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社會實踐的責任:打造閱讀地方的腦迴路 / 8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社會實踐的責任:打造閱讀地方的腦迴路 / 8"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0,9(2),頁 08-10

大學社會責任 主題評論 第 8 頁

大學社會實踐的責任:打造閱讀地方的腦迴路

楊士奇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服務學習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一、前言

承接世界的潮流發展趨勢,教育部自2016 年起著手推動「大學社會責任」 的觀念,由「人才培育」、「區域鍊結」與「社會創新」等三個面向入手,透過計 畫補助的方式,引導大學師生組成團隊,扮演地方智庫發掘並合作解決問題,也 藉此凝聚大學生對於社區的認同感。在 2018 年至 2019 年的推動階段,一共有 114 校 220 件計畫獲得補助,主要實踐方向為「在地關懷」、「產業升級」、「環境 永續」、「健康促進」等領域,而實踐場域也遍佈全國各地(教育部,2018)。鑑 於成效初現及其持續,教育部目前正推動第二期程的規劃,除了延續拓深已有的 成果之外,並將計畫觸角延伸至國際,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鼓勵大學連結國際社會(教育部,2019)。 在一定程度上,相關計畫的推行確實活絡了關於大學面對社會、參與社區、 經營地方的各種面向思考。不過,整體而言,前述計畫所著眼的,多圍繞在大學 師生(與地方、產業)「做什麼」、「怎麼做」的現前問題層次與相關具體環節, 而少見對於所謂「大學的社會責任究竟是什麼」等理念精神的進一步探究。尤其 是在教育部計畫所揭示「培育人才、連結地方」的實踐面向上,我們似乎不太問: 「我們正在培育的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或者,我們可能也疏於設想:「這些 人才現在能以什麼姿態參與、承接社會,未來又將會以什麼條件、資源,打造什 麼樣的社會?」等關於執行計畫之時空背景條件的提問與討論。然而,無論是在 學校裡的學習或是在社會上的參與,大學生普遍所表現出來的「離線」困擾與冷 然姿態,在教學或計畫執行過程中都具有相當份量的關鍵影響,有必要加以關注 與討論。在針對學生反應構思創新教學乃至於規劃實踐參與場域的同時,我們不 能忽略了幾項重要的變遷:包括目前大學生吸收資訊、內化知識、形成智慧的方 式與能力變遷,以及這些人才所承接、進而參與、再造之社會的質的變遷。若是 我們不能掌握這些重要的變遷,則在大學中的我們,無論是在研究或是教學上等 相關計畫的思考與布局,或將失去教育部推動計畫原有的美意與大學面對社會盡 責的良機。

二、數位時代的人才變遷

長期關注兒童發展與閱讀教養的文學家與認知神經學家瑪莉安.沃夫 (Maryanne Wolf)在她最近的研究(Wolf, 2018)中指出,當代的數位科技媒介 裝置,正快速地改變人們閱讀、吸取資訊的方式,影響所及,改變了人們的「閱 讀腦」,也改變了人們應對社會生活的諸般價值。當前人們吸收資訊與學習知識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0,9(2),頁 08-10

大學社會責任 主題評論 第 9 頁 的重要媒介,或許已不來自實體的書本,而由諸如電腦、手機等各種數位裝置所 取代;然而,人們卻也因此改變了閱讀的習慣,由過去注重脈絡、寧靜、沉思的 深讀,改而轉瞬、閃逝、快速的略讀。人們讀得愈來愈快、愈來愈淺、愈來愈不 專心,也因為大量、龐雜、刺激的各項資訊迅速襲來,人們逐漸失去原本因深層 閱讀所帶來的沉思而可以有的專注力、反思與批判力,以及將知識內化的能力。 更嚴重的是,過去人們藉由深層閱讀(如小說等)所能培養出的同理心、包容異 己等態度與能力,都由於數位略讀的關係而有日益快速衰退的趨勢(Wolf, 2018)。 以此對照我們大學生目前的學習表現,確有值得深思之處。當代臺灣的大學 生可能是臺灣有史以來生命滋養最豐盛、學習資源最為豐富的一代,較之過去只 有更顯機敏聰慧。不過,他們卻面臨、或許也正在承受沃夫所指出之學習方法乃 至於能力上的重大轉變:轉瞬、閃逝、快速地隨時接收資訊並且隨時拋棄、再接 收,也因此在課堂學習或社會參與的各項表現上,顯得不如預期──至少不如筆 者基於傳統深層閱讀思考下的預期。若依沃夫所言,這些現象是數位科技所引發 人類內在閱讀能力、閱讀腦的轉變,乃至於外顯於社會參與之價值觀點轉變所 致,則我們似乎不能單以「網路成癮」等病徵概念來處理大學生目前所呈現的「離 線」與冷然現象,而需要針對培養「深層閱讀」能力的相關行動、甚至是培育一 顆能適應當代閱讀媒介的閱讀腦有進一步的思考與行動設計,以改善此一人才培 育之現狀。要之,若快閃的資訊接收機制已是當前數位時代的普遍現象,那麼由 協助大學生順利承接社會、或許也預期未來他們也將重新打造屬於他們的社會的 角度來看,則現前大學社會責任相關實踐計畫的規劃,是否能發揮關鍵作用,真 正作到「培育人才、連結地方」的計畫目標?

三、發掘故事:打造閱讀地方的腦迴路

面對當代數位科技媒介所帶來閱讀能力方面的衝擊,沃夫建議我們採取培養 「雙素養腦」的策略來因應:「…不是被兩種傳播媒介撕裂,而是…『浸淫』於 兩者最好的面向,且保有對其他選擇的開放」(Wolf, 2018)。沃夫認為,當代數 位媒介所帶來之人類閱讀方式的改變,已然深植在當前人類的生活當中,不僅無 法改變,就科技發展趨勢以及人類適應變化能力而言,也無須強求「回復」傳統 的閱讀媒介與模式。沃夫指出,「閱讀腦的迴路是由先天和環境因素共同塑造和 發展,其中包括習得和發展閱讀的媒介」(Wolf, 2018),若是人類能培養出新時 代的新型閱讀腦,能掌握切換雙閱讀媒介吸取資訊的方式,如同掌握人們關於雙 語的學習與使用切換模式,那麼我們便有機會協助人們順利度過閱讀媒介的轉換 階段,進而能在兩種閱讀媒介中任意切換而不損及傳統閱讀所能培養的深刻能 力。沃夫認為,數位世代的整合資訊、內化知識的能力,或許將截然不同於傳統 的閱讀世代;要點是,能透過任一媒介進行深刻、嚴肅地閱讀,培養同理心,為 自己進行批判性思考、做出負責任的決定,最終則能行對社會有益之舉(Wolf,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0,9(2),頁 08-10

大學社會責任 主題評論 第 10 頁 2018)。 取沃夫之洞見,則我們可以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培育人才、連結地 方」的視角下,就培養新時代的閱讀腦之「環境因素」,進行如下的思考。要之, 連結地方的真正意義,應在於敦促大學的師生重新與地方取得深度的連結。此間 的要點,並不在於大學能快速地發掘地方的問題甚至急速地解決問題,而是大學 能深層地閱讀地方、深沈地理解地方,以及深度地思考地方。以閱讀為喻,是大 學的師生們能發掘地方的故事,將地方當成一部又一部的小說,深層地閱讀、沉 思,由發掘、理解地方的故事,培養同理地方的能力,進而能進行整體而深刻的 批判性思考,方能思考有進一步行對社會有益之舉。另一方面,若我們的大學生 (可能也包括老師)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受到數位媒介科技所影響,忘記了該如何 深層、深沈地閱讀與思考,那麼,連結地方之於培育人才的意義,恰恰由此而得: 透過實地深入地方發掘地方故事、深度地閱讀地方、理解與思考地方,我們真正 培育了能與地方交往,具有地方敏察同理能力的人才;亦即,透過發掘地方的故 事、深度地參與、理解地方故事,我們整頓、培育了大學生能閱讀地方的腦迴路。 此間,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之「培育人才」與「連結地方」兩項目標,恰為相 輔相成,且相互落實。

四、結語

本文邀請讀者由關照我們當前的時代背景入手,思考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問責大學之「培育人才、連結地方」的社會責任。本文嘗試指出,我們當前所欲 培養的人才,受到數位媒介科技的影響,事實上正面臨重大的變化與挑戰。大學 社會責任的相關計畫,恰可由地方連結方面著手培育人才,透過發掘地方故事、 深度閱讀地方等行動適時介入,打造閱讀地方的腦迴路,以培育能適應新時代的 新型態人才。 參考文獻  教育部(2018)。透過人文關懷,協助城鄉永續發展。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 推動中心網頁。取自http://usr.moe.gov.tw/about-2.php  教育部(2019)。教育部推動第二期(109-111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徵 件須知。取自 http://203.64.253.149/postfolder/F10810216.pdf

Wolf, M. (2018). Reader, Come Home: The Reading Brain in a Digital World. N.Y.: Harper. 中譯:洪世民譯(2019),《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臺 北:商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臺灣研究 參考工具 電子期刊 報紙 社會科學 文學 綜合. 國中小 高中職

13 丁得天、杜斗城《甘肅民樂童子寺石窟〈西遊記〉壁畫補錄及其年代新論》,《蘭 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 年第 4 期,第 67–74 頁。. 14

換言之,必須先能有效分析企業推動 CSR 概念的「利益」為 何,以及若不推動 CSR 的潛在「風險」為何,將能有效誘發 企業發展 CST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24 南懷瑾《禪宗與道家》,《南懷瑾著作珍藏本》卷 4,頁 48,上海:復旦大 學出版社 2000 年 9 月第一版。. 25

為此,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與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在教育部學生事 務及特殊教育司之支持下,將於 2019 年 10 月

註2 專責人員包括普通學校及特殊學校的教育心理學家、言語

(三)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