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其次,聚焦於中國大陸職 業籃球發展的現況作更為深切的研究討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其次,聚焦於中國大陸職 業籃球發展的現況作更為深切的研究討論"

Copied!
5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發展之現況

本章將從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的發展概況作歷史性的回顧,且具體呈現歷年來 中國大陸在奧運會、世界籃球錦標賽、亞運會等國際賽事的成績表現,及分析中 共自 1949 年建立政權之後至今籃球運動項目的發展。其次,聚焦於中國大陸職 業籃球發展的現況作更為深切的研究討論。從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的組織體系與管 理的結構,以理解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的運作機制;再經由對職業籃球俱樂部的建 制方式、競賽體制、經營收入方面的剖析、法規制度及後備人才的培養體系等多 方面向的探究,目前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發展上的大體規模,與整體性的釐清其中 的實際效益與具體面貌。最後,利用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BA)與中國大陸職業籃 球(CBA)的相關比較,得出兩者職業籃球發展上的相關性與差異性,藉以了解中 國大陸在發展上是否尚有不足之處。

第一節 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的概況

籃 球 運 動 於 1891 年 12 月 上 旬 , 在 麻 塞 諸 塞 州 (Massachusetts) 春 田 市 (Springfield),由史密斯博士(Dr. James Naismith)創立,發展至全世界,而籃球發 明的主要目的是,讓青少年在美式足球球季的結束及棒球球季尚未開始的這段期 間,可以參與籃球這項室內的比賽活動。自籃球運動發明至今所造成的風潮,也 是當初創始人所始料未及的。

籃球運動自問世之後,廣泛地發展及迅速傳播。1892 年傳入墨西哥、1893 年傳入法國、1894 年傳入中國大陸、1895 年傳入英國、1896 年傳入巴西,1897 年傳入東歐地區(體育院校成人教育協作組《籃球》教材編寫組,2000)。籃球運 動至今已經成為一種普世性的運動文化形態,遍及五大洲。今日,國際籃球總會 會員已達 212 個,而世界上從事籃球運動的運動人口已達 15 億左右,此項運動 更已成為了在眾多國際體育運動組織中,從事單項運動的運動人口最多的項目之 一。

籃球運動的發展,是與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進步、社會文明的演進所 直接相關的。由於其本身的規律和特點,而發展出一套屬於這項運動所獨一無二 的特殊文化,並由單一、局部的團體、國家,散布至全球社會的一項運動。

籃球運動自從傳入中國大陸已有 100 多年的歷史,此項運動是由基督教青年 會第一任總幹事來會理(David Willard Lyon)所介紹而引入中國大陸的,它也是中 國大陸發展最早的現代體育運動項目之一。也因為籃球運動其自身的對抗性、趣 味性、健身性、教育性等諸多特點,以及隨著 1932 年由葡萄牙、瑞士、希臘、

羅馬尼亞、阿根廷、義大利、拉脫維亞、捷克斯洛伐克等八國,在日內瓦開會宣

(2)

告國際業餘籃球總會成立,使得國際間籃球比賽規則有了初步的統一;再加上奧 運會自從 1936 年的第 11 屆柏林奧運會,將男子籃球項目首次列入競賽項目之 中,女子籃球運動則是於 1976 年的第 21 屆蒙特婁奧運會中列入競賽項目(如表 5-1)。因此,在奧運會的推波助瀾之下,正使得籃球運動的推廣加速了全球化的 腳步,且深受人們的喜愛。

表 5-1 奧運會籃球項目演進表(1896~2000)

屆 次 時 間 地 點 男子籃球 女子籃球 1~10 1896~1932 無此項目 無此項目 11 1936 柏 林 無此項目 14 1948 倫 敦 無此項目 15 1952 赫爾辛基 無此項目 16 1956 墨爾本 無此項目 17 1960 羅 馬 無此項目 18 1964 東 京 無此項目 19 1968 墨西哥城 無此項目 20 1972 慕尼黑 無此項目 21 1976 蒙特婁 22 1980 莫斯科 23 1984 洛杉磯 24 1988 漢 城 25 1992 巴塞隆納 26 1996 亞特蘭大 27 2000 雪 梨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號為「有此項目」

綜觀整個世界籃壇,美洲為現代籃球運動發展最早的區域,就整體的實力而 言,美洲因其籃球運動的普及性較廣、技術層次高、運動人口眾多,所以在世界 籃球競技殿堂上是屬於第一級的戰區,其中主要的國家包含美國、巴西、智利、

阿根廷、古巴及加拿大等國;而歐洲的籃球水準及實力深受美洲的影響,也是目 前美洲地區最大的抗衡者,其水準、技術及整體的實力也不下於美洲各國,而典

(3)

型的國家包含南斯拉夫、俄羅斯、立陶宛、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

在亞洲地區,近年來都以中國大陸佔居領先的地位,日本和韓國則尚有實力 與中國大陸男子、女子籃球相抗衡,但是亞洲地區的籃球實力受制於打法、技術、

體型、觀念、訓練水準等,而與美洲、歐洲等籃球強國尚有一大段差距,主要的 表現可由歷屆的奧運會、世界籃球錦標賽、亞洲籃球錦標賽的男子、女子項目成 績看出端倪(見下表)。

表 5-2 歷屆奧運會男子籃球比賽前三名名次表

屆次 時間 地點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備註 11 1936 柏 林 美 國 加拿大 墨西哥

14 1948 倫 敦 美 國 法 國 巴 西 15 1952 赫爾辛基 美 國 蘇 聯 烏拉圭 16 1956 墨爾本 美 國 蘇 聯 烏拉圭 17 1960 羅 馬 美 國 蘇 聯 巴 西 18 1964 東 京 美 國 蘇 聯 巴 西 19 1968 墨西哥城 美 國 南斯拉夫 蘇 聯 20 1972 慕尼黑 蘇 聯 美 國 古 巴 21 1976 蒙特婁 美 國 南斯拉夫 蘇 聯 22 1980 莫斯科 南斯拉夫 義大利 蘇 聯 23 1984 洛杉磯 美 國 西班牙 南斯拉夫 24 1988 漢 城 蘇 聯 南斯拉夫 美 國 25 1992 巴塞隆納 美 國 克羅地亞 立陶宛

26 1996 亞特蘭大 美 國 南斯拉夫 澳大利亞 中國大陸第 8 名 27 2000 雪 梨 美 國 法 國 立陶宛 中國大陸第 10 名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表 5-3 歷屆奧運會女子籃球比賽前三名名次表

屆次 時間 地點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備註 21 1976 蒙特婁 蘇 聯 美 國 保加利亞 日本第 5 名 22 1980 莫斯科 蘇 聯 保加利亞 南斯拉夫

23 1984 洛杉磯 美 國 韓 國 中國大陸 24 1988 漢 城 美 國 南斯拉夫 蘇 聯 25 1992 巴塞隆納 獨立國協 中國大陸 美 國 26 1996 亞特蘭大 美 國 巴 西 澳大利亞

27 2000 雪 梨 美 國 澳大利亞 巴 西 韓國第 4 名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4)

表 5-4 歷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前三名名次表

屆次 時間 地點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備註 1 1950 阿根廷 阿根廷 美 國 巴 西 中國大陸未參加 2 1954 巴 西 美 國 巴 西 菲律賓 同上 3 1958 智 利 巴 西 美 國 智 利 同上 4 1963 巴 西 巴 西 南斯拉夫 蘇 聯 同上 5 1967 烏拉圭 蘇 聯 南斯拉夫 巴 西 同上 6 1970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 巴 西 蘇 聯 同上 7 1974 波多黎各 蘇 聯 南斯拉夫 美 國 同上 8 1978 菲律賓 南斯拉夫 蘇 聯 巴 西 中國大陸第 11 名 9 1982 哥倫比亞 蘇 聯 美 國 南斯拉夫 中國大陸第 12 名 10 1986 西班牙 美 國 蘇 聯 南斯拉夫 中國大陸第 9 名 11 1990 阿根廷 南斯拉夫 蘇 聯 美 國 中國大陸第 14 名 12 1994 加拿大 美 國 俄羅斯 克羅地亞 中國大陸第 8 名 13 1998 希 臘 南斯拉夫 俄羅斯 美 國

14 2002 美 國 南斯拉夫 阿根廷 德 國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表 5-5 歷屆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前三名名次表

屆次 時間 地點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備註 1 1953 智 利 智 利 美 國 法 國

2 1957 巴 西 美 國 蘇 聯 捷 克

3 1959 蘇 聯 蘇 聯 保加利亞 捷 克 南韓第 8 名 4 1964 秘 魯 蘇 聯 捷 克 保加利亞 南韓第 8 名 5 1967 捷 克 蘇 聯 韓 國 捷 克 日本第 5 名 6 1971 巴 西 蘇 聯 捷 克 巴 西 南韓第 4 名 7 1975 哥倫比亞 蘇 聯 日 本 捷 克 南韓第 5 名 8 1979 韓 國 美 國 韓 國 加拿大 日本第 6 名 9 1983 巴 西 蘇 聯 美 國 中國大陸 南韓第 4 名 10 1986 蘇 聯 美 國 蘇 聯 加拿大 中國大陸第 5 名 11 1990 馬來西亞 美 國 南斯拉夫 古 巴 中國大陸第 9 名 12 1994 澳大利亞 巴 西 中國大陸 美 國 南韓第 10 名 13 1998 德 國 美 國 俄羅斯 澳大利亞 中國大陸第 12 名 14 2002 中國大陸 美 國 俄羅斯 澳大利亞 中國大陸第 6 名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5)

表 5-6 歷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前三名名次表 名 次 屆 次 時 間 地 點 冠 軍 亞 軍 季 軍

1 1960 馬尼拉 菲律賓 中 華 日 本 2 1963 台 北 菲律賓 中 華 南 韓 3 1965 吉隆坡 日 本 菲律賓 南 韓 4 1967 漢 城 菲律賓 南 韓 日 本 5 1969 曼 谷 南 韓 日 本 菲律賓 6 1971 東 京 日 本 菲律賓 南 韓 7 1973 馬尼拉 菲律賓 南 韓 中 華 8 1975 曼 谷 中國大陸 日 本 南 韓 9 1977 吉隆坡 中國大陸 南 韓 日 本 10 1979 名古屋 中國大陸 日 本 南 韓 11 1981 加爾各答 中國大陸 南 韓 日 本 12 1983 香 港 中國大陸 日 本 南 韓 13 1985 吉隆坡 菲律賓 南 韓 中國大陸 14 1987 曼 谷 中國大陸 南 韓 日 本 15 1989 北 京 中國大陸 南 韓 中 華 16 1991 神 戶 中國大陸 南 韓 日 本 17 1993 雅加達 中國大陸 北 韓 南 韓 18 1995 漢 城 中國大陸 南 韓 日 本 19 1997 利雅德 南 韓 日 本 中國大陸 20 1999 福 岡 中國大陸 南 韓 沙烏地阿拉伯 21 2001 上 海 中國大陸 黎巴嫩 南 韓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6)

表 5-7 歷屆亞洲女子籃球錦標賽前三名名次表 名 次

屆 次 時 間 地 點 冠 軍 亞 軍 季 軍 1 1965 漢 城 南 韓 日 本 中 華 2 1968 台 北 南 韓 日 本 中 華 3 1970 吉隆坡 日 本 南 韓 中 華 4 1972 台 北 南 韓 中 華 泰 國 5 1974 漢 城 南 韓 日 本 中 華 6 1976 香 港 中國大陸 南 韓 日 本 7 1978 吉隆坡 南 韓 中國大陸 日 本 8 1980 香 港 南 韓 中國大陸 日 本 9 1982 東 京 南 韓 中國大陸 日 本 10 1984 上 海 南 韓 中國大陸 日 本 11 1986 吉隆坡 中國大陸 南 韓 中 華 12 1988 香 港 中國大陸 南 韓 中 華 13 1990 新加坡 中國大陸 南 韓 日 本 14 1992 漢 城 中國大陸 南 韓 日 本 15 1994 仙 台 中國大陸 南 韓 日 本 16 1995 靜 岡 中國大陸 南 韓 日 本 17 1997 曼 谷 南 韓 日 本 中國大陸 18 1999 靜 岡 南 韓 日 本 中 華 19 2001 曼 谷 中國大陸 日 本 南 韓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籃球運動在中國大陸地區自傳播、普及、發展乃至於深化的歷史階段,概括 其演進與發展至今為止,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的發展大致上可分為七個時期,兹概 述如下:

一、初建、發展時期(建政初期 1949~1957 年)

籃球運動在中共建政初期,受到中共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並且中 共當局是將該競技運動當成一項社會主義的事業在發展。因此,在“發展體育運 動,增強人民體質”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指導方針下,各級政府的行政主 管部門有計畫、有組織地推動,並且將籃球運動在學校、企業、工廠中廣泛地擴 展開來。在此同時也組織了許多的籃球隊伍,但是該項運動也處於初始的發展階 段,所以競技水準並不高。

(7)

此時期世界籃壇最重要的事件,莫過於男子籃球項目於 1936 年首次列入第 11 屆奧運會之中,也使得籃球運動在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紀元。而中國大陸初 次登入國際籃壇是在 1949 年 8 月 14 至 28 日,中國大陸的大學生籃球隊參加在 布達佩斯所舉行的第 10 屆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和 1950 年 8 月 14 日至 23 日,在捷 克布拉格所舉行的世界學生第二次代表大會體育比賽(籃球大辭典,1993)。1952 年,在中央體訓班中設立了籃球班;同年,組建了中國大陸第一支國家女子籃球 隊;1953 年,則成立了六大行政區競技指導科男女籃球隊。1953 年,「八一」籃 球隊以其快速打法和整體充分的實力,獲得了全大陸四項球類運動會的冠軍頭 銜,並且對於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的技、戰術產生了積極正面的督促作用。隔年,

1954 年 4 月 28 日原國家體委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運動競賽制度的暫行規定 (草案)》,且建立了中國大陸聯賽的競賽制度;而到了 1956 年至 1957 年間又實 行了籃球等級升降級聯賽制度和教練、裁判等制度(劉海英,2002)。並曾多次召 開籃球訓練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積極、主動、快速、靈活、準確“的訓練方針 (馬掁洪主編,1998)。此後,使得中國大陸籃球運動開始了系統化的訓練,技術 層次也相對地提高。

在此初創時期,中國大陸的籃球運動在中共競技運動方針的指引,並與國際 體壇接觸的情況下,迅速地將籃球運動在中國大陸地區擴展、普及開來。而另一 方面,世界男、女子籃球錦標賽的賽制在此同時也先後建立,再加上美國 NBA 職業籃球聯賽也展開了職業化的形式,此時,籃球運動確實在世界上每個角落散 播開來。

二、技術提高時期(1958~1959 年)

籃球運動在中國大陸發展之後,隨著籃球人口不斷增加,另一方面,與國際 接軌的腳步漸漸邁開,同時在“積極、主動、快速、靈活、準確”的訓練方針指 引之下,運動技術的水準不斷提高。在國際比賽中中國大陸國家男子籃球隊、解 放軍球隊及一些省市隊伍也先後戰勝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亞、巴西等男女強隊。

在此時期,不僅籃球運動在中國大陸的範圍內得到了推廣,相對地技、戰術 也不斷提高,並且先後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亮眼的成績,所以,此時期對於後來 中國大陸發展籃球運動事業,有著關鍵的作用。

三、過渡期(1960~1965 年)

中國大陸於 1959 年籃球運動出現一段小高潮之後,由於對國際和國內比賽 中的成功經驗缺乏認真的思考和反省,並自動退出在國際籃球總會的會籍,所以 造成了在 1960 年之後中國大陸籃球運動水準有所下降的現象。

雖然,中國大陸在 1960 年對於競技運動進行了「三從一大」的訓練指導方

(8)

針,同年還成立了籃球項目的男子、女子的國家隊伍;並且中國大陸籃球國家隊 在國際非正式錦標賽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 1956 年之後國際上的籃球 運動迅速發展的趨勢相較之下,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在整個中國大陸的體育運動發展史上,不論是籃球運動或是整個競技運動,

在此時期皆屬於一個過渡的時期,由之前的運動技術和運動成績的提高,到之後 即將面臨的,中國大陸運動史上最大的停擺和災困。

四、進展停頓期(1966~1970 年)

由於文化大革命對於中國大陸社會各階層所造成的傷害之下,不僅對於體育 運動事業或者是其他的各項產業事業,皆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和影響。由於文化大 革命所造成的舉國上下的全面動亂,運動隊伍訓練被迫停止、運動隊伍解散,城 市、鄉村的各種類型競賽被廢止,專項運動員、運動教練和文職人員被停職、下 放勞改、甚至被迫改行,在無任何的精神、物質條件的支援之下,中國大陸地區 的體育從業人員,採行了各種形式的訓練方式,藉以將文化大革命時期對於中國 大陸籃球運動,甚至於所有的競技運動所造成的損傷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但是,

儘管在教練和運動員的努力之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可是無可避免地,中國大陸 的體育發展與世界體育先進強國的競技運動水準差距也進一步地拉大了。

此時期,由於文化大革命等政治因素的影響,包括了籃球運動項目在內的中 國大陸各項體育運動事業,都受到了極為負面的影響,致使中國大陸的籃球運動 落後於世界水準,拉大了與世界籃球強隊之間的差距。

五、復甦、重整時期(1971~1974 年)

1970 至 1971 年,由於運動訓練和競賽制度尚未完全恢復,面對國際運動賽 事的對抗和競賽成績提高的壓力下,皆是倉促的上陣比賽,以致競賽成績很不理 想。而中國大陸籃球運動也於 1972 年開始恢復其國內的比賽,並舉行了全國五 項球類運動會。在 1973 年以後,則開始恢復與國際間籃球項目的交流和往來。

1975 年,中國大陸男子籃球隊則在第八屆曼谷亞洲錦標賽中奪得了冠軍,

確實展現了超越韓國、日本、菲律賓等亞洲強隊的具體目標;同年,國際籃球總 會與亞洲籃球聯盟,也相繼恢復中國大陸籃球協會的會籍。1977 年世界大學生 運動會籃球比賽中,中國大陸女子籃球隊獲得第五名的成績。以上,也清楚地看 到了中國大陸的體育活動,在文化大革命之後的數年,一躍成為體育運動的大國 之一,確實可理解運動是如此隨著社會中的文化變遷而改變的常態現象。

六、整合發展時期(1975 年∼1994 年)

1975 年至 1980 年代後期,中國大陸的競技運動方針依照「思想一盤棋,組

(9)

織一條龍、訓練一貫制」和「國內練兵、一致對外」的原則之下,中國大陸的體 育事業也全面性地得到了恢復,籃球運動事業也逐步由復甦、恢復、調整階段朝 向系統化、社會化、整合化等多樣性的目標形式方向發展。

中國大陸籃球運動項目也於 1987 年至 1993 年期間所舉行的各屆亞洲男子籃 球錦標賽中,皆獲得冠軍的名次;而此時期的女子籃球運動也列入了 1976 年的 第 21 屆奧運會競賽項目之中,更加強了女子籃球運動的推展強度。中國大陸女 子籃球的部分,也在 1986 年至 1994 年這段期間,同樣也是亞洲女子籃球錦標賽 的霸主。1994 年,中國大陸女子籃球隊更獲得了第 12 屆的世界女子籃球錦標賽 的亞軍寶座,而男子籃球則是在世界籃球錦標賽上獲得第八名的名次,以上皆是 中國大陸男子、女子籃球史上最優秀的成績表現。

1993 年 12 月,中國大陸籃球協會正式批准成立中國大陸第一家籃球運動俱 樂部—廣東宏遠俱樂部(俞繼英主編,2000)。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是由廣東省東 莞市宏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在初始經營時,球員來源多由來自國家隊或退 役的球員,以及中國大陸其他地區的優秀選手所共同組成,該隊目前也是 2002~2003 年球季常規賽中,戰績最佳的球隊。

此時期的籃球運動發展,受到改革開放後的政治、經濟、體育政策等相關因 素影響,中國大陸的籃球運動已由恢復、調整階段,逐步實現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的體育戰略目標,並且為中國大陸的競技運動發展,帶來了優異成績和表現。

七、深化改革期(1995 年至今)

中國大陸在 1995 年全國競賽訓練工作會議上,將籃球運動進行體制上的變 革,實行競賽、訓練相結合的競技運動指導方針。1995 年則制訂了中國大陸籃 球運動「積極穩妥、健康有序」的改革方針,更提出「邊探索、邊總結、邊立法、

邊完善」。因此,從 1995 年開始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管理階層便在男子球隊實行籃 球甲 A 職業聯賽,自此之後中國大陸的籃球運動開始步入社會化、產業化和職 業化的歷史新階段。

1996 年,首屆“中國籃協杯”男子籃球俱樂部錦標賽在廣東東莞地區舉行;

另一方面,由於外籍球員的引進而使得競賽過程更富有活力、刺激(香港菁英公 司為每隊引進一名美籍教練和四名美籍的外籍球員,每隊每場比賽同時上場的外 籍球員人數不得超過二人)

1997 年,原國家體委正式批准成立「籃球運動管理中心」,這是中國大陸籃 球運動管理體制上的一項重大改革。於是,同年的 11 月 28 日,中國大陸也在北 京市成立“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組委會”(CUBA)的運動組織機構。至 1999 年

(10)

12 月,由六家男子籃球甲 A 俱樂部倡議發起的籃球俱樂部聯盟籌委會在上海成 立,使得中國大陸職業籃球運動俱樂部朝向職業化、產業化的發展踏出了一大步。

中共自建立政權至今,籃球運動事業的發展已經歷 50 餘年的時間。目前,

中國大陸大約擁有兩億多人的籃球運動人口(居世界之最)與遍及全大陸城市、鄕 村的近 52 萬塊籃球場地(孫民治、陳鈞、方明,2001),並擁有大量、素質高的 籃球教練、運動科研人員、組織管理人員、運動選手、裁判,以及全面化的競賽 管理制度和嚴格的訓練體系規模。

綜上所述,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的發展,受到甲 A 足球聯賽的前導作用,在 1995 年揭開了男子籃球職業化的序幕,並且從 1995 年球季開打至今已有 8 年的 時間,並產生了數屆的冠軍隊伍(如下表 5-8)。其中八一火箭職業籃球俱樂部是 屬於解放軍的球隊,從 CBA 聯賽成立至今,共連續六屆獲得甲 A 籃球聯賽冠軍 的頭銜,雖然在 2001~2002 年冠軍賽失利之後,又於今年賽季中捲土重來,一舉 拿下今年中國大陸 CBA 甲 A 聯賽的總冠軍,其可謂是一支實力堅強的隊伍。

表 5-8 中國大陸男子籃球甲級聯賽前八屆名次表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第六名 1995~1996 八一火箭 廣東宏遠 北京首鋼 遼寧獵人 山東寶元 浙江中欣 1996~1997 八一火箭 遼寧獵人 廣東宏遠 山東寶元 江蘇南鋼 上海東方 1997~1998 八一火箭 遼寧獵人 山東寶元 北京首鋼 上海東方 廣東宏遠 1998~1999 八一火箭 遼寧獵人 廣東宏遠 北京奧神 山東寶元 上海東方 1999~2000 八一火箭 上海東方 廣東宏遠 山東永安 北京首鋼 前衛奧神 2000~2001 八一火箭 上海東方 北京首鋼 吉林恒和 遼寧盼盼 廣東宏遠 2001~2002 上海東方 八一雙鹿 吉林恒和 山東金斯頓 北京首鋼 浙江萬馬 2002~2003 八一火箭 廣東宏遠 吉林一汽 北京首鋼 新彊廣匯 山東金斯頓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目前,中國大陸男子職業籃球甲級聯賽的經營規模,可謂是有聲有色;整體 的運動隊伍素質也十分堅強,將可預期中國大陸的職業籃球聯賽在未來的發展 上,以其特別的活力和具有中國特色的籃球運動事業,及在擺脫了舊制競技體制 下的影響,不僅呈現了朝氣蓬勃的趨勢,更創造出極為樂觀的美好前景。

(11)

第二節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的組織與管理 一、中國大陸體育運動行政組織

體育運動是一種多元、且複雜的型態及系統組織。因此,一個國家的體育運 動的發展成功、失敗與否,皆可從其體育運動組織制度的規劃和運作機制、效能 看出端倪。而各國的體育行政組織體系,大部分都自成一格,以因應該國家的政 治、經濟、文化、體育運動發展狀況、國際體育情勢所作的調整及運行策略。

一般政治因素為各國在設置體育運動行政組織體系時的重大決策要項。也由 於政治因素的影響,世界各國的政府為直接介入管理國家的體育運動事業,而紛 紛設置管理體育運動事務的行政機構(表 5-9)。

表 5-9 20 世紀部分國家設立體育運動行政機構情況表

國 別 機構名稱 級 別 設立時間

日 本 文部省體育局 1928

法 國 青年與體育部 1977 年升格為正部級 1947

美 國 總統健康與體育委員會 1956

中國大陸 國家體育總局 正部級 1952 加拿大 健身與業餘體育理事會 副部級,1976 年升格為正部級 1973 澳大利亞 旅遊與娛樂部(1983 年改

為體育、休閒與旅遊部)

正部級 1972

英 國 在環境部設立體育司 司級 1974 資料來源:引自趙云宏、宋會君、揭明蘭。(2002)。國外體育管理體制改革趨勢 的研究。體育科學,第 22 卷,第 6 期,頁 48。

目前,各國在體育運動的管理體制上,皆有各自的管理特點及機制。大致上 可分為政府管理型、準行政機構管理型及社團管理型三種類型(如下表 5-10),而 各國對於其國家之體育運動管理體制的發展及改革,主要可歸結於:體育運動功 能的多元化、商業化、職業化、市場化等為其主要的因素;政府與社會或運動團 體的相互協調、層次化的管理,體育運動組織之間分權皆為國際上各國體育運動 管理體制的出發點。

而中國大陸在眾多的體育運動管理體制類型當中,是屬於以政府管理為主的 類型。其特點主要是指以政府設置專門的體育運動管理行政機構,對於全國的體 育運動事業進行全面性的管理和監控,目前國際上大多數的國家皆採用此類型的 管理機制,我國亦然。

(12)

表 5-10 不同類型運動管理體制特點比較表

管理體制類型 主要特點 易產生的缺點

政府管理型 1、能夠直接集中體現國家意志。

2、有利於整合一切社會力量,促 進政府總體體育政策目標的實 現。

3、有利於體育公共服務事業的推 動。

1、易於造成行事壟斷。

2、阻塞社會團體參與體育 管理的管道。

3、易陷入大量的事務性工 作 , 削 弱 宏 觀 管 理 職 能。

4、效率低下,造成管理資 源的浪費。

準行政機構管理型 1、能夠充分體現政府意志。

2、採用公司化的管理方式,工作 效率較高。

3、有效地與各類體育組織溝通和 合作。

1、在經費等資源方面依賴 政府。

2、易於造成機構膨脹的局 面。

3、缺乏競爭機制。

社團管理型 1 、根植於人們的運動興趣與愛 好,易於得到廣泛的社會支 持,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積極 性,體現社會各界的意志。

2、體育資源依據體育市場的功能 得到合理配置。

3、在決策中體現了高度的民主。

4、管理工作主要由自願者承擔,

有助於培養國民的奉獻精神。

運動社團及私人機構代表 了特定的利益群體,在體 育管理的利益分配、溝通 與協作方面不夠協調,甚 至相互抵制,這直接阻礙 了政府力圖提升國家形象 的體育目標的實現。

資料來源:同表 5-9,頁 49。

在了解各國設置體育行政組織的功能及作用之後,以下將對中國大陸的體育 行政組織結構進行分析探討,以了解中國大陸職業籃球在推行的過程中,在行政 上的責任、權力的配置以及其組織體系形態是如何的運行和操作。

中國大陸在體育體制改革方面,對於競技運動的效能發揮了具體的作用及功 能。中國大陸體育當局於 1998 年 3 月以國務院進行改革,原國家體委更名為「國 家體育總局」,且列入國務院的直屬機構,作為國務院行政機構的組成部分,主 管全中國大陸的體育運動工作,行使政府的管理職能。

國務院是中共政權的最高行政機關,國家體育行政組織則隸屬於國務院的管 轄範圍內。國務院將全大陸的體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同 時協調國務院體育行政部門和國務院其他部門有關在體育領域的工作關係;檢

(13)

查、指導體育行政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體育工作;撥發體育經費和任命體育行政部 門的主要幹部。

國務院

國務院體育行政部門 (國家體育總局) 國務院其他部門

(衛生、文化、國防部等)

各級地方政府

地方體育行政部門 (各省、市體育局)

教育部

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 司(下設辦公室、衛生 處、藝術處、體育處)

地方教育廳、局

圖 5-1 中國大陸體育運動行政組織架構圖 資料來源:筆者依本研究課題整理

國務院其他部門對各自職權範圍內的體育事務進行管理,由於體育工作是一 項繁雜而系統的工程,它必然有很多活動涉及其他部門的職權範圍,所以各部門 在自已的職權範圍內對體育工作行使行政管理,如工商、稅務、公安等部門依法 管理體育經濟活動,民政部門負責體育社會組織的管理,衛生部門依法對公民體 質進行監測。

屬於國務院體育行政部門的國家體育總局則負責推進中國大陸的各項體育 運動,指導和檢查各級地方政府的體育工作,負責全國性的各類競賽活動,推進 體育的對外交流,制定體育領域的政策、法規等等。各級地方政府和地方體育行 政部門功能與上述行政機關的職能類似,負責本行政級別的體育行政管理工作。

現在的國家體育總局是屬於政府機構,只是從原來部委組成機構變成了國務院直 屬機構,具有獨立的行政管理職能,依舊行使政府的職能。

以下為國家體育總局的負責任務,茲概述如下:

(一)研究制定體育工作的政策法規和發展規劃並監督實施。

(二)指導和推動體育體制改革,指定體育發展戰略,編製體育事業的中長期發展 規劃;協調區域性體育發展。

(三)推行全民健身計畫,指導並發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實施國家體育鍛鍊標準,

開展國民體質監測。

(四)統籌規劃競技運動發展,研究和平衡全國性體育競賽、競技運動項目設置與

(14)

重點布局;組織開展反運動禁藥工作。

(五)管理體育外事工作,開展國際間和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台灣地區的體 育合作與交流:組織參加和舉辦重力國際體育競賽。

(六)組織體育領域重大科技研究的攻關和成果推廣。

(七)研究擬定體育產業政策,發展體育市場;制定體育經營活動從業條件和審批 程序。

(八)負責全國性體育社團的資格審查。

(九)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另一方面,國家體育總局的機構設置如下:可分為辦公廳、群眾體育司、競 技體育司、體育經濟司、政策法規司、人事司、對外聯絡司、科教司、宣傳司、

機關黨委、紀檢組和監察局、離退休幹部局。其具體組織結構如下圖所示:

單列單位

直屬單位

離退休幹部局 秦皇島訓練基地

冬季運動管理中心 水上運動管理中心 足球運動管理中心 籃球運動管理中心 體操運動管理中心 網球運動管理中心 武術運動管理中心 棋類運動管理中心 登山運動管理中心 小球運動管理中心

(等20個運動管理中心) 辦公廳

群眾體育司 競技體育司 對外聯絡司

科教司 宣傳司 人事司 政策法規司 體育經濟司 直屬機關黨委 紀檢組、監察局

辦公廳 群眾體育司 競技體育司 對外聯絡司

科教司 宣傳司 人事司 政策法規司 體育經濟司 直屬機關黨委 紀檢組、監察局

訓練局 服務中心 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體育科學研究所 體育信息研究所 運動醫學研究所 昆明體育電子設備研究所

成都運動創傷研究所 中國體育報社 人民體育出版社

新體育雜誌社 中國體育雜誌社

電子信息中心 體育彩票管理中心 體育基金籌集中心

北京體育大學

圖 5-2 中國大陸國家體育總局組織結構圖

資料來源:詹德基。(1996)。中共中央體育行政組織現況。載於中華民國大專院 校體育總會編印:行政院體育委員會規劃研究,頁 93。台北市:中華民國大專 院校體育總會。並已根據現況做修正。

(15)

其次,由於在中國大陸職業籃球聯賽的各家籃球運動俱樂部之中,有所謂的 解放軍系統的籃球運動俱樂部存在(如八一雙鹿火箭籃球俱樂部);因此,下文將 對於解放軍體育運動的組織機構進行探討,以了解該組織機構在中國大陸職業籃 球組織當中的運行機制及作用。

解放軍的體育工作是在中央軍事委員會直接領導下的全軍體育指導委員會 統籌管理,在體育管理方面的職責是確定體育工作的方針、政策、領導各項軍隊 體育活動,具體的工作則由全軍體育指導委員會之下層的總參謀部、總政文化部 組織實施。

總政文化部和總參謀部在體育管理中有不同的責任分工。總參謀部主管全軍 部隊、院校的正課體育訓練;總政文化部主管全軍部隊、院校的群眾性體育活動。

總參謀部、總政文化部於 1978 年組建解放軍體育運動委員會,同時在軍團以上 單位成立由各級主管首長、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等有關業務部門組成的體育 指導委員會(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民 88)。各級體育指導委員會則負責基層單位的 體育工作(見圖 5-3)。

各級體育指導委員會的任務為:

(一)定期召開會議,討論和研究工作。

(二)提出體育工作的長遠規劃和年度工作計畫。

(三)指導和推動部隊基層的體育工作,以增強官兵的身體素質,提高部隊戰鬥力。

各大單位及所屬軍、師、旅、團的體育工作,凡屬正課體育訓練,由各大單 位及所屬軍、師、旅、團的司令部門組織實施;凡屬群眾性體育活動,由各大單 位及所屬軍、師、旅、團的政治部門組織實施。基層單位的體育工作,則在黨支 部的領導安排下,正課體育訓練由軍事幹部負責;群眾性體育活動由政治幹部、

革命軍人委員會、共青團負責。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聯賽之中,最為特別的是在甲 A、甲 B 聯賽中有少數的 解放軍球隊,如 2000~2001 球季男子籃球甲 A 聯賽的三支球隊(八一隊、沈陽部 隊、濟南部隊)。此類型的籃球俱樂部在行政上受部隊上級的指示及領導;在競 賽方面,受到中國大陸籃球協會和籃球運動管理中心的指導;而商業操作方面,

則是與企業事業單位有所聯結,例如八一火箭隊的球員背心,是由寧波雙療所贊 助;濟南球隊的贊助商為雙星集團。在整個職業籃球運作上,對於此類的籃球俱 樂部在部隊與企業團體之間,有著極大的相關性存在,所以在實際的營運方面,

是相當複雜且棘手的問題。以中國大陸職業籃球八一隊的前隊員—王郅治,在前 往美國 NBA 參賽的過程之中,就經過了部隊單位、中國大陸籃球協會與 NBA 方面,做了多次且多方面的會談協商,並以個別案例來處理解決的。

(16)

中央軍事委員會

全軍體育指導委員會

總參謀部 總政文化部

各級體育指導委員會

圖 5-3 中國大陸解放軍體育管理機構圖

資料來源:摘自方明。(2001)。關於中國職業籃球法規體系構建的研究。北京體 育大學博士論文。

二、中國大陸民間體育團體組織

體育運動社團組織是由民眾自願組成的,並且經合法登記成立所從事的體育 健身、娛樂、競技科研等活動的群眾性運動組織,也是群眾參與運動組織和管理 的重要組成形式。

中國大陸主要的體育運動社團有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其職責是發展群眾性的 體育活動、舉辦全國性的比賽、積極對外交流等。而另一個社團為中國奧林匹克 委員會,代表中國大陸參與國際奧林匹克事務、協助其他的全國性體育組織舉辦 全國性的比賽,發展和推動奧林匹克活動和理想。而中國大陸奧會原與中華全國 體育總會為同一單位,在 1973 年得到亞洲奧會的承認後,另行成立奧林匹克委 員會,業務由國家體委國際連絡司(現稱國家體育總局對外連絡司)人員辦理(行政 院體育委員會,民 88);二者之間的聯繫可謂是密不可分的關連。

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在省級以下也有相當的完整的會員組織結構,同時這兩大 組織體系之間也相互協助、相互連結,共同管理中國大陸的體育事務。實質上,

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中國大陸奧會與國家體育總局就是由一個機構掛上三塊牌子 的組織體制所建構而成。

(17)

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以前,由於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的限制,基本上走的是

「政府辦體育」的方向,主要由政府中的體育行政管理部門直接領導和運作各級 各類的體育活動。在實施市場經濟的體制以後,體育管理機制方面也做了相對應 的調整,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和中國大陸奧會有了更多的管理權和參與權,但由於 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方面的改革受到經濟發展水準和政治體制改革步伐的限 制,所以目前的體育運動的管理階層,還沒有完全脫離「政府辦體育」的模式。

從組織機構的角度來看,國家體育總局及其下屬的各個運動項目管理中心仍 控制著絕大部分的經濟權力和行政權力,而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和中國大陸奧會的 改革則顯得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中華全國體育總會

省、市體育總會

中國大陸奧林匹克委員會

單項運動協會

省級單項運動協會 社會體育指導中心

各類運動俱樂部

運動項目管理中心 國家體育總局

圖 5-4 中國大陸民間體育團體組織架構圖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上圖所示,目前的中國大陸民間體育團體組織架構仍與政府行政管理緊密相 連,在國家和省級以下的層次,都存在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和運動單項協會所謂的

“兩個牌子,一套人馬 ”的形式。所以,當前中國大陸的民間體育團體組織運 作的模式方面,尚處於「政府辦體育」的主要局面,未能充分發揮運動社團組織 在推動和指導社會體育活動積極性、能動性的具體效能。

三、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的組織與管理

中 國 大 陸 職 業 籃 球 的 管 理 歸 屬 於 中 國 大 陸 籃 球 協 會 , 即 CBA(Chinese

(18)

Basketball Association),中國大陸籃球協會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群眾體 育組織,它接受國家體育總局和民政部的業務指導與監督管理。

中國大陸籃球協會於 1956 年 10 月在北京市成立,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領導 下的協會會員之一,也是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的全國性群眾組織。中國大陸籃球協 會的歷任主席為董守義、張青季、張聯華、牟作云,現任主席是張發強。中國大 陸籃球協會在 1975 年加入亞洲籃球聯合會成為會員。而中國大陸籃球協會的主 要機構為:籃球運動管理中心、男子教練委員會、女子教練委員會、科學研究委 員會、青少年教練委員會及競賽裁判委員會(如下圖 5-5)。

中國大陸籃球協會 籃球運動管理中心

男子教練委員會

女子教練委員會

科學研究委員會

青少年教練委員會

競賽裁判委員會

圖 5-5 中國大陸籃球協會主要機構圖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中國大陸籃球協會每年會在全中國舉辦全國運動會籃球賽、全國男籃甲 B 聯 賽、全國男籃乙級聯賽、全國男籃俱樂部錦標賽、全國女籃俱樂部錦標賽、全國 女籃甲級聯賽、全國女籃乙級聯賽、全國青年籃球錦標賽、全國青年籃球聯賽、

全國籃協杯籃球賽、全國青年男女籃球聯賽、全國體育運動學校男女籃球賽、全 國傳統項目學校男子籃球賽(13~14 歲)、全國傳統項目學校女子籃球賽(13~14 歲)、全國少年乙組男子籃球賽、全國少年乙組女子籃球賽、全國少年乙組籃球 比賽、全國企業籃球比賽和全國俱樂部杯籃球賽等賽事(中國體育百科全書,

2001)。

目前,中國大陸籃球協會所負責的主要任務為(俞繼英主編,2000):

(19)

(一)在全大陸大力開展群眾性的籃球運動。

(二)舉辦全大陸籃球教練學習班和全大陸籃球競賽活動,提高籃球運動水準。

(三)加強和密切與國際籃總、亞洲籃聯及其所屬機構的關係,參加國際籃球競賽 與訓練等活動。

(四)選拔國家籃球教練和運動員,評定運動員和教練等級。

(五)領導和檢查全大陸籃球競賽與訓練等活動。

(六)修訂全國籃球規則和裁判法。

(七)組織全國性的裁判訓練班,主持國家級裁判的考核與考試,審批國家級裁 判,向國際籃總申報國際裁判。

1993 年之後,為配合國務院機構改革,實現體育改革的總目標,原國家體 委(現稱國家體育總局)對原有的體育體制和運行機制進行了改革。1997 年 11 月 24 日,原國家體委正式批准成立籃球運動管理中心。因此,籃球運動管理中心 是管理體制改革下的直接產物,且是具有雙重身分,既是事業單位,行使行政管 理職能,又具有經濟實體的性質,以進行競技運動的事業和企業的雙軌經營策略。

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管理中心是國家體育總局承擔籃球運動全面管理職能的 直屬事業單位,同時也是中國大陸籃球協會常設的辦事機構。籃球運動管理中心 的成立,形成在國家體育總局全面管理下,以籃球運動管理中心為核心,籃球協 會為組織網絡的管理體制(如下圖 5-6)。

另一方面,從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管理中心的職能來看,職業籃球只是其管理 職責的一部分,且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管理中心在職業籃球市場運作的過程當中,

又兼有“官”、“民”、“商”的三重身分。

中國大陸 CBA 聯賽成立之初,整個聯賽的管理和實施是由原國家體委訓練 競賽二司籃球處所負責的業務,後來為了推動中國大陸體育事業朝向社會化的腳 步前進,因而原國家體委在管理機構上進行了體制的改革,於 1997 年時成立了 20 個運動項目管理中心,而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管理中心也是其中的成員之一。

然而,新成立的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大陸籃球協會卻是『一套人 馬、兩塊牌子』,意即相同的辦事人員,但是有兩個單位機制操作運行(楊鐵黎、

劉玉林、張建華,2001)。而中國大陸職業籃球並沒有獨立的管理組織機構,有 關於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的競賽、籃球俱樂部的管理、經營開發和後備隊伍培養等 分屬於籃球運動管理中心的一室四部來作對外的統合管理。

(20)

國家體育總局

中國大陸籃球運動

管理中心 中國大陸籃球協會

省、市級籃球運動管理中心 省、市級協會會員

職業籃球俱樂部 非職業籃球俱樂部 籃球相關企業

球隊 商業實體

推向社會市場

圖 5-6、中國大陸職業籃球俱樂部管理體制模式圖 資料來源:筆者依本研究課題整理

在中國大陸籃球協會的章程中規定:國家體育總局籃球運動管理中心為國家 體育總局直屬事業單位,同時,又是中國大陸籃球協會的常設辦事機構,並且賦 予對籃球運動項目全面管理的職能,而且也是中國大陸籃球運動最高的管理機 構。另外,籃球運動管理中心主要的任務為: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體育方針 政策,統一組織,指導全大陸籃球運動項目的發展,推動項目的普及和運動技術 水準的提高,促進運動項目的社會化、產業化的發展(俞繼英主編,2000)。

籃球運動管理中心的主要任務是承擔中國大陸籃球協會的秘書處的工作,因 為籃球運動管理中心是從原國家體委的籃球處所分離出來的,主要的職能是接受 國家體育行政機關授權對於籃球的運行進行管理權。而其具體的職責有以下幾 點:

(一)全面負責籃球運動項目的業務管理,研究和指定籃球運動項目的發展規劃、

計畫和方針政策。

(二)負責和指導籃球運動項目的普及和優秀運動隊伍建設以及後備人才的培 養,指導籃球俱樂部的建設及發展,管理國家籃球隊。

(21)

(三)研究制定並組織實施籃球全大陸競賽制度、計畫、規則和裁判法,負責全大 陸競賽的管理,制定全大陸比賽規程,審定運動成績。負責運動員的註冊與 轉會和運動員、教練、裁判技術等級評定。負責運動員、教練獎勵實施工作。

(四)組織籃球運動項目的科學技術研究和科技服務,負責教練、裁判的業務培 訓,積極開展宣傳工作和出版刊物。

(五)展開國際交往和技術交流,提出籃球運動項目的國際活動和交流計畫,組織 實施參加國際競賽隊伍的組織、集訓和參賽事項。負責和指導在中國大陸舉 辦的國際比賽的審批和組織工作。

(六)負責與項目有關的競賽、健身、培訓、諮詢等體育市場管理,規範管理體育 經營行為,積極開展與籃球項目有關的經營和服務活動,充分利用籃球項目 的優勢,廣開經費來源渠道,增強自我發展的活力和後勁。

(七)做好中國大陸籃球協會的組織建設,廣泛聯繫和團結社會各界人士,充分發 揮協會的橋樑和紐帶作用。

(八)完成國家體育總局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籃球運動管理中心下屬的直屬機構可分為一室四部,各自擁有其責任和權力 (見圖 5-7),分別為辦公室、運動隊管理部、競賽部、經營開發部、青少年發展 部。

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管理中心

圖 5-7 中國大陸籃球運動管理中心組織結構圖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

(一)辦公室主要負責籃球運動管理中心的人事安排、外事活動、後勤工作等。

(二)運動隊管理部負責國家隊和各俱樂部的管理。

(三)競賽部負責籃管中心主辦的各類比賽的計畫、組織和監督。

(四)經營開發部負責籃球產業的市場運作。

(五)青少年開發部負責少年後備人才的培養工作。

(22)

以上的幾個機構中,與籃球商業活動有直接相關的是競賽部、經營開發部及 運動隊管理部。然而,由於中國大陸的幅員廣闊,籃球運動人口眾多,而只是透 過 20 幾個人負責管理的機構來統籌全中國大陸的籃球商業活動是相當不容易 的。

籃球運動管理中心在國家體育總局的領導下展開工作,有關訓練競賽和一般 性的日常工作由競技體育司管理和指導,其他有關外事、財務、人事、黨務、監 察、審計等工作分別由國家體育總局有關職能部門實行歸口管理。中心內部實行 行政領導負責制。而籃球運動管理中心所需的經費,是實行由國家撥款和自籌經 費兩者相結合。中心要充分利用現有的人力、物力和設施以及無形資產等籃球項 目的有利條件,積極開展經營創收與服務活動,廣開經費來源管道,保證事業發 展的需要。並且利用中國大陸籃球協會的組織形式,廣泛開展活動,調動協會成 員和各專業委員的積極性,促進籃球運動的發展。

(23)

第三節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的競賽體制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聯賽包括甲 A、甲 B 和乙級聯賽。男子籃球甲 A 聯賽由 每年的 11 月下旬開始至第二年的 3 月下旬結束,共歷時 4 個月。其中,所採用 的對戰形式及比賽制度,為主客場賽制。

以參加 1999~2000 年球季之球隊為例,參加球隊共有 12 支,總共要打 160 多場的比賽,而場次的多寡是依球季的參賽隊伍數量而有所不同;如本賽季 2002~2003 球季的 CBA 隊伍就增加為 14 支,從 2002 年 12 月 7 日開始進行了有 182 場的比賽。但是,相較於目前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的參賽隊伍有 29 支,整個 NBA 賽季的場次對於中國大陸職業籃球聯賽來說,可謂是天壤之別。而中國大 陸職業籃球聯賽是採用升降級的競賽制度,即每年聯賽最後的二名球隊,降級為 甲 B 球隊,而甲 B 聯賽的前二名球隊則可進入甲 A 聯賽參賽(如以 2002~2003 賽 季為例,我國參加中國大陸甲 A 聯賽的蘇州新浪獅籃球隊,目前戰績為全聯賽 的倒數第二名,則必須降級為甲 B 球隊)。這一點是和美國 NBA 和當初我國的中 華職業籃球聯賽有所不同的,而其原因就在於競賽體制的不同。此外,參加甲 A 聯賽的球隊隊員均需通過中國大陸籃球協會所規定的身體素質測試。

在今年 2002~2003 年球季 CBA 甲 A 聯賽的賽制上,也作了小幅的調整。本 賽季首次規定在某一節必須採用全場緊迫盯人的戰術,同時也對常規賽中外籍球 員的上場作出規定,在全部四節的比賽中只能使用五人次的使用規定,以增加球 賽的緊張性及對抗性(中國體育報,2003)。在中國大陸籃球管理中心用心的規畫 賽程及為球迷朋友增加了賽事的刺激感的作出了對於球賽的規定之後,必定能將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的熱度升高。其具體表現為,根據中國大陸職業管理中心統 計,本賽季的常規賽現場觀眾人數已高達 64 萬人次,而在座席率方面也有 83%

的表現;在傳播媒體的表現方面,全中國大陸有 20 多家的電視台對中國大陸職 業籃球進行了直播、重播及轉播的服務。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國體育報,2003),

常規賽中直播的場次總計有 362 場,重播的場次計有 1000 場左右。更預計在季 後賽的轉播場次中,已和一批電視台達成了協議。因此,中國大陸職業籃球 2002~2003 賽季總場次預計有 1,800 場的轉播服務。

而以下是以參加 2001-2002 摩托羅拉中國男子籃球甲 A 聯賽的 13 支球隊為 例,根據競賽規程中所規定的具體競賽辦法如下:

一、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預賽):採用主客場賽制進行雙循環比賽,按積分排列出 13 個球 隊的全部名次。

第二階段(決賽):預賽前 8 名的球隊如下圖所示(預賽前 4 名按名次順序由運

(24)

動隊依自行選擇 A1-A4 的位置),而預賽 3 到 6 名的球隊則按照名次的順序,由 球隊依次選定下圖 5-8 空格之位置,之後,再進行主客場制 5 戰 3 勝交叉淘汰賽 (預賽名次在前的球隊多安排 1 個主場)。取得獲勝場次之後則不再比賽,4 分之 1 決賽和半決賽的負隊不再進行比賽(下頁圖 5-8)。預賽 10-13 名的球隊(第 9 名 球隊不再比賽)進行雙循環主客場比賽,決出名次。

1/4決賽 (3戰2勝制)

半決賽 (5戰3勝制)

冠、亞軍決賽 (5戰3勝制) 1

8

7

2 半決賽

(5戰3勝制)

1/4 (3戰2勝制)

圖 5-8 中國大陸職業籃球甲 A 聯賽決賽對戰圖 二、決定名次辦法:

(一)按 2000 年《籃球規則》中有關名次排列執行。

(二)決賽的勝隊為本次比賽第一名,負隊為第二名。半決賽的兩個負隊中,預賽 名次列前的隊伍為第 3 名,列後的隊伍為第 4 名。4 分之 1 決賽的負隊(即 5、

6、7、8 名隊),預賽名次列前的隊名次列前。

(三)預賽第 9 名為聯賽第 9 名。10-13 名隊的名次是將決賽階段成績(雙循環)和預 賽階段該四隊的相互間的成績(雙循環)相加,排出名次。

三、競賽規則:

(一)採用中國大陸籃球協會審定的《2000 年籃球規則》,並執行國際籃球總會規 則修改的最新解釋(另行通知)。

(二)採用 4*12 分鐘的比賽方式,其中第 1、2 節和第 3、4 節中間休息 2 分鐘,

第 2、3 節中間休間 10 分鐘。

(三)暫停規定:前 3 節每節各隊可准許 1 次暫停,第 4 節允許 2 次暫停,每一次 決勝期准許 1 次暫停。

(四)第 2 節比賽由客隊擲底線球開始比賽,第 4 節比賽由主隊擲底線球開始比 賽。中籃後的暫停由中線擲球開始比賽。

(五)比賽用球:採用中國大陸籃球協會指定並提供的比賽用球。

四、降級辦法:

獲本次聯賽第 12、13 名的隊伍(如不含新浪隊)或本次比賽的第 11、12、13 名隊伍(如含新浪隊)降為甲 B 球隊,參加出 2002 年甲 B 聯賽。

數據

表 5-4  歷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前三名名次表  屆次  時間  地點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備註  1 1950  阿根廷  阿根廷  美  國  巴  西  中國大陸未參加  2 1954  巴  西  美  國  巴  西  菲律賓 同上  3 1958  智  利  巴  西  美  國  智  利  同上  4 1963  巴  西  巴  西  南斯拉夫 蘇  聯  同上  5 1967  烏拉圭  蘇  聯  南斯拉夫 巴  西  同上  6 1970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 巴  西
表 5-6  歷屆亞洲男子籃球錦標賽前三名名次表  名                            次  屆    次  時    間  地    點  冠    軍  亞    軍  季    軍  1 1960  馬尼拉  菲律賓  中    華  日    本  2 1963 台  北  菲律賓  中    華  南    韓  3 1965  吉隆坡  日    本  菲律賓  南    韓  4 1967 漢  城  菲律賓  南    韓  日    本  5 1969 曼  谷  南
表 5-10  不同類型運動管理體制特點比較表  管理體制類型  主要特點  易產生的缺點  政府管理型  1、能夠直接集中體現國家意志。 2、有利於整合一切社會力量,促 進政府總體體育政策目標的實 現。  3、有利於體育公共服務事業的推 動。  1、易於造成行事壟斷。  2、阻塞社會團體參與體育管理的管道。 3、易陷入大量的事務性工作 , 削 弱 宏 觀 管 理 職能。  4、效率低下,造成管理資 源的浪費。  準行政機構管理型 1、能夠充分體現政府意志。  2、採用公司化的管理方式,工作 效率較高。
表 5-15  中國大陸籃球運動俱樂部經營方式統計表  經營方式  頻率  百分比(%)  出售門票  11 52.4  出售電視轉播權  2 9.5  出售廣告  11 52.4  製造、銷售自已品牌的產品 0 0  發展會員  0 0  資料來源:同表 5-13,頁 3。  如從表 5-16 參加 1998~1999 年球季的 CBA 聯賽男子籃球甲 A 聯賽的各家 籃球俱樂部的經濟收入可以發現,大部分的籃球俱樂部經濟收入仍以門票收入和 主場承辦費為主,而在廣告收入和電視轉播權的比例上仍屬低落,而職業運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五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五名..

(執三世有可言說故) 二雪山 (居處) 三犢子 (人姓) 四法勝 (人名) 五賢 (人名) 六一切所貴 (人所重貴) 七 芿 (而證反山名也) 八大不可棄 (人名) 九法護 (人名) 十迦葉毗

  從此第三。別明六界。論云。地水火風。四界已說。空識二界。未說其相。為即 虛空名為空界。為一切識。為識界耶 (問也) 。不爾 (答也)

從此第三。別明六界。論云。地水火風。四界已說。空識二界。未 說其相。為即虛空名為空界。為一切識。為識界耶 (問也) 。不爾 (答 也)

第一本書是剛才提到的 1990 年的名著。 之後的四本都是最近十年出現的著作。 前三本的書名 中都有 Hardy 不等式或是 Hardy-type 不等式。 第四本書名中沒有提到 Hardy 不等式,

第一條 工程案名稱:金門就業中心新建辦公廳舍招牌案 第二條 工程案地點:金門縣金寧鄉伯玉路二段 55號 第三條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三十日 教育部台(84)參字第○四二七六三號令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九日 教育部台(86)參字第八六○一七四一七號令修正發布第二條、第三條條文

平江府報恩光孝禪寺 (臣) 僧  (正受)  編 南嶽第十五世 (臨濟十一世楊岐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