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比較基準點」概念論述修補與在高中美術課程綱要修訂上的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比較基準點」概念論述修補與在高中美術課程綱要修訂上的應用"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v

~

收稿日期:

2012

/1

0

/1

2

修訂日期:

2013

/1

/2

接受日期:

2013/1/28

「比較基準點」概念論述修補與在

高中美術課程綱要修訂上的應用

林麗雲教師

。新北市立板橋高級中學

摘要

本文以論述分析的研究方法,蒐集整理與比較基準點相關的概念,釐清比較基準點研究 上的模糊點,並以比較文學及經濟學的論述,補足比較教育研究成果的不足。按著運用重建 後的比較基準點棋式,提供高中美術課程綱要修訂的比較基準點建構流程,以作為將來修正 美術或其它學科諜綱的有效方法論之一。 關鍵詞:比較基準點、比較教育、高中美術課程綱要 重 22 中等教育第 64 卷第 2 期

(2)

廠膨伊

:1;}

「比較基準點」概念論述修補與在高中美術課程綱要修訂上的應用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er

ium Comparation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vising Senior High School Art Curriculum Guiqelines

Manuscript received: Oct 12

,

2012

Modified: Jan 2

,

2013

Accepted:

Jan 兒, 2013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ertium Comparation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vising Senior High

School Art Curriculum Guidelines

Li-Yun Lin Teacher

。 New

Taipei Municipal Panchiao Senior High School

Abstract

The study is based on discourse analysis method to collect and deal with the data of tertium

comparationis

,

and

t可 to

make us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economics to

clari身 the

concept

of tertium comparationis to compromise the lack of prior studies. Then it made use of the model to

provide a process to rebuild Senior high school Art or the other Curriculum Guidelines

,

and supply

it as one of the useful

the。可﹒

Keywords: tertium comparationis

,

comparative education

,

Senior high school Art Curriculum

Guidelines

(3)

起:\

-舍 一主主&-二~

宮、目。再

高中美術教育長久以來在升學體制之 下,面臨學科邊緣化、系統化教學困難與教 學目標擺盪的困境。然而,自從「視覺轉 向」思潮乘著全球化的趨勢影響了臺灣的美 術教學(James Elki肘,

1999)

,傳統美術教 育也萌生新希望。傳播媒體上的流行圖象、 網路上的Kuso作品,甚至教科書上的塗鴉, 都可以是美術教學教材。當美術教育在新時 代中尋找新定位時,也值教育部重新擬定修 正課程政策之際,自2006年至2009年短短4 年之間,教育部先後公布了高中95暫綱與98 課綱。在教材一綱多本的前提之下,課綱代 表國家教育的整體方向,具有領導課程計畫 與實踐的地位,其內涵的適切性與周延性足 以彰顯本國教育的發展層次與現況。在美術 領域教育理論或實務上,亦為關係課程內涵 轉向之重要議題。 兩次美術科課綱修訂之間,修訂計畫 負責人進行了一系列的多國高中美術課程綱 要與指標考察,舉辦多次國內學者與談討論 會,並發表了報告書(陳瓊花,2009) 。報 告書利用表列方式詳細地進行95暫綱與98課 綱相異處與承續點的比較,以及參考多國美 術教育制度的作法等研究過程,皆與比較教 育研究方法密切相關。然而進行文獻回顧之 後,發現在相關報告與研究成果當中,皆未 運用「比較教育方法論」等比較教育理論基 礎。這類研究將「比較」視為一般對此方 法,未能有效應用比較教育研究法,以進行 教育制度與報告的分析。課綱既以國家整體 重 24 中等教育第64 卷第 2 期 發展和教育動態為依歸,具有隨著時代的趨 勢一再修訂的本質,若能運用比較教育研究 領域所提出的比較基準點理論,修訂課綱的 方法將有所研究依據,也可能更有效率地完 成課綱修訂。 然而,臺灣學界在比較教育學上關於比 較基準點的探討,仍有待更多論述與研究, 以完備其概念的理論與應用。本文將以比較 教育基準點形成的理論為討論基礎,並援引 比較文學與經濟學的概念修補建構比較基準 點的模式。再以高中美術課程98課綱為例, 說明建構其比較基準點的基本流程與可行方 向,提供以往在美術教育研究領域未曾嘗試 的新探究方法。

貳、比較教育中的「比較

基準點」文獻回顧

一、比較教育學的回顧與定義

1816年「比較教育」名詞由Jullien提 出,也奠定其作為教育學術之重要起步(楊 深坑,

2005 : 14)

0 Jullien認為比較教育是 為了進行教育改革,並企圖建立教育科學的 領域,該領域透過蒐集並比較事實和觀察所 得,以提出對教育有益的原理與法則(楊 思偉,

1996 :

13) 。比較教育在二十世紀之 前,屬於學科的倡導期,二十世紀之後,進 入學科的形成階段,比較教育的研究重點在 於分析各國教育制度的因素。 Sadler提倡因 素分析的思想,開創了新的比較教育典範。 他曾提到校外的事情影響並制約校內事務,

(4)

riftLFvjv

「比較基準點」概念論述修補與在高中美術課程綱要修訂上的應用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er

ium Comparation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vising Senior High School

A什 Curriculum

Guidelines

因此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內事務更重要, 說明了教育制度、民族性等非校內事務與 校內事務之間的密切關係(王家通,

1992 :

23)

0 1960年代以後,國際教育組織如聯合 國教科文組織等相繼設立,比較教育學會開 展經常性的學術活動(王家通,

1992 : 24

26)

,比較教育的研究與國際教育問題,或 國與國之間的教育交流與制度改革關係密 切。各國學者在比較教育方法論與研究方法 上的學術成果豐碩'例如美國學者Bereday 提出比較教育研究工作的四個階段:描述、 解釋、並列、比較,為進行比較教育研究的 可行性科學方法。美國的H.

J.

Noah和M.A. Eckstein提出比較教育的研究程序,依序為 確定問題、提出假設、明確概念(提出指 標)、選擇例證、蒐集數據、整理數據、說 明結果等,提出關於比較教育研究結構的分 析。英國的 King則提出方法論上的幾個重要 概念,包括應重視教育的歷史背景、強調比 較教育的目的決定研究的內容與方法,和應 在概念、制度與實施三個層面進行分析等。 英國的 Holms 提出問題解決導向和驗證問題 的研究法等(王家通,

1992 :

26-31) 。藉 由回顧比較教育發展的簡要歷史,可以了解 比較教育學術化的歷史來自社會科學研究方 法,借用與修正後,強調比較教育的實務性 目標,在於透過制度改革或者深入了解問題 以提出解決辦法,進而改善一地、一國,甚 至多國的教育現況。

二、比較基準點的理論回顧

r

If'比較」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經常性 的心靈活動,透過比較,人類才能截長補 短,不斷追求進步。 J (楊深坑、李奉儒,

2009

:序頁 1 )誠如上引文, r 比較」無所 不在,不僅在生活當中,在學術研究上亦 然。比較教育既以「比較」為基本,在教育 學當中獨樹一派, r 比較」的方法論也甚為 豐碩。學者楊深坑引述Schweizer的論點, 即依種類、數量與空間分配而言,社會科學 比較類型可區分為區域研究、文化比較、文 化要素之比較、跨文化比較與國際比較等; 然而就比較教育領域而言,多數著作僅完成 描述性的成果,未進行「實質」的比較。 而所謂實質的比較必須確立「比較基準」

(tertium comparationis)

(楊深坑、李奉 儒,

2009 :

36) 。因此楊深坑追溯比較教育 學術史上學者提出的觀點,試圖建構比較基 準的有效定義與系統理論。希臘哲學家Plato 認為辨識高低、大小等的比較基準點屬於形 而上的理念界;

R.

U1ich則提出歷史動力是比 較的基準點; Bereday的見解是比較基準點須 在資料並排之後才能建立,是有效比較和假 設的基礎; Rohrs 也認為比較基準點是一個 能確立假設的參照點,使一般的比較成為有 系統的研究形式(楊深坑、李奉儒,

2009 :

36

)。茲將楊深坑所建立的比較基準論點分 述如下: (一)依比較基準點選定主題,從複雜的資料 當中找出相關資料,確立比較規準才能 進行比較。 (二)基本資料應置於社會文化脈絡與教育制 度內,在結構中進行分析。 (三)依比較基準點所設的「差異規準」和 「比較規準」用於檢視研究所擬問題是

(5)

A;\

否相關與合適。 (四)依國情而異,比較基準點是變動的,應、 成立多方來源的專家委員會,定期蒐集 資料,以形成比較表。 (五)依King的論點形成的方法策略依序為: 專家溝通互動、方法論協調整合、確立 範疇、形成比較基準點、進行比較分析 (楊深坑、李奉儒,

2009 : 36-39)

三、比較基準點論點的延伸

梁金都歸納比較基準點的發展取向, 從社會、歷史與文化研究取向、實證主義研 究取向、現代化理論、後現代主義觀點四個 角度探討比較基準點的概念。他認為形成比 較基準點須具備以下因素(梁金都,

2009 :

1-33 )

(一)比較基準點是一種不斷調整的動態指 標。 (二)比較基準點涉及經驗方程式的資料庫。 (三)比較基準點須整合不同聲音的意見。 (四)比較基準點須考膚、不同歷史、社會與文 化脈絡的背景因素。 (五)比較基準點應、進行量化之變量分析。 (六)比較基準點應與比較單位文化根源進行 反身性思考。 (七)比較基準點應關注他者的聲音。 (八)比較基準點應擴展成系統性的比較。 藉由以上比較基準點形成因素的討論, 梁金都結合 UNESCO教育指標的建構過程的 CIPP模式(背景、輸入、過程、輸出) ,完 成比較教育中比較基準點形成之關係圖(梁 金都,

2009 : 25)

梁金都論文的貢獻在於整合比較教育關 重 26 中等教育第64 卷第 2 期 於比較基準點的成果,並結合UNESCO教育 指標訂建構過程所使用的CIPP模式,完成比 較基準點論點的系統,並以實例說明比較基 準點運作的可行性;該文已是目前臺灣關於 比較基準點論述最直接而完整的研究成果o 然而關於比較基準點仍有訐多待議的部分, 例如梁金都引用經濟學者熊秉元的研究說明 比較基準點的生活潛在本質,以及比較基準 點的不斷調整的動態特點(梁金都·2009

:

7-8)

,忽略了熊秉元原文以經濟學學科本 身的「最大經濟效用」的主要論點能給予比 較基準點的啟示(熊秉元,

2005 :

68) 。梁 金都的比較基準點架構每一個要點之間的順 序與次第關係未被詳述,例如序號 5 、 6 、 7 在同一個圈圈當中,所指的是同時的考量, 或是具有同時性或同質性關聯,並未說明。 文中所述「比較基準點」、「比較規準」 「差異規準 J '末申明其間定義的區別, 以致彼此關係反覆不清(梁金都,

2009 :

23

)。再者,比較基準點的概念,在比較文 學研究領域上的討論早於其它領域,並末 在文中提出相關論述。關於以上所提幾點疑 問,值得再深入探究補足。

參、比較基準點理論概念

分析與重建

一、比較基準點、比較規準、

差異規準的定義與關係

規準( criteria) 從希臘文 krit

e

rion演變

(6)

「比較基準點」概念論述修補與在高中美術課程綱要修訂上的應用

The Modification of

he Concep

afTer

ium Comparationis and its

Applica

ion in Revising Senior High School Ar

Curriculum Guidelines

使用,指進行判斷或決策的準則l 。在各學術 領域上有不同的用法,在教育學上主要用以 評鑑、評量,如評鑑規準、表現規準、評量 規準等。以表現規準 (perfonnance

criteria)

為例,意指評鑑學生好壞的面向,其制定須 配合理論與實徵的要求,制定後不僅有助於 學生釐清作業期望,並能溝通學習目標和評 訂準則。而規範 (rubrics) 指的是針對規準 所作的內涵說明, ,-指標」則是針對規準所 訂的評量標準項目(鄒慧英,2006 : 666-669) 。在比較教育的研究領域當中,尚未見 到學者對「比較規準」或「差異規準」作學 科特殊化的定義探討,而用作一般名詞。例 如陳錦瑩探討Holmes對資料分類與蒐集原則 時,認為應建立「規準」以便選擇最有用的 國家教育制度資料(陳錦瑩,

2000 :

68) 。 洪雯柔在探討 Bereday 比較研究步驟時 提到,-並列階段(j uxtaposition) ,將不同 國家的資料進行初步的對比,以建立 Ulich 所謂的比較點 (tertium comparationis) 一一 即比較據以進行的規準、比較所欲檢驗的假 設;

" ....

J (洪雯柔,

2000 :

80) 在此文脈 敘述當中, ,-比較點」也就是「比較基準 點 J '等同於「比較規準」。楊思偉探討比 較教育的重要概念時,一再申明「比較基 準」必須同義,其內涵包括名詞定義是否相 同,和比較點是否相同。例如college 、 school 等用語在不同國家的意義可能不同,而探討 美國大學生智能低於歐洲大學生智能的研究 令人懷疑,乃因為兩地大學生年齡結構落差 太大,原初設定的比較點未被清楚定義(楊 思偉,

2007 :

19) 。楊思偉將比較基準視為 較廣內涵的概念,其下蘊藏多個標的。楊深 坑在論述比較基準點的概念時提到: 「依比較基準點選定主題,確立比較 規準才能進行系統比較。比較基準點確立才 能在複雜的教育資料當中選定和比較相關的 基本資料。...在這樣寬廣的背景所選定的 基本事實資料,依比較基準點所確立的差異 規準來分析其不同,依比較規準來形成系統 性的比較。差異規準和比較規準對於提供檢 視基本資料和所擬比較的特殊問題是否相 關?是否合過?比較規準相應的也就在於選 定和比較的特殊問題相關的材料進行比較分 析。...比較基準點,如前所引述,不同比 較教育學者就有不同的定義,更何況不同文 化背景,不同理論導向的學者,對比較基準 點更有相當分歧的看法,故所選定的比較規 準和比較基本資料也有差異。(楊深坑,李 奉儒,

2009: 36-37)

J 楊深坑清楚地定義比較基準點、比較 規準、差異規準之間的不同,在概念上是先 形成比較基準點,再依此基準點所選定資料 的相似點確立「比較規準 J '依相異點確立 「差異規準 J '才進行接續的比較分析。梁 金都則提到: 「初步選取之近似的比較規準(

proxy

criteria for

contents) 和比較基準點的關餘,

是否有因果或邏輯的關餘,就顯得相當重

要。相對的,近似的差異規準亦可從基本資 料相異之處中形成,但須考量近似的比較規

準與比較基準點的關條。直言之,比較基準

參見oxford線土英英字典.

http://oxforddictionaries.co

m/

definitio

n/

criterion?q=criteria

(查尋日期:

20121711

)。

(7)

1:/:、

點能形成比較規準與差異規準'而近似的比 較規準與近似的差異規準亦能確立比較基準 點,兩者具有不斷修正與互補的關條。(渠 金都,

2009 : 23)

J 梁金都則進一步指出三者之間雖具有先 後形成的順序,卻可能彼此之間參照修正與 互補。 根據以上的論述分析,比較基準點可定 義為進行比較研究分析的第一個步驟,其內 涵隨著研究預設的目的與問題,或時、地、 文化、參與研究者立場等差異有所不同,但 確立基準點卻能讓比較研究形成有系統而明 確的論述。確立比較基準點之後,為利於進 行比較分析,可設立差異規準與比較規準, 便於討論比較對象的相異處與同質性,形成 系統性的討論。在差異規準與比較規準之 下,可以「規範」說明其內容的範疇與類 型,在規範之下可再設立指標項目,以進行 細節的對照分析。

二、比較文學比較基準點的

獻示

比較文學學者劉介民認為比較文學方 法論的基礎,是吸收過去和當代文學發展的 具體經驗,接受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的優良 傳統,是對傳統方法的改進,也是對鄰近學 科有關方法的借鑑和移植(劉介民,

1990 :

33

)。他轉述日本學者太田三郎的觀點: 「比較文學是以一國文學對他國文學 的影響為目的的學問。它屬於文學史的特殊 部分, I!p 與外國文學相關的部分,比較文學 不探討文學的本質及價值,它不是一個學問 體車,而是一種研究方法。 J (劉介氏,

1990 : 80)

又以錢鍾書的〈管錐篇》為例,說明 探究文化原理的目標之一,在於認識世界文 學中的各種文化現象,以揭示文學自身的規 律。其所使用的方法包括對照、分析、綜合 等,以進行「識同」與「辨異J '前者的過 程包括確立「樣本」、歸類、尋得規律,後 者則透過顯露現象的差異以鑑別,也為了判 明對象的歷史演化以觀察流派(劉介民,

1990 :

33) 。美國學派主張注重比較文學的 內在研究,把比較文學分為理論、歷史及 評論三類內涵(劉介民,

1990 :

88) 。蘇俄 的比較文學則注重類型學和歷史比較分析 (劉介民,

1990:

89) 。法國比較文學學者

Tieghem

,

P.

von將比較文學分成國別文學、 比較文學與總體文學三個連續不斷的階段 (劉介民,

1990 : 95)

,分別指國內文學比 較研究,兩國的文學比較研究,和兩國以上 的文學比較研究。劉介民歸納出比較文學學 術地位的確立,在於總結表述以形成學科的 研究途徑、方法論與研究方法。其發展重點 在於立足於超國界、跨學科的基點,界定 術語、概念、類型與範疇,解釋比較的對 象、原因、目標等(劉介民,

1990 :

58) 。 研究的問題主要在於類同( Affinity) 、傳 統( Tradition) 、影響( Influence) 三大面 向(劉介民,

1990 :

103) 。以研究對象而 言,一國文學要越過文學境界線移植至另一 國,要有「發送者」、「媒介者」、「接受 者」三個角色(劉介民,

1990 :

10 7)。比 較文學體系的四個重要研究向度分述如下 (劉介民,

1990 : 110-116)

(一)不考慮比較時間與空間,考慮相關聯的 128 中等教育 第 64 卷第 2 期

(8)

「比較基準點」概念論述修補與在高中美術課程綱要修訂上的應用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er•ium Comparation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vising Senior High School Art CurricullJn1c;uicj~lines

變數之因果關係,如作家、作品變化。 (二)研究兩個或以上國家文學的功能和角色 的比較。 (三)比較同一國家不同時期文學現象的歷史 發展過程。 (四)包括時間與空間一併比較的綜合性研究 方法。 透過以上對於比較文學領域基本概念的 敘述,可以了解比較文學與比較教育學科之 間的密切的相似性,包括: (一)透過嚴密的社會科學方法,逐步建構方 法論以形成學科本身的學術性。 (二)在比較過程當中,重視各國文化與立足 點的不同,因此進行比較之前必須考慮 歷史與地區的特色,建構同質比較的基 礎。 (三) ,-發送者」、「媒介者」、「接受者」 三個研究對象和指標建構過程的 CIPP 模 式相符應:背景、輸入→「發送者 J ' 過程→「媒介者 J '結果→「接受 者」。 (四)各國學者之間的觀點形塑各不相同,學 科本身重視彼此間的交流與研究成果。 (五)比較教育與比較文學兩者在本質上皆具 有「方法」的內涵,以「改善」教育、 探討「影響」等目的為研究導向,重視 「方法論」以提供思辨歷程的邏輯性。 (六)重視比較對象的歷史、地區,和變項因 素之間的關係。 因此,比較文學學術上的研究成果,特 別是比較基準點的概念,應可對應於比較教 育,從中獲得啟示與概念的明確化。比較文

學研究者Ulla Connor和Ana Moreno認為比較

基準點應建構在可比較的跨文化與多元標準 分析的概念平台之上。它隱含著定義比較規 準或典型特徵,以建立研究中兩個主要面向 的共同性,即選擇主要的資料與建構同質性 可比較的文脈概念。在這兩個層面上建立合 適的比較基準點將能允許研究進行後續明確

的對照標準 (UllaConnor

,

Ana Moreno,卸的: 15 7)。在比較文學的研究方法論當中,比 較基準點在於創建一套多種標準'包括選擇

資料、建立同質衡量標準、為量化分析建立

明確的分類等,而比較基準點的建立則必

須根基於功能性上的意義,並非形式化的

標準 (l月laConnor

,

An

aMoreno,別的: 162-163 ) 根據以上的分析,對比上丈梁金都述及 比較基準點應具備的 8 點因素,可從比較文 學方法論提供以下的啟示以茲補足: (一)比較基準點的設立並非以普遍的認知為 設立前提,應先考量欲研究的功能與目 標。 (二)比較基準點不僅應考量經驗、歷史、社 會與文化脈絡、他者的聲音等多元面向 的獨特性,亦應考慮比較對象之間同質 標準的設立,即比較文學之「異中求 同」、「同中求異」的概念。 (三)比教基準點可歸納出資料內容的「典 型」特徵,以利於「比較規準」與「差 異規準」的設立。

三、經濟學中「基準點」的

敢示

(9)

4單地

國內經濟學學者熊秉元曾以「基準 點 J (benchmark) 為題,以經濟學觀點切 入,結合法學等社會科學理論進行概念的剖 析,試圖建構「基準點」理論以作為經濟 學,甚至社會科學等各領域研究的有效工具 (熊秉元,

2005

)。他對基準點的定義分成 兩個部分,作為名詞使用時,指參考座標

( reference

point) 或指標(

guidepost)

;作

為動詞時,指的是根據某個標準以烘托其它 關注事項。進行經濟分析時強調「效率」

( efficiency)

,相對基準點指的就是目前的 資源稟賦(endowment) 或所得分配(

income

distribution) 。而探討基準點的功能之一在 於使經濟學者清楚地意識本身論述的基礎所 在,以闡明經濟分析的意義和關聯,使論 述更完整而有說服力(熊秉元,

2005 : 46

47)。再者,熊秉元將基準點分成理論式基 準點與行為式基準點。依 Becker 的經濟學理 論,經濟分析由穩定的偏好、極大化和均衡 三大要素所構成。根據穩定的偏好和資源的 限制等主觀與客觀基本條件,再透過行為的 極大化以達成「均衡 J '這樣的主、客觀 條件可視為達成均衡的基準點。當進一步 進行「比較靜態分析 J

(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 時, ,.均衡」又成了這種分析的基 準點 o 至於行為基準點,乃受到社會化與人 生歷練等經驗法則的因果關係影響,行為發 生之前意識選擇的決策,即行為上的基準點 (熊秉元,

2005 :

48-54) 。熊秉元總結研 究論述,認為今日市場環境主導的環境內, 將經濟分析作為世界觀、參考座標或基準點 有其正面意義,因為經濟學者們普遍相信透 過經濟分析有助於作最好的決策,以提昇資 重 30 中等教育第 64 卷第 2 期 源運用的效率。而以經濟分析為基礎的基準 點可由三種模式產生(熊秉元,

2005

:“

66 )

(一)由上到下的架構:依經典的經濟理論為 基準點,以簡御繁。 (三)由下而上的架構:依行為經驗法則為基 準點,以歸納出同質,性。 (三)折衷的架構:結合上述行為與理論基準 點的綜合考量。 誠如熊秉元等經濟學者所述,推動今 日全球化主要因素在於市場經濟,各國各區 的教育等政策都逃不開經濟環境的影響,經 濟學的效力確實能廣泛被其它學科所援引應 用。上述以經濟分析為主所闡釋的「基準 點」與比較教育上的基準點在本質上極為近 似,因此內涵上相異之處正足以提供比較教 育研究以為啟示,茲分述如下: (一)經濟學的基準點以能產生「最大效益」 為目標,比較教育的基準點不僅應考量 理論的周延性,也應考慮研究目標及其 所能發揮的「最大效益」。 (二)經濟學上的理論基準點與行為基準點彼 此關係密切,互相影響修正,比較教育 上的基準點也應隨研究成果之教育應用 調查,一再修正基準點 o (三)經濟學者所述的經濟影響的「世界觀」 作為行為與理論的基準點之一,可作為 比較教育研究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基準點 指標之一。 (四)經濟學以行為基準點必考慮最有利決策 之觀點,與社會學研究的本質相應,也 提供比較教育形成同質性規準的參考。

(10)

「比較基準點」概念論述修補與在高中美術課程網要修訂上的應用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er•ium Comparation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vising Senior High SChoolA什 Curriculum Guidelines

四、比較基準點概念結構

經上述名詞釐清與比較文學、經濟學 論點討論之後,茲將所補充項目整合入下 表。此表為便利研究者操作,每一步驟間以 單向箭頭聯結,然而項目間的關係並非僅止 於單向關係。比較基準點考量因素共13 項, 除 1-3 項之外,每一項之間無明確先後關 係,以互相增補作用為主。此13 項之外應仍 表 1 比較基半點應用於教育研究之團例 有其它可以納入考量的項目,然依上文分析 內容,僅列因時、地置宜之13 項,可隨時地 變遷討論修訂,增、滅,也能依第一項之研 究目標與功能,聚焦選擇直接相關之數點項 目作深入分析,以契合研究取向。此結構的 操作程序特點為結合理論與實務兩大層面, 以宏觀的視野檢視教育策略或制度的優、缺 點,以利其修訂與審查。

|教育現場觀察與研究

|

實際教育問題

|

• |資料蒐集與整理| •

|研究問題

|

• |多方專家討論互動與問題整合

|

|

方法論

比較基準點考量因素

,比較對兩個旬象Jd

做研能m標;E究的功于n-“

一 L..一

-|形成比較基準點,確立比較規準、差異規準、比較規範、比較指標

|

確立研究資料域範疇 進行比較分析 !研究結果:新制度設立、制度改革、解決辦法、教育策略

(11)

4鼓地

肆、美術課綱比較基準點

的建構

一、高中現行美術譯綱的檢討

以下試以 98高中現行美術課綱為準'參 照 95 暫綱,提出以下幾點檢討與待研究的可 能議題: (一)98課綱與 95暫綱之間相似度極高,兩者 之間的修訂標的在於高中整體課程時數 的限縮,並末以美術課綱制定後對美術 教學的有效性為主要考量。 (二)98課綱並未直接參考臺灣美術教育受到 清政府、日本、中國等不同統治者的多 元史觀,主要依美國的美術教育思潮為 據,發展本土美術教育的具體引導不夠 明確,本土美術教育或臺灣美術教育仍 未在課綱中被充分詮釋闡明。 (三)美術課程綱要未充分考量教育學的總體 目標,例如各國課程的比較發展,例如 要素主義、百科全書主義、綜合技術主 義、實用主義等(李奉儒枝,張丈軍 譯, 1999) 。綱要的制定較少考慮本地 美術教師的實際狀況。 (四)美術課綱的內涵著重概全面性的多重面 向與層次,但「總目標」和三階段之 「分段目標」內容之間的銜接與劃分仍 不夠明確。 (五)列舉式的教材綱要指引包括「注重庸 泛、有意義的藝術與文化視覺影像的學 習,以及媒材的深入探討,並能成熟的 反映與表現其成情和思想,持續撫展其 重 32 中等教育第 64 卷第 2 期 創作與評鑑賞析的能力。」等內涵定義 仍待說明,如「有意義」、「成熟反 映」所指為何仍不夠明確。 (六)課綱所提出的具體可行的實施要點如 「課程設計」、「教材編選」、「教 學方法」、「教學評量」、「教學資 源」、「教學相關配合事項」、「教科 書編輯要點」等七項,內容與每一綱要 之間的對應關係尚不明晰。

二、美術譯綱比較基準點建

構之分析

美術教育列為高中必修課程,配套的多 種版本美術課本教材齊備,但現場實際教學 上出現各自表述的狀態,並不一定能符合美 術課綱精神(美術學科中心,

2011

)。美術 教師在教學實務上若未形成系統化的課程, 亦無明確的評量措施,在教學成效上難以評 鑑,美術學科邊緣化的處境即無法獲得改 善。面對以上問題,研究者可以先蒐集相關 材料,包括實地現場教學觀察與報告、美術 課綱內容、美術課綱相關研究成果、多版本 高中美術課本等,再從其中歸納出研究問題 的基本方向。 高中美術課綱是目前臺灣高中美術課程 實闋的唯一國定引導依據,各版本教材也依 美術課綱編訂,研究課綱制度應可對應解決 原初的問題。依據 98課綱制定計書總負責人 陳瓊花的報告(陳瓊花,

2009 : 1- 13 )

修訂課綱的前置作業包括檢視日本、英國、 美國、美國 Wisconsin州等課程相關丈獻為 研究基礎;另外該報告亦分析美術95暫綱、

(12)

「比較基準點」概念論述修補與在高中美術課程綱要修訂上的應用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er•ium Comparation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vising Senior High SchoolA什 CurriculumGuidelines

國中小之九年一貫課程藝術與人丈領域課程 綱要,以作為橫向與縱向銜接;再者,則依 高中美術學科中心提供之全國高中美術教師 之問卷調查統計為參考。前置作業的部分已 經確實囊括部分學科內的美術教師意見,本 國、外國美術教育學者理論,和國內美術相 關制度的蒐集整理。但跨科課程專家、教育 專家的參與則較少,而課綱修定的理論也以 美術學科本身的DBAE 、 VCAE 、 CC等理論 為主(陳瓊花,

2009 : 13 - 5)

,而未充分 參考教育學的其它理論工具,包括比較教育 的比較基準點。 依上丈比較基準點建構的要素而言,應 考量以下要項,以歸納出美術課綱修訂的比 較基準點如下: (一)美術課綱頒布後的實際功能與有效性為 何? (二)95與 98課綱共同關注的議題為何,相異 的特點何在? (三)自 95暫綱迄98課綱,其內容主要為課程 設計、教材編選、教學方法、評量四大 面向,而課程內涵包含創作、鑑賞兩大 類別,可對應於比較基準點的「典型」 特徵並建立之。 (四)受全球化的視覺文化影響,美術課程中 媒體、消費議題增加現象探討。 (五)臺灣高中生接受的美術起點行為歧異的 現況分析。 (六)美術課綱是否其備系統性的比較分析基 礎。 (七)美術課綱是否考慮受教者或他者聲音的

反應。

(八)美術課綱的制定是否侷限於小領域內的 專家,未能採納多元意見。 (九)課綱制訂考量的因素包括課程目標、課 程設計、教材編選、教學方法、評量、 師資等,在修訂課綱之前是否依項目進 行效度、信度分析? (十)考量臺灣美術教育歷史先後受日本、中 國、美國影響,現在能否形塑本土特色 與國際視野。 (十一)美術課綱是否與藝術生活等其它課綱 專家對談,進行跨學科整合課程。 (十二)美術課綱的經驗與知識資料庫是否不 只來自學科內專家? (十三)美術課綱是否不斷調整? 根據以上初步分析,因應補充修訂現 行 98美術課綱的需要,可參考本文所述建構 比較基準點的程序與方法,考慮以上13項要 素,如下表所述,進行逐項檢視與研究,以 供修補之資料依據。 整合以上美術課綱的比較基準點之後, 再以此基準點訂定比較規準與差異規準'與 臺灣美術教育史上會制定的課程綱要進行比 較,將能更明確掌握美術教育發展的現況, 並有效修訂原有課程綱要版本,而其所根據 的比較基準點,和此課程綱要版本,則可成 為研究美術教育學科的另一個有效基準點, 並可隨時空改變不斷修正。

(13)

說~

表2 美術課綱比較基準點建構流程圖表 美律j教育現場觀察與研究 美術課程混亂,欠缺系統與指標引導 蒐集課程綱要、課本等資料 日美術課綱的功能與有效性探討 巴山與這課綱共同﹒相異關注的議題為何 凶共同關注課程設計﹒教材編選、教學方法﹒評量問大面向, 課程內涵包含創作、鑑貨兩本問向典型 冉受全球化的視覺文化影響,媒體、消費議題增加 仙台灣高中生接受的美術起點行為探討 也美術課綱的系統性比較 去美術課綱是否考曙學生或其它聲音的反應 ∞美術課綱的制訂是否侷限於小領域內的專家 申課綱制訂考量的因素包括課程目標、課程設 計、教材編選、教學方法、評量、師資等 5. 台灣美術教育先後受日本、中國、美國影響史觀分析 己,美術課綱可與藝術生活等其它課綱專家對談 -Me 美術課綱的制訂資料庫是否多來自學科內、外專家 凶美術課綱能適時調整 比較基準點:美術課綱的影響力,確立比較規準、差異規準、比較規範、比較指標... 以美術課綱制定過程與制度和實施後的成效為研究範晴 進行美術課綱修定的比較分析及美術課綱賈隨後成效分析 研究結果.美術課綱修正應確立基準點,再進行修正以提出新制度﹒制度改革、解決辦法、教育策略 第 2 期 134 中等教育 第 64 卷

(14)

「比較基準點」概念論述修補與在高中美術課程綱要修訂上的應用

The Modification of

he Concept of Ter

ium Comparation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vising Senior High School Art Curriculum Guidelines

恆、結論

本文的目標並不在於修訂既有的 98 高中 美術課程綱要,而在於探討並提供修訂綱要 的方法論。 一般的「比較」作為研究工具,若欠缺 比較基準點,極可能無法完成有效的比較效 果。比較基準點的確立,即能促進以具理性 邏輯的研究步驟,展開具有明確目標,且有 效果的比較研究。然而由於比較基準點的形 成依研究目標而變動,因此在進行研究之前 都必須再一次檢視分析比較基準點。本研究 提出比較文學與經濟學內基準點的概念,以 豐富比較教育當中比較基準點的內涵,再申 比較基準點作為研究起點的意義,必須建立 在研究目標的最大效益與功能性之上。而經 濟學上的行為基準點探討的世界觀,足以納 入比較基準點的考量,以作為地方性及全球 性的比較參考。比較文學談及的「典型」 可以對比較教育依基準點設立的比較規準及 差異規準'強化資料分類的效率。透過重構 的比較基準點步驟及模式,最後以高中美術 科課綱的修訂為例,歸納出目前美術課綱應 形成的比較基準點內容,以利將來美術課綱 之修定,並提供進行美術課綱或其它學科課 綱修訂之有效研究模式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王家通(1 992 )。比較教育學。臺北:五南。 李奉儒校,張文軍(譯)

(1999)

0

Brian

Holmes

&

Martin

Mclean著。各國課程比

較研究。臺北:揚智。 洪雯柔 (2000 )。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 之探析。臺北:揚智。 高中美術學科中心資源研發教師(

2011

)。 高中美術學科中心年度報告。臺北市, 臺北市立大同高中美術學科中心。 梁金都 (2009 )。比較教育中比較基準點的 形成。中正教育研究, 8

(2)

'1-33 。 陳錦瑩 (2000 )。霍姆斯的比較教育理論與 方法。臺北:揚智。 陳瓊花 (2009 )。普通高級中學美術科課程 綱要補充說明。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 臺北:教育部。 楊思偉(

1996

)。當代比較教育研究的趨 勢。臺北:師大書苑。 楊思偉 (2007 )。比較教育。臺北:心理。 楊深坑 (2005 )。朱利安比較教育理論與方 法評析。師大學報,

50 (2)

,

13 -

32 。 楊深坑、李奉儒(

2009

)。比較與國際教 育。臺北:高等教育。 鄒慧英(

2006

)。規準分析模式的寫作教 學與評量示例。現代教育論壇,的, 662-677 。 熊秉元 (2005 )。基準點與經濟分析。經社 法制論叢,

36

'的一 77 。 劉介民( 1990) 。比較文學方法論。臺北: 時報文化。

Connor

,

U

Il

a M.

&

Moreno

,

Ana

1.

(2005).

Tertium Comparationis: A vital component

in contras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P.

Bruthiaux

,

D. Atkinson

,

W.

G. Eggington

,

W. Grabe

&

V. Ramanathan(eds).

Direction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Essays

in Honor of Robert B. Kaplan

(pp.

153-164).

England: 此-1

u1ti

lingual 此-1atters.

James Elkins (1999)

,

The Domain of Images

It

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課程詮釋與學習評估 (修訂)

應修類別 校訂必修 專業必修 專業選修 自由選修. 備註 依表列課規規定 修課

應修類別 校訂必修 專業必修 專業選修 自由選修. 備註 表列課程 以系上開

應修類別 校訂必修 專業必修 專業選修 自由選修. 備註 表列課程 以系上開

應修類別 校訂必修 專業必修 專業選修 自由選修. 備註 表列課程 以系上開

應修類別 校訂必修 專業必修 專業選修 自由選修. 備註 表列課程 以系上開

甲、 秦朝的統一及其統治措施 乙、 漢武帝的統治政策與疆域拓展 丙、 昭宣以後的政治與社會的發展

Senior Secondary Enriching Knowledge for the Geography Curriculum: (5) Dynamic Earth Series – Geology of Hong Kong and Slope Safety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