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研究問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楔 子

三、四歲的時候:

「為什麼這是紅色的?」、「為什麼球不見了?」、「為什麼爸爸在睡 覺?」、「為什麼狗狗一直叫?」、「為什麼我不能出去玩?」、「為什麼 弟弟一直哭?」、「為什麼我不能像姊姊一樣去學校?」……

***********************************************************

國小低年級的時候:

「老師,你今年幾歲?」、「老師,你喜不喜歡吃烤肉嗎?」、「老師,

你家住哪裡?」、「老師,你結婚了嗎?」、「老師,妳的身材怎麼保養 的?」、「老師,你喜歡打籃球嗎?」、……

***********************************************************

國小中、高年級的時候:

『小朋友,你們知道 7×8=…嗎?』

「老師,我知道,56。」、「老師,我也知道。」

下課後:

「老師,為什麼 7×8=56」

『因為……』

(2)

國中的時候:

『這一題大家想一下,5 分鐘後我們再來練習。』、『我們來看一下,

這一題怎麼作?』、『沒有人會嗎?沒關係,我們一步一步來練習。』、

『有問題的下課後來問我,下課。』

***********************************************************

高中的時候:

『今天回家記得把習作第五題到第十題寫完,明天檢查。』

第一天:

『沒有寫完的站起來。』、『3 號、11 號、23 號、30 號…』、『今天回 家記得把習作第八頁和第九頁寫完,明天檢查,沒寫完的我會處罰。』

第二天:

『沒有寫完的站起來。』、『很好。』、『不會的提出來。』、『都沒有人 有問題?』、『很好,那等一下被我點到回答不出來的人我會處罰。』

「第二題。」、「第五題。」、「第八題。」……

***********************************************************

對兒童而言他們不懂的東西太多,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好奇,每樣 東西都是那麼新鮮,他們想要知道每一件事情,因而會滔滔不絕的發 問。他們也好奇學校的生活,也嚮往像哥哥、姊姊一樣能天天背著書 包到學校去。當他們開始上學之後,也對老師和同學以及學校的環境

(3)

躍的舉手發言。然而為什麼他們漸漸的開始對老師的提問採取沈默的 策略,開始對學習感到厭倦,開始逃避上學?教室裡到底發生了什麼 事,使得學生不再對不懂的東西感到好奇?

***********************************************************

一個紀錄片中,記者訪問了一群國小的學生,其中的一小段:

『你們最喜歡什麼課?』

「美術」、「自然」、「國語」、「體育」、「週會」、「下課」、…

『那你們最不喜歡什麼課?』

「數學」、「數學」、「數學」、「數學」、…

『你們會在下課的時候去問數學老師問題嗎?』

「不會!」、「打死也不去。」、「怎麼可能。」、…

***********************************************************

第一次看到前面所提到的記錄片的時候,看到學生們面對記者的 訪問,大家異口同聲的說他們最不喜歡數學課,這樣的回答讓我感到 相當難過。我多希望有學生能站出來說他最喜歡數學課,即使只有一 個學生也好,也能夠帶給身為數學教育工作者的我莫大的鼓舞。這影 片帶給我的震撼是—其他科目都還有支持者喜歡它,唯獨數學是大家 公認的最不喜歡的科目。我平心靜氣地思考著,數學課堂中師生之間 到底發生了什麼「慘烈的」事,使得學生一致地對數學感到沒有興趣?

(4)

研究者在大五實習時擔任高三數學實習老師發生的事例:

Case1:

生:「老師,你覺得怎樣才是叫做名師?」

我知道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而且學生心中一定有他自己的答 案了,於是我把問題丟回給學生。

研究者:『那你覺得怎樣才叫做名師?』

生:「嗯,……幽默、風趣、講解清楚、上課好笑、猜題很準、……」

Case2:

一位平常學習狀況不佳的學生,有一天拿了問題來問我。

生:「老師,這一題怎麼作?」

研究者:『我們先來回想一下我們上課用過的方法,……』

研究者:『這是補習班的講義,你在這一間補習?』

生:「不是啦!我跟同學借來看的,因為想說上課都聽的懂,拿一些題 目來試作看看。」

***********************************************************

一位資深的美術老師,校內校外都享有盛名。校內學生們之間流 傳著-只要這位老師願意指導,不管是有沒有美術基礎的學生,皆能 夠在短期內進步神速,如願考取理想中的學校;校外則是許多美術競 賽爭相邀請的美術專家。而他的確是在美術的領域擁有深厚的實力。

(5)

老師正在睡覺,一位學生被一群調皮的同學推進了美術教室裡將門關 上,教室裡的那位學生驚見了美術老師走向他這裡來,急著要將門推 開,門外的同學未見教室內的情景卻仍是惡作劇的抵著門不肯退讓。

美術老師緩緩的開口:『你在作什麼?』學生答:「我~~」學生還未 將話說出口,美術老師的右手打在學生的左臉頰上,啪的一聲響起。

門外的同學聽見聲響,吃驚地盡速將門打開,這一位學生不發一語的 緩緩走出,臉上仍是火熱的。

多年以後.這位學生再度回到學校,這位美術老師仍是校內爭相 稱頌的好老師,大家說:「他真的很厲害,而且很有個性」。這位學生 只是默默的點著頭,不發一語,心中想著:「是阿!很有個性」;腦中 盡是當年的那一幕,火熱的臉頰,不經意的舉起手摸了左臉,看著久 未動畫筆的右手。

***********************************************************

當學生問:「怎樣才叫做名師?」這樣的問題其實也反應出了學 生心底需要的是怎樣的老師。一般人總認為一個好老師就是具備上等 的專業能力,但是對學生而言是如此的嗎?就像上述的美術老師具有 上等的專業能力,但是卻一巴掌打碎了一個學生愛畫畫的心。老師們 除了具備上等的專業能力還需具備什麼,才能讓學生重拾兒童時期的 好奇心?

(6)
(7)

第壹章 緒論

Cazden (1988)說:「教室是最擁擠的人類環境之一。只有極少數的成 年人每天在這樣擁擠的情境中,投注那麼多時間。在這個層面來看,教室 和餐館、公車、地下捷運系統是很類似的,一般而言,在這種擁擠的地方,

同時出現的自發性對話是很普通的;但是在教室裡卻是由老師一人負責正 式上課時發生的所有談話-不過,不只是像交通警察為了防止混亂所作的 負向控制,它也包括增進教育目標之達成所作的正向控制。」(蔡敏玲、

彭海燕譯,民 87,頁 3)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教室是高密度人口的空間,這樣的現象似乎默默地被接受而不曾 被懷疑過。這樣的空間中,學生的自發性對話卻是不被允許的,甚至 有些教室中是由教師負責 90%以上的談話(蔡敏玲、彭海燕譯,民

87),教室中的兩大主體為教師與學生,談話量卻是與人數呈現不成 比例的狀況。社會大眾也賦予教師這樣的權力,同時地也認同教師權 威的存在-主控教室的秩序、指定發言的權力。高密度人口的空間卻 是存在著不成比例的談話量,這樣的現象引起我的興趣,選擇進入教 室進行觀察,以教室中的言談當作基礎,探討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口語 溝通(verbal communication)的方式。以下分別以教室互動、師生溝 通、數學課堂中教師的角色,三個方面來加以說明。

(8)

(一)、 教室互動

許多研究(王瑞馨,民 87;許馨月,民 90;蔡敏玲,民 90)指 出,教室中教師為了課程進行的順利,採取控制學生發言權的作法,

只有教師一人握有指定發言權的人。教學現場,教師對這樣的現象表 示:「教室中的學生人數是影響此現象的主要因素,眾口鑠金,如果 沒有由教師握有指定發言權,容易使得教室的對話陷入各說各話、毫 無交集的景象中。」

即使是在班級人數只有六名,仍會發生師生互動呈現單調的情 況:1995 年 2 月到 1996 年 7 月間,蔡敏玲在一所原住民山區進行【一 年級原住民學童在校及在家互動模式之詮釋性研究 I 和 II】。當時教 室中的人數只有六名學生,她有以下的發現:

1. 著重語言形式的朗讀與習寫。

2. 互動形式主要由老師掌控,缺少變化。

3. 互動內涵多為老師的話語,多為指責學生違反互動規則的「生氣 的話」和學生「聽不懂的話」(蔡敏玲,民 85,頁 139-140)。

教師嚴格控制發言權存在於許多教室中,但這是一種無法改變的 現象嗎?換個角度來想,這樣的教室互動,對於學生在學習、人際、

師生角色這幾方面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Cazden (1988)就舉了

(9)

Connie 和 Harold Rosen 所寫的《小學兒童的語言》,這本書中的作法 做為例子,書中指出這樣的現象並不是都是這樣侷限的,教師要改變 情境中的某些特徵,以便讓孩子們可以更有力量地說話,更有效地行 動(蔡敏玲、彭海燕譯,民 87,頁 320)。教室中,這種由教師嚴格 控制發言權的「正常」現象,促使研究者想進入教學現場一窺究竟,

企圖去了解在這種言談現象底下的教室文化。Cazden (1988)指出:「教 室言談[classroom discourse]的研究就是那個溝通系統的研究」(蔡敏 玲、彭海燕譯,民 87,頁 3)。因此,研究者以教室言談的內容作為 分析的基礎,透過現場的觀察記錄,輔以事後與教師的訪談,探討數 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口語溝通方式。

(二)、 師生溝通

不可諱言的,以前老師說的話極有影響力,也深具權威性,隨著 時代的變遷,目前老師權威者的地位逐漸動搖,教師的觀念若沒有隨 著改變,仍繼續使用命令、教鞭來教導學生,而學生卻不再信服這一 套的管教,將使師生之間的衝突愈來愈頻繁。依據周祝瑛、陳威任(民

85)和李露芳(民 91,頁 59)的訪談資料顯示,國中師生最容易發 生衝突的肇因,大多出於學生學習不專心及明知故犯,導致上課秩序 紊亂或管教不易。可以顯見,當師生之間在管教上出現衝突,但卻溝

(10)

通不良時,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師生之間的衝突還可能愈演愈烈。這 種結果導致師生的情緒都不愉快,影響課堂氣氛,互動也隨著貧乏,

管教也就更不容易,這樣的惡性循環,使問題更加惡化。

師生之間的衝突一開始,但不論原因為何,都已影響課堂的學習 氣氛與教學的進行,嚴重的話,甚至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意願。常聽學 生有這樣的話語:「我討厭這個老師,我決定不要讀這一個科目了。」; 亦或是「老師對我很好,我要努力得到好成績,才不枉費老師對我那 麼好。」而造成學生有這種兩種極端的行為的一個因素是師生的溝 通。口語表達(oral expression)也是師生之間最常使用來溝通的工具,

所謂:「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就是在說明口語表達的重要性,在教 學中更是如此。王淑俐(民 86):「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主要運用在 協助學生學習,教師的表達能力不足,則學生的學習成效可能較差。

若表達方式或習慣不當,則學生的學習成果可能受到抑制,或產生其 他『反教育』的後遺症」(頁 110)。我們可以說師生之間若溝通不良,

那老師或(與)學生的口語表達可能(都)有問題,如楔子中所提及的美 術老師,一巴掌打碎一個學生想畫畫的心。

既然嚴師容易與高徒發生衝突,嚴師出高徒的觀念已漸漸不合潮 流,是否意味著教師就該跟隨著學生走,順從學生的「民意」?反過 頭來討好學生?對學生唯命是從?教師在放下教鞭、收起命令的口氣

(11)

之後,還能怎麼做?

無所適從的感覺更令有心改善師生之間關係的教師倍感無力。

Ginott (1971;引自王淑俐,民 86),在《師生之間》(Teacher and child) 一書中指出:「教師的稱職與否表現在與學生的溝通技巧上。稱職的 教師針對事況而發言(就事論事),不稱職的教師卻會批判學生的品 行或人格」(頁 85)。美國人本教育家 Brown (1971;引自黃玉幸,民

81)在其所著「人性教育」(Human teaching for human learning)一書中 曾謂:「缺乏感性的教育活動,不會產生知性的學習;缺乏心智活動 的教學,也不可能激起學生的感情」(頁 14)。

教學現場,教師無奈的表示:「現在的學生愈來愈難教,教師說 的話當成耳邊風、好心的勸導也不接受、苦口婆心卻被當成嘮叨的 話、有心想突破師生的僵局卻弄得兩敗俱傷。」問題有時候也許出在 教師太急切想要讓學生回到軌道,可是卻往往適得其反,愈離愈遠,

教師因此苦惱著不知道要如何扮演好一位溝通者的角色。王淑俐(民

86)建議:「若要得知真相,溝通者的態度需客觀,不帶有權威甚至 威脅性,耐心的讓對方說完;且讓對方有安全感,不怕說真心話.真 正的溝通,必須『開放的說』以及『開放的聽』。為了更徹底的了解 問題,不只進行一,二次溝通」(頁 196)。師生之間的關係建立在長 期的培養上,無法在短期立即顯現出成效,相對的想要急切導正學生

(12)

的偏差行為,往往會得到反效果,也使得師生關係更行惡化。

王淑俐(民 86)就明白指出:「教師不可能只負責教學而不與人 交往,因為『教學』本身即需與人接觸(與學生、家長、同事),所 以,教師須兼具教學及溝通的能力。尤其在現代教育(或新式教育)

系統中,溝通益形重要」(頁 144)。許多有關優良教師特質的研究多 著重於教師的專業素質,也就是說一位老師若是專業素養高、教學認 真、內容充實,這樣的老師就是一位優良的教師。可是現代的教師,

若只擁有這一些特質卻不一定能受學生的喜愛,成為學生心中的好老 師。要成為現在學生心中的好老師,除了具備上述的特質以外,還要 能吸引學生學習,教師才能順利將自身所學傳授給學生,有效達到傳 道、授業、解惑也的目標。而要達成這些要求,教師口語表達能力就 益形重要,因此教師的溝通的能力也被納入教學專業能力的一種。

簡言之,在教學中溝通佔了重要的成分,而這種能力的高低會直 接影響學生對於教師的觀感,也間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成效。王淑俐(民

78)也指出[教師]溝通的能力與學生學習這兩者的之間的關連:「任 何人都不會接近不喜歡自己的人,兒童及青少年尤其敏感.當學生覺 得老師有三分的不耐煩,即可能表現出對老師七分的逃避及反抗。反 之,學生樂於親近老師,老師的傳道,授業才有成效」(頁 118)。

(13)

(三)、 數學課堂中教師的角色

美國數學教師協會(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以下簡稱 NCTM)在 2000 年出版的「美國中小學校數學課程原則與 標準」(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就明確地描述 數學課程的特質:

數學是一門內部連結很強且高度累積的科目,因此進行數學課程之前 必需要知道概念間彼此的關係,不能只是學習片段的數學,唯有學生能夠 建立聯結與產生技能,他們對數學的理解才能深化和拓展。(NCTM, 2000, p. 14)

NCTM 清楚地指出數學課程的特質,也顯示出進行數學課程之前 讓學生知道概念間彼此的關係對於學生的學習是重要的。Skemp

(1987)也表示:「數學比其他學科更需要說明理由和協同溝通」(陳澤 民譯,民 84,頁 129-130)。但是對於多數的學生而言,他們沒有足 夠的能力自我建立聯結與產生技能,因此教師需擔負起協助者的角 色,在課堂中,利用活動、討論、對話、評量,瞭解、協助學生建立 聯結與產生技能。

柯華葳(民 79)以教室觀察與訪談的方式,探討國小一年級 國語、社會、數學、自然學科四科改編本中學科、學生與教師的 關係。研究結果如下:

(14)

1. 在教學關係上,教師主動,學生被動

老師認為學生是不懂事的,要去教他們使他們能學到東西,以 及沒有規矩,要建立規矩。

2. 在學科與老師上,學科主動,教師被動

老師接受指引建議的教學步驟,但依據個人領會的程度來教 學,常失去學科的精神。老師教學的依據是課本內容,老師教 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學會老師認為應該教的內容。

3. 在學生與學科關係上,學科主動,學生被動

課程的設計對學生的考慮不夠周全,有低估或全然忽略學生學 習本質的嫌疑。教材的目標與活動過程不能緊密配合。(頁 232)

在一般課堂上,學生都是處於被動的地位。事實上,學科、學生 與教師三者應該是互相協調與配合。許多學者(例如 Ausubel, 1963,

1968; Davis & Mason 1986; Kinnear, 1994)認為學生處於被動的地 位,無法使學生產生有意義的學習。Kinnear (1994;引自余民寧,民

86) 認為:「有意義的學習,也可以說成是『主動』、『深層』或『建 構式的學習』(constructive learning)」(頁 61)。意指學習者主動將新 學習的概念連結或關連到他原有認知結構中既存的概念上,以統整成 為一個更龐大的認知結構。Ausubel (1963;引自余民寧,民 86) 認為:

「當學習者有意識地將新知識與其已經知道的概念或命題(即既有的

(15)

舊知識和舊經驗)相聯結時,有意義的學習便告產生。」(頁 54)。

Davis & Mason (1986)認為:「教師作為一個建構式學習的教學者,有 可能不是把他們自己視為教育系統中知識的傳送代理者(delivery agents),更要是園丁(gardeners)、導遊(tour guides)或是學習的顧問 (learning counselors)」(p. 9)。

綜合上述,教師教學時不只是單向地對學生傳送知識,更需擔負 起協助者的角色,協助學生建立聯結與產生技能產生有意義的學習。

黃武雄教授(民 92)在『學校在窗外』一書中,藉由安底思說出了 這樣一段話:「好的老師有兩種:第一種是那些可以引導學生入門並讓他 一頭栽入學問之中的教師;第二種則是能循循善誘,不告訴學生答案,只 提出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去解決他內心疑惑的事。」(頁 208)

Skemp (1987)認為:「教學時,(數學)老師的責任就是指引、解 說、修正錯誤,而且要負責引發並保持學生的興趣和動機」(陳澤民 譯,民 84,頁 123-124)。如果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下達一連串 的指令,在學生的認知中,若只是在接受一連串無意義的規則,便無 法構成有意義的學習。

數學教學是一種溝通的活動(陳澤民譯,民 84,頁 125),教師 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者進入教學現場分析在教學 的過程中,探討師生之間有哪些的互動與口語溝通的方式?教師扮演 什麼樣的角色?根據研究的結果,給教師提出建議。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以教室言談的內容作為分析的基礎,透過現場的觀察記錄,

探討國中一年級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師生之間互動的特色、口語 溝通方式以及教師的形貌。再佐以訪談、蒐集教師與學生相關文 件的分析,以探討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溝通問題,以及對 教與學效果的影響。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在瞭解國中一年級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與教師間 互動的特色以及口語溝通方式。研究者聚焦在教室言談的內容,

而不探討肢體互動的部份。首先探討教師的形貌,再分析師生之 間互動的特色以及口語溝通方式。以下為本研究想要探討的問題:

(一) 在課堂中,教師的特性、角色為何?

(二) 學生上課的活動形式、師生之間互動的特色為何?

(三) 師生之間的口語溝通方式為何?

(17)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 師生口語溝通

它是師生之間的一種有意義的活動過程,雙方透過具有組織的程 序,在口述傳達過程中,語言訊息不被扭曲,期望雙方對訊息的瞭解,

建立一致的目標、觀念及行動等。

(二)、 師生互動

教師與學生雙方運用語言、符號、手勢、姿態等語言及非語言之 溝通模式,彼此傳達訊息、直接或間接達成教學目標或相互影響改變 的歷程(林琴芳,民 90,頁 10)。

(18)

第五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限制有以下兩點:(一)、研究方法;(二)、人為因素。說 明如下:

(一)、 研究方法

質的研究經由教室觀察所呈現的自然性,是它的優點,同時也是 它的侷限性。研究者在進入教學現場前,並無法預料被觀察的對象之 間將會發生哪些互動與口語溝通。研究者僅能在進入教學現場之後,

透過研究者的觀察逐步的累積所要研究的事件,逐漸的將研究的範圍 縮小。當研究情境沒有如同研究者當初所設想的那樣發展,研究者只 能「被動地」看著研究情景「出軌」,再適度地修改研究的方向,以 配合研究情境的軌跡。

質的研究不像量的研究,其結果不易量化。師生互動或口語溝通 依賴著師生之間的語言(如書面和口語)或非語言(如動作、表情)訊息 的傳遞,而這些訊息不易量化,量化之後也會失去原來的情境脈絡,

而使得研究結果與實際事件有所出入,因此研究普及推論的範圍很有 限,即使研究情境相類似,要作推論亦受到相當多的限制,在情境脈 絡上微小的差異,也可能會造成不同的研究結果。

(19)

(二)、 人為因素

教師與學生雖然是教室中的兩大主體,但是研究者考量觀察者的 時間、心理以及生理各種因素的侷限,因此只選取教師作為訪談對 象。此外,為了避免過度增加合作教師的負擔,因此只安排兩次1訪 談。

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口語溝通,其實時時刻刻都有出現的可能,一 方面研究者時間有限,使得研究者無法在教學現場進行緊密的觀察,

另一方面進行緊密的觀察也會對現場教學造成不可避免的干擾,因此 研究者只在數學課堂中進行觀察。但是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口語溝通並 不是只在研究者所觀察的這幾堂課中產生,因此師生之間在非數學課 堂中或是下課時的互動與口語溝通的事件(例如:作弊事件),研究 者僅能透過訪談的方式獲得資料,在呈現研究結果上不免會產生偏 頗。致使,研究者在撰寫報告時對於研究對象的行為推論有所限制。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他們會回到中間,這是打羽毛 球很重要的一環。目標是為了 準備下一球。試想想如果你在

• 體驗到的學習內容(Lived object of learning):從學生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隨著朝陽建校滿十週年,營建工程系也 10 歲大了,在歷任系主任的帶領下,營建系已經頗 有規模。目前本系仍維持結構工程、大地工程、營建管理三個領域的師資,共有 19

將某位學生的座位調整到教室後方,但是該班導師未在第一時間通知家長與家

香港學生大多數不肯勤勤懇懇地「唸書」,其實 這也是一種靈活的特性,要利用這一點發揮學生 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在生活中體證禪、領悟禪的真諦,這是「禪與生活一體」的第

活動的設計對學生要有挑戰性。教師需要從學生生活層面中尋找他們會遇到並需 要解決的問題,這樣才可以引起他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