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男性衣飾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男性衣飾"

Copied!
1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中國傳統衣飾

看中國文化與藝術

(2)

衣飾是人類特有的文化現象。

中華民族的衣飾藝術,

歷史悠久,積澱豐厚。

衣飾,即平時所說的「衣」,

有著廣狹兩義。

狹義的衣僅指身上所穿,

而廣義的衣則指的是 一切蔽體的織品,包括 頭衣、脛衣、足衣等。

(3)

衣飾作用不僅在遮身暖體,

同時也有美化功能。

中國先民的衣飾,已將 生活習俗、審美情趣、

色彩愛好,以及宗教觀念,

融於日常生活的衣飾穿戴。

從衣飾的演變可看出 歷史變遷和文化

審美意識的演變。

(4)

衣飾文化是一種整體文化。

它是指服裝、飾物、

穿著方式、裝扮,

包括髮型、化妝在內的 多種因素的有機整體。

衣飾文化是一個民族、

一個國家文化素質的物化,

是內在精神的外觀,

是社會風貌的顯示。

(5)

中國傳統衣飾文化觀念的特色

1、善於表達形與色的含蓄 朦朦朧朧,藏而不露,

隱含寓意,給人以審美感受。

這種含蓄,有時通過

款式展現,有時也可通過 造型、佈局、色彩、

線條等手段給人 以整體和諧之美。

(6)

2、注重精細的藝術手法 和工藝表現

大量採用刺繡、飄帶、

圖案和其他裝飾手法,

表達豐富的想像,

以浪漫主義情調

達到現實主義的效果。

(7)

3、注重氣派穩重的氛圍效果 服裝的整體配合給人以 秩序和諧美感,

嚴肅莊重,美觀高雅,

能起到烘托月亮之效。

衣飾文化與環境相配合,

更具鮮明的時代感。

(8)

4、注重衣飾文化的民族性

衣飾文化是一個民族個性的重要標誌之一。

衣飾作為一種民俗現象,

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不同民族長期交往,

衣飾文化互相影響和滲透,甚至有意借鑒和模仿。

但是中華民族有自己的審美趣味、倫理道德,

因而有自己的服裝規範。

(9)

5、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A、 注重營造和平統一的氣氛 孔子曰:

「見人不可不飾,不飾無貌,無貌不敬,

不敬無禮,無禮不立。」

時過千年,在以孔孟之道為核心的思想指導下,

中國衣飾也力求穩重、平靜、有助於安寧、

融洽和禮讓之先的人際關係。

(10)

B、「文質彬彬」

——儒家對衣飾的審美觀 文是指一個人衣飾的美,

質是指一個人資質的美。

文質彬彬,「文」、「質」

相和諧匹配。「質」和「文」

缺一不可。同時還要注意

在不同時間、場合穿不同衣飾。

(11)

孔子在衣飾上

所體現的哲學思想 成為中國衣飾

觀念主要依據。

認為衣飾不可以

不分貴賤,形成儒家 衣飾觀的基本準則。

(12)

孔子以「仁」釋「禮」,

為使「仁」滲入個體人格,

以利社會和諧發展,

從而認為服飾應具有 啟發、陶冶性情,

使人樂於為「仁」。

力求社會倫理規範 和個體心理欲求 交融統一在衣飾上 加以體現,使衣飾

成為管治的有力工具。

(13)

孔子提倡在禮儀中 關注衣飾,衣飾必須 合於禮的規範。

在重視衣飾美時,

尤為重視禮儀衣飾 的規範化,重視衣飾 本身的社會功能。

(14)

《論語·泰伯》記載

孔子在談到禹的業績時稱禹

「惡衣服而致美乎黼冕」。

當代學者楊伯峻《論語譯注》

解釋這句話是:

「禹平時穿得很壞,

卻把祭服做得極華美。」

(15)

C、「聖人被褐懷玉」

(老子七十章)

——道家對服飾的審美觀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

若不以論詩,

而以論人,

正可為道家對 衣飾的審美觀。

(16)

「褐」是古代下層社會的衣著,

《詩經》說: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褐」是貧民、農民

過冬禦寒時的最低要求,

它通常用麻或獸皮捻成線,

再編織縫製而成,

質地粗陋,常與「錦繡」對舉。

(17)

「玉」則是古代 上層社會的佩飾。

《禮記》説:

「古之君子必佩玉,」

因為「君子比德於玉」,

玉潤澤有光,

扣之聲為清揚,

是「君子」人格 美的象徵。

(18)

被褐懷玉,意為不必 像儒家那樣講求

「文質彬彬」,

只要「質」即可。

真正的聖人穿著

最低賤的粗麻毛類衣服,

但他胸懷卻高尚博大,

心中似玉一般 清明且可貴。

(19)

道家從根本上否定甚至反對 衣飾的修飾作用,

而強調內斂深藏的人的美質,

「懷玉」的內涵心態恰恰與儒家

「佩玉」的外顯形式相對立。

(20)

《莊子·山木》記載:

莊子穿著一件粗布衣,

上面打著補丁,

鞋上的繫袢沒有,

用根麻繩綁著,

就這樣去見魏王。

魏王說:

「何先生之憊邪?」

莊子反駁道:

「貧也,非憊也。

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

衣敝履穿,貧也,非憊也。

此所謂非遭時也。」

說明衣服破只是貧窮,

並不是精神困頓萎靡,

也就是說,聖人有德,

不在衣飾如何。

(21)

商代衣飾威嚴莊重,

周代衣飾秩序井然,

戰國衣飾清新,

漢代衣飾凝重,

六朝衣飾清瘦

唐代衣飾豐滿華麗,

宋代衣飾富理性美,

元代衣飾粗壯豪放,

明代衣飾敦厚繁麗,

清代衣飾纖巧。

(22)

在衣飾色彩上,漢族視 青、紅、皂、白、黃等 五種顏色為「正色」。

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 黑、漢赤,唐服色黃,旗幟赤,

到了明代,定以赤色為宜。

但從唐代以後,黃色曾 長期被視為尊貴的顏色,

往往天子權貴才能穿用。

(23)

衣飾原料,主要有麻布、絲綢、

棉布、毛呢、皮革等。

漢族的染織工藝,以其歷史悠 久、技術先進、製作精美而在世 界上獨樹一幟、享有盛譽。

古代染織,特別是絲織方面,

在相當長時間是世界獨有。

(24)

古代染色技術也極為先進,

不僅顏色種類多,

色澤豔美,而且

染色牢固,不易褪色,

被西方人譽為

神秘的「中國術」。

其方法大體可分為

織花、印染、刺繡、書花 四大類。

(25)

由抽像到寫實的衣飾圖案

漢族衣飾的裝飾紋樣,

多採用動物、植物和 幾何紋樣。

圖案的表現方式,

大致經歷抽像、

規範到寫實等幾個階段。

商周以前的圖案,

與原始的漢字一樣,比較 簡煉、概括,抽像性強烈。

(26)

周朝以後至唐宋時期,

圖案日趨工整,

上下均衡、左右對稱,

紋樣佈局嚴密。

明清時期,已注重於 寫實手法,各種動物、

植物,往往被刻畫得

細膩、逼真、栩栩如生。

(27)

中國傳統文化講

「天人合一」,

這種觀念使服飾

被看作整個大自然的產物。

其次是禮儀觀念,

也影響衣飾的審美意識。

衣飾除能敝體外,

還被當作分別等級和身份的工具。

(28)

衣飾是一種身份地位象徵,

一種符號,它代表個人政治地位,

和社會地位,

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

自古國君為政之道,

衣飾是很重要的一項。

在中國傳統上,衣飾是政治的一部份,

其重要性遠超出衣飾在現代社會的地位。

(29)

促使衣飾發揮功能達到「天下治」的目的,

最重要因素在服色。

服色有兩大功能:

一 . 是區別身份地位;

二. 是表示所處的場合。

古代政府對全天下的人,

都有規定的服色,

尤其是天子、諸候至百官,

從祭服、朝服、公服至常服,

都有詳細規定。

(30)

古代衣飾,

依穿著場合,

主要可分為:

禮服、朝服、常服三類,

每類又可分幾種,

原則是地位愈高的人,

得以穿的種類愈多,

可以用的顏色愈多。

(31)

男性衣飾

冕服是禮服中 最尊貴的一種,

在祭典中穿著,

是主要的祭服。

其衣飾主要由

冠、衣、裳、蔽膝等 要件所組成。

冕服的主體是玄衣、

衣裳上面繪繡有章紋

(32)

周代最隆重的典禮,

穿九章紋冕服。

衣裳之下,襯以

白紗中單,即白色襯衣。

下身前有蔽膝,

天子的蔽膝為朱色,

諸侯為黃朱色。

鞋是雙底,以皮革和木做底,

鞋底較高,周代天子,

在隆重典禮時穿赤色鞋。

(33)

《論語》有

「子曰,禹,

吾無間然矣,

惡衣服而致

美黼(音府)冕」

意思是說夏禹平時

生活節儉,但在祭祀時,

則穿華美的禮服——黼冕,

以表示對神的崇敬。

(34)

《商書》有

「王曰:格爾眾庶,悉聽朕言。」的告誡,

表示國王有至高權力。

殷墟甲骨文中有

王、臣、牧、奴、夷、王令等文字,

表示等級制度已經形成。

《商書·太甲》有

「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於亳」,

表明貴族穿冕服舉行祭禮。

(35)

可見夏、商兩代已有冕服。

孔子說:

「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又說:

「周監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說明夏商周三代服制 是在繼承前代基礎上 各有變革和發展。

(36)

夏代的冕冠純黑而赤,前小後大,

商代的冕冠黑而微白,前大後小,

周代黑而赤,如爵頭之色,前小後大,

這是後漢蔡邕在《獨斷》中的說法。

(37)

儒家經典

《禮記·玉藻》記載: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音劉),

前後邃延,龍卷以祭。」

說明天子冕冠有玉藻十二旒,

懸於延板前後,

衣服上有卷龍紋為飾。

(38)

大體上說,

冕冠的基本款式 是在一個圓筒式的 帽卷上面,覆蓋

一塊冕板(稱為延或綖),

冕板的尺寸有說廣八寸,

長一尺六寸的,

也有說廣七寸,

長一尺二寸或長六寸八寸的。

(39)

冕板裝在帽卷上,

後面比前面 應高出一寸,

使呈向前傾斜之勢,

即有前俯之狀,

象徵國王應

關懷百姓的含義,

冕的名稱即由此而來。

(40)

冕板以木為體,

上塗玄色象徵天,

下塗纁色以象徵地。

冕板前圓後方,也是天地的象徵。

前後各懸12旒,

每旒貫12塊五彩玉,

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

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

(41)

用五彩絲繩為藻,以藻穿玉,

以玉飾藻,故稱「玉藻」,

象徵五行生克及歲月運轉。

後來玉藻也有用白珠來做的。

帽卷以木作中幹,即胎架,

後來改用竹絲、玉草(夏)

或皮革(冬)作成筒狀胎架,

外裱黑紗,裏襯紅絹,

左右兩側各開一個孔紐,

用來穿插玉笄,使冕冠 能與髮髻相插結。

(42)

帽卷底部有帽圈,叫作武。

從玉笄兩端垂黈纊(黃色絲綿做成的球狀 裝飾)於兩耳旁邊,

也有稱它為「瑱」或「充耳」的說法,

總之是表示國王不能輕信讒言。

(43)

這就是《漢書·東方朔傳》所講的

「冕而前施,所以蔽明;

黈纊充耳,所以塞聰。」及

《大戴禮·子張問入官篇》所講的

「黈纊塞耳,所以弇聽也。」

天子玉瑱,諸後以石。

從武上橫貫左右而下的,

是一條紘,即長長的天河帶。

(44)

弁服的隆重性僅次於冕服,

衣飾形式與冕服相似,

最大不同是不加章。

弁服可分為爵弁,

韋弁、冠弁等幾種,

它們主要區別在於

所戴的冠和衣服顏色。

(45)

玄端為周天子常服,

諸侯及其臣的朝服。

古代凡是服禮都是 上衣下裳不相連,

惟「深衣」是上下相連,

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

因為「被體深邃」,

所以稱為「深衣」。

(46)

女服服飾

禕衣為王后從王 祭先王的俸祭服。

褕翟為王后從王 祭先公和侯伯夫人 助君祭服。

是青色衣,畫褕翟紋 十二章紋,褕翟羽色 亦為五采。

(47)

十二章最早的記載見於《尚書·益稷篇》:

「帝曰:予欲觀古人之象,

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

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這段話原來沒有標點,

如果斷句不同,

就可引出不同解析。

(48)

西漢時按孔安國的解析是:

日、月、星辰為三辰,

與山、龍、華(草華)、蟲(雉)

以五采畫於衣服旌旗。

藻、水草有紋者,火為火字,粉若粟冰,

米若聚米,黼若斧形,黻為兩已相背。

綜合起來,天子服日月而下,

諸侯自龍袞而下至黼黻,

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

上得兼下,下不得兼上。

(49)

「十二章」紋樣題材,

原始社會時已有,

古人觀察到 日、月、星辰 預示氣象變化,

山能提供原始人以生活資源,

弓和斧是勞動生產工具,

火改變人類生活方式,

粉米是農業耕作果實

(50)

虎、蜼(長尾猴)、

華蟲(雉雞)是原始人 狩獵活動接觸的物件,

龍是中國許多原始氏族 崇拜的圖騰物件,

黻紋是原始人對於宇宙

對立統一規律認識的抽象。

在中國原始彩陶文化,

日紋、星紋、日月山組合紋、

火紋、糧食紋、鳥紋、

蟠龍紋、弓形紋、

斧紋、水藻紋等早已出現。

(51)

闕翟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 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祭服。

是赤色衣,

刻赤色繒的翟紋。

鞠衣為王后率領命婦 祭蠶神告桑的禮服,

亦為諸候之妻

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

(52)

展衣又稱襢衣,

為王后禮見王及宴賓客的禮服,

亦是卿大夫之妻

從夫助君祭宗廟的祭服。

祿衣為王后燕居時的 常服,亦為士之妻 從夫助祭的祭服。

純衣為貴族之女的嫁衣。

(53)

歷史「白衣」、 「緋紫」、

「黃袍」、「烏紗帽」、

「紅頂子」等,

都是在一定時期內,

某種顏色附於某種 服飾而獲得了代表

某種地位和身份的例子,

在每個朝代幾乎都有過 對服飾顏色的相關規定。

(54)

不同年代不同派別的 意識形態滲透到服飾

美學思想產生多種審美主張。

商周時代服飾,

主要是上身穿「衣」,

衣領開向右邊;

下身穿「裳」,

裳就是裙。

(55)

在腰部束著

一條寬邊的腰帶,

肚圍前再加一條

像裙一樣的「韍」,

用來遮蔽膝蓋,

所以又叫「蔽膝」。

這是商周時代 的典型服裝,

腹圍前加了 一條上窄下寬 像斧形的

裝飾物,

就是「韍」。

(56)

這個從墓中 出土的玉人,

是西周的貴族男子,

戴著一頂方帽,

穿著窄袖衣服,

可以看出他的腹前 加了一條「韍」。

(57)

春秋戰國時期,五侯稱霸,七國爭雄,衣冠異制。

儒家主張衣冠服飾 應以西周禮制為準;

墨家主張衣冠服飾和生活器具 應以尚用為目的;

其後荀卿提倡「冠弁衣裳,黼黻文章,

雕琢刻鏤,皆有等差」;

韓非主張崇尚自然,反對修飾。

(58)

在實際生活上,諸侯各國

因地理條件和風俗習慣不同,

各國在衣冠服飾的崇尚方面,

一向存在很大差異。

《墨子·公孟篇》曾談到

齊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

晉文公著大布之衣,

牂(音髒)羊之裘,

韋以帶劍。楚莊王鮮冠組纓,

縫衣博袍。越王勾踐剪髮文身。

(59)

春秋戰國的衣飾,

是直筒式的長衫,

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

這種衣服叫「深衣」。

還有一種「單衣」,

是沒有裡子的寬大衣服。

他們頭上還戴「幘」;

幘是用來包住頭髮的頭巾,

不讓它們披散下來。

(60)

深衣是春秋戰國時貴族穿的便衣,

平民穿的禮服,

因上衣和下裳相連,袍身又深又長,

所以叫做深衣。

深衣的衣襟做得很長,

可以繞到背後,再用腰帶紮緊。

單衣是單層沒有裏子的薄衣,

衣身、袖子和下擺都是平平直直的樣子,

沒有孤度。

(61)

春秋戰國時期,

遊牧民族所穿的短衣、

長褲、靴子,

也傳入中原,

這種服裝穿著起來,

行動方便多了。

從河南洛陽金村出土的 戰國胡人銀像,

可以看出當時胡人的裝扮。

(62)

由於戰爭引起動亂和

各諸侯國之間交往活動頻繁,

各國衣飾文化,

也都在交互影響中進行改革。

例如趙武靈王的術士冠,

形式與楚莊王的仇冠相近。

楚國的通梁組纓為秦國採用,

名為遠遊冠,楚國的潔冠

被秦國拿來賜近臣禦史所戴。

(63)

秦滅趙,把趙國 國君的高山冠

拿來為秦王所戴,

趙國的惠文冠則被 秦國拿來賜近臣。

同時,秦國也繼承 周代的冕服。

(64)

秦漢時代,

將陰陽五行思想滲進衣飾思想,

秦始皇規定男性衣飾,

大禮服是上衣下裳 同為黑色祭服。

並規定衣色以黑為最上,

又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

著綠袍,一般庶人著白袍。

(65)

秦始皇喜歡

宮中嬪妃穿著漂亮,

以華麗為上,

迎合他個人喜好。

不過基本上仍受 五行思想支配。

腦後垂髻,穿曳地長袍,

領袖各疊為三層,

名「三重衣」。

(66)

秦始皇相信

陰陽五行學說,

認為黃帝時

以土氣勝,崇尚黃色。

夏朝是木德,崇尚青色。

殷朝是金德,崇尚白色。

周文王以火勝金,

色尚赤。秦以水得 統一天下,色尚黑。

(67)

漢朝衣飾,主要有袍、

襜褕(直身單衣)、

襦(短衣)、裙。

漢代因織繡工業發達,

有錢人穿綾羅綢緞,

一般人穿短衣長褲,

窮人穿短褐(粗布做的短衣)。

漢朝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

也有長袍,裙子樣式多,

最有名是「留仙裙」。

(68)

中國完整的衣飾制度 在漢朝確立。

漢代染織工藝、

剌繡工藝和金屬工藝

發展較快,推動衣飾的變化。

西漢基本上

沿用秦朝服制。

東漢時期穿黑色衣服

必配紫色絲織的裝飾物。

(69)

禮服:漢朝祭祀禮服,

承襲秦代廢除「六冕」,

以一種冕服為祭 天地明堂的禮服。

冕冠服為最尊貴的 祭祀禮服,是天子及 三公諸候、卿大夫祭 天地明堂時穿著。

男服服飾

(70)

長冠服:為夫子和執事百官,

用在祭宗廟及各種小祀,

如五嶽、四瀆、山川、社稷等典禮穿者。

委貌冠服:相當於周代冠弁服。

為公卿諸候大夫行大射禮於辟雍時候穿著。

皮弁冠服:此種冠服為大射禮時,

執事者穿著,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

男服服飾

(71)

朝服:

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

漢代從皇帝至賤更小吏 亦以袍作為朝服,

也是主要常服。

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

不過因不同身份的人 戴的冠不同

而有不同名稱。

漢代朝服,

服色是隨著五時色,

即春青、夏朱、季夏黃、

秋白、冬黑。

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

(72)

女服服飾

廟服:相當於周代禕衣,

是女子禮服中,地位最尊貴的一種。

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入廟服,皇后的謁廟 服,其服飾是皂下。

皇后的祭祀服是:

上衣用紺色,

下裳用皂色。

(73)

女服服飾

蠶服:

相當於周代約鞠衣。

每年三月,皇后率領公卿諸侯 夫人親蠶禮時穿著。

皇后的蠶服,上衣用青色,

下裳用縹色(淺黃色)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

以上至皇后,皆以蠶衣為朝服。

(74)

漢文帝當政時比較儉樸,

自己穿黑色絲織衣、皮鞋。

一般官員要穿禪衣,又名「祗服」。

在西漢二百年中,

衣飾實行「深衣制」,

特點是象蟬一樣的頭冠(帽子)、

紅色的衣服、

象田字狀的領子、

戴玉、紅色的鞋。

(75)

漢代衣飾總稱為「禪衣」。

禪衣是單層的外衣。

禪衣裏面有中衣、深衣,

其形與禪衣無大區別,

只是袖形有變化,

都屬於單層布帛衣裳。

官員在上朝時都要穿黑色禪衣。

(76)

漢衣款式以衣襟分類,

可以劃分兩種:

一為「曲裾禪衣」,

即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

一為直裾禪衣,

是開襟從領向下垂直。

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

到東漢,男子一般穿直裾衣,

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

這種服式既長又寬。

(77)

漢代著衣有七個特點

1、穿外衣時,由於領大 而且彎曲,穿衣時

必需暴露中衣的領型;

2、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裏;

3、袖寬為一尺二寸;

4、衫無袖;

5、穿皮毛服裝時裘毛朝外;

(78)

6、 腰帶極為考究,

所用帶鉤以金製成各種獸形,

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生動。

一般長度在一寸半

至六寸之間,是衣裳中間 顯要的裝飾物。

漢帶鉤從形、色和工藝上 都達到極高水準,較比西周 和戰國時期,在設計和製作 面都要精美

(79)

7、男子保持佩刀習俗,

但所佩之刀有形無刃,

因此失去了實際價值,

主要是顯示儀容。

(80)

漢時勞動女子 總是上穿短襦,

下穿長裙,膝上

裝飾長長垂下的腰帶。

勞動男子常服是

上身穿襦,下身穿犢鼻褲,

並在衣週邊罩布裙;

這種裝束不分工奴、農奴、

商賈、士人都一樣。

(81)

三國兩晉時期的服飾,基本上承襲了秦漢舊制。

南北朝時期的服飾,

則出現各民族間相互吸收、逐漸融合的趨勢。

一方面,一些少數民族提倡穿漢服;

另一方面,鮮卑族服裝緊身短小,

下穿連襠褲,便於活動,

在中原廣泛流行,

傳統的深衣形制逐漸消失。

(82)

魏晉時期是經濟、

政治混亂年代,

但精神上卻自由解放。

因而寬衣大袖,袒胸露臂,

披發跣足,以示不拘禮法。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衣飾史的 大變動時期,這個時候

因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來住,

胡服便成了當時時髦的服裝。

緊身、圓領、開叉就是胡服特點。

(83)

這一時期的服飾 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為漢族服式,

承襲秦漢遺制;

一為少數民族服飾,

襲北方習俗。

漢族男子的服飾,主要有衫。

衫和袍在樣式上有明顯區別,

照漢代習俗,凡稱為袍的,

袖端應當收斂,

並裝有祛口。

(84)

而衫子卻不須施祛,袖口寬敞。

衫由於不受衣祛等約束,

魏晉服裝日趨寬博,成為風俗,

並一直影響到南北朝服飾,

上自王公名士,

下及黎庶百姓,

都以寬衫大袖,

褒衣博帶為尚。

除衫以外,男子服裝還有 袍襦,下裳多穿褲裙。

(85)

北方少數民族的男子服飾,

主要有褲褶和裲襠。

褲褶是對戰國時流行的 一種胡服改進,

漢魏時主要用於軍隊,

魏晉以後雖然還作為戎裝,

但已是民間普遍穿著的便服。

(86)

其特點主要是衣緊而窄小,

長與膝齊;

褲管寬鬆,下長至足。

裲襠是一種只有

胸、背兩片的服裝,

在肩部用皮製的褡襻連綴,

腰間有皮帶扎束。

這種服裝,後世沿襲很久,

稱為「背心」或「坎肩」。

(87)

魏晉南北朝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遺俗,

並吸收少數民族服飾特色,

一般上身穿衫、襖、襦,

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

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

裙為多折襉裙,裙長曳地,下擺寬鬆,

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加上豐盛首飾,反映出奢華糜麗之風。

(88)

這時期的婦女髮式,

與前代有所不同。

兩晉流行的「蔽髻」,

是一種假髻,

晉成公《蔽髻銘》

曾作過專門敘述,

其髻上鑲有金飾,

各有嚴格制度,

非命婦不得使用。

(89)

普通婦女除將本身頭髮挽成各種樣式外,

也有戴假髻的。

髻上的裝飾沒有蔽髻那樣複雜,

時稱「緩鬢傾髻」。

另有不少婦女模仿西域少數民族習俗,

將髮髻挽成單環或雙環髻式,

高聳髮頂。還有梳丫髻或螺髻。

(90)

在南朝時,由於 受佛教的影響,

婦女多在髮頂正中 分成髻鬟,

做成上豎環式,

謂之「飛天髻」,

先在宮中流行,

後在民間普及。

(91)

綸巾,是幅巾的一種,

一般認為以絲帶織成。

因傳說為諸葛亮服用,

故名「諸葛巾」。

幅巾束守,

即不戴冠帽,

只以一塊帛巾束首,

始於東漢後期。

一直延續到魏晉。

(92)

魏晉時漢代巾幘

依然流行,但幘後加高,

體積逐漸縮小至頂,

時稱「平上幘」

或叫「小冠」。

小冠上下兼用,

南北通行。

如在這種冠幘上 加以籠巾,

即成「籠冠」。

(93)

籠冠是魏晉南北朝時 主要冠飾,

男女皆用。

因以黑漆細紗製成,

又稱「漆紗籠冠」。

(94)

另外,帽類有幾種樣式:

一種「白高帽」,

「其制不定,

或有卷荷,或有下裙,

或有紗高屋,

或有烏紗長耳」;

一種「突騎帽」,

「如今胡帽,

垂裙覆帶,

蓋索發之遺像也」。

(95)

到了隋唐,雖然在 最隆重的禮儀服裝 仍跟上傳統,

但是穿得最多的 官式常服,

卻有了新面貌,

建立另一傳統,

是服飾史上的重要時代。

(96)

隋唐時,一般人是穿 白色圓領的長衫,

低下階層穿的是用

麻、毛織成的「粗褐」。

隋代女子穿窄合身的 圓領或交領短衣,

高腰拖地的長裙,

腰上還繫著兩條飄帶。

(97)

唐代的女裝主要是 衫、裙和帔;

帔就是披在

肩上的長圍巾。

還有特別的短袖半臂衫,

是套穿在長衫外面。

(98)

唐代初期的婦女 還喜歡穿徂領的 小袖衣、條紋褲、

繡鞋等西域式的服裝,

她們的頭上還戴著

「冪離」、「帷帽」。

隋唐的女裝,以 紅、紫、黃、綠

四種顏色最受歡迎。

(99)

唐朝服飾則是 對美的釋放,

對美的大膽追求,

其服飾色彩華麗,

重裝飾,女子衣裝開放。

唐代服飾豐富多采 富麗堂皇,風格獨特 奇異多姿。

(100)

唐朝還流行女子穿「胡服」。

「胡服」就是西域人服裝。

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

在此以前,人們的腰飾是以金銀銅鐵,

這時候流行繫「蹀躞帶」,

帶上有金飾,並扣有短而 小的小帶以作繫物之用。

這種腰帶服用最盛是在唐代,

以後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101)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

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

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

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

中晚唐的貴族禮服,

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

穿著這種禮服,

髮上還簪有金翠花鈿,

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102)

唐高宗以後,

以紫色為三品官的服色;

淺緋色為五品官服色,

深綠色為六品官服色,

淺綠色為七品官服色,

深青色為八品官服色,

淺青色為九品官服色,

黃色為宮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103)

唐裝還對鄰國有很大影響。

比如日本和服從色彩 上吸取唐裝精華,

朝鮮服也從形式上承繼唐裝長處。

唐裝襦裙線條柔長,

優美自如,用料主要是絲織品,

因此其衣物以「軟」和「飄柔」著稱。

(104)

宋人受理學影響,

焚金飾,簡紋衣,

以取純樸淡雅之美。

宋代的衣飾,

其服色、服式多承襲唐代,

只是與傳統的融合做得 更好、更自然,給人的 感覺是恢復中國的風格。

(105)

宋朝的男裝 大體上沿襲 唐代樣式,

一般百姓多穿

交領或圓領的長袍,

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 往上塞在腰帶上,

衣服是黑白兩種顏色。

(106)

當時退休的官員、士大夫

多穿一種叫做「直掇」的對襟長衫,

袖子大大的,袖口、

領口、衫角都 鑲有黑邊,

頭上再戴一頂 方桶形的帽子,

叫做「東坡巾」。

(107)

宋代的女裝是

上身穿窄袖短衣,

下身穿長裙,

通常在上衣外面 再穿一件對襟的 長袖小褙子,

很像現在的背心,

褙子的領口和前襟,

都繡上漂亮花邊。

(108)

元代的衣飾與遼金相似。

蒙古人多把額上的頭髮 弄成一小綹,像個桃子,

其他的就編成 兩條辮子,

再繞成兩個大環 垂在耳朵後面,

頭上戴笠子帽。

(109)

元代人的衣服

主要是「質孫服」,

是較短的長袍,

比較緊、比較窄,

在腰部有很多衣褶,

這種衣服很方便 上馬下馬。

(110)

元代的貴族婦女,

常戴著一頂高高長長,

看起來很奇怪的帽子,

這種帽子叫「罟罟冠」。

她們穿的袍子,

寬大而且長,走起路來很不方便,

常要兩個婢女在後面幫她們拉著袍角,

一般的平民婦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111)

明代男裝,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寬大長衣,

頭上戴四方平定巾,

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

這時出現一種六瓣、八瓣布片縫合的小帽,

看起來像剖成半邊的西瓜。

本來是僕役戴,

但因為戴起來很方便,

所以普遍流行起來。

是清代「瓜皮小帽」前身。

(112)

明代衣飾華麗異常,

重裝飾,趨向追求

粉飾太平和吉祥祝福,

衣飾從質料、色彩到 圖案,追求豔麗,

形成奢華風氣。

(113)

明代的貴婦多是

穿紅色大袖的袍子,

一般婦女只能穿 桃紅、紫綠及一些 淺淡顏色。

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長裙,

腰上繫著綢帶,

裙子寬大,樣式很多,

像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等。

(114)

清代是個滿漢文化 交融的時代,

尤其是衣飾文化。

乾隆帝能清楚意識到,

要承襲一套己涵在 衣冠制度中

的政治理論。

乾隆朝制定詳細的

冠服制度,並圖示說明,

以後子孫也能「永守勿愆」。

(115)

清初衣袍式樣 有幾大特點:

無領、箭袖、左衽、

四開衩、束腰。箭袖,

是窄袖口,上加一塊

半圓形袖頭,形似馬蹄,

又稱「馬蹄袖」。

馬蹄袖平日綰起,

出獵作戰時則放下,

覆蓋手背,冬季可禦寒。

(116)

四開衩,即袍下擺前後左右,

開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緊身保暖,

腰帶一束,行獵時,

可將乾糧,

用具裝進前襟。

男子的長袍多是 藍,灰、青色,

女子的旗裝多為白色。

(117)

清朝滿族旗人的服飾,

不再是寬袍大袖、

拖裙盛冠,而是衣身修長、衣袖短窄。

旗裝以其用料節省,

製作簡便和用服方便,

取代古代衣裙的繁複。

其中女子旗裝隨時代發展,

經過加工而成了突出曲線 修長秀麗的旗袍,

現已形成漢民族服飾代表。

(118)

清代衣服長袍馬褂,

要祖先是富貴人家 才穿的服飾,

到後來普及,

變成全國一般服飾,

平日所戴的便帽 就是瓜皮小帽,

顏色是外面黑,裏面紅。

(119)

長袍馬褂是

清朝男子常穿的服飾,

馬褂是穿在長袍外面的短褂子。

長度只到腰際,

本來是北方人 在騎馬時穿的,

滿人統一中國後,

不乘馬的人也穿起馬褂,

漸漸流行起來。

(120)

滿族婦女穿的旗袍,

早期是寬寬大大的,

後來才變成了有腰身,

在旗袍外面再加上

一件「坎肩」(背心)。

她們的鞋子也很特別,

是一種花盆式的高底鞋。

至於漢族婦女的服飾,

則和明代差不多。

(121)

旗袍是從滿族古老的 服裝演變而來的。

旗袍,

滿語稱「衣介」。

古時泛指滿洲、

蒙古、漢軍八旗 男女穿的衣袍。

(122)

滿族婦女

一般都穿長度到 腳的寬長袍,

外面再罩一件 像背心的坎肩;

坎肩又叫馬甲。

(123)

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

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

清代中期始,

滿漢各有仿效,

婦女服飾的樣式及品種 也愈來愈多樣,

如背心、一裹圓、裙子、

大衣、雲肩、圍巾、

手籠、抹胸、腰帶、

眼鏡……,層出不窮。

(124)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

西洋文化浸襲中國文化,

沿海大城市如上海,

因華洋雜居,

得西文風氣之先,

衣飾也開始發生潛在變革。

(125)

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末,

中國旗袍風行了二十多年,

款式幾經變化,

如領子高低、袖子短長、

開衩高矮,使旗袍 徹底擺脫老式樣,

改變中國婦女長期來 束胸裹臂的舊貌,

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 充分顯示出來。

(126)

青布旗袍最為當時女學生所歡迎,

幾乎成為二十年代後期 中國新女性典型裝扮。

當時領導衣飾潮流的 十里洋場摩登女郎、

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

在旗袍式樣上標新立異。

其中如交際花唐瑛等人,

最早在上海創辦 雲裳時裝公司。

(127)

四十年代後,受國內外 新式服飾新潮的衝擊,

滿族男性旗袍已廢棄,

女性旗袍由寬袖 變窄袖,直筒變

緊身貼腰,臀部略大,

下擺回收,長及踝,

逐漸形成今日各種 講究色彩裝飾和人體 線條美的旗袍樣式。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共到佛所。啟白世尊。如向之事。於時如來。聽為沙門。法衣在體。便成比丘。佛

(十) Table decoration 桌飾 (十一) Wall decoration 壁飾 (十二) Window display 櫥窗展示. (十三) Arrangement with plants 組合盆栽 (十四) Styled single plan 單一植栽

手機會使用 eclipse 開發一套 Android 系統配合 arduino 三軸的 APP,其功能會 有連接 arduino 藍芽模組的按鈕,按下按鈕,將可與 arduino

上課規律 自理能力 社交表現

小時候在大陸 在母親的懷裡 暖烘烘的棉衣 更暖更暖的母體 看外面的雪地上

除了之前所提的全域變數和區域變數外,我們在變數 前可以加上 static 修飾字:.

Harrington (1994) 認為倫理規範的目的在闡明責任,其研究透過責任的否 認 (Denial of Responsibility, RD) 這項人格特質與倫理規範的互動來進行測 量,並以資訊系統相關的軟體盜拷

封建時期 8~13世紀 羅馬體大小寫字母完備 加洛林王朝 皇室抄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