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京中華會館研究(1951-2000)
全文
(2)
(3) 誌. 謝. 這本論文可以完成,首先要感謝父親、母親、弟弟、阿公、阿嬤、舅舅等 家人,以及女友雅涵的支持、鼓勵、體諒與包容,而母親更是在金錢、物質 上給予大力支應,讓筆者終能捱過充滿諸多事故、阻礙及挑戰的四年碩士生 涯,在最後關頭衝出終點線,及時完成之。 回想初踏入研究所生涯時,曾一度設定「明史」作為自己將來的研究領 域,不過當時還不是很能確立己志。後來大學時期便在因修課相識的王秀惠 老師邀請下,先是於西元2011年參與了赴美國的考察團,而後又擔任了王老 師的研究計畫助理,期間雖多有挑戰,卻也收穫頗豐,讓我對「海外華人」 此一課題日漸熟悉,王老師對研究的熱情、專業以及對學生的點滴關懷,在 在地影響了筆者,遂決定投入「海外華人」研究的領域之中;隔年西元2012 年的暑期更獲得赴美國華盛頓實習與移地考察之機會,但正當筆者於美國的 工作進入尾聲,滿心歡喜地盤算著,要如何與王老師分享此行豐碩之成果時, 卻是噩耗傳至,王老師不幸於菲律賓馬尼拉參加研討會時,因急性腦中風過 世,聞訊當下,震驚地無法置信,一向「帶頭衝」得比年輕人還快的王老師, 竟以壯年之齡離開了人世。在悲傷抑鬱的情緒中,筆者回到台灣參與了王老 師的告別式,其後一時之間失去了研究方向,幸得湯熙勇教授與劉文彬教授 接納為論文指導學生,在徬徨無助之刻,有兩位師長援手,只有滿心感謝。 湯老師對筆者嚴謹的督促,每次見面總是耳提面命,使筆者不斷努力地鞭策 自己,得以稍微克服先天資質駑鈍的障礙,逐漸領會研究的「眉角」 ;劉老師 心細而溫暖,過往於大學時期即因修課而熟識,偶然於校內相遇總是關懷筆 者研究進度,兩位師長都使筆者得以一步一步邁向完成論文的終點。. i.
(4) 感謝曹淑瑤老師、林振興老師在百忙之中,仍願意給予筆者論文研究上 的建議與指導。曹老師溫暖的鼓勵,總是讓人倍感窩心;林老師則心細縝密, 讓筆者多方思考研究問題。 在研究路途上,除了家人、諸位師長外,在華府萍水相逢的長輩朋友們, 更如同貴人般,給予筆者數多支持、熱切的關照,終於讓筆者首次移地研究 便能順利進行。在研究、生活等多方面給予筆者協助及建議的,喬治梅森大 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Cheryle Choy女士、林正英教授及Mika'il A. Petin教授;數次接受筆者訪問,並提供豐厚一手資料的僑領李達平先生; 不僅接受筆者訪問,還多次親自駕車領筆者認識諸多僑社人物的僑領李連訓 先生;熱情招待與照顧筆者的劉瑞南女士、周家璜先生;待筆者如親姪,同 時也是王秀惠老師同學的楊馥璘女士與李漢林先生;提供豐富資料的華府新 聞日報社的李靜嫻女士、黃政傑先生;在華府生活中後期,給予我數多幫助 的台灣人公共政策促進會的林楷夫先生;返台後方才以書信連絡相識,且不 厭其煩回答筆者問題的僑領黃沃明先生等等,當然還有其他太多太多在當地 認識,給予幫助的朋友,筆者都是說不盡的「謝謝」。 對不擅長「單兵作戰」的筆者來說,需要獨立寫作的學位論文確實是一 大挑戰,遂發起「做夥拚畢業」的心念,邀同校的錡薇學姊及同學哲翰、瑞 賓在西元2013年春組織了論文讀書會,之後又陸續加入了經緯、威君、亮衡、 佩蓉等。 「拚畢業讀書會」大大地幫助了筆者落實論文進度、拿捏研究方向、 精進思考邏輯,可以說若無讀書會同學們的幫助,著實難以完成本文,謝謝 你們。特別要感謝錡薇學姊在最後關頭的「情義相挺」 ,在工作之餘盡力幫筆 者校稿、順稿等等,真的是辛苦了! 另外要感謝同門師兄弟君川在許多方面給予筆者的照顧,赴美時在機 票、住宿上的協助,回國後在資料交流、研究意識上的討論,總是默默地提 供筆者助力。. ii.
(5) 筆者還要謝謝在論文寫作之路上陪伴、幫忙工作的學校社團朋友,一起 在社團辦公室努力學業和幫忙調整論文簡報並且總是能互通心情的密友乃 慧、幫助筆者整理資料與處理其他論文雜項的于婷與昀萱、最末協助校稿的 琪茹,以及其他經常關心筆者狀況的福星、雅苹、擇芳、博揚等等,難以一 一說盡,都很謝謝你們。 最末要特別感謝摯友逵皓與石蘭梅老師在心靈上的支持,筆者才能克服 層層心境上的阻礙。摯友雖遠在高雄,卻總能在筆者最低潮的時候,給予心 情的抒發。石老師總是待筆者如子,時刻溫暖,在最低潮時給予的安慰,使 筆者獲得莫大的力量,能夠繼續撐持下去。 四年的研究生道路,遭遇了好多好多的困難,也遇到了好多好多的貴人, 走此一遭對筆者而言十分不容易,萬般言語難以表達,只能化成這段文字, 向在論文路上的每個給予筆者幫助的人致敬、表達謝意,你們都成就了這份 研究的一部分!謝謝!. 李易修. 謹誌. 2015年8月25日清晨 於師大分部宿舍. iii.
(6) iv.
(7) 摘. 要. 一百多年來各地的中華會館(或稱中華公所)是美國華人社會中當地的 「最高組織」 ,在過往種族歧視與隔閡的環境中,對外保護華人,對內統整一 切事物,猶如當地華人的政府;一般來說,中華會館的主導權由最早赴美且 佔絕對人數優勢的廣東人掌握。隨著時間流逝,政治、社會、法律等條件都 發生改變,美國華人社群的組成日趨多元化,客觀環境的改變影響了各地中 華會館,有些衰退了、有些消失了,不過最著名的舊金山駐美中華總會館與 紐約中華公所,依然持續運作且紋風不動地由廣東人主導著;但在學界較少 關注的另一隅,卻出現十分特別的景緻,位處美國首都華府的「美京中華會 館」 ,不僅遲至二十世紀中期才成立,且在二十世紀末期更出現非廣東人群體 加入領導層的情形。 本文即以此點出發,透過觀察百餘年來華府華人社群的變遷,力圖解答 「美京中華會館何以擁有不同於一般中華會館的歷史發展情形」 。本文以為, 在華府以聯邦政府運作為核心,形成的特殊政治與經濟環境下,使「堂」 (即 「祕密會社」)轉變為較具有現代性,進而使其能主導本地華人的領導權,延 遲了本地中華會館出現的時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京中華會館終於登 上歷史舞台,過往的特質依然延續著,其領導者(中華會館主席)多具有良 好的教育程度,也具有較高的開放性質,也使其能夠貼近整個美國華人歷史 的發展狀況,最終能夠接納其他華人群體進入其領導層之中。. 【關鍵詞】 美京中華會館、華盛頓特區、唐人街、華人社團. v.
(8) vi.
(9) Abstract. The Chinese Consolidated Benevolent Association (CCBA) is “the supreme organiz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 society around the United States over one hundred years. In the situation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segregation, it had protected Chinese from the outside world and administrated Chinese as a government. The leadership of CCBA is usually controlled by Cantonese who is the earliest arrival of all Chinese group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mposition of Chinese which changes with the conditions of politic, society, law and so on influences each CCBA with time. Some of them decline and some stop working, but the CCBA of San Francisco and New York City, two most notable of all CCBAs, still keep running and controlled by Cantonese. However, there is a special one called “Chinese Consolidated Benevolent Association of Washington, D. C.” which have little attention of scholars. It is not only younger than others, it was established in 1950s, but also have some non-Cantonese Chinese members who join the leader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shington’s Chinese history, this study will discuss that why Chinese Consolidated Benevolent Association of Washington, D. C have different history. First of all, this study argues that Washington’s special polit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which affect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lets “Tong,” the secret society, modernize so that is able to control the leadership of Washington’s Chinese, and had delayed the established time of CCBA. Second, CCBA retain the Tong’s property, so it is not only have well-educated leaders but able to follow the. vii.
(10)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merican history to admit other Chinese group to its leadership.. Key words: Chinese Consolidated Benevolent Association, Washington, Chinatown, Chinese Association. viii.
(11)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二節. 研究回顧............................................7.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章節架構...........................19. 第四節. 資料說明與研究限制.................................23. 第二章. 華府華人社群的形成與發展...............................29. 第一節. 華府唐人街的形成與發展.............................29. 第二節. 華府華人的生活情形與社會結構.......................55. 第三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華府華人社群的變遷.................82. 第三章. 美京中華會館的起源.....................................97. 第一節. 華府華人社團組織的發展.............................97. 第二節. 華埠領導權的遞嬗與美京中華會館的成立..............125. 第四章. 美京中華會館的沿革與性質..............................147. 第一節. 美京中華會館章程及其所屬團體成員之沿革............147. 第二節. 美京中華會館主席人選與其特質......................171. 第五章. 結論..................................................203. 徵引資料......................................................205. ix.
(12) 附錄..........................................................215 附錄一. 訪談紀錄..........................................215. 附錄二. 美京中華會館章程..................................255. x.
(13) 圖. 次. 圖2-1-1:華府市中心局部地圖(西元1908年).......................34 圖2-1-2:華府門牌尾數編號原則簡圖...............................37 圖2-1-3:華府第一個唐人街坐落處(西元1908年)...................39 圖2-1-4:賓夕法尼亞大道北側的四又二分之一街(西元1890年攝).....43 圖2-1-5:唐人街及其四周局部街坊圖(1903年).....................50 圖2-2-1:西元1891年西北區D街上的兩間華人洗衣館.................59 圖2-2-2:西元1930年代的華人餐館.................................65 圖2-2-3:十九世紀末華府的華人之裝扮.............................66 圖2-2-4:華人裁縫店(西元1903年攝).............................67 圖2-3-1:友誼牌坊...............................................95 圖2-3-2:華樂大廈...............................................95 圖3-1-1:西元1905年的致公堂.....................................99 圖3-1-2:新舊安良堂總部對照....................................118 圖3-1-3:H街上的協勝堂新址....................................119 圖3-1-4:西元1935年美京中華基督教會聚餐........................124 圖3-1-5:初至華府的洪禎祥一家..................................124 圖3-2-1:西元1934年蔡廷鎧將軍訪華府............................133 圖3-2-2:西元1942年華府七七事變五周年大遊行....................140 圖3-2-3:群聚於抗日救國總會之人群..............................140 圖3-2-3:西元1938年時的一次抗日募款活動........................141 圖3-2-4:「抗日捐款存據」與「抗日籌款劇票券」...................142 圖4-2-1:美京中華會館數任會長珍貴合影(西元1957年)............186. xi.
(14) xii.
(15) 表. 次. 表1-4-1:訪談資訊...............................................27 表2-1-1:華府華埠人口統計表(1870-1950)........................47 表2-1-2:唐人街鄰近主要建築物簡介...............................52 表2-3-1: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西元1960年華府華埠人口變化表.........83 表2-3-2:華府白人、黑人與總人口數變化折線圖(1880-2010)..........87 表3-1-1:華府的安良堂與協勝堂比較..............................112 表3-2-1:西元1950年以前的華府「華埠市長」......................126 表4-1-1:美京中華會館組織圖表(西元1951年版章程)..............149 表4-1-2:美京中華會館「創始十六團體」..........................158 表4-1-3:美京中華會館「後續入會團體」..........................166 表4-2-1:美京中華會館歷任主席(1950-2000).....................172 表4-2-2:歷任美京中華公所主席簡略生平..........................187 表4-2-3:歷任美京中華會館主席人物特質分項統計表................199. xiii.
(16) xiv.
(17) 第一章 緒論. 通常我們提到美國的「中華會館」 (或稱「中華公所」)這類過去於華僑 界的「最高僑團」 ,腦海裡第一個想起的,若非是擁有最悠久歷史的「老字號」 舊金山中華總會館,就是我國要員訪美東幾乎必定造訪的紐約中華公所。舊 金山與紐約兩者,一者位於美國西岸的太平洋側,一者位於美國東岸的大西 洋側,相互對望,歷來幾乎是美國「中華會館」的代名詞;然而隨著時代的 變遷,它們有時被認為是「保守的」、「陳舊的」,1今日這樣的形貌已漸成吾 人的既定印象。不過事實上在全美各地其他大大小小的城市,過往只要有華 人聚居之處,幾乎都存在著類似「中華會館」的「最高僑團」 ,據知名美國華 人研究者劉伯驥的統計,全美至少有三十餘座城市,存有(或曾經有)類似 的組織,2但是在「東、西兩大山頭下」它們極少被關注,一般也咸信其歷史 發展不脫「紐約舊金山模式」 ;然而本文以為,美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與社 會等條件差異甚大,自是有其不同的歷史變遷因素影響著各地「中華會館」 的發展,是否它們的發展就是符合今人的既定印象、符合「紐約舊金山模式」 呢?本文在這方面是存疑的,進一步思考它們作為過往華人先輩生活中極重 要的一環,吾輩有志美國華人研究之士,若欲進一步廓清歷史全貌,也應當 試著考察此過往研究上的「遺珠」。. 1. 鄺治中著,楊立信、壽進文譯,姚楠審校,《新唐人街》(香港:中華書局(香港),1989年7. 2. 劉伯驥,《美國華僑史續編》(台北:黎明,1980年11月初版),頁191-196。. 月初版),頁98;吳劍雄,《海外華人與移民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1993年),頁350。. 1.
(18) .2..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吳主席鄭重地表達他的理想,實行「門戶開放」政策,徹底屏除華人社 團的隔閡......3 這段文字是華府(Washington, D. C.)的「美京中華會館」史上第一位台 灣籍主席吳澄敏,4在上任時提出來的理想與政策方針,事實上其背後的意涵, 是來自過往美國各地華人社團普遍的狀況,即華人社團有各自明顯的「畛域」 和「門戶」 ,一個社團的成員大抵在籍貫、地域、族群、語言等條件上,必定 具有相當的同質性,而又以地域和籍貫形成的鴻溝最深,舉例廣東人只 組成 「廣東人的社團」 ,台灣人只組成「台灣人的社團」 ;固然一般的社團於此點 上自是合理,但就目的是統合一地所有華人團體、自命為「最高僑團」的「中 華會館」 ,理應要能跨越這道鴻溝,方才符合其宗旨,不過實際上,各地中華 會館一般仍幾乎都由廣東人所控制。正因如此,當台灣籍的吳澄敏成為第一 個「特例」時,才會說出「門戶開放」此四個字,也就是希望打破過去窠臼, 真正帶領美京中華會館成為統合當地所有華人團體的「最高僑團」。 而何以各地「中華會館」幾乎清一色由廣東人主導呢?這其實與過往美 國的華人移民歷史有關。美國本土華人社群的濫觴,係始自西元1850年代的 加利福尼亞地區(California) 。當時該地發現了大量的黃金礦藏,引發全球性 的淘金熱,深受戰亂、疾病與貧窮所苦的廣東人,因而受此吸引大批赴美,並. 3. 〈中華會館新舊職員完成交接丁懋時監交新主席吳澄敏走馬上任〉,《華盛頓新聞》,1993年1 月8日,頁1。. 4. 「華盛頓特區」又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由英語「Washington, District of Columbia」翻譯而 來,係地處美國東岸夾於馬里蘭州(Maryland State)與維吉尼亞州(Virginaia State)的聯邦政 府所在地,人們取其全國首都意象,將全稱「華盛頓特區」翻譯縮稱為「華府」,因而過往亦 經常使用「美京」一詞形容之,意即「美國的京師(都城)」。為免與地處美國西岸之「華盛 頓州(Washington State,係美國五十州之一)」混淆,本文皆統一使用「華府」一詞。.
(19) .3.. 於作為登陸口岸的舊金山(San Francisco)形成了華人社區,此後逐步在西岸 地區各地城市建立了許多華人社區;西元1860年代華人參與橫貫鐵路的修築, 然而好景不常,西元1870年代美國陷入全國性的經濟衰退,工作機會頓減,華 人被白人認為竊佔了他們的工作機會,不僅因此敵視華人,甚至進一步釀成暴 動、謀殺,尤其包含加利福尼亞等在內的西岸地區情勢尤為嚴重,為了躲避種 族衝突與尋求生計等原因,不少華人由西向東、南遷移,5至西元二十世紀初, 以廣東人為主體的華人已逐步開枝散葉到全美各地,他們主要集中於紐約市 (New York City) 、舊金山、洛杉磯(Los Angelos)等地,此外也有許多華人 分散於全美,華府亦是其中之一;正因如此,廣東人在美國各地,幾乎都擁有 最悠久的華人移民歷史。 早期華人移居美國時,難以自立生活,唯有透過群體力量,互相扶持方 能度過難關,6加以早期種族歧視狀況嚴重,生命、財產等常受到威脅,華人 被迫收縮聚集於唐人街內,團結以求自保,7因此各類社團組織應運而生,例 如宗親會、同鄉會或同業公會等;然而隨著人口成長,社群內事務漸增,不 少紛爭與對立產生,經常導致族內對立乃至械鬥,但由於與主流社會的隔閡, 華人更傾向於內部解決,因此便需要凌駕於所有社團之上的社團,做為協調 與統籌一地華人社區內外事務「中華會館」便誕生了,8成為當地華人的事務 5. 陳靜瑜,《紐約曼哈頓華埠:一個美國華人社區之個案研究》(台北縣板橋市:稻鄉,2000年8 月初版),頁64; Esther Ngan-ling Chow,“From Pennsylvania Avenue to H Street, NW: The Transformation of Washington's Chinatown,” in Francine Curro Cary, ed., Urban Odyssey: A Multiculture History of Washington D.C.,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ion Press, 1996),. 6. pp. 190-191. 劉伯驥,《美國華僑史》(台北:黎明,1976年6月初版,1982年2月,第2版),頁149。. 7. 張慶松,《美國百年排華內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頁398-415。. 8. 各地唐人街採用「中華會館」或「中華公所」並無定一,但其官方註冊的英文名統一為「Chinese Consolidated Benevolent Association(CCBA)」,意即「中華聯合慈善協會」,主要任務是對 內協調華人糾紛、對外爭取華人權益,以及辦理公益事務,以成立最悠久之舊金山「駐美中華 總會館」為例,其章程載明任務為:「一、華僑個人或其事業受到歧視及不公平待遇時當依法.
(20) .4.. 處理最高機構,甚至有如政府機構般的存在。9 在美國本土最早出現中華會館的地方是舊金山,爾後各地華人紛紛效法 之,不過在內部組織架構上,因各地歷史背景不同而各有差異;10但由於早期 華人幾乎都是廣東人,所以不管何地的中華會館,清一色都是以廣東人為主。 在華府很早就有一個「中華公所」的存在,不過僅止於辦理墳場義葬等慈善 事業,並未有其他職能;到了西元1951年,才正式將其擴大職能改組(或云 「建立」)為「美京中華會館」 ,成為代表當地華人的最高機構。11此外美京中 華會館成立的時間,不僅較之舊金山、紐約等地慢上許多,其自西元1993年 以降,由台灣人出任主席、副主席等要職之情形十分常見,相較於全美國各 地中華會館,仍由廣東人擔任領導者的情形,實屬罕見。12 正是此番特殊景致,引發了筆者欲進一步究其所以的興趣。在找尋現有 美國華人相關研究後,發現關於「中華會館」的專論者並不多見,當中較具 有水準與深度者僅吳劍雄的〈紐約中華公所研究〉一文,13其餘大多為通論性 質之著作,例如劉伯驥的《美國華僑史》 、 《美國華僑史續編》 、《美國華僑逸 史》等三本大作,14當中提及各地中華會館部分皆以陳述為主,除出版時間上 力爭。二、華僑於入境或出境遭移民官無理留難時,負責協助解除其困難。三、華僑相互間因 財政或其他事故有爭執事端時,力排解之。四、負責主理華僑子弟中文教育事務。五、掌理華 僑醫院與其他慈善事項。六、辦理一切華僑公益事項(在一九一三年和平會成立前處理堂口糾 紛,一九一零年商會成立前兼理商務)。」參見:〈 駐美中華總會館簡介〉,網址:< http://www.ccbausa.org/about_us/aboutUs-c.html>(2014年10月14日)。 9. 鄺治中著,楊立信、壽進文譯,姚楠審校,《新唐人街》,頁92。. 10. 吳劍雄,〈紐約中華公所研究〉,收入氏著《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 11. 謝家康,《美京華埠春秋》,頁23。. 12. 以紐約中華公所為例,至今主席仍皆由廣東籍人士出任;而位處舊金山的駐美中華總會館,則. 1993年初版),頁284。. 是採取「商董制」,由七大會館組成的「商董會」作為最高領導,而這七大大會館清一色是廣 東人參與,至今仍是此狀。 13. 吳劍雄,〈紐約中華公所研究〉,收入氏著《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頁286-287。. 14. 劉伯驥,《美國華僑逸史》,台北:黎明,1984年2月初版。.
(21) .5.. 略顯陳舊外(距今皆已三十年以上) ,並無太多美京中華會館的訊息;其他像 是鄺治中的《新唐人街》 、陳靜瑜的《紐約曼哈頓華埠:一個美國華人社區之 個案研究》等人以紐約華人為研究目標之著作,雖有論及「紐約中華公所」 , 但卻都不夠深刻與全面,無法真正透析中華公所完整的生命歷程與歷史意 義;然而就算是吳劍雄的研究,或許礙於篇幅限制,似仍有許多未竟之處, 且該文出刊迄今業已二、三十載,加以近年來美國華人社會變動不少,實仍 有可再延伸補充之處。 不過通過閱讀前人研究成品後,筆者領悟到若不能透析當地華人社會, 則難以真正了解該地中華會館的歷史變遷;因而欲討論「美京中華會館」就 必須了解華府華人社群的歷史演變,然而此事卻也相當不易,目前相關著作 國內部分僅僅只有陳靜瑜〈華府唐人街的近貌及其面臨的問題〉一文,15對當 地狀況有初步的陳述,英文研究部分也不多見,僅周顏玲(Esther Ngan-ling Chow ) 發 表 的 〈 從 賓 夕 法 尼 亞 大 道 到 H 街 : 華 府 唐 人 街 的 變 遷 ( From Pennsylvania Avenue to H Street, NW: The Transformation of Washington’s Chinatown)〉16、大衛‧海瑟威(David Hathaway)與史黛芬妮‧何(Stephanie Ho ) 合 寫 的 〈 小 但 有 彈 性 :這 些 年 來 的 華 府 唐 人 街 ( Small but Resilient: Washington's Chinatown over the Years)〉、17慶鈴龐(Ching Ling Pang)與珍‧ 芮詩(Jan Rath)的〈自由的土地於規範中的力量:華府唐人街的維持相似於 象 徵 式 的 民 族 飛 地 ( The Force of Regulation in the Land of the Free The 15. 陳靜瑜,〈美京華埠的近貌及其面臨的問題〉,收入氏著《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美國華人. 16. Esther Ngan-ling Chow, “From Pennsylvania Avenue to H Street, NW: The Transformation of. 社會史論文集》(台北:稻鄉,2003年初版),頁67-86。 Washington's Chinatown,” in Francine Curro Cary, ed., Urban Odyssey: A Multicultural History of Washington D.C.,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6), pp. 190-207. 17. David Hathaway and Stephanie Ho, “Small but Resilient: Washington's Chinatown over the Years,” Washington History, Vol. 15, No. 1,(Washington, D.C.: Histor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D.C., Spring/Summer 2003), pp. 42-61..
(22) .6.. Persistence in Chinatown, Washington DC as a Symbolic Ethnic Enclave)〉等零 星數篇論文, 18能提供的華府華人歷史相關訊息並不是太多。近來則有張君 川新近發表的〈大華府地區華人移民社群的形成與發展〉一文,19在內容上較 為接近本文研究之需,但是因其更重視華人於華府移民社群形成的歷史,若 要針對「美京中華會館」此一課題解答,仍有不少分歧之處。回過頭來說本 文希望了解的是,華府這一空間舞台,帶給本地的華人社群何種歷史影響, 進而這樣的歷史進程,又是如何延遲了本地華人建立中華會館的時間,而又 如何影響了中華會館後來的變化,使之願意納用台灣人成為領導者的歷史因 果脈絡。 筆者與「美京中華會館」的緣分,始於西元2012年的夏季。當時筆者受 教育部補助,前往位於美國華府市郊的喬治梅森大學亞太經濟合作中心 (Center for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APEC)進行為期五周的短 期實習工作,20行前便想藉此機會,尋找將來碩士論文的相關方向,然而百般 查找下,卻發現國內幾乎沒有關於華府華人的學術研究作品,因而激起了筆 者的好奇心,欲藉此行一探究竟;抵達華府後,恰逢實習業務之需,有許多 機會與當地華人社群接觸,過程中得知了「美京中華會館」的獨特情形,從 此為筆者開啟了華府華人研究的「一扇窗」 ;之後更藉實習的閒暇時間,進行 了資料蒐羅、口述訪問、實地調查等工作,為本文撰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8. Ching Ling Pang & Jan Rath, “The Force of Regulation in the Land of the Free The Persistence in Chinatown, Washington DC as a Symbolic Ethnic Enclave,” Michael Lounsbury edit,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Volume 25(Greenwich, Conn. ; London, England : Jai Press, 2007),. 19. p.p. 191-216. 張君川,〈大華府地區華人移民社群的形成與發展〉,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 文,2015年。. 20. 該次實習乃受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之補助,計畫全稱為:「『瀛寰之志』:跨國主義與亞 太華人文化經濟研究實習」,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已故教授王秀惠擔任主持人。.
(23) .7.. 第二節 研究回顧. 由於本文欲先探討華府華人社群的歷史脈絡,作為研究美京中華會館之 出發點,因此了解過往各地華人社群研究成果是相當重要的。將分為三個部 分闡述相關研究,前兩個部分將以西元1960年代作為一個大致的分野,概述 學界研究華人社群兩個不同階段的研究進程,前者主要受到種族歧視與「芝 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 of Sociology)」的影響,後者則呈現多元史觀並立 的情形;第三部分則是著重在現有的華府華人社群的研究成果上。 歷來的美國華人社群的研究,主要仍集中於美國學界,尤以美籍華裔學 者為主,而華文學界部分,基本上是受其影響與帶動。美國學界的研究歷史 與其社會發展密切相關,西元1950年代以前,美國主流社會對於少數民族不 太重視,自是對同屬少數民族的華人研究著墨不多,僅有的一些研究或是報 告,多含有種族主義的偏狹看法,21不過仍有一些學者受「芝加哥學派」的薰 陶,對唐人街進行了一些質量不錯的研究,成為後來研究者重要的「問路石」 ; 西元1960年代起,隨著民權運動益加蓬勃發展,致使社會風氣轉變、種族歧 視漸退,過去位處邊緣的少數族裔研究,反而受到重視,同時又受到赴美華 人移民大增的影響,大大地改變了傳統華人族裔社群的結構, 22更使美國華 人研究熱度大增且歷久不衰,讓唐人街研究進入一個新的局面。. 21. 關於美國華人研究史的分期,本研究採用了陳靜瑜的看法,以西元1960年代為界,此前多為種 族偏見主導,此後民智漸開,種族情形歧視漸漸減少,方才有新氣象產生。參見:陳靜瑜,〈近 半世紀來的美國華僑社會史的研究取向評述〉,《興大人文學報》,第三十二期,2002年6月, 頁1120-1121、1124。. 22. 陳祥水,《紐約皇后區新華僑的社會結構》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1年4月初版), 頁29-33。.
(24) .8.. (一)早期的美國華人社群研究(西元1960年代中期以前) 當代以前的華人社群的研究,一般會針對華人的聚居社區(即一般稱之 「唐人街」或「中國城」之處,英文通稱「Chinatown」)被美國的主流社會 視為城市內貧困、骯髒的角落,23裡中居住著不懂英語的「中國佬(Chink)」 ,說著沒人能聽懂的「古怪」語言,從事如洗衣工、廚師等等工作,25全身. 24. 衣著骯髒破舊,還帶來賭博、娼妓、暴力、吸食鴉片等罪惡,26簡言之唐人街 是一個沒人想去的地方;且當時盛行的種族歧視,與官方實施的排華政策, 進一步放大了這些負面的社會觀感,大多數的學者對於這個「糟糕的社區」 不感興趣,甚至加以誣衊和詆毀者亦不在少數,27不過仍有一些人,對唐人街 做了比較實際的考察,例如記者路易斯·貝克(Louis Beck,1867-?)撰寫的 《紐約唐人街(New York’s Chinatown)》一書,28當中紀錄非常多唐人街內的 華人生活,甚至附有許多描繪實際情況的插畫與圖片,不過仍是有不少白人 的種族優越感於字裡行間浮現,例如稱華人為「野蠻人(barbarian)」。29. 23. 周敏著,鮑靄斌譯,《唐人街:深具社會潛質的華人社區》(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第一. 24. 「Chink」原意為窄眼或小隙縫,後來成為美國白人對華人、亞洲人的種族歧視貶抑詞,於十九. 版),頁23。 世紀末排華法案通過後,開始於社會上流行,在中文中通常翻譯為「中國佬」。 25. 以華府唐人街為例,在當地的英文報紙《晨星報(Star)》一篇西元1898年的報導中,便有提到: 「除了一小部分的人從商外,絕大部分的人都是洗衣工人。……其他則有少數人當任廚師。 ( Aside from the few who are engaged as merchants, most of the Chinese are, of course, laundrymen. ……, there are a few as employed as cooks.)」。參見:“A Trip to Chinatown,” The Star, (Washington, D.C.), 8 January 1898.. 26. 陳靜瑜,《紐約曼哈頓華埠:一個美國華人社區之個案研究》,頁55。. 27. 陳靜瑜,〈近半世紀來的美國華僑社會史的研究取向評述〉,《興大人文學報》,第三十二期,. 28. Louis Beck, New York’s Chinatown, New York: Bohemia Publishing Company, 1898. Louis Beck, New York’s Chinatown, p.207;關於貝克書籍中的負面描述,陳祥水有略作探討,參. 2002年6月,頁1121。 29. 見:陳祥水,《紐約皇后區新華僑的社會結構》,頁39-40。.
(25) .9.. 儘管濃厚的種族主義與歧視造成阻隔,但仍有一些受芝加哥學派城市社 會學家羅伯特‧帕克(Robert E. Park,1864-1944)影響的學者,30從學術角 度出發,運用數據統計資料,進行了較深的研究,此中的代表性人物為華裔 學者譚金美(Rose Hum Lee,1904-1964) ,代表作是發表於西元1960年的《在 美國的華人(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31;這些學者以猶 太人的猶太街、義大利人的小義大利等歐洲系移民群體的聚居社區為範式, 考察唐人街的運作,認為這個社區如同生命一般有其生命周期,經歷發展、 繁榮鼎盛後,將走向衰老, 32其功能是接待新移民的窗口,一個暫時的避風 港,等待新移民成功的融入社會且移入者減少後,唐人街便會逐步成為破敗 的少數民族貧民窟,只有那些地處經濟重鎮的唐人街,如舊金山或紐約等大 城,因為能吸引新移民移入、不斷補充新的華人移民,才使社區得以維持。 33. 簡言之,一般規模小的唐人街若無法持續有新移民華人移入,最終將會衰. 敗消失;這個看法影響了不少後人的研究,例如吳劍雄的〈一個海外華人社 區的興起與沒落: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賓州匹茲堡地區華人的經驗〉. 30. 羅伯特‧帕克(Robert E. Park,1864-1944)是西元二十世紀早期最重要的社會學家之一,他是 以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為中心的芝加哥學派領導人物,其在城市生態學(Urban Ecology)、族裔關係社會學研究(Sociology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有傑出貢獻,並創造 「人類生態(human ecology)」一詞;此外羅伯特‧帕克與另外兩位芝加哥學派著名學者歐內 斯特·伯吉斯(Ernest Burgess,1886-1966)、路易·維爾施(Louis Wirth,1897-1952),共同 創立了一套系統性研究社會的基礎理論,將該學派發揚光大。參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網址: <http://www.lib.uchicago.edu/projects/centcat/centcats/fac/facch17_01.html>(2014年10月19日) 。. 31. Lee, Rose Hum. The Chines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60.. 32. Rose Hum Lee, ‘The Decline of Chinatow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54, No. 5(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rch, 1949), p. 422.. 33. Rose Hum Lee, ‘The Decline of Chinatow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54, No 5, pp. 422-432;關於此派學者的研究觀點,周敏於其書中也有提及,參見:周敏著,鮑 靄斌譯,《唐人街:深具社會潛質的華人社區》,頁2。.
(26) .10.. 一文中便引用不少譚氏的論點。 34 然而儘管譚氏為華裔,但由於她主要活動在美國學界,而非持續活動於 唐人街內,所以不易取得許多唐人街自身的研究資料,例如社團的會議紀錄、 口述紀錄等等,35所以其引用之材料,多是如官方的統計數據、報紙報導等等 公開的資訊,因而研究受到限制,僅能就較宏觀的視角去討論之;不過這樣 的情形至西元1960、1970年代後,逐漸有被親身投入華人社群活動之新生代 學者打破的跡象,當中代表性人物如鄺治中、吳劍雄、周敏、陳祥水、陳靜 瑜等人,這些新銳學者的出現,為唐人街研究帶來新的氣象。. (二)當代研究蓬勃發展的情形(西元1960年代中期以降) 西元1963年美國最早的美國華人歷史研究學會「美國華人僑美歷史學 會」的成立(之後更名為「美國華人歷史學會(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CHSA)」) ,36與西元1964年譚金美的驟逝,此兩事件筆者以為某種 程度上象徵了芝加哥學派於美國華人研究領導地位的結束,以及一個更多元 觀點的新研究時代來臨,特別是那些來自華人社群內部的聲音,開始為學者 所重視。. 34. 吳劍雄,〈一個海外華人社區的興起與沒落: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賓州匹茲堡地區華 人的經驗〉,收入氏著《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頁189-221。. 35. 唐人街的封閉性,鄺治中也曾經提及。參見:鄺治中著,楊立信、壽進文譯,姚楠審校,《新. 36. 「美國華人歷史學會」座落於舊金山唐人街之內,並擁有一間博物館,目前仍進行華人的展覽、. 唐人街》,頁8。 研究等相關活動;當代美國華人研究的重量級美籍華裔學人麥禮謙(Him Mark Lai,1925-2009) , 於西元1965年加入「美國華人歷史學會」,曾提到該會啟發了他對於美國華人史的重視。參見: 美國華人歷史學會官網,“About CHSA”,<http://chsa.org/about_chsa/>(2014年12月30日); 麥禮謙,《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香港:香港:三聯書店(香港), 1992年1月第一版),頁8。.
(27) .11.. 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黑人民權運動發展蓬勃,抬升了少數民族研究的能見 度,西元1968年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遭到暗殺身亡,導致許多城市中黑人激烈暴動以示抗議,給美國 社會帶來巨大的震撼,學界對少數族裔研究更加重視;此外《1965年移民法》 通過後,大量的華人新移民來到美國,他們之中不少為高知識、技術能力者, 同時早期的華人移民後裔,不少也逐漸進入主流社會,美國華人的社會、經 濟地位因而提升,亦使學術研究方面受到帶動。37西元1960年代中期,隨著傳 統芝加哥學派學者的凋零,以及美國華人歷史學會的創立推波助瀾影響下, 許多新興的華裔學者崛起,投入了美國華人的研究,當中最著名的當屬麥禮 謙了,38他雖非專業學術人員,但靠著努力不懈的精神與驚人的毅力著書立 說,其蒐羅的美國華人史料繁多,諸如報紙,成為不少今人論著的史源,對 當代的美國華人研究有著不小的貢獻,其集大成之作為以中文撰寫於西元 1991年出版的《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一書,39此 外據統計其自西元1967年始,至其逝世有八十餘篇中、英論文或散文發表於 各類相關報刊上, 40前期偏重探討早年華人於美國的奮鬥歷史,西元1980年 代後通論性質的討論漸增,他的論著對於了解美國華人發展史,有相當大的. 37. 陳靜瑜,〈近半世紀來的美國華僑社會史的研究取向評述〉,《興大人文學報》,第三十二期,. 38. 麥氏祖籍廣東省海南縣,西元1925年出生於舊金山的一個華僑家庭,西元1947年畢業於美國加. 2002年6月,頁1118。 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機械工程學系(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並在一間工程建造公司工作了三十一年至西元1984年方才退休。參見:麥禮謙 數碼檔案(Him Mark Lai Digital Archive),<http://himmarklai.org/about/>(2015年1月18日)。 39. 麥禮謙,《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1992. 40. 麥禮謙一生論著極多,此處無法一一列舉,「美國華人歷史學會」為他架設了一個名為「麥禮. 年1月第一版。 謙數碼檔案(Him Mark Lai digital archive)」的網站,期內有麥氏完整的學術書目,對研究者 而言裨益良多。參見:麥禮謙數碼檔案,“Bibliography of Published Writings by Him Mark Lai”, 網址:<http://himmarklai.org/bibliography/>(2014年12月30日)。.
(28) .12.. 助益。這時期專門研究「唐人街」的論著不少(但通常會兼論到整個地區的 華人社群) ,英文與華文皆有之,且彼此之間相互交流不少,故此處一併討論 之。這些論著大致可分為舊金山唐人街和紐約市唐人街兩大論題。就發表年 份觀之前期仍較集中於舊金山,如麥禮謙的相關研究、倪偉徳(Victor G. Nee) 與布雷特‧笛百瑞‧倪(Brett de Bary Nee)夫婦於西元1973年出版的《悠悠 加州時光:一個美國唐人街的記錄研究(Longtime Californ' : a documentary study of an American Chinatown)》,41以及劉伯驥西元1976年出版的《美國華 僑史》 (該書雖為通論性質,但內容多以舊金山唐人街為中心)兩者較為重要, 當然也有一些比較晚近的作品,如盧秋蟬(Chalsa M. Loo)發表於西元1991 年的《唐人街:多數時日,艱難時日(Chinatown : most time, hard time)》。42 倪氏夫妻於西元1970年開始著手研究舊金山唐人街,因當時美國主流社會對 於唐人街仍然陌生,故該書主要目的之一在於向世人介紹唐人街的歷史,與 其在美國發展中扮演的角色, 43研究方法以田野調查及訪談為主,較少使用 文獻分析法,筆者以為可以視為嘗試性的作品;劉氏的《美國華僑史》 ,主要 描述西元1848年至1911年間,早期華僑的旅美史事,採記事本末體,具有傳 統史家筆法的色彩,兼採中文和英文史料為該書最大的特色, 44該書雖為通 論性質的討論,但有專章討論舊金山唐人街,描述唐人街的出現,與生活型 態、風土、民情等事,偏向敘事較少分析討論,劉氏認為聚族而居乃人類天 性,唐人街的形成是自然現象,較不強調如種族歧視、法律限制等其他成因。. 41. 該書首次出版時間為西元1973年,後又陸續再版,今日最常見者為西元1986年出版者。參見:, Victor Nee & Brett de Bary Nee, Longtime Californ' : a documentary study of an American Chinatow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1986.. 42. Chalsa M. Loo, Chinatown : most time, hard time, New York : Praeger, 1991.. 43. Victor Nee & Brett de Bary Nee, Longtime Californ' : a documentary study of an American Chinatown,. 44. p. xi. 劉伯驥,《美國華僑史》,頁3。.
(29) .13.. 45. 在舊金山唐人街研究加熱的同時,隨著人口的激增,紐約市開始吸引研 究者的目光,除了較早發表於西元1974年黄令南的(Bernard P. Wong) 《贊助、 經濟、創業與紐約華人社區(Patronage, brokerage,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New York)》外,46各家著作主要都在西元1980年代中期 以後,研究成果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當中英文寫成者有鄺治中發表於西元 1988年的《新唐人街(The New Chinatown)》、47周敏的《唐人街:深具社會 潛 質 的 華 人 社 區 ( Chinatown: The Socioeconomic Potential of an Urban Enclave)》等書;48華文作品則有朱辛流成書於西元1985年的《美國華埠》、 49. 陳祥水西元1991年出版的《紐約皇后區新華僑的社會結構》以及陳靜瑜出. 版於西元2000年的《紐約曼哈頓華埠:一個美國華人社區之個案研究》等等。 50. 上述最早出版的黃氏一書側重於紐約唐人街的經濟面向,他認為儘管華人. 從業選擇被限制在特定的民族窠臼內,如餐館業、洗衣業、製衣業、雜貨業 與禮品店等行業中,但仍是透過諸如改進技術、合夥公司等以規避法律限制、. 45. 劉伯驥,《美國華僑史》,頁99。. 46. 該書於西元1974年首次出版,但已絕版,今天市面可見者多為1988年的再版。參見:Bernard P Wong, Patronage, brokerage,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New York, New York :. 47. AMS Press, c1988. Peter Kwong, The new Chinatown,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87;該書中文版則於西元1989年出 版,參見:鄺治中著,楊立信、壽進文譯,姚楠審校,《新唐人街》,香港:中華書局(香港), 1989年7月初版。. 48. Min Zhou, Chinatown: The Socioeconomic Potential of an Urban Enclave,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2;該書於西元1995年出版了中文版,參見:周敏著,鮑靄斌譯,《唐人街:. 49. 朱辛流,《美國華埠》,紐約:中美研究所,1985年1月初版。. 50. 陳祥水,《紐約皇后區新華僑的社會結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1年4月初版;. 深具社會潛質的華人社區》,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第1版。. 陳靜瑜,《紐約曼哈頓華埠:一個美國華人社區之個案研究》,台北縣板橋市:稻鄉,2000年 8月初版。.
(30) .14.. 經營家族企業等方式展現了積極的適應力, 51有趣的是雖當時少數民族意識 覺醒,社會處於風雲湧動之中,黃氏雖為華人,然行文力求平穩客觀,用嚴 謹的學術分析取代了激情的吶喊,有利於主流社會理解唐人街的真實面貌。 眾多的論著中,於此列舉朱辛流的《美國華埠》 、鄺治中的《新唐人街》 , 以及周敏的《唐人街:深具社會潛質的華人社區》 、陳靜瑜的《紐約曼哈頓華 埠:一個美國華人社區之個案研究》等四本紐約唐人街研究專著,作為考察 當代多元史觀並立的情形。此四本書因其撰寫者身分背景的不同,而分別代 表了三種不同的觀點與立場,第一種是朱辛流這類學者,他們通常是廣東子 弟,具有濃烈的中華情懷,能夠融入並積極投身於唐人街的傳統體系中活動, 52. 對其持正面態度,53視唐人街為「具有優美獨特文化的社區」 ,54重視文化的. 力量,對唐人街住民可以保留自身文化,未淹沒於主流社會中,表示讚許; 第二類學者則是以鄺治中為代表,雖也長期活動於唐人街社團之中,但一來 可能由於非廣東人出身(鄺氏為重慶人) ,較不易於與之相結,二來鄺氏本身 抱有左派情懷,相對於上層的領導體系,他更關心底層唐人街住民的生活情 況,《新唐人街》中便有提到: 本書並非一部描述華裔美人成功史的著作。它敘述華人在雙重壓迫形 勢下的苦難。55 對於中華公所是多所抨擊的,認為其維繫了下層華人平民被壓榨的情況;第 三類學者則是周敏與陳靜瑜,他們是留美學人,長期對唐人街進行田野調查,. 51. 52 53. Bernard P. Wong, Patronage, brokerage,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Chinese community of New York, p. 293. 朱辛流,《美國華埠》,頁1。 朱辛流認為紐約唐人街傳統僑社最高組織「中華公所」,「甚獲海內外華人的愛戴」。參見: 朱辛流,《美國華埠》,頁84-88。. 54 55. 朱辛流,《美國華埠》,頁7。 鄺治中著,楊立信、壽進文譯,姚楠審校,《新唐人街》,頁8。.
(31) .15.. 但並未全然的投身唐人街的事務之中,而是採用第三者的客觀角度觀察社區 的發展,他們既體察到了底層華人生活的艱辛,與上層華人領導者對此結構 的維繫,也察覺唐人街是必須透過上層者維持較差的經濟條件,才能使整個 社區持續於主流社會經濟中掙得一較大的活動空間,所以對於傳統組織體系 與唐人街的存在,仍是抱持正面肯定的態度,不過陳氏相較於周氏更肯定文 化維繫唐人街體系中發揮的力量。 除了上述以舊金山、紐約市為主的研究外,近來有一些學者,把目光移 向了其他地區,當中較著名者為令狐萍(Huping Ling),係將研究重心放在 聖路易(St. Louis)的華人社群,並撰寫了《聖路易的華人──從唐人街到文 化社區(Chinese St Louis: From Enclave To Cultural Community)》56一書。令 狐氏以為聖路易地區雖沒有「實體的」唐人街,華人們散居在各地,但華人 仍因為有共同的文化而凝聚在一起,透過族群內的網絡,形成一個「文化社 區(Cultural Community)」。 從上述討論中可以發現,不同的學者,可能因為其出身背景不同、角色 不同而對於相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觀察角度,而得出非常不同的結論,但 他們基本上都嘗試回答著兩個問題: 「唐人街的性質與功能是什麼?」 、 「唐人 街的存在對於華人的意義為何?」。多數學者認為經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 色,例如鄺治中、周敏、陳靜瑜等人,但也有研究者如朱辛流、令狐萍等, 認為是文化因素起的作用。 而這個時期,關於中華會館的研究,雖不多見,但仍有一些成果。較早 有系統的研究者,首推劉伯驥,劉氏在《美國華僑史》與《美國華僑逸史》 兩書中都有專章介紹,不過主要偏向敘事性書寫,沒有深入分析當中歷史脈 絡。當前研究者中較深入者,有鄺治中的《新唐人街》與吳劍雄的〈紐約中 56. Huping Ling, Chinese St Louis: From Enclave To Cultural Community, Philadel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32) .16.. 華公所研究〉 ,鄺治中以政治學和社會學的權力結構角度去觀察,主要討論紐 約中華公所權力結構的形成與維繫,並認為這樣的組織是非現代化的,阻礙 社區發展;而吳劍雄則是透過歷史學方式,發掘與考證史料,重建了紐約中 華公所過往的發展歷史,對於其在過往中對華人社群的貢獻與維護是相當肯 定的,但也承認以今日角度來說,中華公所確實存在著保守的層面,活動能 力已經大不如前,已不是紐約華人的最高代表機構。 然而學界研究成果雖豐厚,卻少有人考察一個城市的特性,對當地唐人 街(或整個華人社群)的發展產生何種影響力,進而產生了該地獨有的歷史 脈絡,而此點即為本文考察「美京中華會館」何以獨特的切入點。. (三)當前的華府華人史研究成果 華府華人史的研究,主要都是在討論「華府唐人街」 (當地人又慣稱之「美 京華埠」) ,按其研究目的大致上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以考察唐人街過往歷 史為主,另一類則偏向分析唐人街的「功能性」 ,而目前並無有關於領導體系 之研究者。前者有周顏玲發表的〈從賓夕法尼亞大道到H街:華府唐人街的 變遷〉 、57陳靜瑜的〈華府唐人街的近貌及其面臨的問題〉 、58大衛‧海瑟威與 史黛芬妮‧何合寫的〈小但有彈性:這些年來的華府唐人街〉等;59後者有慶. 57. Esther Ngan-ling Chow, “From Pennsylvania Avenue to H Street, NW: The Transformation of Washington's Chinatown,” in Francine Curro Cary, ed., Urban Odyssey: A Multicultural History of Washington D.C.,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6), pp. 190-207.. 58. 陳靜瑜,〈美京華埠的近貌及其面臨的問題〉,收入氏著,《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美國華. 59. David Hathaway and Stephanie Ho, “Small but Resilient: Washington's Chinatown over the Years,” Washington History, Vol. 15, No. 1,(Washington, D.C.: Historical Society of Washington, D.C.,. 人社會史論文集》(台北:稻鄉,2003年初版),頁67-86。. Spring/Summer 2003), pp. 42-61..
(33) .17.. 鈴龐與珍‧芮詩的〈自由的土地於規範中的力量:華府唐人街的維持相似於 象徵式的民族飛地〉、60婁佳(Jia Lou)的碩士論文〈時間與空間中被放置的 語言景觀:華府唐人街語言結構的多面向研究(Situating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ime and space : a multidimensional study of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Washington, DC Chinatown)〉等。61其他還有一些以華府華人為研究對象的相 關論著,與本文論題較相關者,如郭文雄(Wen H. Kuo)與林南(Nan Lin) 的 〈 華 盛 頓 特 區 華 裔 美 人 之 同 化 ( Assimilation of Chinese-Americans in Washington, D.C.)〉。62 這些以華府唐人街為主的研究,多試圖找出華府唐人街能否持續留存的 因素;其次則關注唐人街人口流失以及華人的族裔認同的問題,而後點也與 唐人街存續息息相關,是值得吾人加以注意之處。基本上當前的華府唐人街, 處於一個生存相對受到威脅的情況,華人人口持續從華埠內流失, 63因而存 續問題成為最大焦點,上述研究者中,認為唐人街可持續存留者有周顏玲、 海瑟威與史黛芬妮‧何等,他們從歷史角度去看待唐人街,認為唐人街已經 自十九世紀末存在至今,儘管當前社區的發展有許多外力阻礙,例如主流經 濟導致的高房價、高租金,華埠內華人人口的老化與流失,但仍可持續存在,. 60. Ching Ling Pang & Jan Rath, “The Force of Regulation in the Land of the Free The Persistence in Chinatown, Washington DC as a Symbolic Ethnic Enclave,” Michael Lounsbury edit,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Volume 25(Greenwich, Conn. ; London, England : Jai Press, 2007), p.p. 191-216.. 61. Jia Lou, “Situating linguistic landscape in time and space: a multidimensional study of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Washington, DC Chinatown,”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Linguistics,. 62. Georgetown University, April 29, 2009. Wen H. Kuo and Nan Lin, “ Assimilation of Chinese-Americans in Washington, D.C., ” The. 63. Ching Ling Pang & Jan Rath, “The Force of Regulation in the Land of the Free The Persistence in. Sociological Quarterly, Vol. 18, No. 3 (Summer, 1977), pp. 340-353. Chinatown, Washington DC as a Symbolic Ethnic Enclave,” Michael Lounsbury edit,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Volume 25, p. 212..
(34) .18.. 如周顏玲便提到華人出於族裔認同、文化的傳承以及人際網絡, 64仍會繼續 維繫唐人街的存在;也有研究者認為,華人必須要更努力「團結一致,以集 體力量突破藩籬」才能突破現在華埠的困境;65但有些學者更悲觀,認為唐人 街由於缺少新的華人移民補充其族裔人口,故性質已經轉化為「商業性的民 族飛地」,終將緩慢消失。66 其次,關於唐人街華人人口流失的情形,許多的論著都有觀察到,甚至 西元1970年代的《華盛頓郵報》便已經注意到了,67關於這個問題各家說法有 些許出入,但幾乎一致性認為房地產的增值,迫使華人無法負擔高額房價或 房租,而無法繼續居住於唐人街內;另外也有研究者提到除了經濟因素外, 華人的「美國化」 (尤其是第二代華人) ,也是使華人選擇居住郊區的主因之 一。68不管是何種原因,基本上眾家都認為人口流失的問題是不可逆的現象, 並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唐人街的生存。 最末有關華人的族裔認同情形,學者看法大致可分成兩類,一類認為華 人可以維持一定的認同感,不論是中國出生或是美國出生者,都可以倚靠強 大的「文化繫帶(cultural tie)」或是親屬網絡減緩同化程度;69另一些人則認 64. 65. Esther Ngan-ling Chow, “From Pennsylvania Avenue to H Street, NW: The Transformation of Washington's Chinatown, p. 206. 陳靜瑜,〈美京華埠的近貌及其面臨的問題〉,收入氏著《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美國華人 社會史論文集》,頁86。. 66. Ching Ling Pang & Jan Rath, “The Force of Regulation in the Land of the Free The Persistence in Chinatown, Washington DC as a Symbolic Ethnic Enclave,” Michael Lounsbury edit, Research in the. 67.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Volume 25, p. 212. 西元1972年的一篇報導的標題為〈唐人街非大多數華人的家( Chinatown Not Home to Most Chinese)〉相當直白了當地描述了當時的情形。參見:Betty Medsger, ‘Chinatown Not Home to Most Chinese,’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 p. A1.. 68. Ching Ling Pang & Jan Rath, “The Force of Regulation in the Land of the Free The Persistence in Chinatown, Washington DC as a Symbolic Ethnic Enclave,” Michael Lounsbury edit, Research in. 69.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Volume 25, p. 212. Wen H. Kuo and Nan Lin, “ Assimilation of Chinese-Americans in Washington, D.C., ” The.
(35) .19.. 為華人社群會隨著同化加深而更加分散,換言之同化將一定程度上弭平華人 的族裔認同。 70然而不管上述何者,筆者以為基本上華府唐人街無法作為像 紐約市唐人街那樣,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族裔空間,減緩同化削弱族裔認同 的情形,當然這還需進一步的研究論證。綜合上述的討論,可以發現過往研 究者主要將「唐人街存在」與「人口數量」與「族裔認同必須維持」掛勾在 一起,這樣的觀點無非是受到了紐約市唐人街,與其他的「族裔飛地」研究 影響,和華府唐人街相似規模且同樣地處美國東部的匹茲堡唐人街便是最佳 的例子,據吳劍雄的研究,該唐人街就是因為缺少新移民與第二代華人的補 充,而徹底消亡了。71 總和地說,這些研究都提供了本文研究的養分,但是要如何架構一個本 文需要的研究骨幹,仍是需要透過史料的爬梳,脈絡的清理,才能夠達到目 的。.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章節架構. (一)研究範圍 本文題目訂為「美京中華會館研究(1951-2000)」 ,以西元1951年為時間. Sociological Quarterly, Vol. 18, No. 3 (Summer, 1977), p351. 70. Ching Ling Pang & Jan Rath, “The Force of Regulation in the Land of the Free The Persistence in Chinatown, Washington DC as a Symbolic Ethnic Enclave,” Michael Lounsbury edit, Research in. 71.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Volume 25, p. 211. 吳劍雄,〈一個海外華人社區的興起與沒落: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賓州匹茲堡地區華 人的經驗〉,收入氏著《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頁220。.
(36) .20.. 起點係因此為美京中華會館建立的時間,而收於西元2000年一方面是希望停 留在西元二十世紀,正好是一個大範圍歷史區間,另一方面則是此後美京中 華會館遷到新址,收入因此大大地增加,為其帶來了新局面。72不過必須說明 的是,本文為追溯過往歷史對於美京中華會館的影響,因此在華府華人社群 的討論上,則會回溯自華府華人社群形成的西元十九世紀論起;換言之題目 中的西元1951年到2000年的時間段落,其實指的是美京中華會館的部分。. (二)研究方法 鄺治中是一位政治學家……王令南為一人類學家……本文乃一歷史 研究,與以上各書研究方法、取材及研究重點皆有相當大的差別…… 但願能與其他社會學科互相補益。」73 這段話是吳劍雄在撰寫〈紐約中華公所研究〉一文時,對於研究方法的 討論,此與筆者所思不謀而合;故而本文將以史料的發掘為出發點,但也會 結合一些非傳統史學材料,例如口述訪談、半結構式訪談,以及網路數位資 料庫等方式,盡力還原歷史、發掘其中脈絡,找出隱藏在「美京中華會館」 背後,那條獨特的歷史軸線。. (三)章節安排 章節安排部分,除首章緒論與末章結論外,本文共分三章,分別是「華. 72. 徐榮崇主持,湯熙勇共同主持,《102年僑務口述歷史專案計畫結案報告》,中華民國僑務委員. 73. 吳劍雄,〈紐約中華公所研究〉,收入氏著《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頁286-287。. 會,2013年11月29日,頁255。.
(37) .21.. 府華人社群的形成與發展」 、 「美京中華會館的起源」 、 「美京中華會館的沿革 與性質」。 第二章主軸在以唐人街為中心,考察華府華人社群的歷史發展,藉此了 解華人社群的歷史脈絡,如何影響中華會館的起源及發展。首節「華府唐人 街的形成與發展」與次節「美京中華會館的起源」將著重早期的華人社群發 展情形,前者考察唐人街的形成,後者著眼當時華人的生活狀況,末節則以 現有研究成果為基礎,搭配本文掌握的史料,概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華府 華人社群的歷史發展。 第三章講述從華府華人社群形成,到西元1951年美京中華會館成立之間 七、八十年的歷史發展中,華府華人社團組織的變遷,對於後來美京中華會 館的影響為何。首節「華府華人社團組織的發展」將從華府華人社團的起源 說起,作為前行研究;次節「華埠領導權的遞嬗與美京中華會館的成立」 ,則 說明華府華人領導體系的遞嬗,與中華會館成立之間的關聯性。 第四章討論美京中華會館之歷史發展,共分兩節論之。首節「美京中華 會館章程及其所屬團體成員之沿革」 ,從制度面切入,分兩部分,一是中華會 館之章程沿革,透過比較不同時期的章程差異,了解其制度變化情形,二是 從其所屬僑團成員變化與特徵去了解,歷史脈絡的動態過程;第二節「美京 中華會館主席人選與其特質」從人事的角度切入,著重在歷任主席繼任情形 與華府華人社群的關聯性,及其個人背景呈現出何種特殊性。 由於過往「唐人街」 、 「華埠」 、 「中國城」三者混用、定義不清的情形甚 多,為了避免混淆與行文上的統一,此處特別加以說明之。筆者以為西元1950 年代以前,一個地方或城市中的華人,因為當時特殊的時空背景,不管居住 在城市哪個角落,都會通過市中心某處的「華人群聚的社區」連結再一起。 而這個「華人群聚的社區」 ,規模小者集中在一條街上,規模大者能串連數個 相鄰的街區,故而就意象來說前者型態可稱呼為「唐人街」 ,後者可稱為「中.
(38) .22.. 國城」 ;於華府通常「華人群聚的社區」僅有一條街的規模,故本文統一選用 「唐人街」稱呼之。 「華埠」的部分則經常被老一輩僑胞,用來形容一個城市 的整體華人,例如舊金山的華人社群,常被稱為「金山大埠」 ,故而本文選用 「華埠」來稱呼西元1950年代以前一地的華人社群;西元1960年代以之後, 由於華人劇增,不同華人群體的來到,使居住一地的華人們不再是單一群體, 因而會盡量使用「華人社群」稱呼一地的全體華人,以示當中區隔。. ※本文章節安排如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回顧. 第三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章節架構. 第四節. 史料說明與研究限制. 第二章. 華府華人社群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 華府唐人街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節. 華府華人的生活情形與社會結構. 第三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華府華人社群的變遷. 第三章. 美京中華會館的起源. 第一節. 華府華人社團組織的發展. 第二節. 華埠領導權的遞嬗與美京中華會館的成立. 第四章. 美京中華會館的沿革與性質. 第一節. 美京中華會館章程及其所屬團體成員之沿革. 第二節. 美京中華會館主席人選與其特質. 第五章 徵引資料. 結論.
(39) .23.. 附錄 附錄一. 訪談紀錄. 附錄二. 美京中華會館章程. 第四節 資料說明與研究限制 (一)資料說明 (1)政府檔案與報告書:本文使用之檔案,中、英文兼具,中文部分主 要是《中華民國外交部檔案》為要,本文總共使用其中四卷,有關美京中華 會館者,分別是〈美京華埠重建計畫〉 、74〈美國移民法規及條例(1952年)〉 及兩冊同名的〈僑務雜卷〉等,75由於記錄詳實又兼有華府僑情的調查報告, 且收入了一些美京中華會館書信,所以史料價值甚高。英文部分則以美國人 口調查局(US Census Bureau)報告為主,提供官方調查的人口數據,且美國 政府很早便開始將華人獨立成項,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了解當地華人社群之規 模;其他還有華府市政府的政策本《中國城文化發展策略(Chinatown Cultural Development Small Area Plan,CCDS)》等,提供華府華人族群的一些基礎概 況,以及政府對於華人族裔社區的方針等等。 (2)報刊:華府地區報業發達,英文報紙繁多,諸如創立於十九世紀頗. 74. 《外交部檔案》,〈美京華埠重建計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館藏號:11-07-. 75. 《外交部檔案》,〈美國移民法規及條例(1952年)〉,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02-18-08-004。 館藏號:11-07-02-18-01-002;《外交部檔案》,〈僑務雜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 館藏,館藏號:11-07-02-18-02-070;《外交部檔案》,〈僑務雜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檔案館藏,館藏號:11-07-02-18-02-072。.
(40) .24.. 具威望的《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西元1921年創刊的《華盛頓每 日新聞(Washington Daily News)》以及以小道消息聞名的《晨星報(The Star)》 等;華文報紙有在地性,例如於1990年代創刊的《華盛頓新聞》 、76以海外華 人為報導主體的《世界日報》 、國內發行但相當重視僑訊的《聯合報》 (台北) 等。當中以《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最為重要,不僅時間跨度最大 (西元十九世紀以降) ,能涵蓋整個華府華人活動的時間段限,且能透過付費 進行全文檢索,大大節省了查對需要消耗的工時,然而缺點是價格昂貴,每 二十五篇報導要價將近一千元。其他幾家英文報紙,包括《華盛頓每日新聞 (Washington Daily News)》、《晨星報(The Star)》等,本因為台灣沒有進口 而難以運用,所幸隸屬於華府公共圖書館(DC Public Library)系統的小馬 丁‧路德‧金恩紀念圖書館(Martin Luther King, Jr. Memerial Library),對於 西元1955年代前的唐人街,進行了剪報蒐集的工作,並製成檔案夾,以資料 彙編的方式收藏之,使吾人可以運用之。77而中文報紙方面《華盛頓新聞》雖 提供非常多華府華人的一手報導,特別是詳實的記錄了華府僑社的脈動,但 由於創刊晚且於西元2000年以前缺少電子化,在查詢、流通及運用上面有實 際限制,筆者曾於西元2012年親往存錄資料,無奈數量太多,仍僅能獲得部 分(1990-1996、1999);國內的《聯合報》則因為有僑訊,因此能找到零星 華府資訊。 (3)其他史料:以各類資料彙編史料價值最高,當中屬收入在美國喬治 華盛頓大學的「李臻年檔案」,該檔案係由前美京中華會館主席李臻年之遺 孀,於其夫過世後,將其生前相關文檔捐獻給喬治華盛頓大學整理而成,當 76. 《華盛頓新聞》已於2013年中改版為《華府新聞日報》(美國馬里蘭州洛克維爾)。參見:李 著華,〈創造華文報業的新猷「華府新聞日報」 創刊發行敬告讀者書〉,《華府新聞日報》 (美國馬里蘭州洛克維爾),2013年5月18日,頁A2。. 77. Newspaper clippings, Residentail Section, Chinatown, 1898-1954, Achives Collection 60, Martin Luther King, Jr. Memorial Library..
(41) .25.. 中包含一些美京中華會館的官方信件、資料、組織章程等,可信度最高,且 跨度長達二十年(1973-1992)非常實用。78正如前述由於當地華人社會資料 保存不佳,許多原始資料都佚散了,所幸當地資深僑領黃沃明(Sam Wong) 將其手邊的資料彙整成冊,共兩套三本書,分別是《美京華埠今昔》79、 《華 樂大廈三十周年紀念(1982-2012)》80、 《華樂大廈三十周年紀念(1982-2012) 增刊》81; 《美京華埠今昔》收入不少一手史料,例如錄有華府1950年代各個 商號、餐館等等的「美東華僑指南」 、餐廳菜單、美京中華會館會議紀錄、早 期報紙、相片等等; 《華樂大廈三十周年紀念(1982-2012)》與《華樂大廈三 十周年紀念(1982-2012)增刊》,則是時值當地最主要的華人大樓華樂大廈 落成三十周年,為慶祝之而進行的資料蒐集工作,書中收入的資料性質與《美 京華埠今昔》相似,上述三者所輯錄者,對於華府唐人街研究來說,都是非 常難得的一手材料,也是過往研究從未觸及的素材,本文將善加利用之,以 補過往研究缺略處。另外,筆者有幸受華府當地僑領李達平先生致贈由全美 華人福利總會編的《全美華人福利總會成立二十四周年暨第十屆代表大會紀 念特刊》,82額外增添不少華僑消息。 多年來華府地區也有一些展覽計畫或是攝影編輯工作而出版的圖錄,以 及旅居當地的華裔人士撰寫的回憶錄或自傳可以提供我們二手文獻紀錄。圖 錄有林婉兒( Wendy Lim)主編的《美京唐人街掠影( Chinatown, DC: a. 78. Harrison Lee papers, Special Collections Research Center,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Box 6 Folder 27-45.. 79 80. Sam Wong, History of DC Chinatown, Washington, D.C.: Sam Wong, 2013. 黃沃明編,《華樂大廈三十周年紀念(1982-2012)》,華盛頓特區:編者自印,2012年。. 81. 黃沃明編,《華樂大廈三十周年紀念(1982-2012)增刊》,華盛頓特區:編者自印,2012年。. 82. 全美華人福利總會編,《全美華人福利總會成立二十四周年暨第十屆代表大會紀念特刊》,全 美華人福利總會,1981年印製。.
(42) .26.. Photographic Journal)》83、周長星等編著攝影的《北美華埠唐人街》84、吳景 明的《世界著名華人街區:唐人街》 85等;傳記類則以當地僑領的回憶錄為 主,有謝家康《美京華埠春秋》86、黃沃明的《不可遺忘之往事(Stories Not Be Forgotten)》87與陳香梅的《往事知多少》88等三本書,其他則有前駐美大 使錢復的《錢復回憶錄》 89以及當地記者續伯雄的文集《華府隨筆》等。 《美京唐人街掠影》是同名展覽活動之成果,為圖錄中最重要且資料最 豐富者。 「美京唐人街掠影」展覽計畫由位在華府的非營利組織「美藝術傳播 協會(The Asian American Arts and Media)」發起與籌劃,90時值華盛頓特區 將慶祝建城兩百周年,計畫總監林宛兒發現建城慶典中,並未將華府唐人街 納入在內,為此林氏遍覽群書,皆無法找到華府唐人街相關之研究,乃至一 些紀錄也很罕見,91因而發起展覽計畫。書中主要透過蒐集唐人街老照片,與 唐人街居民的訪談記錄,架構出華府唐人街的過往故事,呈現華人的日常生 活,提供了不少本研究可以引用的歷史素材。 傳記類中最重要者為謝家康的《美京華埠春秋》。謝氏長期參與當地僑 社,係美京中華會館資深議員;謝氏自述該書乃因美京華埠無史書,故以其 記憶所及,錄下過往唐人街之史事,希冀後人能接續完成唐人街的歷史紀錄. 83. 84. Wendy Lim, Chinatown, DC: a Photographic Journal, Washington, DC: Asian American Arts and Media, Inc., May 1991. 周長星、尚文彬、沈棣華、萬鎮忠,《北美華埠唐人街》,台北:益智,1989年。. 85. 吳景明,《世界著名華人街區:唐人街》,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86. 謝家康,《美京華埠春秋》,華盛頓特區:作者自印,1994年10月。. 87. Sam Wong, Stories Not Be Forgotten, Washington, D.C.: Sam Wong, 2005. 陳香梅,《往事知多少》台北:時報文化,1979年第七版。. 88 89. 錢復,《錢復回憶錄》,台北:天下遠見,2005年。. 90. 另受到「華府社區人文協會」(D.C. Community Humanities)與《華盛頓郵報》贊助。參見:. 91. Wendy Lim, Chinatown, DC: a photographic journal, p. 5.. Wendy Lim, Chinatown, DC: a photographic journal, p. 7..
(43) .27. 92. ;書中提供相當多早期唐人街的社會生活概況,相當值得參考。 (4)訪談記錄:筆者曾親身至華府當地進行資料蒐集工作,於其間訪談. 當地人士;回國後亦持續透過電子郵件方式,進行筆談訪問。總共獲得十六 份訪談資料,剔除不合用者兩份,將之整理完成,放置於本文「附錄一 訪談 記錄」之中,也可參考「表1-4-1:訪談資訊」之整理。另外過往也有一些華 府相關人物的訪談紀錄,例如《溫哈熊先生訪問紀錄》等,93也能提供一些當 地的人物資訊。. ◎表1-4-1:訪談資訊 受訪人. 性 別. 身分. 受訪 次數. 訪談編號. 李連訓. 男. 前美京中華會館主席. 4. 01、05、13、16. 李達平. 男. 美京中華會館資深議員. 2. 02、03. 羅維桐. 男. 前印支華人互助中心主席. 1. 04. 黃偉文. 男. 黃氏武館負責人. 1. 06. 艾德蒙. 男. 華府非裔居民. 1. 07. 李伯貴. 男. 美京中華會館資深議員. 1. 08. 伍佩貞. 女. 美京中華會館資深議員. 1. 08. 李培坤. 男. 美京中華會館資深議員. 1. 09. 黃沃明. 男. 美京中華會館資深議員. 3. 12、14、15. 92. 謝家康,《美京華埠春秋》,頁65。. 93. 劉鳳翰訪問,李郁青紀錄,《溫哈熊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7年10月 初版。.
(44) .28.. (5)網路資料:由於筆者於國內並不易直接取得美京華埠諸多資料與研 究素材,因此善用網路資源查找相關「可靠」資訊便相當重要,對研究能有 做為資料補充之效用。. (二)研究限制 在本文研究中,最困難者莫過於當前非常散雜的華府史料,不僅未有研 究者做有系統的整理歸納,而且來源又非常分散,難以一網打盡之;加之華 府距離台灣「道途遙遠」 ,無法隨時隨地進行考察、訪視,彌補資料散亂造成 歷史軸線不易釐清的問題,因此很可能會出現一些敘事上的漏洞,進而弄亂 研究主軸的問題。 另一方面,本文研究時間軸甚長,因而必須適度的取捨史事,以免篇幅 過於肥大而模糊焦點;但反過來說,因為精簡,而可能會出現史實部分失真 的情形。以上兩點是將來若筆者能繼續研究本課題,期待能補足之處。.
相關文件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