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試論《楞嚴經》中奢摩他、三摩、禪那之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試論《楞嚴經》中奢摩他、三摩、禪那之義"

Copied!
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試論《楞嚴經》中奢摩他、三摩、禪那之義

釋 眾 品

淨覺大乘佛教思想研究所二年級

摘 要

本文主要是解析《楞嚴經》中「奢摩他」、「三摩」、「禪那」三詞的個別義涵,以 作為修行者研習楞嚴定學之指南。

因本經對「奢摩他」、「三摩」、「禪那」三詞未加以明確定義,為輔助筆者依《楞 嚴經》本身抉擇三義,故此文於主要章節前安排三個步驟:首先就字源作一剖析,次 從《大毘婆沙論》、《瑜伽師地論》作一詮釋,後以《圓覺經》為輔看三定,並將此三 步驟所得結果作圖表彙整,利於參考與分析。

在第六章第二節「依《楞嚴經》抉擇奢摩他」的部分,筆者發現經中舉用「奢摩 他」字詞時有兩種狀況:單舉奢摩他、奢摩他與毘婆舍那並舉,並依循此一理路加以 說明且做出抉擇。第三節「抉擇三摩」,經中使用「三摩地」的字詞,會依據經意,

於字詞前冠以「修」、「入」、「得」、「取」等不同關鍵詞,如「入三摩地」、「得三摩地」、

「修三摩地」等,有時於字詞後,銜接「觀」字,故筆者根據上述現象逐一探討,得 出「三摩地」應有兩種義涵:一者,得定之三摩地;二者,出定修觀之三摩地。第四 節「抉擇禪那」,本經卷一同時提出「奢摩他」、「三摩」、「禪那」為得成菩提的三種修 行法,但卷二至卷七的經文皆只詳析「奢摩他」及「三摩地」的修習過程,直至卷八 指出「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後,開始說明以金剛心「止觀雙運」破除定、慧二重微細 之障,故據此脈絡得出「禪那」一詞當有兩種義涵:一者,止與觀之合稱;二者,指 涉及奢摩他與三摩地整個修行的過程及成就。

【關鍵詞】:奢摩他、三摩地、禪那、毗婆舍那、止觀

(2)

目次

一、 緒論 ... 1

(一)研究動機 ... 1

(二)研究目的 ... 1

(三)文獻回顧 ... 2

(四)研究方法與架構 ... 3

二、 字源分析 ... 4

三、 《大毘婆沙論》及《瑜伽師地論》之詮釋 ... 6

四、 依《楞嚴經》抉擇三定 ... 5

(一)以《圓覺經》為輔看三定 ... 5

(二)抉擇奢摩他 ... 12

1. 單舉奢摩他 ... 13

2. 奢摩他與毘婆舍那並舉 ... 14

(三)抉擇三摩 ... 17

1. 抉擇「三摩」一詞 ... 17

2. 抉擇「三摩地」義 ... 18

(四)抉擇禪那 ... 26

五、 結論 ... 30

參考文獻 ... 0

(3)

一、 緒論

(一)研究動機

《楞嚴經》傳譯中國,始於唐神龍元年,相當於西元七O五年。若與其他大乘經 典譯出時間比較,乃屬於後期大乘經典。此經自傳譯後,由於文辭優美,架構嚴謹分 明,成為中國佛教重要典籍之一。雖說楞嚴疑偽之說,自古以來,即於佛教界、學術 界中,掀起真偽論辨的巨海浪濤,然其地位,卻未曾損減過一分!

然而,研讀楞嚴教義,不如阿含、瑜伽、中觀皆有印度論師注釋,故參考資料則 局限於中國諸師疏解。太虛大師曾於其《首楞嚴經攝論》(1995,頁 1532)中說道:「諸 師多依此經以彰自宗,或排餘說以局當部。」若果真如此,於楞嚴教義有心研究者,

恐難判別箇中差異!

此篇論文撰寫動機,乃在研讀《首楞嚴經》卷一所說:「妙奢摩他、三摩、禪那 最初方便」(頁 106,下欄),繼而查閱諸師疏解之際,有鑑於對「奢摩他」、「三摩」、

「禪那」三定涵義,諸師意見不盡相同,難以決擇楞嚴本意。在時節因緣促成下,排 除個人淺陋識見,斗膽下筆,嚐試釐清之。

(二)研究目的

根據楞嚴法教,世尊宣說《楞嚴經》之由,乃肇始於阿難尊者於乞食途中,偶遇 摩登伽女,一見傾心,而落入情網之中。佛陀為解尊者梵行之危,適時令文殊師利前 往解危。當阿難尊者面見世尊時,佛即劈頭詢問:何以出家學佛?因此緣由,尊者便 以己身難題,道出「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因而 叩起整部楞嚴修證解脫之法!

佛法是重實踐的,尤其從「定」發「慧」的體悟。無論戒、定、慧三學中之「定 學」;修行道品中,如八支聖道中之「正定」,七覺支中之「定覺支」,五根中之「定

(4)

根」,五力中之「定力」,四神足1,乃至大乘菩薩道必修行法:六波羅蜜中之「禪定 波羅蜜」,皆稱為「定」。可見,修定與成就定,在佛法修學架構中,地位顯得非常重 要。

《大乘密嚴經》卷 3〈8 阿賴耶即密嚴品〉提出:「成就三摩地,眾聖由是生」 (頁 768,下欄),又說「十方一切佛,皆從此定生。」(頁 775,中欄)修定,成為修行成 聖、成佛一大課題。故《楞嚴經》一開卷即說:「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

三摩、禪那最初方便」(頁 106,下欄),以及「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

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頁 107,上欄)之後,卷五中二十五位登聖聲聞、

菩薩,無不由各種圓通法門入三摩地,進而證得無漏,成就菩提。準此而言,《楞嚴 經》堪稱重視定學之教。本文研究目的,乃在藉由釐清經中「三定」個別義涵,令有 心研習楞嚴定學者,易於掌握經中修定旨意。

(三)文獻回顧

自唐以來,楞嚴疏解不下七十餘家,版本更達八十餘種(李志夫,1980,頁 8)。

礙於時間因素,故於此龐雜文獻中,只能精挑較具發明顯見之代表作文獻回顧:

1. 明代交光大師,自敘發悟楞嚴,故所作疏解,號稱《正脈疏》(2003,頁 16、

頁 207)。疏中於此「最初方便:奢摩他、三摩、禪那」之義,頗多發明。大師謂:奢 摩他、三摩、禪那是約三如來藏之解(悟)、入、住三時而立。

2. 明代智旭大師之《楞嚴玄義並文句》(2003,頁 97),將「奢摩他、三摩、禪 那」三定,融攝天台之三止: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三觀:入空觀、

出假觀、中觀。

3. 近代守培法師,以畢生心血注釋《妙心疏》(2002,頁 53~頁 54)。疏中初將 三定以止、觀、止觀不二解之,後則以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釋此 三定證成次第。

1

(5)

4. 太虛大師,重視法界圓覺學,著有《楞嚴經攝論》,並於武昌講經會提案《楞 嚴經研究》及嘉興楞嚴寺宣講《楞嚴大意》。此中頗多闡發,並於交光大師之「奢摩 他、三摩、禪那」是約三如來藏之「解、入、住三時而立」說法,多有評破。

5. 圓瑛大師的《楞嚴經講義》(1997,頁 74~頁 78),主要依《正脈疏》立說,

次以通理大師之《指掌》、溥畹之《寶鏡》作抉擇,其間亦採用《灌頂》、《合輙》諸 家之說((李志夫,1980,頁 15),餘講義中係大師自證所得。《楞嚴講義》逐句疏解,

內容堪為歷代疏解中最為完善之作。大師將「奢摩他、三摩、禪那」按信解(悟)、

修、證次序解之。

由以上文獻回顧可知,諸師間對「三定」的詮解各有己見,故此「三定」名義尚 有待研究之。

(四)研究方法與架構

整理佛經原典,以配合新時代需要,本屬一件重要事。不過,這是任重而道遠的!

「要能耐得淒涼,甘於寂寞,在沒沒無聞中,散播無形的種籽。耕耘不問收穫,成功 不必在我。必須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過的精神,不辭艱苦地做去。」(南懷瑾,1960,

頁 1)。

首先,撰寫本文除了深受時間緊迫影響之外,尚有語言能力不足之考量。故參考 資料僅限於漢文典籍,主要從《楞嚴經》相關疏解著眼。語義分析部分,先從字源考 察,繼以《大毘婆沙論》、《瑜伽師地論》作一對照。設有人問:論典如此多,何以特 選這二部論?其實,主要原因是由於漢文論著解釋「定」名者,相當多,若要作全面 性探討,非筆者能力所及,故選擇止觀理論豐富的《大毘婆沙論》及《瑜伽師地論》

作為代表。一者,代表聲聞禪法;另一者,代表大乘禪法。

再者,筆者查閱《楞嚴經》相關疏解時,得知楞嚴諸師注解有一共同點,皆引證

《圓覺經》奢摩他、三摩鉢底、禪那三法之義詮釋此三定。循此發現,《圓覺經》是 可以作為佐證的。因《圓覺經》說道:「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頓、漸修,

(6)

有二十五種;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頁 919,上 欄)。)而《首楞嚴經》則說:「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 便。」此二經意趣,竟然不某而合!尤以「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令筆者聯 想楞嚴的二十五圓通。故本文鎖定《圓覺經》,作為「以經解經」、「以經證經」的方 式詮解三定。

本文茲以幾個步驟作一番探討:

1. 就字源作一剖析。

2. 以《大毘婆沙論》及《瑜伽師地論》作一詮釋。

3. 以《圓覺經》為輔看三定。

4. 依《楞嚴經》本身解義,以抉擇「奢摩他、三摩、禪那」之義。

之所以未能參考其他研究成果,乃因研究此一論題者甚少,期盼藉此一研究方法,

對《楞嚴經》「三定(奢摩他、三摩、禪那)」有更深層認知,以便日後能有明確方向 深究楞嚴定學。

二、 字源分析

何謂「奢摩他」?梵語“Śamatha”,音譯 「奢摩他」,意譯為「止」。其字根√śama,

原有心之平靜、沉著、寂靜、休止等意,漢譯稱之為寂、靜、定、制 。若以原語為 中心作解釋,“śamatha”皆名之為止、定心、消滅、禪定、攝寂靜。2

在慧琳《一切經音義》中對“Śamatha”一詞所作解釋:「奢摩他(梵語此譯為止,

心寂靜也)」(頁 315,中欄),「奢摩他(梵語也,唐言定;或云寂靜一義)」(頁 380,

中欄),「奢摩他(此云止息,亦曰寂靜,謂正定,離沉、掉也)。」(頁 439,中欄)足 見,奢摩他唯取「寂靜」義,意指攝心而不被外境所動。“Śamatha”與“vipaśyanā”

經常並用,被稱為止觀。

何謂「三摩」?經中所說「三摩」,究屬原梵語samādhi 或 Samāpatti 之簡譯?似

2

(7)

乎是個問題。不過,此問題本章節暫不予討論。

梵語“samādhi”,是前置詞 sam 加 a 和字根√dha 組合的陽性詞。Sam 有「結合」

之意,字根 √dha 意思是「放置」,故“samādhi”一詞直接含意應是指「放在一起」,

也就是說,能觀之心與所觀之境結合即是三摩地。故「三摩」為samādhi 之音譯,通 譯為「三昧」、「三摩地」、「三摩提」,意譯為「等持」。

在《一切經音義》中,慧琳記載了玄應對「三摩」一詞所作解釋:「三昧(莫蓋反,

或此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訛也,正云三摩地,此譯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 心;持也,謂:持諸功德也;或云正定。謂:任緣一境離諸邪亂也。)」( 頁 358,中 欄)。玄應取「三摩地」為samādhi 之正譯,並認為「三摩提」,或「三摩帝」皆訛誤 之說。可見,「三昧」或「三摩地」較符合原語samādhi 之音譯。慧琳亦於二十五卷 詳定“samādhi”的含意:「三昧(具足云三摩地,此云等持。謂:離沈、掉,令心住 一境性也。)」(頁 467, 中欄) 玄應與慧琳二者,對於「三摩地」皆取「等持」(心與 境)為其義。由此可知,令心住於一境,相續不斷,心境達到平等無偏的狀態即是「三 摩地」。

梵語“Samāpatti”是陰性名詞,由前置詞 sam 加 ā 和字根√pad 組合而成,有「獲 得」、「聚集」等義。「三摩鉢底」為“Samāpatti”的音譯,意譯作「等至」,舊譯作「正 受」。在《一切經音義》中解釋說:「三摩鉢底(梵語也,唐云定,或云等至,初入定。)」

(頁 383, 中欄) ,「初欲入定,名三摩鉢底。」(頁 441, 下欄)、「三摩鉢底(此云等至。

謂:由加行伏沈、掉力,至其定位,身心安和也。)」 (頁 386, 中欄)當心念持續於 所缘境加功用行,止伏惛沉、散亂,獲得根本定,使身、心領受平等安和之狀態,即 是「三摩鉢底」。故知,此處取「初入定」、「至定位(等至)」為Samāpatti 之正義。

何謂「禪那」?梵語“Dhyāna”,音譯為「禪那」,意譯作「定」、「靜慮」或「思 惟修」。其字根 √ Dhyai,具有修習定、思量、沉思等意。而 「禪那」的特相是 upanidhāyana, Upa-ni-有至心觀察、諦觀、思惟之意,故 upanidhāyana 漢譯作觀察、

思惟、審慮、能審思惟。循此可知,「禪那」可說具有「觀照、思惟」的義涵。《一切 經音義》卷二十一說明:「禪那(此云靜慮。謂:靜心思慮也。舊翻為思惟修者,略也)。」

(8)

(頁 439, 中欄)顯然,唯取「靜心思慮」為「禪那」之義。靜,是取其專注之意;慮,

則是取其思惟或審慮之意。故知,將心專注於一所緣境,達至心意寂靜後,於其所緣 予以觀察、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狀態,名之為「禪那」。可見,禪那本身卽具有止觀均 行的功用。

從字源分析中發現,奢摩他、三摩地、三摩鉢底、禪那四者皆有「專注所緣」的 共同特性。奢摩他唯取「寂靜」義,其作用是藉一所缘攝心而不被外境所動;「三摩 地」取「等持」(心境)為義,此義有令心住於一境,相續不斷,心境達到平等無偏之 作用;「三摩鉢底」義取「等至」(至定位),即當心念持續於所缘境加功用行,止伏 惛沉、散亂,獲得根本定力,使身、心領受平等安和之狀態;「禪那」以「靜心思慮」

為義,其意指將心專注於一所緣境,達至心意寂靜後,於其所緣予以觀察、思惟之定 慧均等之狀態。雖然「奢摩他、三摩地、三摩鉢底、禪那」一般皆泛譯為「定」,然 而此處即已明顯區分出四者微細差別。

三、 《大毘婆沙論》及《瑜伽師地論》之詮釋

上節是依字源界說三定語義,本節則依於《大毘婆沙論》及《瑜伽師地論》對於

“Śamatha”、“samādhi”或“Samāpatti”、“Dhyāna”的詮釋。為清楚二論的定義,

將作一番對照。首先,筆者以簡表上下並列方式,呈現論中關於奢摩他的定義:

(9)

【奢摩他】

Śamatha/奢摩他/止

《大毘婆沙論》 卷二十九:「若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者,入聖道時,名奢摩 他行者。」(頁 148,中欄)

《瑜伽師地論》 卷三十八:「云何奢摩他?謂:諸菩薩,由八種思善依持故;

於離言說唯事、唯義,所緣境中,繫心令住;離諸戲論。離 心擾亂想作意故;於諸所緣而作勝解。於諸定相,令心內住、

安住、等住,廣說乃至一趣、等持,是名奢摩他。」(頁 504, 上欄)

卷四十五:「此中菩薩即於諸法無所分別,當知名止。」(頁 539,中欄)

卷六十三:「問:何因緣故,說諸靜慮,名奢摩他?

答:為欲寂靜一切煩惱,正安止故。」(頁 650, 中欄)

對於界說奢摩他語義,《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九提到,由「繫心一緣,不分別法 相」而入聖道的修行者,即是修奢摩他。《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說:「於諸法無所分 別」,即是止;「無分別」是心識不分別所緣地攝意專念,置心一處的定心,所以說是

「無分別」。二者共同界說奢摩他特相為:攝意於所缘境,不加分別。另外,《瑜伽師 地論》三十八卷指出「九種心住」(頁 450,下欄))的修定過程為奢摩他。簡言之,

從初學的攝心於所緣,到成就正定,須經過內住、等住(又稱續住)、安住、近住、

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等持九個階段。在卷六十三更說,「寂靜一切煩 惱」、「安止」即是奢摩他。

(10)

【三摩地】

samādhi/三摩地(三昧)/等持

《大毘婆沙論》 卷一百零四:

問:何故名三摩地?三摩地是何義耶?

答:由三緣故名三摩地。

一,平等故,

二,攝持故,

三,相似相續故。

平等故者,謂:無始來煩惱、惡行、邪見、顛倒,令心心所 偏曲而轉,由此定力,令心、心所於境正直,平等而轉,故 名三摩地。

攝持故者,謂:無始來心、心所法,於境馳散,由此定力方 便攝持,令住一境,故名三摩地。

相似相續故者,謂無始來心、心所法、善、染、無記,異類 相續,由此定力前後一類,唯善相續,故名三摩地。

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住一境故,相續住故,正 審慮故。

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能持身令平等故,攝諸善法,

令不散故,能令善心平等轉故。

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於所緣恒不捨故,任持種 種勝善法故,令奢摩他、毘鉢舍那住一所緣平等轉故。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何故名三摩地?攝持多種善心、心所,

令於一境,平等相續,故名等持。(頁 539, 上欄)

(11)

《瑜伽師地論》 卷三:「三摩地云何?謂於所觀察事,隨彼彼行,審慮所依,

心一境性。」(頁 291,下欄)

卷三:「三摩地作何業?謂:智所依為業。」(頁 291,中欄) 卷十一: 「三摩地者,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

(頁 329,中欄)

卷六十三:「 問:何因緣故,說諸靜慮,名三摩地?

答:於所知事同分所緣一切影像,平等平等,任持心故。(頁 650,中欄)

《大毘婆沙論》卷一百零四中,對三摩地(等持)定義的非常清楚。此中,以

「住一境」、「相續住」、「正審慮」界定出三摩地三個主要條件。此中尊者世友如 是說:由攝持多種善心、心所,於一所缘境,平等相續而住,故名為等持。根據 大航法師(1990)的研究發現:「一般以為一境則不能審慮、觀察,此處卻反而主張 三法和合「平等轉故」,才可名為三摩地。甚而可說一境平等相續,才能攝持多種 善心心所,成就毘缽舍那。」((頁 39)在《瑜伽師地論》卷三、卷十一皆提到,於 所缘境進行「觀察,心一境性」是三摩地的作用;另外,卷六十三也認為「心與 境的等持狀態」即是三摩地。由此可見,此二論對於三摩地一詞的定義,已具有

「審慮」、「觀察」的功能存在,與字源本身單指「等持」為義,已大不相同,這 是值得注意的。

【三摩鉢底】

Samāpatti/三摩鉢底/等至

《大毘婆沙論》 卷一百六十二:「問:等持、等至有何差別?答:有說,等 持一物為體,等至五蘊為體。有說,等持一剎那,等至相續。

有說,諸等持即等至,有等至非等持,謂無想等至,滅盡等

(12)

至。有說,亦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由此應作 四句:有等至非等持,謂二無心定;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 心相應等持;有等至亦等持,謂一切有心定;有非等至亦非 等持,謂除前相。」(頁 821, 下欄)

《瑜伽師地論》 卷十一:「等至者,謂五現見三摩鉢底,八勝處三摩鉢底,十 遍處三摩鉢底,四無色三摩鉢底,無想三摩鉢底,滅盡定等 三摩鉢底。」(頁 329,上欄)

《大毘婆沙論》對於三摩鉢底(等至)一詞並無特別定義它,只說明三摩地 與三摩鉢底之間的差別。《論》一百六十二卷提到,有人認為:「等持 」以一物為 體,而「等至」以五蘊為體,「等持」緣境時,是一剎那生滅,而「等至」緣境時,

則有相續性和連貫性。若以四禪和四無色定來界說,此三摩缽底即是三摩地;若 以二無心定界說時,此三摩缽底即非三摩地,因無想定與滅盡定屬於無心定。說 一切有部將三摩地列入十大地法之一,與一切心、心所法相應,故無心位,即不 可能有心所法「三摩地」之生起。此論有四句分別:

1. 有等至非等持,謂二無心定(即無想定和滅盡定);

2. 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即欲界散心相應之等持);

3. 有等至亦等持,謂一切有心定(即四禪、四無色);

4. 有非等至亦非等持,謂除前相(除前所說,其餘一切法皆非等至和等持)。

《瑜伽師地論》對於三摩鉢底之定義:通指一切有心、無心諸定位中所有定 體,包括了五現見等至、八勝處、十遍處、四無色定、二無心定(無想定和滅盡定) 等;而五現見等至是指五種「不凈觀」,八勝處等至前四種屬「不凈觀」,後四種 屬「凈觀」,十遍處等至則是周遍觀察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及空與識 二無邊處,此三種等至皆與「定慧共相應」(《佛學辭典集成》,2005)。此處,《大 毘婆沙論》之四句分別中所指與《瑜伽師地論》卷十一所界定的「等至(三摩鉢

(13)

底)不包含欲界散定,限於一切有心定,即色界四禪、四無色界,以及二無心定:

無想定和滅盡定。」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瑜伽師地論》的等至不單指「定位」, 還含攝與「慧體」相應的觀門在內。

依上文所示,三摩地(等持)是通攝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色界四禪、四 無色界定,亦通欲界散定(近行定),但不包括無心位。此處,將三摩地(等持)與三 摩鉢底(等至)之間的差異,清楚界限出來。

【禪那】

Dhyāna/禪那/靜慮

《大毘婆沙論》 卷八十: 「若能正觀堅固難壞,相續久住,於所緣境長時注 意而不捨者,名為靜慮。……要具二義方名靜慮,謂能斷結 及能正觀。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而不能斷結,諸無色雖能 斷結,而不能正觀,故非靜慮。……復次,諸無色定有靜無 慮,欲界三摩地有慮無靜,色界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

慮謂遍觀,故名靜慮。」 (頁 412,上欄)

《瑜伽師地論》 卷十一:「靜慮者,謂四靜慮。一、從離生有尋有伺靜慮。二、

從定生無尋無伺靜慮。三、離喜靜慮。四、捨念清淨靜慮。」

(頁 328, 中欄)

卷三十三:「言靜慮者,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正審思慮;

故名靜慮。」(頁 467, 下欄)

依上列引文可知,《大毘婆沙論》對禪那一詞認為,若無觀則不可名為靜慮。

此處,以「能斷結」與「能正觀」二個主要條件,界定出「禪那」之義。論中又 加以說明: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而不能斷結;無色界定雖能斷結,而不能正觀,

故非「靜慮」。因無色界定,有靜無慮;欲界三摩地,有慮無靜;色界靜與慮皆有,

(14)

故名「靜慮」。由此可見,禪那一詞非僅僅只有「止」,或只有「觀」,而是「止觀 均行」、「定慧均等」之狀態。準此而言,禪那(Dhyāna)本身具有雙層意義:一 者,指一種境界而言,專指色界四禪;二者,指修行進入四禪境界的方法,也就 是奢摩他(Śamatha)與毘婆舍那(vipaśyanā)的合稱。

另外,《瑜伽師地論》卷十一中也提出「靜慮專指色界四禪」,卷三十三說「即 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名之為靜慮。」此說與《大毘婆沙論》一致。

換言之,禪那(靜慮)通於有漏、無漏,但限於色界之定,不通於無色界之定。

從《大毘婆沙論》與《瑜伽師地論》的詮釋中可知,「三摩地」通攝一切有心 位中之定,包括色界四禪、四無色界定,亦通欲界散定,即近行定,但不包括無 心位。「三摩鉢底」不通欲界散定,限於一切有心定,即色界四禪、四無色界定、

無想定和滅盡定(二無心定)。「禪那」通於有漏、無漏,但限於色界之定,不通於 無色界之定。不過,此二論並無明確指出奢摩他是屬於有心或無心位?若根據《瑜 伽師地論略纂》卷五(頁 67, 上欄)中所說:「奢摩他」是僅限於定位中有,而於 散心位中則無;僅於有心位中有,於無心位中則無。

底下以簡表呈現前二節的分析結果:

梵文音譯 意譯 釋義 散位 定位 有心位 無心位 Śamatha

奢摩他

①止

②寂靜

①攝心所缘而不 動。

②無分別所緣。

③修習九種住心。

 

samādhi 三摩地

等持 (心與境等 持)

①「住一境、相續 住、正審慮」三法 和合而轉。

②觀察所缘,心一 境性。

  

(15)

Samapatti 三摩鉢底

等至 (至定位)

①心持續所缘得 根本定。

②少分定、慧共相 應。

  

Dhyāna 禪那

靜心思慮 ①兼具「能斷結」

與「能正觀」二 義。

②專注所緣,達至 寂靜,並觀察其所 緣。(止觀均行)

通於「有漏、無漏」,但限於色界之

「定」,不通於「無色界」之定

四、 依《楞嚴經》抉擇三定

(一)以《圓覺經》為輔看三定

在查閱《楞嚴經》註解時,發現諸師皆引證《圓覺經》奢摩他、三摩鉢底、

禪那三法之義詮釋此三定。循此發現,《圓覺經》是可以作為佐證的。因為,此經 對三定的詮釋周詳完備。由於《楞嚴經》未明確定義「奢摩他、三摩、禪那」三 詞,故抉擇三定之前,本節先以《圓覺經》的觀點看此三定。

首先,就佛教史來看,《楞嚴經》與《圓覺經》同屬於後期大乘佛教如來藏系 列的經典。據佛教史學者之見,佛學的發展,是由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 教,再到大乘佛教(許宗興,2002,頁 2),大乘佛教又由性空唯名,虛妄唯識,再 到真常唯心系(印順長老,1985,頁 6~7),佛性論(『佛性』一詞現在以被視為『如 來藏』的同義詞(許宗興,頁 1))的探討屬於大乘真常的思想,特別是到中國才完成 的,此一系思想在佛學的發展上算是後期大乘的作品,而《圓覺經》的譯出,在

(16)

周武則天長壽二年(693),此時算是大乘佛教真常系發展的圓熟期(許宗興,2002)。

其次,就教理修證來看,《楞嚴經》與《圓覺經》皆有相同的意趣,如下表格:

1. 以開顯如來藏心,作為修行的核心。

《楞嚴經》 《圓覺經》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 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 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頁 106,

下欄)

「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 槃及波羅蜜。…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 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頁 913,中欄)

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

「如來藏」,清淨本然。(頁 119,下 欄)

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 心。(頁 914,上欄)

據引文可知,「常住真心」、「圓覺妙心」皆是如來藏異名。兩經皆提出如來藏 的核心觀點,如《楞嚴經》說「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五蘊、十二處、

十八界皆如來藏」,《圓覺經》則說「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及「眾生種種幻 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並以此觀點開顯如來藏心,作為修行佛道、斷除煩惱的 法門。此為兩經相同意趣之一。

2. 因不了知如來藏,而妄想執著,以致於流轉生死。

《楞嚴經》 《圓覺經》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皆 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 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 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 為自心相,譬如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17)

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 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 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

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 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 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頁 108,

下欄)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 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 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頁 913,中欄)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的妄想執著,乃因不知自心本具如來藏,故而隨境 逐塵,以致於流轉生死,故《楞嚴經》說「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

枉入諸趣」,《圓覺經》則說「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 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此為兩經相同意趣之二。

3. 無明依於如來藏而有生滅相,但如來藏則始終如如不動。

《楞嚴經》 《圓覺經》

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 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 體。…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 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 頁 114,上欄)

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 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 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 頁 913, 下欄)

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花,依空而有相,

空花若復滅,虛空本不動。(頁 914,上欄)

(18)

兩經同時指出,眾生一方面有常住真心、圓覺心、如來藏,一方面卻有無明、

妄執,而無明妄執乃依於如來藏而有,雖依於如來藏起無明生滅之相,然如來藏 始終如如不動,故《楞嚴經》說「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不動周圓 妙真如性」,《圓覺經》也說:「如來藏中無起滅」、「猶如虛空花,依空而有相,空 花若復滅,虛空本不動」,此為兩經相同意趣之三。

4. 以奢摩他、三摩(提)、禪那為成就佛道之修行方法。

《楞嚴經》 《圓覺經》

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 摩、禪那最初方便。(頁 106,下欄)

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頓、漸 修,有二十五種;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 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頁 919,

上欄)

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 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 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頁 918,上欄)

修定方法,根據眾生根性不同、煩惱薄厚、沉悼不同而設立種種方便法門,《楞 嚴經》與《圓覺經》將此歸納起來亦不出奢摩他、三摩(提)與禪那三種。因此,過 去、現在、未來的十方諸佛以及修行者,無不因此三種修定方法成就佛道,此為 兩經相同意趣之四。

由上述四個相同意趣中得知,《楞嚴經》與《圓覺經》對於教理修證的觀點,

是一致的。因此,以《圓覺經》的觀點,是可以作為抉擇三定義的參考依據。在

《圓覺經》〈威德自在章〉中提到:「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

(19)

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 三種。」(頁 917,下欄)修行有無量方法,若依眾生根性歸納起來,不出三種。隨 後一一解釋此三種方便法門的內容,為使經文清楚表現,以下仍以表格方式列出:

三法門 定 義

Śamatha 奢摩他

1. 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 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 者名「奢摩他」。(頁 917,下欄)

2.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 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頁 918,中欄)

Samāpatti 三摩鉢提

1. 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

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 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

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

此方便者名「三摩鉢提」。(頁 917,下欄)

2.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 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 摩鉢提」。(頁 918,中欄)

Dhyana 禪那

1. 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 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 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 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 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20)

( 頁 917,下欄~頁 918,上欄)

2.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

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頁 918,中欄)

據引文得知,《圓覺經》的「奢摩他」是「止」之義,以「取靜」為行(《楞嚴 玄義並文句》,頁 97),以「澄心凈念」為作用,以「寂靜輕安」為其相貌(《文句》, 頁 97);猶如鏡子映像一般,「眾生自心亦爾,心靜即現如來」(《圓覺經略疏》,頁 558,上欄)。此處值得注意的是,經文進一步提出:由澄心凈念後,開啟智慧觀照 諸法,故而能因靜生慧;因定(止)發慧(觀)故,而身心客塵從此永滅。可見,奢摩 他 (Śamatha)與毗婆舍那 (vipaśyanā)是分不開的,故《圓覺經》稱奢摩他為「靜觀」

(頁 921,上欄)。因此,唯取寂靜,其為由靜心之力,覺身、心空,故永斷煩惱,

究竟成就而不起座,便入涅槃,卽所謂修習奢摩他法門的行者。

另外,在此必須釐清「三摩」究竟是“samādhi”或“Samāpatti”的簡譯?筆 者從《圓覺經》中發現,譯師(或潤筆者)為配合中文偈頌型式及令行文流暢,

故而省略譯詞的現象。首先,我們來看《圓覺經》對「三摩鉢提」的定義:既以

「起幻」為行(《文句》,頁 97),以「身心幻化」為作用,以「大悲輕安」為其相 貌(《文句》,頁 97)。若從觀門起行,直至悟見能觀與所觀皆是由根、塵、識三者 和合所生幻化之相,便能永遠捨離;猶如依土長苗,「收子之時,苗土俱棄」(《圓 覺經疏》頁 588,下欄),故《圓覺經》稱三摩鉢提為「幻觀」。因此,唯取觀法如 幻,以覺智力故能變娑婆為淨土,地獄變為天堂,苦樂、淨穢皆如幻化,猶行菩 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卽所謂修習三摩鉢提法門的行者。

其次,為釐清上文所指簡譯現象,例舉「三摩鉢提」、「三摩提」、「三摩」相 關經文如下:

【長行部分】

(21)

1. 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 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 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

此方便者名三摩鉢提。(頁 917,下欄)

2. 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 他,後修三摩鉢提。(頁 918,中欄)

3. 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 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鉢提,後修禪那。(頁 918,中欄)

4. 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境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

後修三摩鉢提。(頁 918,下欄)

【偈頌部分】

1. 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如彼器 中鍠。(頁 918,上欄)

2. 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頁 919,上欄) 3. 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門,是名三淨觀。(頁 921,中欄) 筆者統計「三摩鉢提」出現《圓覺經》長行部分共計二十二次,「三摩提」、

「三摩」個別出現偈頌二次及一次,而經文前已提出「此方便者名三摩鉢提」,

根據內容推之,出現《圓覺經》中的「三摩提」、「三摩」一詞,確定為「三摩 鉢提」。因此,譯師(或潤筆者)為配合中文五字一句的偈頌型式及令行文流暢,

故將“Samāpatti”簡譯為「三摩提」或「三摩」。以此類推,為屈就中文偈頌形 式,將原梵文簡譯的現象,也有可能發生在其他經典。

關於《圓覺經》對「禪那」一詞的定義:既以「不取」為行(《文句》,頁 97),

以「静幻雙融(定慧雙融)」為作用,以「寂滅輕安」為其相貌(《文句》,頁 97)。

故了知身、心皆為罣礙,此時煩惱與涅槃二者俱泯,視眾生、壽命皆為浮想;猶

(22)

如器中之鐘,聲出於外,雖「聲從器出,器不能拘」(《圓覺經疏》頁 559,中欄),

故《圓覺經》稱禪那為「寂觀」。因此,唯滅諸幻而不取作用,獨斷盡煩惱便證實 相,卽所謂修習禪那法門的行者。

綜上所論,除確定「三摩」或「三摩提」一詞實則「三摩鉢提」的簡譯外,

經中所詮三定義與字源、《大毘婆沙論》《瑜伽師地論》二論所釋是一致的。《圓覺 經》的「奢摩他」義:以「取靜」為行,以「澄心凈念」為作用,以「寂靜輕安」

為其相貌,且更進一步提出,因靜生慧,身心客塵從此永滅,卽所謂「靜觀」,此 處奢摩他已含有「止觀並舉」之狀態。「三摩鉢提」,既以「取幻」為行,以「身 心幻化」為作用,以「大悲輕安」為其相貌,從此觀門起行,悟見能觀與所觀皆 是幻化之相,卽所謂「幻觀」,此三摩鉢底之義同於第二節《大毘婆沙論》四句分 別所詮「有等持(三摩地)亦等至(三摩鉢底)」之「審慮」、「觀察」之性質。「禪 那」,既以「不取」為行,以「静幻雙融(定慧雙融)」為作用,以「寂滅輕安」為 其相貌,因滅諸幻而不取作用,獨斷煩惱便證實相,故《圓覺經》稱禪那為「寂 觀」。

(二)抉擇奢摩他

由於《楞嚴經》對「奢摩他、三摩、禪那」未予以明確定義,故自「字源分 析」、「《大毘婆沙論》與《瑜伽師地論》之詮釋」及「以《圓覺經》為輔看三定」

的分析過程,其目的在輔助《楞嚴經》對三定的抉擇。關於本節,除以上文探討 結果為參考基準之外,同時舉出經中三定的相關字詞,予以探討。

首先,將前三節「奢摩他」作一圖表彙整。圖解如下:

奢摩他(Śamatha)

字源 ①止。

②令心寂靜。

(23)

大毘婆沙論 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

瑜伽師地論 ①九種心住的修定過程。

②安止。

圓覺經 ①靜觀。

②以「取靜」為行,以「澄心凈念」為用,以「寂靜輕安」為相。

由圖解可知,奢摩他(Śamatha)的共義卽是「止」、「寂靜」,「繫心一緣,不 分別所緣」是奢摩他修習方法,從初學的攝心於所緣到成就正定,須經過「內住、

等住(又稱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等持」九個 階段,待修習止到達「等持」(三摩地)階段,即所謂得定。此九種攝心過程,即是 奢摩他。由此可知,「奢摩他」是修行禪定的方法,重視心的平靜與相續不動,成 就正定為其目標。

如何依《楞嚴經》抉擇奢摩他?筆者將經中內有關奢摩他的關鍵字詞檢索整 理,發現本經舉用「奢摩他」字詞有兩種狀況:一者,單舉奢摩他;二者,奢摩 他與毘婆舍那並舉。底下依循此一理路加以說明:

1. 單舉奢摩他

卷數 單舉奢摩他

卷一 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頁 106,下欄)

卷一 唯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

(頁 108,中欄)

卷一 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頁 108,下欄)

卷八 如於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 輪互為高下,無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頁 145,

(24)

中欄)

卷九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 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

而不能動。(頁 148,中欄)

上述引文中出現奢摩他「方便」、奢摩他「路」等字詞,可知《楞嚴經》奢摩 他一詞,是指修行的方法、修行的道路,故說「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 他最初方便』」、「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以及「相食相誅,猶如轉輪…。

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又說:「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 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修得三摩地之前,在奢摩他修習過程中,若「永 絕異念以成深止,即於此中,心精湛朗,超出空昧」(《楞嚴經指掌疏》,頁 374),

便能打破色蘊,色空俱忘,心靜即現如來。《楞嚴經》以「明鏡中顯現佛心影像」

來說明奢摩他,此說與《圓覺經》「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由寂靜故,十方 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的「止」義是相同 的。由此可見,本經所指的「奢摩他」是修定的方法,以成就三摩地為其目標。

此時,奢摩他是因,三摩地是果。

2. 奢摩他與毘婆舍那並舉

「奢摩他」常與「毗婆舍那」並用,常被稱為止觀。《佛遺教經》中有云: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 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

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頁 1111,

下欄-頁 1112,上欄)「攝心」所緣,不為外境所動,遠離一切惛沉、散亂,乃是 奢摩他修習的功夫。若攝心者,心則在「定」,便能如實「知」見世間生滅法相。

《佛遺教經》之「知」,即是「觀」義。在戒、定、慧三學之中,「止」屬於定 學的領域,「觀」則為慧學所概括。以此故知,由定發慧是修定的自然進程。一

(25)

旦完成「九種心住」的學程,成就「三摩地」後,自然由定發慧,進入毘婆舍那,

清淨修證。

底下以表格列出奢摩他與毘婆舍那並舉的相關經文:

奢摩他與毘婆舍那並舉

卷二 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頁 113,

上欄)

卷八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毘婆 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 位真菩提路。(頁 142,下欄)

卷九 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毘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 心非正,落於邪見。( 頁 147,上欄)

卷十 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毘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魔境 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頁 154,中欄)

依上述引文,奢摩他與毘婆舍那並舉的相關經文一共出現四次,三次出現時 間各在全經卷數之第八、第九、第十。其中,卷二雖未以「毘婆舍那」字詞出現,

但所出現「微密觀照」一詞,等同於「毘婆舍那」,如《楞嚴經義疏釋要鈔》卷三 云:「奢摩他即止,『微密觀照』即『觀』。」(頁 120,上欄) 另外,《楞嚴經玄義》

卷一也說:「奢摩他、微密觀照者,『止觀不二』也。」(頁 201,上欄)以此故,《楞 嚴經》於卷八即說:「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 用諸如來,『毘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此是「即觀之止,即止之觀。破 無明惑,起行修證。故云金剛觀察也,毘婆舍那『止觀雙運』也。」(《首楞嚴義 疏注經》,頁 932,中欄)。關於「止觀雙運」之說,據《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一云:

「若有獲得九相心住中第九相心住,謂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圓滿『三摩地』為所 依止,於法觀中修增上慧。彼於爾時由法觀故,任運轉道,無功用轉,不由加行,

(26)

『毘鉢舍那』清淨鮮白,隨『奢摩他』調柔攝受,如『奢摩他道』攝受而轉,齊 此名為奢摩他、毘鉢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名為『奢摩他、毘鉢舍那雙運 轉道(止觀雙運)。』」(頁 458,中欄)此處是指「止」成入「觀」,止觀相依;由「定」

發「慧」,定慧相資,始入「止觀雙運」之境。

另外,卷十更進一步說明:「奢摩他中,毘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魔 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謂先佛世尊,於奢摩他止定之中,

以毗婆舍那覺觀明慧,分析、辨別微細魔事,歷有成證(《楞嚴經指掌疏》,頁 338,

下欄)。據前文所述,修習奢摩他之方法,主要是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見本文 25 頁),而修習毘鉢舍那之要領,則須於所知境(有分別影像)予以分析、觀察(《解深 密經》,頁 697,中欄),如《六門教授習定論》頌云:「心緣字(文、音)而住,此 是心寂處,說名奢摩他;觀彼種種境,名毗缽奢那。復是一瑜伽,名一二分定。」

(頁 776,中欄)定有一分定、二分定之別,一分或單止或單觀,二分止觀均行。由 此可知,止定實合止觀而說。故本經於定中辨識微細蘊魔須修奢摩他、毘婆舍那 二法以卻之,堪能洗除心垢,不落於邪見深網之中。

本經並舉奢摩他與毗婆舍那「奢摩他」義,已非純粹「止」義,而是由止轉 觀,即觀而止,止觀雙運之義,故《圓覺經》稱奢摩他為「靜觀」,同於本經「止 觀並舉」中「奢摩他」義。

綜上所論,《楞嚴經》中之「奢摩他」義,實合梵語字源原意,亦同於《大 毘婆沙論》、《瑜伽師地論》及《圓覺經》所釋之義。易言之,本經多藉「奢摩他」

顯示「止」之義,此奢摩他是指修定的方法,以成就三摩地為其目標;奢摩他是 因,三摩地是果。除此之外,亦多藉奢摩他(止)與毗婆舍那(觀)並舉來表示 止觀相依,定慧相資;由止轉觀,止觀雙運之境。故知,《楞嚴經》為保護初學 行者,先單舉奢摩他為其下手初方便,意即須先從修止入門,繫心一緣,漸入靜 定,達等持(三摩地)第九住心時,則可在此寂定心中修觀,繼而定慧雙得,永斷煩 惱,究竟成就。

(27)

(三)抉擇三摩

1. 抉擇「三摩」一詞

《楞嚴經》卷一提出:「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此「三摩」一 詞究竟是samādhi 或 Samāpatti 之簡譯?筆者曾於前一節「以《圓覺經》為輔看三 定」中說明,譯師(或潤筆者)為配合中文五字一句的偈頌型式及令行文流暢,

故而將“Samāpatti”簡譯為「三摩提」、「三摩」,並以《圓覺經》為己證,確立出 現於《圓覺經》偈頌之「三摩提」、「三摩」一詞實則三摩鉢提之簡譯(見本文頁 22- 頁 23)。另外,據太虛大師於《楞嚴經之研究》中指出(頁 1755 ~ 頁 1756):「『三摩』

二字可通於三摩呬多、三摩缽底、三摩提(或三摩地、三昧)之三名,未詳此中 應屬何種。但三名之所詮,皆是定心之相。三摩呬多、譯云等引,由觀念平等流 注趣引定心故。三摩缽底,譯云等至,引至定故。三摩提,譯等持,住持定故,

直譯曰定。則此中單舉『三摩』二字,殆是通攝三種名義耳。」

上述兩說是否符合本經之說,仍有待進一步考察之。為利於下文抉擇其義,

故筆者以「三摩」、「三摩地」、「三昧」、「三摩提」、「三摩鉢提」等五個相關字詞 檢索整理。統計如下:

梵文 相關字詞 出現次數

三摩 10

samādhi 三昧 23

三摩地 55

三摩提 9

Samāpatti 三摩鉢提 0

上表之「三昧」、「三摩地」、「三摩提」皆是梵語samādhi 之通譯,故歸屬於 samādhi 一詞中。因此,經中出現 samādhi 次數共計八十七次之多,三摩出現十次,

(28)

而三摩鉢提(Samāpatti)一詞則未出現。另外,筆者發現經中也提出「正受」字詞,

共計十一次。有關「正受」一詞,有說是三摩鉢提之舊譯(印順長老,頁 848),有 說是三摩地與三摩鉢提之通譯(《佛光大辭典》,頁 1989)、(《中華百科全書》,頁 376、頁 502)。若以第二說為準,則歸之於三摩地。舊譯常將三摩地(samādhi)、

三摩鉢提(Samāpatti )及三摩呬多(Samāhitā)混同,一概譯為三昧。實際上,三昧 應指三摩地而言(《佛光大辭典》,頁 580)。

由上述觀之,《圓覺經》的「三摩」為三摩鉢提之簡譯,以及太虛大師之「三 摩」通攝三摩呬多、三摩缽底、三摩地三種名義,並不符合本經之說。故筆者據 此推測,《楞嚴經》的「三摩」應指三摩地而言。

2. 抉擇「三摩地」義

首先,將「字源分析」、「《大毘婆沙論》《瑜伽師地論》之詮釋」有關「三摩 地」的部分作一圖表彙整。圖解如下:

三摩地(Samādhi )

字源 ①等持(心與境)。

②令心相續住於一境。

大毘婆沙論 ①「住一境、相續住、正審慮」三法和合而轉。

②攝持善心、心所,令於一境,平等相續。

③指欲界近行定、色界四禪、無色界四定。

瑜伽師地論 ①於所缘境,進行觀察,心一境性。

②心與境的等持狀態。

據上述圖解可知,三摩地(samādhi)以「等持」(心與境)為三者之共義,「令心 相續住於一境」是三摩地的作用,而「於所緣境,進行觀察」是三摩地修習的方 法。由此可見,《大毘婆沙論》與《瑜伽師地論》所認定之三摩地,已是內具「觀」

(29)

的功能。此處值得注意的是,上文已抉擇「三摩」為三摩地,故與《圓覺經》之 三摩鉢提(Samāpatti)已無法等同齊觀。然而,三摩地內具「觀」的功能卻與《圓覺 經》三摩鉢提「幻觀」義是相同的。以此故知,古來楞嚴諸師注解「三摩」,皆引 證「幻觀」義詮釋,乃是可以理解的。

再者,如何依《楞嚴經》抉擇三摩地?上文中,在整理「三摩」、「三摩地」、

「三昧」、「三摩提」、「三摩鉢提」、「正受」等六個相關字詞時發現,經中使用這 些字詞,會依據其經意,於字詞前冠以「修」、「入」、「得」、「取」等不同關鍵詞,

如「入三摩地」、「得三摩地」、「修三摩地」等;有時於字詞後,銜接「觀」字,

如「三摩中…觀彼幽清常擾動元」。經中使用這些字詞,應有其含意,故筆者根據 上述現象,並連貫上下經文,推測出「三摩地」應有兩種義涵:一者,得定之三 摩地;二者,出定修觀之三摩地。

底下即依循此一脈絡探察本經「三摩地」義,例舉相關經文如下表:

(1) 得定之三摩地

卷數 三摩地

卷五 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 三摩地」?(頁 125,下欄)

卷六 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三 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頁 131,中欄)

卷七 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

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氷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 (頁 133,

上欄)

卷九 若得妙「發三摩地」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 滅。(頁 147,上欄)

(30)

卷九 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

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 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頁 147,

下欄)

卷五 驕梵鉢提...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 三摩地」。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內脫身心,

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成阿 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

斯為第一。(頁 126,中欄)

卷五 月光童子…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 摩地」。…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頁 127,中欄)

卷五 瑠璃光法王子…我憶往昔經恒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 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我於 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

等無差別。…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 三摩地」。(頁 127,下欄)

卷五 虛空藏菩薩…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

妙力圓明,斯為第一。(頁 127,中欄-頁 128,上欄)

卷五 彌勒菩薩…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 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 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 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

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 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

(31)

無生忍,斯為第一。 (頁 128,上欄)

卷五 大勢至法王子…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 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

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頁 128,上欄)

卷六 觀世音菩薩…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 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佛問圓通,

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 成就菩提,斯為第一。(頁 128,中欄-頁 129,下欄)

依上表中引文所示,可從兩方面談「得定之三摩地」:一者,修止所得三摩地;

二者,修觀所得三摩地。

第一,修止所得三摩地。上文已指出,本經所指奢摩他(止)是修定的方法與過 程,以成就三摩地為其目標,故卷五即問「從何方便,入三摩地?」此中方便一詞,

即是指方法,意即使用何種修定方法,進入此三摩地,所以卷六中「欲『攝其心』

入三摩地」,卷七之「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入三摩地』,身 心泰然,得大『安隱』」,卷九之「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

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及卷九之「若得妙『發三摩地』

者,則妙『常寂』。」等,其中「攝心」、「離念」、「常寂」及「安隱」等字詞,皆 是修習奢摩他(止)的方法與作用(見本文頁 25)。簡言之,此處所入三摩地,乃是 透過修止所得三摩地。

第二,修觀所得三摩地。圖表中卷五的引文說:「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 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本經所說的二十五種圓通法門,是指透 過二十五種方法能圓滿通達諸法真如聖境,住於融通無礙的心地,即得首楞嚴三 摩地(《中華百科全書》,頁 169)。如從最初憍陳如等五比丘首「觀聲性從緣,緣 滅聲銷;銷無所銷,融歸藏性。」(《楞嚴經指掌疏》,頁 159,下欄)而証悟阿羅

(32)

漢果,乃至最後觀世音菩薩反觀聞性,「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 生」《楞嚴經》頁 128,中欄),一念頓空聞性而成就菩提;可見,此二十五種圓 通,皆是種種修觀的方法。誠如上表中所舉:驕梵鉢提以反觀味知,還味旋知入 三摩地;月光童子修習水觀入三摩地;瑠璃光法王子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 三摩地;虛空藏菩薩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彌勒菩薩則修習唯識觀入三摩地,

得無生忍;大勢至法王子反觀念佛心,能所俱寂,得三摩地。由此可知,此處所 入三摩地,乃是透過修觀(毗婆舍那)所得之三摩地。此時,毗婆舍那是因,三 摩地是果。

(2)出定修觀之三摩地

如上文所述,本經「三摩地」涵義之一,是指「得定之三摩地」。原是透過修 習奢摩他(止)或毗婆舍那(觀)所得之三摩地,奢摩他與毗婆舍那是因,三摩 地是果。而此處「出定修觀之三摩地」正好相反,三摩地是因,同時也是果。例 舉相關經文如下表:

卷數 三摩地

卷一 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頁 106,下 欄)

卷一 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 嚴路。(頁 107,上欄)

卷二 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

(頁 113,上欄)

卷四 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 惓。 (頁 122,上欄)

卷六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 誨。(頁 131,下欄)

(33)

卷七 欲「修真三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槃者,先當識此眾生、世界二顛倒因,

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頁 138, 中欄)

卷八 汝今「修證佛三摩地」,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

(頁 141,中欄)

如上表中,卷一經文所出現的三摩「方便」、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三摩提 妙莊嚴「路」,卷二的三摩提妙修行「路」等字詞,可知三摩地一詞,除了由修習 奢摩他(止)所得的結果(定)之外,另指修行的方法、修行的道路,故卷四即說「汝 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惓」、卷六「教世人修三摩地」、卷七

「修真三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槃」、以及卷八勸人「修證佛三摩地」,此中顯示三 摩地確實是一種修行方法,況「三摩地」一詞前皆冠以「修」字。然而,此方法 意指何種﹖本經繼而教以「出定修觀之三摩地」法門,例舉相關經文如下表:

卷數 三摩地

卷九 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 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

此則名為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 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頁 147,中欄) 卷九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

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 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 以為其本。(頁 148,中欄)

卷九 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 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若動念盡,

浮想銷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

(34)

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頁 149,中欄) 卷十 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恒一,覺

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麁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河山如鏡鑑明,

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 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 想以為其本。 (頁 151,中欄)

卷十 1. 當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 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於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

於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頁 151,下欄)

2. 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

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遍常論。(頁 151,

中欄-頁 152,上欄)

3.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 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上欄) 4.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 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中欄) 5.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 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中欄) 6.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 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頁 152,下欄)

7.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 幽清,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 顛倒。(同上)

8.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

(35)

幽清,常擾動元。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同上) 9.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 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 頁 153,上 欄)

10.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 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

如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

逢此現前,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同上)

依卷九引文所述,今修禪定志在成佛之人,將破色陰而銷落諸念,雖先「依 前方便(奢摩他)入正定,依此離念之處深入正受(三摩地)」(《首楞嚴義疏注經》, 頁 948,下欄),然色蘊未破而深處幽暗之中,須修習觀行乃能破之,故須從定出,

回「觀」色陰由何而生;又說,色陰已破之人,雖空色俱忘,然猶為受陰所覆,

故須回「觀」受蘊由虛明妄想所生,則能超越見濁;又說,受陰已盡之人,雖得 意生身,然猶為想陰所覆,煩惱仍在,故須從定出,回「觀」想陰由融通妄想所 生,則能超越煩惱濁;卷十又說,想陰已破之人,無復麁重之前塵影事,能觀諸 世間山河大地猶如鏡子明鑑,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若能回「觀」行蘊由幽隱妄想 所生,則能超越眾生濁。

以上所教導的四種出定後修觀的方法,主要是要破除色、受、想、行四蘊。

其中,卷十又舉出十種因修正定而發生的十種悟境;此十種三摩地悟境,因妄想 計著故,乃是邪見,是由色、受、想三蘊滅,覺至行陰用心差異所致,唯有「以(觀) 慧照察唯心境界,不取不著,自然消歇」(《首楞嚴義疏注經》,頁 960,中欄)。由 此可知,因修奢摩他所得之三摩地,不足以破除定中五蘊交互所生之種種魔境,

而須起修觀行以除之,故每於「三摩地」字詞後,銜接一「觀」字,意即教人起修 觀行。

(36)

綜上所論,《楞嚴經》三摩地(samādhi)之義,當有兩種意涵,一者,得定之三 摩地,是由修習奢摩他(止)或毗婆舍那(觀)所得之三摩地(定);止與觀是因,

三摩地則是果。二者,出定修觀之三摩地,乃是止所得之定,不足以破除定中五 蘊交互所生之種種魔境,而須起修觀行,以慧力揀擇定境是非。此時,三摩地是 因,同時是果。「三摩地」為因,則是「觀」之義;「三摩地」為果,則名之為「定」。

此時之定,已別於修習止所得之定,而是從定出修習觀行所得之慧定,其名為「大 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三摩地」,亦名首楞嚴大定。

(四)抉擇禪那

首先,將字源分析、《大毘婆沙論》《瑜伽師地論》之詮釋及從《圓覺經》看 三定中有關「禪那」的部分作一圖表彙整。圖解如下:

禪那(Dhyāna)

字源 ①静慮。

②令心專注於所緣境,達至寂靜後,於所緣予以觀察、思惟。

大毘婆沙論 ①兼具「斷結」與「正觀」二義。

②止觀均行、定慧均等。

②指色界四禪。

瑜伽師地論 ①於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

②指色界四禪。

圓覺經 ①寂觀。

②以「不取」為行,以「静幻(定慧)雙融」為用,以「寂滅輕安」

為相。

(37)

由上述圖解可知,禪那(Dhyāna)的共義卽是「静慮」。「令心專注於所緣境,達 至寂靜後,於所緣予以觀察、思惟。」(止觀均行)是禪那的修習方法;「定慧雙融」

是禪那的作用;「色界四禪」是禪那的果相。準此而言,禪那本身具有雙層意義:

一者,指一種禪定境界而言,專指色界四禪;二者,指修行進入禪定(samādhi)的 方法,即奢摩他(Śamatha)與毘婆舍那(vipaśyanā)之合稱。

再者,如何依《楞嚴經》抉擇禪那?關於經中對於「禪那」一詞的敘述,非 常簡略,難以抉擇「禪那」之義。不過,筆者在整理《楞嚴經》有關「禪那」一 詞出現的情況發現,自卷一談及「『禪那』為十方如來,得成菩提之方便」後,卷 二至卷七皆只說明「奢摩他」及「三摩地」修習的過程與方法,「禪那」一詞始終 未再言及,直至卷八才開始談起?此一疑問,據交光大師 (頁 418)指出:「本經從 初歷談,但言奢摩他及三摩提,而未言禪那,直至此處始一稱之。下連修進聖位,

足顯談『聖位處』乃是說『禪那』耳。」交光大師所說「聖位處」是指經文第八 卷中之「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增上妙理,心慮虛凝,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 煩惱」(頁 143,上欄)一文。禪那一詞再度出現於卷八經文,其目地主要是藉由「禪 那」的修行方法,前進聖位,頓悟「禪那」,証得道果,如智旭大師於《楞嚴經文 句》((2003,頁 348)中所指:「禪那此云靜慮,即『止觀』之異名,前文所謂『奢 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是也」。文中「前文」是指第八卷經文之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毘婆舍那』

清淨修證,漸次深入。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頁 142,下欄)此文意在顯示,禪那一詞是指奢摩他與毘婆舍那之合稱,而「止觀 均行」的部分多出現於卷八,卷九、卷十(見本文頁 27-頁 30)文中。

依上述文言,筆者再回溯「抉擇奢摩他」與「抉擇三摩地」前二節研究所得 之結果,推測本經所說之「禪那」一詞,應指涉及整個修行的過程及成就,包含

「奢摩他」與「毘婆舍那」、乃至聲聞道果與菩薩道果。換言之,於卷二至卷七,

先教導止與觀的修行方式,直至定慧力成就,止與觀純淨圓熟,得証首楞嚴大定(三 摩地),破除五蘊定障,至卷八以後繼以金剛心止觀雙運,漸次深入,修進聖位。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唵 (引) 嚩日囉 (二合引) 提鉢底埵 (一句) 何毘詵左 (引) 彌 (二) 摩賀 (引) 蘇珂嚩日囉 (二合) 達 囉係 (引) 嚩日囉 (二合) 那 (引) 摩呼

(02)《W1》-《W10》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欲疾成辦所求無上 正等菩提,當於一切有情

18 《瑜伽師地論》卷 21(大正 30,401a);另參,《瑜伽論記》卷 6 上(大正

  釋論曰由三有能和合觸生受若三和合無能則但生觸不生受者。出小乘義後明心法

  論曰。自下第三行所住處。訖盡經末有十八門具如前說。此中第一初明發心。經

盡諸有結,其心善得解脫、善得自在,善通奢摩他、毘鉢舍那,其

  南麼三曼多勃馱喃 (歸命一切諸佛) 阿 (行也) 薩嚩怛囉 (二合) 鉢囉 (二合) 底訶諦 (一切所害也 ) 怛他揭多 (如來) 矩奢 (鉤) 菩提浙 耶 (二合菩提行也)

法華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瑞應經 梵網經 樓炭經 藥王經 普耀經 善權經 大權經 賢愚經 提謂經 楞伽經 大集經 遺教經 因果經 無量義經 大般若經 付法藏經 法滅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