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科技發達、家電用品與省力工具之普及,使得原本需耗費體力才 能完成的工作,已不再費力,人們的生活方式漸漸傾向於身體活動量 不足的坐式生活型態。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截至 2002 年止,全球的 死亡人口中,有 70%死於非傳染性疾病。其中超過三分之一因心血 管疾病而死亡;20%人口有高血壓症狀;1 億 3500 萬糖尿病患者中,

非胰島素依賴型占 90%(國民健康局,2002),在這些數據的背後,隱 含著缺乏運動所導致的健康問題。在台灣地區,近三十年來的主要死 亡原因也逐漸地由傳染病轉為慢性病和身體機能退化的疾病。據民國 九十二年台灣地區十大死亡原因的統計,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 病、高血壓等分別居第二、三、四位和第十位,顯示慢性病已嚴重地 威脅國人的健康(行政院衛生署,2004)。為預防慢性病和身體機能退 化性的疾病,規律運動建立動態的生活方式,已被視為促進健康的重 要方法之一(余玉眉,1993;行政院衛生署,1995;郭世傑、王正松,

2001;黃永任,1998;Ferrine & Ferrini, 1989;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2000;Harvard Heart Letter,2001) 。

但是,根據台北市 15 歲以上的運動人口調查:有做運動者以 60

歲以上者最多,占 42.2%,30~49 歲者有做運動者較少;而缺乏運動

者,男性 71.8%,女性 75.1%(余玉眉,1993)。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於

(2)

民國 88 年對國內休閒運動狀況所作的調查,結果發現有 92%的國人 參與休閒運動,但規律性參與者僅佔 24.82%,參與的頻率以每週 1-2 次最多,占 51.41%,每次參與的持續時間則以一小時以下為最多,

占 54.11%(黃金柱,1999)。

一項由衛生署在民國 89 年針對全國 30 歲以上民眾所進行「國人 運動習慣調查」中,發現國人有規律運動者占 38.7%(李明亮,2002)。

依據國民健康局在民國 90 年的國民健康調查結果中顯示:民眾有運 動的比率占 53.1%,和前面的調查相比雖有提昇,但不運動的比率仍 占 46.9%,其中青少年組不運動的比率較多。除了睡覺之外,坐著不 太活動的時間:青少年組約 9.1 小時,20 歲以上者約 5~6 小時(國民 健康局,2001)。依據青少年白皮書的調查指出:青少年的休閒活動 方式也漸趨於以靜態的休閒為主,如:看電影、 逛街、唱卡拉 OK 等 (行政院青輔會,1997)。且近十年來,青少年的身高、體重、體 格均有增加,但體能卻沒有增進(行政院青輔會,1997),此問題值得 重視。

而在經過劇烈升學壓力與競爭的大專生的運動狀況和體能又如 何呢?據民國 89 年教育部委託體委會進行的大專生體適能常模調查 結果顯示:我國大專生體適能狀況明顯落後美國、日本及中國同年齡 層的學生,甚至還不如高中生。調查發現:體能中的心肺耐力、肌力、

肌耐力都有退步跡象,但是身體質量數卻明顯增加,形成大專生有體

重卻沒有體力的現象。教育部表示:我國大專生體能衰退與缺乏運動

有關,大專生規律運動人口比率僅 17.9%,有 60.4%學生覺得運動時

間不夠;30.5%對自己體能不滿意;17.4%對自己健康狀況不滿意 (教

(3)

育部體育司,2002)。

為了改善國人的體適能狀況,衛生署自民國 84 年起,陸續推展 健康體能促進活動,並提出對國人活動量的需求及從事之運動項目的 建議,協助民眾養成從事適當運動的習慣(國民健康局,2003)。又於 民國 91 年提出的「Move for Health」,訂定以「動態生活 邁向健康」

為口號,積極推動全民運動。

為鼓勵學生運動,增進體能,教育部於八十八年二月訂頒:以 提高學生體適能知能、養成學生規律運動習慣及提升學生體適能水準 為計畫總目標的「提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333 計畫)」(教育部,

1999),並邀集民間企業合作,研擬了體適能獎勵辦法,對於中小學 學生,只要能達成每週運動 3 次,每次 30 分鐘,運動心跳達到每分 鐘 130 次,並通過檢測標準者,可獲頒發金、銀及銅質獎章。對於大 專生,則製作發放可以記錄個人運動行為與成就經歷的大專生體適能 護照,鼓勵大專生以自願的方式參加。顯示衛生與教育當局對提昇運 動比率的重視。

然而,運動習慣之養成,從無到有,是一種行為改變的過程,從 知覺運動的利益、克服障礙到開始運動與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是一連 串的變化,並非全或無的反應。尤其是對於 e 世代的大學生,要如 何促進這些生活方式傾向於坐式生活型態的學生們,走入動態生活、

邁向健康是值得重視的課題。

由 Prochaska & DiClemente 於 1982 所發展出來的跨理論模式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TM),整合了行為改變方法中的主要理論,

包括:改變的階段(Stages of Change)、改變的方法(Processes of

(4)

Change) 、決策權衡(Decisional Balance)及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迄今已廣為應用於個人負向行為的戒除,如吸菸、酒癮、藥物濫用等;

和正向行為的建立,如規律運動行為。此模式解釋了人們在沒有專家 介入的自然情境下,個案的自我改變(Mutrie & Woods , 2003)。說明了 行為會在什麼時候(when)發生改變,如何(how)改變,以及影響 行為改變的因素為何(which factors) ,為衛生教育者提供了行為分析 及介入策略之良好參考模式(Prochaska, Redding & Evesr, 1997;

Marcus & Forsyth,2003;Mckenzie & Smeltzer, 2000;呂昌明、王淑 芳,2000;林旭龍,2000;高毓秀,2002)。

國內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學生運動行為的研究不多,且多數為橫斷 式研究 (蔡育佑,2003;劉俐蓉,2003;林旭龍,2000;林曉薇,2003;

黃茜莉,2003;劉坤宏,2003 ),少數為實驗介入(蔡育佑,2003;卓 玉蓮,2002)。由於運動階段的改變並非直線式地進行,其中的變化 究竟如何?為什麼有人能持之以恆的規律運動?又為什麼有人做了 一段時間的運動後半途而廢?唯有追蹤深入了解其中之變化,方能設 計有助於促進學生身體活動的介入方案。故本研究以大學生為對象,

進行運動行為改變與相關影響因素的追蹤,了解大學生運動階段的分 布與移動的軌跡,探討其間的相關影響因素,以提供學術界和實務界 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是以大學生為對象,追蹤探討其運動階段的分布、移動及

其相關影響因素,主要的研究目的有下列五項:

(5)

一、了解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之分布情形。

二、初步了解研究對象運動階段、身體活動量、運動相關的社會心理 變項之現況。

三、初步探討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與運動階段的分布,並探討研究 對象的社會心理變項與運動階段之間的關係。

四、六個月後追蹤比較研究對象運動階段的移動、身體活動量和社會 心理變項之變化。

五、探討影響研究對象運動階段,身體活動量和社會心理變項的變化 之相關因素。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1-1 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體型、有無參加運動社團、有無打工、

有無運動傷害等之分布情形為何?

1-2 研究對象自覺健康狀態為何?

1-3 研究對象居家的運動設備、居家週邊的運動場所量之多寡和其使 用頻率為何?

2-1 研究對象於前測基準資料的運動階段分布為何?

2-2 研究對象於前測基準資料的身體活動量為何?

2-3 在前測基準資料中,研究對象運動相關的改變的方法、自覺運動

利益、運動障礙、自我效能、運動的享樂感等的分布情形為何?

(6)

3-1 在前測基準資料中,不同個人背景因素的研究對象,其運動階段 有無差異?

3-2 在前測基準資料中,不同個人背景因素的研究對象,其身體活動 量有無差異?

3-3 在前測基準資料中不同背景因素的研究對象,其運動相關的改變 方法、自覺運動利益、自覺運動障礙、自我效能、運動的享樂感 等有無差異?

3-4 在前測基準資料中,不同運動階段的研究對象,其身體活動量分 布有無差異?

3-5 在前測基準資料中,不同運動階段的研究對象,其運動相關的改 變方法、自覺運動利益、自覺運動障礙、自我效能、運動的享樂 感等有無差異?

4-1 六個月後測的運動階段和前測運動階段相比,是否有差異?如果 有差異,其移動結果如何?

4-2 六個月後測的身體活動量和前測的身體活動量相比,是否有差 異?

4-3 不同之運動階段移動結果的組別,其身體活動量是否有差異?

4-4 六個月後測得的改變的方法、自覺運動利益、自覺運動障礙、自 我效能、運動的享樂感等和前測基準資料相比,是否有差異?

4-5 不同之運動階段移動結果的組別,其運動相關的改變方法、自覺

運動利益、自覺運動障礙、自我效能、運動的享樂感等的分布情

(7)

形為何?是否有差異?

5-1 解釋前測運動階段的重要變項為何?

5-2 解釋後測運動階段的重要變項為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由上述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研究的研究假設如下:

一、

個人背景因素不同者,其運動階段有顯著差異存在。

二、個人背景因素不同者,其身體活動量有顯著差異存在。

三、個人背景因素不同者,其所使用的運動相關的改變的方法、自覺 運動利益、自覺運動障礙、自我效能、運動的享樂感等有顯著差 異存在。

四、運動階段不同者,其身體活動量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運動階段不同者,其所使用運動相關的改變方法、自覺運動利益、

自覺運動障礙、自我效能、運動的享樂感等有顯著差異存在。

六、研究對象在六個月後追蹤所測得的運動階段,應與前測的運動階 段有顯著差異存在。

七、個人背景因素不同者,其運動階段之移動結果有顯著差異存在。

八、不同之運動階段移動結果組別,其身體活動量有顯著差異存在。

九、不同的運動階段移動結果組別,其應用之運動相關的改變方法、

自覺運動利益、運動障礙、自我效能、運動享樂感等有顯著差異

存在。

(8)

第五節 名詞界定

本研究有關的名詞,其操作性定義如下:

一、自覺健康狀態:

為研究對象主觀的感覺最近一個月以來生理或心理的健康情 形,和同年齡的人相比,健康狀況之好壞。

二、運動階段:

依據跨理論模式中的階段改變理論(stages of change)將研究對象 目前的運動狀態區分為:

(一)、無意圖期(pre-contemplation):

研究對象目前沒有作運動,也不打算開始作運動。

(二)、意圖期(contemplation):

研究對象目前沒有作運動,但打算開始在未來的六個月內作運 動。

(三)、準備期(preparation):

研究對象目前有作運動,但不規律。

(四)、行動期(action):

研究對象有作規律的運動,但尚未達六個月。

(五)、維持期(maintenance):

研究對象已經規律運動,超過六個月。

(9)

三、身體活動量:

指以三日回憶法問卷,收集研究對象三日的身體活動記錄,換算 成平常日、週六和週日的身體活動的能量消耗情形。

四、運動相關的改變方法:

為跨理論模式中的十個改變的方法,包括認知的改變方法和行為 的改變方法二部分。

(一)、認知的改變方法:

認知的改變方法包括:意識覺醒(consciousness raising)、情感喚 起(dramatic relief)、環境再評價(environmental reevaluation) 、 自 我再評價(self-reevaluation)、社會解放(social liberation)。

(二)、行為的改變方法:

行為的改變方法包括情境替代(counter-condition)、援助的人際關 係(helping relationship)、增強管理(reinforcement management)、

自我解放(self-liberation)、刺激控制(stimulus control)等。

五、運動的決策權衡:

為研究對象在行為改變中的自覺運動利益(pros)與自覺運動障礙 (cons)的兩項心理因素的決策權衡。

(一)、自覺運動利益:

為研究對象主觀評估在採取運動行為時,自己可能獲得的利益程

度。

(10)

(二)、自覺運動障礙:

為研究對象主觀評估在採取運動行為時,自己可能遭遇到的障礙 程度。

六、自我效能:

為研究對象主觀判斷在特定情境中,對自己能克服困難,持續規 律運動的把握程度。

七、運動享樂感:

指研究對象在從事規律運動時,所感受到之運動帶來的樂趣。

八、運動階段的移動:

指研究對象在相隔六個月,二次的運動階段問卷測量,運動階段 的移動情形。參考 Marcus 等學者之研究,依據研究對象運動階 段的進展、停滯和退縮,區分組別如下(Marcus, Simkin, Rossi, &

Pinto, 1996; Bock, Marcus & Pinto,2001; Plotnikoff, Hotz, Birkett , & Courneya, 2001):

(一)、進步者(adopter):指運動階段向前進展至少一個階段。

(二)、退步者(relapser):指運動階段向後退縮至少一個階段。

(三)、坐式生活型態者(stable sedentary):指前後的運動階段均停留在 不運動的無意圖期、意圖期或準備期。

(四)、穩定的活動者(stable active):指前後的運動階段均停留在規律

運動的行動期或維持期。

(11)

第六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主要限制如下:

一、由於立意取樣所導致的推論上的限制:

本研究因限於人力、經費與時間,僅以研究者服務的中部某醫護 技術學院九十二學年度入學的四技一年級全體學生為對象。因為 受到學校的屬性與特質的限制,無法將研究結果推論到不同的學 校。

二、本研究僅對學生運動階段與其相關影響因素進行為期六個月靜態 的追蹤,追蹤期間沒有任何介入,有可能因為時間短或由於變化 極小未達顯著。

三、運動行為受天氣季節變化的影響,本研究前測資料收集時間為十 月初,後測資料的收集時間為三月初,整個追蹤期程為秋、冬二 個季節,無法推論至其他季節。

四、本研究以自填問卷的方式進行資料收集,故結果可能受填答時的

環境、個人身心狀況、回答意願之影響。身體活動量採用三日回

憶法測量,可能有個別差異或記憶偏差之影響。

(1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華民國水中運動協會(下稱本會)因辦理推廣各項水中運動活動(競賽)、志工活

二、 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本;與在中華 民國設有戶籍之國民結婚且獲准居 留之外國人或大陸地區人民,提供有 效之居留證明文件及配偶戶口名簿

考試應攜帶國民身分證(或仍在有效期限之駕照、有照片之健保卡或護照),以備查

編號 主持人 計畫名稱 審查結果 CF12202 許惠恒 在亞洲國家多中心隨機研究比較 Joint Asia Diabetes. Evaluation (JADE)

2011 年,美國民眾 發起「占領華爾街 運動」,抗議「富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食道癌 發生率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 2000 多名新 病例發生,於 2017

蔡秀慧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 輪椅舞蹈 A 級教練 洪語謙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 輪椅舞蹈國家代表隊選手 洪當欽 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 輪椅舞蹈 B 級教練

‡ 哈里斯民調中心(Harris Poll)在過去40年曾對90多個國家的 數百萬人進行了無數的調查,近年來Harris P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