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生對於任意兩向量 可否作內積之概念心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生對於任意兩向量 可否作內積之概念心像"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收稿日期: 2012月/4 修訂日期:

2012/9/25

接受日期:

2012

/1

1

/1

6

高中生對於任意兩向量

可否作內積之概念心像

洪志瑋數學教師

謝豐瑞副教授 。團立泰山高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

摘要

本研究探討高中生對於內積概念中的基礎概念,-相同維度的任意兩向量皆可作內積」 之概念心像。研究採問卷調查法,收集質與量的資料。研究抽樣採立意取樣,包括高數學程 度、中數學程度學校之理組與文組四個班紋,共 149 位高中三年級學生。研究結果發現高達 四成的學生對於起點不同的兩向量不具備皆可作內積的概念心像,僅有約四成的學生其任意 兩向量皆可作內積的心像穩固,不會隨著題目所給的刺激而有所改變;同時學生的概念心像 受到向量、角度、內積定義等相關概念心像的影響。 關鍵詞:內積、概念,心像、概念定義、向量平移

(2)

高中生對於任意兩向量可否作內積之概念心像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 帖,

Concept Images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ner Product of Any Two Vectors

Manuscript received: Sep 4

,

2012

Modified: Sep 25

,

2012

Accepted: Nov 16

,

2012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cept

Images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ner Product of Any Two Vectors

Chi-Wei Hung Mathematics Teacher

Feng-Jui Hsieh Associate Professor

©

National Taishan Senior High School

Depar

ment of Mathematics

,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ncept images of "any two vectors with same dimensions have

an inner product"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tilized to collect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A purposive sampling was used to sample 149 12th graders in four

classes from a high or a middle level school with either science or liberal-arts oriented approach.

The findings included that more than 40% students did not possess the concept images of having an

inner product for vectors with different starting points; only about 40% students'

concept images

were stable that did not switch over different vector relations; and students'

concept images in

question were influenced by the related concept images of vectors

,

angles

,

and definition of inner

products

(3)

壹、研究背景與日的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發現,許多 概念自己講解清楚且重複多次,但學生在解 題時,卻不斷重複使用相同的迷思概念。顯 然學生在解題時,腦中的數學概念或思考與 教師所教的有所差異。學生究竟是如何思考 的,連結與應用的數學概念與教師所教的差 異何在等等,都是數學教育界亟需瞭解的問 題。 對於這樣的問題,

Ta1LfDVinner

(1 981) 提 出之概念定義(

concept

definition) 與概念 心像 (concept image) 提供了一個解釋的方 向。 Tall和Vinner認為,多數學生在解題時, 連結的是與題目相關、學生自我具有的概念 心像,他們使用連結到的概念心像來思考題 目,而非使用課堂上所教的概念定義進行思 考。 向量是高中數學中-個重要的單元,相 較於三角函數、對數等單元,學生對於向量 似乎不那麼的恐懼,但在向量內積概念出現 之後,學生的學習狀態出現急邊的變化,困 難因應而生。國內許多研究因而致力於探討 學生在向量內積的錯誤類型(e.g. ,李永貞,

2008

;林進發,

2001)

,研究結果顯示向量 內積對於學生來說不是-個簡單易懂的概 念。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學生在背出「長度 X長度xcosθ 」這樣的內積定義上並沒有很大 的困難,部分學生也知道內積與「投影量」 相關,但學生在面臨題目中需要作內積時, 卻出現感知不到題目中有兩向量即可應用內 積定義求算內積的現象。 上述現象顯示,學生所具有之向量內 積概念心像為何乃數學教育界亟需探討的課 題。其中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是學生是否在面 對各式各樣相同維度的向量時,能應用任意 兩向壘皆可作內積的概念心像。因此,本研 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在於探討高中生對於下列 各種相對關係的向量其是否具備「相同維度 的任意兩向量皆可作內積」之概念心像。具 體研究問題如下: 一、當兩向量起點相同或不相同時,學生具 備「相同維度的任意兩向量皆可作內 積」之概念心像的情形為何? 二、當兩向量相交或不相交時,學生具備 「相同維度的任意兩向量皆可作內積」 之概念心像的情形為何? 三、當兩向量平行、垂直、非平行且非垂直 時,學生具備「相同維度的任意兩向量 皆可作內積」之概念心像的情形為何?

貳、理論依據與文獻探討

學生解題失敗需要協助時,教師能提供 什麼樣的幫|亡?再解一遍給他看?再詳細講 解一→次教師自我的解題思路?還是把需用到 的概念再講清楚?該如何做的答案,根基於 知道學生在解題歷程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解題本身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

Po1ya ( 1945

)將解題分成4個階段:理解

(4)

高中生對於任意兩向量可否作內積之概念, [At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cept Images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ner Product of Any Two Vectors

問題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 、擬定策略

(devising a

plan) 、執行策略(carrying

out the

plan) 、回顧解題(looking

back)

0 Polya的解題 步驟可視為外顯具體的步驟,然而在他的說 明中,隱含這些步驟與主體(如:學生 5

)

內在認知的關聯,他認為解題時要從現有知 識中找出與問題有關之處,回想過去解類似 問題時,什麼策略或內容曾有助順利解題。 在所考慮的內容中,設法找出熟悉的東西, 再於熟悉的東西中,努力找出有用的東西。 這個觀點顯示出在解題時,解題者需要連結 其腦內既有且對解題有用的東西。然而這些 東西不是孤立散布於腦中,而是透過一個網 絡連結,這個連結並非一直在長期記憶區, 它可能是在解題當下,透過主體喚起概念, 進行連結,產生所謂的概念地圖(

concept

maps; Bledsoe

&

Flick

,

2012)

上面解題觀點中所提到的概念,學者並 未明確表明究竟泛指客觀存在的概念或主觀 意識的概念,客觀存在的概念往往可以用概 念定義加以界定,

Wilson ( 1990

)表示,教 學常發現,有些能合理敘述出概念定義的學 生,不見得能正確指出合於該概念的例子, 而能指出合於概念例子的學生,也不一定能 說出正確的定義。 所以在教學中,有必要釐清何謂「概 念 J '並且更進一步地釐清,教師所欲傳達 的「概念定義」與學生對於某概念的解釋、 說明甚至定義(學生自有的)之間的異同, 以此做為解讀學生解題行為的基礎。

一、概念(concept)

張春興(

2006

)闡述了其對概念的界 定,他認為可將概念視為對一類具有相關共 同屬性之事物獲得的概括性認識,這種超越 對具體事物的單一概括性認知經驗即為概 念;雖然在他這樣的界定中並末明確說明其 所指概念為存在於客體(例如,書本)中的 概念,或存在於主體(例如,學生)中的概 念,但其使用之「概括性認識」顯示出其所 指稱的為存在於主體中的概念。他另提出了 一個對概念較為狹義的界定,他認為當以單 一概括性的名稱或符號來代表具有共同屬性 的一類事物之全體峙,此名稱或符號所代表 者即為概念。他並以數字8 代表某一類量的 概念以及X代表變數的概念來解釋符號如何 用以表示概念;此狹義的界定,似乎顯示出 概念存在於客體的想法,然而張春興在這個 界定下強調,並非所有的概念都可形諸文字 或符號,舉例來說,幼兒不識字但照樣有概 念,這樣的說明叉將概念視為存在於主體之 中。由此可見,概念指稱主體認識或客體存 在混沌不清。 在數學概念方面,

Skemp

(1987)對其 詮釋偏向於主體的認識,他表示,要形成數 學概念,必須先有實際經驗且這些經驗須有 某些相似性或共通性。他認為數學是一種抽 象概念,這種概念的形成,是需要經過學習 的,而且必須透過「經驗」抽象而得。為7

(5)

晶晶知

闡述他這樣的觀點, Skemp拋出一個問題: 如果我們直接將一個概念以文字型式定義 好,那麼是否一定能縮短形成概念的時間與 程序呢?對於有經驗的數學教師來說,這個 問題的答案明顯為「否 J '因為通常教師所 要教的數學概念都有其定義,並且教材中往 往由定義出發進行概念的鋪陳,而這樣的安 排卻反而使學生學習更加困難,無法形成概 念。這個狀況正反映出 Skemp的論點,即超 過→個人已有概念階級的高級概念不能用定 義方式來溝通,只能蒐集有關的例子供其經 驗,使其自我透過抽象來形成概念。

、概念定義與概念心像

(concept defi n

ition 春日

concept image)

由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概念有主體認 識與客體存在的不同,課堂中教授的概念, 可能是存在於教材中的客體,也可能是教師 這個主體所具備的概念,這樣的概念其最形 式化或根本的形式即是概念定義。針對這 個議題,最直接且著名的相關理論乃Tall在I

Vinner

(1981) 提出之概念定義(

concept

definition) 與概念心像(

concept

image) 之 差異。 Tall

(

1988) 認為概念定義是由文字 構成,是用來界定某個概念的敘述。 Vinner

( 1983

)強調 I 概念定義是以一種不會循 環的方式精確解釋概念的文字定義。」這樣 的說法被廣泛的接受。 相較於教師具有或課本上呈現的概念 定義,從學生這個主體來看,當學生看到或 聽到某個概念的名稱峙,它會刺激學生的記 憶,在學生記憶中的某些東西會被它喚醒, 被喚起的不一定是課本或教師要傳授概念定 義,而這個被喚起的東西,

Vinner ( 1991 )

稱之為「概念心像」。什麼是概念心像呢? Tall和 Vinner

( 1981

)認為概念心像就是描 述那些跟某個概念關連到的所有認知結構, 包含所有的心靈影像(mental picture)及相關 的性質與過程。 Vinner

( 1983

)強調 I 在 此使用的影像( picture) 是十分廣義的, 它包含這個概念的任何視覺表徵(甚至符 號) 0··.··· 除了一個概念的心靈影像,也包 含與這個概念相關的性質。...這些性質連 同心靈影像的集合就稱為概念心像。」根據 Vinner與Dreyfus

( 1989

)的說法,概念心像 乃指學生心中關於某個特定的概念所產生的 圖像所成的集合,以及表現它們特性的全部 性質。(而我們指的心靈影像是任何型式的 表徵,如圖像 [picture] 、符號形式 [symbolic form] 、圖表 [diagram] 、圖形 [graph]等等)簡

言之,本研究中所指的概念心像即是學生面 對外在刺激而浮現的任何型式的表徵。 概念心像的重要性在於其乃學生在解 題時的依據,

Vinner ( 1983

)及Vinner與

Dreyfus ( 1989

)都認為學生在解題時常用 概念心像來思考而非概念定義。這樣的論點 突顯出概念心像與概念定義的相對性,這是 否表示學生的概念{J、{象與概念定義是不一致

(6)

高中生對於任意兩向量可否作內積之概念心像

Senior High School S

udents' Concept Images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ner Produc

of Any Two Vec

ors

的?學者專家認為其是否一致取決於概念心 像形成的歷程;學生的概念心像往往是由 該概念的例子與非例子的經驗所成的結果

(Vinner

&

Dreyfus' 1989)

,例子接觸的

多寡就會影響其概念心像與概念定義的一致

性,除此,概念心像的發展並非一夕可成,

是經年累月透過各種經驗建構而來,並隨著 個體受到新的刺激或新的經驗越趨成熟而產 生變化(

Tall

&

Vinner '

1981) 。

Tall

(1988) 的研究發現,學生透過 舊經驗與新經驗的結合建立屬於他們自己 的概念心像,這些概念心像不一定與概念 定義一致,更甚者,也不-定是本身前後 一致、脈絡相連的,這個結果呼應了Tall與

Vinner ( 1981

)的觀點,他們認為 I 在特 定的時間,只有某部分的概念心像會被喚起 (evoked) 。不同的時間,被喚起的概念心 像可能是會彼此衝突的 J '學生未必能意識 到其概念心像彼此衝突, I 只有當這些相互 衝突的概念心像被同時喚起,個體才會感覺 到它們之間的衝突。」這正說明了對任何概 念而言,學生概念心像的-致性頗為重要, 學生須在不同的情境與刺激下,都能喚起相 同且正確(與概念定義一致)的概念,心像, 方能順利解題。

Bingolbali與 Monaghan (2008) 在概念

心像的研究結果中提到,不同學習背景的學 生展現出來的概念心像是不同的,因此我們 不應該忽視學生的學習背景。這也呼應了

Tall

(1988) 的觀點,學生透過舊經驗與新 經驗的結合,建立屬於他們自己的概念心

像。每個學生的經驗勢必會因人而異,所以

每個人的概念心像也因此而有所異同。 因而,探討學生在不同的情境與刺激 下,是否喚起正確及一致的概念心像顯得格 外重要。本文底下使用之「概念定義」乃教 科書或教師欲傳達給學生的定義,而學生自

我對概念產生之定義,則仍為其概念心像中

之元素,不以概念定義稱之o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乃探討高中生在面對 各種不同向量關係下,是否都具備「相同維 度的任兩向量皆可作內積」之概念心像。本 研究定位為基礎性研究(basic

research)

,因 本研究同時可使教師更加瞭解學生學習後形 成之概念心像,據以改善教學,故也具有應 用性。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蒐集質與量的 資料,針對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歸納分析

(inductive

analysis) 。在歸納分析時,不做任 何預設的限制、假設,所有的發現均來自於 學生的反應。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設計不同的向量 關係,透過問卷調查法,調查學生是否具備 「相同維度的任兩向量皆可作內積」之概念

心像,並透過質的資料之收集,進一步瞭解

(7)

居為

其概念心像的樣貌 O 研究過程包括:問卷編 制、施測、回收、質與量的資料分析,其中 資料分析以質的分析為主,量的分析為輔。 問卷測驗時間並末限制,只要學生願意填答 都會給予足夠的時間完成作答。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高三學生,選擇 這個階段學生之主要原因為高三學生已至複 習概念階段,相較於剛學完向量內積概念的 學生來說,高三學生的概念發展時間較長、 接觸概念的經驗較多,概念心像發展趨於尾 聲,較為固定,探討這個階段學生的概念心 像,較能顯示出高中階段概念學習完成後的 概念心像狀況,可供高中教師參考,進行概 念教學前後連貫的整體思考。施測時間為高 三第二次模擬考後一至兩週'因班級不同有 些許差異,而向量內積為此次模擬考所包含 的範圍。

二、研究樣本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為了能收集到豐 富的質性資料,研究樣本的數學程度以高程 度及中程度為主(相對於高中生)。研究樣 本來自於四個大台北地區高三班級的學生, 其中兩個班級來自於一所學生程度較高的高 中,該校高一學生入學時之國中基本能力測 驗PR值約為例,另兩個班級來自於-所學生 程度中等的高中,學生入學PR值約為70 。兩 校樣本都包含一個高三丈組班級,一個高三 理組班級。本研究中 ·3A代表高程度學校的 高三丈組班級、 3B代表高程度學校的高三理 組班級、 3 甲代表中程度學校的高三丈組班 級、 3 乙代表中程度學校的高三理組班級, 扣除無效樣本後 '3A有37人、 3B有35 人、 3 甲有42人、 3 乙有35人,合計 149人。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為「向量內積概念 心像探測問卷」中關於「相同維度的任兩向 量皆可作內積」概念之兩部分。第一部分探 討二維向量,包含八個問題,第二部分探討 三維空間及任意向量,包含三個問題。第二 部分包含較少問題的原因是因為許多向量關 {系,在二維與三維是共同的,例如向量相交 或向量起點相同等等,故未免重複性過高, 造成學生不耐煩,降低答題意願,故僅在第 一部分探討,而第二部分主要加入三維空間 特有的向量歪斜關係'並以平行關係對應比 較。 本研究的問卷編制由三位數學教育學者 專家、十數位資深數學教師及碩博士班學生 組成小組,進行八次焦點團體討論與修正而 成,其間並進行一次問卷預測,檢驗題目的 可行性與正確性,根據預測結果,進行修正 完成問卷。

(8)

高中生對於任意兩向量可否 f羊肉積之概念心像

Senior High School

S↑uden帖,

Concept Images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ner Product of Any Two Vectors

第一部分: 如圖,下列哪些向量可以作內積,把可以的打,/,不可以的打銘,主主 下面空白處說明你的理由或看法。 口口

口 (1)

a

,

b

口口

口 (3)

b

,

c

口口

口 (5)

a

,d

口口

口 (7)

d

,

e

IA!呀 J 口口

口 (2)

a

,

e

口口

口 (4)

b

,

d

口口

口 (6)

a

,

c

口口

口 (8)λd

\戶』 [|d

圖 l 平面向量是否可作內積之概念心像探測題 第一部分為是非題,題目如圖 l 所示; 第二部分為單選題,題目如圖 2 所示。兩部 分都另要求學生寫出答題的理由或看法,以 取得質與量的資料。其中第」部分因題數過 多,僅要求學生針對整體的情形而未要求針 第二部分: 對每一題提供理由或看法,此作法的優點是 避免學生因失去耐心放棄某些順序較後面題 目的回答,而且學生在整體回答可提供多項 理由峙,會選擇性提供,此時所展現出的往 往是其最核心的概念心像。 口口 假設。與 b 為空間中兩向量,將下列正確的打,/,並在下面空白處說明你 的理由或看法:

(9)

b

---.

z

口一定可以作內積 口有時可以作內積 口一定不可以作內積

(1)若i與1分別為兩平行線(在同一平面,且永不相交)上的方向向量,則

已與具

«呀 J y X

~于1

y Z

•--.

X 口一定可以作內積 口有時可以作內積 口一定不可以作內積 «呀 J 口口 (2) 若。與 b f] 別為兩歪斜線(不在同一平面,且永不相交)上的方向向量, 則 口口

。與b

(3) 若且與此任意兩向量,貝IJ

U與技

口一定可以作內積

口有時可以作內積 口一定不可以作內積 «呀 f 圖 2 三維向量是否可作內積之概念心像探測題

(10)

高中生對於任意兩向量司否作內積之概念心像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cept Images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ner Product of Any Two Vectors

第一部分中向量的關係主要有兩個考慮 角乃指向量本身或向量平移後相交之夾角; 因素; (一)向量的起點相同與否; (二)夾角的 另起點不同時也多增加了平行向量夾角為0。 大小( <90。、 =90。、 >900 ) ,此因素的探測題 與 180。之狀況。施測題目的結構如下表卜表 主要著重在起點不同時,當起點不同時,夾 2所示: 表 l 向量起點相同與否搭配夾角大小的題目分布情形 <90 。

=

90 。 >90 。 起點相同 典型圖形

(7)

f、/、

1)

、,‘. 起點不同

(3)

,

(6)

(2)

(4)

表2 向量平行時方向相同與否的題目分布情形 同向(

0°)

反向(

180°)

平行

(5)

(8)

其中起點相同且夾角小於90 。為一般典 型範例中的典型圖形,為基礎題,根據實務 經驗,學生多數知道可以求作內積,概念心 像變化度不大,故並末在此部分施測,若學 生認為典型圖形的情況不能作內積會在其他 題目顯示出來。當兩向量起點不同時,可分 為兩向量本身有相交,或兩向量平移後有相 交,本研究選擇兩向量平移後有相交的情形 探討,對於兩向量本身有相交的情形,則以 第 (6)題典型的夾角 «90 )做為代表,與第 (3)題比較,可探討向量本身相交與平移後相 交的概念心像差異。表2 中第(5)題與第(8)題 皆為平行狀況,可視為單一概念進行探討, 其中第(5)題為兩向量平行且方向相同,第(8) 題為兩向量平行且方向相反。 第二部分中三維空間向量與平面向量最 大的不同處在於「歪斜」的狀況,故設計第 (1)題為兩向量平行的情形,搭配第﹒部分的 第(5)題,可探究空間對於學生的概念心像影 響情形;這個部分的第(2)小題為兩向量歪斜 的情形,為空間中的特殊狀況,為避免學生 因不瞭解或忘記什麼是「歪斜」致使無法作 答,題目中提供「歪斜線(不在同南平面, 且永不相交) J 的敘述,並且附上圓形;第 (3)小題是兩任意向量的情形,用以取得學生 整體概念的心像狀況。

(11)

屁股難

一、平面上兩向量是否可作

內積的概念心像

下面表 3 為第」部分「平面上任意兩向 量皆可作內積」的概念心像題之施測結果。 表 3 第一部分平面向量可作內積各題勾還百分比

肆、研究結果

本研究依照題目設計以及發現結果分三 個部分報導,分別為:

法達1

I‘J、

1

、,‘'自

(2)

(3)

(4)

(5)

(6)

(7)

(8)

高程度文組

100%

81%

84%

86%

70%

89%

95%

70%

高程度理組

97%

89%

91%

91%

89%

94%

91%

91%

中程度文組

93%

69%

74%

67%

48%

76%

95%

43%

中程度理組

97%

80%

的%

83%

51%

83%

91%

60%

公口、 計

9 7 %

79%

的%

81%

64%

的%

93%

65%

, - ... ._.;. 一..-高程度理

一一

-←高程度文

如峙。…

費叫“...中程度理

...中程度文

50%

80% ←…~~. ".

...

•.

70% 一--..ι一-4;-;. .

60%

. … … 一一一

TJ..

40%

30%

100%

90%

20%

10%

0%

γ吋哨叫一句,.---…… 可心 切的 的個-盼的叫 T一一 耐心 γ- 一胡也已叫

(1)

(2)

(3)

(4)

(5)

(6)

m

(8)

圖 3 第一部分平面向量可作內積各題勾還百分比折線圖

(12)

高中生對於任意兩向量可否作內積之概念{?像

Senior High SchoolStuden怡,Concept Images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ner Produc•of Any Two Vec•ors

由表 3 與圖 3 可看出,整體而言,最被學 生認為可以作向量內積的是兩向量起點相同 的第(1)及第(7)題,都分別有九成以上的勾選 率。最被他們認為不能作內積的是兩向量平 行的第 (5)及第 (8)題,都只有約六成五的勾選 率。 高程度學校理組同學的「平面上任意兩 向量皆可作內積」之概念心像較為完整,各 不同向量關係都有約九成以上的同學具備, 反觀文組同學,不同向量關係是否可作內積 的心像就有較大的差異,較為典型的起點相 同向量可高達九成至十成的勾選率,但起點 不同的平行或垂直題勾選率就降至七成或八 成,且由圖 3 可看出,此程度學校文組同學 受到不同向量關係刺激的概念心像模式與中 程度學校的學生較為接近。中程度學校不論 是理組或文組同學,不同向量關係下所具備 的可作內積概念心像差異都頗大,而文組同 學,在起點不同的向量關係上,顯然比理組 同學不具備可作內積的概念心像。 除此,由起點相同與否及夾角大小關係 兩因素來看,本研究有下列幾項發現: (一)平面上兩向量可否作內積的影響主要來 自起點相同與否而非夾角大小。將答題 的勾選狀況搭配施測結構表 l 可以得到表 4 。 表 4 向量起點相同與否搭配夾角大小題目之勾選百分比 <90 。

=

90。 >90。

平均

起點相同 典型圖形

93%

97%

95%

起點不同

84%

79%

81%

81%

表4 數據顯示在不同的向量關係上,九 成以上學生具備「兩起點相同的向量可作內 積」之概念,心像,因為教師教學時常使用起 點相同這類例子,故學生透過例子經驗發展 出其概念心像。而在非平行狀況下,約有八 成學生具備「起點不相同的兩向量可作內 積」的概念心像,與起點相同的狀況相比約 有的%的落差。而夾角大小的影響並不大, 只有2%~5%的差異。 (二 )85% 的學生認為「起點不相同且本身相 交的兩向量可作內積 J , 83% 的學生認 為「起點不相同且平移後才相交的兩向 量可作內積 J '其差異並不大,這顯示 兩向量當起點不同時,不論本身相交或 平移後才相交,學生對其是否可作內積 的概念心像類似。

(13)

(三)當兩向量起點相同或者兩向量起點不同 (四)表 5 是兩向量平行時的勾選狀況,表中數 但非平行時,多數學生之概念心像為此 據顯示,學生對於兩向量平行時可作內 兩向量可作內積。 積的概念心像較為薄弱。 表 5 兩向量平行題目之勾選百分比 同向(

0

0) 反向(

180

0 )

平均

平行

64%

65%

64%

從表4 可看出,當兩向量非平行時,夾 角的角度大小對於是否可作內積的影響不 大,而表5 顯示,學生對於「兩平行向量可 作內積」的概念心像最弱,只有64% 的學生 認為平行向量可作內積,與起點相同時95% 學生認為向量可作內積相比,有高達三成的 差距。 (五)整體而言,對於兩向量是否可作內積, 多數學生的概念心像為「起點相同時可 作內積」、「起點不同時,向量本身相 交或平移後相交可作內積 J '有高達四 成的學生認為「向量需起點相同或者相 交」方可作內積,以下是幾位學生實際 敘述之摘錄: a. 有角度,才有內積 b. 向量跟向量要相連 c. 有辦法形成夾角才能算 d. 內積要從同一點出發,有兩者的夾角才能算出內積 e. 由公式所知,只差在 2 向量所夾之角度 E 兩向量需同一起點,才能內積

二、三維空間及任意向量是

否可作內積的概念心像

以下表 6 為第二部分三維空間中兩平 行、歪斜及為指定維度之任意向量可作內積 的勾選比例:

(14)

高中生對於任意、兩向量司否作內積之概念心像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cept Images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ner Product of Any Two Vectors

表 6 第二部分三維空間及任意向量可作內積各題勾選百分比

三維平行

三維歪斜 兩任意向量 關 f玲、 班、吸 一定可 有時 一定 一定 有時 一定 一定 有時 一定 ιA 可以 不可 可以 可以 不可 可以 可以 不可 高程度文組

68%

5%

22%

73%

3%

22%

59%

38%

0%

高程度理組

89%

3%

3%

91%

0%

6%

89%

9%

0%

中程度文組 的%

2%

57%

48%

17%

36%

19%

81%

0%

中程度理組

46%

3%

51%

63%

9%

29%

37%

63%

0%

A口、 計

60%

3%

34%

68%

7%

23%

50%

49%

0%

100% 一悔自高程度理 恥.."-高程度文 ...中程度理 ...中程度文 圖 4 第二部分三維空間及任意兩向量是否可作內頑各題勾選百分比折線圖

(15)

起甜點

由表 6 與圖 4 可看出,就平行與歪斜而 言,較多學生其備平行向量不可或不一定可 作內積的概念心像,且比例高達四成。對於 給定明確關係的向量而言,較多學生其有絕 對的「一定可以」或「一定不可以」作內積 的概念心像,而對於未明確指定關係的任意 兩向量而言,高達一半的學生認為其有時可 以,有時不可作內積。 高程度理組學生不論有沒有給定向量關 係或所給定關係為何,都有高達九成比例的 學生真有兩向量可作內積的概念心像,反觀 此程度文組學生(參見圖 4) ,未給定明確 關係向量時,其一定可以作內積的概念心像 大幅滑落,約高達四成的學生轉為有時可以 作內積的心像。至於中程度學校的學生,不 論理組還是文組,學生的主要概念心像反而 是有時可以作內積而非一定可以作內積,文 組學生比例甚至超過八成。

三、任意兩向量是否可作內

積的概念,心像

針對平面與空間向量是否可作內積的概 念心像,本研究有下列幾項發現: (一)三維空間中與平面中之平行向量,學生 認為可以作內積的比例差距不大,皆為 約六成(參見表3 第 (5)題與表6三維平行 題數據) ,向量是否可作內積的心像並 未明顯受到空間維度的影響。 (二)兩向量在歪斜時比在平行時有較多學生 具有可以作內積的心像,學生的自述顯 示他們認為「兩歪斜向量平移後會有夾 角,所以可以作內積」的概念心像,此 心像與平面向量時一致,認為「要有角 度」才能作內積。 (三)對於第二部分各題中所提任意兩向量, 50% 的學生勾選一定可以作內積,然而 與第一部分交叉比對後,發現這些學生 未必全其備任意兩向量皆可作內積的概 念心像,他們在第一部分提供的不同情 境中引動不同的可作內積概念心像。表7 顯示學生針對未指定的任意兩向量一定 可作、有時可作內積之比例與其在第一 部分給定向量關係下是否全部勾選可作 內積的分布表。

(16)

高中生對於任意兩向量可否作內積之概念心像

Senior High SchoolStuden帖,Concept Images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ner Product of Any Two Vectors

表 7 任意向量可作內積與第一部分各題可作內積勾選一致性百分比

FT11

一定可作 有時可作 一定可作 全部勾選 全部勾選 部分勾還 (一致) (可能不一致) (不一致) 高程度文組

51%

11%

8%

高程度理組

83%

3%

6%

中程度文組

14%

14%

5%

中程度理組

26%

11%

11%

2口、 計

42%

10%

7%

註:百分比為占該班級全體之百分比。 由表7可看出,僅有42%的學生其「任意 兩向量一定可以作內積」的心像是穩固的, 不會隨著題目所給刺激而有所改變。 10%的 學生面對平面上各種給定兩向量關{系,都具 有可作內積的心像,但對於末指定關係的任 意兩向量,概念心像轉為有時可以作內積, 其概念心像在不同情境中可能並不一致。較 為特別的是,有7%的學生對於未指定關係的 任意兩向量具有一定可作內積的心像,但面 臨給定的各種向量關係時,卻未必皆引動可 作內積的心像。

四、向量、角度與內積定義

等相關概念心像與主概

念心像的關係

針對學生的勾選狀況,搭配學生自我表 述的理由或看法,本研究發現至少有三類不 同層面的相關概念心像,導致學生在兩向量 是否可作內積的主概念心像上產生與教師所 要傳授的概念定義不一致的情形,此三類相 關概念心像分別針對向暈、角度與內積定義 概念。 (一)向量概念:部分學生在「向量可平移」 的概念心像不符概念定義,進而影響任 意兩向量皆可作內積之心像。下面為兩 位這類型學生的答題情形:

(17)

學生 題 目 勾選狀況 言兌 勾還可以: 內積要從同一點出發,有兩者的夾角才能算 第一部分 出內積

1

,

7

平行

一定不可以

.

.兩向量平行

.兩向量無交點 甲

-一 部 歪斜 一定不可以 無交點

任意 有時可以 有交點可以,無交點不可 這一位甲同學,在第一部分只勾選了 向量時,並沒有或無法引動向量可平移使得 兩向量起點相交的(1)與(7) ,第二部分的平 任兩向量都可以相交的概念心像,導致視向 行與歪斜都認為→定不可以作內積,並且說 量如線段般有絕對位置,影響可否作內積的 明其勾選理由為「有兩者的夾角才能算出內 心像 O 積」、「兩向量無交點」等,顯然他在面對 學生 題 目 勾選狀況 言兌 第一部分 勾還可以: 有角度,才有內積

1

,

7

平行

一定不可以 沒有角度,怎能作內積~

-一 歪斜 一定不可以 [空白]

任意 有時可以 [空白]

(18)

高中生對於任意兩向量可否作內積之概念心像

Senior High SchoolStuden帖,Concept Images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ner Product of Any Two Vectors

從上表乙同學的回答可以看到該生認 為有角度才有內積,他認為「沒有角度,怎 能作內積 J '而他在第一部分並沒有勾選本 身相交的兩向量,在面對向量時與甲同學相 同,並沒有或無法引動向量可平移使得任兩 向量都可以以起點重合的方式相交,找到角 度作內積的概念心像。 (二)角度概念:這類型的學生,具有「向量 可平移」的概念,但他們具有「平行沒 有角度」的心像,搭配其「有角度方可 作內積」的心像,導致他們任何向量皆 可作內積的心像不完備。底下是兩個學 生的例子: 學生 題 目

還狀況 說 明 第一部分 勾還可以: 兩向量除平行和重合外,其他都有內積

1

,

2

,

3

,

4

,

6

,

7

平行

一定不可以

[I

Ub

口口

b

。﹒ =lallblcos8 '兩者無 0

-一 投影在一平面上,兩向量有交點,則有 0 角 歪斜 一定可以 部 可求內積

分 任意

有時可以 同第 10 題[第一部分] 這位同學,在第一部分只有第 (5)與(8)題 平行的狀況沒有勾選,其餘都認為可以作內 積,在第二部分的文字說明中可看出,他認 為平行是沒有夾角 θ ,在他的角度概念心像 中, 0 。與 180 。是不算「有夾角」的,即使他 已經知道內積的求算公式用到cosθ ,且在三 角函數學習歷程中他必定多次求算過 cosO。這 類函數值,然而, I 有夾角方可作內積」且 0。與 180。不算有夾角的心像仍使他放棄以公 式來判斷,而以「有夾角」這個抽象的概念 心像來控制兩向量可否作內積的心像。

(19)

學生 題 目

還狀況 言兌 第一部分 勾還可以: 可以形成角度的應該都可以吧! l 句 2句 3 勻 4勻 6勻 7

平行

一定不可以 兩向量平行無法內積

-一 歪斜 一定可以 可以內積,內積為 O 都

任意 有時可以 平行好像無法內積 上表顯示丁同學與上一位丙同學一樣, 在第一部分只有第(5)與(8)兩題平行的狀況認 為不可以作內積,而他的說明是「可以形成 角度的應該都可以吧!」'所以他認為平行 是沒辦法形成角度的。 (三)內積定義概念:這類型的學生,具有 「向量可平移」的概念心像,他們知道 兩向量是可以平移,是會有夾角的。但 他們在某些角度下認定兩向量是無法作 內積的,他們認為不可作內積的狀態主 要有平行與垂直,而他們認為這些狀態 不可作內積的可能原因是他們受到定義 內積時投影概念或公式概念,搭配上無 定義的「沒有」之感知影響。底下是兩 位學生的例子: 學生 題 目

還狀況 言兌 勾還可以:

口α和口d角度為 18OOJLl和口d角度為 0。

第一部分

1 , 2, 3 , 4, 6、 7

平行

一定不可以

t與昌平行弓疊合後角度為 0°

-一

-U與1疊合後角度手。。也手180。

歪斜 一定可以 部

任意 有時可以

看角度為多少

(20)

高中生對於任意兩向量可否作內積之概念心像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cept Images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ner Product of Any Two Vectors

戊同學在第一部分也是只有第(5)與 (8) 平行的狀況認為不可作內積,由他的說明可 看出,他與丙、于兩位同學不同,他的心像 中,兩向量平行是有角度的,但他依舊認為 平行不能作內積,因為其夾角為0。或 180°

,

至於為何這樣的夾角不可作內積,則可能是 受到內積定義中的投影圖像影響,兩向量夾 角為0。與 180。時,感知中「沒有」投影 (0。 投影雖為本身,但圖像中會畫不出從投影向 量終點到被投影向量的垂線,故看不到投 影) 學生 題 目

選狀況 說 明 第一部分 勾選可以: [空白]

1

,

3

,

4

,

5

,

6

,

8

平行

一定可以 [空白]

-一 歪斜 一定可以 [空白]

任意

有時可以 。=90。不行 己同學雖然寫的理由不多,但由他在第 一部分只有第 (2)與 (7)垂直狀況沒有勾選且 在第二部分以「 θ=90。不行」說明,可看出 他具有向量可平移、任何向量皆有夾角之概 念心像,並且在其他夾角度數都具有兩向量 可以作內積之心像,唯獨在夾角為 90 。時認 為不可以作內積,可能受到內積公式定義中 cos90。為0 ,感覺是「沒有 J '故不可作內積 之影響。

恆、結論與建議

概念心像是個體學習概念所形成的心理 產物,而學習概念必須經由許多的經驗以建 構出自己的概念心像,理所當然地每個學生 的概念心像都不完全一樣,為展現整體性, 本研究強調以全體樣本為單位進行報導。 研究結果發現只有42% 的學生在任何題 目刺激下皆具備「任意兩向量皆可作內積」 的概念心像。在平面上兩向量可否作內積, 主要受到「起點是否相同」的影響,而當非 平行向量時, r 夾角大小(是否大於、等 於、小於 90°) J 的影響不大,這樣的狀況 顯示典型範例中的「向量起點相同」影響學

(21)

起:'\

生概念心像的建立。值得數學教育界反思的 是,我們似乎應在教學時除了提供一般典型 範例外,盡可能提供各種不同向量位置的例 子,讓學生累積各種經驗,以便發展更完整 的概念心像。 學生對於兩向量可否作內積的心像在 平面上或空間中差異不大,許多學生的概念 心像中,兩平行向量是不可作內積的。而空 間中「歪斜」的狀況雖然比平行略好,但也 受到「歪斜不相交」這樣的原有概念心像影 響,使部分學生認為沒有夾角,無法作內 積。 本研究發現學生在面對不同的向量關係 刺激下,會有不一致或互相矛盾的概念心像 浮現,尤其是在概括性的任意兩向量可否作 內積及給定特定兩向量關係時,可否作內積 上展現出不一致的現象。一般而言,教師並 不會特別探討哪些向量關係可作內積,但教 師本身往往可以由與概念定義一致的概念J 心 像,輕易感知任兩維度相同的向量皆可作內 積,反而使其忽略學生無法像自己這樣以概 念定義作判斷而在教學時加強此概念。 本研究發現學生在向量可否作內積的心 像上,受到至少三類不同層面的相關概念心 像影響,這三類心像分別是「向量概念-向量 可不可以平移」、「角度概念-兩平行或歪斜 向量有無夾角」以及「內積定義概念﹒特定 向量夾角在投影或公式定義時部分物件『消 失 dl J 。而這些相關概念往往都是教師在內 積教學時不會特別多加強調的內容,然而它 們都是學生在建立任何向量皆可作內積時的 先備基礎概念,本研究發現許多學生在這些 先備概念上概念心像與概念定義不一致,導 致其對於任意兩同維度向量皆可作內積的概 念心像與概念定義不一致。更多研究應該致 力於探討學生關於內積先備概念心像的狀 態,找出學生概念心像與定義不一致之處, 提供教師在教學上的參考。

參考文獻

Skemp

,

R. R.

(1995) 。數學學習心理學 (陳澤民譯)。臺北:九章出版社。 張春興 (2006 )。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 東華書局。 李永貞 (2008 )。高二學生在向量概念學習 上的主要錯誤類型及其補救教學之研 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 林進發。(

2001

)。桃園地區高中學生向量 內積之運算及應用錯誤類型之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Bingolbali

,

E.

&

Monaghan

,

1.

(2008). Concept

Image

Revisited

,E

ducational Studies in

(22)

高中生對於任意兩向量可否作內積之概念心像

Senior High School S

udents' Concept Images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he Inner

Produc ↑ ofAnγTwo Vec ↑0的

Bledsoe

,

K. E. & Flick

,

L.

(2012).

Concept

Vinner

,

S.

,

& Dreyfus

,

T.

(1

989).

Images and

development and meaningful learning

definitions for the concept of function.

amo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ngaged in a problem-based laboratory

Education

,

20

,

355-356.

experience

,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Wilson

,

P. S.

(1

990).

Inconsistent ideas related

and Technolog

y,

21(2)

,

226-245.

to definitions and examples

,

Focus on

Pol抖,

G

(1

945) .

How to solve it?

Princeton

Learning Problems in Mathematics

,

University Press. Tall

,

D & Vinner

,

S.

12(3-4)

,

31-47.

(1981).

Concept image and concept

definition in mathematic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limits and continuity

,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 的ematics,

12

,

151-169.

Tall

,

D.

(1

988).

Concept image and concept

definition. In

1.

D. Lange & M. Doorman

(Eds.)

,

Senior Secondary Mathematics

Education

,

OW&OC

,

Utrecht

,

37-4

1.

Vinner

,

S.

(1

983).

Concept definition

,

Concept

image and the Notion of Fun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臼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4(3)

,

239-305.

Vinner

,

S.

(1

991)

The role of definition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

in

D. Tall (Ed.)

,

Advanced Mathematical

Thinking

,

Mathematics Education

Library

,

Kluwer Acad. Pub!.

,

Dordrecht

,

數據

表 6 第二部分三維空間及任意向量可作內積各題勾選百分比 三維平行 三維歪斜 兩任意向量 關 f玲、 班、吸 一定可 有時 一定 一定 有時 一定 一定 有時 一定 ιA 可以 不可 可以 可以 不可 可以 可以 不可 高程度文組 68% 5% 22% 73% 3% 22% 59% 38% 0% 高程度理組 89% 3% 3% 91% 0% 6% 89% 9% 0% 中程度文組 的% 2% 57% 48% 17% 36% 19% 81% 0% 中程度理組 46% 3% 51% 63% 9% 29% 37%
表 7 任意向量可作內積與第一部分各題可作內積勾選一致性百分比 FT11 一定可作 有時可作 一定可作全部勾選全部勾選 部分勾還(一致)(可能不一致)(不一致) 高程度文組 51% 11% 8% 高程度理組 83% 3% 6% 中程度文組 14% 14% 5% 中程度理組 26% 11% 11% 2口、 計 42% 10% 7% 註:百分比為占該班級全體之百分比。 由表7可看出,僅有42%的學生其「任意 兩向量一定可以作內積」的心像是穩固的, 不會隨著題目所給刺激而有所改變。 10%的 學生面對平面上各種給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e often use least squares to get model parameters in a fitting problem... 7 Least

To explore different e-learning resources and strategies that can be used to successfully develop the language skills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the

Explore different e-learning resources and strategies that can be used to successfully develop the language skills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the..

Those with counts of 36-39 will often develop Huntington’s disease in their lifetimes, while those with more than 40 repeats will always develop the disorder if given the time,

Freely write an added part to the original motive, make sure your new part is of a different duration to the ostinato motive (say, more than two bars in length) so that they have

3.Th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hose parents with high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pend more time than the students whose parents with low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in the

For example, if a programming language teacher were planning a comprehensive unit, he or she could check the taxonomy table to insure that students not only

According to this viewpoints,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is not confined to external marketing &amp; sale for external customers only, it adds the concept of ”making emplo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