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重新從心-接納自我之敘說研究 —以臺東市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重新從心-接納自我之敘說研究 —以臺東市為例"

Copied!
1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研究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莊佩芬 博士

重新從心-接納自我之敘說研究

—以臺東市為例

研 究 生: 黃家慧 撰

中華民國一○二年一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育研究碩士班

碩士論文

重新從心-接納自我之敘說研究

—以臺東市為例

研 究 生: 黃家慧 撰撰 指導教授: 莊佩芬 博士

中華民國一○二年一月

(4)

IV

(5)

V

(6)

謝 誌

光陰荏苒,感謝父母當初的放手,讓我能在台東大學自由地發揮、翱翔,在 這短暫的兩年半學習,從一位對於學術研究懵懂無知的我,經由教育研究所各個 教授們的指導下,經驗值成長許多,奠定學術界知識。

首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莊佩芬老師,撰寫論文這一路上,雖然曾逃避現實,

無法提起勇氣面對另一個自我,若無佩芬老師的督促,恐怕現今我還是一位膽怯、

懦弱的人,也謝謝您給予我勇氣和力量,使我重振精神,勇於往前邁進新的人生 道路。同時感謝我的口委教授們-陳致嘉老師、黃雅淳老師,在口考過程有些膽 顫心驚,致嘉老師不斷地引導,將我身上的面具和盔甲卸除,使我看見最真實的 自己;雅淳老師在論文上的指教,對於內容提供精闢的見解與建議,使論文更臻 完善。

感謝教育研究碩士班的同學們-育辰、佳慧、子雯、瑩君、毅芬、佩玲,就 讀研究所這期間受你們的不少照顧,有你們的陪伴和相助,使我的生活更為精彩,

也使我有勇氣走完研究所的旅程,尤其是子雯給予我許多的建議和力量,讓我有 勇氣撰寫我的生命。也感謝我的枕邊人-佳容、佳穎,謝謝妳們陪伴我宿舍的日 子,310 lativ 寢永遠存在我們心中,以及學妹映伶和葉卿不厭其煩地提醒我該寫 論文,使我的宿舍生活有著歡笑,有妳們真好!

感謝特教學程班的同學們-軒佑、瑞毅、瓊云、佳黛和憶婷,有你們在學程 班所帶來的歡樂,將沉悶的上課氣氛帶動為活潑和歡樂不斷,也謝謝你們與我在 特教學程班共同成長,在未來的日子,我們一起加油!

特別感謝我的家人-爸爸、媽媽、弟弟和妹妹,謝謝你們在這一路上不斷地 督促,給予我支持與勇氣的力量,讓我完成這艱辛的挑戰,我真的好愛你們。也 謝謝博堯的參與,提醒、督促我撰寫,容忍我的任性,陪伴著我走過和面對。

另外,感謝協助與支持家慧在研究所旅程上的貴人們,在此一併感謝,感謝 有你們的參與,謝謝你們。

最後,更感謝的是我自己,謝謝自己在這兩年半的辛勞,未來還要帶更多的 勇氣和力量繼續挑戰不同的旅程,黃家慧加油!

黃家慧 謹致 2013.1 于台東

(7)

重新從心-接納自我之敘說研究

黃家慧

國立臺東大學 教育學系教育研究碩士班

摘 要

人生的旅途充滿著不同的刺激與冒險,唯有自我勇於面對生命的 低潮,轉換自己的想法,學習去面對、接受及放下,才能在任何困境 中使得自己的心智、想法逐漸成長,將邁入二十五歲的我,生命故事 正要啟航,從懵懂純真,再由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來撰寫,並且繼續思 考未來的道路該如何向前,雖然現況還再不斷地摸索當中,期許自己 未來能具備自信及積極的態度,一步一腳印踏出屬於自我的人生。

故事當然還沒結束,充滿未知的未來或許有許多挑戰,用心感受 每個生命所給予的意義和禮物,用真誠的心來對待每個人、事、物,

真實地活過生命中的每一秒,用微笑和自信來迎接未知的世界。

關鍵詞:自我敘說、療癒

(8)

Restart, From heart─Narrative research for self-acceptance Chia Hui Huang

Abstract

The Journey of Life is full of excitement and adventure, but only if one has the courage to face the doldrums of life and capable of changing one’s thoughts, learning to accept and let go of the circumstances one encounters, then, regardless of the difficulties faced, one’s wisdom and thoughts will grow.

Though I am only at the age of 25, my life story is just about to begin. Drawn from ignorance and innocence, then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 write with the mindset of moving forward towards the future path. Although filled with trials and errors, the expectations are to walk step-by-step in order to create a life of my own, filled with self-confidence and a positive attitude.

Of course, the story is not yet over. There may be many challenges to face in the unknown future. Use one’s heart to feel the significance and gift provided within one’s life, treat every individual or thing with a sincere heart and truly experience every second of one’s life. With a smile and self-confidence, welcome the unknown world.

Key word: Self narrative, healing

(9)

目 次

摘 要………i

Abstract ………ii

目 次 ………iii

圖 次 ……… v

表 次 ………vi

第一章 生命猶如故事 ………1

壹、開場白 ………1

貳、與敘說相遇 ………2

參、走進敘說的旅途 ………3

肆、敘說的道路 ………6

第二章 永遠的避風港 ………9

壹、半線以西的故鄉 ………9

貳、與雨的邂逅 ………12

參、我的家庭 ………14

肆、引以為傲的弟弟 ………23

伍、壓力的真相 ………24

第三章 牡羊女 ………29

壹、我眼中的「黃家慧」 ………29

貳、爸媽眼中的「黃家慧」 ………31

第四章 懵懂的青春 ………33

壹、線西學堂 ………33

貳、失而復得的學歷 ………37

參、追尋自由生活 ………40

第五章 療癒之路 ………45

壹、印加能量療癒 ………45

貳、神聖幾何直覺式水晶應用工作坊 ………50

參、靜心、淨心 ………56

第六章 生命中的天使 ………63

壹、低潮天使 ………63

貳、刺激天使 ………66

參、機會天使 ………69

肆、特殊天使 ………73

伍、友愛天使 ………76

(10)

第七章 航向未來 ………79

壹、感謝我的摯愛 ………80

貳、自我期許 ………82

第八章 後記 ………85

壹、原來,我是…… ………85

貳、晴時多雲偶陣雨 ………91

參考文獻 ………96

(11)

圖 次

圖 1-1 重新從心-接納自我生命敘說之心智圖 ………8

圖 2-1 肉粽角海岸之風車發電………10

圖 2-2 肉粽角海岸日落………10

圖 2-3 全家福………14

圖 2-4 姊弟妹合影………14

圖 2-5 家系圖………15

圖 2-6 奶奶………16

圖 2-7 與父親的合影………18

圖 2-8 與母親的合影………20

圖 5-1 脈輪………48

圖 5-2 框架………53

圖 5-3 空心………54

圖 5-4 面具………55

圖 5-5 沉重的包袱………56

圖 5-6 俯視………57

圖 5-7 放………58

圖 5-8 神從不創造沒有解藥的疾病………59

圖 5-9 從自己遭遇的挑戰中,尋找真理的指引………59

圖 5-10 勇氣 ………60

圖 5-11 你是安全的 ………60

圖 5-12 聆聽 ………61

圖 5-13 優先順序 ………61

圖 5-14 當下 ………62

圖 7-1 淨化………82

圖 8-1 樂………91

圖 8-2 海洋 ………92

(12)

表 次

表 1-1Erikson 心理社會期發展論之八階段………7

表 5-1 精神獸物………46

表 5-2 身體脈輪………49

表 5-3 我的光譜顏色………50

表 5-4 我的生命潛能數字………52

(13)

第一章 生命猶如故事

壹、開場白

人的一生就像一齣電影,過程中有快樂、悲傷、痛苦、憤怒…等之劇情起伏,

每一個階段的經驗都會有它存在的意義,在不同年齡階段偶爾會在某一個時刻、

某一個場景想起過往的種種回憶,會不自覺地笑了起來;人生的旅途中充滿著不 同的刺激與冒險,都需要我們一關一關地去闖,這也是一種學習機會,而人生的 旅途上所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們,他們所給予的協助、關懷以及扶持……等,甚至 也有冷嘲熱諷、鄙視以及唾棄,當然也要去面對生命的低潮,所謂的「山不轉路 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唯獨轉換自己的想法,學習去面對、接受及放 下,才能在任何困境中使得自己的心智、想法逐漸成長,同時也產生了獨特的自 我,有了這些過往的回憶和經驗讓生命過程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一生中,沒有用不到的經驗,每個經驗都是代表自身的歷練、每個感受都曾 經陪伴著你渡過那忘不了的際遇;沒有經過歲月的累積經驗怎麼能創造出屬於自 己的生命故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平平安安、一路順遂,但往往都與現 實社會相反,多了人生意外的插曲,而這些插曲經過時間的累積與不斷的思考、

修正,才能走出真正的自我。將邁入二十五歲的我,對於社會的經驗累積微不足 道,也尚未真正遇到「大風大浪」,人生路途還很漫長;所謂的「活到老、學到 老」在學習的路程上永無止盡;我的生命故事正要啟航,從回到懵懂純真的自我,

再由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來撰寫,並且繼續思考未來的道路該如何向前,雖然現況 還在不斷地摸索當中,但期許自己未來能具備自信及積極的態度,一步一腳印踏 出屬於自我的人生然而這段回憶旅程的風景需要好好地細心品嚐和欣賞沿途的 美麗風光。

最後故事有開始也會有結束,雖然開場白我們無法決定和選擇,但之後人生 劇本的內容和結局仍是我們自己細心打造專屬的劇情故事,這獨一無二的生命故 事正在持續熱映中,邀請您與我共同欣賞我的生命故事。

(14)

貳、與敘說相遇

起初,就讀台東大學教育碩士班的動機並非自告奮勇以及擁有高學歷頭銜的 想法,在大學老師公告台東大學招生研究所,心想:「我有可能讀研究所嗎?」

經過一段時間才詢問就讀研究所之考試相關資訊和對未來職場上及各方面有何 幫助,猶豫的同時,在陳老師鼓勵之下以及同班同學相約,最後決定報考研究所;

但在考教育碩士班考試時,是抱著「沒考上研究所,大不了去就業」的心態參加 考試,當然,成績也不盡理想,因此就讀碩士班的機會渺茫。

在大學畢業前夕一間私立幼稚園通知我已錄取,可是畢業後卻無正式報到,

原因是我已錄取另一間私人補習班班導師之工作,因而推辭私立幼稚園的工作;

在補習班這段工作期間,學習如何管理一個班級,也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過了 一個月,母親覺得工作地點離家裡太遠再加上回到家裡時間已晚上十一點因而擔 心我的安危,母親建議我是否該轉回幼保科系相關工作,最後決定辭掉補習班工 作同時也錄取了私人幼稚園,在這求職過程中,都是非常安穩且順利進入職場工 作。有人說:「七年級是草莓族。」不曉得是一畢業就進入社會職場的關係尚未 習慣「社會人」的作息亦或是自己不堪一擊,在職場不到兩、三個月時而感到疲 倦,工作過程中我不斷思考這樣的生活和工作模式是我想要的嗎?以後要一直過 著「重複」的生活嗎?此時我對工作已產生厭倦感,沒想到突如其來的一通電話,

得知有備取的機會,讓我對於現況的生活有了重要改變,也因此展開了研究所的 新生活和新氣象。

就讀台東大學是我人生轉捩點也是新生活的開始,讓我對教育現況、學習認 知、想法及態度而有所不同以及在自我生命有著更深層的探討與瞭解。在諮商與 輔導課程,遇見了莊佩芬老師,被佩芬老師上課方式、談吐以及穿著吸引著我,

深深地覺得佩芬老師活得很自在;佩芬老師上課時,引領著我們探討自己對生命 的意義和價值,從生活經驗連結來療癒自己。一學年結束後,與佩芬老師討論是 否能當指導教授。之後,確認佩芬老師同意當指導教授,同時也詢問論文該從哪 個方向和議題來著手,佩芬老師說:「論文內容可以從自我生命敘說的方向撰寫。」

當時,聽到要寫自我生命敘說,態度是十分抗拒的,原因是不想要讓別人知道我 的內心瘡疤和過去,再加上我的文筆不是說很好,無法寫出「唯美」和流暢的論

(15)

文,各種抗拒與否定的聲音一直迴繞在腦海裡。在經過一段沉澱時間、思考和內 在自我的拉扯,最後,心底層的內在聲音告訴了我:「你該好好面對過往的自己!」

於是我提起了勇氣,選擇面對自己的生命歷程這條路,勇敢面對過往那些隱藏的 記憶並加以思考和反省那些過往的行為和問題;並且告知佩芬老師確認論文內容 是以自我生命敘說來撰寫。佩芬老師回應:「恭喜妳,勇敢的面對自己。」在充 滿關心的生活之下,許多人問說:「你的論文要寫什麼?方向是什麼?」,我則回 答:「論文是探討自我的生命敘說,寫出自己的生命故事。」每個人聽到的回答 則是:「能面對過往的自己很不簡單,加油!」是啊!我要好好的加油!如今即 將打開塵封已久的內心世界,勇於面對自己的人生和種種問題並且思考自己不論 是內在或外在的不足及缺失;雖然每個人的人生經歷有所不同,無時無刻都在創 造屬於自己的獨一獨二生命故事。

參、走進敘說的旅途

對於敘說研究的興起,是源自於對人之根本隱喻的不同以及探究焦點的轉移

(呂美慧,2008)。敘說研究(Narrative)既是一種思考的方向,本身又是一種 方法,其豐富面貌自難以定義描述(何粵東,2005)。從生活中不同的角度及面 貌來探討並且加以思考對於此事件之意涵,可能是從生命中特別經驗,例如:經 歷重大災害(如:八八風災、火災、九二一地震……等事件)或是在這生命歷程 中發生的特別事件,亦可能是敘說人的一生的生命故事;形式則包含了文化經驗 和社會經驗,可以經由口述或是書寫方式來呈現個人自我生命歷程,舉例來說:

小說、說故事或生活中的交談。Polkinghorne(1988)根據敘說目的之不同,將敘 說分為「描述性敘說研究」和「解釋性敘說研究」兩種方式,將此兩種方式分別 解釋;「描述性敘說研究」是著重在敘說者的敘說基模的收集,敘說者在敘說過 程有可能對其所遭遇的結果有原因的續說,運用故事來連結他們所經驗和認為本 身及他人的動機、推理、解釋與記憶兩者之間的關係,目的在於如何使研究向度 的敘說事件呈現其個人意義,而並不是建構新的敘說;「解釋性敘說研究」將要 回答的問題思考為何會影響行動的發生,不同的事件和情節放進故事中,透過一 串事情的連續而至終點,目的在於解釋在一個情境或事件中的行動會發生,不只 是描述,包含了詮釋(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同時 Polkinghorne(1998)認

(16)

為敘說是幫助個人在回顧中,修訂、選擇和重整過去細節的秩序,並且創造出一 個連貫與滿意的自我敘說(鄧明宇,2005)。

杜威(John Dewey)認為,經驗的一個判準是「連續性」,是由過去的經驗 而生,同時經驗也引向更進一步的經驗,不管將自己置身於此一連續向度中的哪 一個位置─想像中的此刻,想像中的過去或未來─每一個點都是以過去的經驗為 根基,並且引至一個有待經歷的未來(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Clandinin &

Connelly(1999)寫道:「敘述探究是一種瞭解經驗的一種方式。」它是研究者 與參與者隨著時間的流逝,在一個或一連串的地點並且在與環境的社會互動中,

所建立起來的合作,構成了人們生活經驗的故事,既是個人的,也是社會的;簡 單地說,敘述研究是活過的以及說過的故事,但強調的是與他人或環境的關聯 中,重新建構個人的經驗。(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如今敘說研究也逐漸地 重視敘說過程對個人生命意義建構的影響深究,而沒那麼重視對於學術上的貢獻

(田秀蘭,2005)。

其中,敘說研究之方法又分為三種─個人經驗法、個人自傳法與自我民族誌 以及書寫之方法,分別探究如下(引自何粵東,2005):

1.個人經驗法:概念源自於杜威(Dewey)對於經驗的看法,焦點於內在與 外在、回顧與前瞻。所謂的內在亦指情感、希望、美的反應 等內在狀況;外在亦指存在的狀況,所謂的現實;回顧與前 瞻是指暫時性、過去、現在及未來。從個人的內心世界、外 在的環境與時間的變化,探討經驗對個人的意義。

2.個人自傳法與自我民族誌:

「個人自傳法」可透露出個人的成長背景、生活經驗以 及受教育之經過…等,使得讀者能更加地認識作者。個人自 傳的寫作方式是書寫整個生命脈絡之一種。注重個人經驗的 社會與文化,強調內外在脈絡與回顧、前瞻的時間因素。

「自我民族誌」強調研究過程、文化與自我這三個部分,

是將個人的生活經驗融入傳記或民族誌的寫作。Ellis 與 Bochner(2000)說明自我民族誌視為一種自傳的書寫及研究 類型,可以顯現出多層次的自覺,聯結個人與文化。

(17)

比較自我民族誌與個人經驗法,能發現自我民族誌與個 人經驗法,較注重個人經驗的社會與文化層面,強調內、外 在脈絡與回顧、前瞻的時間因素,因此似乎沒有太大差異。

但在兩者相較下,可發現到個人經驗法指出種種有關個人經 驗的資料做為研究本文的可能,然而自我民族誌則強調了研 究過程、文化與自我。

綜合上述,自我民族誌是結合民族誌與自傳的一種本 文,以第一人稱的書寫,自我民族誌的作者可能是人類學家 亦或非人類學家。把作者的個人經驗融入研究與書寫的一種 形式,將自我放置在社會脈絡之下的一種自我敘說。

3.書寫:在敘說的過程,增進對自我和他人、內在世界與外在環境之瞭解;

透過書寫方式,能讓研究者在書寫的過程中不段地思考、澄清問 題、發現問題並試圖解決問題,同時在書寫中檢視自己、察覺自己 的改變,並且在書寫中留下過往的足跡。

綜合以上所述,敘說研究是一種研究的取向與方法,透過具有資料蒐集作用 的個人經驗法,在時間、空間、場所與情境之三向度的研究架構下來結合個人的 自傳、生命史與自我民族誌的方法,並且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呈現內部人的觀點,

將個人經驗融入於研究與書寫,將自我放置在社會脈絡之下敘說,透過書寫與後 設的立場,形成一種經驗、詮釋、敘說與書寫的研究模式;因此研究模式是循環 交錯的,而不是單一方向的線性研究模式(何粵東,2005)。

不同的研究者對於同一個生命亦有不同的角度和觀點;從理論的觀點、研究 的目的、個人的經驗以及社會與歷史的脈絡或是新出土的資料等因素,會隨著時 間而出現變化,那麼研究者們也會修正或重新建構他們對於特定事件或生命的理 解(丁興祥等譯,2002)。以敘說者的生命故事為研究題材,試圖瞭解人們如何 理解自身生命所賦予的意義與觀照自我;在敘說當中,自我對於意義的詮釋與認 同是重新建構的、辯證的、變動的,具有使說者與聽者重構生命與成長的可能價 值(呂美慧,2008)。

所以藉由敘說研究的方式來呈現自我生命歷程,從回顧過往的記憶中找尋,

並且重新加以思考本身所遭遇到的問題以及陳述各種事件中所面臨的抉擇。而生

(18)

命中多了這樣的敘說,不管是從聽、看、寫、說的方式,使得日常生活變得更有 風味和也更加精采,每個人都會有說不完的精采故事,透過故事的敘說將會發現 自己在社會當中是如此的不可或缺。

肆、敘說的道路

在敘說的道路上,我以艾瑞克森(Erikson, Erik.H )的心理社會期發展論之 八個時期的發展階段來探討我本身的生命故事;走在敘說的道路上,藉由自我敘 說的過程當中重新另一個角度來觀看自己的過去並且思考未來的路途。

艾瑞克森(Erikson, Erik.H )的心理社會期發展論(psychosoci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al)亦稱為人格發展論,是以自我的發展為中心思想,

在個體出生後與社會環境接觸互動而成長,在互動過程中,一方面由於自我成長 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特別是在人際關係上)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受 到社會的要求,必須遵守社會規範及限制,使得在社會適應上產生一種心理的困 難,稱之為發展危機;反之,對個體自我成長來說,發展危機也具有正面促進的 作用,自我若感受到危機感的壓力時,必須學習如何調適自我,使得危機化解,

而個體的自我獲得進一步的成長,故稱常性危機。艾瑞克森將人格發展論共分為 八大階段─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初期、學齡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

老年期(如表 1-1),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遇到不同性質的社會適應問題,有賴 個體自行學習,在經驗中調適自我,從而化解因困難問題而形成的危機,當前一 段的危機得以化解之後,方能順利發展至下一階段。

另外,Erikson 對於人格發展論八個時期之看法,說明個體從幼稚到成熟的 自我成長歷程,同時也說明了健康的人格是經由什麼樣的歷程形成的;個體在不 同時期學習適應不同的困難,化解不同的危機,而後逐期上升,終而完成整體性 的自我。困境的化解與否,正是以後是否能順利發展的關鍵,因此發展危機也就 是轉機,若沒有發展危機,個體的自我無從獲得充分的發展(張春興,2010)。 最後,我的敘說道路的旅途中,藉由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之前六期,

來反觀在自我生命這條路以及針對此自我生命敘說內容設計一幅心智圖像作為 總覽圖。

(19)

表 1-1 Erikson 心理社會期發展論之八階段 期

別 年 齡 發展危機 發展順利者的 心理特徵

發展障礙者的 心理特徵 1 0~1 歲

(嬰兒期) 信任對不信任 對人信任,有安全感 面對新環境時會焦慮 不安

2 1~3 歲

(幼兒期)

自主獨立對羞 怯懷疑

能按社會要求表現目 的性行為

缺乏信心,行動畏首 畏尾

3

3~5 歲

(學齡初 期)

主動對內疚 主動開始好奇行動有 方向,開始有責任感

畏懼退縮,缺少自我 價值感

4 6~12 歲

(學齡期) 勤奮對自卑 具有求學、做事、待 人、接物的基本能力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

充滿失敗感 5 12~18 歲

(青春期)

統合對角色混 亂

有了明確的自我觀念 與自我追尋的方向

生活無目的無方向,

時而感到徬徨迷失 6 18~25 歲

(成年早期) 親密對孤獨 與人相處有親密感 與社會疏離,時感寂 寞、孤獨

7 25~65 歲 (成年期)

愛心關懷對頹 廢遲滯

熱愛家庭關懷社會,

有責任心有義務感

不關心別人與社會,

生活缺少意義 8 65 歲以上

(老年期)

完美無缺對悲

觀沮喪 隨心所欲,安享餘年 悔恨舊事,孤獨淒涼

(資料來源:張春興,2010)

目前我的發展階段為第六期(成年早期),透過 Erikson 的發展理論,引導 著我走在敘說道路,使得每個生命階段不斷地挖掘出生命的寶藏,在每階段過程 中都會有不同的故事及回憶,然而這些故事及回憶的背後也隱藏著一段更深的意 涵;另外我將自我生命敘說內文設計成心智圖總覽圖(下頁圖 1-1),透過心智 圖走進敘說的世界,將自我內在心靈好好地回顧、整理一番。

本論文是以重新從心-接納自我為主題,在圖 1-1 中間圖案(雙手捧著一顆 心)用意係指接納自我就由自己的心開始,倘若一個人對於自我不了解,那要如 何接受真正的內在自我呢?又能如何面對自己真正的心之本意,再用自己的雙手 細心呵護著原本那顆純潔又善良的心?接納自我的路途上,總會遇到一件事件或 一位人物啟發自我的內在想法,堅決毅然鼓起勇氣坦白面對過往的自我,雖然走 在這條道路會有些苦澀、矛盾、疑惑和誘惑等著考驗我們,但若這條道路沒有這

(20)

些明燈指引著我們,豈不是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唯有自己堅定的心方能做出正 確的選擇。

圖 1-1 重新從心-接納自我生命敘說之心智圖

走在接納自我的道路,愛好自由的人們在外地遊蕩,總有一天也會疲乏、厭 倦外面的世界,想起從小到大在故鄉的一切,回味著童年過往點滴,是如此的甜 美、天真無邪;更想起在故鄉的父母,永永遠遠守護著這個家,不斷地在孩子們 的背後支撐著,等待著錦衣返鄉孩子們的歸來。這些思念產生的漣渏不斷地、不 斷地擴大,別再考慮何時放假要去何處,是該啟程回家,看看自己的雙親和長輩。

回到永遠的避風港裡,卸下在外闖蕩所架起的武裝,展開真實的自我面目,只有 在家,才能輕鬆面對真正自我,然而這自我也是雙親所了解自己的兒女,不論是 優點甚至是缺點,雙親都能直接看透,子女在隱藏的再好也逃不掉父母親的法眼。

抵達故鄉,經過那段酸甜苦辣、充滿知識與教育和培育文武雙全人才之殿 堂,有著這段奠定人生基礎與努力打拼的過往,使得在自我身心靈及思想足以成 長。學校猶如小型社會,雖然不比「社會大學」的現實但也縮影在校園當中,與 同學和朋友的相處之道,都是一道道的課題,必須由我們不斷地調整自我的心 態、修正自我,學會以和為貴的道理,圓融地處理每件事物。

(21)

第二章 永遠的避風港

當一個人疲倦、無助時,最想回到的地方那就是-家,家庭對我而言就像是 避風港一樣,永遠地保護著我成長,使我不受寒、不挨餓。每當遇到不如意事情 或發生有趣事物時,第一個想到的也是與家人分享,家人永遠會在我們的背後,

傾聽著我們的訴說、給予我們意見。家庭的環境、氣氛、制度能影響人的成長發 展,雖然與家人難免會產生摩擦,不論是言語、動作……等行為,但經由這些摩 擦會發現到與家人的距離會更拉近一步關係、更了解家人的想法。

壹、半線以西的故鄉

根據彰化縣政府之記載,清初時期稱彰化為半線,隸屬諸羅縣,古地名「半 線」係採自於平埔族「半線社」的語音翻譯,在明鄭時代叫做「半線」,位居平 埔半線社之西的地區。於康熙二十三年間,閩南地區居民相繼東渡,聚集鹿港一 帶,造成人口大增,因而於雍正元年(1723 年)始將諸羅縣中間百餘里土地設 為縣治,南至虎尾,北抵大甲,取「顯彰勝化」、「顯彰皇化」之意,此為取名為

「彰化」的由來,從此才稱為彰化。清代乾隆年間設置「半線東西堡」,線西鄉 屬於半線西堡,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改稱「線西堡」為現今的彰化縣線 西、伸港二鄉全部,及和美鎮之大部。

「線西鄉」地理位置於彰化縣西北部,鄰近台灣海峽,總面積二十三.四七 平方公里(含彰化濱海工業區六.二八平方公里 ),依天然地形狀況劃分為八個 村(線西、頂庄、寓埔、塭仔、溝內、下犁、頂黎、德興等),總計一二九鄰,總 人口數約 17,000 多人,鄉民務農為主,漁業、工業次之。在民國五十七年(1968),

在寓埔海埔新生地規劃,即之後的彰濱工業區,本鄉土地面積增加六.二八平方 公里,線西鄉是彰化縣最小的鄉鎮。

線西鄉的農業,主要是水稻及蒜頭,由於風頭水尾的地理位置及海風夾帶鹽 分的影響,農作收成並不豐盛,因此鄉民仍需進行漁、牧業或是到工廠上班,民 風樸實勤奮。養鴨是線西鄉全省聞名的產業,在民國六十年間曾經風光一時,雖 然養鴨業已今非昔比,但鴨蛋加工產製皮蛋、鹹鴨蛋,產量仍是全省的大宗,因 此線西有「皮蛋的故鄉」之譽。另有「線西三寶」之稱,產品為大蒜、烏魚、甘

(22)

藷,將線西三寶分別介紹如下:

「大蒜」的種植時序,以彰化縣伸港鄉、和美鎮及線西鄉之播種時間最早,

每年國歷八月中旬至九月上旬種植,大蒜產量受限於當年之氣候條件。

線西的烏魚以「海烏魚」為主,冬至前後為烏魚撈捕旺季,目前彰化縣內約 有大型動力漁船 10 餘艘、小型漁船約上百艘在彰化海域進行烏魚撈捕作業;已 有漁民從事烏魚子的製作,好吃的烏魚子不論海邊現撈或養殖池的,都重視慢工 出細活的曝曬工作,才能透過「壓榨」方式作出美好的形貌。

「甘藷」─位於風頭水尾的線西,土壤貧瘠,無論種植水稻、蔬菜、花卉及 水果,其產量品質均不盡理想,農民營生不易;為了替甘藷盛產期時,尋找新的 產銷管道,避免供需失衡導致農民損失,參考日本的產品研發研製甘藷燒。不僅 能有效保留甘藷應有的特性,還能耐久存,為線西鄉的甘藷找到一條新出路。

雖然我的故鄉屬於小鄉鎮,很少人知道線西鄉的所在位置和特色,但是,我 的故鄉─線西鄉也是有著名的景點,例如有:肉粽角海岸、塭仔漁港、水鳥天堂、

永安(秀安)製鼓坊……等,從這幾個景點當中可以發現線西鄉的美和特色,在 此將線西鄉的景點分別介紹如下:

圖 2-1 肉粽角海岸之風車發電 圖 2-2 肉粽角海岸日落

(23)

1.肉粽角海岸:位於彰濱工業區(線西區)內靠西南角落,不但擁有漂亮 的沙灘,而且是北返候鳥的重要棲息地,是賞鳥的好景點。

肉粽角在十年前便是大杓鷸在台灣的棲息地,數量達三千 多隻;近年來更聚集大批北返候鳥,生態學者蔡嘉揚博士 在肉粽角附近觀察到珍奇的高蹺行鳥、鷸科、東方環頭行 鳥、古行鳥、濱鷸、紅冠水雉二千多種候鳥,數量超過一 萬五千隻棲息覓食的壯觀畫面。肉粽角海岸,除了賞鳥外,

還可在沙灘撿拾貝殼或挖尋潮蟹,而且海岸景色迷人,看 海、賞海、欣賞日落好地方。

2.塭仔漁港:與彰濱工業區(線西區)近在咫尺,而且中間開闢了一條「慶 安水道」銜接西部海域,致使得塭仔漁港日漸繁榮,嚐鮮的 遊客有增無減。到海濱玩的遊客,可以順道到塭仔漁港一遊,

除了可以看看碼頭風光和美麗的夕陽,最重要的就是嚐鮮。

在漁港碼頭,每到下午三、四點過後,出海捕魚的漁船陸續 歸來,載回來新鮮的魚貨,而在鄉公所所興建的漁港市場設 攤叫賣,遊客可以就地買到最新鮮的魚貨,當場可交由餐廳 下廚料理,無論是炸、煮皆相宜,絕對是美味可口,讓您口 齒留香。

3.水鳥天堂:位於彰濱工業區線西工業區濕地;線西鄉海域已成為水鳥的 天堂,不少的珍貴稀有水鳥在此棲息,可說是另一項奇觀。

可以在線西海域發現的珍貴稀奇水鳥包括有東方環頸、紅冠 水雞等十多種候鳥,在沙灘地覓食、棲息,數量超過一萬五 千隻。另外在線西村、寓埔村距海岸線一公里外,也會發現 成群飛鳥在廢棄漁塭及濕地中覓食,並有配對築巢定居的跡 象,有可能成為一處新的賞鳥景點。顯示線西鄉海岸有潛力 成為北返候鳥的天堂。

4.永安(秀安)製鼓坊:位於線西鄉溝內村的永安(秀安)鼓坊已傳到第三 代,將近有百年的歷史,聲名遠播,也常成為電視台拍攝的 對象。永安(秀安)鼓坊承製各種用途牛皮鼓,製作過程從選

(24)

皮、削毛、拉皮、曬皮、封皮等作業,都要累積多年的製作 經驗,才能駕輕就熟,製作出好鼓來。遊客參觀時,可以看 製鼓師傅封皮作業情形,亦可以試著敲打已做好的各種大小 鼓,聽聽鼓聲有何不同,亦從中體驗出製作皮鼓的巧妙不同。

我的故鄉還有許多美麗的景點,未一一詳細介紹出來在此邀請各位若有機會 歡迎各位到彰化縣線西鄉遊玩;線西鄉是我生活二十四年的地方,在我的故鄉的 每一個角落有許多種種的回憶,不管是在何處都會想起故鄉的美好回憶,令人值 得回味。

貳、與雨的邂逅

父母親的轉述,小女孩出生的費用比其他嬰兒多了一筆,也讓母親多挨了一 刀,是因為出生的那夜晚下著大雨,生產過程應該是順順利利,沒想到這位小女 孩頑皮地一隻腳先溜了下來,因胎位不正而無法自然生產,這位女娃從母親的肚 子誕生,這名女孩兒有著濃密頭髮、烏溜溜的大眼,這是母親和女孩兒的第一次 見面。小女孩在父母親的愛與呵護之下逐漸成長,出生第十二天,基於地方習俗 因素,嬰兒滿十二天,做父母親須回娘家發送油飯給鄰居和親戚分享女嬰滿十二 天的喜悅,當然,這位小女孩也不例外,按照地方習俗的父親忙著送油飯的同時 下起了大雨,使得父親辛苦地在雨中發送油飯。

在小女孩生病那夜晚下著雨,父母親著急地騎著機車帶小女孩掛急診,不眠 不休照顧著我,直到小女孩上高中、大學離家的那天傍晚也是下著雨,此時有種 離家的惆悵感。由於父親的期望,因而報名國家考試,在第三次參加國家考試抵 達考場,雨不停地落下,父親開心地跟我說:「現在下著雨,代表這次你會考上 國考,成績應該會不錯,加油!爸爸相信你可以的!」聽到父親的期待考試的結 果,心中頓時沉重,我的「不可能」又在心中浮現,雖然當時考試前準備的不夠 用心和認真,但這是我一場重要的考試經驗,相信下次若有機會選擇國考時,期 望自己能更加用心、認真準備每一場的考試,也相信著自己能將「不可能」轉化 為「可能」和「我可以」。

(25)

女孩兒在成長的每階段的重要事情(係指求學階段的轉換、離開家到新的地 方生活或轉變,非指婚姻)發生時,都會有「雨」的相伴;似乎隱藏著女孩兒和

「下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和緣份。隨著女孩兒年紀的成長,開拓屬於自己人 生道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僅是平安順遂也會有風風雨雨的經歷,猶如英語俗話 說:「April showers bring May flowers.(譯:四月的陣雨帶來五月的花朵)」

在每次經歷風雨過後,總有不同的轉變和新的體驗,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經歷這 些風雨怎麼見到美麗的彩虹。

下一節介紹攸關於我生命中家人之影響,若生命中沒有家人的支持、陪伴與 激勵,恐怕無法造就今日的我,家人的言行舉止和互動,都能深深地影響我的一 生,雖然家人有些嘮叨、讓人不免覺得厭煩,但我始終相信這些嘮叨、厭煩是甜 蜜的叮嚀,若家人在未來的日子不再向我嘮叨了,那代表家人已對我放棄或離我 而去;在現有的日子裡,好好珍惜與家人的互動、關心家人。

(26)

參、我的家庭

由第一、二節可知,我的出生在民風淳樸和陽光的彰化縣線西鄉以及我與雨 的邂逅之出生歷程,接下來則以家系圖和敘述方式,介紹我的家人成員以及背景。

圖 2-3 全家福(攝於 2012/01/26 溪州公園)

圖 2-4 姊弟妹合影(攝於 2012/01/26 溪州公園)

家中有五位成員,有父母親、弟弟和妹妹,我則排行老大。與弟弟年齡相差 一歲,從以前到現今姐弟倆一有事情,都會先和對方討論之後再告知爸媽;另外,

與妹妹的年齡相差了七歲,因為父母工作忙碌沒有多餘空閒時間與妹妹互動,大 部分都是我和弟弟兩人陪妹妹玩耍也陪伴了妹妹的成長,而我和弟弟亦扮演了

「保母」的角色來照顧妹妹,妹妹也是都會和我討論在學校所發生的事情,因此 和弟妹感情相當濃厚。許多朋友常常提起,我與弟妹的感情那麼好,難道不會吵

(27)

架嗎?我則回答:「那當然會!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摩擦,會因為某個事件起爭執 或是計較誰比較懶惰而生氣。」尤其在家中最常吵架是弟弟和妹妹,兩個人會因 小小的爭執點吵得不可開交,而我則變成和事佬協助弟妹將情緒緩和,自然而然 地兄妹兩人自己就和好了,還會兩個人手牽著手相約到超商買東西,全家一起出 門遊玩時弟弟也會保護著妹妹、細心牽著妹妹的手。

圖 2-5 為我家的家系圖,□為男性,○為女性,另外 代表為男性死亡,

係指我本人。本家系圖範圍由我父母親所組成的小家庭擴展為父親之家族及 母親之家族,我對於爺爺和外公所接觸和印象並不多,由於爺爺在父親七歲那年 死亡,父親對於爺爺的印象幾乎是殘微模糊,只能透過父親零星的記憶來回憶爺 爺,身為子女的我也未曾仔細地問過爺爺是一位怎麼樣個性的長者,也未曾看過 爺爺的照片;相對地與外公接觸的記憶,只停留在國小二年級那年片段,除此之 外,母親經常回外婆家,看見熟悉的房間並問母親此間房間是否是外公以前所居 住房間,零星的影像浮現出我的腦海中:「外公黝黑的皮膚,體型並不壯碩,有 著鄉下耕農氣息,這個房間時常看到外公會躺在涼椅休息著。」母親也會向我說 起外公在我幼兒時期,常常騎著腳踏車載著我到處溜達、買東西吃,也深怕自己 的孫女受風寒而拿著金錢要母親好好補孫女的身體。雖然這些片段對於我而言沒 印象,但我所知道的外公是如此的疼愛我,相較之下我很幸福,至少還有外公的 記憶來回味著外公與我的過往時光。

圖 2-5 家系圖 奶

奶 外

婆 外

公 爺

親 母

(28)

一、節儉持家的長者─「奶奶」

圖 2-6 奶奶(攝於臺灣民俗村)

我的奶奶今年 90 歲了,奶奶是一位能幹又節儉持家、具有傳統美的女性,

養育四子二女共六名子女,而我的父親排行老么,與奶奶相差四十歲。奶奶 的娘家只有兩個女兒,再加上比爺爺的家有錢,爺爺是入贅過來的,避免爺 爺家沒有後代子孫,四個兒子姓氏分為大兒子和小兒子屬於姓「黃」、二兒子 和三兒子屬於姓「汪」,所以在這家族裡有兩個姓氏也要拜兩邊的祖先;在父 親七歲時,爺爺因生病而去世,留下了六名子女而奶奶獨力扶養了這六名子 女至今長達四十二年,據父親的轉述,奶奶從年輕節儉生活之下,家裡附近 這幾塊土地都是奶奶多年來省錢而賺來的土地,應要學習奶奶的勤儉精神。

在我出生至幼稚園這段期間,一家四口是住在奶奶家,那時父母親工作並 非五金加工的行業必須要到舅舅工廠上班,這期間是奶奶陪我和弟弟兩人成 長;而我有一個乳名叫「歡那」(台語發音,意思是番仔),為什麼會取這麼 特別呢?因為小時候時常生病又哭個不停、胃口也不好,讓人覺得這小孩怎 麼這麼「番」,因此我的「歡那」乳名就是這樣而來的;國小一年級時新家蓋 好了,全家人搬到新家住,奶奶想要留守著老家,就沒和我們一起住在新家,

雖然新家與老家隔著一條小水溝,一有空都會跑去奶奶家坐鎮,用閩南語與 奶奶聊以前生活是如何、日據時代的人們…等日常生活故事;奶奶時常告訴

(29)

我:「歡那,你要好好讀書,別像奶奶這樣不認識字,這樣生活才會好過。」

小時候時懵懂無知,並不曉得奶奶所說的含意是什麼,到長大後體會書到用 時方恨少,才瞭解讀書對人生而言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奶奶唯一的嗜好就是到外面撿空罐子或紙類回收,印象最深刻在國中階段 的我,端午佳節與家人共同至鹿港彰濱工業區觀賞划龍舟比賽,會場附近會 有許多攤販以及眾多的人潮,此時,奶奶拿出五個大垃圾袋,要我和弟弟、

堂弟、妹妹人手一袋,到垃圾桶旁邊或是沿路撿空罐子,我們這群小孩覺得 好丟臉喔!心不甘情不願撿起空罐子,乖乖地將袋子裝滿寶特瓶,此時此刻 最開心的就是奶奶了,看到那麼多「寶物」心花怒放,當時寶特瓶一支一塊 錢可以賣很多錢,因此奶奶蒐集這些寶物,門口堆滿了在外面撿來的回收物 品,都捨不得拿去賣掉。上大學的我,最後忍不住問奶奶為什麼要這麼辛苦 到外面撿回收?奶奶回答:「一個人在家裡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到外面撿這些 這樣比較不會無聊,加減賺,你看這是鄉公所給我的反光背心。」聽完這句 話,我的心頭有點酸酸的,平日大人忙碌工作很少陪伴奶奶,因此,大學有 空回家,一定會到奶奶家陪奶奶聊聊天,某次聊天的內容有關於我距離大學 畢業還要多久,每次都說快了快了,剩下幾年就能畢業了,沒想到我繼續就 讀研究所,奶奶也很關心我在台東的生活情況,要我好好把自己的身體照顧 好;雖然奶奶有時很嘮叨也因為年紀大的關係,聊天的內容都會重複,但能 與健康的奶奶一起聊天,我想這是最幸福的事吧!

由於奶奶是一位節儉的女性,平常省吃儉用,每一餐只吃一點點,在某天 告訴我:「都吃不太下,不過我有吃一點點。」當時也沒有太注意奶奶的狀況,

只回應:「還是要多少吃一些。」漸漸地奶奶的年紀越來越大,胃口也越來越 小,身體的抵抗力也跟著降低。

「禮拜五,照顧媽媽的同時,表姐來看媽媽,表姐說阿嬤在急診室,而我和爸 爸趕快到下樓去看阿嬤,看到阿嬤很虛弱的躺在病床,讓護士抽著血;檢查報告 出來,醫生說:阿嬤的心臟較肥大、白血球偏高,其餘沒什麼問題,可能是因為 年紀大了,在退化的關係,還需要再進一步檢查。阿嬤已經 87 歲,身體難免在退 化,此時,心好痛....為什麼在同一時間我最愛的親人都生病。」

─ October 18, 2010 札記

(30)

突然間聽到奶奶送進急診室的消息,當時感到無力,怎麼會在同一個期間 我最愛的兩位親人生病,在急診室時,看到奶奶虛弱的樣子而我哭了出來,

好心疼。醫生進一步檢查之後,醫生說明奶奶需要留下來觀察,奶奶住院的 第二天,媽媽已經出院了,因母親身體的傷口尚未痊癒、父親工作剛好要出 貨,而由我代替母親與父親到醫院照顧奶奶。印象最深刻的是與奶奶聊天,

聊到一半奶奶突然拉著我的手,摸奶奶的心臟,跟我說:「歡那,我心臟怎麼 跳這麼快,我要喘不過氣來。」我趕緊拿呼吸器給奶奶、按護士鈴,看到奶 奶惶恐的眼神,我真的被奶奶嚇到了,幸好很快就過去了。照顧長者真的很 不容易,很怕這種坐雲霄飛車的感覺也體會到父母親照顧病人的辛苦。住院 幾天後,奶奶終於可以在家休息,當我要回台東時,和奶奶說我要回台東了,

雖然奶奶沒有開門見我,但聽到奶奶的回應,我就放心許多。

奶奶的節儉精神,是我值得需要好好學習的地方,現在,奶奶的身體是健 健康康的,我也希望未來奶奶的身體能健康、平安。

二、父親與我

圖 2-7 與父親的合影 (攝於台中港)

前段及家系圖有提到父親的排行是老么,父親與大伯年齡相差十八歲,當 父親才要踏入社會,父親的長兄們早已紛紛成家立業;父親只有國中畢業,

對於困苦年代的窮苦人家能讀到國中已經算不錯了,從國中畢業的父親,進 入社會大學打拼,父親做事態度很穩重,雖然父親話不多,但會靜靜地看身

(31)

旁的人們學習他人身上的特質;身懷絕技的父親,蘊藏了許多豐富知識及經 驗,給予我們許多的社會經驗及知識。

忠厚老實的父親在當兵前遇見了母親,父親的年紀小於母親兩歲,當時外 公不太同意父親與母親交往,但母親看到父親那努力、忠厚老實的個性,因 此與母親展開一段戀情,兩人是自由戀愛而結婚,結婚後兩年生下一名女嬰 正是我本人,父親對於自己的子女是如此的愛護。猶記幼稚園的我,喜歡看 台鐵火車,父親若有到彰化市一定會載我和弟弟兩個人到火車站看火車進月 台,還有經過平交道時,都會停在路旁看火車經過,這些回憶歷歷在目;母 親的轉述,在我幼稚園總是吵著去玩,父親帶著我與弟弟兩人出遊,中午用 餐時,總是先讓孩子吃飽,才換父親用餐。爸爸的父愛是如此的偉大,父親 曾說過:「雖然我們家不是說很富有,但我會盡我所能不讓你們三個孩子受 苦。」雖然不能擁有最好的東西,但在三個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從不缺少任 何東西。

從小到大的最大壞習慣便是喜歡賴在父親的腿上躺著,躺在父親的大腿上 有一股安全感,讓我很放心。在父親的眼裡,我是一位長不大的女孩,對於 我的思想方面一直處於不成熟的狀態,是一位幼稚的女兒,父親總是希望我 的思想能有所提升,別再繼續當個思想幼稚的傻傻女孩。

(32)

三、母親與我

圖 2-8 與母親的合影 (攝於台中港)

母親在這個家庭,掌控了家裡的開銷,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向母親 報備,經由母親的同意之下,才能進行下一步動作,也對於這個家庭貢獻許 多。母親是一位顧家的好女人,雖然母親很愛嘮嘮叨叨,我相信母親是為了 這個家庭以及子女能更好才不斷地提醒我們各個小細節須注意之處;母親也 是一位好太太、好「牽手」,每當父親出門時,都會與父親形影不離,另外在 父親事業上也是一位好幫手;同時母親也是這個家的開心果,鬧了許多不少 的笑話,如:某次與父母親和妹妹共遊松柏嶺,由於松柏嶺的路陡坡,母親 膝蓋關節須用護具保護膝蓋,才能走較遠的路途,健行到一半時,母親突然 跟我們說:「啊!我的膝蓋沒有帶來。」此時,我與父親、妹妹三個人同時頭 上產生許多問號,母親的膝蓋明明在腳上,怎麼會說沒帶來呢?反問母親:「你 的膝蓋沒帶來?那妳的腳上是什麼?應該是護膝吧!」母親大笑,馬上修正 剛剛的台詞。因母親一時的口快,鬧出許多笑話,在日常生活中常帶來歡樂。

母親在娘家,有一位哥哥、三個姐姐、兩個妹妹共計七個兄弟姐妹,母親 排行第五。母親的學歷不高,只有國小畢業,國小畢業後(13 歲)很早就進 入了「社會大學」。某次,一個因緣際會下,得知線西國中有補校進修班,母 親在我就讀國小六年級那一年,報名了線西國中進修部繼續完成國中學業;

雖然母親因工作忙碌以及照顧家庭的關係,無法每次全程參與夜間上課的課 程,母親感到有些可惜;不過母親對於小孩的課業非常嚴謹,期待自己的孩

(33)

子在課業上有所成就,但總是讓母親失望。

發現我與母親有種特別的關係,兩人的互動是和諧的,但在兩人的溝通 上往往都是衝突與對立關係,就像和諧中略帶些衝突的藝術美感。每次與家 人出遊玩樂時,在車上我與母親一定會從出發吵到目的地,再從目的地吵回 家中,這種情形,從國小至高中和家人出遊玩樂,坐車時一定會與母親重複 著上演吵架戲碼。

身為長女的我,在大學時母親漸漸地告訴我家中的經濟狀況,才知道母 親與父親是多麼辛苦的過生活,講著講著母親哭了起來,頓時發覺自己是多 麼的不孝順,還讓母親擔心子女的未來和行為,尤其在高中時期(高中期間 正是我的叛逆期);經過這次與母親談話後,慢慢地學會為母親著想、別再讓 母親擔心。

「守在開刀房門外的我們,等待著母親從開刀房出來,此時此刻我不斷地 祈禱,多麼希望媽媽能平安、無事。」

─ December 2 ,2009 札記

民國 98 年 12 月,母親自從結束早餐營業後,腹部感到不舒服,一直以 為是胃痛而去小診所看診,想說吃完藥應該就沒事了,母親在這段期間忍受 著腹部的疼痛,沒想到腹部的疼痛感一直存在著。最後,父親還是叫母親到 大醫院檢查會比較好,這一天我剛好要回家,父親叫我坐公車到鹿港,母親 還在等醫生走不開,我以為母親看完醫生應該沒事了吧!就能回家休息,吃 藥就好了,沒想到我抵達醫院母親還在急診室等待醫生看診,由於這一天弟 弟也要回家,妹妹一個人在家父親不放心,載弟弟的同時繞回家中載妹妹再 回到醫院;相隔半個小時,醫生還沒來,看著媽媽痛苦的樣子,此時我的心 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最後,醫生終於來了,為媽媽做了檢查以及詢問母 親痛多久了,確定是在右下腹也就是盲腸的位置,醫生詢問母親本人及家屬 是否要開刀,最後決定請醫生馬上安排開刀。

那夜晚,全家人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守在開刀房門外,等待母親出來。

開刀結束,醫生說母親真會忍,盲腸已經腫成不像樣,幸好當下立即決定開 刀,不然後果不堪設想。之後與父親、弟妹四人輪替照顧媽媽,等到母親出

(34)

院傷口痊癒那天,我們心中的擔心終於可以放下來了。

「上禮拜四趕到醫院,雖然媽媽已開完刀在休息,在病房看著媽媽虛 弱的樣子,媽媽老了很多很多…很不忍心母親受苦,好想為媽媽分擔一些 痛苦和壓力。為什麼有些人就這麼逍遙呢!而我們家卻要承擔那些壓力。

題外話…照顧病人真的很費心,每次要去地下室幫媽媽買早中晚餐時,電 梯按一樓,頓時醒來…我不是要去地下室嗎?!竟然恍神恍成這樣…」

─ October 18, 2010 札記

沒想到隔年 10 月 14 日,母親因上次闌尾炎開刀出院後,開始忙碌五金加 工的工作,沒有適當休息以及搬重物,導致母親的腹部相同的傷口又開始疼 痛,到醫院檢查,醫生強調開刀後要適當的休息、不能提或搬重物,現在裡 面的傷口又撕裂了,還需再重新修復。當時就讀碩士班的我,父親打電話要 我回家照顧媽媽,爸爸工作忙碌且工廠缺人手無法照顧媽媽,我與弟妹三人 輪替照顧媽媽;照顧病人真的很累人,當時真的很力不從心,體會到父母親 的辛勞。

若我的生命中沒有我的父母親參與著我的生活,或許我會迷失、不知所 措,讓我感覺到我的父母親像一座燈塔,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中,照亮著光芒,

引導三個孩子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使我們在黑暗中不迷失方向、不惶恐,

使得我在人生道路上平平安安。

最後,父母親曾和我們說過:「做人不要著急、不要貪心、不要放棄,因 為大家都是一步一步向前走。」這一句話,讓我有著深刻的記憶,也培育著 我們懂得知足、感恩和樂觀進取的態度來學習任何事物;父母親所給予的言 行身教影響了我們三個孩子的人生態度、正向的價值觀念,引導我們三個孩 子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35)

肆、引以為傲的弟弟

從國小到國中階段,我是一位不愛讀書、不愛寫作業的學生,老師教的我 都聽不懂也學不來,對於學習讓我感覺是得不到成就,當時國中階段還有能力分 班,而我是屬於後段班的學生;爸媽對於我的期許是相當的大,總希望我能就讀 公立高中、能有好的成就來當弟弟、妹妹的榜樣,但父母親的期待越大失落則越 大,就像一把錢灑到水池裡無聲無息,總是無法到達父母親的期待也無法當好姊 姊的榜樣。

弟弟從幼稚園到國小深受老師的喜愛,當然成績也比我好很多,從小是一位 很愛看書的男孩子;人總是會成長,弟弟在國小六年級時,考到全民英檢初級證 照,當時在國中的我,對於英語一竅不通,因此很羨慕弟弟的英語能力以及擁有 人生的第一張證照。成績好的他,弟弟就讀國中時,進入所謂的前段班,國中升 高中,弟弟也是考到彰化縣國立高中排名第三間的學校,不自覺以有這樣的弟弟 感到驕傲;反觀自己,跟弟弟比較起來而我這個當姐姐的真沒用…

弟弟:「我要當警察,當個正義的警察,我要考上警察學校。」

我:「我要當………」

─ May , 2008 札記

在我大二那年(2008 年),某天與家人同遊阿里山,看到對面的山頭覺得很 漂亮,想起「波麗士大人」這戲劇的情景,弟弟邀請我在這個山頭前大喊自己的 願望,模仿著「波麗士大人」的情節,弟弟很有勇氣說出自己的願望,當我要開 口那一剎那卻卡住了,我不知道我的願望到底是什麼。弟弟引導我,目前最想要 當的職業或是想要成真的事情是什麼,靜下來想一想,於是我的腦海浮出,國小 作文題目:「我的夢想」,最原先的夢想是當一位老師,現在還是懵懂的大學生,

也對於自己的目標沒有明確的方向;再度開口說出我的願望「我想要當老師!」, 沒有像弟弟一樣具有勇氣且自信的說出,而是感到心虛的。事情經過了三年,在 弟弟的努力之下,他所許的願望成真了,在這黃氏家族裡是第一位公務人員,為 弟弟感到開心也很驕傲地大聲說:「我弟是警察。」看到弟弟那麼地努力朝著自 己目標而前進,我也要好好地振作自己的精神,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朝著 自己所訂定的目標向前進!

(36)

伍、壓力的真相

一、艱辛的路途

回憶倒回民國八十四年,五姨丈介紹五金加工讓父母親有個穩定的工作並且 鞏固家庭收入,父母親一起經營了五金加工工廠。首次接觸五金加工這行業;父 母親兩人白手起家,剛開始的工作量並不是很多,由於「五金加工」這行業的工 資計算是以開支票方式三個月為一期,對於剛創業的父母親而言,沒有龐大資金 可創業再加上剛設立「五金加工」尚未進入同行市場接不到訂單狀況以及對於客 戶不熟悉等種種現實層面問題,這期間是沒有收入狀態,然而五姨丈很願意地將 客戶介紹於父母親以及五姨丈手上工作讓給爸媽做並且借助金錢好讓我們家的 生活可以維持,因此與五姨丈有密切來往,每當雙方工作有問題或是工作量過於 大都會互助合作,而我們與表弟妹們的情感越來越好。

父母親創業之前,母親是在舅舅的雨衣工廠上班數年,對於五金加工行是首 次接觸,由於五金加工業必須要焊接步驟,火花難免會噴到衣物及身體上,導致 衣物及身體都會有被火花噴到所殘留下之痕跡,下班後的母親跟父親說這些火花 噴在手上會痛,這對話被奶奶聽到了則說:「我看得出來你們一定做不久的。」

當母親聽到自己的婆婆說這番話時,心裡難過了起來,不過反而不被奶奶有所打 擊,而是在心裡面產生一個念頭:「我要拚給婆婆看!讓婆婆瞭解我不是一位這 麼弱的人。」多年來母親靠著奶奶這句話秉持著認真的態度來打拼,在民國 88 年左右是工作量的顛峰期,訂單和產量逐漸增多,不斷地接到從美國、日本、新 加坡以及內銷(台灣)的訂單,才能擁有現在小小的成就。

二、鐵線的變化

五金加工的工作內容是將一綑一綑的鐵線經由機器斬斷,再把一支一支的鐵 線拚好、焊接,最後步驟將多餘的鐵線斬斷才能完成,經由這些多重繁雜的手續、

勞力的付出以及具有危險性的工作過程,才能完成完整性的樣品,而這些樣品有 寵物籠(貓籠、狗籠)、烤肉網、置物網、置物籃…等;這就是父母親養家活口 的經濟來源,也是供應我成長來源之一。看著父母親身上大大小小的傷口,讓我

(37)

們做子女的很心疼父母這麼勞累的工作,從國小的我與弟弟一起協助五金加工工 廠的工作,分擔爸爸和媽媽的工作量,一直到現在的我,有空回家時只要爸媽一 聲指令便趕緊去工作。其實,在國小階段幫忙父母親工作,卻是很不願意的心態,

當時,很羨慕鄰居的小朋友都可以很輕鬆地在外面玩樂,想要有甚麼父母就會給 孩子所想要的東西、羨慕別人家的家裡空間是如此的寬(當時工作量多時,家裡 的客廳頓時間變成倉庫);到了國中後,不愛讀書的我,假藉幫忙工作的理由而 逃避了讀書。

至於五金加工這個行業,在四、五年前(民國 96 年),因為美國雷氏兄弟的 關係,釀成美國以及全世界的金融風暴,然而台灣也跟著受到影響,隨著經濟物 價的波動,鐵的價格也跟著飆漲,直接影響到五金加工,美國、日本、新加坡的 訂單瞬間減少了一半,爸媽擔憂沒有訂單而無法生活養活家庭,再加上五金加工 這行業必須要靠勞力來執行工作,在這段工作產量低落期時,父母決定另找生 機。在大學二年級時,父母決定賣早餐這是一個新的體驗也是新的開始,但沒有 放棄五金加工這本行;雖然所賣的早餐並非店面式也沒有顯目的招牌只是默默的 在路邊小小一攤;經由客人的口碑相傳之下,漸漸地客人越來越多。爸媽告訴我 從事服務業要有「眼睛金(亮)、手腳快、臉要笑、嘴要甜、腰要軟」這五個小 訣竅,才能討客人歡喜,同時也要記住客人的喜好、習性……等的小細節,才能 鞏固市場以及客源,真正實際接觸各式各樣的客人們與客人的互動之下漸漸熟悉 客人的喜好,這都是我在這期間協助母親賣早餐所學習的地方。

最後,早餐的生命期短短兩年,在民國 98 年 8 月 30 日結束營業;不是生意 不好,而是母親的身體狀況漸漸地出現問題,三個小孩看著母親身體變得不是很 好,因此提議停止營業。由於我們家早餐都是現做,需要凌晨兩、三點起床開始 準備煮粥、煮糯米飯、煮豆漿……等,以及準備各種食材的包裝物品,也必須要 前一天晚上把豆漿磨好,再把煮好的食物載到攤位還得一一擺放整齊後開始準備 營業,猶記得一次凌晨四點半起床幫忙準備搬早餐放置車上,帶著睡意至早餐攤 子開始協助爸媽工作;賣早餐是非常累人的工作,當時父親一邊做五金加工的同 時早上經營早餐,當五金加工工作量大時,母親也必須幫忙父親工作,慢慢出現 兩頭燒的情況。此時母親的身體逐漸出現問題快要承受不住,最後母親選擇提早 結束營業;許多客人詢問母親和我、妹妹:「為什麼早餐沒做了?」而我們笑笑

(38)

地回答:「若有機會,一定會再營業。」其實,母親選擇不繼續經營早餐也有她 的抉擇,那時早餐生意正高峰期,好不容易鞏固客源及固定買家,不過母親碰到 身體出現狀況不得不放棄事業部分。事隔幾個月後母親對我說:「當初如果選擇 繼續營業的話,我這條命很可能會提早結束。」所以很支持媽媽的選擇,而我也 相信這段過程是給我們家最難忘的經驗和回憶。

三、壓力鍋的開端

五姨丈的經濟尚可,小孩想要什麼東西五姨丈和五阿姨予取予求地買給表弟 妹們,我和弟妹三人很羨慕表弟妹們有許多玩具、新衣服和零用錢……等物質,

當時常和父母親抱怨:「好羨慕表弟妹們的生活,想要什麼東西姨丈和阿姨就會 買給他們,而且時常會有新的東西,為什麼我們家就不能像表弟妹那樣呢?」父 親則說:「不用去羨慕別人家的生活而東西夠用就好,不一定甚麼東西都要買新 和買最好,還能用的東西就應該要珍惜。」聽到父親所說的話,知道父親回絕我 們的慾望雖然有些不滿和羨慕之外,不敢再和父母親要求買新的東西,只能用羨 慕的眼光看表弟妹們。

國一那年(2001 年),得知五姨丈罹患大腸癌,當時已經是末期了,還記得 父母親時常載著五阿姨以及表弟妹們到嘉義長庚醫院探病,看到五姨丈的健康狀 況不像以往這麼健朗、身材消瘦許多,心中更是感慨人的一生隨時都在變化,最 後五姨丈抵不過病魔的侵襲,在我國二那年病逝了。原先與五姨丈家庭的頻繁互 動以為是和平、歡樂的,沒想到和平、歡樂的背後卻是隱藏多年來父母的壓力真 相,在第一小節提到「五金加工」的工資計算是以開支票方式三個月為一期,對 於剛創業的父母親而言,沒有龐大資金可創業,父母親面臨沒有收入狀態,因此 五姨丈將手上工作讓給爸媽做並且借助金錢,等到父母親事業穩定後將向五姨丈 當初所借助金錢數目歸還於五姨丈,然而直到五姨丈發現自己罹患大腸癌病情才 爆發後續一連串的問題。

(39)

四、爆炸

五姨丈的工作必須先標材料來源才能執行下一步工作,這些龐大的金錢來源 是五姨丈向高利貸借款而來,父母親原先也不知情五姨丈有這事情發生,以為五 姨丈家庭經濟穩定。五姨丈得知罹患大腸癌末期,必須有龐大的金錢負擔五姨丈 的化療費用,然而五阿姨向身邊的親姊妹及朋友們借助金錢,好讓五姨丈化療療 程能順利進行,加上五姨丈背後龐大高利貸貸款,五阿姨必須歸還於高利貸業 者,就這樣五阿姨向我們家借助不小的數目。

當時父母親因五姨丈是五金加工的介紹者,平時五姨丈對我們這個家庭幫助 許多,於心不忍五姨丈的處境,父親簽下「保證人」名字,得知五姨丈有高利貸 貸款龐大的金額事情後,五阿姨向高利貸所借助金額歸還於高利貸,而五阿姨的 親姊妹和五阿姨、姨丈等人到五姨丈的病房共同協商償還債務金額,直到五姨丈 病逝於大腸癌;處理完五姨丈後事後,我們家也頓時陷入經濟危機,變成我們家 原先無欠債而欠銀行幾百萬的貸款,父母親只能拼命的賺錢來供養這個家庭,到 了我就讀高一那年,叛逆的我讓母親勞心,母親才說出這家庭壓力的真相。五姨 丈病逝後,五阿姨獨自一人扶養四名子女,原先五阿姨孩子們乖巧、聽話演變成 叛逆、變調,到了我升大學時,得知大表妹結婚的消息讓我感到震驚,眼看著表 弟妹的叛逆感到惋惜;若五姨丈還在世的話,四個表弟妹的發展並不是三個人高 中畢業、一個大學畢業,而是像我們一樣大學畢業,也因後續複雜金錢的問題,

和表弟妹們有所疏遠,然而五阿姨所欠下龐大金額也就不了了之。

最後,母親看到五阿姨生活過得如此安逸、逍遙,相對於我們家這麼努力打 拼、省錢,感到憤怒,有好幾次看到母親向五阿姨要回一些小數目金額的畫面,

想當然五阿姨也只有歸還幾千塊;母親告訴我們三個孩子說:「若要等到阿姨全 數歸還這筆債務時,也不知是民國幾年後的事情,不如我們自己好好地打拼、靠 自己最實在。」自己心裡很清楚地明白這筆金錢無法再度回到我們手中,只好靠 著全家人的力量,重新穩定家中的經濟。開心的是這幾年所向銀行貸款的費用慢 慢地歸還銀行,然而我們家變成「白手起家」的開始,未來的這幾年相同地要為 這個家繼續努力的付出,節省家中的開銷,穩定家庭的經濟而不是囂張地浪費、

揮霍金錢。

(40)

家裡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尤其是財務發生困難,因為金錢的壓力而困擾 著我們,就讀研究所時,某天母親告訴我:「家慧,其實當初知道妳備取上研究 所事情,我和爸爸在內心裡很掙扎、兩難,一方面考慮到家中的財務困難,希望 妳能先工作賺錢,趕快還家裡的貸款和妳自己的就學貸款,另一方面考慮到的是 如果我們阻止妳就讀研究所,是否會阻礙了妳未來的人生?但又看到妳知道備取 研究所事情感到開心,只好讓妳選擇繼續就讀研究所。」聽到母親這段話語時,

內心是感動的,感謝父母親當初的抉擇,讓我到台東大學發展出新的人生旅途。

雖然自己明白著家裡經濟困難,無法幫忙父母還債,而感到內疚,但就讀研究所 而言,當作是我就學期間最後一把賭注,賭的是未來的出路,勉勵自己能有所成 就,希望自己能替家裡分擔辛勞,別讓父母再那麼辛苦。

在外遊蕩的我隨時想到「避風港」永遠等著我回港,雖然自己嘗試著逃離父 母的保護,展開自己的人生旅途,但心中明白著父母親是擔心、放不下的心情。

因為有「避風港」的存在,讓我知道在家中我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清楚知道我 是需要這個家,我很愛這個家庭,更愛我的家人。

(41)

第三章 牡羊女

「個性」可以代表一個人的做人處事的態度、價值觀以及喜好和原則,在每 一個念頭、舉動及決定都能顯露出本身的個性,也亦能間接地影響自己的個性和 人生。從星座觀看個性和特質,我的出生月份為四月份而星座是牡羊座,在社群 網站上看到有關於牡羊座的特質,上面是寫到:

「牡羊座的反擊力很強,吵架時,可能會說一些很讓人傷心的話,這是牡羊座的直 覺反應,認為吵架就是要吵贏!一說出口就後悔了,很難拉下臉來衷心的道歉。」

─ 摘錄於十二星座寶寶

看到這一段,反思自己好像是如此,每當與父母親、弟妹、同學,甚至與要 好的朋友相處、溝通,因理念或想法不同而發生口角,我會先一連串劈哩趴啦地 唸對方一頓,事後才發現對方的想法或答案是正確或者最後才發現,因我無心的 一句話讓對方的心靈感到傷害;但想要與對方和好時卻不知道該如何向對方開口 說聲抱歉,傷害已造成,感覺無法彌補這個錯誤,錯失道歉的時機也因此與同學、

要好的朋友漸形漸遠。

壹、我眼中的「黃家慧」

個性較男人婆且自大、暴躁的我,記得某一天在家裡,與弟弟兩人在玩剪紙 遊戲,一個不小心剪刀剪到弟弟的手指頭而流血了,還怪罪弟弟沒有把紙拿好才 會剪到手指頭;因為家裡是工廠的關係,家中有許多的推車,在某天下午時我與 弟弟兩個人家門口玩「馬夫」遊戲,玩到最後與弟弟翻臉,然而我放開推車,沒 想到悲劇來臨,推車的手把壓到弟弟的手指頭,當場流血、指甲剝落,這時候的 弟弟一直大哭,而我也不知所措,剛好爸爸媽媽回外婆家,趕緊叫奶奶帶弟弟去 附近的小診所處理傷口,看著弟弟的指甲被醫生拔掉,好痛,父母親回到家知道 這件事情,免不了被爸媽訓了一頓。現今回想這兩件事情打從心底真的很對不起 弟弟;很感謝弟弟包容我這位脾氣暴躁的姐姐。另外,仗勢自己在家中排行老大 的關係,不論是做家事或者家裡工作等事情經常使喚弟弟和妹妹做事情,例如:

數據

表 1-1  Erikson 心理社會期發展論之八階段  期 別  年  齡  發展危機  發展順利者的 心理特徵  發展障礙者的 心理特徵  1  0~1 歲  (嬰兒期)  信任對不信任  對人信任,有安全感  面對新環境時會焦慮不安  2  1~3 歲  (幼兒期)  自主獨立對羞怯懷疑  能按社會要求表現目的性行為  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  3  3~5 歲  (學齡初 期)  主動對內疚  主動開始好奇行動有 方向,開始有責任感  畏懼退縮,缺少自我 價值感  4  6~12 歲  (學齡期)
表 5-2  身體脈輪  上  部  世  界  9  精神體脈輪  位於宇宙萬物的中心,與無限連接,這是整個宇宙的母體,像一塊發光的柵網,遍布四處,傳遞能量和訊息從宇宙的一端到另一端。 8 靈魂脈輪 迴旋在人的頭頂上方,如同光芒四射的太陽。 7 頂輪 位於頭頂,作用如同一扇門,透過第七脈輪可通往上蒼,如同跟脈輪是掌管進入土地之門。當靈魂的失去發生在此,一個人會感受到巨大的孤寂。 6 眉心輪 又稱第三隻眼,位於前額中央,透過眉心輪的作用,可以獲悉個人與上蒼是合而為一,並能自在地表達內在的神性,同時能在他人身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Vinaya and Abhidharma literature, learning still enjoyed respects in religious life but the scope of learning became more specific. Mahāyāna literature recognize learning

One could deal with specifi c topics for researching on Buddhist Literature while one has to clarify the categories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methodology to construct “History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To enhanc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grammar in context through the use of various e-learning resources in the primary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