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民本思想與民主思想比較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民本思想與民主思想比較研究"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民主義學報第十四期(七十九年七月) 十 若就民本立場以觀,韓非于尊君而抑民,以君主本身為政治上最後之目的、惟了之標準'幾無所謂重說人民之一意。勉 強說之,其法治觀念略近於近代民主國家之法治精神,而獎勵農戰,「邊刺盡歸於兵,市利盡歸於農」'乃富強之間也, 亦非以民為本。 故言法家思想,或僅可說只有管于稍具民本觀念,蓋其重說民一意,而又主張富民、教民、治民之三民主義也。 四、其他的民本思想 先秦諸于思想中,儒、道、墨、法四家最為人所稱道,對於後世影響也較大。如上所述,儒、道、法三家均曾言及民 本,獨有墨家雖主張兼愛交利,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攻,或可名為政治主張,卻無關民本,故息一于之學略而不談 秦朝之世,焚書坑儒,學術發展遭致嚴重挫傷。漢武之後,獨尊儒術'又使其他各家思想受到壓抑。秦代之後,論及 民本者,或僅漠之董仲舒與明代黃宗羲而已,追至有清一代,歐風美雨來襲,學者思想中固不乏西洋之民主觀念者,惟巴 非中國傳統民本思想之發揚,故或可不述也。 董仲舒是漢代諸儒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其政治思想以天為則,故以天命為政治之標準 o 組織政府,宜象天數,天人之 感應,適用於政治。主張以正誼仁義治園,義以正己,仁以愛人,智以除害,則一幅國利民、政治修明之境可期也。 董仲舒雖多尊君之言,但也主張民本,為政不以民為本,天必奪其位。故云 •• 「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 民也 o 」「君命順,則民有順命;君命逆,則民有逆命。」可知他主張國君施政應以民為本,凡無道以害民殘民者,人民 即可起而伐之,此天理之所容也。 黃宗羲的「原君」,不但富有民本思想,且已近民權主張矣。他在原君篇中極力說明,人君是為興天下之公利,除天 下之大害而設的。後世之君主,則說天下為莫大之產業,當其未得之時,不惜屠戮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于女,敲剝天 下之骨髓,以博取一人的產業,供一人的淫樂,所以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為寇帥,名之為獨夫,良有以也。在「原 臣」篇中又云 •• 「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o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 民之憂樂。」其闡明立君所以為民與君臣乃人民公僕二義,不言已喻,其為民本思想之發揚,亦不辯自明矣! 2月 8

(11)

綜上述之,我國古代民本思想,以先秦時代儒家闡述最多,孟茍二于對於人性看法儘管不同,政治主張亦有差別,但 愛民、得民心、不廢民貴之義則無不同。道家自然主義的傾向,衍生老子「民自化」、「重民意」'蛙子「順民性」的民 本思想。法家則以管子的富民、教民、治民,以民一意為依歸等主張,最符民本精神。此三家之二一一口,構成我國民本思想之主 幹'其後董仲舒、黃宗羲雖有發揚,然亦未脫其範疇。由於貴民,故愛民、富民、教民、養民,由於順民,故順民之性、 重說民一意、得到民心,而民自化也。一言以蔽之,貴民及順民即為我國民本思想之最重要內容也。 至全

""

西方民主思想略論

無可否認的,西洋的政治思想係以古希臘及羅馬為其活水源頭,在民主思想方面,尤其是古希臘時代,不但有三哲著 書立說,比較闡述,且雅典坡邦國家亦設計類似今日民主之制度加以實行,故古希臘的民主思想及政治設計應特別注意。 羅馬帝國之後,歐洲進入黑暗的中古時期,由於蠻族入侵,舊日希臘羅馬一厭相傳的文化幾巳破產,整個社會賴於教會及 封建制度勉予維持,政治思想陷於停滯。追至十五世紀前後的文藝復興時期,一個光華燦爛、富有活力的新世界漸次形成 ,政治思想也有新的面貌,其中以民主思想的倡導最受重說,此間所謂古典期。二十世紀之後,由於新興民族國家紛紛獨 立,試行民主制度,但許多國家實行成果並不理想。兼之諸多對民主自由的挑戰不斷發生,進又迫使民主理論加以修正, 一般稱之為修正期。本丈論述西方民主思想,乃以上述古希臘、古典期、修正期三個階段為主,次再略論其他,此應先說 明者也。 259 、古希臘的民主情況 希臘並非一文化發源地,但卻做了歐洲文化的搖籃,追溯西方政治思想之濫觴'必讀從古希臘為起點。其繁榮時代距 今已有二干多年之久,但其所遺留下來的學衛與思想,精神及藝術,仍然影響現代人的思想,支配現代人的生活,古希臘 之偉大可想而知的。它的偉大,不只表現在蘇格拉底、拍拉圖、亞里士多德三哲的政治理想中,也表現在威邦國家的政治 制度中。拍、亞二氏之思想,並非古希臘政治哲學之開端,實係結束,與其謂創造未來的烏托邦,不如說是要恢復以往的 黃金時代。因此探究古希臘的政治思想,自應先暸解其政治背景。(註二十六)民主思想乃政治思想之一-部份,當難例外 R

本思想與民主思想比較研究

(12)

R 主正科學的呵第 4 間則( .. ria 九年,七月)十 在古希臘的境邦中﹒最看一要影響也最大的﹒一是斯巴達﹒一是雅典。斯鬥達的社會組織是階級的、集體的、軍事的、 類似共產的,其政府組織中的一冗老院、撕開 U 達人全體大會雖不無民主成份,但最偉福興結果,槽力流入 -h 位長官手裡 o 所 以在形式上,斯巴達的故治雖有民主成份, m 實際上卻是露頭政治,也因此﹒它在政治上的貢獻興影響,便不及雅典。 雅典域邦中,負日常實際政治責任的馬五百人會議﹒十位將軍及平民法庭等三個機構。五百人會議負責主持內政的細 節,其組成分子由全體公貝中抽籤譯疚,每日用柚籤法輪流主持政事。十位將軍掌理軍事興外企方面的政事,是由十個行 政區每區各選舉一位唾生。平貝法庭掌司法樺﹒法官也是中抽銷產生。其最高權力機關係公民全體大會,每年開常會十次 ,其議快就是最後的決定。雖然從現代眼煮夾看,雅典仍不配稱為貝主閩中無﹒因為沒有參興政權的外僑及奴的關人數遠在公 民之上,但就當時而言,已屬難能可貴了。 希臘三哲的思想問孕育在這樣一種環睛之下﹒蘇格拉底首開先鋒,但個人並無著作﹒只有從帕拉闊的「對話鋒」及斯 諾芬的「回憶錄」中窺旬二一。蘇氏稱自己只是何「建智者 L ﹒認為正義是內在的,是人聽黨現之交往。他建立新的道聽 觀,即「智識就是道德」﹒而不知便是罪甜的一。在雅典的 R 主改泊中,他目睹一切為街動的重實把持,任意選擇與罷免官吏 ,甚至用抽籤或姓氏字母的完後以決定法官﹒輕率的立法與判刑﹒在暴動中快走閩東政策﹒這不僅是滑稽的,也是危險的 。因此他反對當時的民主改治,而主張一,智識的貴族改治 L 柏拉間的思想是古希臘哲學的精華,是理想主義的先驅。他的著作甚事﹒皆為對話體﹒其中與改治思想有闊的廠為理 想國、政治家與法律論三書。 理想國一書的中心思想是正義觀念﹒認罵人類依其理、氣、慾成分之不間﹒可分為哲人、軍人由、生產階級,而彼此兮 工合作,最後有賴一個哲君統治,這便是一個理想閥家。而欲達到理想間家的目標,則必續改造社會制度,實行傳生政臂 ,改良教育方法。 政治家一書相當看重全智的哲學家,十足強調人治的理論。另外,他也快行使最高權力者的人數以及政府是否受法偉 拘束,將政體分為君主政體、貴族肢體、適度的民主政體、專制政體、寡頭政體及極端的民主政體等六種。在受法律拘束 時,君主政體是最好的﹒適度的民主政體是最壞的;在不受法偉拘束時,報端的貝主肢體是最好的,專制政體是最壞的。 2石。

(13)

法律論一書暢言法律觀念、社會制度與政府組織。在政府組織方面,他強調友好原則,規畫政府組織為四:一是譯法 官,共三十七人,由公民用三級投票法選舉產生 •• 二是議會,由三百六十人組成,分別由阿個階級的公民平均用抽籤和選 舉兩種方法產生 •• 三是公民大會,一切公民均可出席,以選舉官吏為主;四是夜間會議,由譜法官、教士、官吏、青年組 成,職司修改法律。這樣的政府組織,含有八刀權與互相制衡的作用。(註二十八) 綜觀柏氏思想,他堅信哲人統治,也就是賢人政治。雖然在法律論一書中的政府組織,不無民主的理念,在政治家一 書中也認為在不受法律拘束,極端的民主政體是最好的,但大致而言,他並不贊同民主政治﹒所以並未夕。加闡釋民主思想 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得意高足,但其政治思想的方法與觀點則與其師有顯著差異。他的重要著作就是政治學一書, 也因此書把政治觀念與倫理觀念截然畫八刀,方使政治學變成獨立的學科。 在此書中,他分別論述國家的起源、國家與家庭的區別、國家的組織、政體的種類、法律的客觀性、經濟的觀念,提 描述最好的國家的情況以及防止革命的方法。其中成為後世民主思想之濫踴者,以國家組織中的公民與憲法為最重要。至 於法治優於人治的觀念,對於後世影響也非常大。 亞氏認為最好的國家是立憲政體的國家,也就是多數人行使最高統治權,而以純正的、共同利益為目的的政體的國家 ,這是理想與事實接近的最好國家。而質與量兩種因素的平衡,不僅合乎中庸原則,對於使世的啟發也很大。顯然的,亞 氏不僅巳由理想轉為務實,而且肯定民主的價值,對於後世民主思想的貢獻與啟迪,無疑是非常重大的。 以現代眼光綜覽古希臘時期,可說民主制度多於民主思想,而在希臘三哲思想中,所醉心的仍是賢人政治。雖然他們 也論及民主,但除亞氏之外,並不贊成民主,所以說,此時的民主成就並不大,但對於使世民主思想的啟發卻是非常大的 261 二、古典期的民主思想 所謂古典期,以今日眼光觀之,約當女藝復興之梭,重要政治思想家有馬奇維里、布丹、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鳩、 盧陵、康德、黑格爾、邊沁、米勒、馬克斯、斯賓賽等人,其中對民主制度貢獻最大者厥馬洛克、孟德斯鳩、盧持與彌勒 R 木思想與民主思想此較研究 -卡

(14)

二民主義學報第十凹則(七十九年七月)十四 四人。 提到古典民主理論,常把洛克親為最早的建構者,這不是說在他以前,沒有民主理論,而只是強調他是把其系統化發 展的第一人。洛克認為國家、社會與個人可當做三個互相關聯但各自具有某種程度的獨立性領域。社會是基於道德律與成 員們對彼此權益的相互尊重,國家只是一個工具,人們使用它保護社會,以免不義之徒的侵擾,所以國家與社會均是為了 個人,其本身沒有任何形而上的目的與價值。 洛克著名的契約論乃在說明社會契約的目的是組織政府。他認為人人天生具有生命、自由與財產權,締結契約建立政 府必須出於自願,故政府必須建立在一夜治者的同意之上,一旦同意撤除,政府即失去合法性。在洛克看來,政府是相當消 極的,隱喻社會本來就是民主的,政府施政不過維持現狀,故不必太有作為。(註二十九) 「法一意」一書為孟德斯鳩政治思想之結晶,他所研究的,是以法國為對象,尋求解決其政治問題的途徑,而以自由的 保障為基點,並著重於專制之廢除。他首先認為人民自由的最重要基礎,在於法治,法律是一客觀的統治標準'藉以限制 統治者並保障人民自由權利。其次孟德斯鳩依攘歷史及當時各國政治之觀察結果,將政體分為三種,即共和政體、君主政 體、專制政體,而共和政體又分為貴族的共和政體與民主的共和政體兩種,除專制政體最為惡劣外,其他的政體並無絕對 的優劣,完全說空間時間而定。 孟氏的另一項成就是在政府制度方面,主張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而彼此之間相互制衡的原則。因為由歷史經 驗得知,權力是最容易令人腐化的,權力愈大,野心與慾望亦愈大,以致濫用職權,造成專制武斷與獨裁。為防範政府越 權濫權,乃將權力機關劃八刀,以權制權,使彼此之間一方互相平衡,一方互相牽制,以維持一種均勢,確實保障憲法的尊 嚴及人民的自由。(註三十) 盧梭的主要貢獻是「共同意志論」。他認為洛克的多數決定原則,必然忽略少數人的一意願'個人自由與政府兩者難以 調和,為維護每一成員的生命與財物,並與別人聯繫,每人必須把自己的一切置於「共同意志」的指揮下。所謂共同意志 ,是當一個人想到公益時一意欲的作為。其一意隱含民主政治之維繫'有賴公民的公共道德。 彌勒也許可觀為古典民主思想集大成的人物。他認為民主政府的主要目的在保障個人,並提供其人格發展的機會,人 之所以可貴,在於其具有實現自我的潛能,但自我之實現,唯有仰賴民主。 262

(15)

根攘以上諸氏看法,古典民主思想或可歸納如下 •• (一)參與民主政治決策程序的主體為單獨的「個人」'所謂被治者的同意乃指這許多個人給予的同意。 (二)個人積極參與政治不僅是可欲的,而且是可能的。因為每個人都是理性的、有能力的、有時間的。 (一二)健全民主政治之運作,有賴人民的積極參與以及人民若干政治美德及能力的發揮。(註三十一) 一一一、修正期的民主理論 如前所述,所謂思想乃指未有系統的一些觀念或想法,而理論者,乃指一系列、有系統的思想。古典期的政治思想家 對於民主理念雖多所闡揚,對於民主制度也大加歌頌,然而其論民主,以令日眼光觀之,尚不夠嚴謹,亦未系統化,故尚 不足以言民主理論,而稱之為民主思想。而修正期的政治學家們針對古典時期的缺失,系統的加以批判,並建構新的理論 體系,稱之為民主思想固可,而稱為民主理論亦不為過。因為理論可以是思想,而思想僅是未成形的理論或理論之前奏而 已。 修正的民主理論出現於二十世紀,有其政治、社會與學術的背景。在政治方面、許多來自左翼或右翼的極權軍眾運動 ,均對自由構成嚴重威脅,使民主與自由必為一體兩面之立論大受影響;而行政決策的複雜專精,也需要專門知識與訓練 ,使得普通人實際參與決策,幾乎成為不切實際的幻想。在社會方面,出現許多龐大的利益團體,個人利益必須透過利益 團體表達,個人的直接參與政治,實際上巴縮小為參加組織或利益團體,而由團體的負責人代表擔任政治參與的主角。在 學術方面,首先是佛洛伊德的心理學,證明人類不是充分理性的,其行為常為不理性的衝動所左右;其次是行為政治學者 的研究,發覺一般公民對政治缺乏興趣.,知識貧乏,不積極參與政治活動,投票也不按理性標準 o 這些在在否定古典民主 思想,卻又無礙民主制度的順利運作,現代民主思想也就不得不改弦易轍,另起爐壯了。 對古典民主論提出修正的第一位重要學者是熊彼得。他是著名的經濟學家,也擔任過奧地利的財政部長,他說:「民 主方法是一種達致政治決定的制度安排,在此種安排下,個人藉爭取選票而獲得權力。」換句話說,所謂民主政治是一種 與其他類政治不同的程序,依照此種程序,治理國家的權力是需要人民投票來決定其歸屬的。 道爾認為現在的西方民主政體,稱為多一兀政體或許較為適當。在多元政體中,決策程序甚為複雜,代表各種社會利益 263 民本思想與民主思想此較研究 十五

(16)
(17)
(18)
(19)

二、兩者雷同之處 民本與民主不只有差異,兩者也有相似雷間之處。如果兩事物完全不同,風馬牛不相及,比較殊無實益,因為類似, 易滋混淆,有異有同,方有比較之價值。民本思想與民主思想有何雷同呢?個人淺見,至少有以下四點 •• (一)取向雷同 •• 古代社會,君民關係大致侷限在政治範圈,其餘經濟、教育等率由人民各遂其生,各行其事,民本 思想便是站在政治立場,由關懷政治出發。現代民主社會,雖然民主不再只是一種政治制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 化信仰,然而民主思想的淵源也是由政治層面開始的,關心政治的精神也始終不變。因此,兩者關懷政治的取向是雷同的 (二)本體雷岡 •• 民本是以民為本,民主是以民為主,由民做主,而不論以民為本,或是以民為主由民做主,基本上 都是把人民當做政治上最重要的本體來討論。撇開人民,便沒有民本思想,也沒有民主思想,因為兩者都是以人民為本體 的。 (一二)重心雷同 •• 民本思想中﹒不論孟子的貴民、茍子的愛民、老子的民自化、莊子的順民性或是管子的富民教民, 大致上都是強調要尊重人民、順應民一意,積極的提升人民地位或生活水準'消極的勿干擾人民的正常生活;而民主思想中 ,不論自由、平等、法治、參政、受益,基本上也是由尊重人民出發,重視民一意,重說人民權益。顯然的兩者強調的重心 ||尊重人民是雷同的。 (四)目的雷同 •• 古往令來、無八刀封建或專制、民主或極權,所一致共同追求的目標便是為民謀福,也就是民享,不 管是否真能達到民享的目標,至少在政治上必須如是主張。民本思想希冀由君作主為民謀福,民主 JU 心想則主張由民作主自 謀福祉,兩者皆不願見到為政者濫權侵犯人民,希望民安而後團泰,民富而後國強,無可置疑,追求民享的目標是兩者所 共同的。 以上四點乃民本與民主所雷同的,也許就是因為有以上的相同之處,所以一般人 3 易誤會民本就是民主吧!而由以上 的說明,我們也可知道兩者只是大致的雷同,實際上,如前段所述,兩者仍有很大的距離。 267 足本 Em 圳(民主川心想比較快先 十

(20)

一民主義學綠的那十凹州(七十九作七月 4) 二十 一一一、民本價值與缺失 民本思想問是以民為本、由君作主,並無約束制裁君主的方法,只是期望君王能重視人民,因此民本思想之主張賢人 政治,殊無可疑,這也就是說民本的政治理想寄托於聖君賢相、賢能之士之上。以現在政治觀點,評價二三干年前這樣的 政治主張,顯然不符時空、不切實際、有失周延、有欠公平的,然而因為比較需要標準'評價也要有基準'故我們仍不得 不以現在政治的觀點來探討民本思想之價值與缺失。 攘一巳之見,民本思想之價值有一于﹒一是一培一不主權在民觀念,提醒君王要尊重人民、重視民意,勿草苦人命,勿為非 作歹。由天到人,民與之即天與之,民受之即天受之,民與天是相通的,藉天以制君,由天而保民,在人民並無任何力量 憑藉的情況下,這是無奈的,也是唯一的方法。二是發展考試監察制度,由於貴民,所以為官不是皇親權貴的專制,藉由 科舉考試自民間選取賢能之士,布衣卿相,史不絕書,由於科揖考試的做會完全公開與公平,歷代辦理考試大致也都很成 功,使得有志之士醉心讀書考試,以求施展抱負,無形之中也壓抑減援民主思想的成長與發展。而藉著御台禁誨,杏一究不 法官吏,深入暸解民間快民隱,減少人民怨尤與痛苦,避免動亂與革命。二百一止政治與倫理結合。古代社會不論中外,政治皆 與倫理結合,但西洋自亞里士多德著政治學一書之後,政一治巳日倫理八刀闕,然而我國始終未曾脫離,放治上的主從上下關 係,也就是倫理上的長幼尊卑關係,所以要「君君」、「臣且」、要「忠君」'直至今日我們仍然強調「故伯倫理」 老同事、老長官仍然是四同關係(同學、同鄉、同京、同事)中重要的一環,這對於行政的安定、政治的穗定而-苔,無疑 具有正面的價值與功能。 民本思想雖有價值,但也一樣有缺失存在。它的缺失至少有三點 •• 一是民本概念模糊不清楚,界限並不明確,諸多語 焉不詳,未有體系,往往可做寬嚴甚或不同之解釋,平添日後研究之困擾,也給有心者斷一章利用之機會,至屬遺憾。三是 民本觀念重視現狀的維持,較為保守,予人以為君主說話,有利專制統治,而不利於民主政治發展之觀感。三是政治倫理 不八刀。民本是改治加上倫理的產物,也就是「為政以德」,政治與倫理不分,固有助於政局的穗定,卻也阻礙進一步的發 展,使得政治學不能獨立於倫理的範疇之外,實亦一大缺失也。 從價值的觀點來看,任何事物皆有優有劣,有利有弊,民本思想自不例外。它的存在迄令巳有三三干年歷史,雖然它 268

F

(21)
(22)
(23)

i語詞 (一)民本思想的主旨是以民為本,由君做主 o 君王是父母,說民如故兒,父母不放心,處處為他操心,時時為他設 想,父母再是開通照顧,所為改子做的,仍然不見得是孩子所願一意的。因此民本思想所期待的是賢人政治,雖視君民一體 ,實為二體,所欲達成的理想目標往往不易實現。 (二)民主思想的主旨是以民為主,由民做主。治者和被治者之間具有相當的同一性,所設計的政治制度並不期望賢 人政治,而是凡人可以操作的政治機器,所強調的是人和人之間的相互牽制與制衡,顯然的是受到性惡論的影響。 (三)民本思想與民主思想互有異同,各有優缺點。共同的優點是尊重人民,而最大的差異則是實踐方法的有無。亦 即說民本思想與民主思想不是相對的,而是小部份重疊的交集與聯集。 (四)民本思想的發展稍有即斷,在歷史上難以連成一線;而民主思想則源遠流長,除了短時期壓抑之外,幾無中斷 ,終於蔚為壯觀。 (五 J 國父的民權主義乃以西方的民主思想為主體架構,而非以我國傳統的民本思想為主。因為民權主義具備絕大多 數民主思想的特質,所以說民權主義的本質是民主,我們也可以說民權主義是民主思想中的一支,是經過改良的、適合中 國國情的民主制度。 (六)共產極權國家的「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主義民主」並非真正民主,因為它並未具有民主的要件,例如真正 自由的選舉。{匕假藉民主之名以遂其統治,充其量亦僅能說是憑諸統治者個人理念中的民本思想治國而已。 一一、展望未來 271 民本思想是我國古聖先賢的思想結晶,由於停滯不前,未再發展,日後殊亦難成為政治思想的主流,頂多僅具比較參 考的價值而已。而民主思想固有諸多優點,但亦有不少難以改善的缺失,民主政治並不好,只是在沒有找到更好的政治制 度之前,是較好的一種而已。 最後借用去年引起美國震撼的一篇文章||一幅山的「歷史的終結?」的觀點,以展望未來的民主政治,也做為本文的 最後結語。他預測未來的政治趨向並不是民主與共產主義兩條路線的睦流,而是共產主義向民主主義靠攏,然後再重新開 始。(註三十七)授諸去年下半年東歐國家骨牌反應的巨大變革,此言誠非虛言,因此對於民主的未來前途,我們充滿樂 足本世州品(民上思想此較柳先

(24)
(25)

J♂、 江絡 註十八 •. 同註十二,第九十頁。 註十九 •• 同註十=了第一 0 九頁。 註二十 •• 同註十二,第一 o 七頁。 註二了﹒曾繁康,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四十八年十月初版) 註一二了﹒同註十三,第一三四頁。 註二一一了﹒同註→二,第二四七頁。 註二四 •. 同註十四,第二 0 六頁。 註二五 •• 岡註十三,第一四五頁。 註二六 •. 進扶東,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七十六年十一月增訂六版),第一頁。 立二七 •• 張翰書,西洋政治思想史上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台七版),第三頁。 註二入 •• 同前註'第十頁。 註二九 •. 呂亞力,政治發展與民主(台北,五南書局,七十三年九月再版),第二三入頁。 註三十 •• 同註二六,第二九七頁。 註三一 •• 同註二九,第二四 0 頁。 註三一了﹒岡註二九,第二四二頁。 註三立了﹒同註四,第一二入五頁。 註三四 •• 華力進,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六十九年十一月初版),第四八八頁。 註三五 •• 同註四,第一二九五頁。 註三六 •• 同註三四。 註三七 •• 一幅山,歷史的終結?(李豐斌譯,判歷史月刊七十入年十一月期,第一三九頁)。 ,第二四四頁。 273 民+中思想飢民主思想比較研究 二五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ach of the chapters begin with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e Zen school and then goes on to analyze the failings of the contemporary Zen schools. The treatise puts forth the view

Cauchy, Gauss, Laplace, Poisson (from left to right) Cauchy, Gauss, Laplace, Poisson (from left to right)... Poisson and Poisson Process Poisson and

Tokyo: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2006.. “A Preliminary Study on Meditation and the Beginnings of

規約有〈念佛規約〉和〈淨業堂規約〉2

知人善用 大興土木 體恤民情 荒淫無道 好大喜功 學術自由 箝制思想 國力擴展 吏治清明 嚴刑峻法 勞民傷財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關鍵詞:1.paratantralakṣaṇa 2.the simile of phantom 3.the three natures of treatment 4.the mental eject and the consciousness 相見二分 5.the thory of self realization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