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常見的精神病種類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常見的精神病種類"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常見的精神病種類

精神疾病可以簡單的分成嚴重精神疾病、輕型精神疾病以及兒童青少年 好發精神疾病幾類。嚴重精神疾病包括有精神分裂病、情感性精神病 (包 括憂鬱症、躁鬱症 )、妄想症以及器質性精神疾病等﹔輕型精神疾病常見 的包括有輕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畏懼症、心身症、恐慌症等 ﹔兒童青 少年好發精神疾病問題則有自閉症、過動症、行為規範障礙及情緒障礙。

以下分別介紹之:

精神分裂病

  這是嚴重精神病裡較常見的一種,主要的問題為思考、知覺、情感 等多方面的障礙、與現實情境有明顯的脫節,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的功 能。常見的症狀有現實感差、不合邏輯的思考、妄想、或有奇怪的行為表 現;個性可能變得退縮沈默,不跟別人來往;可能變得好爭論、容易發 脾氣,甚至出現攻擊行為。這一類的病人常有幻覺症狀,其中又以「聽 幻覺」最常見,明明旁邊沒有人,但病人卻清楚的聽到有人對他說話,

甚至受到聽幻覺的控制,照聽幻覺的指示行事。

精神分裂病的病人發病,常常是慢慢進行的。起先只覺得病人開始 出現一些較不尋常的行為舉止,病人自己也都可以說出一些可以接受 的理由,但是漸漸地隨著病程變化,個案的一些不尋常的行為舉止或 言行,變得更多,變得更離譜,甚至與現實生活情境或邏輯背離。除了 會說一些奇怪聽不懂、別人無法理解的話之外,也常常有一些莫名其妙 的想法或念頭,甚至會相信一些在別人眼裡覺得荒誕不經的事情 (亦即 所謂的妄想 )。

1.什麼是精神分裂症

人的思想是生物中最發達,最精密的。因為有思考能力,人可以對

事物作有條理的分析,使喜怒哀樂的情緒表現能移和現實的情況互相

配合。如果人的思想或推理有了障磚,對於日常生活事務的處理一定會

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表現出不切實際的乖異行為。在精神疾病中,有

一種以思考推理障磚為主要和精神症狀表現,這就是精神分裂症。這種

病在人大多較早發病,最常發病的年齡是 15 到 25 歲左右,不論男女

都可能罹患這種病。發病時,最初的表現往往是在日常生活功能上發生

障礙,例如:不想上學、或學業成績下降,不想上班或工作效率減低了

待在家中或躺在床上,不喜歡出門,也不喜歡和別人說話而多半獨自

一個人。久而久之,慢慢的又產生一些較嚴重的思考障礙的症狀,例如

相信有人在監視他,報紙、收音機、電視的報導都跟他有關係;相信有

人要傷害他或害死他;相信有人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或是自己的思想

(2)

像電波般的被放射出去,讓別人知道;相信有人用特異的方法 (例如 電波 )來控制他的思想或行為;相信有人想用特別的力量來剝奪他的思 想或插入一些思想;有時會聽到一些實際上不存在的聲音,或看到一 些不存在的影像或事物,以及其他種種的幻覺現象;更嚴重時,會語 無倫次,言不對題,答非所問,而且會有特異或乖異的行為表現,例 如會一連好幾個小時固執地站在原地不動,或者激動不安,有破壞行 為、有的會躲在屋裡的某個角落。一般說來,他們都不在乎衣著,不修 邊幅,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別人照顧。

2.精神分裂症是怎麼形成的?

腦存在於頭顱裡面,是主宰人類行為的身體器官。它是由無數的腦 細胞巧妙而精密的結合起來的,是一個結構複雜而難以做科學研究的 器官。到目前為止,醫學對腦的精細結構以及它所具有的功能仍然有許 多不清楚的地方。經過無數科學家的研究,我們知道腦內的許多神經細 胞,並不是有直接的相連在一起,在它們的連接處有很小的裂縫,因 此需要依靠一些化學分子作媒介,才能把裂縫彌補起來,而使神經細 胞彼此間能互通信息。目前對於精神分裂症的思考障礙如妄想、幻覺或 語無倫次等的現象,一般認為是腦內細胞連結處對「多巴胺」這種化學 分子的反應過強所造成的,由於阻斷「多巴胺」作用的化學物質,可以 治療妄想、幻覺或語無倫次等的精神病症狀,所以這些物質就被醫學界 稱為抗精神病藥物。然而精神分裂病患者除了有妄想、幻覺與語無倫次 等精神病症狀外,同時還有一些生活能力退化的現象,醫學研究認為 精神分裂病患者的腦部有退化的情形,這可能是造成精神分裂病患生 活能力退化的原因,然而為什麼精神分裂病患的腦部會退化,到目前 為止,我們仍? M 不能獲得令人滿意的答案。

3.患有精神分裂症之後會怎樣?

精神分裂症的發病年齡比較早,一般說來 15 歲到 25 歲是最常發 病的年齡。發病初期的主要症狀是生活功能方面的障礙,如:不想去工 作、不想上學、不想跟朋友聯絡、不想和別人談話。後來才逐漸表現出嚴 重的思考與知覺障礙,如妄想、幻覺、語無倫次與乖異行為。在發病初期,

病人的家屬通常不易察覺病人有什麼不對,直到病人出現嚴重的行為

問題或言談乖異時才開始注意到情況不妙。絕大部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不知道自己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病人的主要病

態是在思考方面,因此病人無法判斷自己的異樣。精神分裂症發病以後

病人的情況有時會惡化,有時又會改善。當病情惡化時,多半需要接受

住院治療,等到出院後也應該繼續到門診接受精神科醫師診治。目前有

良好的抗精神病藥物可以有效的控制住精神病症狀,再加上精神醫學

(3)

如果病人能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的治療,同時家庭、社會也能給 予生活上必需的照顧,那麼病人完全治癒的比率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 其他百分之五十左右的病患雖不能完全治療,但是大部份也都可以過 著相當令人滿意的生活。另外也有少數精神分裂病患的病情會一直惡化 下去,他們就需要接受長期的住院治療與療養了。如果一個精神分裂病 患能瞭解自己有思考上的障礙以及自己是有病的人時,對他的治療比 較能獲得良好的效果,而且預後也比較好。

4.精神分裂症怎麼治療?

(1)藥物治療與物理治療

  精神分裂症不是不治之症。精神分裂症最明顯的症狀有妄想、幻 覺、語無倫次與乖異行為,這些症狀可以用抗精神病藥物來治療。因 為精神分裂症的症狀是腦部功能障礙的表現,所以抗精神病藥物治 療是針對腦部功能來加以調整以達到治療的效果。藥物能治療精神 病症狀是因為藥物能對腦細胞發生作用,使腦細胞連接處對多巴胺 過份亢奮的反應趨向於正常的關係。目前我們仍不清楚為什麼精神 分裂病患者的腦細胞連接處對多巴胺會有過份亢奮反應的現象。如 果中止使用藥物,過份亢奮的現象又會再度出現,精神病症狀也就 會再度惡化,因此,精神分裂病患需要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以 便長期而有效的抑制精神病症狀的發生。

  在急性發病期的時侯,可以用短效性的針劑抗精神病藥物,以 便迅速而有效的控制乖異、暴戾的行為。如果是在平時,通常是用口 服藥來治療。因為口服藥要每天服用,對需要長期藥物治療的病人 來說不大方便,病人很容易忘記服用,所以後來又發明了長效針劑,

病人只需要每隔 1-2 星期做一次肌肉注射就可以達到長效治療的效 果。抗精神病藥物的種類相當多,在作用方面則大同小異,一般精 神科醫師都能夠熟練的選擇最適合於病患的藥劑。如果遵照精神科 醫師的指示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服用是非常安全的,它絕對不會 上癮。病人一定要遵照精神科醫師的指示來服藥,這樣才能達到最 好的治療效果。

  有些精神病患者會呈現出全身肌肉僵直的情形,這種病態如果 用「電擊痙攣治療」來處理就可以獲得良好的療效。由精神科醫師所 執行的電擊痙攣治療,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安全而便宜的治療方法。

此外,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已經上市,其副作用少,效果也很好,

日後應會漸漸廣為使用,但目前的價格尚太貴。

(4)

(2)環境治療與心理治療

  精神分裂病的症狀可以用抗精神病藥物來做良好的治療及控制。

但是精神分裂病患者如果碰到生活壓力太強或生活上有太多挫折時,

他的精神病症狀很容易就會惡化起來。一般正常人在面對日常生活 中的種種壓力事件時,也需要費很大的工夫才有辦法解決,更何況 是精神分裂病患者,他們的處世能力及效率比一般人差,又因為疾 病的緣故,更容易引發種種生活上的挫折。如果病人在發病前是生 活在健康的環境裡,有良好的適應能力,那麼他只要應付生病以後 的適應困難就可以了;如果病人原來的生活環境就不理想,人格已 經不夠健全,那麼等他生病以後,要應付日常生活的壓力就更加困 難了,這對他的病情也就有更不利的影響。

  以上種種都在說明精神分裂病的治療除了藥物治療以外,一定 要配合社會生活與心理適應的治療。精神分裂病患者在急性期大都 需要住院治療,當他們還住在病房時,就要開始進行這些社會生活 與心理適應的治療。此外,還要探討他們是不是有家庭生活及心理 適應上的困難,如果有這類困難存在,就要及時予以適當的家庭治 療和心理治療,以培養病患的適應能力,或是促進家庭生活的和諧 以幫忙病患的長期治療。另外,精神分裂病會使一個人的判斷能力 減低,社交生活退縮,工作能力下降,所以在住院治療時,就要開 始利用「以病房為家」,「以病房為小社會」的方式,逐漸增強病患的 社會適應能力,使他們不致於孤獨離群,不致於過著懶散的生活。

事實上,環境及心理治療不太可能在住院期間就完全達到目的,因 此在出院後仍需要繼續進行,才能培養他們重返家庭和社會的適應 能力,使他們能應付因疾病而來的種種心理壓力,重新建立起他們 的生活圈子,並且過著快樂的日子。

5.精神分裂病的病人怎麼在社區復健?

雖然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精神分裂病患者在經過治療以後能移完 全恢復正常,但是仍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病患會變成慢性病患,他們 需要接受長期的照顧與醫療。而最讓家屬困擾、最需要社會及政府的關 心和投資的,就是這些長期無法恢復正常生活的慢性精神分裂病患,

他們在病情惡化時,需要住院治療,平時也需要家屬長期的照顧,給

家人帶來許多的困擾。我們從研究的結果中可以知道,如果讓這些慢性

精神分裂病患者長期住在醫院裡,並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會使他們發

生退化的現象,而且經濟的負擔也是相當沈重的;然而如果他們能繼

(5)

社區裡繼續增強他的社會功能,我們就得繼續進行社會復健工作。主要 的復健內容是提供休閒活動及社交生活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工作技巧 來從事較簡單的工作。精神分裂病患在慢性化以後都會顯得懶散、退縮,

所以要在社區裡由復健人員 (包括社區社會工作人員,自願社會服務 工作者等 )與家屬密切配合,積極的舉辦活動,使病患能慢慢的學習社 交生活與休閒活動,同時應該建立庇護性工廠,使病患能在有保護的 環境下從事復健性的工作。

  此外,精神分裂病患者也和正常人一樣,在日常生活裡會受到喜 怒哀樂,七情六慾困擾,由於他們應付生活困擾的能力較低,情感上 比較容易受到傷害,所以要及時的加以勸慰、開導以增加他的適應能力 此外,有些病患的家庭生活並不和諧,在這種情況下,病患很容易受 到傷害,在復健過程中,培養及維持家庭生活的和諧是絕對必要的。在 有精神分裂病患的家庭中,生活經常是蒙上一層陰影似的,在復健的 過程中,要能同時考慮到病患在家庭中的復健,這樣子的工作才能算 是完滿。

情感性精神病

1.前言

憂鬱症狀的歷史沿革甚早,在舊約聖經即有描述,荷馬的史詩 Iliad 也有記載。在西元前 400 年,Hippocrates 即用 mania 和 melancholia 這兩個名詞來描述情緒障礙,至今仍為吾人所使用。由 於情感疾病中的憂鬱症之盛行率甚高,故影響也甚大。舉例來說,根據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以 DALY(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為指 標,估算全球性疾病負擔(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之報告指出,

單極性憂鬱症將在公元 2020 年成為全世界所有疾病中 DALY 排名第 二的高負擔疾病。也就是說,姑不論死亡率( mortality),光是憂鬱 症帶來的失能( disability)以致病人無法正常生活及工作,就十分嚴 重,其影響層面絕不亞於癌症、感染等疾病。若論及死亡率,則憂鬱症 患者之高自殺率( 15%)也十分驚人。這顯示了人的情緒不但左右了 生活功能和品質,甚至也主宰了生死,因此對情感疾病之研究也成為 先進國家之重點項目。

2.躁症發作及鬱症發作

(6)

一般而言,主觀的情感感受叫 mood,客觀觀察到的情感表現叫 affect。本文所稱情感性疾病即是 affective disorder。人的情感有高 有低,當情感過高時即稱為躁,過低時即為鬱,所有情感疾病之分類 便是以不正常的躁、鬱為基礎,正常人也有情感起伏,然其程度及持續 時間都在一定範圍內,若起伏之程度及時間超過太多,則稱為躁症發 作或鬱症發作。所謂躁症發作( manic episode)係指患者之情緒升 高(包括高興、昂揚、興奮或急躁易怒);內在驅力明顯增加(包括精 力充沛、食欲、性欲增強,睡眠需求減少)、思考變快(聯想多、意念飛 躍)、話多(好吹噓、喜爭辯、經常滔滔不絕)、注意力分散、自信大增

(自認為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地位或財富、如高官、富翁等)、對人慷慨 大方(會浪費金錢、買東西送人)、興趣增加(可能計劃很多,但沒有 系統組織,也草率行事)、好動(無法安坐)、肯冒險(可能魯莽投資 或放縱於性行為)等現象,嚴重者容易有易怒乃至暴力攻擊之行為,

或有幻聽、妄想及譫妄現象。發作應持續至少一週,必須嚴重到使日常 的工作和社交活動幾乎完全地中斷。輕躁症發作( hypomanic

episode)與躁症發作類似,但程度較輕,對日常工作及社交活動雖 有明顯影響,但不若躁症發作嚴重,持續時間至少 4 天。所謂鬱症發作

( depressive episode)恰和躁症發作相反,係指患者有憂鬱情緒、

興趣和快樂感失去( lack of interest),平時有興趣的事變得沒興趣 了;內在驅力降低(包括活力減退之疲倦感;食慾、性慾減低;睡眠障 礙),有時體重會明顯降低,但少數病人反而會過度進食而明顯增胖。

常伴有話量變少,行動緩慢,有些可以嚴重到變成僵直狀態

( catatonic),像木頭人一樣;注意力減低(猶豫不決,難以下決 定);自尊和自信減少;懷有所謂的 cognitive triad,即指覺得自己 無價值、無用,對未來感到無望,對世界一切覺得悲觀;此外也可能懷 有罪惡感,當程度嚴重時會產生罪惡妄想( delusion of guilt),比 如認為自己的一個小小行為對不起別人,乃至對不起全世界。也可能伴 有虛無妄想( nihilistic delusion),比如以為自己的腸子不活動,乃 至腹內空無一物,或是認為房契被偷,財產全無了;由於持有對自己、

對未來、對一切經驗之負面認知,甚至有自殺的意念或行為,尤其是當 產生罪惡妄想時,其危險性更高。另有一種混合發作( mixed

episode)係以躁症與鬱症之混合症狀或兩者症狀迅速交替為特徵,

持續時間至少一週。研究顯示,此型患者對鋰鹽之反應比典型躁症者差 而對 valproic acid 或 carbamazepine 則反應較好。由於此型之存在,

彰顯出情感性疾病之複雜性,以及用類型( category)來作疾病分類

之限制,相較之下,用不同向度( dimension)為基礎來分類疾病也

(7)

3.情感疾病之分類

在了解什麼叫躁鬱症發作( manic episode)和鬱症發作

( depressive episode)之後,我們便可以依據其不同之嚴重度和組 合來加以分類。根據 ICD-10 的分類系統,可以先將情感疾病粗分為憂 鬱症( depres-sive disorder)及雙相情感障礙症(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兩大類,其中憂鬱症,係指只有鬱症而沒有過躁 症發作、輕躁症發作或混合性發作者,大致上可再分為 (1)單次鬱症發 作, (2)復發性鬱症,(3)輕鬱情感障礙症(dysthmia),及(4)未分 類憂鬱症。而雙相情感障礙症,係指有過躁症發作、輕躁症發作或混合 性發作之患者,終其一生可能伴有鬱症發作(約占 8/9)或完全沒有 鬱症發作(約占 1/9)。

會。躁鬱症病患的親屬的罹患率約為一般人的十倍,而且女性高於男性 近親高於遠親,而躁鬱症的遺傳率高於憂鬱症。

4.鬱症

單次鬱症發作可再分為輕、中、重三種。重度發作者可能伴有下列症 狀: (1)精神症狀(妄想通常包括罪惡、貧窮、緊急災難等內容,聽幻覺 通常是毀謗或譴責的聲音); (2)靜呆、僵硬;(3)「身體性」

( somatic)或灰鬱(melancholic)症狀:包括早醒(較平日睡醒 時間早 2 小時以上);一天之中早上最憂鬱;明顯的精神運動遲滯或 激動;明顯喪失食欲或性欲;體重減輕(過去一個月體重減 5%以上);

對平常喜歡的環境或事件缺乏情緒反應等。復發性鬱症係指鬱症發作在 2 次以上,每次之嚴重度可以不一樣,一般認為一旦有復發性鬱症發作,

則便需要考慮長期治療(包括預防性治療),以避免再一次復發。愈是 嚴重的復發性鬱症愈需要高劑量的維持性及預防性抗鬱藥治療。

5.輕鬱情感障礙症

輕鬱情感障礙症主要特徵是慢性且持久的憂鬱情緒,但從未或極 少嚴重到可符合 ICD-10 之中度的復發性鬱症發作。通常發病始於兒童 或青少年時期,至少持續 2 年且 2 年中不得有 2 個月以上之緩解期,

當發病於晚期時,常是鬱症發作後之殘餘狀態,且與喪親之痛或其他 明顯壓力事件有關聯。定義上輕鬱情感障礙症雖不會有精神病症狀,但 常有自卑、疲勞、對未來悲觀、對過去沈思,懷罪惡感,心智反應慢等現,

主觀之症狀比客觀之症狀多,比如較少出現明顯的食欲性欲降低及運

動遲滯,社交、職業、婚姻都會受影響。約有 40%的重鬱患症同時也有

輕鬱情感障礙症,此時稱為 double depression。這個共病

(8)

( comorbidity)現象使得此類病人之預後比純重鬱症患者差。有些研 究支持輕鬱情感障礙症是原發性( primary)情感疾病,如病人的家 族史中明顯有鬱症和雙相情感障礙症,病人的睡眠腦電圖和重鬱症患 者類似等。和其它之情感疾病一樣,輕鬱情感障礙症也常伴有物質濫用 如使用酒精、興奮劑或大麻等來處理其低落之情緒。

6.未分類憂鬱症

未分類憂鬱症包括 (1)短暫復發鬱症(brief recurrent

depressive disorder),係指嚴重程度已達重鬱發作,但每次發作 之時間不到 2 個星期,(2)輕度鬱症(minor depressive

disorder):指鬱症發作為輕或中度,不到重度,但時間已達 2 星期,

(3)經前憂鬱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係指在月經來 前一週左右開始有明顯鬱症發作,常伴有焦慮易怒現象,在月經開始 後幾天內恢復正常, (4)精神分裂症患者之精神病症狀後憂鬱症

( postpsychotic depressive disorder)係指在精神分裂症之緩解 期病人可能有鬱症發作,當程度嚴重時常導致病人自殺。以上四種疾病 之效度都尚在研究中。

7.雙相情感障礙症

典型的雙相情感障礙症,通常第一次發作是鬱症(女性中 75%,

男性中 67%),共有約 1/9 的患者一生只經歷躁症而全無鬱症發作。

若未治療則典型之躁症發作持續約 3 個月,鬱症發作約 6 至 13 個月,

治療則可明顯縮短時間。整體而言,雙相情感障礙症預後比復發性鬱症 還差,在初次躁症發作後 2 年內,有 40 到 50%的病人會有第二次躁症 發作,雖然鋰鹽可延長穩定期,但也只對 50 到 60%的病人有效。而復 發性鬱症在 2 年內有 30~50%會有第二次重鬱症復發,若有預防性治療 則復發之比例減少。當躁症發作時也可能伴有精神症狀(自我評價之膨 脹可能達到誇大妄想及相關幻覺,易怒可能達到被害妄想的程度)。

8.循環情感障礙症

循環情感障礙症( cyclothymia),其特徵是情緒長期不穩定,

時而輕度憂鬱,時而輕躁,但不會嚴重到躁症發作或重鬱症發作。目前

遺傳學的研究顯示其家族史與雙相情感障礙症相關,加上: (1)約有

1/3 患者後來會發生重鬱症(此時稱為 bipolar II disorder),(2)患

(9)

一般在 20 歲前後漸漸發病,造成學業、人際上之困擾,常伴有物質濫 用,部份伴有邊緣性人格障礙。

9.特別的雙相情感障礙症

(1) 季節情感障礙症(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其鬱症發作都固定在某個季節,最常見的是秋季發作,到春夏恢 復,有些人會在夏季有輕躁或躁症表現。鬱症時病人反而較常有 多食,多眠,好吃碳水化合物之症狀,推測其發作可能和日照不 足有關,通常以照光療法( light therapy)有效。

(2) 快速循環(rapid cycling)發作:

係指在一年中的重鬱發作,躁症、輕躁症或混合性發作達 4 次以 上,其特點是女性較多,有些與甲狀腺功能低下有關,有些和抗 鬱藥誘發躁症有關,此病對鋰鹽之反應不佳,須用

carbamazepine 或 valproate 為主線用藥。

10.情感疾病之流行病學

重度鬱症的盛行率在不同的調查中有顯著差異。以終身盛行率而言 台灣低到約 1.5%,Beirut 則達 19%。一般而言,歐美等國較高,終 身盛行率常在 4~17%之間。由此可見憂鬱症有文化間之差異。女性比 男性罹病機會大,女男比約 2:1,原因並不清楚,可能與諸多因素有 關:如女性較可能表達憂鬱;男女地位不公平,女性承受壓力較大;

男性憂鬱常會飲酒以致只被診斷為酒癮等。平均發病年齡在 20 到 40 歲 間,無業、離婚或分居者有較高風險。

  典型雙相情感障礙症之終身盛行率在不同文化中差異有限,一般 推估為 1%,可以從台灣的 0.3 到紐西蘭的 1.5%,女男比例為 1:1,並 無性別差異,發病年齡在 20 到 40 歲間,平均為 30 歲,社經地位高者 反而有稍高風險,雖然此病也和離婚有關,但離婚可能是果而不是因。

不! 過若以廣義的定義,即涵蓋第一、二、三型雙相情感障礙症,則其盛 行率將大大提高。

輕鬱情感障礙症之終身盛行率約 3~5%,和重度鬱症類似,仍是 女性和離婚者有較高風險。循環情感障礙症和雙相情感障礙症類似,其 終身盛行率約 1%,女男比為 1:1。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和情感疾病密切相關的自殺。情感疾病患者自殺

之終身盛行率約為 15%,若加上濫用酒精或精神作用物質,則自殺率

更高。一般而言,女性雖比男性更易嚐試自殺,但男性往往容易成功。

(10)

鬱症發作固然會想自殺,但混合發作之患者也可能在同時有誇大、易怒 及憂鬱等症狀而自傷傷人。整體而言,純綷重鬱症和雙相情感障礙症之 患者的自殺率相當。

參考資料 http://www.cpc.mcu.edu.tw/health/spirit/5-%B1`

%A8%A3%BA%EB%AF%AB%AFf.htm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是由兩個相等的碳原子均等地共用兩個鍵結電子 然而 有很多化學鍵結不是完全的離子鍵,也不是完全的共價 鍵,而是介於這兩種極端之間,這種鍵結稱為極性共價 鍵(polar

在上圖中,最上層的物件是 Root,代表電腦的桌面(Desktop),而 每個桌面可以有多個 MATLAB 圖形視窗(Figures),所以我們通常 定義 Figure 是 Root 的孩子(Child),而 Root

• 原始面具是在巫師舉行祭祀儀式中使用的一 種重要工具,由於先人認為人的靈魂,常常 以骨骸或頭顱為

結構化程式設計 是設計一個程式的一個技巧,此技巧就

這兩個問題所牽涉到的極限類型是一樣的,而我們特別把這 種割線斜率的極限稱為導數 (derivative)

隨身碟是一種攜帶方便的電腦儲存裝置。若浩南有一個容量為 8GB

• 長久的結合體,就是那種與〝自我〞相關的包含

相當清楚的是, Avalokiteśvara 這個複合詞是由 avalokita 跟 īśvara 結合而成。avalokita 為觀,而 īśvara 為自在,所以譯為 觀自在。因為連音或連聲 (saṃdhi)的關係,avalok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