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信念與實務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信念與實務之研究"

Copied!
1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臺 中 教 育 大 學 幼 兒 教 育 學 系 碩 士 班

碩 士 論 文

指導教授: 李桂蘭 博士.陳曉嫻 博士

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

音樂教學信念與實務之研究

研究生:黃春萍 撰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

(2)

謝 誌

人生旅途中每一個階段都像是一段旋律。回顧二年研究所的學習過程,同時

經歷搬家、請調、到職務異動而首次接觸行政工作,一連串變動接踵而來,期間

幾經情緒激動起伏、緩和調適,個中滋味回憶起來,感覺有如古典樂曲的浪漫掺

雜著賦格的理性,時而又慵懶如爵士藍調,偶爾也會激奮如亡國詩歌,有時更是

忍受挫折,傷心如婉轉小調、悸動如巧妙舞曲,但這一切最後都隨民歌輕快的節

奏飛逝而去,餘下的樂譜未完,仍要竭盡心力地譜,快樂地演奏。

困難要自己克服,障礙靠自己衝破,機會更要自己創造,在跌跌撞撞的人生

旅途上,身邊總是會有著許多貴人協助自己克服困難、衝破障礙、創造機會。這

些貴人是恩師、是長官、是同事、是同學、是學姊、學妹。然而,最重要的貴人,

當然是我摯愛的家人。感謝指導教授李桂蘭老師、陳曉嫻老師在撰寫論文過程中

不厭其煩細心的指導;感謝幼教系的老師們二年來的傳道、授業及解惑;感謝文

開附幼的同事們給我的鼓勵打氣;感謝大成附幼及縣府的長官,給我機會執行幼

教中心業務及歷練行政事務,增廣見聞;感謝同學們的友情關懷;感謝淑慧學姐

在統計資料分析上給我的指點;更感謝老公、感謝二個乖巧可愛的孩子,分擔家

務讓我有充足的時間可以靜下心來坐在電腦前面完成論文;還要感謝最疼愛我的

父親及已在天國的母親賦予我智慧及堅強的毅力得以完成學業,讓我一路通過層

層考驗完成人生每一階段的任務。

要感謝的人豈僅止於此?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僅以此論文獻給成長路上

所有關心、愛護、指導我的人!

(3)

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信念與實務之研究

黃春萍

摘 要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目前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的音樂教學信念及幼稚園教師的

音樂教學實務之音樂課程內涵與音樂教學方式實施之現況。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之中部

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在音樂教學信念及音樂教學實務之音樂課程內涵與音樂教學方式

實施現況之相關與差異。

本研究以台中市、台中縣、南投縣、彰化縣,中部地區四縣市公立幼稚園教師為研

究對象進行系統叢集抽樣調查,透過自編問卷「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信念

與實務調查問卷」調查 302 位教師獲得結果,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中部地區公幼教師對幼稚園音樂教學普遍抱持正向之信念,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

教師年齡愈長實施音樂教學之信念愈正向,實施音樂教學實務之課程內涵愈豐富多元。中

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年齡與音樂教學實務中之「教學方式」間則無顯著相關之情形,中

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之音樂教學信念及音樂教學實務與個人服務年資之長短無關。

二、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不因職別、最高學歷之不同而在音樂教學實務之課程

內涵上產生差異。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因所在地之不同而在音樂教學實務之課程內

涵上產生差異,其中以台中市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課程內涵較台中縣公立幼稚園教

師音樂教學課程內涵豐富多元。

三、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不因幼稚園所在地、職別(正式、代理代課教師)

及最高學歷(大學畢業、研究所畢業)之不同而在音樂教學實務之教學方式上有所差異。

四、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其音樂教學信念與音樂教學實務之課程內涵的積差

(4)

實施音樂教學時選用音樂教學素材愈豐富,課程內涵也愈豐富多元。中部地區公立幼稚

園教師音樂教學信念與音樂教學實務之教學方式之積差相關值為.203,呈現顯著正相關,

顯示信念愈高之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愈常進行音樂教學。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

進行音樂教學實務之課程內涵總分與音樂教學方式總分之積差相關值為.551,呈現顯著正

相關,顯示音樂課程內涵愈豐富之公幼教師亦愈會在進行音樂教學時與其他領域統整之

方式、並做觀察記錄、評量及親職溝通。

關鍵字:公立幼稚園、幼稚園音樂教學、音樂教學信念、音樂教學實務

(5)

The research of public kindergarten teachers’ teaching beliefs and practices about music in the

middle area

Huang chun-ping

Abstract

The goal of the research is realizing the situation of middle area’s public kindergarten

teachers’ teaching beliefs and practices, curriculum contents, and methods about music.

Also, it shows that diversity after comparing all of their background factors.

Research objects are public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middle area including Taichung City,

Taichung County, Nantou County, and Changhua County. The result of research is following

by questionnaire, public kindergarten teachers’ teaching beliefs and practices about music in

the middle area, and cluster samplings from 302 teachers.

First of all, it shows the public kindergarten teachers hold positive beliefs. The elder

teachers have more positive beliefs and diversity of music curriculum contents when they

carry out music teaching and music teaching practice. The teachers don’t have 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age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music teaching practice. Music

teaching beliefs and music teaching practice don’t have any differences due to seniority.

The second, the teachers don’t have any differences on curriculum contents due to

position and the highest education. Because of the location, they have differences in

curriculum contents of music teaching practice. The curriculum content of Taichung City is

richer and more variable than Taichung County’s.

The third, the teachers don’t have any differences in methods of music teaching practice

because of their location, age, seniority, position (formal or substitute teachers), and the

(6)

The forth, the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of music teaching beliefs and music

teaching practice is .461. It shows positive correlation obviously. It also means when the

teachers who observe by perception have more positive attitude of music teaching, the richer

and more variable curriculum contents they choose on music teaching. The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of the music teaching beliefs and methods of music teaching practice is .203. It

shows positive correlation obviously. After all, public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middle area

have high musical beliefs. It means the higher beliefs they have, the music teaching is

carried out often. The total score of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between curriculum

contents of music teaching practice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music teaching is .551. It

shows positive correlation obviously. It also means the richer curriculum contents they have,

the teacher will integrate in other area and observe record, evalu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kids’ parents when they are carrying out music teaching.

Key words: public kindergartens, music teachings of kindergarten, music teaching beliefs,

music teaching practices.

(7)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Ⅲ

目錄………Ⅴ

表次………Ⅶ

圖次..………Ⅸ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名詞釋義………..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幼兒音樂能力發展……….……….11

第二節 幼稚園音樂教學活動內涵…….……….17

第三節 幼教老師之音樂教學信念與實務………..………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53

第三節 研究工具……….…….57

(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9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71

第一節 樣本教師個人基本資料………..………71

第二節 樣本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信念………..………...…….77

第三節 樣本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實務………..………....81

第四節 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基本資料與音樂教學信念及音樂教學實務

之相關………..………89

第五節 研究結果綜合討論……….………….9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1

第一節 結論………101

第二節 建議………105

參考書目

一、中文參考文獻……….…………111

二、英文參考文獻……….119

附錄

附錄一 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信念與實務調查問卷(專家審查用)

…..……….……121

附錄二 專家學者問卷效度檢核建議彙整一覽表………..….…..127

附錄三 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信念與實務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9)

表 次

表 2-1-1 三至六歲幼兒音樂概念發展與音樂學習的關係……….12

表 2-1-2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布魯納認知發展理論與幼兒音樂能力發展

間的關聯………..………..15

表 2-2-1 幼兒音樂課程評量項目及內容……….27

表 2-3-1 世 界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教 育 哲 學 思 想 ………...30

表 2-3-2 國 內 幼 教 教 師 教 學 信 念 相 關 研 究 …...…………..………..35

表 2-3-3 幼教老師之音樂專業知能………..40

表 2-3-4 幼教老師應具備之音樂教學知能………..42

表 2-3-5 幼兒音樂教學實務內涵………..43

表 3-2-1 研究樣本分析………..54

表 3-3-1 協助問卷內容效度之專家學者名單………..61

表 3-3-2 預試問卷發放及回收之樣本……….….61

表 3-3-3 幼教老師音樂教學信念預試問卷信度分析表……….……….63

表 3-3-4 幼教老師音樂教學活動課程內涵量表預試信度分析………...64

表3-3-5 幼教老師音樂教學方式量表預試信度分析…………...………...65

表3-3-6 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信念與實務調查問卷信度分析…...66

表 4-1-1 全體樣本教師基本資料分析一覽表………..72

表 4-2-1 樣本教師音樂教學信念總量表得分分佈情形………...77

表 4-2-2 樣本教師音樂教學信念之調查分析結果………..78

表 4-3-1 樣本教師音樂教學活動課程內涵總量表得分分佈情形………..81

(10)

表 4-3-3 幼稚園音樂教學課程內涵素材運用統計結果………..84

表 4-3-4 樣本教師音樂教學方式量表得分分佈情形………...86

表 4-3-5 樣本教師音樂教學方式之調查分析結果………..87

表 4-4-1 教師年齡、幼教教學年資與音樂教學信念、音樂教學實務之相關矩陣

………..………...…………..……89

表 4-4-2 教師基本資料中之幼稚園所在地與音樂教學信念、音樂教學活動課程

內涵及音樂教學方式變異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92

表 4-4-3 幼稚園所在地與教師音樂教學信念及音樂教學實務之變異數同質性檢

定摘要表………..….……..91

表 4-4-4 教師職別在音樂教學信念及音樂教學實務之 t 考驗摘要表…………..93

表 4-4-5 教師最高學歷與音樂教學信念及音樂教學實務 t 考驗摘要表………..94

表 4-4-6 教師音樂教學信念與音樂教學實務之音樂課程內涵、音樂教學方式之

相關矩陣………...…………..……95

表 4-5-1 中部地區公幼教師背景變項與音樂教學信念、音樂教學實務之相關與

差異分析結果一覽表………..…...……97

(11)

圖 次

(12)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音樂無國界。音樂對人類的影響自古至今一直存在,音樂是屬於每一個人的,舉凡 兒時的回憶能留存下來的除了痛苦與快樂的經驗之外,就是兒時曾經哼唱的兒歌、童謠 了。古代中國周公制禮作樂以端正民風、教化民俗,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也認為 音樂具備教化的功能與特質,法國著名文學家雨果(Victor-Marie Hugo,1802-1885)曾 說:「音樂、語言、數學,是開啟智慧的三把鑰匙」(引自林朝陽,1995,p.9)。顯見不論 古今中外人們都認同音樂的學習是需要的,要有音樂美感的涵養,莫過於從小接受音樂 教育的薰陶,音樂的學習雖不需很有天份,但潛能的開發卻是需要努力計劃付諸行動。 幼兒音樂教育除了有引導幼兒了解音樂、欣賞音樂、創作音樂之狹義定義之外,還含有 引導幼兒感受生活週遭環境之美的廣義定義。 本章共分為五節,分別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名詞釋義及研 究範圍與限制,以下詳述之。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幼兒學習音樂,許多人會將它定位在坊間的才藝班音樂教學,而不是幼稚園裡進 行的音樂教學活動。目前坊間的兒童音樂才藝班課程約略區分為三大類型:以打擊樂為 主,如:朱宗慶打擊樂;以鍵盤樂為主,如:山葉音樂教室、河合音樂教室;或以音樂 律動為主,如:美育奧福音樂機構等…。除了以上所提及之機構,從 2009 年全國補習 班資訊管理系統網站搜尋中部地區四縣市(台中市、台中縣、南投縣、彰化縣)登記有 案的短期音樂舞蹈類才藝補習班共有 172 家,其中之音樂類補習班亦佔多數,若再加上 許多未立案的短期音樂才藝補習班及附設在安親班中的音樂才藝班,中部地區音樂才藝

(13)

補習班的數量實屬多數。 為何這麼多的音樂才藝補習班能有得以生存的空間?是幼稚園裡的音樂教學活動無 法提供學習音樂的管道?亦或是,幼稚園教學現場裡的音樂教學活動無法滿足家長的需 求得到家長的肯定?或是另有他因?值得現場幼教工作者深思,此為本研究動機之ㄧ! 研究者從事幼教現場工作將近二十年,隨著課程模式不斷的改變進步,期間親身經 歷了大單元教學到方案教學再到主題教學,也見識到從事幼教工作的老師們為了適應瞬 息萬變的環境,不斷的參加各種進修來充實、調整、提昇自己的專業知能。師資培育機 構也扮演著領航者的角色,帶領即將進入職場及教學現場的幼教工作者,提供他們多元 的專業知能不斷地改革創新教學法以求進步,但從師資培育機構之師資養成課程中卻發 現,音樂教學領域的進展有限似乎有退居配角的趨勢。 伴隨時代潮流趨勢的改變,在師資培育機構之師資養成課程中,有些師資培育機構 之「鍵盤樂」課,由必修科目改為選修科目,相關音樂學科則由各校自行決定是否為必 修科目,以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2008 年幼教系課程綱要為例(台中教育大學幼教系網站, 2009),與音樂課程相關的學科共計四門,分別為「兒童節奏樂」、「兒童歌曲與創作」、「本 土兒歌研究」、「鍵盤樂」,皆為選修科目。另外,根據研究者身兼彰化縣幼教輔導團輔導 員訪視的經驗,佔幼稚園多數的私立幼稚園,教學現場之音樂教學活動多採外聘教師方 式進行,而公立幼稚園則專注於主題教學的進行,大多不強調結合音樂教學。王昇美和 陳淑芳(1999)曾很遺憾地表示音樂教學漸因不受幼教老師的青睞而進步有限。 在公立幼稚園的教學現場裡,音樂活動通常用在展現成果的表演項目或活動之間的 轉銜,而不是日常的學習活動,私立園所的教學現場裡則以外聘坊間音樂教室師資佔多 數,音樂教學活動自成一格未與日常教學主題做結合,音樂教學的成果常被用來做為成 果展演以達招生宣傳效果。上述種種現象是因為幼教老師未能主導音樂教學活動?亦或

(14)

教學的信念,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此外,研究者搜尋全國碩博士論文網中,音樂系所研究國小、國中、及高中音樂教 學的碩博士論文數量並不在少數,但與本研究主題相關針對公立幼稚園老師做音樂教學 信念及實務現況調查的研究則不多,有基於此,研究者欲探究公立幼稚園老師對音樂教 學所抱持之信念及幼稚園音樂教學實務工作現況是為動機之三。

(15)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者衡量個人目前最大之能力,針對中部地區公立幼稚 園的教師進行音樂教學信念、音樂教學實務現況之音樂教學課程內涵及教學方式的問卷調 查,希望經由調查的結果可以提供具體建議予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們以利其做為音樂 教學活動的調整改進。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 一、瞭解目前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的音樂教學信念。 二、瞭解目前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實務之現況。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在音樂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現況的 關聯與差異情形。 四、探討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現況的相關情形。

(16)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提出以下問題,以做為研究資料蒐集的依據: 一、目前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的音樂教學之信念為何? 二、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實務為何? (一)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課程內涵為何? (二)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方式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在音樂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現況的相關與 差異情形為何? (一)幼稚園教師基本資料中之等距變項(年齡、幼教教學年資)在音樂教學信念及 音樂教學實務之相關情形為何? (二)幼稚園教師基本資料中之類別變項(幼稚園所在地、職別、最高學歷)在音樂 教學信念及音樂教學實務之差異情形為何? 四、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現況的相關情形為何? (一)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信念與音樂教學課程內涵之相關情形為何? (二)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信念與音樂教學方式之相關情形為何? (三)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實務之音樂課程內涵與音樂教學方式之相關 為何?

(17)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本研究所涉及有關的名詞定義如下: 一 一 一 一、、、、公立幼稚園公立幼稚園公立幼稚園公立幼稚園 教育部(2003)在幼稚教育法當中明訂:幼稚教育,係指四歲至入國民小學前之兒 童,在幼稚園所受之教育,幼稚園由直轄市、縣(市)政府設立或由師資培育機構及公 立國民小學附設者為公立;其餘為私立。再者,幼稚教育法施行細則第二條規定:「實 施幼稚教育之機構稱為幼稚園」(教育部,2003)。本研究所指之公立幼稚園係指中部地 區(台中縣、台中市、南投縣、彰化縣)九十八學年度登記招生之公立幼稚園。 二 二 二 二、、、、幼稚園幼稚園幼稚園幼稚園音樂教學音樂教學音樂教學音樂教學 音樂教學包括歌唱、器樂操作、音樂創作及音樂鑑賞等項目,涵養審美情操及開發 創造性更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功能(范儉民,1996)。幼兒音樂教學領域更以「增進幼兒 身心均衡發展」、「激發幼兒愛好音樂的興趣」、「培養幼兒音樂的基本能力」、「啟發幼兒 對音樂的表現能力」、「發展幼兒親愛、合作、快樂、活潑的精神」為課程目標(教育部, 1987)。幼 兒 音 樂 課 程 的 教 學 內 容 必 須 涵 蓋 :「 唱 遊 」、「 韻 律 」、「 欣 賞 」、「 節 奏 樂 器 」等 項 目 。 本研究所指之幼稚園音樂教學為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於課程中進 行之各項音樂活動。

(18)

三 三 三 三、、、、音樂音樂音樂音樂教學信念教學信念教學信念教學信念 信念(belief)是個人所秉持並信以為真的觀點,完全接納認同的心理傾向(Rokeach, 1980)。然「教育信念」、「教師信念」、「教學信念」三者之實質含意並無太大差異,中 外學者因研究對象、動機、目的等因素之不同,因而對於教學信念所採用的名詞也有不 同(郭姿均,2006)。本研究所稱之「音樂教學信念」,係指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對 前述「幼稚園音樂教學」中進行「 唱 遊 」、「 韻 律 」、「 欣 賞 」、「 節 奏 樂 器 」 等 項 目 活 動 所持有之觀點。並以其在「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信念與實務之探究問 卷」中所得的結果作為判斷其音樂教學信念的情形。得分高代表具高度信念,其認同幼 稚園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愈高,實施音樂教學之信念愈佳;反之,得分愈低者則代表對幼 稚園音樂教學的重要性認同愈低。 四 四 四 四、、、、音樂教學實務音樂教學實務音樂教學實務音樂教學實務 教育部於「幼稚園課程標準」中明白揭示幼 兒 音 樂 課 程 的 教 學 內 容 必 須 涵 蓋 : 「 唱 遊 」、「 韻 律 」、「 欣 賞 」、「 節 奏 樂 器 」等 項 目。並 於 幼 兒 音 樂 課 程 實 施 方 式 之 後 條 列 出 16 點 幼 兒 方 面 及 10 點 教 師 方 面 評 量 音 樂 課 程 的 項 目 及 內 容(教育 部,1987), 本 研 究 所 稱 之 音樂教學實務係由幼教老師在幼稚園所進行之音樂教學課 程內涵及教學方式發展而來,音樂教學課程內涵包括「唱遊活動素材」、「肢體律動素 材」、「演奏樂器」、「音樂欣賞素材」等音樂教學課程模式之統整運用及針對音樂教學課 程所進行之評量。教學方式則為呈現實際進行上述教學課程內涵的情形,自「課程模 式」、「課程統整」、「觀察紀錄」、「親職溝通」四個方面呈現之。得分高代表經常進行音 樂教學活動;反之,得分愈低者則代表愈少針對音樂課程活動與其他領域活動進行課程 統整、觀察紀錄及親職溝通。

(19)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 一 一 一、、、、研究範圍研究範圍研究範圍研究範圍 研究者身兼彰化縣幼教輔導團輔導員,走訪縣內許多私立幼稚園發現私立幼稚園帶 班老師並非實際擔任音樂教學活動的執行者,音樂教學活動幾乎皆由園方外聘教師擔任 授課,且外聘音樂教師鮮少為具有幼教背景的老師,因此私立幼稚園的老師不列入本研 究之研究對象。本研究以中部地區(台中縣、台中市、南投縣、彰化縣)98 學年度在職 之公立幼稚園教師為範圍進行抽樣調查。 二 二 二 二、、、、研究限制研究限制研究限制研究限制 因限於研究者個人之時間與能力,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中部地區公立幼稚園教師 為調查對象,因其樣本特殊性與地方文化差異,無法類推至其他區域族群。且因問卷調 查採自我陳述方式,研究對象考慮社會觀感可能做出非本意之回答,此亦為本研究之限 制之ㄧ。

(20)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教育部(1987)修訂的幼稚園課程標準中明訂六大項課程領域:健康、遊戲、音樂、 工作、語文、常識。六大領域均衡並重,且音樂教學領域更以「增進幼兒身心均衡發展」、 「激發幼兒愛好音樂的興趣」、「培養幼兒音樂的基本能力」、「啟發幼兒對音樂的表現能 力」、「發展幼兒親愛、合作、快樂、活潑的精神」為課程目標(教育部,1987)。幼 兒 音 樂 課 程 的 教 學 內 容 必 須 涵 蓋 :「 唱 遊 」、「 韻 律 」、「 欣 賞 」、「 節 奏 樂 器 」 等 項 目。這 些 活 動 是 綜 合 性 的,彼 此 相 輔 相 成,並 以 遊 戲 方 式 展 開。換 言 之,音 樂 教 學 應 以「 唱 遊 」、「 韻 律 」、「 欣 賞 」、「 節 奏 樂 器 」等 方 式 與 其 他 課 程 領 域 做 完 整 地 結 合。音 樂 教 學 是 一 門 科 學,也 是 一 門 藝 術,音 樂 本 身 具 有 著 極 度 單 純 卻 又 無 限 豐 富 的 特 質 , 這 些 特 質 也 正 符 合 學 齡 前 幼 兒 的 特 質 ( 蘇 珊 , 2008)。 行 政 院 文 化 建 設 委 員 會 ( 2000) 將 表 演 藝 術 分 為 戲 劇 、 舞 蹈 、 傳 統 戲 曲 與 音 樂 等 四 大 類,不 論 是 戲 劇 表 演、舞 蹈 表 演 或 傳 統 戲 曲 表 演,皆 和 音 樂 脫 不 了 關 係 。 既 然 音 樂 是 一 種 表 演 藝 術 , 表 演 者 會 讓 自 己 及 欣 賞 者 產 生 愉 悅 的 感 覺,這 種 愉 悅 的 感 覺 形 之 於 外 即 是 一 種 美 感。從 出 生 嬰 兒 到 逐 漸 長 大 的 幼 兒 , 會 慢 慢 意 識 到 喜、怒、哀、樂 等 情 緒,幼 兒 也 需 要 有 發 洩 這 些 情 緒 的 方 式,音 樂 則 是 最 好 的 管 道,透 過 音 樂 興 趣 的 培 養,讓 幼 兒 懂 得 並 喜 愛 音 樂,讓 音 樂 成 為 興 趣 進 而 陶 冶 性 情,豐 富 多 采 多 姿 的 人 生。美 感 的 培 養 應 從 小 起 步,是 故 , 暫 行 版 的「 幼 兒 園 教 保 活 動 與 課 程 大 綱 」中 將 音 樂 融 合 戲 劇、舞 蹈 併 入「 美 感 領 域 」並 與「 身 體 動 作 領 域 」、「 語 文 領 域 」、「 認 知 領 域 」、「 社 會 領 域 」、「 情 緒 領 域 」 並 列 規 劃 , 音 樂 之 於 幼 兒 生 活 的 重 要 性 可 見 一 般 ( 教 育 部 , 2009)。 藉 由 音 樂 教 育 教 學 活 動 , 可 以 協 助 幼 兒 身 心 健 康 發 展 , 激 發 幼 兒 想 像 力 、 創 造 力。舉 凡 教 學 活 動 的 進 行 皆 包 含 受 教 者、課 程 及 教 學 者 三 個 面 向,在 幼 兒

(21)

先 探 討 受 教 者 幼 兒 之 音 樂 能 力 發 展,依 其 生 理 及 心 理 成 熟 度 方 能 設 計 適 合 之 音 樂 課 程。第 二 節 討 論 幼 兒 音 樂 課 程 應 有 之 內 涵,並 從 其 課 程 內 容 中 討 論 授 課 教 師 應 具 備 之 音 樂 教 學 信 念 及 從 事 幼 兒 音 樂 教 學 實 務 工 作 之 各 項 能 力,是 為 第 三 節 。

(22)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幼兒

幼兒音樂能力發展

幼兒

幼兒

音樂能力發展

音樂能力發展

音樂能力發展

在 幼 兒 的 發 展 過 程 中,透 過 日 常 生 活 學 習 到 許 多 的 知 能 。動 作 技 能 、智 商 能 力 、 語 言 發 展 等 能 力 都 是 受 到 成 熟 因 素 的 影 響 , 學 習 則 是 另 一 個 影 響 發 展 的 重 要 因 素 。 對 幼 兒 而 言 , 音 樂 與 生 活 是 分 不 開 的 , 音 樂 以 聽 覺 的 陶 冶 為 主 , 聽 覺 是 人 類 發 育 最 早 的 器 官,幼 兒 音 樂 能 力 發 展 的 主 要 基 礎 是 語 言、動 作 和 聽 覺, 因 此,刺 激 幼 兒 的 聽 覺 是 為 首 要 工 作,聽 覺 的 陶 冶 不 但 能 增 強 音 樂 欣 賞 的 能 力, 也 是 構 成 自 主 學 習 音 樂 的 重 要 機 能( 范 儉 民,1996;郭 美 女,2004)。從 事 幼 兒 音 樂 教 學 工 作 者 必 須 了 解 嬰 幼 兒 的 發 展 特 徵 及 音 樂 發 展 歷 程 , 才 能 設 計 適 合 各 階 段 幼 兒 的 教 學 活 動 , 也 才 能 成 為 適 任 的 幼 兒 音 樂 教 師 , 以 下 分 別 說 明 幼 兒 發 展 過 程 中 音 樂 概 念 之 發 展 及 音 樂 與 認 知 發 之 關 係 。 一 、 幼 兒 音 樂 概 念 發 展幼 兒 音 樂 概 念 發 展幼 兒 音 樂 概 念 發 展幼 兒 音 樂 概 念 發 展 日 本 音 樂 教 育 家 鈴 木 鎮 一 ( Shinichi Suzuki 1898-1998) 曾 說 :「 音 樂 教 育 自 零 歲 起 」。就 人 類 生 長 發 展 過 程 而 言,嬰 兒 出 生 前 就 已 具 有 驚 人 的 聽 力,在 母 親 子 宮 內 的 胎 兒 對 巨 大 的 聲 音 會 有 心 跳 加 速 的 反 應 ( 林 朱 彥 , 1996; 林 美 珍 , 1996)。胎 兒 時 期 第 24 週 開 始 對 聽 音 有 反 應,第 28 週 大腦的神經元突觸逐漸成熟, 嬰 兒 期 是 身 心 智 能 發 展 最 快 的 ㄧ 年 , 出 生 後 到 六 個 月 能聆聽音樂並且開始模仿聲 音,1 歲以前能聽出音源,1 歲半的嬰幼兒開始說話,並能分辨出不同的音色及區分環境 中的各種聲音,也喜歡模仿發出這些聲音。2 歲嬰幼兒會注視成人歌唱的臉部表情以及回 應熟悉的歌曲,同時也能開始自發性的唱出有組織、有規律節奏的暫停模式之歌曲(何 釐琦譯,2005;倪端,2000)。以音樂作為學習的媒介透過不同的活動方式,結合音樂與 認知、肢體動作、歌唱、音樂遊戲、樂器演奏、念謠與音樂欣賞等活動,讓幼兒在音樂

(23)

樂 學 習 的 關 係 。 表 2-1-1 三至六歲幼 兒 音 樂 概 念 發 展 與 音 樂 學 習 的 關 係 年齡 音 樂 概 念 發 展 與 音 樂 學 習 三歲 1. 能以手臂畫圈圈般的做出較流暢的肢體律動。 2. 喜愛大聲或極為活潑的音樂。 3. 能伴隨著音樂跳舞、重複哼唱歌曲或唸謠。 4. 藉由語言能力的成熟,能自己創作歌曲。 5. 更加瞭解節奏與音調,且能夠複製一首完整的歌曲。此階段音調的準確度 仍不夠,但能唱出較複雜的歌曲。另外,幼兒能唱出自己所創造出來的簡 易歌曲。 6. 縱向手部操作樂器,能從多種樂器中,辨別聲音的不同。幼兒也對某種音 調與旋律有了概念,例如:高或低,向上或向下。 7. 能藉由律動與舞蹈對音樂有所反應。 四歲 1. 喜歡操弄會發出聲音的東西,尤其喜歡假裝彈奏樂器,像是:鋼琴。 2. 常會自己編歌詞自唱,對於已熟悉的歌曲,喜歡邊唱邊跳或敲奏。 3. 喜歡一直反覆聽熟悉的音樂,尤其是會哼唱的歌曲。 4. 喜歡唱歌,但音域狹小(約五度〜六度音程)、肺活量不夠,無法流暢的 唱歌。 5. 喜歡模仿或跟著成人哼唱,開始有節奏感。 6. 漸漸能配合固定節拍敲擊樂器。 7. 能與團體表演律動與歌唱,並喜歡聆聽歌曲、錄音帶與故事。 8. 橫向手部操作樂器,能以樂器複製出較短的節奏形式。

(24)

表 2-1-1 三至六歲幼 兒 音 樂 概 念 發 展 與 音 樂 學 習 的 關 係 ( 續 ) 年齡 音 樂 概 念 發 展 與 音 樂 學 習 五 歲 1. 能在眾人前面唱完整兒歌,也能和大家一起唱遊,可以理解音樂的概念。 2. 可以跟隨著音樂節奏及旋律做動作。 3. 了解各種節奏樂器的敲奏法,也可以和其他幼兒們一起齊彈奏樂器。 4. 能藉由身體模仿各種動物、交通工具、自然現象等的特徵及聲音。 5. 會在工作、或玩玩具時邊唱歌邊做事。 6. 已經能安靜的欣賞音樂,對音樂表現出興趣,但時間無法持續太長。 7. 盡力伸展肢體,手部操控系統及協調性與日俱增,木琴、鐵琴、小鼓、大 鼓、三角鐵、鈴鼓等和其他打擊類的樂器,都很適合此階段之幼兒。 六歲 1. 已經能和其他幼兒一起唱歌,演奏各種樂器,並能表達歌曲中的情感。 2. 簡單規則式的曲式雛型建立,開始明白運用各種歌唱的表達方式,如:齊 唱、分唱、接唱、哼唱、默唱等方法。 3. 能配合樂曲的節奏與旋律,和其他同伴們一起做各種律動和簡易的舞蹈表 演。 4. 會自己更改歌詞。 5. 能很快地學會老師教的歌。 資 料 來 源: 李 玲 玉( 2007)。 嬰 幼 兒 的 音 樂 欣 賞嬰 幼 兒 的 音 樂 欣 賞嬰 幼 兒 的 音 樂 欣 賞 ,p.6〜 p.7。、 張 乃 文( 2000)。 嬰 幼 兒 的 音 樂 欣 賞 兒 童 音 樂 治 療 兒 童 音 樂 治 療 兒 童 音 樂 治 療 兒 童 音 樂 治 療 , p.91。

早在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的認知發展理論及布魯納(Jerome S. Bruner) 提出「表徵系統」理論之前,幼教之父福祿貝爾(Friedrick Froebel,1782-1852)就曾在 其西元 1817 年創辦的「開荷學園」中明定「音感教育」為課程內容,並於西元 1840 年

(25)

的陳鶴琴先生,其創立的五指教學法之五大課程領域「社會」、「自然」、「語文」、「藝術」、 「健康」(蔡秋桃,1995),其中所涵括之藝術領域課程,亦可看出中外專家學者們皆認 同音樂教學活動與幼兒早期的認知學習息息相關並佔有一席之地。 二 、 音 樂 與 認 知 發 展 的 關 係音 樂 與 認 知 發 展 的 關 係音 樂 與 認 知 發 展 的 關 係音 樂 與 認 知 發 展 的 關 係 認 知 (cognition), 是 指 對 存 在 的 事 物 和 現 象 的 了 解 , 在心理學中是指通過 形成概念、知覺、判斷或想像等心理活動來獲取知識的過程,即個體思維進行訊息處理 (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陳小芬譯,1997)。認知過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 造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認知含有求知(come to know)、辨識(recognize)的意義 (黃麗卿,2003)。「發展」,則是一種經過、歷程。談到認知發展理論,著名的皮亞 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和布魯納的認知發展理論很少談及音樂與智能發展上的關係,從事 音樂工作研究者企圖從皮亞傑和布魯納的認知發展理論觀點來探討其中與音樂認知能 力發展的影響,並嘗試思考有關音樂認知能力發展上的問題。 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學齡前的幼兒正值感覺運動期和運思預備前期的 階段,此階段幼兒的思考途徑主要是經由象徵性遊戲和模仿的過程,在音樂的學習領域 中則以說白、肢體節奏等具體動作經驗轉移至象徵性的音符認知經驗(黃麗卿,2003)。 布魯納提出「表徵系統」理論,「表徵」是一種媒介。他認為個體在學習的歷程中對於 接收、儲存、使用訊息的模式乃經由「動作表徵」(enactive representation)、「形象 表徵」(iconic representation)及「符號表徵」(symbolic representation)三種途徑。 學齡前的幼兒處於「動作表徵」及「形象表徵」期,「動作表徵」期的幼兒在音樂活動 方面會透過肢體的律動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形象表徵」期的幼兒已經不必藉由感官 及動作的操作,而能以象徵的圖畫及影像來表示在眼前出現的事物,例如將手鼓想像成

(26)

間的關聯,研究者參酌劉秀枝(2002),整理如表 2-1-2。 表 2-1-2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布魯納認知發展理論與幼兒音樂能力發展間的關聯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布魯納認知發展理論 發 展 階 段 音 樂 能 力 發 展 發 展 階 段 音 樂 能 力 發 展 感 覺 動 作 期( 0 〜 2 歲 1. 能經由感官尋找聲音 刺激的 來 源 。 2. 可以跟著音樂拍手。 3. 可以認識不同的樂器,會敲擊 不 同 聲 音 的 樂 器 。 動 作 表 徵 期( 0 〜 2 歲 ) 1. 藉 由 抓 握 的 動 作,與 環 境 產 生 連 結 。 2. 身 體 律 動 會 隨 著 旋 律 節 奏 的 變 化 而 改 變 。 3. 藉 由 感 覺 與 運 動 的 探 索 的 方 式 來 獲 得 知 識 。 運 思 預 備 前 期 ( 2 〜 7 歲 ) 1. 能 聯 結 舊 經 驗 產 生 新 經 驗 的 模 仿 行 為 。 2. 喜 歡 隨 音 樂 做 律 動 。 3. 語 言 發 展 逐 漸 進 步,注 意 力 持 續 時 間 尚 無 法 持 久,不 適 合 時 間 太 長 的 活 動 。 4. 具好奇心,節奏較清 楚強烈的 音 樂 較 能 吸 引 幼 兒 進 行 活 動。 5. 喜歡做肢體的創作活 動。 6. 能辨別簡單的旋律,喜歡重覆 規 則 的 樂 曲 。 7. 開始發展與同伴競爭、合作的 關 係 。 形 象 表 徵 期( 3 歲 以 後 ) 1. 對 音 樂 的 感 受 會 透 過 肢 體 律 動 呈 現 出 來 。 2. 能以象徵的圖畫及影像來表 示在眼前出現的事物,如將 手鼓想像成月亮。 3. 能分辨聲音的高低、音樂速 度的快慢。 4. 能配合視覺符號(例如:圖 片)利用樂器來敲奏。 資 料 來 源 : 研 究 者 自 行 整 理 。 音樂對嬰幼兒具有吸引力,因為聽覺發展在嬰幼兒時期已經相當發達了,聽覺發展 會受到經驗及外力的影響,早期接收到的認知語言和音樂的經驗對於孩子許多高層次的

(27)

腦功能如情緒、語言及其它認知能力等,都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楊蔭瀏,1988;薛絢

譯,2004;蕭德蘭譯,2004)。綜上所述,聽覺可說是嬰幼兒最重要的感覺,幼兒認知、

語言、及音樂等能力的發展都和聽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音樂扮演著在嬰幼兒語言未發 展之前認識未知世界非常重要的角色。

(28)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幼稚園

稚園

稚園音樂教學活動

稚園

音樂教學活動

音樂教學活動

音樂教學活動內涵

內涵

內涵

內涵

古中國春秋戰國時代明訂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當時知識分子必須修 習的基礎科目,其中的「樂」指的即是音樂。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將算術、幾何、天文、 音樂教育內容,稱為「四藝」,可見音樂在教育領域之地位是不分古今中外的。孔子曾 對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的特點說到:「溫柔敦厚,詩教也」,意即以為詩經使人 讀後有澄清心靈的功效,可作為教化的工具。孔子甚至說詩經:「不學詩,無以言」,「可 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在在 都說明了音樂在中國文化中,總與教化結合(朱孟庭,2005;曾焜宗,2006;鄭方靖, 2002)。有一句很聳動的廣告詞「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聽來撼動人心,但事實證明 很多孩子卻常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因為缺乏興趣而產生退縮甚至逃避的負面情緒。因此 如何將學習音樂的過程轉化為美感經驗的獲得,正確地引導幼兒接觸音樂世界,是幼教 老師們該深思的課題。以下就幼稚園裡進行的音樂教學活動分音樂概念之教學、樂器演 奏之教學、音樂欣賞之教學及幼兒音樂課程評量等四個面向之實施進行說明。 一 一 一 一、、、、音樂音樂音樂音樂概念概念之概念概念之之之教學教學教學教學 音樂概念如何形成?也就是說組合一首音樂要有些什麼東西?音樂要素之一旋律 (melody),指音樂行進的高低位置及音樂進行的走向(張渝役,2005)。音樂要素之二 長度(duration),指聲音的時間外貌,也就是一個音持續的時間長短之意,也稱節奏 (rhythm),也是音樂的主體,包含拍子、快慢、大小、強弱…...等,構成整首曲子的主 軸。旋律的起源來自語言自然的抑揚,一般我們對一首歌朗朗上口的聲音線或歌詞就是 旋律元素,節奏是辨別曲風的重要依據,也是最能帶動人心的元素,其實很多人聽音樂 都只是在聽節奏。音樂有了節奏聽起來才會順暢,團體合作奏時才不會雜亂。音樂要素

(29)

器、管樂器、敲擊樂器、弦樂器…等不同樂器因發聲原理的不同發出的聲音音質也不一 樣(張乃文,2005;郭美女,2004)。音樂要素之四和聲(harmony),係指和弦組織,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同時發出聲音;在西方音樂世界中,和聲是最具獨特性的基礎要素 (范儉民,1996;張渝役,2005)。 這些音樂要素的概念對幼兒而言太過抽象不易了解,若能透過肢體律動、唱遊等的 方式進行教學活動來表達音樂的概念,幼兒因為感官的刺激將會了解抽象的音樂要素, 那麼幼兒音樂教學活動的內容層次會有所提升,換言之,幼兒對音樂要素的了解與否對 於幼教老師實施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王淑芳,2005)。研究者參酌「幼稚園 課程標準」(教育部,1987)及綜合各專家學者之見解加以整理,將幼兒的音樂教學活 動實施方式分述如下: ((((一一一一))))自由探索自由探索自由探索自由探索 對幼兒而言各種聲音都具有音樂價值(曾焜宗,2006)。幼兒應在生活環境中去探索 聲音的高、低、強、弱、起伏….,如教室內發出的各種聲響,戶外發出的鳥叫、蟲鳴….., 教師應根據幼兒能接受的能力,在教室內設置音樂區提供幼兒探索音樂,引導幼兒探索, 正如王工念(1991)所說:「重視探索過程,而不是追求一時的效果」,幼教教師應開發 幼兒感官經驗,增強其音樂感(李萍娜,2007)。 ((((二二二二))))肢體律動肢體律動肢體律動肢體律動 發展肢體動作,讓身體富節奏性、韻律性的活動謂之律動(廖瑞琳,2000)。達克羅 茲(Emile Jaques-Dalcroze,1865-1950)主張人的身體本身就是樂器,人是通過自身的運 動將內心的情緒轉化為音樂的,人具有天生的節奏本能,只需要加以誘導、培育,即會 為音樂所用,且任何身體動作都可以與幼兒動作發展、能力相配合,轉為相對應的音樂 (林朝陽,1995)。

(30)

作;曲調由低音向高音發展時,應配以向上或前進的動作;曲調由高音向低音發展時, 應配以向下或退後的動作等。 ((((三三三三))))唱遊活動唱遊活動唱遊活動唱遊活動 柯大宜(Zoltan Kodaly,1882-1967)是一位著名作曲家、哲學家和音樂教育家,主張 音樂的學習運用最自然的樂器--「歌唱」來進行。他曾經提到,教師以身作則示範正確 的唱歌方式用好聽的聲音歌唱,用好的方法在學校教音樂和唱歌,對孩子而言,是一種 享受,而不是折磨,這種美妙的天籟之音的感覺將影響他們的成長甚至終生受用(林朝 陽,1995;郭美女,2004)。歌唱是音樂活動的基礎,缺乏歌唱能力多多少少少會影響 其音樂性的發展。唱歌亦是音樂教育的要項,也是最自然的音樂語言(范儉民,1996; 賴美鈴,2002)。 歌聲是人類與生俱來最好的樂器,沒有貧富貴賤之分,亦無男女老幼之別。幼兒天 性喜愛哼哼唱唱,同時他們也可藉由哼唱兒歌童謠來學習音樂(許瑛珍,2004;鄭方靖, 1993)。人聲是人類自身擁有最原始的樂器,學習音樂通常由歌唱開始進行,近年來引進 台灣的華德福教育課程模式,經常可聽見老師輕聲歌唱讓幼兒身處輕柔歌聲中情緒得以 舒緩(余振民譯,1997)。音樂教學活動中的唱遊活動可以豐富並且輔助語言能力的發展, 對幼兒而言更是一種遊戲,在唱遊活動中,音樂是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 的,幼兒唱歌不可過分用力大聲尖叫或大叫,應用輕聲好聽的聲音(能夠發出正確的音 高、適當的音量而愉快地唱出歌聲)或快樂的聲音歌唱。 ((((四四四四))))音樂遊戲音樂遊戲音樂遊戲音樂遊戲 對幼兒而言,遊戲即是生活,遊戲即是學習,遊戲是幼兒學習的媒介,幼教老師除 了安排豐富的音樂環境,也可將認識樂器或學習簡單的樂理藉由有趣的遊戲方式讓幼兒 從遊戲當中自然習得(劉斐如、施孟琪,2004),例如,聽到高低木魚聲(馬蹄聲)做 騎馬的動作等聽聲音做動作反應的方式,這種遊戲的方式不僅能讓幼兒辨識聲音、訓練

(31)

二 二 二 二、、、、樂器樂器樂器樂器演奏演奏演奏演奏之教學之教學之教學之教學 嬰幼兒都喜歡玩具,而其喜歡的玩具之ㄧ,是可以操弄出聲音的玩具、音樂盒、搖 鈴等。玩具發出的聲音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樣的,彈奏樂器的同時,視覺、聽覺、 觸覺及全身都必須處在協調的狀況之下,只要其中一項感官出了差錯,演奏就可能中斷, 也因為如此得以訓練幼兒的思維、記憶、注意力(林朝陽,1995;薛曉華、劉惠文譯, 2004)。 美國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倡導實驗主義式的教育,主張教育即 經驗的改造(朱敬先,1992),學習過程重於學習結果。運用到幼兒階段的音樂教育則可 說明,幼兒學習音樂主要目的並不在認識五線譜或樂器的操作練習,而是在學習過程中 所感受到的樂趣及成就感,因此幼教老師或從事幼兒音樂教育工作者必須對幼兒的即興 創作演奏持有開放的包容態度,音樂教育大師卡爾.奧福(Carl Orff,1895-1982 )所提倡的 音樂教學強調即興創作,因為透過自發性的音樂活動才能讓幼兒的想像力及創造力得以 啟發。樂器的操作不外乎瞭解樂曲主旋律及節奏拍子,掌控力道和加入感情表現曲風, 以下參考「幼稚園課程標準」(教育部,1987)中之音樂領域—節奏樂器部份,分節奏訓 練、分辨樂器音色、力度掌控三點分述之。 ((((一一一一))))節奏訓練節奏訓練節奏訓練節奏訓練 節奏於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步調,自然界四季變化、潮 起潮落、晝夜循環有節奏,音樂也有節奏,節奏在音樂中代表一種「秩序」,這種秩序 在固定的間隔中,將變化多端的強、弱、長、短約束著,否則,雜亂無章就無音樂可言 了(陳文婉,1988)。以下分三點敘述幼兒節奏教學之重點。 1.敲打節奏樂器:輔導幼兒利用各種不同的打擊樂器來敲打,如三角鐵、鈴鼓、響

(32)

發想像、創造力的好方法。 3.團體合奏:音樂創作表演不同於獨立完成的靜態美術創作展示,動態音樂表演需 要協同合作,幼兒階段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若能透過組成小樂隊的方式合奏,既可以培 養團隊合作精神,也可讓幼兒獲得表演的樂趣。 幼兒的音樂教育是以節奏為重點的教育,節奏教育對於幼兒特別重要。節奏的表現 若利用身體或敲打節奏樂器,其演奏技巧單純容易操作,效果也比較顯著。若更有組織 的發展,組合各種音色與節奏成為節奏樂隊,可培養團體合奏的興趣和能力(范儉民, 1996)。 ((((二二二二))))分辨樂器音色分辨樂器音色分辨樂器音色分辨樂器音色 認識樂器是操作樂器的先備知識,從認識樂器當中學習到樂器的演變歷史,各地的 風俗人文……等附加知識。幼兒階段應認識的樂器其實不需太多,幾樣代表性常見的樂 器即可,例如: 1.鍵盤樂器:鋼琴、風琴…。 2.絃樂器:提琴、吉他…。 3.管樂器:笛子、喇叭…。 4.打擊樂器:三角鐵、鈴鼓、響板、小鈴、串鈴、小鐘、木魚、大鼓、小鼓、鈸等。 除了認識,還要引導幼兒分辨樂器的音色,初步了解樂器是如何發出聲音的,辨 別音的大小、高低、強弱、快慢及長短等。 ((((三三三三))))力度掌控力度掌控力度掌控力度掌控 幼兒的音樂教師對幼兒的生理、心理發展,應有充分的瞭解(張渝役,2005)。幼 兒對大肌肉的掌控尚未完全成熟,藉由樂器的操作可以訓練手臂、手掌、手指的協調。 學習操作樂器的人,因為雙手手指神經末梢經常運動,觸覺變得靈敏,同時也能促進大 腦的發展。音樂有大小、高低、強弱、快慢及長短等表現方式,若要能完整的詮釋樂曲,

(33)

自己的力道也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常見幼兒見到打擊樂器即恣意的敲打,此時是最好 機會教育的時機,除了教導正確的情緒表達,也應教導愛惜樂器。 任何形式的表演藝術都能表達感情,音樂是以聲音為媒介的ㄧ種藝術,是一種人類 獨有的活動,音樂更擅長抒發與激發情感,它必須藉由演奏或演唱等二度創作的方式將 樂譜符號轉化成流動的音響,才能將音樂美感巧妙生動地表現出來(郭美女,2004)。 三 三 三 三、、、、音樂音樂音樂音樂欣賞欣賞欣賞欣賞之教學之教學之教學之教學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提出音樂的「淨化理論」,主張藉由聆賞音樂, 開發潛能提升腦力,更可以藉由欣賞音樂維持身心健康,達到身、心、靈的平衡(吳淑 玲,2005)。中國古代把音樂當作為教化的工具,孔子、荀子皆認為音樂可以「善民心」, 可以「移風易俗」(曾焜宗,2006)。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詩作「琵琶行」中:「今夜聞君琵 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中描寫聆聽優美的音樂,能使人豁然開朗,原本聽而不聞的耳 朵都為之明亮起來。透過聽覺的傳達,可以影響情緒,人的情緒是很複雜的心情產物。 音樂能調適人們的情緒是無庸置疑的,情緒活動和大腦皮質、下視丘、邊緣系統等結構 都有密切的關係,美妙的音樂使人產生好心情,愉快的情緒可以讓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 健全,這種潛移默化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所無法比擬的(陳惠齡,2003)。雖然大多數學習 音樂的人無法站上舞台成為演奏(唱)家,但卻可以成為台下的知音並和音樂成為一輩 子的朋友。 引導幼兒欣賞音樂可分五個階段的教學策略(黃麗卿,2003),研究者將欣賞的內 容區分為二部份進行,以下分項說明。 ((((一一一一))))欣賞音樂五階段教學欣賞音樂五階段教學欣賞音樂五階段教學欣賞音樂五階段教學策略策略策略策略

(34)

做為媒介,藉由音樂的鋪陳來激發幼兒的想像力,隨著音樂曲式的高、低、強、弱、快、 慢……適度做肢體及情緒的表達,讓幼兒體驗接近音樂的愉悅,與音樂成為終生的莫逆 之交。引導幼兒欣賞音樂不單只是欣賞「古典音樂」,而是多元的音樂類型,研究者以 法國音樂家聖桑(Camille Saint-Saens,1835-1921)的動物狂歡節為例,說明教學過程 如下(引自黃麗卿,2003): 1.引起動機,提示想像 展示動物圖片、影片或實物,或以故事引起,喚起幼兒的先備經驗。 2.安靜聆聽聲音 安靜的狀況下播放樂曲,並請幼兒保持安靜,聆聽音樂對幼兒而言,不是欣賞 內容或了解演唱、演奏的技巧,而是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張渝役,2005)。 3.感覺,發表感受 聽完音樂後鼓勵幼兒運用想像力發表自己的感覺,幼教老師此時應扮演從旁協 助的角色,切忌給予過多的提示或暗示幼兒老師希望獲得的答案。 4.再聽音 老師針對幼兒的發表歸納意見,並提供幼兒們未能注意到或遺漏的部份,提醒 幼兒,幼兒會更專注聆賞。 5.表現和創作 指導幼兒根據欣賞音樂後的內容,用繪畫、舞蹈、戲劇或演奏的型態做發表, 在發表的過程中激發幼兒的創造力,老師亦可指導幼兒多表現獨特性並學習與 人合作。 學習音樂就像學習語言一樣,需要不斷地反覆和大量的聆聽,時間久了,自然會習 慣音樂的型式、風格、節奏…等,越是年幼的孩子越容易吸收,透過聆聽音樂的訓練, 更是有助於幼兒注意力集中和增強記憶力(倪端,2000)。

(35)

((((二二二二))))音樂欣賞教材內容音樂欣賞教材內容音樂欣賞教材內容音樂欣賞教材內容

音樂欣賞是什麼?「哈佛音樂辭典」(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解釋音樂欣賞 為在於發展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也是一種音樂訓練。音樂欣賞是有教材、有內容、有教 法的一門學問,音樂欣賞是幫助幼兒發展對音樂的理解能力的一種活動,更是音樂教育 的一環(張渝役,2005)。以下根據教育部(1987)幼稚園課程標準逐一說明幼兒音樂 欣賞的課程內容: 1.聆聽各種聲音 (1)人為的聲音:大人、小孩、男生、女生、哭、笑、咳嗽……等聲音。 (2)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雨聲、流水聲…等。 (3)動物的聲音:如狗、貓、雞、鳥、青蛙、昆蟲……等。除了分辨音色不同還可 引導幼兒發現其他特點,例如同樣是狗因為品種不同也會有不同的音色,或狗在處於害 怕、興奮、緊張等狀況下的叫聲也不同。 (4)周遭環境的聲音:如交通工具引擎聲、電話聲、馬達聲……等。 2.樂曲欣賞 「聆聽」是幼兒認識聲音的第一步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入門(郭美女,2004)。專 心聆聽音樂,更是音樂學習過程中一項重要的技巧,無法專心聆聽的幼兒很難從中體會 音樂的樂趣及培養音樂的美感,聆聽音樂主要目的是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喚醒幼 兒對音樂的覺知,只要是幼兒喜歡的音樂可重複播放無須刻意限制(張渝役,2005)。 音樂欣賞是音樂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引導幼兒欣賞音樂不單只是欣賞「古典音 樂」,而是多元的音樂類型。音樂活動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造的過程,作曲家所創作 的音樂作品是第一層面創作,演唱或演奏者則是第二層面的創作,聽眾的欣賞與感受則 是第三層面創作(Reimer,2003)。聽眾經由心靈感受的活動過程和演奏者、作曲者形成

(36)

經由不斷地探索去感受音樂,強調樂器操作技巧及樂理的學習、填鴨式的教學只會破壞 幼兒學習的心情,使幼兒無法感受音樂之美,因此幼兒教師音樂教學法的運用、教材的 選擇、環境教具的配置,構成了音樂教學的內涵,引領著幼兒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四 四 四 四、、、、幼兒音樂課程評量幼兒音樂課程評量幼兒音樂課程評量幼兒音樂課程評量 ((((一一一一))))幼稚園進行音樂活動的重要性幼稚園進行音樂活動的重要性幼稚園進行音樂活動的重要性幼稚園進行音樂活動的重要性 就課程的理論基礎而言,不分科的學習對幼兒而言是比較適合的,美國哈佛大學教 育研究院的心理發展學家加德納(Gardner, H.)在 1983 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中亦強調 智能是多元的,不應只光憑 IQ(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就斷定幼兒的智能,事實上, 音樂和其他領域學科的學習是有其關聯性的,例如音樂和數學的關係(翁瑞霖,2004, p.85): 數學是推理中的音樂,而音樂是感覺中的數學。代表理性的數學,其規律、和諧與秩 序所產生的美感,雖無聲音之傳遞,但與音樂是根本相通的;而代表感性的音樂,其音強、 音高、音色、節奏、旋律、曲式及風格,雖無明顯之數字表達,但數學的蹤影卻處處可見。 眾多音樂教育家如奧福、柯大宜、達克羅茲等人都說過音樂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 音樂教育須及早開始,音樂是人類高層次智慧的關鍵基礎,音樂對兒童的創造力、專注 力、語言發展、社會情緒、認知…..,都有深遠的影響(林淑芳,2008;鄭方靖,1997)。 幼兒的生活與音樂是息息相關的,幼稚園裡的音樂活動和坊間音樂才藝班最大的不同就 是幼稚園裡進行的音樂活動不被侷限於特定時段或固定的課程,幼稚園裡的音樂活動可 以自行調整進行的時間、地點,並融入平時的生活教育和其他領域的學習當中。我們的 學前教育一向偏重在認知學習,藝術美感教育實在是從事幼教的工作者所要再努力耕耘 的園地。

(37)

((((二二二二))))幼兒音樂課程評量項目及內容幼兒音樂課程評量項目及內容幼兒音樂課程評量項目及內容幼兒音樂課程評量項目及內容 評量(evaluation),是一系列之活動,並注重在事實之「解釋」、「診斷」、「價值之判 斷」,(王珮玲,1998)。幼兒無法以紙筆測驗及口語表達的方式來展現他們對音樂的認識 和了解,評量幼兒的學習成果目的也不在將幼兒分類、下標籤,應是將評量結果提供教 育相關人員作為教學調整改進的參考,最理想的方式是藉由音樂專業領域輔導人員的觀 察訪視,協助並提供幼教老師有關音樂教學活動的課程進行模式。儘管如此,幼教老師 仍可藉由和幼兒互動交談、長期觀察、利用量表或設計檢核表、錄音、錄影等幾種方式 來評量幼兒的音樂知識、技能、學習態度及對音樂的感受力。研究者根據教育部幼稚園 課程標準(1987)、暫行版的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2009)並參考學者張乃文(2005) 及張渝役(2005)之著作,以表列方式整理出幼兒音樂課程評量項目及內容。

(38)

表 2-2-1 幼兒音樂課程評量項目及內容 評量向度 評量內容 對音樂概念 的認知 1.能初步辨別樂音的大小、高低、強弱、快慢、長短…等。 2.能跟隨節拍拍手、踏步走路、跑、跳。 3.能唱出學過的歌曲,並能用表情、動作表現歌詞的內容。 學習歌唱及 操作樂器技能 1.能敲打幼兒常用的節奏樂器,並知道樂器名稱。 2.能以自然正確的聲音愉悅地歌唱。 3.喜歡參加齊唱及合奏。 學習、欣賞音樂 的態度及情操 1.喜愛音樂,能安靜聆聽音樂。 2.能感受樂曲的快慢、優美合緩或雄壯……。 3.能隨著音樂的進行,運用肢體自由表達、創作。 4.能與別人輪流交換使用樂器並愛惜樂器。 5.能欣賞別人唱歌及做律動。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對幼兒而言,來自音樂的感動,是幼兒從中獲得歡樂的泉源之一,學習音樂的同時 若不是歡樂的,那麼就無法自由的展現其創造力,更無法體會自音樂所帶來的樂趣,因 此,上述所有的評量僅能提供參考,不能做為標準指標,否則將會扼殺幼兒音樂智能的 發展。

(39)

第 三 節

第 三 節

第 三 節

第 三 節

幼 教 老 師 之 音 樂

幼 教 老 師 之 音 樂 教 學

幼 教 老 師 之 音 樂

幼 教 老 師 之 音 樂

教 學

教 學 信 念 與

教 學

信 念 與 教 學

信 念 與

信 念 與

教 學

教 學

教 學 實 務

實 務

實 務

實 務

談 到 音 樂 教 育 , 傳 統 的 音 樂 教 育 觀 讓 多 數 人 總 會 聯 想 到 如 何 栽 培 音 樂 專 業 人 才,但 實 際 上 狹 義 的 音 樂 教 育 的 目 的,除 上 述 觀 點 之 外,還 包 含 有 將 兒 童 能 力 導 向 音 樂 作 品 的 欣 賞、了 解 及 創 作;將 兒 童 的 美 感 能 力 引 導 到 讓 其 感 受 週 遭 環 境 之 美 方 是 音 樂 教 育 廣 義 的 目 的( 林朝陽,1995;張渝役,2005)。音 樂 教 育 為 多 元 化 之 綜 合 性 教 學,涵 蓋 生 活、學 校 及 社 會 的 整 體 性 教 育,並 涵 括 藝 術 素 養、生 活 藝 術、人 文 素 養 等 之 教 育 內 涵,音 樂 教 育 之 目 的 在 於 使 人 人 皆 能 有 學 習 及 參 與 藝 術 活 動 的 機 會 ( 姚 世 澤 , 2003)。 教 育 並 非 只 是 知 識 的 傳 授 , 也 包 含 了 生 活 價 值 觀 的 教 導 與 學 習 態 度 的 傳 遞,每 一 位 教 育 工 作 者 都 有 可 能 會 把 自 己 的 生 活 哲 學 帶 進 教 室 ( 簡 成 熙 譯 , 2008)。 教 育 哲 學 最 主 要 的 任 務 就 是 幫 助 教 育 工 作 者 釐 清 問 題 並 深 入 思 考 教 育 和 生 活 結 合 的 整 個 歷 程,繼 而 影 響 教 學 法 的 運 用 ( 黃 藿 、 但 昭 偉 , 2003)。 在 教 育 領 域 中 教 學 法 經 常 廣 被 討 論 , 因 為 教 學 法 具 有 揭 櫫 教 師 之 教 學 目 標 與 理 念 的 功 用,教 學 法 可 以 有 效 呈 現 教 學 技 巧 與 方 法,影 響 教 學 實 施 之 成 效。本 世 紀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達 克 羅 茲 教 學 法、奧 福 教 學 法、柯 大 宜 教 學 法 及 鈴 木 教 學 法,上 述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給 予 現 代 的 音 樂 教 育 注 入 許 多 豐 富 的 元 素,也 在 幼 稚 園 教 師 之 音 樂 教 學 信 念 的 涵 養 上 多 所 助 益 , 讓 幼 兒 音 樂 教 育 多 元 發 展,幼 教 老 師 應 熟 知 各 音 樂 教 學 法 並 從 中 擷 取 精 華 融 會 貫 通 應 用 於 教 學,以 下 先 就 世 界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之 教 育 哲 學 做 陳 述,再 探 討 幼 教 老 師 之 音 樂 教 學 信 念 及 幼 教 老 師 應 具 備 之 音 樂 專 業 知 能 及 音 樂 教 學 知 能,並 說 明 幼 教 老 師 之 音 樂 教 學 實 務 。

(40)

一 一 一 一 、、、、 世 界 著 名世 界 著 名世 界 著 名世 界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之 教 育 哲 學音 樂 教 學 法 之 教 育 哲 學音 樂 教 學 法 之 教 育 哲 學音 樂 教 學 法 之 教 育 哲 學 早 期 國 內 幼 稚 園 的 音 樂 教 育,普 遍 以 唱 遊( 邊 唱 歌 邊 表 演 )方 式 進 行 教 學, 老 師 彈 風 琴 , 小 朋 友 們 引 吭 高 歌 。 近 年 來 本 世 紀 最 為 家 長 及 教 師 熟 知 的 世 界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達 克 羅 茲 教 學 法 把 聽 覺 和 運 動 感 覺 結 合 , 倡 導 以 節 奏 訓 練 為 音 樂 教 育 之 開 端 。 奧 福 教 學 法 採 用 打 擊 樂 器 , 創 造 音 調 簡 單 、 旋 律 活 潑 的 音 樂 。 柯 大 宜 教 學 法 將 音 樂 教 育 設 計 為 循 序 漸 進 誘 導 的 方 式 , 幫 助 學 生 建 立 音 樂 概 念 。 鈴 木 教 學 法 則 主 張 兒 童 早 期 不 需 要 訓 練 讀 譜 , 只 訓 練 身 體 對 聽 覺 的 自 然 反 應( 鄭 方 靖,2002;劉 坤 山,2008)。世 界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都 主 張 音 樂 教 學 注 重 情 意 自 然 流 露 表 達 , 強 調 音 樂 教 學 活 動 應 統 整 歌 唱 、 遊 戲 、 肢 體 律 動 、 音 樂 欣 賞,讓 幼 兒 透 過 聽 覺 與 動 覺 的 結 合 學 習 音 樂,由 於 世 界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的 引 進, 深 深 影 響 國 內 音 樂 教 育 的 發 展 , 研 究 者 藉 表 2-3-1 就 世 界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對 音 樂 教 育 的 哲 學 思 想 做 陳 述 。

(41)

表 2-3-1 世 界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教 育 哲 學 思 想 達 克 羅 茲 教 學 法 奧 福 教 學 法 柯 大 宜 教 學 法 鈴 木 教 學 法 世 界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重 要 哲 學 思 想 1.音 樂 基 礎 教 學 應 始 於 節 奏 。 2.以 肢 體 回 應 情 感 與 音 樂 。 3.鼓 勵 使 用 上 天 賦 予 人 類 最 自 然 的 樂 器 —歌 喉 及 身 體 做 即 興 創 作 。 4.在 教 學 中 極 為 重 視 視 覺 與 聽 覺 , 以 「 內 在 聽 覺 」( inner hearing) 學 習 感 受 音 樂 , 即 興 創 作 。 1.兒 童 早 期 音 樂 經 驗 來 自 遊 戲 。 2.音 樂 必 須 與 律 動 ( 舞 蹈 ) 及 語 言 相 結 合 。 3.打 擊 樂 器 在 音 樂 教 育 中 不 可 或 缺 。 4.強 調 即 興 及 創 作 等 音 樂 創 造 力 之 培 養 。 5.運 用 模 仿 、 反 覆 、 探 索 、 體 驗 之 教 育 原 則 。 6.學 習 表 現 音 樂 、 合 奏 , 發 展 綜 合 藝 術 之 型 態 ( 舞 蹈 、 戲 劇 )。 1.音 樂 生 活 化 , 音 樂 屬 於 每 一 個 人 , 每 個 人 皆 有 接 受 基 本 音 樂 素 養 的 能 力 。 2.歌 唱 是 啟 發 音 樂 天 賦 的 起 始 , 以 本 土 歌 謠 為 教 學 素 材 。 3.音 樂 教 育 起 步 越 早 越 好 。 4.音 樂 教 育 是 學 校 課 程 的 重 心 , 提 倡 全 民 音 樂 教 育 的 理 念 。 1.強 調 教 育 從 零 歲 開 始 , 重 視 早 期 發 展 。 2.採 母 語 教 學 方 式 之 啟 發 ( Mother Tongue Method),從 聽 到 模 仿 到 識 字 反 覆 練 習 , 強 調 背 譜 。 3.重 視 品 德 的 培 養 與 心 靈 的 美 化 , 美 感 教 育 。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42)

由 上 述 世 界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的 內 容 特 性 看 來 , 雖 然 各 有 其 強 調 的 教 學 重 點 與 偏 向,但 其 中 也 有 許 多 對 音 樂 教 育 的 觀 點 是 相 同 的(林朝陽,1995;鄭方靖, 1997;鄭方靖,2002;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0),研究者將之整理條列如下。 ( 一 ) 皆 為 群 體 教 學 , 群 體 交 互 應 用 促 進 概 念 的 發 展 。 ( 二 ) 教 授 之 初 重 視 音 樂 原 始 素 材 的 運 用 創 作 , 強 調 教 學 過 程 的 啟 發 重 於 成 果 發 表 , 音 樂 平 民 化 。 ( 三 )同 樣 重 視 身 體 的 律 動( body movement),達 克 羅 茲 用 肢 體 回 應 音 樂 ; 奧 福 藉 律 動 創 造 音 樂;柯 大 宜 藉 助 身 體 律 動 學 習 音 樂;鈴 木 重 視 律 動 中 的 團 體 氣 氛 與 美 感 。 ( 四 ) 採 用 漸 進 的 方 法 與 技 巧 , 有 別 於 填 鴨 式 教 學 , 強 調 語 言 發 展 與 音 樂 的 結 合 。 這 些 共 同 的 主 張 都 是 本 乎 愛,愛 美 好 的 音 樂 及 愛 人 的 美 感,「 感 人 」的 教 學, 讓 受 教 者 被 感 動,就 是 一 種 美 感 的 體 現( 伍 振 鷟、林逢祺、黃坤錦、蘇永明,1998)。 裴 斯 塔 洛 齊( 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以 教 育 愛 的 發 揚 著 稱,特 別 強 調 愛 學 生 在 教 育 過 程 中 的 重 要 性 , 這 種 愛 人 的 感 覺 就 好 比 儘 管 全 球 各 地 人 類 語 言 不 同 , 文 化 有 所 差 異 , 但 照 顧 嬰 兒 的 母 親 們 卻 都 本 乎 母 愛 對 著 親 愛 的 孩 子 們 哼 唱 著 不 同 的 搖 籃 曲( 林 玉 体,1990)。幼 教 老 師 之 於 幼 兒 的 愛 不 也 和 母 親 對 孩 子 的 愛 是 一 樣 的 嗎 ?幼 兒 天 生 好 動 的 特 性 可 在 音 樂 律 動 中 得 到 紓 發 滿 足,美 好 的 音 樂 能 帶 給 幼 兒 愉 快 , 讓 幼 兒 變 得 更 好 , 藉 著 音 樂 文 化 素 養 的 提 昇 , 可 使 得 社 會 風 氣 變 得 更 和 諧、美 善,這 更 足 以 印 證 孔 子 對 我 國 最 早 詩 歌 總 集「 詩 經 」 的 評 價 :「 溫柔敦厚,詩教也」。

(43)

二 二 二 二 、、、、 幼 教 老 師 對 幼 兒 音 樂 教 學 的 信 念幼 教 老 師 對 幼 兒 音 樂 教 學 的 信 念幼 教 老 師 對 幼 兒 音 樂 教 學 的 信 念幼 教 老 師 對 幼 兒 音 樂 教 學 的 信 念 從 世 界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之 教 育 哲 學 當 中 , 我 們 可 以 得 知 音樂能力是需要從小 逐步培養,但多數人對學習音樂卻有著偏差的想法,認為學音樂就是學習「五線譜」,就 是學習演奏樂器,並且認為學演奏樂器比學音樂重要。幼教老師從事音樂教學活動若是 忽略藝術教育的重要性,罔顧幼兒發展未能長期觀察幼兒、關心幼兒,調整教學策略, 則無法達到情意教育的目標,甚至對幼兒身心造成傷害。幼兒音樂教學的進行,除了硬 體的設施如樂器設備及教室場所之外,最重要的軟體就是幼兒教師了,是故,對於扮演 音樂啟蒙者角色的幼教老師而言,除了熟知幼兒發展理論及具備專業知能,其教學信念 與態度是相當重要的(鄭又慧,1996)。我 們 都 知 道, 除 了 語 言 與 文 字 ,「 微 笑 」 與 「 音 樂 」是 世 界 共 通 的 溝 通 媒 介,「 微 笑 」與「 音 樂 」其 也 是 為 幼 教 老 師 和 幼 兒 之 間 互 動 的 方 式 之 ㄧ 。 面 帶 微 笑 可 以 縮 短 幼 兒 與 老 師 的 距 離 , 輕 聲 歌 唱 可 以 平 撫 幼 兒 情 緒 及 集 中 注 意 力 。 要 落 實 音 樂 教 育 除 了 將 各 家 音 樂 教 學 法 融 入 教 學 活 動 , 還 須 具 備 認 同 音 樂 教 育 的 信 念 , 有 信 念 的 支 持 , 才 能 持 續 進 行 音 樂 教 學 , 以 下 則 就 信 念 、 教 學 信 念 、 幼 教 老 師 的 教 學 信 念 做 進 一 步 討 論 。 (((一一一一))))信念的意義與作用信念的意義與作用信念的意義與作用信念的意義與作用 「辭海」對信念的解釋是「信仰的心」,由信仰的意念,進而產生堅定不移的信心。 舉凡每個人對任何事物都有其信念,信念(belief)二字本源自於宗教及心理學,但近來 信念此一名詞也出現在宗教及心理學以外的範疇如政治學、經濟學等。王恭志(2000) 引述「美國韋伯國際英文辭典」對「belief」一字有以下五點具體之解釋: 1.信念是對人、事、物的信任與信心之意志的陳述或習慣。 2.信念是對真理、信仰真實信服的程度。

數據

表 2-2-1    幼兒音樂課程評量項目及內容  評量向度  評量內容  對音樂概念  的認知  1.能初步辨別樂音的大小、高低、強弱、快慢、長短…等。 2.能跟隨節拍拍手、踏步走路、跑、跳。  3.能唱出學過的歌曲,並能用表情、動作表現歌詞的內容。  學習歌唱及  操作樂器技能  1.能敲打幼兒常用的節奏樂器,並知道樂器名稱。 2.能以自然正確的聲音愉悅地歌唱。  3.喜歡參加齊唱及合奏。  學習、欣賞音樂 的態度及情操  1.喜愛音樂,能安靜聆聽音樂。  2.能感受樂曲的快慢、優美合緩或雄壯……。
表 2-3-1 世 界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教 育 哲 學 思 想   達 克 羅 茲 教 學 法   奧 福 教 學 法   柯 大 宜 教 學 法   鈴 木 教 學 法   世 界 著 名 音 樂   教   學   法   重   要   哲   學   思   想   1.音 樂 基 礎 教 學 應 始 於 節 奏 。  2.以 肢 體 回 應 情感 與 音 樂 。  3.鼓 勵 使 用 上 天賦 予 人 類 最 自然 的 樂 器 —歌喉 及 身 體 做 即興 創 作 。  4.在 教 學
表 2-3-2 國 內 幼 教 教 師 教 學 信 念 相 關 研 究   編 號   年 度   研 究 生   碩 士 論 文 題 目   1  2008  洪 淑 如   幼 稚 園 實 習 教 師 教 學 信 念、成 就 動 機 與 教 學 承 諾 之 研 究 -以 中 部 地 區 幼 教 學 程 實 習 生 為 例   2  2008  徐 映 慈   幼 稚 園 教 師 數 學 教 學 信 念、教 學 行 為 與 幼 兒 數 概 念 發 展 之 研 究   3  2008  賴 足 免   幼
表 2-3-2  國 內 幼 教 教 師 教 學 信 念 相 關 研 究 ( 續 )   編 號           年 度       研 究 生     碩 士 論 文 題 目   13  2004  李 雯 佩   幼 稚 園 教 師 教 學 信 念 之 研 究   14  2003  莊 孟 珊   台 中 地 區 幼 教 人 員 電 腦 整 合 教 學 信 念 與 應 用 現 況 之 調 查 研 究   15  2003  吳 珮 瓏   幼 稚 園 教 師 教 學 信 念 及 其 轉 變 因 素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Effective use of a variety of texts (e.g. information texts) to encourage deep reading, connect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broaden their knowledge base. -

• Enhancing Assessment Literac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at the Secondary Level: (I) Read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 Enhancing Assessment Literacy in the English

•providing different modes of support in learning tasks (e.g.. You are a summer intern in the publicity team of Go Green, a non- 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 committed to

• To enhanc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major updat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under the ongoing renewal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 To

(1)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re included in this glossary.. (2) The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More than 90% of the leaders reported that the Panel Chair was also expected to ensure that all teachers followed curriculum guidelines, and to review evidence of teaching

Schools may strategically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capacity of teachers in curriculum leadership,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assessment practices through participating

Internal assessment refers to the assessment practices that teachers and schools employ as part of the ongo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ocess during the three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