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退轉法輪經》CBETA 電子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不退轉法輪經》CBETA 電子版"

Copied!
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不退轉法輪經》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2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09, No. 0267

No. 267 [Nos. 266, 268]

不退轉法輪經卷第一

僧祐錄云安公涼土異經在北涼錄第二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諸菩 薩摩訶薩眾無量無邊阿僧祇數。爾時世尊於中夜後入廣大光明照三昧。是時文殊師利 法王子。於中夜後入大光明照三昧。彌勒菩薩。於中夜後亦入遍炬三昧。是時世尊從 三昧起。與舍利弗於中夜後共出其房。到文殊師利法王子所住之處。時尊者舍利弗。

見文殊師利法王子房及世尊房左右。皆悉滿中池水。其池水中亦有無量種種蓮華遍布 水上。而諸蓮華各放光明。普照祇洹及舍衛國。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皆悉照明。大聞法 音遍於十方一切世界。其中菩薩互共諮請發問論議。時尊者舍利弗既入室已。見文殊 師利寂然禪定在前而立。尊者舍利弗。即便彈指謦咳出聲。爾時世尊及舍利弗等。見 文殊師利法王子神通變化。各見其身在大海中。是時舍利弗。在文殊師利室中不能得 出。欲踊虛空亦不能去。而不自知從何處來。況復能以神通而去。是時尊者舍利弗。

結加趺坐。忽然而見文殊師利在其目前正身端坐。文殊師利神通力故。不離本處令舍 利弗見。文殊師利。過恒河沙有世界。名阿鞞跋致論議音聲。彼中有佛。號善住光華 開敷。現在於世。有無量億千菩薩圍遶。見彼佛身於諸毛孔皆出蓮華。其一一華光明 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華有千葉。皆以紺瑠璃為莖。馬瑙為鬚。眾寶為臺。其華臺上。

見諸菩薩結加趺坐。彼諸菩薩。皆住阿鞞跋致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陀羅尼 門成就大忍。以三十二相而自莊嚴。身色如真金微妙第一。爾時善住光華開敷佛。臍 中出大蓮華。其色眾多華葉無量。亦以紺琉璃為莖。金剛為葉。因陀琉璃為鬚。龍堅 旃檀王為臺。世間塵水所不能染。舍利弗。見此華臺空無所有。文殊師利入中而坐。

與蓮華臺俱上至有頂。文殊師利遶佛三匝。一心合掌頂禮佛足。於蓮華臺中結加趺坐 正念向佛。是時善住光華開敷如來問文殊師利言。汝從何方而來到此。文殊師利白佛 言。世尊。我從娑婆世界故到此土。彼佛國中有二菩薩。一名善音。二名善聲。是二 菩薩摩訶薩。皆已住阿鞞跋致地。決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俱從蓮華臺中而出

。更整衣服右膝著地。一心合掌各白佛言。世尊。娑婆世界去此幾何。爾時善住光華 開敷佛答二菩薩言。娑婆世界。去此佛剎恒河沙世界之外。文殊師利從彼而來。是時 善音善聲菩薩俱白佛言。世尊。於彼世界。佛號何等。今欲知之。爾時善住光華開敷 佛。即便答言。娑婆世界。有佛如來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號釋迦牟尼。今

(2)

現在世。是二菩薩復更問言。釋迦牟尼佛為說何法。彼佛答言。說三乘法。而彼菩薩 復白佛言。云何名為三乘。佛言。所謂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釋迦牟尼佛常作如是說 三乘法。時彼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佛說法何故不同。佛言。一切諸佛有所說法悉 皆同等。彼諸菩薩復白佛言。云何同等。佛言。不退法輪。一切諸佛皆悉等說。時彼 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以故。釋迦牟尼佛說三乘法。佛言。娑婆世界眾生心多下劣

。若說一乘則不能解。是故釋迦牟尼佛。以善方便為諸眾生出五濁世。分別說三引導 眾生令入一乘。時二菩薩白佛言。世尊。釋迦牟尼佛說法為最甚難。佛言。釋迦牟尼 佛說法實為甚難。善音善聲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快得善利。不生如是下劣惡 國。爾時佛答二菩薩言。莫作是語。當疾捨離。善音善聲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以何 因緣令捨是語。彼惡世中說此法難。以是故。我等今者不生喜樂。佛言。於此世界二 十億那由他劫修諸善根。不如娑婆世界於一食頃。與諸般若波羅蜜相應。令一眾生歸 依三寶受持五戒。遠離聲聞辟支佛心。使發無上菩提道意甚難。於彼二十億那由他者

。況復有能勸人出家讚歎功德。廣為說法令出三界。作如是教逮得己利。修集善法入 諸禪定。何以故。此諸眾生。多為煩惱之所濁亂。是二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於 彼世界。諸眾生等。多為煩惱而濁亂耶。佛言。若我盡壽更為汝等。說娑婆世界眾生 濁亂。貪欲瞋恚愚癡。無量諸惡不善諸法。猶不可盡。惟佛能知業報善惡。爾時善音 善聲彼菩薩等。俱共歎言。是真釋迦牟尼佛。是真釋師子。是真釋仙。作如是等三種 讚歎。善哉說法。善知心念。亦為廣說諸不善法貪欲瞋恚愚癡邪見無量諸惡。巧說善 趣及向聲聞辟支佛道。皆歸於佛。成就佛智第一清淨。發菩提心。隨順解脫。入佛智 慧。為諸眾生。成熟善根。心無所染。彼諸菩薩。皆悉共取七寶蓮華若干種色。有百 千萬億葉。如金剛寶藏。天紺琉璃為鬚。龍堅栴檀為臺。眾寶為莖。不著塵水。眼識 所知。其華微妙。於虛空中而自迴轉。不可執持。猶如影幻從業報生。亦從解脫諸三 昧生。於虛空中取已。遙散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上。持諸華鬘華蓋悉是眾寶。亦有寶 雲寶蓋及雜綵繒蓋末香塗香無量種色。供養釋迦牟尼佛已。五體投地向佛作禮。皆作 是言。南無釋迦牟尼佛。此娑婆世界菩薩摩訶薩。莊嚴大乘。精進無懈。修諸功德。

悉能護持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一切正法。為欲拔濟苦惱眾生。作大照明住於一乘。我等 欲往見釋迦牟尼佛。及娑婆世界諸大菩薩摩訶薩眾。以大莊嚴而自莊嚴。為紹佛種使 不斷絕。善住光華開敷如來。聞諸菩薩作是語已。觀察其心。復重為說諸佛功德。示 教利喜。告諸菩薩言。汝當隨學釋迦牟尼佛本所行道。於一切眾生發大慈心生利益心

。於諸深法莫生驚怖及諸誹謗。而起無相具足善根不求果報。如是菩薩摩訶薩。皆悉 當往釋迦牟尼佛國。以本願力俱生於彼。護持正法隨順諸佛本所修學。汝可往見。彼 二菩薩作如是言。我當乘佛神力。及過去未來諸佛之力而詣於彼。善住光華開敷如來 告善音善聲菩薩等。汝今當共文殊師利詣娑婆世界。亦語文殊師利。與二菩薩俱共到 彼。時二菩薩語文殊師利言。我等欲見釋迦牟尼佛及諸菩薩一切大眾。當依汝神力得 見彼佛。文殊師利語二菩薩言。善男子。汝等應當先禮彼佛。亦應親近供養恭敬無數

(3)

諸佛。悉為利益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為欲增長佛菩提故。亦為成就佛智慧故。彼二菩 薩即如其教作如是言。我等亦當隨逐供養諸佛如來。親近禮拜尊重讚歎。當學文殊師 利。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爾時文殊師利。便禮善住光華開敷如來。遶佛三匝恭敬尊重

。與諸菩薩并舍利弗俱詣於彼到已聽法。受佛教勅諦觀如來。散華供養末香塗香繒蓋 幢旛清淨第一。悉為過去諸佛神力之所護持。念慧堅固。悉遍供養佛法僧寶。為一切 眾生得解脫故。如大力士屈伸臂頃。於彼東方恒河沙佛前忽然而見。於諸佛所。即便 勸請廣說清淨不退轉法輪。是諸佛國無有女人。亦無二乘聲聞辟支佛名。亦如善住光 華開敷佛國等無有異。諸世界中純大菩薩以為莊嚴。是諸菩薩毛孔臍中皆出蓮華。蓮 華臺中皆有菩薩。一一蓮華臺上皆有文殊師利。悉作如是神通變化。供養諸佛。南西 北方四維上下。乃至十方世界。悉有文殊師利。說不退轉法輪。皆有二菩薩。從華臺 中而出問佛。彼娑婆世界云何名為說三乘法。皆悉欲隨文殊師利。見釋迦牟尼佛。爾 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於十方世界。安慰諸菩薩等。我當共汝俱往至彼娑婆世界。到閻 浮提。天將欲明。是時阿難。天既未曉。門籥孔中而見光明。即起出外。便見大光遍 照祇洹。淨水澄潔湛然盈滿。淵明鏡徹無諸塵垢。林樹精舍悉皆不現。阿難見已。即 作是言。今何因緣忽有是相。尋念此瑞必說大法。爾時阿難入其水中。足不沈沒水不 著身。心意歡喜。即往佛所遶佛住處。有十千蓮華聞大音樂。見諸蓮華皆出光明。其 光遍照祇洹精舍。及舍衛國閻浮提內。三千大千世界。悉皆大明如晝光照。阿難踊躍 發大歡喜。右膝著地恭敬合掌一心向佛。爾時明相便已顯現。日欲出時見十千蓮華。

中有一蓮華。於祇洹林最勝特出。尊者阿難發心念言。今日世尊必應說法。我當敷座 以待如來。見有如是說法相故。即便為佛敷師子座。於一瞬頃剎那中間佛坐已定。爾 時大地六種震動。乃至十方恒沙世界。亦復如是六返震動。三千大千世界遍布天華。

拘物頭華。分陀利華。優鉢羅華。諸果華樹自然而出。時諸比丘皆悉欲出。見其大水 而心驚怖。都不敢出。見祇洹林僧房。池水悉已盈滿清淨無垢。一切樹木及諸僧房。

堂舍園苑亦皆不現。惟見光明無不遍照。諸比丘等俱作是言。今此瑞相必說大法。爾 時世尊從禪定起安詳而坐。十方世界一切諸佛。放大光明若干寶網。百千萬億無數種 色。眼識所識不可執捉。文殊師利共十方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大菩薩等。為欲利益無量 眾生。於一一諸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皆悉禮拜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與如 是等諸菩薩摩訶薩俱。神通變化不可思議。欲令眾生使信佛法教化利益。隨其所應皆 得聞見。方便為說悉令解悟。爾時文殊師利知釋迦牟尼佛坐已。一切大地六返震動。

有諸菩薩從地踊出。一阿僧祇百阿僧祇。乃至百千萬億那由他數阿僧祇等悉來集會。

俱共遶佛至百千匝。復持無數蓮華若干種色。其葉無量不可思議而散佛上。能令眾生 一心專念發趣勝慧。所散之華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龍堅旃檀種種諸香。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智慧方便神通波羅蜜。皆是無想助道之香。并諸旃檀眾雜妙香。悉為十方諸佛神 通之所護持。以用供養釋迦牟尼佛。爾時文殊師利為欲供養諸如來故。與眾菩薩莊嚴 妙塔。持諸摩尼八楞寶珠。及眾寶樹繒蓋幢幡。以雜寶網羅覆其上。亦以摩尼造作僧

(4)

房。門屏戶牖種種嚴飾。池泉流渠及諸大河。優鉢羅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眾寶 蓮華而覆水上。八功德水亦常盈滿。異類眾鳥皆悉遊集。諸天寶樹隨念皆現。救度眾 生使得解脫。為修佛智發菩提心。皆是文殊師利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乘佛神力及誓願 力。亦是釋迦牟尼佛本行願力。文殊師利作是變化。為欲成就調伏眾生。心不思議見 不思議。發大莊嚴入聖境界。爾時文殊師利并諸菩薩摩訶薩眾。莊嚴一切如意華樹至 於佛前。是諸菩薩若欲坐時。文殊師利先現其相。於剎那頃。無相蓮華從毛孔出。莖 若干種無量百千雜色。其葉無數不可思議。金剛寶藏以為光網。天紺琉璃以為其鬚。

龍堅栴檀以為其臺。有諸菩薩而在其中結加趺坐。爾時釋迦牟尼佛放臍中光。普照六 道幽闇之處。億千種光皆如阿提目多伽色。種種無數光明細軟。如蓮華藏清淨香潔。

周遍十方通達無礙。蓮華臺中出妙樓閣。佛所護持與法界等。如寂滅樂解脫之色。空 無相無願無作無為無生無滅。與三世等。悉入空界過於眼境。文殊師利。在樓閣上正 身端坐。心不動搖念佛境界。自證空法得金剛三昧。善學釋迦牟尼佛法。決定成就無 緣三昧。深入佛慧。文殊師利并諸菩薩摩訶薩。於十方世界作佛事已。心樂正法常勤 修集。亦於過去諸佛法中。久種善根。皆是文殊師利之所攝持。志行菩提心無退沒。

猶如師子處無畏座。佛告阿難。汝語祇洹諸比丘眾。及舍衛國諸比丘尼。如來世尊。

今欲說法。令舍衛國優婆塞優婆夷等。信樂三寶善根純熟。悉皆來集一時聽法。爾時 尊者阿難。從其僧房及經行處。皆即告言。佛欲說法。時有比丘已來集者。復有比丘 住在房中。各言已見說法光相。而我等輩不能得往。阿難復問。何故不來。諸比丘言

。今見祇洹大水盈滿無諸樹木。惟見光明未敢便去。爾時阿難即往佛所。白言。世尊

。諸比丘不能得來。何以故。見祇洹中大水悉滿清淨無垢。亦復不見精舍樹木。以是 義故皆不得來。佛告阿難。彼諸比丘。於無水中而生水想。無色中生於色想。無受想 行識中生受想行識想。無聲聞辟支佛作聲聞辟支佛想。阿難。汝今更往喚諸比丘。從 其僧房及經行處悉來聽法。爾時阿難即承佛教到舍衛國。勅諸比丘并比丘尼優婆塞優 婆夷等。世尊今者為欲說法。令使我喚。宜速往聽。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 悉來集至於佛前。佛告目連。汝今當從三千大千世界諸菩薩摩訶薩等發大莊嚴。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趣大乘。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 人等。亦皆集會而來聽法。所未聞者皆悉得聞。天人阿脩羅皆來聽法。已於過去無量 諸佛宿殖善根發趣大乘。求大乘者成最勝乘。亦名清淨第一之乘。菩薩摩訶薩發大莊 嚴而自莊嚴。修此乘者。普告令知悉來集會。目連白佛言。唯然世尊。如壯力士屈伸 臂頃。遍至三千大千世界。於諸菩薩大莊嚴所。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 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以佛神力及誓願力皆悉聞知。即還 佛所。白言。世尊。我悉告已。爾時四眾一切雲集。縱廣千由旬。高五千由旬。滿中 天人心樂聞法。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四眾已集。是時諸天遍滿虛空。皆悉合掌而 白佛言。今此大眾皆悉驚懼。如來威德不敢輒坐。惟願世尊。賜聽令坐。爾時如來。

即現瑞相。於剎那頃。有閻浮提金蓮華百千萬億葉。從地踊出。光色照耀猶如火藏。

(5)

以天琉璃為鬚。赤真珠為臺。七寶為莖。一切大眾。皆各自知坐如來前。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皆面向佛瞻 仰世尊。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最為上首。諸菩薩摩訶薩。皆以三十二相而自嚴身。色如 真金。勇猛精進威德熾盛。爾時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等。皆從華臺起合掌向佛。勸 請世尊一心念佛。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四眾皆集寂然已定。一切諸天遍滿虛 空。惟願世尊。廣說清淨不退法輪。是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無量百千諸天。

有信行法行者并諸八輩。有須陀洹想。斯陀含想。阿那含想。阿羅漢想。聲聞想。辟 支佛想。佛想。各作是想。願佛演說安慰其心。何因緣故。說信行法行乃至八輩須陀 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何以故。作如是說。世尊默然。爾時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 尊。我於夜後分天欲明時。從坐而起出其住處。即向文殊師利房。到已前入其舍。見 如來室。有十千蓮華周匝踊出。天鼓自鳴聞歌詠聲。見祇洹林及舍衛國三千大千世界 光明普照。今何因緣而現此瑞。舍利弗作是語已。佛即告言。為說法故先現斯瑞。是 時文殊師利請問如來。為說何法先現此瑞。爾時阿難復白佛言。世尊。我於夜後天欲 明時。於戶牖中光從而入。見已即從坐起便出其房。見祇洹林滿中淨水無垢無濁。不 見樹木精舍僧房惟見大光。何因何緣先現此瑞。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如來為說清淨法 輪。亦是文殊師利神力勸請瑞相。爾時世尊為文殊師利。即說偈言

 此乘清淨  成得佛智  文殊妙辯   發問斯義  一乘無垢  得佛上智   文殊為顯  故作斯問  乘無分別   離諸戲論  文殊為顯  故作斯問   本無有來  亦復無去  猶如涅槃   文殊所問  實無得果  亦無所說   但以方便  引導眾生  遠離音聲   聲即一相  文殊為顯  故作斯問   尋聲求聲  無聲可取  聲名字空   文殊所問  是聲如風  無所依止   聲即解脫  文殊所問  阿難諦聽   文殊所問  方便菩提  皆無所有   佛及菩提  有聲無實  亦無方所   諸法皆然  菩提無色  因緣無生   無有去來  是諸佛說  無為無相   如空無見  菩提無說  文殊所問   去來今佛  一切皆然  智無方所   無聞無見  性相如是  顯現法界 

(6)

 但以假名  開示真實  修清淨施   持戒無缺  忍辱堅固  志求菩提   精進無懈  修禪攝意  智慧清淨   以求菩提  佛善方便  度諸神通   無依眾生  為說菩提  分別三乘   四果差別  以如實智  隨應救世   現五濁剎  為諸下劣  於一乘道   驚疑不信  故說四果  開示羅漢   從聲聞門  入佛教門  說數無數   因緣差別  現見四諦  證諸法相   聲聞羅漢  緣覺辟支  同得無生   是為菩薩  行空無相  無願三昧   入解脫門  安住涅槃  去來今際   心無所著  能開十方  無生無為   如是深法  阿難文殊  方便發問   無相慧力  乘一乘道  知法無相   是故問佛  今說諸果  三世平等   知空無相  諸聲寂滅  無佛菩提   無數恒沙  諸佛世界  來求菩提   文殊召集  聞彼諸佛  菩薩所行   欲說三乘  集娑婆界  文殊發問   為決疑惑  乘果分別  請說菩提   以佛神力  及誓願力  故說三乘   度苦眾生  令勤修習  文殊聲辯   願救世說  菩薩所行  億千諸天   供養救世  生果想者  安慰彼疑   如是比丘  及比丘尼  清信男女   作最勝相  文殊所問  為慰疑惑   是諸菩薩  為法故來 

不退轉法輪經信行品第二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阿難白佛言。如來今為文殊師利轉不退法輪作如是問。佛言

。如是如是。阿難復白佛言。世尊。如來今轉不退法輪耶。佛言。如是如是。阿難。

如來實轉不退轉法輪。阿難復白佛言。如來云何方便。說於信行法行如是八輩。須陀 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聲聞。辟支佛。是諸人等。如來皆為顯示菩薩法耶。何故 復言。為下劣眾生出五濁世。不解大乘。如來自在成就方便。見諸眾生大心者少多懷

(7)

下劣。是故世尊。知其根性開示佛法方便濟度。以無量善法教化眾生。令滅諸苦得盡 生死。離諸衰惱令住正證無為涅槃。乃至使得一切種智。爾時世尊告阿難言。菩薩摩 訶薩。為無量無邊眾生。令生信解佛之知見。及無數諸佛所知之法。無色乃至受想行 識。無染無著是名信行。復次阿難。菩薩摩訶薩能信如來一切法空作如是解。亦復名 為菩薩信行。菩薩摩訶薩信佛智慧心生欣樂。云何智慧。都不見法。以不見故名為信 行。復次阿難。菩薩摩訶薩不染五欲不捨信心。是名菩薩信行。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

。以不思議法施諸眾生猶如如相。能信如是不思議法施者。是名菩薩信行。菩薩摩訶 薩以歡喜故。能捨己身而不厭足。於一切處不生嫉恚。所作之施皆悉迴向。作是迴向 已而亦不取菩提之想。以不壞故。是名菩薩信行。復次阿難。菩薩摩訶薩以清淨信正 念向佛。心無垢穢亦信無垢。諸法平等。無有眾生壽命我人。無陰界入。亦自不著壽 命處所。是名信行解脫。教化眾生令信佛法。以調伏心迴向菩提。亦不見心相。能知 六界陰入平等悉同法界。以無分別故。則知法界無有異相。是名信施。一切無常。一 切行苦。一切行空。一切行無我。於是法中得智慧力。信施信聖戒不戲論戒。得禪定 力信寂滅界。是名信施菩薩。雖教化眾生常信寂滅。然不取於眾生之相。觀諸眾生同 於寂滅。善知一切眾生無相。悉同法界非見非不見。何以故。法界即是一切眾生心界

。是名菩薩摩訶薩信行。復次阿難。菩薩摩訶薩。觀一切眾生無有真實。無住無滅性 相本空。是故不見一切眾生無依止處。觀一切眾生同涅槃界。何以故。一切眾生悉入 空界。菩薩能令如是無量眾生皆生信解。是名菩薩摩訶薩信行。爾時世尊。欲重宣此 義。而說偈言

 多信眾生  見無數佛  不著色相   是名信行  信一切法  開示空相   成就解脫  是名信行  常信正法   欣樂求佛  何時當得  不思議智   觀察五欲  無可信者  逮得信力   是名信行  如是之信  最為善哉   當修法施  供養大仙  不思議施   故得信辯  無下劣想  是名信行   悉捨一切  所愛之身  而無捨想   是名信行  能施一切  不懷嫉妬   捨菩提想  是名信行  信心清淨   無諸濁穢  亦無壽命  是名信行   雖修行施  不求果報  得深信力   是名信行  棄捨六入  不念果報   善解六界  是名信行  己自調伏 

(8)

 亦調伏他  令信佛法  是名信行   得是信已  迴向菩提  而無心相   是名信行  知於六界  悉同法界   雖說法界  不得界相  諸行無常   苦空非我  亦不取著  是名信行   能信聖戒  無諸戲論  成就禪定   是名信行  信諸眾生  同寂滅相   知無相已  是名信行  不著眾生   同入法界  是眾生界  即不思議   以信生信  是名為信  菩薩無畏   是名信行  眾生決定  無所有想   體性如空  無處無證  眾生涅槃   是二俱空  於彼生信  是名信行   菩薩無畏  信諸眾生  不取名字   從信而生  能如是信  常念不失   阿難憶持  顯示分別  如是諸法   無量無數  佛所證覺  菩薩顯現 

  復次阿難。如來多陀阿伽度。如是深義具足信力則為廣說。是名菩薩摩訶薩信行

。爾時世尊。見諸眾生信力堅固。復重頌曰

 一切聞者  心皆歡喜  是諸佛子   所說功德  菩薩顯現  不可思議   諸佛菩提  不信者信  不染假名   亦無心數  不著十方  名最勝信   菩薩顯說  常修信法  不取於空   顯示寂滅  救世所說  如是解脫   色相亦然  如說修行  菩薩顯說   智者能信  佛不思議  無量憶念   菩薩所信  虛空無邊  佛智無量   號名丈夫  志求無著  不為貪欲   造作不善  而捨樂法  是名菩薩   能行法施  菩薩之信  善誓所印   法施不思議  信施而飲食 

 摩尼金象馬  車乘奴婢等   妻子諸男女  捨所有國土 

(9)

 手足支節等  頭目及髓腦   眼耳與鼻口  菩薩之勝信   捨身無染著  亦不念行施   我本修法施  以求於佛智   捨身無染著  一切施歡喜   恒與善知識  棄捨危脆身   於諸眾生中  信心常清淨   聞法信諸佛  是名為菩薩   知眼耳鼻舌  身根皆無常   不堅如聚沫  深信而捨身   為無依眾生  建立於四攝   慈心於一切  信佛無量智   見造惡眾生  為發無上心   深信於菩提  不取諸心相   眾生不求道  愚惑於六界   謂一切真實  無界說界相   見流轉眾生  愚癡著諸邊   菩薩信我無  諸行皆無常   見諸破戒者  信戒不思議   淨戒立禪定  菩薩住攝心   若見懈怠者  求佛精進力   調伏諸三昧  總持正法智   愚癡著壽命  觀陰無壽者   眾生性寂滅  諸法相亦然   信陰無來去  善惡業不斷   因淨不淨業  不離於生死   眾生同法界  法界即生死   是名不思議  菩薩無畏信   勝信不思議  精勤修法智   不為於少智  名為淨信說   同信諸眾生  常住無所有   於空無有著  一切法不住   眾生空亦空  同於涅槃界   說法常無相  令眾生信解   一切法性空  平等觀眾生 

(10)

 三有中勝智  得如是信持   亦名最上信  好樂無畏法   佛法中智人  自信勸他信   如是展轉教  增長諸功德   淨心無染著  利益之福田   欣樂調伏施  淨戒及忍辱   精進禪定等  智慧為開導   方便現淨智  令眾得勝樂   命終離惡趣  菩薩智最勝   神通化眾生  世界六種動   光明悉普照  菩薩之妙智   無相師子吼  東西南北等   四維及上下  皆出於法音   誓於佛不疑  教他亦令然   以是因緣故  顯現無量相   住於此智者  惟佛能證智◎ 

不退轉法輪經卷第一

  癸卯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彫造

(11)

不退轉法輪經卷第二

僧祐錄云安公涼土異經在北涼錄第二譯

◎信行品之餘

  阿難。是名如來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為諸菩薩如是方便演說信行

  阿難言。云何如來復為諸菩薩說於法行。佛語阿難。汝今當知。菩薩摩訶薩不住 佛法而能顯示不離法界究竟不思議界。受持諸法心無下劣。雖說諸法。而於法相無所 取著。無念無住。總持諸法如實相性。不取於法不捨非法。非樂於法非不樂法。雖能 如是而離諸法相。以善調伏心常安樂。善說諸法而無擾亂。於諸法相不離於身亦不住 身。是身前際等法界。如虛空無來無去。同真際如如相。是佛所說菩薩證知清淨無垢

。觀一切法空無見無取。何以故。無故離故不著故不見諸法。無所執持無有諍論。顯 現法界無言無說。體性本空心行處滅。是心不可得。亦不可思議。但示寂滅無緣境界

。護持諸法。無所依止。何以故。一切法無體無相故。是菩薩法一相無相。不可稱譽 無果說法。若為他說法相名字一切章句。皆已自證。成就此法名為種性菩薩摩訶薩。

得是種性已。於諸法中。無來無去。無取無捨。持一切法。無動無壞。以不壞故。是 名法行。成就法故。便見一切諸法無相。得法利故。亦名法行。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法無退轉  諸佛亦爾  若能持者   是名法行  顯示佛法  無形無相   甚深無染  是名法行  不離諸界   即不思議  到於法界  是名法行   護持諸智  如佛顯示  心無瑕穢   是名法行  轉不退輪  名為無相   而不取著  是名法行  無取無住   受持法智  如是持者  是名法行   心常好樂  求法無厭  遠離懈怠   是名法行  聞法受持  無漏無依   善住安樂  是名法行  若說法者   不念不著  無相受持  是名法行   善身善住  住無處所  是身非身   名知身相  無前後際  等於法性   無去無來  名知身相  亦如諸佛   顯示菩薩  得是法已  是名法行   空界性相  一切無著  能如是持   是名法行  又於諸法  空無所見   若無所見  則無障礙  顯示無相 

(12)

 無有諍論  無言無說  亦無所有   離諸心相  而無所得  若心無得   名不思議  無來無去  非不顯現   無緣無說  名不思議  若持是法   不可依止  名無所有  是名持法   如是法者  菩薩所說  無合無散   顯示無作  名為行處  是種性處   得如是利  名為行處  從是種性   無可譏呵  得如是界  是名持法   見法無減  雖行無去  來而不來   不見有法  若來若去  諸法亦爾   如是持法  亦無動搖  不增不減   是無作法  若無增減  是名持法   法相如如  無緣無說  得此法者   是名持法  是故阿難  顯示菩薩   得深法利  是名持法  是故阿難   顯示持法  為不信者  而說是法   如是分別  為菩薩說  皆以方便   開示佛法 

  如是阿難。如來正覺。為諸菩薩摩訶薩說斯方便顯示持法

  佛告阿難。云何如來。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八正道法。云何菩薩摩訶薩。離於八邪 向八解脫。出過凡夫。修八正道。而無到處。遠離諸邊。住於中道。越凡夫地。安住 菩提。亦不住菩提相。離諸邪見。修於正見。不取身相。亦復不住菩提之相。佛身無 為。離於諸數。修佛相者。則得眾生一相無相。出離眾生生死陰界。安住無為畢竟空 舍。見一切法無生無住。何以故。諸法性相皆無住故。遠離世間及出世間。住寂滅處

。不染世間。不著出世間。若法非法。有為無為。皆悉遠離。捨於斷常。住平等相。

知過去未來現在心數無有異相。亦不得菩提心相。何以故。一切諸心皆平等故。身相 亦爾。是故不為毒火刀箭之所傷害。何以故。已離一切煩惱毒故。常生淨國離諸惡趣

。雖住諸趣而證菩提。常住安隱亦無依止。以如是義。一切刀兵不能加害。何以故。

見寂滅菩提空無住處。以無住故一切毒箭皆不能害。是名無縛。乘於疾乘亦不住乘。

是名無縛。何以故。無所得故。是故刀箭不害其身。知諸法空求不可得。一切毒害所 不能侵。何以故。行普之慈遍覆一切故。行菩提慈不得諸眾生故。行空之慈諸法寂滅 故。行無熱慈遠離諸煩惱故。行如是慈能令刀兵皆不害身。欲色無色界亦悉平等。知 一切界一切法性同於菩提等無異相。若能如是心無思慮。亦無調戲寂滅清淨。菩薩摩 訶薩。知一切法如呼聲響。離一切相。盡同法界。無歸無趣。善解一切音聲語言。無

(13)

示無說離音聲相。不自高己離於我想。過於一切言說音聲而無過相。是故悉知一切法 寂滅。亦不得一切法相。出過諸法心無所歸。於諸言音亦不染著。爾時世尊。而說偈 言

 離於八邪  而修八正  九次八解   是名八輩  出過凡夫  不住菩提   法中之雄  是名八輩  出過凡夫   不住菩提  離菩提相  是名八輩   捨諸邪見  修行正見  既到道已   是名八輩  過諸身相  不住菩提   離證佛身  是名八輩  離眾生想   常修佛想  度禪定想  是名八輩   離眾生窟  入涅槃城  諸法無住   是名八輩  出於世間  開示聖道   會寂滅界  是名八輩  離諸世間   說佛法相  心無所證  是名八輩   無有有際  亦無無際  遠離有無   是名八輩  寂滅無為  捨於斷常   深入平等  是名八輩  不取過去   及未來心  現在亦爾  是名八輩   說有初心  而發菩提  心相自空   何名菩提  無到無出  亦無菩提   毒火刀箭  所不能害  斷於諸趣   永離依止  無來無去  而無所害   無向菩提  顯說音聲  自證如實   不由他教  不得是趣  及諸非趣   聲念念滅  大乘速顯  常說安隱   第一空法  若能速證  是名無縛   疾乘是法  菩薩所記  心無棄捨   是名無縛  刀兵惡趣  所不侵逼   身得無畏  毒不能害  菩薩行慈   普遍一切  離於諍訟  是名無縛   不取身相  善分別身  到菩提道   棄捨惡趣  除其愚癡  神通自在   得明菩提  是名八輩  知欲色界 

(14)

 及與無色  三界同相  是名八輩   諸界平等  離惱菩提  妄想無智   所不能染  出一切相  無所譏嫌   若有所說  皆趣法界  說無所趣   同於法界  心住法忍  是名八輩   若欲修行  住寂滅法  不自稱己   而為他說  出過聲相  度無聲相   不著音聲  是名八輩  因聲解脫   知法無相  亦無住處  無趣無出   阿難當知  如是八輩  於諸說中   最為第一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今當知。如來等正覺為諸菩薩摩訶薩方便說示如是八輩   阿難言。云何如來世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須陀洹。佛言。須陀洹者。所為得入 聖道流。名不思議佛法。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修不見道及所修道。度一切相。流注 佛法非色非生。於一切法無著。一切法無處。一切法無緣。一切法無住。一切法無所 有。一切法不成就。菩薩摩訶薩。若到是道得堅精進堅勢力堅智堅慧不生懈怠。安住 寂滅乘如實道。救護眾生最勝無上。不取是道亦復不住。修如是道求一切法。而無所 得不沒不動。無住想無道想無世間想無佛想。悉皆平等無諸蓋障。智行境界無所罣礙

。於一切法及諸邪見住平等相。開佛知見示深法門。分別身見出過我想。是名須陀洹

。不取佛道究竟無礙。樂求佛道不著有戒。亦不取佛戒。非戒取戒。非取相戒。三結 已離不住三界。如佛所學修行聖道。離一切想不取於緣。無諸障礙入於佛道。心得寂 滅。不著壽命我人等見。諸根清淨。遠離煩惱。為修菩提而行於施。悉捨一切。救苦 眾生。使度四流令立涅槃。盡諸有相顯示無相。若見四眾不生怖畏。志求寂滅淨菩提 道。已離怖畏無有死畏。何以故。現證寂滅離諸塵垢。善住佛道知去來趣亦無去來。

而善分別眾生之想。心無戲論究竟佛道。是名菩薩摩訶薩須陀洹相

◎不退轉法輪經聲聞辟支佛品第三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說於四道  佛難思議  若有住者   不退菩提  猶如虛空  無所依止   無住無緣  離於取著  是名為道   得堅固意  乘如是乘  無上救世   不住彼此  不處中流  不著佛道   名須陀洹  一切世間  及佛餘法   究竟彼岸  名須陀洹  滅諸蓋障 

(15)

 顯示佛道  盡一切相  名須陀洹   不高己身  而起佛法  開示知見   入於佛慧  先起我想  顛倒眾惡   如是知已  不著佛道  本疑於佛   為得不得  究竟無著  不取道想   不起戒取  善住佛戒  常修正勤   不取戒想  斷於三結  不著三界   行於佛道  知眾生想  雖修菩提   而不取想  心行寂滅  清淨佛道   歡喜布施  遠離顰蹙  住於正命   心無戲論  悉捨一切  濟苦眾生   得無上施  名須陀洹  斷數數生   無相無著  遠離恐怖  出世間畏   法及非法  一切皆捨  不著諸陰   名世間明  安處四眾  而無所畏   顯示寂滅  淨修佛法  無眾生想   亦非實想  是名無染  分別怖畏   離一切畏  亦無死畏  處於寂滅   離垢安隱  已過惡趣  是故不畏   善說諸道  無漏無相  菩薩之法   示須陀洹  為諸下劣  故作是說   以巧方便  顯示佛法  為放逸者   故顯此法  救世世尊  多方便說   隨其本行  而示佛道  阿難當知   是須陀洹  為小智者  說如是事   不解方便  愚癡狹劣  不識甚深   而生諍論  以百千法  示須陀洹   須陀洹者  顯菩提法 

  如是阿難。如來等正覺。為諸菩薩摩訶薩以善方便說須陀洹

  阿難言。云何名如來等正覺為菩薩摩訶薩說斯陀含。阿難當知。菩薩摩訶薩。隨 順於智。佛智不可思議。修無量因。亦不取因相及菩提智。能斷一切惑而求佛智慧。

讚歎金剛三昧出過一切諸禪定上。滅一切結煩惱暗障。悉見於佛。得一切佛法平等正 觀。以無量因求無所得。如佛證法不動眾生。亦不動於眾生之界而取法界。無量眾生

。於曠劫中多所乏少。不能成就菩提之道。引諸眾生到不退轉。志求於佛。根力覺道 禪定解脫名無色定。我今當以如是等法。開示眾生令得解悟而求佛道。欲坐道場求如

(16)

實智。通達佛眼不思議眼。為欲利益一切眾生求於佛眼。如是智慧為最為上。悉知諸 法甚深之相。而自於智無所分別。安立眾生住於諸法中。使知一切法不住。為得是法 而來集會。名斯陀含。來已見眾生界及不思議界通達無礙。不取境界亦無得無到。云 何當有成就眾生。不見成就眾生故。於一切法及眾生界。非見非不見。而知眾生。流 注法界。明了法界。同於菩提。解於法界。及眾生界。無量佛道。無得無分別。同於 道智。近無等智。離垢清淨。得無所得。證無所證。是名真智。菩薩摩訶薩求如是智 名斯陀含。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隨順此智者  是名不思議   為求佛慧故  故名斯陀含   無量因緣說  成就菩提道   修行是法故  我常往來求   不動三昧相  滅除煩惱結   是故專修習  成就而不退   亦知法非法  通達無礙相   住諸法實際  修於斯陀含   隨順佛所說  如聞而修行   為得此法故  我常往來求   法界未曾有  不動於眾生   是名斯陀含  寂滅去來相   眾生無智慧  愚癡甚苦惱   為欲安立故  而求佛智慧   根力覺道等  禪定及解脫   勤修三昧相  而求佛智慧   究竟菩提道  諸佛之所行   是名斯陀含  發行而常求   若得如是法  佛眼難思議   是名斯陀含  恒求於佛眼   如佛所應求  為救護依止   我今所求者  一切智最上   是智之所知  諸法相真實   於智無染著  是智為最上   是智之所知  諸法相真實   心常無所染  恆求如是法   利安諸眾生  一切智中上 

(17)

 是名斯陀含  往來之所求   諦觀於法界  眾生不思議   是名斯陀含  為求眾生界   知眾生界已  不著於眾生   是名斯陀含  而求無所得   若不得眾生  一切法無相   能作如是知  開導諸眾生   雖觀一切法  不見觀察相   執心無亂意  而求諸佛法   如是清淨智  遠離一切垢   不得是智相  是名為求道   開示諸眾生  菩薩所不譏   是名究竟智  為得彼故來   阿難汝當知  為說斯陀含   少智諸眾生  妄相著是非   阿難汝當知  為說斯陀含   使精勤眾生  令作如是解   常善修多聞  決定甚深法   逮得真實義  速成於菩提 

  阿難。是名如來等正覺為諸菩薩摩訶薩方便說斯陀含。阿難言。云何名如來等正 覺為諸菩薩摩訶薩說阿那含。佛告阿難。菩薩摩訶薩出過一切世間之相。究竟佛行心 無行處。雖知去來。而常不取去來之相。知一切法無依住亦不來還。何以故。不見諸 法有去無去。出過凡夫除凡夫想。不著佛想逮無住法。何以故。究竟一切寂滅法界。

亦不得佛與凡夫差別之相。遠離惡道除其貪欲。不著眾味離於四食。開示知見。不取 一切六十二見。不見有相。不著無相。悉離有無。於諸蓋障作涅槃相。無轉無不轉除 惡道垢。摧伏眾魔遠離愚癡。拔無明箭竭無明種。害無明怨照除貪瞋。斷諸結使開示 諸有。拔愛欲箭除諸憍慢。曉了陰相究竟明處。常樂佛乘不思議乘。到於一切諸法實 相。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出於淤泥。離於繫著得本願藏。亦得過去未來諸佛之藏。悉 於一切伏藏中上。亦為過去諸佛之所建立。而心平等不高不下。得如是乘。於諸眾生

。為最為勝第一無上。菩薩摩訶薩究竟佛乘。於一切法悉得無相。菩薩摩訶薩於諸法 中斷於疑網證不還果。復次阿難。菩薩摩訶薩以四弘誓攝取一切眾生。安立一切眾生

。悉入佛乘住菩提道。云何安住菩提。所謂眾生相。如實覺悟住眾生界。何以故。善 知空界不思議界離眾生想。何以故。是賢聖界即眾生界。不思議界即是空相。亦無眾 生離諸結使。猶如虛空無形相。實無所有。無染無著。知一切眾生。悉皆

平等不出不沒。究竟菩提離眾生相。猶如空界無所覺了。何以故。無法可得。如是無

(18)

得。即是一切法相及眾生相。心所覺了即非覺了。何以故。無法可得。如是無得即是 無證。是故名為得阿那含。一切眾生。一切諸法。佛法僧等。出如是相。名阿那含。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不復還來  滅凡夫法  捨世間行   名阿那含  知無去來  無住無依   無有處所  是故不來  捨於凡夫   為佛救護  更不復來  名阿那含   法無有去  亦無來相  無來無去   名阿那含  斷諸貪欲  不著四食   不退道場  名阿那含  除滅一切   六十二見  而無所去  名阿那含   離一切有  心無常相  解了如實   是故不來  涅槃寂滅  離諸煩惱   滅去來相  是故不來  斷諸惡趣   離一切垢  證於涅槃  是故不來   摧伏怨敵  諸魔軍將  超出假名   是故不來  拔無明箭  害一切愛   棄捨喜欲  是故不來  滅諸結使   開示陰相  得決定智  名阿那含   拔憂惱刺  破憍慢山  善解五陰   名阿那含  究竟照明  莊嚴佛乘   出欲淤泥  名阿那含  悉知伏藏   諸伏藏上  佛所安置  是故不來   安住最勝  佛乘無上  斷除諸結   名阿那含  以四弘誓  建立菩提   住菩提已  是故不來  知諸空界   難可思議  除滅諸想  是故不來   於諸眾生  及法界相  而無所得   是故不來  心無所取  不隨於相   安住菩提  名阿那含  眾生界空   不可思議  知如是法  是故不來   如是阿難  顯示那含  諸無礙相   安立佛法 

(19)

  阿難當知。如來等正覺。為諸菩薩摩訶薩。隨宜方便說阿那含。佛告阿難。我今 復說菩薩摩訶薩阿羅漢。滅一切行。修佛所行。捨諸有為。而能成熟一切眾生。亦斷 一切眾生苦惱。是名阿羅漢。不得眾生相。亦不得苦惱相。是名阿羅漢。滅諸取著。

住於無相。知諸法空。離一切相。悉無所有。除諸眾生一切妄想顛倒癡惑。了達空法 不可思議。是阿羅漢得不思議菩提。成就如是法故名阿羅漢。如過去諸佛所應說法。

未來現在一切諸佛亦如是說。無有戲論具足清白。演說真實菩提之法名阿羅漢。安立 眾生住菩提道。無所取著名阿羅漢。應行諸波羅蜜慈。得佛大慈滿足眾生。無相之慈 亦能安立一切眾生。如是修慈無所分別。不取眾生及以慈相名阿羅漢。為一切眾生說 法。而於諸法都無所取。若能如是名阿羅漢。分別顯示根力覺道。於諸眾生無染無著 名阿羅漢。善知一切眾生心行。發起菩提。能如是者名阿羅漢。演說一切有為諸行。

而不取著名阿羅漢。亦為諸餘一切眾生。說無著行無取行。作如是說名阿羅漢。遊諸 佛國心無去相悉到佛所。以無相智如佛而見名阿羅漢。若能如是成就佛國具足諸功德

。亦名不思議平等無垢清淨福田。空行福田。阿鞞跋致福田。第一清淨無女人相福田

。離諸結使貪欲福田。如佛證知能盡一切蓋障福田。摧伏諸魔塵勞福田。悉制外道邪 見福田。一切福田。莊嚴福田。離於一切怖畏福田。無諍福田。寂滅福田。神通福田

。最勝福田。無窟宅福田。無盡福田。具足菩薩所行福田。得佛自在最上福田。佛所 護持福田。變化福田。以是法印印諸眾生令得安隱巧說福田。一切瓔珞莊嚴佛界決定 涅槃寂滅福田。亦於一切福田中。成就如是福田。能知一切法不生不滅。名阿羅漢。

除諸染著。見來瞋者而心不惱。名阿羅漢。於一切法不取其相。名阿羅漢。滅除習智 修最上智。而能速證名阿羅漢。以是威儀建立菩提。菩提勢力名阿羅漢。如是菩提亦 名不思議。不思議者亦名不動。如是不動。能令無數億種眾生。安立菩提。無所取著

。皆住平等。同於壞相。無所有相。知一切法。皆入菩提。住無所住阿羅漢。如是知 已。能為眾生說如斯法而不染著。雖有言說亦無說相。度諸眾生。亦復不取諸眾生想

。斷常二邊於身不動。不斷煩惱而離憍慢。於一切法無生寂滅無行。不壞色相不壞受 想行識諸凡夫法相。而心不動。以求解脫安住佛法。亦非安住須陀洹果相解脫。斯陀 含阿那含阿羅漢果相解脫。妄見一切起諸顛倒取佛智慧解脫。妄見取菩提心解脫。妄 見修菩提施解脫。妄見修菩提戒解脫。妄見惱害忍辱解脫。妄見懈怠精進解脫。妄見 亂想禪定解脫。妄見愚癡智慧解脫。妄見聲聞凡夫解脫。妄見父母妻子男女眷屬。如 是等一切解脫。妄見貪嗜諸欲無量苦惱。而生親愛起於染著。是結使法是惱害處。於 此法中生二種相。為除妄想度脫眾生。名阿羅漢。為除利養貪求妄想及在家出家想。

於諸鄙賤及最勝法皆悉平等。而亦不見此凡夫法彼是佛法。為斷如是妄想顛倒說解脫 法。若欲嚴淨佛國教化成就如是眾生。是名涅槃。如是眾生不名涅槃。如是眾生生於 諸有。如是眾生不生諸有。如是眾生行於菩提。如是眾生不行菩提。如是眾生毀破禁 戒。如是眾生受持禁戒。如是眾生名有智慧。如是眾生名無智慧。若有眾生。起於二 心而生妄想。為除如是眾生妄想。非福田非不福田。如是眾生勤行精進。如是眾生不

(20)

勤精進。是愚癡法。是智人法。是女人法。是男子法。是聖法。是非聖法。起於二想

。為除如是二心妄想故。菩薩住於不退菩提亦非不退菩提。有受菩提記亦非受菩提記

。有近菩提座非近菩提座。有如是二心起虛妄想。如是菩提逮得菩提。菩薩不得菩提 真實解脫。以要言之。著一切法皆是妄想。是故阿難。阿羅漢為斷一切眾生妄想。使 得解脫故能如是說無相法。是名菩薩摩訶薩阿羅漢。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除一切行  離生死行  出於世間   名阿羅漢  滅煩惱結  度脫一切   諸苦眾生  名阿羅漢  不得眾生   及諸結使  於法無利  名阿羅漢   滅除妄想  住無妄想  知諸法空   名阿羅漢  知空最勝  而得無相   盡一切相  名阿羅漢  滅諸眾生   一切惡相  棄一切相  名阿羅漢   除諸邊際  得無想法  而自證知   名阿羅漢  為得菩提  難可思議   發勝精進  名阿羅漢  若說於法   無毀無濁  安立菩提  名阿羅漢   為淨福田  令眾得樂  不得眾生   名阿羅漢  若說諸法  一切無取   無法非法  名阿羅漢  覺道根力   為眾顯示  得第一果  名阿羅漢   善知眾生  淨於菩提  為說是相   名阿羅漢  世間所說  一切諸行   於行無著  名阿羅漢  勇猛世尊   難思福田  隨佛住處  為人演說   若欲見佛  無見不見  如佛所見   名阿羅漢  是應福田  聖賢福田   無上精進  名阿羅漢  遠離染欲   於瞋不瞋  亦說菩提  名阿羅漢   知一切法  寂滅無相  是故菩提   名阿羅漢  不動一相  諸眾生界   令無數億  安住菩提  眾生菩提   悉住無相  知彼平等  名阿羅漢   得無等等  同一切法  而知無相 

(21)

 平等菩提  能如是解  說名羅漢   知如實法  清淨無濁  為眾說法   而無所說  度無量眾  亦無動搖   不得眾生  斷常諸邊  而眾皆見   度脫苦惱  究竟諸法  無生無滅   而已方便  度脫眾生  不壞於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即名解脫   於諸凡夫  而無動相  建立佛法   安住解脫  能令眾生  不念果報   佛解脫相  為人說法  妄取菩提   修行布施  持戒忍辱  為除妄想   懈怠懶惰  取相精進  除解脫相   羅漢所說  生禪定想  愚無智慧   為令解脫  說阿羅漢  此無相法   能除虛妄  如是說法  名阿羅漢   眾生虛妄  取聲聞想  無解脫相   羅漢說法  父母妻子  愚癡取著   則非菩提  染著生死  兄弟姊妹   妄生親愛  寂滅解脫  名阿羅漢   造諸行業  貪著親愛  見即生戀   本是我親  更相染著  互共親愛   不識離別  令魔自在  不離世間   為最極惡  如是過患  羅漢所說   於諸結使  皆悉覺悟  二俱虛妄   羅漢所說  為利多人  行無戲論   如是解脫  羅漢所說  在家出家   多生妄想  凡愚取著  羅漢解脫   見家繫縛  廣顯正法  凡愚妄想   羅漢解脫  棄捨凡夫  無利佛法   捨利無利  名阿羅漢  見有高下   若干等種  眾生取想  羅漢解脫   成就取相  多所修習  如是著相   善能解脫  得佛福田  究竟真實   妄取是田  羅漢解脫  無滅非滅   亦物非物  雖修菩提  不得菩提 

(22)

 持戒毀戒  有智無智  眾生愚癡   起於二想  人多取著  有若干種   解脫此想  羅漢所說  作福田想   非福田想  無智凡愚  作種種想   於諸女人  及與男子  聖非聖法   作二種心  如是眾生  凡愚無智   取著二想  羅漢解脫  退不退法   有記無記  近坐菩提  不取菩提   得菩提已  畢竟寂滅  永離生死   取涅槃想  斷眾生縛  滅一切相   是故羅漢  為名解脫  菩薩法爾   現為羅漢  不起法忍  即羅漢智   如是羅漢  菩薩不譏  心常住於   最上菩提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今當知。是名如來等正覺為諸菩薩摩訶薩方便說阿羅漢。

阿難言。云何如來等正覺復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名聲聞。佛言。阿難。菩薩能使無量阿 僧祇眾生。以佛法聲令一切聞。故名聲聞。亦令得聞不可思議聲。聞不可思議聲已。

而於菩提無有戲論。以清淨聲令彼得聞。亦名聲聞。又使得聞唯涅槃樂更無餘樂。聞 如是聲亦名聲聞。又使得聞根力覺道禪定解脫。諸三昧等念處正勤證於無餘。如是之 法令無數眾皆悉得聞亦名聲聞。是身苦空無我。而諸陰相皆不可得。凡夫愚癡。分別 此身妄起取著。聞如是聲亦名聲聞。又得眼界虛偽不實。乃至佛眼皆同眼界不可思議

。能令眾生如實而見。於一切法無成就相名成就眼。如是法相使眾生聞名為聲聞。如 呼聲響令眾生聞名為聲聞。不應於聲而妄取著。無有聲相亦無所得。聞如是聲名為聲 聞。不應於香而取香相亦無所得。譬如有人夢中聞香實無有香。於無香中妄起香想。

但是顛倒自生分別。而取香相凡愚信受。聞如是聲名為聲聞。舌入相空猶如肉段不能 知味。亦如聚沫不可為喻。過於喻故非味非具。分別味相實無所得。如是味界及不思 議界平等無二。離心無念亦無思惟實無心想。聞如是聲名為聲聞。已所知法皆令他聞 名為聲聞。若聞於身分別身相。身相體性本空非生非不生。是名菩提。令無量眾得聞 是聲名為聲聞。心性無體實無所有。皆如幻化非生非滅。能令眾生皆悉得聞名為聲聞

。佛告阿難。聲聞法施不可思議。得證是道名不思議。以是不思議法施能生菩提。何 以故。種子相似生故。無果為果。非財施所得。從聞信解名為聲聞。財施微小法施為 上。如是法施不嫉於他。亦無施相不著是施。譬如幻化無分別。不生願求不取施想無 願求故。阿難當知。如是施者成就菩提。從聞信解名為聲聞。盡一切相離諸結使。出 過聲聞一切僧上。發大音聲演說佛法。何以故。得具足聲出過一切諸音聲故。出是聲 已令聞佛法。知諸聲相非一非異成就正信。說法無二亦非不二。聞如是法名為聲聞。

(23)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無量眾生聞  佛法不思議   菩薩廣大辯  是名為聲聞   聞已信菩提  無濁無戲論   令一切悉聞  是名為聲聞   聞於涅槃樂  是樂最第一   普令聞寂滅  是名為聲聞   諸力及覺道  念處與根等   速得於究竟  是名為聲聞   聞此身苦空  無有堅實相   貪恚癡所侵  是故分別身   亦聞於眼入  非實而見實   眾生多愚癡  凡夫盲無智   若得於佛眼  正見不思議   逮得如是眼  無復諸愚癡   諸法無成就  一切眾生聞   以如是因緣  亦名為聲聞   一切諸法相  猶如呼聲響   此中無聞者  亦無有說者   令無數眾聞  是名為聲聞   此中無所聞  無有染著者   譬如人夢中  雖聞多種香   無一成就者  如是知香體   遠離一切垢  亦無聞香者   菩薩之解脫  多顛倒眾生   聞舌猶肉段  不能得知味   肉段若知味  亦應知平等   分別如是相  貪味為最惡   此界難思議  是名知於味   決定知味已  菩薩無所著   令眾聞決定  是名為聲聞   觀身分別相  本性空無生   若知於真實  無生無能生   菩提如是相  亦無生能生 

(24)

 普令眾生聞  是名為聲聞   意亦如是知  體性無所有   空無體性故  能令一切聞   如物法無生  無滅亦無二   無相無所見  是名為聲聞   咸使聞其施  法施不思議   修行趣道場  成就於菩提   譬如種種子  各得相似果   修施不思議  證道亦復然   悉施諸財物  法施為最勝   捨心無貪嫉  是名菩提道   心常不取著  雖施無依怙   若能如是施  速證於菩提   能離一切相  悉捨諸結使   無有諸染著  是名為聲聞   其聲甚微妙  於諸聲最上   此聲令遠聞  佛法不思議   能令一切知  諸聲無所依   非一亦非異  是名為聲聞   欲令一切聞  諸佛之所說   隨所聞法音  皆發於菩提   聞諸福田中  佛福田最勝   隨佛所住處  親近救世尊   使聞三千界  安住於虛空   眾生亦復爾  皆同涅槃相   所說四大界  分別為眾生   猶如虛空相  等於不思議   諸界如是相  亦無有能知   是中無生死  無惱無涅槃   諸法無真實  眾生亦皆然   是名寂滅界  云何見生者   為無量眾生  晝夜常聞知   不著己名利  但為眾生說   當知是聲聞  欲令一切聞   實非聲聞法  但現為聲聞 

(25)

 世雄假名說  說法中最上   是故知眾生  一切皆如相   是名為聲聞  無漏除結縛   解脫一切結  而為眾生說   顯示離諸縛  清淨無調戲   見已為人說  佛法皆亦然   不久當得見  如佛所說法   菩薩所修行  於法無染著   是名為聲聞  無縛而清淨   亦使一切聞  如聞而修行   阿難汝當知  我以方便說   如是知聲聞  菩薩無所依 

  阿難當知。是名如來等正覺為諸菩薩摩訶薩方便說名聲聞。阿難言。云何如來等 正覺。復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辟支佛法。佛言。阿難。菩薩現見一切法。云何現見。所 謂知諸法無諍皆是假名。不壞法性而能見法證法。是名辟支佛。佛不思議。於一切法 及諸眾生。同涅槃相等無差別。無形無相清淨寂滅。實際眾生際涅槃際。猶如影幻無 分齊無所有。於此諸際亦無際相。非言非說無所依止亦無所說。何以故。如我空無生 無滅知眾生際。則知法際生死際即是佛際。知如是際。是名辟支佛。現知於色。色者 則名色陰。色陰盡已。但有言說。無我我所。何以故。如說色陰。但有言說。是空無 生無滅。言無言相。云何以言說。說是色陰。亦現見受想行識。乃至說是識陰。知假 名識陰等。但有言說。言說皆空無生無滅非實非虛。言說尚無。何況陰相。如是五陰

。從假名起。是名辟支佛。何以故。因於名字言說為色。色但假名。無因非因。說名 為因。是陰因緣不可說相。一切諸法無依無緣。如是覺知名辟支佛。爾時世尊。而說 偈言

 現見一切法  皆悉知無諍   不生亦不壞  無有濁亂相   現見一切法  本性皆空寂   體相如是者  則無有決定   現見究竟處  一切法亦然   是名為正智  緣覺不思議   眾生及涅槃  前際不可得   是際無有生  佛亦難思議   如眾生涅槃  無生無出處   若法無生相  是名為涅槃 

(26)

 眾生與涅槃  皆如水中影   有像無眾生  是名為涅槃   眾生與涅槃  一切假名說   無生亦無滅  但有假名字   如是言說相  知無有眾生   是義應當知  眾生即涅槃   一切言說空  無心亦無法   以言說非言  決定無知者   非言際無依  言說亦無住   如是言說相  眾生不思議   眾生及涅槃  實際非實際   出離得安隱  永趣寂滅宅   一切眾生際  猶如於影響   無因亦無緣  實際不思議   一切諸法本  但以假名說   是際無所有  不得名字相   實際無言說  亦無能知者   以空無實際  眾生不思議   實際無言說  言說無所成   真實相如如  眾生亦無際   言說相自空  非以言故知   如汝之所說  眾生莫能思   如是實際相  非思議能知   是名正覺說  辟支難思議   現見於色陰  但有假名字   如是陰相性  常離於言說   無有真實相  乃名為出世   如是知諸陰  本性無住處   是色無所有  假名以為陰   但有空名字  不生亦不滅   言說及諸法  無有決定處   若無有言說  是名說色陰   現見於痛陰  想行亦如是   乃至識陰等  但有假言說   見陰不可說  離於一切相 

(27)

 本性無所有  不生亦不住   如所說真實  遠離一切法   如是知諸相  體性無住處   假名之所說  說陰等亦空   知言說空已  無生亦無滅   言說及諸法  無有決定處   若無有言說  是名為識陰   是陰離言說  不可得限量   無生無滅相  亦無所依處   解脫諸煩惱  非業非果報   非覺亦非陰  非言非涅槃   是想無決定  亦無有智慧   內外不可得  無懈怠精勤   無調戲疑惑  亦無有成就   不驚不怖畏  無有一切色   亦不見於空  無相亦復然   無有一異相  非縛亦非解   一切諸言音  是聲無所入   是名為律陀  非言所能及   究竟於現見  而說無盡法   得是三昧已  不著於言說   此智若現見  等說阿律陀   律陀同諸法  默然而演說   於此現見倒  不從他因緣   是名為正覺  緣覺不思議◎ 

不退轉法輪經卷第二

  癸卯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彫造

(28)

不退轉法輪經卷第三

僧祐錄云安公涼土異經在北涼錄第二譯

◎重釋二乘相品第四

  阿難如是。菩薩摩訶薩。現知明無明。知行無行。知識知識相。知名色知名色相

。知六入知六入相。知觸知觸相。知受知受相。知愛知愛相。知取知取相。知有知有 相。知生知生相。知老死知老死相。修集現見名辟支佛。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現見無明  而無所知  亦無成就   如水中影  明亦不動  不著於法   若不著法  是名明相  無明如空   一切法相  到於現見  是名緣覺   若說諸行  非內非外  亦非從佛   而起於行  是行假名  決定非有   無生無滅  猶如虛空  到此現見   菩薩無畏  是名正覺  緣覺難思   知一切法  皆如幻化  明如幻已   是名現見  不如實知  是識行處   是想分別  知識法空  識智非智   一切不著  若知於法  識如幻想   名色因緣  皆有為相  無決定體   亦無成就  離於六入  說六入相   言說音聲  體性皆空  觸無因緣   從六入生  分別是觸  如幻皆空   是觸無體  從妄想生  觸無真實   亦無住處  現見於觸  知無觸相   成就厭離  名辟支佛  若證於受   不堅如泡  性相皆空  究竟無實   斷於愛結  得無愛法  得盡諸欲   是名緣覺  分別於取  空無所有   如熱時炎  無有成就  無有作想   生想亦爾  知生體性  空寂無有   得離於老  亦不畏死  無所成就   不受後有  現見此法  無所依止   以緣覺聲  實修菩薩 

(29)

  阿難汝今當知。是如來等正覺為諸菩薩摩訶薩方便說辟支佛。爾時阿難。即從坐 起。整其衣服。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涅槃非涅槃  救度於世間   猶如空中結  以空而自解   若能如是說  亦名有所說   世尊善方便  而說無著法 

  爾時阿難說是偈已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愚癡所蔽而自欺誑。不解如來作假名 說。信行法行八輩等法。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聲聞緣覺。爾時佛告阿難。汝於 過去佛不忘假名植諸善根。以善解假名故。不為愚闇之所劫奪。何以故。假名諸法。

如幻如水中影如熱時焰如呼聲響。如是假名。阿難汝今當知。不為諸惡之所侵害。具 足莊嚴而自莊嚴。能知諸法假名因緣。無所忘失成就精進。而亦不取精進之相。無有 忘失。得最勝智亦不取智相。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愚癡諸眾生  懈怠少智者   則不知假名  應當勤精進   能解於假名  如實知諸陰   救度於世間  令得真實智   知假名空已  便即菩提覺   亦不得菩提  是名說菩提   假名即空相  空不能知空   空但有音聲  離一切諍論   顯示如是義  於空無所取   亦無可證處  云何有得者   是名為空空 

  如是阿難當知。空法甚深無量。不生放逸亦無所失。是名說辟支佛具足行地。爾 時眾中有五百億比丘皆得信行。從座而起在世尊前。俱說偈言

 離疑得正智  救世無上主   世尊說假名  信行住菩提 

  爾時眾中。復有五百億法行比丘。聞說偈已。從座而起。整其衣服。俱說偈言  我等除疑惑  菩提之照明 

 如來說假法  法行住菩提 

(30)

  爾時眾中。復有十億八輩比丘。聞說偈已。從座而起。住於佛前。俱說偈言

 我先離疑悔  久修於八輩   如來說假名  八輩住菩提 

  爾時眾中。復有十億須陀洹。聞說偈已。從座而起。住於佛前。俱說偈言

 我今蒙照明  救世之聖主   知佛所說法  開示於假名 

  爾時眾中。復有二百五萬斯陀含比丘。聞說偈已。從座而起。住於佛前。俱說偈 言

 我先有取著  而得斯陀含   今離諸妄想  寂靜無戲論 

  爾時眾中。復有十億阿那含。聞說偈已。從座而起。住於佛前。俱說偈言

 救世無上尊  令我離戲論   拔離果想已  照明菩提道 

  爾時眾中。復有三十五億比丘。皆住四禪得阿羅漢。聞說偈已。從座而起。住於 佛前。俱說偈言

 我今得離垢  自證於無餘   諸乘入一乘  如幻無決定 

  爾時眾中。復有二萬比丘。聞說偈已。從座而起。住於佛前。俱說偈言

 我本著妄說  世尊說假名   自謂為聲聞  住於假名法 

  爾時眾中。復有五千比丘。住辟支佛乘。聞是偈已。從座而起。住於佛前。俱說 偈言

 我今得現見  為緣覺菩提   如來說假名  緣覺不思議 

  爾時眾中。復有百萬比丘尼。取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想。聞說偈已。從 座而起。住於佛前。俱說偈言

(31)

 願於女身相  皆入平等法   世尊無異說  照明為最上 

  爾時眾中。復有八百億萬優婆塞優婆夷。皆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想。

聞說偈已。從座而起。住於佛前。而說偈言

 我今心無垢  淨如毘琉璃   今始名出家  得住於佛法 

  爾時虛空中。有六十億那由他諸天。以天曼陀羅華而散佛上。於如來前。俱說偈 言

 我先取乘想  貪著於諸果   我今悉捨離  始覺菩提道 

◎不退轉法輪經除想品第五

  爾時眾中。復有無量百千阿羅漢。舍利弗。大目揵連。須菩提。阿那律。阿 樓 馱。劫賓那。憍梵波提。而為上首。從座而起整其衣服。住世尊前曲躬恭敬。白佛言

。世尊。我今發真實願。離於妄想摧伏眾魔。具足五逆具足五欲。具足邪見離於正見

。斷於無量眾生命者。我今當令悉成菩提入無餘涅槃。爾時世尊默然而住。無量百千 在會大眾皆生疑惑。何故爾耶。而今我等盡皆盲冥無所覺知。諸阿羅漢尚作是說。何 況凡夫。各坐一處而不動搖。一切坐者不能得起。若有立者亦不能坐。皆言何故作如 是說。爾時阿難。即為大眾百千萬億眾生故。以佛神力令自知心亦知他心。問文殊師 利言。如是大眾百千億等。聞諸羅漢作是說已皆生疑惑。唯願文殊。為我分別說其因 緣。爾時如來默然而住。文殊師利告阿難言。是不退轉地菩薩。見諸大德因緣故作如 是說。阿難言。文殊師利。不退轉地是菩提耶。文殊師利答言。如是如是。不退轉地 是諸大德菩提。阿難問言。諸尊者何故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語阿難言。無明為母

。從行生愛究竟滅盡悉除怨害。倒想為父。離於顛倒除滅欲愛。作阿羅漢堅固不壞。

盡凡夫想及以僧想。壞是想故能修一切無壞法想。乃至不取如來之想。習學無生究竟 永離。尊者阿難。諸大德作如是說。我今云何具足五逆。何以故。無來去想。是故名 為具足五逆。又阿難言。何者為五欲。是諸比丘。知於五欲。如夢如幻如水上泡如呼 聲響。如是智慧具足。云何具足智慧不增不減。云何五欲亦不增不減。何以故。如是 五欲究竟無體無相。如實知已。即五欲相得證智慧。是故名為具足五欲。以是義故。

諸大德作如是說。我今具足五欲。阿難。何者是具足邪見離於正見。於一切法而皆取 著。是名邪見。邪見者是虛妄想。一切諸法非依非無依。猶如虛空無歸無依。何以故

。一切法無實可得。應如是知。一切法皆悉平等。除其等想。是名正見。何以故。如 是等想。即是惡想。以是義故。諸大德比丘。不見等想。亦不見惡想。何以故。盡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爾時賢護長者。即以偈詞而伸讚歎  如我昔聞佛世尊  名稱吉祥及威德 

 具大名稱大勝慧  得大無畏大牟尼   已度生死險難中  稽首出過煩惱岸 

。不祥之兆。於諸有情。懷恨惱心。種種邪魔魑魅魍魎。在此界內。或止或遊。一切 等類。因為

。今此四眾虛空諸天皆已坐定。唯願如來等正覺。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法。今此會眾

蔽此日月使無光明。正使神妙釋梵四王。所有威光悉不復現。如來至真難測之光。獨

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脇出,專念不

九者菩薩解真俗諦。悟法王法。將有所襲。名法王子住。十者此位菩薩如王太子堪受

 畢竟無眾生  諸法中無礙   無戒無忍辱  亦無有毀戒   無智亦無慧  亦無非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