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職能治療跳躍活動對發展障礙兒童平衡能力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職能治療跳躍活動對發展障礙兒童平衡能力之影響"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職能治療跳躍活動對發展障礙兒童平衡

能力之影響

摘 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職能治療跳躍活動對發展障礙兒童平衡能力的影響, 以幼兒園和一年級被診斷為發展遲緩或智能障礙學生為研究對象,共45 人,分 成實驗組25 人,控制組 20 人。研究主要結果為:(1) 在靜態平衡方面:活動進 行後,實驗組在張眼單腳站立和閉眼單腳站立測驗中均有顯著進步。控制組在張 眼單腳站立測驗沒有差異,但在閉眼單腳站立測驗中有顯著進步。(2) 在動態平 衡方面:不論是實驗組或是控制組,於活動進行後,在走平衡桿、走直線、和跳 格子三項測驗中二組均有顯著進步。此研究結果,盼能提供特殊教育工作者及相 關的專業治療師在設計教學訓練活動時的參考,藉由提升兒童的平衡能力,進而 促進更有效的學習。 關鍵詞:跳躍活動、發展障礙、平衡能力 張芳慈(ella217.chang@msa.hinet.net)。

Fang-Tsyr Chang, Ph. 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Taipei

張芳慈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The Effects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Jumping Activity on

Balance Ability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jumping activity on balance ability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45 children were chosen for this study. The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25 childre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20 children. The main

(2)

壹、緒論

平衡是指身體在某種姿勢或動作中,能 夠維持穩定狀態的能力(邱文信,2002;范 姜逸敏,2001)。平衡也是個體能因應環境 變化,控制身體重心並達到身體穩定性的能 力 (吳靜梅,2013)。不論是坐、站、跑、 跳、爬、或執行各項日常生活活動,都必須 以 個 體 的 自 身 平 衡 能 力 為 基 礎。 平 衡 控 制 (balance control),被視為是動作能力的先 備條件 (Ragnarsdottir, 1996),也是活動穩 定度和跌倒風險的指標(Gallahue, Ozmun, & Goodway, 2012),更是判別個體能否獨立的 重要關鍵。 在 動 作 發 展(motor development) 的 過 程中,兒童必須先發展出成熟的身體姿勢穩 定 度(postural stability), 才 能 逐 漸 掌 握 肢 體動作中各種不同的移位(locomotor)和操

控(manipulation)(Haywood & Getchell, 2014)。平衡感不佳的兒童,因為動作穩定 度弱,怕跌倒,非但限制了肢體活動的機會, 阻礙身體正常的成長,更容易發生意外的運 動 傷 害(Cox, Clemson, Stancliffe, Durvasula, & Sherrington, 2010)。平衡能力不好,非但 基本的站立、行走、跑步受影響,連帶使更 複雜的四肢肢體動作、或精細動作也會表現 困難,更阻礙了他們與班上其他正常同儕正 常的互動,而衝擊到課堂學習(范姜逸敏, 2001)。許太彥、郭暐頎、蔡曜駿(2011) 也認為個體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才能在各 種環境下維持姿勢的穩定性,以及在各種姿 勢下進行肢體活動,並能自由移動,藉此探 索與認識環境,若缺乏了平衡感和姿勢的穩 定,則難以學會新的動作,也不能了解自己 和周遭事物的關係。 發 展 障 礙 兒 童, 由 於 智 力 及 生 理 心 理 發展遲滯,身體的機能障礙與神經發展不均 衡,其肌肉力量、肌耐力、動作協調統合能 力都不如正常兒童,肢體動作控制與平衡協 調當然也較差,使得他們在日常生活的適應 容易面臨困難,在參與學校、社會活動上受 到限制(朱若緁、林威秀,2016)。一般而 言,平衡控制(不論是靜態平衡或是動態平 衡),如同其他的動作基本能力一般,亦隨 著個體年齡的增長而發展(Gallahue, Ozmun, & Goodway, 2012)。 兒 童 到 達 七 歲 至 十 歲 時,平衡控制會達到成熟(林尚武 、 陳重佑, 2003; 蔡 佳 良、 吳 昇 光,2003;Woollacott, Shumway-Cook, & Williams, 1989),可見, 平衡能力對發展中的兒童是非常重要的發展 階段。范姜逸敏(2001)指出在兒童早期神 經系統尚未完全成熟下,及早訓練兒童的平 衡能力,對其日後各項技巧的學習效果會增 加,也會減少動作能力不佳所衍生出的負面 效果,並預防運動所導致的傷害或意外事件 的發生(蔡佳良、黃啟煌,2004)。陳彥宏 (2005)也認為兒童及早接受平衡訓練,對 將來的各項學習有莫大的幫助和進步空間。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About static balance: After train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improved significantly on one-leg standing with eyes open and one-leg standing with eyes closed.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one-leg standing with eyes closed;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on one-leg standing with eyes open. (2) About dynamic balance: after training, bo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d improved significantly on walking on the balance beam, heel-to-toe walking, and hopscotch.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y be helpful in furnishing guidelines for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therapists to facilitate the balance abilities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so that they can learn more effectively.

(3)

學齡前及早期學齡兒童是發展動作技巧的重 要關鍵時期,此時期的身體動作能力不僅攸 關著日後發展複雜的動作技巧之成敗,更影 響著兒童認知、情緒、情感、以及社會人際 互動的發展和成熟。 發展遲緩和智能障礙在民國98 年修訂之 特殊教育法中同被列為身心障礙之類別,於美 國1997 通過之 IDEA 修正案(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 Amendments of 1997)及國內相關法令中也同被視為需要特 殊教育與相關專業團隊服務的對象(教育部, 2009)。根據調查研究,約有 13.9% 發展遲 緩兒童都有動作發展遲滯的現象,而以知覺動

作平衡協調能力發展的遲緩最為明顯(Chen,

Chen, Wong, Chung, Chen, & Sun, 2002)。發 展遲緩兒童,亦如同智能障礙兒童一般,由 於大腦與神經系統不成熟,骨骼肌肉發展不 健全,常出現不正常的動作反射和感官動作 協調性不佳的現象,平衡能力失調,使兒童 在生活和學習中亦同樣面臨種種困難(張玉 巍,2006)。鑑於兒童早期是人生發展的關 鍵黃金時機,因此,本研究選定幼兒園及國 小一年級動作平衡協調發展有障礙的兒童作 為受試對象,了解職能治療的跳躍活動是否 能有效增進兒童的靜態及動態平衡的能力, 幫助兒童促進發展,發揮潛能,跨越障礙, 達成降低傷害,順利成長。 本研究所指的平衡能力同時包括靜態平 衡(static balance) 和 動 態 平 衡(dynamic balance)兩種。靜態平衡指在身體不動時, 個體欲維持身體某種姿勢一段時間的能力; 而動態平衡則是指身體在空間移動時,個體 欲 維 持 控 制 身 體 姿 勢 的 能 力(Ragnarsdottir, 1996)。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職能治療跳躍 活動對發展障礙兒童靜態平衡與動態平衡的 影響,希望所得到的研究結果能提供實務上 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及相關的專業治療師在設 計教學訓練活動時的參考,藉由提升兒童的 平衡能力,增加做事效率,進而促進更有效 的學習。

貳、文獻探討

一、人體平衡控制的生理機制 簡單來說,人體的平衡控制主要是由神 經系統、感官系統、以及肌肉骨骼(如肌肉 力量、關節活動度)等三大系統的協調與交 互作用來維持(蔡佳良,2005): 1. 感覺系統-包括視覺、內耳前庭感覺、與 本體感覺的接收器 視覺系統在於告知身體如何在特定環 境中定位,對四周環境產生認知和反應,引 導個體對重力方向的感覺,偵測身體姿勢, 調 整 重 心, 維 持 平 衡( 陳 俊湰,2004;黎 俊 彥、 林 威 秀,2003)。本體感覺乃負責 提供身體四肢協調性的定位,了解關節動 作感覺和位置感覺,提供身體各部份相對 位置的訊息,做出適當的肢體反應(黎俊 彥、 林 威 秀,2003)。前庭系統則在提供 頭部位置和動作的資訊,調節頭部和身體 在空間中的位置,並維持肌肉控制,察覺 關於靜態或動態平衡方向的改變(陳威勝、 陳芝萍譯,2010)。 2. 運動系統-指肌肉力量和神經肌肉的控制 運動系統的作用在提供自主動作與重 心位置變化間的關係,進而啟動身體修正 及改變肢體的位置,以使重心回復穩定(黎 俊彥、林威秀,2003)。 3. 中樞神經系統-用來整合感覺系統與運動 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大腦皮質和小腦) 則在於負責整合和協調肢體動作、肌肉收 縮、以及提供平衡策略(黎俊彥、林威秀, 2003)。 綜合來說,當人體受到外界因素干擾而 破壞原先平衡狀態時,首先由本體感覺接受器 測得瞬間身體各部位的位置及身體與地面的關 係,同時內耳前庭系統加以掌握頭部的位置和 動向,視覺系統則進一步感受身體與外在環境 互動的訊息。隨後,這三種感覺系統的訊息經 由中樞神經系統整合後,發出命令傳遞神經衝

(4)

動控制肌肉和骨骼關節的運動,調整軀體位 置,以回復平衡。 二、發展障礙者身體動作的表現 在動作能力中,平衡控制是影響身體動作 表現相當重要的基本技能(Gallahue,Ozmun & Goodway, 2012)。發展障礙兒童(如智能 障礙或發展遲緩)由於生理及心理發展遲滯, 使得身體機能與中樞神經系統發展不完整,再 加上受到過度的保護,活動的機會被剝奪,周 遭環境及感官動作刺激不夠,導致肌肉力量、 肌耐力、動作速度反應、敏捷性、手部握力、 協調統合能力、以及動作平衡等機能均較正 常兒童差,尤其在平衡、移動性、和操作性 動作能力方面有明顯的缺陷,且隨著年紀增加 或智力因素,障礙程度愈嚴重,動作發展愈遲 緩,平衡協調控制能力也愈差(Beirne-Smith, Ittenbach, & Patton, 2005;Dellavia, Pallavera, Orlando, & Sforza, 2009;Freg & Chow, 2006;Lahtinen, Rintala, & Malin, 2007; Sherrard, Tonge, & Ozanne-Smith, 2001;Zur, Ronen, Melzer, & Carmeli, 2013)。 除 此 之 外,智能障礙兒童跌倒的機率亦較一般正常 兒童高,分析原因,缺乏平衡控制能力是主 要的因素(Lahtinen, Rintala, & Malin, 2007; Sherrill, 2004)。研究發現智能不足兒童在單 腳站立所維持的時間比正常兒童平均差 20 秒 左右(朱敏進,1986)。何華國(2001)認為 發展障礙兒童因先天認知能力之貧乏影響到身 體活動經驗的學習,於是在動作發展上比一般 人遲緩,尤其是視動控制、平衡能力、身體姿 勢控制、四肢動作協調、動作速度與靈巧等表 現最差。陳榮華(1995)指出智能障礙兒童在 知覺動作發展技能方面,較同年齡、同性別的 兒童低劣,尤其是在愈精確或是愈複雜的動作 技巧中,智能障礙兒童的統整協調表現能力愈 差。陳俊湰(2006)發現智能障礙者在平衡能 力與維持策略的表現均明顯低於智力正常者, 且智能障礙者的本體感覺、視覺、及前庭覺表 現和智力正常者有顯著差異。陳衍源(2004) 和賴虹璉(2009)的研究也發現唐氏症兒童在 動作精準度和腳跟接腳尖走直線(heel-to-toe walking)及雙腳跳格子(jumping square)之 動態平衡能力上顯著低於智能障礙兒童和正常 兒童,而智能障礙兒童顯著低於正常兒童。 在 國 外 研 究 方 面,Holland(1987)的研 究顯示輕度智能障礙兒童之動作基本能力比一 般正常同儕兒童差,尤其是對於平衡感相關的 運動技術之學習,更感到困難。Howe(1959) 發現輕度智能障礙兒童的單腳站立平衡顯著 差 於 正 常 兒 童。Shumway-Cook 和 Woollacott (1985)比較唐氏症與正常兒童(15 個月至 31 個月和 4 至 6 歲)動態姿勢控制能力,結 果發現唐氏症兒童的平衡問題在於動作反應速 度比正常兒童緩慢,自發性的姿勢控制系統不 佳。Blomqvist、Olsson、Wallin、Wester 和 Rehn(2013) 比 較 100 位 16-20 歲 輕 度 到 中 度智能障礙者與155 名年齡相仿的智力正常者 的動作能力,發現智能障礙者的平衡反應表現 顯著低於智力正常者。研究文獻也指出發展遲 緩兒童雖有類似正常同齡兒童的初始動作發展 (如坐、爬、站、走等),但複雜的動作技巧 (如跑、跳、丟接球、平衡協調等)卻明顯落 後於一般同齡正常兒童(Gallahue, Ozmun, & Goodway, 2012;Rimmer & Kelly, 1989)」

三、跳躍活動訓練與平衡能力

跳躍是一種以身體的穩定性(stability) 為基礎,具功能性且多樣化的身體移行技巧 (locomotion skill),牽涉到身體在空間中的 移位(Payne & Isaacs, 2016),而由跳躍活動

所訓練出的動作計劃能力更是人體維持動作 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陳俊湰,2004;陳威勝、 陳芝萍譯,2010)。 有研究發現有計劃的身體跳躍訓練課程 可刺激前庭系統,增進人體內耳平衡功能,提 升肌肉耐力,對肢體動態與靜態平衡有顯著影 響( 崔 治 平,1997)。 黃 任 楷(2003) 發 現 經由跳躍活動訓練對動、靜態平衡能力所產生 的進步效果明顯優於呼拉圈運動與墊上翻滾

(5)

運動。張碧娥(2005)發現進行 10 週的跳繩 訓練後,國小一年級學生的敏捷性、協調性、 與平衡性顯著提升。黃献宗、陳家祥、林俊 達、 和 涂 瑞 洪(2015)與陳清德(2014)的 研究結果均顯示跳床活動比跳繩對國小高年 級學童靜態平衡及跳躍能力更具有提升效果。 曾瑞杰、紀恩成、謝宏昇、和涂瑞洪(2015) 與陳瑋右、陳家祥、林俊達、和涂瑞洪(2015) 的研究發現跳床活動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動 態平衡能力具有改善的趨勢。林傳捷(2014) 表示不論是跳彈簧床或是跳繩,皆可提升國小 高年級女童靜態與動態平衡的能力。邵忠賢 (2012)發現兩種跳繩方式(雙腳併腳跳繩 和單腳交換跳繩)對國小學童平衡能力都有助 益,而單腳跳繩在動態平衡上的增強優於雙腳 跳繩。吳姿螢與謝誠文(2012)的研究支持 適當跳繩運動的介入有助於國小學童健康體 適能、平衡能力、及動作協調能力,且能增進 學童動作技能學習的效率,減少運動傷害的 產生,進而奠定日後發展更高層次運動技能 的基礎。林莉婷(2011)的研究也顯示跳繩訓 練可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童的動態平衡。林漢 龍(2009)和廖介佑(2004)表示增加跳繩 運動訓練,可以明顯增進國小運動選手在腿肌 力、瞬發力、心肺耐力、敏捷性、及平衡性的 發展。然而,歐芬鈴(2009)卻相反發現跳繩 運動對國小學童平衡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顯, 但可提升學童的瞬發力、敏捷性、協調性、和 下肢肌耐力。 對於障礙兒童,Wang 和 Ju(2002)針對 3 到 6 歲 20 位唐氏症與 30 位正常兒童進行 6 週的跳躍運動課程,結果發現唐氏症兒童在 走路、走平衡木、垂直與水平跳都有明顯的 進步。王慧儀和張志仲(1997)針對 14 位 3 到6 歲的智能不足及唐氏症兒童進行跳躍技 巧訓練,統計結果也支持:「跳躍技巧活動 訓練能有效的誘發自發性及動態姿勢的控制 能力,進而改善兒童的動態平衡能力」。顏 惠价(2007)表示不同視覺環境的跳繩運動 能顯著改善輕度智能障礙者的靜態與動態平 衡能力,且矇眼跳繩組的改善效果優於明眼 跳繩組。 綜合以上研究可知,平衡能力是可以透 過跳躍訓練或練習而改善,然而,多數相關 研究均以國小正常學童為對象,透過跳躍活 動增進障礙兒童平衡能力之研究篇數不多。 鑑於平衡能力是兒童動作發展的重要技能, 不僅攸關著學習表現,更影響到日後獨立生 活的良窳。因此,本研究擬經由職能治療常 使用的跳躍活動,來探究其對發展障礙學生 平衡能力的訓練成效,希望藉此提供實務工 作者輔導訓練的參考,並進而協助其解決日 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新竹市國民小學幼兒園和一年 級被診斷為發展遲緩或智能障礙學生為研究 對 象, 共45 人,隨機分成實驗組 25 人,控 制組20 人。各組人數分布如表 3-1。受試者 除了具發展遲緩或智能障礙診斷外,尚需符 合下列條件:無視覺與聽覺的缺陷、四肢能 正常活動,無其他特殊之肌肉骨骼及關節之 病變、情緒穩定,能持續參與活動至少30 分 鐘以上、能清楚了解指令並遵循口令行動、 表 3-1 受試者人數分布 幼兒園 一年級 合計 男 女 男 女 實驗組 8 8 6 3 25 控制組 8 4 8 0 20

(6)

無重大傷病足以影響平衡功能者。所有受試 者均請家長簽參與同意書,且為避免受試者 流失構成研究內在效度的威脅,研究者並與 家長及老師溝通,確認在研究12 週的時間內 受試者不會無故缺課、搬家、或轉學。 二、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前測-後測」實驗設計,於 第一次訓練活動開始前,兩組受試者均進行 靜態平衡與動態平衡的測試(此為前測), 以了解訓練前研究參與者的平衡能力。隨後, 實驗組即開始接受連續12 週、每週一次、一 次40 分鐘的跳躍活動訓練,控制組除了正常 既定的課程活動安排外,不進行任何額外的 訓練活動。訓練結束後,兩組受試者再次進 行靜態平衡與動態平衡的檢測(此為後測), 以了解研究參與者平衡能力的變化。 三、研究架構。 (一)主要研究變項 1. 自變項 本研究中自變項為研究者依據研究對象 的能力現況及研究目的所設計出的職能治療 跳躍訓練活動。在連續12 週的跳躍活動中, 有不同的活動設計和活動內容(見表3-2 所 列)。 2. 依變項 依變項為受試者在職能治療跳躍活動訓 練前後,經由平衡能力檢試所測得的靜態平 衡與動態平衡的得分變化。 (二)控制變項 1. 訓練研究者:所有的訓練活動均由研究者 擔任,以避免因訓練者的不同而造成在訓 練態度和訓練技巧上的偏誤。 2. 訓練活動時間:為不影響正常上課時間和 進度,研究者將實驗組分成三組,每週各 組各一節,每節40 分鐘。 3. 訓練活動地點:訓練活動地點為受試者所 熟悉且不易產生干擾的特教班知動教室。 4. 訓練方式:三組受試者分開訓練,同一時 間僅有一組實驗組受試者參與訓練活動。 四、研究過程 (一)訓練時間 25 位實驗組受試者分成三組,一年級受 試者為一組(共9 人)訓練時間為在早自習, 幼兒園受試者分成二組,一組8 人,訓練時 間則安排在第一節和第二節。每節活動之進 行和主導均由研究者擔任,受試者除了訓練 活動時段不同外,其餘如每節課程的實施步 驟、活動內容設計均相同。 表 3-2  跳躍活動訓練內容摘要表 單元:跳床 ( 彈簧床彈跳 ) 目標:增強下肢肌肉耐力、數與量概念的認知、提升平衡能力 次數 內容 備註 一 雙腳合併垂直向上跳躍一次10 下 二 依骰子擲出的點數,雙腳合併垂直向上跳躍 可 為一個骰子的點數,或二個骰子加起 來的點數 三 依 骰子擲出的點數,雙腳合併一邊跳躍,同  時高舉雙手拍擊 可 為一個骰子的點數,或二個骰子加起 來的點數 四 彈簧床和數字地墊來回跳躍

(7)

(二)活動內容設計 訓練活動採團體方式進行,在12 週之訓 練過程中,將跳躍活動分成三個單元,每一 單元4 堂課,由簡單到困難分別進行(見表 3-2),透過遊戲方式讓受試者在輕鬆、無壓 力的情境下達到訓練目的,並期待能在團體 活動中學會與同儕的正常互動。 五、平衡能力測試 (一)靜態平衡,包括: 1. 張眼 - 眼睛張開下,單腳站立所能維持 穩定之秒數。 2. 閉眼 - 眼睛閉起來下,單腳站立所能維 持穩定之秒數。 (二)動態平衡,包括: 1. 走平衡桿 — 走完四節平衡桿之秒數。 2. 走直線 — heel-to-toe walking 10 步中正確 的數目。 3. 跳格子:連續跳過六個地墊所花之秒數。

肆、結果與討論

一、二組受試者前後測結果之敘述性統計 茲將兩組受試者靜態平衡與動態平衡前 後測的敘述性統計結果整理如表4-1。由表得 之,實驗組於前測時,在動態平衡之走平衡 桿和走直線二個項目成績略差於控制組。然 而,經由跳躍活動訓練後,不僅兩組受試者 在動態平衡和靜態平衡方面的成績皆有明顯 的增進,且實驗組之各項平均數亦均優於控 制組。 二、二組受試者訓練前後靜態平衡測驗 結果 以相依樣本t 考驗分別比較實驗組和控制 組在跳躍活動訓練前後靜態平衡能力的差異, 所得結果如表4-2。由表 4-2 可知,就實驗組 而言,張眼及閉眼測驗之前後測得出的t 值分 別 為 -6.67 和 -4.32,均達 p < 0.01 的顯著差 異。就控制組而言,張眼測驗之前後測所得 的t 值沒有明顯差異,但閉眼測驗所得的 t 值 單元:青蛙跳數字地墊 目標:增強下肢肌肉耐力、增加動作計劃能力、增強數字概念、提升平衡能力 五 數字墊雙腳來回跳躍(1 到 10 依次順序排列 ) 六 數字墊雙腳來回跳躍 (1 到 10 不規則散佈排列 ) 七 數字墊單腳來回跳躍(1 到 10 依次順序排列 ) 八 數字墊單腳來回跳躍(1 到 10 不規則散佈排列 ) 單元:跳繩 目標:增強下肢肌肉耐力、增加動作計劃能力、提升平衡能力 九 在左右來回搖晃的繩子中反覆跳躍 十 繩子向上搖動,每次一人進行跳繩動作 十一 繩子向上搖動,一次多人同時進行跳繩動作 十二 繩 子向上搖動,一人在繩子中一邊跳繩,一邊配 合指令做動作

(8)

達顯著差異(t = -3.39,p < 0.01)。以獨立 樣本t 考驗比較二組間前測和後測的差異,可 知,二組受試者在前測時得分未有顯著不同, 但在訓練後,二組受試者平均數經t 考驗達顯 著 差 異( 張 眼:t = 5.60,p < 0.01; 閉 眼: t = 2.23,p < 0.05)。顯示實驗組經 12 次跳 躍活動訓練後,對靜態平衡能力有顯著的改 善。 三、二組受試者訓練前後動態平衡能力 結果 以相依樣本t 考驗分別比較實驗組和控制 組在跳躍活動訓練前後動態平衡能力的差異, 所得結果如表4-3。由表 4-3 可知,不論是實 驗組或是控制組,三項之動態平衡成績前後 測得出的t 值均達 p < 0.01 的顯著差異(t = 5.38、-7.61、3.15,& t = 5.70、-5.23、6.66, 表4-1 兩組受試者之靜態平衡與動態平衡前後測敘述性統計結果表 ▲ 前測 組別 N 靜態平衡 動態平衡 張眼 閉眼 走平衡桿 走直線 跳格子

mean SD mean SD mean SD mean SD mean SD

實驗組 25 8.84 5.38 3.72 1.81 14.08 5.28 2.96 1.99 5.44 2.55 控制組 20 6.35 3.47 3.55 2.16 13.65 5.68 3.2 2.65 6.6 1.98 ▲ 後測

組別 靜態平衡 動態平衡

張眼 閉眼 走平衡桿 走直線 跳格子

mean SD mean SD mean SD mean SD mean SD

實驗組 25 24.32 12.90 7.32 3.77 8.08 2.27 6.72 3.03 3.72 1.17 控制組 20 7.7 3.33 5.15 2.43 10.6 4.19 5.4 1.93 4.5 1.19 表4-2 兩組受試者前後測之靜態平衡結果比較 N 張眼 閉眼 mean SD t 值 mean SD t 值 ★實驗組 前測 25 8.84 5.38 -6.67** 3.72 1.81 -4.32** 後測 25 24.32 12.90 7.32 3.77 ★控制組 前測 20 6.35 3.47 -1.89 3.55 2.16 -3.39** 後測 20 7.7 3.33 5.15 2.43 ★二組間比較( 實驗組 vs 控制組 ) 前測 1.79 0.29 後測 5.60** 2.23* * p < .05 ** p < .01

(9)

表4-3 兩組受試者前後測之動態平衡結果比較

N 走平衡桿 走直線 跳格子

mean SD t 值 mean SD t 值 mean SD t 值

★實驗組 前測 25 14.08 5.28 5.38** 2.96 1.99 -7.61** 5.44 2.55 3.15** 後測 25 8.08 2.27 6.72 3.03 3.72 1.17 ★控制組 前測 20 13.65 5.68 5.70** 3.2 2.65 -5.23** 6.6 1.98 6.66** 後測 20 10.6 4.19 5.4 1.93 4.5 1.19 ★二組間比較( 實驗組 vs 控制組 ) 前測 0.26 -0.35 -1.67 後測 -2.58** 1.69 -2.20* * p < .05 ** p < .01 p < 0.01)。以獨立樣本 t 考驗進行兩組間比 較,二組受試者在前測時動態平衡成績未有 顯著不同,但經過訓練後,二組受試者在走 平 衡 桿(t = -2.58,p < 0.01) 和 跳 格 子(t-2.20,p < 0.05)項目之後測平均數達顯著 差異 ,顯示實驗組經 12 次跳躍活動訓練後, 對動態平衡能力亦有改善。 四、綜合討論 本研究主要在探究跳躍訓練活動對發展 障礙兒童平衡能力的影響,茲將以上所得的 結果綜合討論如下。 (一)跳躍活動對靜態平衡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受試者在接受訓 練後,不論是閉眼或是張眼的單腳站立靜態 平衡成績均比前測有明顯進步且達顯著水準, 可見,跳躍活動訓練確實能使靜態平衡能力獲 得改善。此結論與林傳捷(2014)、黃任楷 (2003)、張碧娥(2005)、陳清德(2014)、 廖介佑(2004)等人的研究結果相符。 由表4-2 看出,在實施跳躍活動訓練後, 實驗組進步的幅度比控制組為高,顯示有跳 躍大動作的額外刺激,實有助於靜態平衡能 力的進步;而控制組之所以也有進步,推測 原因有可能是因控制組受試者亦正處於發展 時期,受試者雖沒參與特定的跳躍訓練課程, 但兒童在學校平常課程中也都會接觸到一些 有關肢體運動的體能課程,可能也會使平衡 能力有所進度步。 (二)跳躍活動對動態平衡的影響 在 動 態 平 衡 方 面, 本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實 驗組受試者在接受訓練後,在三項測驗上成 績均比前測有明顯進步且達顯著水準(見表 4-3),可知,跳躍活動訓練亦能使動態平衡 能力獲得改善。此結論亦與林傳捷(2014)、 黃 任 楷(2003)、張碧娥(2005)、邵忠賢 (2012)、王慧儀和張志仲(1997)、廖介 佑(2004)、Boswell(1993)、Wang 和 Ju (2002)等人的研究結果相符,但與 Boswell (1991)和歐芬鈴(2009)的研究發現不一致, 原因或許是由於測驗標準的設定差異或是訓 練課程內容強度不同所致。至於控制組受試 者在三項測驗上,成績亦均比前測有明顯進 步且達顯著水準,推測原因,如同靜態平衡 一般,控制組受試者雖沒參與特定的跳躍訓 練課程,但兒童在學校平常課程中也都會接 觸到一些有關肢體運動的體能課程,可能也 會使平衡能力有所進度步。

(10)

進一步分析,本研究之控制組,不論是幼 兒園或是一年級受試者,僅參與學校正常既 定的課程安排。對於一年級受試者,每週一 至二節體育課是唯一可提供肢體運動的時機, 而體育課所進行的運動多半是跑步及球類活 動。至於幼兒園受試者的體能課程則較為多 元,除了每天早上第一節上課前有大約30 分 鐘以大肢體動作為主(如:韻律體操、跑步、 爬攀爬架等)的晨間活動外,另外每週也會 安排一節50 分鐘的體適能活動課程,設計各 種不同的翻滾跑跳遊戲、呼拉圈活動、走平 衡木、或舞蹈等活動,以使兒童身心發展得 以均衡。實驗組則是除了以上既定課程安排 外,每週再另外接受一節由研究者所設計的 跳躍活動訓練。此跳躍活動的設計乃是研究 者根據實驗組受試者本身動作協調反應能力 及認知發展程度,由簡單到複雜依序安排, 融合了平衡能力所需要的感覺刺激輸入及肌 肉力量的訓練,比平常課程活動更適合受試 者所需,可視為對實驗組受試者額外的加強 訓練,因而使得實驗組受試者在靜態動態平 衡方面進步的幅度明顯大於控制組受試者。 總而言之,Shumway 和 Woollacott(2001) 曾指出影響個體平衡的因素有:姿勢肌肉群協 同反應、視覺、前庭覺、本體感覺、肌力、關 節活動度、身體型態等,說明了本研究跳躍活 動能改善受試者靜態和動態平衡的原因:跳躍 活動對於下肢肌力與耐力具有增強的效果(廖 介佑,2004);跳躍活動可刺激前庭系統,強 化內耳球狀囊和橢圓囊的平衡功能(崔治平, 1997);跳躍活動需要用到身體大肌肉群, 包括上下肢與軀幹,身體肌肉進行韻律性的 等張收縮,進而促進姿勢肌群的協同反應(賴 金鑫,1992)。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職能治療跳躍活 動對發展障礙兒童平衡能力的影響。根據以 上的研究結果,顯示職能治療跳躍活動對發 展障礙兒童動態和靜態平衡能力的提升有所 助益,不論實驗組或是控制組,在訓練活動 後的動態和靜態平衡均有顯著的進步,此與 上述多數相關研究相符合。此外,經由兩組 間的比較也可得知,在活動進行前,實驗組 和控制組在動態和靜態平衡上均無顯著差異; 然在活動進行後,實驗組在張眼和閉眼單腳站 立靜態平衡能力,與在走平衡桿和跳格子的動 態平衡能力方面明顯優於控制組,因此證明了 職能治療跳躍活動對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 二、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以下提出幾點建 議供後續研究參考: (一) 由於平衡能力可經由身體動作的刺激 而有所改善,是後天學習而來的。故, 建議教師在兒童日常課程安排中可設 計適當的身體動作訓練,將有助於兒 童肢體動作協調的增強,對日後從事 日常職能活動將更有效率。 (二) 本研究僅以新竹市國小及幼兒園學童 為研究對象,未來研究可擴大取樣範 圍至臺灣各地區,以減少取樣誤差, 提高結論的推論性。 (三) 發展障礙兒童個體間個別差異頗大, 較難大樣本的同質性取樣,未來研究 可 考慮採取其他研究方法,如:單一 受試研究或質性研究,進行更深入之 探討。 (四) 平衡能力為一複雜的運動功能,其涉 及的層面極廣,未來研究可從運動生 理、神經生理、運動學等層面做深入 研究探討,以釐清影響平衡各項因素 之間的關係。 (五) 本研究以發展障礙兒童為研究對象, 建議未來研究可選擇不同障礙類別及 不同障礙程度的研究對象,以了解不 同障礙類別及不同障礙程度間之靜態、 動態平衡能力之差異。

(11)

參考文獻

王慧儀、張志仲(1997)。跳躍技巧訓練對智能 不足及唐氏症兒童的行走平衡能立的影響。 高雄醫誌,13(8),487-495。 朱若緁、林威秀(2016)。智能障礙者平衡能力 與運動訓練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15(3),66-76。doi: 10.6169/NCYUJPEHR. 15.3.06 朱敏進(1986)。智能障礙體育指導法。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何華國(2001)。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臺北: 五南圖書。 范 姜 逸 敏(2001)。 靜 態 平 衡 能 力 測 量 法 效 度 之 比 較 研 究( 未 出 版 之 碩 士 論 文 )。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臺 北。doi: 10.6223/ qcpe.1502.200109.1809 林尚武、陳重佑(2003)。兒童平衡控制能力之 發 展。 中 華 體 育 季 刊,17(1),57-64。 doi: 10.6223/qcpe.1701.200303.1608 林莉婷(2011)。不同形式跳繩運動對國小三年 級學童平衡能力與敏捷性之訓練效果(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 林傳捷(2014)。不同表面跳躍訓練對國小高年 級女童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之影響(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林漢龍(2009)。跳繩訓練對國小田徑選手運動 能力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南大學,臺南。 吳 姿 螢、 謝 誠 文(2012)。跳繩運動對國小學 童健康體適能影響之探討。屏東教大體育, 15,300-307。 吳靜梅(2013)。運動遊戲課程對國小輕度智能 障礙學生平衡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邱文信(2002)。平衡機制與年齡關係之探 討。大專體育,58,101-107。 doi: 10.6162/ SRR.2002.58.18 邵忠賢(2012)。十二週不同跳繩方式訓練對國 小高年級學童平衡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陳彥宏(2005)。後退跑與後滾翻對兒童平衡能 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 大學,臺南。 陳俊湰(2004)。感覺統合活動與應用。臺北: 群英。 陳俊湰(2006)。智能障礙與智力正常者平衡控 制比較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7(1), 45-58。 doi: 10.6591/JPES.2006.03.04 陳衍源(2004)。唐氏症之姿勢平衡探討(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陳威勝、陳芝萍(譯)(2010)。打造感覺統合 的橋樑:自閉症及其他廣泛性發展障礙兒童 的 治 療( 原 作 者:Ellen Yack, Paula Aquilla, & Shirley Sutton)。臺北:心理出版社。 陳清德(2014)。不同跳躍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 童平衡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陳 瑋 右、 陳 家 祥、 林 俊 達、 涂 瑞 洪(2015)。 跳床與跳繩運動介入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動態 平衡能力之影響。屏東大學體育, 1,237-247。 陳榮華(1995)。智能不足研究—理論與應用。 臺北:師大書苑。 張玉巍(2006)。遊戲活動介入對發展遲緩幼兒 精細動作之學習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張碧娥(2005)。跳繩指導活動對低年級學童協 調性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南大學,臺南。 許太彥、郭暐頎、蔡曜駿(2011)。國小聽障兒 童與正常兒童靜態及動態平衡能力之差異。 屏東教大體育,14,294-302。 教育部(2009)。特殊教育法。臺北:教育部。 黃任楷(2003)。不同運動訓練對學童平衡能力 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 院,桃園。 黃献宗、陳家祥、林俊達、涂瑞洪(2015)。不 同跳躍活動對國小高年級學童靜態平衡能力 之影響。屏東大學體育,1,249-262。 崔治平(1997)。運動訓練對人體內耳平衡功能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臺北。 曾瑞杰、紀恩成、謝宏昇、涂瑞洪(2015)。十 週跳床活動介入對國小中年級學童平衡能力 影響之研究。屏東大學體育,1,263-273。 廖介佑(2004)。跳繩運動對國小羽球選手在基 本體能上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 黎 俊 彥、 林 威 秀(2003)。身體姿勢的平衡控 制機轉。中華體育季刊,17(2),66-72. doi: 10.6223/qcpe.1702.200306.2009 蔡佳良(2005)。發展協調障礙兒童視知覺與下 肢動作控制之探討(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 立體育學院,臺北。 蔡 佳 良、 吳 昇 光(2003)。從動作發展的觀點 來看兒童的平衡能力。大專體育, 65,142-147。doi: 10.6162/SRR.2003.65.22 蔡 佳 良、 黃 啟 煌(2004)。身心障礙運動員運 動傷害的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8(1),

(12)

35-41。doi: 10.6223/qcpe.1801.200403.1806 歐芬鈴(2009)。跳繩遊戲對國小低年級學童運 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南大學,臺南。 顏惠价(2007)。不同視覺環境之跳繩運動訓練 對智能障礙者平衡能力的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賴金鑫(1992)。運動醫學講座。臺北:健康世界。 賴虹璉(2009)。唐氏症兒童動態平衡能力之探 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 桃園。

Beirne-Smith, M., Ittenbach, R. F., & Patton, J. R. (2005). Mental retardation (7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 Blomqvist, S., Olsson, J., Wallin, L., Wester, A., &

Rehn, B. (2013). Adolesc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have reduced postural balance and muscle performance in trunk and lower limbs compared to peer without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4 (1),

198-206. doi: 10.1016/j.ridd.2012.07.008 Boswell, B. (1991). Comparison of two methods of

improving dynamic balance of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73 (3), 759-764. doi: 10.2466/pms.1991.73.3.759 Boswell, B. (1993). Effects of movement sequences

and creative dance on balance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77 (3), 1290. doi: 10.2466/pms.1993.77.3f.1290

Chen, I. C., Chen, C. L., Wong, M. K., Chung, C. Y., Chen, C. H., & Sun, C. H., (2002). Clinical analysis of 1048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Chang Gung Medical Journal, 25 (11), 743-750.

Cox, C. R., Clemson, L., Stancliffe, R. J., Durvasula, S., & Sherrington, C. (2010). Incid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falls among adults with an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54 (12), 1045-1057. doi:

10.1111/j.1365-2788.2010.01333.x

Dellavia, C., Pallavera, A., Orlando, F., & Sforza, C. (2009). Postural stability of athletes in Special Olympics. Perceptual & Motor Skills, 108 (2), 608-622.

Frey, G, C., & Chow, B., (2006). Relationship between BMI, physical fitness, and motor skills in youth with mild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30 (5),

861-867. doi: 10.1038/sj.ijo.0803196

Gallahue, D. L., Ozmun, J. C., & Goodway, J. D. (2012). Understanding motor development:

Infants, children, adolescents, adults (7th

edition). New York, NY:McGraw-Hill Companies.

Haywood, K. M., & Getchell, N. (2014). Life

span motor development (sixth edition).

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doi: 10.1249/ MSS.0000000000000761

Holland, B.V. (1987). Fundamental motor skill performance of non-handicapped and educable mentally impaired student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Mental Retardation, 22 (3),

197-204.

Howe, C. E. (1959). A comparison of motor skills of mentally retarded and normal children.

Exceptional Children, 25 (8), 352-354. doi:

10.1177/001440295902500802

Lahtinen, U., Rintala, P., & Malin, A. (2007). Physical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A 30-year follow-up.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24 (2),

125-143. doi: 10.1123/apaq.24.2.125

Payne, V. G., & Isaacs, L. D. (2016). Human motor

development:A lifespan approach. New York,

NY:McGraw-Hill Companies.

Ragnarsdottir, M. (1996). The concept of balance.

Physiotherapy, 82 (6), 368-375. doi: 10.1016/

S0031-9406(05)66484-X

Rimmer, J. H., & Kelly, L. E. (1989).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6 (3), 268-279. doi: 10.1123/apaq.6.3.268

Sherrard, J., Tonge, B. J., & Ozanne-Smith, J. (2001). Injury in young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Injury

Prevention, 7 (1), 56-61. doi: 10.1136/ip.7.1.56

Sherrill, C. (2004).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recreation and sport: Cross-disciplinary and lifespan (6th ed.), Boston, MA: McGraw-Hill.

doi: 10.1123/apaq.22.1.99

Shumway-Cook, A., & Woollacott, M. H. (1985). Dynamics of postural control in the child with Down syndrome. Physical Therapy, 65 (9), 1315-1322. doi: 10.1093/ptj/65.9.1315

Shumway-Cook, A., & Woollacott, M. H. (2001).

Motor control: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Baltimore, Maryland: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doi:

(13)

10.1097/01253086-199620010-00023

Wang, W. Y., & Ju, Y. H., (2002). Promoting balance and jumping skills in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Perceptual & Motor Skills, 94 (2), 443-448. doi: 10.2466/pms.2002.94.2.443 Woollacott, M. H., Shumway-Cook, A., & Williams,

H. G. (1989). The development of posture and balance control in children. In M.H. Woollacott & A. Shumway-Cook (Eds.). Development of

posture and gait across the life span (p.77-96).

Columbia, SC: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Zur, O., Ronen, A., Melzer, I., & Carmeli, E. (2013).

Vestibulo-ocular response and balance control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with mild-to-moderate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A pilot study.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4 (6), 1951-1957.

(14)

數據

表 4-3 兩組受試者前後測之動態平衡結果比較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Genre – animal stories but even the stories have animals as main characters the contents are actually realistic..  Curious

Therefore, it is our policy that no Managers/staff shall solicit or accept gifts, money or any other form of advantages in their course of duty respectively without the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owning a pet is linked with a reduced risk of heart disease, fewer visits to the doctor, and a lower risk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young

Measuring friendship quality in lat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McGill friendship questionnaires. McGill friendship questionnaire(MFQ- FF) and

Motivation Phases of Carrer Development: Case Studies of Young Wom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 在五歲前,是兒童發展學習能力和建立知識的關鍵時期 (CDC at Harvard University, 2007; Ministerial Council for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nd Youth

PEERS for young adults :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nd other

The probability of loss increases rapidly with burst size so senders talking to old-style receivers saw three times the loss rate (1.8% vs. The higher loss rate meant more time sp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