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認同的流動」抑或「流動的認同」﹖大上海地區台灣人「身份認同」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認同的流動」抑或「流動的認同」﹖大上海地區台灣人「身份認同」之研究"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認同的流動」抑或「流動的認同」﹖大上海地區台灣人「身

份認同」之研究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2-2414-H-004-034- 執行期間: 92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01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計畫主持人: 耿曙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5 月 25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認同的流動」抑或「流動的認同」﹖

大上海地區台灣人「身份認同」之研究

計畫編號:NSC 92-2414-H -004 -034-

執行期間:92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01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耿曙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一、中英文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長期居留大上海地區的「台灣人」﹐其「身份認同」 是否發生變化﹖若是﹐則其過程如何﹖其原因又為何﹖蓋兩岸互動日益密切﹐「常 居對岸」或「兩岸流動」的人數﹐亦隨之持續攀昇。乃引起台灣官方與民間的高 度關切﹐或擔心其將「落地生根」﹐一去不還﹐造成人才﹑資金的流失﹔或者憂 慮其「政治忠誠」﹐懷疑其將扮演「以民逼官」的角色。結果一則此群體快速擴 張﹐加以想像中的嚴峻後果﹐已使得此類「台灣人」的認同問題﹐成為今日極敏 感﹐極富爭議﹐但卻必須面對﹑瞭解的問題。 有鑒此主題的重要性和經驗研究的必要性﹐本研究藉由較長時間之實地訪 談﹐深刻描繪並進而解釋大上海地區台灣人「身份認同」的變與不變。研究發現﹕ 藉由大上海地區之台灣人生活方式、職業計畫和社會關係的重構過程,將上海台 人的認同轉變的形式分為「利益導向的明確抉擇」和「舊認同和新情感勢力消長 的動態過程」;而認同的模式則可歸類二種模式:「兩階段模式」和「漏斗型模式」, 這兩種模式非完全互斥,兩種模式混合結果是造成上海台人人際網絡的割裂,其 上海友人和台灣友人構成兩種絕緣體,互不認識。 關鍵詞﹕兩岸關係﹑國家認同﹑身份認同﹑多元認同﹑流動認同。

(3)

The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changes in the personal identity of the Taiwanese in the Greater Shanghai area. As many of us already know, in the past fifteen years, the flows of goods and investments across the Strait have been expanding at an astonishing speed. At the same time, Taiwanese immigrants in the mainland have also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How would these people identify themselves? Based on extended fieldwork and in-depth interviews, I try to shed light on the stability and changes in the personal identity of the Taiwanese in the Great Shanghai area. I claim that the identity of the Taiwanese in China may sometimes intensify and some other times mitigate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cross-Strait exchange. Once concentrating on the identity issue, in section three, I will then introduce my field research and report my field findings on the “shifting of identity” of the Taiwanese in Shanghai. I will illustrate the shift of identity through the reshaping of the life patterns, career plans, and social relations of the Taiwanese in Shanghai. In the section follows it, I will go on tracing the course of identity change. In that regard, I will deal with issues such as 1) two forms of identity transition, i.e., “identity transition as a choice” and “identity transition as continuous negotiations,” 2) two common models of the processes of identity change, i.e., the “two-step model” and the “funnel model,” and 3) the general contour and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iwanese identity in flux. In the concluding section, I will call for detailed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emerging pattern of identity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and post-democratization.

Keywords: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s, National Identity, Personal Identity, Multiple Identities, Fluid Identity

(4)

二、緣起、目的與方法 近十餘年來的「兩岸關係」﹐主要為「政治疏離﹑經濟融合」的局面 (吳玉 山 1997﹕119-69﹔衛民 2002﹕20)。之所以形成目前之結構﹐實與台方的政策難 脫干係。蓋對吾政府而言﹐一則須考慮自身的發展與轉型﹐乃避免與對岸進行「經 濟」對抗﹐於是適度開放兩岸「經貿往來」 (Naughton 1995: 3 & 81-4﹔吳玉山 前 引書﹕124-30﹔高長 2003﹕204)。另方面﹐吾方又唯恐因此喪失「政治」的獨 立自主﹐為謀因應﹐乃進行「新國族意識」的建構 (王振寰﹑錢永祥 1995﹕17-55﹔ 蕭高彥 1997﹕19-23﹔江宜樺 1998﹕137-88﹔江宜樺 2001)。因而前述的「兩岸 關係」結構﹐固可謂「兩岸互動」之結果﹐也不妨視為「台灣政經策略」之產物﹐ 因此亦大致符合台灣的基本利益。 但對關心台灣長遠利益者而言﹐若考慮目前尚稱平穩之「兩岸架構」﹐未來 是否可能鬆動﹖針對此一問題﹐依作者所見﹐應自其身處「臨界」(boundary)﹑ 較為「易感」(responsive) 的成份﹐入手觀察﹐長居中國大陸的「台灣人」﹐便係 此中典型。因為其乃「兩岸交流」所孕育的新社群﹐流動於兩岸間﹐也連綴海峽 兩岸﹐其切身利害﹐深深繫於兩岸之穩定﹑開放。然此「經濟融合」的產物﹐是 否仍能承載「政治自主」所必須之「新國族意識」﹖吾人卻至今未能明瞭。在此 同時﹐針對此新興社群﹐台灣社會既憂心其「落地生根」﹐造成人才與資金的外 流﹔又懷疑其心向對岸﹐將轉而「以商圍政」﹑「以民逼官」。存在於想望中的種 種嚴峻後果﹐已使得「大陸台人」的認同問題﹐成為台灣今日極敏感﹐極富爭議﹐ 但卻必須面對的問題。 以上乃就「現實」面觀察﹐若就「理論」面著眼﹐一則西方有關「族群認同」 的文獻﹐多集中探討「現代化」過程中之「民族/民族主義起源」問題 (如 Gellner﹑ Anderson﹑Hobsbawm 等人著作)﹐無益說明此時此地大陸台人的「認同變遷」 (詳 後﹐亦可參考耿曙 2001)。另方面﹐此種「認同變遷」﹐不但發生於「當下此時」 之「全球化」環境中﹐更深深植根於兩岸「文化相融﹑政治對抗」之特殊背景中﹐ 因此有關「台人認同」之變與不變﹑如何轉變﹐不但能有助理解類似結構下之「認 同變遷」問題﹐或尚能進一步貢獻有關「族群認同」之一般理論﹐幫助其包容﹑ 調整﹐邁向「全球時代」。 因此,本研究之主題﹐在探討長居大上海地區「台灣人」的認同問題。有鑒 兩岸經貿往來日趨密切﹐因而引起台灣社會的高度關切﹐或者憂慮製造業外移﹐

(5)

導致台灣產業的「空洞化」(高長﹐2001)﹐或者懷疑兩岸交流所孕育之「特定利 益團體」﹐將成為「以商圍政﹑以民逼官」的「第五縱隊」(吳介民 1996﹕229﹔ 林佳龍 2001)。種種想像與疑慮﹐相互激蕩﹐並偶現回歸「戒急用忍體制」之呼 聲。目前有關上述「政經衝擊」之討論﹐已所在多有 (如童振源 2001 及 2003)。 唯依申請人所見﹐前述各種衝擊﹐若果能深創台灣﹐則其必與台人之「認同變遷」 有關,尤其是對個人身份之認同。就此而言﹐則「認同問題」﹐實為「兩岸交流」 中的關鍵要害﹐而為吾人所不能輕忽者。上述觀點﹐爰分析如下。 1﹑兩岸互動之開展 自 1980 年代晚期以降﹐政府宣佈開放大陸探親﹐並逐步解除外匯管制等相 關限制﹐兩岸之「經貿互動」於焉展開 (吳玉山 1997﹕121-34﹔高長 2002﹕ 291-326﹔衛民 2002﹔張榮豐 1997﹔李非 2000﹔劉映仙﹐殷存毅 1999)。回顧 過往十餘年間﹐兩岸「經貿交流」持續擴張﹐時至今日﹐台灣已是對岸的第二大 進口市場 (始自 1993 年)﹐以及第四大的貿易夥伴 (始自 1990 年)。而中方更浮 現為台灣的第一大出口市場 (若計入香港轉口份額﹐則始自 1994 年便爾) 及第 三大貿易夥伴 (始自 1993 年)。此外﹐在兩岸貿易的過程中﹐大陸也逐漸成為台 灣貿易順差的最主要來源 (尤在 1990 年代中期後﹐其地位更形凸出)。換言之﹐ 今日的台灣﹐有約四分之一的出口﹐其買主為中國大陸﹐而台灣也唯有依靠大陸 市場﹐方能勉力維持外匯收支的平衡 (Keng 2002﹔耿曙 2002)。 除跨海貿易外﹐更核心的兩岸「經貿互動」形式﹐乃赴大陸投資之台商所構 築﹐前述貿易往來﹐事實上亦受此類投資風潮所牽動。由於受對岸「廉價生產要 素」(勞力﹑土地﹑原料之類)﹑「潛在消費市場」﹑以及各級政府之「優惠政策」 所吸引﹐加以台灣自身投資環境之逐漸惡化﹐自 1980 年代晚期始﹐台灣廠商紛 紛展開「西進」投資﹐先為各類傳統製造部門﹐近年已逐漸擴及光電/高科技產 業。據我經濟部「投審會」之統計﹐早自 1992 年起﹐大陸便成為台灣的最大投 資對象﹐而截至 2001 年底止﹐「登記有案」的台商投資案﹐已達 2 萬 4 千多件﹐ 累積金額近 200 億美金。然根據大陸方面的資料﹐台商投資更高達 5 萬多件﹐實 際到位金額超過 290 億美金。即便「中方」統計數字如此驚人﹐然據專家估算﹐ 前引資料仍遠遠低估實際的投資規模。 總而言之﹐過去的十餘年中﹐在「政治僵持」的局勢下﹐兩岸互動的主軸﹐ 厥乃「經貿交流」﹐如吳玉山氏便認為﹐「經濟因素」實係「兩岸關係的基礎」(同 前書﹕119)。構築於此「基礎」之上﹐兩岸民間亦逐步開展觀光﹑探親﹑學術﹑

(6)

文化﹑社會等不同層面﹐日益密切的交流。 2﹑兩岸交流之衝擊 如上節所述﹐兩岸間既發展如此密切的「經貿往來」﹐然而此類互動﹐是否 將對台灣的政治經濟﹐產生相當程度的「負面影響」﹖隨兩岸交流的日漸擴張﹐ 此問題亦引起台灣社會的高度關切﹐政黨﹑學界對此頗有不同看法﹐並因而展開 持續的辯論 (如高希均等 2002﹔陳博志等 2002)。爭議的焦點﹐一則針對台灣 所遭逢之「經濟衝擊」﹐再則為台灣所面對之「安全威脅」。但若依申請人所見﹐ 則兩者均應經由「認同變遷」面向﹐方能適切觀察「兩岸交流」對台灣的嚴峻衝 擊。以下諸節﹐對此分別加以分析﹐以申論「認同問題」之重要。 首先討論衝擊台灣經濟的產業「空洞化」(hollowing out) 問題﹐蓋所謂產業 「空洞化」﹐ 主要指因「境外投資」或「產業外移」﹐所造成之國內「製造業基 礎」(manufacturing base) 流失問題。或謂昔日之「戒急用忍」政策﹐即種因於「產 業空洞化」之疑慮。 唯如吾人所知﹐「境外投資/產業外移」並不必然導致產業 「空洞化」﹐一則產業對外擴張﹐將有利本國競爭力之提昇﹐以及生產-市場的全 球佈局﹐再則﹐特定產業 (如各種「勞力密集/夕陽產業」) 的對外轉移﹐亦為完 成「產業升級」(industrial upgrading﹐或涉「產業結構」變化﹐如「資本/技術密 集」產業﹑服務業部門之擴張﹐或為「經濟效率/勞動-產值比」之提高)﹐所不可 或缺者。 台灣是否面臨產業「空洞化」危機﹖對此﹐一般學者多持正面看法﹐認為過 往十餘年間﹐「台商西進」並未明顯有害台灣整體發展﹐反因此得到「產業升級」 的良機 (高長﹐前引 2001)。 但展望未來﹐則是否依然如是樂觀﹐就經濟學觀 點而言﹐端視「產業升級」與「產業外移」之相對速度判斷﹐若前者較快﹐則台 灣經濟將因此脫胎換骨﹑展現新貌﹐但若後者超前﹐則所慮之產業「空洞化」﹐ 勢將無法避免﹐台灣將走向長期衰退。現政府有鑒於此﹐乃戮力改善投資環境﹑ 暢通資金回流﹑鼓勵設置研發基地﹑營運總部等﹐切盼「產業升級」﹑「根留台灣」。 但如吾人所知﹐「產業升級」有賴「資金」與「人才」的投入﹐然就投資趨 勢而言﹐「資金」的流向﹐往往追隨「人才」﹐因為一則處於「知識經濟」時代﹐ 「資金」必須配合「人才」(尤其專業技術管理人才)﹐方能充份擴大報酬。再則﹐ 吾人更不可稍忘﹐「資金」受「人才」(企業所有/經營者) 的支配驅使﹐其流向終 究仍係於「人心向背」。換言之﹐台商若果認同對岸之「中國」﹐以其為安身立命﹑ 發展終老之地﹐則無論其「人身」﹑「資金」﹐似皆難有返還之理。綜合上述﹐兩

(7)

岸未來的競爭﹑台灣未來的發展﹐關鍵在於「人才」與「資金」的去留﹐「資金」 大體依附「人才」﹐而「人才」流向﹐又受其所持「認同」之左右。「認同問題」 之關係重大﹐由此可見一斑。 其次﹐吾人可再就「兩岸互動」過程中﹐台灣所面臨「安全威脅」﹐加以討 論。對此﹐學者經常提及者﹐乃中共「經濟制裁」與「附庸扶植」兩類問題 (吳 介民﹐1996)。前者以「截斷經貿交流」為威脅﹐嚇阻對方行動﹔後者則於「對 手內部」培植勢力﹐以為分化﹑游說之用。吾人若先就「經濟制裁」觀察﹐則一 方面其代價偏高﹑受害面廣﹑反對者眾﹐實乃未必划算之「政策工具」(童振源 2001 及 2003)。其次﹐「經濟制裁」屬「負面嚇阻」(不同於正向操縱如此任意自如)﹑ 且往往僅能「概括處份」(難以區分對手內部之打擊對象﹐祇得一體適用)﹐應用 時機必然有限 (蓋無論「平日要挾」﹐或「爆發衝突」﹐較有效之工具似仍為「軍 事力量」)。最後﹐為抗衡「經濟制裁」之勒索﹐對手方面亦必預為因應﹐展開 各種準備與動員 (前者如台灣之「戒急用忍」﹑「南向政策」等﹐後者則如前述「新 國族意識」之建構)﹐「經濟制裁」之威脅﹐不免大打折扣 (吳玉山 前引書﹕169)。 「經濟制裁」之威脅﹐既毋須過份憂慮﹐但依照學者看法﹐「兩岸經貿」所 導致之「安全危機」﹐最為關鍵者﹐厥為中共所培養之「利益團體」 (即吳介民 所謂「跨海政商網絡」之結成﹐1996﹕237﹐及林佳龍所謂「親中利益團體」﹐前 引 2001) 也。但若就對岸培植「利益團體」相關因素觀察﹐則攸關重大者﹐一則 為其政權所掌握之「利益酬賞」(selective incentive﹐即「蘿蔔-巨棒」﹐如各種特 許利益﹑額外優惠等) 工具。但由於市場深化﹑加入「世貿」等因素﹐中共政權 所能運用自如之「酬賞」日漸流失﹐以此觀之﹐其號令﹑收編台商之能力﹐亦當 在逐漸弱化當中。再則﹐除其所有「酬賞工具」外﹐台商/台人本身之「認同問 題」﹐必然亦扮演相當之角色。蓋台人之「國家認同」﹐本身即決定其是否甘心為 對岸服務—即便在極有限之物質酬賞情形下。換言之﹐極端認同「中國」者﹐似 乎不必任何物質回報﹐便將心悅誠服為「統一大業」服務﹐此確係我方須高度關 切者﹐而其關鍵要害﹐便在「認同問題」。 3﹑「認同」﹕無可逃避的框架 吾人觀察「認同」的影響﹐可以參考 Charles Taylor 的觀點。據其所見﹐任 何有意識的行為﹐必然源於一種「詮釋的基準」(horizon of interpretation)﹐否則 必將流於「恣意妄為」(蕭高彥 1998﹕491)。此種「詮釋基準」﹐最終乃植根於 行為主體的「認同」 (自反「己身究何所屬」的問題)。因此﹐對 Taylor 而言﹐「認

(8)

同」乃行為主體進行判斷時「無可逃避的框架」(Taylor 1989/2001﹕3-33)。 若本此關照「政治行為」﹐則如江宜樺所言﹕「國家認同問題的重要性在於 它牽涉到一個政治共同體成員『自我命名』及『自我瞭解』的過程。由於『自我』 如何界定﹐常常是主體產生行動的『先決條件』或『預設條件』﹐因此許多人認 為『國家認同』問題﹐是政治共同體最『根本』的問題」(江宜樺 1998﹕3﹐申 請人增添部分括號以強調其內容)。無怪乎論及「兩岸問題」﹐胡佛便直指其本質﹐ 仍為「認同問題」(1995﹕序 2)。同樣的﹐吳乃德亦有類似看法﹐認為「民族認 同是當代台灣政治最重要﹑最顯著的議題。不論是現在或未來﹐民眾的民族認同 之態度和內涵都是兩岸關係中最重要的變數。」 (2002﹕1) 然若就「認同問題」觀察﹐則「兩岸交流」是否與如何牽動台人的「認同變 遷」﹖吾人若自處於「臨界」﹑較為「易感」的社會成份 (典型為長居大陸的「台 灣人」)﹐入手觀察﹐則隨「兩岸交流」之迅速深化﹐「大陸台人」此一急遽擴張 的社會群體﹐身處「中國」社會﹐其「台灣認同」是否將發生變化﹖若是﹐則將 如何轉變﹖是否將一度「落地生根」之歷程﹐使得「台灣人」朝「中國人」轉變﹐ 即所謂「認同的流動」(shifted identity) 過程﹖抑或「中」﹑「台」兩地域意識﹐ 皆將失其所據﹐既處於「全球時代」﹐為不斷追逐較佳的生活﹑獲利機會﹐常留 大陸的「台人」﹐唯賸「流動的認同」(liquid identity) 爾﹖此一問題﹐除其深富 「理論意義」外 (見下述)﹐今日政治論述中﹐充斥「以商圍政」﹑「以民逼官」 之疑慮﹐凡此種種﹐已使「大陸台人」的「認同問題」﹐成為台灣當下極敏感﹑ 極富爭議﹐但卻始終無法迴避的問題。有鑒上述原因﹐「台人認同」乃成為本研 究所探討的主題。 因此,本研究以大上海地區實地調查為基礎﹐結合「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s) ﹑「 焦 點 團 體 」 (focus group) 並 搭 配 以 「 半 結 構 式 的 訪 談 問 卷 」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以為資料蒐集的方法。乃針對認同問題之調查難 度頗高﹑資料蒐集不易之特性所設計。其具體程序﹐概述如下。 首先﹐對於個案的選擇﹐本研究則先剔除不適合之個案﹐再依年齡性別﹑省 籍歸屬﹑日常語言﹑教育程度﹑從事行業﹑職位高低﹑登陸時間等﹐就其所佔比 例﹐各取代表。但因考慮隨機取樣的不易與隨機樣本的限制﹐不免多賴當地台商 協會﹑社區管委會﹑地方官員﹑企業家等相互介紹﹐雖可能因而導致「選樣偏差」 (selection bias)﹐但基於下列原因﹐應不致影響研究效度。首先﹐本計劃專注於較 少數之個案﹐目的本在發掘認同變化的趨勢﹑說明其轉變之原因。研究結果﹐只

(9)

重其「啟發」處 (heuristic)﹐並不作擴張解釋。其次﹐影響選樣的原則 (調查過 程所利用之各種關係)﹐與研究的主要變數﹐並無系統關聯﹔即便選樣有失﹐仍 不致過份削弱所得結論。最後﹐對於訪談對象的挑選﹐務求分散案例來源﹐避免 依賴少數牽線者。 其次﹐就深度訪談的程序而言﹐本研究先就其「登陸」之歷程回顧﹐建立資 料架構。再隨交談逐步深入﹐進而擴及受訪者的「生活史」(life history)。由此轉 入其登陸後之種種經驗。至此﹐先請受訪者介紹其個人背景﹑移居上海之原因﹑ 對當地之印象﹑與當地社會之接觸﹑未來孩子生涯規劃等﹐並鼓勵抒發感觸。若 一切順利﹐則此階段的工作﹐便可轉向「問卷訪談」。此部分視情況調整﹐部分 訪談個案以數次之「深度訪談」引導﹐事先熟悉受訪者﹐化解可能的疑慮。至於 「問卷訪談」之進行﹐一面按題綱逐項提問﹐一面則參照前階段之訪談內容﹐加 以整理。若見聯繫﹐則請一併說明﹔若有出入﹐則必追根究底。訪問之結果﹐經 篩選整理後﹐將問卷資料﹐納入統計分析。而所得之「訪談錄音」及「田野筆記」 (field-notes) 則帶回謄錄分析。此外﹐申請人在上海大學社會系之協助下﹐安排 四場「焦點團體」調查會。簡言之,本研究主要乃結合深度訪談 (in-depth interviews) 與參與觀察。主要透過訪談問卷﹐採集有關量化資料﹐藉以驗證假說﹐並輔以深 度訪談﹐累積質化資料﹐以便與前者相互補充。 三、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的重點在於探討大上海地區台商的「個人認同」問題,藉由如生活方 式、職業計畫和上海生活的社會關係等等外顯特徵之重構過程,抽絲剝繭,試圖 描繪出這些外顯特徵蘊含的認同圖像,以及認同轉變的過程和型態。 (一)外顯特徵 生活方式 就作者的觀察和訪談,愈來愈多上海台人傾向於較長期的停留,他們之中有 許多人已經購置或是計畫購置家人居住的房子。據上海台辦估計,上海地區有 22 萬棟房子擁有人是台灣人,而且多是居住而非投資。而以往穿梭台北上海兩 地的台商已經愈來愈少,甚至過年期間,亦選擇待在上海。最後,對於台灣發生 的事情,多數上海台人亦選擇冷漠以對。 職業選擇

(10)

隨著上海市經濟蓬勃發展,許多上海台人逐漸興起在此「安身立命」的念頭。 即使在必須付出失去在台灣所有機會的成本下,多數上海台人熱切地希望「與中 國一起成長」。上海或是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台商口中可以成就終身事業的地方, 因此,許多上海台商開始積極融入當地社會,如上海話的學習。再者,許多上海 台人將家人接往上海同住,甚至有些台商將子女送往當地小學或中學就讀,以進 一步與當地融合。部分台商表示退休後可能會待在上海。 社會關係 為了進一步融合於當地,許多台商尋求與當地社會更緊密的關係,而當地社 會也逐漸接納上海台灣社群,許多上海人會主動邀請台商到家中作客,這意味著 真正的友誼的表現。逐漸的,上海人與台灣人的生意伙伴關係變得更普遍。無疑 的,兩岸通婚更是逐年增加。而也有愈來愈多的台灣人搬出台灣人群聚的地區, 選擇與上海人為鄰。 (二)認同轉變的方式 利益導向的明確抉擇 通常認同有明確轉變的台商多數是在中國大陸前景看好的產業部門,這是很 容易理解的,這些台商投資成功或是良好的工作經驗使得他們看到的是中國光明 的一面,促使他們修正他們的認同。當然認同的修正並非一朝一夕促成,這些台 商會去考量總體情勢,1990 年代晚期以前,決定長期定居上海的台商寥寥可數。 而在於台商們看到中國或是上海經濟實力的展現,尤其是安然度過 97 年東亞經 濟危機,以及相對照下,台灣經濟的每況愈下,大約在 1999 年之後,逐漸有台 商興起定居上海的念頭,尤其是經商有成的上海台人。 舊認同和新情感勢力消長的動態過程 但認同問題並非全然是根據理性來取捨的,一個較佳的理解上海台人認同轉 變的方式是對於台灣的舊認同與對於上海新感情勢力消長的動態連續過程。在作 者的訪談中,多數的台商堅持上海與台灣都是他的家,即使這些台商已經將他的 家人帶去上海,甚至有些台商已數年未曾返台,或是早已決定退休後繼續居住於 上海。但是對他們而言,台灣只是遙遠的田園,只是不願承認此點。據筆者的觀 察,事實上,只要移居至上海三到五年的時間,這些上海台人與台灣失去關連性 逐漸式微,而台灣本土人士亦將這些人視為自願離鄉者。但另一方面,上海之台 人認為自己優於當地上海人的想法依舊,而當地人接納的意願亦不高,於是當這

(11)

群台商選擇移居上海時,他們同時在上海和台灣失去身份。 (三)認同轉變的過程 兩階段模式 多數台商離開台灣,初到上海時,基本上既是失去台灣身份,同時亦未有上 海的聯繫,成為無身份的人,此時的他們多會選擇上海台人居住的社群,並渴望 加入上海台人的社群,尋求慰藉。但隨著在上海時日的增加,他們逐漸感受到脫 離當地社會並非妥當,於是許多人開始離開台灣社群,逐漸融入當地社會。上海 台人社群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讓新加入者不安的情緒得到慰藉。 漏斗模式 為何選擇離開台灣社群?上海台人逐漸調適修正他們的認同,其認同調適的 軌跡如同漏斗。根據筆者的觀察,再三到五年後,許多上海台人可能會考慮當個 上海人。 這兩種模式非完全互斥,兩種模式混合結果是造成上海台人人際網絡的割 裂,其上海友人和台灣友人構成兩種絕緣體,互不認識。 四、計畫成果與自評 本計畫的經驗研究﹐係屬滾雪球式的深度訪談 (in-depth interviewing)。由於 研究對象母體清冊難以確定,加上訪問對象的尋求有一定的困難度,故採用上述 方法,而此類研究的共同限制﹐在深度﹑廣度的顧此失彼。作者既注重前者﹐難 免拙於後者﹔訪談個案有限﹐不免小樣本的統計問題。但本研究的目的﹐僅在提 列具有啟發意義的假說﹐待得日後的系統驗證。 五、文獻參考(因篇幅有限,僅列部分文獻) 石之瑜編﹐《家國之間﹕開展兩岸關係的能動機緣》﹐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2003。 方孝謙﹐〈1920 年代殖民地台灣的民族認同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40 期 (2000 年 12 月)﹐頁 1-46。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 91 期 (1993 年 11 月)﹐頁 6-19。 王希恩﹐〈全球化與國家的民族屬性〉﹐《民族研究》﹐總第 139 期/2002 年第 5 期 (2002 年 9 月)﹐頁 18-25。 王甫昌﹐〈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1990 年代台灣的族群政治〉﹐《台灣社會 學研究》﹐第 2 期 (1997 年 4 月)﹐頁 1-45。 王振寰﹐〈跨國界區域經濟形成的統理機制﹕以台灣資本外移南中國為例〉﹐《台灣社會

(12)

研究季刊》﹐第 27 期 (1997 年 1 月)﹐頁 1-36。 王建娥﹐〈移民地位和權力﹕對現代民族國家及其政治制度的嚴峻挑戰〉﹐《民族研究》﹐ 總第 139 期/2002 年第 5 期 (2002 年 9 月)﹐頁 26-33。 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修訂版﹐1999。 田弘茂﹐〈台灣民主鞏固的展望〉﹐載《新興民主的機遇與挑戰》﹐田弘茂等編﹐台北﹕ 業強﹐1997﹐頁 244-91。 江宜樺﹐〈新國家運動下的台灣認同〉﹐載《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 的對話》﹐林佳龍﹑鄭永年編﹐台北﹕新自然主義﹐2001﹐頁 181-216。 冷則剛﹐《資訊產業全球化的政治分析﹕以上海市發展為例》﹐台北﹕印刻﹐2002。 沈松僑﹐〈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 論》﹐第 3 期 (2003 年 12 月)﹐頁 49-119。 汪宏倫﹐〈制度脈絡﹑外部因素與台灣之「National Question」的特殊性﹕一個理論與經 驗的反省〉《台灣社會學》﹐第 1 期 (2001 年 6 月)﹐頁 183-239。

Berman, Bruce J. “Ethnicity, Patronage and the African State: The Politics of Uncivil Nationalism,” African Affairs, Vol. 97, No. 388 (July, 1998), available:

Bosco, Joseph. “The Emergence of a Taiwanese Popular Culture,” in The Other Taiwan: 1945

to the Present, Murray A. Rubinstein ed. (Armonk, NY: M. E. Sharpe, 1994), pp. 392-430.

Brubaker, Rogers. & David D. Latin. “Ethnic and Nationalist Violenc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24 (1998), pp. 423-52

Calhoun, Craig.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19 (1993), pp. 211-39

Cannerton, Paul. 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Cerulo, Karen. “Identity Construction: New Issues, New Direction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23 (1997), pp. 385-409

Cottam, Martha L. & Richard W. Cottam. The Political Behavior of Nation States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2001)

Connor, Walker. Ethno-nationalism: The Quest for Understanding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Douw, Leo. Gen Huang. & Michael R. Godley. eds. Qiaoxiang Ties: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Cultural Capitalism”in South China (London & New York: Kegan Paul,

1999)

Eriksen, Thomas Hylland. Ethnicity & Nationalism: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London & Boulder, CO: Pluto, 1993)

Greenfeld, Liah. 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Cambridge, MA &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3)

Century (Oxford, UK: Polity, 1996)

Hardin, Russell. “Self-Interest, Group Identity,” in Nationalism and Rationality, eds. Albert Breton et al.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14-42 Held, David. Democracy and the Global Order: From the Modern State to Cosmopolitan

Governanc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1995)

Hsing, You-Tien (1998), Making Capitalism in China: The Taiwan Connection,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tchinson, John. “Re-Interpreting Cultural Nationalism,”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History, 45: 3 (Sept. 1999), pp. 392-407

Joyce, Patrick. ed. Class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Kebede, Messay. “Directing Ethnicity Toward Modernity,”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27: 2 (Apr. 2001), pp. 265-8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培養學生的國民

身體力行: 藉交流及專業發展活動,促進全校教職員認同推動價

年級 教學重點 學科活動 價值觀及態度 三年級 主題:粵劇 中文科:認識粵劇的背景

 協助學校購買國旗及 可移動式的旗桿,以 便幼稚園在校舍內升 掛國旗及舉行升國旗

 for…迴圈自初值開始判斷 <條件判斷> 是否為 true,若為 true 則執行 for 迴圈內的敘述,並依 <增量值>,每次增 加 (或減少) 指定的增量值,直至 <條件判斷>

堅毅 尊重他人 責任感 國民身份認同 承擔精神 誠信

認為它注重對四大師的研究而忽視支援這些大師布教活動的庶民之信仰的研 究。[13]

導引指示標誌設置規範可區分為牌面數限制、設置範圍、人因工程等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