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認識煩惱―正視苦難之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認識煩惱―正視苦難之源"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災難,或者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我們常常感 到手足無措,並陷入深深的不安,進而讓心隨著外境因緣的變化而遷動,

有如溺水者一般,即便萬分痛苦,卻只能任由凶險浪濤所主宰,無法安頓 自己的身心。

因此,若未體認到生命當中這些意外和災難讓我們痛苦的根本原因,

沒有從源頭去處理的話,不論面對這樣的情境多少次,仍將造成我們源源 不絕的痛苦,而終究不會有安樂的一天。反之,如果可以深入了悟困擾自 己內心的恐慌和焦慮,從佛法的角度認清楚它們的真面目,就如同駕著船 筏的人,能夠在茫茫大海中,找到靠岸的方向,堅定揚帆,前進出發。

那麼,佛法到底是如何看待我們身心所感受到的痛苦呢?造成這些痛 苦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痛苦與它們的產地

回憶一下自己感到痛苦時 的情境和反應吧!舉例來說,

為什麼當自己所愛之人過世 時,會感到悲傷不已,覺得內 心好像被挖空了一塊?又為何

遭到他人無理的冒犯,我們會火冒三丈,忍不住想報復反擊?

之所以會覺得痛苦,其實是因為這些事情的結果、對方的反應,都不 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俗語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並不是希望事 情如何,結果就一定會按照我們的計劃、意願發展。若我們以緣起的角度 來觀察,就會知道,這些我們喜愛、執著而不願意放下的事物,畢竟都是 無常的,是因為各種的條件而生起,也因為不同的因緣而消失,我們的執 著終究無法被完全滿足。

然而,面對不斷變動的一切事物,我們卻難以接受,想要緊緊地抓 住。在此過程中,便產生了許多充滿破壞性的負面情緒:如果得到了一樣 鄭皓騰

正視苦難之源

(2)

自己心心念念已久的事物,就想著「我好喜歡,好想要更多這個東西!」;而當 自己沒辦法得到想要的東西時,就抱怨說「為什麼對方不給我?」、「我明明就 有資格擁有它!」

或許有人認為造成我們痛苦的原因,是那些外在於我的因素、是那些不服從 我的人以及轉瞬即逝的事物;但真正的根本,其實是來自於我們那沒有體認到無 常而充滿執著的心,以及由此生起的眾多煩惱。

四弘誓願中有「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的意思是什麼?煩惱又有幾種?該 如何進行分類?我們又應如何面對、處理

煩惱呢?我們對於煩惱的成因、相狀以及 影響,必須具備明確的認知。

煩惱究竟是什麼?又從何而來?

《大智度論》卷7中說:

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T25, no. 1509, p. 110a28-29)

《瑜伽師地論》卷8則說:

煩惱自性者,謂若法生時,其相自然不寂靜起;由彼起故,不寂靜行相續 而轉。是名略說煩惱自性。T30, no. 1579, p. 313a27-29)

從以上引文可知,從佛法的角度來定義,只要是能讓心陷入苦惱和混亂的狀 態,進一步影響我們的身、口行為,這樣一種染污的作用,就稱為煩惱。

其中關鍵的一點,就在於煩惱的作用,是以我們對事物的執著為中心產生 的;執著則是因為不了解無常而生起;對於無常的不理解、不覺知,在佛法當 中,就稱之為「無明」。由於無明的關係,才衍生出無量無邊的煩惱,進而造作 惡業,承受苦果。無明可說是最根本的煩惱,因此《勝鬘經》中有所謂「無明住

認識煩惱― 正視苦難之源

Photo by Inzmam Khan from Pexels

(3)

著有一個真實的「我」,認為我值得享受一切的快樂,更想將我所攀緣的對象納 為己有,牢牢地劃出自我和他人的界線,形成自我中心的思考和行為模式,在佛 法當中,我們把這樣的慣性叫做「我執」。

簡單來說,煩惱即是以我執為基礎,不斷執著於內外事物的心理活動。煩惱 讓我們做出許多傷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並且培養出有問題的思考慣性與行為模 式,最後因此讓自己不斷受苦。

煩惱的相狀為何?

如同我們平日面對順、逆外境時產生的不同反應,以我執為基礎的煩惱,其 表現形態也是多種多樣的。

大乘佛法中的唯識學認為,世間、出世間的一切事物,可以被歸納為五大類 共一百種的基本要素,即所謂的「五位百法」: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 應行法、無為法。其中煩惱被歸類在「心所有法」(伴隨著心而生起的各種心理狀態)之 下,總共有六種根本的煩惱,以及二十種由前者衍生出來,較為次要的煩惱(稱為

「隨煩惱」)。

依據《唯識三十論頌》的說法,根本煩惱為貪、瞋、癡、慢、疑、惡見;隨 煩惱則包括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無慚、無愧、掉舉、惛 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光是瀏覽完上面表列出來的名相,是否就已經讓人開始頭痛了?更遑論深 入了解每一種煩惱的定義了!佛教特別重視對於心理狀態運作的了解與轉化,而 唯識學對於我們平常染污的心以及煩惱之間的互動關係,有十分細緻的討論和探 究,可以說是佛法當中的應用心理學。

在這麼多種類的煩惱當中,以下簡單介紹六種根本煩惱:

(一)「貪」意指耽著和索求自身的享樂及想要受用的一切事物。不只是外在 事物,對於自己的存在,也是貪著的對象: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希望

(4)

自己能夠長命百歲,想要自己有著完美的外表等。對於無常事物的追求,只會培 養身心持續貪愛、抓取的習性,造成生生世世的痛苦。

(二)「瞋」則是對於不隨順自己的人、事、物感到憎惡或敵意。如果自心充 滿著瞋怒和怨恨,對他人不可能體貼而溫柔,反倒可能時時在算計、想辦法傷害 他人,自己也為痛苦所折磨,不得解脫,對己對人都帶來不好的後果。

(三)「癡」有困惑、迷亂、無知的意思,即是對於真理的不了解,進一步導 致思維和行為都違背了緣起性空的正知見,促成了我執的習性,引生其他煩惱,

由此無法從輪迴當中解脫。

(四)「慢」就是指我們對待他人時驕傲自大的心態,進一步表現出不尊重的 態度,引起別人的反感。慢的根源,其實也正在於我執:由於我執產生了「自我 與他人」之間的分別,對立也就隨之而生,在對立的情境中,我們因為優越感而 習慣於抬高自我、貶損他人。如此不斷反覆加深對於自他分別的執著,煩惱會愈 來愈重。

(五)「疑」是特別指稱對於因果、四諦以及三寶(佛、法、僧)等,抱有懷疑、

猶豫和不確信的態度。與疑相反的是「信」,但佛法當中稱揚的信,絕非盲目的 相信,而是要經過智慧觀察、透徹地思考佛法道理和世間真相,並親身體驗到佛 陀所說的方法確實有效果,能夠減少痛苦,之後生起的才會是「清淨」信。

(六)「惡見」指不正確的見解,廣義來說即是佛法中破斥的各種錯誤見解。

於《成唯識論》中,區分惡見為五種:

(1)薩迦耶見-薩迦耶satkāya),意譯為「有身」。這種想法將由五蘊

(色、受、想、行、識)因緣和合者,執著為自我(我見),或是為我所有、屬於 我的(我所見)。此見是各種邪見的根本。

(2)邊執見-佛法提倡中道,因此「邊」帶有極端和二元對立的意涵。此 種見解執著自我能夠永恆地存在(常見)或認為這一世死後自我的存在永 遠消滅(斷見)

(3)邪見-各種惡見都可算是邪見;若狹義來說,則指稱否認因果(撥無因

果),或認定錯誤因果(邪因邪果)的見解,如認定造物主生出萬物,即屬 後者。

認識煩惱― 正視苦難之源

(5)

(5)戒禁取-這則是強調執著於不同見解中提倡的道德或倫理實踐、戒律 為最殊勝、能得解脫,但其實並沒有用,更甚至造成反效果。如佛教 所不讚許的苦行,或認為學習動物的生活方式可得解脫,皆為其例。

轉化煩惱,趨向菩提

那麼,面對這種種的煩惱,我們又 應該如何扭轉生命當下的困境呢?煩惱 因無明而生起,痛苦的原因便在於我們 自己的執著。如此一來,佛法豈不是說 我們其實是自作自受嗎?

乍聽起來或許有點悲觀,但仔細思 惟後,會發現這其實呈現的是佛法積極

的一面:因為痛苦在某程度是自己造成,而不是由某個外在的因素強加於我,所 以痛苦的消除同樣是可以由自身開始轉變,進而慢慢解決。

既然如此,要想脫離痛苦的惡性循環,那麼當務之急便是要淡化自己的我 執。針對前面介紹的六種根本煩惱,佛法當中都提供了轉化、鬆動它們的方法:

(一)針對貪,我們可以學習「布施」。布施是大乘佛法當中重要的一項德 行,分為三種:財施(以世間財物利益眾生)、法施(分享佛法給眾生)、無畏施(讓眾生提起

勇氣與希望)。無論何種布施,都是在培養利他而願意放下、捨離的心。我們的貪心 總是將焦點放在滿足自我,缺乏對其他眾生的關注,而後者正是當下所需的。身 處災害的境界中,我們應當盡力互相協助,一同度過難關。

(二)針對瞋,我們可以學習「慈悲觀」。慈代表給對方快樂,悲意味拔除對 方的痛苦。當自己和他人之間出現的對立、衝突關係時,我們應該暫停一下,別 讓自己被憤怒的情緒掌控。可以這樣思考:別人之所以惱害我,讓我感到憤恨不 已,其實也同樣受到瞋心影響,內心痛苦不已。人人都希望快樂,不喜歡痛苦,

(6)

因此我們不應當再增加對方的痛苦。即使我們是正確的,也可以用更善巧、平和 的方式應對,學習不讓自己也被猛烈的瞋心控制。

(三)針對癡,我們可以學習「因緣觀」。無明的最深層表現為我執,之所以 會產生執著,即是因為對於世間的真相不了解。其實,世間的一切事物,包含逆 境與煩惱,皆是由因緣和合而生,如同種子生植物,需要陽光、水等條件,可知 萬物並沒有佛法當中所談的「自性」,所以不該執著於終將消逝的萬物。如能了 悟此緣起的正知見,便能夠漸漸淡化自己的我執,智慧也將增長。

(四)針對慢,我們可以學習「平等觀」。慢心起於自我在與他人比較時的分 別-覺得自己優秀、他人低劣,形成不平等的認知和行為。佛法中的平等觀,

便是要泯除這樣的心態。《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的行持,足為我們的典範:菩 薩見到四眾弟子,都恭敬禮拜、讚嘆「汝等行菩薩道,當得作佛」。眾生皆具備 成佛的可能性,因此我們不該隨意輕侮他人,而應時常檢視自己的行為。

(五)針對疑與惡見,我們可以親近師長,並深入學習佛法。不論是什麼樣的 學問、技術,在學習時都需要通達這門學問的人幫助,如同在學校上課一樣。

在佛法中,我們把這樣的人稱作「善知識」。向善知識請教,可以避免我們在 修習佛法時,接觸到錯誤的見解,或者影響

我們的信心。同時,深入學習佛法,了解因 果等道理,進而依據這些道理來修習,實際 體驗過後,便能慢慢減少內心的懷疑。

其實,學習利益他人,就是要打開自 己的心胸。如果煩惱是自我中心的產物,那 麼只要能將無始以來自利的心,慢慢轉換成 以他人和社會為我身、口、意努力利益的對 象,就能將煩惱轉換為菩提。

離苦得樂是人們的本能趨向,而佛法正是在教導我們如何從根本上解決自他 痛苦與獲得快樂的方法。願讀者不論身處各種順境或逆境當中,都能對自己的煩 惱了了分明,培養對緣起性空的正知見,減少自己的我執,發起利益一切有情的 菩提心,最終成就佛道!

認識煩惱― 正視苦難之源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我的快樂 來自你的笑聲 而你如果流淚 我會比你更心疼 我的夢想 需要你陪我完成 而你給我的愛 讓我勇氣倍增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相依相信 彼此都感恩

妳想要的 我卻不能夠給妳我全部 轉載來自 ※Mojim.com 魔鏡歌詞網 我能給的 卻又不是妳想要擁有的 我們不適合也不想認輸. 好幾次我們抱著彼此都是想要哭 妳常解釋這樣的一切都只是開始

所有的經典、法門都教導我們:「諸受是苦」,我們有時就像小孩般因感

 請聽所說  莫見嫌責  我聞此語   如滲入地  譬如羸馬  困乏之時   騎入戰陣  不堪前進  我見他婦   情無染著  心意不開  如夜藕花 

拿一個舊皮箱 裝著我的夢想 我要開始決定旅程的方向 設計稿在桌上 一疊偉大理想 當成這些賣不出去公仔的床 有天 我突發奇想 把這些公仔送孤兒院的小孩. 看著他們的表情 滿足的那模樣

  色等和合於眼識等有彼相故。設作所緣然無緣義。如眼錯亂見第二月。彼無實體

見了本性,就成了佛。本性在何處?本性就在我們心中。我此心中就 具有佛性,見了此佛性,就成了佛,所以叫做頓教禪宗。此是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