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內部控制有效性與投資效率之關聯性研究-以中國上市公司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內部控制有效性與投資效率之關聯性研究-以中國上市公司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宛瑩 博士. 內部控制有效性與投資效率之關聯性研究 政 治 大 -立 以中國上市公司為例. ‧ 國. 學. ‧.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al Control Efficiency and Investment Effectiveness - Evidence from China Listed Firms..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許琬琪 撰. 中國民國一○四年一月 i.

(2) 謝 辭 論文的出爐是將研究所兩年學習的成果集之大成,這本新血結晶,描繪了成 長的軌跡,顯示了從大學生到碩士生的距離。感謝當年得之毫米的好運,讓我得 以擠進窄門,擁有入寶山的機會。在這學術的殿堂裡,能夠恣意的跟著很棒的老 師及同學們切磋學習,讓我在邏輯推演、策略決斷、實務接軌等各方面能力明顯 提升到另一個層級。同學們的陪伴與支持,也讓我贏得了寶貴的友誼,一同經歷 過許多的酸甜苦辣,仍要待續。政大會研的兩年收穫豐盛,完全值得。 感謝林宛瑩老師的悉心指導,從論文的構想、架構、撰寫到編修,謝謝老師 細心的點破盲點、指出問題、導正方向,並不厭其煩的解答疑惑,讓我從不知道. 政 治 大 自己的研究發現。也感謝鄭桂蕙老師與戚務君老師在口試時的寶貴建議,使論文 立 內容能更加完整。. 要研究什麼、不知道怎麼研究,最後能順利完成論文的撰寫,並在台上頭頭是道. ‧ 國. 學. 謝謝馬秀如老師、吳安妮老師,受業於你們的大師風範使我受益良多,是你. ‧. 們讓我更加堅定了身為知識分子的使命,受惠於社會資源的栽培,當然要有所回. y. Nat. 饋與貢獻。在安妮老師的課堂上,時時刻刻囑咐的是要我們為台灣的企業找尋出. io. sit. 路;馬秀如老師把社會上發生的重大事件當作上課的個案教材以期勉我們扛下天. n. al. er. 下蒼生的責任。原來,我們都是有能力且被期待能夠為台灣帶來正向改變的力量,. Ch. i Un. v. 必將以為終生志業。也謝謝所有曾經指導我、照顧我的老師,是你們讓我成長蛻. engchi. 變成為今天的自己,若未來可以有任何的表現與成就,都是你們給我點點滴滴的 養分而累積。 謝謝所有同窗好友,能夠認識你們是最大的幸運。謝謝同門師姊妹璧滋、佩 柔在論文的路上一起同甘共苦,在一片資料海中,一頁頁文字獄中,三生有幸是 與你們一同闖過。闖過那上千上萬筆的內控自評報告,在各式光怪陸離的內控缺失中 理出頭緒;闖過那些拿不定主意的迷惑及高低起伏的情緒,若不是有你們一起斬妖除. 魔,獨自披荊斬棘的路途必定倍感孤獨與艱辛。 感謝高審 partner 鄭 Kevin,雖然討論報告的過程中火力四射、雖然我們都不 是那們容易妥協的人,但其實台上沉著穩健的你給了我安定的力量,才能夠順利. ii.

(3) 的完成了一場成果還不賴的 show,若高審報告是一半的畢業證書,要謝謝你幫 我完成了其中的一半。謝謝郁菁、彥霓、璧滋、雅文、馬威廉,湊在一塊總是從 互虧的爆笑聲中開始,吵吵鬧鬧聲中結束,老師不給報告成績的事件竟也被我們 遇到了,但跟大家一起的時光總是非常愉快,彥霓超讚的 PPT、馬威廉的車伕與 開心果角色、郁菁則是善良盡責的吃喝玩樂團主席,在成長的旅途上,你們是超 棒的夥伴。謝謝錦瑩、韻儒、俞自、郁琪、譚寧、曉涵,是那些與你們一起撐過 的報告海、一起走過的足跡和無數談心的夜晚,才能共同演出那場讓人流連忘返 的莊九人生。 謝謝超級好室友佩玉,謝謝一直以來的付出與照顧,回到宿舍有妳可以分享 所見所聞,討論彼此的見解與心得,開拓了新的視野與思想的層次,而看著你的. 政 治 大. 努力,也確是對我自己最大的激勵。謝謝乃瑜、維岳、美雪姊、明聰、彥士還有. 立. 橋接中心的大家,謝謝包容我的迷糊與不進入狀況,也感恩那時候對我的要求讓. ‧ 國. 學. 我可以成長快速。謝謝尚絹學妹,一直很感恩這幸運的緣分能夠成為學姊妹,也 謝謝任勞任怨的幫我跑腿,我也才能順利畢業。. ‧. 謝謝 friends 的成員,雖然大家各分東西,但是心的距離卻很近。每次回南. y. Nat. sit. 部悶心中的沙粒。謝謝珮璇,一直是最溫暖的心靈支柱。還有所有幫助我、關心. n. al. er. io. 我、鼓勵我的人,謝謝你們給予的點點滴滴,賦予生命中的許多精彩。. Ch. i Un. v. 謝謝一直支持著我的家人,好像離家越遠的地方才會越想家,每每在充滿崩. engchi. 潰與挫敗的情緒時,總會想要直接包袱款款回高雄,爸媽和阿嬤電話裡話語,總 能撫慰我躁動的心情,姊姊給的意見也總會無形中成為我抉擇的指南,還有弟弟, 那些努力與堅持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有你們,謝謝一直是我最最重要的力量。 也謝謝妳,謝謝那個努力撐過來的自己,感謝的話道不盡,就謝謝那些生命 中美好的人事物吧。. 許琬琪 謹誌 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 iii.

(4) 摘 要 本研究以 2007 年至 2011 年中國滬深交易所 A 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以 中國證監會公佈之行政裁罰、深滬兩交易所對上市公司之處分、及企業自行揭露 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之內容分析企業發生內控缺失之類型,依照中國《企業內部 控制基本規範》,將內部控制缺失依內控五大要素與五大目標予以分類彙總。並 將企業的投資效率分為投資不足與過度投資,分別探討內部控制有效性對公司投 資效率之影響。 實證結果顯示投資不足的程度與可靠的財務報導之內控目標的內控缺失存 在正向的顯著關係。而過度投資的程度與是否發生內控缺失、後勤支援活動和內. 政 治 大 內控缺失呈現顯著或單尾顯著的負向關係。整體而言,在被監管單位揭發內控缺 立 失資訊,內控有效性較低,而自我揭露愈多內控資訊,企業內控意識可能較佳之 控設計及執行的內控缺失類型、內控五大要素、及營運的效率效果之內控目標的. ‧ 國. 學. 假設下,內控缺失一定程度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內控的有效性有助於投資效 率。. ‧. n. al. er. io. sit. y. Nat. 關鍵字:內部控制有效性、內部控制缺失、投資效率、過度投資、投資不足. Ch. engchi. iv. i Un. v.

(5) Abstract Based on the sample of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over the period of 2007-2011, the research classified the companies by under investment and over investment, and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internal control efficiency on firm investment effectiveness separately The study comprehensively collects internal control reports released by listed firms and collects penalties which are released by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SSE) and the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SZSE). A further classific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wa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events, COSO Internal Control — Integrated Framework and regulations of internal control in China.. 政 治 大. In sum,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 the companies under investment, the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立. on firm investment effectiveness. On the other hand for the companies which were. ‧ 國. 學. over investment, those with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association with investment effectiveness. Moreov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nies. ‧. with defective of logistics work or the design and execu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were worse performers on investment effectiveness. Based on the COSO framework, the. y. Nat. sit.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classified by the elements, including control environment,. al. er. io. risk assessment, control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onitoring, and. n. th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operation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objective are significant or. Ch. i Un. v. one-taile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ed to firm investment effectiveness.. engchi. Collectively, if the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were disclosed by the authorities, the firms had worse internal control efficiency, while the firms which were more conscious of internal control would disclose the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themselves. The study shows that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have impact on firm investment policy, and that internal control efficiency helps promote firm investment effectiveness. Keywords: internal control efficiency,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investment effectiveness, under investment, over investment.. v.

(6)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議題及架構...................................................................................... 4 第三節 研究章節架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內部控制制度之演進及在中國的發展.................................................. 7 第二節 內部控制相關實證研究........................................................................ 17. 政 治 大. 第三節 企業無效率投資之相關文獻................................................................ 24. 立.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2. ‧ 國. 學. 第一節 研究假說................................................................................................ 32 第二節 實證模型及變數定義............................................................................ 35. ‧. 第三節 內部控制缺失之判斷及樣本選取........................................................ 42. y. Nat. sit. 第四章 實證分析結果 ............................................................................ 52. n. al. er. io. 第一節 敘述性統計............................................................................................ 52. i Un. v. 第二節 相關係數矩陣分析................................................................................ 62. Ch. engchi. 第三節 內部控制缺失對投資效率之迴歸分析結果........................................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8 第一節 結論........................................................................................................ 8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91. 參考文獻................................................................................................... 94. 6.

(7) 表目錄 表 2-1. 美國內部控制發展簡表 ......................................................................... 11. 表 2-2. 中國內部控制發展簡表 ......................................................................... 15. 表 2-3. 中美內部控制差異比較 ......................................................................... 16. 表 3-1. 變數定義及衡量方式彙總表 ................................................................. 41. 表 3-3. 內部控制缺失分類涵蓋範圍 ................................................................. 45. 表 4-8. 樣本篩選過程 ......................................................................................... 51. 表 4-1. 內部控制缺失類型分佈情形(按年統計) ......................................... 53. 表 4-2. 內控缺失出處與內控缺失類型 ............................................................. 54. 表 4-3. 內部控制組成要素的次級要素 ............................................................. 55. 表 4-7. 違反內控缺失目標與要素項目數量分配 ............................................. 56. 表 4-10. Richardson 投資效率模型變數之敘述統計量 ...................................... 58. 表 4-11. 研究變數之敘述統計量. ‧. ‧ 國. 表 4-4. 學. 表 4-5. 政 治 大 涉及內部控制缺失類型數量分配表 ..................................................... 55 立 內部控制缺失要素與目標分佈情形(按年統計) ............................. 55. Nat. sit. y. Panel A 投資不足組 ............................................................................. 58. 表 4-14 表 4-15. al. iv n C 是否有內部控制缺失及重大缺失之相關係數矩陣:過度投資組 ..... 65 hengchi U 是否有內部控制缺失及重大缺失之相關係數矩陣:投資不足組 ..... 64. n. 表 4-13. er. io. Panel B 過度投資組 ............................................................................. 59. 內部控制缺失事件類型之相關係數矩陣:投資不足組 ..................... 66. 表 4-16. 內部控制缺失事件類型之相關係數矩陣:過度投資組 ..................... 67. 表 4-17. 涉及內部控制缺失之要素相關係數矩陣:投資不足組 ..................... 68. 表 4-18. 涉及內部控制缺失之要素相關係數矩陣:過度投資組 ..................... 69. 表 4-19. 涉及內部控制缺失之目標相關係數矩陣:投資不足組 ..................... 70. 表 4-20. 涉及內部控制缺失之目標相關係數矩陣:過度投資組 ..................... 71. 表 4-21. 內部控制缺失對投資效率的影響迴歸結果 ......................................... 75. 表 4-22. 內部控制缺失類型對投資效率的影響迴歸結果:投資不足組 ......... 78. 表 4-23. 內部控制缺失類型對投資效率的影響迴歸結果:過度投資組 ......... 81. 表 4-24. 內部控制缺失要素對投資效率的影響迴歸結果 ................................. 84 VII.

(8) 表 4-25. 內部控制缺失目標對投資效率的影響迴歸結果 ................................. 86. 表 5-1. 實證結果彙整 Panel A 投資不足組 ............................................................................. 90 Panel B 過度投資組 ............................................................................. 90.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架構 ..................................................................................................... 5. 圖 4-1. 內部控制缺失類型累計次數統計 ........................................................... 52. 圖 4-2. 內部控制缺失類型年度分佈情形 ........................................................... 5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Un. v.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內部控制制度設計與執行的良窳與企業的營運息息相關。2002 年美國 Enron、 WorldCom 等上市公司發生重大舞弊案件,徹底打擊資本市場參與者的信心,也 促使產官學界再度認知內部控制不佳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美國國會隨即通過沙 氏法(Sarbanes Oxley Act, SOX)除立法強化主管機關的監督角色、確認公司 高層主管白領犯罪的刑事責任、提高財務報表品質及透明度與相關會計審計制度 的規範外,更落實了公司內部控制的建立與揭露制度。其中,302 條款要求公司. 治 政 大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ICOFR);404 條款則進一步要求管理當局及 立 會計師評估 ICOFR 的有效性。且 SOX 302 及 404 條款皆要求管理階層必須對外. 管理當局須於季報和年報中聲明已建立及維持財務報導內部控制 (Internal. ‧ 國. 學. 揭露內部控制重大缺失。. ‧. 為確保企業的永續經營,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以促進資本市場的健 全發展,保護社會公益,2008 年 6 月,中國財政部、證券監督委員會、審計署、. y. Nat. io. sit. 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以及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五部委)聯合發布《企. n. al. er. 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規範企業的內部控制架構,要求企業應定期對內控有效. i Un. v. 性進行自我評價,並出具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且得聘請具有證券、期貨業務. Ch. engchi. 資格的仲介機構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審計。2010 年,五部委再次發布基本 規範的相關指引,包含《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 、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及 《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 ,強制要求中國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於 2011 開始實 施;2012 年起則擴大至上海、深圳兩交易所之主板上市公司施行,並鼓勵公司 自願揭露其內控評價報告。中國政府期望藉由強制公司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及內 部資訊的公開化,使得公司外部人更能瞭解公司內部之運作情況並予以監督。本 研究之初步分析發現,中國公司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幾乎不會主動揭露受到證監 會與證交所懲罰之訊息,且多數公司均採用簡陋模糊之文字,報告其內控的自評 結果,顯示中國企業的內控制度規範內容只能作原則性的規定,無法訂出具體且 詳細之依循,對部分公司而言,因為缺乏主動揭露內控缺失之動機,公司的內控. 1.

(10) 自評報告僅流於形式,中國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在設計與執行上仍有改善的空 間。 自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呈現高度成長,但成長背後卻可能 存在企業投資效率不佳的問題。中國上市公司的投資效率問題呈現兩極化之現象 (經濟增長前沿課題組,2005),除發展中國家無可避免的資金短缺問題導致之 投資不足外,受到資源和地區消費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很多產業和地區也出現投 資過熱的現象。部分中國學者的研究指出,近年來中國上市公司投資存在效率不 高(姜付秀,2009) 、非效率投資(張純、呂偉,2009) ,以及過度投資行為(李 鑫、徐向藝,2008)。企業的盲目投資會嚴重影響資本的有效使用,並導致社會 資源的浪費。投資的效率也是構成公司未來成長,增加企業價值的主要動因,更. 政 治 大. 是保障投資人權益的重要基礎。因此,分析可以有效監督企業投資決策的機制,. 立. 成為中國經濟發展與企業經營亟待討論的問題。而過去探討投資效率之相關研究. ‧ 國. 學. 多以投資效率之經濟後果及抑制機制為主要分析重點。許多文獻均發現公司治理 機制能降低代理問題(Hart and Moore, 1995; Goergen and Renneboog, 2001;. ‧. Alexander, 2001; Pindado and Torre, 2002; Shleifer and vishny, 1997; Richardson,. sit. y. Nat. 2006; Biddle and Hilary, 2006),進而抑制無效率投資的發生。. er. io. 公司治理制度是影響企業經營的核心之一,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助於提升公司. al. n. iv n C h e n g c h i U(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Treadway Committee)所發布的《內部控制-整體架構. 經營的效率效果。根據 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Framework)》報告中將內部控制的架構定為「營運之效果及效率」、「財務報導 之可靠性」 、以及「相關法令之遵循」三大目標,及「控制環境」 、 「風險評估」、 「控制作業」 、 「資訊與溝通」 、 「監督」五大要素,可知內部控制制度與公司營運 極為攸關,Garittee(2003)研究指出,公司治理制度得以有效運作,在一定程 度上係仰賴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程度,故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執行係公司治理 機制中重要的一環。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應能降低無效率投資之程度。惟實務界 人士認為,當內部控制有效性越佳,制度越完備,會限制經理人投資決策之彈性, 反而可能降低企業整體的投資效率(李萬福,2011)。理論與實務之看法存在差 異,但有關文獻中鮮少探討中國A股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失與其投資效率之關係, 故本研究從內部控制的角度,探討內部控制有效性對於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 2.

(11) 本研究之資料蒐集自:中國證監會公佈之行政裁罰決定、上海證交所、深圳 證交所對違反法令與發生重大內控缺失之通報批評和公開譴責決定,以及判讀中 國上市公司在上海、深圳兩交易所揭露之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擷取發生於 2007 年至 2011 年的事件為樣本,依中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及相關配套 指引,輔以 COSO 報告架構建立內控缺失的判別標準,個別判斷各事件是否與 內部控制缺失有所關聯,歸納缺失發生的事件類型,再逐一分析該事件違反的內 部控制目標和內部控制要素,針對內部控制缺失所涉及的缺失類型、目標、及要 素予以分類彙總,並探討其與公司投資效率之關聯性。本研究期望透過實證證據 的支持,瞭解中國資本市場內部控制有效性對投資效率的影響。.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Un. v.

(12) 第二節 研究議題及架構 鑒於內部控制缺失所產生的嚴重後果,美國發表一系列從 COSO 架構到沙 賓法(Sarbanes Oxley Act of, SOX)的內部控制管制措施。其中 302 條款及 404 條款要求管理當局對財務報導相關之內部控制制度有效性提出聲明,中國也頒布 了被稱為 C-SOX 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要求上市公司對其公司內部控 制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揭露年度自我評價報告,並聘請具有證券、期貨業務 資格的仲介機構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審計。中美對於企業內部控制資訊揭露 的相關規定,為內部控制的實證研究提供素材,內部控制的相關研究得以發展。 過去鮮少有文獻探討非效率投資與內部控制有效性間之關係。Biddle,Hilary. 政 治 大. and Verdi(2009)的研究指出,財務報告品質較佳的企業,其投資決策越趨近於. 立. 正常的投資水準。財務報告是企業向員工及外界傳遞資訊的途徑,而內部控制是. ‧ 國. 學. 為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合規性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SEC, 2003) ,內部控制佳有 助於提高財務報告品質(Ash- baugh-Skaife et al. 2008; Doyle et al. 2007a) 。此外,. ‧. Cheng、Dhaliwa and Zhang(2013)的研究也發現,過去存在投資無效率跡象的. y. Nat. 公司,在按照 SOX 法案要求揭露內部控制缺失後,有助於促進公司的投資效率。. er. io. sit. 綜合前述,內部控制制度良窳應與企業投資決策之執行有關。. al. 美國 SOX 法僅要求企業揭露與財務報告有關之內部控制缺失,但依中國內. n. iv n C 部控制基本規範的定義,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與執行能合理確信企業經營管理合 hengchi U. 法合規、保護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資訊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 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等五大目標。按理,非效率投資不僅不利於保障企業的資 產安全,且不利於提高經營效率效果與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與內部控制的目標 相悖離。中國學者李萬福、林斌、宋璐(2011)對實務界人士的訪談結果卻指出, 實務界人士認為內部控制會抑制企業的投資效率,因為內部控制制度設置會控制、 限制經理人及其他參與人員的行為。依一般認知,內部控制是為健全公司治理水 準之基礎,可以減少代理問題,消除資訊不對稱以保護投資者利益,但能否達到 抑制公司非效率投資之作用,實為重要之實證議題。. 4.

(13) 基於前述,本研究之主要探討議題如下: 一、透過內部控制相關資訊之蒐集(包含:證監會、證交所處罰及企業內控自評 報告),將中國公司內部控制缺失類型歸納為資產佔用、資訊公告、董監及 經理人失職、風險管控系統、公司制度與環境、公司營運活動、後勤支援活 動、子公司之控制、內部控制設計及執行九種,並逐一判別該事件違反的內 部控制目標和內部控制要素,藉由分析內部控制缺失相關之資訊,進而瞭解 中國企業內部控制之有效性及揭露情況為何? 二、探討中國A股上市公司中,相較於無內部控制缺失之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 較差之公司,其投資是否較無效率?. 政 治 大. 根據上述研究議題,以圖 1-1 說明本研究之研究架構. 立. ‧. ‧ 國. 學. 內部控制缺失 1. 是否發生內部控制缺失 2. 內部控制缺失是否重大 3. 內控缺失發生之事件類型 4. 內部控制缺失涉及之要素 5. 內部控制缺失違反之目標. n. al. er. io. sit. y. Nat. 公司特性控制變數 自由現金流量 股價淨值比 發放現金股利 資產報酬率 持有子公司數量 財務風險(ST 公司). Ch. engchi. 公司特性變數 股權結構: 股東數量 股權集中度 機構投資人持股比例 董監治理結構: 董事會持股 監事會規模 董監高管報酬 管理費用 圖 1-1 研究架構 5. i Un. v. 非效率投資 成長機會 財務槓桿 上市年限 公司規模 現金存量 股東權益報酬率.

(14) 第三節 研究章節架構 本研究共分為五章,各章摘要如下: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議題以及研究架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以內部控制制度之演進和在中國的發展為開頭,再依序探討內部控 制缺失相關實證研究,以及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的關係。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政 治 大. 本章分為三個部份,首先為研究假說之建立,其次是變數定義與研究模. 立. 型,最後說明樣本選取、資料蒐集及本研究辨別與衡量內部控制缺失之. ‧ 國. 學. 方法。. 第四章 實證結果分析. ‧. 進行統計檢定與分析,並說明實證結果。. y. Nat. n. al. Ch. engchi. 6. er. io. 彙整研究結果,說明研究限制與建議。. sit.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i Un. v.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首先介紹內部控制制度之演進及在中國的發展,其次依序探討內部控制 相關實證研究及無效率投資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內部控制制度之演進及在中國的發展 一、歐美之內部控制發展 1929 年的經濟大恐慌時期,許多企業被發現偽造財務報表,虛構財務狀況樂 觀的假像是造成當時經濟迅速崩盤的原因之一,此事促使美國制定了《證券法》 (1933)和《證券交易法》 (1934) ,首次於法案中提出了「內部會計控制」的概. 政 治 大. 念要求證券發行人應設計並執行能為控制目的提供合理保證的內部會計控制。. 立. 1949 年,美國會計師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 國. 學. 簡稱 AICPA)隸下的審計程序委員會(Committee on Auditing Procedure,簡稱. ‧. CAP)發布《Internal Control–Elements of A Coordinated System and It’s Importance to Management and the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ntants》在其研究報告中首次對內. y. Nat. sit. 部控制給予明確的定義:「內部控制包括為保障資產安全、檢查會計資料之精確. er. io. 性及可靠性、提高營業效率,及鼓勵員工遵守既定管理政策之組織計畫及企業內. al. n. iv n C hengchi U 控制,其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不侷限於會計和財務部門的控制 ,還包括成本控制、 所採用之所有協調方法與衡量工具。」該報告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定位內部. 預算控制、統計分析、定期報告、培訓計畫和內部審計等活動。 1958 年,CAP 發布《審計程序公報》第 29 號(SAP No.29)《獨立會計師 覆核內部控制的範圍》中,將內部控制劃分為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其中,前者 涉及與財產安全和會計紀錄的正確性、可靠性有直接關係的方法和程序;後者則 主要是與貫徹管理方針和提高經營效率有關的方法和程序。 1963 年第 33 號公報《審計準則及程序—彙編》中,釐清了會計師在財務報 表審計時須查核的內部控制範圍。因為「會計控制」與財務報表之可靠性之間有「直 接而重要」的關係,故會計師必須要加以研究評估;而會計師如果認為部分管理控制對 於財務紀錄之可靠性有「重要」之關係時,亦應一併評估。 7.

(16) 1972 年第 54 號公報《查核人員對內部控制之研究與評估》中改採交易流程 的觀點來劃分管理控制與會計控制,因為交易是企業營業的基本要素。此號公報 明確定義「會計控制」包括「保障資產安全」和「財務紀錄之可靠性」兩項要素。 「保障資產安全」係指不使資產因錯誤及舞弊而損失,而「財務紀錄的可靠性」 則指對外報告的財務紀錄應具可靠性。 1973 年水門事件之後,SEC 發現 400 多家美國公司設有秘密賄賂基金行賄 外國官員,向國會建議強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以更有效的預防和偵查賄賂,美國 國會遂於 1977 年通過《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of 1977》 (反國外行賄法案, 簡稱 FCPA) 。FCPA 除了反賄賂條款外,還包含了與會計及內部控制有關之規定, 要求公司須設計和維持適當的內部會計控制系統。. 政 治 大 1988 年第 55 號公報《財務報表審計下的內部控制結構之考量》 ,首次以「內 立. ‧ 國. 學. 部控制結構」一詞取代原有的「內部控制」,擴大了會計師對內部控制的責任範 圍,不再把內部控制區分為會計控制及管理控制,而重新定義內部控制的架構係. ‧. 由控制環境、會計制度、控制程序三個要素所組成。此外,公報中提出控制環境 要素是實現控制目標的重要基礎,強調管理者對企業內部的態度和行為等內部控. y. Nat. n. al. Ch. er. io. 程序,還要對企業所面臨的環境進行評估。. sit. 制環境的重要影響,並要求會計師在評估控制風險時不僅要關注會計制度與控制. i Un. v. 1985 年,美國會計師協會(AICPA)、美國會計學會(AAA)、財務經理人. engchi. 協會(FEI) 、內部審計師協會(IIA) 、管理會計師協會(IMA)共同成立美國全 國不實財務報導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 又稱 Treadway 委員會,旨在探討財務報表舞弊產生的原因,以尋求解決之道。 1987 年,基於該委員會的建議,於該機構下成立 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COSO)委員會,專門研究內部控制問題。1992 年 9 月,COSO 委 員會《發布內部控制─整體架構》(COSO-IC),簡稱 COSO 報告,並另於 1994 年進行增補,擴大其對外界報告的範圍,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至此漸臻成熟。. 8.

(17) COSO《內部控制─整體架構》將內部控制定義如下:「內部控制係指為達 成下列各目標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1)營運之效率及效果;(2)財務報導 之可靠性;(3)相關法令之遵循。上述過程受企業的董事會、管理階層及其他 人員影響。」 根據 COSO 之定義,內部控制包含五個組成要素,它們源自於管理階層的 經營方式,且與管理的過程相結合。這五個組成要素分別為: 1. 控制環境 係指塑造組織文化、影響員工控制意識之綜合因素。影響控制環境之因 素包括員工操守、價值觀及能力;董事會及經理人之管理哲學、經營風格;. 政 治 大 控制環境係其他組成要素之基礎。 立. 聘僱、訓練、組織員工與權責分工之方式;董事會及監察人之關心及指導等。. ‧ 國. 學. 2. 風險評估. 係指公司辨認其目標不能達成之內、外在因素,並評估其影響程度及可. ‧. 能性之過程。其評估結果,可協助公司及時設計、修正及執行必要之控制作. y. sit. n. al. er. io. 3. 控制活動. Nat. 業。. i Un. v. 係指設立完善之控制架構及訂定各層級之控制程序,以幫助董事會及經. Ch. engchi. 理人確保其指令已被執行,包括核准、授權、驗證、調節、覆核、定期盤點、 記錄核對、職能分工、保障資產實體安全、與計畫、預算或前期績效之比較 及對子公司之監督與管理等之政策及程序。 4. 資訊與溝通 所稱資訊,係指資訊系統所辨認、衡量、處理及報導之標的,包括與營 運、財務報導或遵循法令等目標有關之財務或非財務資訊。所稱溝通,係指 把資訊告知相關人員,包括公司內、外部溝通。內部控制制度須具備產生規 劃、監督等所需資訊及提供資訊需求者適時取得資訊之機制。. 9.

(18) 5. 監督 係指自行檢查內部控制制度品質之過程,包括評估控制環境是否良好, 風險評估是否及時、確實,控制作業是否適當、確實,資訊及溝通系統是否 良好等。監督可分持續性監督及個別評估,前者謂營運過程中之例行監督, 後者係由內部稽核人員、監察人或董事會等其他人員進行評估。 COSO 報告獲得美國審計署(GAO)的認可,美國會計師協會 1995 年發布 了《審計準則公告第 78 號》 (SAS No.78) ,也全面接受 COSO 報告的架構。COSO 報告同時亦得到了其他國家相關專業組織的廣泛認同。在 COSO 報告的基礎上, 美國內部審計師協會於 1994 年修訂了《系統可審計性與控制》 ;加拿大會計師協 會的控制指導委員會(CoCo)於 1997 年發布了《評價控制的指導(草稿)》 ;1998. 政 治 大. 年 9 月,巴塞爾銀行監督委員會亦在 COSO 報告的基礎上提出《銀行組織內部. 立. 控制系統的框架》,其中定義了內部控制框架的目標和任務以及內部控制程序的. ‧ 國. 學. 主要控制要素。確定了內部控制主要由管理監督和控制文化、風險識別和評估、 控制活動和職責分離、資訊與溝通、監督活動與糾正缺失等五個控制要素構成,. ‧. 也得到了金融機構的回應。COSO 報告之制定可謂內部控制制度發展的里程碑。. y. Nat. sit. 2002 年,Enron 和 WorldCom 公司陸續爆發管理階層舞弊及財務報表不實的. n. al. er. io. 弊案,徹底打擊了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心,促使美國國會於 2002 年 7 月頒布. i Un. v. 《公開上市公司會計改革暨投資者保護法案》,又稱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Ch. engchi. (SOX) 。SOX 強制要求 CEO 和 CFO 須於公司的年度報告中揭露與財務報導有 關的內部控制及其影響(SOX 302),並要求公司必須建立、實施和維持有效之 與財務報導有關的內部控制制度,管理當局每年度必須提出對與財務報導有關之 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評估報告,並須聘請查核會計師對公司管理階層的內控評價出 具鑒證報告(SOX 404),全面提高對公司內部控制的強制要求。為保護投資者 以及公眾的利益,SOX 也要求政府建立一個獨立機構來監管上市公司的審計, 而成立「公開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PCAOB)。 PCAOB 於 2004 發布 AS No.2:《An Audit of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Performed in Conjunction with An Audit of Financial Statements》要求審 10.

(19) 計人員須對內部控制進行詳細的測試和檢查,查核會計師除了對財務報告表示查 核意見外,亦要對與財務報告有關的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評估發表意見。 AS No.2 雖然是能夠有效避免舞弊的防範措施,但也有實施成本過高的問題。 PCAOB 於 2007 年 6 月 12 日發布 AS No.5:《An Audit of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That Is Integrated with An Audit of Financial Statements》,取代 AS No.2。新公報對內部控制的概念基本上沒有改變,惟 AS No.5 重新定義了重 大缺失的程度,並要求審計人員採用風險基礎的方法來決定適當的查核範圍與審 計程序,較能符合成本效益原則,並聚焦在較有可能發生重大缺失的事項上。 2004年,COSO委員根據SOX法的相關要求,頒布了《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 政 治 大 部控制-整合架構」報告的基礎上,新增「策略目標」、「風險偏好」、「風險容忍 立. 架》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簡稱COSO-ERM) ,在「內. ‧ 國. 學. 度」三個概念及「目標設定」 、 「事件辨識」 、 「風險因應」三個要素,該架構將內 部控制提升至全面風險管理的高度。其後續發布的《財務報導的內部控制-較小. ‧. 型公開發行公司指引》(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Guidance for Smaller Public Companies ) 及「《監督內部 控制系統的應用》(Guidance on. y. Nat. 表 2-1 美國內部控制發展簡表. n. al. Ch. er. io. sit. Monitoring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為企業內部控制提供實用的指引。. i Un. v. 時間. 內容. 1920 年代. 美國面臨經濟大恐慌,企業為免於破產,開始重視內部的監督及管理機 制,並建立起許多的管理活動以確保企業營運效率。. 1949. 1958. 1972. engchi. CAP 發表研究報告並定義內部控制的目標為達成企業:保護資產安全、 確保會計資訊的正確性及可靠性、促進營運效率及確保員工遵循既定的 管理政策等四個目標。 CAP 頒布第 29 號審計程序公報,將內部控制分成「會計控制」和「管理 控制」兩類:會計控制指的是確保會計記錄的正確性及維護資產的安全、 可靠等方法及程序。管理控制著重於促進營運效率及遵循管理政策的控 制。 第 54 號審計程序公報 1. 改採交易流程觀點作分類劃分管理控制與會計控制; 2. 明確定義「會計控制」包括「保障資產安全」和「財務紀錄之可靠性」 兩項要素。. 11.

(20) 1977. 美國水門事件爆發後,引發政府及社會各界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美國國 會制定「外國行賄法案」 ,要求公開發行公司必須具備一套適當的內部控 制制度。. 1987. COSO 委員會成立,專門研究內部控制問題。. 1988. AICPA 審計準則公報第 55 號 1.擴大會計師查核企業內部控制範圍; 2.重新定義內部控制架構:包含控制環境、會計制度、控制程序; 3.確認控制環境為內部控制的重要基礎。 COSO 委員會發布《內部控制─整體架構》報告 定義內部控制係為達成企業: 1.營運效果及效率; 2.可靠的財務報導; 3.遵循法令之規定三項目標; 並定義內部控制的五個要素: 1.控制環境;2.風險評估;3.控制活動;4.資訊及溝通;5.監督。. 1992. 立. 政 治 大. COSO 委員會提出補篇,擴大其對外界之報告的範圍。報告才方定案。. 1995. ASB 採用 COSO 報告的架構,修定 SAS-55 為 SAS-78。. 2002. 美國國會通過(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法案,其中第404條要求公 開發行公司須出具內部控制聲明書,會計師也須提供查核報告。. 2004. COSO 委員會提出報告《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架構》,將內部控制納入 企業風險管理。. 2006. COSO 委員會提出報告《財務報導的內部控制-較小型公開發行公司指 引》,協助小型企業採用《內部控制─整體架構》中的概念,建立及實行 內部控制,以達成財務報導相關的目標。. ‧. ‧ 國. 學. 1994.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COSO 委員會提出報告《監督內部控制系統的應用》,協助企業監督其 內部控制制度的品質。. 2009. 二、中國內部控制的演進 從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中國的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逐步轉型為自由市場經 濟,經濟迅速發展,與此同時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政府相關部門和證交所也 陸續開始重視內部控制的規範問題。 1996 提出的《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 9 號—內部控制和審計風險》,首次提 出內部控制的概念。根據該準則的相關內容,控制程序、控制環境和會計系統是 構成內部控制的三大要素。公司應制定並實施內部控制制度,以確保企業正常營. 12.

(21) 業行為,保障資產完備安全,避免舞弊等錯誤操弄行為發生,進而確保財務資料 客觀真實。 1999 修訂《會計法》 ,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對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提出原則性的 要求。其中,第四章《會計監督》第 27 條要求,企業應當建立、健全企業內部 會計監督制度。2001 年,中國財政部發布了《內部會計控制規範—基本規範(試 行)》和《內部會計控制規範—貨幣資金(試行)》 ,作為《會計法》的配套措施。 指示企業應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經營效率、保護財產安全、實現經營方針和 目標,表明中國對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視程度,也促進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和實施。. 政 治 大 高度監理的企業訂定相關的內部控制,中國人民銀行於 1997 年發布《加強金融 立 有鑑於金融業的高風險性,中國早期較重視商業銀行、保險和證券公司等受. ‧ 國. 學. 機構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明確要求金融機構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為中國首 次發布與內部控制有關的行政規定。保監會於 1999 年發布了《保險公司內部控. ‧. 制制度建設指導原則》,指出保險公司內部控制系統應當包括:組織機構系統、 決策系統、執行系統、監督系統、支援保障系統,並列出了保險公司內部控制包. y. Nat. sit. 括組織結構控制,授權經營控制等在內的十一項要素。2001 年中國證券監督管. n. al. er. io. 理委員會發布《證券公司內部控制指引》,要求證券公司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完 善內部控制,以規範公司經營行為。. Ch. engchi. i Un. v. 為了加強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促進上市公司運作規範和健全發展,保護投資 者合法權益,根據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規則,2006 年 6 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發 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對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和有效實 施的內部控制制度提供了原則性指導,明確公司董事會對公司內控制度所負的責 任,並特別對上市公司自我評價報告以及內控缺失臨時揭露公告的揭露內容作了 詳盡規定,要求上市公司從 2006 年年度報告起,揭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和 查核會計師對自我評價報告的評價意見,這是中國首次針對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內 部控制的資訊揭露提出強制規定。指引所規定的內容與 SOX 404 條款的要求非常 接近,只是在標準的嚴厲程度上有所差異。. 13.

(22) 深圳證券交易所於 2006 年 9 月所發布《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 ,要求上市 公司建立完整的風險評估系統,對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政策法規風 險和道德風險等進行持續的監控,及時發現、評估公司面臨的各類風險,並採取 必要的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指引並要求深市上市公司董事會應依 據公司內部審計報告,對公司內部控制情況進行評估,形成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 告,公司監事會和獨立董事應對該報告發表意見,會計師在對公司進行年度審計 時,應參照有關主管部門的規定,就公司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情況出具評價意見。 為了加強和規範企業內部控制,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準和風險預防和應對能 力,促進企業持續發展,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簡稱五部 委)於 2008 年,聯合發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自 2009 年 7 月率先在上. 政 治 大. 市公司範圍內實施,並鼓勵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業執行。其主要內容為:上市. 立. 公司應對公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揭露年度自我評價報告,並可聘. ‧ 國. 學. 請具有證券、期貨業務資格的仲介機構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審計。該規定強 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對內部控制資訊進行揭露,以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和內部. ‧. 控制審計報告作為揭露內容,同時強化了上市公司管理層和會計師的報告責任。. y. Nat. sit. 為了配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的施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相關. n. al. er. io. 配套,2010 年五部委陸續發布了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業內部控制應用. i Un. v. 指引》 、 《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 (簡稱配套指引),. Ch. engchi. 自 2011 年起在中國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施行,自 2012 年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並將伺機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施行, 也鼓勵非上市大中型企業提前執行。該配套指引有效地配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 規範》一起構建了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規範體系,為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與運行以 及開展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評價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強有力依據,同時也成 為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內部控制審計的基礎標準。至此,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規範有 了較為完整且有系統的架構體系,因而該法案也被稱為中國版的 SOX 法。. 14.

(23) 時間 主管機關 1996 財政部. 1997 中國人民 銀行 1999 財政部. 1999 保監會. 2001 財政部. 表 2-2 中國內部控制發展簡表 規則 主要內容 《獨立審計具體準則 首次提出內部控制的概念。控制程 第 9 號—內部控制和 序、控制環境和會計系統是構成內 審計風險》 部控制的三大要素。 《加強金融機構內部 要求金融機構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 控制的指導原則》 度。 《會計法》修訂 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對建立健全內部 控制提出原則性要求。企業應當建 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 《保險公司內部控制 指出保險公司內部控制系統應當包 制度建設指導原則》 括的項目,並列出了保險公司內部 控制的十一項要素 《內部會計控制規 範—基本規範(試行)》 《會計法》的配套措施 和《內部會計控制規 範—貨幣資金(試行)》 《證券公司內部控制 要求證券公司健全內部控制機制 指引》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 為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內 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 部控制制度提供了原則性指導,明 (2006.07 施行) 確了公司董事會對公司內控制度所 負的責任,並特別對上市公司自我 評價報告以及內控缺失臨時揭露公 告的揭露內容作了詳盡規定。 《深圳證券交易所上 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完整的風險評估 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 體系,並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建 (2007.07 施行) 立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 《內部控制基本規範》 上市公司應當進行內部控制的自我 (2009.07 施行) 評價,並揭露年度自我評價報告, 並可聘請具有證券、期貨業務資格 的仲介機構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 行審計。 《企業內部控制應用 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相關配 指引》 、 《企業內部控制 套,為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與運行 評價指引》 、 《企業內部 以及開展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評 控制審計指引》 價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據。 (2011.01 施行)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立. 學. y. sit. io. al. n. 2008 財政部、 證監會、 審計署、 銀監會、 保監會 2010 財政部、 證監會、 審計署、 銀監會、 保監會. Nat. 2006 深圳證券 .09 交易所. er. 2006 上海證券 .06 交易所. ‧. ‧ 國. 2001 證監會. 政 治 大. Ch. engchi. 15. i Un. v.

(24) 三、中美日內部控制度的差異比較 中國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及其指引在主要的框架上與美國的 COSO 框架大致相同,但仍存在差異。 1. 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範圍 相較於美國僅要求自我評價揭露的範圍限定於財務報導告有關的內部控 制,C-SOX 中的經營者自我評價範圍,更擴及非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 2. 內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證實現企業的目標 中國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基本上借鑒了 COSO 報告的目標:內部控 制除了能為企業經營的效率和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以及相關法規的遵循. 政 治 大. 性等目標提供合理保證之外,還能為企業戰略提供合理保證,同時,考慮到. 立. 中國國有大型企業比重大、國有資產流失嚴重的情形,增加了保護資產安全. ‧ 國. 學. 的目標。而在 COSO 內部控制報告裡,保護資產安全與完整則包含於財務報 告的可靠性的目標項目之中。. ‧. n. al. er. io. sit. y. Nat. 內控的目標. 表 2-3 中美內部控制差異比較 美國 中國 •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operations • 合法合規 (營運之效率及效果) • 資產安全 • Accu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 財務報告及相關資訊的 (可靠的財務報導) 真實完整 • Compliance with laws and • 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 regulations(相關法規之遵循) • 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 Control Environment(控制環境) • 內部環境 • Risk Assessment(風險評估) • 風險評估 • Control Activities(控制活動) • 控制活動 •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 信息與溝通 (資訊與溝通) • 內部監督 • Monitoring(監督) Internal Controls over Financial 不限於與財務報告有關的 Reporting 內部控制 (限於與財務報導有關之內部控制) 資料來源:德勤會計師事務所(2010). 內控的基本 要素. 自我評價的 範圍. Ch. engchi. 16. i Un. v.

(25) 第二節 內部控制相關實證研究 2002 年 7 月,美國《SOX 法》302 條款與 404 條款首次對上市公司內部控 制揭露作出強制性要求,引發世界各國對內部控制資訊揭露的監管,中國亦分別 在 2008 年 6 月 28 日與 2010 年 4 月 26 日頒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和《企 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按照該項規定,執行內部控制規範的企業,必須對本企 業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揭露年度自我評價報告,同時應聘請會計師事 務所對其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審計,並出具審計報告。在法規的要求下, 中國上市公司開始揭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以及內控鑒證報告,為內部控制的 實證研究提供了資料基礎。以下之文獻主要從影響內部控制缺失發生之因素以及 經濟後果兩個層面予以探討。. 立. 政 治 大. 一、影響內部控制缺失發生之因素. ‧ 國. 學. Ge and McVay(2005)對 2002 年至 2004 年於 SOX 302 條款生效後,揭露 內部控制重大缺失的 261 家公司進行分析,並將重大缺失依發生原因予以分類。. ‧. 研究發現,大部份內部控制重大缺失是因投入內控制度建置之資源不足所造成,. Nat. sit. y. 內控缺失通常發生於不適當之收入認列政策、缺乏職能分工、不當的期末報導程. er. io. 序及帳戶調節等。出現內控缺失最頻繁的項目主要是應收帳款、應付帳款、和存. al. 貨。而較為複雜的會計項目如衍生工具和所得稅相關帳戶的錯誤也較多,資訊科. n. iv n C 技產業是存在較多重大缺失的行業。實證結果也顯示,內部控制重大缺失與公司 hengchi U. 、規模愈小(權 經營的複雜性成正相關。公司營運愈複雜(部門多、有外幣交易) 益市值)及獲利能力(資產報酬率)愈差,內部控制愈有可能發生重大缺失。 Krishnan(2005)以 1994 至 2000 年間有更換會計師之公司為樣本,採用審 計委員會的規模、獨立性、和其擁有財務專家的人數來反映審計委員會的品質, 比較有揭露與未揭露內部控制缺失公司之差異,並實證分析審計委員會的品質與 內部控制的關係。其分析結果顯示,審計委員會成員獨立性較高、具財會專長人 員比例較高的公司,存在內部控制缺失的可能性較小。另外也發現,管理者的工 作經驗、管理階層私利傾向、查核會計師的任期和財務壓力是影響企業內部控制 的重要因素。. 17.

(26) Ashbaugh-Skaife, Collins and Kinney(2007)以 2003 年至 2004 年在 SOX302 規範下,揭露內部控制缺失的企業為研究樣本。研究發現,公司營運較複雜(經 營多角化程度越高、或參與海外經營),公司組織結構複雜織或有處於變動情況 (快速成長、或經歷重整) 、會計系統之風險較高(存貨比率高) 、及投資較少資 源於資訊及會計系統之建置上(規模較小、營業淨損頻率高、面臨財務危機), 內控制度存在重大缺失的可能性越高。其同時也發現由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查核、 機構投資者之持股比率較高、近期發生重編及遭美國 SEC 管制等因素則為企業 揭露缺失之主要原因。 Doyle, Ge and McVay(2007a)針對於 2002 年至 2005 年期間揭露內部控制 缺失的 779 家公司,分析影響內部控制的決定因素,研究發現,存在內部控制重. 政 治 大. 大缺失的公司具有規模小、上市時間短、財務狀況差、營運複雜、發展快速及經. 立. 歷重整等特性。進一步將缺失分為公司(entity-wide)及會計處理(account-specific). ‧ 國. 學. 兩層級,發現公司層級之缺失,容易發生在規模小、上市年數短以及財務狀況差 的公司;而會計處理層面的缺失則較常發生在財務狀況佳,但營運複雜,多角化. ‧. 及快速成長之公司。. y. Nat. sit. Zhang, Zhou and Zhou(2007)以 SOX 404 生效後揭露內部控制重大缺失之. n. al. er. io. 公司為研究對象,結果亦顯示,審計委員會之成員具財務專長的比率愈高,內部. i Un. v. 控制品質較佳,但其他審計委員會特性則不顯著(獨立性、開會次數、規模);. Ch. engchi. 而於近期更換會計師及會計師獨立性越高之公司,則較傾向揭露內控缺失。 Xu and Tang(2008)以 2002 年至 2006 年 1,275 家揭露內部控制重大缺失之 公司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類型機構投資人與內部控制品質之關係。實證結果顯 示,整體機構投資人持股比率與內部控制缺失之關係不顯著,然而機構投資人予 以分類後發現,投機型機構投資人(transient institution)持股比率與內部控制缺 失呈現正相關,而專注型機構投資人(dedicated institution)持股比率愈高則較 不易產生內部控制缺失。此外,公司規模愈大、負債比率愈高、R&D 比率愈高、 發生虧損、為大型事務所查核之公司,愈可能揭露內部控制缺失。 Hoitash, Hoitash and Bedard(2009)探討審計委員專業能力對內部控制缺失 之影響,以及在 SOX 302 條款及 404 條款不同程度的法令規範下,公司治理與 18.

(27) 內部控制之關聯性。研究顯示僅遵循 SOX 302 之公司揭露之內控資訊很可能不 完整。而董事會、審計委員會中具備會計及管理經驗的成員比例愈高,內部控制 愈不易有重大缺失。 Goh and Li(2009)以 2003 年至 2004 年揭露重大缺失之 208 家公司為樣本, 以 SOX 404 條款生效後會計師出具之內部控制查核意見判斷樣本公司是否修正 重大缺失,探討公司治理機制對內部控制缺失修正之影響。實證發現,具有審計 委員會規模愈大、審計委員會成員具備非財會專業、及獨立董事比率愈高等公司 治理特徵的企業,其修正重大缺失之機率愈高;而董事會規模、開會次數、董事 長兼職擔任總經理、審計委員會獨立性與具備財會專長則與缺失之修正無關。. 政 治 大 以年資、是否擁有 CPA 執照及是否自公司外部聘任衡量 CFO 的專業能力。實證 立. Li, Sun and Ettredge(2010)研究 CFO 專業能力與內部控制缺失之關聯性。. ‧ 國. 學. 顯示,SOX 404 生效後第一份內部控制查核報告被會計師出具否定意見的公司, 其 CFO 能力較差,而這些公司於 2005 年更換 CFO 的可能性較大。此外,經由. ‧. 聘任專業能力比較好的 CFO,有助於改善內部控制品質。. sit. y. Nat. Johnstone, Li and Rupley(2011)以 2004 至 2007 年間揭露內部控制重大缺. io. er. 失的 733 家公司為樣本,研究揭露內部控制重大缺失是否會導致董事會、審計委 員會及高階經理人員的流動,以及公司聘僱更有能力、具聲望的董事及 CEO、. n. al. Ch. i Un. v. CFO 是否促使公司修正重大缺失。其結果顯示,揭露重大缺失公司之董事及經. engchi. 理人,於事後發生異動的機率較未揭露缺失的公司為高。而改善董事會、審計委 員會以及管理階層等治理機制的公司較有可能修正公司的內部控制重大缺失。 Bronson, Carcello and Raghunandan(2006)以 1998 年 397 個自願揭露內部 控制報告的公司為研究樣本,分析 SOX 頒訂前,自願性揭露內部控制報告的公 司特性,研究發現公司規模較大、審計委員會開會愈頻繁、機構投資人比率較高、 以及收入成長較迅速之公司,揭露內部控制報告資訊之意願較高。 Rice and Weber(2012)的研究探討揭露內部控制缺失的動機,研究發現當 企業對外部資金的需求越高、企業規模越大、非審計費用越多或者企業受大型事 務所審計時,較不會揭露內部控制缺失;若企業面臨財務困境、企業審計人員能 19.

(28) 發揮其職能、之前有報導內部控制缺失、及近期審計人員和管理階層有所異動的 因素能促使公司更為積極的報導其內部控制缺失。 探討中國企業內部控制之相關研究中,蔡吉甫(2005)以 2003 年 1251 家 A 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對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訊息揭露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發 現,公司內部控制資訊的揭露受到公司獲利能力、財務報告品質和以及公司財務 狀況等因素的顯著影響,經營績效越好,財務報告品質越高的公司較傾向揭露內 部控制資訊。而財務狀況異常的公司則較無揭露內部控制資訊的動機。研究也發 現,中國上市公司存在不積極主動揭露內部控制資訊、揭露的內容流於形式和刻 意隱瞞對公司不利之消息等問題。. 政 治 大 制自我評價報告的公司為研究樣本,分析影響內部控制缺失發生的因素。研究發 立 田高良、齊保壘和李留闖(2010)以 2008 年深圳交易所 494 家揭露內部控. ‧ 國. 學. 現,存在內部控制缺失的公司具有營運較複雜、存在較高的會計風險、內部控制 的建置較不完善等特性。而企業的簽證會計師的越專業,企業發生內控缺失的可. ‧. 能性較小。而更換會計師或財務報告重編的公司較可能揭露內部控制缺失。. sit. y. Nat. 韓麗榮、盛金(2013)以2009年上海及深圳兩交易所主機板A股製造業上市. io. er. 公司為樣本,分析影響內部控制缺失揭露的因素,結果顯示,揭露內部控制缺失 的公司具營運模式較複雜、兼併重組頻繁、對投入內部控制建置的資源較少等特. n. al. Ch. i Un. v. 性。同時,公司受到特別處理(ST宣告)、財務報告重編等因素亦會迫使管理 階層揭露其公司的內部控制缺失。. engchi. 林斌、劉春麗、舒偉、魏廣剡(2012)以 2011 年揭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 告的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以質性研究方式描繪了 2011 年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 我評價報告中內部控制缺失的揭露情形,並實證分析內部控制缺失揭露的影響因 素。研究發現,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重大缺失的揭露比例遠遠低於美國,且揭 露內容的品質不佳,訊息含量低。而內部控制品質、內部審計機制的建置、企業 上市年數是影響企業揭露內部控制缺失的重要因素。內部控制質量較差、強制執 行內部控制規範、揭露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上市年數較長的公司較可能揭露內部 控制缺失。. 20.

(29) 二、內部控制之經濟後果 Doyle, Ge and McVay(2007b)以 2002 年至 2005 年間 705 家揭露重大缺失 之公司為樣本,以應計品質衡量財務報導可靠性,並將重大缺失分為公司層級(如 缺乏職能分工、未覆核經理人調整分錄)及會計處理層級(如會計科目分類不符 GAAP),研究應計品質與內部控制品質之關聯性。分析結果顯示,內部控制重 大缺失與應計品質呈顯著負相關,且內部控制重大缺失與應計品質之關聯性係來 自公司層級缺失,因為公司層級的內控缺失缺乏審計軌跡而難以被發現,至於會 計處理層級缺失則與應計品質無關。 Xu and Tang(2008)以 2002 年 8 月至 2006 年 12 月為研究期間,以資產報. 政 治 大 著負相關;進一步將缺失分為公司層級及會計處理層級之結果顯示,公司層級之 立. 酬率及 Tobin’sQ 衡量公司的經營績效,發現內部控制缺失與下期經營績效呈顯. ‧ 國. 學. 缺失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程度較大。. Hogan and Wilkins(2008)以 2003 年至 2004 年揭露內部控制缺失的企業為. ‧. 研究樣本。探討在 SOX 302 規範下,會計師事務所對於客戶揭露內部控制缺失. sit. y. Nat. 之反應。研究結果發現,有內部控制缺失之公司審計公費顯著較高,且會隨著缺. io. er. 失的嚴重程度增加,表示會計師會經由提高審計公費以承受較高的控制風險。 Raghunandan and Rama(2006)則以適用 SOX 404 條款之公司為研究樣本,研究. n. al. Ch. i Un. v. 結果亦顯示內部控制有重大缺失之公司審計公費較高。相較於沒有內控重大缺失. engchi. 的公司,存在內控重大缺失之公司的審計公費高出 43%。但重大缺失類型與審計 公費之間沒有顯著關係。 Beneish, Billings, Hodder(2008)以330家依據SOX 302條款揭露內部控制缺 失的企業和383家依據SOX 404條款揭露內部控制缺失的企業為樣本,探討內部 控制缺失和訊息不確定性的關聯性。研究結果發現,SOX 302條款揭露內部控制 缺失帶來負向的股票異常報酬、使得企業的權益資金成本上升、並使分析師調降 盈餘預測,表示依據SOX 302條款揭露的內部控制缺失具有負面的訊息含量。 SOX 404條款對於股價或企業的資金成本則無明顯影響。. 21.

(30) Hammersley, Myers and Shakespeare(2008)以 2003 年至 2005 年基於 SOX 302 條規定而揭露內部控制缺失之 358 家公司為研究樣本,研究揭露內部控制缺失對 股價之影響。該研究發現,在揭露缺失的前三天以內未宣告盈餘、未揭露其他重 大新聞之情況下,揭露內部控制缺失當天的股價報酬顯著為負,超額收益為-95%, 顯示市場參與者認為內部控制缺失降低了公司的價值,而且市場反應的程度會隨 著缺失之嚴重程度而加劇。 Ashbaugh-Skaife, Collin, Kinney and LaFond(2009)以 2003 年至 2005 年揭 露內部控制缺失之公司為研究對象,以 SOX 404 條款頒布前未經審計的資訊揭 露和 404 條款頒布後的審計意見,評估內部控制品質對公司風險和資金成本的影 響。實證結果顯示,存在內部控制缺失的公司具有較高的市場風險、非系統性風. 政 治 大. 險及權益資金成本。而內部控制缺失之揭露雖然提高公司的資金成本,但隨著內. 立. 部控制缺失的改善、降低資訊風險而使公司的資金成本顯著下降。. ‧ 國. 學. 中國的相關研究中,張敏和朱小平(2010)以 2008 年中國 1,020 家上市公. ‧. 司為樣本,探討內部控制品質與審計公費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當內部控制品質 越好,審計風險越小,審計品質越高,企業在審計公費的價格議定越有利,進而. er. io. sit. y. Nat. 降低審計公費。. 齊保壘,田高良和李留闖(2010)利用2007年至2008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 n. al. Ch. i Un. v. 財務資料為樣本,從會計穩健性、應計品質和財務資訊價值相關性三個角度,觀. engchi. 察內部控制缺失對財務報導品質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在控制公司的經營和產 業特性以及公司是否為國有控股和是否為ST公司後,發現存在內部控制缺失的 公司其會計穩健性和應計品質均顯著低於不存在內部控制缺失的公司。 方紅星和施繼坤(2011)以上海證交所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樣本,探討 在中國現行內控揭露制度下,上市公司自願揭露內部控制資訊是否會影響權益資 金成本。研究發現,公司自願揭露內部控制資訊能夠發揮信號功能,進而降低權 益資金成本。. 22.

(31) 林斌、孫燁、劉瑾(2012)以上海、深圳兩交易所上市公司在於 2007 年發布 的《關於加強公司治理專項活動的整改報告》為依據,建構了「上市公司內部控 制缺失指數」。實證結果顯示,內部控制重大缺失與資金成本顯著正相關,當公 司的機構投資者比例較小、中小型投資者與公司資訊不對稱較為嚴重的時候,投 資者會更加重視企業的內部控制質量,對存在內部控制重大缺失的企業要求更高 的資金成本。 綜合前述文獻發現,影響內部控制缺失之主要因素有公司特性、董事會及審 計委員會特性、CEO 及 CFO 專業能力。在公司特性方面,多述文獻發現營運較 複雜(Ge and McVay, 2005; Doyle et al., 2007a; Ashbaugh-Skaife et al., 2007; 田高 良等,2010) 、規模較小(Ge and McVay,2005; Doyle et al., 2007a; Ashbaugh-Skaife. 政 治 大. et al., 2007)、上市年數較短(Doyle et al., 2007a)、獲利能力較差(Ge and. 立. McVay,2005;Doyle et al., 2007a; Ashbaugh-Skaife et al., 2007)、組織處於變動. ‧ 國. 學. (Doyle et al., 2007a; Ashbaugh-Skaife et al., 2007)、及投入內控制度建置的資源 不足(Ge and McVay, 2005 田高良等,2010)等情況,較易產生內部控制缺失。而. ‧. 公司治理方面,董事會獨立性愈高(Goh, 2009) 、審計委員會成員具管理與財會. sit. y. Nat. 專長(Krishnan, 2005; Zhang et al., 2007; Hoitash et al., 2009)、CEO 及 CFO 專業. io. 的企業,發生內部控制缺失的可能性也越小。. n. al. Ch. engchi. er. 能力愈好(年資愈高、具會計審計專業)(Li et al., 2010; Johnstone et al., 2011). i Un. v. 而公司內部控制缺失導致的經濟後果包含,企業財務報導的應計品質不佳 (Doyle et al., 2007b; 齊保壘等,2010) 、公司績效下降(Xu and Tang, 2008) 、增 加審計公費(Hogan and Wilkins, 2008; Raghunandan and Rama, 2006; 張敏等, 2010) 、權益成本上升(Beneish et al, 2008; Ashbaugh-Skaife et al., 2009; 方紅星等, 2011;林彬等,2012) 、引發負面市場反應導降低了企業價值(Beneish, et al, 2008; Hammersley et al, 2008). 23.

(32) 第三節 企業無效率投資之相關文獻 非效率投資是指企業低效率的資金配置,使其無法作出最大化其企業價值的 投資決策。Modigliani and Miller(1958)提出的 MM 定理認為:在完美資本市 場的假設下,企業能以等於邊際利益的成本籌集到外部資金,進而滿足其投資支 出的需求。因此,企業投資支出的多少取決於企業的投資機會,其投資決策和融 資決策是相互獨立的。然而現實世界中,資本市場上的資訊不對稱和代理問題會 影響到企業的融資和投資行為,而導致企業投資不足或過度投資等非效率投資的 問題。與非效率投資相關的研究主要集中探討非效率投資的成因和非效率投資的 制約機制兩方面,分別說明如下。 一、非效率投資的成因. 立. 政 治 大. 探討非效率投資成因的研究,主要為委託代理的利益衝突引起的投資無效率. ‧ 國. 學. 與資訊不對稱所引發的投資無效率。代理理論是現代企業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委託-代理關係是委託人授權給代理人,使代理人為委託人的利益而從事某項活. ‧. 動的契約關係,但這不同於一般的雇傭關係,委託人授予代理人較大自主決策權,. Nat. sit. y. 並且委託人很難監控代理人的活動。在現實世界中,作為代理人的董事和高管與. er. al. n. 業的投資行為。. io. 作為委託人的股東往往目標不一致,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代理衝突,從而影響到企. Ch. engchi. i Un. v. Jensen and Meckling(1976)認為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下,基於所有 者與經營者追求的利益不一致、道德風險的存在與契約的不完備性,使得經理人 與股東在投資的目標與風險的承受度上有顯著的差異,最終經理與股東之間存在 代理衝突,在投資決策的表現上即為非效率投資。Narayanan(1985)等研究發 現,經理人為其本身的利益考量,往往會投資一些短期收益較高的項目,而放棄 長期有利於股東但短期效益不佳的專案。 Jensen(1986)從對經理人和股東之間的不對稱資訊存在的假設出發,導入 了過度投資的問題,作為其自由現金流理論的基礎。針對有過度投資傾向的成熟 公司而言,當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顯著超過其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時,經理人會擁 有超過企業所需盈利投資專案所需的閒置資金。一旦使股東和經理人利益一致的 24.

(33) 機制失效時,經理們會傾向將多餘現金投資到能夠擴大企業規模的非盈利專案, 而不是將這些現金用於支付股利或回購債券,犧牲股東的利益為代價來增加自己 的財富,導致了企業過度投資問題的產生。 Narayanan(1988)認為由於資訊不對稱,當企業進行新的投資計畫時,外 部的投資者並不能區分獲利佳之公司和經營業績差的公司,只能以平均價值對企 業進行評估,使得一些投資於淨現值為負的公司能夠以較高的市場價格發行新的 股票,從而能夠獲得新股發行的溢價收益,如此一來即使公司投資於淨現值為負 的項目造成了虧損,新股發行的溢價收益也能夠進行彌補損失,因而造成了過度 投資行為。. 政 治 大 entrenchment),認為經理人因其特殊之考量而產生非效率投資行為,例如(1) 立 Morek、Shielfer and Vishny(1988)提出了經理人的管理防禦假說(managerial. ‧ 國. 學. 經理人為了追求地位的穩固,會有營造企業帝國的動機而不斷擴大企業規模。 (2) 經營者為了追求穩定經營,可能會放棄一些對股東有利,但經營風險較高的投資. ‧. 專案,而導致投資不足。 (3)經營者會有動機優先投資於可鞏固企業對經理依賴 程度之特殊人力資本的專案,從而降低被更換的可能。 (4)經營者會偏好於能夠. y. Nat. sit. 迅速產生回報的短期項目,而較少顧及收益較高,但期限較長的投資專案,因為. n. al. er. io. 短期業績更加關係到其個人的職業聲譽和未來報酬。Baker(2000)研究也指出,. i Un. v. 經理人傾向繼續過去形成但目前看來是失敗或業績較差的投資計畫,不願退出此. Ch. engchi. 類投資計畫的原因為經理人不願意承認自己過去作了錯誤的投資決策,而是選擇 將錯就錯的繼續投資。 中國對於投資效率的相關研究中,劉懷珍和歐陽令南(2004)的研究分析基 於委託代理理論建立研究模型,探討經理私人利益與企業投資行為之關係。研究 結果發現,由於委託代理關係的存在,企業投資行為很難達到最優狀態,經理私 人利益是企業過度投資行為的決定因素,經理人的顯性報酬只影響經理的努力水 準而與投資行為無關。而當股東知道經理過度投資時,經理的行為會受到懲罰。 故作出完善的監督是解決過度投資行為有效措施的結論。 彭程和劉星(2007)從委託代理理論出發,指出在兩權分離的公司制度下, 管理者只擁有經營權時,管理者需承擔全部的經營成本,但只獲得其所創造收入 25.

(34) 的一部分;當管理者謀求個人私利時,如增加閒暇、在職消費等則會享受全部好 處,卻只承擔部分成本。此時經營管理著的利益就與股東利益衝突,為尋求個人 私利,經營者通常能夠利用其對公司的控制權投資於非最優投資價值的項目。甚 至做出可能導致企業價值減損的決策。 二、非效率投資的制約機制 Jensen and Meckling(1976)認為,在負債比率較高的情形下,股東與經理 利益將趨於一致。經理會選擇 NPV 為負,但是一旦成功將獲得巨大收益的項目。 因為項目若失敗,債權人將承擔大部分的損失,造成過度投資。Myers(1977) 對 Jensen and Meckling 的理論進行了補充,認為經理同時會拒絕 NPV 為正,但. 政 治 大. 預期收益將大部分歸債權人所有的投資標的,使企業出現投資不足的現象。. 立. Jensen(1986)指出,負債能夠減少企業的過度投資,因為負債企業擁有定. ‧ 國. 學. 期還本付息的壓力,受到外部協力廠商銀行等債權人的監管,從而降低了內部自 由現金流的任意支配性而減少了自由現金流的代理成本。並認為股權激勵計畫能. ‧. 夠使得經理人的利益與股東的利益趨一致,從而會減少經理人的「機會主義」行. sit. y. Nat. 為,藉由股票和股票期權的獎酬制度會激勵經理人從公司的利益出發,最大化公. io. n. al. er. 司的利益,增加公司價值,減少代理成本。. i Un. v. Rozeff(1982)和 Easterbrook(1984)均認為支付股利增加了企業在股票市. Ch. engchi. 場為籌措資金而增發新股的可能性,使得外部市場潛在的投資者會增加對企業的 關注,增加經理人的壓力,而會減少機會主義行為,遵從股東和企業的利益。 Lang 和 Litzenberger(1989)認為通過股利的支付能夠改變投資者對未來公司投 資於淨現值為負項目的預期,股利發放的增加,可以降低公司擁有的自由現金流 水平,從而降低企業未來進行過度投資的可能性。Ghose(2005)通過實證檢驗 發現公司過度投資水準的高低取決於經理人可支配現金的多少,向股東支付股利 會減少經理人持有的現金,從而降低公司的過度投資水準。 Hart and Moore(1995)指出公司治理機制就是為解決代理問題和合約的不 完整性而存在的,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有效地制約經理人追求私利,損害企業利 益的行為,從而降低企業的過度投資水準。Goergen and Renneboog(2001)從投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se include financial and insurance services acquired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by resident banks,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other companies, FISIM estimate and insurance

Economic expansion of Macao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1 was mainly supported by favourable performance in exports of services, investment and privat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Privat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in the fourth quarter rose by 1.9% over the preceding quarter; meanwhile, private domestic investment dropped significantly from a 5.0% growth in

[This function is named after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Oliver Heaviside (1850–1925) an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n electric current that is switched on at time t = 0.] Its graph

Consistent with the negative price of systematic volatility risk found by the option pricing studies, we see lower average raw returns, CAPM alphas, and FF-3 alphas with higher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中國春秋時期 (The period of Spring and Autumn in China) (770-476BC).. I am from the state of Lu in the Zhou dynasty. I am an official and over 60 years old. Her name is 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