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七十七學年畢業生論文提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七十七學年畢業生論文提要"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七十七學年畢業生論文提要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中的國家發展第略

指導教授

••

昔日濟群

研究生

••

林進生

國家發展是二吹大戰結束以來廣為政界與學界所囑目的焦點,社會學上並因而孕育出了「現代化理論」與「依賴/世界 體系理論」兩種理論範型,分從體系的內、外部因素去探討國家發展之道。 本文旨在探討中山先生民族主義中有關國家發展的策略意酒,並揉取晚近發展社會學者權 A 旦削述二種理論範型的研究 方法,依國家的內、外部因素做歷史與結構的分析。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導論,說明研究目的、假設、方法與範圈。第 一一、三章為內部因素之探討,分別援引敢治發展、社會變遷、文化發展及「現代性理論」探討中山先生對民族建立與民族 改造的策略主張。第四、五章為外部因素的分析,運用「依賴理論」、「世界體系理論」、經濟發展理論與國際關係學上的 概念闢釋中山先生對解除外部制約興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策略運作。第六章為結論。 經由本文之研究,發現中山先生民族主義中所標學之主張已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 •••••• 等各個層面,並隱然選 出一股擺脫落後,邁向發展的強烈訴求。以今日觀點說之,實為針對百年之前苦難中國而設計的一部國家發展學。尤為可貴 者,其中不但兼容並蓄了前述各種理論之主要論點,更具有濃厚的本土性格,觀切合當時國家發展之需,亦相當程度地具有 指導國家未來發展之功能,值得吾人加以闡揚、實踐。 七十七學年學業生論文提要 . 417 •

(2)

==RI4. 苟且可祖鳴鐘耳 4E-一一輛且用

中山先生心理建設新理念之研究

以老莊思想為基礎

指導教授

..

趙玲玲

研究生

..

兵秀英

本論文為討論上方便,除緒、結論外,主文共分五一章

.• 緒論 ••

廿世紀的社會,各方面都急邊轉變,尤其在物質的過分追求下,喪失了心靈的清明,為此產生諸多社會問題。因

此勾起本論文寫作動機。緒論中並簡略說明研究方法、目的及困難所在。

第一章 ••

當前台灣地區社會現象及社會心理之剖析。首先分析當前台灣社會,在變遷迅速的衝擊之下,有那些社會現象

產生。次則對現象背後的心理因素進行探討。第三節中則提出本論文的主張||心理建設的新方案。由於範圍廣泛,本論文

僅就認知、價值與行為規範三方面,於各章中分別討論。

第二一章 ••

社會中新「認知」理念之探討。第一節中,對當前社會在認知上的偏頗做一分析。並且探求影響認知的因素,

以便於找尋解決因認知差距所帶來之社會問題的對策。第二節說明老在對「知」的態度,和人們認知所以不同的因素所在。

進而指出認知真確的途徑在 ••

因是兩行、齊物、忘我無己。第三節則說明中山先生對「知」的看法,並提出以科學和哲學的

方法來求取真知;其中亦論及知行問題。最後一節則歸結前述,提出問題解決可行之途徑。

第三章 ••

社會中新「價值」理念之探討。首先仍從社會現象中,分析當前社會價值趨向,由此觀察人們價值的轉變概況

。第二節提出老莊的價值觀主張如何。第三節為中山先生價值觀的說明。最後一節,綜合前述,整理出現代社會在價值方面

,可以有那些新觀念,以除當今價值混淆不清之危機。

第四一章 ••

社會中新「行為規範」理論之探討。第一節分析當前行為失序的問題並找尋行為失序之因。繼則提出老莊在行

為規範上的主張,尤以修養工夫 ll 致虛、守靜、心齋、坐忘 ••••••

等,為主要探討內容。而中山先生的主張,分別從個人倫

理和社會道德二方面探討;並由先生本身之行誼中可見行為之典範所在。最後再整合二者之說,提出如何建立行為規範之新

理念。 第五章 ••

現代化社會之建立。分別說明老莊和中山先生的社會理想,其設計均為將來社會發展之理想前景。故新時代新

社會的建立,老莊與中山先生思想之結合,為一新途徑。 結論 ••

古今理想的融通和方法上的設計,取長去鈕,乃「現代化社會」建立的努力方向。尤以心理建設為一切建設之首要。

. 418 '"

(3)

三民主義社會思想之研究

指導教授

••

李長青

研究生

••

江衍良

歷來研究三民主義的社會思想不外兩種模式,第一種以三民主義為觀點,以民族主義的社會思想、民權主義的社會思想 與民生主義的社會思想三者為架構;第二種從社會思想的研究概念為觀點,在國父的著作中尋求符合此一概念之言論,而 不論其屬於那一主義,此兩種模式各有其特點,本論文整合此兩種模式,兼據兩者之長,除蒐集資料與整理分析之外,更進 而使之理論化與系統化。 本論文共分五章,加上結論及結論,約十萬言,緒論說明為何及如何研究三民主義的社會思想,首章論述社會組織之起 源,故暈論述社會之進化,第三章論述清末民初的社會問題,第四章論述國父對中國社會運動之主張,第五章論述三民主 義所期待的理想社會,結論則摘錄各章旨要,從橫斷面來分析,每一章都分別分析了三大主義在這個主題上的重要言論,以 補充前人之研究,從縱斷面來分析,各章之間亦彼此有所關聯,大凡國父研究一個問題,必研究其根諒,所以研究社會, 必先探討其原始社會之狀態,此為第一章,人類社會發生之後,即不斷發展,今日社會與原始社會有別,其原因就在社會不 斷進化,此為第二章,在社會進化之過程中,有時會發生社會問題,如清末民初中國同時受到列強各種力量之壓迫,因而有 三民主義之發生,此為第三章,發生了社會問題,國父認為中國之問題非少數人所可解決,必領全國國民團結,以集體的 力量解決之,此為第四章,最後一章則建構一個理想的社會型態,做為一總目標,也是三民主義社會思想發展的終點。 得神明的…-…- = - - …一一一 v 七十七圖牢牢固,叢生前女提要 • 419 •

(4)

三民主羲學報第十三期 四

民權主義與政治現代化

指導教授

••

呂亞力

研究生

••

兵振彰

本論文冒在研究「民權主義與政治現代化」之相互關係'首先對敢治現代化概念的意涵加以解析,再分別從敢治現代化 的角度來研討民權主義的重要思想特質,以及從民權主義的觀點來操究肢治現代化的理念,然後論述實踐民權主義促進政治 現代化的途徑,最後研究結果發現民權主義可促進政治現代化,而改治現代化能實踐民權主義,唯有落實民權主義促進政治 現代化,方能達成國家全面現代化之崇高理想。故全文各章節之中心論點,在脈絡上以民權主義為經,以敢治現代化為緯' 並根攘孫中山先生的有關主張,及目前學術界已發展出來的現代化理論加以探討。在研究過程中,所揉取的研究態度是試 圖建立以民權主義為「體」,以政治現代化為「用」的架構,作為思考模式,來進行科際整合研究,對之綜合、比較、歸納 、分析。因此,對兩者等量齊觀,不分軒鞋,使其緊密相連,環環相扣,相提並論,相因而生,相待而進,相互為用,相輔 相成,渾然合一,俾能發揮作用,對國家整體性現代化產生其貢獻與影響。以上乃本論文之中心論點與主要結構,本論文除 緒論與結論外,共分四章計十七節,茲將其內容概要略述如下 •• 緒論 •• 開宗明義地闡述故治進化的當今重要課題,以明本研究的動機,其次對民權主義的故治理念與內涵加以說明,以 界定本研究的範團所在,最後申述國家全面性現代化的迫切重要性,以彰顯本研究的積極目的。 第一輩 •• 敢治現代化的概念解析 •• 首先對現代的本質,以及現代化的內涵加以說明,進而對敢治現代化的意義加以釐訂 ,並蝕述衡量敢治現代化的指標,以明政治現代化的真諦。 第二章民權主義的主要敢抬現代化特質 •• 主要在研討孫中山先生之全民敢治的理想,權能區分的創見,五權分立的故 府制度,中央興地方的均權制度,以及國家與民主基礎的地方自治等主要民權主義特質,以論證其是符合政治現代化的特徵 '並評價其在政治現代化過程中的地位。 第三章政治現代化理念的民權主義 •• 本章探究重點與前章前呼後應,相得益彰,有殊途同歸,異曲同工之妙,旨在探討 • 420 •

(5)

專門化與技術化的專家政治,民主與教能兼顧的萬能政府,擴大故治參與的政黨敢治,故治社會化的訓政制度等重要改治現 代化理念的民權主義,其在促進改治現代化所扮演的角色和所作的貢獻,以明其真相。 第四章實踐民權主義促進改治現代化的途徑:本章揉泛科際整合的研究取向,分別從思想觀念行為的現代化,科學技術 的現代化,文化的現代化,教育的現代化,這四大面向來探討實踐民權主義促進改治現代化的主要策略與正確方針,以便能 早日圓滿地達成。 結論 •• 指出民權主義與政治現代化對當今敢拾一貢獻與價值,並肯定民權主義可促進改治現代化,故治現代化能實踐民 權主義,認為唯有落實民權主義,加速政治現代化, Aq 有可能使國家開創新境界,最後提出一些新發現,並且建議今後應該 繼續努力研究之方向。 了~脅睡覺費醫輯 閻明,開間喃喃-闕,咱守 七十七學年畢業生論文提要 五 • 421 .

(6)

三民主羲學報第十三期 ... I 、

民生主義成人教育之研究

指導教授

•.

持國賜

研究生

••

李慶元

本研究內容,前後共分六章,除第一章緒論外,其餘各章內容概述如下 ••

第二章成人教育的基本理念,計分四節。分別闡述成人學習有必要性與可能性;成人教育任請與功能多元化;以及成人

數育能實現教育機會均等,並可適應與推動社會變遷等。

第三一軍民生主義成人教育實施依據與內涵。計分四節。主要依攘文獻資料,歸納研究國父與先總統蔣公遺教中所指

示的成人教育實施目標與政策,以及推動成人數育的具體辦法等。同時,從中華民國憲法、數育宗冒、法令規一章及歐府施政

方針與重要決議等,探索我國成人數育實施依據與內涵。

第四章我國成人數育實施現況檢討評析。計分五節。第一節至第四節,分別略述補習教育、空中歡育、大專院校推廣教

育、社會教育與職業訓線等各組各類成人教育機構實施現況,並加以評析檢討,提出改進建議。第五節檢討現行成人教育法

規及行政、學術貫務面,並建議應統整修訂現行成人教育法規、成立推動成人教育有關機構、籌編成人教育經費、培養成人

教育人才及專業精神,以及鼓勵民間團體辦理成人教育等。

第五章民生主義成人教育未來展望。計分五節。第一節依攘未來學者的預測及資訊與通信最新發展資料,推估未來資訊

化社會成人數育環境,包括其產業與職業結構、歡育系統、歐治制度、生活型態與智價特質等變化;第二節根接未來成人教

育環境預擬因應資訊化社會成人數育目標,包括 •• 協助成人適應職業結構變遷、建立未來意識及強化民主素養等;第三節從

制度面闡明應運用資訊化環境樹立隔空教育為主流的成人教育制度;第四節從課程發展層面,強調應確立「統整性」與「離

中化」成人數育課程發展方向;第五節從教學方法與工具面,描述如何有敷結合運用資訊化教學工具與方法實施成人教育。

第六章則提出結論興建議,俾因應我國今後民生主義社會建設發展趨勢。 . 422 •

(7)

「蔣中正先生與韓國獨立問題」

||以開躍會議為中心

指導教授

••

胡春怠

研究生

••

鄭消追

二十世紀以環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先後在國際敢治上扮演主導角色。 一九一八年春,美國威爾還總統大聲疾呼民族自決,這對於二十世紀初葉到中葉全世界而言,無疑地造成了極大的震撼 。對亞洲而言,中華民國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也包涵了一種強烈的反帝國主義,這種民族自決的民 接主義,自然也影響到韓國,使韓國反日本帝國主義之獨立思潮更為蓬勃發展,這對於近代韓國實際的獨立運動有極大的貢 獻。 民國十四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後,蔣中正先生繼承孫中山先生之遺志,發攝民族主義的精神,一方面領導中國革命,建 立獨立自主的三民主義新中國,另一方面,聯合世界上按壓迫之民脹,以消誠帝國主義的侵略,建立和平的新世界。 從歷史文化地理位置上來看,韓、中兩國自古以來即有著唇齒相依榮厚與共的密切關係。在近代動盪不安的世界中,韓 、中兩國亦一直同甘共苦,一九一 0 年日本亡韓時,中國不但在內心中對韓人的復國獨立運動寄予極大的關切,當中國國力 • 423 • 增強之時,中國朝野,便劍及履及地用名種方法來促進韓國獨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蔣中正先生支持在中國的韓國臨時 故府,也支援韓國獨立連動。在國際敢治上協助韓國獨立地位之取得,尤以開羅會議是一個最顯著的例子。 開羅會議中,中國不僅得以收回甲午戰爭之失土,依復其民族地位,並且對韓國保證.戰後韓國將於適當時機獨立過確 定了韓國的獨立權,使其日後以平等地位重返國際社會。 由此可見蔣中正先生發揚了民族主義的精神。以外交行動實踐了民接主義。也由此可見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思想在近 代韓中兩國關係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人碩士學位論文,從這個基本觀念出發,分析蔣中正先生之外交思想及其基本外交敢策,作為推展中國外交關係的基 本理念,並以此印證中國敢府在外交上,如何為韓國獨立自由奮鬥的經過及其成就,研究其對兩國關係之影響。 七十七學年畢業生為文提要 七

(8)

三民主學學報第十三期 八 本文大致循兩個方向來說明 ••

第一部份是理論部份,討論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對外問題),並確認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是蔣中正先生支持韓國獨立

運動之最高準則,整個理論部分包括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蔣中正先生外交思想之淵源及外交敢策,第三章,第一節韓國民族

主義興起及抗日獨立運動之發生。

第二部份是實踐部份,包括第三一罩蔣中正先生與韓國獨立運動,第四章開羅會議與韓國獨立。

第五章是研究開羅會議對韓國戰後立國之意義,包括近代韓中兩國關係及蔣中正先生對韓國外交敢策(支持韓國獨立)

之成就其其評估,以作為結論,最後並提出一些意見作為韓中兩國未來外交關係參考。

.

. • 424 •

(9)

張君勵的民主竄政思想

指導教授

••

傅啟學

研究生

••

倪達俊

張君勵先生是民國以來一位相當傑出的人物,為現代中國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及政治家。他一生致力的工作,在於促成民

主故治及歐黨政治的實現,另外對復興儒學的推動也不遺餘力。先生一生可說是經歷中國近代史上最變動不安的-頁,但在

險惡的故治環境下,先生並不因外在的壓力而改變他對民主政治信念的執著,先生之言行,實為吾輩之楷模。本文係就先生

故治思想之兩本最重要的著作|立國之道及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為研究中心,另外再輔以先生其他著作,以及期刊上的論

著,綜合研討之。但限於撰寫時間及個人能力之因素,仍無法對先生之所有著作,作一全面性之研討,其中又以無法涉及先

生晚年相當重要的一本著作|「中國專制君主故制之評議」為憾,希望將來能有機會將此書作一研討。

本文計分六章 ••

第一章「緒論」。略述維新立憲黨派之沿革及撰寫本文之動機。

第二章「思想淵頓與背景」。先生思想之產生,有其淵源及背景,本章分成中國傳統思想、西方思想及當時中國之環境

析論之,以了解先生思想之萌芽,奠基到成熟的過程。

第三章「民主政

i

之主張」。本章就先生對民主政治之觀念及君法,作-評述。計分憲歐與民主,社會主義與民主,修

正的民主政治及民主國之政黨四部份討論之。

第四章「憲肢體制的規劃」。本章分別就國民大會、行政、立法、司法及省自治五部份,探討先生之憲政思想,並對我

國目前之中央敢制之原貌,作一釐清。

第五章「人權保障之思想」。本章就先生認為最重要之人權

i

人身自由,言論出版自由及結社集會自由,探討先生之人

權保障思想,另外對人權保障之基礎

i

平等權,亦作-探討。

七十七學年畢業生論文提要 九 • 425 •

(10)

三民主羲學報第十三期 O

第六一軍「結論」。本一章就現行憲法若干不符合中山先生遺歡之處作一平議,並對先生民主憲政思想之貢獻,作一綜合性

之總結。 本文撰寫期間,承蒙傅啟學老師盡心指導,衷心感激 l

筆者才疏學淺,而先生思想博大,掛漏僻誤之處在所難免,敬祈

諸位師長不吝賜正,無任感激。 • 426 • dBFIF--tutLdati;tsiwisstfsesi&E!ι恥 PE 恥&聲恥吟驗居WιebyF 配 hm

(11)

!ijjjji--Jli

我國行政院院長何為之研究

指導教授

••

紀俊亞

研究生

••.

隊滄海

本文係以行政院院長之角色行為為主要研究取向,多層面探討我國實政制度及其實際運作狀況。由於我國憲政體制特殊 ,行改院院長在憲法的地位及政治上所掛演的角色,極為重要,乃針對此一角色以法則之探索、功能之檢視、行為之分析等 途徑進行研究,期望透視我國憲制之真象。 全文共六章,十八節,凡十二萬言。其內容要冒如故 ••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架構與範園、以及研究方法等一般性導言,並基於研究需要,提出研究假 設,以建構本文之研究推演和歸納。 第二章「各國改制行改首長地位與職權」'依照敢治學理之政制分類,就內閣制、總統制、委員制的行改首長,各從其 歷史背景、主要特徵作一概括性的敏述,並比較其異同。 第三章「行改院的組織體制與權力結構」,我國行政職權的主睡在行政院,行改院院長行使其行改首長職權,領經由行 敢院以為執行,本章乃從行政院的地位、權限、組織編制及構成分子加以比較分析。 第四章「行故院院長在國家決策過程中的角色與功能」'行改院院長的權能,顯現在決策過程之運作。依權力互動關係 '行改院會議、立法院、及總統等三個機關與行改院院長的決策有密切關聯;依職權性質,行改院院長在院會有決策裁決權 ,而向立法臨負政治責任,並副署總統公布之法律命令,本暈即針對行政院院長權力角色之互動關係'逐一評述之。 第五章「行政民院長在動員勘亂時期之地位與角色」'動員勘亂時望臨時條款限制行故院地位及其職權之行使甚鉅,本 文除就各國緊急權力之運用與之比較外,另針對我國玻嚴、緊且需令、緊急處分,及國家安全會議對行政院院長權能之影響 ,作較為深入之探討。 第六章「結論」'針對上開研究結果,提出些許研究發現和研究檢討,以為總結。 謹以至誠感謝紀老師俊臣博士於百忙中悉心指導,語語教誨,從論文架構、研究方向、資料蒐集,到草稿初成的逐字斧 正和觀念導引,使得本文得在困難重重中付梓;朱所長謹、黃老師人傑'及所裡諸位師長、學長對本文撰寫之指導、鼓勵甚 多,亦併此致以萬分謝意!陳滄海七十八年五月十二日謹認 回 七十七學年畢業生讀文提要 • 427 •

(12)

三民主轉學報第十三一期

中共司法制度之研究

指導教授

.•

劉清淡

研究生

•.

李宏仁

本論文計分六章,二十七節,約十六萬餘言。除於前言中敏明研究的動機、目的、方法及資料的處理外,其餘各章重要

內容,概述如故 .• 第一 ••

首論中共的司法理論。闡釋馬列主義認為法律是階敵社會形成後的產物,是統治階級鎮壓被統治階級的工具。一

且階敵消誠、國家消亡,法律即無繼續存在的必要。中共仍依此種法律觀建立其司法理論。次則析述在唯物史觀、階級鬥爭

、財產公有制、法律消亡等理論支配下的司法理論,并于以辨正。 第二 ••

「公安機關」。中共公安機關乃無產階蝕專敢工具之一,有異於一般民主國家的警察機關。於說明公安機關的演

變經過外,並剖述公安工作工具性、一集權性、特務性及群眾性的本質。評介現階段中共公安機關的組織與功能。最後,說明

中共要求公安體制進行改革的背景並指出其改革的困難。 第三 ••

「人民檢察院」。首揭「人民檢察院」係源自蘇聯社會主義類型的檢察制度,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性質

大異於一般民主國家的檢察機關。並述其初創、發展、停滯、破壞及重建等五時期,述其檢察制度的沿革。又指出「人民檢

察臨」係「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故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並非單純的「檢察權」機關。除分述其機關的設置、組織分

工、人員任免、領導體制外,並析述其各項職權。最後肯定雙重領導制多生糾紛,以及黨的領導的不當,並說明其檢察人員

素質的低落。 第四 ••

「人民法院」。首揭「人民法院」異於一般民主國家的審判機關,更非為追求普遍的公平、正義的所在,回顧瑞

金、延安及北京三時期「人民法民」的沿革。吹就其審蝕劃分、…機構設置、組織分工、人員任免等,詳加分析。再就各級「

人民法院」的職權與任務于以評估,最後歸結出「人民法院」絕非單純的審判機關,而是中共政權的統治工具和政策的執行

者。最後評介其所據各項審判制度。 • 428 • 要

(13)

第五 •• 「人民律師」。其一、人民律師是「國家的法律工作者」與一般民主國家中律師為「自由職業者」有別。其二、 中共以律師制度為司法制度的重要組織部分,是按照統治階級意志而建立,並為統治階級的經濟、敢抬利益服務的。分述律 師的工作機構及任藹,並析述近年來中共對律師體制的改革,最後指出其改革的困難。 第六 •• 「結論」。綜合研究後缸發現馬列主義的偏激、黨的絕對擅權、民主集中制的專政及司法為專肢的工具論的四原 則,又發現其傳統性的積弊及大陸法學界對司法積弊的指摘。最後,本文歸結中共應仿西方民主國家的司法制度,朝司法尊 嚴化、獨立化及中立化的方向改革。 七十他學年畢業生諭文提要 • 419 .

(14)

三民主輯學報第十三期 四

高中三民主義課程電腦輔助教學之研究

指導教授

••

兵鐵雄

研究生

••

麥瑞台

本論文在結構上,共分七章二十入節,依序為 •• 第一章緒論、第二一一章電腦輔助教學之文獻探討、第三章研究方法與過程、 第四章初探與再探的教學成果、第五章三民主義教學典雷腦輔助教學、第六章電腦輔助教學的展望、第七章結論。

本研究運用準實驗研究法及問卷調查法來從事高中三民主義雷觸輔助教學教果?研究,一冀能探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教學

教果的教學法!謹將本研究之目的列述如下 •• L探討高中三民主義課程電腦輔助教學的教果。 Z 找出高中三民主義電腦輔助教學之課程軟體的最佳使用時機與模式。 a 找出中文電腦輔助教學軟體在編寫及使用時應注意事項,亦可作為編寫三民主義電腦輔助教學軟體時的注意事項。 資訊工業策進會從民國七十四年三月開始,大力推展『資訊師資訓標』計劃'筆者乃前往接受六個月的密集式訓蹄,修 習基本的電腦程式寫作能力,同時收集有關中文 CAI 的文獻與資料。然後根據泰勒的目標模式與坎普的系統化教學設計模 式;將課程軟體型式設計成「教導法」的電腦程式。 在學習心理學方面則根攘蓋聶所主張的行為學派心理學與認知學派心理學的觀點,配合桑代克學習理論之『練習律』『 準備律』『敷果律』;教法上則以施金諾的『緝序教學』為基礎,將編妥的教材以個別化教學法,由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的進 度與路徑,來作電腦輔助學習。 本實驗的教學評量範圍限於認知領域,故於初探或再探階段的實驗教學後,成績之評量以紙上作答方式進行;因為種雜 的認知學習也以選擇題的形式是最佳的評量工具,故每次考試均以選擇題為主。經初探與再探的多次評量,發現電腦輔助學 習後,成績有明顯之進步。 若能以電腦操控多種媒體作三民主義電腦輔助教學,必可激發學生學習三民主義的興趣,可使三民主義教學更生動、活 • 430 • LigatevBRBipPEFFi--ibh

(15)

潑、有效,則情意與行為之改變與評量亦非難事!目前可行的發展三民主義電腦輔助教學途徑建議如下 .• 廿三民主義電腦輔助教學蝶體的製作 •• 成立專賣機構,聘請專家製作經濟、有教的教學媒體供全國各公私立學校全面使 用。 HH 培育優良的三民主義電腦輔助教學師資 •• 使具有三民主義教師資格並有充分的教學能力者任用之。 且更新三民主義課程的教材 •• 成立專賣撥構,聘請專家學者重定適合時代環壇、符合學生興趣及實際需求的課本。 關三民主義電腦輔助教學媒體的有教運用及管理 •• 訓練三民主義教師具備製作、使用、保管蝶體的能力。 七十七學年學叢生請支援要 五 • 431 •

(16)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三期 一六

台北市高職公民教育內涵與

實施成效之研究

指導教授

••

郭生玉

研究生

••

棒順當

朱 吉甚 本研究目的有四 •• ω 分析國內外重要文獻,建立職業學校公民教育之架構。 ω 依擾公民教育之內涵,分析職業學校現行 公民教材的適切性。 ω 分析公民學科教師教學現況及學生學習之成敷。 ω

根據公民教育之目標與教師教學現況、學生學習成

殼,提出改進意見。 本研究所採之研究方法有下列兩種 •• ω 文獻分析法 ••

探討國內外文獻,從文獻分析中,擬定公民教育架構,依此架構做為本研究之依據。

ω 問卷調查法 ••

藉由問卷調查方式,以瞭解公民教育施行現況。為求資料蒐集的完整,調查途徑分為兩部分

•• @教師部

份,調查公民學科教師在教材內容、師資水準、教學方法、教育環境及評鑑等五方面意見反應。@學生部份,分別從認知學

習及行為實踐兩方面調查。 本研究所使用之統計分析方法為 •• ω 「二因于變異數分析」、 ω 「單因于變異數分析」、 ω 「重誼量數二因于變異數分 析」、 ω 「皮爾遜積差相關係數」、 ω 「次數分配」。 本研究的研究發現如下 •• ω

高職學生的公民教育認知成績,因公、私立學校、性別和科別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ω

高職學生的公民教育行為實踐,因公、私立學校、性別和科別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ω

高職學生的公民教育認知學習,不因家長教育程度和職業,而有顯著差異。

ω

高職學生的公民教育行為實踐,不因家長教育程度和職業,而有顯著差異。

ω 公民教育認知學習,各領域間有顯著的正相關。 制公民教育之行為實踐,各領域間有顯著的正相關。

根攘研究結果,分別從學校及教育行敢兩方面提出具體建議,藉供改進公民教育之參考。

• 432 •

(17)

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理論之研究

指導教授

••.

陳文團

研究生

••

鄭學洲

本文運用否定辯證法,分析現行「公民與道德」歡科書,批判其目標及內容所依攘之兩大理論 •• 集體主義和文化決定論 ,確證該套教材係意識型態產物,因為,其邏輯將統一原則、同一律絕對化而顯露工具理性,其目標傾於集體主義而導向宰 割或社會控制功能,所用之方法則係由外而內(外鍊或文化決定的取向)、由上而下(威權主義與灌職)。 為求更新一該套道德教材,本文分別在緒論及結論中,論述理想道德歡材之三條件 •• L正靚日趨多元的現代社會生活 Z 符 應民主的道德教法(包括認知發展、價值澄清和情境教學 )1 契合道德特質 ||ω 其動機根據於互惠人性 ω 其玉體及規範具 延續且發展性 ω 其原則要求更趨普遍 ω 其實踐富於具體而被雜性。 為求公正批判,第二章確立判準 ll 道德不同於習俗、法律,更迴異於意識型態;尤其強調 •• L道德與意識型態常處於 對比人性之兩端 Z 意誠型態圍於工具理性及宰制邏輯主道德往往被現實政治假借歡育而轉化為意識型態。 第三章評析集體主義,發現教材偏好群體意識詞,並且標榜國家至上;其主要弊端在於 •• 將德育工具化且相當程度地抹 殺個體。第四章揭露文化決定論的特徵和方法 •• 延展習慣養成歷程、灌轍傳統價值、訴諸權威以及強求認同。 • 433 • 七十包學年畢業生論文提要 七

(18)

三民主羲學報第十三期 j\

我國報業新聞人員新聞倫理

觀念與發展之研究

指導教授

••

李在芳

研究生

•.

黃秋雲

健全完整的新聞倫理觀念攸關新聞從業人員新聞傳播功能之發揮,而發展新聞倫理觀念的內外環境配合要素更不可或缺。 本研究基於此一信念,主據文獻及理論分析法,除緒論、結論外,共分五一章、十五節,計十萬餘言,各章大要如后 •• 緒論旨在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假設、架構和名詞釋義等。 第一一章「新聞倫理觀念之歷史發展背景」主要闡明新聞倫理觀念受到重說的必然性,首先從「倫理」及「組織社會」觀 點釐析新聞倫理觀念的意義;其吹則從媒體發展配合條件、大眾依輯程度與新聞傳播功能、民主敢治保障等方面彰顯新聞倫 理觀念之基礎;然後再以世界報業制度和我國報業發展過程分析新聞倫理觀念在各階投之意義和內涵。 第二章「我國報業新聞人員新聞倫理觀念內涵」主要包括新聞踩訪、報導及新聞言論自由等倫理觀念,三者相互兼顱, 構成完整健全之新聞從業人員新聞倫理觀念。 第三章「報業環境發展新聞人員新聞倫理觀念之條件」、第四章「新聞人員建立新聞倫理觀念之要素」則在揉討新聞倫 理觀念存續發展之具體作法及措施,計有媒體還境之配合、新聞職業之保障、新聞評議之功能及新聞記者之自律自省、在職 教育與閱聽受眾之制約力量六大要件。 第五章「三民主義新聞人員新聞倫理觀念之內涵」係是探析三民主義對新聞倫理觀念的重現,並提出足以作為新聞從業 人員參考或遵循之新聞倫理觀念,希冀對建構三民主義新聞理論有所貢獻。 最後根攘全文研究分析而歸納五點結論,並針對發展新聞倫理觀念方面或本文有所不足之處,提出檢討和建議事項。 . 434 •

(19)

由兩岸關係看我國外交政策之取肉

指導教授

••

楊逢泰

研究生

••

呂永祥

本研究以「由兩岸關係看我國外交政策之取向」為題,除緒論、結論外,共分四章、十四節,計約十四餘萬字,各章大 要如後 •• 緒論 •• 說明研究的動機、目的、方法、範團及對於問題本身的界定。 第一章 •• 兩岸關係之演變與我國的對應.政策。本章乃是台海分裂後兩岸關係的「國內意福」'首先分析我國動員鐵亂及 國家分裂之情狀,進而討論中共對於「統一」的主張,即中共對我統戰的內涵為何?其次說明我們過去對於中共統戰的對應 政策,及國家的一貫基本主張,第三節是研究我國新時期大陸改策的提出,最後針對當前大陸政策的內涵加以評估。 第二章,以民主陣營為首的外交政策取向及其影響,乃針對舊時期大陸政策的特質而衍生的外交敢策取向加以討論,並 對其產生的影響加以評估,第一節是現實主義出發的美國對華政策,第二節是我對美對華政策丕賽之因廳,最後則討論台灣 前途與對台獨的檢稅。 第三章,一個中國敢策與法統之爭,本章乃是台海分裂後兩岸關係的「國際意涵」'並就此意涵而衍生的外交敢策。首 先指出為何要堅持一個中國改策,再提出漢賊不兩立歐策的得失作討論,第三節則說明當今我國參與國際社會的主要困難所 在,最後以雙重承認的內涵和評析作為終結。 第四章,以經濟為主要外交工具的外交取向,以有別於第二章之過去外交政策取向的一種新策略。首先指出當前要以「 經濟」為擴展外交的主要工具,而後說明我國經建模式在國家統合上的意義為何?最後則點明當前經濟外交在國際上的意涵

,乃在因應保護主義的浪潮,同時要分散市場,以減久對美國的依賴

d 結論興建議。根接通盤的心得提出三項結論,再釘對各章節研究內容及最終結論所得,擬定一「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的統一模式,以作為統一中國的一種可行方案和施行步驟,雖然是種大脂的嘗試,不完備之處自然很多,但也算是一種努 力吧! 七十七.學年畢業生論文提要 九 • 435 •

(20)

三民主羲學報第十三期 二O

王船山經世思想析論

指導教授

••

昔日昭旭

研究生

••

許長護

全文凡六章,官在研究船山經世思想並析論其時代意義。首章緒論,縱敏中國經世思想之歷史演進及發展特質,並精述 船山行誼與時代背景,及其重要之經世主張典著作。第二章論船山經世思想之哲學基礎,略分四節 •• 民本德拾遺統觀、理勢 A

旦歷史觀、主有重動體用觀及兩端一致知識學,四者與六大經世思想攸關。第三章分論「敢抬思想」(敢抬倫理、歐治制

度及決策行敢之原則)、「法律思想」(嚴簡立法、寬仁執法及速懺司法)、「經濟思想」(重農觀念、經濟敢策與管制、

稅制、幣稅、交通、土地民有等)。第四章再論「民族思想」(民接區分、民接敢策之目的與作法)、「軍備思想」(國防

地理、戰略戰衛、兵農屯戌檢討)及「教育思想」(教育之目的、方法與歐策之教師、行敢典人性論等),以上六節均以探 討該思想之「時代思想」傲結論,期使能凸顯該思想在當時與今日世界所具有之價值與意義。第五章則以明末清初諸先生迄

中山先生經世思想之發展與演變為論,以證船山堪稱為傳統經世思想之集成者,而他與中山先生在行誼與理論的諸多暗契,

更是中國經世思想承啟的大關鍵,本章後半部則探討傳統經世思想之特質及現代化的問題。第六章結論,除了總結全文內容

外,並提出中國現代化的主要障礙及其可能的解決之道,並對經世思想之創造轉化及返本開新做一說明作結。 • 436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一日勞職特字第0960501957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十日勞職特字第0970503244號令修正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職訓字第 1022500888 號令訂定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四月十七日發法字第 1036500433 號令修正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發訓字第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三十日 教育部台(84)參字第○四二七六三號令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九日 教育部台(86)參字第八六○一七四一七號令修正發布第二條、第三條條文

學博士,現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教 授,兼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身分證 男六十七歲(民國十九年五月一日生) 住嘉義縣竹峙鄉昇平村四二號之一 O 九八九號 •• Q一 O 二五八 身分證 男五十一歲(民國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生) 住嘉義縣竹崎鄉桃海村一三七號

沃丁治 (十三年) 太戊治 (十年) 外壬治 (三年) 沃甲治 (四年) 盤庚治 (九年) 小辛治 (七年) 武乙治 (四 年) 祖庚治 (七年) 祖乙治

外丁治 (三年) 仲壬治 (四年) 太甲治 (十年) 沃丁治 (十三年) 太戊治 (十年) 外 壬治 (三年) 沃甲治 (四年) 盤庚治 (九年) 小辛治 (七年) 武乙治 (四年) 祖庚治.

諮決疑義十科 第一法門總別 第二三觀破立 第三顯示教觀 第四尅示方便 第五當機權實 第六義科刊定 第七聞修增進 第八人天行位 第九古今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