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中榮總每日新聞摘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臺中榮總每日新聞摘要"

Copied!
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號 類型 新聞摘要 資料來源

1 醫療 擺脫慢性疼痛!中榮成立「疼痛整合門診」 新唐人 7/12 本院相關

2 醫療 醫病天地/中榮設疼痛門診 有痛就按壓 聯合新聞網 7/12 本院相關

3 醫療 哪裡痛?醫院新招 生理量測有痛就按壓 聯合新聞網 7/12 本院相關

4 醫療 「痛」是一種病 忍痛病不好 中榮麻醉部成 立疼痛整合門診 嘉惠患者

大成報 7/12 本院相關

5 醫療 哪裡痛?醫院新招 生理量測有痛就按壓 YAHOO 7/12 本院相關

6 醫療 『痛』是一種病,忍痛病不好 台灣地方新聞 7/11 本院相關

7 醫療 『痛』是一種病,忍痛病不好 數位台中 7/11 本院相關

8 醫療 『痛』是一種病,忍痛病不好 民生好報 7/11 本院相關

9 醫療 『痛』是一種病,忍痛病不好 台灣電報 7/11 本院相關

10 醫療 醫病》磁磚師傅喉嚨卡卡 竟食道癌第 3 期 自由時報 7/13 本院相關

11 醫療 戒菸酒檳榔 34 歲男抗癌重生 聯合新聞網 B2 7/14 本院相關

12 醫療 菸酒檳榔嗜辣又愛喝熱湯 34 歲男罹食道癌 聯合新聞網 7/13 本院相關

13 醫療 戒菸酒檳榔 34 歲男抗癌重生 元氣網 7/13 本院相關

14 醫療 34 歲男罹癌 日省千元菸酒費用 中時 7/13 本院相關 15 醫療 地方掃描-食道癌病友 籲遠離菸酒 中時 7/14

本院相關

臺中榮總每日新聞摘要

108 年 7 月 13-15 日

製作單位: 社工室公關組

(2)

16 醫療 菸酒檳不離手 罹食道癌 中華日報 7/13 本院相關

17 醫療 34 歲男罹癌 日省千元菸酒費用 工商時報 7/13 本院相關

18 醫療 每天「菸+酒+熱湯」!34 歲男確診食道癌末 期 孕妻一聽當場崩潰

ETtoday 7/13 本院相關

19 醫療 34 歲男罹癌 日省千元菸酒費用 中天快點 TV 7/13 本院相關

20 醫療 抽菸嚼檳榔喝酒配熱湯 35 歲男子罹患食道 癌

中央通訊社 7/13 本院相關

21 醫療 抽菸嚼檳榔喝酒配熱湯 35 歲男子罹患食道 癌

新浪新聞 7/13 本院相關

22 醫療 台中榮總邀食道癌病友分享抗癌點滴 新浪新聞 7/13 本院相關

23 醫療 不到 40 歲罹患食道癌 術後重拾美好人生 新浪新聞 7/13 本院相關

24 醫療 抽菸嚼檳榔喝酒配熱湯 35 歲男子罹患食道 癌

YAHOO 7/13 本院相關

25 醫療 台中榮總邀食道癌病友分享抗癌點滴 (圖) YAHOO 7/13 本院相關

26 醫療 不到 40 歲罹患食道癌 術後重拾美好人生 (圖)

YAHOO 7/13 本院相關

27 醫療 地方掃描-食道癌病友 籲遠離菸酒 YAHOO 7/14 本院相關

28 醫療 菸酒檳不離手 罹食道癌 YAHOO 7/13 本院相關

29 生活 第九屆「好呷俱樂部」 中榮全方位、跨部科 的食道癌整合治療

台灣地方新聞 7/13 本院相關

30 生活 第九屆「好呷俱樂部」 中榮全方位、跨部科 的食道癌整合治療

數位台中 7/13 本院相關

31 生活 第九屆「好呷俱樂部」 中榮全方位、跨部科 的食道癌整合治療

民生好報 7/13 本院相關

32 生活 第九屆「好呷俱樂部」 中榮全方位、跨部科 的食道癌整合治療

台灣電報 7/13 本院相關

33 生活 2019 臺中榮民總醫院「早產兒回娘家」活動 台灣地方新聞 7/14 本院相關

34 生活 2019 臺中榮民總醫院「早產兒回娘家」活動 數位台中 7/14

本院相關

(3)

35 生活 2019 臺中榮民總醫院「早產兒回娘家」活動 民生好報 7/14 本院相關

36 生活 2019 臺中榮民總醫院「早產兒回娘家」活動 台灣電報 7/14 本院相關

37 醫療 台中榮總引進近紅外線腦功能儀嘉惠精神病 患

網路社區報 7/13 本院相關

38 醫療 漠視慢性疼痛 恐痛不停 世界日報 7/13

本院相關

(4)

新唐人 7/12

擺脫慢性疼痛!中榮成立「疼痛整合門診」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7 月 12 日訊】

如果您有慢性疼痛的困擾,下面的新聞或許可以幫助您。台中榮總成立「疼痛整合門診」,專 門為無法治療,或是不能立即痊癒的患者,提供控制疼痛的方法,希望有效改善生活品質。

拿著拐杖,一步一步慢慢走,64 歲的詹小姐罹患全身免疫疾病,20 年前開刀脊椎手術後,就 一直飽受疼痛之苦,連走路都有困難,直到近年求助疼痛科有所好轉,才慢慢露出笑容。

患者 詹小姐:「以前都沒有笑容,真的不曉得怎樣講很痛苦,我不只背痛,還有小腿都痛,

下半身癱軟,完全都無力。」

中榮疼痛科主任 吳志成:「疼痛本身除了實體的感覺,對心理的壓力,有時候是睡不著,有 可能是失眠、心情不好等等,不但是自己很痛苦很難過,當然也會造成有時候跟家人相處上 的一些問題。」

為了落實疼痛的完整照護,患者量血壓時就可以主動點選疼痛指數,讓醫師快速掌握,台中 榮總還成立疼痛整合門診,專為無法治療,或不能立即痊癒的患者,提供控制疼痛的方法。

中榮疼痛科主任 吳志成:「即使一個藥物的調整,大概不可能一種藥物一種劑量,就是從頭 到尾的,這之間這麼多年來這些藥物的種類也是不斷的在轉變當中,另外,每次來的時候,

我們都會幫他做一些激痛點的注射等等,透過一些激痛點的注射,讓他能夠得到一些初步緩 解,才能夠慢慢的把一些藥物的作用維持上來。」

除了各式藥物調整,疼痛門診的治療方式,還包括推拿、針灸、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與 疾病對抗過程中,有效控制疼痛,才能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

http://www.ntdtv.com.tw/b5/20190712/video/249564.html?%E6%93%BA%E8%84%AB%E6%85

%A2%E6%80%A7%E7%96%BC%E7%97%9B%EF%BC%81%E4%B8%AD%E6%A6%AE%E6

%88%90%E7%AB%8B%E3%80%8C%E7%96%BC%E7%97%9B%E6%95%B4%E5%90%88%

E9%96%80%E8%A8%BA%E3%80%8D

(5)

聯合新聞網 7/12

醫病天地/中榮設疼痛門診 有痛就按壓

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

台中榮總在生理量測站創新設置疼痛按壓 設計,患者可按壓疼痛分數及部位,直接傳 送到醫師電腦,方便醫師即時瞭解病人疼痛 情形,做為診斷、調整藥物參考。 記者趙 容萱/攝影

台中榮總要落實成為「無痛醫院」,成立疼 痛整合門診,生理量測站設置了疼痛按壓設 計,除了測血壓、量心跳,創新規劃讓患者 按壓疼痛分數與疼痛部位,直接傳送到醫師

電腦,醫師即時了解病人疼痛情形,做為診斷、調整藥物參考。

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說,疼痛監測是第五生命徵象,中榮疼痛整合門診結合精神部、傳統醫 學科、復健科,針對長年受疼痛所苦的病人給予最適切處理。

麻醉部主任洪至仁以慢性病患為例,有些患者莫名疼痛卻找不出原因,長期需鎮靜安眠藥物 輔助,若協同精神科看診,或轉介諮商心理師,以正念減壓團體治療,降低患者憂鬱、焦慮、

不安、失眠等狀況。

61 歲謝姓癌症女病患去年下背痛,檢查沒異常卻持續疼痛難忍,台中榮總疼痛科以神經阻斷 術,患者獲緩解,靠游泳、泡水舒壓,如今隔兩周回診治療,不需服用止痛藥物。57 歲龍姓 女子去年 3 月因氣爆全身 30%、2 度燒燙傷, 傷痕攣縮疼痛不已,幾乎只能待在冷氣房,每 天都要敷冰塊睡覺,台中榮總疼痛門診使用治療神經痛的藥物、神經阻斷術等,加上正念治 療,讓她身心放鬆,調整自己身心靈。

64 歲詹姓病患罹患全身免疫疾病的硬皮症,20 年前開脊椎手術後,疼痛多年,台中榮總以藥 物控制及激痛點注射下背部,減緩痛感找回生活品質。

龍姓女子(右二)在台中榮總 疼痛門診醫療團隊的治療下,以及女兒(左二)的支持、陪伴下,身心放鬆,跟隨諮商心理 師,調整自己身、心靈。 記者趙容萱/攝影

(6)

聯合新聞網 7/12

哪裡痛?醫院新招 生理量測有痛就按壓

記者趙容萱╱即時報導

台中榮總為落實「無痛醫院」,今年五月成立疼痛整合門診。

台中榮總麻醉部主任洪至仁說,疼痛是主觀感受,為了讓醫師更了解病人疼痛情形,台中榮 總創新設在生理量測站設置疼痛按壓設計,也就是除了測血壓、心跳等以外,還創新規畫可 以讓患者按壓疼痛分數及部位,直接傳送到醫師電腦,讓醫師能即時了解病人疼痛情形,做 為診斷、調整藥物參考。

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說,痛也是一種病,疼痛監測是第五生命徵象,中榮疼痛整合門診,結 合精神部、傳統醫學科、復健科,針對長年受疼痛所苦的病人,給予最適切處理,落實無痛 醫院目標。

洪至仁以慢性病患為例,有時需要鎮靜安眠藥物輔助,有時協同精神科醫師看診,或轉介諮 商心理師,協助正念減壓團體治療,降低患者憂鬱、焦慮、不安、失眠等狀況。

57 歲龍姓女子去年 3 月因氣爆,全身 30%、2 度燒燙傷, 傷痕攣縮疼痛不已,幾乎只能待在 冷氣房,每天都要敷著冰塊睡覺,直到求助台中榮總疼痛門診後,使用治療神經痛的藥物、

神經阻斷術等,加上正念治療,讓她身心放鬆,願意繼續跟隨諮商心理師,調整自己身、心 靈。

另一名 64 歲詹姓女病患罹患全身免疫疾病硬皮症,20 年前開刀脊椎手術後,多年疼痛,幾 乎痛不欲生,經求助台中榮總疼痛科,以藥物控制及激痛點注射下背部,經疼痛控制達到平 衡,也找回生活品質。

61 歲謝姓癌症女病患去年下背痛,檢查無異常,持續疼痛,在今年 4 月向疼痛科求治,經接 受神經阻斷術後獲緩解,並且靠游泳、泡水疏壓,如今隔兩周回診治療,不需要服用止痛藥

物。 龍姓女子(右二)在台中榮總疼

痛門診醫療團隊的治療下,以及女兒(左二)的支持、陪伴下,身心放鬆,跟隨諮商心理師,

調整自己身、心靈。記者趙容萱/攝影

(7)

大成報 7/12

「痛」是一種病 忍痛病不好 中榮麻醉部成立疼痛整合 門診 嘉惠患者

【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

為落實疼痛的完整照護,臺中榮總院長許惠恒責 成麻醉部成立「無痛醫院專案小組」,以多科系 模式設立「疼痛整合門診」,落實「無痛醫院」, 並於 7/11 揭牌;同時擬定完整的活動計畫,針對 門診病人實施疼痛評估、教育與止痛,讓病人可 以得到妥善的止痛照護品質,貫徹以病人為中心 的醫療照護。

中榮指出,疼痛是一種病,不再是手術後或其他病症的必然伴隨的症狀。早在 1990 年世界衛 生組織(WHO)就宣佈,「免於疼痛是一種基本人權」;國際醫療機構(JCI)認證聯合委員會在 2013 年醫院認證標準中,也強調免於疼痛是人的權利,病人有疼痛時都應該被正視、必須評 估疼痛,並給予有效的止痛治療。

許惠恒也表示,疼痛監測為「第五生命徵象」,要求醫護同仁傾聽病人對疼痛的評估,監測病 人的疼痛程度、病給予疼痛適切的處理。

而為讓疼痛病人可以結合非藥物治療,並且縮減轉診時間,院方結合精神部、傳統醫學科、

復健科,今年特別成立疼痛整合門診;開診以來,服務許多長久受疼痛所苦的病人。

麻醉部主任洪至仁提到,疼痛為主觀感受,為了使醫師更加瞭解病人疼痛情形,中榮在門診 外設置生理量測站監測血壓的頁面,設置按壓疼痛分數及部位,使民眾及病人家屬可以透過 點選疼痛分數後,分數資料即直接傳輸至醫師電腦,讓醫師能即時瞭解病人疼痛情形,也做 為調整藥物的參考。

以罹患慢性病的病人為例,因長期、慢性疼痛常常覺得憂鬱、失落及失眠,進而影響到身心 理,有時需要透過鎮靜安眠藥物輔助使用,才能有效達到疼痛控制;此時,在疼痛門診會協 同精神科醫師看診。若不想要使用藥物,也可請醫師轉介給諮商心理師,協助進行『正念減 壓』的團體治療,能夠有效協助焦慮症、恐慌症、慢性疼痛的病人,降低與病痛抗戰過程中 的憂鬱、焦慮、不安、失眠等狀況。

病例中,現年 64 歲的詹小姐罹患全身免疫疾病硬皮症,於 20 年前開刀脊椎手術後,兩年無 法站立;之前長年接受復健卻僅能拿柺杖行走。而術後多年疼痛情況深深影響生活品質;近 年求助於疼痛科,由該科主任吳志成施以藥物控制及激痛點注射下背部。

接受疼痛控制後,詹小姐表示雖然現在仍有疼痛情形,但是已經與自己的疼痛達到一個平衡,

讓詹小姐重新獲得良好生活品質。

(8)

YAHOO 7/12

哪裡痛?醫院新招 生理量測有痛就按壓

記者趙容萱╱即時報導

台中榮總為落實「無痛醫院」,今年五月成立疼痛整合門診。

台中榮總麻醉部主任洪至仁說,疼痛是主觀感受,為了讓醫師更了解病人疼痛情形,台中榮 總創新設在生理量測站設置疼痛按壓設計,也就是除了測血壓、心跳等以外,還創新規畫可 以讓患者按壓疼痛分數及部位,直接傳送到醫師電腦,讓醫師能即時了解病人疼痛情形,做 為診斷、調整藥物參考。

台中榮總院長許惠恒說,痛也是一種病,疼痛監測是第五生命徵象,中榮疼痛整合門診,結 合精神部、傳統醫學科、復健科,針對長年受疼痛所苦的病人,給予最適切處理,落實無痛 醫院目標。

洪至仁以慢性病患為例,有時需要鎮靜安眠藥物輔助,有時協同精神科醫師看診,或轉介諮 商心理師,協助正念減壓團體治療,降低患者憂鬱、焦慮、不安、失眠等狀況。

57 歲龍姓女子去年 3 月因氣爆,全身 30%、2 度燒燙傷, 傷痕攣縮疼痛不已,幾乎只能待在 冷氣房,每天都要敷著冰塊睡覺,直到求助台中榮總疼痛門診後,使用治療神經痛的藥物、

神經阻斷術等,加上正念治療,讓她身心放鬆,願意繼續跟隨諮商心理師,調整自己身、心 靈。

另一名 64 歲詹姓女病患罹患全身免疫疾病硬皮症,20 年前開刀脊椎手術後,多年疼痛,幾 乎痛不欲生,經求助台中榮總疼痛科,以藥物控制及激痛點注射下背部,經疼痛控制達到平 衡,也找回生活品質。

61 歲謝姓癌症女病患去年下背痛,檢查無異常,持續疼痛,在今年 4 月向疼痛科求治,經接 受神經阻斷術後獲緩解,並且靠游泳、泡水疏壓,如今隔兩周回診治療,不需要服用止痛藥

物。 龍姓女子(右二)在台中榮總疼

痛門診醫療團隊的治療下,以及女兒(左二)的支持、陪伴下,身心放鬆,跟隨諮商心理師,

調整自己身、心靈。記者趙容萱/攝影

(9)

台灣地方新聞 7/11

『痛』是一種病,忍痛病不好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現年 64 歲的詹小姐罹患全身免疫疾病硬 皮症,於 20 年前開刀脊椎手術後,兩年 無法站立,之前長年接受復健卻僅能拿柺 杖行走,而術後多年疼痛情況深深影響其 生活品質,常常痛到無法自我,近年求助 於疼痛科,由吳志成主任施以藥物控制及 激痛點注射下背部,接受疼痛控制後,詹 小姐表示雖然現在仍有疼痛情形,但是已 經與自己的疼痛達到一個平衡,讓詹小姐 重新獲得良好生活品質。

為落實疼痛的完整照護,臺中榮總許惠恒院長責成麻醉部成立『無痛醫院專案小組』,以多 科系模式設立「疼痛整合門診」,落實「無痛醫院」;擬定完整的活動計畫針對門診病人實施 疼痛評估、教育與止痛,讓病人可以得到妥善的止痛照護品質,貫徹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 護。許惠恒院長表示,疼痛監測為『第五生命徵象』,要求醫護同仁傾聽病人對疼痛的評估,

監測病人的疼痛程度、病給予疼痛適切的處理。

此外,為了讓疼痛病人可以結合非藥物治療,並且縮減轉診時間,「疼痛整合門診」,結合精 神部、傳統醫學科、復健科於 2019 年 5 月 1 日共同成立疼痛整合門診,開診以來服務許多長 久受疼痛所苦的病人。麻醉部洪至仁主任提到,疼痛為主觀感受,為了使醫師更加瞭解病人 疼痛情形,臺中榮總在門診外設置生理量測站監測血壓之頁面,設置按壓疼痛分數及部位,

使民眾及病人家屬可以透過點選疼痛分數後,此分數將直接傳輸至醫師電腦,讓醫師能即時 瞭解病人疼痛情形,也讓疼痛科醫師做為調整藥物之參考。

以罹患慢性病的病人為例,因長期、慢性疼痛常常覺得憂鬱、失落及失眠,進而影響到身心 理,有時需要透過鎮靜安眠藥物輔助使用,才能有效達到疼痛控制,此時在疼痛門診會協同 精神科醫師看診,若不想要使用藥物,也可請醫師轉介給諮商心理師,由諮商心理師協助進 行『正念減壓』的團體治療,能夠有效協助焦慮症、恐慌症、慢性疼痛的病人,降低與病痛 抗戰過程中的憂鬱、焦慮、不安、失眠等狀況。

疼痛是一種病,不再是手術後或其他病症的必然伴隨的症狀,早在 1990 年世界衛生組織 (WHO)宣佈「免於疼痛是一種基本人權」,國際醫療機構(JCI)認證聯合委員會在 2013 年醫院 認證標準中,強調免於疼痛是人的權利,病人有疼痛時都應該被正視、必須評估疼痛,並給 予有效的止痛治療。

(10)

個案現身說法 龍女士 57 歲

美國的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燒傷病人覺得疤痕的疼痛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有三分之二的 病人還表示疼痛干擾到他們的復健。燒傷瘢痕的攣縮也會讓傷者過度使用相鄰和未受影響的 關節而導致疼痛。龍女士自從去年來到疼痛門診求治後,我們使用治療神經痛的藥物幫助她,

而且反覆在她的肢體或軀幹的神經上注射局部麻醉藥,減輕燒傷瘢痕熟化前的痛苦。

在 1979 年時,美國就開始「正念減壓法(MBSR)」來治療慢性疼痛的患者。40 年後,臺中 榮總也開始讓「疼痛整合門診」的病人練習「正念減壓法」,以調整呼吸的方式,覺察自己的 身體,第一次的課程,讓龍小姐感受到身心非常的放鬆,表示願意繼續跟隨諮商心理師的腳 步,調整自己身、心靈。

詹女士 64 歲

全身免疫疾病硬皮症,於民國 99 年因站立困難,脊椎開刀手術,術後持續復健,目前可拿 柺杖行走。因為持續多年疼痛情況,因無法進一步手術治療,於 103 年 11 月經友人介紹轉至 疼痛科,長期接受疼痛控制,由主任協助藥物控制及激痛點注射下背部,詹小姐表示若沒有 主任給予疼痛控制,疼痛深深影響其生活品質,常常痛到無法自我,雖然現在仍有疼痛情形,

但是疼痛控制下,已經與自己的疼痛達到一個平衡,讓詹小姐重新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

謝女士 61 歲

2018 年 7 月下背痛,原本懷疑是癌症轉移骨頭,但是檢查無異常,持續疼痛至今年年初,下 背痛開始延伸至左腳及腳背,於 4 月經介紹至疼痛科門診求治,由謝醫師協助做第一次神經 阻斷術後,不再因為疼痛而常常需要服用止痛藥,原本每個禮拜回診治療,截至日前已經可 以隔兩周回診治療而且不需要服用止痛藥物,治療過程不需要住院且較少副作用,不影響肝 腎功能,使謝女士提昇生活品質,不再為疼痛所苦。

(11)

數位台中 7/11

『痛』是一種病,忍痛病不好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現年 64 歲的詹小姐罹患全身免疫疾病硬 皮症,於 20 年前開刀脊椎手術後,兩年 無法站立,之前長年接受復健卻僅能拿柺 杖行走,而術後多年疼痛情況深深影響其 生活品質,常常痛到無法自我,近年求助 於疼痛科,由吳志成主任施以藥物控制及 激痛點注射下背部,接受疼痛控制後,詹 小姐表示雖然現在仍有疼痛情形,但是已 經與自己的疼痛達到一個平衡,讓詹小姐 重新獲得良好生活品質。

為落實疼痛的完整照護,臺中榮總許惠恒院長責成麻醉部成立『無痛醫院專案小組』,以多 科系模式設立「疼痛整合門診」,落實「無痛醫院」;擬定完整的活動計畫針對門診病人實施 疼痛評估、教育與止痛,讓病人可以得到妥善的止痛照護品質,貫徹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 護。許惠恒院長表示,疼痛監測為『第五生命徵象』,要求醫護同仁傾聽病人對疼痛的評估,

監測病人的疼痛程度、病給予疼痛適切的處理。

此外,為了讓疼痛病人可以結合非藥物治療,並且縮減轉診時間,「疼痛整合門診」,結合精 神部、傳統醫學科、復健科於 2019 年 5 月 1 日共同成立疼痛整合門診,開診以來服務許多長 久受疼痛所苦的病人。麻醉部洪至仁主任提到,疼痛為主觀感受,為了使醫師更加瞭解病人 疼痛情形,臺中榮總在門診外設置生理量測站監測血壓之頁面,設置按壓疼痛分數及部位,

使民眾及病人家屬可以透過點選疼痛分數後,此分數將直接傳輸至醫師電腦,讓醫師能即時 瞭解病人疼痛情形,也讓疼痛科醫師做為調整藥物之參考。

以罹患慢性病的病人為例,因長期、慢性疼痛常常覺得憂鬱、失落及失眠,進而影響到身心 理,有時需要透過鎮靜安眠藥物輔助使用,才能有效達到疼痛控制,此時在疼痛門診會協同 精神科醫師看診,若不想要使用藥物,也可請醫師轉介給諮商心理師,由諮商心理師協助進 行『正念減壓』的團體治療,能夠有效協助焦慮症、恐慌症、慢性疼痛的病人,降低與病痛 抗戰過程中的憂鬱、焦慮、不安、失眠等狀況。

疼痛是一種病,不再是手術後或其他病症的必然伴隨的症狀,早在 1990 年世界衛生組織 (WHO)宣佈「免於疼痛是一種基本人權」,國際醫療機構(JCI)認證聯合委員會在 2013 年醫院 認證標準中,強調免於疼痛是人的權利,病人有疼痛時都應該被正視、必須評估疼痛,並給 予有效的止痛治療。

(12)

個案現身說法 龍女士 57 歲

美國的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燒傷病人覺得疤痕的疼痛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有三分之二的 病人還表示疼痛干擾到他們的復健。燒傷瘢痕的攣縮也會讓傷者過度使用相鄰和未受影響的 關節而導致疼痛。龍女士自從去年來到疼痛門診求治後,我們使用治療神經痛的藥物幫助她,

而且反覆在她的肢體或軀幹的神經上注射局部麻醉藥,減輕燒傷瘢痕熟化前的痛苦。

在 1979 年時,美國就開始「正念減壓法(MBSR)」來治療慢性疼痛的患者。40 年後,臺中 榮總也開始讓「疼痛整合門診」的病人練習「正念減壓法」,以調整呼吸的方式,覺察自己的 身體,第一次的課程,讓龍小姐感受到身心非常的放鬆,表示願意繼續跟隨諮商心理師的腳 步,調整自己身、心靈。

詹女士 64 歲

全身免疫疾病硬皮症,於民國 99 年因站立困難,脊椎開刀手術,術後持續復健,目前可拿 柺杖行走。因為持續多年疼痛情況,因無法進一步手術治療,於 103 年 11 月經友人介紹轉至 疼痛科,長期接受疼痛控制,由主任協助藥物控制及激痛點注射下背部,詹小姐表示若沒有 主任給予疼痛控制,疼痛深深影響其生活品質,常常痛到無法自我,雖然現在仍有疼痛情形,

但是疼痛控制下,已經與自己的疼痛達到一個平衡,讓詹小姐重新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

謝女士 61 歲

2018 年 7 月下背痛,原本懷疑是癌症轉移骨頭,但是檢查無異常,持續疼痛至今年年初,下 背痛開始延伸至左腳及腳背,於 4 月經介紹至疼痛科門診求治,由謝醫師協助做第一次神經 阻斷術後,不再因為疼痛而常常需要服用止痛藥,原本每個禮拜回診治療,截至日前已經可 以隔兩周回診治療而且不需要服用止痛藥物,治療過程不需要住院且較少副作用,不影響肝 腎功能,使謝女士提昇生活品質,不再為疼痛所苦。

(13)

民生好報 7/11

『痛』是一種病,忍痛病不好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現年 64 歲的詹小姐罹患全身免疫疾病硬皮症,

於 20 年前開刀脊椎手術後,兩年無法站立,之 前長年接受復健卻僅能拿柺杖行走,而術後多年 疼痛情況深深影響其生活品質,常常痛到無法自 我,近年求助於疼痛科,由吳志成主任施以藥物 控制及激痛點注射下背部,接受疼痛控制後,詹 小姐表示雖然現在仍有疼痛情形,但是已經與自 己的疼痛達到一個平衡,讓詹小姐重新獲得良好 生活品質。

為落實疼痛的完整照護,臺中榮總許惠恒院長責 成麻醉部成立『無痛醫院專案小組』,以多科系 模式設立「疼痛整合門診」,落實「無痛醫院」;

擬定完整的活動計畫針對門診病人實施疼痛評 估、教育與止痛,讓病人可以得到妥善的止痛照 護品質,貫徹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許惠恒 院長表示,疼痛監測為『第五生命徵象』,要求 醫護同仁傾聽病人對疼痛的評估,監測病人的疼 痛程度、病給予疼痛適切的處理。

此外,為了讓疼痛病人可以結合非藥物治療,並 且縮減轉診時間,「疼痛整合門診」,結合精神 部、傳統醫學科、復健科於 2019 年 5 月 1 日共 同成立疼痛整合門診,開診以來服務許多長久受 疼痛所苦的病人。麻醉部洪至仁主任提到,疼痛 為主觀感受,為了使醫師更加瞭解病人疼痛情 形,臺中榮總在門診外設置生理量測站監測血壓 之頁面,設置按壓疼痛分數及部位,使民眾及病 人家屬可以透過點選疼痛分數後,此分數將直接 傳輸至醫師電腦,讓醫師能即時瞭解病人疼痛情 形,也讓疼痛科醫師做為調整藥物之參考。

以罹患慢性病的病人為例,因長期、慢性疼痛常

常覺得憂鬱、失落及失眠,進而影響到身心理,有時需要透過鎮靜安眠藥物輔助使用,才能 有效達到疼痛控制,此時在疼痛門診會協同精神科醫師看診,若不想要使用藥物,也可請醫 師轉介給諮商心理師,由諮商心理師協助進行『正念減壓』的團體治療,能夠有效協助焦慮 症、恐慌症、慢性疼痛的病人,降低與病痛抗戰過程中的憂鬱、焦慮、不安、失眠等狀況。

疼痛是一種病,不再是手術後或其他病症的必然伴隨的症狀,早在 1990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

(14)

宣佈「免於疼痛是一種基本人權」,國際醫療機 構(JCI)認證聯合委員會在 2013 年醫院認證標準 中,強調免於疼痛是人的權利,病人有疼痛時都 應該被正視、必須評估疼痛,並給予有效的止痛 治療。

個案現身說法 龍女士 57 歲

美國的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燒傷病人覺得疤痕 的疼痛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有三分之二的病 人還表示疼痛干擾到他們的復健。燒傷瘢痕的攣 縮也會讓傷者過度使用相鄰和未受影響的關節 而導致疼痛。龍女士自從去年來到疼痛門診求治 後,我們使用治療神經痛的藥物幫助她,而且反 覆在她的肢體或軀幹的神經上注射局部麻醉 藥,減輕燒傷瘢痕熟化前的痛苦。

在 1979 年時,美國就開始「正念減壓法(MBSR)」

來治療慢性疼痛的患者。40 年後,臺中榮總也 開始讓「疼痛整合門診」的病人練習「正念減壓

法」,以調整呼吸的方式,覺察自己的身體,第一次的課程,讓龍小姐感受到身心非常的放鬆,

表示願意繼續跟隨諮商心理師的腳步,調整自己身、心靈。

詹女士 64 歲

全身免疫疾病硬皮症,於民國 99 年因站立困難,脊椎開刀手術,術後持續復健,目前可拿柺 杖行走。因為持續多年疼痛情況,因無法進一步手術治療,於 103 年 11 月經友人介紹轉至疼 痛科,長期接受疼痛控制,由主任協助藥物控制及激痛點注射下背部,詹小姐表示若沒有主 任給予疼痛控制,疼痛深深影響其生活品質,常常痛到無法自我,雖然現在仍有疼痛情形,

但是疼痛控制下,已經與自己的疼痛達到一個平衡,讓詹小姐重新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

謝女士 61 歲

2018 年 7 月下背痛,原本懷疑是癌症轉移骨頭,但是檢查無異常,持續疼痛至今年年初,下 背痛開始延伸至左腳及腳背,於 4 月經介紹至疼痛科門診求治,由謝醫師協助做第一次神經 阻斷術後,不再因為疼痛而常常需要服用止痛藥,原本每個禮拜回診治療,截至日前已經可 以隔兩周回診治療而且不需要服用止痛藥物,治療過程不需要住院且較少副作用,不影響肝 腎功能,使謝女士提昇生活品質,不再為疼痛所苦。

(15)

台灣電報 7/11

『痛』是一種病,忍痛病不好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現年 64 歲的詹小姐罹患全身免疫疾病硬皮症,

於 20 年前開刀脊椎手術後,兩年無法站立,之 前長年接受復健卻僅能拿柺杖行走,而術後多年 疼痛情況深深影響其生活品質,常常痛到無法自 我,近年求助於疼痛科,由吳志成主任施以藥物 控制及激痛點注射下背部,接受疼痛控制後,詹 小姐表示雖然現在仍有疼痛情形,但是已經與自 己的疼痛達到一個平衡,讓詹小姐重新獲得良好 生活品質。

為落實疼痛的完整照護,臺中榮總許惠恒院長責 成麻醉部成立『無痛醫院專案小組』,以多科系 模式設立「疼痛整合門診」,落實「無痛醫院」;

擬定完整的活動計畫針對門診病人實施疼痛評 估、教育與止痛,讓病人可以得到妥善的止痛照 護品質,貫徹以病人為中心之醫療照護。許惠恒 院長表示,疼痛監測為『第五生命徵象』,要求 醫護同仁傾聽病人對疼痛的評估,監測病人的疼 痛程度、病給予疼痛適切的處理。

此外,為了讓疼痛病人可以結合非藥物治療,並 且縮減轉診時間,「疼痛整合門診」,結合精神 部、傳統醫學科、復健科於 2019 年 5 月 1 日共 同成立疼痛整合門診,開診以來服務許多長久受 疼痛所苦的病人。麻醉部洪至仁主任提到,疼痛 為主觀感受,為了使醫師更加瞭解病人疼痛情 形,臺中榮總在門診外設置生理量測站監測血壓 之頁面,設置按壓疼痛分數及部位,使民眾及病 人家屬可以透過點選疼痛分數後,此分數將直接 傳輸至醫師電腦,讓醫師能即時瞭解病人疼痛情 形,也讓疼痛科醫師做為調整藥物之參考。

以罹患慢性病的病人為例,因長期、慢性疼痛常

常覺得憂鬱、失落及失眠,進而影響到身心理,有時需要透過鎮靜安眠藥物輔助使用,才能 有效達到疼痛控制,此時在疼痛門診會協同精神科醫師看診,若不想要使用藥物,也可請醫 師轉介給諮商心理師,由諮商心理師協助進行『正念減壓』的團體治療,能夠有效協助焦慮 症、恐慌症、慢性疼痛的病人,降低與病痛抗戰過程中的憂鬱、焦慮、不安、失眠等狀況。

疼痛是一種病,不再是手術後或其他病症的必然伴隨的症狀,早在 1990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

(16)

宣佈「免於疼痛是一種基本人權」,國際醫療機 構(JCI)認證聯合委員會在 2013 年醫院認證標準 中,強調免於疼痛是人的權利,病人有疼痛時都 應該被正視、必須評估疼痛,並給予有效的止痛 治療。

個案現身說法 龍女士 57 歲

美國的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燒傷病人覺得疤痕 的疼痛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有三分之二的病 人還表示疼痛干擾到他們的復健。燒傷瘢痕的攣

縮也會讓傷者過度使用相鄰和未受影響的關節而導致疼痛。龍女士自從去年來到疼痛門診求 治後,我們使用治療神經痛的藥物幫助她,而且反覆在她的肢體或軀幹的神經上注射局部麻 醉藥,減輕燒傷瘢痕熟化前的痛苦。

在 1979 年時,美國就開始「正念減壓法(MBSR)」來治療慢性疼痛的患者。40 年後,臺中 榮總也開始讓「疼痛整合門診」的病人練習「正念減壓法」,以調整呼吸的方式,覺察自己的 身體,第一次的課程,讓龍小姐感受到身心非常的放鬆,表示願意繼續跟隨諮商心理師的腳 步,調整自己身、心靈。

詹女士 64 歲

全身免疫疾病硬皮症,於民國 99 年因站立困難,脊椎開刀手術,術後持續復健,目前可拿柺 杖行走。因為持續多年疼痛情況,因無法進一步手術治療,於 103 年 11 月經友人介紹轉至疼 痛科,長期接受疼痛控制,由主任協助藥物控制及激痛點注射下背部,詹小姐表示若沒有主 任給予疼痛控制,疼痛深深影響其生活品質,常常痛到無法自我,雖然現在仍有疼痛情形,

但是疼痛控制下,已經與自己的疼痛達到一個平衡,讓詹小姐重新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

謝女士 61 歲

2018 年 7 月下背痛,原本懷疑是癌症轉移骨頭,但是檢查無異常,持續疼痛至今年年初,下 背痛開始延伸至左腳及腳背,於 4 月經介紹至疼痛科門診求治,由謝醫師協助做第一次神經 阻斷術後,不再因為疼痛而常常需要服用止痛藥,原本每個禮拜回診治療,截至日前已經可 以隔兩周回診治療而且不需要服用止痛藥物,治療過程不需要住院且較少副作用,不影響肝 腎功能,使謝女士提昇生活品質,不再為疼痛所苦。

(17)

自由時報 7/13

醫病》磁磚師傅喉嚨卡卡 竟食道癌第 3 期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罹患食道癌的林先生在妻兒的支持下,配合 醫師林志鴻的治療,勇敢抗癌。(記者蔡淑 媛攝)

35 林姓貼磁磚師傅吃菸酒檳榔 20 年,餐餐 吃辣,更愛喝高梁酒配熱湯,去年底喉嚨卡 卡、吞嚥疼痛以為感冒,不吃止痛藥就喉嚨 痛,快要臨盆的妻子看到嚴凱泰、安迪罹食 道癌去世的新聞,催促他就醫,才發現竟罹

患食道癌第 3 期,幸好在妻兒的支持下勇 敢抗癌,接受放化療和手術,恢復良好,

現在也重回工作崗。

罹患食道癌的林先生在妻兒的支持下,配 合治療,勇敢抗癌。(記者蔡淑媛攝)

罹患食道癌的林先生在妻兒的支持下,配 合治療,勇敢抗癌。(記者蔡淑媛攝)

台中榮總舉辦食道癌病友會,林先生與妻 兒分享抗癌經驗。(記者蔡淑媛攝)

「遇到了就面對!聽醫師的話做治療就對 了。」林先生牽著 4 歲兒子、抱著 7 個月 大的小兒子,帶著身旁的妻子,告訴病友,

罹癌不要怕,一步步治療,不要相信偏方,

也能好好生活,養家看孩子長大。

林先生菸齡 20 年,天天 2 包菸、50 幾顆檳 榔,不是喝維士比就是來個一手啤酒,休 息時也要喝上一瓶高梁,餐餐吃辣,也愛 喝熱湯、火鍋、醃製品,去年 11 月耳朵痛、

肩膀酸、胸口痛、喉嚨卡卡及吞嚥疼痛,

後來胃鏡檢查,已經食道癌第 3 期,當時大兒子才 3 歲,小兒子再 1 個月也出生了。

但是林妻很堅強一路陪伴先生抗癌,林先生先陪妻子生產後不久就入院治療,接 2 次各 10 天 化療,加上放療,林妻不顧坐月子,帶著 2 個兒子探望丈夫,抱抱孩子、牽牽小手,給予最 大的親情支持力量,妻子說,嚴凱泰、安迪癌逝太負面,但是不要怕,只要遵從醫囑就要希

(18)

望。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林志鴻說,林先生食道中上段 有 10 公分腫瘤,在放化療後已經看不到,治療反應 很好,今年 3 月進行手術全切除食道和重建食道,也 恢復得很好,未來只要定期回診追蹤。

林先生說,化放療期間也面臨副作用食慾差、味覺改 變、喉嚨疼痛、吞嚥困難無法進食等不適,索性每日 以胃灌食管灌食營養品以維持體力,術後「任可疼痛 都可忍耐」由於以胃重建食道,學習漸進式由口練習 喝水、流質到軟質進食,過程也曾重嗆咳,無法入睡,

經反覆練習選擇較乾的食物進食,現在以少量多餐進 食,也吃得正常。

林志鴻指出,食道癌是男性死亡癌症第 5 位,現在年 輕化,從 50 歲後罹癌,到現在有 30 歲就罹癌,應與 提早接觸菸、酒、檳榔有關,食道癌風險因子也包括 吃辣和熱湯者,高風險族群 40 歲前就要做胃鏡檢查,

早期發現治療,早期治療的 5 年存活療有 5 到 7 成,晚期就剩下 0.5 到 2 成,但是現在治療 技術等進步,治療的存活率也增加 1 成以上,因此都不要放棄希望。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主任莊政諺也說,食道癌患者每年新增 2 千人,由於症狀不典型,發現時 多是晚期,如有胃食道逆流、吞嚥困難、喉嚨卡卡,就要及早檢查,早期發現治療效果好很 多。

(19)

聯合新聞網 B2 7/14

戒菸酒檳榔 34 歲男抗癌重生

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

林姓磁磚師父(右二)在醫師和妻 子(左)支持下,重拾彩色人生。

記者趙容萱/攝影

食道癌過去都在 50 歲以上族群,

今年則有年輕化趨勢。台中市林姓 34 歲工人菸酒檳榔不離身,有嗜 辣、熱湯,去年底因喉嚨吞嚥疼痛 治療,原以為感冒,就醫確診為食 道癌 3 期,他在家人的支持下,在 台中榮總接受化療、放療,再接受 食道重建手術,如今重回工作崗 位,重拾彩色人生。

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台灣食道癌患者每年新增 2000 多例,前年全國癌症死亡率排名第 9,男性癌症死亡率排名第 5,食道癌屬於高度惡性癌症,病患初期因無症狀不易查覺,直到 腫瘤變大佔據食道管腔,喉嚨有異物感、吞嚥疼痛、頸部硬塊等症狀,逾 7 成患者確診已晚 期。

林妻說,得知丈夫罹癌很震驚,因為兒子才 3 歲、她又懷孕,她深信親情支持力量對丈夫有 幫助,生下第 2 胎後,帶著孩子陪著丈夫度過化放療、手術的日子,當丈夫後盾。丈夫在家 人的鼓勵陪伴支持下,並配合醫護人員指導完成治療,,如今正常飲食,戒除菸酒檳榔等不 好習慣,也回到工作崗位,定期回診追蹤。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林志鴻說,食道癌危險因子包括吸菸、飲酒、嚼檳榔,長期吃過辣、

燙口等熱湯、醃漬食品等,因吸菸、嚼檳榔族群年輕化,食道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提醒民 眾戒除菸、檳榔及酒等危險因子,高危險群在 40 歲後接受胃鏡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勿 信偏方。

(20)

聯合新聞網 7/13

菸酒檳榔嗜辣又愛喝熱湯 34 歲男罹食道癌

記者趙容萱╱即時報導

34 歲林姓磁磚師父抽菸 20 年,也有吃檳 榔、喝酒習慣,去年底因為耳朵痛、肩膀 酸、胸口痛、喉嚨卡卡及吞嚥疼痛,以為 感冒,但到耳鼻喉科診所治療 2 周沒改善,

加上看到資深演員安迪和裕隆集團執行長 嚴凱泰因食道癌過世,進一步就醫檢查,

確診為食道癌 3 期,當時孩子才 3 歲,還 有一個即將出生,他在家人的支持下,在 台中榮總接受化療、放療,再接受食道重 建手術,如今重回工作崗位,重拾彩色人 生。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林志鴻觀察,食道癌危險因子包括拒吸菸、過量飲酒、嚼檳榔,長期 吃過辣、燙口等熱湯、醃漬食品等,隨著吸菸、過量飲酒、嚼檳榔年輕化,食道癌患者也有 年輕化現象,提醒民眾戒除香菸、檳榔及酒等危險因子,建議高危險群在 40 歲後接受胃鏡檢 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勿信偏方。

林姓病患說,他從國中就會抽菸,工作後吃檳榔提神,他嗜辣,每餐都吃辣,下班後喜歡喝 高粱小菜配熱湯,確診食道癌,其父建議「一定要接受正規治療」,轉至台中榮總治療。

林妻說,得知丈夫罹癌,她快要臨盆,覺得 先生這麼年輕、兒子才 3 歲,還有一個在肚 子裡快生了,怎麼會遇到這樣的事?當下淚 流滿面,經過幾天收拾好情緒後,她深信親 情支持力量決定當丈夫後盾,生下第 2 胎 後,她帶著孩子,陪著丈夫度過化放療、手 術的日子。

林姓患者說,他在家人的鼓勵陪伴支持下,

順利完成化放療、手術,並配合醫護人員指導,「任何疼痛都可忍耐」,漸進式由口練習喝水、

採流質到軟質正常食物,反覆多次練習選擇較乾的食物進食,並行一次食道擴張後進食更為 順暢,如今正常飲食,他戒除菸酒檳榔,少量多餐,也恢復工作,定期回診追蹤。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林姓磁磚師父(右二)在醫師林志鴻(右一)的醫 治下,加上有妻子(左)等家人支持下,接受治療,如今重回工作崗位,重拾彩色人生。記 者趙容萱/攝影林姓磁磚師父(前排左一)在台中榮總醫療團隊救治、家人的支持下,積極 接受治療,如今回到工作崗位,重拾彩色人生。記者趙容萱/攝影

(21)

元氣網 7/13

戒菸酒檳榔 34 歲男抗癌重生

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

林姓磁磚師父(右二)在醫師和妻 子(左)支持下,重拾彩色人生。

記者趙容萱/攝影

食道癌過去都在 50 歲以上族群,

今年則有年輕化趨勢。台中市林姓 34 歲工人菸酒檳榔不離身,有嗜 辣、熱湯,去年底因喉嚨吞嚥疼痛 治療,原以為感冒,就醫確診為食 道癌 3 期,他在家人的支持下,在 台中榮總接受化療、放療,再接受 食道重建手術,如今重回工作崗 位,重拾彩色人生。

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台灣食道癌患者每年新增 2000 多例,前年全國癌症死亡率排名第 9,男性癌症死亡率排名第 5,食道癌屬於高度惡性癌症,病患初期因無症狀不易查覺,直到 腫瘤變大佔據食道管腔,喉嚨有異物感、吞嚥疼痛、頸部硬塊等症狀,逾 7 成患者確診已晚 期。

林妻說,得知丈夫罹癌很震驚,因為兒子才 3 歲、她又懷孕,她深信親情支持力量對丈夫有 幫助,生下第 2 胎後,帶著孩子陪著丈夫度過化放療、手術的日子,當丈夫後盾。丈夫在家 人的鼓勵陪伴支持下,並配合醫護人員指導完成治療,,如今正常飲食,戒除菸酒檳榔等不 好習慣,也回到工作崗位,定期回診追蹤。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林志鴻說,食道癌危險因子包括吸菸、飲酒、嚼檳榔,長期吃過辣、

燙口等熱湯、醃漬食品等,因吸菸、嚼檳榔族群年輕化,食道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提醒民 眾戒除菸、檳榔及酒等危險因子,高危險群在 40 歲後接受胃鏡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勿 信偏方。

(22)

中時 7/13

34 歲男罹癌 日省千元菸酒費用

林姓男子帶著妻兒一起出席台中榮 總食道癌病友會,呼籲年輕朋友香 菸、檳榔和酒都要少碰。(馮惠宜攝)

台中榮總舉辦「好呷俱樂部」食道 癌病友會,70 多位病友及其家屬一 起出席,也彼此加油打氣。(馮惠宜 攝)

34 歲林先生 14 歲開始抽菸,後來 18 歲工作後就開始吃檳榔和喝 酒,最嚴重時酒當水喝,還要抽兩 包菸,以及兩包檳榔,光是這些花 費一天就要上千?。直到去年 11 月出現吃肉會胸痛,在妻子催促下 經胃鏡檢查發食道癌,確診當天立 即戒掉這些習慣,13 日台中榮總舉 辦「好呷俱樂部」食道癌病友會,

他現身說法,呼籲病友,遇到癌症 就是接受和面對。

林先生是貼磁磚師父去年 11 月因 耳朵痛、肩膀酸、胸口痛、喉嚨卡 卡及吞嚥疼痛等不適,誤以為感冒 至耳鼻喉科診所就醫 2-3 次,耳鼻 喉科內視鏡檢查為正常,規律服用 止痛藥後喉嚨疼痛情形有改善,但

未服藥物時其症狀又開始,剛好當時熱門新聞為知名藝人及名人二位皆因食道癌過世,林妻 驚覺疾病可怕性,才請先生至地區醫院行胃鏡檢查,切片報告確診為食道癌,就轉至台中榮 總胸腔外科就醫治療。

林妻表示,當時她即將臨盆,一想到先生、3 歲小孩與即將出生的小孩就淚流滿面,經過上 網搜尋此疾病相關資訊才開始勇於面對,13 日林男也帶著妻兒一起出席記者會,回顧以前「匪 類」的香、檳、酒歲月,現在他會願同輩

或後進,這些還是少碰為妙。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林志鴻指出,食道癌發生率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 2000 多名新病例發 生,提醒民眾疾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勿信偏方、戒除香煙、檳榔及酒等危險因子重要性。

(23)

中時 7/14

地方掃描-食道癌病友 籲遠離菸酒

台中:34 歲林男 14 歲開始抽菸,18 歲工作後就吃檳榔和喝酒,還要抽 2 包菸;去年 11 月出 現吃肉會胸痛經胃鏡檢查發食道癌,確診當天就戒掉這些壞習慣;13 日台中榮總舉辦「好呷 俱樂部」食道癌病友會。他呼籲年輕朋友,這些東西還是不碰為妙。

(24)

中華日報 7/13

菸酒檳不離手 罹食道癌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林姓男子帶著妻兒一起出席中榮 食道癌病友會,呼籲年輕朋友香 菸、檳榔和酒都要少碰。 (記者 陳金龍攝)

34 歲林姓男子菸酒和檳榔不忌,

去年 11 月出現耳朵痛、胸口痛及 吞嚥疼痛等症狀,在妻子催促下 經胃鏡檢查發食道癌,確診當天 立即戒掉壞習慣並開始接受治 療,13 日台中榮總舉辦「好呷俱 樂部」食道癌病友會,他現身說

法,呼籲病友遇到癌症就是接受且面對。

14 歲開始抽菸,18 歲工作後就開始吃檳榔與喝酒的林姓男子是貼磁磚師父,最花費就要上千 元,去年 11 月因耳朵痛、肩膀酸、胸口痛、喉嚨卡卡及吞嚥疼痛等不適,誤以為感冒至耳鼻 喉科診所就醫 2、3 次,耳鼻喉科內視鏡檢查為正常,規律服用止痛藥後喉嚨疼痛情形有改善,

但未服藥物時其症狀又開始,剛好當時熱門新聞為知名藝人及名人 2 人都因食道癌過世,林 妻要求先生至地區醫院行胃鏡檢查,切片報告確診為食道癌,就轉至台中榮總胸腔外科就醫 治療。

林妻表示,當時她即將臨盆,一想到先生、3 歲小孩與即將出生的小孩就淚流滿面,經過上 網搜尋此疾病相關資訊才開始勇於面對。

昨日林男帶著妻兒一起出席病友會,回顧以前「匪類」的香、檳、酒歲月,現在他會願同輩 或後進,這些還是少碰為妙。

另 1 名 62 歲巫姓男子,15 歲開始嚼檳榔至約 40 歲時因掉牙而戒掉,106 年 7 月因吞嚥困難 約 1 個月,先至診所就醫 3 次後未改善,後續進行胃鏡檢查確診為食道癌,轉診中榮進一步 檢查為食道癌第 3 期,因此開始住院即戒煙、酒、辣及加工食品等,開始接受化學治療與放 射線治療,更幸運的是化放療後並未有副作用,仍可正常採少量多餐進食,體重也維持很好。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林志鴻指出,食道癌發生率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 2000 多名新病例發 生,提醒民眾疾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勿信偏方、戒除香煙、檳榔及酒等危險因子重要性。

(25)

工商時報 7/13

34 歲男罹癌 日省千元菸酒費用

馮惠宜

34 歲林先生 14 歲開始抽菸,後 來 18 歲工作後就開始吃檳榔和 喝酒,最嚴重時酒當水喝,還要 抽兩包菸,以及兩包檳榔,光是 這些花費一天就要上千?。直到 去年 11 月出現吃肉會胸痛,在 妻子催促下經胃鏡檢查發食道 癌,確診當天立即戒掉這些習 慣,13 日台中榮總舉辦「好呷 俱樂部」食道癌病友會,他現身 說法,呼籲病友,遇到癌症就是 接受和面對。

林先生是貼磁磚師父去年 11 月因耳朵痛、肩膀酸、胸口痛、喉嚨卡卡及吞嚥疼痛等不適,誤 以為感冒至耳鼻喉科診所就醫 2-3 次,耳鼻喉科內視鏡檢查為正常,規律服用止痛藥後喉嚨 疼痛情形有改善,但未服藥物時其症狀又開始,剛好當時熱門新聞為知名藝人及名人二位皆 因食道癌過世,林妻驚覺疾病可怕性,才請先生至地區醫院行胃鏡檢查,切片報告確診為食 道癌,就轉至台中榮總胸腔外科就醫治療。

林妻表示,當時她即將臨盆,一想到先生、3 歲小孩與即將出生的小孩就淚流滿面,經過上 網搜尋此疾病相關資訊才開始勇於面對,13 日林男也帶著妻兒一起出席記者會,回顧以前「匪 類」的香、檳、酒歲月,現在他會願同輩

或後進,這些還是少碰為妙。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林志鴻指出,食道癌發生率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 2000 多名新病例發 生,提醒民眾疾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勿信偏方、戒除香煙、檳榔及酒等危險因子重要性。

(26)

ETtoday 7/13

每天「菸+酒+熱湯」!34 歲男確診食道癌末期 孕妻一 聽當場崩潰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林先生菸齡約 20 年,又喜歡吃辣、喝熱湯配烈酒,34 歲就確診食道癌第 4A 期。(圖/取 自免費圖庫 pixabay)

34 歲的林先生菸齡約 20 年,且每天嚼食 50 多 顆檳榔,又喜歡吃辣、喝熱湯配上烈酒,去年 出現耳朵痛、喉嚨卡卡及吞嚥疼痛等症狀,就 醫後確診為食道癌第 4A 期。即將臨盆的妻子 得知丈夫罹癌的訊息後,無法掩飾難過的心 情,當場淚流滿面。

台中榮民總醫院 13 日上午舉辦第九屆「好呷俱 樂部」食道癌病友座談會,林先生等食道癌病 友出席,在座談會上分享抗癌經驗。林先生指

出,自己的職業是貼磁磚師傅,去年開始出現耳朵痛、肩膀痠、胸口痛、喉嚨卡卡及吞嚥疼 痛等不適,誤以為是感冒,前往兒鼻喉科診所就診 2 到 3 次。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先生在「好呷俱樂部」食道癌病友座談會上分享自己的經驗。(圖/台中榮總醫院提供)

林先生說,就醫後,醫生透過內視鏡檢查,結果一切正常,便開出止痛藥讓他服用。他提到,

規律用藥後,喉嚨痛的症狀明顯改善,但只要停藥的話,症狀就會開始。

林先生症狀出現的當時,恰逢知名藝人、名人因食道癌過世,因此,他被妻子要求到地區醫 院進行胃鏡檢查。

檢查結果出爐後,林先生確診為食道癌。即將臨盆的林太太得知後,無法掩飾難過的心情,

(27)

當場淚流滿面。

林先生與家屬討論過後,決定前往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進行治療,開始接受第一階段化療、放 療療程。雖然化療期間林先生面臨食欲差、味覺改變、喉嚨疼痛、吞嚥困難等症狀,但醫師 表示,做完治療後,林先生的腫瘤已經明顯縮小。

▼林先生在家人、妻子的陪同下,戰勝食道癌。(圖/台中榮總醫院提供)

由於腫瘤縮小,已能進行食道重建,醫師替林先生安排了食道重建手術。林先生配合醫護人 員指導,平安度過手術恢復期,開始練習喝水、食用較為乾燥的食物。

隨後,林先生接受了食道擴張手術,術後約 2、3 個月的時間開始正常進食。林先生說,能夠 正常進食就是人生的一大樂趣,目前已順利返回工作崗位。

根據《中央社》報導,林先生菸齡約 20 年,且每日嚼食 50 多顆檳榔,又喜歡吃辣、喝高粱 酒、啤酒配上熱湯。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林志鴻指出,食道癌的危險因子有吃辣、喝熱湯、

吸菸、嚼檳榔等,隨著抽菸、喝酒的民眾年齡下降,近年來食道癌好發年齡層也開始降低。

林志鴻呼籲,民眾應少碰這些危險因子,搭配規律作息,才能遠離食道癌。

● 《ETtoday 新聞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林先生說,現在已能夠正常進食,也順利返回工作崗位。(圖/台中榮總醫院提供)

原文網址: 每天「菸+酒+熱湯」!34 歲男確診食道癌末期 孕妻一聽當場崩潰 | ETtoday 健康 雲 | ETtoday 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713/1489443.htm#ixzz5thjqhnz5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28)

中天快點 TV 7/13

34 歲男罹癌 日省千元菸酒費用

34 歲林先生 14 歲開始抽菸,後來 18 歲工作後就開始吃檳榔和喝酒,最嚴 重時酒當水喝,還要抽兩包菸,以及 兩包檳榔,光是這些花費一天就要上 千?。直到去年 11 月出現吃肉會胸 痛,在妻子催促下經胃鏡檢查發食道 癌,確診當天立即戒掉這些習慣,13 日台中榮總舉辦「好呷俱樂部」食道 癌病友會,他現身說法,呼籲病友,

遇到癌症就是接受和面對。

林先生是貼磁磚師父去年 11 月因耳 朵痛、肩膀酸、胸口痛、喉嚨卡卡及 吞嚥疼痛等不適,誤以為感冒至耳鼻 喉科診所就醫 2-3 次,耳鼻喉科內視 鏡檢查為正常,規律服用止痛藥後喉 嚨疼痛情形有改善,但未服藥物時其 症狀又開始,剛好當時熱門新聞為知 名藝人及名人二位皆因食道癌過世,

林妻驚覺疾病可怕性,才請先生至地 區醫院行胃鏡檢查,切片報告確診為 食道癌,就轉至台中榮總胸腔外科就 醫治療。

林妻表示,當時她即將臨盆,一想到先生、3 歲小孩與即將出生的小孩就淚流滿面,經過上 網搜尋此疾病相關資訊才開始勇於面對,13 日林男也帶著妻兒一起出席記者會,回顧以前「匪 類」的香、檳、酒歲月,現在他會願同輩

或後進,這些還是少碰為妙。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林志鴻指出,食道癌發生率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 2000 多名新病例發 生,提醒民眾疾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勿信偏方、戒除香煙、檳榔及酒等危險因子重要性。

(29)

中央通訊社 7/13

抽菸嚼檳榔喝酒配熱湯 35 歲男子罹患食道癌

(記者趙麗妍台中 13 日電)

35 歲林姓男子是個老 菸槍,日嚼 50 顆多檳榔,喜歡喝烈酒配熱湯,

去年他因 吞嚥不適,就醫確診食道 癌,配合醫囑接受治療,現重 回工 作崗位,共享天倫樂。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今天舉行「好呷 俱樂部」食道癌 病友會,70 多名 病友、家屬出席,林姓男子現身分 享自 身抗癌經驗,呼籲病友,遇到 癌症就是接受和面對。

胸腔外科主任莊政諺指出,根據統

計,食道癌在 10 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 9 位,在男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 第 5 位。民眾如果 出現胃酸逆流、吞嚥不適等症狀,宜 就醫檢查,建議 40 歲以上民眾可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

林先生是個貼磁磚的師傅,從 14 歲開始抽菸,工作 後接觸檳榔、酒,天天不離身,曾經一 天要抽 2 包菸、 還要喝保力達、加上啤酒、高粱酒,檳榔日嚼 50 多顆, 餐餐吃辣,喜歡喝 烈酒配熱湯。

去年出現耳朵痛、吞嚥不適、喉嚨卡卡等症狀,起 初以為感冒到附近診所就醫,服用止痛藥 後一度有改善 ,但沒吃藥時症狀又發作。在看到演員安迪因食道癌過 世的新聞,懷著第二 胎的妻子拉著他到大醫院檢查。

林男到台中榮總接受胃鏡檢查,切片報告確認為食 道癌,即將臨盆的妻子淚流滿面,林男配 合醫囑接受治 療,在家人陪伴下,順利度過化療、放療,手術切除腫 瘤並重建食道,現在 定期回診追蹤,日前返回工作崗位 。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林志鴻表示,食道癌的危險 因子有吸菸、過度飲酒、嚼檳榔、長期吃 辣、燙口熱湯 等,近年來隨著抽菸、喝酒、嚼檳榔的民眾漸趨年輕化 ,罹患食道癌的年齡 層也有降低的現象,建議民眾戒除 菸、酒、檳榔。

(30)

新浪新聞 7/13

抽菸嚼檳榔喝酒配熱湯 35 歲男子罹患食道癌

(記者趙麗妍台中 13 日電)

35 歲林姓男子是個老 菸槍,日嚼 50 顆多檳榔,喜歡喝烈酒配熱湯,去年他因 吞嚥不適,

就醫確診食道癌,配合醫囑接受治療,現重 回工作崗位,共享天倫樂。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今天舉行「好呷俱樂部」食道癌 病友會,70 多名病友、家屬出席,林姓 男子現身分享自 身抗癌經驗,呼籲病友,遇到癌症就是接受和面對。

胸腔外科主任莊政諺指出,根據統計,食道癌在 10 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 9 位,在男性癌 症死亡率中排名 第 5 位。民眾如果出現胃酸逆流、吞嚥不適等症狀,宜 就醫檢查,建議 40 歲以上民眾可定期接受胃鏡檢查,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

林先生是個貼磁磚的師傅,從 14 歲開始抽菸,工作 後接觸檳榔、酒,天天不離身,曾經一 天要抽 2 包菸、 還要喝保力達、加上啤酒、高粱酒,檳榔日嚼 50 多顆, 餐餐吃辣,喜歡喝 烈酒配熱湯。

去年出現耳朵痛、吞嚥不適、喉嚨卡卡等症狀,起 初以為感冒到附近診所就醫,服用止痛藥 後一度有改善 ,但沒吃藥時症狀又發作。在看到演員安迪因食道癌過 世的新聞,懷著第二 胎的妻子拉著他到大醫院檢查。

林男到台中榮總接受胃鏡檢查,切片報告確認為食 道癌,即將臨盆的妻子淚流滿面,林男配 合醫囑接受治 療,在家人陪伴下,順利度過化療、放療,手術切除腫 瘤並重建食道,現在 定期回診追蹤,日前返回工作崗位 。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林志鴻表示,食道癌的危險 因子有吸菸、過度飲酒、嚼檳榔、長期吃 辣、燙口熱湯 等,近年來隨著抽菸、喝酒、嚼檳榔的民眾漸趨年輕化 ,罹患食道癌的年齡 層也有降低的現象,建議民眾戒除 菸、酒、檳榔。

(31)

新浪新聞 7/13

台中榮總邀食道癌病友分享抗癌點滴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 13 日舉行「好呷俱樂部–食道癌病友 座談會」,邀請癌友與家屬出席分享 抗癌心路歷程,也 提醒民眾遠離菸、酒、檳榔等,降低罹癌風險。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攝 108 年 7 月 13 日

(32)

新浪新聞 7/13

不到 40 歲罹患食道癌 術後重拾美好人生

不到 40 歲的林姓男子(右)確診食道癌第 3 期,在家人陪伴支持下,到台中榮總接受胸腔外 科醫師林志鴻(左)診治及食道重建手術後,順利重回工作崗位,重拾美好人生。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攝 108 年 7 月 13 日

(33)

YAHOO 7/13

抽菸嚼檳榔喝酒配熱湯 35 歲男子罹患食道癌

(記者趙麗妍台中 13 日電)

35 歲林姓男子是個老 菸槍,日嚼 50 顆多檳榔,喜歡喝烈酒配熱湯,

去年他因 吞嚥不適,就醫確診食道 癌,配合醫囑接受治療,現重 回工 作崗位,共享天倫樂。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今天舉行「好呷 俱樂部」食道癌 病友會,70 多名 病友、家屬出席,林姓男子現身分 享自 身抗癌經驗,呼籲病友,遇到 癌症就是接受和面對。

胸腔外科主任莊政諺指出,根據統

計,食道癌在 10 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 9 位,在男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 第 5 位。民眾如果 出現胃酸逆流、吞嚥不適等症狀,宜 就醫檢查,建議 40 歲以上民眾可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

林先生是個貼磁磚的師傅,從 14 歲開始抽菸,工作 後接觸檳榔、酒,天天不離身,曾經一 天要抽 2 包菸、 還要喝保力達、加上啤酒、高粱酒,檳榔日嚼 50 多顆, 餐餐吃辣,喜歡喝 烈酒配熱湯。

去年出現耳朵痛、吞嚥不適、喉嚨卡卡等症狀,起 初以為感冒到附近診所就醫,服用止痛藥 後一度有改善 ,但沒吃藥時症狀又發作。在看到演員安迪因食道癌過 世的新聞,懷著第二 胎的妻子拉著他到大醫院檢查。

林男到台中榮總接受胃鏡檢查,切片報告確認為食 道癌,即將臨盆的妻子淚流滿面,林男配 合醫囑接受治 療,在家人陪伴下,順利度過化療、放療,手術切除腫 瘤並重建食道,現在 定期回診追蹤,日前返回工作崗位 。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林志鴻表示,食道癌的危險 因子有吸菸、過度飲酒、嚼檳榔、長期吃 辣、燙口熱湯 等,近年來隨著抽菸、喝酒、嚼檳榔的民眾漸趨年輕化 ,罹患食道癌的年齡 層也有降低的現象,建議民眾戒除 菸、酒、檳榔。

(34)

YAHOO 7/13

台中榮總邀食道癌病友分享抗癌點滴 (圖)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 13 日舉行「好呷俱樂部–食道癌病友座談會」,邀請癌友與家屬出席分享抗 癌心路歷程,也提醒民眾遠離菸、酒、檳榔等,降低罹癌風險。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攝 108 年 7 月 13 日

(35)

YAHOO 7/13

不到 40 歲罹患食道癌 術後重拾美好人生 (圖)

不到 40 歲的林姓男子(右)確診食道癌第 3 期,在家人陪伴支持下,到台中榮總接受胸腔外 科醫師林志鴻(左)診治及食道重建手術後,順利重回工作崗位,重拾美好人生。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攝 108 年 7 月 13 日

(36)

YAHOO 7/14

地方掃描-食道癌病友 籲遠離菸酒

台中:34 歲林男 14 歲開始抽菸,18 歲工作後就吃檳榔和喝酒,還要抽 2 包菸;去年 11 月出 現吃肉會胸痛經胃鏡檢查發食道癌,確診當天就戒掉這些壞習慣;13 日台中榮總舉辦「好呷 俱樂部」食道癌病友會。他呼籲年輕朋友,這些東西還是不碰為妙。

(37)

YAHOO 7/13

菸酒檳不離手 罹食道癌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林姓男子帶著妻兒一起出席中榮 食道癌病友會,呼籲年輕朋友香 菸、檳榔和酒都要少碰。 (記者 陳金龍攝)

34 歲林姓男子菸酒和檳榔不忌,

去年 11 月出現耳朵痛、胸口痛及 吞嚥疼痛等症狀,在妻子催促下 經胃鏡檢查發食道癌,確診當天 立即戒掉壞習慣並開始接受治 療,13 日台中榮總舉辦「好呷俱 樂部」食道癌病友會,他現身說

法,呼籲病友遇到癌症就是接受且面對。

14 歲開始抽菸,18 歲工作後就開始吃檳榔與喝酒的林姓男子是貼磁磚師父,最花費就要上千 元,去年 11 月因耳朵痛、肩膀酸、胸口痛、喉嚨卡卡及吞嚥疼痛等不適,誤以為感冒至耳鼻 喉科診所就醫 2、3 次,耳鼻喉科內視鏡檢查為正常,規律服用止痛藥後喉嚨疼痛情形有改善,

但未服藥物時其症狀又開始,剛好當時熱門新聞為知名藝人及名人 2 人都因食道癌過世,林 妻要求先生至地區醫院行胃鏡檢查,切片報告確診為食道癌,就轉至台中榮總胸腔外科就醫 治療。

林妻表示,當時她即將臨盆,一想到先生、3 歲小孩與即將出生的小孩就淚流滿面,經過上 網搜尋此疾病相關資訊才開始勇於面對。

昨日林男帶著妻兒一起出席病友會,回顧以前「匪類」的香、檳、酒歲月,現在他會願同輩 或後進,這些還是少碰為妙。

另 1 名 62 歲巫姓男子,15 歲開始嚼檳榔至約 40 歲時因掉牙而戒掉,106 年 7 月因吞嚥困難 約 1 個月,先至診所就醫 3 次後未改善,後續進行胃鏡檢查確診為食道癌,轉診中榮進一步 檢查為食道癌第 3 期,因此開始住院即戒煙、酒、辣及加工食品等,開始接受化學治療與放 射線治療,更幸運的是化放療後並未有副作用,仍可正常採少量多餐進食,體重也維持很好。

台中榮總胸腔外科醫師林志鴻指出,食道癌發生率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 2000 多名新病例發 生,提醒民眾疾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勿信偏方、戒除香煙、檳榔及酒等危險因子重要性。

(38)

台灣地方新聞 7/13

第九屆「好呷俱樂部」 中榮全方位、跨部科的食道癌整 合治療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食道癌 發生率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 2000 多名新 病例發生,於 2017 年全國癌症死亡率食 道癌排名為第九位,於男性癌症死亡率中 排名第五位,食道癌屬於高度惡性癌症,

多半病人初期無症狀不易早期發現,通常 隨著腫瘤變大佔據了半個以上食道管腔 時,病人才出現漸進性喉嚨異物感、吞嚥

疼痛、體重減輕、頸部硬塊、聲音嘶啞等症狀,當發生明顯症狀而確診時,超過 70%患者已 癌症第三期(淋巴轉移),因此提醒民眾疾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勿信偏方、戒除香煙、檳榔 及酒等危險因子重要性。

去年底二則新聞-資深演員安迪和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相繼因食道癌離世,使民眾驚覺食 道癌的可怕性,當時也造成癌友們熱烈討論,為了平復癌友們的心,除了負面消息之外,社 會更應有正面消息以鼓舞癌友們的心,因此臺中榮總每年持續為癌友們舉辦好呷俱樂部活 動,今年已來到了第九屆食道癌病友會,每年透過活動醫病間或病友間得以互相交流、傳播 更多希望與正能量,此次活動也特地邀請相關職類食道癌醫療照護團隊授課,讓病友及家屬 多認識食道癌相關輔助治療如中醫輔助治療、營養衛教、諮商心理支持及社會福利介紹等相 關知識,以增進病友疾病適應和治療後自我照護能力,也藉由癌友上台分享鼓勵,帶給病友 更多信心與希望!

病友故事 1

62 歲巫先生,職業為清潔人員,擁有香檳酒嗜好多年(約 15 歲開始嚼檳榔至約 40 歲時因掉 牙而戒掉),於 2017 年 7 月因吞嚥困難約一個月,先至診所就醫 3 次後未改善,後續行胃鏡 確診為食道癌,故轉診至本院接受詳細檢查後為食道癌第三期,罹癌後心情覺得「不會緊張、

不會害怕,看醫師怎麼說接受治療就對了」,因此開始住院那一刻起決定戒煙、酒、辣及加工 食品等,開始接受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期間,隔壁床癌友曾相約到一樓抽煙,幸好個案意 志非常堅定拒絕其邀約,很順利的完成第一階段治療,更幸運的是化放療後並未有副作用,

仍可正常採少量多餐進食,體重也維持很好。

如期依醫師計畫接受食道重建手術,術後因管路多且病情需住加護病房,個案仍勇敢接受面 對一切,雖然手術傷口疼痛,但還好有使用疼痛控制器,現在回想起來也覺得「真的沒有什 麼,加護病房護理人員也都很好,配合醫師護士的指示就好了」,倒是家屬到加護病房探視時,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臺中榮民總醫院於民國107年1 月30日設立『臺中榮民總醫院 社區式服務類長期照顧服 務機 構』,招收失能、失智長者,.. 提供日間照顧服務

2012 年底哈國總統 Nazarbayev 發表「哈薩克 2050 發展策略(Kazakhstan 2050 Strategy)」 ,意識到哈國經濟體 質過度依賴能源生產,總統的新經濟政策有幾大方向。.

根據國際能源署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美 國總共註冊了 180 萬輛電動汽車,較

67 歲林先生菸齡 50 年,一天抽 80 根香菸,嚼 300 顆檳榔,酒也不離口,一個月菸酒檳榔花 費新台幣 5 萬元,後來因聲音逐漸沙啞,就醫檢查診斷罹患喉癌。.

此為一項針對轉移性或復發性乳癌患者比較 NK105 與 Paclitaxel 的多國第 III 期臨床詴驗研究。此次修 正主要原因為根據 2016 年 1 月 23

中華民國 102 年 5 月 14 日中市教幼字第 1020025291 號函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 102 年 12 月 31 日中市教幼字第 1020100764 號函修正發布全文 13 點,並自即日生效 中華民國 104 年

聞「癌」色變!大腸癌連續四年高居癌症排行榜第一,最新發布大腸癌發生人數,從 7,366 人突破 一萬四千多人,平均每天更有

夏天來臨,越來越多的民眾到溪邊戲水,但溺水造成的死亡憾事也逐漸增 加。據消防署統計, 2018 年至 2022 年全國每年平均約 902 人溺水,其中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