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書評:黃俊傑著《大學之理念:傳統與現代》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書評:黃俊傑著《大學之理念:傳統與現代》"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教育研究集刊

第六十二輯第三 期 2016年9月 頁105-110

書評:黃俊傑著《大學之理念:傳統 與現代》

Book Review: Universities in Taiwan: A Review of Chun-Chieh Huang’s The Idea of

University: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但昭偉

臺灣高等教育在這20年來的發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管是在數量上,或在 品質上(大學的教學水準、研究風氣及成果、服務的層面),臺灣高等教育的成 就都超出以前很多。當然,這種肯定也並沒有讓我們忽視臺灣高等教育在當下所 面臨的挑戰與危機。在此隨手就可指出幾點:第一,臺灣的高等教育在很短的時 間內,就從菁英教育轉而變成普及的平民教育,不管是誰,只要繳得出學費,都 有機會上大學,大學以上的文憑變成是一件唾手可得的東西。第二,自1970年代 末期以來,經濟自由主義就是當道的主流思維,影響所及,大學就愈趨於商品化 及商業化,大學原來被設定的功能逐漸被簡化(或窄化)為國家發展其經濟及個 人求得其財富的工具,人際之間的連結也逐漸地以個人的權益為軸心,大學應有 的悠閒已不再有,大學教育的內在價值再也不是大學的主要價值所在。第三,隨 著臺灣高等教育的商品化位居全球的羅網之中,重自然科技及應用學科的趨勢日

但昭偉,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電子郵件:jauwei@utaipei.edu.tw

(2)

益明顯,人文學科日漸式微,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社會的整體發展。第四,在全 球化的風潮下,位處邊陲地區的臺灣高等教育,在知識及視野上有自我殖民的傾 向,用中文寫的著作及本土性議題不被重視,也不成為主流,臺灣的高等教育,

尤其是頂尖的大學,成為國際知識生產體系中的一環,服務對象也以西方強權或 國際性大企業為主,可憐了繳稅的臺灣大眾。

黃俊傑教授所著《大學之理念:傳統與現代》一書,基本上是對臺灣高等教 育所面臨挑戰及危機的一個回應。這一點可以從書中的〈自序〉略窺一二。在

〈自序〉中,黃教授交代世界各國大學在當下所面臨的挑戰。在面臨挑戰的過程 中,臺灣的大學所呈顯的窘狀及回應策略,他援引了蔡元培及梅貽琦先生的大學 理念,感嘆「資本主義的幽靈正在世界大學校園遊蕩……,隨時準備攫起大學 的靈魂」。對他而言,這本書(及其所源出的通識課程)是一種「曠野中的吶 喊」,希望在時代的潮流中,「回歸大學精神的原鄉」。

很不客氣地說,臺灣社會當中對高等教育關心的人雖然很多,即使人面不廣 的我,也常碰到前輩或同道高談闊論地針砭大學教育,說來都有道哩,憂心忡忡 之情也常溢於言表。但像黃教授發憤成一家之言的人卻不多。有關「大學理念」

的系統性專書,孤陋寡聞如我者的記憶中,僅有金耀基先生的《大學的理念》,

其他學者當然也有與高等教育相關的專書(如戴曉霞教授的《高等教育的大眾化 與市場化》等),但對大學的著墨並不全面。相較之下,西方學者花時間去反思

「大學」的專書就很多,幾乎有如過江之鯽。我並不是說,反省高等教育或大學 的單篇論文比較沒有價值,我毋寧是認為:由於大學所牽涉到的議題非常的多,

每一議題與其他議題也經常環環相扣,單篇論文實在無法一窺當下大學發展的全 貌,在這一方面,我們須仰賴專書。基於另一個現實的理由,我們需要有專書

(很多很多的專書)系統性地討論大學的問題。大學耗費了社會及國家很龐大的 資源,相對地,也對社會、國家、乃至人類發展有重大的影響。單就大學耗費社 會及國家很多資源這一點而言,我們就應來檢討:這些錢花得值不值得?這些錢 的分配所依循的原則是站得住腳的嗎?國家把錢花在私立大學上是對的嗎?這一 連串的問題都需有系統性的處理。若就大學教育可能影響社會、國家及人類發展 而言,我們更應長期而廣泛地關注大學的功能、定位及運作的現狀,而這種關注 絕不能流於片段、破碎、即興和輕薄短淺。

(3)

臺灣社會(乃至中國大陸)應更有系統地檢視「大學」這種機構的另一個理 由是:現代大學不是中華文化的產物,它是一個舶來品。大學的本質為何?大學 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機構?大學的作用究竟為何?大學的組織結構應該以什麼型 態出現?大學與社會中的政治或經濟活動應有何種的關係?大學中的師生關係為 何?這一連串的問題都不是我們能輕鬆回答的。這就好像臺灣當下採行了憲政民 主,但由於憲政民主是一個西方的產物,我們運作起來實在稱不上是得心應手。

我們約略掌握了「民主」和「憲政」的理念,但對它們的本質、可以展現的形 式及如何在華人文化中體顯其精神等問題,就需要不斷地思索及依反思的心得來 做嘗試性的實踐。同理,在大學不是本土產物的認知下,我們就應有系統性地思 考與大學相關的基本議題,以求「大學」在本土文化的土壤中能深根、開花及結 果。

黃教授這部專書,在上述三點需有專書來探討大學這機構的說明之下,就格 外顯得有意義,也有特別的價值。我個人希望類似的專書,能夠突破當下不看重 專書出版的氛圍下,在未來也能不斷地出現。

這本書一共有十四講,這十四講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導論」;第二部 分「傳統與現代篇」;第三部分「實踐篇」;第四部分「展望篇」。黃教授是歷 史學家,所以本書也有濃厚的歷史元素。他不斷地從歷史的角度宣陳大學(西方 及臺灣的大學)在過去發展的重要階段,比如說,他在第三及第四講專門交代大 學的發展。他很生動地告訴我們(頁13-14),大學起初像是「鄉村」,後來逐 漸發展成了「城鎮」,又進一步成了「都市」,在二十一世紀,大學是全球化時 代中的「國際大都會」。除此之外,黃教授也像社會學家一樣,努力地勾勒大學 發展過程中的社會因素,他並剖析二十一世紀全球政經發展的局勢及這種發展可 能或實際上對大學的影響(這在第二講中特別清楚)。黃教授的歷史學背景和他 的博學多聞,使得他能從歷史的高度來掌握大學過去的發展及未來可能的挑戰。

除了他學者的本色之外,黃教授還是一個具有知識份子良心的教育實踐工作者。

他想要在這滔滔濁世當中,為大學保持其清純的面貌。在這一點可以提的有幾 點:第一,他花了兩講(第五與第六講)申述大學的本質是「知識社群」。在如 此的知識社群中,真正重要的是「真理的追求」,是「知識的創造」;為了顯現 這兩者,大學於是需要學術的自由與學術的獨立。換句話說,大學最重要的就是

(4)

在保存其獨立性、自主性及本體性。當然,黃教授並沒有忽略大學中的「人」,

他尤其關心大學中的學生,他看重大學中的「通識教育」與「生命教育」,苦口 婆心地叮嚀大學教師:「對師長、對學校、對學生,特別是對學生,教師都要懷 有感恩的心情。因為這些學生在他們18到22歲的青春歲月、在他們生命花開的季 節走入了我們的教室,我們必須竭盡一切努力送給他們一雙手工縫製的精神皮 鞋,使他們在大學畢業以後能夠穿著走過未來生命道路上的荊棘與苦痛,這才是 教育工作者最深刻的意義之所在」(頁262)。在這麼短短的書評中,我花了相 對多的文字引述黃教授的這段文字,實在是因為他這段話是這濁世中的清流。

由於黃教授的理想性格及對大學精神的掌握,他對凡是可能扭曲大學精神的 各種勢力都懷有高度的戒慎恐懼。他擔心大學受到政治、經濟及全球化資本主義 力量的干擾,使得大學成為資本主義的研發工廠、職業訓練所、資產階級的生產 工廠或國家的工具。他的這種戒慎恐懼及對大學理念的執著,可以解釋他為什麼 花了四個講次來論述「大學」與「政治」及「經濟」的關係,也可以說明他為什 麼特別著重在大學中的通識教育必須與生命教育相融合,在這個問題上他花了兩 個講次。

黃教授雖然有很強烈的理想主義的色彩,但他的現實感也不弱,他念茲在茲 的是如何在各種不盡如人意的現實角力中,來落實大學應有的精神。這一點,我 們可以從他對大學的理念與實踐有辯證關係的說明中(頁7-11)略窺一二。如此 的現實感也讓他去主張,在大學「做為自主的知識社群」及「須依賴政治力、經 濟力、社會力的挹注」之間,大學應致力於「保持一種創造性的動態平衡關係」

(頁107-108,122)。

在如何以務實態度來面對大學所面臨的危機及挑戰上,黃教授並沒有從大的 國家政策來著眼。大概由於本書起源於對大學生的講話,他選擇了從大學及大學 教育工作者本身能掌握的地方來著手。在第十二及第十三講,他主張在大學中要 融合通識教育與生命教育,這種融合的實踐可以因應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幾個 大問題,但需要大學教授從自我轉化與教學改變做起。當然,黃教授也沒有忘記 去提醒學生,他在本書最後一講(第十四講)告訴我們,改變這世界的責任也落 在學生身上,他們可以透過自我的轉化來改變世界。他勉勵學生要相信人的可完 美性(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要隨時保持探索學習的心,要培養服務利他

(5)

之心,他最後也從佛家及儒家的角度來論證為什麼「自我的轉化」可以啟動「世 界的轉化」。

以上我大致勾勒了本書的要點及其重要性,接著我提出一些我認為這本書可 以再商榷的地方。

由於本書本源於臺大的一門通識課,其對象是大學部的學生,所以在有些講 次當中的焦點議題都無法深入。如在第四講次中,黃教授交代「大學的發展軌 跡、方向及其問題」,其中第三、四、五小節對西方大學發展軌跡之交代有失之 過簡(甚至偏狹)的可能。另如在第六講,文中處理了支持通識教育與反對通 識教育的論證(頁135-137),可能讓人有蜻蜓點水、不夠深入之感。在第八講

「大學經濟資源的分配」一小節中,黃教授也僅花了兩頁(頁174-175)處理了 三個大學資源分配的理論(平等主義原則、民主原則、卓越原則),也令人有簡 略之感。其他類似重要議題的處理,也常常讓人感覺不夠深入。當然,這大概是 因為這本書有導論的性質,無法有足夠的篇幅來讓作者做深入的論述。

此外,在某些講次中,黃教授對焦點議題的選擇也可能不是完全周到。如在 第七講「大學作為政治組織」的焦點議題之一是大學校長遴選的問題,也還花了 一些篇幅(頁153-156)。「大學作為政治組織」這個議題可以討論的問題其實 很多,黃教授選擇「校長遴選」來做討論焦點當然有其道理。但我一則懷疑學生 是不是很關心這問題,再則我也認為「大學內的系(所)、院、校三層組織之間 的關係」也是重要議題(在臺灣的大學中,系所是核心,但其保守性及本位主義 色彩卻很重,可能阻礙大學的變革),但黃教授的著墨卻很少。

再者,也因為這本書是臺大上課講義發展而成,讀者不難發現黃教授多以臺 大的發展情形做為解說論述的實例。黃教授這麼做,當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 為黃教授是臺大人,取材方便,也可透過對臺大的說明,陶塑學生對臺大的認同 感,這於情於理都無可厚非。但由於臺灣高等教育的異質性頗高,各大學之間也 有不同的發展背景,假如要對臺灣的大學做比較周全的說明,黃教授的實例取材 的範圍或可稍微擴大一些。

最後一點瑕疵,出現在第四講的頁91處,文中指出「研究型的大學在十九世 紀的發展是以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 1769-1859)的教育理念為中心。

洪堡德被稱為『比較語言學之父』,他主張……。」在這裡的洪堡德應該不是

(6)

Alexander von Humboldt,而是他的哥哥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才 對。Alexander von Humboldt是個自然學家(還有個多彩多姿的人生),不是語 言學家,創辦柏林大學的是Wilhelm von Humboldt。

我以上指出可能值得商榷之處當然不能掩蓋這本書的意義及價值。黃俊傑教 授學富五車,關心臺灣及人類發展,一片苦心,不難從本書看出。

DOI: 10.3966/10288708201609620300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夏俊雄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王偉仲 召集人.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第一本書是剛才提到的 1990 年的名著。 之後的四本都是最近十年出現的著作。 前三本的書名 中都有 Hardy 不等式或是 Hardy-type 不等式。 第四本書名中沒有提到 Hardy 不等式,

Network(O*NET)就在這樣的因素下進行發展並計畫取代 DOT 這樣的職業資訊系統 (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發展 O*NET

目前數學家所採用的集合論稱為 ZFC 集合論, 這是基於 Zermelo 和 Fraenkel 在 20 世紀初發展出來的 ZF 集合論, 再加上 C 所代表「選擇公設」(axiom of

是以法國物理學家 Augustin Fresnel 命名的。.

明天啟四年至永曆十五年之間(1624─1661)荷蘭以其政治及經濟力量 在臺灣南部先住民之間傳播基督教。4 西元 1636 年開始引進中國人到

印順 2

被賦予「算聖」之稱的關孝和,是和算史上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和算自他開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