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納博科夫俄文小說中「瘋狂」主題的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納博科夫俄文小說中「瘋狂」主題的探討"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納博科夫俄文小說中「瘋狂」主題的探討 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計 計 執 執. 畫 畫 行 行. 類 編 期 單. 別 號 間 位. : 個別型 : NSC 98-2410-H-004-156: 98 年 08 月 01 日至 99 年 10 月 31 日 : 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鄢定嘉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李鴻儀. 報 告 附 件 : 國外研究心得報告.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01 月 31 日.

(2) 目錄 2 3 16 18. 中文摘要 報告內容 參考文獻 計畫成果自評 .  . 1  .

(3) 中文摘要 「瘋狂」是一種精神疾病的顯現,其定義非常繁雜,可從心理學、醫學、哲 學等層面探究。「瘋狂」也是俄國文學中一個重要主題,在十九世紀的普希金、 果戈理、杜斯妥也夫斯基、契訶夫及二十世紀象徵主義作家索洛古勃、布留索夫 等人的創作中,都可以看到「瘋人/狂人」的形象。每位作家因為手法、流派、 世界觀的不同,對此主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瘋狂」主題貫穿俄僑作家納博科夫的俄文小說,成為其歐洲時期的創作母 題。無論短篇小說〈喬巴的歸來〉、〈巴赫曼〉、〈恐懼〉,長篇小說《盧仁的 防守》、《絕望》等,都可見到瘋狂的主角形象,在其他作品人物中,也有類似 瘋狂的舉止行為。因此可說「瘋狂」是作家創作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本計畫以 納博科夫的俄文小說為研究對象,探討小說中人物異常的行徑,並試圖剖析「瘋 狂」主題與作家世界觀之間的關係。. 關鍵詞:納博科夫、瘋狂、手法、流亡、世界觀.  . 2  .

(4) 一、前言 「瘋狂」是俄國文學中重要的主題之一。十九世紀的普希金、果戈理、杜斯 妥也夫斯基、契訶夫等,都創造過「瘋人/狂人」的形象。普希金《青銅騎士》 (Медный всадник)中的葉甫根尼、 《黑桃皇后》(Пиковая дама)中的赫爾曼 等人物類型,反映首都彼得堡的建立,為人們帶來無與倫比的心理影響,前者因 為自然災害果戈理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狂人,則表現在《狂人日記》(Записки сумашедшего)、《地下室手記》(Записки из подполья)、《狂人之夢》(Сон смешного человека)當中,契訶夫則有《套中人》(Человке в футляре)、《第 六號病室》(Палата № 6)等涉及瘋狂議題的著名創作。在這些創作中,人物發 瘋的因素多源自社會、生活環境的影響。 十九與二十世紀交界之際,工業革命為人類帶來快速變動的生活,加上各國 紛紛而起的革命、戰爭,使得人心大受影響,此時精神分析學的興盛,充份顯示 對科學界對人的心理與性格之濃厚興趣。到了二十世紀初,因為社會快速變化, 加上尼采、叔本華等哲學家的影響,人的意識經常發生本質的分裂,表現出不同 程 度 的 瘋 狂 行 為 。 象 徵 主 義 作 家 索 洛 古 勃 ( Ф. Сологуб ) 、 布 留 索 夫 ( В. Брюсов ) 等 人 的 小 說 《 小 惡 魔 》 ( Маленький бес ) 、 《 燃 燒 的 天 使 》 (Огненный ангел)中,即反映出世紀末的瘋狂亂象。 瘋狂主題在俄僑作家納博科夫(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боков, 18991977)的創作中,也佔極重要地位。如《盧仁的防守》(Защита Лужина)中, 主角盧仁因過度沉湎於西洋棋世界,導致意識錯亂,無法分辨現實與虛幻;《絕 望》(Отчаяние)的主角則認定某日偶然遇見的某人和他長得一模一樣,瀕臨破 產的他,於是想出偷天換日的辦法:殺掉自己的「同貌人」(двойник),好領 取高額的保險金;《洛麗塔》(Лолита)的主角亨伯特少年時期未竟之美麗愛情 使他多次入住精神療養院,最後他因殺人而被捕,小說主要內容是他的「獄中 書」,書寫對往日戀情的回憶,並陳述自己對未成年的洛麗塔的迷戀,以及他們 兩人在美國境內長達一年的「逃亡之旅」;《幽冥的火》(Бледный огонь)之中 的金波特幻想自己是北方「冷珀國」出逃的國王,而謝德的作品,則是禮讚他的 詩歌。 在納博科夫筆下,人物的意識經常與現實脫節,或活絡於想像世界,甚至表 現出妄想、意識分裂、偏執等精神病狀。本計畫即以瘋狂為研究納博科夫創作的 一個面向,並以他的俄語小說為探討對象,分析瘋狂主題在作品中的呈現。 誠如多里寧(Александр Долинин)所言,意識為納博科夫的創作主題之 一,它表現在人物對過往年華的過度追憶、豐富卻混亂的想像力、不斷重複的夢 境當中(Долинин 2004: 33)。除此之外,鏡子母題和與其相關的雙重人格主 題,皆為本計畫關注對象。 二、納博科夫俄語小說中的瘋狂主題 1. 回憶與瘋狂──〈喬巴的歸來〉(Возвращение Чорба).  . 3  .

(5) 〈喬巴的歸來〉是納博科夫第一本小說集《喬巴的歸來》的開篇小說。俄國 流亡作家喬巴之妻在蜜月旅行途中觸摸電線猝死,為了讓妻子的形象完美不朽, 葬禮尚未舉行,喬巴就決定重返兩人走過的路線,最終回到起點──舉行婚禮的 德國小鎮。在妓女的協助下,他完成了最後考驗──在與妻子共度新婚之夜的小 旅館住一晚。他的岳父母克來爾夫婦卻在妓女尚未離開前來到旅館。 記憶主題是納博科夫創作的重要主題之一,它在《瑪申卡》( Машенька)、《天賦》(Дар)等作品中得到很大的發揮。學者哈辛(Г. Хасин )說過:「納博科夫認為記憶是特殊的視覺種類。記憶活動的基本參數──距離 、觀察的角落、照明──在作家的創作中都變成視覺活動,或者,更精確地說, 是感性知覺的活動。過去靠所有的物質象徵存在,包含顏色、紋理、重量、味道 與氣味。過去被當做現在體驗,有時甚至比現存的實物世界更加真實。」 唯有透 過感知的努力,方能看清已然遠去的過往生活。如此一來,透過視覺的移動 (направление зрения),才能重尋往日時光(Хасин 2001: 115-116)。 小說主角喬巴在喪妻後,努力搜尋記憶中所有與妻子相關的細節:石塊奇特 的輪廓、覆滿銀色鱗片的小屋、黑色的雲杉、白色急流上的小橋1;人行道上的枯 葉散發紫羅蘭的氣味、一灘小水窪,像沒沖洗好的相片(I: 286)。顏色、氣味、 光線為喬巴回憶的片段增添抒情色彩 。他想起結婚前夕與未婚妻走在街上,看著 她活潑的身影,覺得落葉散發什麼氣味,他的幸福就是什麼氣味(I: 287)。視覺 印象與過往連結,使得失去的痛苦得以得到救贖,因此喬巴認為,假如收集他們 一起注意到的全部細節,假如他能重建尚未遠離的過去,她的形象即將不朽,對 他而言,就可以永遠取代她(I: 284-285)。 喬巴沒有通知岳父母女兒的死訊,回到小城後,也只請女僕轉告妻子生病的 訊息。他想獨自擁有苦痛,不願與旁人分享。他覺得,她的死是前所未有的罕見 事件,而且沒有一種死法比它純淨──她觸電身亡,電線傳輸至玻璃內,會發出 最乾淨、最明亮的光線(I: 284)。他想獨自承受喪妻的苦痛,並將妻子的形象銘 刻記憶之中,回到德國小城後,喬巴覺得自己回到了記憶的源頭。建構妻子形象 這個既痛苦又甜蜜的考驗即將結束,只剩在度過新婚之夜的房間度過一夜。到了 明天,考驗就會結束,而她的形象就完整了(I: 287)。 然而,喬巴是否真的完成考驗?亡妻的形象能否永存?他的想法與行動是否 合乎常理?我們可以從人物、敘事者及作者觀點,小說情節布局,以及細節的象 徵意義等層面來思考這些問題。 乍看之下,主角是一個癡情的丈夫,但在其他人物看來,是否真是如此?喬 巴和岳父母在出身和價值觀上是衝突的。 喬巴受不了岳父母庸俗的價值觀,新婚 當天帶著妻子逃離婚宴,到骯髒昏暗的小旅館投宿,此舉讓岳父克來爾覺得這個 人不正常(I: 283),。                                                                                                                 1. Набоков В.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в 4 томах. –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Правда», 1990, Том 1. – С. 284. 本文出自該作品集之引言,不再另行做注,僅在引言後的括弧中以羅馬數字標明冊數,以阿拉伯 數字標明頁數。譯文皆為筆者自譯。.  . 4  .

(6) 在其他人物眼中,喬巴的言行舉止甚是怪異。岳父家為他開門的女僕說:「 他晶亮的眼神很嚇人,似乎很久沒刮鬍子」(I: 287);在陪他回到旅館的妓女眼 中,他可能是個有性怪癖的人(I: 288),夜裡她被喬巴的尖叫聲嚇醒,看到他指 縫間一隻眼睛瘋狂地燃燒(I: 289)。 喬巴的不正常只是旁人的觀點嗎? 白天,喬巴覺得妻子的幽影伴隨他,指引他尋找往日美好的細節,然而每到 夜裡,她虛構的存在讓他覺得可怕,因此,回程的三週以來,他幾乎沒有睡覺( I: 285)。為了要完成最後的考驗,他走向平日不熟悉的街區,尋找妻子的替代者 。但夜裡他悠然轉醒,翻身側躺,看見躺在身旁的妻子,於是驚聲尖叫(I: 289) 。從這段引言可以看出,主角外在行為與內心狀態是衝突的。這樣的衝突,造成 「妻子/妓女」、「靈/肉」界限的模糊,為小說的瘋狂主題引出序曲。 喬巴找妓女共度一晚的目的不在享受肉體的歡愉,因此,回到旅館後,他立 即倒頭呼呼大睡。事實上,他與妻子新婚之夜離家後,當晚他只親吻了妻子的頸 窩(286),其他什麼事也沒發生。在主角的心中,妻子可愛、純潔,但他找來 當亡妻替身的妓女,不只一次和其他男人來到喬巴投宿的旅館(288)。「妻子 」與「妓女」形象的重疊,成為小說中最弔詭的部份。 小說中還有一個細節值得特別注意,就是俄耳甫斯(Orpheus)雕像。旅館 座落在歌劇院的後方,從喬巴的窗口向外望,看得見劇院的一角,以及俄耳甫斯 的肩膀(289)。 俄耳甫斯是希臘神話人物,太陽神阿波羅與繆斯女神卡利娥帕之子,具有極 高的音樂天賦。伊阿送之所以能制服守護金羊毛的巨龍,全都歸功於美蒂亞與俄 耳甫斯。凱旋勝利後,俄耳甫斯回到原本居住的地方,每天清晨到溪邊撫情歌唱 ,仙女歐律狄刻深受其歌聲感動,不久後兩人結婚。婚後某日歐律狄刻漫步草叢 中,一條毒蛇咬了她一口,使她立即喪命。俄耳甫斯深受喪妻之痛的打擊,為了 見妻子一面,他來到冥府,用歌聲感動冥王,得到了帶回妻子的獎賞,唯一的條 件是離開冥府前不得回頭看她。思妻甚深的俄耳甫斯忍不住回頭看了妻子,結果 卻是永遠失去了歐律狄刻。 在這裡,我們看到小說細節與神話間有趣的關聯:喬巴和俄耳甫斯一樣,都 希望尋回妻子。由此看來,俄耳甫斯的雕像不僅是小說客觀現實的細節之一,他 尋妻的神話還指涉小說情節發展,也是理解主角異常行為的關鍵。這個細節具有 象徵意義,是構成小說情節,理解文本主題及中心思想的重要因素。 在小說結尾處,克來爾夫婦前來旅館探望女兒,卻被旅館門房擋在喬巴房間 門口。門房認識妓女,因此對他們說:「他帶著女士。」(I: 289),不知女兒已 經身亡的克來爾夫婦堅稱那位女士就是他們的女兒。當房門打開,妓女衝出門外 ,門再度掩上。門房與妓女留在走廊上側耳傾聽。門房把手指湊到唇邊,小聲說 道:「他們沒說話。」(I: 290)這個場景製造作品的高潮,故事隨即嘎然而止。 站在房內、沉默不語的三個人,會有什麼樣的對話?「開放的結局」(открытый финал)留下許多想像空間。.  . 5  .

(7) 看在讀者眼中,喬巴向岳父母隱瞞妻子過世的消息,還選擇妓女做為妻子的 替身,認為只要重現新婚之夜,自己就能完成最終考驗。他的癡情令人同情,但 他的起心動念與行為,卻又違反常理,使人感覺怪異、不正常。喬巴和俄耳甫斯 一樣功虧一簣,無法將亡妻從冥界帶回人間。 2. 藝術與瘋狂──〈巴赫曼〉 〈巴赫曼〉寫的是音樂家的故事。巴赫曼是一位才華洋溢的作曲家及鋼琴家 ,在經紀人Зак的安排下,到世界各國巡迴演出。某次晚會結束後,他認識了有 夫之婦彼洛娃(Перова),兩人展開長達三年的關係,每當巴赫曼演奏時,她總 坐在前排聆聽。巴赫曼性喜杯中物,在演奏會與演奏會之間,經常流連小酒館。 在慕尼黑的音樂會前巴赫曼照例失蹤,彼洛娃在陰雨綿綿的秋日尋人未果,卻因 此染上感冒。演奏會當天,巴赫曼發現彼洛娃沒有現身,於是拒絕演奏,Зак為 了挽救票房,緊急打電話要求重感冒的彼洛娃趕到劇院。 當彼洛娃抵達表演場地,巴赫曼已不見人影。她搭著計程車到郊區的小酒館 尋找愛人,卻毫無所獲。最後她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旅館,赫然看見巴赫曼就在 房內。當天彼洛娃因病重陷入昏迷,在她死後,巴赫曼發狂並消聲匿跡。六年後 ,Зак在瑞士小車站的音樂機前偶遇巴赫曼,卻因身邊帶著女友而未與他打招呼 ,再過幾年,巴赫曼死於瑞士某座小城的療養院。 M. T. Naumann認為〈巴赫曼〉的敘事結構非常複雜,從時間的觀點看來, 這篇故事的時間長達十年,卻呈點狀安插於敘事之中(主角相遇的夜晚→敘曲、 慕尼黑音樂會事件與彼洛娃之死→高潮、瑞士小車站上的巴赫曼、巴赫曼的死訊 →尾聲),故事發生的空間更失去明確輪廓,僅以地名標誌空間的轉換。這樣的 技法,使得〈巴赫曼〉所承載的容量,超過短篇小說(рассказ)2 的體裁要求( Naumann 1978: 154-155)。 納博科夫在小說中置入兩位敘事者──「我」和Зак,並以倒敘法引出故事: 「我」在報上讀到巴赫曼的死訊,想起Зак對他講過的故事。Зак擁有關於主要人 物的第一手資料,但他僅看到外部世界中的他們:巴赫曼不正常,彼洛娃深愛巴 赫曼,音樂家一點也不愛她;「我」並不認識男女主角,但他的敘事視野中除了 他們,還納入Зак的形象。「我」跨越第一人稱的局限性,深入人物內心世界, 看到Зак所不能領略的愛情,並感受彼洛娃的深情與巴赫曼的悲劇,成為「全知 全能的敘事者」(omniscient narrator)。 然而,精巧的敘事布局並不足以充份論證納博科夫想表述的中心思想,因此 ,論文作者試圖從「瘋狂」這個面向出發, 二十世紀初,尼采在〈酒神世界觀〉與《悲劇的誕生》兩篇著作中,用太陽 神阿波羅與酒神戴奧尼索斯來象徵藝術的起源,並探討其本質、作用,以及對人 生的意義。哲學家認為,太陽神象徵製造夢境、幻覺的衝動,和酒神一樣具有非                                                                                                                 2. 在俄國,小說依其篇幅、人物、時空跨度與事件複雜度,分為長篇小說(роман)、中篇小說( повесть)與短篇小說(рассказ、новелла)。.  . 6  .

(8) 理性的特質。酒神「追求解除個體化束縛、復歸原始自然的體驗」(尼采 2007: 67)。 音樂家巴赫曼喜好杯中之物。每當演奏會結束,他就消失無蹤,躲進小酒館 恣意暢飲,即便如此,他音樂家的特質仍顯而易見: 出入一些不入流小酒館的訪客,都見過個子矮小、身材健壯的先生,濡濕的 眼睛發紅,像潰瘍一樣;他總是坐在一旁,卻樂意請每個來和他說話的人喝酒。 調音的老頭和他喝過幾次酒,認為此人是同業,因為巴赫曼只要喝醉,就會以手 指敲打桌面,輕聲發出準確的音階(I: 331)。 小酒館龍蛇混雜,巴赫曼和所有人打交道,結識水手、吃過牢飯的人、一身 是病的運動員,以及許多安靜有禮的扒手;他曾經因為打壞駐酒館小提琴手吃飯 的傢伙而遭到毒打;喝得爛醉的時候,也跟著妓女回家。這些打破一切禁忌,狂 飲濫醉,放縱性欲的乖張行為,未嘗不是尼采所謂的「酒神狀態」:「對人生日 常界限的毀壞,包含一種恍惚的成份,個人過去經歷的一切都淹沒其中」(尼采 2007: 51)? 在藝術中,充份代表酒神精神的就是音樂。身材短小、笑容靦腆、不修邊幅 的巴赫曼是知名度很高的鋼琴家,演奏技巧令人讚嘆: 巴赫曼以無與倫比的技巧解決對位,用不和諧的音階召喚驚人的和諧,── 再以三重賦格追蹤主題,優雅且狂熱地與之玩耍,就像貓捉老鼠──他假裝放掉 主題,突然之間,帶一抹狡猾的微笑,俯身面向鍵盤,雙手歡騰地敲擊,輕而易 舉地追上它(I: 331)。 雖然藝術家與瘋狂有直接的關係,但在〈巴赫曼〉中,真正導致藝術家瘋狂 的因素為彼洛娃。因此,透過愛情主題的探討,可以更深入理解這部作品的真正 涵義。 在認識彼洛娃的當下,巴赫曼立即向Зак討酒喝,可以想見愛情為他帶來的 悸動。他們兩人的關係看在Zak眼中非常奇怪,因為巴赫曼幾乎從不與彼洛娃說 話,每當她執起他的手,對他殷殷勸導時,他會掙脫,用手拍打她,扯著嗓子尖 叫,彷彿稍微碰觸就會刺痛他,接著他會裹在棉被裡哭泣許久(I: 331)。除了這 些孩子氣的舉動外,巴赫曼對愛人的態度也很粗魯,有一回甚至像猴子般,突然 撲上去咬彼洛娃,只因她想為他調整領帶(I: 332)。 彼洛娃追隨巴赫曼的腳步,任何一場演奏會上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她也是 巴赫曼的「繆斯」,在兩人相戀的三年間,巴赫曼的演奏愈來愈精湛,也一次比 一次瘋狂(I: 331)。他創作了令人讚嘆的D調交響曲,以及好幾首複雜的賦格曲 。在慕尼黑的音樂會上,當他發現彼洛娃不在場,根本無法演奏: 他用手帕擦拭雙手,帶著怯生生的微笑,環視大廳的第一排。微笑驟然消失 ,巴赫曼皺起眉頭,手帕掉至地面。他再度審視一張張臉龐;接著他的雙眼落在 第一排中間空蕩蕩的位置上。此時,巴赫曼砰地一聲蓋上鋼琴,起身來到舞台前 沿,他翻著白眼,像芭蕾舞者舉起微屈的雙手,跳了兩、三個奇怪的舞步。(I: 333).  . 7  .

(9) 雖然Зак在敘事中提及巴赫曼和彼洛娃奇怪的關係,也認為音樂家並不愛這 個人稱跛腳聖母(I: 330)的有夫之婦,但從這段描述當中,讀者可以清楚感受到 ,巴赫曼只為彼洛娃一人演奏,足見兩人之間情意的橋樑正是音樂。 彼洛娃彌留的時刻,是本篇小說發展的高潮之處。在這裡,敘事者「我」綜 和Zak的故事,並對藝術家與愛人之間的關係,做了形而上的解讀:那一剎那, 巴赫曼與彼洛娃感受了生命最崇高的幸福瞬間: 我認為,這是彼洛娃生命中唯一幸福的夜晚。我認為,這兩個人──半瘋的 音樂家與垂死的女人,在這個夜晚找到了世界上最偉大詩人都夢不到的話語( слова)。第二天早上,當怒氣沖沖的Зак來到飯店,他發現巴赫曼帶著崇高沉靜 的微笑,望著彼洛娃,而她橫躺在大床上,身上蓋著格紋被單,早已失去意識。 巴赫曼望著女友燒紅的臉頰,不知在想什麼;或許,他以自己的方式,瞭解她身 體的不安,疾病的哆嗦與熱度,但是疾病代表的意思,卻完全沒進入他的腦袋。 Zak叫來醫生。一開始巴赫曼怯生生地微笑,不信任地看著他們,接著揪住醫生 的肩膀,他跑開,敲打自己的額頭,然後焦急地走來走去,牙齒咯咯做響。當天 她沒恢復意識就死去了,但幸福的表情始終沒有離開她的臉龐。(I: 335) 彼洛娃去世六年後,Зак才在瑞士小城的火車站見到巴赫曼。此時的他已完 全瘋狂。一小群人圍著一個身材矮小、身著黑色外套、頭戴黑色帽子的人,他一 面把銅板丟進音樂機的縫隙,一面嚎啕大哭。他哭泣著聆聽微弱的音樂聲,後來 機器壞掉,銅板卡住,他開始搖晃機器,也哭得更加響亮,然後突然離去。(I: 335) 巴赫曼的瘋狂與創作和愛情有關,在這篇故事(фабула)與情節(сюжет) 不一致的小說中,兩位敘事者冷酷(Зак)與溫情(「我」)的語調交錯,雙聲 的敘事結構深化故事悲愴色彩。而藝術家與瘋狂之間的聯繫,在長篇小說《盧仁 的防守》中,將得到更多的發揮。 3. 人格分裂的最佳範例──〈恐懼〉(Ужас) 〈恐懼〉寫於1927年,其特點為在於全篇幾乎沒有情節:敘事者陳述他與自 我、最親近的女人乃至全世界的疏離經驗,在他的恐懼達到最高點時,接到女友 病危的通知。她去世後,他沉浸在失去的痛苦中,得以忘卻對存在的恐懼,然而 ,他的內心非常清楚,當相同的恐懼再度襲來,他將無處可逃。 小說開頭,敘事者就為我們「展示」了自己的內在狀態: 我經常發生這樣的事:從椅子上起身,點上電燈,突然看到鏡中的自己。我 已經不習慣自己,看著鏡中的影像,竟認不出那就是我。我愈仔細地觀看自己的 臉──陌生的、眨也不眨的眼睛、顴骨上閃閃發亮的毫毛,鼻翼的暗影,──愈加 堅決地告訴自己:這就是我,某某人,──於此同時,我也更加困惑,為何此人 會是我,因此,就更難稱鏡面上的臉為莫名其妙的「我」。( I: 397) 鏡子是納博科夫作品中經常出現的物件,也是理解作家「雙重世界」( двоемирие)主題的關鍵之一。在納氏的小說中,鏡子具有不同功能:在《國王.  . 8  .

(10) 、皇后、傑克》中,鏡子映照真實世界的庸俗虛假;在《盧仁的防守》中,鏡面 反影主角的悲劇命運;在《偷窺》(Соглядатай)和《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 生 活 》 中 , 鏡 子 則 成 為 寓 喻 ( аллегория ) , 暗 喻 創 作 與 個 性 的 至 高 境 界 ( Злочевская 2002: 146)。在〈恐懼〉中,鏡子是一種記號,暗示主角的意識分裂 。 與自我疏離的恐慌感,也出現在某次與女友的獨處之時:她的存在使我沒來 由地感到恐怖,而且遠比在火車站沒能立刻認出她還來得恐怖。我覺得恐怖,因 為房裡有另一個人,「另一個人」這個概念本身讓我覺得可怕。我明白為什麼瘋 子認不出身邊的人 (I: 399)作者重複運用無人稱句「мне страшно」,強調 敘事者內心的感受並非理智傳輸,而是情緒不自主的迸發。此外,不斷反複的「 恐怖、可怕」(страшно, страшнее, страх)和「恐懼」(ужас, ужасно)等詞彙 構築小說主軸的語義場(семантическое поле)。 雖然「異化」(отчуждение)感覺持續的時間不長,已經顯示敘事者處於正 常與異常的邊緣,他的症狀,與上世紀二○年代瑞士心理學家E. Bleuler提出的「 精神分裂症」(шизофрения)類似。 精神分裂症有四種基本病徵:情感錯置、聯想能力喪失、相互矛盾與孤獨癖 (аутизм)。而這些病徵,或多或少地表現在小說敘事者的話語與行為中(Букс 2005: 175-179)。 從表面的敘事結構看來,〈恐懼〉結合「意識流小說」與「自白小說」( исповедь)的體裁特點,敘事者試圖找到正確的話語,描述、甚至嘗試定義自己 的意識狀態。在他述說觀看鏡面卻認不出自己的自我疏離感受時,他以在火車站 和熟人久別重逢的感覺做比喻:相會的瞬間,卻感到相當陌生,並稱之為「神秘 的感覺缺失」(таинственная анестезия)。他還以偌大的劇院燈光突然暗下,驚 慌張惶的尖叫聲此起彼落,待燈光重新亮起,一切復歸平靜的場景,比喻每當想 到自己難免一死的恐慌心境。 這些譬喻乍看之下並無異處,然而,深入閱讀文本,可以發現,離別後在車 站月台相會,劇院裡尖叫的場景,實際上都是敘事者與女友相處時的親身體驗。 也就是說,敘事者無法分辨真實發生的事件與聯想能力的差別,是為精神分裂的 表徵之一。 另一個精神分裂的特徵是敘事者紛亂的話語。他不斷尋找正確的文字來描繪 自己的意識:我尋找正確的解釋,但在詞語的倉庫裡,沒有任何適當的字眼待命 ,我徒勞無功地推敲,但沒有一個詞合我的意(I: 398);這會我又覺得詞語真是 笨拙的武器(I: 398);我很想把接下來要說的話標上斜體,不,不是斜體,而是 某種無人知曉的全新(I: 400)。在一番搜索後,他才終於找到適合的言語:上街 後,我立刻……是的,我終於找到正確的詞語,趁它們還沒黯淡,我得趕快記下 來(I: 400)。 敘事者精神分裂的最有力論證,在於他所經歷的「最高恐懼」(высший ужас)、「特殊恐懼」(особенный ужас)。某次出差,敘事者來到一個「非俄.  . 9  .

(11) 羅斯的城市」,一夜無眠後,赫然發生自己與世界完全斷裂,此時他親身體驗了 「最高恐懼」: 當我來到街上,突然看見世界的原本面貌。要知道,我們總是安慰自己,認 為沒有我們,世界就不存在,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存在;我們覺得死亡、 無盡、星球的原因,在於它們是我們之外的概念。就這樣,在這個恐怖的日子裡 ,因為失眠,我感到空虛,我來到街上,在這個偶然的城市裡,看見房子、樹木 、汽車、人們,我的心靈突然拒絕接受它們原本的樣貌。我和世界的關係斷裂, 我是我,世界是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沒有任何意義。我見到了它原本的樣貌 。(I: 400-401) 當恐懼達到最高點,敘事者已放棄博鬥,他覺得自己不再是人,而是裸露的 視覺、漫無標的的目光,在毫無意義的世界中移動。他踉蹌地回到下榻的旅館, 旅館工作人員遞給他一張紙條:她快死了。女友之死使敘事者免於發狂,因為人 類平凡的痛苦(I: 402)佔據他的全部生活,其他的感覺無法趁虛而入。 如果敘事者內在意識的活動表現「精神分裂症」的病徵,那麼,造成他瘋狂 的主因,是對死亡的焦慮。深夜時分,敘事者會想起自己的生命有限,所以覺得 驚恐:有時我的內心會覺得很悶,當我仰躺在床上,眼睛瞪得老大,使盡全力抑 制恐懼、思考死亡、光從日常生活的角度瞭解它,不靠任何宗教或哲學思想。( I: 398) 正如列維納斯(2006)所說,對死亡的焦慮和面對存在的焦慮系出同源( 5)。在〈恐懼〉當中,除了不斷重複的「恐懼」、「害怕」等字眼外,敘事者 也多次提及「孤獨」、「空虛」等詞彙。描寫與世界關係斷裂的狀態時,他使用 「無意義」一詞多達七次:活在世上沒有意義;我看著房子,它們失去了平常的 意義;一切如夢般滑走,只剩下無意義的輪廓;如果不斷重複同一個普通詞彙, 它就會變成無意義的聲音;我愈仔細觀看人們,他們的面容就更加沒有意義;可 怕的真實樣貌,可怕的無意義;我已經成為漫無標的的目光,在無意義的世界裡 移動(I: 401-402)。最後只剩下生理感受:想要嘔吐,想要尖叫,如此的反應, 讓人不禁聯想到沙特的《嘔吐》,以及孟克的名畫《吶喊》。 和巴赫曼與彼洛娃的愛情一樣,〈恐懼〉敘事者與女友的感情也非旁人所能 瞭解。「疏離」的感受與「死亡」的恐懼交織成一張網,將敘事者捆綁在存有的 怖慄之中,唯有「她」是拯救他的良藥。她彌留之際,他不再思考何為生,何為 死,不再害怕生死問題。此時他的意識仍出現分裂: 在輕聲囈語中,在死前的想像中,她看得見我。只是她眼前出現了兩個人 ──她看不見的我本人,以及我看不見的我的同貌人。後來只剩我一個人,因為 我的同貌人和她一起死去(I: 402)。 而當時光流逝,她的形象在敘事者的心中變得更完美也更無生命,當回憶像 窗口燈火般逐一熄滅,敘事者發瘋的命運將無可避免。小說結尾的自述,將該作 品的存在議題表露無遺:.  . 10  .

(12) 我知道自己注定失敗,曾經經歷的恐懼,對存在的既無助又害怕的感受,未 來必定再度包圍我,到那時,我就沒救了(I: 402)。 鮑伊德(B. Boyd)認為,〈恐懼〉是「非常抽象」的小說。它與納氏同時 期作品的內容、風格迥然不同,其中表述作家最愛的主題之一──意識的重要性 、人性本身的怪異突梯,只要我們離開日常生活軌道,靜伺一旁的恐懼會以迅雷 不及掩耳的方式向我們進攻(Бойд 2001: 309)。 〈恐懼〉在人物與主題的設定上,與〈巴赫曼〉有雷同之處。它們的主角都 是藝術家:巴赫曼是音樂家,〈恐懼〉中不知名的「我」則是文字工作者,而且 可能是詩人。納博科夫在這兩篇小說中,都闡述了創作者的瘋狂,愛情則在他們 與客觀現實脫離的情況中扮演不同角色。差異在於巴赫曼因為彼洛娃的去世而徹 底瘋狂,〈恐懼〉則正好相反──愛人的去世使敘事者暫時免於瘋狂。但是,意 識已經分裂的他,也不可能回到正常的心理狀態。 4. 天才的瘋狂圖景──《盧仁的防守》 「精神分裂」一詞出現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那是「分裂、動蕩、疏遠的 時期。藝術、音樂和文學重點強調分裂、破碎、崩潰以及無法控制的中心。」( 紐曼 2004: 231)俄國哲學家魯德紐夫(В. Руднев)在《二十世紀文化詞典》中 如此詮釋精神分裂:「每個文化中,每個藝術潮流中,都有固定的性格類型。二 十世紀文化的主要特點,就是精神分裂。」(Руднев 1998: 31)他還認為,孤獨 癖與新神話主義和現代主義密切相關。納博科夫成長於俄國現代主義方興未艾的 現代主義時期,世界觀自然受到該思潮的影響。 法國學者布克絲(Н. Букс)在〈納博科夫與精神病學:盧仁案例〉一文中, 提出《盧仁的防守》(Защита Лужина)的關鍵詞就是精神分裂,並稱其為俄國 文學中第一部以藝術手法加工精神病理學發現的作品3。 主角盧仁自幼性格內性,接觸西洋棋之後,家人才發現他是這方面的天才兒 童,在經紀人瓦連提諾夫的牽線之下,逐漸揚名國際,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才 華日顯平庸,瓦連京丟下他從此消聲匿跡。遇上與其旗鼓相當的義大利西洋棋手 圖拉提之後,他感受壓力倍增,甚至產生幻覺,放眼望去,四周皆為西洋棋盤: 當喧鬧的人群散去,棋盤並沒有馬上消失,白色桌巾上還隱約閃現規則的方塊, 在蛋糕上也出現了巧克力色與奶油色相間的相同方塊」;他甚至不再能區別未婚 妻的家與西洋棋的差異(II: 70-71)。 從醫學角度觀之,盧仁已產生幻覺,他的病症日漸嚴重,漸漸無法分辨真實 生活與棋盤世界的差異:他無法強迫自己不再冥想西洋棋。儘管他感覺很睏,睡 眠卻無法統治他的大腦:睡眠一直在尋找可以鑽進他大腦的入口,但西洋棋衛兵 佔據了每一道入口。他能夠痛苦地感受到睡眠就在那裡,距離他很近,卻游離在 他的大腦之外:疲倦地在房裡亂逛的盧仁在睡覺,在腦子裡設想棋局的盧仁卻醒                                                                                                                 3. 詳見:Букс Н. Набоков и психиатрия. Случай Лужина // Букс Н. (ред.) Семиотика безумия. Париж – Москва: Сорбонна. Рус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2005. с. 179..  . 11  .

(13) 著,他不能讓他們完美地合而為一……他發現,每次比賽後,自己比以前更難爬 出西洋棋的概念世界。甚至白天時也開始出現令人難受的分裂感覺(II: 72)。 短篇小說〈恐懼〉的主題──人格分裂(раздвоение)──重新出現在《盧仁的防 守》中。作家利用長篇小說的空間,詳細描繪主角意識分裂的過程,而他所運用 的手法,即為「清醒/夢境」(явь / сон)狀態界限的模糊。對盧仁而言,夢境 遠比清醒狀態來得更加真實、美好:這場夢中自始至終都閃現著他真實的象棋生 活。他知道除了西洋棋,一切不過是美夢一場罷了(II: 77)。 在與圖拉提對奕時,盧仁終於墜入西洋棋的無底深淵(II: 80)中,並徹底失 去時空感,最後他離開比散場地,進而昏倒於路邊,被路人送回未婚妻住處(他 口袋裡的明信片上記有她家地址)再轉送醫院。昏迷許久後的盧仁「從長途旅行 中回來了在路上丟失了他的大半行李。想回憶起丟失了什麼卻十分艱難」。他的 醫生將他童年後經歷的「西洋棋時代」稱為「迷失的時代」,這是一段「精神失 明的黑暗時代,是危險的錯覺」。盧仁的未婚妻不顧父母反對,毅然決定嫁給 他,希望能夠幫助他復原。此後盧仁的感知在過去美好回憶與現實生活中交錯, 他隱約覺得一切都在重覆,為了杜絕自己的不安,他決意積極地與命運對抗。然 而,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仍讓他覺得與棋局相彷,在一次舞會上他的中學同學認 出他,他要求立即離開:「他不得不去猜測舞會的隱涵意義。他開始在夜裡冥思 苦想,像福爾摩斯對著菸灰缸常做的那樣──漸漸地,他覺得這個組合甚至比他 起初想的更複雜,有必要再向遠處望去,再回到得病至舞會之間,思考這個生命 階段中他所有走過的棋步。」 盧仁在偶然之間找到了問題的關鍵:「他終於意識到他這一發現的真諦。西 洋棋問題中的一些組合,能夠隱晦地在實際比賽中重現,同樣,一種他所熟悉的 模式也開始連續在他的現實生活中重現。他真切地感覺到某樣東西的存在:一種 由於很久沒去注意棋步的精巧順序而產生的煩惱。他不得不設法找到一個防守的 辦法來對付這個背信棄義的組合,使自己掙脫出來;為此他必須預想它最終的結 果和它不祥的走向,然而這似乎是辦不到的。一想到重複可能還會繼續,他就變 得十分恐懼。他甚至想到去停止生命的時鐘,去永遠終止比賽,把自己封凍起 來。」 當失蹤很久的瓦連提諾夫再度出現,還邀請盧仁拍攝一部與西洋棋手相關的 電影,盧仁意識到自己即將輸掉人生的棋局,但他同時也找到唯一的出路:鑰匙 找到了,攻擊的目的也很鮮明。它將重複的路徑引向毀滅生活夢境的激情。虛空 、怖慄、瘋狂(II, 459)。於是他匆匆回家,衝進浴廁之中,並從窗口一躍而 下,如此找到「防守」的棋步。 L. Clancy(1984)認為,納博科夫在《盧仁的防守》中利用寫實主義的手 法,探討深層的存在本質(41)。盧仁並非普通人,他是西洋棋神童,他的思維 屬於藝術思維,由於自身性格因素,他的內在與外在世界呈現巨大衝突,造成他 的意識漸次偏離軌道,終於徹底分裂。又因他的妻子致力以普通人的方式幫助盧 仁度過難關,反而使得丈夫無法面對命運對自己的玩笑,最終以自殺結束生命。 .  . 12  .

(14) 5. 敘事、瘋狂與遊戲──《絕望》 鄧波(L.S. Dembo)認為,納博科夫筆下的人物經常運用想像力建構自己的 現實(Dembo 1967: 111-112);盧森堡(А. Люксембург)則注意到納氏作品中 的「矛盾性」(амбивалентность),並指出此特點與作家的創作詩學相關:「納 博科夫的每一部文本都是一套複雜的遊戲體系,其中所有元素除了表達作家對生 活及藝術的遊戲態度,主要目的在於吸引讀者和創作者與他所創造的文本進行互 動 。 」 ( Люксембург 1998: 16 ) 並 進 一 步 定 義 何 為 遊 戲 文 本 的 矛 盾 性 (амбивалентность игрового текста):文本中引發的兩種或多種閱讀方式,作者 運用這樣的方式操控讀者的接受,好使後者同時見到閱讀(及詮釋)的其他各種 可能性,主要可以從概念、敘事結構和修辭三方面分析遊戲文本的矛頓性 (Люксембург 1998: 17-18)。 長 篇 小 說 《 絕 望 》 ( Отчаяние ) 的 瘋 狂 敘 事 即 以 遊 戲 詩 學 ( игровая поэтика)建構而成。這部作品以第一人稱敘事,敘事者蓋爾曼(Герман)是俄 國僑民,在柏林經營巧克力公司,為了挽救搖搖欲墜的公司來到布拉格,意外遇 到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菲利克斯(Феликс),於是心生一計,和妻子商量製造 出自殺場景,好獲取高額保險金,實際上則是殺掉自己的「同貌人」菲利克斯。 這個敘事者自以為天衣無縫的謀殺計畫其實破綻百出,而他和菲利克斯兩人十足 的相似處,不過是他個人的想像。因此警方很快就找到了蓋爾曼在法國的藏身之 地。 在 這 部 小 說 當 中 , 納 博 科 夫 運 用 「 不 可 靠 的 敘 事 」 ( недостоверное повествование)。在小說開頭,敘事者蓋爾曼談起自己的父母:我的父親是來自 雷瓦爾的德國人,受過農學教育,已逝的母親是血統純正的俄國人,出身古老氏 族。在炎熱夏日她身著丁香色絲服,手上握著一把扇子,半躺在搖椅上。她搖著 扇子,一面還吃著巧克力(III, 333)。但他隨即否認上述說法:稍微離題一下, 關於母親這部份我沒說實話。事實上她出身小市民家庭,樸實又有些粗魯,穿著 骯髒的上衣(III, 334)。 接下來蓋爾曼聽任「記憶」(память)行事:不是我在寫,而是我的記憶, 我的記憶有其任性與規則(III, 363);松樹林發出輕輕的沙沙聲,地上覆著白學 ,沒有雪的地方露出黑色的泥土。胡說八道!六月怎麼可能下雪?要是擦掉它是 不道德的事,應該刪掉它。但真正的作者不是我,而是我不耐煩的記憶(III, 354);寫作的不是我的理智,而是我的記憶,我誤入歧途的記憶(III, 429)。 敘事者錯亂的意識侃侃而談,而理智的讀者則不受敘事者影響,冷靜觀察他 的瘋狂敘事。這種敘事策略,加深了《絕望》的遊戲本質。 盧森堡對照俄文版的《絕望》與它的英譯本。發現在英譯版當中,作家直白 的描繪蓋爾曼的意識分裂──與妻子麗迪亞做愛時,他的「另一個我」(alter ego)卻在一旁觀察:.  . 13  .

(15) 它(意識分裂)是在我到布拉格前數個月斷斷續續發生的。例如,我和麗迪 亞在床上做愛,當我做完一系列她應該享受的前戲的撫摸時,陡然間我意識到小 淘氣意識分裂向我襲來。我的臉埋在她的脖頸之裡,她的大腿開始將我夾緊,菸 灰缸從床頭櫃摔了下去,整個世界也摔了下去──但,同時,簡直不可思議,我 快樂地赤裸裸地站在房間中央,一手搭在椅背上,椅子上放著她的長襪和短褲。 一人處兩地的感覺倏然給我一種異乎尋常的震動;但這和以後事件的演變相比就 算不了什麼。在我對分裂不耐煩時,我會一吃完飯就將麗迪亞一古腦抱起扔到床 上。意識分裂達到完美的境地。我坐在離床十己步遠的扶手椅裡,麗迪亞合合適 適地躺在床上。從我這神奇有利的位置,我瞧見在床頭燈那實驗室燈光般的強烈 照明下,我背脊的肌肉有節律地起伏,她膝彎的完美之處有珠母一樣的閃光,散 落在枕上的頭髮閃爍著青銅色的光澤──當我寬闊的背脊還沒有再一次滑下去支 撐觀眾的喘息的前胸時,我只能見到她的這些部位。然後是第二道程序,這時我 才意識到我體內的兩部份越來越分裂,我就越陶醉於其中;因此,我每晚總坐在 離床幾英寸的地方,很快我的椅子的兩條後腿便移到開著門的門檻邊。最後,我 發現我坐在客廳裡──同時在床上做愛。4 蓋爾曼不只意識到自己的分裂,他也感覺妻子和她的表哥把他當作一個影 子:他們繼續了好一陣子,有時談論撲克牌,有時談論我,好像我不在房裡,好 像我只是個影子,一個陰魂,一個麻木的人;他們開玩笑的習慣,以前我並不在 乎,而此時在我看來卻充滿了含意,似乎存在的只是我的影子,而我真正的身體 則在遙遠的別處(III, 371)。 影子母題顯示敘事者的意識日漸模糊,甚至分不清「自我」: 與我一模一樣的那個人也許已經和我一樣,也在這城裡了;也許正在那城裡 等待著;這樣,我由兩個人代表著……此時我生命的所有意義就在於我有一個活 生生的倒影(III, 372)。 除了真實與幻想世界的錯置,納博科夫還運用最喜愛的鏡子母題(мотив зеркала),以反映主角脆弱的意識。而這個母題,在《絕望》中得到進一步發 揮,並且結合了「雙重人」主題(тема двойничества): 最糟的是我怎麼樣也無法適應鏡子(III, 440);當我終於回到旅館房間,在 飄忽不定的影子之中,我發現一頭鬈髮、皮膚曬得黝黑的菲利克斯正等著我。他 的臉色蒼白,表情肅然,正向我靠來。現在他刮了鬍子,頭髮滑順地向後方梳去 。他身著淺灰色西裝,繫著一條淡紫色領帶。我拿出手帕,他也拿出手帕(III, 340-341) 卡涅夫斯卡婭(Марина Каневская)在她的〈鏡像之符號學意義:艾柯與納 博科夫〉(Семиотическая значимость зеркальног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Умберто Эко и Владимир Набоков)一文中指出,揭開《絕望》主角蓋爾曼的瘋狂主要表現在他 對鏡像的曲解:賦與鏡子符號意義,並錯誤地解讀他(Каневская 2003: 211)。                                                                                                                 4.  . 譯文引自:納博科夫著,朱世達譯,《絕望》,上海:譯文,2006年,頁24-25。. 14  .

(16) 如此一來,讀者便完全能夠瞭解蓋爾曼事實上並非正常人,他誤把與自己完全不 像的菲利克斯殺掉,顯示他意識的錯亂。 四、結論 瞬息萬變的內心世界,是納博科夫筆下人物擁有的共同特點,他們或許努力 追憶過去,或許厄夢連連,或許喪失理智,進入與世隔絕的自我意識,而此一意 識,與所謂「正常」大相逕庭。 許多研究者認為,納博科夫的創作美學最大的特點,在於人物意識中現實與 想像層面的錯置與混淆 5 。阿維林(Б.В. Аверин)則認為,敘事的「無邏輯」 ( алогизм ) 為 納 博 科 夫 詩 學 特 點 , 他 將 此 種 寫 作 手 法 稱 為 「 超 寫 實 主 義 」 (гиперреализм) (Аверин 1998: 41)。 納博科夫在〈文學藝術與常識〉(Искусство литературы и здравый смысл) 一文中提到,「癲狂者之所以為癲狂,正是因為他們徹底地、不顧一切地肢解一 個熟悉的世界,卻沒有能力──或喪失了能力──去創造一個像過去的那麼和諧的 新世界」(Набоков 1998)。因此,他筆下人物的瘋狂,多肇因於內在世界與外 在世界的失調,他們往往從人格分裂開始,面對鏡面上的倒影,感到自己一分為 二。 納氏筆下另一類狂人,與「藝術」主題密切相關,如《盧仁的防守》與《絕 望》。如果盧仁屬於創作者,無法區分現實與自己的藝術之差別,最後甚至感到 幻想世界遠比真實生活鮮明,那麼蓋爾曼則是失敗的創作者,他的書寫漏洞百 出,顯現其意識的脆弱。 眾所皆知,「彼岸性」(потусторонность)是納博科夫世界觀中最特殊的一 個面向。作家擅用夢境、死亡、鏡像等母題,創造出對存在的形上探討。作家創 作中的瘋狂主題與他的倫理學、美學、形而上學等概念密切相關。因此,研究這 個主題,除了幫助研究者更深入瞭解納博科夫的藝術世界,也對探究作家世界觀 有一定程度助益。.                                                                                                                 5. 如:Dembo L.S. Vladimir Nabokov, an Introduction // Wiscansin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Vol. 8. No. 2. (Spring, 1967), pp. 111-112; Хасин Г. Театр личной тайны. Русские романы В. Набокова. М., СПб.: Летний сад, 2001. – С. 74-110。.  . 15  .

(17) 參考文獻 原典 Набоков В. В. Собр. соч. в 4 томах. Т. 1. –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Правда», 1990. Набоков В.В. Соглядатай // Набоков В.В. Итребление тиранов: Избр. проза. – Мн.: Маст. лiт. – С. 469-516. 專書及期刊論文 Аверин Б. В. Поэтика ранних романов Набокова // Набоковский вестник. Вып. 1. 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е чтения. СПб.: «Дорн», 1998. С. 31-43. Бойд Б. Владимир Набоков: русские годы: Биография.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 СПб.: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Симпозиум», 2001. Долинин А. Истинная жизнь писателя Сирина: Работы о Набокое. СПб.: 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проект, 2004. Злочевская А. В.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ый мир Владимира Набокова и русские литература XIX века.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МГУ, 2002. Букс Н. Набоков и психиатрия. Случай Лужина // Букс Н. (ред.) Семиотика безумия. Париж – Москва: Сорбонна. Рус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2005. С. 172-193. Каневская М. Семиотическая значимость зеркальног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Умберто Эко и Владимир Набоков // Новое литератур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 2003. № 2. С. 204-213. Люксембург А.М. Амбивалентность как свойство набоковской игровой поэтики // Набоковский вестник. Вып. 1. 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е чтения. – СПб.: «Дорн», 1998. – С. 16-25. Мельников Н. (ред.) Набоков о Набокове и прочем: Интервью, рецензия, эссе.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 2002. Набоков В.В. Искусство литературы и здравый смысл // Набоков В.В. Лекции по зарубеж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е. – 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 1998. – С. 465-478. Фазиулина И. В. Сон и сновидение в раннем творчестве Ф. М.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поэтика и онтология. Ижевск: Удмурт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2007. Хасин Г. Театр личной жизни. Русские романы В. Набокова. М.-СПб.: Летный сад, 2001. Эткинд Е. Г. «Внутренний человек» и внешняя речь. Очерк психопоэтики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XVIII – ХХ вв. М.: Школа «Языки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1999. Allan, Nina: Madness, Death and Disease in the Fiction of Vladimir Nabokov. Birmingham: Dept. of 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1994. Clance L. The Novels of Vladimir Nabokov.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4..  . 16  .

(18) Cortese J. The Unseeing I: Narrative masks in the Fiction of Vladimir Nabokov.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1979. Dembo, L.S. Vladimir Nabokov, an Introduction // Wisconsin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Vol. 2. No. 2. A Special Number Devoted to Vladimir Nabokov (Spring, 1967). pp. 111-126. Feder, Lillian. Madness in Literatur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890. Naumann M. T. Blue Evenings in Brlin: Nabokov’s Short Stories of the 1920s.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78. Shrayer, Maxim D. The Poetics of Vladimir Nabokov's Short Stories, with Reference to Anton Chekhov and Ivan Bunin. (Ph. D.). Yale, Spring 1995. 紐曼(P. Newman)著,趙康、于洋等譯,《恐怖:起源、發展和演變》,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列維納斯著,吳蕙儀譯,《從存在到存在者》,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 尼采著,周國平譯,《悲劇的誕生》,台北:左岸,2007年(初版三刷)。.  . 17  .

(19) 計畫成果自評 本計畫從2009年8月1日起執行,計畫執行期間,曾於中研院文哲學參加 「『 沒有主義』?文本與語境脈絡、思想與意識型態的交會」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 論文〈納博科夫與白先勇短篇小說中的「癡」與「狂」〉,宣讀本結案報告部份 內容,在會場獲得許多與會學者的好評。 納博科夫的藝術世界素以複雜著稱,本計畫以「瘋狂主題」出發,探究作家 的倫理學、美學和形而上學等方面的特點,對台灣的納博科夫研究而言,具有一 定程度意義。目前執行人正進行相關論文撰寫,預計於今年投稿《俄語學報》。 .  . 18  .

(20) 赴國外出差心得報告 計畫執行人於2010年八月二日搭乘長榮航空公司BR36出發至加 拿大多倫多, 在友人Мария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的協助下,至當地最著 名的多倫多大學圖書館收集資料。 在此圖書館中,我閱讀多筆1990年代以來與納博科夫相關的博士 論文與專書,以及數篇期刊論文。以下列舉本人覺得重要之文獻: 1. Allan, Nina: Madness, Death and Disease in the Fiction of Vladimir Nabokov. Birmingham: Dept. of 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1994. 2. Ben-Amos, Anat. Imagination and Literature in the Russian Prose of Vladimir Nabokov. Thesis (Ph.D.). Dept. of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Essex, 1999. 3. Connolly, Julian W. (ed.). Nabokov and His Fiction: New Perspective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4. de la Durantaye, Leland. Style is Matter: The Moral Art of Vladimir Nabokov.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7. 5. Grishakova, Marina. The Models of Space, Time and Vision in V. Nabokov's Fiction: Narrative Strategies and Cultural Frames. Tartu University Press, 2006. 6. Grossmith, Robert. Other States of Being: Nabokov's Two-World Metaphysic. (Ph. D). 1998. 7. Khasin, Gregory. The Theatre of Privacy: Vision, Self and Narrative in Nabokov's Russian Language Novels. Thesis (Ph.D.).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t. of Slavic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June 1999. 8. Myers, Rachel. Vladimir Nabokov: Time, Death, Memory and the Dialectic. Thesis (M.A.). Claremont Graduate School, 1995..

(21) 9. Pellérdi, Márta. The European Tradition in the English Novels of Vladimir Nabokov. (Ph. D.). 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 Budapest, 2004. 10. Shrayer, Maxim D. The Poetics of Vladimir Nabokov's Short Stories, with Reference to Anton Chekhov and Ivan Bunin. (Ph. D.). Yale, Spring 1995. 11. Tammi, Pekka. Russian Subtexts in Nabokov's Fiction: Four Essays. Tampere, Finland: Tamper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2. Wickliff, Gregory Alan. The Politics of Reception: Vladimir Nabokov's Images of the 1940s. (Ph. D). Purdue University, 1992. 13. Wood, Michael: The Magician's Doubts: Nabokov and the Risks of Fiction. London: Chatto & Windus, 1994. 14. Zunshine, Lisa (ed.). Nabokov at the Limits: Redrawing Critical Boundaries. New York: Garland Pub., 1999. 此行在多倫多停留共十五天(8/2~8/17)。國外大學的學術館藏之豐 富,令我相當欽羨。在友人的帶領下,我也領略新一代俄僑在國外 的生活樣貌:他們出版俄語報刊,在俄國超市也可購買日常飲食用 品,如酸奶(кефир)、餅乾(прянки)等等,可謂在國外形成屬 於移民「他者」的「自我空間」。這樣的體驗,加深我對1920-30年 代歐洲俄國僑民日常生活的想像,並加強了我對此一領域的研究興 趣。  .

(22) 國科會補助計畫衍生研發成果推廣資料表 日期:2011/01/30 計畫名稱: 納博科夫俄文小說中「瘋狂」主題的探討. 國科會補助計畫. 計畫主持人: 鄢定嘉 計畫編號: 98-2410-H-004-156-. 學門領域: 俄國文學. 無研發成果推廣資料.

(23) 98 年度專題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彙整表 計畫主持人:鄢定嘉 計畫編號:98-2410-H-004-156計畫名稱:納博科夫俄文小說中「瘋狂」主題的探討 量化 備註(質 化 說 明:如 數 個 計 畫 本計畫實 實際已達成 預期總達成 際貢獻百 單位 共 同 成 果、成 果 成果項目 列為該期刊之 數(被接受 數(含實際已 分比 達成數) 封 面 故 事 ... 或已發表) 等) 中研院文哲所於 2009 年九月四日 舉 辦 「『 沒 有 主 義』?文本與語境 脈絡、思想與意識 型態的交會」國際 期刊論文 0 0 0% 學術研討會,發表 篇 〈納博科夫與白 論文著作 先勇短篇小說中 的「癡」與「狂」〉 一文,對照兩位作 家短篇小說中的 瘋狂主題。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0% 國內 研討會論文 1 1 100% 專書 0 0 0% 專利 技術移轉. 申請中件數 已獲得件數. 0 0. 0 0. 0% 0%. 件. 件數. 0. 0. 0%. 件. 權利金. 0. 0. 0%. 千元 本計畫有一名碩 士級兼任助理李 鴻儀,協助收集資 人次 料與報帳。. 碩士生. 0. 0. 0%. 0 0. 0 0. 0% 0%. 0 0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研討會論文 0. 0 0 0 0. 0% 0% 0% 0%. 專書 申請中件數 已獲得件數. 0 0 0. 0 0 0. 0% 0% 0%. 章/本. 件數. 0. 0. 0%. 件. 權利金. 0. 0. 0%. 千元. 參與計畫人力 (本國籍) 博士生 博士後研究員 專任助理 期刊論文. 國外 論文著作. 專利 技術移轉. 篇. 件.

(24) 碩士生 參與計畫人力 博士生 (外國籍) 博士後研究員 專任助理 無 其他成果 (無法以量化表達之成 果如辦理學術活動、獲 得獎項、重要國際合 作、研究成果國際影響 力及其他協助產業技 術發展之具體效益事 項等,請以文字敘述填 列。). 0 0 0 0. 0 0 0 0. 成果項目 科 教 處 計 畫 加 填 項 目. 量化. 測驗工具(含質性與量性). 0. 課程/模組. 0 0 0 0 0 0 0. 電腦及網路系統或工具 教材 舉辦之活動/競賽 研討會/工作坊 電子報、網站 計畫成果推廣之參與(閱聽)人數. 0% 0% 0% 0%. 人次. 名稱或內容性質簡述.

(25)

(26)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自評表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 、是否適 合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主要發現或其他有關價值等,作一綜合評估。 1.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作一綜合評估 ■達成目標 □未達成目標(請說明,以 100 字為限) □實驗失敗 □因故實驗中斷 □其他原因 說明: 2. 研究成果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等情形: 論文:□已發表 □未發表之文稿 ■撰寫中 □無 專利:□已獲得 □申請中 ■無 技轉:□已技轉 □洽談中 ■無 其他:(以 100 字為限) 3. 請依學術成就、技術創新、社會影響等方面,評估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以 500 字為限) 本計畫以納博科夫俄文作品中的瘋狂主題為研究對象。由於納博科夫特殊的寫作手法與獨 特的世界觀,向來為研究者關注,從瘋狂角度入手,探討納氏的人物行為特徵,研究成果 不僅可以用於教學,也可進一步探究此一人物類型與俄國或西方文學傳統的關連。.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After students have had ample practice with developing characters, describing a setting and writing realistic dialogue, they will need to go back to the Short Story Writing Task

Step 1: With reference to the purpose and the rhetorical structure of the review genre (Stage 3), design a graphic organiser for the major sections and sub-sections of your

To help students appreciate stories related to the theme and consolidate their knowledge and language skills in writing stories, the English Club has organised a workshop on story

Part 2 To provide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design of the writing tasks based on the learning outcomes articulated in the LPF to enhance writing skills and foster

• To introduce the Learning Progression Framework (LPF) as a reference tool for designing a school- based writing programme to facilitat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220V 50 Hz single phase A.C., variable stroke control, electrical components and cabling conformed to the latest B.S.S., earthing through 3 core supply cable.. and 2,300 r.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