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大陸部落格使用與網路發展現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國大陸部落格使用與網路發展現況"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國大陸部落格使用與網路

發展現況

The Development of Blogs and the Internet in Mainland

China

華英惠(Hwa, Ying-Huei)

*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畢業

摘 要

中國大陸的網民高達 3.84 億人,居全球之冠。引人矚目的是,源於草根的部 落格成長快速,目前有 2.21 億人擁有部落格,影響力不容小覷。 在中共由上而下的傳播體制中,傳播媒體被權力菁英所操控,草根階層很難介 入。但是部落格的出現影響既往權力中心掌握內容的格局,在權力集團外,草根扮 演一定傳播觀點的角色,也是個人媒體的一部分。 雖然網民成長快速,網路發展一日千里,但大陸對於網路仍採取嚴格的管制, 除以四層法規限制外,並不時有網路警察上網蒐尋,網路管理呈現滯後情形。 網路屬於媒體的一種,鄧小平 1992 年南巡後,引進改革的春風,媒體也不可 避免的受到市場化的影響。如果以媒體三個層次來觀之,受到影響的是第三個層 次,即經營管理的層次。至於第一個層次的宏觀管理仍定位在喉舌論,第二個層次 的採編運作,則仍定位在正面宣傳,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大陸網路成長快速,最終是否能突破層層管理限制,量變帶來質變,值得觀 察。 關鍵詞:部落格、網路、草根、宣傳 * 作者現為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

(2)

壹、前 言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也設部落格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及許多政治人物、 名人都設有部落格,部落格在臺灣正快速的興起。根據資策會統計,2008 年 臺灣上網民眾約 1,514 萬人,擁有部落格民眾占 30%,約四百多萬人擁有部落 格。1 看看對岸,2009 年底的網民已達 3.84 億人,高居全球之冠。至於擁有部 落格(大陸稱博客)的網民也有 2.21 億人;部落格這種源於草根的媒體正發 揮著愈來愈大的影響力,在兩岸都引起關注。 何謂部落格?簡而言之,部落格是一種個人化的媒介型態,是一種簡易的 「個人出版系統」。部落格受矚目,源於幾項因素:一、架設容易,技術門檻 低,吸引許多人架設。二、具有即時性,傳統媒體做不到的立即回饋,但部落 格可以做到。三、成長快速,越來越多人使用部落格,2002 年全球只 2 萬 3 千個部落格,但現今成長驚人。 部落格的影響力大,成為草根性濃厚的發表媒介,挑戰傳統主流媒體觀 點,使公民新聞學的實踐更為可能。國際傳媒巨擘「新聞集團」老闆梅鐸表 示,網路時代來臨,代表昔日媒體大亨的終結,而權力也正自 20 世紀的媒體 主編及執行長這些傳統菁英階層手中,移轉到 21 世紀的部落格主。美國商業 週刊指出,部落格未來發揮的媒體力量,將是繼網路印刷之後資訊界最具爆炸 性的發現,媲美 1440 年德國古騰堡的活字印刷。不出 5 年,全球主流媒體將 全面部落格化。2 由於部落格前景看好,韋氏大辭典編輯委員會在 2004 年把 blog(部落 格)選為「年度之字」。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部落格已是目前最受歡迎的網路 媒體之一。3 美國部落格的出現早於臺灣,類似臺灣個人新聞臺,但以政治、新聞評論 1 資策會,2008 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分析報告(臺北:經濟部工業局,2009 年),頁 1-2、5-1。 2 陳萬達,網路新聞學(臺北:威仕曼文化,2007 年),頁 120-130。 3 陳萬達,網路新聞學,頁 119。

(3)

內容為主,不同於臺灣的私領域風格。4 中國大陸部落格內容,則偏重於作者自己的心靈獨白或心情紀錄,及表達 意見;不同地方,部落格展現內容也不同,對於體制的影響也互異。 部落格會對大陸的發展帶來哪些影響?本文將在以下說明大陸部落格發展 情形及網路使用現況。

貳、中國大陸的網路發展沿革

大陸在 1993 年啟動「三金工程」,希望以此為龍頭來帶動大陸的資訊產業 和資訊公路的建設。三金工程包括金橋工程、金卡工程、金關工程,涵括國家 公用經濟資訊網路、電子錢工程、對外貿易的電子資料交換工程,並相繼成立 中國公用網、中國金橋資訊網、中國科技網、中國教育網四大骨幹網。 早在 1987 年,大陸的一些科學研究機構積極開展互聯網的國際合作。 1993 年,大陸第一個互聯網 web 網站建立,並開通面向中國科技界的網路電 子郵件服務。1994 年 4 月,網路中國區域的頂層網功能變數名稱 cn 的伺服器 在該網路上開通,這標誌著大陸正式加入國際網路的行列。5 1994 年 8 月,中共郵電部建立面向商業用戶和個人使用者的 chinanet 網 路,首先在北京、上海設立樞紐節點,相繼在 31 個大中城市開通節點,實現 與互聯網的相連接,使中國互聯網發展進入商用階段。其後,各地的網路服務 供應商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興起,成為推動大陸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力量。 1996 年 9 月,電子工業部開通金橋網,主要以衛星與微波連接為手段, 面向工商界,提供專線使用者的網路服務。 1997 年 4 月 18 日至 21 日,國務院在深圳舉行中國資訊化工作會議,確 定中國資訊化體系的發展,並通過「中國信息化九五規劃和 2008 年遠景目 標」,將中國互聯網列入國家資訊基礎設施建設。這一系列措施加速了中國互 4 張彥文,「在巴拿馬的漂流,個人新聞臺,匿名的八卦世界」(2004 10月),2009 12 30日下 載,《遠見雜誌》,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aspx?ser=10194&keyword=%e5%bc%b5%e5%bd%a5%e6%96%87。 5 杜駿飛,網絡新聞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頁36

(4)

聯網的發展。6 2000 年時,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首次召開的互聯網新聞宣傳工作會議 在北京舉行,拉開了網路媒體大發展大提高的序幕。同年 3 月底,「國際互聯 網新聞宣傳事業發展綱要(2000-2002 年)」正式形成,提出互聯網新聞宣傳 事業建設的指導原則,並確定首批重點新聞宣傳網站。7 至 2009 年 12 月底,大陸網民達到 3.84 億人,居全球之冠。大陸網民成 長快速,在 2007 年即已呈現成長飛躍狀態。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報 告指出,2007 年 12 月,大陸網民人數達 2.1 億,與 2006 年末相比,新增網民 7,300 萬,成長迅速,僅次於美國的 2.15 億的網民規模。可以說,在 2007 年 這一年中,平均每天增加 20 萬網民。飛躍成長源於兩項因素,其一,中國大 陸自 1978 年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至今,改革開放近 30 年。其二,網路 技術的進步,帶動大陸網民人數快速成長。這些條件的持續發展,讓大陸網民 在 2009 年躍居全球之冠。 但由於大陸幅員廣大,普及率相對較低,僅 16%,低於全球的 19%的平 均水準。8到 2009 年則已上升到 25.5%,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23.8%。9 依據中國互聯網調查報告,大陸網民大致呈現幾項特性,包括:男性居 多,但女性成長快速;網民呈現年輕化;較低學歷的網民成長快速。 性別 自 1997 年以來的發展趨勢來看,網民中男女性別比例差異正在縮小。 2007 年 12 月,網民中女性比率占 42.8%,男性占 57.2%,大陸男性互聯 網普及率 17.7%,女性互聯網普及率 14.1%。10這一性別發展不平衡的狀況正 在逐漸改善。 至 2009 年 12 月,大陸網民男女性別結構保持在 54.2:45.8 的比例,網民 的男女性別比例呈現縮小的情形。11 6 杜駿飛,網絡新聞學,頁 37。 7 杜駿飛,中國網絡新聞事業管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年),頁 104。 8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1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8 年 1 月),頁 9。 9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4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9 年 7 月),頁 12。 10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1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頁 14。 1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5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0

(5)

年齡 網民呈現年輕化的趨勢。但是,年齡結構發展不均衡,25 歲以下已經達 51.2%,30 歲以下的則超過七成。12 至 2009 年 6 月,30 歲以下的網民仍占多數,約 63%。但與 2008 年底相 比,30-39 歲的網民成長明顯,自 17.6%上升到 20.7%,至於 10-29 歲的年輕 群體明顯下降。即使如此,青少年網民規模為 1.75 億人,在總體網民中占 51.8%。 學歷 2009 年 7 月與 2008 年末相比,網民重心仍在逐漸向低學歷傾斜,學歷程 度在小學及以下和高中的網民有所上升。學歷在高中及以下網民比率高達七 成。 1999 年以來,大專及以上網民比率自 86%降到 2007 年底的 36.2%,至於 高中學歷的上升到了 36%,初中 21.1%。顯示低教育程度的網民愈來愈多,網 路也愈來愈普及化。13 就普及率而言,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居民中的互聯網普及率已經超過九成, 在這一個群體中,中國與發達國家互聯網普及率水準已經持平。至於高中程度 居民的互聯網普及率三成多,初中和初中以下學歷人口中,互聯網普及率僅 6%。而大陸總人口學歷結構中,大專及以上人口比重僅有 5.8%。14在另一份 資料中指出,16 至 55 歲的大陸民眾中,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研究生所占的 比重為 5.48%。15 收入 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所做的多次調查中發現,經濟因素是制約網路使 用的重要因素。由於農村的消費水準較低、公共設施不及城市、農民的教育程 度也低於城市居民,因此,城市的互聯網普及率高於農村。在這項調查中發 年1月),頁16。 12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0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7 年7月),頁14。 13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1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頁16 14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0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頁17 15 中國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監測中心,「非農業人口學歷結構優於農業人口,高中以上學歷人群占 59.29% (2004年6月3日),2008年12月21日下載,《中國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監測中心》, http://www.lm.gov.cn/gb/data/2004-06/03/content_34924.htm。

(6)

現,74%網民的每月收入多在 2000 元以下。16到了 2009 年,經濟條件雖略有 改善,但收入在 2000 元以下的仍近 6 成,顯示應設法提高居民的收入,降低 上網的成本,繼續改善網民上網的條件。中國大陸互聯網發展程度與地區經濟 發展水平正相關,即地區經濟越發達,互聯網也就越發達。如以東、中、西部 地區來看,東部沿海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 40.0%,中部地區 22.2%,西部地區 21.5%,明顯呈一個梯隊的發展。17 普及率 2009 年 6 月,上網普及率已經達到 25.5%,網民規模持續擴大,互聯網 普及率平穩上升。18但如果與其他國家比較,美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 74.7%, 南韓 76.1%,日本 73.8%;19相形下,大陸互聯網普及率仍屬於偏低。2002 年 時,大陸互聯網普及率為 3.6%,2003 年為 6.2%,2004 年時到了 7.3%,2005 年 6 月普及率為 7.9%,2006 年普及率 9.4%,到了 2007 年 6 月普及率達到 12.3%。普及率一直穩定成長。20 功能 大陸互聯網的發展有幾項特色,包括:一、娛樂功能高,居於主體地位。 二、即時通信所扮功能也極重要。三、在網路應用中,網路新聞排名依舊很 高,更新部落格個人空間的比例迅速提高,使得互聯網新媒體的地位更加突 出。 調查中發現,網民互聯網的第一落腳點中,即時通信占了 39.7%,網路新 聞則占了 20%,居第二。兩者在網民進入互聯網的首要入口方面占據重要地 位。 雖然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2008 年所公布的調查中顯示,網路使用以 娛樂功能為第一;但在 2007 年所公布的調查顯示,互聯網四個功能中:資訊 管道、溝通、娛樂和生活助手功能,以資訊管道排名第一。資訊管道的應用主 要有網路新聞和搜尋引擎,其中,網路新聞使用率達到七成七,搜尋引擎使用 16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1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頁 18。 17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5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頁 16。 18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4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頁 11。 19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4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頁 12。 20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1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頁 11。

(7)

率達到 74%,至於寫部落格的使用率有 19%。21交流工具方面,即時通信使用 率達到 69%,電子郵件使用率為 55%。至於娛樂工具方面,網路音樂使用率 68%,網路影視 61%,網路遊戲 47%。 由於網路有著快速、方便取得資訊的優勢,在中國大陸,網路的應用愈來 愈普遍,資訊管道功能是互聯網基本的功能,76.3%網民的主要資訊管道是互 聯網,互聯網位居網民資訊來源的第一位。一項網上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約 90.4%的網民表示,需要資訊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互聯網上尋找資訊。有 76.3%的網民則表示,重大新聞一般都是首先從互聯網上看到,互聯網充分發 揮告知資訊的功能。22 互聯網成為人們在家時使用頻率僅次於電視的第二媒體。最近一兩年的調 查發現,互聯網成為網民獲得資訊的第一來源。隨著上網人數的不斷增加,網 路作為主流媒體的重要性還將繼續加強。 網路新聞和搜尋引擎是網路發揮資訊管道作用的代表性應用。儘管大陸網 民的這兩種網路應用使用率都非常高,四分之三的網民都在網上看新聞和使用 搜尋引擎,但與互聯網發展較成熟的美國相比,互聯網的資訊管道地位還有提 高的空間。寫部落格則成為新興的資訊類工具,約 19%的網民在網上寫部落 格。23 2009 年 7 月公布的統計指出,網路應用使用率排名延續 2008 年的排名, 仍以娛樂功能為首,網路音樂排名第一,使用率高達 85.5%,網路新聞排名第 二,使用率 78.7%,即時通信使用率 72.2%,至於部落格使用率高達 53.8%, 成長快速。24到了 2010 年的第一季統計,部落格使用率已成長到 57.7%。 隨著網絡的普及,連中共領導人胡錦濤也到人民日報強國論壇與網友們溝 通,雖然他回答的問題不多,但在中國大陸網友間仍引起強烈的關注。25溫家 寶總理則多次與新華網網友舉行在線交流,回答民眾關心的問題。26即使在大 2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0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頁3738 22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0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頁38 23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0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頁39 24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 24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頁28 25 「胡錦濤總書記通過人民網強國論壇同網友線上交流」(2008620日),2008620日下載, 《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7406621.html。 26 新華社總編室編,信心與希望溫家寶總理訪談實錄(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3月),頁1-51

(8)

陸,網絡扮演的角色不同於西方國家,但是,網路發展對於整個大陸社會、經 濟乃至政治的影響,仍值得關注。

參、中國大陸部落格發展的現況及變化

2010 年 1 月底,大陸有部落格的網民達到 2.21 億人,成長驚人。中國互 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報告指出,2002 年,部落格的概念被引入大陸,到 2007 年已快速成長到 4,698 萬人,部落格空間七千多萬個,均已凸顯部落格已 成為互聯網所提供的基礎服務;隨著 web 2.0 的出現,帶來網路的互動,網民 愈來愈多,發揮的影響力也愈來愈大。27 而在部落格上的各項服務也愈來愈多,包括部落格廣告、部落格搜索、企 業部落格、移動部落格、部落格出版、獨立功能變數名稱部落格等創新商業模 式,日益形成一條以部落格為核心的價值鏈條。 在大陸最新的「2007 年中國博客調查」中發現一些趨勢,社會經濟因素 方面包括:部落格作者與讀者年輕化、教育程度較高,內容多偏向抒發個人內 心感想。有趣的是,網民向來男性多於女性,但在這份調查中發現,女性部落 格的作者多過男性,女性的比率高達 57%,男性只有 43%。28 對於女性的比例較高,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分析原因:一、 部落格本身的紀錄、展示、社交功能滿足了目前大陸青年女性的網路需求及某 些精神層面的訴求,二、部落格的交流速度,展示效果比較容易被大陸女性接 受,三、相對於男性網民來說,適合女性網民的網路生活內容相對較少,四、 以騰訊為代表的即時通訊廠商提供的部落格空間服務,吸引許多青少年女性網 民將這類部落格空間變為展示自己的平臺。29 就學歷而言,部落格作者相對較高。高中以上學歷的作者占五成九,其中 本科和大專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別為二成六、二成三。碩士及以上學歷者,約 僅占 2%。 27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7 年中國博客市場調查報告(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7 年 12 月),頁 9、10。 28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7 年中國博客市場調查報告,頁 24。 29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7 年中國博客市場調查報告,頁 24。

(9)

部落格作者註冊部落格的原因主要是為了記錄自己的心情,這個比率高達 33%。28%是因為別人都有,我也要建一個。22%則是「其它」的原因。16% 是要備份自己的照片、文字等資料。12%是應朋友或其他人的邀請而建立,另 12%是想找個場合表達自己的觀點。10%是藉這個機會結交更多的朋友。6%是 想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一些資料。其它原因中,覺得好玩和好奇也是一個重要的 理由,有四成九部落格作者是因為這些原因而註冊。30 在部落格的主要內容方面,47%的部落格內容是作者自己的心靈獨白或心 情紀錄。其次是個人生活紀錄和興趣愛好,占 41%,因為興趣與愛好的占了 31%,由於情感關係的達 20%,發表笑話、幽默、趣事的 16%,書評、影視、 音樂的 12%,由於想寫小說、散文的 11%,發抒評論、社會熱點、社會現象 的 10%,分享旅遊資訊的 8%。有關學術資訊、知識普及的各占 5%。衣食住 行類信息的 4%。向他人尋求資源的占 2%。31 部落格讀者常瀏覽的部落格主要內容,也是以心靈獨白或心情紀錄、個人 生活記敘為主。這說明閱讀部落格體現個性化的特點,多數瀏覽者關注於部落 格主個人的自身屬性。關注小說、散文或雜文、情感專題、笑話、影評、趣事 等的部落格作者所占比例較大。調查也顯示,關注旅遊遊記、學術問題探討、 經濟行情分析、衣食住行類資訊的部落格作者,也占了一定的比例。32 部分部落格使用者因為朋友或者是由明星的帶動作用而註冊,以「老徐的 博客」作者徐靜蕾為例,部落格的訪問量達七千多萬,年輕作者韓寒的部落格 訪問量也達五千四百多萬。知名人物在部落格上發聲,帶來極高的點擊量,也 使得註冊部落格作者愈來愈多。33到了 2010 年,韓寒的部落格點擊量已高達 三億六千萬,成為全球點擊量最高的部落格主人。34 除了明星等知名人物註冊部落格外,中國大陸的官員也註冊部落格,部落 格成為另一個溝通意見、交流的管道。 30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出版,2007 年中國博客市場調查報告,頁1617 31 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出版,2007 年中國博客市場調查報告,頁18 32 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出版,2007 年中國博客市場調查報告,頁32 33 「老徐的博客,中國博客已超過兩千萬 訪問者超1億收入6.5億元」(2007111日),20071 月11日下載,《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7-01/11/content_5592128.htm。 34 蔡震,「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評選:韓寒得票近百萬」(2010430日),2010430日下載, 《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http://cul.sohu.com/20100430/n271850814.shtml。

(10)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在 2007 年初,以「醫生哥波子」的部落格面 對公眾。在同一時間,由河北省公安廳所主辦的「中國第一公安博客」也在新 浪網誕生,到 2007 年年底,點擊量已超過千萬次。 2007 年年初,海南省某縣長以真名在大陸最大的論壇天涯社區發帖子, 並且公布自己的真實身分。至於 3 月全國人大、政協兩會舉行前後,一批兩會 的部落格也紛紛亮相。在衛生、教育、物價等領域,一些廳局級幹部也開始以 部落格與群眾互動交流。這些官員陸續開闢部落格,希望能夠發展成為與群 眾、幹部交流溝通的、個性化的新管道。 對於黨管媒體、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屬於從上而下溝通模式的中國 大陸而言,部落格的出現提供草根民眾另一種溝通與發聲的管道。 部落格的普及應用給中國互聯網帶來的是原創內容的極大豐富,從而使網 路內容總量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 中共在 1978 年底舉行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決定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引入 市場經濟的觀念,自以往強調「階級鬥爭」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傳 播的功能、傳播的內容均產生變化。 由於大陸的傳播體系嚴密,由組織上控制整個傳播體系,使黨的路線、政 策、方針得以貫徹執行。中共傳統的宣傳控制體現在集中化、單一化的消息來 源,統一建構新聞的意義。不過,隨著網路的發展與部落格的出現,這一切均 有變化,由於部落格具有論壇的公共性,帶動網民的參與,影響新聞宣傳從上 而下的方式,也讓原來固定的新聞意義建構模式增添新的解讀空間。 從權力的觀點來說,在中共從上至下的傳播方式中,傳播媒體被權力菁英 所操控,草根階層很難介入。但是部落格的出現影響既往權力中心掌握內容的 格局,在權力集團外,草根扮演一定傳播觀點的角色,也是個人媒體的一部 分。 博客網總裁方東興認為,部落格的產生將會改變現存的傳播模式,目前大 眾傳播是一種專業化的指導機構,是一種從上而下的傳播模式,但龐大的部落 格數量形成廣大的基礎,成為一種自下而上的傳播方式。不論是由上而下或是 由下而上,未來的主流將是兩種模式的互補,這個傳播模式的改變將影響互聯

(11)

網產業、傳媒產業的發展。35 互聯網不僅對社會、政治、經濟產生巨大的作用,對於社會文化及社會群 體、個體也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從資訊傳播的角度來看,部落格網站、頻 道的出現對於部落格個體而言,意味著將資訊採集與發布的通道做了最大程度 的簡單化與快捷化;最大程度地將編輯甚至總編輯的作用進行稀釋,使資訊的 發布和思想的表達更加開放、自由和多樣化。 目前,部落格之主流僅限於網路界菁英分子的小圈子,這一概念及其實際 運作究竟能擴展到何種規模和程度,到底能給大陸互聯網資訊傳播帶來多大的 影響,還有待今後觀察。36 從文化分配的觀點來看,雖然草根民眾在部落格有了發揮影響力的空間, 但菁英團體的角色仍為主流。因為一個部落格要吸引眾多人的目光,必須有一 定分量的內容,這些內容通常是來自菁英團體;因此,在文化分配上,菁英團 體在部落格上所發揮的影響力,可以說仍甚於草根。

肆、中國大陸新聞事業及網路法規

中國大陸對於網路法規的層次分成四層,最高層次是憲法,其次是相關法 規、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至今沒有新聞法、網路傳播法、廣播電視法等法 規,而是以民法、刑法等法律加以規範。大陸的網路應用、網民人數成長雖然 十分快速,但在法規規範方面仍明顯的滯後。37 大陸新聞事業管理的法制體系包括幾個層次: 一、憲法的有關部分:其中有關條文涉及新聞傳播的基本原則及其尊重公民的 權利義務等。 二 、 相 關法 規 部 分: 大 陸 尚無 新 聞 法、 廣 播 電視 法 、 網路 傳 播 法, 以 《 民 法》、《刑法》、《行政法》、《著作權法》、《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 保密法》等法律中相關條款,對新聞事業與新聞工作起規範、調適的作 35 方東興,「首屆中國傳媒創新年會」(2006 年 12 月 30 日),2006 年 12 月 30 日下載,《中國報業網》, http://www.baoye.net/。 36 杜駿飛,中國網絡新聞事業管理,頁 120-121。 37 張駿德,中國新聞改革論(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06 年),頁 18-20。

(12)

用。 三、行政法規:這是國家行政機關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管理行政工作的規範 性法規,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厲打擊有關非法出版物犯罪活動的通 知》、《出版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 等。 四、部門規章:主要指國務院所屬部委,其中主要是新聞出版署和原廣播電影 電視部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發布的有關報刊、廣播、電視的專門規章,如 《 期 刊 管理 暫 行 規定 》、《 報 紙 管 理 暫行 規 定 》、《 有 線 電 視 管 理 暫 行 辦 法》、《衛星傳輸廣播電視節目管理辦法》等。 大陸國務院與人大常委會,為了加強對電腦資訊網路國際聯網的管理,規 範互聯網資訊服務活動,自 1996 年 2 月至今,已發布主要互聯網管理法規 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及其實施辦法》、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站從 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維護互聯 網安全的決定》等。38這些互聯網管理法規與實施辦法,對違反規定同時觸犯 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者,可依照有關法律予以處罰,對構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責任。 為執行這些法規,大陸許多省份成立「網路警察」專門監督網路言論;一 些官方的主要新聞媒體,也都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和專門技術設備來監控網上的 活動和資訊。種種法規限制了大陸網路媒體所呈現的內容。39 大陸的網民成長快速,但受到體制、相關法規的限制,使得網民在網路上 38 其他尚有:《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出入口信道管理辦法》、《關於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 統安全保護條例>中涉及的「有害數據」問題的批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 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暫行規定》、《關於加強國際聯網備案管理 的通告》、《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管理暫行規定》、《計算機病 毒防治管理辦法》、《關於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 電信條例》、《中國互聯網絡行業自律公約》、《互聯網絡出版管理暫行規定》、《關於互聯網絡中文域名管 理的通告》、《互聯網絡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互聯網絡文化管理暫行規定》、《互聯網絡站禁止 傳播淫穢、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規範》、《互聯網絡藥品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絡 IP 位址備案管 理辦法》、《非經營性互聯網絡信息服務備案管理辦法》、《互聯網絡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關於網絡遊 戲發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見》、《中國互聯網絡網絡版權自律公約》、《互聯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 39 楊琇晶、黃子軒,「中國大陸新聞網站之政治經濟分析」,展望與探索,第 2 卷第 6 期(2004 年 6 月), 頁 73。

(13)

表達內容有所限制。大陸網站的內容也受到許多法規的限制。 就新聞網站而言,法規規定包括,中國大陸《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 管理暫行規定》,只有國家所屬的新聞網站有自行刊載和編採新聞的權力,其 他商業網站「經批准可以從事登載中央新聞單位、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新聞單 位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發布的新聞的業務,但不得登載自行 採寫的新聞和其他來源的新聞」。40 大陸的新聞網站分成:中央網站、省與地方網站、商業網站。等級不同, 各網站扮演的角色與能刊載的內容都不同。例如中央級網站人民網、新華網、 中新網等。 以及省與地方的網站,如千龍網、紅網等,都可以聘請採訪人員,刊載自 行採訪的內容。 但商業網站如新浪網、網易、搜狐網等,須經過批准才可以登載中央新聞 單位、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新聞單位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直屬新聞單位發 布的新聞的業務。 大陸媒體的定位相當的情楚,因此,官方對於媒體的控管也相當嚴格,特 別是近年興起的互聯網,更令中共官方憂心可能帶來的影響,而採取許多措施 管制。這使得網站即使可以成立,但能夠提供的內容卻相當的單一,以符合官 方的規定。 官方新聞網站的「論壇」區域則受到相當的重視,如人民日報的「強國論 壇」、新華網的「發展論壇」都受到相當的關注。中國領導人胡錦濤還特別到 「強國論壇」上與網友溝通,顯示重視網路的發展。41 為了使論壇成為「傳播正確輿論的陣地」,大陸投入相當的心力經營和管 理,論壇的管理者和版主,每天根據時事精心設計論壇的討論主題來引導網友 討論,並培養論壇中發言可以影響其他網友看法的「意見領袖」,以控制整個 論壇的輿論方向。對於網路言論的管制,論壇管理者和版主有權刪除文章,目 前許多較大的論壇還裝設「網路訊息過濾技術」,事先過濾文章。42 40 楊琇晶、黃子軒,「中國大陸新聞網站之政治經濟分析」,頁71 41 「胡錦濤總書記通過人民網強國論壇同網友線上交流」(2008620日),2008620日下載, 《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7406621.html。 42 楊琇晶、黃子軒,「中國大陸新聞網站之政治經濟分析」,頁72

(14)

對於網路言論的管制,除了有 2000 年中共國務院所頒布的《互聯網站從 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來規範網站內容外,同年,中共信息產業部發 布了《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以及《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來管 制在網路上的電子論壇、網路聊天室、BBS、留言板上的言論等。 這些法規對於網站刊載的新聞訊息及言論都有著非常具體和嚴格的限制, 尤其嚴禁所謂「違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和危害國家安全、洩漏國家秘密、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內容。根據這些法規,提供內容服務網 路供應商,要對網站上出現的所謂「非法內容」負責。 另外,在網路上發表言論的人以及出現「顛覆性」內容的網站,都要對其 言論負法律責任。相關法規也規定,網路系統公司和內容供應商必須保存 60 天的連接網站內容及所有來訪使用者的資料,並在必要時交給警方。43 由於有著連串嚴密的規定,大陸審查網路內容已行之有年,網站業者也都 遵守規定執行,但近來谷歌(Google)的案例則引起了注目。各界注意到谷歌 大動作的將大陸搜尋服務轉至香港,意圖迴避中共的網路審查,同時也不願意 放棄大陸的市場。谷歌停止對於搜尋服務進行過濾,引起中共的不滿,並認為 谷歌違背了當初進入大陸市場時作出的承諾。雙方引發爭議,谷歌最後選擇轉 進香港,以迴避大陸的相關規定。 對於大陸而言,業者要進入大陸市場,就必須遵守相關規定,過濾網站的 內容,谷歌不願意再進行過濾的服務,自然須退出這個市場。雖然,谷歌轉進 香港,不再過濾審查大陸的內容,但即使如此,大陸網友要透過谷歌的「香港 新家」搜尋「六四」、「法輪功」,仍不得其門而入,顯示中共官方仍緊抓網路 管制。44

伍、部落格挑戰傳統新聞學理論

在美國、英國等國家,他們認為,部落格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新聞學理論 及寫作方式,主流媒體紛紛開始運用部落格,重新建立網路新聞學報導寫作模 43 楊琇晶、黃子軒,「中國大陸新聞網站之政治經濟分析」,頁 73。 44 汪莉絹,「西藏、六四大陸網友仍 Google 不到」,聯合報,2010 年 3 月 24 日,第 A13 版。

(15)

式。 2004 年美國總統大選,美國新聞協會列出逾 400 位記者的部落格,顯示 部落格在新聞界的影響力。學者 Singer 的研究(2005)則指出,部落格與傳 統新聞處理的方式非常不同,其不似傳統新聞的處理流程,也沒有經過守門人 把關,可以自由的表達個人的意見。許多記者認為,部落格強化了工作條件, 提供一個在既有傳統媒介運作下,另一個可以分享有價值資訊的方式。 部落格也在目前強調平等與平衡報導的新聞模式操作下,提供另一種突破 被壓制的聲音或挖掘被隱藏起來的政經企圖的方式,在既有守門人的防火牆吹 開了一個洞,以致原來被忽略或被壓制的聲音可以被外界聽到。 部落格也是一種開放的參與,使個人可以扮演一個主動的角色,在收集、 報導、分析、散布新聞與資訊的過程中,可以影響新聞議題。由於這種種的影 響,新聞學中也首次發現,傳統新聞處理方式受到閱聽人威脅。由於網路的便 利性,網路閱聽人變成主動的參與者,可以創造及散布新聞與資訊。從一個比 較的觀點來看,部落格給專業的新聞規範與實踐帶來挑戰。45 對記者而言,部落格的網上互動模式,帶來一種潛在的角色衝突,如何去 維持一個不偏不倚的立場,是一大問題。傳統的新聞理論強調中立、客觀,但 在網路上,幾乎人人都可以發送新聞,以 2004 年美國總統大選為例,當時的 候選人 Howard Dean 的部落格上大多是支持他的選民的網上交流,很難維持 傳統新聞原理上的中立客觀原則。 Howard Dean 州長使用部落格最頻繁,與其他使用部落格候選人相同之處 是,所有部落格都允許評論。在部落格上面最常被討論的是如何協助候選人及 感謝協助者。候選人的競選團隊使用部落格,透過直接傳播,讓選民有直接的 參與感,並獲得有關候選人最新的動態消息,部落格在傳達政治訊息方面非常 明顯。 部落格的主要用途仍在傳達有關政治的訊息,英國政治人物設立部落格的 時間早於美國,在 2004 年總統大選時,部落格在美國開始廣泛使用。46

45 Singer, Jane B., “The political J-blogger: ‘Normalizing’ a new media form to fit old norms and practices.”,

Journalism, 6(2,May), 2005, pp.173-198.

46 Trammell, Kaye D., & Williams, Andrew Paul, Postelnicu, Monica, and Landreville, Kristen D., “Evolution of

(16)

政治人物設立部落格可以看作是哈貝瑪斯所提的公共領域的概念。在這個 領域中,參與者公平的分享與交流資訊,共用一種政治上的對等對話。47 哈貝瑪斯的公共領域概念源於 18 世紀「布爾喬亞階級社會」下所衍生的 一塊範疇,其介於私人領域、公共權力領域之間,社會與國家間,市民在咖啡 廳、沙龍、集會所討論,形成公共意見。哈貝瑪斯認為這個領域是不受壓抑的 對話領域,市民在其間可以透過理性的批判,達到一個實用的協議。48 不少人認為網路提供現代公共領域形成的條件,尤其是網路 web 2.0 的出 現,因具有即時性、主動參與性、互動性、超越時空性、匿名性、全球性等不 同於傳統傳播媒體的特質,不少研究者指出,網路是一種新型的公共領域。49 部落格這種電腦仲介的解構方式對每一位參與政治對話者提供一個平等的 機會。2004 年美國總統大選,10 位民主黨員爭取提名,為強調自己的不同, 候選人大量運用網路。民眾認為網路是政治宣傳新聞的主要來源者也大幅成 長。研究顯示,候選人透過網站與外界互動,可以加強選民的信任,甚至有人 爭辯討論,候選人網上對外互動的情形會影響選民對其與所提政策的看法。 長期觀察美國生活脈動的華盛頓智庫、皮尤網路與生活計畫中心主任雷尼 表示:「網路已經躍升為政治運作的關鍵媒體之一」;在 2006 年所作的一項調 查顯示,以當年 8 月而言,美國人 8 月每日平均上網瀏覽政治或選舉新聞人數 多達 2,600 萬,足足是 2002 年期中選舉的 2.5 倍,網路已成為選戰的新寵。50

陸、中西方新聞理論之差異

中西方社會體制不同,傳播制度自也不同。就中國大陸而言,大陸新聞體 制,新聞傳播事業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公有制,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事業,

Features”,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9(1), 2006, pp.21-44.

47 Trammell, Kaye D., & Williams, Andrew Paul, Postelnicu, Monica, and Landreville ,Kristen D., “Evolution of

Online Campaigning:Increasing Interactivity in Candidate Web Sites and Blogs Through Text and Technical Features”,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9(1), 2006, pp.21-44.

48 哈貝馬斯,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49 王毓莉,「網路論壇與國家機器的碰撞,從三個新聞事件看大陸網路論壇對公共性的實踐」,新聞學(92

期,2007年),46頁。

50 法新社,「美期中大選選情正熾網路部落格成主力戰場」(20061026日),20061026日下

(17)

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在思想上,要宣傳黨的理論基礎和思想體系,以黨的指導 思想為新聞工作的準則。在政治上,要宣傳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使之成 為億萬人民的實際行動,在組織上,要接受黨的領導,遵守黨的組織原則和新 聞宣傳工作的紀律。51 資本主義的傳播制度則是多數西方國家現行的傳播制度。認為報刊應該是 觀點的自由市場,是實行自律的自由企業。並認為:任何人都擁有出版的自由 而不必經過政府的特別許可。除人身攻擊外,報刊有權批評政府和官吏,這種 批評是正當合法的。新聞出版不應該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檢查,出版內容不能受 到任何強制。在涉及觀點、意見和信念的問題上,真理和謬誤的傳播必須同樣 得到保證。52 由於傳播是社會制度的一環,制度不同,理論自也不同,所表現的媒體內 容也不同。大陸強調宣傳至上,正面報導為主。西方國家則認為媒體是行政、 立法、司法外的第四權,有監督政府的權力。 認知不同,在媒體內容上所展現的內容也不同,長期以來,大陸新聞傳媒 堅持「穩定壓倒一切」、「團結穩定鼓勁」的輿論導向原則,把正面報導作為新 聞報導的主流。以災難新聞為代表的負面報導,一般被視為不利於維護社會穩 定、無益於鼓舞和激勵人們鬥志和信心的新聞題材。 在大陸目前的社會發展條件下,新聞除了新聞價值外,還具有政治價值、 信息價值、文化價值和商品價值。新聞價值是基本的、主要的,但不是唯一 的。新聞報導取向還要考慮其他價值,尤其是政治價值,即宣傳價值的要求。 53 中共的新聞媒體一直是把馬克思、列寧和毛澤東等的新聞理論做為其功能 定位的基礎和出發點。喉舌論在中共一直處於絕於的主導地位。即使計畫經濟 向市場經濟轉軌的今天仍是如此。 一般而言,大陸的傳媒制度可以分成三個層面,包括宏觀管理制度、採編 運作制度和經營分配制度。位於制度體系頂層的宏觀管理制度將「傳媒是黨和 51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年 11 月),頁 144。 52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頁 136。 53 黃昆倫,「從 911 事件災難新聞報導看中美媒介生態的差異」,現代傳播(北京),第 1 期(2002 年), 頁 56-58。

(18)

政府的喉舌」放在最頂層,這個層次包括傳媒的所有制、傳媒與政府的關係, 傳媒之間的關係等。大陸的傳媒制度規定大陸境內的傳媒必須歸國家所有,並 納入行政級別體系。上級政府和中共黨委對於傳媒的高層人事和編輯方針擁有 決定權,地方或行政部門的傳媒還須跟隨中央或上級傳媒的立場。54 至於中間層次的採編運作制度涉及傳媒內部業務運作的種種規範和規律, 其核心是「宣傳至上」。屬於這個層面的主要有優先報導上級領導活動,正面 宣傳為主,限制批評報導等。 位於底層的是經營分配制度,管理傳媒的廣告、發行等經營活動,及工 資、獎金和福利分配的法規及政策,其基本原則是「經營服從宣傳,級別決定 分配。 近年,大陸媒體雖受到市場化影響而有了改變,但主要仍在於第三個層面 的變化,也就是廣告、發行方面的變化。其他的仍是強調黨管媒體、黨管宣 傳、黨管意識形態。即使第四媒體—網路的出現,仍須在這個大框架下運行, 網站所刊出的內容必須經過事前審查。但是,源於草根、由下而上傳播型態的 部落格的出現影響了傳統的由上至下的傳播模式。源於草根,不信任權力,不 重視「穩定壓倒一切」,藉由網路表達不便表達意見的部落格,正影響著中共 既有的傳播模式。自另一個角度來觀察,傳達市井小民心聲的部落格也成為大 陸傳播型態的另一種異象,發揮了不同於傳統的大眾傳播媒體的功能。

柒、結語及評論

大陸網民成長快速,與多項因素有關,包括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將 以往師法蘇聯「階級鬥爭為綱」,轉變成經濟建設為主。1992 年,鄧小平南巡 引進改革春風,加大改革開放,重視科教興國,都使得中國大陸網路發展,一 日千里。3 億多網民展現的是改革開放 30 年的成果。 就網路使用而言,部落格被視為最具潛力、極受重視的新媒體。目前,在 大陸擁有部落格的網民逾 2 億人,而且多是教育程度較高的菁英分子;部落格 54 陳懷林,「九十年代中國傳媒的制度演變」,二十一世紀,53期(19996月),頁4-1420103 20日下載,《二十一世紀網絡版》,http://www.cuhk.edu.hk/ics/21c/issue/issue53c.htm。

(19)

雖源於草根,但又為各階層的菁英所使用,其影響力日益擴大。部落格提供公 眾一個可以匿名發表言論的公共空間,傳播效果可說是風行草偃。 大陸有十餘億人口,部落格用途呈現多樣化,有的民眾將其視為宣洩管 道,有的做為抒發心情的日記,有的則是粉絲鎮日追逐的文藝、明星的部落 格,種種用途不一,但其中最值得重視的是部落格已成為體制外聲音的另一種 傳達。以傳統媒體而言,大陸媒體不夠開放,但透過部落格,許多體制外的聲 音傳達出來,成為另一種媒體表達的方式。 傳統的大眾傳播模式中,閱聽人(受眾)的主動性有限,但在網路使用 中,特別是部落格,閱聽人充分發揮主動性,人人都可以在網上發布消息,人 人都可以是總編輯,並透過部落格群落快速的散布消息。這對於黨管媒體、黨 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的大陸帶來巨大衝擊,令大陸官方憂心其所可能造成的 影響。以近來在大陸發生的肅貪、礦難等事件為例,以往大陸官方或許可以隻 手遮天,但部落格上快速傳遞的訊息,卻也迫使大陸官方必須正視,並進而對 外採取開放訊息的動作。 它如新疆去年發生有史以來最大的「七五」暴動事件,透過網絡「口耳相 傳」,快速的串聯,終致引發暴動。為使暴動事件降溫,大陸對新疆互聯網雖 採取了封網的動作,但訊息已快速的對外傳遞,使得大陸官方最終對外開放訊 息,允許媒體到當地採訪。這凸顯兩點意義,互聯網引發的效應可觀,對新疆 暴動發生推波助瀾的效果,迫使大陸官方必須採取封網的動作,以降低暴動事 件的後續效應。其次,即使傳統媒體不報導,透過互聯網仍可以對外公布訊 息,而這也使得大陸官方最終選擇開放媒體前往採訪。再如四川大地震、拉薩 「三一四」事件等,大陸官方都允許媒體前往採訪,都可以看出網路在傳統媒 體之外所發揮的影響力。 部落格使人人都可以成為記者,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在中國大陸。諸如美國 前總統柯林頓與李汶斯基的緋聞事件尚難以登上傳統的大媒體,但透過部落格 的發聲,迫使各媒體必須跟進、報導,進而揭發。強調媒體自由的西方國家, 都深受部落格的影響,更何況是中國大陸。 如前面所述的,大陸傳播體制以宣傳為核心,所實施的是黨管媒體、黨管 宣傳、黨管意識形態,是自上而下的傳播模式,但是部落格源於草根,是自下 而上的另一種傳播模式,確實也衝撞了大陸既定的傳播型態。到 2009 年底,

(20)

大陸的部落格逾 2 億個,這麼龐大的數量,又自發於民間,源於草根,加以實 施匿名制的方式,都使中共想管理部落格存在著技術上的難度。更何況,就技 術而言,伺服器 IP 設於海外,中共更難於掌控。不論自數量、技術、型態, 部落格的快速成長都衝撞了中共現行的傳播型態,影響了自上而下、單向的傳 播方式。 網路的即時性、互動性、無地域性及全球化等特質,加快其在全球的發 展,成為繼報刊、廣播、電視之後的第四媒體。以中國大陸十餘億人口而言, 網路普及率雖不及歐美先進國家,但使用網路者多為教育程度較高、年輕、遍 布民間者,這種發自民間的傳播力量,正影響著大陸原有由上而下的傳播體 制。這種改變、催化,推動的力量,勢必在大陸的傳播歷史上扮演極重要的角 色。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ince we use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 time to reduce our inverse source problem to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itial data in the time-dependent Maxwell equations by data on the

“The assessment of mathematics: society, institu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Didactics of mathematics, Erasmus ICP-92-G-2011/11 ( pp. 網站:Indexes of

students Nurturing positive values and attitudes through reading and identifying values and attitudes expressed in the

understanding the features of academic genres (or text types) and detailed reading strategies. This could work in all school contexts, including

understanding the features of academic genres (or text types) and detailed reading strategies. This could work in all school contexts, including

As with all poetry, is-poems are a little more complicated than it looks. You need to write down all your associations and ideas and then just select a few, adding th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chools using integrated or mixed mode of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to adopt the modules of Life and Society (S1-3) for improving their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 assessment, SBA refers to assessments administered in schools and marked by the student’s own teachers. The primary rationale for SBA in ICT is to enh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