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桃花源記〉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桃花源記〉 "

Copied!
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

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便捨船,

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

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

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

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2)

〈桃花源記〉導讀

【作者簡介】

陶潛(365-427),字淵明;一說名淵明,字元亮,晉亡時改名潛。生於晉安 帝興寧三年,卒於宋武帝元嘉四年,享年六十三歲1。自號五柳先生,死後友人 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生於官宦世家,

曾祖父陶侃(259-334)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長沙郡公;祖父陶茂(308?-378?)

2曾任武昌太守,父親陶敏(346-?)3亦為安成太守。其後家道中落,父親早逝,

家境貧困。少有壯志,博學能文,時有激昂作品。

二十九歲(公元393 年)出仕,曾任江州(江西九江市)祭酒、鎮軍參軍等 小官,惜生逢亂世,戰爭頻繁,政局黑暗,無所施展。四十一歲時(公元 405 年),為彭澤(江西彭澤縣)令,僅八十餘日,因要束帶見郡督郵為恥,以「不 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而辭官歸隱,賦《歸去來辭》明志。歸隱後,

躬耕自養,潛心創作詩文,寄情田園生活,與周續之(377-423)、劉遺民(352-410)

並稱為「潯陽三隱」(詳見《宋書.隱逸傳.周續之傳》)。晚歲貧病而逝,卒年 六十三歲。著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名 作,詩文風格恬靜閒適,語言質樸自然,被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 人之祖」,對後世山水田園文學有很大影響。梁昭明太子蕭統(501-531)蒐集陶 淵明遺世作品,編為《陶淵明集》七卷,錄一卷,並為之作傳及序。

【寫作背景】

陶淵明生活在一個王權更迭頻仍、政治鬥爭嚴酷的時代。晉孝武帝司馬曜

(362-396)即位後,先後經歷司馬道子(364-403)、司馬元顯(382-402)、桓玄

       

1 案:陶淵明之生卒及享年,多無爭議,向以沈約《宋書.陶潛傳》「潛,元嘉四年卒,時年六 十三。」之說為據。惟亦間有異說,如張縯倡七十六歲說,吳摯甫倡五十一歲說,梁啟超倡五 十六歲說,古直、賴義輝倡五十二歲說,聖旦、鄧安生倡五十九歲說等。袁行霈先生綜考眾說,

又提出新說,認為「陶淵明享年七十六歲,生於晉穆帝永和八年壬子(352 年),卒於宋文帝 元嘉四年丁卯(427 年)」。詳參氏說:〈陶淵明享年考辨〉《文學遺產》1996 年第 1 期,頁 22-35;

《陶淵明集箋注.陶淵明年譜簡編》(北京:中華書局,2003 年),頁 845-865。現姑從舊說。

2 陶淵明祖父之名,或曰陶茂,或曰陶岱,當為陶茂,其行第及生卒年等,頗有異說。此據江西

《彭澤定山陶氏宗譜》,詳參龔斌:《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附 錄三〈陶氏宗譜中之問題〉,頁485-487。

3 陶淵明之父,或曰陶敏,或曰陶回,或曰陶逸,當為陶敏,其行第及生卒年等,頗有異說。此 據江蘇《潯陽陶氏宗譜》,詳參龔斌:《陶淵明集校箋》,附錄三〈陶氏宗譜中之問題〉,頁487-491。

(3)

(369-404)等專權;後劉裕(363-422)起兵,滅桓玄而代晉自立。4 經歷此一 系列觸目驚心的政變後,士大夫對政情心灰意冷,不少人選擇遁世歸隱,著名隱 士翟湯(272-344)、戴逵(331?-396)、劉遺民、周續之等,皆生活於此一時期。

由於政治混亂,戰亂頻仍,東晉末年,民不聊生,逃亡者眾。《晉書.劉毅 傳》曰:「自桓玄以來,驅蹙殘敗,至乃男不被養,女無匹對,逃亡去就,不避 幽深,自非財殫力竭,無以至此。」及至晉宋易代,人民逃亡情形更為嚴重。《宋 書.夷蠻傳》曰:「宋民賦役嚴苦,貧者不復堪命,多逃亡入蠻。蠻無徭役,彊 者又不供官稅,結黨連群,動有數百千人,州郡力弱,則起為盜賊,種類稍多,

戶口不可知也。」

此外,魏晉南北朝玄學思想盛行,時賢多兼具儒、釋、道三家思想。陶淵明 之學,雖以儒家為本,惟亦頗受道家、佛學思想薰陶,嚮往避世忘憂。因此,在 種種時代因素影響下,陶淵明創作了〈桃花源記〉一文,借虛構的烏托邦世界,

追求和平恬靜、自給自足的心靈世界,期望擺脫現實政治的局限。

【寫作年代】

關於〈桃花源記〉之寫作年代,歷來頗有異說,概有「少作」與「晚作」之 分。其中,主張「少作」者,包括古直(1885-1959)《陶靖節年譜》與梁啟超

(1873-1929)《陶淵明年譜》等。古直據陶淵明〈祭從弟敬遠文〉「相及齠齔」、

「年甫過立,奄與世辭」句,推論陶淵明當生於西元376 年,享年五十二歲;又 以〈桃花源記〉中有「晉太元中」四字,認為此篇當作於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西 元393 年),即作者十八歲之時。梁啟超則據陶詩〈遊斜川〉「開歲倏五十, 吾 生行歸休」及詩序「辛酉(西元421 年)歲正月五日」句,主張陶淵明應生於公 元372 年,享年五十六歲;而〈桃花源記〉則當作於晉安帝隆安(西元 397)前 後,即作者二十餘歲間。惟所謂「少作」之說,主要據「晉太元中」四字臆測,

並無實據。考〈桃花源記〉之技巧與思想,運筆成熟,思想深邃,似非少作。

因此,論者多以為〈桃花源記〉乃屬作者晚年之作。惟個別繫年,則未有統 一,如明人黃文煥(1598-1667)《陶詩析義》曰︰

       

4 晉孝武帝即位初期,謝安當國,東晉後期曾有短暫復興;惟謝安死後,司馬道子當國,與晉孝 武帝皆嗜酒,政風每況愈下。時張貴人有寵,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貴人潛怒,向夕,

帝醉,遂暴崩。孝武帝死後,司馬道子輔政掌權,王恭發兵討伐,司馬道子屈服,惟其子司馬 元顯則平定之。此後,政事由司馬元顯掌握,司馬道子則沉溺於酒。元興元年(402 年),司 馬元顯下詔討伐桓玄,反遭桓玄擊敗,司馬道子亦遭流放,不久被殺。次年,桓玄圖謀篡位建 立桓楚,僅三個月,劉裕舉義兵反抗桓玄,桓玄潰敗,逃奔江陵重整軍力期間,遭益州督護馮 遷殺害。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劉裕篡晉,建立劉宋,是為宋武帝。

(4)

事在太元中,計太元時晉尚盛。元亮此作,當屬晉衰裕橫之日,借 往事以抒新恨耳。

又清人姚培謙(1693-1766)《陶謝詩集》引翁同龢(1830-1904)曰︰

義熙十四年劉裕弒安帝,逾年,晉室遂亡。史稱義熙末,潛徵著作 佐郎不就,桃源避秦之志,其在斯時歟?

本港教育局《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注釋〈桃花源記〉之專 家先生,認為陶淵明〈桃花源記〉之作,意在批評政局,遂於引述黃、姚二說後,

又詳列當時政局大事論曰:

晉安帝義熙十三年(公元 417),七月,太尉劉裕北伐,引水軍發彭城。

四月,至洛陽。八月,至潼關,秦兵大敗。九月,克長安,執秦主姚泓,

收其彝器,歸諸京師。斬泓於市。十一月,劉裕還京。同年,朝廷徵陶淵 明為著作佐郎,不就。

義熙十四年(公元 418),六月,太尉劉裕始受相國宋公九錫之命。十二 月,劉裕殺晉安帝,立恭帝。

翌年,晉恭帝元熙元年(公元 419),七月,宋公劉裕受進爵為王之命。

八月,移鎮壽陽。十二月,劉裕加殊禮,進王妃為王后,世子為太子。

元熙二年(公元420),六月,劉裕篡晉,稱宋,改元永初。

《桃花源詩》曰︰「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故知為欲避政亂之意。

晉安帝義熙末年,晉之衰世也。當時劉裕步步進迫,篡奪之意已成;是以 陶公一方面拒絕朝廷徵聘,一方面抗拒劉裕,借詩文以宣示其無奈不滿之 情。

諸家所述,大旨相近,要之,概以為此篇乃義熙十三、四年(公元 417–418 年)、作者五十三、四歲時所作也。

龔斌《陶淵明集校箋》則曰:

(陶)淵明〈與子儼等疏〉云︰「濟北氾稚春,晉時操行人也。」該文作 於入宋後,故曰「晉時」。〈桃花源記〉首稱「晉太元中」,與〈與子儼等

(5)

疏〉同屬追敍之筆,故亦當作於入宋後。……今暫繫於宋永初二年辛酉。

龔斌認為〈桃花源記〉首句「晉太元中」,當屬追敍之筆,故疑其作於宋永初二 年(公元421 年)。注釋《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之專家先 生認為,龔說定此篇之寫作年代為入宋之後,「頗異於眾」。惟黃坤堯教授《古 文觀止精讀》亦認為本文「大約作於宋武帝永初二年(421),也就是晉宋易代之 際」,袁行霈教授《陶淵明集笺注.陶淵明年譜簡編》定此篇作於「宋武帝永初 三年(422 年)」,亦視之為入宋後所作。

綜上所論,〈桃花源記〉一文,大約作於晉末宋初之間,其實際年代如何,

則有待進一步研究,此不贅論。

【版本源流】

〈桃花源記〉一文,原是陶淵明五古詩〈桃花源詩並記〉的序文。梁朝昭明 太子蕭統纂輯其文,成《陶淵明集》;北齊陽休之(509-582)編成十卷本,即現 存之通行版本。本篇選自蕭統所編《陶淵明集》,世傳有十幾種校本(詳見逯欽 立校注《陶淵明集.例言》),文字大同小異。

除《陶淵明集》外,本篇內容亦見於《搜神後記.卷一.桃花源》、《藝文類 聚.卷八十六.果部上.桃.桃花源記》、《太平御覽》〈道部五.地仙.桃源記〉

及〈果部四.桃.桃花源記〉諸篇,其篇名或引作〈桃花源〉、〈桃源記〉、〈桃花 源記〉等,尚未固定。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吳楚才(1655-?)、吳調侯(生 卒年不詳)叔侄兩人選編自東周至明代222 篇範文精品的《古文觀止》付印,其 中亦選錄陶淵明作品三篇(〈歸去來辭〉、〈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因全書 體例以古文為主,遂捨詩而就記,將〈桃花源詩並記〉的前記,獨立成文,訂名 為〈桃花源記〉。結果,本來應該詩、文合讀的〈桃花源詩並記〉,因其記文簡潔 扼要,相對偏於說理的〈桃花源詩〉,更能引起讀者共鳴,以致喧賓奪主,後世 引錄時,或改題曰〈桃花源記並詩〉;甚或單獨流傳,僅收〈桃花源記〉。時至今 日,桃花源之詩詠,幾已盡被其前記完全掩蓋矣。

考諸本所錄,《陶淵明集》、《古文觀止》內容幾近相同,而《搜神後記》、《藝 文類聚》、《太平御覽》諸本則相對簡略,行文亦頗有差異(詳參本講義之「延伸 閱讀」)。其中,《陶淵明集》本〈桃花源記〉末句,曾提及劉子驥其人云︰「劉 子驥聞之,欲往,不果。」惟《搜神後記》、《藝文類聚》、《太平御覽》諸本俱未 見錄。 

 

(6)

文中提到的「劉子驥」(劉驎之,字子驥)為東晉隱士,歷史上真有其人,

相傳他嘗採藥至衡山,得遇仙境。《晉書.隱逸傳》曰︰ 

 

劉驎之,字子驥,南陽人,光祿大夫耽之族也。驎之少尚質素,虛退寡欲,

不修儀操,人莫之知。好遊山澤,志存遁逸。嘗采藥至衡山,深入忘反,

見有一澗水,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閉,一囷開,水深廣不得過。欲還,失 道,遇伐弓人,問徑,僅得還家。或説囷中皆仙靈方藥諸雜物,驎之欲更 尋索,終不復知處也。

 

《太平御覽.逸民四》亦引《晉中興書》述其事,內容稍異: 

 

劉驎之,字子驥,一字道民。好游于山澤,志在存道。常采藥至名山,深 入忘返。見有一澗,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開,一囷閉。或說囷中皆仙方秘 藥,驎之欲便尋索,終不能知。桓沖請為長史,固辭。居于陽岐,人士往 來無不投之。驎之躬自供給,人人豐足。凡人致贈,一無所受。

 

《搜神後記.桃花源》雖未錄劉子驥欲往桃花源事,惟同篇承接「劉驎之」條曰: 

 

南陽劉驎之,字子驥,好遊山水。嘗採藥至衡山,深入忘反。見有一澗水,

水南有二石囷,一閉一開。水深廣,不得渡。欲還,失道;遇伐薪人,問 徑,僅得還家。或說囷中皆仙方、靈藥及諸雜物。驎之欲更尋索,不復知 處矣。

 

緊接其後還有「穴中人世」條曰: 

 

長沙醴陵縣有小水一處,名梅花泉。有二人乘船取樵,見岸下土穴中水逐 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水流,上有深山,有人跡,異之。乃相謂曰:「可試 如水中,看何由爾?」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纔容人。行數十步,便 開明朗,然不異世間。

 

《搜神後記》為晉代干寶(286-336)《搜神記》的續書,原題為陶潛所撰,惟書 中所記有元嘉十四年(437 年)、十六年(439 年)異聞,皆為陶潛死後之事,其 偽自不待辯。惟不論作者誰屬,《搜神後記》所記不乏晉朝遺聞,則無可疑。時 代相近的劉敬叔(?-468)《異苑》亦云: 

 

元嘉初,武陵蠻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蠻人入穴,見其旁有梯,因 上梯,豁然開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以怪。此蠻於路砍樹為記,

其後茫然,無復仿佛。

(7)

 

同時代的盛弘之《荊州記》、黃閔《武陵記》等,也有相關記載,內容皆與〈桃 花源記〉所述類近,可見民間的相關異奇傳說,在晉代頗為流行。 

 

《搜神後記》所載多為民間怪異故事,其中與《晉書》同錄劉子驥採藥衡山 遇仙境此一奇歷,當為晉、宋民間流行之傳聞。宋人葉夢得(1077-1148)《巖下 放言》云︰ 

 

(陶)淵明言:「劉子驥聞之欲往,不果。」子驥,見《宋書.隱逸傳》, 即劉驎之,子驥其字也。傳記子驥采藥衡山,深入忘返,見一澗水,南有 二石囷,其一閉一開,開者水深廣不可過。或說其間皆仙靈方藥諸雜物,

既還失道,遇伐木人,問徑,始能歸。後欲更往,終不復得。大類桃源事,

但不見其人耳。晉、宋間如此異亦頗多,王烈石髓亦其一也。

 

綜上推論,大概晉宋間名士尋幽探秘,如劉子驥衡山採藥得遇仙境之事,民間流 傳甚廣。後經世代相傳,內容略有變化。陶淵明〈桃花源記〉之故事藍本,當即 據此一民間故事而成。 

【題解】

 

〈桃花源記〉記敘武陵漁人在捕魚時,無意間進入一片桃花源,發現內裏是 一個安詳和樂、自給自足的美好世界。漁人離去後,將經歷稟告太守,並帶人再 度往尋,卻發現路徑已迷失,桃花源從此成為了一個謎題。 

 

「桃花源」為全文重點,其意義應如何理解,關乎文旨之詮釋,值得重視。

綜而論之,歷來考辨「桃花源」所指者,概有「神仙」、「紀實」與「寓意」諸說,

不一而足。

主張「紀實」者,認為桃花源並非虛構,如鄭文焯(1856-1918)批、日人 橋川時雄(1894-1982)校補之《陶集鄭批錄》曰: 

 

考六朝時,士君子頗有喜異聞之風,桃花源亦是當時喧傳之異聞,而陶公 聆此,乃為記錄之。

 

然則〈桃花源記〉所述,當有其地其事。惟桃花源究在何地,古今異説紛紜,計 有湖南省桃源縣、靈寶市、常德市,以及江蘇省鎮江市、陝西省商洛市、湖縣諸 說,詳參龔斌《陶淵明集校箋》;《積學與涵泳──中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第

(8)

124 篇〈桃花源記〉中,注釋者亦作了詳盡分析,此不贅論。其中,陳寅恪(1890-1969)

〈桃花源記旁證〉博引《水經注》、《元和郡縣志》等地理著作,推論陶淵明所言

「避亂桃源」者,乃當時實有之事、實有之地。所謂桃花源者,實為塢堡,地在 陝西,非在湖南。所避之秦,實指苻秦,而非嬴秦也。陳氏所論,臚列事實,相 較其他明顯附會之說可信,學術影響亦大。惟誠如唐長孺(1911-1994)《魏晉南 北朝史論叢續編.讀〈桃花源記旁證〉質疑》所言:

武陵是否真有如〈記〉中所述的桃花源,可以不必指實,因為這畢竟是一 篇寓意文。但作者說故事發生在武陵,假使作者不是完全出於虛構,我們 沒有理由把它移到北方;假使完全出於虛構,那麼東西南北任何一地都可 由作者自由指定,沒有必要加以考證。

是所謂「紀實」之說,皆不免於刻舟求劍,諸家再費力加以考證,亦實在無補於 事。故此,清人沈德潛(1673-1769)《古詩源》評之曰:「此即『羲皇之想』也。

必辨其有無,殊為多事。」

 

至於主「神仙說」者,則視桃花源為仙鄉,以為〈桃花源記〉旨為記述仙人 之事,與當時流行的志怪小說無異。例如王維(692-761)〈桃源行〉云︰「初因 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劉禹錫(772-842)〈桃源行〉亦云︰「俗人毛 骨驚仙子,爭來致詞何至此。」「仙家一出尋無蹤,至今水流山重重。」陶澍

(1779-1839)《靖節先生集》亦引唐人康駢(生卒年不詳)曰:「淵明所記桃花 源,今鼎州桃觀即是其處。自晉宋以來,由此上昇者六人。」其說之無稽,毋庸 多辯。蘇軾(1037-1101)〈和桃源詩.序〉則論曰︰ 

 

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考淵明所記,止言先世避秦亂來此,則漁人所見,

似是其子孫,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殺雞,作食』,豈有仙而殺者乎?……

舊説南陽有菊水,水甘而芳,民居三十餘家,飲其水皆壽,或至二三百歲。

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見五世孫者,道極險遠,生不識鹽醯,而溪中多枸杞,

根如龍蛇,飲其水故壽。近歲道稍通,漸能致五味,而壽益衰。桃源蓋此 比也歟?

歷來言桃源,頗有視之為仙境者,蘇軾認為此風多過其實,其說固是,惟考其所 論,亦頗覺傳奇。考陶淵明〈與子儼等疏〉:「天地賦命,生必有死。」〈神釋〉

詩云:「三皇大聖人,今復在何處?彭祖愛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賢 愚無復數。」〈連雨獨飲〉詩云:「運生會歸盡,終古謂之然!世間有松喬,於今 定何間?」其詩文言之鑿鑿,可見陶淵明認為自古以來,人必有死,不相信世間 有赤松子、王子喬等不死的神仙,對仙境亦不嚮往。 

 

(9)

「紀實說」與「神仙說」均未足信,論者多以為「桃花源」純屬子虛烏有,

不過是陶淵明借避秦喻避宋之寄寓,以合其隱逸之理想。宋人趙與時(1172-1228)

《賓退錄》曰︰

靖節所記桃花源,人謂桃花觀即其處,不知公蓋寓言也。

洪邁(1123-1202)《容齋隨筆》亦云︰

予竊意桃源之事,以避秦為言,至云「無論魏晉」,乃寓意於劉裕,託之 於秦,借以為喻耳。

明人黃文煥《陶詩析義》又云︰

此憤宋之說也。事在太元中,計太元時晉尚盛,元亮此作,當屬晉衰裕橫 之日,借往事以抒新恨耳。觀其〈記〉曰:「後遂無問津者。」足知為追 述之作。觀其〈詩〉曰:「高舉尋吾契。」蓋以避宋之懷匹避秦也。避秦 有地,避宋無地,奈之何哉!篇內曰「無論魏晉」,而況宋乎?曰『皆歎 惋』,悲革運之易也。……漁人事或以為神仙,東坡以為隱者子孫,此俱 不必辨,元亮之意總在寄託,不屬炫異。

又清人衛炳鋆(生卒年不詳)〈題桃花源詩碑並序〉曰︰

淵明〈桃花源記〉,解者紛紛,率多附會。惟不仕偽宋一説,深得靖節本 懷。其詩云「雖無紀歷志」,不屑臣宋之意顯然。

諸家皆以為陶淵明憤恨劉裕篡位,恥為宋臣,遂作〈桃花源記〉,借避秦以喻避 宋,彰明其恥仕二姓之意。

惟〈桃花源記〉既謂「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不知」殆寓不屑之意,然 則陶淵明所欲避者,不止暴秦,兩漢、魏晉亦同在此列。觀其〈贈羊長史〉詩云:

「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黃虞。」又〈時運〉詩云:「黃唐莫逮,慨獨在余。」〈與 子儼等疏〉曰:「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可知 陶淵明心所嚮往者,乃羲黃唐虞之世,而三代以降則殆無不欲避之者。王安石

(1021-1086)〈桃源行〉曰:「重華(虞舜)一去寧復得?天下紛紛幾經秦!」

指出虞舜以後,暴君屢出,又豈止一個秦朝!可謂深得陶淵明之旨。清人馬墣《陶 詩本義》亦云:

(10)

淵明一生心事,總在「黃唐莫逮」,其不欲出之意蓋自秦而決,故此詩一 起即曰:「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其託避秦人之言,曰:「乃不知有 漢,無論魏晉。」是自露其懷確然矣,其胸中何嘗有晉?論者乃以為守晉 節而不仕宋,陋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所論甚是。諸家執著於避秦即所以避宋,猶不免於一偏之見。陶淵明固欲避宋,

然又何嘗不欲避晉?相對「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的桃花源,不論是晉是宋,

實皆無甚吸引。清人邱嘉穗(生卒年不詳)《東山草堂陶詩箋》曰:

設想甚奇,直於污濁世界中另闢一天地,使人神遊於黃、農之代。公蓋厭 塵網而慕淳風,故嘗自命為無懷、葛天之民,而此記即其寄託之意。如必 求其人與地之所在而實之,則鑿矣。

可謂得之。

綜上而論,所謂「桃源」,不過是陶淵明對和平恬靜、簡樸自然此一理想社 會的寄寓。楊清之先生〈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關於「桃花源」的重新審 視〉(《銅仁學院學報》2015 年第 1 期,又收入《潯陽論陶》)一文,嘗論「桃源」

一名與作者「陶淵明」之關係曰:

 

關於「桃源」之名,頗見作者之用心。可以肯定,「桃源」並不是現實中 所存在的某一地名,而是陶公著意虛設、用以寄意的文學表述方式。「桃 源」會讓人聯想到《詩經》中有《周南.桃夭》一詩,其首章曰:「桃之 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所描寫的景象,能給人以燦爛、

熱烈、生機勃勃等強烈感受。此詩當然不是寫歸隱,而是描寫女子出嫁時 的喜慶場景,但是,因為詩中有「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二句,陶公在此 正是巧妙地借用其意:「之子」,借指自己;「歸」則指自己從官場到田園 的「歸隱」,意思是說,美麗的桃源正是適合我歸隱安家之所。因此,其 對桃林的描寫極具浪漫色彩:「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 華鮮美,落英繽紛。」如此純美之景,塵俗間是很難見到的,故「漁人甚 異之」。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桃花源記》中還寫道:「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 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這一「光」字也頗有玄機,「光」者,「明」也;

又,「桃」與作者之姓「陶」音相諧,「源」與「淵」音同。那麼,「桃源」

之「光」的描寫,竟然暗含「陶淵明」三字,是偶然的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筆者認為,這應是作者有意在此著上自己的標識。

 

(11)

 

案:楊說頗有啟發,惟所謂「『桃』與作者之姓『陶』音相諧,『源』與『淵』音 同」,「相諧」與「音同」所指,似當互易。如此,在外世看來「髣髴若有『光』」

之「桃源」,正隱含了作者「陶淵明」三字;又「陶淵明」於晉亡後改名為「陶 潛」,「潛」有潛藏之意,亦與在「桃源」中避世之「隱士」相契合。據此而論,

這個在外世看來「髣髴若有『光』」之「桃源」,是陶淵明在亂世中安慰心靈的一 點光明,寄寓了他對和平恬靜、簡樸自然此一理想社會的嚮往;它不在現世,就 在「陶淵明」自己內心之中。又「陶」作形容詞解時,亦有「樂」義(用如「陶 春」、「陶欣」、「陶煦」等詞)。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詩云:「何以稱這情,

濁酒且自陶。」用的正是這個意思。也許,「桃源」就是「陶源」,也就是「樂土」, 是「濁酒且自陶」的陶淵明在濁世裡苦中作樂的一種寄寓吧?

〈桃花源詩〉末句云:「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 契。」慨嘆塵世俗人不明白自己,只能乘清風去尋找「吾契」。《詩經.魏風.碩 鼠》曰: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誓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 樂土,爰得我所。

 

陶淵明以〈桃花源記〉表達對虞舜以後歷代執政者的厭棄,正與〈碩鼠〉一詩之 旨相近;至於〈碩鼠〉詩所謂「爰得我所」之「樂土」,則恰如〈桃花源詩並記〉

「高舉尋吾契」之「桃源」,同樣是對苛政與亂世不滿,寄望遠離塵囂、回復自 然之寓矣。此一樂土何在?《老子》第八十章曰︰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 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陶淵明之世外桃源,與老子心目中之理想世道,實無二致。其實,世人若能安貧 樂道,內心清靜寡欲,無為不爭,生活自然恬淡自在,知足常樂,處處皆可以是

「桃花源」也。

(12)

【文章結構】

段落 段意 主旨

第一段 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經過

 時間:晉太元中

 地點:武陵郡

 經過:緣溪而行,忽逢桃林,盡處有山,

山有小口,彷彿有光,捨船而入。

引入主題。交代漁人發現桃 花源的時間、地點、經過與 沿途所見的奇麗景色,使人 讀來有似假還真之感,收到 引人入勝之效。

第二段 漁人在桃花源中的見聞

 桃源環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 田、美池、桑、竹之屬,阡 陌交通,雞犬相聞。

 居民形象: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 垂髫,怡然自樂。

 居民表現:初見漁人,乃大驚;後熱情 招待,設酒、殺雞、作食。

各家各戶,咸來問訊,復延 返家,皆出酒食。

 避世源由: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 人至此,再不復出,遂與外 人間隔,不知今是何世。

全文重心。具體描寫桃花源 中的自然環境與當地居民 的純樸善良,繪出一片和樂 閒適的景象,使人心生嚮往 之情。

此外,通過漁人與當地民眾 的交往與對談,詳細交代桃 源中人來到桃花源的時間 與原因,再次加強文章的合 理性,令人更覺疑幻似真。

第三段 漁人出桃花源後的發展

 漁人表現:處處誌之,詣太守,企圖帶 外人闖入桃源。

 太守表現:馬上遣人隨漁人前往桃源,

尋向所誌,惟迷不復得路。

 眾人表現:劉子驥曾欲前往桃源,未及 成行,即因病辭世,桃源從 此無人問津。

全文總結。通過漁人懷有機 心的舉動,突出桃源中人的 純樸善良;並將之與首段漁 人忘我而入境形成強烈對 比。總之,不論漁人、太守、

劉子驥的尋訪,皆是有意為 之,結果眾人皆尋訪不得,

桃花源再度與世隔絕,成為 後人疑幻似真的傳說。

文末又加入史實人物劉子 驥之事,進一步加強文章的 可信性,令人愈覺懸疑。

(13)

【學習重點】

1. 瞭解本文的寫作背景,初步認識魏晉時期的興衰發展,增長歷史知識。

2. 瞭解儒、道思想乃中華文化的核心,以及道家思想對傳統文化的影響。

3. 認識陶淵明生平及其思想要點,並將之與儒家學說相比較,檢討兩種人生態 度異同與優劣。

4. 瞭解「桃花源」所指為何,將之與古今中外其他理想世界模式互相比較,反 思自己對理想社會的期望,以及與之相應的個人義務。

5. 通讀篇章文意,辨識其字形字音,以及其與粵語之關係,提升閱讀古文之興 趣與能力。

6. 鑒賞本篇語言,掌握其敘事摹物、寫景抒情、簡練準確的白描手法,避免行 文累贅。

7. 分析本篇結構,掌握其層層遞進、善用對比、虛景實寫的敘事技巧,學習懸 疑故事的舖排手法。

8. 重溫本篇所見修辭,例如頂真、借代、對比、映襯、象徵、寄寓等,並嘗試 自行造句,提升語文表達能力。

9. 指出與本篇相關的文學作品、名言與典故,背誦全文或其中佳句,藉以豐富 個人涵養。

10. 根據篇章所述,比較古今思想與文化之異同,鞏固通識及思辨能力。

11. 閱讀延伸篇章,並加以比較,訓練多角度思考,以及觸類旁通的能力。

【教學方法舉隅】

1. 以「桃花源」為主題的創作,如繪畫、詩歌、小說、戲劇、音樂、電影、電 視劇、專題節目、遊戲軟體,以至於生活常見的店舖名稱等,多不勝數,教 師可多元並用,引起學生興趣。例如:

類別 相關作品

繪畫 宋.馬和之〈桃源圖〉

清.王翬〈桃花魚艇圖〉

詩歌 唐.李白〈古風〉

唐.王維〈桃源行〉

(14)

唐.張旭〈桃花谿〉

唐.韓愈〈桃源圖〉

唐.劉禹錫〈桃源行〉

宋.梅堯臣〈桃花源詩〉

宋.蘇軾〈和桃源詩〉

宋.王安石〈桃源行〉

書法 元.趙孟頫〈題桃源圖〉(行書)

舞台劇 《暗戀桃花源》(賴聲川編導)

《只有桃花源》、《只有桃花源(校園版)》(賴聲川編導)

電視劇 《桃花源記》(盤石導演,恬妞等主演)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楊冪、趙又廷等主演)

《學院傳說之三生三世桃花源》(任言愷、張雅欽等主演)

電影 《暗戀桃花源》(林青霞等主演)

《桃源驚夢》(騰格爾等主演)

流行曲 譚詠麟《世外桃源》

騰格爾《桃花源》

羽泉《桃花源》

蔡依林《桃花源》

宋茜《桃花源》

白百何、井柏然《明天你會在哪裡》(電影《捉妖記》插曲)

溫卓妍、鄭君熾《桃花源》(電影《捉妖記》粵語插曲)

遊戲軟體 《桃花源記》、《桃花源記貳》

案:以上舉例,旨為說明與「桃花源」相關之創作豐富多樣,教師除直接引 用實例外,更可鼓勵同學自行創作,繪畫、作文、編曲、填詞、排舞、構思 遊戲人物等,但凡能有效引起學習興趣者,無一不可考慮。

2. 人類對於理想世界的追求,不分古今時空,也沒有中外地域之別。除了陶淵 明「桃花源」此一寄寓外,東方還有老子「小國寡民」、孔子「大同世界」、

佛家「極樂世界」,西方亦有柏拉圖的「理想國」,還有「烏托邦」、「香格里 拉」,以至於小說《格列佛遊記》、《愛麗絲夢遊仙境》、《綠野仙蹤》等,都可 援引為例,加以比較,探討其文化異同。

3. 展示現實中與桃花源相關或有此美譽的旅遊景點圖片,如湖南省常德桃源縣 桃花源旅游區、安徽省黟縣桃花源長廊、浙江省紹興上虞市長塘鎮桃園村、

重慶市酉陽縣桃花源區,臺灣臺中市武陵農場、屏東縣瑪家鄉桃花源等,輔 以簡單講解,加深學生印象,提升閱讀興趣,並鞏固其歷史知識與通識能力。

(15)

4. 請同學描述其曾見過最美的地方,或最嚮往一遊的地方,互動討論,促進師 生關係。

5. 鼓勵同學畫出自己心目中「桃花源」的模樣,提升學習興趣。

6. 請同學分享自己放鬆身心的方法,以及舒緩精神壓力的好去處,說明身體休 息與精神逍遙,同樣重要,凡事要量力而為,但也不應偏頗。

7. 以陶淵明的生平經歷作引入,列舉歷史上不同「隱士」的遭遇,或生活中為 追求理想而淡泊功名者的實例,引導同學討論其生活態度與相應之得失利弊,

從以比較儒道文化之異同。

8. 故事中,桃源居民純樸善良、溫和親切,熱情招待漁人,最後卻反遭背信棄 義的漁人出賣。應怪村民愚蠢?抑或漁人無恥?不妨引導同學們分享看法,

從而訓練其逆向思維,並作品德輔導。

9. 請同學說明自己心目中「理想社會」的內涵,將之與本篇內容相比較,並加 以品德輔導,闡釋不同人生道理,如實現理想需要奮鬥(夢想、理想與幻想 之別)、權利與責任之關係等。

10. 請同學說出他所知道與「桃花」相關的成語、詩文或典故(如《詩經.周南.

桃夭》),溫故知新,鞏固所學。

11. 講解詞義時,斟酌輔以古文字形為據,亦可加強學生印象,提升學習興趣。

12. 以本篇課文「咸」、「尋」等文言詞語為例(參本講義「注釋」部分第 25 與 46 條),輔以其他古文例證,說明粵語保留有大量古音古義;甚或請同學輪 流以廣東口語翻譯〈桃花源記〉,並請其他同學評鑒,從而增進學習的趣味,

並提升其通識與表達能力。

13. 請同學以「某地遊記」為題,練習以「步移法」來撰寫記敘文,將文本導讀 與作文訓練相互結合。

14. 指出〈桃花源記〉乃陶淵明據當時民間傳說之改編創作,鼓勵同學嘗試自行 改編或續寫〈桃花源記〉,以訓練其創意思維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學以致用。

(16)

【文本導讀】

晉 太 元 1 中 , 武 陵 2人 捕 魚 為 業 3。 緣 4溪 行 , 忘 路 之 遠 近 。 忽 逢 桃 花 林 , 夾 岸 數 百 步 , 中 無 雜 樹 , 芳 草 5 鮮 美 , 落 英 6 繽 紛 7。 漁 人 甚 異 之 , 復 前 行 , 欲 窮 8 其 林 。 林 盡 水 源 , 便 得 一 山 。 山 有 小 口 , 髣 髴 9 若 有 光 。 便 捨 船 , 從 口 入 。

初 極 狹 , 纔 1 0 通 人 。 復 行 數 十 步 11, 豁 然 1 2開 朗 。 土 地 平 曠 , 屋 舍 儼 然 1 3。有 良 田、美 池、桑、竹 之 屬 1 4,阡 陌 交 通 1 5,雞 犬 相 聞 1 6。 其 中 往 來 種 作 , 男 女 衣 著 , 悉 如 外 人 1 7; 黃 髮 1 8、 垂 髫 1 9, 並 怡 然 2 0 自 樂 。 見 漁 人 , 乃 大 驚 。 問 所 從 來 , 具 答 之 2 1。 便 要 2 2 還 家 , 設 酒

2 3、 殺 雞 、 作 食 2 4。 村 中 聞 有 此 人 , 咸 來 2 5 問 訊 2 6。 自 云 先 世 2 7 避 秦 時 亂 , 率 妻 子 、 邑 人 2 8, 來 此 絕 境 2 9, 不 復 出 焉 , 遂 3 0 與 外 人 間 隔

3 1。問 今 是 何 世,乃 不 知 有 漢,無 論 魏、晉。此 人 一 一 為 具 言 所 聞 3 2, 皆 歎 惋 3 3。 餘 人 各 復 延 3 4 至 其 家 , 皆 出 酒 食 3 5。 停 數 日 , 辭 去 。 此 中 人 語 云 :「 不 足 為 外 人 道 也 。 」

3 6 出 , 得 其 船 , 便 扶 向 路 3 7, 處 處 誌 之 3 8。 及 郡 下 3 9, 詣 太 守

4 0, 說 如 此 。 太 守 即 遣 人 隨 其 往 , 尋 向 所 誌 , 遂 迷 不 復 得 路 。 南 陽 4 1 劉 子 驥 4 2, 高 尚 士 4 3也 ; 聞 之 , 欣 然 規 往 4 4, 未 果 4 5, 尋 4 6 病 終 。 後 遂 無 問 津 4 7 者 。

注釋

1. 太元: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年號(376-396),共二十一年。《藝文類聚》本作「太 康」,則為西晉晉武帝司馬炎年號(280-289)。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曰:

「《桃花源詩》云:『奇蹤隱五百』,自秦至西晉太康中,約五百年,至東晉太 元則又過百年矣,似作『太康』為是。然文中所云劉子驥乃太元中人,則作

『太元』為是。或劉子驥尋訪桃花源,並非漁人當時之事。姑存疑。」

2. 武陵:晉郡名,在今湖南常德市。

3. 捕漁為業:李善《文選注》曰︰「漁人姓黃,名道真。」《太平御覽》卷四十 九引《武陵記》云:「武陵山,中有秦避世人居之,尋水號曰桃花源,故陶潛 有《桃花源記》。」另外一條又記曰:「昔有臨沅黃道真,住黃聞山側釣魚,

因入桃花源。陶潛有《桃花源記》。今山下有潭,立名黃聞,此蓋聞道真所說,

遂為其名也。」姑備一説。《藝文類聚》本無「為業」二字,亦通。

4. 緣:沿着,順着。《說文》:「緣,衣純也。」段玉裁注云:「此以古釋今也。

古者曰衣純,見經典;今曰衣緣。緣,其本字;純,其叚借字也。緣者,沿

(17)

其邊而飾之也。」「緣溪行」,《藝文類聚》本作「從溪而行」。

5. 芳草:香草。《說文》:「芳,香艸也。」段玉裁注云:「『香艸』當作『艸香』。」

一本作「香華」,「華」通「花」,與下句「落英繽紛」詞義重複,恐非。

6. 落英:英,花。《說文》:「英,艸榮而不實者。」落英,即落花。一說,指初 開的花,亦通。《爾雅.釋詁》:「落,始也。」屈原《楚辭.離騷》:「朝飲木 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諸家或以為落花不可充饑,遂釋「落英」

為「初花」,即蓓蕾。游國恩《離騷纂義》曰:「此二句『墜露』、『落英』本 為對文,詞恉顯義,無待深求。」

7. 繽紛:形容繁多紛亂之貌。

8. 窮:盡。

9. 髣髴:同「仿佛」,似乎,形容隱約疑幻之貌。

10. 纔【○ tsoi4 才;○ cái】:通「才」,副詞,指僅僅、只能。段玉裁《說文解 字注》於「纔」字下云:「今用爲才字,乃淺義引伸。」又注「才」字云:「凡 才、材、財、裁、纔字,以同音通用。」《漢書.賈山傳》:「然身死纔數月耳,

天下四面而攻之,宗廟滅絕矣。」

11. 復行數十步:《藝文類聚》本作「行四五十步」,《太平御覽》本作「行四五步」。 12. 豁然:形容頓時開闊之貌。《說文》:「豁,通谷也。」段玉裁注云:「引申爲

凡疏達之偁。」然,文言語末助詞,表示狀態。

13. 儼【○ jim5 染;○ yǎn】然:形容整齊之貌。《爾雅.釋詁》:「儼,敬也。」

本指恭敬莊重,引申而有一絲不苟、整齊嚴謹之意。

14. 屬:類。

15. 阡陌交通:《說文》:「阡,路東西爲陌,南北爲阡。」阡陌,泛指田間分界道。

曹植〈送應氏〉詩二首之一:「遊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交通,交錯相通。

16. 雞犬相聞:此句意本《老子》八十章︰「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 死,不相往來。」從「土地平曠」至「雞犬相聞」句,《藝文類聚》本作「邑 室連接,雞犬相聞」,《太平御覽》〈果部四〉作「邑屋連接,雞犬相聞」,〈道 部五〉則作「屋宇連接,雞犬相聞」。

17.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此謂男女衣著與晉時流行服裝不同,似為方外或塵外 的人。〈桃花源詩〉曰:「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奇蹤隱五百,一朝敝 神界。」「借問游方士,焉測塵囂外。」知桃源中人雖避秦亂已歷五百餘年,

惟衣著則與五百年前無異;至於桃源外的世人,服飾早經數變,故深覺桃源

(18)

中人衣著打扮與別不同,猶如世俗以外的人。然則此處所謂「外人」,不應簡 單視為「外邊的人」,以免誤會(某些注本釋此處「外人」為「外邊的人」,

謂洞內村民之衣著,蓋與洞外一般農民無別,大謬!);而下文「與外人間隔」、

「不足為外人道」之「外人」,則指桃源以外的人,意義與此不同。

18. 黃髮:指代老人。人老體衰,髮色轉黃,繼而變白,故稱。《詩經.魯頌.閟 宮》:「黃髮台背,壽胥與試。」鄭玄箋云:「並壽徵也。」曹植《靈芝篇》:「黃 髮盡其年。」

19. 垂髫【○ tiu4 條;○ tiáo】:指代兒童。古時兒童不束髮,頭髮下垂,故云。

髫,小童下垂的頭髮。《說文》:「髫,小兒垂結也。」《文選.潘岳〈藉田賦〉》:

「被褐振裾,垂髫總髮。」

20. 怡然:形容喜悅、自在之貌。從「其中往來種作」至「並怡然自得」句,《藝 文類聚》本作「男女被髮,怡然並足」,《太平御覽》本僅「男女衣著悉如外 人」一句。

21. 具答之:之,代指當地民眾。具【○ goey6 巨;○ jù】,副詞,完備、詳盡,

指漁人具體詳盡地回答村民所問。一說,「具」通作「俱」【○ koey1 拘;○ jù】,都、全部,指漁人一一回答村民所問。《說文》:「俱,偕也。」段玉裁 注云:「俱,皆也。『皆』各本作『偕』,字之誤也,今正。」此處「具」字兩 解均可,惟讀音則異,宜加注意。

22. 要【○ jiu1 邀;○ yāo】:同「邀」,邀請。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追 問何時會,要我以陽春。」

23. 設酒:陳酒。設,陳也。魏晉習語。《世説新語.雅量》:「羊曼拜丹陽尹,客 來蚤者,並得佳設。」《晉書.孫登傳》:「所經家或設衣食者。」

24. 作食:作飯。食,飯,傳統慣讀去聲【○ dzi6 嗣;○ sì】,惟今人多如字讀 為飲食之食。案:傳統「食」字入去兩讀,往往有辨義作用。孫玉文〈論「食」

的音變構詞〉(《古漢語研究》1999 年第 4 期)詳考古籍中「食」字入去兩讀 之情況,總結曰:「由古注家給古書正文及注中相鄰出現的『食』字的音注與 不注,以及注甲音還是注乙音,可知『食』讀入聲義為:(1)吃,(2)食物;

讀去聲義為:(1)供養,給……吃,(2)飯。」此處「作食」與前文「設酒」、

「殺雞」並舉,按文意,「食」似當指作「飯」,讀作去聲【○ dzi6 嗣;○ sì】;

若視作一般食物,則可讀為入聲【○ sik9 蝕;○ shí】,惟此解與「殺雞」之 意重複,恐非5

       

5 黃坤堯教授《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古文觀止》亦認為本文「作食」之「食」指吃飯,惟又認 為「食」之入去兩讀,當區別以動、名詞之辨義作用,「作食」之「食」為動詞,故應讀如字;

(19)

考古籍「食」字入去兩讀之情況,相當複雜,有時並不易判斷。與本文「作 食」之意相近,《論語.述而》:「飲疏食,飲水。」陸德明《經典釋文》注云:

「食,如字,謂菜食也。一音嗣,飯也。」若視「食」為一般菜食,可如字 讀入聲之食;若釋作飯,則應讀作去聲「嗣」音。他如《周易.井.九五》

王弼注:「不食不義。」《左傳.襄公五年》:「無食粟之馬。」《禮記.檀弓》

鄭玄注:「是夢坐兩楹之間而見饋食也。」《莊子.德充符》:「既受食於天。」

《經典釋文》並注云:「食,如字,又音嗣。」又《儀禮.喪服》:「疏食水飲。」

《經典釋文》注曰:「食,音嗣,又如字。」《莊子.德充符》:「天鬻者,天 食也。」《經典釋文》注曰:「食,音嗣,亦如字。」其中諸「食」字,諸家 或讀去聲,或讀入聲,看法不一。

25. 咸來:都來。咸,都,全部。《說文》:「咸,皆也,悉也。」粵語至今仍保留 此用法,惟多俗寫作「冚」。

26. 問訊:同義複辭,表示探問。《說文》:「問,訊也。」「訊,問也。」

27. 先世:先人、祖先。

28. 妻子邑人:妻子,指妻室與子女,不獨妻子一人。邑人,同鄉的人。《藝文類 聚》、《太平御覽.道部五》本作「率妻子來此」,《太平御覽.果部四》本作

「率妻子家此」,俱不言邑人。

29. 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

30. 遂【○ soey6 睡;○ suì】:副詞,就,於是,終於。下文「遂迷不復得路」、

「後遂無問津者」之「遂」,與此同意。

31. 與外人間隔: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藝文類聚》本作「與外人隔絕」,《太 平御覽》本作「與外隔」。龔斌《陶淵明集校箋》認為:「『隔絕』為魏晉常語。

《三國志.魏書.閻溫傳》:『河右擾亂,隔絕不通。』王徽之《書》:『湖水 泛漲不可渡,遂復隔絕。』作『隔絕』是。」案:「間隔」與「隔絕」同義,

「隔絕」為魏晉常語,惟前文已謂「絕境」,疑作者避免犯複,遂改作「間隔」。 32.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此人,指漁人。具【○ goey6 巨;○ jù】,副詞,詳

備,指漁人詳述自己見聞。言,陳述、敘說。《史記.高祖本紀》:「高祖適從 旁舍來,呂后具言客有過。」

33. 歎惋【○ wun2 碗;○ wǎn】:同義複辭,表示驚訝、感歎。《玉篇》:「惋,

驚歎也。」

34. 復延:復,再,又。延,延引,約請。成公綏〈延賓賦〉:「延賓命客,集我 友生。」

(20)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酒食【○ 如字讀為飲

《經典釋文 前文注24 既:已經。

徐灝《說文 骨文作

「契文象人 扶向路:扶 夾門樞。」

門。」扶路 虛而今也實 誌之:留下 段玉裁《說 記也。』《 作志,則志 識』一字,

來動詞的 記」。 及郡下:及 作 形,羅 武陵郡。

詣太守:詣 長處拜候請 神後記》本 謂當時太守 南陽:晉郡 劉子驥【○ 遊山水,嘗 高尚士:高 規往:計劃

《魏書.孟 傳〉:『我本

dzi6 嗣;○ 飲食之食,惟 文》注曰:「

「作食」下

《說文》:「 文解字注箋

、 、 諸 人食已,顧 扶,沿着,

」《晉書.謝 路,即沿路 實。」向路 下記號。《說 說文解字注

哀公問》注 志者,記也

,古衹有一

「誌」與前

及,達。《說 羅振玉《增

詣【○ nga 請教。太守 本作:「及郡 守為劉歆,

郡名,在今

kei3 暨 嘗採藥至衡 高雅的讀書 劃前往。規 孟表傳》:『 本相投,規

sì】:「酒 惟傳統則慣

「食,音嗣 下所引。

既,小食也

》:「小食易 諸形,象人背 顧左右而將去

順着。晉時 謝安傳》:「

。向,過去 路,指先前所

說文》:「誌

》於「志」

注曰:『志 也,知也。…

字一音。」

前面助詞「所

說文》:「及 增訂殷虛書奏

i6 藝;○

【○ sau3 秀 郡,乃詣太守

惟此說於史 今河南南陽市

;○ jì】:劉 衡山,得遇仙 書人。

規,規劃。錢 云是叔業姑 規存性命。』

酒食」之「食 慣讀去聲。《

。」可證。

也。」段玉裁 易盡,故引

背對食器之 去之也。」

時習語。曹

(羊曇)嘗 去。《莊子.

所來的路。

,記誌也。

下注云:「

,讀爲識。

……今人分 下文「尋 所」字結合

及,逮也。从 奏考釋》曰

yì】,拜見 秀;○ shǒu

守,說如此 史無考,姑 市。

劉驎之,字 仙境。事蹟

錢鍾書《管 姑兒,為叔

』皆謂意圖

食」,指「給

《論語.為政 傳統「食

裁注云:「引 伸為盡也、

之貌。李孝定

曹植〈仙人篇 嘗因石頭大醉 山木》:「向

」字又作「

「《保章》注 識,知也 分『志向』一

向所誌」之 合後,合構成

从又,从人 曰:「象人前

。《說文》: u】,管理郡 此。太守劉歆 姑備一說。

字子驥,東晉 蹟詳見《晉書

管錐篇》曰 叔業所遣,規 圖也。」

給……吃」

政》:「有酒

」字入去兩

引伸之義爲盡

、已也。」案 定《甲骨文

篇〉:「玉樹 醉,扶路唱 向也不怒而

「志」、「識 注曰:『志,

。』今之識 一字,『識記 之「誌」,與

成名詞性結

人。」案:「

前行而又及

「詣,候至 郡城的最高長

歆,即遣人

晉南陽人,

書.隱逸傳

:「『規』字 規為內應。

之意,今人 酒食,先生饌

兩讀之辨,可

盡也、已也 案:「既」字 文字集釋》

樹扶道生,白 唱樂,不覺至 而今也怒,向

」,古無異訓 古文識。識 識字,……古 記』一字,

與此同意,惟 結構,猶指

「及」字甲骨 及之。」郡

至也。」指往 長官。此句 人隨之往。

隱居不仕 傳》。

字六朝常用

』又〈爾朱 人多 饌。」

可參

。」

字甲 曰:

白虎 至州 向也

訓。

識,

古文

『知 惟本

「標

骨文

,指

往尊

《搜

」直

,愛

,如 朱榮

(21)

45. 未果:未遂,未有實現。漢晉間常語。曹植〈與楊德祖書〉:「若吾志未果,

吾道不行。」《晉書.霍原傳》:「未果而病篤。」

46. 尋:副詞,頃刻,不久。宋代詞人程垓《蝶戀花》中有「尋日尋花花不語」

句,「尋日」指剛過去不久的日子,即昨日。粵語至今仍保留此用法。

47. 問津:津,渡口。《說文》:「津,水渡也。」《論語.微子》:「使子路問津焉。」

問津,本指詢問渡口所在,後泛指打聽問路,引申又有尋訪之意。由「既出」

至「問津者」句,《藝文類聚》本作「既出,白太守。太守遣人隨而尋之,迷 不復得路」,《太平御覽》本作「既出,白太守,遣人隨往尋之,迷不復得」,

俱無「南陽劉子驥」至篇末數句。

譯文

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有一位武陵郡人,以捕魚為生。(有一天,)他順着 溪流划船前行,也不知走了多遠路程,忽然遇見一片桃花林,夾着溪流兩岸生長,

長達幾百步,當中沒有雜生其他樹木,芳香的青草長得鮮嫩美麗,落花飄灑滿地。

漁人對眼前景象深感訝異,便繼續往前划去,想要走完整片桃花林。來到桃花林 盡處,也即溪水源頭,就看見一座山。山上有個小小的洞口,隱約似有亮光。漁 人於是下船,從洞口走進去。

起初洞口很狹窄,僅能容納一個人通過;再走幾十步以後,就忽然變得寬敞 明亮起來。那裏的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整齊排列;有肥沃的農田、漂亮的水池,

以及桑樹、竹林等等;田間的道路交錯通達,可以聽見雞鳴、狗吠的聲音。在那 裏來來往往耕作的人,不論男女,衣著都像是世外的人;不分年長、年幼,都顯 得很閒適自在的快樂樣子。當地人看到漁人,大吃一驚,問他從哪裏來,漁人一 一詳盡回答。他們於是邀請漁人到家中作客,備酒、殺雞、作飯來招待他。村裏 的人聽說來了位漁人,紛紛前來打探消息。他們自稱祖先為了逃避秦朝的禍亂,

帶著妻兒和鄉親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此不再外出,於是與外界斷絕了往 來。他們問漁人現在是甚麼朝代,竟然連漢朝也不知道,更不用說魏、晉了。漁 人便把自己在外界的所見所聞,一一詳述給他們聽,大家聽罷都感到十分驚訝和 感歎。其他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中作客,拿出酒菜來款待他。漁人停留 了幾天後,才告辭離去。當地的人叮嚀他說:「不必對外面的人提起這裏的事啊!」

漁人出了山洞,找到自己的船,便沿著先前來時的路回去,並處處留下記號。

一回到郡城裏,漁人就去拜見太守,稟報一切經過。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

尋找先前所留的記號,結果迷失了方向,竟再沒找到通往桃花源的路。南陽郡的 劉子驥,是個高尚的隱士,他聽到這消息後,很高興地要計劃前往。但他還沒成 行,不久就病死了。後來,就再也沒有人去尋訪桃花源了。

(22)

【賞析】

本文共分三段。首段引入主題,描寫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經過。文章一開頭只 用「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十九個字,已交代了 故事發生的時間、人物和地點,以「忘路」引入正題。話鋒一轉,「忽逢桃花林」, 只見沿途風光如畫,「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使「漁人 甚異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兩句,乃寫景妙筆,色彩絢麗,景色優美,猶 有陣陣清香從文章溢出,讀來尤覺驚豔。而漁人之「異」,一與「忽逢」一語相 應,突顯桃源之發現,本出於無意;二亦點出眼前風光美若仙境,非漁人尋常所 見之山水景致。僅寥寥數語,已把這條通往桃花源的道路渲染得空靈剔透、迷幻 不定,並襯托出漁人進入桃花源時恍惚迷離的精神狀態,以留為伏筆,與後文漁 人「便扶向路,處處誌之」此有意而為之態度作出對比。由此可見作者用筆之精 練,以及其構思佈局之巧妙。林中景色,尚且優美如此;林後景色,愈益引人遐 思。於是,讀者與漁人同「欲窮其林」,視野隨漁人往水源盡處而去,只見有一 山洞,「彷彿若有光」。「光」字下筆亦妙,既點出洞內定非尋常去處,亦暗示了 洞外世俗之陰暗,不禁引人入勝。至此,漁人急切心情自然而出,「便舍船,從 口入」,往光源走去,亟欲一窺洞內奇景。

第二段為全文重心,著力描寫漁人在桃花源中的所見所聞。通過小口狹道,

直到「豁然開朗」,頗有「山窮水盡,柳暗花明」之韻致,亦收引人入勝之效。

進入桃花源後,作者具體描寫桃花源中的自然環境,土地、屋舍、良田、美池、

桑竹、阡陌、雞鳴犬吠諸景,歷歷在目。然後,由遠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 中居民的往來種作、衣著裝束和怡然自得的生活,勾勒出一幅理想的田園生活景 象,一片和樂氣氛,令人不禁心生嚮往之情。最後,寫居民發現漁人後的反應,

由「大驚」而「問所從來」,由熱情款待到臨別叮囑,寫來情真意切,不落俗套。

其中,作者通過不同對比,以許多平凡中見驚奇的事物,處處突顯出桃花源的可 貴,像田地、房屋等,山外固然亦有,但桃花源中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是「良田」、「美池」,又與山外受戰亂影響的荒涼破敗景象不同;桃花源內「往 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怡然自樂」,不論打扮與生活狀 態,都與洞外處於重稅兵亂壓迫下的農民形成強烈對比。桃花源居民自先祖時逃 難至洞中,一直不再復出,突見外人闖入,雖覺疑慮與恐懼,但仍熱情招待,「各 延至家」,「皆出酒食」,其民風之純樸,人性之真率,殊為可貴。漁人離去前,

居民特別提醒「不足為外人道也」,叮囑漁人勿將桃源之事外洩,惟漁人始終辜 負期望,企圖妄帶外人再次闖入桃花源。兩相比較,洞內居民之溫和善良,洞外 俗人之鄙陋勢利,均可見其一斑。

末段為全文總結,描寫漁人出桃花源後的發展。先寫漁人出洞後,沿路「處 處誌之」,暗示其有意重來;「詣太守,說如此」,寫其違背桃源人「不足為外人

(23)

道也」的叮囑。不過,後來漁人、太守、劉子驥的尋訪,皆是有意為之,結果眾 人皆尋訪不得,桃花源再度與世隔絕,從此再無人問津,成為後人疑幻似真的民 間傳說。但是,陶淵明對這個和平恬靜、簡樸自然此一理想社會寄寓的「桃花源」,

卻始終沒有停止過追求,故他在〈桃花源詩〉末句剖露出「願言躡輕風,高舉尋 吾契」的心願,嚮往有一天真能在俗世中發現這片美好的「桃花源」樂土。

回顧全文,首段寫漁人「忘路」,在無心下「忽逢」發現通往桃源的路,「髣 髴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末段寫漁民「既出,得其船」,有意領人再訪舊 地,惟結果「不復得路」,桃花源突然消聲匿跡,杳然不知所蹤。這種神秘飄渺 的描寫,正突出了桃花源超凡脫俗的特點;「光」字既點出洞內非尋常去處,亦 暗示了洞外世俗之陰暗,下筆高妙。而這個在外世看來「髣髴若有『光』」之「桃 源」,「桃」、「陶」音同,「源」、「淵」相諧,「光」、「明」同意,正正隱含了作者

「陶淵明」三字;又「陶淵明」於晉亡後改名為「陶潛」,「潛」有潛藏之意,亦 與在「桃源」中避世之「隱士」相契合。所謂「桃源」,其實就是「陶源」,也就 是「樂土」的意思。桃源乃陶淵明在亂世裏苦中作樂、安慰心靈的一點光明,也 寄寓了他對這個理想社會與人間樂土的嚮往。至於通往桃源前之「船」與「路」, 亦帶有某種暗示作用,含蓄地透露出通往「世外桃源」的「路」,不可刻意力求,

要凝神忘我、順應自然;又以「捨船」象徵要拋棄物質、放下執著;如此,方有 機會到達「世外桃源」那種脫俗的理想境界。漁人不明其理,利慾薰心,竟不惜 出賣純樸善良、熱情招待自己的桃花源居民,不顧他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叮 嚀,甫返武陵郡,馬上向太守稟報桃花源的秘密,其品性之鄙俗無恥,令人厭惡。

「漁人」所象徵者,或即世上一眾追名逐利、背信棄義的「愚人」。綜此而言,

本篇寓事說理之手法,用字之一語相關,著實含蓄巧妙,予人無限聯想,文盡而 意無窮,饒有趣味。

另外,陶淵明行文簡練,淳樸渾厚,不事雕琢,讀來如口語般通俗流暢,親 切自然。例如第二段從桃花源的自然環境,一直寫到當地男女老少的衣著,以及 他們的精神狀態,如此豐富內容,寫來層層深入,次序井然,篇幅卻僅有一百餘 字,全無一句多餘說話。又如寫桃源中人驚見漁人,問其從何而來時,作者並無 重複交代漁人進入洞內經過,僅用「具答之」三字,已完全概括漁人之回應;後 漁人離開山洞,向太守描述桃花源內景象,亦僅用「說如此」三字,即已概括漁 人一切見聞。凡此可見作者遣詞用語之精練與準確,以及其概括能力之高妙,一 字一句,恰到好處。

〈桃花源記〉除了上述結構精審、對比突出、寓意高妙、語言簡練等特點外,

還用了虛景實寫的藝術手法,使人相信桃源仙境並非出於虛構,讀來疑幻似真、

恍惚迷離。首先,作者在文章一開頭即交代漁人發現桃花源的時間、地點、經過 與沿途所見的奇麗景色,將背景訂在晉孝武帝太元年間,使故事具有傳說的性質,

(24)

無從查考。此外,又通過漁人與當地民眾的交往與對談,具體交代桃源中人來到 桃花源的時間與源由,以及他們與漁人臨別時的特別叮嚀,合情合理,使人覺得 親切可信,加倍強化文章的真實感和說服力。文末又加入史實人物劉子驥之事,

安排眾人「不復得路」、「規往未果」等情節,讀來猶如傳記、歷史,又如寓言、

小說,虛虛實實,似有非有,益覺懸疑,耐人尋味,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效果與獨 特魅力。

【匯評】

宋.蘇軾〈和桃源詩.序〉:

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考淵明所記,止言先世避秦亂來此,則漁人所見,

似是其子孫,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殺雞作食,豈有仙而殺者乎?舊說南 陽有菊水,水甘而芳,民居三十餘家,飲其水,皆壽,或至百二三十歲。

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見五世孫者,道極險遠,生不識鹽醯,而溪中多枸杞,

根如龍蛇,飲其水,故壽。近歲道稍通,漸能致五味,而壽益衰,桃源蓋 此比也歟。使武陵太守得而至焉,則已化為爭奪之場久矣。嘗意天壤間,

若此者甚眾,不獨桃源。

宋.唐庚(1070-1120)《唐子西文錄》:

唐人有詩云:「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及觀淵明詩云:「雖 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便覺唐人費力如此。如〈桃花源記〉言:「尚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造語之簡妙。蓋晉人工造語,而淵明其尤 也。

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十︰ 

予竊意桃源之事以避秦為言,至云「無論魏晉」,乃寓意於劉裕,托之於 秦,借以為喻耳。

元.吳師道(1283-1344)《吳禮部詩話》:

愚早歲嘗題《桃源圖》云:古今所傳避秦,如茹芝之老,採藥之女,入海之 童,往往不少,桃源事未必無,特所記漁父迷不復得路者,有似異境幻界,

神仙家之云。此韓公所以有是言。愚觀翁慨然叔季,寤寐羲皇,異時所賦「路 若經商山,為我少躊躇。多謝綺與角,精爽今何如」,慕向至矣。其於桃源 固所樂聞,故今詩云:「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願言躡輕風,高舉尋 吾契。」於此可以知其心。而事之有無,奚足喻哉?頗與前輩之意相發。

(25)

明.黃廷鵠(生卒年不詳)評註《詩治》卷十一:

按桃源事入詩文自佳。篤而論之,似先生所託爾。其山川非絕徼外,何能 隔絕人世,不被搜尋乎?其人宜多壽,而生育又繁,數頃之田,何以常贍 而無爭乎?以釜甑爨,以鐵耕,及麯蘖、俎豆、衣裳等,何以相續不絕乎?

若非仙非魅,胡由得來?

明.張自烈(1597-1673)輯《箋註陶淵明集》卷五:

或謂淵明借此發揮胸次,非真述其事,大抵渔人不近俗,故托言渔人。「緣 溪」一段,行止自如,懶懶散散,須看他是何等人品。「開朗」一段,是 說蕭野氣象,即在人間,故曰「悉如外人」。獨言避秦,秦之先三代也,

明明自謂與三代相接,是即所謂「羲皇上人」之意。此語殊不呆滯,但本 記字字可悟,更須言外遇之。如「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此數句須看一個「忘」字,一個「忽」字,隱然說人到忘處,百慮都盡,

便忽有會意處也。「屋舍儼然」以下忽綴一語云:「見漁人,乃大驚,問所 從來。」此正文字絕處逢生法。惝怳變幻,另開一逕,纔轉出「設酒作食」

一段光景。末段云太守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又寓言凡 人事境閱歷以無意適逢為至,著意便迷惑矣,與莊氏異哉象罔乃得同旨。

結句「後遂無問津者」,冷諷世人,悠然不盡。

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 

桃源人要自與塵俗相去萬里,不必問其為仙為隱。靖節當晉衰亂時,超然 有高舉之思,故作記以寓志,亦《歸去來辭》之意也。

清.邱嘉穗(生卒年不詳)《東山草堂陶詩箋》:

設想甚奇,直於污濁世界中另闢一天地,使人神遊於黃、農之代。公蓋厭 塵網而慕淳風,故嘗自命為無懷、葛天之民,而此記即其寄託之意。如必 求其人與地之所在而實之,則鑿矣。

清.方東樹(1772-1851)《昭昧詹言》: 

此詩敘一大事,本末曲折具備,而章法布置,抵一篇文字;句法老潔,抵 史筆;議論精卓,抵論贊。

唐文治(1865-1954)《國文經緯貫通大義》︰

桃花源係真境耶?抑幻境耶?海市蜃樓,可望而不可即;惟聰明智慧人,

始能到此。不足為外人道也。陶公胸襟中有此境界,遂不覺成此絕妙文字。

其隱約處,全在「此中人語云」二句,及「後遂無問津者」句。

(26)

【語文複習】

修辭技巧

頂真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 若有光。

借代 黃髮──代指老人 垂髫──代指小孩 鑲嵌

(同義複詞)

問訊──二字同表示探問之意

歎惋──二字同表示驚訝、感歎之意

詞義對比 緣 文中意思:沿。

一般理解:緣份。

鮮美 文中意思:形容色彩明亮美麗。

一般理解:形容食物新鮮美味。

窮 文中意思:盡。

一般理解:窮困。

交通 文中意思:交錯相通。

一般理解:交通運輸。

妻子 文中意思:妻室與子女。

一般理解:男方的配偶。

絕境 文中意思:與世隔絕的地方。

一般理解:形容窮途末路、形勢險惡。

無論 文中意思:更不必說的意思。

一般理解:不論、不管。

延 文中意思:約請。

一般理解:延伸。

扶 文中意思:順着。

一般理解:攙扶。

津 文中意思:本指渡口,由問津引申為打聽問路之意。

一般理解:口水。

一詞多義

外人

悉如外人──世俗以外的人。

與外人間隔──桃源外邊的人。

不足為外人道──桃源外邊的人。

(27)

誌 處處誌之──留下記號。

尋向所誌──標記。

尋 尋向所誌──尋找。

尋病終──不久。

【討論問題】

1. 試描述漁人在桃花源內看到的情景。

自然環境

土地:平坦寬廣。

房屋:排列整齊。

農田:肥沃,田間的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池塘:漂亮幽美。

農作物:桑樹、竹林。

當地居民

衣著:不論男女,衣著都不像當世的人。

活動:人們在田裏往來耕種勞動。

神情:不論老少,都顯出很閒適自在的快樂樣子。

2. 〈桃花源記〉一文的記載虛實相錯,讓不少人懷疑桃花源確實存在於世。到 底作者運用了哪一種描述手法來增加故事的真實性呢?試加以舉例說明。

作者運用了虛景實寫的藝術手法,使人相信桃源仙境並非出於虛構,讀 來疑幻似真、恍惚迷離。首先,作者在文章一開頭即交代漁人發現桃花 源的時間、地點、經過與沿途所見的奇麗景色,將背景訂在晉孝武帝太 元年間,使故事具有傳說的性質,無從查考。此外,又通過漁人與當地 民眾的交往與對談,具體交代桃源中人來到桃花源的時間與源由,以及 他們與漁人臨別時的特別叮嚀,合情合理,使人覺得親切可信,加倍強 化文章的真實感和說服力。文末又加入史實人物劉子驥之事,安排眾人

「不復得路」、「規往未果」等情節,讀來猶如傳記、歷史,又如寓言、

小說,虛虛實實,似有非有,益覺懸疑,耐人尋味,表現出高超的藝術 效果與獨特魅力。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於是否在「知道」與「能做」之外,還 能「識」。而識的媒介與深度,仍然以實

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當矣。妻問安在?持卵示 之,曰﹕此是,然須十年,家當乃就。因與妻計

孟浩然等所作的詩歌的詩意 譜寫而成,歌詞原文以德文 寫成。香港舞蹈團曾於 2002 年演繹這首作品,並邀請了

由是觀之,我認為兩篇的抒情 手法並不相似。首先〈蒹葭〉用了 借景抒情的手法,情景交融。作者

• 當我們在歸類一個問題為 問題時,等於不在乎他的複雜度是 還是 之類的,只要是多項式時間就好。.

此時,因貪污罪被罷官的歸安知縣吳之榮,發現此書是他再入官場的憑藉,也

後記:(1) 把這個故事講給陳美伶聽,她說這招對她不管用,我用 Google 試了一次,果 然人山人海都叫「陳美伶」 。(2)

She has to face all these life choices by herself, makes her own decisions and face the consequences...I was told the other day that I could not even make an appointment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