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專題導向學習融入大學商管課程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 以輔英科技大學健康事業管理系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專題導向學習融入大學商管課程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 以輔英科技大學健康事業管理系為例"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3)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基本資料表

申請年度 107 系所 輔英科技大學健康事業管理系 計畫編號 計畫名稱 專題導向學習融入大學商管課程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以輔英科技大學健 康事業管理系為例 職級 □ 教授 V 副教授 □ 助理教授 □ 講師 學門(專案) □教育 □通識(含體育) □人文藝術及設計 □商業及管理 □社會(含法政) □工程 □數理 □生技醫護 □農科 □民生 開課學年度/學期 (請填寫 107/1 或 107/2) 開課系所/學院/中 心 輔英科技大學健康事業管理系 課程編號 1216 課程名稱 健康事業行銷與溝通 修別(必修/選修) 必修 開課學分數 3 授課時數(每周) 3 主要授課語言 (請填寫該科主要授課使用語言)中文 課程類型 V 獨立授課 □合授課程(校內教師) □合授課程(業師) 教學活動類型 □實習 □社區場域實作 □企業實作 □體驗(田野調查、參訪) V 一般課程教學 □其他

(4)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中英文摘要格式

中文摘要 Summary (以 500 字為限)

教學實踐係指教師為提升教學品質,促進學生學習成效,以教

育現場或文獻資料提出問題,透過課程設計、教材教法、或引

入科技媒體運用等方式,採取適當的研究方法與評量工具檢證

成效之歷程。緣此,本研究目的旨在提升商管課程教學品質與

促進學生學習成效,以專題導向學習融入輔英科技大學健康事

業管理系所開設「健康事業行銷與溝通」課程(3 學分)為示範

課程,課程設計方面則引進在地創新方法論與行銷分析,引導

學生實地協助在地健康事業建構創新服務模式,進而提升在地

健康事業行銷績效,並適時導入科技媒體運用(如 line, FB)等,

提升學生具備輔導在地健康事業網路行銷計行動商務技能,促

進顧客溝通效能。

整個教學實踐歷程則以個案研究法分析,根據教學實踐文

獻建構教學理論模式,對專題導向學習方法進行型態比對技術

(pattern-matching technique),根據比對結果進行初步教學模式

建構,修正後發展出班級教學初探式模式,以此初探式模式進

行專家效度深度訪談與焦點群體法(Focus Group)訪談,訪談結

果成為模式修正的參考,修正後教學模式為本研究結果,教學

模式將在未來商管課程中正式操作。

英文摘要 Summary (以 500 字為限)

Pedagogical praxis represents a process to increase teaching

quality and facilitate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through

proposing research questions, course design,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or technology adoption in real conditions of an

educational process. The performance of pedagogical praxis can

be evaluated by using appropriate methodology or assessment

tools. Thu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creas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anagement related courses and facilitate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 by using project based learning in "Health

Business Marketing and Communication" course (3 credits) as an

sample in Department of Health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ooyin

University. The course design adopt localized innovation

methodology and marketing analysis techniques to guide students

to assist local health business to build their own innovative

service model and increase their marketing performance.

Moreover, we also adopt media technology training to help

student to increase their e-marketing skills then they can help

local business to improve their customer communication

effectiveness.

(5)

This study adopts case study methodology to analyze

theoretical model of project based learning of pedagogical praxis

by using pattern-matching technique to build original teaching

model. I qualitatively examined this teaching model by using

in-depth interview and Focus Group method. The results will help

to modify original teaching model. The improved teaching model

will be adopted in future management related courses.

中文關鍵詞 Keywords (以 5 個為限)

教學實踐、專題導向學習、商管課程、個案研究法

英文關鍵詞 Keywords (以 5 個為限)

Pedagogical praxis, project based learning, management related

courses, case study

(6)

專題導向學習融入大學商管課程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以輔英科技大學健康事業管理系為例 (一)計畫主持人部分 1. 說明申請人於課程教學現場試圖解決之問題及問題之重要性。 傳統教學方式仍以課本為主體,以課本內容講解(lecture)為主;此種教學方式的好處在於 協助學生建構知識主軸,了解管理領域的知識領域,為是非、選擇與簡答的考試方式仍容 易讓學生的學習模式導向記憶為主,但管理領域涉及許多企業管理情境的理解,並非單向 課本內容可以詮釋與理解,日本策略專家大前研一認為,當代網路資料爆炸,知識與資料 的傳遞不再是大問題,記憶能力的訓練已非當今學生訓練的重點,整合能力、質問力的訓 練方是當前學生最缺乏的,因此,專題導向管理相關課程之教學模式的導入可以填補此一 缺憾,近期許多管理學者倡導的個案教學法(case method)也屬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教學模式的一種,這些趨勢都反映出 Lecture 已無法滿足當前教學需求,再 者,管理相關課程的情境多為企業組織,相較於有工作經驗的進修部學生或 EMBA 而言, 一般大學生較缺乏企業情境的脈絡知識與經驗,專題導向學習得已跳脫課本教學(lecture) 的框架,提供學生探索企業組織管理實務的機會。本研究認為專題導向管理相關課程之教 學模式的建構確有其必要性,如何融合 PBL 與 Lecture 的教學優點以建構管理領域課程的 教學模式,便是本研究的主要的研究議題。 2. 說明申請人近 5 年課程教學經驗與成果,包含:相關開設課程、學生學習表現、相關教材 建構或發表、教學評鑑回饋等。(若未滿 5 年,則說明任教後之課程教學經驗與問題之聯 結) 2.1 相關開設課程: 管理學、消費者心理學、銷售與商業談判技巧、健康事業行銷與溝通、生 產與作業管理、行銷管理、管理實務、專題製作。 2.2 學生學習表現: 2.2.1 106/7-107/2 楊鎮維(指導教授,學生蔡佩玲) 科技部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轉化型領導的 調節效果對職業倦怠與離職率關係之影響: 以護理人員為例(MOST 106-2813-C-242-008-H) 2.2.2 103/7-104/2 楊鎮維(指導教授,學生莊凱翔) 科技部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負面情緒的調 節效果對學習意願與學習成果關係之影響:以科大資管系學生為例 (NSC103-2815-C-242-002-H) 2.3 教學評鑑回饋 2.3.1 基本指標:依教師評鑑系統顯示本人均滿足基本指標。 2.3.2 期末教學反應調查:99-105 平均為 4.5,評量值為 5 點, 大致獲得同學的肯定。 3. 說明申請人近 5 年教學相關成果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關聯。(若未滿 5 年,則說明過去 相關經驗與問題之聯結) (1) 校外教學專案計畫: 以下為本人承接的校外教學專案 -105 年「連鎖藥局行銷顧問達人」健康事業管理系就業學程-主持人

(7)

-105 年健康生活產業聚落計畫。教育部技職校院南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共同主持人 -103 年度南資計畫(五力增能計畫)-子四項目執行人 -103、104、105 年度教育部師生實務增能計畫-主持人 -103 年度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整合創新跨校教學聯盟夥伴學校--科技化服務與應用:鳯 山舊街區活化-共同主持人 -104-105 年度教卓計畫-子二-項目執行人 -103 學年度教育部產業學院計畫--課後輔導產業人才培育」學分學程-協同主持人 - 105 年度教育部產業學院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計畫書輔英科技大學「護理資訊」學分學程學 分學程-共同主持人 -102,in 鳳山城--在地智活服務創新;智慧生活跨領域基礎課程與服務學習課程推廣計畫-整 合型計畫主持人 (2) 校內教學專案計畫 -105 翻轉教學模式之建構: 以數位互動科技導入護理課程為例; 輔英科技大-學 105 度補助教 師執行專題研究計畫-計畫主持人 -102 以專題導向學習提升管理課程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 輔英科技大學 101 年度補助教師執 行「改進教學」專題研究計畫-計畫主持人 整體而言,本人教學成效均符合學校規定,並自我期許每學期均能在教學技巧與成效上精 益求精,廣泛與不同領域老師交流,積極爭取校外教學專案計畫並執行教學卓越計畫,對於 教學部份的研究也持續投入,期將研究成果貢獻於教學品質上。教學內容與教學計畫均融入 專題導向學習,以促進教師在商管課程教學實踐上的更新與突破。 (二)計畫執行內容部分 1.研究動機與主題目的 (1)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動機。(如:研究的發想背景、問題意識、問題重要性、影響及應用層 面等) 教育政策面,根據教育部 2004 年十月份公佈之技職一貫新課程商管類群新增核心課程「實習 專題」,已經正式將專題教學納入教師引導與學生學習的範圍。且各大專院校普遍已有專題 課程的產生,專題導向學習理論應用於大學教育之研究以往著重於科學或資訊領域,但專題 導向學習應用於商管類別課程的研究較為少見。本研究特別將專題導向學習之研究延伸至商 管領域。再者,傳統管理相關課程教學模式以課本為主體,採單項教學(Lecture),商管科系 雖有專題實做課程,多獨立開課,較少將專題導向學習融入正式商管類別課程中,由於專題 導向學習成效已被諸多研究證明其教學成效,故本研究擬將專題導向學習導入正式商管課程 中。最後,管理相關課程的情境多為企業組織,相較於有工作經驗的進修部學生或 EMBA 而 言,一般大學生較缺乏企業情境的脈絡知識與經驗,專題導向學習得已跳脫課本教學(lecture) 的框架,提供學生探索企業組織管理實務的機會。 專題導向學習 (1) 由來與理論基礎 專題導向學習乃源自 60 年代的醫學院教育,其理念為杜威 John Dewey 所提的進步主義學 派,強調「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學習方式,它是以專題、活動、及解決問題等方

(8)

式作為學習的主軸(林達森,1999)。專題導向學習融合建構主義、與認知心理學理念的學 習方式,其目的在消除偏重記憶的「僵化知識」現象,而此現象也是長久以來傳統教育模式 下的缺點,大學管理類別課程亦然。雖專題導向學習之理論基礎側重於以個人為出發點建構 主義、與認知心理學理念,本研究提出以組織為出發點的學習型組織觀點,試圖以互補的角 度充實專題導向學習之理論內涵。 (2) 定義 專題導向學習以學生為中心,經由目標導向、獨立且自主的學習方式,提供最佳的情境,以 提升學生探索的動機及解決問題的能力(Blumenfeld,Soloway, Marx, Krajcik, Guzdial, & Palincsar, 1991)。在 本 研 究 中 , 學生參與專題導向學習是經由不斷的與學習社群互動、進 行調查活動,並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習技能及知識。專題導向學習之特色是 將 傳 統 以 教 師 為 中 心、短 暫、單 獨 的 練 習 的 教 室 課 程,由 強 調 以 學 生 為 中 心、長 期 的 學 習 活 動、跨 學 科 的 所 取 代 , 並 整 合 真 實 世 界 的 議 題 和 實 踐 。 (3) 實際作法 為 解 決 因 「僵化知識」現象使 得 教 學 績 效 不 彰 的 難 題 , 專題導向學習主 要 的 做 法 是 藉 由 知 識 或 技 能 的 專 題,統 整 不 同 的 學 科 領 域,安 排 複 雜 且 真 實 的 任 務,設 計 出 能 增 進 學 習 動 機、發 展 後 設 認 知 策 略、並 籍 由 科 技 為 基 礎 的 認 知 工 具,經 由 一 連 串 的 探 索 行 動,以 及 合 作 學 習 的 情 境,使 學 習 者 不 僅 能 學 到 解 決 問 題 的 知 識、能 力,也 能 學 到 如 何 活 用 知 識 (鍾大定、陳菁惠。2006;徐新逸,2001。)。 以 下 四 點 是 實施專題 導向學習時必須注意:(1)統整課程跨學科的原則: 學習活動不限於單一學科,並且以真實 的問題或議題,作為跨學科知識的應用與建構;(2)教學活動的真實性: 不可以是「脫離情 境的」(decontextualized)學習,學習者必須在真實情境中,透過一連串的活動,經由探索 活動及問題解決等歷程才能逐漸達成知識的建構(徐新逸,1995;1996);(3)合作學習方 式:促進同儕間知識和技能的互動以發揮示範、鷹架、反思等功用。(4)科技的運用:有助於 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及主動學習,同時也能協助學生探索調查、紀錄過程與呈現研究成果。 (4) 對學習的影響與目的 實 施 專 題 導 向 學 習 的 影 響,主 要 在 於 激 勵 學 生 投 入 他 們 自 己 所 擁 有 的 學 習,並 提 供 學 生 機 會,讓 他 們 針 對 自 己 興 趣 和 問 題,並 決 定 如 何 去 發 現 和 解 決 問 題。PBL 同 時 也 提 供 跨 學 科 的 學 習 機 會,學 生 可 以 應 用 和 整 合 不 同 領 域 的 主 題 內 容 在 真 實 生 產 的 過 程 , 來 取 代 人 為 的 或 分 離 的 設 定 。 研究發現當學習與真實生活情境越相近,學習效果

越佳(Brown, Collins & Dugid, 1989),可見真實性與自主性兩方面對專題導向學習貢獻最大。

根據 Brown, Collins & Dugid(1989),專 題 導 向 學 習 之 目 的 如 下 , 一、讓同學在真實世 界中主動探究問題,培養自主性學習。二、透過有系統及長時間的研習過程,培養同學的學 習態度及毅力,提高同學的自我管理能力。三、對問題作深入的研究探討,對問題作批判性 思考,鼓勵同學作高層次的思維。四、在研習過程中,增進同學對有關專題的知識。五、使 同學能有效地掌握及運用資訊科技的知識及技能。六、鼓勵同學之間的協作學習。七、改善 學生的表達能力及溝通能力。 商管相關課程

(9)

除財務會計類別課程外,依照科技部管理學門分類,管理學門領域包含人力資源、組織行為、 策略管理、國際企業、科技管理、醫務管理,含行銷、生管、資管、交管、作業研究/數量方 法、服務業管理、科技管理等(科技部官網,2017)。就理論的發展角度而言,管理學門的理 論基礎課程有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學、組織行為、組織理論與策略管理等等,其 實務應用類別則普遍涵蓋企業功能相關課程,如生產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 管理、財務管理及資訊管理等,以及產業類別的管理,如如醫務管理、休閒管理、科技管理、 國際企業與餐飲管理等;除此之外,由各企業功能延伸出許多細部類別科目,如由行銷管理 延伸的課程如消費者行為、廣告學、顧客關係管理等,生產、人資、研發與資訊亦是如此; 在此不一一詳列。本研究以健康事業管理系所開設 3 學分必修課程: 健康事業行銷與溝通為 例,導入專題導向學習。 (2)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主題及研究目的。(如:既有課程突破、新設跨領域課程規劃等)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主題: 專題導向學習融入大學商管課程教學實踐之個案研究:以輔英科技 大學健康事業管理系為例;教學實踐係指教師為提升教學品質,促進學生學習成效,以教育 現場或文獻資料提出問題,透過課程設計、教材教法、或引入科技媒體運用等方式,採取適 當的研究方法與評量工具檢證成效之歷程。緣此,本研究目的旨在提升商管課程教學品質與 促進學生學習成效,以專題導向學習融入輔英科技大學健康事業管理系所開設「健康事業行 銷與溝通」課程(3 學分)為示範課程,課程設計方面則引進在地創新方法論與行銷分析,引導 學生實地協助在地健康事業建構創新服務模式,進而提升在地健康事業行銷績效,並適時導 入科技媒體運用(如 line, FB)等,提升學生具備輔導在地健康事業網路行銷計行動商務技能, 促進顧客溝通效能。 整個教學實踐歷程則以個案研究法分析,根據教學實踐文獻建構教學理論模式,對專題導 向學習方法進行型態比對技術(pattern-matching technique)、建立解釋、時間序列分析及同時綜 合類型比對與時間序列技巧的程序邏輯模式分析,根據比對結果進行初步教學模式建構,修 正後發展出班級教學初探式模式,以此初探式模式進行參與式觀察、參與式觀察、教學評量 與學生學成果進行質化分析,分析結果成為模式修正的參考,修正後教學模式為本研究結果, 教學模式將在未來商管課程中正式操作。 (3)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研究目的及目標。 根據以上研究動機,本研究的具體研究目標如下: 1.了解專題導向學習之教學模式如何應用於商管課程中? 2.了解專題導向學習如何與傳統 Lecture 相容與互補? 3.專題導向學習如何幫助班級學生融入企業情境? 4. 建構商管課程專題導向學習教學模式 3.研究方法 (1)研究說明。(請具體說明教學或課程設計,如:係針對整體課程、單元主題、教學方法、作 業設計或評量策略…等不同研究主題所進行的具體設計。) 本計畫參考服務設計常用的教學實踐方法,所發展之在地創新方法,係藉由研究國外創新方 法,經過適地化調整後所建構出的台灣在地服務創新方法論,並以台灣地方為創新場域,教 導學生進行在地特色資源盤點、店家服務現況分析、創意主題概念發想與服務設計,而發展 出有系統可仿效的創新推動模式,其目的在於加速區域活化速度與品質,透過操作學習,建

(10)

立可長可久、具延續性的在地創新機制同時透過教學相長進一步帶動大學師生多元互動體驗 學習。 本課程作為健康事業管理系的核心基礎課程,透過此課程的分析框架,進一步整合學生 於區域行銷管理課程、數位角色創作與行銷,以及規劃創意體驗節慶等思考邏輯的來源。另 一方面,本課程主要教授學生,瞭解健康事業行銷、在地創新服務設計、我國目前區域創新 發展現況解析,以及 ICT 與健康事業通路(如醫院、診所、藥妝店、衛生所、長照機構等)的 創新應用,積極培養更多優秀人力投入健康事業通路創新發展工作,以利地區人才永續經營 與發展。 本課程主要以六個優秀的在地創新服務行銷管理個案為基礎,深入探討其管理變革過程、 組織如何凝聚共識以及其他關鍵成功因素,配合相關學理基礎與發展趨勢,培養同學具備盤 點、規劃、執行、試作,與回饋等健康事業通路分析實務與能力。  基礎盤點 本課程前六週將透過師生共同討論以及業師引導,進行在地創新方法論講述,包括國內 外地區創新服務案例以及科技應用創新服務的概念,並透過學生分組學習與合作,共同討論 在地創新服務管理個案的內涵與學習反思。  規劃與執行 接下每周將透過業師的帶領,以及深入在地走訪社區健康通路相關在地人士,進而收集 與彙整在地特色資源內容,並與在地進行服務學習交融,促進在地創新方法論與實作,讓學 生、社區通路、業者、教師,以及業師團隊持續學習與回饋,創造多元學習的服務學習圈。  試作與回饋 學期的第三階段,將進行分組報告與課程學習分享,透過業師團隊的經驗分享以及修訂 建議,協助學生研擬出屬於健康事業通路創新服務與行銷管理營運模式的方法與成果,並透 過在地組織的參與,舉辦成果發表會,以促進大學與地區資源整合與共榮圈的概念。並吸引 更多地方相關人力投入持續關心地區的發展、引動知識基地的量體,建構地方產業創新引擎。  智慧生活科技的導入 本課程透過消費族群的界定,配合在地特色元素型塑,將為大寮社區健康事業通路植入 ICT 應用的精神,帶動學生共同發想與學習,透過跨領域與跨世代的激盪,建立服務導向生 活科技的人才培育基地。  外部資源連結: 本課程除邀請大寮區相關組織團體以及輔導團隊協助進行講座外,更邀請研發法人機構, 針對服務體驗工程(SEE)如何落實在地健康事業通路,進行一套在地創新服務方法模組的規劃, 包括創新概念發想、族群與故事創造、通路分析、產品設計、服務設計,以及驗證與節慶行 銷,藉由其豐富的執行與推動經驗,將有效落實產學研合作的綜效。  智慧科技應用 本課程將在帶領學生進行產品或服務開發的過程中,以服務加值運用方法納入有用的工 具,如藉由資通訊科技(ICT)的運用,以形成創新商業模式,抑或引進設計思考針對既有的產 品服務進行再詮釋,形塑不同的風貌,例如:經過人物誌盤點出社區族群元素後,可在特定 區域內整合各通路特色,開發設計社區通路闖關遊戲 App、銀髮生活故事情境虛擬導覽,並 結合週邊店家的優惠獎勵,以激起長壽族群走出戶外闖關的動機。 本課程設計以健康事業生活通路為核心,包含行銷通路與服務設計相關課程,融合使用

(11)

者族群需求,包含休憩旅遊體驗服務設計、養生餐飲服務設計、輔具服務設計、智慧照護服 務設計等產品服務課程,並結合大寮在地發展特色與業師開設在地創新服務方法論課程,導 入智慧科技滿足常民生活。結合在地零售店鋪、輕旅行業者、養生餐飲、營養保健食品、文 創設計、安養中心、藥局…等共組輔英銀享智慧生活通路人才庫,形成服務人才價值鏈,作 為師資、業師、輔導團隊之來源,並引導在地適合業者共同打造區域創新創業產學合作人才 維運平台。 表 1、健康事業行銷與溝通教學實踐單元主題 週次 主題 教學實踐階段 說 明 1~6 基礎盤 點 準備  健康事業概論  在地創新服務方法論講述  國外地區創新服務案例  台灣在地創新服務案例  科技應用創新服務  行銷原理  在地創新服務管理個案(一) 7~12 規劃與 執行 服務/行動  行銷分析方法  群聚創新與區域發展-1  群聚創新與區域發展-2  在地創新方法與實作-1  在地創新方法與實作-2  在地創新服務管理個案(二)  區域 ICT 應用個案  期中考試 12~18 試作與 回饋 省思/檢討  消費需求之概念解析與方法應用  顧客溝通  創新案例策略解析與價值提昇  從族群生活型態規劃新產品服務  創新營運模式方法與實作-商業行銷模式定義與分 類  創新營運模式方法與實作-商業行銷模式分析架構  創新營運模式方法與實作-創新、能耐與價值模式  在地創新服務管理個案(三)  期末考試 1.省思主題: (1)What:從族群生活型態規劃新產品服務服務,並帶 領學生了解消費需求之概念解析與方法應用、創新案例 策略解析與價值提昇。 (2)So what:讓學生實際了解地方特色的創新營運模式 方法與實作,進而了解其主要定義及分類方式。 (3)Now what:對地方特色的盤點、分析、建議提供更 完整的觀念性架構。 2.省思方法:透過個人日誌、每周心得報告、服務日誌, 以及與地方人士、業師共同討論。 3.省思時機:掌握每一堂課程進行的過程,以及每一次

(12)

與在地相關組織、業者以及個人的接觸,並提出相關建 議規劃方案。 16~18 成果發 表 慶賀/ 成果發表 邀請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衛生局、大寮地區相關公所人 員、社區通路團隊、非營利組織、地方業者、以及長壽 族群共同進行成果發表報告,並與其他課程舉辦聯合成 果展示會議。  學習活動與考評 作業設計:本課程包括特色盤點作業表、店家訪談資料作業表、特色元素作業資料庫, 以及主題規劃報告。成績考核:本課程將透過教師考評以及同學相互考評,並適時引入社區 通路業師的評分作為基準。其中教師占 60%、互評佔 30%、在地人士佔 10%,佔學期總成績 50%。並於學期中進行期中與期末考試各佔 25%。 (2)研究步驟說明 本計畫之推動對於社區健康事業通路教學實踐的價值可以區分為三個層面,微觀層次: 對於課程中的教師、學生以及受到服務的場域—健康事業社區通路,將引入一股新的氣象, 學生可以透過課程學習理論與實務的連結、教師可以透過實際走入田野、感受田野、研究田 野,進行產出研究的管理意涵、對於受服務場域可以了解目前新興消費族群對於特色社區健 康事業通路的核心價值與想要傳達的理念。巨觀層次:社區特有的生活型態,是長久以來對 於在地環境、生活經驗的智慧實踐,以長照機構為例,社區要活化的是在地老化的族群,包 括活耀老化、健康老化、尊嚴老化,參照當代需求,適時導入資源,讓長壽智慧生活成為自 發的在地力量,驅動地方持續前進。綜觀層次:在地創新服務要能成功,主要涉及有在地組 織能否凝聚共識朝著區域共同目標邁進,在地是否有活化社區健康事業通路的創新能力來吸 引目標族群參與、能否串連地方政府的資源整合綜效及有效的行銷推廣,所有的環節都會影 響在地創新服務的成效。 A.研究架構 本計畫依循教學實踐的理論與實務,從專題導向出發,以大學所在地區現有核心問題,與相 關意見領袖交流合作,收集可能建議與回饋意見。再者整合校內課程與師資資源,共同為地 區主題發展進行課程設計,以學生為本位,場域為師,促動師生共同學習,包括開設管理與 行銷課程,以在地創新方法論與行銷分析作為框架,結合科技媒體導入,翻轉教學模式,累 積創新教學的品質與掌握學生學習成效。如圖 1 觀念性架構。

(13)

B.研究假設 根據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說明(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官網,2017),教學實踐的定義為教師為 提升教學品質,促進學生學習成效,以教育現場或文獻資料提出問題,透過課程設計、教材 教法、或引入教具、科技媒體運用等方式,採取適當的研究方法與評量工具檢證成效之歷程。 Sirotová (2016)則認為教學實踐是以經驗為基礎與專業學習的一種教學型態,在大學教師在學 校課堂教學的真實情境中,透過學生與教師合作,教學實踐刺激學生發展專業技能,教學實 踐也創造了發展教師個人教學風格的基礎,透過自我求知、自我評估及自我反思的過程,教 學實踐也協助發展了教師研究本身教學活動的效率與品質之能力。從學生在教育過程的真實 情境中的實習績效,教學實踐創造了確認理論知識、方法、與程序的空間,因此,教學實踐 也提供學生發展其未來職場關鍵技能的理想過程。綜上所述,本研究發展假設如下: 命題 1: 專題導向學習的課程設計與教材教法會正向影響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 命題 2: 科技媒體會正向調節專題導向學習的課程設計與教材教法和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 效間的正向關係。 Figure 2. 教學實踐理論架構 專題導向學習 課程設計 教材教法 科技媒體 教學品質 學生學習成效 H1 H2

(14)

C.研究範圍 (請說明教學投入及實施相關規劃,如:課程規劃為單一性或系列性、課程規劃 相關說明、教學使用之相關資源、採用評量方式等,或社群教師課程設計與協作實踐方式等) 本課程講求多元參與、包括引入研發法人在地創新服務工作坊的實際推動案例與業師團隊、 並藉由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參與,讓學生可以進一步獲取最新行銷管理與在地創新服務的運作 手法以及推動機制,以提供將來有意進入地方產業的學生一個明確的方向。本課程透過期初 共同開課說明會,讓參與課程的學生可以進行互動與接觸,並透過合作學習來共同成長以及 學習。並將於期中以及期末進行跨課程的分享與討論會議,學期末並將引入在地區域的相關 組織、個人或業者來共同針對學生的主題規劃提供相關策略性建議。 本課程透過小組討論方式進行主題的設定與篩選,並透過與社區健康事業通路的對話與 合作,進而了解一個社區通路的活化需要考量多重面向,因此,在設計最後產出的規劃報告, 將需要透過跨小組合作討論、場域訪談活動分享、主題規劃以及消費族群設定的解析。每組 須完成一套包含景觀、人文與產品服務的盤點表作為評分依據。 D.研究對象 (請說明教學實踐研究對象特性及背景分析-如:學生先備特質或學習經驗的起始 行為) 主要以本校健康事業管理學系大學部學生為主,學生須對於在地人文、通路、社會與企 業管理議題等有興趣。本研究抽樣對象以 107-1 健康事業行銷與溝通課程修課同學為主要研 究對象,修課人數共計 35 位,量化教學評量以學校官方教學評量系統為施測工具,填答者 30 位,質化資料部分,則以期末觀念性測驗的加分申論題為質化資料取得來源,題目為「說 明本學期健康事業行銷與溝通課程感想與你對行銷的體悟」,扣除未答題及質化內容過少或不 全者,共計 14 位完整填答者。 E.研究方法及工具 (對於所提研究主題將採行何種方法及工具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之研究法為個案研究,以教學實踐為教學模式設計主軸,對專題導向學習方法進行質 量化資料與命題型態比對技術(pattern-matching technique) 建立解釋、時間序列分析及同時綜 合類型比對與時間序列技巧的程序邏輯模式(Yin, 2003),根據比對結果進行初步教學模式建 構,修正後發展出班級教學初探式模式,以此初探式模式進行專家效度深度訪談參與式觀察、 教學評量與學生學成果進行質化分析,分析結果成為模式修正的參考,修正後教學模式為本 研究結果,教學模式將在未來商管課程中正式操作。 F.實施程序 文獻分析 與回顧/命 題 主要構念 的型態比 對分析 建構初 探式教 學模式 提升專 家效度 之質化 訪談 建構 教學 模式 課程計畫 與教學模 式操作化

(15)

針對專題導向學習、商管課程、課程設計、教學教法、科技媒體、教學品質、學生學習成效 等主要構念進行文獻回顧與分析,同時以型態比對分析法,以教學實踐觀點分析專題導向學 習符合點,並補充現行模式未論及的理論意函,進一步建構初探式教學模式,接下來以專家 訪談進行研究效度的提升,研究結果為提出依可操作化的「專題導向管理相關課程之教學模 式」,並實際擬出課程計畫。 G.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以質化資料分析為主,除了本人實際參與觀察外,學生上課過程筆記、考試資料、分 組討論、業師上課心得、專家訪談、師生互動以及課程專題成果報告皆為主要的質化資料, 透過型態比對技術(pattern-matching technique),確認相關構念符合專題導向學習特徵,並進一 步檢視質化資料是否符合教學實踐觀念性架構重要構念: 專題導向學習、商管課程、課程設 計、教學教法、科技媒體、教學品質、學生學習成效。並確認構念間的因果關係。 G.1 資料收集的信度與效度 為妥善處理質化研究信度與效度的問題,本研究依 Yin (2003)及 Strauss,(1987)建議,本研 究應用以下法則來達成資料收集之可靠性。 (一) 信度:本研究利用詳盡說明資料收集的操作過程,強調資料蒐集的可重複性 (Kidder and Judd,1986),操作過程保持這種對重複性的要求,以達成信度要求。例如在 訪談學生時的重複確認,在多方資料(如考卷、教師評量結果等)使用的驗證邏輯等,以求 能達到最大資料衡量的信度。

(二) 內在效度:內在效度主要強調因果關係並非虛假(Kidder and Judd,1986),本研 究根據 Yin(2003) 提出的類型比對和時間序列分析模式來達成最大的內在效度,以確保 構念彼此之間關係推測並非虛假。

(三) 外在效度:外在效度意謂可達成原樣複現的程度(Yin,1984)或被一般化(Kidder and Judd,1986)的程度,將利用使用 Yin 的個案原樣複現地驗證方式,就是希望能達成最 大的外部效度。 (四) 構念效度:這個部分和信度類似,也是要求衡量可靠性,但它更強調對不同研究 構念是否有被正確定義及觀察的程度,本研究參照 Yin(2003)的建議,除了每次都讓訪問 者,尤其是重要的資訊提供者來觀看研究初稿,並請受訪者審視新發展出的研究構念。 G.2 資料分析方法 一、 資料分析法說明 本個案研究法的資料分析方法乃根據 Yin(2003)的說法,包括二種一般劃分策略及四種特殊 的分析技術,以下說明本研究所採行的一般化策略及分析技術。 (一) 一般化的分析策略 Yin(2003)認為有兩個一般性的分析策略:(1)依賴理論的命題和(2)發展個案的描述。依賴理 論的命題策略,是利用根據前述文獻回顧及探索性的個案分析所產生的命題,來導出整個研 究設計,其特色在於適合解釋性的個案分析,用來預測可以用命題解釋的現象,此方式和 Yin 的想法較為接近。Yin 雖然贊同研究者使用依賴理論命題策略,但也指出若想回答的問題無 法用命題來加以描述時,就應使用發展個案的描述此一策略,利用描述性的方法來回答某些 無法用命題回答之複雜問題,而此一策略也可以幫助研究者分析何者是適當的因果關係研究

(16)

(依賴命題的策略)。本研究將採用以上依賴理論的命題一般性的策略,首先,本研究的目的 在於回答專題導向學習所帶來的教學實踐改變背後的因果邏輯(改變原因)及現象描述(改變 內容),這代表某些問題的因果性可以用命題來解釋(因果邏輯)。 (二) 分析技巧 Yin(2003)提出四種一般的分析技巧:類型比對、建立解釋、時間序列分析及同時綜合類型比 對與時間序列技巧的程序邏輯模式。若教學實踐此類同時具備因果性和程序性資料研究,應 該使用程序邏輯模式。因為程序邏輯模式的目的在於利用類型比對的方式找出自變項與依變 項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分析這些因果關係發生在某一段時間中的事件序列。採用程序邏輯模 式不但符合教學實踐研究之系絡情境傳統(重視前置事件隨著時間所產生的結果),對於本研 究的主題也可以達到較大的解釋力。 二、 類型比對分析 簡述十三個個案(如附錄 1-13)的相關背景資料,以下針對驗證性的個案架構進行類型比對分 析,Yin(2003)所謂的類型比對分析代表,將每個個案蒐集到資料建立起不同類型(pattern), 以求和最初從文獻中所獲得的原始類型比較(matching)結果,從中可以證明到底之前的命題 架構類型之預測是否正確,Yin(2003)提出兩種不同的類型比對方法:「不相等的依變數」及 「對立解釋」,本研究採行「對立解釋」為主要的分析法。表 1 為本研究推論證據的彙整表, 其所形成的一連串證據鏈(chain of evidence)說明資料的蒐集與分析結果。 「對立解釋」的做法在於了解「為何某些個案中會產生特定的結果?」(Yin,2003),其目的 在於針對自變項(預測變數)做解釋性的探究。例如在本研究中,「對立解釋」的分析過程就是 去比對,如果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專題導向學習「專題製作」、「組討論活動」等相關事件(本研 究的預測變數)發生了,「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改善也同樣會產生,這代表個案在 「原樣複現」中得到量好的結果;如果這些變數沒有出現,「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 的水準明顯降低,這代表個案在「理論複現」中得到良好的結果,若是原與理論複現同時成 立,則代表本研究架構可被驗證。若是預測變數出現,但直接改變結果不明顯,或是在缺乏 這兩個預測變數的情況下,直接改變仍然發生了,就可以對之前命題與架構產生質疑,代表 本研究無法驗證,如圖 3 示。

(17)

二、建立解釋分析 本研究命題一是推論「專題導向學習的課程設計與教材教法」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 之關係。命題 2 是科技媒體會正向調節專題導向學習的課程設計與教材教法和教學品質與學 生學習成效間的正向關係。建立解釋分析主要將依據「對立解釋」對各自變數之預測,說明 本研究提出命題之可被驗證程度為何。以下透過 Yin(2003)建立解釋(explanation building)技巧, 說明主要構念間因果關係的連結: 命題 1: 專題導向學習的課程設計與教材教法會正向影響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 專題導向學習以學生為中心,經由分組報告設立完成專案目標,引導修課學生獨立且自主學 習,如文獻蒐集、受訪廠商聯繫、訪談提項設計、廠業訪談、報告製作等;透過產學合作, 由廠商提供最佳的行銷實務情境,以提升學生探索真實世界的動機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Blumenfeld,Soloway, Marx, Krajcik, Guzdial, & Palincsar, 1991)。在本研究中,由 個案觀察,透過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專題導向學習是經由不斷的與廠商、教師互動、進行調 查活動,並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習技能及知識,藉以印證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的提升。本 本研究 13 案例中(HM1-HM13),均明確表達學習歷程,透過專題導向學習的課程設計與教材教 法的引導,從不了解、抗拒到接受並應用行銷分析工具過程充分體現了專題導向學習特徵並 印證專題導向學習確實對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產生正向影響,展現創新教學法的成效。 如案例 HM1 提到,”一開始學 8parts(行銷企畫書撰寫)相當抗拒,要去訪談也覺得是很麻煩 的一件事,不懂得如何設計問題,如何洽談廠商,但謝謝老師細心一步一步帶領著我們進入 行銷這門課,讓我們也能自己進行一份分析” HM2 說“一開始覺得聽不懂,但開始分析後,雖然覺得很複雜….,求救於老師以及討論後有 了些許不一樣了…,,在學習過程中不知當機了幾回,但還是順利寫出來,很開心並且有小 小成就感….,從不懂到懂能理解並且不會討厭這個報告,反而想要更好的感覺” HM4 說“到醫院做專訪,這是一個超級特別的體驗…..,這次做專訪,讓我成長了很多,以 前我是一個完全不會製作報告的人,透過這門課,我終於對製作報告更有概念了” 而從本課程教學評量判定,導入專題導向學習後,整體教學評量分數達 4.71,滿分 5 分(如 附件 2),對課程教學品質暨學生學習成效提供量化證據的支持,綜上質化與量化資料所述, 本研究推論命題 1: 專題導向學習的課程設計與教材教法會正向影響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 效。大致獲得支持。 X X X X Y Y Y Y 理論複現成功 原樣複現不成功 理論複現不成功 註 1:X 代表預測變數,Y 代表結果變數。註 2:X Y 代表 X 與 Y 的水準很較低 圖 3 原樣複現與理論複現的對立解釋方式 原樣複現成功

(18)

命題 2: 科技媒體會正向調節專題導向學習的課程設計與教材教法和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 成效間的正向關係。 本 計 畫 旨 在 藉 由 課 程 中 導 入 專 題 導 向 學 習 , 以 解 決 因 傳 統 單 向 教 學 知 「 僵 化 知 識 」 現 象 使 得 教 學 績 效 不 彰 的 難 題,課 程 中 將 學 生 分 組,並 將 行 銷 學 中 8 種 分 析 工 具 整 合 成 行 銷 計 畫 書,透 過 訪 談 不 同 健 康 事 業 經 理 人,以 了 解 真 實 商 業 環 境 中 行 銷 運 作 模 式,並 針 對 分 析 結 果 給 予 建 議,此 外,在 專 題 導 向 學 習 的 課 程 設 計 與 教 材 教 法 教 育 實 踐 過 程 中,藉 由 引 入 科 技 媒 體 運 用,以 於 引 發 學 生 的 學 習 動 機 及 主 動 學 習,同 時 也 能 協 助 學 生 探 索 調 查 、 紀 錄 過 程 與 呈 現 研 究 成 果 。 如 使 用 Line 於第一線溝通、 協調、教學輔助,使用數位 e 學園於下載授課資料、上傳書面報告,使用 Email 於第二線溝 通、協調,使用 Youtube 於個案解析、影片製作上傳、社群經營,使用 Facebook: 影片製作 上傳、社群經營;使用影片製作軟體,並以多媒體工具製作廠商廣告影片及廣告海報製作, 根據 13 案例中(HM1-HM13)初級資料及次級資料教學評量結果判定,案例說明了在本課程學習 上的成長過程,從不懂行銷,透過課堂講解、報告製作、分組討論、老師引導到業師協同教 學,最後能應用行銷分析工具,學習過程充分體現了專題導向學習創新教學法的成效,科技 媒體導入也確實在學習過程正向輔助效果,本研究推論命題 1: 科技媒體會正向調節專題導 向學習的課程設計與教材教法和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間的正向關係。大致獲得支持。 三、時間序列分析 「時間序列分析」說明某段時間內,整個現象發展過程的前後順序(先不談因果性),代表研 究某一種可能的趨勢(Yin,2003)類似 Langely(1999)所謂的過程性資料(process data)分析 方式。本研究採行較簡單的「單一實體及過程」的時間序列分析,只論述此一時間過程中, 與「教學實踐」本身發生「教學改進」之相關事件,並採行 Langely(1999)的建議,利用流 程圖表示個案相關事件的發生順序(如),以求對此一過程的理解。雖然「時間序列分析」之 重點在於說明「過程」而非「因果」,但可以發現事件前後可以推測出大概的因果關係,有助 於補充前段「類型比對分析」與「建立解釋分析」的若干重點。圖 4 呈現教師、學生及健康 事業受訪主管三種角色在專題導向學習課程的互動情境,正方形框框顯示專題導向學習課程 重要事件,箭頭代表時間序列,呈現兩個事件發生之先後次序,如學生專題團隊成立後,進 行專題方向與研究案例確認,雙箭頭則呈現兩個角色互動情境,如師生互動與討論,時間軸 歷時 18 周。

(19)

圖 4 專題導向學習課程重要事件之時間序列 G.3 分析結果 本計畫分析結果如表 1 個案證據表,呈現專題導向學習教學法導入健康事業行銷與溝通課程 中,從文獻中所獲得的原始類型比較(matching)結果,縱軸為學生案例,HM1-HM13,橫軸為 本研究主要構面: 專題導向學習、科技導入及教學品質/學生學習成效,透過 13 個學生案例(附 錄 1-13)訪談內容進行類型比對,判定專題導向學習與科技導入構面符合的程度,以及教學品 質/學生學習成效量化結果(表 2),為本研究推論證據的彙整表,其所形成的一連串證據鏈(chain of evidence)說明資料的蒐集與分析結果。研究結果呈現 13 學生案例專題導向學習高度符合專 題導向學習關鍵特徵,如(1)學生為中心、(2)提出問題、(3)深入探究、(4)概念理解、(5)合作 學習、(6)回饋反思等,(7)最終能完成實質的成品或呈現報告,科技導入部分除的 3 項特徵 Email: 第二線溝通、協調不符外,其餘特徵(1)Line: 第一線溝通、協調、教學輔助 (2)數位 e 學園: 下載授課資料、上傳書面報告(4) Youtube: 個案解析、影片製作上傳、社群經營 (5) Facebook: 影片製作上傳、社群經營 (6)影片製作: 以多媒體工具製作廠商廣告影片(7)廣告海 報製作:以多媒體工具製作廠商海報;均有達成,教學品質/學生學習成效顯示專題導向學習教 學法導入健康事業行銷與溝通課程的高度成效,滿分 5 分,高達 4.71 分,實證結果呈現專題 導向學習知教學方式確有其優良成效,而科技導入更會輔助教學實踐過程更具效率。 據此,後續教學實踐中應將專題導向學習推廣到更多管理及行銷相關課程,並持續精進教 育科技的應用並擴大其範圍,以輔助教學,讓更多學生獲益。

(20)

表 1. 個案證據表 主要構面 學生案例 專題導向學習 科技導入 教學品質/學生學習成效 (教師評量平均分數/滿分 5 分) HM1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2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3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4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5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6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7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8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9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10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11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12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13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1.專題導向學習關鍵特徵: (1)學生為中心、(2)提出問題、(3)深入探究、(4)概念理解、(5) 合作學習、(6)回饋反思等,(7)最終能完成實質的成品或呈現報告 2.科技導入關鍵特徵: 凡是與資訊有關的課程、教學方法、教學活動、師資、軟硬體設備等之教學活動與教育歷程 ,

均可稱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instruction)。資訊科技融入教

學並非只是單純的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或電腦教育

(computer education),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應是培養學生使用資訊科技與學習資訊的相關知 識,還包含 運用、分析及處理資訊 ,以及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洪淑君,2010)。本課 程作法為(1)Line: 第一線溝通、協調、教學輔助 (2)數位 e 學園: 下載授課資料、上傳書面 報告(3) Email: 第二線溝通、協調 (4) Youtube: 個案解析、影片製作上傳、社群經營 (5) Facebook: 影片製作上傳、社群經營 (6)影片製作: 以多媒體工具製作廠商廣告影片(7)廣告 海報製作:以多媒體工具製作廠商海報。 3.教學品質/學生學習成效: 本構面以教學評量結果代表教學品質/學生學習成效之衡量。 如表 2 健康事業行銷與溝通教學評量 學年學期:1071 當學期課號:3HA08 科目名稱:健康事業行銷與溝通 評量項目 平均分數 標準差 評量教師 4.71 0.53 1.無缺課、遲到與早退 4.80 0.41 2.深具教學熱忱 4.70 0.60

(21)

3.樂於與學生溝通討論 4.70 0.60 4.充分準備課程內容 4.80 0.48 5.上課講解能力良好 4.63 0.67 6.依據教學大綱講授課程 4.80 0.48 7.教法能啟發學習興趣 4.63 0.67 8.考核評分客觀有依據 4.63 0.76 9.將實務與生活經驗融入教學中 4.73 0.52 10.整體而言,我滿意教師教學 4.63 0.67 評值課程 評量項目 次數 % 1.作業的負荷量 非常多 1 3.33 % 多 4 13.33 % 適中 23 76.67 % 少 1 3.33 % 非常少 1 3.33 % 2.教材的難度 非常難 1 3.33 % 難 7 23.33 % 適中 22 73.33 % 容易 0 0.00 % 非常容易 0 0.00 % 3.我認為值得選讀 非常同意 13 43.33 % 同意 4 13.33 % 尚可 13 43.33 % 不同意 0 0.00 % 非常不同意 0 0.00 % 4.我每週付出的時間 多於 6 小時 0 0.00 % 約 4-5 小時 9 30.00 % 約 2-3 小時 12 40.00 %

(22)

少於 2 小時 7 23.33 % 考試前才準備 2 6.67 % 5.我學習本課程遇到的困難是(複選題) 內容多 3 8.82 % 內容困難 2 5.88 % 進度太快 0 0.00 % 聽不懂 1 2.94 % 上課形式無法接受 0 0.00 % 教師情緒化 0 0.00 % 師生互動不足 0 0.00 % 教師專業與課程不符 0 0.00 % 教師相關實務經驗不足 0 0.00 % 自己準備時間不夠 1 2.94 % 自己基礎不好 3 8.82 % 無 24 70.59 % 4.預期完成工作項目與成果 (1)完成之教學成果(請說明教學成果具體呈現方式,如:開發新教材、新課程、創新教材教法 等)  建立健康事業生活通路之課程地圖 1 個  健康街區活化與在地創新方法論探索 1 式  本校老師與計畫成員進行相關演講 3 場  教學經驗分享平臺 1 個  建構教學評量回饋機制 1 門課程  舉辦優良教材評選 1 場  智慧生活教材 1 門,含實驗教材/教具、線上教材、工具書、教學影片  發展教學模組 1 個 (2)達成之學生學習成效 (請結合研究過程,提出可具體觀察與比較的學習成效指標)  促成大寮地區社區通路、店家、團隊產學交流合作與產學接軌、減少產學落差  參與之教師與教學助理共同發想創作協助大寮長壽社區知識擴散  教師融入區域活化課程教學或開設服務設計/服務創新相關課程  教學助理進入社區藥局,擔任專案助理  舉辦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培養學生 (3)教學成果公開發表分享之規劃 (請說明對外分享或發表方式) 以消費族群、主題遊程、數位行銷等工具協助學生撰寫參賽計畫書與規劃方向,促進教 師與學生共同透過創新方法參與校外競賽。 (4)教學成果對教學社群可能產生之影響與貢獻 (請說明教學成果於教學社群中與同儕分享之

(23)

可能影響與貢獻) 透過計畫促動本系教師主動參與高市府社會局、衛生局相關產學合作案,並爭取實質經 費投入。與在地行銷公關公司產學合作與交流促進學習成果回饋至教學面開設多元課程與參 與校外競賽。學生參與 APP 實作技能提升與公司合作,促進數位能力認證。 5.參考文獻 科技部官網,(2017)。https://www.most.gov.tw/hum/ch/detail?article_uid=99cc7e9d-d94f-41bd- a1fc-1cc3bea933ad&menu_id=96c12199-c4e0-46a6-9fb6-7b00dba2b600&content_type=P&view_ mode=listView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官網 2017.https://tpr.moe.edu.tw/plan 林達森 (1999)。論析統整性課程及其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4),97-116。 徐新逸 (1995)。如何借重電腦科技來提昇問題解決的能力?談「錨式情境教學法」之理論基 礎與實例應用(上)。教學科技與媒體,20,25-30。 徐新逸 (1996)。情境學習在數學教育上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9,13-22。 徐新逸 (2001)。如何利用網路幫助孩子成為研究高手?網路專題導向學習與教學創新。台灣 教育,607,25-34。 國科會官網。2008。http://www.nsc.gov.tw/hum/。 鍾大定、陳菁惠。(2006)。專題導向學習對高職程式設計課程影響之研究。Journal of Informatics & Electronics, Vol.1, No.1, pp.21-27。

Blumenfeld, P. C., Soloway, E., Marx, R. W., Krajcik, J. S.,Guzdial, M. & Palincsar, A. (1991). 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Sustaining the doing, supporting the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3&4), 369-398.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

Kidder, L., & Judd, C. (1986).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NY: CBS College. Langley, A. (1999). Strategies for theorizing from process data.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4(4), 691–710.

Sirotová, M. (2016). Pedagogical praxis as a process of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of future teacher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28, 529-534.

Strauss, A. L. (1987).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in, R.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Third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

數據

圖 4 專題導向學習課程重要事件之時間序列  G.3  分析結果  本計畫分析結果如表 1 個案證據表,呈現專題導向學習教學法導入健康事業行銷與溝通課程 中,從文獻中所獲得的原始類型比較(matching)結果,縱軸為學生案例,HM1-HM13,橫軸為 本研究主要構面:  專題導向學習、科技導入及教學品質/學生學習成效,透過 13 個學生案例(附 錄 1-13)訪談內容進行類型比對,判定專題導向學習與科技導入構面符合的程度,以及教學品 質/學生學習成效量化結果(表 2),為本研究推論證據的彙整表,其所形成的
表 1. 個案證據表          主要構面  學生案例  專題導向學習  科技導入  教學品質/學生學習成效  (教師評量平均分數/滿分5 分)  HM1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2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3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4  (1)-(7)  符合  (1)(2)(4)(5)(6)符合  4.71  HM5  (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科技融入教學社群 PLC 老師持續研討科技融入教學的課程,而在今年 學校基於此良好基礎,爭取參與教育部「行動學習專案」與信望愛基金會 所提供之「Flyer

資訊三乙 楊皓羽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光電工程系 資訊三乙 葉宜修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系 資訊三乙 廖蒼藝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系 資訊三乙 劉翊誠 致理科技大學

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復健科 組長(83年~今) 中山醫學大學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 學士..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Krajcik, Czerniak, & Berger (1999) 大力倡導以「專題」為基礎,教導學生學習科 學探究的方法,這種稱之為專題導向的科學學習(Project-Based Science,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 The purpose of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o facilitate language learning, not to replace teachers. Does e-learning replace

本校為一科技大學,學生之來源大多屬技職體系之職業高中及專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