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毘尼心》CBETA 電子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毘尼心》CBETA 電子版"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毘尼心》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1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85, No. 2792

No. 2792

毘尼心一卷

  律中名教有八種

  學戒法第一 師徒法第二 眾僧法第三 行道懺悔法第四 行道修善法第五 發 道資緣法第六 信施檀越法第七 護持法藏第八

學戒法第一

  如來成道十二年中。為諸利根略制戒律。十二年後終至涅盤。為諸鈍根多行毀犯

。隨缺補過廣制戒律。譬如納衣有孔方補。佛臨涅槃時以此律藏付囑優婆離。佛滅度 後摩訶迦葉匡究三寶。簡取五百大阿羅漢 於王舍城結集法藏。爾時優婆離一夏之中 八十度昇高坐。具足誦出大毘尼藏。如佛所說。是真淨教有八十誦。悉以付囑摩訶迦 葉。此迦葉將入滅度。以此律藏付囑阿難。而阿難將欲滅度付二大士。一名商那和脩

。二名末田地。依付法藏經說。尊者末田地向罽賓行化。不在經中。更不見記也。商 那和脩在王舍城行化。而商那和脩臨滅度時。以此法藏付囑優波毱多。已上有五大師

。皆總持八萬法藏。智辯超群。神通莫測。而毱多有五弟子。一名薩婆多。二名曇無 德。三名彌沙塞。四名婆麁富那。五名迦葉惟。此五人者於大藏中神解不周闕於圓通

。又皆是聖智。觀末代凡夫根鈍不能具受大毘尼藏。各自簡略取捨不同。隨眾生所樂 分為五部(周幽王時佛出世。漢明帝時經像來至。一百年許始有比丘支竺。微解漢語。翻經本。至 秦主姚興深信佛法。以弘始八年於長安草堂寺。諸天竺沙門羅什法師。更譯胡本。什法師善解方音

。明曉佛法。於是廣流布矣)

  五部律 一者十誦律 律主名薩婆多誦出此律。以秦弘始八年。有罽賓國三藏法 師名佛若多羅。誦出十誦律本來到長安。共羅什法師翻出此律。譯一分未竟。而弗若 多羅身亡。有盧山遠法師。與曇摩留支續翻出未譯者。後復有三藏律法師。名毘摩羅 叉。亦是羅什先所求尋師自來到壽春在石澗寺。重校律本復出三卷。律序置之。於後 此土有律。十誦為初也

  二者四分律 律主名曇無德此方名法正。此人有菩薩根性。傳持此律。此間有晉 國沙門支法師。令往向西土。從于填國齎四分律本。還到秦國。國主姚興以弘始十二 年秦古將軍司隸校尉。姚興於長安寺中集令德沙門三百餘人。諸罽賓國三藏大乘律師 佛陀耶舍。譯出四分律并長阿含經。涼州比丘竺佛念譯胡音。秦國道雲道含等筆受。

此土律興 四分第二

(2)

  三者五分律 律主名彌沙塞。有罽賓國三藏律師。名弗大什。謹齎執五分胡本來 到楊州。以晉景平元年十月中晉侍中琊瑯王司馬陳。共比丘竺道生惠巖等請令出之。

弗大什謹執胡本文無差錯。律教東流 五分第三

  四者僧祇律 律主名婆麁富那。此土有法顯比丘。輕身重法。自往胡國求覓經書

。到摩竭國。於巴連弗邑阿育王塔南天王寺寫得胡本。將還此國。以晉義熙十二年十 一月到楊州。於鬪場寺共三藏禪師佛大跋陀翻出之。并六卷涅槃。比丘寶雲譯胡為漢

。十四年都訖。律教流布 僧祇第四

  五者迦葉惟律(亦名迦葉毘律。此土未感。未來漢地)

  律藏有四名

  一名為戒(若就教譯。防非之法。字之為戒。此法能禁制身口也。若就行解。止惡之心。名為 戒。此心能制身口。不為不令諸過得。起。名為戒也)二名為律(若就教譯。詮量輕重。以之為律。

若就行譯。調伏剛鑛。以之為律)三名波羅提木叉(此是胡音。漢名彼彼解脫。若就教譯。此是解 縛之法。依而出家若也。羈礙在在處處身心無為 故云彼彼解脫也。若就行譯。絕縛之心。念念之 中能分分離煩惱。故云彼彼解脫也)四名毘尼(亦是西音。此方云滅。若就教譯。此法能彌息諍論。

故名為滅。若就行譯。斷除生死。苦盡無為。寂泊為滅)此四之中前二就因為名。外防為戒。

內順為律。後二就果為名。解脫者煩惱盡處。是有餘涅槃果也滅者身智俱盡。是無餘 涅槃果也。又大乘之中戒之與律是因通果。是有為出要行。解脫與滅是果通因。是無 為出離行。此四皆名藏者。若就教釋。文旨苞富名之為藏。若就行釋。出生眾善利益 無窮故名為藏。次明受戒法

  五種受戒法

  上法受戒(位在無學以上。若人得阿羅漢。即名受具足戒。如來成道正覺證理究竟不從師悟故 名自然得戒。若弟子皆自誓受。諸佛為證。得法最勝故名上法受戒。此中含於二。自然及自誓)二 善來受戒(位在須陀洹果以上。此人乘宿善而來值佛出世間。說四諦道成初果。求哀出家。聖命善 來比丘即發具足故名善來受戒)三師法受戒(此是女人亦得須防恒果。求哀出家。如來為說八敬之法

。遣阿難傳授於彼。令其遵奉大僧以為師範。承旨項受即發具足故名善來受戒)四三語受戒(位在內 凡以上。此人值佛出世。但聞而不見。有一羅漢授與三歸。便發具足故名三語受戒)五羯摩受戒(位 通外凡已下。此人善根微薄。道心難發。要假十僧作法成就。方得具足故名羯摩受戒。要須具六因 緣。乃得具足受戒。一受戒人身無十三難。二年滿二十。三衣鉢具師僧眾滿如法清淨。五在結界內 不別眾勢分相。及六一白三羯摩前後方便文辭具足)摩夷經中有十種受戒。比丘有五種。一上 法。二善來。三三語。四勅聽。五羯摩。尼亦有五種。一正法。二善來。三師法。四 遣使。五羯摩。合為十種。十誦律明十種受戒法。一自然得戒。謂佛無師自悟。二自 誓得戒。謂大迦葉。三見諦得戒。謂拘隣等五比丘聞說四諦尋發具足。四善來得戒。

謂耶舍等及如來一代善來所度者是。何以故佛是法王自與受戒。此等最後身比終不學 地無常故。五者三語得戒。謂未制羯摩已前諸羅漢所度。乃為受三歸即得具足戒。六 問答得戒。亦名論義。謂須陀耶沙彌年始七歲。佛問其義。一一答。佛稱可聖心勅諸

(3)

比丘與受具戒。從問答為名。故稱問答得戒。因勅比丘故亦名勅聽得戒。七者八敬得 戒。亦名八種。亦云八尊師法。亦云八不可過法。謂大愛道及五百釋女求佛出家。佛 遣阿難授其八敬聽之出家。從八敬為名。故稱八敬得戒。五分律云。愛道從阿難受八 法已。歡喜頂受。又語阿難為我白佛。於八法中更乞願願聽。比丘尼隨次大小禮比丘 云。何百歲尼禮新受戒比丘。佛告阿難。若我聽比丘尼隨次大小禮比丘者。無有是處

。阿難聞已還報愛道。愛道又言。頂受尊敬歡喜奉行即名出家受具足戒 復白阿難。

是五百釋女今當云何更為我白佛。佛言。即聽大愛道為作和上。在比丘十眾中。白四 羯摩受戒聽一時羯磨三人不得至四即得。此則愛道一人得名八敬受戒。五百釋女即羯 磨受戒。十誦亦如是。若依如四分五百釋女亦皆八敬得戒。八遣使得戒。謂半迦尸尼 顏容端政。若出伽藍即有壞行留難。聖者開聽差。一比丘尼為使注大僧中代其乞戒。

故名遣使受戒。九羯磨受戒。謂十僧作法。十邊地持律。五人受大戒。以邊地佛法創 行。僧徒希尠集之至難。故大聖開聽五人受戒。又四分云。得阿羅漢者即名出家受具 足戒。此人得最勝法名為上法受戒。故摩夷論云。時有年不滿二十。而受戒生疑問佛

。佛言。聽教數胎中月及閏月猶不滿。佛言。此人得阿羅漢不。答言。得。佛言。此 人名為上受具戒 又尼眾中女人曾出適年十二聽受大戒。通此合有十二種受戒。此十 二種中自然得戒唯佛一人。自誓得戒唯大迦葉一人。見帝得戒局在拘隣五人。善來得 戒通及僧尼。佛在時有佛滅度後更無善來受法。三語得戒局在大僧未立羯磨已前聽。

立羯磨已後不聽。問答得戒局在須陀耶沙彌。若今末法中有須陀耶沙彌比類亦聽受戒

。八敬得戒唯局尼眾愛道一人。不通餘者。遣使得戒唯在尼眾半迦尸尼。若今末代有 如是比丘尼亦聽。小小顏容不得也。所以邊地五人得戒。今邊方有佛法。初行處皆悉 開聽。曾嫁十二局在尼眾。上法受戒通僧尼二眾。今若有得阿羅漢者亦即得名上法受 戒。唯有羯磨一法教通凡聖被及僧尼。該羅現未須知作法成以不成故依諸部廣明 問

。羯磨受戒具足幾緣得名如法 答。依僧祇律具六因緣。得成如法。何者為六。一者 受戒人要須年滿二十三衣鉢具。二者受戒人身無十三遮難。三者要須結界成就。四者 界內僧盡集無其別眾。五者羯磨稱無有增減。六者十僧滿足如法清淨。備此六緣得名 如法。六中少一受戒不成 問。云何名年滿二十 答。僧祇云。要年滿二十歲。滿二 十歲滿二十兩。若年滿二十不滿二十兩不得戒。但使兩滿得受戒。若冬時生夏安居竟 受戒。是名不滿二十。若春時生安居竟受戒。是名滿二十前。安居時生還前安居竟受 戒。後安居時生後安居竟受戒。是名滿二十。四分家十二月為一歲。滿二十人取本生 月皆名滿二十得具足戒。僧祇家逕二十兩滿得具足戒。如臘月生者至滿二十。始逕十 八兩故名不滿。如是等要滿二十夏。然後方得受戒。然受戒事重是出家根本。若本法 不成即非比丘。與白衣無別。受人信施及以禮拜。皆名為盜得罪無量。若人定知年小 受戒者。雖逕百年猶若沙彌。不應受大比丘禮敬及受信施。當更受戒 問。此人受戒 已來備逕布薩羯磨。何故更得受戒 答。此人作受大戒意。聽羯磨布薩。非盜心故。

四分聽更受戒。僧祇云若人不知年幾。當問父母親里。若復不知當看生年板。若無是

(4)

者當觀其顏狀手足成就以不。若如是不知。當問何王何歲國土豐儉旱澇等非謂一切。

如是時有難知者。如是一一尋究若實不知。滿二十雖手足成就亦不得戒也 問。四分 云。年不滿二十聽。數胎中月閏月等此復云何 答。有人初受戒時意。謂年滿二十受 戒竟。方知不滿懷疑問佛。佛言聽。數胎中月數閏月。若數一切十四日說戒。以滿年 數者無犯。此是大聖開合得戒。依此間國法五年再閏。十誦云。洴沙王六年一閏。五 分五年一閏。未知依何者為定 問。無衣鉢得受戒不。四分云。無衣鉢不得受戒 又 問。借衣鉢得受戒不 五分云。借衣者應教衣主捨得受戒也 毘尼毘婆沙論云。無衣 鉢得戒不。答言得。若爾何須衣鉢。答言。一為威儀故。二為生前人善故。三為標異 相故須衣鉢具也。第二身無遮難者。何故須問也 答。十三難為三障所牽。與聖道隔 絕障不發戒。名之為難。是故須問 又問。十三難者名義云何 答。一邊罪難。此人 曾受大戒。犯波羅夷為僧滅殯。自後又復更求出家。蠲在眾外名邊障不發戒。故稱難 也 二污尼淨行難。從出家已來不犯婬者名為淨行。若白衣時污犯。此人不名為難  三賊心受戒難。此人無師自剃鬢髮著袈裟。不受戒而共他布薩羯磨偷竊佛法故名賊心

。若下三眾盜聽說戒羯磨。詐同僧事亦犯也 四破內外道難。此人先是外道來。出家 受戒後不捨還入外道。邪見心重自然失戒。若更欲於佛法求出家受戒者名難也 五黃 門難此人性多煩惱闕。於持戒煩。惱障重不發大戒。故名為難 六殺父難 七殺母難

。白衣殺父或殺母違恩處深障不發戒 八殺阿羅漢。白衣時殺比丘。臨終時顏色不變  九破僧難。忘說邪法或亂群情。同界之內別行法事斷壞佛法。知而故為故名為難  十惡心出佛身血難。此人方便欲殺佛而不能斷命。侵損聖體。違理處深得重逆罪。今 時末世燒壞精舍形像舍利。若見瑞相亦得逆罪。不得受戒故名為難 十一非人難。若 鬼若天變作人形。欲受大戒者名為非人難也 十二畜生難。若龍若狐化為人形。不得 與受戒 十三二根難此人一身具有男女二根。於僧尼二眾皆無置處。故名為難。此十 三人中。初四及五逆業障攝。黃門一人煩惱障攝。後三人報障攝。三障所覊。一形之 中不可改易。若未出家莫度。已出家當滅殯。廣解如論中所說也 問曰。不問十三難 為得戒不 答。四分云。自制已不得戒 又問。本為防難故。問今實無者何須問也  答。雖為難故問。若實有難問。以不問俱不得戒。若實無難問便得戒。不問不得戒  第三明結界成。以不成後結界法中當說 第四界內僧盡集。不來者與欲眾僧和合無其 別眾也 第五羯摩稱文者。若作白四羯磨。而白五白三白二白一皆不成也 第六僧數 滿者。要清淨大比丘十人。若過十人名為眾滿。減則不成 問。犯重人及十三難人作 和上。為得戒不 答。四分云。此不足僧數。不得戒也 自餘證人犯重。但使證人多 則得戒。少則不得戒。四分云。時有從不持戒。和上受戒後生疑問佛。佛問。汝知和 上不持戒不。答言。知。汝知不應從。如是人受具不。答言。不知。佛言。此得名受 具戒 又復有生疑問佛。佛言。汝知和上破戒不。答言。知。汝知不應從。破戒人邊 受戒不。答言。知。佛言。汝知從破戒人邊受戒不得戒不。答言。不知。佛言。得名 受具戒 第四人三句俱知者。佛言。不名受具足戒 問。無和上得受具戒不。佛言。

(5)

不得 十誦云。優波離問。無和上得受具戒不。佛言。得名受具戒。羯磨人及眾僧有 罪 四分云。時有和上九歲人授具戒。不知成戒不。佛言。成受戒。眾僧有罪。又僧 祇云。以和上足十人數不名受具戒 又不自稱字。不稱和上字。不乞戒皆不名受具戒  四分云。時有不與沙彌戒。便與受具戒。不知成受不 佛言。得具足戒。眾僧有犯  毘尼母論云。時有從破戒師受戒。生疑問佛。佛言。汝先知。汝和上從師邊受得戒 不。答言。不知。佛言。得名受戒 問。大僧得與尼受六法及十戒不 答。大僧唯得 與尼作三種羯磨。一受大戒。二摩那埵。三出罪。自餘法事諸律無文。設令作者羯磨 不成。僧尼俱得罪 問。何故大尼取比丘為師。式叉沙彌尼不取也 答。女無獨志。

是故聖制受大戒。要取大僧作師。式叉磨尼及沙彌尼初始出家年初志弱。但依大尼為 師。諮承學戒。不須大僧也 問。受六法時更須請和上不 答。不須。何以然。式叉 摩那但於十戒中增學其六。未是易位故不須請。又四部律皆言。眼見耳不聞處。若對 面作羯磨者不成受。六法得罪 問 有人言。大比丘尼得作禮沙彌。是如法不 答。

此人不解律相。妄作是說。何以故。四分律房舍揵度中。佛自為諸比丘制於敬法。小 沙彌應禮大沙彌尼。何況大比丘尼不禮也 何者不應禮。十三難人三舉人滅殯人非法 語人。如是等人不應禮。禮者彼此俱得罪耳 次明捨戒 然戒是淨法應清昇累表。是 故僧尼五眾護持佛戒。寧死不犯。若故犯者不如本不出家也。何以故。自壞道法。污 辱師僧。穢亂三寶。欺負四恩。不消信施益罪。尤多。若人煩惱迫心樂道情薄。苟欲 為惡不能遮止者。佛言。是人聽捨戒。還家不得倚傍佛法違犯清禁也。若欲捨戒者。

當向一大比丘前互跪合掌。作如是言。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捨大戒。還作白 衣。願大德憶。我是白衣。如是三說 又受戒之中有作戒有無作戒。初對師前作心受 戒。運動身口造成此法。故名作戒。得戒已後懷之在心不復營為故名無作戒也。此無 作戒是出世法。作心受之便。作心捨之便失善業。不爾必能感果。無有捨義。不同戒 法有捨義也

  五篇戒法(上明受戒。今明持戒。既受得法理。須護持隨緣制意煩如不犯。犯有輕重。階差為 五。貫例相屬因之為篇)一波羅夷戒(蓋是西音。此云無餘。若犯此戒永棄清眾 故曰無餘。布薩羯 磨二種法事不得在數。永無其分故曰無餘也)二僧伽婆尸沙戒(此云僧殘。若犯此戒行則毀缺不應

。在布薩之數猶於羯磨眾中斥。類其分故曰僧殘也)三波逸提戒(此方云墮。若犯此戒墮落地獄 燒 煮覆障故曰為墮也)四波羅提提舍尼戒(此方云向彼悔。若犯此戒事合可呵容聽。發露對首懺除故 云向彼悔)五式叉迦羅尼戒(此方云應當學。威儀練行戒懃習方成。故曰應當學)此五篇之中護三 種行。初一篇護根本行。第二篇護眾法行。下三篇護威儀行。又此五篇防三種障。初 兩篇防障道罪。初篇正障道。僧殘正障眾也。波逸提一篇防牽報罪。沈淪三有出離無 由也。後兩篇防嘰過罪。生人不善化益無於也。提舍尼勸犯已而悔。下應當學勸專精 失犯義通諸篇。顯法門耳。又對防五品之罪故立五篇。佛言。有罪心念懺悔。此則第 五篇所防也。有罪從他懺悔。此則第四篇所防也。有罪小重亦從他懺悔。此則第三篇 所防也。有重罪從僧懺悔。此則第二篇所防也。有大重罪不可懺悔。此則初篇所防也

(6)

。初篇防死罪第二篇防次死罪。第三篇防合得鞭罪。第四篇防合得杖罪。第五篇防嘖 失罪。此五篇戒並是身口止善為體。支離五品故名五支。諸戒初篇名根本業清淨戒。

第二名前後眷屬餘清淨戒。第三篇名非諸惡覺覺清淨戒。第四篇護持正念念清淨戒。

第五篇名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

  沙彌十戒(沙彌者梵語。此云息慈。息惡行慈故曰沙彌。息於十惡故受十戒耳。慈念眾生故有 不殺等也。此之十戒乃是眾戒之根本。先護持之)一不殺(若故殺人不得受人戒。若殺畜生等至心懺 悔得滅)二不盜(若偷若劫若強奪。若燒若損壞他物。但直五錢已上不得受大戒也。若減五錢若非人 畜生物懺悔得滅)三不婬(若人男女。若非人男女。若畜生男女。若侵身分不得受大戒也。若摩觸等 至心懺悔得滅也)四不妄語(若詐稱得聖不得受大戒也。若以重事謗清淨人及誑惑欺妄。其罪難懺餘 小妄語聽懺已進大戒)五不飲酒(酒性能發大煩惱。改人心性亂人道心。多開眾過之門。若酒入腹護 戒心。賖自制不能得故。宜深防不服狂藥也)六不著花鬘香油塗身(莊飾華艶愛翫。其身內懷深著 情或亂道)七不歌舞唱伎及往觀聽(習近嬉戲放縱。身口外恣蕩逸。道心浮散)八不上高廣床上 坐也(慠慢自處無謙下心。情存欺物去道遠矣)九不非時食(濟命養道宜須應法。貪味不節致患妨道)

十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供身之具儉素為佳。珍貴玩服多生人貪奪。故教不捉也)此十或之中。

前四性重後六遮重。性重者內自起惡。遮重者外能生惡。又前四戒是業清淨戒中四戒

。是行清淨戒。後二戒是緣清淨戒。所以者何。殺盜二戒不自作不教他作。則身口俱 淨。不婬一戒純身業淨。不妄語一戒則純口業淨。不殺離瞋心。不盜離外貪。不婬離 內貪。不妄語離癡邪見愚或之心。拔三毒根則意業淨也。淨戒根本出自身口意業。故 云前四戒是業清淨戒耳。依業欲起行。興先須護過。令諸惡不起故不飲酒也。惡既不 起。次應修飾威儀。而威儀精潔離於世染故。次不著花鬘香油塗身也。威儀既舉。次 應運動身口頌美法音窺求善友諮受未聞。而反嘆唾非法鼓動群情專習伎術聽採妖異棄 正逐耶持乖道式故。次不歌舞唱伎及故往觀聽也。既聽習方次直宜安心。於法端懃係 念。折伏我慢。忍受榮辱。離寬奢恣故。次不高廣床上坐也。故云中四戒是行清淨戒 耳。然道非孤起行託緣興。飲食濟命。衣服護形。內外資發方得行道故。次不非時食 不服寶飾。以離貪著資緣之過也。故云後二戒是緣清淨戒

  持戒得十利 一者攝取於僧(若下坐持戒則為如法之眾。捶在數中)二者令僧歡喜(若中坐 持戒有所施為悅可眾心也)三者令僧安樂(若上坐持戒則光飾眾儀。又能蔭益徒眾)四者未信者令 信(戒德內備外則發人信敬堪為師範。憑之以濟世。是以未出家者信樂出家。從其受戒也)五者已信 令增廣(既度弟子復能教授教誡。令其護持增進心行)六者難調順者令調順(徒眾之中若有惡性麤 散違教犯禁不順威儀者。復能如法治罸摧伏令改也)七者慚愧者得安隱(徒眾之中若有道心失意犯 罪。常懷愧懼改往修來。求乞洗過復能救拔作歸依處)八者斷現在有漏(已生惡。既除身。心清淨

。現應布薩行無缺漏)九者斷未來有漏(未生惡永不令起也)十者令正法得久住(持戒之人自行清 淨。復能令他持戒。網維理要匡眾益時。化化相乘墜而更舉)此十利之中。前三依眾求解脫。

中六行成自他兼益。後一則能興隆三寶。唯持戒之人得此十句利也。又有一釋。此十 利之中。三段之義。前三句明於眾法中得利也。中六句明於行法中得利也。後一句明

(7)

於教法中得利也。初眾法有三者。第一明外凡假名僧。為律教所攝得在僧例。故曰一 者攝取於僧也。第二明內凡和合僧。同心奉律和順為本 故曰二者令僧歡喜也。第三 明聖位真實僧。依律而行不相違惱。故曰三者令僧安樂也。今明外凡比丘。若能持戒 見聞清淨得入此三種僧中。同其布薩羯磨獲此眾法利也。次明行法有六句者。初二句 明下成熟。謂信行法行僧內凡學人利也。次二句明中成熟。謂見道修道聖僧學人利也

。後二句明上成熟。謂盡智無生智無學聖果功德利。第十一句教法之利。明他成熟。

說法化人興益於世。紹隆真軌永使不絕。故曰十者合正法得久住也。原如來制戒之意

。本非直心惡。而已乃欲遠開涅槃之正路。為令比丘如法修行。剋獲道證同佛所得無 上常住永寂休息法也。故云為諸比丘集十句義諸佛之戒法矣

師徒法第二

  和上應具十德。一持戒。二多聞阿毘曇。三多聞毘尼。四學戒。五學定。六學惠

。七自出罪使人出罪。八能自看病。九弟子有梵行難能自送使人送脫難。十滿十 (出 僧祇律)依止阿闍梨應具十德 一具持二百五十戒。二多聞。三能教授弟子阿毘曇。四 能教授弟子毘尼。五能教弟子捨惡見住善見。六知波羅提木叉戒。七知說波羅提木叉 戒。八知作布薩。九知布薩羯磨。十年滿十 (和上十德亦同出四分律僧十中)阿闍梨應具 五德 一知增上威儀(是淨身口戒。亦名律儀戒)二知增上淨行(是淨心戒。亦名定共戒)三知增 上波羅提木叉戒(是淨惠戒。亦名道共戒修出世行倍過世法故云增上也)四知白羯磨(此句善知眾 法。文辭成就。言章辨利)五滿五夏(五年學戒自行已立。堪為人作羯磨威儀受戒師)尊師應具五 德 一善知有難法。二善知無難法。三善知作白法。四善知作羯磨法。五有戒行清淨

(備此五德。能舉眾。法表證義成)師攝弟子應具五法 一若弟子有病應自瞻視若使人看。

二若弟子不樂住處應置安身處。三若弟子有疑事能如法開解其意。四若弟子有惡見生 能教捨惡見住善見。五有德臘合弟子敬重(此所依蔭同法師也)弟子依師應具五法 一愛 念(若衣若食盡心奉養)二恭敬(身力承事不敢違慢)三慚(荷戴師恩法重難報)四愧(畏難尊嚴不敢作 過)五樂近住(諮受教誡日親其美)有五種阿闍梨 一出家阿闍梨(初脫白十戒師)二羯磨阿闍梨

(受大戒師)三教受阿闍梨(教威儀師)四受經阿闍梨(受學法律)五依止阿闍梨(須和上處從請教誡 )有五法不應無依止而住 一不能懃修威儀戒。二不能增淨行。三不能增波羅提木叉戒

。四若有惡見不能捨而住善見。五不滿五夏(出四有分律)五法失依止 一死(師亡)二去(師 宿行。若弟子。決意出界外)三休道(若師捨戒)四不與依止(師捨教誡)五還在和上目下住(若和 上攝受者。阿闍利則不應復令請教誡)弟子應以二事將護於師 一以衣食供養。二以法將護

(師聞弟子明。當方便軟語諫喻開解。勸學戒定惠也)師應以二事攝弟子 一以衣食。二以法 攝(日夜。教詔出家禮節)有威儀不應禮有十 一大便。二小便。三路身。四剃髮。五說法

。六嚼楊枝。七洗口。八食時。九飲食。十食果 復有十時不應禮 一在塔像前不得 禮。二作事。三塗油。四讀誦。五不著衣。六經行上下閣。七授經。八共諍。九洗鉢

。十著眼藥(出僧祇律)一日三時請教戒 一請旦。二日中。三向暮(三時問訊於師亦如是。

三時懺悔亦如是。師應三時教誡亦如是。不者得罪。出僧祇律)有五種教誡弟子 一呵嘖(弟子片

(8)

有失合苦言切勤)二折伏(觸惱於師加以訓治)三罰黜(違犯僧制。輕則罸。重則出家也)四讚嘆(行順 佛教理合嗟美)五歡喜(行合師教應懷悅豫)又有五種教誡弟子法 一有犯行者制。二無犯行 者聽。三若制若聽法有缺減者如法舉之。四數數違犯者折伏與念。五真實功德者稱讚 歡喜 有三品呵嘖 一微過微犯軟語呵嘖。二中過中犯中語呵嘖。三上過上犯上語呵 嘖 佛言。欲多弟子務當義誨呵嘖。弟子自護煩惱 呵嘖弟子先具三法 一現在前。

二出過。三語言我今嘖汝 有五句呵嘖法 一汝所為非(行違於理)二非威儀(進止失度)三 非沙門(乖修聖道)四非淨行(污賢善心)五非隨順行(非慎教弟子也)此五所不應為 有五品呵 嘖弟子法 一汝去(罪合出寺)二汝莫入我房(罪合出房)三汝莫為我作使(不受供給)四汝莫至 我所(不受請教誡也)五不與汝語(不教經法)弟子有五事合呵嘖 一無慚(作罪不著於人)二無 愧(不畏罪求改悔)三不受教(不順約勅)四作非威儀(數作嘰嫌之事)五不恭敬師僧(形數唐突瞋目 怒應心懷輕慢。都無畏忌故呵嘖也)呵嘖弟子五事失法一盡形壽呵嘖。二竟安居呵嘖。三呵 嘖病者不看視。四不現前呵嘖。五不出過呵嘖。不應爾 弟子被呵嘖應行五事 一應 捨作事。二應捨已請教誡。三應日作三昧求懺悔。四不應於餘人邊住。五不應不懺悔 而去 有四種師 一無法無衣食(聽不須問而去)二無法有衣食(須問而去)三有法無衣食(雖 苦而住)四有法有衣食(是為樂住)前二種師無法應懺悔已而去。後二種師有法盡形壽不得 離(出僧祇律)師有五種失法弟子應懺悔而去 一者應語和上言我如法和上不知。二者我 不如法亦不知。三者我犯戒捨不教呵嘖。四者若犯亦不知。五者若犯而懺悔亦不知(既 無出家訓成之益。是以請乞在外諮觀修學)弟子欲出行師應以三法斟量 一所為事好。二所 去處好。三同伴好聽去。若一事不好應止之 僧有五事法不應將作伴行 一喜太在前 行。二喜太在後行。三喜抄斷人語次。四不別善惡語善語不讚稱美惡言。五者如法得 利不以時為彼受返。此五句應將作伴 有五法不應與作親厚 一若喜鬪諍。二若多作 業。三若與眾坐勝比丘共諍。四若喜遊行不止。五心不欲為人說法言示人善惡 有七 法應與作親厚 一難與能與(不惜財寶)二難作能作(不惜身力)三難忍能忍(不惜心意又不相懃 恨)四密事相語(吐情告實無隱無諱)五互相覆藏(迭相護惜不相揚過)六逢苦不捨(病患相料理急難 相救解)七貧賤不輕(不逐勢棄衰見利忌義也)有十德應差教誡比丘尼 一戒律具足(善修威儀)

二多聞(善修解經論也)三誦二部戒利(偏熟律文)四決斷無疑(深達旨趣)五善能說法(言辭辨了)

六大姓出家(風理可觀)七顏貌端正(舉動方富)八堪任為尼說法(善識機宜)九不犯重禁(內無染 心)十滿二十 (年高德重)尼修八敬法 一者應禮大比丘(身業恭敬)二者不得罵謗比丘(口業 無過)三者不舉比丘罪為作憶念(意業不欺慢也)四者二歲學戒已大僧中受具足戒(受戒之法成 由大僧)五者若犯僧殘應二部僧中半月行摩那埵出罪(本應堅持既犯此戒。罪由僧滅法罪之法 出在大僧)六者半月半月大僧中請教授(出家人法學戒為先。請為師訓開示行則)七者不得無大 僧處夏安居(修道多難事須依護諮參決疑。採訪有地。極遠去大僧一由旬。四十里即日得往返。若 依沙彌塞律。極遠聽受七日往返成安居也)八者安居竟大僧中說三事自恣(人多迷已。而傍矚者 明懼脫違失不自覺知。垂大慈示之不及)此八敬者前三明致敬之儀。中二明所尊之法。後三 明請誨之方。初則敬人為師。次則依人取法。後則如說而行

(9)

眾僧法第三

  入眾有五法(夫行不獨善。依眾而立。故宜審知眾法而敬順之。又自行既成堪能稱眾。故須善 達宰御匡究之儀也)一應以慈心(當先生心愛樂眾法。然後入眾不容苟且。違惱合眾不善)二應自卑 下如拭塵巾(謙敬慎過不輕慢眾)三應善知坐起。若見上坐不應安坐。若見下坐不應起立

(人應眾故)四彼至僧中不為雜說論世俗事。若自說法若請人說法(眾依法故)五若見僧中有 不可事心不安忍。應作默然(不狂發起鬪諍事故)五種非法默然 一若如法羯磨而心不同 默然(共作法事。而所見不同不可得施言。而請忍亦和合眾法不成)二若得同意伴亦默然任之(得 人助已不應默忍非法)三若見小罪而默然任之(事可謂彌而容忍穢眾)四為作別住而默然(僧作三 舉。名為別住。不容共彼同一法事)五在戒場上而默然(欲作羯磨應喚集。恐脫成別眾)五種如法 默然 一見他非法而默然(非法羯磨理應呵止。以不合時悲成亂眾心。不同彼於己無過也)二不 得伴而默然(獨是眾非言則無用)三犯重而默然(發起大事恐成亂眾)四同住默然(如法和合不容生 異)五在同住地默然(人既盡集無宜乖亂)欲治斷他事當先觀察五法 第一觀察前事是實不

。第二次觀察後有利益不。第三次觀察今是時宜不。第四次觀察不。合僧生塵垢不。

第五次觀察得善伴不(觀此五法。已應好心。善念匡眾立制。治罰惡人斷眾法)評斷諍事人應具 五德 一授戒清淨(畏罪慚愧終不曲理)二多聞(廣解文義試練難屈)三廣誦二部戒利(善識律僧)

四能問能答能如法教呵及作滅儐合得歡喜(稱宜得所)五善能滅鬪諍事(善多方便合前事消怗)

具此五德堪任共懃理僧事都統之德 律師為他判事應具五德 一善知犯相。二善知不 犯相。三善知輕相。四善知重相。五善知決斷無疑住毘尼而不動(具此五德乃可為他判事)

舉罪人應內具五德 一知時不以非時(事令眾宜舉則應機)二真實不以虛妄(有見聞疑不枉前 人)三利益不以損減(為令前人改過徙善)四柔軟不以麁獷(法言勸諫已無惡口)五慈心不以瞋恚

(意為念彼非使恐害)若不思量此五法者。不得輕示道說他過。或亂眾或害彼或自惱。須 深慎之 寺主維那知事人應具五德 一不愛(不偏於親)二不恚(不剋於怨)三不怖(不畏於強)

四不癡(不欺於弱)五知分未分(善能分別處也)僧事既重成益處曠。若能好心經營不辭。營 苦唯五法而施行。不求恩賞。不為自供。不侵他潤。已不倚自高。應常生卑愧懃力供 養他。能如是者生天如箭射 有四種僧 一者四人僧(除自恣受大戒出罪。餘一切如法事得 作也)二者五人僧(除受大戒及出罪。餘一切如法事得作)三者十人僧(除出罪。餘一切如法事得作)

四者二十人僧(一切如法事得作)三種羯磨 一者單白羯磨(事易表知)二者白二羯磨(事中參議 )三者白四羯磨(事難重疊謹決)五種非法羯磨 一者非法別眾(羯磨不成故言非法。界內僧不盡 集故言別眾)二者非法和合眾(羯磨不成僧盡同集)三者法別眾(羯磨雖成僧不盡集)四者似法別 眾(例作羯磨)五者似法和合眾又一向作呵。不止羯磨非法。應作如法和合眾羯磨 有三 法若作羯磨不成 一不作舉。二不作憶念。三不作自言 欲作羯磨先具三法 一作舉

(出其過也)二作憶念(汝可不自知有是事耶)三與罪(汝合得治罪)有七種羯磨 一呵嘖羯磨(此人 鬪亂眾僧。內不護之眾故。作此羯磨。作治罰之)二儐出羯磨(此人壞亂檀越。不外護人汎爾。白衣 未信合信故作羯磨。駈離聚落也)三依止羯磨(此人毀辱眾僧中。內不自護故。作此羯磨。制令學律 諮受教誨)四遮不至白衣家羯磨(此人毀辱檀越不外漢。至信白衣已信合增長故作此羯磨。制約其

(10)

人不聽自往別遣德人。將和誨謝也)五不見罪舉羯磨(此人不信有惡業體。此名無因見。作此羯磨

。舉棄眾外不與同僧事)六不懺悔舉羯磨(此人不信業能感果。此名異因見。作此羯磨。在眾外不 與同事)七惡見不捨舉羯磨(此人不信愛欲煩惱能障聖道。此名邪見。作此羯磨。棄在眾外不與同 事)前四羯磨治其無行。後之三舉治其無信。云無行者無內護行無外護行。就內護中呵 嘖羯磨治。不護眾依止羯磨治不護行。就外護中儐出羯磨檀越未信護使生信。遮不至 羯磨檀越已信護使增長。故有四羯磨也。次云三舉者。不信集諦業體障道用能牽報。

故不見不懺二舉也。煩惱緣助故不捨一舉也。既不斷集還招苦果。苦既不亡滅在。無 常既不求滅。於道路乖學中無用作法舉。置此七羯磨治人之法。若不受罰當以惡罵羯 磨治之。一往驅出 有四種污他家 一依利養污他家(持彼家。食與一家。不與一家)二依 家污家(持彼家衣物與一家不與一家)三依親友污家(依貴勢檀越為一人不為一人)四依僧伽藍污 家(持眾僧物果菜等隨情逐意與一家不與一家也)比丘犯此四事者。污他檀越淨信之心合與作 儐出羯磨驅離聚落 破僧方便行五法 一盡形著糞掃衣。二盡形乞食。三盡形露坐。

四盡形不食蘇鹽。五盡形不食魚及肉此五是上人所行中下不堪。初聞信受。後必有退

。前三句相似語。後二句妄語 破僧用十八法。有九對 一法非法(如經順理名為法。違 經背理名非法)二律非律(義合毘尼名為律。義乖毘尼名非律)三犯非犯(七聚之中緣具名犯。緣差 名非犯)四若輕若重(犯威儀罪是輕。犯戒則罪)五有餘無餘(僧殘已下是有餘。波羅夷名之無餘)六 麁惡非麁惡(方便偷蘭是麤惡。餘輕遮性非麤惡)七常所行非常所行(開則常行。遮則非行)八制 非制(如法羯磨約限是制。非法別眾失度非制)九說非說(廣略十六種布薩成就說戒是說。違則非說)

此十八法中。前二對明教法。次五對明行法。後二對明眾法。若是法而言非法。若非 法而言是法。如是等反用名破。若是法而言是法。若非法而言非法。如是等順用名和 合僧法。乃至說非說亦如是。僧以和忍為體。若異見異忍則乖和合之義 二種僧 一 法輪僧(依法進行轉有情。昇能摧見諦煩惱者)二羯磨僧(依教作法次成僧事)三種僧 一真實僧

(聖人)二和合僧(賢人)三假名僧(凡人) 四諍 一言諍(諍理是非)二覓諍(互相覓罪)三犯諍(一 評犯不定。二互相犯觸)四事諍(諍羯磨事如法非法)此四諍之中。初一教法。次二行法。後一 眾法。彼此交競為鬪。朋黨相助為諍。徹斷事官為言。各說其理為訟 言諍有四法  一所說文義相應。二所說文異義同。三所說文同義異。四所說文義俱異(諫曰何須共諦)

覓諍根中六諍所起 一恨戾難共語。二惡性戲鬪。三諂曲。四邪命。五無慚無愧。六 多貪嫉。因此六事起覓諍。出中阿含諍緣根本有六。一瞋恚。二惱害。三約偽。四慳 嫉。五見取。六邪邊。二見(此覓諍根出摩夷中)犯諍根中六犯所起處 一有身犯非口心

。二有口犯非身心。三有身口犯非心。四有身心犯非口。五有口心犯非身。六有口心 犯。又摩夷云。有心犯非身口。如錢寶戒身口不受。但自默念作已有想即犯 七滅  一現前毘尼(現用此法對於前人。評和詳事因以得息。此一毘尼通滅四諍)二憶念毘尼(此人清淨 橫為他謗。從僧乞羯磨。記識不犯諍事得息。此滅於覓諍也)三不癡毘尼(此人顛狂時犯戒非。是故 心癡犯差互實不有犯。從僧乞羯磨以息覓諍)四自言治毘尼(他人評犯不定。要取犯者自說所犯輕 重相分。准法治罪滅於犯諍也)五罪處所毘尼(亦名覓罪相。此人評罪前言不覆。後語眾僧為作羯

(11)

磨治罰其人。微出於所犯□本以滅覓諍也)六多人語毘尼(亦名多覓罪相。此人共諍佛法道理。言義 寬深非淺識能了。廣集知法大德。驗究經律捉如法。籌多者以為正義。滅於言諍)七如草覆地毘尼

(此一住處眾僧共諍互相犯觸不可整理。爾時匡眾之又應作單白羯磨。掩息鬪諍。各乞歡喜和合布薩

。以滅犯諍也)此七滅之中。前一體別用通。餘六體通用別。別中初二滅於無罪之諍。

憶念無根不癡有根也。中二滅有罪之諍。自言首過罪處評犯也。後二滅無罪有罪之諍

。護法莫覆護也。又四諍之中各有難有易。易者但用現前毘尼滅之。難者兼用餘毘尼 也。言諍以二滅之。現前毘尼多人語。其一諍小乘淺理易解故。但用前毘尼滅之。二 諍大乘深理難解故。須多人語毘尼滅之。覓諍以三滅之。憶念不癡罪處所。一者能覓 之人有過。所覓之人無罪。故須憶念毘尼也。二者能覓所覓二俱有罪。故須不癡毘尼 也。三者能覓之人無過。所覓之人有罪。故須罪處所毘尼也。犯諍以二滅。之者。自 言治草覆地。其一犯於行。故須自言治。其一犯於眾。故須草覆地。事諍以一切滅之

。因言諍中起滅諍事。而不忍可返共諍之。即還用若現前若多人語滅之也。若因覓諍 中起滅諍事。而不忍可返共諍之。即還用若憶念若憶念若不癡若罪處所滅之也。若因 滅犯諍事而起諍者。即還用若自言若草覆滅之也。除此三諍上作事已。若沈諍餘羯磨 法是非之事者。悉言諍所攝。此七毘尼之法能滅四諍故名為滅也 五種略說戒 一說 戒序已餘者應言僧常聞。二說四事已餘者應言僧常聞。三說十三已餘者應言僧常聞。

四說二不定已餘者應言僧常聞。五說三十已餘者應言僧常聞 又有五種。乃至說九十 已餘者應言僧常聞(又有五種。乃至說四提舍尼已餘者應言僧常聞。合為十五種略說戒也)有八難 事聽略說戒 一王難。二賊難。三火難。四水難。五病難。六人難。七非人難。八毒 蟲。自恣時亦爾。三種人作布薩。若僧若眾多人若一人 有四種布薩 一三語布薩。

二清淨布薩。三說波羅提木叉布薩。四自恣布薩 戒法清淨海八種奇特法 一漸次學 戒皆歸佛法(如眾流投海。此嘆受戒也)二住於戒中乃至於死終不犯戒(如海不失潮法。此歎持 戒)三滅本名皆稱沙門釋子(如五河同歸名為一海。此嘆聖因也)四入無餘涅槃界無增無減(如 海無增滅。此歎聖果也)五同一解脫味(如海同一醎味)六梵行清淨不破戒(如海不宿死屍。此明 眾惡永棄)七能生道品聖行功德(如海出珍奇異寶。歎自德勝)八有四向四果賢聖僧寶(如海容受 大身眾生。歎行人利他之德也)五種與欲 一言與欲。二為我故說欲。三現身相。四口語

。五現身相口語 有五種失欲 一受欲者比丘死。二休道。三至外道眾中。四往別部 僧中。五至戒場上。與清淨亦如是。與自恣亦如是 三種安居 一前安居(四月十六日 是)二後安居(從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六日明相未出也)下增三中云。有三種安居。前安居。中 安居。後安居 三種受日 一受七日。二受過七日法(四分律聽請十五日。若遠事不訖聽請 一月日。然此十誦律請三十九夜。僧祇律聽請事訖當歸)安居初應作四事 一解界。二結界。

三分房臥具。四結安居 安居竟應作五事 一解界。二還結界。三分房臥具。四自恣

。五受功德衣 有五種人不得安居衣 一被舉。二不用道。三死。四破安居。五不囑 授出僧祇律 二種自恣 一和合自恣。二各三語自恣 有三種人作自恣。若僧若眾多 人若一人 迦提月開五事利 一得畜長財過十日不說淨。二得離 三衣宿。三得別眾

(12)

食。四得展轉食(背前請受後請)五食前食後不囑得入村(先已有食處中前聽不囑授詣他家)受功 德衣開五事亦如是。迦提月者作衣月也。後七月十六日訖八月半聽作餘時

行道懺悔滅惡法第四

  破僧有五過失 一自害。二為智者所呵。三有惡名流布。四臨終生悔恨。五墮惡 道 七犯聚者 一波羅夷罪(如斷人頭。不可還活。犯此戒者永斷聖種。一形之中不清淨也)二 僧殘罪(如殘病人。障於布薩。行摩那埵罪可得滅)三偷蘭遮罪(此方名麤惡。此罪有四品。一五逆 偷蘭遮滅擯。二波羅夷邊方便偷蘭遮。當於八僧中大眾悔罪。三僧殘邊方便偷蘭遮。當於四人僧小 眾悔。四獨頭偷蘭遮對三人悔也)四波逸提罪(三十尼薩耆捨墮。已悔餘波逸提。對一人清淨僧三說 懺)五提舍尼罪(對一清淨僧一說懺悔也)六突吉羅罪(此方名惡作。今但取身作越威儀事。故心作 者對手一說也)七惡說罪(與突吉羅一等但取口說越威儀事。故心作者對手一說)此突吉羅及惡說 羅。若失意犯者聽責心悔。但自心念口言剋心愧情誓不復作罪即得滅 下坐向上坐懺 有五法 一偏露有肩。二脫草履。三札足。四有膝著地。五合掌說所犯事 大德一心 念。我比丘某甲。故犯某罪不憶數。今向大德發露懺悔。不敢覆藏。懺悔則安樂。不 懺悔不安樂。憶念犯發露。知而不覆藏。大德憶我清淨戒身。具足清淨布薩(如是三說)

上座應語言。自責汝心生厭離(答言爾也)上座懺向下坐有四法 一偏露右肩。二脫革屣

。三右膝著地。四合掌說所犯。長老一心念。懺文如上說。下坐應語言。大德應改悔 生厭離(答言爾也)有三種人犯 一若僧犯二若眾多人犯。三若一人犯 有三種懺悔。若 僧。若眾多人。若一人 為他作懺悔主應具五法 一善知犯。二善知懺悔法。三善知 懺悔清淨。四善知作白。五善知作羯磨。具此五德乃受他懺悔能除人罪 四重 一犯 婬(若人男女。若鬼神鬼男女。若畜生男女大小便道及口中。他犯已亦重。已犯他亦重。如毛頭入成 重罪也)二犯盜(若劫若偷若公官強奪。若燒若理若懷色。若自作若教人作。但使損他五錢物離本處 得重罪)三犯殺人(人者從初入胎中。乃至命未斷。若自殺若教人殺。隨他何方便 但合彼死死則犯 )四犯妄稱得過人法(實是凡夫詐言得聖。或言我得禪定。我有天眼他心智。從四念處法以上三十 七道品四聖果三明六通等。向他說犯重)尼八重(初四重如上說)五犯摩觸罪(要是男若童子有欲意

。以去不問親踈。不簡道俗。彼此皆露身相觸。腋以下膝已上已往犯他亦犯。他來爾已亦犯。要有 欲心受觸 樂觸著便犯也)六犯八事罪(八者一共有欲心男子捉手。二捉衣。三共入屏處。四共屏處 立。五共屏處語。六共行。七共身相倚。八共期。此八事中犯無次弟。隨犯七事不職悔。若滿八事 便犯重也)七犯覆藏他重罪(若見大戒尼犯波羅夷。應向一大尼發露。若故隱覆與惡同情過夜至明 旦便犯。若畏他殺或致破僧來說不犯)八犯隨舉罪(若有惡比丘。為大僧作三舉羯磨。治罸其人未懺 悔。僧未為其解羯磨。此比丘尼遣順供給黨惡成朋信受乖法。尼僧設諫苟執不捨。尼僧為作羯磨。

三諫不捨便犯也)六重誡叉摩那尼學六法 一不婬(若已婬不得進大戒。若與深污心男子身相觸 缺戒。應更與戒)二不盜(若偷人五錢物已上不得進大戒。若取四錢已下缺戒。應更與戒)三不殺(若 方便斷人命不得進大。若故殺畜生蟲蟻蚤虱缺戒。應更與戒)四不妄語(若詐聖誑他不得進大戒。若 汎妄語缺戒。應更與戒)五不飲酒(若無重病貪味而飲一渧入唯缺戒。應教懺更與戒)六不非時食

(若過中破齋缺戒應教懺悔更與戒)比丘比丘尼護持禁戒寧死莫犯。如其犯者不如本不出家

(13)

也。自毀壞道法。污辱師僧。穢亂三寶。欺負四恩。不消信施益罪多也。若無心在道 苟欲為惡者。乃可捨戒。不可倚傍佛法而違犯也。若欲捨戒。當向大戒比丘 跪合掌 言。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今捨大戒還作白衣。願大德憶。我是白衣(如是三說)若 欲留五戒者當言。還作優婆塞。若欲留十戒者當言。還作沙彌。願大德憶。我是沙彌 也。昔從僧受得戒。今應汝法還僧。僧即證知。若布薩羯磨簡棄於外不得。仍在眾內 共法事也。以此而推不容對餘人捨。若尼還對比丘尼捨 五逆 一殺父。二殺母。三 殺阿羅漢。四破和合僧。五惡心出佛身血 十惡業 一殺。二盜。三婬。四妄語。五 綺語。六兩舌。七惡口。八貪。九瞋。十邪見。前三身業犯。中四口業犯。後三意業 犯 十三難 一犯邊罪(此人曾受大戒犯波羅夷。若為僧作滅儐。若自罷道後還願受大戒者亦為 難儐。在眾外故曰邊罪也)二污淨行尼(若是尼污淨行比丘。所言淨行者從出家大戒已來不曾犯婬名 為淨行人也。若白衣時犯此淨行人名為難)三賊心受戒(此人無師盜剃頭被袈沙。不受戒而共他布薩

。若作羯磨。偷竊佛法名為賊心受戒。若是沙彌六法。尼亦得盜聽說戒羯磨。作同事亦犯)四破內 外道(此人先是外道來入佛法受大戒已不捨戒。被袈裟還作外道。耶見心重自然失戒。後更欲於佛 法中受大戒者不復發戒也)五黃門(有五種黃門。一生黃門。二形殘黃門。三姤黃門。四變黃門。五 半月黃門此五種人性多煩惱闕於持戒。煩惱障重不發大戒名為難)六殺父(白衣殺時所生父違恩逆理 為難)七殺母(白衣時殺母違恩處深不得受大戒)八殺阿羅漢(白衣時殺得道人死時顏色不變)九破和 合僧(以五邪之法戒亂群情。化誘內凡學人別作布薩羯磨。令如法之眾不得和合 斷其會聖之行  知而故作名為難)十惡心出佛身血(此人欲殺佛。而佛不可殺。但得重逆罪。而合末世或有心燒破 佛圖精舍形像舍利。若見瑞相即是出佛身血亦得逆罪)十一人非(若鬼若神若天若魔變作人刑欲受大 戒。實是非人名為難)十二畜生(若龍蛇若鹿若狐變作人形。不得受大戒)十三二根(此人亦有男根 亦有女根。於僧尼二眾皆妨無置處)此十三難前五煩惱障重。中五業障重。後三報障重。一 形之中不可改易。若未受戒不得受。若已受戒不得戒。不應向禮。應滅儐。科判三障

。出摩夷中。亦有論文。前四及五逆。此九業障攝。黃門一種煩惱障攝。後三報障攝

。文意不同。任情取捨

  懺僧殘隨所犯有四番羯磨 一與覆藏羯磨(隨覆來曰多少行懺悔法。此治覆罪之過。尼 有伴無覆藏)二與本日治羯磨(此人行覆藏時重犯。更從僧乞摩那捶亦爾還。從初日為始行也)三與 磨那埵羯磨(若無覆藏直與此治法。比丘六夜。尼半月)四與出罪羯磨(比丘二十清淨。僧中出此 罪。尼於二部四十人中洗拔得滅也)八事不白失宿 一往餘事不白(行懺中間若有因緣復往餘寺  應白彼寺僧。若不白失一夜)二出界不白(若有因緣復須出寺外者應白。寺外道上除行僧若不白失 宿)三客比丘來不白(若有容僧來者即應白。不白失一宿)四寺內。除行者不白(僧伽藍大院內有 客比丘急走過者不得白不犯。若安徐行應逐取向白。不白失宿)五病不遣使白(若自有病應倩一比 丘白。僧知病不得自白。眾不者失宿)六二三人同室宿(比丘應獨在小房。尼得有於伴也)七在無 比丘處住(僧伽藍中應有大戒在在寺宿。若獨在無比丘處經夜失一宿。若行摩那埵應常在四人僧中 宿。若此處僧數不滿失一宿也)八若時集非時集不作白(時集者布薩時。非時集者餘作羯磨時。此 眾聚應白。若不白失宿。若行摩那埵應白。若不白失宿也)二奪三十五事 初二奪五事 一不

(14)

得授人大戒。二不得受人依止。三不得畜沙彌。四不得受僧差教誡比丘尼。五設差不 應往 第二奪五事 一不得作說戒人。二不得僧中問答毘尼。三不得僧中作羯摩。四 僧評斷事不得在數。五不得為僧作使命人 第三奪五事 一不應早入聚落。二不應逼 暮還。三應親近比丘。不應親近外道。四應順從善比丘教。五不應作異語 第四奪五 事 一不應更犯此罪。餘亦不應作。二若犯相似若從此生。三若復犯重於此。四不應 嫌羯磨。五不應嫌作羯磨人 第五奪五事 一不得受善比丘敷坐具。二不得受洗足。

三不得受洗足物。四不得受拭草履巾。五不得受他揩摩身 第六奪五事 一不得受善 比丘禮拜。二合掌。三問訊。四迎逆五不得受善比丘持衣鉢 第七奪五事 一不得舉 善比丘罪。二不得與他作憶作白言。三不得證他事。四不得遮他布薩自恣。五不得共 善比丘鬪諍 此三十五事中。初十奪其師德。次十奪其隨意所行。次十事奪其供事。

後五不聽于知他事應順行此法。若違犯一事罪則不滅。不得與出罪羯磨 十種自性偷 蘭遮罪 一食人肉。二畜人皮。三剃陰上毛腋下毛。四用藥灌大便道。五畜人髮欽婆 羅。六裸形行。七畜石鉢。八瞋恚破衣。九瞋恚破房。十瞋恚破寺塔。皆犯偷蘭遮。

輕者對一人懺悔。法如波逸提也。罪重於突吉羅故為第五聚也。其中亦有重者。若生 噉人肉及惡心破僧房破佛塔等。此則二三人前三說懺耳。若初篇第二篇偷蘭者僧作羯 磨懺也。此義出摩夷中。僧祇律云。瞋心破六種犯偷蘭遮。破鉢三衣破塔破僧房破界

。有三種人犯尼薩耆 若僧若眾多人若一人 應在三種人前捨墮。若僧若眾多人若一 人 有四種妄語 一波羅夷妄語。二僧殘妄語。三波逸提妄語。四阿毘波羅妄語 五 種慳 一財物慳。二法慳。三家慳。四住處慳。五稱讚慳 五蓋覆心 一慳貪。二瞋 恚。三睡眠。四調悔。五疑(貪瞋二蓋能覆戒品。睡調二蓋覆定品。疑之一蓋能覆惠品也)十使 煩惱 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取。六疑。七貪。八瞋恚。九慢。十 無明。此十煩惱驅馳行心流轉不住會。觀四諦空無我理滅初五見得無相行。次斷疑使 得須陀洹。餘之四使欲界煩惱判為九品。斷六品盡得斯陀貪。斷下三品盡得阿那含。

經云。斷三結得須陀洹者。一我見。二戒取。三疑。此三重。又總五下分結。一調戲

。二憍慢。三無明。四色染。五無色染也。此是上二界煩惱。阿那含人斷之。都盡得 阿羅漢果 三塗四趣 一地獄。二畜生。三餓鬼(是為三塗純惡業感)四阿修羅(雜惡業所感 也)六道眾生 一地獄道。二畜生道。三餓鬼。四阿修羅道。五人道。六天道 三界皆 苦 一欲界(從地獄以上訖六天)二色界(從初禪梵天訖。四禪十八天也)三無色界(四空天訖非非 想)

行道修善法第五

  菩薩常作六念 一念佛(十力無所畏願禮事供養)二念法(寂滅滅諸相願讀誦思義)三念僧

(良田無所著願親近敬奉)四念戒(防非禁戒惡願護持不犯)五念施(能捨除慳悋願雜看濟他)六念天

(淨非世法。無上佛果。安穩住處。第一義天。我今願求。必得上果)出律增三中也 沙門六念  一念知月日(知今月大小。念若于日過無常迅速布薩時到)二念知夏數(我是某年某月某日。某 時受大戒。今已若干夏老去無業。若入眾知上下坐也)三念迴請(我若先受前請。今欲更受後請。當

(15)

迴前請食施比丘某甲。彼某甲於我不計。我得自恣食。彼某甲於我不計者。彼前請施主也)四念受 持三衣有長財當說淨。五念不別眾食(四人已上皆受別眾。當食時界內有比丘)六念有病當急 治。無病依眾行道 病人有五法 一不食不應食者。二喜服藥。三如實語瞻病者。四 應行便行。應住便住。五身有苦痛能忍。身少有能作便作 又第五句能淨坐思惟 第 一念悔先罪病。是苦報由惡所招念。復不懺定墮惡道。前身積罪餘報未盡。今生以來 自少及長。為惡曰多作善時少。五篇諸戒一一思量。各曾違犯。今當懺悔。若發此心 神生淨處。第二當觀無常身。如坏器假合所成。速朽易壞不可久保。命尚不存財何足 惜。於諸衣物莫以經懷。應捨不須囑授。死後任僧不煩留悋也。第三當念佛三昧善調 氣息定心守境。正向西方觀清淨佛土如在目前。念念之中如注流水。直到彼岸也 又 病人應以三法自量宜 一者重病。若得隨意飲食。隨病監藥隨意好。看病人於此三事 若得若不得。此病會死不能使。病得差無常報盡不可救也。爾時病人應作死計。莫食 非法及破齋也。二者輕病。若得隨意飲食。隨病湯藥隨意。看病人若不得病亦不死。

但小將息病自得差。爾時病人不得因病便欲飲噉破齋服酒也。三者中病若得隨意飲食

。病則得差。若不得病必死。爾時病人應自思量。隨病所宜而噉之也。若不能自節限 者。看病人應裁割也。針炙服藥裁量亦如是。求看病人供給進否亦如是。然病人多惱 瞋應自調伏也。他好心看我已自難消。何況復加惡言觸惱於彼。彼看我無利。或能心 退不復看我。我便死也。是故應慚愧於他將護其意勸讚之 看病人有五得 一者知病 人可食不可食。可食能與。二者不壞賤病人小便唾吐。三者有慈心不為衣食。四者能 經理湯藥。乃至差若至死。五者能為病人說法。合病者歡喜己身。於善法增長 佛言

。汝強健時不看他病。汝今得患。誰當看汝。告諸比丘。出家不看病。為無利益。若 能供養病人勝供養佛。見苦無常慈悲心重。即是第一修道獲無量功德 嚼□楊枝有五 事利益 一口氣不臭。二別味。三熱陰消。四引食。五眼明 掃地有五法德大功德  一不逆風順風。二不應背尊長。三滅跡。四除糞五還復箕箒置本處 經行有五種利益  一堪遠行。二能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德定分住 散亂心眼有五種過失 一見 惡夢。二諸天不祐護。三心不恩法。四不係意在明。五失不淨 有四種非法眠 一阿 修羅眠仰臥。二覆地眠。三餓鬼眠。四左脇眠 有四種如法眠 一師子王眠。右脇著 地兩脚相累。二合口舌跓上齗。三右手技頭左手順身上。四不捨念惠思惟明相 向火 有五過失 一令人無顏色。二令人無力。三令人眼闇。四令人閙集。五多說俗事 不 忍辱人有五過失 一兇惡不忍。二後生悔恨。三多人不愛。四惡聲流布。五死墮惡道

。應當忍辱 修身四威儀 一行威儀(攝身威儀向前直進)二住威儀(平立敘手隨便正看)三坐 威儀(跏趺怗膝直身低目)四臥威儀(右脇著地累脚屈身係相在明念當早起)修口四威儀 一當作 法語實語。二當作正語直語。三常作和合語滅諍語。四常作柔軟語悅心樂聞語 修十 二頭陀之行。頭名少欲。陀名知足。斗藪煩惱離於滯著故曰頭陀。何等十二 一持糞 掃衣(此人不受利養衣物)二持三衣(此人不畜長財物)三持隨衣(此人僅得供身不畜盈長物)四常乞 食(此人受請不食僧食)五一揣食(事事一斯不再益)六一坐食(壞威儀已不再噉也)七不作餘食法

(16)

食(朝粥中飯不再正食)八樹下坐(觀樹從諸法因緣生。我身亦爾。是生滅法)九塚間坐(觀尸不淨白 骨無常)十露坐(觀諸法空無所有也)十一隨處坐(觀諸法流動無有定性。不自在故。無我亦是逐靜 名阿蘭若處)十二常坐不臥(觀睡眠怠墮。死墮惡道。若不端身正意行無由成也)此十二者持衣有 三。食法有四。坐處有五也。行人於衣食處心無滯著。而藉緣發道修進彌懃此苦行也

。經論異名且存一說 修五門禪(一貪欲多者終不淨觀。二瞋恚多者修慈悲觀。三愚癡多者修 十二因緣觀。四著我多者修十八界空觀。五思覺多者修出入息觀)修六門禪一數(冷病多數出息。

熱病多數入息。緣心在鼻柱當門。安祥徐數從一至十。息成就為一念。若越亂增減皆不當也)二隨

(心隨息出入窮息根本乃至無心悔門)三止(緣心停住守鼻柱當門。勿令馳散)四觀(覿息長短。息遍身 見氣從毛孔出如珠貫縷)五還(轉緣心數。以心觀心。心若異緣皆是動亂。緣之令還住也)六淨(澄心 一境無復動亂。得入淨心三昧法相顯見)八種惡覺(一欲覺。二悉覺。三害覺。四不死覺。五親里覺

。六國土覺。七輕慢覺。八族性覺。多思惟此八事者應作數息法服也)八動觸(輕觸。重觸。癢觸。

痛觸。澁觸。滑觸。冷觸。熱觸。此八觸來應者戒能發定。或能發患。當對治除之)三種調心法一 制(精進過多心則調動。宜當緣心莫使馳散)二發(守境既久心轉沈沒。宜應驅策方便生心也)三捨(調 停得中。宜應正念入空三昧)修四念處 一觀身不淨(從頭至足三十六物皆是不淨。膿囊臭穢如死 蛇死狗也)二觀受是苦(世間暫樂會歸毀壞違逼於心。皆是苦受也)三觀心無常(六識念念生滅前心 非後心。如水流燈炎。故知人命無常)四觀法無我(想心取假諸法無實。行心造業如幻。所作皆是虛 妄無有堅實。所緣之法皆空)修四正懃(一惡法未生方便令不生。二惡法已生方便令除斷。三善法未 生方便令生。四善法已生方便令增長。惡從心生還由心滅。善從心生還由心長。長當懃心觀察此四 種法也)修四無量心 一修慈心(念一切眾生欲與其樂。思惟作無量衣食等物施與眾生。怨親平等 皆與上樂。是名修慈)二修悲心(念一切眾生欲拔其苦。此名修悲心)三修喜心(念一切眾生。若修 善者我悉贊憙。若造惡者勸令斷惡。當遏惡揚善)四修捨心(於一切眾生中皆悉平等。不見怨親等同 空法也)修六妙行 一識不與色親(明看青黃朱紫。心不染著服妙行)二耳不著聲(但取言下之法

。不愛著音聲)三鼻不染香。四舌不貪味。五身不著細滑等觸。六意不思惟惡法 沙門 五淨德(一者發心離俗壞佩道故。二者毀其形好應法服故。三者永割親愛無適莫故。四者委棄軀命 遵崇道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出福田經中)

發道資緣法第六

  欲得寂滅樂。當習沙門法。衣食繼身命。精麁隨眾等

  四依法 一依糞掃衣(此上品人。但捨棄之物納以為衣。不受信施。此嚴少欲得供身修道也

。中品人不堪聽依僧次受同利物。下品人聽受別施及貴賈割壞衣)二依乞食(此上品人除慢降身伏貪 乞食。不受請供。不擇貧富。趣得支身濟命修道。中品人聽受僧次及送供。下品人聽受僧常住食及 別請供養也)三依樹下坐(此上品人不受房舍臥具位衣。塚間樹下僅得陰蔽漏形修道。中品人居小房 石室。起不礙頭痤趣容膝。下品人聽受大房及私房也)四依腐爛藥(此上品人有病時為除報障服。此 陳棄藥。此大小便計能差眾病而不傷人。但取愈患得存身修道。中品人依僧次受蘇油蜜。下品人受 施也)比丘依託此四法得資身活命。寧處修道。衣為外資。食為內資。臥具能遮外患。

湯藥能除內患。外託衣及處。內假食與藥。藉此四緣方得修道。能生無漏故名四聖種

(17)

也。比丘當准己力 依上中下品而行之不可越分。而修若上人行下法則退。若中人行 上法則過。若下人行中法則不及 三衣六物 一安陀會(五條袈裟。一長一短一重。是授中 衣。大小便洗鉢掃地作事時著五條)二欝多羅僧(七條袈裟。二長一短二重。割截成。是入眾衣。大 小食時行道法事眾集時著七條。安鈎細量法如下說之)三僧伽梨(是入王宮聚落衣。降天魔伏外道化 惡人時著大衣。或肅恣不肖也。乞食應供入大會時著大衣。生物敬信九條十一條十三條為下品衣。

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為中品。二十一二十三條二十五條為上品。三長一短三重。若故帛隨意多重。

竪三肘橫五肘。割截成。周匝緣帖。四角安鈎紐三種色)四鉢多羅(應量器。若泥若鐵升半以上三升 以還。薰色)五尼師檀(坐具。廣三尺以上四尺以還。長三尺以上五尺以還周匝緣。染壞色)六針筒

(鐵銅錫竹柏木等。作常隨身修理威儀)尼受五衣者。三衣及覆肩僧祇支 有十種衣。應染作 袈裟色(一施衣。二却具衣。三欽波幾羅。四菖麻衣。五又麻衣。六舍 衣。七麻衣。八翅夷羅衣

。九杓遮羅衣十差羅波尼衣也)有十種糞掃衣(一牛嚼衣。二鼠嚙衣。三燒衣。四月水衣。五初產 衣。六神廟衣。七塚間衣。八願衣。九立王衣。十往還衣。此名十衣) 三種賤 法万賤(割壞衣 財)二衣賤(故弊財帛)三色賤(青黑木蘭新染壞色名不均色也)二種淨 一說淨(堪任作衣者。廣八 寸長尺六。皆合說淨)二點淨(手巾抹非衣者。悉作三點壞純色也)二種淨施 一真實淨施(所得衣 財對手捨與五眾出家人。付彼償視借取用也)二展轉淨施(作法捨不須問隨意用)不得畜八不淨(一 畜底店。二田宅。三人民。四奴婢五畜生。六珍寶。七貯聚生穀。八生熟食具。除眾僧得畜也)離 五邪命自活 一仰口食(仰觀星宿陰揚曆運。預世名利)二下口食(耕田種作墾土拔木。以為生業 )三尖口食(工師呪說扇慱雨頭賣。唇舌讚求財利)四方口食(坐守一處。以招財利。用此活命名為 方口)五羅口食(治生方慱傍逮財利不正營生。斯名邪命)四種藥(一時藥。二非時藥。三七日藥。四 盡形藥)三種時食 一蒲闍尼食。二佉闍尼食(根莖 味)三奢耶尼食(乳酪含消)五種正食  一飯。二麨。三乾飯。四魚。五害(若中前噉此等者中時不得更食。若必欲食應作餘食法。尼 無爾法也)三種不淨肉不應食 一見殺。二聞殺。三疑為己作 五辛 一蘇。二葱。三 韮。四薤。五興渠(燒香請佛猶恐無滅。況復臭穢能勳而非障道耶。若生若熟若雜和皆不得散。

若食護戒神去)飯酒有十失 一無顏色。二體無力。三眼闇。四喜現瞋想。五失財物。

六生病事。七益鬪諍。八惡名流布。九智慧轉少。十死墮惡道 煩惱性利終日伏之猶 尚難制。況復加之以酒資助。煩惱發動必然也。先多貪得酒欲心必發也。先多瞋得酒 忿心必發。先多癡者得酒必惛速顛倒驕恣放散。無明睡眠轉重。凡飲食者若能資道服 之。若增煩惱省之也 食粥有五種利益 一除飢。二解渴。三消食。四大小便通利。

五除風(粥者初出瓫中草盡不成字得噉。若成字是麋若噉犯正食)護八遮 一自恣足。二少欲足

。三穢污足。四雜足。五諂曲足。六不便足。七停住足。八自己足 八種漿 一利漿

。二閻浮草漿。三酸棗漿。四甘遮漿。五微草漿。六舍樓伽漿。七伽樓漿。八蒲桃漿

。非時得飲 五種藥 一蘇。二油。三生蘇。四蜜。五石蜜。作法得七日服 五種脂  一熊脂。二魚脂。三驢脂。四猪脂。五竭摩魚脂(作法如油得七日服)四種淨地 一僧 伽藍時處分作淨地。二為僧作寺未施僧。三若半籬障若都無垣牆。四白二羯磨結作淨 地 二種淨 一僧結淨(大僧不得在淨地宿)二檀越淨(截割由檀越。眾僧不得隨意廻淨)五種淨

(18)

法 一火淨。二刀淨。三創淨。四鳥啄破淨。五不中種淨(此中刀淨創淨鳥啄應去子食。火 淨不中種淨得盡食)又五種淨 一皮剝淨。二 皮淨。三腐淨。四破淨。五淤燥淨(若不火 淨得噉也)五生種 一根生種。二 生種。三節生種。四覆羅種。五子子種(若不火淨不得 傷皮咳)五種受食法 一手與手受。二手與物受。三物與手受。四物與物受。五遙與得 墮手中受 夫受食者割貪求之心。應仰手令他施手中。若自捉器令他授器中。不應橫 手捶取及以箸拌皆不成受。若不落手中遺落器外者悉不得噉。若意欲受彼而錯受此。

佛言不成受。應更受。若作總雜意得成受。若人觸食若動食器則失受也。應離更受不 得便自手觸之。凡夫受之食輒自手觸犯惡觸。犯惡觸突吉羅罪。夫食甚繁穢應生厭離

。然人喜嗜味貪多競攬。向已脫不成受犯不與取。於食不節後致過。初乞食時應誦此 偈 令諸乞者悉得飽滿。其施食者得無量福。我若得食為療毒身。修集善法利益施主  若得食在手當先迴以供養應說此偈 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乃食

。若欲噉食應作厭離。食想遍觀此食。皆是不淨。飯如白虫。羹如下汁。餅似人皮。

酪似膿腦。隨取相似破貪美。心既不著味。即於食生厭。但如服藥而已矣 食竟收鉢 應說此偈 飯食已訖。當願眾生。德行充盈。成十種力

信施檀越法第七

  四恩 一父母恩(能生己身得有今日)二師僧恩(生我法身以法施我)三國王恩(施我課役。水 土草木常以施我)四檀趣恩(供給衣食濟我身命)出家行道常報四恩 四輩檀越 一天輩(天厨 甘露獻出家人)二龍輩(牛鹿獻乳。猨猴奉蜜。鳥施莫等)三鬼神輩(山神施藥海神施珍)四人輩(剎 利婆羅門毘舍首陀四性施主供給所須)此等來施如法得受 四事供養 一飲食。二衣服。三 臥具。四醫藥 八種布施法 一比丘僧得施(唯屬比丘現前數人分)二比丘尼僧得施(唯屬尼 眾現前數人分)三二部僧得施(莫問人多少分。物作二分。半屬尼。半屬比丘僧)四者四方僧施得

(來者皆得。應作羯磨分亦不得。供尼同作羯磨亦不得羯磨。錢寶若施招提僧不須作法)五界內僧得 施(屬住處僧入界皆得。但取捨物時為定。若施常住來者共用不得將去)六同羯磨僧得施(共一處作 法事者得此物)七稱名字僧施(若漫言施上坐施法師。呪願看病人等此不簡親疎亦得僧福)八一人 僧得施(從上坐行之。隨取者與之)隨檀越施衣。此八法分。若無伴分別上坐應問。八種施 中為作何施。若不依此八法則不得施僧之福。若不依此八法而受則輕損信施違犯處多

。應差五德者分之。好惡相參命不見者擲籌。餘人不得亂言利養難消貧富不在。此莫 生嫌恨改人志行也 若得衣政可割分。不勞賣取錢。至不獲已得錢者慎莫手受。應語 言。我不應受此不淨財。若我須衣合時得清淨衣。當受便令淨人知之。語主檀主知是 看是此人還與比丘者。當以彼人物故使淨人賞。後得淨衣索用知之。應如法求。如法 與。應如法施。如法受。如法住

  出家人應離三十八風 一利(若得利養心便生憙。貪利不恥吹破道心)二衰(若失利養心便 憂惱。怨對恨情衰滅道心)三毀(若被折辱心便退沒。呵毀不受。道心敗衰)四譽(若得讚嘆心生高譽

。窺求名聞。道心動亂也)五稱(若他戴仰心。便我大。輕人重己。道心傾墜)六嘰(若失恭敬心便不 掩。恕己嫌人。道心改變)七苦(若違情生惱心便不忍。結恨纏翳。消滅善心)八樂(若順情生過心便

(19)

翫著。迷惑失性。道心淨散)白衣家有九法。未作檀越不應作。若至其家不應坐。何等九  一見比丘不喜起立。二不喜作禮。三不喜請比丘坐。四不喜比丘坐。五設有所說而 不受。六若有衣服飲食所須之具。輕慢比丘而不與。七若多有而少與。八若有精細而 與麁惡。九或不恭敬心與。觀相檀越於此九法中但有一事。不須數往其家 白衣家有 九法 未作檀越應令作。若至其家應坐。何等九 一見比丘喜起立。二喜作禮。三喜 請比丘坐。四喜比丘坐。五設有所說而信受。六若有衣服飲食所須之具敬重故而與。

七若有少而與多。八若有麁惡與精細。九恭敬心與 觀望白衣家內外信心。備此九法 者應請取作檀越。比丘無惱。檀越得福。道俗相假善法曰生 檀越有五事。不應與作 覆鉢羯磨 一不孝順父。二不孝順母。三不敬沙門。四不敬婆羅門。五不恭事比丘。

此是惡人先無信心不受法罰。於法無益故不為也 白衣有十法。眾僧應與作覆鉢 一 罵謗比丘。二為比丘作損減。三為比丘作無利益。四方便合無住處。五鬪亂比丘。六 於比丘前說佛惡。七說法惡。八說僧惡。九以無根不淨法謗比丘。十若犯。比丘尼  此十事中隨犯一事合為作覆鉢羯磨。一切僧尼不得至其家。此人本有信心。今忽為惡

。宜加以折伏令其改過。故作此法 比丘有十事。應與作遮不至白衣家羯磨 一喜罵 謗白衣。二方便為白衣作損減。三方便為作無利益。四為作無住處。五鬪亂白衣。六 在白衣前毀佛。七在白衣前毀法。八在白衣前毀僧。九罵白衣作下業。十調誑白衣  比丘若犯一事應作羯磨治罰不聽。復至白衣家仰令使辭謝乞 歡喜有八法者應作僧使 往白衣舍 一能聽。二能說。三自解。四能令他解。五能受語。六能憶持。七無謬失

。八別好惡語義 比丘有五事。為白衣所不喜見 一喜親白衣。二喜瞋白衣。三喜強 至白衣家。四喜與白衣竊語。五喜乞求白衣生不欲見 常喜往返白衣家有過失 一不 囑比丘便入村。二在有欲意家女中坐。三獨坐。四在屏覆處。五無有知男女與女人過 五六語。六者數見女人。七既相附近。八轉親厚。九已親厚生欲意。十已有欲意或至 死若次死苦 比丘有五事生人疑 一數往婬女家。二數往婦人家。三數往大童女家。

四數往黃門家。五數往比丘尼寺 比丘入王宮至婇女間有十過失 一夫人禮拜比丘。

比丘先笑王夫人亦笑。王疑比丘與夫人有私。二夫人有身令王生疑。三太子欲反。王 疑比丘。四內有密語以聞。於外王疑比丘。五宮內失寶。王疑比丘。六王以賤人在高 位。外不喜者疑比丘。七王以高位者在下職。外不喜者疑比丘。八王非時集四部兵。

其不喜者疑比丘。九集兵中路而還。其不喜者疑比丘。十王出好象馬。端政女人見則 心生愛著。非比丘法。比丘不於有力而親近大官不逸斯過

護持法藏第八

  三藏教法 一修多羅藏(此云本說。是一切經教)二毘尼藏(此云能威。是一切戒律)三阿毘 曇藏(此云無比法。是一切論文) 三學行法 一增戒學(善修戒也)二增定學(修心正念懃習禪定 )三增慧學(求解思義修道觀法) 三種持 一持經(依經而行)二持律(依律而行)三持摩夷(依論 而行) 三種知法人 一知法(善解經義)二知律(善識律相)三知摩夷(善知論文) 三種如法  一是法(所為合經)二是毘尼(事必如律)三是佛所教(合受教事也) 四種廣說 一者有人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利益亡人戒殺文 八十 預修超薦戒殺文 八一 慈心不殺放生文 八二 普勸戒殺決疑文 八三 太上東嶽垂訓文 八四 紫虗元君戒論文 八五

 粉壇儀式法則等  能了真實十種義   施諸眾生常無畏  恒樂大乘祕密法 

 若有佛子善修行  清淨之法滿足心   一切眾生慈悲心  柔軟之心為菩提 

 設入眾會  則為導師  是菩薩者   十方聞名  於法無礙  猶如巨海 

Sircar, Indian Epigraphical Glossary,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ing House, 1966, p..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十劫道先成  嚴界引群萌 

由慧為導首等者:此中慧言,謂彼最初出離正見。由此為先,起

摘  要:法顯幼年受沙彌戒,但受戒後並不住廟,家人讓法顯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