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上的身份認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網路上的身份認同"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26 資訊社會研究(2)

網路上的身份認同

黃厚銘(政大社會系)

有位先進屢次在資訊社會研究相關的研討會上指出,應該集中研 究人力,將注意力焦點鎖定結構面的議題來探討網際網路等資訊科技 對當代社會的衝擊,而不應該被表面上看似熱鬧的網路人際關係等現 象所迷惑。他也曾一再地表示,無法理解何以對於虛擬社區此一新興 現象的研究,必須引用數十年前、乃至於上百年前的社會學著作做為 切入的觀點。對我來說,前一個意見就像是在爭辯鉅視觀點與微視觀 點的社會研究何者較有價值一樣。我不否認鉅視面的結構與歷史對網 路發展與虛擬社區的影響,但也深信理解行動者的意義建構與互動是 社會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乃至於何種資訊科技會成為殺手級應用 (killer application)也與使用者的需求密切相關,而不只是科技發展的 問題。至於資訊社會研究與社會學理論的關係,則涉及我個人的訓練 與對社會學傳統的關注。對我來說,社會學並非像自然科學(所自以 為)那樣的科學:理論與理論之間是一種對錯、否證的關係。而理論 的發展也並非以新穎為尚。況且,傳統社會學理論的價值,某種程度 上也在於能夠凸顯出人們的基本需求,以及在互動時慣於採用的技 巧。這些都可能是歷久彌新的。我也希望藉著如此的做法能夠使自己 的研究與社會學既有的傳統接枝。此外,一個更卑微的理由是,不試 著加以應用,我們是不可能知道理論是否過時、不適用,以及某個理 論的極限何在,何處才是我們從事更新、創造的起點。 不可否認的,網路上的身分認同此一研究議題的興起與 Sherry

Turkle(1995)的名著”Life on the Screen”(中譯:《虛擬化身》)密切相

關。Turkle 將此一現象與後現代文化扣連起來,主張原來看似抽象難 解的多元、流動、去中心化的後現代狀況因為網際網路的出現,而有 了具體的呈現。不過,被歸類為象徵互動論的社會學家 Goffman 在

(2)

虛擬空間言論廣場 227

活的自我呈現》)在探討人際互動時所提出的印象整飭、前後台、表 達與流露、觀眾區隔等概念,也很適合於用來探討網路上的身分認同 與網友之間的人際互動。我不清楚具有心理學或社會心理學專長的 Turkle 何以沒有在著作中徵引 Goffman 著作。但不可否認的,Turkle 與 Goffman 都引用了莎士比亞「人生如戲」的說法,而他對網路身分 認同的論述,也和 Goffman 的說法極為類似。只是 Goffman 寫作當時 後現代文化的議題尚未興起,對 Goffman 來說,這種印象整飭的做法 是現代人際互動的常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在書前引用 Santayana 的話,說明表面並不比內在更不真實,這樣的主張卻也與 Turkle 所謂的後現代模擬文化相互呼應。但專注於結論的 Turkle 對網 友們如何在互動中探索自我認同的過程,所進行的描繪並不細膩。相 形之下,Goffman 對社會互動的戲劇學分析架構,確實是可以在細節 上補足這個缺失。也因此 Goffman 的相關著作,在這幾年也隨著網路 人際關係與網路上的身分認同等相關研究議題的興起,而再度引起學 者們的注意。但兩者的研究卻都沒有觸及相關現象背後的心理需求, 無論是從後現代觀點或是現代觀點著手,這都是需要加以解答的。掌 握此一心理需求,也有助於了解網路沈迷的成因。個人覺得人文地理 學家段義孚在對空間與地方的分析中所提出的自由與安全的心理需 求或許可以和模控空間(cyberspace)的空間隱喻,以及本文稍後會提及 的網際網路既隔離又連結的媒介特性、公私領域的劃分等議題相結 合,拓深我們對網友們探索自我認同背後心理需求的理解。 Turkle 對於網路上身分認同的研究,主要是以國外盛行的網路角 色扮演遊戲(MUD, Multi-User-Domain)為研究對象。要將此一研究議 題移植到台灣,必然會遭遇到 MUD 在台灣並不盛行的質疑。相對於 國外的 MUD 與新聞群體(newsgroup, netnews),電子布告欄系統(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盛行是台灣網路現象的特色所在,網友們在 BBS 裡參與討論、聊天、交友、談戀愛,也藉著 BBS 所提供的代號、 暱稱、名片檔、簽名檔的功能呈現自我,乃至於探索自我認同。這也 使得台灣的相關研究具有不同於國外相關研究的特色與價值。但隨著 圖形界面連線遊戲與架構在寬頻技術之視訊互動媒介的盛行,未來網

(3)

228 資訊社會研究(2) 路人際關係與網路身分認同的研究焦點或許也將隨之轉移。 除了從網路身分認同的研究議題指向此一現象背後的心理需求 以外,另一個方向是藉此凸顯網際網路的媒介特性。不可否認的,關 於網際網路的媒介特性可以有許多說法,但配合著網路身分認同的研 究議題,化名或化身以及 Goffman 的前、後台概念所蘊含的既隱匿又 顯露,必然會使我們注意到網際網路在網友們探索自我認同的過程 中,所發揮之既隔離又連結的功能。此一研究焦點的發展也使得社會 學與傳播學產生了互動。就如同學者 J. Meyrowitz 在 1985 年的名 著”No Sense of Place”裡所指出的,應該將傳播理論的媒介研究與社 會學對人際互動的研究視為一個連續光譜的兩極,而不是兩個截然不 同、毫不相關的學科。Meyrowitz 本人便是將 Goffman 的互動分析與 McLuhan 的傳播理論結合起來,探討電視等傳播媒介導致現代互動情 境的變化,及其公私領域融合的效果。不談 McLuhan 的地球村、冷 熱媒介、空間隱喻等概念在網際網路盛行之後的復興,McLuhan 有關 媒介特性與文化形態間關係的討論本身,就足以做為進一步研究網路 人際關係與網路身分認同的基礎。Levinson 的”Digital McLuhan”(1999)

(中譯:《數位麥克魯漢》)對 McLuhan 的傳播理論在資訊時代的啟

發性,有極具說服力的的闡釋與發揮。

最後就網路上探索自我認同的影響而言,學者們對此有不同的評 價。Marc Slouka 可以說是負面評價的代表,而 Mark Poster 則持比較 正面的態度。Turkle 的研究則顯示,有些網路使用者能夠經由網路上 的角色扮演,經歷有如心理劇般的治療過程,因而改善其真實世界的 人際關係。但有些網路使用者則因為無法結合兩個世界之間的差距, 導致沈迷於網路,以及在真實世界中適應不良的困境。此一現象對於 正處於人格形塑過程中的青少年究竟有何影響,這也是個亟需解答的 問題。有待相關領域的學者們從社會化、人格心理學的角度來加以探 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同一個常數 C ,只適用在 ( 0) 或者 (0, ) 上。.

自從 Engle(1982)提出 ARCH 模型以來,已經超過 20 年,實證上也有相當多的文獻 探討關於 ARCH 族模型的應用,Chou(2002)將 GARCH

(三) 台灣真是個可愛溫馨的社會,網路上流傳「Suspended Coffee

年級 教學重點 學科活動 價值觀及態度 三年級 主題:粵劇 中文科:認識粵劇的背景

5.派發作文時,宜嘉許同學的優秀表現,印發 佳作,於課堂上分析讚賞,鼓勵同學互相 觀摩,並將佳作上載學校網頁,加強學生

5.派發作文時,宜嘉許同學的優秀表現,印發 佳作,於課堂上分析讚賞,鼓勵同學互相 觀摩,並將佳作上載學校網頁,加強學生

 協助學校購買國旗及 可移動式的旗桿,以 便幼稚園在校舍內升 掛國旗及舉行升國旗

目前的課程改革優先強化學生五種觀念:國民身份認同、責任感、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