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小學個人理財教育教師的教學準備與能力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小學個人理財教育教師的教學準備與能力之研究"

Copied!
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中小學個人理財教育教師的教學準備與能力之研究

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100-2410-H-003-028- 執 行 期 間 : 100 年 08 月 01 日至 101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所) 計 畫 主 持 人 : 黃美筠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陳國益 講師級-兼任助理人員:呂啟民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蕭郁瑩 公 開 資 訊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0 月 25 日

(2)

中 文 摘 要 : 國內外對理財教育需求的覺知增長迅速。中小學理財教育日 益進展的同時,居於推動理財教育成敗關鍵的,負責教授理 財教育的教師的教學能力與需求卻很少受到關注。 而在中小學擔任理財教育教學的教師,並未被期待於要 擁有像其他科目所謂的能夠勝任該課程的合格證書的要求, 事實上,因為理財教育的概念或主題主要散佈在社會、公 民、家政、綜合活動等科目的課程綱要中,因此這些專業各 異相關科目的教師,即使可能對理財教育所知有限,也被迫 承擔了理財教育的教學責任。在理財教育日益重要的情況 下,這些來自不同專業的教師準備好了嗎?他們所需要的理 財教育學科知識為何?師資培育者應該如何建構理想的理財 教育的師培課程呢?此正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 本研究以文獻回顧及進行深度訪談與德懷術問卷調查, 建構中小學「理財教育學科知識內容」以及「教師應具備的 學科知識」。並對中小學階段實施理財教育之師資培育課程 規畫提出具體建議。 中文關鍵詞: 理財素養、理財教育、學科教學知識

英 文 摘 要 : Teachers are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financial education efforts. And while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need for financial education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teaching capacity and needs of the teachers who are called upon to deliver this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Since a single accepted certification to teach financial education does not exist, teachers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specializing in home economics, social studies, or civics—are being to assume teach financial education topics that they may know very little about. What is the pedagogical content of finance education course in the current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hat is the necessarily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would affect the teaching capacity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eachers? How to improv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relative to personal finance which could lead to an increase in teachers' capacity? These are

(3)

the questions that we will examine in this study. The project di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and Delphi technique questionnaire surveys to identify what is known about: (1) the pedagogical content of finance education course in the current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2) the necessarily pedagogical finance education content knowledge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eachers. Those would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how to pla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teachers' preparation courses to teach personal finance education.

英文關鍵詞: financial literacy, financial education,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4)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

v

期末報告

中小學個人理財教育教師的教學準備與能力之研究

計畫類別:□

v

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100-2410 -H-003 -028-

執行期間:100 年 8 月 1 日至 101 年 7 月 31 日

執行機構及系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計畫主持人:黃美筠

共同主持人:紀博棟

計畫參與人員:蕭郁瑩、陳國益、呂啟民

本計畫除繳交成果報告外,另含下列出國報告,共 ___ 份:

□移地研究心得報告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

處理方式:除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10 月 25 日

附件一

(5)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自評表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

、是否適

合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主要發現或其他有關價值等,作一綜合評估。

1.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作一綜合評估

□ 達成目標

v

未達成目標(請說明,以 100 字為限)

□ 實驗失敗

□ 因故實驗中斷

v

其他原因

說明:

本計畫原擬定執行二年,惟因審查者建議本案進行一年之教師教學知識的建構, 無須再進行第2年的現況調查。因此僅以一年時間規畫深度訪談與德懷術問卷調查,建 構中小學「理財教育學科知識內容」以及確認擔任中小學教學的「教師應具備的理財 教育學科知識」。

2. 研究成果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等情形:

論文:□已發表 □未發表之文稿

v

撰寫中 □無

專利:□已獲得 □申請中 □無

技轉:□已技轉 □洽談中 □無

其他:

(以 100 字為限)

附件二

(6)

3. 請依學術成就、技術創新、社會影響等方面,評估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以

500 字為限)

本研究主題-理財教育,屬近年來中小學課程內容變革之新興議題,相關文獻與實 證研究並不多見,尤其透過文獻回顧、深度訪談與德懷術問卷調查,以建構理財教 育的課程內容,同時針對中小學教師所應具備之理財教育學科知識進行研究,更是 絕無僅有。研究成果除可對中小學階段實施理財教育之師資培育課程規畫提出具體 建議,同時可提供金管會目前正進行之「金融基礎教育學習架構草案

修正的參考。 研究成果具有實務與學術貢獻。

(7)

計畫中文摘要 中小學個人理財教育教師的教學準備與能力之研究 關鍵詞:理財素養、理財教育、學科教學知識 國內外對理財教育需求的覺知增長迅速。中小學理財教育日益進展的同時,居於推動理財 教育成敗關鍵的,負責教授理財教育的教師的教學能力與需求卻很少受到關注。 而在中小學擔任理財教育教學的教師,並未被期待於要擁有像其他科目所謂的能夠勝任該 課程的合格證書的要求,事實上,因為理財教育的概念或主題主要散佈在社會、公民、家政、 綜合活動等科目的課程綱要中,因此這些專業各異相關科目的教師,即使可能對理財教育所知 有限,也被迫承擔了理財教育的教學責任。在理財教育日益重要的情況下,這些來自不同專業 的教師準備好了嗎?他們所需要的理財教育學科知識為何?師資培育者應該如何建構理想的 理財教育的師培課程呢?此正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 本研究以文獻回顧及進行深度訪談與德懷術問卷調查,建構中小學「理財教育學科知識內 容」以及「教師應具備的學科知識」。並對中小學階段實施理財教育之師資培育課程規畫提出 具體建議。

(8)

計畫英文摘要

The study o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 preparation and capacity to teach personal finance education

Keywords: financial literacy, financial education,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eachers are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financial education efforts. And while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need for financial education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ver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teaching capacity and needs of the teachers who are called upon to deliver this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Since a single accepted certification to teach financial education does not exist, teachers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specializing in home economics, social studies, or civics—are being to assume teach financial education topics that they may know very little about. What is the pedagogical content of finance education course in the current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hat is the necessarily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would affect the teaching capacity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eachers? How to improv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relative to personal finance which could lead to an increase in teachers’ capacity? These are the questions that we will examine in this study.

The project di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and Delphi technique questionnaire surveys to identify what is known about: (1) the pedagogical content of finance

education course in the current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2) the necessarily pedagogical finance education content knowledge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eachers. Those would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how to pla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teachers’ preparation courses to teach personal finance education.

(9)

壹、前言

國內外對理財教育需求的覺知增長迅速。在 OECD 理財教育的國際研究報告(OECD, 2005:28-34)中, 提出了影響理財教育重要性日增的許多因素,可歸納為下列三個重點: 1.消費者對他們的財務福祉,預期要較過去負起更大的個人責任。 2.人們壽命增長,必須有財力支應所預期增加之退休年限的花費。 3.人們所面臨的理財決策要較過去所做的典型的決策複雜得多。 而在增加知識能增進理財行為的假設下,各國都盡力擴增中小學以及大學的理財教育。以美國為 例,根據美國經濟教育協會(Council for Economic Education, CEE, 即 NCEE, 2009 年更名)2009 年進 行的最新調查結果,所出版之「在我們全國的學校之經濟、個人理財與企業家精神教育各州調查報告」 顯示:50 州中有 44 州將個人理財納入在中小學課程標準中,超過 1998 年有此政策之州數(21 州)的 2 倍多。而國內外相關中小學理財教育的課程、教材等教學資源與研究也大量增加。 至於台灣方面,近幾年來的卡債以及其所延伸出來的所謂「卡奴」問題的爆發,再加上金融海嘯 的餘波盪漾,我國政府亦體認到理財教育的重要性,行政院金管會擬定「金融知識普及計畫」,並於 94 年 4 月獲行政院院會通過。為具體落實「金融知識普及計畫」,金管會並擬具「金融知識普及三年 (95-97)推動計畫」,以為推動理財教育之藍本。其計畫綱領第三項:「金融知識納入學校教材,以利 金融教育往下紮根,建立學生正確消費及信用之價值觀」,同時擬定「將透過各級學校各種活動推廣金 融知識,即將金融知識納入各級學校課程」的推動策略(金管會, 2005)。更依此計畫,金管會於 2006 年針對國小階出版了「理財小達人」輔助教材,再於 2009 年編製「校園金融知識基礎教材」--「個人 理財-國中篇」及「個人理財-高中篇」,以做為國中及高中理財課程的補充教材。教育部並擬於 100 學 年度將其融入國中課程,103 年納入國中基測試題。 中小學理財教育日益進展的同時,居於推動理財教育成敗關鍵的,負責教授理財教育的教師卻很 少受到關注。而在中小學擔任理財教育教學的教師,並未被期待於要擁有像其他科目所謂的能夠勝任 該課程的合格證書的要求,事實上,因為理財教育的概念或主題主要散佈在社會、公民、家政、綜合 活動等科目的課程綱要中,因此這些專業各異相關科目的教師,即使可能對理財教育所知有限,也被 迫承擔了理財教育的教學責任。此外,在理財教育日益重要的情況下,適合我國學子的教材內容到底 為何?亦即中小學「理財教育學科知識內容」為何?而擔任理財教育教學的「教師應具備的學科知識」 又為何?正是本研究所關注的主題。

貳、研究目的、範圍與名詞界定

一、研究目的 關於理財教育學校教學的研究,國內外已有相當多的實證文獻,但少有聚焦於中小學個人理財教 材內容的探討以及教師教學準備的相關研究。國內中小學理財教育的實證研究多為對學生理財認知與 態度的研究,而少數牽涉到教師的研究,亦多侷限於教師的理財觀、理財素養與理財規畫的研究。是 以基於國內相關實證研究闕如,以及上述理財教育的重要性與迫切需求等因素,本研究採質量混合研 究設計,兼顧研究的廣度與深度,期能瞭解中小學理財教育目前課程之內容,探究如何建構理財教育 學科知識內容以及教師應具備的學科知識等問題,以達成下列的研究目的: (一)、確認現行中小學各領域或各科的課程綱要中關於理財教育的內容、俾能據以建構中小學教 師所需的理財教育學科知識。 (二)、分析金管會所編製之《個人理財-國中篇》以及國小《理財小達人》與高中《個人理財-高 中篇》之內容,俾能據以建構中小學教師所需的理財教育學科知識。

(10)

(三)、結合專家意見建構中小學理財教育學科綱要與內容 (四)、建構中小學教師所需的理財教育學科知識。 (五)、對中小學階段實施理財教育之之課程與師資培育規畫提出具體建議。 二、研究範圍 本研究選定「中小學階段」為研究範圍,是一貫性的考量。我國中小學課程的設計向來是國小傾 向合科,國中、高中課程則採分科的型態,每一個階段都自成一個體系,各階段、各學科間縱的聯繫 及橫的溝通較困難。目前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所謂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指的是整合國民小學 六年及三年的課程為連續的一個階段,採「直線式」的課程設計,重視各年級間課程縱的連貫與銜接, 避免過多重疊與重覆。然而教育本來就是終身一貫,不應只限定在短短的幾年,各階段的課程規劃, 都應以知識的融會貫通為要件,學習的內容與方法,則應按照知識結構與學習心理之連續發展來劃分 (黃政傑,1999)。雖然目前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統整性有待進一步評估與修正,中小學課程十二年一 貫,甚至將幼稚園課程也納入,發展 K-12 的課程,已是必然的趨勢。 三、名詞界定 1. 理財素養(financial literacy) 國內大部分的研究將 financial literacy 一詞譯為「理財知識」、「理財認知」或「金融知識」, 但研 究者在文獻探討中發現國外的研究者大致上都同意 financial literacy 不是僅包含理財的知識,還要有能 力使用它們去計畫和實行理財的決策。此外「金融知識」,在一般人的觀感上會覺得深奧難懂,易產生 拒而遠之的排斥態度。因之,本研究將 financial literacy 譯為「理財素養」且將其定義如下:有能力與 時俱進的理解在金錢管理上重要的概念,且具有對金融機構、制度與服務的實務知識以及一定程度的 分析技能,同時具有做出符合個人需求的,與有責任的財務管理決策之能力與態度。 2. 理財教育(financial Education) 本研究為學校所從事的理財教育所下的定義如下: 理財教育是一個過程,藉由此過程學生增進他們對理財概念與商品的理解,透過循序漸進、由淺 而深的課程與教學,發展出符合個人需求的理財決策技能與信心,能覺察到理財的風險與機會,學習 對金錢管理的適當態度,以及學習負起理財決策的責任。 而考量本研究主要聚焦在中小學階段的理財教育,是以研究者進一步將中小學理財教育定義如下: 針對中小學理財教育課程內涵,設計適合融入各學習領域或課程與重大議題之理財教育教學單 元,並透過合宜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們從循序漸進、由淺而深的課程與教學活動中,學習理財的相關 知識、技能,以及對自己理財決策負責之態度,以為成年之後的理財規劃做準備。

3. 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Shulman(1987)指出學科教學知識就是教學知識應用於特定學科內容的教學,包括「學科知識」 與「教學法知識」兩大內涵:此知識包含知道何種教學方法適合於此學科內容,同樣地,也知道如何 安排學科內容使得更易教學。 因此,所謂學科教學知識,是指教師除了具備學科內容知識外,亦深知各種教材教法知識,更知 道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如何將這些教材教法知識轉化成具體的教學策略,而使學生易於理解學科內 容,方能真正達到教學的目的。

(11)

參、相關文獻

一、理財素養與理財教育的意涵 (一)、理財素養(financial literacy)之定義 理財素養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此由文獻中使用的多種定義可以清楚的反映出來。對某些人 而言,它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包含對經濟學,以及個人的決策如何受到經濟情況和情勢的影響的 理解。對其他人而言,它僅聚焦於較狹隘的基本的金錢管理:預算、儲蓄、投資與保險等概念(Hogarth, 2002)。同樣地,理財素養可以是絕對的,包含某些假定的對一般消費者而言是普通的或想要的標準知 識;或相對地,此標準可依據個人的技能、需求與經驗而變更(Worthington, 2006)。

從事金融教育超過 25 年的前美國理財教育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Financial Education, NEFE)總裁與執行長 William Anthes,曾公開宣稱沒有所謂「理財素養」的正式定義存在。不過他還 是引述了 Fannie Mae 基金會(Vitt et al.2000)所做的一項重要研究中所給予的定義,做為此討論的出 發點:「個人理財素養是有能力讀懂、分析、處理和溝通關於那些影響物質福祉的個人財務狀況。它包 括能分辨理財的選擇、討論金錢與理財議題不會感到不安、計劃未來,以及對那些影響每天理財決策 的生活事件,包括一般經濟體內的事件能做出適當的反應的能力」(William, 2004:50)。 而澳洲教育就業與青少年事務部會(MCEETYA)所發展的「國家之消費者與理財素養架構」中則 將理財素養定義為:「是應用知識、理解力、技能與價值在關於那些會影響自我、他人、社會與環境的 財務狀況及其相關決策的能力」(MCEETYA, 2005:1)。也就是說,理財素養是能夠對自身的財務狀況 及客觀的理財環境有正確的認知,進而能夠在財務的管理上做出正確決定,所應具備的能力(郭迺鋒、 黃麗婷,2009),以避免對自我、他人與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此與上述美國之定義應可歸類為前述之 較廣泛的概念的陳述。

美國理財素養與教育委員會(Financial Literacy and education Commission, FLEC)定義理財素養 為:「有能力做有知識的判斷,以及在關於目前與未來使用和管理金錢時能採取有效的行動」

(Basu,2005:2)。 Schagen and Lines(1996)在對英國教育研究國家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的報告中對理財素養的定義與 FLEC 極為相近:「有能力做有知識的判斷,以及 在關於使用和管理金錢時能採取有效的決策。」此定義之後被許多英國與澳洲的學者研究所採用,不 過有的做了些微的改變。例如 Roy Morgan Research 同意理財素養是教養人們在他們的預算、支出與儲 蓄等各方面成為有知識與信心的決策者,但在評量個人的理財素養時卻應反應個別的情況,亦即應相 對上考量才是(Roy Morgan Research, 2003:2)。美國學者 Morton (2005)則認為理財素養的核心概念是 金錢管理的知識與技能。而一個具有理財素養的人應能讀懂、分析與溝通關於理財的議題,此包括有 能力保持收支的平衡、閱讀與理解合約,為退休和未來做出計畫。且認為理財素養不是一種靜態的能 力,個人隨著他們的環境與金融體系的改變需有能力持續的獲得新知與技能。彼等說法似較符合上述 較狹義的金錢管理的陳述,且採相對論。

而美國理財素養總統諮詢委員會(President's Advisory Council on Financial Literacy, PACFT)則 參考了美國個人理財素養全國 Jump$tart 聯盟與美國理財素養與教育委員會(FLEC)對理財素養之意 涵,將之定義為:「有效使用知識及技能來有效地經營管理財務資源以達到終身財務健全的能力」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2008:15)。

綜合言之,他們大致上都同意理財素養不是僅包含理財的知識,還要有能力使用它們去計畫和實 行理財的決策。因之,本研究對理財素養所下的定義如下:有能力與時俱進的理解在金錢管理上重要 的概念,且具有對金融機構、制度與服務的實務知識以及一定程度的分析技能,同時具有做出符合個 人需求的與有責任的財務管理決策之能力與態度。

(12)

(二)、理財教育(financial Education)的義涵 在釐清了理財素養的意義後,我們可以進一步的探討理財教育的義涵。 前美國聯邦準備銀行理事會主席 Greenspan 認為「就像所有的學習一樣,理財教育是一個過程, 應該從很早的年紀就開始,然後持續到整個人生。此一漸增的過程建立了必要的做重要理財決策的技 能,這些技能影響了個人獲得那些可以促進經濟的福祉的資產例如教育、財產、和儲蓄的能力」 (Greenspan, 2005)。

英國金融服務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FSA)則將理財教育視為達到消費者教育目標的重要 一環,它認為所謂的理財教育就是「提供個人基本的知識、態度及技能,以成為對金融服務有質疑能 力並能做出作出明智而有充分依據選擇的消費者,並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財物事務(Mason & Wilson, 2005)。」而英國資格與課程授權當局(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QCA)則指出理財教育 是要協助年輕人: (1)探究對金錢與理財服務的態度,以及學習負起理財決策的責任。 (2)發展技能對相關理財需求能事先思考且能去計畫與做好預算。 (3)增加知識,覺察與理解理財的服務與產品,使他們可以做好有知識的選擇。 這些態度與技能將使年輕人能帶著信心步向成年期,以他們的能力實際地與有效率地處理在一定的範 圍內他們所必須做的理財決策(QCA, 2000)。

而最廣泛又完整的理財教育的定義,則是在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所從事之第一個理財教育的國際研究報告中所揭示的:「理財教 育是一個過程,藉由此過程理財的消費者/投資者增進他們對理財商品與概念的理解,透過資訊、教學、 與/或客觀的忠告,發展出技能與信心,能更覺察到理財的風險與機會,知道到哪裡尋求協助,以及採 取其他實際的行動以增進他們理財的福祉。」 美國理財素養總統諮詢委員會(PACFT, 2008)則將理財教育定義為:「人們藉由對金融商品、金 融服務及理財概念理解的過程,來做出一個明智而有充分資訊的選擇、避開隱藏的危機,並知道可以 到哪裡尋求協助,以及採取其他實際行動來增進他們現在及未來長期的財務健全。」該定義與上述 OECD 的定義極為接近。因此以下將 OECD 定義中所提出之理財教育實施的管道做進一步的說明: (1)資訊(information):包括提供消費者事實、資料、與特定的知識使他們能察覺到理財的機會、 選擇、與後果。 (2)教學(instruction):包括透過提供訓練與指導,確定個人能獲得技能與能力以理解理財的術 語與概念。 (3)忠告(advice):包括提供消費者對一般理財的議題與商品的建議,以便他們能將他們所接受 到的理財資訊與教學做最好的使用(OECD, 2005:26.)。 綜合上述說法,可知理財教育之範疇不僅僅侷限於理財知識的增長,教師在從事相關教學時,也 應重視理財態度與技能之培養。正如同周行一(2004)所說:「做任何事都須要正確的觀念才會成功, 如果理財觀念不正確,不去理財可能比錯誤理財的結果還要好。」由此可知,理財教育要教導的是人 們對個人理財有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同時也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因此本研究為學校所從事的理財 教育所下的定義如下: 理財教育是一個過程,藉由此過程學生增進他們對理財概念與商品的理解,透過循序漸進、由淺 而深的課程與教學,發展出符合個人需求的理財決策技能與信心,能覺察到理財的風險與機會,學習 對金錢管理的適當態度,以及學習負起理財決策的責任。 而考量本研究主要聚焦在中小學階段的理財教育,是以研究者進一步將中小學理財教育定義如下: 針對中小學理財教育課程內涵,設計適合融入各學習領域或課程與重大議題之理財教育教學單

(13)

元,並透過合宜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們從循序漸進、由淺而深的課程與教學活動中,學習理財的相關 知識、技能,以及對自己理財決策負責之態度,以為成年之後的理財規劃做準備。 二、構成教師個人理財教育教學效能的因素 哪些因素是關乎教師的能力(capacity)或準備(preparation),使中小學教師足以勝任在學校從事 個人理財的教學呢? (一)、教師本身所面對的理財議題與理財經驗 教師的學術專長與學生課業,在設計有關協助教師增能以提供理財教育之師範教育規畫時,可能 是最重要的考量,但是可能更基本的另一考量是,教師們本身所面對的理財議題與教師本身個人的理 財經驗。根據眾所周知的學習建構論,主張人們是立基於社會情境內他們現存的知識結構與他們特有 的經驗來建構新的知識 (Atherton, 2005)。亦即此理論認為我們看到甚麼與我們如何處理它,端賴在我 們心裡已知的(認知建構論)以及我們在學習的時機時如何與他人的互動(社會建構論)。例如,學 習某些新事物可能需要我們首先「捨棄」某些我們長期以來認同的事物;同時,學習也可能藉由與他 人互動的性質而變得容易或受到阻礙(例如,當需要時提供協助或在學習情境中把某人放在當場遭受 眾人嘲笑)。亦即建構論認為教師在理財事務上自身的知識結構與經驗,可以決定他們在該領域獲得新 知識的能力,以及在選擇教甚麼和如何教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教師本身所面對的理財議題與理財經驗所以重要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理財教育不是只想尋求在 人們的知識上有所作為,同時也想改變人們的行為。行為改變理論,例如 Prochaska‘s所提出的跨理論 模式(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之行為改變階段(Prochaska, etal., 1985),主張行為改變是需 要經過思考引發改變的動機進而實際行動,此一連串的過程可分為:意圖前期(precontemplation)、 意圖期(contemplation)、準備期(preparation)、行動期(action)、維持期(maintenance)、終止 期(termination)等六階段。此模式認為規劃成功的課程或教育的關鍵在於能依個人所處的不同階段, 根據其所需,運用不同方法策略以協助其新行為的發展與建立,此可能包括指出所感受到的不能改變 的障礙以及運用特定的過程。在跨理論模式中,可歸納出十個行為改變的過程(The processes of change) 來促進行為的改變。而十個行為改變過程乃是依其行為所處階段,提出引導新行為建立的介入策略, 先以認知經驗過程誘發及堅固意圖,再以行為經驗過程逐步引導新行為的養成(Prochaska, etal., 2002)。 認知經驗過程包括:喚起意識(consciousness raising 例如:教育、資訊)、情緒解除(Dramatic relief 例如: 說明行為改變的優點與缺點之生活改變的故事)、自我再評估(self-reevaluation 例如:看到更健康的未 來)、環境再評估(environmental reevaluation 例如:瞭解對他人的社會效益)、社會解放(social liberation 例 如:幫助人們行為更為積極的社會改變);行為經驗過程包括:自我解放(self-liberation 例如:意志力, 承諾改變)、互助關係(help relationship 例如:尋求社會支持)、情境取代(counter-conditioning例如:以 有益健康的取代有害健康的選擇)、增強管理(reinforcement management例如:學習如何給予自我正向的 增強)與刺激控制(stimulus control例如:擺脫有害健康的暗示或行為)。 跨理論模式意味者當要提供不同的介入策略以促進行為改變時,不僅應考量個人之前備知識及發 展層次,還應考量個人所呈現之自身的行為改變階段。此對教師在教室裡提供一般理財教育給各種不 同背景與經驗的學生,可謂是一重大的挑戰。是以,教師可能發現改善他們自己的理財行為不僅有益 於自身,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行為的改變。而改變個人自己的行為常被視為能夠協助他人改變他們的行 為之必要的第一步,因為它提供了個人對改變過程更深的洞察力,也增加了機會示範所渴望的行為。 因之,在看老師是否有能力從事個人理財教育的教學時,從他所有的個人理財經驗與專業發展的機會, 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來觀察,似乎也是恰當的。 美國的師培生與在職教師所面對的重要的理財議題是:他們是否有足夠的錢過退休生活、做為教

(14)

師有哪些方式可以增補其收入、有資金買房子或如期償付貸款、是否用最好的策略進行投資等(Way & Holden, 2009:63)。台灣的教師呢?此也正是本研究(原規劃第二年的研究時程)想要了解教師自身所面 對的理財議題與理財經驗,以及他們在此方面接受過的教育訓練與機會,然後謀求解決之道,好讓教 師準備好更有自信與能力的從事有效能的理財教育的教學。 (二)、教師提供理財教育的能力(capacity)或預備(preparation) 當增進學生理財知能擁有高度共識的今天,所有各層級教師在協助學生具備所需的理財知能都扮 演了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為了履行此一角色,教師必須要有必要的理財知能。 1.教師的自我效能 要評估教師是否準備好教導理財教育,一種判斷方式是要求教師自己表示(self-report);亦即教 師自己覺得對此任務準備得如何?與此直接相關的研究幾乎沒有,但有非常近似的是有關教師的自我 效能(self-efficacy)的研究。在教育領域做過很多教師的自我效能的研究。Bandura(1997)定義「自 我效能」為:個人自我判斷他達成一給定任務的能力。而Hoy(2004)進一步描述教師的效能感為一種: 判斷影響學生使從事與學習相關的能力,即使是那些可能很難相處的或無動機的學生。很多研究在探 索教師的自我效能與學生學習成果的可能關係,特別是與數學和閱讀的成就(Brandon & Smith 2009)。 此外,Ross(1994)在探討了88篇有關教師效能的文獻後做出了結論:「高效能與教師願意實施創新的 計畫與人性化的教室管理等較具挑戰性與較困難的教學技巧的使用是相關聯的」。

而直接與理財教育相關的教師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研究,則只有Brandon & Smith (2009) 與 Way & Holden (2009) 的研究。

Brandon & Smith (2009) 以問卷設計理財的八個概念:信用管理、儲蓄、支出、投資、抵押、一般 理財管理、保險,調查師培生自覺是否有能力從事這些相關個人理財基本概念的教學。 樣本取自 Alabama州一所公立大學的98位師培生,其中78位是大三、四學生,22位是研究生。問卷採李克特式四 點量表(Likert- type four point scale)方式設計,選項分別為「完全同意」、「同意」、「不同意」以及「完 全不同意」,分別給予4分、3分、2分、1分。 師培生在八個議題的整體平均分數為2.70(標準差=.60), 他們自覺最有教學能力的是在一般理財管理、儲蓄與信用管理等概念。他們自覺最沒有教學能力的是 在投資和抵押的概念。矛盾的是,雖然信用是他們自覺最有教學能力的概念之一,他們表現得最沒有 知識的卻是在信用面向;同樣矛盾的,雖然抵押是他們自覺最沒有教學能力的概念之一,抵押卻是表 現得最有知識的面向之一。只有在投資面向,是他們表現得最沒有知識的面向之一,也自覺最沒有教 學能力。

Way & Holden (2009)的研究參考 Jump$tart Coalition (2007) 所出版的 K-12 個人理財教育國家標 準與 National Endowment for Financial Education的高中理財規劃課程,歸納成六大領域:理財責任和決 策、所得和職業、規劃與金錢管理、信用與借貸、風險管理與保險、儲蓄與投資,依此六大領域調查 師培生以及在職教師對這些特定主題,自覺其教學能力如何。研究結果顯示,在任何一領域都相當少 數的教師覺得自己「很有能力」。教師覺得最有能力教學的是在所得和職業、規劃與金錢管理二領域, 但即使是在二領域的主題,也是低於20% 的教師自覺「很有能力」。教師自覺最沒有能力教學的是在 風險管理與保險領域(52.7% 在職教師,67.4% 師培生),接近半數的教師也覺得「不是很有能力」 教導儲蓄與投資領域的相關主題(46.4% 在職教師,50.1% 師培生)。 此二研究結果,反映出教師自覺其能力不足以應付個人理財的教學,但我們亦應反思中小學理財 教育所應涵蓋的範疇,哪些主題才是真正的核心知能,非教不可呢?研究者雖在過去綜合美、英、澳、 日等國之個人理財教育課程綱要之必要內容,從實務面,亦即從在職教師的立場做過調查研究,但所 得到的結果,理財主題涵蓋面仍甚廣,且欠缺財經學者的檢核,此也正是本研究急欲釐清之處。

(15)

2. 教師知識(學科教學知識)

除了教師的自我效能外,相關教學的研究顯示,有效能的教師是那些能重視知識(例如相信知識 是重要的且能使人們的生活確實的不同),以及能利用數種與他所教的科目和所受到的教育相關之特定 種類的知識(Arends, Winitzky, & Tannenbaum,2001; Shulman, 1987)。這些包括:學科內容知識

(Knowledge of Subject Matter)、教育目的的知識(Knowledge of Educational Aims)、課程知識 (Knowledge of Curriculum)、一般教學方法的知識(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學習者的知識 (Knowledge of Learners)、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其他相關內容知識 (Knowledge of Other Content)。

而上述認為教師養成的知識基礎所包括的七類知識,幾乎已涵蓋在 Darling-Hammond (2006) 「建 構二十一世紀的師資培育」(Constructing 21st-century teacher education)一文中所提出的架構中。而該 架構可以說是:以教學作為一種專業,如何讓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下學習所提出的專業實施的願景。而 Darling-Hammond 從「教什麼」、「如何教」兩大主軸來說明師資培育的模式。

(1)、教學知識:師資培育「教什麼?」

Darling-Hammond 以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 Committee on Teacher Education 所提出的, 為眾多師資培育課程綱要所採用架構,來說明「教什麼?」。該架構以三大(學習者、課程內容、教 學)互相交錯的領域,構成師資培育的知識基礎(見圖一): A. 學習者的知識、以及學習者在社會脈絡下的學習與發展:包含了學習、人類發展、語言發展的 知識。 B.課程目標與學科知識: 包含了教育的目標,以及技能、內容、學科的目的。同時應考量學科的需要、學生需求、教育 的社會目的。 C.教學知識: 包含了學科教學知識及教導不同學習者的知識、評量及教室管理。 (2)、課程的設計與教學:師資培育「如何教?」 除了關注師培課程的內涵之外,同等重要的是該如何組織與融合教師所學與經驗,使他們能有效 的應用於教室中,這可能是師資培育者在建構課程中最困難也最重要的部分。即確保教師所學的教學 知識,能確實地形塑其在班級現場的實際教學,並且促使他們成為適應社會的專業者,不斷地學習精 進。

(16)

圖一 認識教與學的架構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資料來源:Darling-Hammond (2006:304). 上述的架構顯現出教學如同其他專業一樣是要服務學生,因此教師被期待能夠瞭解學生如何學習 以及學生能有效學習的不同需求,而在建構課程時亦應融入此理念。此外,教學的工作也像其他專業 一樣,應視為非僅是例行公事,而且是與學生學習互惠的;亦即教師必須持續地評估與重新規劃課程 以促進學習,因此教師需要與時精進的知識,能夠依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最後,教師 必須能夠持續地學習處理他們所面對的問題與社會議題以及符合無法預測的學生需求。 然而,在中小學擔任個人理財教育教學的教師,並未被期待於要擁有像其他科目所謂的能夠勝任 該課程的合格證書的要求,因為理財教育的概念或議題主要散佈在社會、公民、家政、綜合活動等科 目的課程綱要中,因此這些專業各異相關科目的教師,其所需要的知能,除了做為一個教師所需準備 的專業外,就「教什麼?」「如何教?」二個面向而言,應是在此架構三大領域的基礎下,聚焦於Shulman (1987)所提出之「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或Marks (1990)之「特定內容 教學知識」(content-specific pedagogical knowledge)方面的涵養。Shulman(1987)指出「學科教學知 識」就是教學知識應用於特定學科內容的教學,包括「學科知識」與「教學法知識」兩大內涵:此知 識包含知道何種教學方法適合於此學科內容,同樣地,也知道如何安排學科內容使得更易教學。Shulman 將「學科教學知識」進一步分為:

1. 教師必須知道學生在學習每一科目時所具的獨特理解方式以及常見的錯誤與 困難,且必須知道如何協助學生克服前述學習困難;

(17)

2. 教師對於不同學生,必須知道如何以不同的表徵、實例、比喻、符號形式、活 動方式等,幫助學生理解各學科的知識內容; 3. 教師必須知道各學科的教材結構、教材來源以及教材選擇的各種可能方式。 綜合言之,此正顯示所謂的教師知識,代表著並非僅是提供教師獲得更多的知識、考量更深入而 已,更應該幫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獲得知識、補充知識,尤其對於新增的議題或教學科技, 如理財教育、網路的利用等,在教師原有的知識基礎下,師資培育者更應針對「學科教學知識」的內 涵調查教師在教學中的需要,以滿足教師的新增需求。本研究在探究個人理財教育教師的教學能力時, 亦將聚焦於此。

至於與檢視師培生以及在職教師理財知識相關的研究甚少,美國僅有前述Brandon & Smith (2009) 的師培生理財知識與教學自我效能的研究,以及兩個1970年代末期的研究。

Brandon & Smith (2009) 使用美國 Federal Reserve (2001) 所發展出來的消費者理財問卷(The Surveys of Consumers Finance , SCF)檢視師培生的理財知識以及他們對個人理財的基本概念的教學, 自我覺知的能力如何。該問卷分成五個面向:一般理財管理、信用、儲蓄、投資、抵押,構成整個理 財知識的評量。樣本取自 Alabama 州一所公立大學的 98 位師培生,其中 78 位是大三、四學生,22 位 是研究生。調查結果顯示師培生在整個問卷 28 題的平均答對率是 67.86%,與 Hogarth et al., (2003)對 一般消費者使用同一問卷的研究的結果(67%)相近。師培生表現得最有知識的是儲蓄(80%)與抵押 (76.01%) 面向,表現得最沒有知識的是在信用(61.62%)與投資(59.09%)面向。研究生在理財 各面向的平均答對率均較大學生為佳。師培生整體的理財知識在年齡、性別、種族與婚姻狀態之間並 無顯著差異。然而在儲蓄面向,較年長的師培生(≧26 歲)的知識顯著優於年輕的師培生(≦25 歲), 同時未結過婚的師培生在儲蓄面向要較結婚的、離婚的、守寡的師培生較沒知識。 Garman(1979)調查研究所師培生消費者教育的知識,抽樣涵蓋美國84 個高等教育機構,有效 樣本4309人,使用一55 題的「消費者能力測驗」作為評量工具。Garman 發現,整體而言,這些新獲 得合格認證的教師,答對了近60%的題目。這些師培生表現得最有知識的是在與在市場上購買某些物 品與服務相關的主題(娛樂、衣服等),表現得最沒有知識的是在儲蓄與投資(答對50%的相關 題目) 與稅賦(答對45%的相關題目)兩主題。學生的社經背景並未造成學生成績的顯著差異。然而,男學 生的分數顯著高於女學生;中學合格教師的分數高於小學合格教師;在大學修習過消費者教育課程的 學生分數高於未修習過者。新獲得合格認證教社會科、科學、家政的研究生成績最高,而準備教特殊 教育、藝術/音樂、體育的研究生成績最低。

Lofgren and Suzuki (1979) 根據 Oregon 個人理財教育綱要設計一50 題的測驗作為評量工具,研 究教師在消費者教育/經濟學/個人理財的知識。測驗分成五個主題:就業與所得、金錢管理、信用、商 品與服務的購買、市場中的權利與義務。抽樣涵蓋Oregon 80 所公立初、高中的320位消費者教育/經濟 學/個人理財教師(依據學科背景分為四群:商業教育、家政、數學、社會科教師),有效樣本185人。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三分之一的教師答對了70% 的題目,而少於 8% 的教師答對了80% 的題目。四群 學科背景不同的教師在整體知識水準上並無顯著差異,然而數學教師在金錢管理相關的題項上顯著高 於其他群體。該研究指出四群學科背景不同的教師皆有提高所測各類知識的需求。 上述研究,對教師個人理財教育應有之「學科教學知識」中的「學科知識」定位不一,或依照著 名理財教育組織如 Jump$tart Coalition 個人理財課程綱要、或該州的個人理財課程綱要、或較狹義的理 財教育面向--消費者教育來考量。那麼台灣呢?我國並無部訂的個人理財課程綱要(目前金管會僅訂定 草案),僅有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所訂定的六大學習主軸個人財金智慧學習能力指標(其分 類及內容與美國 Jump$tart Coalition 個人理財課程綱要幾近相同),以及金管會編定的中小學個人理財

(18)

相關教材,而如何彙整零散分布在現行中小學課程綱要中的片段理財概念,以做為納入中小學教師從 事個人理財教育必備的「學科知識」,正是本研究企待釐清的。同時,Shulman 所指出的「學科教學 知識」的重要內涵之一:「教師必須知道各學科的教材結構、教材來源以及教材選擇的各種可能方式」, 亦即師培生以及在職教師對個人理財教育相關的課程綱要的知識、現行課程或政府所推動之課程的瞭 解、此領域現有教學資源如何取得等,亦是值得關注的面向。此外,「學科教學知識」所強調的教學 法知識,除了 Way & Holden (2009) 的研究提及超過一半以上的教師對理財教育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法 的使用覺得無法勝任外,均未涉及此議題,此也是本研究原想要更深入探究的層面。

四、國內中小學理財教育教師的相關研究

國外對於中小學個人理財教育教師的相關研究並不多,已於上述「構成教師理財教育教學效能的因素」 該小節中分別論述。國內的相關文獻亦不多,茲列表分別敘述於下: 表一 中小學個人理財教育教師的相關研究 研究 者 (年份) 研究主題 研究對 象 研究 方法 研究結果與摘要 王傳 蒂 (2006) 個人理財觀 對理財規劃 影響之研究 -以台北地 區國小教師 為例 台北地 區國小 教師,取 91 人, 實際回 收 786 位。 問 卷 調 查 法 為 主 , 並 輔 以 訪 談 方 式 1. 國小教師整體的理財觀念偏向正向。在理財觀中的 四個構面包括「主觀看法」、「理財規劃看法」、「理 財興趣」及「退休看法」中,國小教師對於理財的興趣 較低。 2. 不同的個人或家庭背景對整體個人理財觀念有顯著 差異。其中國小教師男性對理財興趣及對退休制度與退 休規劃觀念相較高於女性;而年齡為「26-35 歲」及「46-55 歲」者,其個人理財觀念顯著高於「25 歲以下」者。 3. 就國小教師的理財規劃情形看來,理財目標前三項 依次為「對個人風險之預防」、「為累積資金」及「為 退休後之開銷做準備」;投資理財工具的選擇方面,國 小教師之理財相關知識來源及諮詢對象,最主要是依靠 「閱讀相關訊息」及「同事朋友」;而選擇投資工具時 主要的考量因素是「投資風險的高低」;目前所使用的 投資工具主要為銀行存款、買儲蓄型保險及買基金;在 退休規劃方面,實際已規劃退休生活開銷之人數與尚未 規劃之人數約各有一半的比例。 4. 整體而言,個人的理財觀念對於理財目標、投資工 具的選擇與退休規劃等三方面的理財規劃行為有顯著影 響。 王念 慈 (2006) 公立高中職 教師理財之 研究 公立高 中職教 師 問 卷 調查 法 1. 公立高中職教師對理財工具的安全性、變現性、獲 利性的看法大致相同,但是理財工具喜歡採用傳統「銀 行儲蓄、「保險」、「股票」等。 2. 教師對理財有興趣,但獲得新知上積極性不足,並 且具有保守理財傾向。 3. 理財目的則是金錢累積與風險的預防,其次則是為

(19)

退休規劃。針對公立高中職教師理財提出以下建議:(1) 基於風險分散考量,公立高中職教師應增加其使用之理 財工具種類。(2)公立高中職教師應多嘗試了解不同理財 工具的特性。(3)公立高中職教師以退休規劃作為理財目 的者,須同時著重在能「保證給付」及「風險稍高、報 酬率高」的理財工具上。 蔡肇 哲 (2006) 國中教師所 需具備投資 理財知識之 研究 二十位 學者與 專家 開 放 式 問 卷 專 家 訪 談 與 德 懷 術 研 究法 以國中教師為研究對象,並探討國中教師的薪資結構, 建立表格。經過專家訪談和三次的德懷術問卷的調查, 蒐集投資理財相關資料,並參酌各位專家學者所提供的 建議、觀點,經資料的統計處理,分析出專家學者的共 識,得知「國中教師所需具備投資理財之知識」分別為: 理財基本知識、理財規劃實務、保險、基金、股票、房 地產、其他投資理財工具共七個構面和二十九個子題。 溫騰 光 (2007) 台北市國民 小學教師理 財態度、規 劃與工具之 研究 台北市 公立國 民小學 教師,發 放 505 份問 卷,回收 有效樣 本計 293 份 問 卷 調 查 法 第一至五點為台北市國小教師結構顯示出穩定成熟的狀 態、理財態度理性謹慎兼具積極、理財規劃的內涵重視 「儲蓄與投資」、理財規劃的步驟強調「了解自己的理 財屬性與財務狀況」、對理財工具比較偏好短、中期操 作者。 6.對理財內涵抱持不同重視程度之台北市國小教師,在理 財工具類型上存在顯著差異;但對理財步驟的抱持不同 重視程度上則無顯著差異。 7.對理財抱持不同態度的國小教師,在所持有的理財工具 類型上都存在顯著差異。 8.偏好中期操作理財工具者與偏好短期操作理財工具 者,多數都認為理財規劃之內涵中「儲蓄與投資」最為 重要。 9.理財工具三個群集中多數人都認為理財規劃步驟中「了 解自己的理財屬性與財務狀況」最重要。 10.理財態度中「利潤導向積極型」之理財態度者與「博 採眾議穩健型」之理財態度者,都偏好中期操作理財工 具,而「保本安逸保守型」之理財態度者,卻偏好短期 操作理財工具。 陳淑 美 (2008) 國小教師金 錢態度與投 資理財之研 究 彰化市 智類國 小教師 問 卷 調 查 法 1.年齡對共同基金的看法上有顯著差異。 2.宗教對共同基金及其他投資標的的看法上有顯著差異。 3.權力/名望對共同基金及股票的看法上有顯著差異 4.維持/保留對股票及共同基金的看法上有顯著差異。 國小教師在金錢態度上傾向保守謹慎的態度,會考慮到 未來,並注重財務的規畫,對使用金錢方式是信任,會 因金錢的問題產生焦慮。 陸裕 國小教師理 以高雄 問 卷 1.國小教師投資重點以金融機構存款與保險最多;財務規

(20)

方 (2008) 財認知、理 財行為及退 休理財規劃 之研究—以 高雄縣為例 縣國民 小學教 師為研 究對 象,總計 發放 500 份 問卷,回 收有效 問卷 366 份。 調 查 法 劃以增加財富為主;每年投資報酬率以 5~10%最多;有 75.4%受訪者,除了金融機構存款與保險外,另有其他投 資,且大多數投資均賺錢。 2.國小教師認為理想退休年齡以 51~55 歲最多;高達九成 三受訪者希望每月退休所得在 4 萬元以上;希望開始投 資年齡以 41~50 歲最多;設定每月投資以 10,001~20,000 元最多;理財規劃以中長期投資為主;希望持續投資於 金融機構存款與保險最多;半數受訪教師指出重大醫療 支出為降低退休生活品質之主因。 3.國小教師理財認知、理財行為及退休理財規劃會因性 別、年齡、婚姻狀況、任教年資、個人月所得、個人月 支出及家庭月所得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4.國小教師理財認知會受到投資重點、財務規劃目的、投 資工具年報酬率及不含金融機構存款與保險之其他投資 等理財行為因素之影響,亦會因理想退休年齡、每月理 想退休所得、希望開始投資年齡、設定每月投資額、最 佳理財項目與工具及降低退休生活品質之主因等退休規 劃而有顯著差異。 5.國小教師退休理財規劃會依投資重點等五項理財行為 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呂美 芬 (2008) 國小教師個 人風險認知 度、工作價 值觀與退休 生涯規劃之 相關研究- 以台北縣為 例 以台北 縣公立 國民小 學教師 為研究 對象,抽 樣 920 人,回收 842 份 問 卷 調 查 法 1.國小教師的風險認知度大多屬於穩健型。 2.教師的工作價值觀之前十名排行榜都是屬於工具性價 值觀。 3.教師的整體退休生涯規劃的得分屬中上。 4.個人風險認知度及工作價值觀得分越高者,其退休生涯 規劃的完善程度越高。 劉慧 芬 (2009) 臺北市國民 小學教師理 財素養與理 財教育認知 之相關研究 臺北市 國小教 師,有效 問卷 479 份。 問 卷 調 查 法 1.臺北市國小教師的理財素養程度中上。 2.臺北市國小教師對理財教育能力指標的了解程度頗 高,並認為理財教育能力指標對國小學生具有相當程度 的重要性,然而實踐程度則有待加強。 3.不同性別、年齡、服務年資、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年資、 對理財相關知識的興趣、是否曾修習理財相關課程、是 否曾有儲蓄之外的理財實務經驗等背景變項的國小教 師,其理財素養具有顯著差異。 4.不同性別、對理財相關知識的興趣、是否曾修習理財相 關課程、是否曾有儲蓄之外的理財實務經驗等背景變項 的國小教師,其對理財教育的了解程度具有顯著差異; 不同對理財相關知識的興趣、是否曾有儲蓄之外的理財

(21)

實務經驗等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其對理財教育的重要 程度具有顯著差異;不同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年資、對理 財相關知識的興趣、是否曾修習理財相關課程、是否曾 有儲蓄之外的理財實務經驗等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其 對理財教育的實踐程度具有顯著差異。 5.臺北市國小教師的理財素養與理財教育認知呈現顯著 正相關。 6.臺北市國小教師理財素養對其理財教育認知具有顯著 影響。 郭志 安李 文清 (2009) 高職商業類 科教師之財 金專業能力 研究 臺灣地區 高職商業 類科教師 模 糊 德 菲 法 專 家 問 卷 、 問 卷 調 查 法 1.提出財金專業能力三大構面分別為(1)基本能力;(2) 教學專業能力;(3)財金知識專業能力,共13項評估項 目。 2.高職商業類科教師之投資理財認知現況顯示過半數以 上的教師皆有投資與理財的經驗。對於投資理財實務方 面,期待應能更為普及;多數具有投資經驗的教師中, 不同投資工具的參與度以股票市場為主;大部份教師對 於投資風險的概念列為首要考量。 3.商職類科「投資理財概要」教師的財金專業能力內涵包 括基本能力、教學專業能力、學科專門能力。其中基本 能力:(1)具備有商學背景。(2)具備有經濟學相關 知識。(3)具備有會計學相關知識。(4)具備有統計 學相關知識。(5)具備有投資與理財實務之經驗(例如: 股票、共同基金、債券、期貨選擇權等)。教學專業能力: (1)具備有良好的表達能力與教學技巧。(2)能精熟 任教學科領域知識。(3)能設計適切與可行的教學計畫。 (4)能展現課程設計能力。(5)規劃適切的學習評量。 (6)依據學習評量結果,改進教學。(7)具備終身學 習的進修態度。財金知識專業能力:(1)瞭解金融市場 的結構以及各參與機構的功能。(2)能正確區別不同投 資工具的種類以及重要性。(3)瞭解貨幣時間價值的意 涵與應用範圍。(4)瞭解風險與報酬的關係,以及如何 應用於投資決策上。(5)瞭解投資組合對於風險與報酬 的影響。(6)具備財務報表分析的能力。(7)具備財 務金融相關專業證照。(8)具備財務金融實務工作經驗。 楊禮 謙 (2009) 國中教師投 資理財之相 關研究 台中地 區國中 老師 問 卷 調 查 法 1. 國中老師普遍理財知識不足。 2.針對公立國民中學教師投資理財提出以下幾點建 議:(一)加強投資理財知能的進修教育,期能建立 良好的投資理財心態(二)基於風險分散考慮,國中 教師應增加其它理財工具的認知與使用。(三)操作理 財工具應該注意依年齡做適切之安排。 吳京 台中地區公 台中地 問 卷 1.公立國小較私立國小教師對於金錢的流向更清楚且較

(22)

玲 (2009) 私立國小教 師金錢態度 與理財認知 之比較研究 區公私 立國小 教師,發 出 300 份問 卷,回收 有效樣 本計 238 份, 調 查 法 懂儲蓄、維持,在消費上亦較保守。而私立國小教師較 容易以金錢衡量成功,且較視金錢為焦慮來源。 2.公私立國小教師皆屬於低理財知識水準,而私立國小教 師的理財認知平均答對率高於公立國小教師。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上述十一篇論文之概述可知,其中七篇的研究對象為國小教師,且皆為地區性的研究,研究主 題多為教師之理財觀、理財知識與理財規劃。以國中教師為研究對象的兩篇論文,則是研究教師之投 資理財知識與投資理財行為,其中一篇雖是以「國中教師所需具備投資理財之知識」為研究主題,卻 是參考國中教師的薪資結構,規畫適合國中教師自身的投資理財工具與知識,並未涉及其從事教學應 有的理財教育學科知識。至於以高中教師為研究對象的兩篇論文,一為研究高中職教師的理財觀、理 財知識,與前述論文相同。另一篇則是以高職商業類科之教師為研究對象,調查任教高職商業類科之 教師,投資理財認知現況如何,以及 98 課綱中所規劃「投資理財概要」課程之教材教法上應有的專業 能力需求,其後一部分研究主題雖與本研究目的類似,但一般中小學並無特定之理財科目,教師亦不 像商業類科之教師有其基本的財經背景,因此中小學個人理財教育教師的教學學科知識的定位,自然 應有不同的考量,此也正是本研究所著力之處。

肆、研究方法與實施

本研究首先以文獻分析方式擬定訪談大綱,再者施以專家深度訪談以及德懷術專家問卷,進行二 階段質量混合研究。第一階段對 6 位專家進行深度訪談,目的在於取得專家對「教師理財教育學科知 識」的意見,作為擬訂德懷術問卷內容的依據。第二階段組成德懷術專家小組共 22 人,以問卷往返方 式,蒐集意見,希望由專家提供更完整的架構與理論以調整原先建立的知識架構,取得多數共識。以 下為研究流程圖。

(23)

圖二 研究流程圖

一、專家深度訪談

訪談綱要設計乃參酌國內外中小學現行理財課程內容、金管會出版的個人理財篇教材、金管會擬 定之中小學金融基礎教育知識體系架構等相關文獻,以開放式問答為主,對 6 位學者專家進行深度訪 談,並歸納專家訪談的意見,期望深入理解專家對學科知識內容的評斷與看法,並據此擬出第一次德 懷術問卷中「理財教育學科知識內容」以及「教師應具備的學科知識」。 對於專家選擇則考量兼顧實務界與學界平衡,故訪談的對象既有大學教授亦有業界人士,又因研究主 題為「理財教育教師所應具備的學科知識」,因而業界人士乃選擇具有財經背景的專家;學界人士則是 經濟領域、會計領域、財金領域的教授為主,共計六人。在徵得訪談專家同意下,每次訪談同步進行 錄音與記錄。以下為本研究所訪談的專家名單: 表二訪談學者、專家名單 學校、公司名稱 專家姓名 職稱 專業背景或經歷 國立台北大學 經濟學系 方振瑞 副教授 總體經濟學 國立台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陳明賢 教授 資本市場訂價實證研究 財務報表資訊與證券價格 財務危機理論與實證 國立政治大學 財政學系 何怡澄 副教授 個體經濟學、公共選擇、政府 會計 兆豐國際商業 銀行總務處 郭昌文 襄理 公司會計、財務報表資訊 第一銀行 周繼慧 資深稽核 分行襄理、副理經理 理財教育學科知識統整 文獻蒐集與理論探討 建構理財教育學科知識 專家訪談 德懷術專家 問卷 我國中小中學公民(社會)科理財教育課程內容、金管會國、高 中個人理財教材與「金融基礎教育知識體系架構」 咬學公民(社會)與家政(綜合活動)科理財教育課程內容

(24)

金融市場業務經理 社團法人中華 民國財金智慧 教育推廣協會 周杏娟 理監事 擎鋒企管顧問公司董事長 花旗銀行消費金融部副總裁 花旗銀行企業金融部副總裁 由於訪談的題目設計包含開放型問題,研究者採取隨時詢問訪談者的策略以釐清問題;每位學者規劃 的訪談時間為 90 至 120 分鐘。訪談大綱內容主要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說明;第二部分是理財 教育知識內容問卷;第三部分是開放式問題。茲分述如下: (一) 研究說明 這部分是對本研究的背景、動機、目的做說明,希望透過初步的介紹以及 研究者面對面的解說,使學者專家能在了解本研究後,給予專業的意見與協助。 (二) 理財教育知識內容問卷 問卷分成國小、國中、高中三學段,各學段中的主題大綱相似。但各學段 有其]各自對應的理財主題;因學生年齡不同,學科知識內含自然有深淺層次差異,問卷內容可參考下 述德懷素問卷主題構面與子題。 (三) 開放性問題 開放性問題共有五題,題目則包括:1.「您認為上述三表所列在中小學教授 的理財教育知識內容是否適當,還需做任何更動嗎」、2.「您認為除上述由課程對應的科目外,從事 中小學理財教育的教師是否還需要再多修些什麼科目」、3. 「您認為中小學理財教育的教師應如何持 續具備補強這些學科知識」、4.「您理想的中小學理財教育教師應具備何種特質,您給理財教育教師 忠告與提醒為何」、5.「您理想中的理財教育教學應該是如何呈現,現在融入課程式的做法符合您的 理想嗎,為什麼」。讓學者專家能充分表達其意見並與研究者溝通。

二、德懷術專家問卷施測

德懷術是一種群體決定的方法,其研究方法與傳統問卷調查不同,雖然它也使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但 由於是一群專家反覆進行一連串密集問卷,這些專家在匿名的情況下,利用有系統的書面意見交流, 並期許獨立、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然後予以收集、分析並整合專家意見與經驗,直到建立一致性的 共識。德懷術問卷可用以規劃新成立的部門或是課程應有的取向與目標,以期在過程中降低個人主觀 偏見,並集思廣益謀求共識。 德懷術擷取問卷調查與議會二者之優點於一身,不必擔心受到權威者的影響,但可藉由多次回饋意見, 享受到議會溝通的功能,其原理乃建立在三個基礎上-結構化資訊流通、匿名化全體決定、專家判斷。 因本研究已在文獻蒐集時整理出國內外相關理財教育課程內容,並在深度訪談過程中歸納出初步的學 科知識,據此研擬德懷術問卷初稿,故本研究選擇對專家實施三次問卷調查,省去第一回合開放性徵 詢步驟。以下介紹本研究所進行的德懷素問卷部分。 (一) 編製問卷 以文獻研究與專家訪談的結果為基礎,編製出中小學理財教育學科課程綱要與內容的問卷,內容包含 四部份,第一部份為「個人基本資料」共八題;第二部份為「國小教師所應具備的理財教育學科知識」, 分為三主題:儲蓄與消費、借貸與信用、投資部分;學科知識內容共有九題;第三部份為「國中教師 所應具備的理財教育學科知識」,分別四主題:金錢規劃、借貸與信用、保險與風險管理、投資,學科 知識內容共有十六題;第四部份為「高中教師所應具備的理財教育學科知識」,分別為四主題:財務責 任與規劃、借貸與信用、保險與風險管理、投資部分,學科知識內容共有十四題。 (二) 專家效度 德懷素問卷的初稿乃經過專家深度訪談與文獻分析所編撰擬定,前一階段研究者已經與六位專家面對

(25)

面進行 90 至 120 分鐘的深度訪談,問卷內容中的「中小學理財教育學科知識」是歷經與六位專家學者 的充分討論後,修正編撰而成,因而具備專家效度。 (三) 專家選擇 本研究的主題在於「中小學理財教育學科知識」,專家的選擇傾向以在第一線授課的中小學教師及大學 相關領域的教授為主,並將來參與德懷術問卷調查的專家分成二組: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國小、國中、 高中教師共十人(其中實施過理財教育的中學教師共六人)為一組;在大學教授理財相關課程的教授 學者十二人為一組,專家人數共計為二十二人。下表為參與專家姓名與其相關專長領域。 表三 參與德懷術問卷調查專家及其相關專長領域表 編號 公司名稱 職稱 專業背景 A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 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教授 貨幣銀行學 高等統計方法 教育經濟學 財務規劃 B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 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教授 經濟學 高等教育經濟學 中國經濟 印度經濟 C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 暨公共事務學系 副教授 大陸經濟 兩岸政治經濟關係 大陸國有企業 D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 與區域發展學系 副教授 地理學研究法 生活環境學 環境認知與行為 文化與區域發展 社區營造與環境規劃 社會科教育 E 國立金門大學國際暨大 陸事務學系 助理教授 兩岸經貿 經濟教育 研究方法論 F 國立金門大學國際暨大 陸事務學系 助理教授 教育政策 課程設計 教育課程評鑑 教育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 不動產管理 財務金融 G 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 學系 副教授 觀光資源規劃管理 旅運經營管理 觀光休閒事業管理 H 國立金門大學觀光管理 學系 助理教授 區域經濟發展 觀光管理策略

(26)

兩岸經貿 I 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 副教授 財務管理 投資管理 國際企業管理 公司合併與購併 J 國立台北大學會計系 副教授 成本與管理會計學 非營利組織研究 K 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 副教授 福利經濟學 個體經濟學 住宅經濟學 管理經濟學 L 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 副教授 財政學 個體應用計量 M 新北市立安和國小 國小教師 社會科教育、理財教育 N 新北市立安和國小 國小教師 社會科教育、理財教育 O 新北市立雙城國小 國小教師 社會科教育、理財教育 P 基隆市立碇內國小 國小老師 社會科教育、理財教育 Q 台北市立敦化國中 國中教師 社會科教育、理財教育 R 台中市立國慶國中 國中教師 社會科教育、理財教育 S 桃園市立桃園國中 國中教師 社會科教育、理財教育 T 國立師大附中 高中退休兼課 教師 公民科教育、理財教育 U 國立師大附中 高中教師 公民科教育、理財教育 V 台北市立景美女中 高中教師 公民科教育、理財教育 (四) 問卷調查與整理 完成德懷術問卷編撰並確定專家小組成員後,規劃實施問卷的時程與程序,並進行三次問卷發放 與回收整理工作。第一次德懷術問卷詳列本研究目的內涵與研究步驟,並說明德懷術專家問卷的意義 與實施流程,並於民國 101 年 6 月 7 日寄出,俾使各學者專家在完全了解後,詳實填答。 每次回收問卷後,都經過修正與調整,新問卷的內容除了修正過的問卷外還附上前次德懷素問卷 整理後統計結果,包括平均值、標準差、眾數等,並說明修正的原因以及部分提醒,俾使各學者專家 能再參考他人的看法後,對新的問卷仔細填答。三次問卷發放回收的時間表如下: 本問卷預定進度如下: 表四 問卷發放與回收時間表 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 第三回合 問卷寄發時間 6 月 7 日 6 月 20 日 7 月 25 日 問卷回收時間 6 月 13 日 6 月 26 日 7 月 31 日 經文獻整理與深度訪談建構出第一回合的德懷素問卷內容,該問卷內容主要分成填答說明與問卷 內容兩部份。填答說明依序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實施方式」及「相關名詞釋義」;問卷 內容則可分為「個人基本資料」、「國小理財教育學科知識」、「國中理財教育學科知識」、「高中理財教 育學科知識」四部份。下表列出德懷素問卷主題構面與相關學科知識內容:

(27)

表五 德懷素問卷主題構面與子題 主題 學 段 理財教育學科知識內容 教師應具備的學科知識說明 「儲蓄 與消 費」方 面 國 小 1.消費前能理性思考做出合理的選擇 理性消費、財務規劃、機會成本 2.能養成正確的理財觀念(收入-儲蓄= 支出,先儲蓄再消費) 理性消費、財務規劃 3.能瞭解儲蓄工具與儲蓄的必要性 儲蓄工具 4.學習記帳與金錢的收支管理 記帳操作、收支管理、損益平衡 「借貸 與信 用」方 面 國 小 5.能不輕易為了消費目的而借錢或預支零 用錢 簡單預算規劃、信用概念、各種借 款機構 6.能在借錢之前要思考還錢的能力及規劃 簡單財務規劃、成本效益分析 7.能瞭解信用的價值 信用意義與法律問題 「 投 資」 國 小 8.知道投資可以創造盈餘也可能產生損失 投資報酬與風險 9.能說明利息與利率的概念 投資分析、時間的貨幣價值 「金錢 規劃」 方面 國 中 1.能為自己理財決策負責任(如具備量入 為出消費觀、不受同儕影響) 財務收支平衡、機會成本、預算規 劃、消費行為心理分析 2.能培養消費行為與技巧,如:辨別消費 廣告陷阱及迷思與比較儲蓄與投資工具 理財規劃目的、流程、步驟。消費 成本效益分析。儲蓄工具、投資管 道、各金融機構比較 3.能規劃及執行短期的金錢計畫並學習記 帳與金錢的收支管理 收支預算、理財規劃實踐,如:子 女教育金、租屋、買房與退休金等 規劃、記帳、損益平衡 「借貸 與 信 用」方 面 國 中 5.能不輕易為了消費目的而借錢或預支零 用錢 預算規劃、信貸公司、各種借款機 構 6.能思考借錢之前要還錢能力及規劃 償債能力、借款種類(房屋貸款、 信用借款)與還款條件、逾期還款 的影響 7.能瞭解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道理 信用貸款條件、長短期以及存放款 利率試算比較 8.能瞭解信用的價值及信用卡、金融卡、 現金卡的差異 信用評定、銀行放款時考慮的個人 信用條件、各種卡類的用途與成本 或使用風險 「保險 與風險 管理」 方面 國 中 9.知道風險的定義及如何規避風險 風險管理、保險原理與各類型保險 的需求、保險類型、如何避免風險 10.知道互助是保險的基本特性並探究應 珍惜保險資源的理由 投保概念、保險分攤與風險程度、 保險需求分析與保單規畫、保險概 念、風險分析與評估 11.了解保險工具的類型 保險工具類型 「投 資」方 面 國 中 12.知道開源節流的理財之道 投資風險種類與風險評估 13.知道投資在理財活動的定位 投資報酬率計算、各種理財工具報 酬與風險的評估或計算及比較 14.列舉數種投資的原則與應有的態度 資產負債等財務規畫、風險者承擔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igures include ordinary secondary day schools, but not special schools and secondary day courses operated by private schools offering tutorial,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9 The pre-S1 HKAT is conducted in all secondary schools in July every year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newly admitted to S1 in Chinese Language, English Language

The basic ranks of teachers in aided secondary schools are Certificated Master/Mistress (CM) for non-graduate teachers and Graduate Master/Mistress (GM) for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 Action plan for investing in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 and

SSPA Secondary School Places Allocation (中學學位分配/中一派位機制) 3+3+4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Figures include ordinary secondary day schools, but not special schools and secondary day courses operated by private schools offering tutorial,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s, secondary schools and special schools (with boarding section, if appropriate) in receipt of aid from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HKBUAS Wong Kam Fai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 教育局藝術教育組 Arts Education 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