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禮學與經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禮學與經世"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45 歷 文 教 育 第 三 期 一 九 九 八 早 犬 月

禮 學 與 經 世

一一 以曾國藩及其幕府為中心

李 宜 茜

我們在學習或是教學之中,歷史課本內容最容易產生的問題即是彼此之間不 能聯貫,尤其是思想史或學術史的範圍,總是很難在簡短的課文中理出思想的脈 絡和彼此的聯繫 。清代的思想史也是如此,在此筆者以曾國藩的禮學主張為中心 說明在高中歷史教材裡不同胼別與段落內文之間彼此思想及意涵上的關聯 。 高級中學歷史課本中在第三冊第二千章第三節中關於太平天國的覆亡及其原 因和影響 ,提到 「曾國藩,湖南湘鄉人,深受儒家傳統的薰陶,是一位講求義 理 、崇尚經世 濟 用的學者與 官 員 。咸 豐二年 ,他奉命幫辦湖 南團練 ,因痛恨 洪秀 全的殘暴與破壞禮義人倫 ,決心創建 一 支有理想 、有訓練的新武力 ,以衛 鄉 、衛 道 與 衛 國 。經 他振 臂 一 呼 ,許多書 生與 鄉 農起 而 響應 ,便組成 了湘 軍 … … 」 (p.17)將禮的思想熬在儒家的傳統與經世濟用的脈絡裡 ,可將儒家思想的變遷及 內在意涵表達 出來 。 另在 《中國文化史 》上冊 9第七章知識分子的興起與發展第四節宋代至清代 的知識分子中提到 「從清代 中葉 印始 ,對時間問題作深入思考的不僅包括名 臣及 儒者 ,也括 中下級的官員及久任幕府經驗的人物 ,他們對當時民生史治都 曾有深 刻的分析 。」(p.137)本文中的吳嘉賓曾任官員,亦是曾國藩的幕府人物及曾氏 的良師益友 ,由吳氏文集中可以發現他對於現世的關懷 。 同書第 四章思想領域的開拓與發展 ,第三節清代思想與學術的動 向 ,提到 「『經世致 用 』係 中國思想之重要傳統,白先秦以迄近代綿延不絕,但在明末清 初卻蓬勃發展成為當時思想的主流 。」(p.9U)其下在 「清代學術走向 」小節中,

(2)

也提到了考據學的興起的原因(p.93)。 在這個幾個論題之中有 一 個共同的即犀就冔經世之學在清代學術巾發展 。堯 竟於明清之際到了曾國藩(181ltl8砲)時,經世思想的理論是以什麼形態出現, 卻是值得關心的 。

∴ 另外在高中的國文謀本之內有連錄方苞與劉大櫆的文章,在講解課文時砉能 互相呼應桐城派文人與清朝禮學發展的關係,甚至將曾國藩放入解釋的脈絡中, 可以使清代的思想發展呈現立體架構,而不再是單一的直線 。本文就是試圖以清 代的 「禮學」思想發展與轉變來說明清代學術的關懷 。

一 、概

「禪 一 在儒學中的地位一直是受八尊重申 。而禮在清代的復興基本上可由兩 個齒向來觀察 。第一是明代中期以後由於經濟的發達造成社會風氣的轉變,社 秩序的混亂使得峟志改革之士,欲以傳統儒家的碴萊整頓人心 。凳主 :山儒拳的 轉犖來看,自種朱理學成為嶲學的芷統以來 ,其後在尊德性與道問學的菆向上鈕 然有所蔝變,在清初文受到了若主的推崇嘩昂官方學術,薣 翠的風氣甚囂塵上, 傅得本學一枝獨秀:但在一方面 ●在清初以來即南始蓬勃發表的考誰學 ;薱菸漢 岱以可墠學重新研究申重俾,傢得在渾以可最受士︿軍視的 「禮 一 思想革新受到 了重視 。「琿」與 「禮」的爭議 ,山於竿烈了學界 「漢宋之箏」的影響;格 外巔 得涇 !覃兮明 。 桐城派的學術精神一向標榜是文法唐宋 ,理法程朱 ,桐城的三組方苞(l658l砰 。)、$lj木櫆a●98γ1,7o)、桃 鼐(193︳∼18‘

),不

論其文論 上 的差 別有 多 少 ;但是他們講穿羲渾之學的態度基本上卻是一致的 。錢穆先生認為 ,漢宋之爭 的具彈爭議就是禮琿之爭 。在嘉道之後

,#們

鉖從桐城學術發展中脈絡找出由 禮 、理的箏議的走南出漢采調和的趨勢 ,昦嘉賓(lBU3∼1864)雖然被稱譽為古文 媲美姚鼐 ,但是他最拿手的卻是 「禮 」:而被視為當時桐城派中興者的曾國藩 (1811∼lB92)竟提 出 「以禮經世 」可以見其端倪 。 雖然桐城坼如何界定的問題 ,可以說並準有定見 :在目前所見的中文書籍及 文辜中大致都是以劉聲木的 《桐城文學淵源考》屎 《挏城文學撰述考》中所列入

(3)

禮 學 與 經 世 — — 以 曾 國 珞及 其 慕 府 為 中吃 物 為桐城派文人 。但是根據 日人佐藤一郎指 出 ,在劉聲木所認為 的桐城派的影響 及於整個 清代詩 文範 圍 ,與目前文學史學界的看法有所 出入l。在本文 中由於並 非文學的研究 ,以師承及私淑的關係為主軸 ,在其他許多方便上仍以 《桐城文學 淵源考 》作為採納的標準 。 從制度面而言 ,當代對於清代禮制的研究是相當欠缺的 。王家儉教授在民國 七十七年關於清史研究的回顧文章中提到 ,對於清代的禮制方面仍尚無人間津 . 令人深覺遺憾2。另一方面 ,由於近世經世思想研究的風氣勃興 ,「禮 」與經世 學的關係開始受到經世學者的重視 。在民國七十二年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召開的 「近世 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 」中,張灝先生認為因為禮在傳統的文化社會 上功用,使得禮成為經世之學的一環 ;而清代學術的傳統更是重視禮的.而且禮 的突 出地位 ,影響到乾嘉以後經世學的發展3。而劉廣京先生在論文集的序文中 指 出,清代經世思想史的共同問題就是經世思想是否合於經學義理?而這個問題 的關鍵即在於對於名教和禮教的態度 。禮教的問題 由清初的黃宗羲開始就受到重 視 ,一直到張之洞 、康有為時仍然持續對禮教的高度關注4。 近 幾年來相 關的題 目已慢慢受到 重視 ,周啟榮 先生於 1994年出版 了由其

1988年的博 士論 文 所 改 寫 成的 專書 一 抽eRkeUfCUnfudanR比ualkm ihLate

ImpcHmChina,時

間斷限由明末至清乾隆時代 ,由傳統中國的禮教倫璻秩序受 到挑戰 ,直到清朝重新的傾 向儒家秩序的過程 ,從士人及大眾的文化觀察江南地 區的變化 。以清代儒家禮教興起的觀點重新考慮清代思想史5。同年 ,張壽安教 授 出版 了 《以禮代理 一 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息想之轉變 》一書 ,將清代儒學的 發展以 「以禮 代理 」的面 向切入 ,視清嘉道年間儒學的新走 向為崇禮風氣的蔚 起 ,並以 「一代禮宗 」淩廷堪(l乃5∼18U9)作為研究的重點 .並描繪嘉道前後學 界禮 、理之爭辯難情形 ,證明禮 、理的爭議即是漢宋之爭的重點 ,也揭示了清朝 學術界 「以禮代理 」的走向‘。 本文即是以張壽安教授的此種論點作為出發 ,檢視道咸以下學術界的發展 。 選擇以桐城的文人作為對象是因為桐城文派深深影響滿清一百年來的文學界 ,而 藉 由文學 、科舉及教育等方式 ,使桐城文人的影響力大增 。藉 由桐城派重理崇 未 ;及清乾嘉以來學術界重禮崇漢路線的衝突 ,試圖以桐城文人的禮學觀做一檢 試的標準 ,並注意地域上的分別所造成的影響 ,指出清代學術走向調和之路的過 47

(4)

歷 文教育 第三期 程 ,嘗試分析並重建禮學在清 中葉以降的歷史脈絡 ,更提 出了吳嘉賓及曾 國藩兩 位桐 城人物 作為 討論 的重點 。本文 中所要討論 的吳嘉賓及曾 國藩都是桐 城的弟 子 ,而且在 古文上都是 自謂私淑姚鼐 ,然而面對這種漢宋之爭的潮流 ,他們所採 取的態度為何?吳氏及曾氏二人係為同年 (道光十八年)進 ,而嘉賓因困於任 途最後成了國藩抵禦太平軍的幕僚 ,而在學問上 ,國藩反而視嘉賓為良師摯友 。 二氏於古文創作上 ,嘉賓勝國藩 ,對於禮的重視 ,嘉賓 自幼即精研禮 ,而國藩更 有力的提 出了 「以禮經世 」的說法 。文中便先由兩人與桐城的關係說起 ,進一論 及他們對禮學的看法 。他們對於禮的重視與桐城派的發展及清代禮學的發展有著 密不可分的關聯 ,以此作為討論清代中葉以降的禮學發展的起點 ,將道威同三朝 以下禮學的發展脈絡作一析理 。

二 、嘉道以前禮學的發展

談禮之前 ,我們必需好好的為 「禮」所包含的範圍作一解釋 。蕭公權先生分 別春秋時期 「禮」 、「法」的意義時採用廣狹二義的分法,蕭氏以為,春秋時人 之論禮 ,狹義指禮之儀文形式,廣指一切典章制度 。封建宗法社會之中,關係從 人,故制度尚禮 。冠婚喪祭 、鄉射飲酒 、朝會聘享之種種儀文,已足以維秩序而 致治安 。及宗法既衰 ,從人之關係漸變為從地,執政者勢不得不別立 「貴貴」之 制度以 「親親」。禮之內容遂較前廣泛,其義亦遂與廣義之法相混7。 從先秦以 來禮所包含的範圍一直是包括社群的整體活動,儒家客觀禮制的德治觀中,認 藉由客觀禮樂制度的制約與薰習可以達到移風俗,德化社會的效果8。 清人對於禮所包含的範圍和產生的作用的看法也不盡小目同 。在數種 《皇朝經 世來編》中歸於禮政的部分,主要分為禮論 、大典 、學校 、宗法 、家教 、婚禮 、 喪禮 、服制 、祭禮 、正俗幾方面,大體而言較偏重儀節的部分 ’。一般禮書也以 吉 、凶 、軍 、賓 、嘉五禮為主1U,但在一般討論禮的文章中卻不止如此,根 張壽安的觀察即認為:在明清之際尚有涉及國家制度的,但之後便漸集中在社會 禮俗及倫理關係的實踐上 ,「童點明顯的從國家制度 ,轉至社會秩序和社會風 氣 。」l1但我們仍然可以由各種經世文編的內容選取上,發現其中的不同 。張 壽安認為賀長齡(19s5∼1848)將淩廷堪的 <復禮 >上 、中兩篇於禮論卷首 ,蓋

(5)

禮 學 與 經 世 —— 以 曾國 珞及 其幕府為 中吃 有深意°。而在其後的葛編及盛編所選內容則多為曾國藩及其門人朋友之作 l3 ,充分顯示出清代禮學的演變 。 明朝中後之後 ,社會風氣轉化,商業化帶來的財富的增加,使得知識分子的 價值觀隨著故變,而所賦予的特權更助長這種情況,儒家的倫理道德逐漸不被重 視,傳統儒家秩序產生紊亂 。一直到了明末,由於陽明學對於大眾文化的接受及 大眾勢力抬頭產生了各式各樣帥調和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儒家秩序有了再生 的可能 一 。重建的儒家秩序最有效的方法是制訂禮書,使老百姓在日常生活有 禮可循,以明辨尊卑等次,並使貧者無愧,富者有節15。 然而要談清代的禮學不能不由清初實學思潮的開展談起 。從元代以來,朱子 所註的四書成為科考的定本,清初之時程朱理學仍是當時的思想界主流,為了矯 正理學發展所面臨的空洞的弊端 ,清初大儒顧炎武(1613∼“82)面對了鼎革之 變 ,認為應該要以 「修己治人之實學 」代替 「明心見性之空言」標舉實學的方 向 ,獲得其後許多學者如黃宗羲(161U〞“95)、王夫之(1619∼巧92)等人的附 和 。顧氏所提出 「經學即理學」,及黃氏認為 「受業者必先窮經,經術所以經 世 」的觀念 ,使得清初的實學家轉向經學的研究“。然而這些學者或者還談理 學 ,真正對理學做出全面批評的則是戴震(lη3∼1977),戴震重新對程朱理學作 一評斷,提出新的詮釋 。另外一方面 ,自明中葉以來所漸形成的考據風氣,到了 清初由於受到顧炎武 、閣若璩(l“6∼19“)的大力提倡,再加上對於宋代以來學 者對於尊德性 、道問學的疑惑,於是反對空虛學風的考據學派興起 。乾嘉之時, 清初的實學風潮氣勢已減,為政者對於理學的提倡 ,不但重用理學大臣 一 編算 《性理經義》及 《朱子大全》等書,並且以文化政策配合,考據之學成為昇有絕 對優勢的學術風氣 。以戴震 、惠棟(lω7∼田兒)、汪中(lπ5∼19與)、焦循 (1%3 ∼l親U)等人為首的考據學已漸漸喪失了清初時所具有的經世 、批判與考據相結 合的精神,然而其標榜的反理學的態度和對經典的考據,卻也使他們對於宋學家 所專注的義理展開反動 。 乾嘉考據學是以漢學為宗的,這與清初以來的理學家所宗的宋學對於義理的 觀念有所砥觸,對於解經的立場及態度也不同,造成了許多的學術論辯 。由於考 據學的發展,帶動對漢學研究的興趣 。荀學在漢代的地位甚至是高過孟子的 17 一 因此對於荀子的研究如汪中等人更是不遺餘力,又荀子的崇禮思想 ,連帶的

(6)

使漢學家重新思考禮的重要18。 相對宋學所宗的義理 ,漢學家提出了 「禮」字 相抗衡,認為禮才是先秦儒家的重點,理乃是後八附會而起 。對於理 、禮孰為表 孰為裡等的爭議,也是透過解經的差異,各自立場 。由於漢學家之標舉的 「禮」 開始與宋學家的 「理 」產生的衝突,一開始並不是很明顯的 。不管是顧炎武,甚 至是考據學吳派的宗師惠棟 ,對於理學還是談的 。 漢 、宋間禮 、理相爭局面的高潮,也就是淩廷堪提出 「以禮代理」理論之 時 .淩延堪出生於徽州歙縣 ,戴震 、江永都是他的同鄉前輩 ,徽州為朱子的故 鄉,自有理學傳統1’ ,但戴 、江以來的經學考據風氣正值勃興,因此他的治學 方法實在與漢學和理﹉學都有密切的相關,他的專治禮經與注意倫常禮俗是承徽學 傳統 ,但是他的釋例方式則是採用考證學的方法,另外他以禮學來達到經世目的 企圖,卻是戴震徽學的傳統,尊經崇漢否定理學而以禮學名其學,卻 是漢學的學 統觀 ∞ 。此時的禮學家提出朱子晚年不談理卻訂禮書的過程 ;但理學家仍認 為 ,朱子討論禮時未曾放棄過理 ,義理仍是朱學的重心21。 但在禮學發展的過 程中,已經可以見到 :在嘉道年間執著於禮的漢學家有部分已跳脫了單純訓詰考 據帥陰影,而是希望以 「禮」的實際行為來代替光談 「理」的思想 。論者以為有 淩廷堪的 「以禮代理」說的成立 ;自顧炎武 ‵戴震所倡導的實學主張,「 才有了 思想到實踐的一貫體系 ,而清代儒學在思想史上的意義,也才能具體顯現 。」 22 由乾嘉至於道咸以降,學術的趨向轉而由 「純學術」走向 「致用之學」 :這 除了與當時的政治開放 、經濟問題嚴重都有密切的關係之外,在學術史的發展上 更由於當時學者力矯漢學未流所造成的流弊所引起的23。 在以禮可以經世的思 想下,禮學最後也為宋學家所用 。

三 、桐城 派的主 張及其發展

桐城文派名稱的來源最早是由程晉芳 、周永年二人的對於方苞 、姚森主人的 推崇 ,而有 「天下文章其出菸桐城乎?」這樣的戲言而產生的舛 °然而在經過 了姚鼐的評點文章,方東樹推展之後,卓 然自成一家 。 如果將方苞 、£ll大櫆 、姚鼐三祖的師弟怬傳作為桐城派的起源的話,一 直到

(7)

禮 學 與 經 世 — — 以 曾 國 珞及 其 慕府 為 中 也 民 國八年(1919)五四運動 ,桐城派受到空前的批評為止 .二百年傳承的桐城文 學可以被視為是與清王朝的歷史是一致的 。由於桐城文人透過私淑或學或是傳播 思想 ,使得列於桐城派的作家中不但包含了當時海內的文人 ,後來的發展更達到 東瀛 ,而在科舉功名 中除了進士 、舉人之外也有不第者 ;另外在官品上除有京 官 、地方官也有未仕者 。由於師弟相承及流風所及桐城派的影響力即可想見2s。 桐城文章是以古文名 ,也就是對抗時文 (八股文

),並

欲將義理 、辭章 、考 據三者融為一爐 ,義理方面直指程朱理學 ,在辭章方面 ,則是放棄煩瑣的八股文 字及小說家言等 一 力主唐韓愈 、柳宗元等人所倡的古文,以達到 「學行繼程笨之 後,文章介韓柳之間」的境地 。然而桐城文本身並非如此單純,首先郭紹虞明白 指出,桐城文論固然是因為歸有光等為唐宋古文者影響,但仍有明七子秦漢古文 遺風 ,時文 一 小說話應用也是時有所見%。而學程朱,卻不廢考據都是很好的 例子,畢竟一個文派的誕生仍有其根源 。觀察桐城文派整體的發展,我們如果要 完整地分析其學術轉向的淵源,套用余英時先生對清代思想史發展的用語,我們 可以大膽的認為 。漢學是桐城派發展的 「伏流」2’ 。 前面述及到 了乾 嘉之後 ,學術 的風 向轉 以考據為主 ,而且 多單純名物訓詁 之 學 ,再加 上漢 宋路線 之爭 的局 勢 ,桐城一直 以來 深信 的義理 學受到 了空前 的挑 戰 ,姚鼐起而 反擊 ,方東樹 (1992∼1851)寫了一本名 日 《漢學商兌 》的書 ,對於 漢學做 了全面 的批評 。然而道咸以下 ,經世之風 大起 ,桐城派亦不可能 固守著原 來的腳步,一方面批評漢學漢學家產生激烈的爭辯 ,另一方面則企圖透過綱常名 教等義理學的闡揚 ,欲以振衰起弊 ,到了曾國藩時更明 白的在姚鼐所指 出的 「義 理 、辭章 、考據 」三者並立的基礎上 ,加上了 「經濟 」一項 ,形成了 「義理 、辭 章 、經濟 、考據 」﹉四學並立 ,並以 「禮 」學作為調和漢宋的實學 。至此 ,原來為 漢 、宋涇渭的禮 、理之爭 ,最後以 「以禮經世 」為 口號 ,徹底高舉禮學旗幟 。而 這 由宋學轉 向經世思想的路 ,由羅澤南 、胡林翼 、左宗棠 、張之洞等人接續 下 去 。桐城派整體的發展在此做了一個轉折 。

四 、兵嘉賓及 曾國藩的禮學觀

51 吳嘉賓 ,字子序 ,江西建昌府南豐人 。生於清嘉慶八(lSU3)年,幼年即有

(8)

52 歷 文教育 第三期 異稟 ,嘉慶十九(181Θ年補弟子員 ,對於經史古文尤為注意 ,「初治三禮 ,著 禮記 ,匡註禮服會通 ,海內名宿咸折服其義 ,以為能見古聖人制禮精心 。」困 道光一(l釳l)年,副貢 。此時與魏源 、江開 、潘德輿 、張際亮等人討論今古 , 於是聲名 大起” 。道光十五(lS35)年順天榜舉人,道光十八(lS38)年進士 ,與 曾國藩 同年進士 ,改庶吉土 ,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 然而吳嘉賓的仕途並不順遂 ,在道光二十七(l帥l)年,因海疆事起 ,每 感慨 .於是革職謫戍軍台 。四年後被釋回 。時因太平軍亂起 .為曾國藩延攬為幕 僚 ,襄理軍務率 兵轉戰 ,同治三(1“Θ 年遇害 ,年六十二 ,著有 《周易說 》 、 《尚書說 》 、 《詩說 》 、 《儀禮說 》 、《禮記說 》 、 《喪服會通說 》 、《四書 說 》 、 《求 自得之室文鈔》 、《尚絅廬詩存》及未刊的 《禮記匡註》3U。 吳嘉賓之被列於桐城派之下 ,最早是在曾國藩在 <歐陽生文集序>中提到魯 仕驥 、吳德旋 、陳用光 ‵吳嘉賓皆私淑於姚先生 (鼐

),「

由是江西建昌,布桐 城之學 。」平在張之洞的 《書 目答問》中亦將吳氏列於 「桐城派古文家 」笓 ° 而在劉聲木的 《桐城文學淵源考》中 ,指出果嘉賓 「學文于梅曾亮 ,受古文法 」, 將其列入 「師事及私淑梅曾亮 」者流33。其 中,張舜徽對於將吳嘉賓視為桐城 學者 ,頗不以為然與 ,但是有意思的是 ,吳嘉賓曾於文 中表示 :「嘉賓於古文 小 學 無 師承..:.‥」 那 ,可見張氏之 言 ,未 必 無理 。然而在一封寫給管同的信 裡 ,嘉賓卻提到當時最心服的人是桐城姚先生 (鼐

),如

果早生幾年 「贏糧以趨 決不後 」 “ ,另外也有人將嘉賓歸於桐城是因他的古文有歸有光法 η ,此為嘉 賓與桐城古文的關係 。 在思想上及學術的傾向上 ,郭嵩燾在為 《求 自得之室文鈔》作序時認為 ,在 儒學的思想上 ,他是學宗陽明的3B,即是陽明學的推崇者又屬於桐城學者 ,所 以在基本上是可以歸類為正統理學的陣營 。但是在另一方面如何解釋他對禮學的 擅長呢?他曾在文章 中提到 ,他從求學以來 ,即對三禮特別有興趣3’ ,另 外也 有學者提到 「先生 (嘉賓)為學 ,宗仰漢儒 ,邃於經術 」的 ,然而在宗陽明或 宗漢上也許有點扞格 ,但是也為此可以見到漢宋二股勢力在嘉道年間的發展作了

註腳 。同郡的前輩

,也

是屬於桐城文人的陳用光

(1%8∼1835)(師

事姚鼐魯九

),對

於漢學的態度則不同

,對

於漢學家的禮說多所攻難姐 °在嘉賓身上我

們可以預先看到曾國藩調和漢宋的背景。

(9)

禮 學 與 經 世 一 一 以 曾 國 路 及 其 幕 府 為 中 ∼ 嘉賓 自幼 便長於 「禮 」,完成 《禮說 》一卷 。自序 日 :「.…‥先王之禮 ,行 於 父子兄 弟夫婦養生 送死 之間 ,而謹於東西 出入升降辭讓哭泣辟踊之節 ,使人明 乎吾之喜怒哀樂 ,莫敢踗 大親貴賤長幼 男女之分 ,而其至約者 ,則在於安定其志 氣而 已 。故 日 :植不可斯 須 去 身 。」乾由此 可知 ,他對於禮 的看法 是非常 的謹 慎 的 ,而希 望以 「禮 」做為生活申規範 。他將禮視為外者 ,為治 身之術 ,而治心 之術 ,則是 「樂 」了 。 致 樂以治心 ,致禮 以治身 ;動於 內者 皆樂 ,動於 外者 皆禮 ;動於 內者吾之 志氣也 ,動於 外者吾之威儀也 。……樂 由陽來者也 ,禮由陰作者也 ;樂由 天作 ,禮以地 制 ;天高地 下 萬物散殊 ,而禮制行 焉 ,流而 不息 ●合 同而 化 。而樂興 焉,各之 身魂 氣與形魄合形仍 ° 對於禮的執行,由於他見到時人任意的改變禮制,使得上下無節,因此認為 一切應比照舌法,因為他認為禮之所以更易,並不是國君可以變的,尤其 「明乎 先王所以興人之心 ,則知禮之不可以損益也矣 。」聑甚至疾言:「不為禮則 已 ,為禮安可變哉 。」仍至於在實踐上 ,他曾經試行鄉飲酒禮於里之漢關侯 廟,並且試行冠婚喪祭之禮,一切規矩多依照三代之禮伯 °他這樣的復古的行 為,引起後人批評 ,張舜徽就認為:嘉賓不考慮三代距世已遠,古時之器物 、飲 食等與今多有不同 ,而昧於因時制宜 ,想要一一恢復三代的禮制 ,是泥於古也 47 ° 然而嘉賓的禮學思想並不表示他對於漢學的絕對尊崇

,<禮

記說序>中提到 一切的行為都是禮的範疇 ,後儒偏考名物象數以為就是禮,這與舊瓦而認為可以 蓋房子一樣無稽 ,而且考究的愈詳細 ,愈不可能知道禮 。並批評鄭玄為不知禮 者,而對於時人所重視的江永 、戴震的禮書他卻覺得失之太煩,連儀都不能稱得 上,於是他自行改編 。他獨不以論語 、再子 、大學 、中庸為四書教學,而採用禮 運內則 、樂記 、孔子閒居表記等為教授內容姻。 嘉賓在清代學術界並非什麼大儒或是有特殊的貢獻,而他的經世思想基本上 被歸為是重視國家權力,主張以國家力量主導經濟行為的道德派φ ,但是他對 於宋學及漢學兩者並不偏廢的態度,在其後桐城的文人間頗為明顯,可以視為是 漢宋調和開端的一個顯著例子 。然而正式揭舉漢宋調和的清儒就是曾國藩 。

(10)

吳嘉賓與曾國藩為道光十八年 (lS38)同年進士 ,但嘉賓在謫貶返鄉之後 , 目睹了太平軍的起事 ,當時國藩正組 湘軍以抗 ,於是咸豐五年(l那5)自效於曾 國藩 的幕府之下 ,同年撤革 ,在咸豐八年(l“8)第二次入幕到同治元年(l跖2) 出幕∞ 。他不但是曾國藩論學的導師 ,與國藩也有朋友般的情誼 ,古文受嘉賓 的影響猶深51。 曾國藩 ,字伯涵 ,號滌生 ,湖南湘鄉人 ,道光十八士 ,改翰林院庶吉土 ,散 館授檢討 ,七遷為禮部侍郎 ,咸豐二年丁母憂歸 ,適遇太平軍起 ,於是組湘軍以 討之 ,先後於軍中十三年始平亂 。 曾 國藩 「粗解文章 自姚先生 (鼐)起之也 」’ ,而 被列為桐城文派 中人 。 雖然他的文章以文學史的角度看來 ,與桐城 已有很大的差異 ,因此或有人直接稱 其為 「湘鄉 派 」s3。服膺於姚鼐 的義理之學 ,受到邵懿辰 、唐鑑 :倭 仁 的影 響 ,使他接觸程朱的理學 。在一方面由於他受利傳瑩的影響 ,重視考據學 ,連 也注意到漢學的崇禮思想 。然而湖南 自始受乾嘉考據學的影響不深 “ ,也讓他 不致落入考據的窠臼 。雖然他不欲標舉漢學的名 目,但認為 「國藩一宗宋儒 ,不 廢漢學 。」“如此使得他做為漢宋調和者成為可能 .由於咸同以下經世思想的 潮流 ,加上他對 「經濟 」的重視 ,提出 「以禮經世 」的想法 。 對於漢宋的調和 ,國藩的基本立場是站在宋學方面以會通漢學 。首先指出漢 學家對宋學家的批評太過 ,漢學家不顧本身支離破碎之病 ,而漫天批評宋學 ,其 實並沒有什麼意義 。然而對於宋學家評論漢學家太過他也不以為然 ,就算是姚鼐 他也不以為然%。於是他為漢宋之間的調和 ,提出了以研究禮經為方法 。 乾 、嘉以來 ,士大夫為訓話之學者 ,薄宋儒為空流 ;為性理之學者.水 漢儒為 支離 。鄙﹉意 由博 乃能返約 ,格物 乃能正心 ;必從事於禮經 ,著覈於 三千 、三百之詳 ,博稽乎 一名 、一物之細 ,然後本未兼該 ,源流畢貫 。雖 極軍旅戰爭 、食貨凌雜 ,皆 禮家所應討論之事 。故嘗謂江氏 《禮書網 日》. ﹉ 秦氏 《五禮通考》 ,可﹏通漢 、宋二家之結 ,而‘惑頓漸諸說之爭 ㄗ : 既然國藩以禮作為會通漢宋的重點 ,禮 對於他的意義為何呢?他認為 一 古之 學者 ,無所謂經世之術也 ,學禮焉而 已矣 。」兒 禮所包含的範圍包含了 日常典 禮的儀節外 ,天文 、地理 、軍政 ‵官制以至鹽漕賦稅等食貨也都包含在內 ,將

(11)

禮 學 與 經 世 — — 以 曾 國 珞及 其 幕 府 為 中 吃 的範圍擴大到人類 日常所有的活動之中,甚至由於食貨方面沒有適當的禮書規 範 ,還想過 自己編寫”。將禮放在實際的行為之中,不再拘於考據學者對古禮 的繁瑣訓詁 。因為他對禮的範圍主張,使得很難從其日常生活中直指禮學產生的 實際影響 .卻是在此擺脫了桐城三袓想要以理經世的主張,逕而採用禮來達到經 世致用的目標,不過在許多家訓中,仍然可以見到國藩以綱常名教等觀念來告誡 子姪輩,以為遵行ω 。達到以理治身,以禮經世的圓滿境界 。

.

以國藩所提出的 「義理 、辭章 、經濟 、考據 」來看,在姚鼐提出 「義理 、辭 章 、考據」之前,劉大櫆已先提出 「義理 、書卷 、經濟者,匠人之材料也」這樣 的論點,而義理即是方苞所謂的道;書卷則相當於姚鼐的考據:經濟則是曾國琴 等人所提倡的‘1。在此,國藩與桐城的淵源即能夠清楚的展現 。桐城文學在曾 國藩之後的走向則是由於他 「以經世宗旨納入桐派的義法範疇,.:.…而薛福成 -黎庶昌則經世文章較多,以此為過渡 ,進一步適應變法維新宣傳的需要」ω如 此又將與其後的關聯緊合,配合上清代實學思潮的發展與漢學宋學消長的過程, 清代的禮學,由興起 、分為古禮的考證及經世為目的的取向 、禮理爭議的過程 : 最後有 「以禮經世」思想的孕生,才是一個完整的過程 。 先秦乃至漢代重禮的風氣 ,到了宋代由於理學的興起 ,漸漸的較不為學者所 重 ,但是宋儒言理 ′其實並不廢禮 ,只是所持的輕重本末不同而矣:朱熹晚年的 制訂禮書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伴隨清代考據學的興盛 ,禮學逐漸再度成為學術界的焦點 。然而 自宋以來的 理學傳統 ,與自漢學而來的禮學傳統 ,在學術爭霸的角力場上,展開了激烈的爭 辯 ,使得兩者的形態演變為對立的局面 。但由於兩者在學術上所具有的關聯性 , 章實齋甚至有漢學為朱子嫡傳之說 ,漢學家的實事求是被曾國藩認為即是朱子格 物 窮理 之 旨.3。漢學與 宋學 之間所爭論 的只 是學術上的 角度 ,而非本質的問 題 。 道咸以下 ,清朝歷史的發展走上非圖強無以 自保的局面 ‘因此有志之士開始 討論與國家富強有關的漕 、河 、鹽 、農等問題 ,期以解決內政上的困難 ,曾國藩

(12)

歷 文教 育 第三 期 的經世主張大致也是朝著這樣的 目標發展 。由於禮所具有可以明 白的以條文規範 的特性 ,要帶動全面的經世風氣 ,以禮便很能很有次序的進入軌道 。 此外,以往對於考據學者只著眼於其末流純粹的名物訓詁考證,而忽略了在 窮追漢學之際所帶來對禮的重視,及禮本身所含有實際的經世意義在內,如果逕 自將考據學單純的視為屬於 「學院式」的研究,其實並不公平 。曾國藩因為重視 禮的論學態度

,在

當時的漢宋的領域而言 ,甚至被錢穆先生視為漢學家 甲 。 淩廷堪本身所具有漢 、宋學重疊的本質與提出以禮代理所具有的經世意圖,雖 其內在的意義並沒有在當時對學術界造成正面的影響,反而導致了嚴重的對立 。 然而透過反覆的辯難,也由於理與禮相互之間所具有的關聯性,最終能引起對於 這個論題的再思考 。藉由桐城學者的經歷,使我們可以發現禮學也在宋學家的思 想中逐步占有空間 ,不管是吳嘉賓的對於禮的重視 ,或是曾國藩提出 「以禮經 世 」的思想,不但可以視為學術潮流下的產物,也可以視為歷史潮流之所需 。 (本文作者為私立金陵女 中教師 )

4 5 佐藤一郎:〈關於桐城派的幾個問題 〉 ,收入 《桐城派研究論文選》,(合,黃山書 舍 ,19“),頁l14-眨2。相關的說明見註 “ 。 工家儉,〈清史研究的回顧 一 開國與建制),《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 冊)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U),頁356。 張灝,〈宋明以來儒 家經世 思想試釋 〉 。收入 《近世 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 (台 北 ,中央研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頁3-I9。 劉廣京,ㄑ近世 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序),同上書,貢1-15。

Ka︳-wingChowE九εIV縣Urct用力 ε加KR〞“〞:田加 t〞ε 一

〞〃 〃〞 C力加a。E6力比ε,C:a§§比∫,

翃 ′Ij加εq羿D。“ 。田′γ (StanfUrd.CaIifUrnia:StanfUfdUnive〝ityPΓcss,1994). 張毒安,《以裡你理 一 沒碎堪與清中華儒學思想之轉變》,(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研究所,1994)。 蕭公權,《蕭公權全集之四一 中國政治思想史上》,(台北 ,聯經,1993),頁 1U5-l1U 張 灝 ,同註 3。 日本.近代 中國研究委 員會編,《皇朝經世文編總 日錄》,(台 北 ,文海出版社 ,年版年

(13)

禮 學 與 經 世 —— 以 曾國 珞及 真 幕府為 中吃 不詳)。 l。 如江永 《禮書綱 日》 、凌廷堪 《禮緝釋例》及秦蕙田 《五禮通考》都是以此五禮作為分類 標準 。《禮書綱 日》收於 《叢書無成續編》,(台北 ,新文豐,1989);《程經釋例》 收於 《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五禮通考》(台北 ,新興書局 ,199U)。 ll 張毒安,《以禮代理一 沒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頁5。 η 張毒安認為何以選取上 、中篇,是因下篇的立論太過 。張毒安,《以禮代理 一 波廷堪與 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獎》 。然而筆者認為賀編將此二卷於卷首,可能是受到阮元 《皇清經 解》的影響 。 13 見 《皇朝經世文編總日錄》 。

14 Kai-wingCh。wT九tΠⅣ Urcθπ〞 εjaKRor“〞:跙9刀L“εJπ/rE〞C九加afE6加ε∫,C︳a縣比∫,

aK〞乙o刀εa〞D。㏄U口rJC,pp.15-43.

15 見魏 象樞,〈請頒禮制書疏 )及孫宗溥,〈定經制以節民用疏 )等疏文,賀長鈴輯 《皇朝 經世文編》,(台北,:文海出版社 ,19砲),卷9。

﹉ 16 葛榮晉,〈清代玄學思潮的歷史演變 〉 ,收入葛榮晉編 《中日玄學史研究》,(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l。呢 ):頁156-177。 19 有許多的文幸都說明孟子之所以被重視是朱子將 《孟子》一書編入 《四苦》之後才產生的 ﹉現象 。 18 茍學在清代的發展是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例如江中就曾經提 出大小我裡記文字多與 《茍 子》各篇相同 ,這種理論民國梁任么仍堅持,面近人亦有研究支持此說 。見陳飛龍,〈荀 子禮學對後世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四十四期》(台北 ,政治大學,1981.12 ) ,頁l-36。 ” 歙縣與以下所要談到的桐城派,實在具有微妙的關聯 。《歙縣志》是劉大櫆所修,而劉氏 更在 飲 縣 開館授 課 ,桐城 文人之 中也 有許 多縣,如吳 定 、程 晉 芳等 。見 《桐城 文學淵源 考 》 。 2U 見張毒安 ,《以裡代理 一 次廷堪與清 中華儒 學思想之轉 獎》 ,頁1●-31。 21 關於裡理的爭議 ,詳見張毒安,前引書,第四幸(沒廷堪與禮 、蛙爭離之起〉有詳細的說 明 。 η 張毒安 ,前引古,頁7。 23 馮 天瑜 ,〈道咸 間經世 玄學在 中國文化 史中的方位 〉,收於 《中 日玄學史研 究》,頁 19S-186 羽 郭紹度,《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商務,1934)下卷,頁“5。 外 在此對於桐城文人的重分皆以劉華木,《桐城文學淵源考》所列為依據,關於劉注的批評 正文將會提及 。劉擊木,《桐城文學淵源考》 ,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技刊》,(台 57

(14)

58 歷文教育 第三期 北,明文書局 ,1985)。

%

郭紹虞,前引書,頁“8. η 余英時在討論清代思想史時 ,對於清代考據學興起認為有其內在意義時 ,說明道問學為尊 德性的伏流 。見余英時,(從來明儒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及 〈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 釋 〉,見氏著 《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 ,19η)。同治 《南堂縣志》,”:lUa。 ” 陳絓聰,《忠義紀開錄》,頁S9-於5。此外在吳嘉賓的文集及詩集肉也有記載或彼此交 往的過程 。見 《求自得之室文鈔》(以下簡稱 《文鈔》,及《尚綱虛詩存》 。 3U 《清儒學索》卷178,頁3U86。 31 曾國藩,〈歐陽生文集序 〉,《曾文正公文無》 ,收於 《曾文正公全無》(以卞簡稱 《全 年》 )第八冊,頁15。然而曾國藩將桐城分為宗派的作法,引起很多的批評,如吳敏樹 及工先謙等人 。見郭紹度,前引書,頁3S6。 鉋 張之洞,《張文衷公全無》,(台北,文,1963),2U9:ηa°

33 劉弟木,《桐城文學淵源考》 ,7:la-b,《清代傳記技刊》,總17-6U5∼17-6U6。

張氏在 《清人文集別錄》中提出:.「(吳嘉賓 )與桐城諸家氣息 ,殊不類也 。」雖然學宗 我理,但並不與劉開 、方東樹等人般攻詆洪學 。桐城派的派別說殊雞遽下定論正在此間, 因為有許多是因私淑的關係或是數傳的弟子被劉華木納入桐城門下,中間個別的差異 自然 處處可見 ,他們之間的相同處,或許就如郭紹虞所說,以文學批評而言,桐城一貫的共同 目標是古文義法 .見張舜做,《清人文集別錄》卷十七,(台,明文書局,1981), 頁 伯l。及郭紹虞,前引書,頁7。 “ 吳嘉賓,〈與馬伯昂論金貨書),《文鈔》,6:19a。 ∞ 吳嘉賓,<與管異之書),《文鈔》,5:13b。 39 陳繼聰,前引書 。 3s 郭嵩姦,〈求自得之室文鈔序〉,la。 39 吳嘉賓,〈禮記說序〉,《清儒學發》卷198,頁3U86。 的 陳絓聰,前引書 。此段 文字之後更稱 「共古文師魯絮非 ,而私淑姚姬傳,尤得明歸 展川 法 」,在這個 部 關於 師事魯絮非此語卻有值得商議之處 。一方面魯絮非為乾隆 筘 年進 士 ,與嘉賓的年代不符;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由 《固朝先正事略》卷四十二 中有關於絜非師 承 自她 無 ,而陳用光為絮非嫡傳弟子,他們與嘉賓的關係只是同郡的開係而已 。見李丁 度 ,《固朝 先工事略》,收於周駿 宮輯 ,《清代傳紀技刊》 。 41 見陳用光:<惜抱卄經說後序>,《清儒學索>卷八十,頁lS84-1585。台北,國防研 究 院 。 砭 吳嘉賓,〈求自得之室植記說序〉,《文鈔》,7:llb。

(15)

禮 學 與 經 世 — — 以 曾 國 落及 真 幕府 為 中 心 仍 吳嘉賓,〈釋禮樂〉,《文鈔》,l:的-Sa。 “ 吳嘉賓;〈喪服改制篇〉,盛康輯 《皇朝經世文續編》,沈雲龍,《近代中國史料技刊》 (台北,文,1971),71:sa而b。

.

45 同 上 ,71:8b。 伯 吳嘉賓,〈墊訓雜說序〉,《文鈔》,9:21a。及 《始肆行鄉里記》,《文鈔》,乳lb. η 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卷十七,頁伯l。 姻 《清儒學索》卷178,頁3U86。 妙 林滿紅,(古文與經世:十九世紀初葉中國兩派經世思想的分殊基礎 〉,《台大歷史學 報》15期.(台北,台灣大學,199U)。及 〈嘉道年間貸幣危機爭議中的社合理論),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無刊》 ∞ 期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4.U6 )

m

凌林煌,《曾國藩球府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U6),頁 145 。 51 參見 《曾文正公日記》,《全無》第七冊 。並 ,余其時先生認為吳嘉賓與孫鼎臣封於曾國 藩的古文影響最大 。見余英時,〈曾國藩 「士大夫之學」〉,《故宮學術季刊》!l沱, (台北 ,故宮 ,1993冬),頁91。 j2 曾國洛,〈聖哲重像記〉,《全集》第八冊,頁122。 兒 見郭紹虞提到 「桐城派之於文,其所得原在評點之學,共祈自信也在開四縱持新好頓挫之 法,而曾氏反以為學之病 」道 即是兩者 不同的地方9見前 引苦,頁“9。另外也有 多位 學 者認 為 曾國特有其獨特 的文學門徑 ,見《桐城 文派研 究論 文選 》所收的放 篇相間文十 。

9

錢穆 ,《中國近三百年 學術 史》,(台北 ,商務 ,199S),頁●38. “ 曾國落,<覆穎 州府夏教授 書>,持引 自錢穆,前引書 ,頁●B4。 茄 同上 。 s9 曾國藩,〈覆夏弢甫〉,《曾文正伏書機》,《全集》,頁61。 5忘 曾國藩,〈孫芝房侍講芻#序〉,《曾文正公文無》,《全無》,頁19。 ” 同上 。 ●

U

翻閱 《曾文正公家訓》中隨手可見他以信本理學的名教觀,以三綱五倫教育子姪 。《全 集》,第七冊 。 61 郭紹度 ,前引古 ,頁筘8。 ω 錢仲聯 ,《怎樣研 究清代詩文》,轉引 自徐淡云 、許善述,〈評桐城派的古文運動),收 於 《桐城派研究幹 文選》,(合肥 ,黃山苦舍,1986),頁π 。,(合肥 ,女山古舍, 1986 ) ●

3

錢穆 ,前引古,頁“1. “ 錢穆 ,前引古,頁“2。 5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當完成繫繩 /升旗手離開旗台/ 升旗隊退場) , 請 各位就座 (如果不設座位,就進入程序5;如果沒

注意本文引用的語句典實及其內容。所有典實,不但須說明其意義 來歷,而且須說明其用法之巧拙…

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爲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及其 常設機關,依據《憲法》,有權為香港的有關事

問題及困難,亦懂得適當地為自己訂定清晰的目標。 學者 Grotberg 曾指 出,擁有抗逆力之小朋友 (9 至 11 歲) 能認識自己的情緒、用語言及不傷

1 朋友居五倫之末,其實朋友是極重要的一倫。 /所謂友誼實 即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良好的關係,其中包括瞭解、欣賞、信

注意本文引用的語句典實及其內容。所有典實,不但須說明其意義

為使「苦路」的教育價值能充分發揮,在學校舉行這禮儀時,可留意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