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教師創意教學因素之研究:以綜合活動領域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響教師創意教學因素之研究:以綜合活動領域為例"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影響教師創意教學因素之研究

─以綜合活動領域為例

洪久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洪榮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林麗娟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蔡長艷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綜合活動教師創意教學的因素,以曾獲綜合活動創意教 學獎─特優獎的教師為研究對象,採焦點團體晤談、深度訪談、觀察法與內容分 析法。研究主要發現為:影響綜合活動教師創意教學的因素有(1)思考類型─立 法型,(2)人格特質─創意點子多、嘗新求變、自信、喜歡幻想、求知慾高、敏 銳的自覺、接受新經驗、開放的心胸、勇於面對挑戰、面對障礙時的堅持、具有 幽默感、願意成長等,(3)家庭因素─開放包容自主的教養方式、父母的身教等, (4)成長及教育歷程─童年的自創遊戲、同儕間的腦力激盪、良師的感召等,(5) 教學信念、動機、個人的努力與豐富的專業經驗,以及(6)組織環境;其中又以 教學信念、個人的努力和內在動機為主要的因素。本研究對培育創意教師提出具 體建議。 關鍵字:人格特質、思考類型、創造力、創意教學、綜合活動

壹、研究緣起與目的

世界各國都瞭解未來國家的經濟競爭力 非得仰賴具專業知識與創意的人才,莫不傾 全力強調知識經濟與推動創意教學,以期能 提升國家整體的競爭力。而現今在企業界和 學術界的真言也似乎是:革新!不然就等死 (Innovate, or die!)(Petrowski, 2000),提昇 全民創造力的需求已是刻不容緩的目標與趨 勢,「創造力」乃是個體在特定的領域中,產 生一適當並具有原創性與價值性的產品之歷 程;此創造歷程涉及認知、情意及技能的統 整與有效應用;亦即創意表現乃為個體的知 識與經驗、意向(包括態度、傾向、動機)、 技巧/策略與組織環境互動的結果(葉玉珠, 2000)。吳清山(2002)提出四點創意教學的 時代意義,分別為突破教師傳統教學窠臼、 符應知識經濟社會需求、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興趣、因應教育改革發展趨勢。不管在什麼 領域,對創意人才的需求量皆大增,因此如 何培養出具獨立思考能力的創意人才便成為 當前教育界的重大方向。創意教學給予學生 較多的獨立思考、主動嘗試和表達空間,在 創意教學方式下受教的孩子們,自然也比較 能夠成長成創意人才,由此可知推廣創意教 學的迫切程度。 本研究旨在探討促使綜合活動教師實踐 創 意教 學的內 在與 外在 因素 ,包括 思考 類 型、人格特質、家庭因素、成長與教育歷程、 教學信念、動機、個人努力與專業經驗,以 及組織環境等。期能確認影響因素,作為師 資培育機構與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規劃,以提

(2)

昇創意教學成效的參考。

貳、文獻探討

一、影響創造力因素之相關理論

自 1950 年 Guilford 在 APA 年會中鄭重 提出重視創造力的呼籲後,有關創造力的研 究如雨後春筍般的在學術界孕育而生。近二 十年來,許多學者都同意「創造力的產生取 決於多重因素(multiple components)的聚集」 ( Amabile, 1983, 1996; Csikszentmihalyi, 1988; Gruber & Wallace, 1999; Sternberg, 1988; Sternberg & Lubart, 1995)。從創造心理 學發展早期的四 個 P:創造者的人格 特質 (person)、創造的歷程(process)、創造的 環境(place)及創造的產品(product),將 創造視為一個涵蓋創造者人格特質、心理歷 程、創造產品、創造個體與環境互動的整體 (Rhodes, 1961)。創造力研究的沿革,自早 期的神秘取向、實用取向、心理動力取向, 至 最 近 的 認 知 取 向 與 社 會 人 格 取 向 , Sternberg ( 1999 ) 彙 整 後 提 出 匯 合 取 向 (confluence approach)。 茲將影響創造力因素之研究取向,分述 比較如下: (一)歷史計量取向 歷史計量取向乃將科學量化研究應用於 史 料中 ,已發 現創 造者 如何 對歷史 造成 影 響。Simonton(1999)認為創造力的影響因 素,包括個體發展因素、個體所處的社會文 化因素。個體發展因素有出生序、智力早熟、 童年創傷、家庭背景、教育與特殊訓練及角 色模範與良師等因素;而來自時代精神(the Zeitgeist or Ortgeist)的重大影響,包括文化、 社會、經濟與政治因素。 (二)Gardner 的多元智慧取向 Gardner ( 1994 ) 提 出 多 元 智 慧 理 論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認為人類 至少有八項基本智慧存在:語文智慧、數理 -邏輯智慧、空間智慧、肢體-動覺智慧、 人際智慧、音樂智慧、內省智慧及自然觀察 智慧,這八項智慧可以說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與完成一件產品的能力。從多元智慧的觀點 而言,每個個體皆擁有多種理解、學習和表 現的途徑,即是個人在問題解決過程中,能 運用其不同的智慧展現其創造力、批判性思 考及完成工作的責任心。 Gardner(1988, 1994)從認知分析認為 創造過程有四層次,第一層次是遺傳及生物 因子層次,第二層次是人類智力發展的個人 層次,第三層次是知識領域發展進展的個人 外的人際層次,第四層次是互動領域之社會 脈絡的多元人際層次。即由個人出發,對內 從生物生理層面,漸將範圍擴大至社會中的 個人與人際層面。Gardner 主張每個人都具有 多元智慧,並認定大多數的個體均有機會得 到高度發展,而個體對各種智慧能力呈現的 方式多樣化。 Gardner(1988)認為影響創造人物的三 大因素為:1.兒童與大師間的關係-資優兒童 與大師的互動關係,2.個體與所從事工作間的 關係-探索個體所受的各種訓練及其運用的 象徵符號系統或自創新概念,3.個體與其他人 在其世界中的關係-主要探索其他人,如家 人、老師及相關重要支持者,在創造個體整 個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個體的創造性活 動由這三個要素彼此間聯繫互動而來。

(3)

(三)脈絡取向 Amabile(1997)的創造力理論核心要素 包括工作動機、領域相關技能及創造力相關 技能。領域相關技能包括領域知識、所需的 技術技能以及特殊領域相關才能;創造力相 關技能包括合適的認知風格、供產生新穎點 子的內隱及外顯知識;工作動機方面包括對 工作的態度、了解工作的動機知覺。個體創 造力的產生必須在「領域相關技能」、「創造 力相關技能」與「工作任務動機」三者間充 分交互作用使然,當三者的交集越大則個體 的創造力越高。 Amabile (1997)亦指出有利於組織創 造力的因素,如組織的鼓勵、直屬主管的鼓 勵、工作團隊的支持、足夠的資源、具挑戰 性的工作與自由,即環境中支持性、自主性 氛圍會導致個體產生內在動機及綜效性外在 動機的生成,有助於個體的問題解決;而不 利於組織創造力的因素有組織的障礙、工作 負荷的壓力,即環境中控制性氛圍會導致非 綜效性外在動機的生成,將有損個體的內在 動機。 (四)Sternberg 和 Lubart 的投資理論 Sternberg 和 Lubart(1996)以投資的觀 點來闡釋其創造力本質說,其認為個體要創 造力有所表現和發展,要像位優良的金融投

資者一樣:「買低賣高」(buy low sell high),

因而又可稱為「創造力投資理論」。「買低」 是指主動追求別人尚未知曉的想法或別人丟 棄但是具有成長潛力的想法;「賣高」則是指 在這個想法或產品替你賺了很多錢變成很有 價值時,就要放手賣掉去進行新的創造。在 賣高之前,創造者必須說服其他人接受這些 具有潛力的點子之價值(Sternberg & O’hara, 1999)。 Sternberg 在其一系列創造力隱含理論的 研究上,發現創造力的六個要素與智慧、認 知思考風格及人格動機等三個層面有密切相 關。其中,「不墨守成規、因襲傳統」要素為 一種認知思考風格,也就是一種處理問題、 解決問題的方式;「理解力與統整能力」要素 則屬於智力層面;「美的品味及聯想力」要素 則包括三個層面的因素;至於「作決定技巧、 變通力、洞察力」與智力及認知思考風格層 面有關;而「成就動機」要素乃屬於人格動 機層面。Sternberg (1988, 1991)更將創造 力的發展擴充為個人六項的資源:智慧、知 識、思考型態、人格特質、動機及環境情境, 同時強調唯有這六項資源都用在恰當的程度 上,創造力才會產生。其中智慧的向度在創 造力中有三個功能:綜合、分析、實用。「綜 合智慧」的功能在從新角度審視問題、重新 界定問題;提出想法;「分析智慧」的功能在 幫助個體辨別具潛力的想法、評鑑想法的品 質,進而使其有效調動資源,分別解決基本 問題;「實用智慧」的功能在形成有效的傳播 想法及說服他人接受新點子價值的方式。創 造 智慧 則是涉 及個 體對 新穎 情境的 因應 能 力。知識的角色在使個體的創意點子得以實 現,幫助個體超越原有知識的限制。其中包 括正式知識(書本上或課堂中習得的知識)、 非正式知識(來自日常生活中,沒人教你的, 甚至是說不出來的,是一種內隱的知識)。 (五)系統取向 Csikszentmihalyi(1999)在系統模式中 指出創造力是個體(individual people)、領域 (domain)與學門(field)三要素互動的過 程,其中個體包括其人格特質、背景相關因 素等。創造者的人格會因領域、時間而作調 整,其提出十對正反人格特質加以說明:精 力充沛/沉靜自如、聰明/天真、責任心/遊戲

(4)

心、幻想/現實、內向/外向、謙卑/自豪、陽 剛/陰柔、叛逆/傳統、熱情主觀/冷靜客觀、 以及開放/敏銳。領域是指象徵符號系統,各 相關領域結合形成文化。領域是創造力彰顯 的必要成分要素,具有原創性的新點子非憑 空出現,而是知識產生的變異,且該變異須 經得起扮演守門人角色的群體,即所屬學門 的選擇才得以保存,獲得適應,而適應成功 的 變 異 才 是 學 門 中 新 穎 的 創 造 。 Csikszentmihalyi 的系統模式對學校教育創造 力培養脈絡系統的整體規劃與守門人角色的 事 實運 用具有 相當 重要 的啟 示(楊 智先 , 2000)。

二、個人因素與與創造力

Sternberg 及 Lubart(1991)將思考風格 分為立法(legislative)、司法(judicial)與 行政(executive)三種類型,其中立法風格 者喜好無結構或低結構性的性務,且在執行 任務時喜歡自己來計劃工作的內容和方法, 制定規則與程序,喜歡以自己的方法做事, 較能運用知識與能力於創意上,因此立法風 格是最有效的創意思考類型。Witkin, Moore, Goodenough, & Cox(1977)提出認知風格可 分場地獨立與場地依賴型,而場立獨立型具 有的分析能力與在不同情境中轉化問題、主 動積極的特質,較有利於創造力的發展。 關於有助於創造力發展的人格特質,歷 年來相關的實徵研究頗多且有相當一致的結 論:人格特質是影響個人創造力發展的重要 因 素, 而且是 影響 組織 創新 的重要 因素 。 Sternberg(1988)認為創造者的人格特質, 包 括面 對障礙 時的 堅持 、願 意冒合 理的 風 險、願意成長、對暖昧不明的容忍、接受新 經驗、以及對自己有信心等。Amabile(1988) 訪談 120 位不同公司的科學家,發現十項有 助於問題解決者的創造力發展:擁有多項正 面的人格特質、高度的自我動機、特殊的認 知技能、冒險導向、豐富的專業經驗、高水 準的所屬團體成員、廣泛的經驗、良好的社 交技巧、聰穎,以及不為偏見和舊方法所束 縛的處事態度。另有五項阻礙問題解決者創 造力發展的個人因素為:缺乏動機、不具彈 性、缺乏專業的能力或經驗、具有強烈的外 在動機以及缺乏社交技巧。葉玉珠、吳靜吉 及鄭英耀(2000)則認為影響創造力發展的 人格特質因素包含:主動學習動機強、自我 調適能力強、獨立自主、有冒險精神、會發 現及質問問題、有積極的人際互動、興趣廣 泛、依感覺和直覺作決定。 葉玉珠(2000)歸納多位學者的觀點, 指出創造力的產生也與個人能力,如發現問 題、敏銳的觀察力、洞察力、變通力、轉換 能力、適應力、特定領域的技巧、專業技能、 審美能力、隨時調適自己以符應環境需求、 問題解決技巧、有效決策、邏輯思考等能力 有密切相關。 楊智先(2000)研究發現教師在工作上 擁 有相 當強烈 的內 在動 機時 ,對事 投入 專 一、樂意面對挑戰,同時追求高度的自主之 際,對於教師自身的教學及生活具有正向的 影 響; 在生活 方面 會擁 有更 豐富的 創意 經 驗;在教學方面會有更創新表現。當教師在 乎學生的多元表現自身專業地位之際,會將 之內化為自身的標準,此標準會提高教學自 身在生活與教學上的創意表現。

三、環境與創造力

(一)家庭環境 探討外部環境對學童創造力之影響的研 究皆指出,家庭環境影響孩子創造力的因素 有:家庭結構、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導方 式、親子關係、家庭氣氛、父母期望及手足

(5)

關係等(洪榮昭,2001;詹秀美,1990)。有 利於創造力發展的家庭教育為民主、尊重、 關懷、信賴與支持的教養方式與家庭互動, 給子女適度的自由,親子間易溝通、充分的 表達感受,鼓勵子女的好奇心、發表與嘗試, 勇於展現自我,使其有探索、實驗、想像、 質疑、驗證等豐富的機會,要求手腦並用、 運用新知精益求精,科學創新的解決問題, 能促使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個性,注重文化 與知性活動,重視成功或成就的追求,有助 於子女的創造力發展(張嘉芬,1997;Olszewski, Kulieke, & Buescher, 1987; Torrance & Goff, 1990)。 (二)學校環境 學 生 主 要 學 習 途 徑 之 一 是 學 校 學 習 經 驗,Cheng(1999)指出中國與美國教師均認 為 學校 教育必 須負 起培 養學 生創造 力的 責 任。大部份研究均認為教師的教學風格、創 意教學行為、教室氣氛、教師教學態度以及 師生或同儕間關係,對學生創造力的發展有 幫助(楊坤原,2001)。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教師應營造無壓力、容多納異、安全自在的 學習環境,運用多元創造性教學策略,利用 實驗、寫作、創思等開放性活動情境,給予 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 創造的態度、多元思考、靈活運用的創意思 考的習慣。葉玉珠、吳靜吉及鄭英耀(2000) 則認為影響創意發展的主要正面學校因素包 含:學校課程能提供思考能力的訓練、教師 能提供和諧安全的學習環境、教師能表達對 學生創意表現的期望與信心、師生間有良好 互動關係以及學生同儕間有楷模供學習。 (三)組織環境 組織環境對員工的創造力發展有顯著的 影響,Oldham 及 Cummings(1996)指出處 於 主管 支持且 兼具 複雜 性及 挑戰性 工作 情 境 ,能 激勵員 工產 出最 富創 意的產 品; 而 Sternberg 和 Lubart(1996)則認為鼓勵與重 視創新的環境對創造力的展現有利,但完全 良好的支持環境對創造力的發揮則未必是最 理想的,而是支持環境中但仍有些挫折與障 礙,倒反是最佳的環境。Amabile(1997)歸 納出促進創造力的組織因素為:自由、良好 的專案負責人、充足的資源、鼓勵、正面的 組織特徵、認同與回饋、充裕的時間、具挑 戰性以及適當的壓力。而阻礙創造力發展的 組織因素為:負面的組織特徵、限制多、缺 乏組織熱忱、不良的專案負責人、不適當的 評鑑、不足的資源、缺乏時間壓力、過份強 調現狀以及組織內的競爭。Amabile(1988) 指出當組織完全支持時,員工的創造力才可 真正被提升。員工自主性提高,可提高其對 計劃與職位的擁有感,必提高創造力,因此 在計劃過程中應給予員工運用專業與創造思 考的機會,而且環境中適度的壓力對創造力 有正面的影響,協助員工迎向工作的挑戰與 增加其創造力。楊智先(2000)研究也發現 教師自身專業的高度意識、學校充足客觀的 資源支持,如領導者的鼓勵與團隊的運作方 式,以及所屬組織共同願景的引領等最有助 於教師創意的展現。 (四)文化 文化脈絡是決定創造性產品適當性的重 要 因 素, 不 同文 化對創 造 力有 不 同的 定 義 ( Mellou, 1996; Runco & Walberg, 1998;

Sternberg, 1999)。西方人的特質與創造力的特

質具高度正相關,中國人的特質與創造力的 特 質 則 不 具 相 關 性 ( Rudowicz & Yue, 2002)。Cheng(1999)指出中國人較美國人 強調所有美好事物的創造,其最終目的在於 引導人們趨向良好的道德行為表現。其認為

(6)

個體所在的社會文化、習俗、社會價值觀、 社 會期 許等, 會影 響創 造性 產品的 評價 。 Riquelme(2002)辯駁亞洲思想的容忍性與 互相讓步常被誤認為是順從。其認為中國語 言有助於創造力,中國文字和語言在想像與 隱喻(metaphor)上是豐富的。

四、創意教學

教師的教學創造力是孕育學生創造力的 搖籃,Strickland 及 Coulson(2000)指出創 造力是一個發展性的歷程,透過教育訓練的 方式,可促進個體的創造思考技巧,且內化 為行為模式。在跨世紀教改中,吳靜吉指出 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呼籲教師應教育 目標放在培養學生創意與創新能力,以解決 生活問題,並能產生新觀念、創意、產品或 服務。而在教學理論的轉變則是由教師中心 的學習轉為學生中心,學生為主動學習者, 透 過發 現教學 等方 法, 滿足 學生學 習的 興 趣,解決問題的願望。教師角色由教授者, 轉變為引導者,製造有效的學習情境,給予 學生多元化的學習經驗,讓學生主動發現與 學習(張碩玲,2001)。 Wang(1998)指出教改能否成功的推動 與落實,教師是關鍵人物。教師必須了解無 論在教學、專業或是個人生活中,創造性的 努力是很重要的。培養學生成為有效的創意 問題解決者是個持續性的歷程,自課堂中的 學習至真實生活的學習,自幼至年長的終身 學習,且終身受用。 教師肯定創思的重要性,接受學生智能 的 多元 性,將 每位 學生 看成 是發展 中的 個 體,而非定型的產品;而教師本身則是扮演 學習團體中的促進創思者或是共同學習者。 教師提供多元的學習環境、愉快開放、相互 尊重、自在的空間,營造知性冒險的鼓勵氣 氛,形成內在激勵,鼓勵學生團隊合作、合 作反思,多元包容,能使學生對學習活動更 具有創造力及自我導向能力(Moo, 2000)。 目前,世界各先進國家在較量國家競爭 力上非常重視科技與資訊產業的發展,了解 科技與資訊產業人員創意發展的因素,並積 極培育科技與資訊領域具有創造力的未來國 家尖兵,是二十一世紀的研究者與教育者之 共同重要任務。綜觀國內有關創意思考的研 究相當多,不只有探究創造力與其相關因素 的研究,還有建立或修訂創造思考的測驗, 及針對各領域的創意思考訓練方案效果的檢 驗,但在九年一貫課程中新興的綜合活動領 域的創意教學研究,則仍算少數。 本研究所述之創意教學,主要包含兩個面 向:一為培育創意的「創造思考教學」(teaching

for creativity; creativity teaching);另一為教學 創 意 的 「 教 學 創 新 」( teaching creatively;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 teaching with creativity) 主在活潑教學方式、營造快樂的學習氣氛, 用 以提 升學生 創造 思考 能力 的教學 活動 而 言。教師從事創意教學的設計,開展教學創 新的局面,嘗試新穎、新奇的教材教法;在 教學的設計上,試圖引導學生的思考能力, 讓學生有機會發展創造力,展現具有創造力 的成果。「新意」可能出現在教學設計與過程 之中,更可能呈現於學生的學習成效上。創 造思考教學的目的在使教學者與學習者突破 僵化的思考、建立創新的認知結構,藉由創 造技法操練思維(常見的技法如腦力激盪、自 由書寫、模擬或角色扮演、分配思考角色-六 個帽子、盒子內的思考、加-減-趣味法、語意 網路、繪圖、連接點子、自由聯想練習、心智 樹狀圖、想像之旅、核對清單與問題列表、蓮 花表、創意解決法等),進而將觀念或構想付 諸實踐。當創造技法或理念內化成為思想習慣 時,學生的創造力與創造行為自然展現於解決 日常生活的問題中(柯志恩,2004;Horng, Hong,

(7)

ChanLin, Chang, & Chu, 2005)。

五、國中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與創造力

綜合活動的學習不拘泥於內容,而是強調 透過體驗學習,從生活中體驗現代社會課題, 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敏知自己週遭切實的問 題,活用知識、思考判斷、付諸於自我實踐行 動,且對行動後的結果負責任。學生體會到學 習後成長的喜悅,成為生活自發性學習的原動 力,學習所得能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份。教師 以 生 動的 創 新教 學方式 引 起學 生 學習 的 動 機,培養學生從生活中思考、批判、創造及解 決問題的能力(洪久賢,2001)。 黃譯瑩(2001)指出落實綜合活動應做 到:(一)把握實踐、體驗與省思原則:探索 「如何實踐」、「如何體驗」與「如何省思」是 發展活動首要之事,「方法」本身是活動課程 相當重要的學習內容。發展活動課程的同時, 在實踐方面可從嘗試不同方式進行活動、掌握 各類活動進行要領,以及研究多元智慧開始; 體驗方面可加強感官與直覺共同運用;省思方 面則可多了解回顧式省思(retrospection)、慎 思 熟 慮 式 省 思 ( deliberation )、 行 動 中 省 思 ( reflection in action )、 解 放 式 省 思 (emancipation)、與察覺意識式省思(conscious awareness)等。(二)建立即時信息反饋機制: 採多元評量,隨時將多元方式所蒐集的學校 記錄、教師記錄與學生活動學習檔案等信息 反饋給家長、教師與學校的活動課程發展團 隊。(三)發展動態的活動課程系統:活動課 程是不斷的適應、學習與演化的有機活體, 學校與教師應留心傾聽學生的需求,尊重學 生一起參與活動課程發展的權利與義務,對 學生的決定給予合宜而充分的支持,並善用 策略分支、論功行賞與重組的機制。 綜合活動強調實踐、體驗、反思,培養 學生帶得走的能力。Horng et al.(2005)、郭 雅惠(2003)、羅幼蓮(2005)、范郁如(2005)、 瀞 許 尹(2005)、鄭美娟(2005)等進行綜合 活動創意教學研究,皆指出營造尊重、接納、 充滿歡樂的學習氣氛,以生活為題材,有系 統的設計創意教學活動,運用創意技法,引 導 學生 思索如 何將 課堂 所學 與生活 僅僅 相 連,鼓勵學生發揮創意,經實徵研究證實能 增進學生的創造力,產生學習遷移,而能實 際運用在生活上,並內化成為真正的能力。

參、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焦點團體晤談、深度訪談、觀 察法以及內容分析法,分析歸納出影響綜合 活動領域創意教學之因素。研究對象為四位 為曾獲創意教學綜合活動領域特優獎的得獎 教師,均為女性,分別在台北、桃園、高雄 和花蓮之國中、小服務,教師姓名在本文中 以匿名處理,分別為王老師(A)、李老師 (B)、林老師(C)與沈老師(D)。

一、焦點團體訪談

本研究進行兩次焦點訪談,第一次在研 究之初,先邀請 12 位各領域(含語文、數學、 自然、社會、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 合活動等領域)的創意教學得獎教師進行焦 點團體晤談,論述其投入與實施創意教學的 處境和影響創意教學的因素,做為研擬與修 正訪談大綱之依據。第二次焦點訪談係在深 度訪談之後,本研究再度邀請獲得創意教學 獎獲獎教師(含深度訪談對象)確認影響教 師創意教學之關鍵性因素。

(8)

二、深度訪談

研究者與四位綜合活動教師各進行了兩 次深度訪談,總計歷時約 3 小時,採用半結 構式的訪談大綱,在徵得受訪者的同意下進 行錄音,爾後進行逐字稿謄寫與內容分析。

三、觀察法

本研究錄影四位教師教學實況,做為分 析教師的師生互動、上課風格、教學策略運 用等因素之依據。

四、內容分析法

分析教學活動設計、教學輔助媒體、教 師省思札記、學生上課所填寫之教學活動學 習單、作業、老師的評語、對學生的回饋意 見 及教 師教學 所使 用之 相關 參考書 籍與 講 義、上課教學錄影帶等資料,以瞭解在進行 創意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準備創意教學之 課程內涵、與學生互動所採行之教學策略、 教師對創意教學的感想及省思、以及教師所 面對的困難。同時,也欲瞭解學生創意點子 的產出程度、生活經驗中創意的想法,以及 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如何看待創意,其 態度與其採取之行動等,以做為實施有效創 意教學策略的依據。 本研究採用多元的質性取向方法,著重 在探討影響綜合活動教師創意教學之因素。 包括創意教師的深度訪談、教室觀察、教案 等等來進行分析詮釋。資料處理先將每一位 研究對象的訪談逐字稿逐段編碼,如 C-106 表示林老師第 1 次訪談之第 6 段之逐字稿。 進而逐段分析,尋求暫時的分類項目,據以 作為下一步分析與進一步蒐集資料之指引。 藉 由 不 斷 來 回 閱 讀 ( reading )、 概 念 化 ( conceptualizing)、 編 碼 ( coding )、 縮 減 (reducing)、命名、分析資料間的交互作用, 逐漸呈現主題,萃煉共通之影響創意教學因 素。 為增進資料之信實度,研究進行盡可能 蒐集到第一手資料,研究者在研究歷程中盡 可能做豐富的實地筆記(field notes)與研究 者反思筆記。訪談之逐字稿與分析交給研究 對象確認、檢核,以確定真確性。本研究運 用多元方法蒐集分析資料(訪談、觀察、教 案與文件等),作三角檢證,力求資料之正確 性。

肆、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由焦點團體訪談、深度訪談、觀 察分析,以及文件內容、量表分析之交叉檢 證,發現影響綜合活動領域教師創意教學的 因素是多元的,包含認知思考風格、人格特 質、家庭因素、成長及教育歷程、教學信念、 個人的努力,以及動機,因受訪者的不同而 有程度不一的影響,這些因素也交互影響。 人格特質的形成與家庭因素、成長及教育歷 程有密切的關係,教學信念和動機會受人格 特質、家庭因素、成長及教育歷程等因素的 影響,個人的努力則與人格特質、教學信念 和動機有關。

一、思考類型

本研究對象皆屬立法風格,喜好沒有結 構或低結構性的任務,不墨守成規,執行任 務時喜歡自己來計劃工作的內容和方法,制 定規則與程序,喜歡以自己的方法做事,自 己想出策略去解決問題。Sternberg 及 Lubart (1991)認為立法風格是最有效的創意思考 類型,較能運用知識與能力於創意上。 思考特質與敏銳的觀察力息息相關,思

(9)

考是主動產生將資訊產生聯結的一種過程, 創意的產生也常在這樣的歷程被激發出來。 一個人每天所遇到的訊息多如過江之鯽,然 而能留存在我們的長期記憶庫中的訊息,靠 的是它們被腦中記憶系統所處理的方式,研 究發現經過深層方式處理的訊息(如經過比 較、對照、連結,或思考如何跳脫超越)較 能被登錄到長期記憶庫中去,而新奇的想法 也常經由組織和連結的過程而誕生。在激盪 與連結中,新點子產生,透過不斷反覆的思 索、焠鍊、試驗、驗證,逐使點子成熟而付 諸於實踐,實踐後再修正使之更加精進。創 意是建構在前人的耕耘上,激起再創造。因 此,敏銳的觀察力和常思考的人格特質正是 創意教師獨到之處。 王:我經常思考怎麼樣能讓孩子比較能夠 理解,我覺得自己對於環境的觀察或 是對洞察人的心、敏銳度較高,可是 我也很迷糊。我喜歡用自己思考出來 的創新方法來解決教學問題,依規定 行事,往往不是最好的。(A-139) 李:其實應該是一個點子出來吧,我會覺 得經常心裡有事,像我走在路上就會 一 直 去 想 這 件 事 , 坐 公 車 也 會 一 直 想,點子就會一直改一直改…我經常 自言自語。(B-230) 林:同事間腦力激盪中,產出「要自己承 擔結果」的點子,為自己做的決定承 擔後果,這對學生來講很重要。所以 我進一步設計「自作自受」單元,讓 同學能自由的選擇五種飲料的混合, 其中能統整其物性、化性之變化,加 上口感、喜好等成分…。我覺得這個 活 動 真 是 好 玩 , 我 一 定 要 去 和 學 生 玩。(C-114) 沈:我從小在學校或家裡都少被規範,我 不喜歡被規範,也不會去規範學生, 我喜歡自由自在的想,總覺得嘗試變 看 看 , 其 實 有 一 些 改 變 會 蠻 好 的 。 (D-202)

二、人格特質

人格特質影響個人創造力發展的論點, 已 獲 得 許 多 研 究 的 支 持 ( Amabile, 1988; Esquivel, 1995; Petrowski, 2000; Reuter, Panksepp, Schnabel, Kellerhoff, Kempel, Hennig, 2005; Sternberg, 1988; Woodman & Schoenfeldt, 1989)。本研究發現,經訪談顯 示出本研究對象的特質與 Sternberg(1988) 與 Amabile(1988)、葉玉珠、吳靜吉及鄭英 耀(2000)所提到的創意人格特質相符,包 括好奇、幽默、心胸開放、自信、喜歡接受 新經驗、願意冒合理的風險、嘗新求變、容 忍暖味不明、善於動動腦、關懷,面對障礙 時的堅持、廣泛的興趣與經驗,且具有強烈 的學習、進修動機,高度求新求知的企圖, 平時積極參加研習,渴求新經驗,透過研究, 尋求自己專業上的成長與突破。研究對象不 管 在求 學階段 或是 在教 學上 都以點 子多 著 稱,對生活週遭的敏覺感受力、觀察力、洞 察心、喜歡與眾不同皆屬敏銳的人格特質, 成 為創 意教學 得獎 教師 點子 產生的 一大 來 源。 此外,從教室觀察、錄影帶中的師生互 動關係分析,以及人格特質分析,皆可清楚 地觀察到受訪教師在課堂中幽默感的展現。 幽默除了能成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外,也 營造了一個輕鬆開放的教室環境,建立良好 師生互動關係,讓學生在自由情境中,願意 將自己的想法自在地表達出來,令學生感到 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幽默感也一向是西方 社會十分強調的人格特質,幽默感與創造力 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Edgar & Pryor, 2003; Kovac, 2000), 反 觀 東 方 人 則 較 為 拘 緊 。

(10)

McGreevy(1990)研究發現,參與研究的學 生列出他們曾有過的創意教師的人格特質, 排 名第 一位即 為幽 默感 ,足 見教師 的幽 默 感,除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吸收 教學內容外,也常在學生心中留下很深刻的 印象,形成教師突出的人格特質。然幽默感 近年來也受到國內學者重視,將幽默融入在 創造訓練中,設計整合知、情、意、行的幽 默創意課程能有效的提升教師的幽默感,增 加創造思考表現與傾向(邱發忠、陳學志、 卓淑玲,2003;陳學志,2003;陳學志、徐 芝君,2006)。 林:朋友說我是鬼靈精型,對新事務充滿 好奇心,雖然記憶力超佳,但討厭背 誦。我比較開放,勇於嘗試,和學生 的距離較近,同學常說:「老師,你又 再想什麼花招了」。我蠻能將生活中的 所 發 生 的 事 情 聯 結 起 來 , 再 創 新 應 用,我不能忍受在上課的時候學生不 理我。(C-106) 王:從當學生的時候,idea 就蠻多的,雖 然 我 的 手 不 巧 , 可 是 我 可 以 提 供 idea…。在教學當中,我絕對不模仿, 我會看別人怎麼做,吸收、內化,然 後還要加上自己的東西,然後學生再 轉換。我很不喜歡跟人家一樣,我常 想怎麼樣在別人的好點子當中再發展 出屬於我自己的東西。(A-145) 李:大學同學、同事給我的評論就是點子 多,他們說我好像無時無刻都會想那 個東西可不可以連到我的教學……。 我 的 腦 子 會 經 常 在 轉 , 不 論 是 開 車 時……,我會經常上網尋求新知。我 喜歡幻想,我很希望能做表演藝術, 學生以肢體動作創作時會讓我感動。 高中我在騎腳踏車上學途中,我邊騎 車邊編劇本。在日常生活當中,看的 報導、小故事,都可能變成我的劇情。 (B-131) 沈:我是一個沒有辦法讓自己停留在某一 個階段的人,譬如說工作,如果是一 直重覆,到某一個時間點的時候,那 自己可能會受不了,會想要改變。我 會想要用不同的方式,或是嘗試不同 的工作內容,我沒有辦法讓自己一直 停留在某一個階段。(D-101)沒作過 創意教學,想要作作看,因為我們幾 個老師都是這樣想,事實上,很巧的 是我們都很愛比賽,喜歡面對挑戰。 (D-137)

三、家庭環境的影響

許多文獻都指出家庭環境是影響創造力 發展的因素之一。家庭影響孩子創造力的因 素有:家庭結構、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導 方式、親子關係、家庭氣氛、父母期望及手 足關係等因素(洪榮昭,2001;葉玉珠、吳 靜吉、鄭英耀,2000;詹秀美,1990;Feldman, 1999)。雖然 Feldman(1999)指出許多具創 造力者通常家庭環境不佳或是在年幼時有過 創傷經驗(如曾失去至親),但也有研究發現 許多創造者是在開放支持的家庭環境成長的 ( 張 嘉 芬 , 1997 ; Olszewski, Kulieke, & Buescher, 1987; Torrance & Goff, 1990)。經訪 談分析,與「創造力發展量表-家庭教養」 (王文中、鄭英耀,2000)、「創意發展家庭 因素量表」(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0) 分析確認,本研究對象的成長家庭皆屬民主 開放的家庭,受訪者表示父母和童年的成長 經驗對其創造力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因為 在開明、容多納異、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 讓受訪教師有較大的空間可以自由去探索、 學 習與 嘗試, 而不 用擔 心失 敗時會 受到 懲 罰。父母的支持、鼓勵與正向肯定,更是研

(11)

究 對象 在嘗試 多元 思考 和勇 於表達 創意 點 子、探索、實驗、想像驗證的背後靠山,正 如同 Feldman 所提到的,「當孩子的興趣和長 處在家庭情境顯現出來時,他們受到支持和 鼓勵。」(p. 144)。 在談到家庭時,受訪者指出父母以身作 則當子女的創意楷模和對子女的創意表現給 予支持和讚許,是助長其創意發展的關鍵家 庭因素。Sternberg 及 Lubart(1995)亦指出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即是良好的身教。 父母的身教使孩子耳濡目染,能多加思索如 何運用巧思-變、變、變。 王: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較開放自由,從小 生 長 在 探 索 的 環 境 。 記 得 以 前 到 山 上、海邊自由去探索,以往的環境沒 有錢可以買玩具,所以我和同伴們創 造很多的遊戲,或是利用大自然的素 材,做成我們想要玩的東西。(A-101) 林:我覺得家庭的影響很大,我爸爸是屬 於勤儉持家型,所以很多東西壞掉, 他不會丟,他一定會讓它變成有用的 東西,比如說舊式有腳有門的電視機 壞掉,爸爸就會把映像管拔掉,就變 成一個……。所以當東西壞掉時,我 就會想說它還能怎麼樣利用。另外, 手工藝類的作業,只要不會的,都是 我媽媽幫孩子做,因為是媽媽做的, 她一定不是用老師的方法,可見一定 還 有 其 他 方 法 而 且 說 不 定 更 好 。 (C-103) 李:我爸媽很喜歡看書、好學,很注重教 育。小二,有一次我寫字成績得乙上。 我很難過,我就把那頁對摺,每一次 看到我就會很難過。但媽媽她沒有罵 我,也沒有再翻過來看那個乙上,只 是說妳把它摺起來代表妳有榮譽心、 有羞恥感,那次經驗我印象深刻。小 三時,我說「媽,我覺得我以前寫字 不 好 看 」, 媽 說 「 這 樣 代 表 妳 進 步 了」……在成長歷程中,爸媽影響我 很深。(B-106) 沈:因為我父母生的小孩蠻多的,所以他 們對我的學業,或者是生活,並沒有 太 多 的 規 範 和 約 束 , 給 我 很 大 的 空 間,對,包括去哪裡,只要是學校辦 的活動,幾乎都不用報備。我小時候 曾經懷疑父母怎麼都不關心我,可是 現在想起來還蠻感謝的。(D-103)

四、成長及教育歷程

在創造力的啟蒙方面,經訪談與「創意 發展學校因素量表」(葉玉珠、吳靜吉、鄭英 耀,2000)分析確認,本研究對象認為童年 所玩的遊戲和愛幻想對他們有很大的影響, 無論是在大自然中自由探索的機會或是任由 想像力馳騁所編造出來的遊戲或對話,和其 日後創意點子的生成、創意教學皆有著直接 且正面的關係。童年所接觸到的大自然、習 於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充分利用大自然物質 自創玩具、豐富的創造性手法,創造出富想 像力的遊戲空間,常是他們日後編寫教案的 點子來源,激盪創意的產出。同時,受訪者 也感謝當時身邊的人,如父母和老師給了極 大空間的自由度,才不致扼殺其想像力和創 造力的自然發展,以及手足間的創造性活動 的互動性激盪,在在顯示開放自由的環境的 確對創造力的發展有關鍵性的影響。 王:以前下課時,在山上的學校我面對著 太 平 洋 和 蘇 澳 港 , 看 到 大 自 然 的 變 化,像海……雲的變化,刺激腦袋, 跟隨著多變的環境去思考。我們創造 歌曲、想東西能變什麼……。我們到 海 邊 , 用 自 然 物 創 造 各 種 有 趣 的 遊 戲。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玩過現成的

(12)

玩具,像洋娃娃啦,而是在大自然探 索。(A-105) 王:他(指國小高年級的導師)就是給我 們很大的空間、很大的自由,只要不 發生危險都可以……他並沒有很要求 我們的課業啦,那時候其他的班級, 他們都一直在加強國語、數學,我們 就是下午就去玩、從中探索。(A-111) 林:「兄妹拓荒記」是我和哥哥玩的最佳寫 照……我們睡上下鋪,晚上不睡覺, 四個人就經常躺著聊天,我們把被單 夾在床縫,像敞篷馬車一樣。將衣櫥 的 上 層 全 部 淨 空 , 那 是 我 們 的 太 空 艙……。其實我現在回頭想,我媽媽 的容忍性真大,可以讓我們把家裡弄 成這麼的混亂,而且我們的馬車可以 一直維持好幾個月。換句話說,這幾 個月我們家是亂的,我媽媽不會過來 干涉。我們玩遊戲,像尪仔標,把它 剪下來,然後貼牙籤,就這樣子演戲, 我們想辦法製造特效:白煙,拿強力 膠 , 用 手 這 樣 沾 , 會 沾 出 那 個 蜘 蛛 網……。對呀,其實我覺得小時候自 創的玩法都蠻好玩的,……有時候在 想課程的時候,我會回想去我們小時 候在幹什麼。(C-105) 沈:我自己的個性嘛!很好強!我會在一個 團體,希望自己被肯定,以前在鄉下 的小學校阿,雖然家裡環境不是很富 裕 , 可 是 就 會 希 望 老 師 能 夠 注 意 到 我。我覺得一直不斷正增強,我動態、 靜態的比賽都會想參加。我的童年是 蠻多采多姿的,我帶回家的都是好消 息 。 因 為 表 現 好 , 我 獲 得 更 多 的 資 源……,老師都會幫我提供很多資源 給我,可能是因為個性,還有我的表 現,一直不斷增強,環境讓我有很大 的發揮空間。(D-104) 無庸置疑的,教師、學校和其他資源是 非常重要的,雖然在某些極端的例子中,認 為創意天才不需要學門中有系統的準備,便 自兒童時期顯現完全成熟。但一般說來,仍 有不少對學校環境持正面態度的創造者,將 功勞歸給了青少年以及後來的學校教育,認 為其改變了他們的生命,指引他們走向創造 的命運(Feldman, 1999)。研究對象在訪談中 也提到求學過程的影響,點子的相互激盪比 較多是在同學之間進行的,而在人格和情操 理想的養成上,也就是激發受訪教師想成為 一個關心學生、讓學生能夠自由發揮的教育 者,卻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是促使她在青 少年時期便立定志向要獻身教育界的主要因 素 。很 早就訂 下個 人的 終生 職志這 一項 特 質,在一篇探討成功女音樂家的人格特質與 環境背景的研究中,也被發現是絕大多數的 傑 出 女 音 樂 家 很 顯 著 的 內 在 特 質 之 一 (Stremikis, 2002)。因此良師的風範間接的 對研究對象也構成了很大的影響,因為受到 了在求學過程中諸多良師的感召,受訪教師 自覺有義務給學生最好的教學和引導,在這 樣的情況下也就不難理解教師們為何堅持做 創意教學,以及他們所肩負的使命感了。因 此,良師在偉大創造力的發展過程中常常扮 演了重要的角色,儘管教育和科學分屬不同 領域,但若將創意教師視為具發明力的教育 創造者來說,來自具經驗的前輩所給的指導 和支持仍證明在某些重要的創造者的生命中 是極重要的(Feldman, 1999)。 李:我很早就已經確定要當老師……受校 長影響蠻大的……她到每一班跟我們 講話,我有機會進入校長室……我喜 歡這個校長,我去打聽知道校長是教 育系畢業的,所以我覺得好像跟校長 也有關係。還有……健教老師,我如

(13)

果心裡面有什麼寫給她,她都可以回 很多,覺得好感動喔!我總是感受到 老師的照顧,那種感覺一直在我的週 遭是有的。我覺得我真的遇到好多老 師,包括教育,看古書…西洋教育史 或是中國教育史……。(B-111) 李:(同學之間的點子激發)回想到高三, 中秋節跟教師節很近,我們送月餅給 老師。我們就會想學科的性質、老師 的特質,在老師進教室時,用什麼方 式表示,我們常常去想新花招。我們 從後面黑板接線,接線拉過來,籃子 裡面裝著月餅,等著老師進來之後, 有個同學就跳上去一拉,月餅從天降 下,那時候同學激盪的點子蠻多的。 (B-242) 沈:我回去當老師的時候,其實我是在實 現自己小時候的一個學習歷程,來修 復自己一些升學壓力的…嚇到。我回 想自己小學的時候,在鄉下小學校, 老師帶我的情況,我覺得那樣的生活 很棒。(D-110)一、二年級時,我印 象很深刻的是,老師帶我們到中廊, 大家看著一面大鏡子,他在後面拿注 音符號卡,突然 show 在鏡子上,是看 鏡 子 , 看 誰 念 出 來 就 出 去 玩 … … (D-113) 我轉移自己的焦點,因為在學業上不 能夠被肯定,所以我就在活動方面或 是在生活上,我就自許自己是一個獨 立自主的人,我覺得我記得蠻印象深 刻的就是參加童軍團。(D-114)

五、教學信念

研究對象所闡述的教學信念有共同的精 神,基本上都比較在乎人的部份而非知識性 的部份,重視分享、溝通與自我的表達,這 和 他們 所屬領 域為 綜合 活動 領域有 密切 相 關。受訪教師又因專長科目的不同,對自己 教學的期望也有所不同。例如國小低年級的 教師便特別強調希望能培養學生信任、關懷 與分享的能力;專長為家政的教師則表示, 希望學生能快樂的學習,學會思考、判斷, 因此在教材和教法上較注重實用性、變通性 和活潑靈活;而輔導專長的教師則懷抱著一 種使命感,希望能用各種方法幫助學生坦然 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喜怒哀樂、瞭解與接受自 我,達成一個圓融的自己。這些創意教師皆 在親密的師生關係中,視學生為有能力自我 管理,重視開放的溝通、民主開放的班級氣 氛,重視個別學生的需要及成長形態的重要 性,與 Esquivel (1995)的看法一致。顯見 創意教師的教學信念直接引導著教學走向, 創意教學是他們用來具體實現教學信念的一 個選擇,運用活潑有趣開放多元的教學方法 及教具、貼近真實生活的教材內容、以及尊 重 包容 的態度 ,允 許學 生做 他們熱 愛的 事 情,讓個人自由選擇做什麼工作,找出其內 在最有興趣的問題去鑽研,例如允許學生選 擇他們個人或小組報告的題目。教學之目的 在 使學 生較容 易理 解教 材、 讓學生 學習 反 思、實踐,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去想像與創造, 他 們的 教學真 正地 反映 了以 人為本 的信 念 (Collins & Amabile, 1999; Esquivel, 1995)。

王:在教學當中,我不會很在意學科成績, 我也試著跟家長溝通。一年下來,家 長給我的回饋是,孩子學到了分享、 獨立,很願意幫助人家、很熱情。人 格的養成、主動學習、還有人際互動 的關係,我覺得這就是回歸到我們九 年一貫,人跟自己、人跟自然、人跟 社會。對,以三個面向來說,我覺得 真 的 不 是 從 書 本 上 可 以 得 到 的 。 (A-156)

(14)

林:留職停薪兩年回去後,因為同事的支 持和體貼、教學信念和心境改變。先 前教書會認為教課本很重要,認知性 的東西要教給學生很多、很熟、很認 真教,對學生的要求也很死。後來, 留職停薪的那段時間,沉澱自己,教 學信念改變,會用比較活、比較快樂 的心情去上課,我覺得只要一快樂, 那種感覺都會不一樣。(C-111) 李:使命感,有時候我會用「力挽狂瀾」 這四個字來描述自己,好像妳明知不 可為,還想為,覺得我真的是孔子的 學 生 耶 。 我 第 一 次 來 台 灣 師 大 的 時 候,進入師大門,我真的看到那個「止 於至善」,至真至善至美……是我所追 求的……(B-143) 李:我覺得花點錢買教具材料能夠讓他們 (學生)使用、我說的話能引發他們, 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布施……使命感好 像也蠻重的。上天如果還留下我一些 什麼東西能夠讓我做什麼的話,我一 定會去做。(B-132) 王:時間和空間都很重要,因為我們以前 (成長時)沒有被很多東西填滿,我 們有多餘的空間和時間。事實上我覺 得就是可以給孩子很大的、可以去運 用的時間和空間,可是現在的家長或 現在的教育幾乎都把孩子的時間填得 滿滿的,孩子就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以 思考和創新。(A-110) 沈:第一個是尊重,第二是給孩子很大的 空間,第三就是培養孩子對自己的事 情 了 解 , 對 自 己 負 責 任 的 態 度 。 (D-120)

六、動機

Torrance 認為教師的創造力動機比起教 師的創造力能力在影響學生的創造力上更為 有力。Petrowski(2000)提出具創造力者對 其 所進 行的工 作有 一種 強烈 的愛和 樂在 其 中,這些都屬於內在動機的範疇。本研究的 受訪者也都是受內在動機的驅使,受訪教師 在言談中均流露出對學生和對教職強烈的喜 愛,富於教學熱忱,他們絞盡腦汁設計新穎 有趣的教案,求新求變,或為吸引學生的注 意力,或為改革創新教學,無非是希望讓學 生能更容易理解教學的內容,能以更開放心 胸、愉悅的心情學習,且達成激發學生思考 之成效。個人在具有高內部動機時,被期待 表現最高的創造力,相信創造力是經由個人 在從事創造活動中所產生的快樂和滿足所激 發 的 , 並 因 工 作 本 身 而 有 興 趣 去 完 成 它 (Amabile, 1983, 1997)。如此個人會去除外 來的干擾而願意承擔風險,探險至新的認知 層 面 , 處 理 新 的 點 子 與 資 料 ( Amabile, Goldfarb, & Brackfield, 1990);他們也較願意 專注在工作的內部本質,為一個點子與問題 長 期 工 作 。 Trunnell 、 Evans 、 Richards 及 Grosshans(1997)的受訪者也顯示出類似的 趨勢,當問及他們教書的動機時,皆與內在 動機有關,包括有快樂學習、熱愛學習、激 起熱情的機會,在事情間做連結、渴望助人, 從 助人 中得到 的滿 足, 以及 對學生 付出 關 愛;身處於教學環境中,享受自我挑戰的樂 趣,創造新未來。 本研究對象所流露出的對學生和對教職 之強烈喜愛,與他們所懷抱的教育信念實為 一體兩面。可以說,教育信念提供了動機的 驅力,而動機則映射了教育信念。在教育信 念與動機中得到一致性結果的隱含意義,教 育信念是在師資培育階段可加以影響的;同 樣的,創意教學的理念也可透過師資培育機 構加以培養。因此,和個人的努力一樣,教 育信念和動機是能夠透過後天加以影響的。

(15)

這 一方 面反映 了職 前師 資培 育機構 的重 要 性,另一方面也顯示出透過研習和創意教學 工作坊等方法來幫助在職教師進修創意教學 的必要性。受訪教師對培育創意教學人才的 回應也呼應了這個看法。 此外,雖然綜合活動是九年一貫課程中 的新興領域,但在長期以來考試領導教學的 情 況下 ,綜合 活動 並非 能力 測驗中 的「 考 科」,因此,其在學校與一般教師心目中仍被 視為非主科,這也讓有心且用心的綜合活動 教師相當沮喪,力求表現,本研究對象透過 參與創意教學獎競賽,尋求肯定,以彰顯該 領域之重要性,呈現出某些程度外在動機驅 使的效果。此呼應 Csikszentmihalyi (1988) 所指渴求認可(desire for recognition)的外 在動機所驅使,以及 Amabile(1996)所修 正之動機說,外在動機幫助內在動機,也就 是協同的外在動機源支持一個人的能力感或 增加對任務的投入,可以和高水平的內在動 機一起運作而增加創造力。 沈:我和幾位同好,有資訊、美勞、綜合… …專長的老師都覺得推行九年一貫課 程,要有創意不是複製,而是要有新 的東西。配合自身的能力、教學環境、 學生的特質發展新的創意。這個想法 讓 我 們 一 起 動 起 來 … … 常 常 互 通 有 無、腦力激盪來發展創意教學,學校 的孩子本身也蠻有創意的。我們利用 這些優勢,要讓孩子學到最好的,提 供他們表現創意的舞台。(D-123)我 們 不 斷 的 參 加 比 賽 , 從 縣 賽 到 全 國 賽,獲得創意特優、卓越獎……來獲 得肯定,參加比賽得獎還可以去國外 玩。(D-204) 李:我覺得難處是觀念,學校或老師心目 中還是會分主科跟非主科,綜合領域 被排在那個非主科。我覺得我們可能 也蠻衝的,所以我來參加比賽很希望 能證明綜合領域不是沒有發展,證明 綜合領域的老師很認真。(B-122)

七、個人的努力與豐富的專業經驗

本研究對象皆具備有豐富的綜合活動領 域之專業知識,符應 Nickerson(1999)所指 任何領域從事引人注目的創意工作的人幾乎 總是有很豐富的領域知識,但研究對象卻不 受專業所固型。領域是創造力彰顯的必要成 分要素,原創性的新點子非憑空出現,而是 知識產生的變異,且該變異須經得起所屬學 門的選擇才得以保存,獲得適應,而適應成 功 的 變 異 形 成 學 門 中 新 穎 的 創 造 (Csikszentmihalyi, 1999)。本研究對象的創 意教學點子不只是來自於專業知識,更擅於 結合非正式知識,將生活中所見所聞、生活 體 驗與 教學產 生連 結, 進而 組織成 教學 活 動,應用在教學上。多元知識的角色在使個 體的創意點子得以實現,幫助個體超越原有 知識的限制(Sternberg, 1991)。針對受訪教 師的教案設計與教室觀察作內容分析時,點 子多的這項特質得到了印證。四位受訪教師 的教學活動內容十分豐富與多樣,充滿著許 多點子的靈活運用,令人印象十分深刻。舉 例說明之。 (一)王老師的教學活動設計特色 「 生 活 高 手 」 三 個 階 段 - 「 快 樂 的 成 長」、「搶救寢室大作戰」與「百寶袋」,強調 教育和生活的結合。這些活動設計蘊含了內 省、語言、肢體運作、音樂智慧、人際智慧 等多元智慧。「學校的一天」,王老師藉由「艾 蜜麗的一天」的故事,引起一年級小朋友的 興趣和動機,比較與省思自己在校的一天和 艾蜜麗的一天有何不同,將學生的平日生活 經驗帶進課堂,產生較強的連結,以較有意

(16)

義的形式存留下來。 在「搶救寢室大作戰」活動設計中,睡 美人的故事被用來貫穿整個課程,用故事結 尾整個城市甦醒後,卻變得亂七八糟為由而 進 行分 組,這 樣的 分組 方式 本身已 頗具 創 意,馬上讓小朋友們融入故事情節中且產生 高度的學習興趣,思考創意整理寢室方式, 並付諸實踐行動,爭取榮譽,透過競賽並頒 獎獎勵。 (二)李老師的教學活動設計特色 「我心中的圓」是兩性關係主題,李老 師先發給學生每人一句關於感情的詩詞,去 找能拼出同首詩或詞的同學。透過團康,攫 取學生的注意力,並使其感覺到自己是學習 的主體。藉由「失落的一角」影片,李老師 由淺入深試圖引導學生思考在一個感情關係 有稜有角的兩個不同的個體該如何相處與包 容。提問能引發學生思考,「兩隻刺蝟如何能 夠相互依偎取暖?」同學討論後提出看法, 有的同學說可以讓兩隻刺蝟脫下上衣抱在一 起、可以把刺蝟的刺拔掉,或是用棉被蓋在 上面……等,李老師將每一個答案都唸出來 給同學們聽,並給予適當的鼓勵,具有開放 的心胸。 「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破壞」單元,李老 師以大白報紙寫著「我是個有價值的人」,從 起床到上床前都不停捱罵,家人、師長對他 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都是很傷人的,而每當 說到大寶的自我概念受到傷害處,李老師就 撕下一部份的白色壁報紙,邊說邊撕,「我是 個有價值的人」被撕掉約四分之三左右。故 事講述和撕紙的動作是很傳神又戲劇性的, 用壁報紙來象徵代表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是具 創意的教具使用。學生可以很具體地看到自 我概念是如何一步一步被撕裂的,每一次撕 紙的動作代表著一句不尊重的話語、一個輕 蔑的眼神、一個打罵的動作,對每個人的自 信和自我概念來說,都是極具破壞力的。大 寶的故事很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經驗,很容 易領略老師所欲傳達的概念,對大寶的自我 所受的傷害也較能設身處地的感同身受。在 李老師的整個上課過程中,他巧妙的利用一 些多元的資源,例如:積木、碎紙機、命運 卡……等,使得教學更加的多元、活潑,且 發人深省。 (三)林老師的教學活動設計特色 驚奇搖搖杯之設計,林老師讓學生選擇 3-5 種飲料自配成一種新飲料,經搖、聞、想 一想,還要在加什麼,最後一口飲盡。班上 同學所設計出的飲料種類千奇百種,由先備 知識、資源、冒險嚐新、綜合應變、修正、 自作自受(苦果或美果)中,體驗與提升生 活決策能力。 利用陶淵明、魯賓遜及無殼蝸牛及官邸 風波,林老師讓學生思考自己想要的居住環 境。更進一步問同學想要住地球五大洲中的 哪一洲,老師試圖拓展學生的世界觀,使學 生會從不同的地點、文化來思考他們想要居 住的環境。林老師採用欣賞哈利波特來引導 學生思考,利用現在年輕人所喜歡的事物來 引起學生的創意,並提供了討論的空間,讓 同學們能夠思考回饋,進而設計創新的居住 環境。 (四)沈老師的教學活動設計特色 泰雅薪傳主題教學,「義」想天開和宇宙 無敵大繪本。沈老師的設計以孩子對泰雅文 化的認識為背景,以及傳說故事的瞭解,讓 孩子自己動手作舞台式活動大繪本,包括詩 歌、繪圖、共創故事等等呈現,同時設計故 事人物頭像鏤空,讓孩子得以身歷其境地角 色扮演並揣摩故事情境。

(17)

雖然受訪者在訪談中並未使用「個人的 努力」來討論自己從事創意教學的因素,但 是從他們談到點子產生的來源、發展教案的 過程及遭遇困難與尋求突破等問題,皆可看 出受訪者在教學中所投入的努力,受訪者個 人的努力實為影響其進行創意教學的重要因 素。本研究發現,舉凡從四位創意教學得獎 教師的點子產出與蒐集、教案撰寫與修正、 教學器材的準備、上課臨場的表現到課後的 檢討與修正等,都顯示出他們在教學過程中 是 不間 斷地投 注心 力做 各式 各樣的 準備 工 作,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苦功。所謂創意教 學並不是天外飛來一筆似的即可輕而易舉達 成,但也絕不是困難到只有極少數人才辦得 到。也許某些人格特質的確讓某些教師對創 意教學較容易上手,但人格特質絕對不是影 響創造力發展的唯一因素。推廣創意教學的 第一步也許就是先澄清「創意教學的能力只 是少數上天的寵兒才擁有的天賦」的錯誤觀 點,這個錯誤觀點讓許多人以為自己沒有創 造力,也不相信創造力是能被教導的,因此 早早便放棄了嘗試開發自己的潛能。 因此研究創意教學,須要最先釐清的關 鍵問題就是「創造力是能被教導的嗎?」,因 為若創造力是不能被教導的,則所謂的創意 教學便完全失去了意義。因為創意教學的目 的,即在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思考力,提供 學生開放自在不帶評斷的環境,讓學生能夠 自由地探索和表達想法,任想像力馳騁,不 給予太多束縛和規範,使學生的創造力得以 發展和呈現。而幾十年來,許多針對創造力 所做的研究,結果都支持「創造力是能加以 發展」的假設,這個假設也構成了推動整個 創 造力 教育和 創意 教學 的最 重要的 前提 假 設,即所有人都有潛力能變得有創意、兒童 是天生具創造力的以及創造力可以是長達一 生的歷程(Esquivel, 1995)。基於這樣的信 念,身為教育者的老師們應當放開胸懷,相 信自己是能夠經由學習與啟發而變得有創意 的,並進而在教學中加入創意使學生也能成 為具創意的思考者。 另一個關鍵的問題:「教師們本身必須有 創 造 力 的 才 能 做 創 意 教 師 嗎 ? 」 Esquivel (1995)認為創造力特質和能力並不是絕對 的因素。研究發現教師創造力對學生學習和 創意思考有間接影響。同時,當教師接觸創 造力方法和活動的訓練時,他們較有可能表 現 出較 接受學 生創 造力 的態 度和行 為。 因 此,不只增進教師的創造力特質和能力是重 要的,培育他們具特定的創意教學能力也是 一樣重要。 Petrowski(2000)和 Simplicio(2000) 皆認為創意教學是須要下苦功的,那些在日 常課程中引進和執行令人興奮及創新方法的 教師們,都是經過深入的規劃和準備才做到 的。創造力的突破只有花長時間的準備才有 實現的可能,所以初進教育界的教師須先有 心理準備,預期自己得花費相當的時間來精 通教學。事實上,大部份教師所使用的傳統 教學方法和教材其實都有很大的改善和進步 空間可供努力,他們或許不自知,亦或許自 知 但不 知道如 何或 不願 意去 做些改 變。 因 此,只要先改變自己對創意教學的看法,把 它看成是一種大家都可以學著去精通的教學 方法,學著去檢討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之前必須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具有一 定的敏銳度,平時看到可用的教材或教具便 馬上蒐集起來或自行製作教具、撰寫教材, 當創意點子慢慢匯聚時,再加以分析和統整 所有的資料以發展成教案,反覆思索教學流 程是否能運作順暢,經由演練找出缺點加以 改善,最後在課堂上正式進行創意的教學, 營造多元、開放、心理上安全的環境,引起 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只要願意下苦功一步

(18)

步去努力學習,由有經驗的創意教學教師加 以適當的引導,其實每一位教師都可以創造 出 創 意 教 學 來 ( Simplicio, 2000; Strom, & Strom, 2002)。 沈:我們有共識一起發展創意教學,經常 彼此分享,我分享金華國中從「校狗」 的眼光看校園環境……;其他老師分 享各種奇異的想法……;我們一起參 加創意博覽會……很興奮的討論各種 成果展示,也激發新想法和挑戰心。 (D-134) 常討論新奇的點子,我們的默契就這 樣養成。就像作大繪本單元,我們不 斷的討論,加上新元素,先是畫故事 插圖、掃描,學生發表繪本,自己編 故事……,逐漸擴展成為共創超大繪 本,真人可以在繪本中,集體演出創 作劇,學生都非常的興奮。原來只是 簡單的,變成加二、加三……加了很 多學生可以發揮創意的情節在裡面。 (D-130)學生主動参與,編畫故事情 節,深化內化故事的內容和創作,是 一個蠻好的學習機會。(D-132)

八、組織環境

有 關 外 在 因 素 , 如 學 校 組 織 與 行 政 體 系,研究對象反應存在著較不一致的結果, 正負面的影響皆有之。在學校行政主管的支 持 、學 校組織 與行 政體 系充 分配合 的情 況 下,教師往往能無後顧之憂且更積極的推動 創意教學。教師感受到認真的老師可以獲得 較 多的 資源, 在校 內與 同僚 形成學 習型 組 織,共創學校願景。亦即呼應 Amabile(1997) 所指出有利於組織創造力的因素,如組織的 鼓勵、直屬主管的鼓勵、工作團隊的支持、 足夠的資源、具挑戰性的工作與自由,即環 境中支持性、自主性氛圍會導致個體產生內 在動機及綜效性外在動機的生成,有助於個 體的問題解決。然而,即使在學校組織與行 政體系不利於創意教學進行的困境下,教師 們依然憑著個人毅力和教學信念的支持,積 極尋求解決方法去突破,並不會就因此放棄 了創意教學。創意教學得獎著實引起學校對 得獎教師與其教學領域的重視,同時也鞏固 教師在學校的地位,對綜合活動創意教學的 推動有明顯助益。由此可見,學校組織與行 政體系的配合具有加成效果,值得肯定,但 其並非絕對的決定性影響因素。 更重要的是教師同僚間的相互激盪的動 力,呼應 Sternberg 和 Lubart(1996)「買低 賣高」的投資觀點,受訪教師主動追求別人 尚未知曉的想法或別人丟棄但是具有成長潛 力的想法,轉化再創,而當這個想法或產出 變 成很 有價值 時, 創意 教師 便說服 其他 教 師、學生或行政主管接受這些具有潛力的點 子之價值,慨然與他人分享,進而進行新的 創造,雖然沒有實質性的金錢獲利,卻是在 課 程 發 展 與 創 意 教 學 成 長 中 再 創 佳 績 (Sternberg & O’hara, 1999)。

此外,如前所述綜合活動雖是九年一貫 課程中的新興領域,但仍非「考科」,事實上, 一 體兩 面的詮 釋, 也正 應綜 合活動 並非 考 科,因此教師有較大的空間可以推展創意教 學,具以提升學生的創造力與思考力(洪久 賢,2001,2004)。 林:我們(教師們)在辦公室其實什麼都 玩,我們比腦力,很多東西在辦公室 玩 完 以 後 , 我 會 想 要 去 教 室 玩 。 (C-114) 李:我們(教師們)會變成是一種亦師亦 友的夥伴關係……,大家相互啟發。 學校行政蠻配合,借器材,如碎紙機、 實物投影機,像團諮室的大螢幕、單 槍、電腦,我們獲得的硬體資源很好,

(19)

我覺得在學校也是蠻鼓勵的,妳這麼 認真在做,學校也會配合妳。(B-249) 沈:我們五個志同道合的老師,少一個都 不太對,一開始大家就有共識發展創 意教材,彼此激盪。大家就自己的專 長 分 工 合 作 , 每 個 人 要 做 的 東 西 不 同,各自想,再拋出來討論,碰到瓶 頸,帶回來工作坊和教授討論,校長 很支持我們。

伍、研究限制

本研究以四位曾獲得創意教學競賽特優 獎之教師為分析對象,為深入了解影響其創 意教學之因素,因此側重在每位受訪者之背 景脈絡質性剖析,歸納現象與理論,能引發 教師之共鳴與反思,但本研究結果無法做綜 合活動創意教師之推論。

陸、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歸納出的影響綜合活動創意教學 的因素有思考類型、人格特質、家庭因素、 成長及教育歷程、教學信念、個人的努力、 動機以及學校組織與行政體系,其中又以教 學信念、個人的努力和內在動機為主要的因 素,可見培育創意教師應從家庭教育與學校 教育著手。本研究呼應 Sternberg (1991)所 指將創造力的發展擴充為個人六項的資源: 智慧、知識、思考型態、人格特質、動機及 環境情境,唯有這六項資源都用在恰當的程 度上,創造力才會產生。 根據本研究發現,提出三項建議:一、 創意人的培育自家庭開始,父母的教養觀影 響深遠,透過親職教育或家庭教育的啟發, 以改變父母根深蒂固的威權教養觀念,營造 開放民主的家庭氣氛,且父母要以身作則。 二、創意教學的推動應該從師資培育機構開 始進行,在師資培育課程與教學中,激發教 師的教學熱忱與推動創意教學的內在動機, 建構創意教學的信念,協助其具備創意教學 所須的知能和策略。想當然爾,負責師資培 育的教授們也應當具備創意教學的素養和能 力;師資培育機構並應提供有利創意發展的 組織和環境。三、分享觀點、知識和經驗是 打造創意教學的關鍵基礎,故舉辦創意教學 研習或工作坊,邀請創意教學得獎教師、創 意教學的學者專家、其他行業的高創造力者 等來進行分享、對話和討論,營造激發創意 教學的空間、切磋創意教學的策略和技巧。 透 過長 期性的 教師 成長 創意 教學研 習工 作 坊,提昇教師教學創造力,提供面臨教改衝 擊的第一線教師們有再修正、再調整與自我 成長的機會與參考,作為提昇創意教學成效 的參考。

(20)

參考文獻

王文中、鄭英耀(2000)。創造力發展量表之編製與試 題反應分析。測驗年刊,47(1),153-173。 吳清山(2002)。創意教學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臺 灣教育,614,2-8。 邱發忠、陳學志、卓淑玲(2003)。幽默創造訓練之課 程設計暨實徵效果評估。教育心理學報,34(2), 179-198 。 柯志恩(2004)。後設認知導向之創造思考模式在教學 之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7(1),15-30。 洪久賢(2001)。綜合活動統整課程與教學策略。載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之「開創新世紀-九年一貫 課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研討會」會議手 冊(頁 37-55),台北。 洪久賢(2004)。綜合活動之批判性建構教學。課程與 教學,7(2),57-74。 洪榮昭(2001)。知識創新與學習型組織。台北:五南。 范郁如(2005)。國中綜合活動實施創意教學方案對學 生創造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 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嘉芬(1997)。依附風格、創意教養環境與創造行為 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市。 張碩玲(2001)。吳靜吉專訪-跨世紀教師角色的省思、 多元、創意、團隊合作。教育研究月刊,81/82, 12-16。 瀞 許 尹(2005)。綜合活動實施創意教學方案之成效評 估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雅惠(2003)。「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對國中生創意表現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學志(2003)。從「哈哈」到「啊哈」─統整知、情、 意、行的幽默課程對創造力培養的影響。教育心理 學報,35,393-411。 陳學志、徐芝君(2006)。幽默創意課程對教師幽默感 及創造力的影響。師大學報教育類,51,71-93。 黃譯瑩(2001)。從系統理論觀點探究活動課程與九年 一貫綜合活動課程:本質、原理與展望。應用心理 研究,9,215-251。 楊坤原(2001)。創造力的意義及其影響因素簡介。科 學教育月刊,239,3-12。 楊智先(2000)。教師工作動機、選擇壓力、社會互動 與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玉珠(2000)。「創造力發展的生態系統模式」及其應 用於科技與資訊領域之內涵分析。教育心理學報, 32(1),95-122。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0)。影響科技與資訊產 業人員創意發展的因素之量表編製。師大學報, 45(2),39-63。 詹秀美(1990)。國小學生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相 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6,227-246。 鄭美娟(2005)。綜合活動教師實施創意教學之專業成 長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 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幼蓮(2005)。國小教師團隊發展創意教學運作模式 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 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Y: Springer-Verlag.

Amabile, T. M. (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 123-167.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 CO: Westview.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 The principal of a school shall nominate such number of teachers of the school for registration as teacher manager or alternate teacher manager of the school as may be provided

 Teachers have to understand the salient features of the three pedagogical approaches of Direct Instruction, Enquiry Learning and Co-construction outlined below and

In fact, while we will be naturally thinking of a one-dimensional lattice, the following also holds for a lattice of arbitrary dimension on which sites have been numbered; however,

設計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哪些因素?Marie Carbo 曾 總結 12 個設計閱讀教學活動的原則,詳見 Becoming a great teacher of reading: Achieving high rapid reading gains

Note: Except for Applied Learning (Vocational English) or otherwise specified, all taster programmes will be conducted in Cantonese (supplemented by English, if applicable)... Code

There would be no special value in "creative leaps," no fundamental gap between solving a problem and recognizing the solution once it's found. Everyone who could

Creative approach for counseling individual children in the school setting... Creative approach for counseling individual children in the

Nurturing Pupils’ Creative Thinking in the Upper Primary English Classroom is a resource package produced by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Section,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