 美 、 張 子 超 、 柯 淑 婉 、 陳 素 晴、陳 富 雄( 2000)等 五 人 則 針 對 國 內 大 專 環 境 教 育 通 識 課 程 內 涵 架 構 做 了 初 步 規 劃。他 們 參 考 了 國 內 外 文 獻、邀 請 不 同 領 域 的 環 境 教 育 課 程 的 教 授 擔 任 顧 問 指 正,發 展 一 套 課 程 架 構 與 內 涵,供 老 師 參 考,使 大 專 環 境 教 育 通 識 課 程 在 多 樣 化 中 而 不 失 其 基 本 精 神。此 計 畫 的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了 環 境 教 育 的 精 神,並 提 供 具 體 的 內 涵。其 以 環 境 教 育 的 五 個 目 標 --覺 知 、 知 識 、 態 度 、 技 能 和 行 動 , 為 四 個 主 要 領 域 , 各 領 域 下 包 含

(27)

數 個 架 構 , 各 架 構 下 擁 有 數 個 內 涵 , 並 提 供 例 子 或 解 釋 來 闡 述 各 內 涵 , 使 其 更 明 確 清 楚 其 意 涵 。 表 4 環 境 教 育 通 識 課 程 之 內 涵 及 架 構 表 ( 王 順 美 等 , 2000) 項 目 架 構 指標內涵細項 釋 例 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 一、覺知環境的 現況 1.察覺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的美。 -察覺周遭環境中的自然及 其美,如:社區公園、行道 樹、水池 2.察覺環境的變化,並對於各種環 境破壞、污染具有敏感度。 -察覺人為環境中的污染問 題,如:水污染、化肥學料、 農藥問題、流浪狗問題 3.察覺自然環境與人文社會環境的 變遷。 -察覺社區中自然景物、產 業、生活等的變遷 二、覺知個人對 自然與人文環境 所造成之衝擊 1.覺知個人的環境認知、價值對做 決定、行為的影響。 -了解山坡地種植造成水土 流失,不購買高山水果 2.覺知個人的決定與行為會對環境 造成正面及負面的影響。 -自己以身作則做環保會影 響他人及社會 三、覺知自然環 境、人文社會與 個人的生活、生 命息息相關 1.覺知人類社會的正常運行是來自 大自然的供給。 -人們的食、衣、住、行等 直接、間接來自於大自然 2.覺知環境問題影響人類的健康、 生活品質。 覺知人類生活品質乃繫於資源的永 續利用和維持生態平衡。 -鎘米、酸雨、戴奧辛、輻 射屋、土石流等,影響健康 及生活品質 3.覺知社會的不正義與環境污染的 關連性。 -核廢料、汞污泥移至第三 世界國家、水庫與當地居 民、原住民與國家公園之問 題 四、覺知解決環 境問題的潛能 1.覺知自發性地從自身及周遭環境 的努力是改善環境的起點。 -認養公園 -共同購買、廚餘變堆肥 2.覺知合作的伙伴關係為解決環境 的要素。 -國際黑面琵鷺救援聯盟 -生態保育聯盟;反核、搶 救棲蘭聯盟 環 境 知 識 概 念 一、瞭解人與自 然互動的基本概 念 (瞭解基本的生 態原則,以及人 類與自然和諧共 生的關係) (一)物物相關 互動與互依 (二)物有所歸 能量的流動與物質循環 (三)自然善知 生物多樣性、環境負荷、消 長恆定性 (四)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資源的有限性、永續發展

(28)

表 4 環 境 教 育 通 識 課 程 之 內 涵 及 架 構 表 ( 王 順 美 等 , 2000) (續 ) 項 目 架 構 指標內涵細項 釋 例 二、瞭解各種環 境議題的現況對 個人與社會的影 響,以及解決策 略 (一)瞭解環境議題現況 1.全球性的環境議題及其對個人 健康、生活品質與人類生存 的影響 2.區域性的環境議題 3.地方性的環境議題 -臭氧層破洞、全球暖化、 森林砍伐、沙漠化、人口問 題、貧窮問題、水資源缺 乏、野生生物滅種、海洋環 境議題、酸雨問題、有害廢 棄物移轉、…等。 -水污染、水資源缺乏、地 層下陷、空氣污染、有毒廢 棄物、202 兵工廠、中科、 國光石化環境開發等議題。 -垃圾、噪音、山坡地問 題、汽機車問題、熱島效 應、農地農藥污染…等。 (二)瞭解資源管理的策略 1.保護大氣層,能源轉型 2.控制荒漠化 3.滿足農業需要而不破壞土地資 源,持續性的綜合性土地 4.資源利用保護並合理使用森 林、水、海洋資源 5.生物多樣性之永續發展 -能源使用效率、可持續能 源研究、氣候變遷問題研究 -土地的需求利用評估、土 地資源之持續利用與管理 -國際熱帶木材協定 (ITTA) -倫敦條約(MAPPOL 73/78 Convention) -以經濟誘因促使生物多 樣化與合理性的持續運用 三、瞭解人類文 化(思想、社會、 政治、經濟、技 能等)對環境的 影響 (一)瞭解造成環境生態問題之 世界觀和價值信念以及生態共存 共榮的世界觀 -人類發展的思想史、科學 史、深層生態學、蓋亞 (GAIA)理論

(29)

表 4 環 境 教 育 通 識 課 程 之 內 涵 及 架 構 表 ( 王 順 美 等 , 2000) (續 ) 項 目 架 構 指標內涵細項 釋 例 (二)瞭解人類社會活動對環境 的影響 1.瞭解都市化的社會面弊病 2.瞭解本國與國際之「社會不公 義」與環境問題的關連性以及需 同時解決的必要性 3.瞭解維持社會公義的必須原則 和公民權 4.瞭解城鄉規劃發展朝向生態化 的精神和原則 -人際間的疏離與無根性; 犯罪、暴力與色情問題 -原住民、少數民族與弱勢 族群易遭受環境公害與資源 耗竭問題 -基本的平等自由權原則、 機會均等原則、差異原則(處 境最不利者得到最大利益) -充分資訊權、公開聽證 權、賠償權、民主的參與; 環境權 -以「生態都市」、「綠建 築」為標的之都市改造運動 -社區總體營造 (三)瞭解人類政治活動對環境的 影響 1.瞭解國際間資源爭奪的衝突 2.國際合作的環境保護潮流及作法 3.瞭解政府及民間保護環境的作法 -美伊戰爭;「南」與「北」 的對峙 -人類環境會議、地球高峰會 -環境法規、環保團體、政黨 政治、環境政策與環境管理制 度 (四)瞭解人類經濟活動對環境的 影響 1.瞭解資本主義、市場競爭對地球資 源的影響 2.明瞭永續性經濟發展的精神、內涵 與原則 3.明瞭科技的利弊及無中立性 4.明瞭發展具環境倫理之科技的重 要及相關原則 -量販店、跨國公司 -生產綠色產品;綠色消費; 區域發展的自主與自足;朝向 「為消費需要而生產」為發展 目標 -複製羊 -新科技的創新發展以生態 整體福祉為考量;清潔生產; 新淨能源開發;具環境倫理之 科技的轉移和普及

(30)

表 4 環 境 教 育 通 識 課 程 之 內 涵 及 架 構 表 ( 王 順 美 等 , 2000) (續 ) 項 目 架 構 指標內涵細項 釋 例 四、暸解個人行 如何影響環境 (一)直接的個人行為影響環境 -濫墾、濫伐、放生、污染、 棄養,以致於自然環境破壞、 生態失衡 (二)間接的個人行為影響環境 -經由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消 費,以致於資源耗竭、環境污 染、生態失衡、自然消失、物 種滅絕 五、瞭解解決環 境問題所需的責 任的公民行動 (一)生態管理 -水土保持、資源回收、垃圾 處理、開闢生態園 (二)說服 -理性訴求、情緒訴求、強迫 性訴求 (三)消費者主義 -直接杯葛、間接杯葛、消費 者保育 (四)政治行動 -遊說、投票、競選活動 (五)法律行動 環 境 倫 理 價 值 觀 一、欣賞並感激 自然及其運作 欣賞自然的美,並以創作文章、美 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 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以生態的美、生命的美、自 然與心靈的互動之主體的攝影 等 欣賞並感激自然系統運作的和諧性 -多樣性、均衡性、變化性與 循環性 感恩大自然的供應、願意珍惜自然資 源 -惜福愛物 向大自然的智慧虛心學習 -生物與環境的和諧共存;生 活中順應自然的運作 二、關切自然及 其相關事物的整 體性 願意改變生活形式,實踐綠色消費 -食、衣、住、行力求簡樸 願意主動學習環境知識與技能 -閱讀觀賞環保新聞、生態節 目等;堆肥製作 尊重並支持生態系的完整性及多樣 性 -支持生態保護區的整體保護 支持任何人類活動必須不破壞環境 的涵容能力 -支持環境影響評估、生態旅 遊

(31)

表 4 環 境 教 育 通 識 課 程 之 內 涵 及 架 構 表 ( 王 順 美 等 , 2000) (續 ) 項 目 架 構 指標內涵細項 釋 例 三、尊重土地、 他人及其他生 命與文化 關懷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地 -關懷地區的生活變遷史 -願意在生活空間中,適當提 供野生物的生存 -願意了解產生自然文學的 文化社會脈絡 -願意參與民俗節慶活動,保 護鄉土文物 -欣賞本土的或原住民的生 態智慧 -以民主態度方式尊重社會 中的多元文化及其價值 尊重他人及其他生命的所需及其權 益,進行自己與他人和其他生命均衡 的互動 重視本土自然及文化,建立鄉土意識 和情感 尊重多元文化、價值的差異性 四、關切社會不 公義、環境不正 義的現象 願意在生活中消弭兩性、種族歧視、 環境破壞的觀念與行為 -支持家務分工;願意檢舉違 反環保的行為 願意支持有助社會公義、環境正義的 政策 -支持殘障人士雇用率保 障;公車專用道 五、重視解決環 境問題的歷程 願意以民主方式做決定,傾聽各種人 的聲音 -公聽會 願意與人合作,建立夥伴關係來解決 問題 -國際「根與芽」計劃; GREEN 計劃 願意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 -投書、遊行、靜坐抗議 環境 行動 技能 一、解決環境問 題的技能 (一)界定環境問題的內涵與影響 -以「檳榔」為題,進行左列 ﹝一﹞至﹝五﹞項 (二)研擬環境問題的解決策略 (三)評估解決策略的優劣得失與所 造成的影響 (四)解決策略的執行與落實 (五)檢討解決策略的執行成效 二、以環境保護 的角度,省察個 人生活方式的 技能 (一)澄清個人生活行為之價值的技 能 -決定是否哺餵母乳;決定是 否買車 (二)省察個人日常行為對社會及環 境的影響 -檢查冰箱、衣櫥,檢討自己 購買行為及動機

(32)

表 4 環 境 教 育 通 識 課 程 之 內 涵 及 架 構 表 ( 王 順 美 等 , 2000) (續 ) 項 目 架 構 指標內涵細項 釋 例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一、積極在日常生 活中實踐負責任 的環境行為 (一)維持身心的健康 -親近自然;參與生態旅遊; 從事勞力之工作 (二)簡樸的生活 -多喝開水;資源重複使用; 冷氣汽車少用 二、積極參與社區 事務、環保活動 (一)積極參與社區事物與環保活動 -社區跳蚤市場;社區讀書會 (二)積極參與政府機關與民間團體 所舉辦的環保活動 -種樹救水源活動、淨灘 (三)能與志同道合者共同推行環保 活動 -參與共同購買、汽車共乘 (四)支持或參與環保團體 -獻金、擔任義工 三、在個人專業領 域中積極循求關 懷環境的實踐途 徑,並加以落實 (一)探索個人專業領域與環境保護 的相互關係 -以「造紙業」為例,實行左 列﹝一﹞至﹝四﹞項 (二)從個人專業領域實踐環境保護 (三)終生關懷環境並能持續地位環 境保護出力 (四)在職場中能說服同事、老闆、 同仁朝有利環境的方式經營 參 考 來 源 : 修 改 自 何 雅 婷 ( 2007) 王 順 美 (2000)等 人 所 規 劃 的 環 境 教 育 內 涵 分 為 五 大 項 目 :「 環 境 覺 知 與 敏 感 度 」、「 環 境 知 識 概 念 」、「 環 境 倫 理 價 值 觀 」、「 環 境 行 動 技 能 」 及 「 環 境 行 動 經 驗 」, 與 本 研 究 的 環 境 素 養 內 涵 相 似 , 因 此 研 究 者 採 用 此 架 構 為 基 礎 , 發 展 成 為 環 境 素 養 指 標 之 主 架 構 , 並 參 考 其 指 標 內 涵 , 修 改 為 適 用 於 國 中 學 生 之 指 標 。

(33)

第 四 節 環 境 素 養 相 關 研 究

研 究 者 蒐 集 國 內 外 環 境 素 養 相 關 研 究 , 一 方 面 作 為 問 卷 編 制 之 依 據,另 一 方 面 對 研 究 結 果 進 行 對 照。茲 將 國 內 外 相 關 文 獻 資 料 分 別 整 理 如 下 : 一 、 國 內 環 境 素 養 相 關 研 究 國 內 環 境 學 者 對 環 境 素 養 之 研 究 皆 不 盡 相 同,為 更 明 瞭 環 境 素 養 之 內 涵,以 作 為 編 制 問 卷 之 依 據,研 究 者 整 理 近 年 來 國 內 對 國 中 學 生 環 境 素 養 之 相 關 研 究 ( 包 括 : 環 境 知 識 、 環 境 敏 感 度 、 環 境 行 為 態 度 等 ) , 如 表 5: 表 5 國 內 環 境 素 養 相 關 研 究 作者/年代 論文名稱 內容簡述 陳思利 (2002) 環境行為相關因素 之研究—以屏東縣 國中學生為例 1. 環境問題知識答對率僅有五成,可能和現行 的學校教育無法提供足夠的環境教育教學 有關。 2. 環境責任感、環境敏感度及環境行為態度等 得分僅略高於中立意見,顯示皆有再提升的 空間。 陳珮英 (2003) 國中學生永續發展 行為意圖及其相關 因 素 研 究 ~ 以 台 北 市大安區國中學生 為例 1. 永續發展知識平均得分偏高,顯示研究對象 具有良好的永續發展知識。 2. 永續發展價值觀、永續發展技能、環境敏感 度等變項之平均得分有偏正向的情形。 3. 永續發展行為意圖平均得分有偏正向情 形,為中上程度。 4. 「年級」、「家庭社經地位」會造成永續發展 價值觀上的差異。 5. 永續發展知識、永續發展價值觀、永續發展 技能、環境敏感度等變項與永續發展意圖皆 存有顯著的正相關。 王雅慧 (2008) 九年級學生環境知 識與環境態度之研 究—以臺南縣兩所 學校為例 1. 鄉村型學校學生環境知識平均答對率較都 市型學校學生低。 2. 學生獲得環境保護資訊來源的前三名為電 視、網路、老師。 3. 不同「性別」、「現居地居住時間」、「接觸大 自然的頻率」、「過去遭遇環境問題經驗多 寡」學童的環境態度均無顯著差異。 4. 學生在環境知識與環境態度之間無相關性。

(34)

表 5 國 內 環 境 素 養 相 關 研 究 (續 ) 作者/年代 論文名稱 內容簡述 許佳殷 (2008) 發現環境教學方案 對國一學生環境永 續發展概念之成效 研究 實施發現環境教學方案,在環境永續發展的知識 與態度層面有顯著提升的情形,但在環境永續發 展行為方面卻未達顯著差異,推測應是課程時間 較短,尚無法改變學生行為使之養成習慣。發現 環境教學方案可以有效增進學生環境永續發展 整體概念。 周淑嬌 (2008) 國中生環境知識、環 境態度、自我效能、 環境行動經驗與環 境行為意圖之相關 研究—以台北縣某 所國中學生為例 1. 環境知識得分偏高,「年級」因素在環境知 識呈顯著差異。 2. 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自我效能、環境行動 經驗與環境行為意圖間呈現顯著正相關。 3. 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自我效能、環境行動 經驗等預測變項對環境行為意圖具有顯著 的影響力。 黃凱羚 (2008) 國中生環境知識、環 境價值觀、環境敏感 度與環境行為意圖 之相關研究—以台 北縣某所國中學生 為例。 1. 環境知識得分偏高,「年級」因素在環境知 識呈顯著差異。 2. 環境價值觀得分達中上程度,「年級」因素 在環境價值觀呈顯著差異。 3. 環境敏感度得分偏中上程度。 4. 環境知識、環境敏感度與環境行為意圖間呈 現顯著正相關。 5. 環境知識、環境敏感度等預測變項對環境行 為意圖具有顯著的影響力。 郭家玲 (2010) 大臺北地區國中學 生對於全球暖化與 節能減碳知識、態 度、行為意向之研究 1. 學生的全球暖化與節能減碳訊息來源以媒 體和教師為主。 2. 學生的全球暖化與節能減碳整體知識表現 尚可,整體態度偏正向表現,整體行為意向 則偏向中間表現。 3. 「年級」、「喜好科目」、「父母親學歷」對整 體知識的表現有顯著差異。 4. 「性別」、「父母親學歷」對整體態度的表現 有顯著差異。 5. 「年級」、「喜好科目」、「父母親學歷」對整 體行為意向的表現有顯著差異。 6. 全球暖化與節能減碳知識、態度、行為意向 間呈現正相關。

(35)

表 5 國 內 環 境 素 養 相 關 研 究 (續 ) 作者/年代 論文名稱 內容簡述 蕭伯紹 (2010) 國中學生環境教育 知識與環境態度之 相關研究 1. 國中學生對環境教育知識現況在中等以上。 2. 國中學生的環境態度多屬積極正向。 3. 國中學生的環境教育知識在「年級」、「父母 社經地位」、「環境教育資訊來源」、「參加環 境相關活動經驗」層面上有差異。 4. 國中學生的環境態度在「性別」、「參加環境 相關活動」、「父母社經地位」、「環境教育資 訊來源」層面上有差異。 由 以 上 研 究 可 知 環 境 知 識 、 態 度 ( 包 含 價 值 觀 、 敏 感 度 )、 行 為 與 「 城 鄉 」、「 年 級 」、「 性 別 」、「 父 母 親 學 歷 」、「 社 經 地 位 」、「 環 境 資 訊 來 源 」有 所 相 關 。 背 景 變 項 的 不 同 , 可 能 會 影 響 環 境 知 識 、 態 度( 包 含 價 值 觀、敏 感 度 )、行 為 的 增 減。因 此 本 研 究 採 用「 居 住 地 」、「 年 級 」、「 性 別 」、「 父 母 親 學 歷 」、「 父 母 親 職 業 」、「 環 境 資 訊 來 源 」等 背 景 變 項 來 探 討 對 環 境 素 養 有 何 差 異 。 另 外,研 究 者 參 考 上 述 文 獻 資 料 作 為 日 後 量 表 發 展 之 依 據,將 相 關 量 表 題 項 整 理 如 表 6: 表 6 國 內 環 境 素 養 相 關 量 表 題 項 作者/年代 量表題項 層面 陳思利 (2002) 我會鼓勵家人、同學節約能源、節約用水、及參與資 源回收的工作。 環境行動經驗 我會說服家人、同學做資源回收的工作。 環境行動經驗 我會說服家人、同學自備購物袋購物。 環境行動經驗 陳珮英 (2003) 人類依賴環境資源以維持生命。 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地球上的各種資源,特別是土壤、水、礦物等,它們 可以支持生物的生存。 環境概念知識 地球環境是由各種元素組成,其資源是有限的。 環境概念知識 人類依賴環境資源以維持生命。 環境概念知識 石油如不節省使用,將造成永久性的能源枯竭。 環境概念知識 我會運用資訊網路獲得環境議題的相關資訊。 環境行動技能

(36)

表 6 國 內 環 境 素 養 相 關 量 表 題 項 (續 ) 作者/年代 量表題項 層面 我會參加校內所舉辦的環保宣傳活動(如:大型講 座、環保週、校園生態導覽、社區環保關懷、藝文競 賽活動等)。 環境行動經驗 我能成功的說服家人、同學或朋友參與環保行動。 環境行動經驗 王雅慧 (2008) 酸雨會造成下列哪一個危害?(A)皮膚癌罹患的機 率(B)危害蔬菜的生長(C)湖泊 pH 值的增加(D) 洋流方向的改變。 環境概念知識 臭氧層破洞的擴大,會直接造成下列哪一情形的發 生?(A)地球溫度的增加(B)水污染(C)罹患皮 膚癌的機率增加(D)洋流方向的改變。 環境概念知識 許佳殷 (2008) 當看電視、報紙、書籍、上網或聽廣播時,我會關心 環境保育的相關訊息。 環境行動技能 我知道該如何取得各種環境議題或現況的相關資訊。 環境行動技能 郭家玲 (2010) 我會主動注意和全球暖化有關的消息。 環境行動技能 我平常會和家人朋友討論節能減碳的相關議題。 環境行動技能 全球暖化會使極端天氣現象(如:巨大颱風、豪大雨) 增加。 環境概念知識 全球暖化可能會造成部份地區糧食不足。 環境概念知識 蕭伯紹 (2010) 我有察覺到台北縣的空氣品質有沒有發生變化。 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我有注意到台北縣自然環境有無被破壞的情形。 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目前台灣地區的能源何項敘述是正確的? (1)蘊藏量貧乏,完全需仰賴進口 (2)蘊藏量極少, 大多需仰賴進口(3)蘊藏量足夠,少數需仰賴進口 (4) 蘊藏量豐富,不需仰賴進口。 環境概念知識 二 、 國 外 環 境 素 養 相 關 研 究

(一 )美 國 學 者 McBeth & Hungford( 2008)等 在 執 行 國 家 環 境 素 養 評 量 之 基 線 ( Baseline) 建 立 研 究 環 境 素 養 之 指 標 項 目 是 建 構 在 認 知 、 情 意 、 行 為 、 技 能 之 下 的 生 態 知 識 、 口 頭 允 諾 、 環 境 行 為 、 環 境 敏 感 度 、 議 題 確 認 及 分 析 技 巧 、 環 境 行 動 計 畫 等 六 個 面 向 ; 評 量 題 庫 的 部 份 則 包 含 選 擇 題 , Likert題 型 , 且 可 在 傳 統 50分 的 課 程 中 , 在 老 師 的 協 助 下 完 成 。 該 評 量 主 要 針 對 6、 8年 級 , 做 學 校 內 基 礎 分 析 、 不 同 年 級 學 生 間 的 差

數據

表 1 環 境 素 養 內 涵 整 理 表 (續 )  提 出 學 者 /會 議 /組 織   年 代   環 境 素 養 內 涵   蘇 宏 仁   1999  環 境 素 養 的 極 致 表 現 , 是 負 責 任 的 環 境 行 為 , 及 環 境 問 題 獲 得 充 分 的 解 決 、 改 善 。   周 儒   2000  具 有 「 環 境 素 養 的 國 民 」 指 的 應 是 , 具 有充 分 環 境 責 任 感 之 地 球 公 民 , 不 但 能 夠 並且 願 意 去 維 護 環 境 品
圖 1 環 境 素 養 發 展 階 層 1(ASTM, 2002; 引 自 高 翠 霞 , 2005)  ( 一 ) 名 詞 性 環 境 素 養   名 詞 性 環 境 素 養 是 指 個 人 能 將 有 關 環 境 的 基 本 詞 彙 用 於 日 常 與 人 的 溝 通 之 中 ; 而 具 有 名 詞 性 環 境 素 養 者 , 將 會 對 環 境 產 生 正 向 的 覺 知 與 敏 感 性 , 且 能 尊 重 自 然 、 關 切 人 類 對 他 們 所 造 成 的 威 脅 。 此 外 , 他 們 還 具
表 2 環 境 素 養 發 展 階 層   名詞性環境素養  功能性環境素養  操作性環境素養  知識  構成環境基本成分的 物質  生態、經濟、祭禮、宗教、教育、政治的知識  收集綜合資訊,選擇替代方案  情意  對自然和社會的欣賞 與敏感性  關切環境且有內控觀與管理概念  參與環境問題解決,尊重自然與社會  技能  辨認和界定問題  分析問題,且能使用資訊進 行研究  計畫、實施、評估解決方案  行為  在平常活動中能維持 環境品質  訴求、消費者主義、政治、法律行動、生態管理  採取行動並顯示領導地
表 3 九年一貫環境教育學習內容表(續)  內涵  學習目標  學習主題  建議融入之學習 領域  內容說明   (3)環境價 值觀與 態度   培養正面積極環 境態度,感恩大自然及其運作系 統   欣賞並接納不同 文化,關懷弱勢 族群與未來世代 的生存發展   環境倫理:人類中心倫理、生命中心倫理與生態中心倫理 環境正義與代間正義 環境權   動物權、動物福利  語文、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生活   能瞭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尊重環境中各 類 生 物 的 生 存 價值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Learning elements of the knowledge contexts at junior secondary level in the TEKLA Curriculum Guide was enriched to give students a broad and balanced. foundation on

The min-max and the max-min k-split problem are defined similarly except that the objectives are to minimize the maximum subgraph, and to maximize the minimum subgraph respectively..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health literacy and risk behavior of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so as to provide relevant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Survey duration

• If we want analysis with amortized costs to show that in the worst cast the average cost per operation is small, the total amortized cost of a sequence of operations must be

As to the effects of internet self-efficacy on information ethics, students who get high, middle, and low scores on basic computer operation also perform differently on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erform a numerical analysis on the thermal effect of shape-stabilized PCM plates as inner linings on the indoor air temperatur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male students intend to have a negative money attitude.. Students who save money habitually intend to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dim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