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般若經的要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大般若經的要義"

Copied!
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內觀雜誌第 73 期【2010 年 7 月】

內觀雜誌第 73 期

【本期重點】:本文是從《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二分〉(401-478 卷)摘出經文,參考《現觀莊嚴論》,以「五道」的內容來掌握《大 般若經》的要義。

【目次】

●緣起

【一】資糧道

●發心

●大乘順解脫分

【二】加行道

●大乘順抉擇分

【三】見道

●大乘見道

【四】修道

●嚴淨佛土加行

●方便善巧加行

【五】無學道

●智法身

●結語

(2)

大般若經的要義

林崇安教授編

●緣起

(大般若經卷 401)

(01)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苾芻眾五千 人俱,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得真自在,心善解脫,

慧善解脫,如調慧馬,亦如大龍,已作所作,已辦所辦,棄諸重 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解脫,至心自在,第一究竟,除 阿難陀獨居學地,得預流果,具壽善現而為上首。

(02)復有五百苾芻尼眾,皆阿羅漢,尊者持譽而為上首。

(03)復有無量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皆已見諦。

(04)復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眾,1.一切皆得諸陀羅尼及三摩地,

2.常居空住,行無相境,無分別願恒現在前,3.於諸法性具平等 忍,4.得無礙辯,5.不退神通,6.言行清高,7.翹勤匪懈,8.演暢 正法,無所希求,9.應理稱機,10.離諸矯誑,11.於深法忍,到究 竟趣,12.斷諸怖畏,13.降伏眾魔,14.滅一切惑,摧諸業障,15.

智慧辯才,善巧具足,16.已無數劫大誓莊嚴,17.含笑先言,18.

舒顏和視,19.讚頌美妙,20.辯說無窮,21.威德尊嚴,22.處眾無 畏,氣調閑雅,進趣合儀,23.巧演如流,多劫無盡,24.善觀諸 法皆同幻事、陽焰、夢境、水月、響聲,亦如空花、鏡像、光影,

又等變化及尋香城,知皆無實,唯現似有,25.心不下劣,無畏 泰然,一切法門,皆能悟入,有情勝解心行所趣,26.通達無礙 而拔濟之,27.成最上忍,28.善知實性,29.攝受大願,無邊佛土,

30.普於十方無數諸佛等持正念常能現前,31.為度有情,歷事諸 佛,勸請久住,轉正法輪,32.滅諸隨眠、見趣、纏垢,33.遊戲 無量百千等持,引發無邊殊勝善法。……

【一】資糧道

●發心

(大般若經卷 402)

(3)

【論】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彼彼如經中,略廣門宣說。

如 A1 地 A2 金 A3 月……。

A1 與助伴欲相應之發心,是一切白法之所依處,猶如大地。

A2意樂相應者,乃至菩提而不改變,猶如純金。

A3增上意樂相應者,能增長四念住等一切善法,猶如初月。……

(01)爾時,世尊知諸世界諸有緣眾一切來集,諸天魔梵、若諸沙門、

若婆羅門、若健達縛、若阿素洛、若諸龍神、人非人等、若諸菩 薩摩訶薩眾,住最後身紹尊位者,皆來集會,便告具壽舍利子言:

「A1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一切法,等覺一切相,當學般若波羅蜜 多。」(如地)

(02)時舍利子歡喜踊躍,即從座起,頂禮雙足,偏覆左肩,右膝著 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欲於一切法,

等覺一切相,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03)佛告具壽舍利子言:

「A2 諸菩薩摩訶薩:

應以無住而為方便,安住般若波羅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

應以無捨而為方便,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 可得故。

應以無護而為方便,圓滿淨戒波羅蜜多,犯無犯相不可得故。

應以無取而為方便,圓滿安忍波羅蜜多,動不動相不可得故。

應以無勤而為方便,圓滿精進波羅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

應以無思而為方便,圓滿靜慮波羅蜜多,有味無味不可得故。

應以無著而為方便,圓滿般若波羅蜜多,諸法性相不可得故。

(如金)

A3 復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

1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

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不可得故。

(如月)

2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空三摩地、無相三摩地、無願三摩 地,是三等持不可得故。

3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靜慮、

無量及無色定不可得故。

(4)

4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 處,解脫、勝處、等至、遍處不可得故。

5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九想,謂膨脹想、膿爛想、異赤想、

青瘀想、啄噉想、離散想、骸骨想、焚燒想、滅壞想,如是諸想 不可得故。

6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十隨念,謂佛隨念、法隨念、僧隨 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入出息隨念、厭隨念、死隨念、

身隨念,是諸隨念不可得故。

7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十想,謂無常想、苦想、無我想、

不淨想、死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厭食想、斷想、離想、滅想,

如是諸想不可得故。

8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十一智,謂苦智、集智、滅智、道 智、盡智、無生智、法智、類智、世俗智、他心智、如說智,如 是諸智不可得故。

9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

無尋無伺三摩地,三三摩地不可得故。

10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三無漏根不可得故。

11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應修習不淨處觀、遍滿處觀、一切智智、

奢摩他、毗缽舍那、四攝事、四勝住、三明、五眼、六神通、六 波羅蜜多、七聖財、八大士覺、九有情居智、陀羅尼門、三摩地 門、十地、十行、十忍、二十增上意樂、如來十力、四無所畏、

四無礙解、十八佛不共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無忘失法、

恒住捨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相微妙智、大慈大 悲大喜大捨,及餘無量無邊佛法,如是諸法不可得故。」

●大乘順解脫分

(大般若經卷 447)

【論】無相善施等,正行而善巧,一切相品中,謂順解脫分:

《V1》緣佛等淨信,《V2》精進行施等,《V3》意樂圓滿念,

《V4》無分別等持。《V5》知一切諸法智慧共為五,

《V'》利易證菩提,《V"》許鈍根難證。

◎通達空性之菩薩資糧道,善巧正行通達勝義無相慧所攝持之布施等 乃至一切相智,故許彼為圓滿現證一切相加行品中順解脫分。

(5)

《現觀莊嚴論》正所為機資糧位菩薩,即善巧五根者。

○然非一切機皆能易證無上菩提:

(01)爾時,欲界、色界天眾俱白佛言:「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極難 信解、甚難證得。所以者何?諸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自相、共相 皆應證知,乃能獲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而諸菩薩摩訶薩眾所知 法相都無所有,皆不可得。」

(02)《V1》-《V5》爾時,佛告諸天眾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極難信解、甚難證得。諸天當知!我亦現覺 一切法相,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而都不得勝義法相,可說名為此 是能證、此是所證、此是證處、此是證時、由此而證。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畢竟淨故,有為、無為畢竟空故,由斯無上正等菩提,

極難信解、甚難證得。」

○《V'》以信等五根利者易得無上正等菩提:

(03)《V'》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諸佛無上正等 菩提,極難信解、甚難證得,如我思惟佛所說義,諸佛無上正等 菩提,極易信解、甚易證得。所以者何?若能信解無法能證、無 法所證、無有證處、無有證時、亦無由此而有所證,則能信解諸 佛無上正等菩提。若有證知無法能證、無法所證、無有證處、無 有證時、亦無由此而有所證,則能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何以 故?以一切法皆畢竟空,畢竟空中都無有法可名能證、可名所 證、可名證處、可名證時、可名由此而有所證。所以者何?以一 切法性相皆空,若增若減都無所有皆不可得。由此因緣諸菩薩摩 訶薩常所修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都無所有皆不可得,如是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都無 所有皆不可得。諸菩薩摩訶薩所觀諸法,若有色若無色、若有見 若無見、若有對若無對、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都無所 有皆不可得。由此因緣我思惟佛所說義趣,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極易信解、甚易證得,諸菩薩摩訶薩不應於中謂難信解及難證 得。所以者何?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識受、想、行、識自 性空,如是乃至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

一切相智自性空。若菩薩摩訶薩能於如是自性空義,深生信解無

(6)

倒而證,便得無上正等菩提。」

○《V"》諸鈍根者則難得:

(04)《V”》時,舍利子語善現言:「由此因緣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極 難信解、甚難證得。所以者何?諸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都無自 性皆如虛空。譬如虛空不作是念:『我當信解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諸菩薩摩訶薩亦應如是不作是念:『我當信解疾證無上正等菩 提。』何以故?諸法皆空與虛空等,諸菩薩摩訶薩要能信解諸法 皆空與虛空等,無倒而證乃得無上正等菩提。若菩薩摩訶薩信解 諸法與虛空等,便於無上正等菩提,易生信解、易證得者,則不 應有殑伽沙等菩薩摩訶薩,擐大功德鎧發趣無上正等菩提,於其 中間而有退屈。故知無上正等菩提,極難信解、甚難證得。」

【二】加行道

●大乘順抉擇分

(大般若經卷 448)

【論】《W1》-《W10》此煖等所緣,讚一切[有情],緣彼心平等,說 有十種相。《X1》-《X3》自滅除諸惡,安住布施等,亦令他住彼,

讚同法為頂。《Y》如是當知忍,自他住聖諦。《Z》如是第一法,

成熟有情等。

◎大乘加行道暖等之所緣,此處《經》中讚為是一切有情。《經》說 此加行道緣彼有情,觀平等心等十種相故。十種相者,謂:

《W1》於有情破貪瞋執而修習捨,謂平等心。

《W2》修悅意之大慈心;

《W3》究竟利益之大悲心;

《W4》無瞋恚心;

《W5》無惱害心;

《W6》於年老男女起父母心;

《W7》於年等者起兄弟、姊妹心;

《W8》於年幼者起子女心;

《W9,W10》於中容人起親族心及朋友心;

(7)

──此是加行道暖位十相。

(01)具壽善現復白佛言:「若菩薩摩訶薩欲疾成辦所求無上正等菩 提,當於何住?應云何住?」

(02)《W1》-《W10》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欲疾成辦所求無上 正等菩提,當於一切有情 1住平等心,不應住不平等心;當於一 切有情起平等心,不應起不平等心;當於一切有情以平等心與 語,不應以不平等心與語。當於一切有情 2起大慈心,4不應起 瞋恚心;當於一切有情以大慈心與語,不應以瞋恚心與語。當於 一切有情 3起大悲心,5不應起惱害心;當於一切有情以大悲心 與語,不應以惱害心與語。當於一切有情起大喜心,不應起嫉妒 心;當於一切有情以大喜心與語,不應以嫉妒心與語。當於一切 有情起大捨心,不應起偏黨心;當於一切有情以大捨心與語,不 應以偏黨心與語。當於一切有情起謙下心,不應起憍慢心;當於 一切有情以謙下心與語,不應以憍慢心與語。當於一切有情起質 直心,不應起諂詐心;當於一切有情以質直心與語,不應以諂詐 心與語。當於一切有情起調柔心,不應起剛強心;當於一切有情 以調柔心與語,不應以剛強心與語。當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心,不 應起不利益心;當於一切有情以利益心與語,不應以不利益心與 語。當於一切有情起安樂心,不應起不安樂心;當於一切有情以 安樂心與語,不應以不安樂心與語。當於一切有情起無礙心,不 應起有礙心;當於一切有情以無礙心與語,不應以有礙心與語。

當於一切有情 6起如父母、7 如兄弟、如姊妹、8 如子女、9 如親 族心,亦以此心應與其語。當於一切有情 10起朋友心,亦以此 心應與其語。當於一切有情起如親教師、如軌範師、如弟子、如 同學心,亦以此心應與其語。當於一切有情起如預流、一來、不 還、阿羅漢、獨覺、菩薩摩訶薩、如來應正等覺心,亦以此心應 與其語。當於一切有情起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心,亦以此心應 與其語。當於一切有情起應救濟、憐愍、覆護心,亦以此心應與 其語。當於一切有情起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心,亦以此心應 與其語。當於一切有情起空、無相、無願心,亦以此心應與其語。

《X1》應自滅除諸惡安住布施等諸善,亦勸他止惡修善。

《X2》若他有情未待勤勉即自能行,恆正稱揚。

(8)

《X3》見同法者如是行時,歡喜讚嘆。

──此三是加行道頂位相。

(03)《X1-3》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欲疾成辦所求無上正等菩 提,1應自離害生命,亦勸他離害生命,2恒正稱揚離害生命法,

3歡喜讚歎離害生命者,乃至應自離邪見,亦勸他離邪見,恒正 稱揚離邪見法,歡喜讚歎離邪見者。

應自修四靜慮,亦勸他修四靜慮,恒正稱揚修四靜慮法,歡喜讚 歎修四靜慮者。

應自修四無量,亦勸他修四無量,恒正稱揚修四無量法,歡喜讚 歎修四無量者。

應自修四無色定,亦勸他修四無色定,恒正稱揚修四無色定法,

歡喜讚歎修四無色定者。

應自圓滿六波羅蜜多,亦勸他圓滿六波羅蜜多,恒正稱揚圓滿六 波羅蜜多法,歡喜讚歎圓滿六波羅蜜多者。

應自住十八空,亦勸他住十八空,恒正稱揚住十八空法,歡喜讚 歎住十八空者。

應自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 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亦勸他住真如乃至 不思議界,恒正稱揚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法,歡喜讚歎住真如乃 至不思議界者。

應自住四聖諦,亦勸他住四聖諦,恒正稱揚住四聖諦法,歡喜讚 歎住四聖諦者。

應自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亦勸他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恒正稱揚修 三十七菩提分法法,歡喜讚歎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者。

應自修三解脫門,亦勸他修三解脫門,恒正稱揚修三解脫門法,

歡喜讚歎修三解脫門者。

應自修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亦勸他修八解脫、

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恒正稱揚修八解脫、八勝處、九次 第定、十遍處法,歡喜讚歎修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 處者。應自圓滿菩薩十地,亦勸他圓滿菩薩十地,恒正稱揚圓滿 菩薩十地法,歡喜讚歎圓滿菩薩十地者。

應自圓滿五眼、六神通,亦勸他圓滿五眼、六神通,恒正稱揚圓 滿五眼、六神通法,歡喜讚歎圓滿五眼、六神通者。

(9)

應自圓滿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亦勸他圓滿陀羅尼門、三摩地門,

恆正稱揚圓滿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法,歡喜讚歎圓滿陀羅尼門、

三摩地門者。

應自圓滿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勸他圓滿如來十力乃至 十八佛不共法,恒正稱揚圓滿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法,歡 喜讚歎圓滿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者。

應自圓滿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亦勸他圓滿三十二大士相、

八十隨好,恒正稱揚圓滿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法,歡喜讚歎 圓滿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者。

應自圓滿無忘失法、恒住捨性,亦勸他圓滿無忘失法、恒住捨性,

恒正稱揚圓滿無忘失法、恒住捨性法,歡喜讚歎圓滿無忘失法、

恒住捨性者。

應自順逆觀十二支緣起,亦勸他順逆觀十二支緣起,恒正稱揚順 逆觀十二支緣起法,歡喜讚歎順逆觀十二支緣起者。

《Y》如是自住了知四諦,亦安立他──是加行道忍位相。

(04)《Y》應自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亦勸他知苦、斷集、證滅、

修道,恒正稱揚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法,歡喜讚歎知苦、斷 集、證滅、修道者。

《Z》如是令諸有情成熟解脫等──當知是加行道世第一法相。

(05)《Z》1應自起證預流果智而不證實際得預流果,亦勸他起證預 流果智及證實際得預流果,恒正稱揚起證預流果智及證實際得預 流果法,歡喜讚歎起證預流果智及證實際得預流果者。

2 應自起證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智而不證實際得一 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亦勸他起證一來、不還、阿羅 漢果、獨覺菩提智及證實際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

恒正稱揚起證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智及證實際得一 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法,歡喜讚歎起證一來、不還、

阿羅漢果、獨覺菩提智及證實際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 菩提者。

3 應自入菩薩正性離生位,亦勸他入菩薩正性離生位,恒正稱揚

(10)

入菩薩正性離生位法,歡喜讚歎入菩薩正性離生位者。

4 應自嚴淨佛土、成熟有情,亦勸他嚴淨佛土、成熟有情,恒正 稱揚嚴淨佛土、成熟有情法,歡喜讚歎嚴淨佛土、成熟有情者。

5 應自起菩薩神通,亦勸他起菩薩神通,恒正稱揚起菩薩神通法,

歡喜讚歎起菩薩神通者。

6 應自起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亦勸他起一切智、道相智、

一切相智,恒正稱揚起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法,歡喜讚歎 起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者。

7 應自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亦勸他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恒正 稱揚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法,歡喜讚歎斷一切煩惱習氣相續者。

8 應自攝受圓滿壽量,亦勸他攝受圓滿壽量,恒正稱揚攝受圓滿 壽量法,歡喜讚歎攝受圓滿壽量者。

9 應自轉法輪,亦勸他轉法輪,恒正稱揚轉法輪法,歡喜讚歎轉 法輪者。

10 應自攝護正法令住,亦勸他攝護正法令住,恒正稱揚攝護正 法令住法,歡喜讚歎攝護正法令住者。

【三】見道

●大乘見道

(大般若經卷 427)

【論】由諦與諦上,忍智四剎那,說此道相智,見道具功德。

〈H1〉真如與諸智,無互能所依,故不許差別,

〈H2〉廣大〈H3〉無能量,〈H4〉無量〈H5〉無二邊,

〈H6〉住彼於色等,執為佛自性,〈H7〉無取無捨等,

〈H8〉慈等及〈H9〉空性,〈H10〉證得佛陀性,

〈H11〉遍攝諸淨法,〈H12〉除遺諸苦病。

〈H13〉滅除涅槃執,〈H14〉諸佛守護等,

〈H15〉不殺害生等,一切相智理,自住立有情,

〈H16〉所修布施等,迴向大菩提,是道智剎那。

◎道相智所攝之見道中有十六刹那,謂:

○苦諦四相:

〈H1〉苦諦真如與佛現證彼之智,於勝義中無互相能依所依之性,於

(11)

勝義中不許能所依差別,現證無彼之大乘見道,即【苦法忍】。

(1a)〈H1〉爾時,天帝釋問舍利子言:「大德!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 若波羅蜜多,當於何求?」

(1b)舍利子言:「憍尸迦!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當於 善現所說中求。」

(2a)時,天帝釋謂善現言:「大德神力為依持故,令舍利子作是說 耶?」

(2b)善現告言:「憍尸迦!非我神力為依持故,令舍利子作如是說。」

(3a)天帝釋言:「是誰神力為所依持?」

(3b)善現報言:「是佛神力為所依持。」

(4a)天帝釋言:「大德!諸法皆無依持,如何可言是佛神力為所依 持?」

(4b)善現告言:「憍尸迦!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一切法無依持,

是故如來非所依持,亦無依持,但為隨順世俗施設說為依持。……

復次,憍尸迦!汝先所問『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當於 何求?』者,憍尸迦!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不應於 色求,不應離色求,不應於受、想、行、識求,不應離受、想、

行、識求。如是乃至不應於一切智求,不應離一切智求,不應於 道相智、一切相智求,不應離道相智、一切相智求。何以故?憍 尸迦!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求、若色,廣說乃至一切相智,如是 一切皆非相應非不相應,無色、無見、無對、一相,所謂無相。

所以者何?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非色,不離色,非 受、想、行、識,不離受、想、行、識;如是乃至非一切智,不 離一切智,非道相智、一切相智,不離道相智、一切相智。

非色真如,不離色真如,非受、想、行、識真如,不離受、想、

行、識真如;如是乃至非一切智真如,不離一切智真如,非道相 智、一切相智真如,不離道相智、一切相智真如。

非色法性,不離色法性,非受、想、行、識法性,不離受、想、

行、識法性;如是乃至非一切智法性,不離一切智法性,非道相 智、一切相智法性,不離道相智、一切相智法性。

何以故?憍尸迦!如是諸法皆無所有都不可得。由無所有不可得 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非色,不離色,廣說乃至 非一切相智,不離一切相智;非色真如,不離色真如,廣說乃至

(12)

非一切相智真如,不離一切相智真如;非色法性,不離色法性,

廣說乃至非一切相智法性,不離一切相智法性。」

〈H2〉廣大者,謂色等由勝義實空法界體性故,其能緣之般若波羅蜜 多亦成廣大,即【苦法智】。

(5a)爾時,天帝釋謂善現言:「大德!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 蜜多,是大波羅蜜多,是無量波羅蜜多,是無邊(指無限)波羅 蜜多。諸預流者於此中學得預流果,諸一來者於此中學得一來 果,諸不還者於此中學得不還果,諸阿羅漢於此中學得阿羅漢 果,諸獨覺者於此中學得獨覺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學成熟 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隨其所應置三乘道及能嚴淨種種佛 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5b)〈H2〉善現告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憍尸迦!色大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大;受、想、

行、識大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大。如是乃至一 切智大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大;道相智、一切 相智大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大。何以故?憍尸 迦!以色乃至一切相智前後中際皆不可得故說為大,由彼大故,

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說為大。由此因緣,諸菩薩摩 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應說為大波羅蜜多。

〈H3〉現證苦諦於勝義中無能量之量,是【苦類忍】。

〈H3〉憍尸迦!色無量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量,

受、想、行、識無量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量。

如是乃至一切智無量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 量;道相智、一切相智無量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 亦無量。何以故?憍尸迦!以色乃至一切相智量不可得,譬如虛 空量不可得,色等亦爾,故說無量。憍尸迦!虛空無量故,色等 亦無量;色等無量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量。

由此因緣,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應說為無量波羅蜜 多。

(13)

〈H4〉現證苦諦勝義無量(指無限),即【苦類智】。

〈H4〉憍尸迦!色無邊(無限)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 多亦無邊;受、想、行、識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 蜜多亦無邊。如是乃至一切智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 羅蜜多亦無邊;道相智、一切相智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 若波羅蜜多亦無邊。何以故?憍尸迦!以色乃至一切相智邊不可 得。譬如虛空邊不可得,色等亦爾,故說無邊。憍尸迦!虛空無 邊故,色等亦無邊;色等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 多亦無邊。

○集諦四相:

〈H5〉現證集諦勝義無常斷二邊,是【集法忍】。

〈H5〉復次,憍尸迦!所緣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 多亦無邊。」

(6a)天帝釋言:「云何所緣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 多亦無邊?」

(6b)善現答言:「一切智智所緣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 羅蜜多亦無邊。復次,憍尸迦!法界所緣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 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邊。」

(7a)天帝釋言:「云何法界所緣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 羅蜜多亦無邊?」

(7b)善現答言:「法界無邊故,所緣亦無邊,所緣無邊故,法界亦 無邊。法界所緣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 邊。復次,憍尸迦!真如所緣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 羅蜜多亦無邊。」

(8a)天帝釋言:「云何真如所緣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 羅蜜多亦無邊?」

(8b)善現答言:「真如無邊故,所緣亦無邊,所緣無邊故,真如亦 無邊。真如所緣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多亦無 邊。復次,憍尸迦!有情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 多亦無邊。」

(9a)天帝釋言:「云何有情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蜜

(14)

多亦無邊?」

(9b)善現答言:「於意云何?言有情有情者,是何法增語?」

(10)天帝釋言:「言有情有情者,非法增語,亦非非法增語,但是 假立客名所攝、無事名所攝、無緣名所攝。」

(11)善現復言:「於意云何?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為亦顯 示有實有情不?」

(12)天帝釋言:「不也!大德!」

(13)善現告言:「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既不顯示有實有情 故說無邊,以彼中、邊不可得故。憍尸迦!於意云何?若諸如來、

應、正等覺經殑伽沙等劫住說諸有情名字,此中頗有有情有生有 滅不?」

(14)天帝釋言:「不也!大德!何以故?以諸有情本性淨故,彼從 本來無所有故。」

(15)善現告言:「由此我說有情無邊故,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 羅蜜多亦無邊。憍尸迦!由此因緣,諸菩薩摩訶薩所學般若波羅 蜜多應說為無邊。」

〈H6〉住彼集法忍之瑜伽師,於色等上定執佛性實空,即【集法智】。

(16)〈H6〉爾時,眾中天帝釋等欲界諸天、梵天王等色界諸天及伊 舍那神仙天女,同時三返稱讚具壽善現所說,謂作是言:「尊者 善現以佛神力為所依持,善為我等分別開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佛出世因無上法要。若菩薩摩訶薩能於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如 說修行不遠離者,我等於彼敬事如佛。所以者何?謂此般若波羅 蜜多甚深經中無法可得,所謂此中無色可得,無受、想、行、識 可得,如是乃至無一切智可得,無道相智、一切相智可得。雖無 如是諸法可得,而有施設三乘聖教,謂聲聞、獨覺、無上乘教。」

(17)爾時,佛告諸天等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於此般若波 羅蜜多甚深經中,雖無色等諸法可得,而有施設三乘聖教。若菩 薩摩訶薩於此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能如說行不遠 離者,汝諸天等常應敬事如諸如來、應、正等覺。何以故?諸天 等!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雖廣說有三乘聖教而說,非即 布施波羅蜜多如來可得,非離布施波羅蜜多如來可得,乃至非即 般若波羅蜜多如來可得,非離般若波羅蜜多如來可得;非即內空

(15)

如來可得,非離內空如來可得,乃至非即無性自性空如來可得,

非離無性自性空如來可得;非即四念住如來可得,非離四念住如 來可得,廣說乃至非即十八佛不共法如來可得,非離十八佛不共 法如來可得;如是乃至非即一切智如來可得,非離一切智如來可 得,非即道相智、一切相智如來可得,非離道相智、一切相智如 來可得。

諸天等!若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精勤修學 如是布施波羅蜜多廣說乃至一切相智,是菩薩摩訶薩於此般若波 羅蜜多,能正修行常不遠離,是故汝等應當敬事彼菩薩摩訶薩如 諸如來、應、正等覺。

天等當知!我於往昔然燈佛時,眾花王都四衢道首,見然燈佛,

獻五蓮花,布髮掩泥,聞上妙法,以無所得為方便故,便得不離 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不離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不 離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不離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不離 一切三摩地門、一切陀羅尼門,不離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 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不離諸餘無量無 數無邊佛法。時,然燈佛即便授我無上正等大菩提記,作是言:

『善男子!汝於來世過無數劫,即於此界賢劫之中,當得作佛,

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宣說般若波羅蜜多,度無量眾。』」

〈H7〉現知集諦於勝義中無取捨等,即【集類忍】。

(18)〈H7〉時,諸天等咸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是 般若波羅蜜多甚為希有,令諸菩薩摩訶薩眾速能攝受一切智智,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一切色無取無捨,於受、想、行、識無取 無捨,乃至於一切智無取無捨,於道相智、一切相智無取無捨。」

(19)爾時,佛觀四眾和合,謂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

及諸菩薩摩訶薩眾並四大王眾天乃至色究竟天,皆來集會同為明 證,於是顧命天帝釋言:「憍尸迦!若菩薩摩訶薩,若苾芻、苾 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若諸天子、天女,若善男子、善女 人等不離一切智智心,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此般若波羅蜜多,

恭敬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為他演說、廣令 流布,當知是輩一切惡魔及惡魔軍不能嬈害。何以故?憍尸迦!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善住色空、無相、無願,善住受、想、行、

(16)

識空、無相、無願。如是乃至善住一切智空、無相、無願,善住 道相智、一切相智空、無相、無願。不可以空嬈害於空,不可以 無相嬈害無相,不可以無願嬈害無願。所以者何?如是諸法皆無 自性,能、所嬈害俱不可得。

〈H8〉修慈悲等四無量之功德,即【集類智】。

(20)〈H8〉復次,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人及非人不能嬈害。

何以故?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諸 有情善修慈、悲、喜、捨心故。復次,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 人等,終不橫為諸險惡緣之所惱害,亦不橫死。何以故?憍尸迦!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於諸有情正安養故。

復次,憍尸迦!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王眾天乃至廣果天已 發無上菩提心者,於此般若波羅蜜多,若未聽聞、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令應不離一切智智心,以無所得而為方便,

於此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 惟。

○滅諦四相:

〈H9〉現證色等真實空之空性,即【滅法忍】。

(21)〈H9〉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離一切智智心,

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此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若在空宅,若在曠野,

若在險道及危難處,終不怖畏驚恐毛豎。何以故?憍尸迦!是善 男子、善女人等不離一切智智心,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善修內空 乃至無性自性空故。」

(22)爾時,於此三千大千堪忍世界所有四大王眾天乃至色究竟天 等,恭敬合掌同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不離一切 智智心,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常能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至心 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書寫、解說、廣令流 布,我諸天等常隨擁護,不令一切災橫侵惱。何以故?世尊!此 善男子、善女人等即是菩薩摩訶薩故。

世尊!由是菩薩摩訶薩故,令諸有情永斷地獄、傍生、鬼界、阿

(17)

素洛等諸險惡趣。世尊!由是菩薩摩訶薩故,令諸天、人、藥叉、

龍等永離一切災橫、疾疫、貧窮、飢渴、寒熱等苦。世尊!由是 菩薩摩訶薩故,令諸天、人、阿素洛等永離種種不如意事,所在 之處兵戈永息,一切有情慈心相向。世尊!由是菩薩摩訶薩故,

世間便有十善業道,若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若布施波羅 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若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若四念住廣說 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乃至若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世尊!

由是菩薩摩訶薩故,世間便有剎帝利大族、婆羅門大族、長者大 族、居士大族、諸小國王、轉輪聖王、輔臣僚佐。世尊!由是菩 薩摩訶薩故,世間便有四大王眾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梵眾天乃至 色究竟天,空無邊處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世尊!由是菩薩摩 訶薩故,世間便有預流及預流果,乃至阿羅漢及阿羅漢果,若獨 覺及獨覺菩提。世尊!由是菩薩摩訶薩故,世間便有諸菩薩摩訶 薩,成熟有情、嚴淨佛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轉妙法輪度無量 眾。世尊!由是菩薩摩訶薩故,世間便有佛寶、法寶、苾芻僧寶,

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世尊!由此因緣,我等天眾及阿素洛、諸龍、藥叉並大勢力人非 人等,常應隨逐恭敬守護此諸菩薩摩訶薩眾,不令一切災橫侵 惱,令於般若波羅蜜多聽聞、受持、讀誦、修學、如理思惟、書 寫等事常無間斷。」

(23)爾時,世尊告天帝釋及餘天、龍、阿素洛等:「如是!如是!

如汝所說。由是菩薩摩訶薩故,令諸有情永斷惡趣,乃至三寶出 現世間,與諸有情作大饒益。是故汝等諸天、龍神及大勢力人非 人等常應隨逐,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勤加守護此菩薩摩訶薩,

勿令一切災橫侵惱。汝等若能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勤加守護是 諸菩薩摩訶薩者,當知即為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勤加守護我及 十方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是故汝等常應隨逐此菩薩摩訶薩,

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勤加守護無得暫捨。

天等當知!假使充滿三千大千佛之世界聲聞、獨覺,譬如甘蔗、

蘆葦、竹林、稻、麻、叢等間無空隙。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於彼 福田,以無量種上妙樂具,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盡其形壽。若復 有人經須臾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一初發心不離六波羅蜜多菩 薩摩訶薩,以前功德比此福聚,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 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不由聲聞及獨覺故,有菩薩摩

(18)

訶薩及諸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世間;但由菩薩摩訶薩故,世間 便有聲聞、獨覺及諸如來、應、正等覺。是故汝等一切天、龍及 阿素洛、人非人等常應守護,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是菩薩摩訶薩,

勿令一切災橫侵惱。汝等由此所獲福聚,於人天中常得安樂,至 得無上正等菩提,此所獲福恒無有盡。」

〈H10〉所修善根能得佛果,即【滅法智】。

(24)〈H10〉爾時,天帝釋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訶薩甚奇希有!

於此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 惟、書寫、解說、廣令流布;攝受如是希有現法功德勝利,成熟 有情、嚴淨佛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親近承事諸佛世尊;於諸善 根隨所欣樂,以於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即能生長速令圓滿;

於諸佛所聽受正法乃至無上正等菩提,於其中間曾不忘失;速能 攝受族姓圓滿、生母圓滿、生身圓滿、眷屬圓滿、相好圓滿、光 明圓滿、勝眼圓滿、勝耳圓滿、音聲圓滿、等持圓滿、總持圓滿;

復以方便善巧之力,自化其身如佛形像,從一世界趣一世界,至 無佛土讚說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讚說內空乃至無性 自性空,讚說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讚說四念住廣說乃至 十八佛不共法;復以方便善巧之力,為諸有情宣說法要,隨宜安 置三乘法中,令永解脫生老病死,證無餘依般涅槃界;或復拔濟 諸惡趣苦,令天人中受諸妙樂。」

〈H11〉具足遍攝滅類忍中一切淨法種類功德,即【滅類忍】。

(25)〈H11〉時,天帝釋復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奇希有!

若能攝受如是般若波羅蜜多,則為具足攝受六種波羅蜜多,廣說 乃至則為具足攝受十八佛不共法,亦為具足攝受預流、一來、不 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一切菩薩摩訶薩行、諸佛無上正等菩 提、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26)爾時,佛告天帝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能攝受如 是般若波羅蜜多,則為具足攝受六種波羅蜜多,廣說乃至則為具 足攝受一切相智。

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於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

(19)

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書寫、解說、廣令流布,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攝受種種現法、當來功德勝利。汝應諦聽!

極善作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27)天帝釋言:「唯然!大聖!願時為說,我等樂聞。」

(28)佛告憍尸迦:「若有種種外道族類,若諸欲界自在天魔及彼眷 屬,若餘暴惡增上慢者,欲於如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等,發起種 種不饒益事,欲令遠離、違害、厭背、毀謗般若波羅蜜多,彼適 起心速遭殃禍,自當殄滅不果所願。何以故?憍尸迦!是菩薩摩 訶薩長夜修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若諸有情為慳貪故長夜鬥諍,是菩薩摩訶薩於內外法一切皆捨,

方便令彼安住布施波羅蜜多。若諸有情長夜破戒,是菩薩摩訶薩 於內外法一切皆捨,方便令彼安住淨戒波羅蜜多。若諸有情長夜 瞋忿,是菩薩摩訶薩於內外法一切皆捨,方便令彼安住安忍波羅 蜜多。若諸有情長夜懈怠,是菩薩摩訶薩於內外法一切皆捨,方 便令彼安住精進波羅蜜多。若諸有情長夜散亂,是菩薩摩訶薩於 內外法一切皆捨,方便令彼安住靜慮波羅蜜多。若諸有情長夜愚 癡,是菩薩摩訶薩於內外法一切皆捨,方便令彼安住般若波羅蜜 多。若諸有情流轉生死,長夜恒為貪、瞋、癡等隨眠纏垢擾亂其 心,造作種種不饒益事,是菩薩摩訶薩方便善巧,令彼斷滅貪、

瞋、癡等隨眠纏垢,令其安住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或令 安住四念住廣說乃至八聖道支,或令安住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或令安住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或令安住獨覺菩提,或令安住菩 薩十地,或令安住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憍尸迦!如是名為於此般 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書寫、

解說、廣令流布諸菩薩摩訶薩攝受現法功德勝利。

憍尸迦!是菩薩摩訶薩由此因緣,於當來世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轉妙法輪化無量眾,隨本所願方便安立,令於三乘修學究竟,乃 至證得無餘涅槃。憍尸迦!如是名為於此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 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書寫、解說、廣令流布 諸菩薩摩訶薩攝受當來功德勝利。

〈H12〉具足除遣外界一切苦害及內身一切病惱之功德,即【滅類智】。

(29)〈H12〉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此般若波羅蜜多,

(20)

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書寫、解說、廣 令流布,其地方所,若有惡魔及魔眷屬,若有種種外道族類,若 餘暴惡增上慢者,憎嫉般若波羅蜜多,欲為障礙破壞隱沒,方便 詰責凌辱違拒,雖有此願終不能成。彼因暫聞般若聲故,眾惡漸 滅功德漸生,後依三乘得盡苦際,或脫惡趣生人天中。

憍尸迦!如有妙藥名曰莫耆,是藥威勢能銷眾毒;如是妙藥隨所 在處,諸毒蟲類不能逼近。有大毒蛇飢行求食,遇見生類欲螫噉 之,其生怖死馳趣妙藥,蛇聞藥氣尋便退走。何以故?憍尸迦!

如是妙藥具大威勢,能益身命伏銷眾毒。

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具大威勢亦復如是。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至心 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書寫、解說、廣令流 布,諸惡魔等於此菩薩摩訶薩所欲為惡事,由此般若波羅蜜多威 神力故,令彼惡事於其方所自當殄滅無所能為。

○道諦四相:

〈H13〉息滅實執湼槃之戲論,即【道法忍】。

〈H13〉何以故?憍尸迦!由此般若波羅蜜多具大威力,能摧眾 惡增善法故。

憍尸迦!云何般若波羅蜜多能摧眾惡增長諸善?憍尸迦!如是 般若波羅蜜多,能滅貪欲、瞋恚、愚癡,無明乃至純大苦蘊,障 蓋、隨眠、纏垢、結縛,若我見、有情見、補特伽羅見、斷見、

常見、有見、無見,乃至種種諸惡見趣,慳貪、破戒、忿恚、懈 怠、散亂、愚癡,常想、樂想、我想、淨想,及餘一切貪、瞋、

癡、慢、疑見行等。

憍尸迦!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能滅色著乃至識著,能滅眼著乃至 意著,能滅色著乃至法著,能滅眼識著乃至意識著,能滅眼觸著 乃至意觸著,能滅眼觸所生受著乃至意觸所生受著,能滅布施波 羅蜜多著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著,能滅內空著乃至無性自性空著,

能滅四念住著廣說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著,能滅一切智、道相智、

一切相智著,能滅菩提涅槃著。

憍尸迦!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能滅此等一切惡法,及能增長彼諸 對治,是故般若波羅蜜多具大威力最尊最勝。

(21)

〈H14〉安住道法智之瑜伽師有為諸佛守護之功德,即【道法智】。

(30)〈H14〉復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此般若波羅蜜多,

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書寫、解說、廣 令流布,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常為三千大千世界四大天王及天帝 釋、堪忍界主大梵天王、淨居天等,天、龍、藥叉、阿素洛等,

並餘善神皆來擁護,不令一切災橫侵惱,如法所求無不滿足。東 西南北四維上下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亦常護 念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令惡漸滅善法轉增。謂令增長布施波羅 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為方便故;亦令增長內空觀乃 至無性自性空觀,以無所得為方便故;亦令增長四念住廣說乃至 十八佛不共法,以無所得為方便故;亦令增長一切三摩地門及一 切陀羅尼門,以無所得為方便故;亦令增長一切智及道相智、一 切相智,以無所得為方便故。

〈H15〉能得斷除殺生等十惡,遍知十善相一切相智之因理自己安住 亦安立他,此智即【道類忍】。

(31)〈H15〉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緣,言詞威肅,

聞皆敬受,稱量談說,語無謬亂,善知恩報,堅事善友,不為慳 嫉、忿恨、覆惱、諂誑、矯等之所隱蔽。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自能離斷生命,亦勸他離斷生命,

無倒稱揚離斷生命法,歡喜讚歎離斷生命者,乃至自能離邪見,

亦勸他離邪見,無倒稱揚離邪見法,歡喜讚歎離邪見者。

自能行布施波羅蜜多,亦勸他行布施波羅蜜多,無倒稱揚行布施 波羅蜜多法,歡喜讚歎行布施波羅蜜多者,乃至自能行般若波羅 蜜多,亦勸他行般若波羅蜜多,無倒稱揚行般若波羅蜜多法,歡 喜讚歎行般若波羅蜜多者。

自能行內空,亦勸他行內空,無倒稱揚行內空法,歡喜讚歎行內 空者,乃至自能行無性自性空,亦勸他行無性自性空,無倒稱揚 行無性自性空法,歡喜讚歎行無性自性空者。

自能修一切三摩地門,亦勸他修一切三摩地門,無倒稱揚修一切 三摩地門法,歡喜讚歎修一切三摩地門者;自能修一切陀羅尼 門,亦勸他修一切陀羅尼門,無倒稱揚修一切陀羅尼門法,歡喜

(22)

讚歎修一切陀羅尼門者。

自能修四靜慮,亦勸他修四靜慮,無倒稱揚修四靜慮法,歡喜讚 歎修四靜慮者;自能修四無量,亦勸他修四無量,無倒稱揚修四 無量法,歡喜讚歎修四無量者;自能修四無色定,亦勸他修四無 色定,無倒稱揚修四無色定法,歡喜讚歎修四無色定者。

自能修四念住,亦勸他修四念住,無倒稱揚修四念住法,歡喜讚 歎修四念住者;乃至自能修八聖道支,亦勸他修八聖道支,無倒 稱揚修八聖道支法,歡喜讚歎修八聖道支者。

自能修三解脫門,亦勸他修三解脫門,無倒稱揚修三解脫門法,

歡喜讚歎修三解脫門者。

自能修八解脫,亦勸他修八解脫,無倒稱揚修八解脫法,歡喜讚 歎修八解脫者;自能順逆入九次第定,亦勸他順逆入九次第定,

無倒稱揚順逆入九次第定法,歡喜讚歎順逆入九次第定者。

自能修佛十力,亦勸他修佛十力,無倒稱揚修佛十力法,歡喜讚 歎修佛十力者;乃至自能修十八佛不共法,亦勸他修十八佛不共 法,無倒稱揚修十八佛不共法法,歡喜讚歎修十八佛不共法者。

自能修無忘失法、恒住捨性,亦勸他修無忘失法、恒住捨性,無 倒稱揚修無忘失法、恒住捨性法,歡喜讚歎修無忘失法、恒住捨 性者。

自能修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亦勸他修一切智、道相智、

一切相智,無倒稱揚修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法,歡喜讚歎 修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者。

〈H16〉所修布施等六度回向大菩提果,即是大乘見道【道類智】。

(32)〈H16〉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羅 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諸有情平等共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常作是念:『我若不行布施波羅蜜 多,當生貧賤家,尚無勢力,何能成熟一切有情、嚴淨佛土?況 當能得一切智智!我若不護淨戒波羅蜜多,當生諸惡趣,尚不能 得下賤人身,何能成熟一切有情、嚴淨佛土?況當能得一切智 智!我若不修安忍波羅蜜多,當諸根殘缺形貌醜陋,不具菩薩圓 滿色身,若得菩薩圓滿色身行菩薩行,有情見者深生歡喜信受所

(23)

說,必獲無上正等菩提;若不得此圓滿色身,何能成熟一切有情、

嚴淨佛土?況當能得一切智智!我若懈怠不起精進波羅蜜多,尚 不能得菩薩勝道,何能成熟一切有情、嚴淨佛土?況當能得一切 智智!我若心亂不入靜慮波羅蜜多,尚不能起菩薩勝定,何能成 熟一切有情、嚴淨佛土?況當能得一切智智!我若無智不學般若 波羅蜜多,尚不能得方便善巧超二乘地,何能成熟一切有情、嚴 淨佛土?況當能得一切智智!』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常作是念:『我不應隨慳貪勢力,

若隨彼力則我布施波羅蜜多不得圓滿;我不應隨破戒勢力,若隨 彼力則我淨戒波羅蜜多不得圓滿;我不應隨忿恚勢力,若隨彼力 則我安忍波羅蜜多不得圓滿;我不應隨懈怠勢力,若隨彼力則我 精進波羅蜜多不得圓滿;我不應隨心亂勢力,若隨彼力則我靜慮 波羅蜜多不得圓滿;我不應隨惡慧勢力,若隨彼力則我般若波羅 蜜多不得圓滿。若我所修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 波羅蜜多不圓滿者,終不能得一切智智!』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不離一切智智心,以無所得而為方 便,於此般若波羅蜜多,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 理思惟、書寫、解說、廣令流布,必獲如是現法當來功德勝利。」

【四】修道

●嚴淨佛土加行

(大般若經卷 451)

【論】『F』如有情世間,器世未清淨,修治令清淨,即嚴淨佛土。

◎『F』八地菩薩成就嚴淨佛土之加行,依善根成熟力,由所淨情器 世間之差別,佛土亦分二種:

如有情世間有饑渴等過,其能對治修天受用等;

如器世間塊石荊棘等過,其能對治修純金為地等;

──證得如是嚴淨佛土之加行故。

(01)『F』爾時,佛告具壽善現:「有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

見諸有情飢渴所逼,衣服弊壞,臥具乏少,所欲資財皆不如意。

見此事已作是思惟:『我當云何拔濟如是諸有情類,令離慳貪,

(24)

無所匱乏?』既思惟已作是願言:『我當精勤無所顧戀,修行布 施波羅蜜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令速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我佛土中得無如是資具匱乏諸有情類。如四大王眾天乃至他化自 在天,受用種種上妙樂具,我佛土中諸有情類,亦受種種上妙樂 具。』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由此布施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證無上正等 菩提。

(02)復次,善現!有菩薩摩訶薩修行淨戒波羅蜜多,見諸有情煩惱 熾盛,更相殺害乃至邪見,由此因緣短壽多病,顏容憔悴無有威 德,資財匱乏生下賤家,肢體缺減眾事鄙穢。見此事已作是思惟:

『我當云何拔濟如是諸有情類,令其遠離諸惡業果?』既思惟已 作是願言:『我當精勤無所顧戀,修行淨戒波羅蜜多,成熟有情、

嚴淨佛土,令速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無如是眾惡 業果諸有情類,一切有情皆行十善,受長壽等殊勝果報。』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由此淨戒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證無上正等 菩提。

(03)復次,善現!有菩薩摩訶薩修行安忍波羅蜜多,見諸有情更相 忿恚,口出矛槊,毀罵凌辱,以刀杖等互相殘害,乃至斷命惡心 不捨。見此事已作是思惟:『我當云何拔濟如是諸有情類,令其 遠離如是諸惡?』既思惟已作是願言:『我當精勤無所顧戀,修 行安忍波羅蜜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令速圓滿疾證無上正等 菩提,我佛土中得無如是煩惱惡業諸有情類,一切有情展轉相視 如父如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屬,不相乖違。』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由此安忍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證無上正等 菩提。

(04)復次,善現!有菩薩摩訶薩修行精進波羅蜜多,見諸有情懈怠 懶惰,不勤精進,棄捨三乘,亦不能修人、天善業。見此事已作 是思惟:『我當云何拔濟如是諸有情類,令其遠離懶惰懈怠?』

既思惟已作是願言:『我當精勤無所顧戀,修行精進波羅蜜多,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令速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 無如是懶惰懈怠諸有情類,一切有情精進勇猛,勤修善趣及三乘 因,生人、天中速證解脫。』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由此精進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證無上正等 菩提。

(25)

(05)復次,善現!有菩薩摩訶薩修行靜慮波羅蜜多,見諸有情五蓋 所覆,失諸靜慮、無量、無色。見此事已,作是思惟:『我當云 何拔濟如是諸有情類,令其遠離諸蓋散動?』既思惟已作是願 言:『我當精勤無所顧戀,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成熟有情、嚴淨 佛土,令速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無如是具蓋散動 諸有情類,一切有情自在入出諸靜慮等微妙勝定。』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由此靜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證無上正等 菩提。

(06)復次,善現!有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見諸有情愚癡 惡慧,於世、出世正見俱失,撥無善惡業及業果,執斷、執常、

執一、執異俱不俱等種種邪法。見此事已作是思惟:『我當云何 拔濟如是諸有情類,令其遠離惡見邪執?』既思惟已作是願言:

『我當精勤無所顧戀,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令速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無如是惡慧邪執諸有情 類,一切有情成就正見,種種妙慧具足莊嚴。』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由此般若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證無上正等 菩提。

(07)復次,善現!有菩薩摩訶薩具修六種波羅蜜多,見諸有情三聚 差別。見此事已作是思惟:『我當云何方便濟拔諸有情類,令離 邪定及不定聚?』既思惟已作是願言:『我當精勤無所顧戀,修 行六種波羅蜜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令速圓滿疾證無上正等 菩提,我佛土中得無邪定及不定名,一切有情皆住正定。』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由此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能證得一切 智智。

(08)復次,善現!有菩薩摩訶薩具修六種波羅蜜多,見諸有情墮三 惡趣受諸劇苦。見此事已作是思惟:『我當云何方便濟拔,令其 永離三惡趣苦?』既思惟已作是願言:『我當精勤無所顧戀,修 行六種波羅蜜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令速圓滿疾證無上正等 菩提,我佛土中得無如是三惡趣名,一切有情皆善趣攝。』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由此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能證得一切 智智。

(09)復次,善現!有菩薩摩訶薩具修六種波羅蜜多,見諸有情由惡 業障,所居大地高下不平,埠阜溝坑,穢草株杌,毒刺荊棘,不 淨充滿。見此事已作是思惟:『我當云何方便濟拔諸有情類,令

(26)

永滅除諸惡業障,所居之處地平如掌,無諸穢草株杌等事?』既 思惟已作是願言:『我當精勤無所顧戀,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成 熟有情、嚴淨佛土,令速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無 如是諸雜穢業,所感大地平坦莊嚴,豐諸花果甚可愛樂。』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由此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能證得一切 智智。

(10)復次,善現!有菩薩摩訶薩具修六種波羅蜜多,見諸有情薄福 德故,所居大地無諸珍寶,唯有種種土石瓦礫。見此事已作是思 惟:『我當云何濟拔如是多罪少福諸有情類,令所居處豐饒珍 寶?』既思惟已作是願言:『我當精勤無所顧戀,修行六種波羅 蜜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令速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佛 土中得無如是多罪少福諸有情類,金沙布地,處處皆有吠琉璃等 眾妙珍奇,有情受用不生染著。』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由此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能證得一切 智智。

(11)復次,善現!有菩薩摩訶薩具修六種波羅蜜多,見諸有情凡所 攝受多生愛著,發起種種惡不善業。見此事已作是思惟:『我當 云何濟拔如是多所攝受諸有情類,令其永離愛著惡業?』既思惟 已作是願言:『我當精勤無所顧戀,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成熟有 情、嚴淨佛土,令速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無如是 多所攝受諸有情類,一切有情於色聲等無所攝受不生愛著。』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由此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能證得一切 智智。

(12)復次,善現!有菩薩摩訶薩具修六種波羅蜜多,見諸有情有四 色類貴賤差別,謂剎帝利、婆羅門等。見此事已作是思惟:『我 當云何方便濟拔諸有情類,令無如是貴賤差別?』既思惟已作是 願言:『我當精勤無所顧戀,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成熟有情、嚴 淨佛土,令速圓滿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無如是四種色 類貴賤差別,一切有情同一色類,悉皆尊貴人趣所攝。』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由此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能證得一切 智智。」……

●方便善巧加行

(大般若經卷 452)

(27)

【論】境及此加行,『G1』超過諸魔怨,『G2』無住『G3』如願力,

『G4』及不共行相。『G5』無著『G6』無所得,

『G7』無相『G8』盡諸願,『G9』相狀與『G10』無量,

十方便善巧。

(01)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諸菩薩摩訶薩應觀法空而 不作證,世尊!云何諸菩薩摩訶薩應觀法空而不作證?」

(02)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觀法空時,先作是念:『我應觀法諸 相皆空,不應作證。我為學故觀諸法空,不為證故觀諸法空,今 是學時,非為證時。』

(03)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未入定位,繫心於所緣,已入定時不繫心 於境。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時,不退布施波羅蜜多不證漏 盡,乃至不退般若波羅蜜多不證漏盡;不退內空不證漏盡,乃至 不退無性自性空不證漏盡;不退真如不證漏盡,乃至不退不思議 界不證漏盡;不退苦聖諦不證漏盡,不退集、滅、道聖諦不證漏 盡;不退四靜慮不證漏盡,不退四無量、四無色定不證漏盡;不 退八解脫不證漏盡,不退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不證漏盡;

不退四念住不證漏盡,乃至不退八聖道支不證漏盡;不退空解脫 門不證漏盡,不退無相、無願解脫門不證漏盡;不退三乘、菩薩 十地不證漏盡;不退陀羅尼門、三摩地門不證漏盡;不退五眼、

六神通不證漏盡;不退佛十力不證漏盡,乃至不退十八佛不共法 不證漏盡;不退相好不證漏盡;不退無忘失法、恒住捨性不證漏 盡;不退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證漏盡;不退菩薩摩訶薩 行不證漏盡;不退無上正等菩提不證漏盡。何以故?善現!是菩 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微妙大智善住法空,及一切種菩提分法,常作 是念:『今時應學不應作證。』

(04)善現!是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恒作是念:『我於布 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今時應學不應作證。我於內空乃至無性自 性空,今時應學不應作證。我於真如乃至不思議界,今時應學不 應作證。我於苦、集、滅、道聖諦,今時應學不應作證。我於四 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今時應學不應作證。我於八解脫乃至 十遍處,今時應學不應作證。我於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今時應 學不應作證。我於空、無相、無願解脫門,今時應學不應作證。

我於三乘、菩薩十地,今時應學不應作證。我於陀羅尼門三摩地

(28)

門,今時應學不應作證。我於五眼、六神通,今時應學不應作證。

我於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今時應學不應作證。我於相好,

今時應學不應作證。我於無忘失法、恒住捨性,今時應學不應作 證。我於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今時應學不應作證。我於 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今時應學不應作證。我於諸佛無上正等菩 提,今時應學不應作證。我今為學一切智智,應學預流果乃至獨 覺菩提,皆令善巧不應作證。』

(05)善現!是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應習近空,應安住空,

應修行空三摩地,而於實際不應作證。應習近無相,應安住無相,

應修行無相三摩地,而於實際不應作證。應習近無願,應安住無 願,應修行無願三摩地,而於實際不應作證。應習近四念住,應 安住四念住,應修行四念住,而於實際不應作證。應習近四正斷 乃至八聖道支,應安住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應修行四正斷乃至 八聖道支,而於實際不應作證。如是乃至應習近佛十力,應發趣 佛十力,應修行佛十力,而於實際不應作證。應習近四無所畏乃 至十八佛不共法,應發趣四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應修行四 無所畏乃至十八佛不共法,而於實際不應作證。

(06)善現!是菩薩摩訶薩雖習近空、無相、無願,亦安住空、無相、

無願,亦修行空、無相、無願三摩地,而不證預流果乃至不證獨 覺菩提。雖習近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亦安住四念住乃至八聖道 支,亦修行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而不證預流果乃至不證獨覺菩 提。由此因緣不墮聲聞及獨覺地,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心境和合之方便善巧加行有十種,謂:

○『G1』超過四魔之方便善巧加行;

(7a)善現!如有壯士,形貌端嚴,威猛勇健,見者歡喜,具勝圓滿 清淨眷屬,於諸兵法學至究竟,善持器仗,安固不動,六十四能、

十八明處,一切伎術無不善巧,眾人欽仰悉皆敬伏,善事業故功 少利多。由此諸人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無時暫捨,彼於爾時倍 增喜躍,對諸眷屬而自慶慰。有因緣故,將其父母妻子眷屬發趣 他方,中路經過險難曠野,其間多有惡獸、劫賊、怨家潛伏諸怖 畏事,眷屬小大無不驚惶。其人自恃多諸技術,威猛勇健身意泰 然,安慰父母並諸眷屬,勿有憂懼必令無苦。彼人於是以善巧術,

(29)

將諸眷屬至安隱處,既免危難,歡娛受樂。然彼壯士於曠野中,

惡獸、怨賊無加害意。所以者何?自恃威猛具諸技術無所畏故。

(7b)善現當知!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愍生死苦諸有情類,發趣 無上正等菩提,普緣有情發四無量,住四無量俱行之心,勇猛修 習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令速圓滿。

是菩薩摩訶薩於此六種波羅蜜多未圓滿位,為欲修學一切智智不 證漏盡,雖住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然不隨其勢力而轉,亦不 為彼障所引奪,於解脫門亦不作證。由不證故,不墮聲聞及獨覺 地,必趣無上正等菩提。

○『G2』雖修空性不證實際無住之方便善巧加行;

(8a)『G2』善現!如堅翅鳥,飛騰虛空,自在翱翔久不墮落,雖依 空戲而不據空,亦不為空之所拘礙。

(8b)善現當知!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雖於空、無相、無願解脫 門數數習近、安住、修行,而於其中能不作證,由不證故不墮聲 聞及獨覺地。修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 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無忘失法、恒住捨性、陀羅尼門、三 摩地門、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及餘無量無邊佛法,若未 圓滿,終不依空、無相、無願三三摩地而證漏盡。

○『G3』由昔願力引發利他之方便善巧加行;

(9a)『G3』善現!如有壯夫,善閑射術,欲顯己技,仰射虛空,為 令空中箭不墮地,復以後箭射前箭筈,如是展轉經於多時,箭箭 相承不令其墮。若欲令墮便止後箭,爾時諸箭方頓墮落。

(9b)善現當知!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 善巧所攝受故,乃至無上正等菩提,因行善根未皆成熟,終不中 道證於實際。若時無上正等菩提,因行善根一切成熟,爾時菩薩 方證實際,便得無上正等菩提。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訶薩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皆應如是審諦觀察,如先所說諸法實相。」

○『G4』不共二乘之方便善巧行;

(30)

(10)『G4』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訶薩甚為希有,

能為難事,雖學諸法真如、法界、法性、實際,雖學諸法皆畢竟 空乃至自相空,雖學苦、集、滅、道聖諦,雖學四念住乃至八聖 道支,雖學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而於中道不墮聲聞及獨覺地,

退失無上正等菩提。」

(11)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於諸有情誓不捨故,謂作是願:『若 諸有情未得解脫,我終不捨所起加行。』善現!諸菩薩摩訶薩願 力殊勝,常作是念:『一切有情若未解脫,我終不捨。』由起如 是廣大心故,於其中道必不退落。

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恒作是念:『我不應捨一切有情,必令解 脫,然諸有情行不正法,我為度彼,應數引發寂靜空、無相、無 願解脫門,雖數引發而不取證。』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善巧 方便力故,雖數現起三解脫門,而於中間不證實際,乃至未得一 切智智,要得無上正等菩提方乃取證。

○『G5』於一切法無實執著之方便善巧加行;

(12)『G5』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於甚深處常樂觀察。謂樂觀 察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

畢竟空、無際空、散無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 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亦樂觀察四念住、四正 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及空、無相、

無願解脫門等皆自相空。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作此觀已,生如是念:『諸有情類由惡友力,

於長夜中起我想執,有情想執,乃至知者見者想執。由此想執,

行有所得,輪迴生死受種種苦。為斷有情如是想執,應趣無上正 等菩提,為諸有情說深妙法,令斷想執離生死苦。』

○『G6』經無量劫修空解脫門之方便善巧加行;

○『G7』經無量劫修無相解脫門之方便善巧加行;

○『G8』經無量卻修無願解脫門之方便善巧加行;

(13)『G6』『G7』『G8』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爾時雖學空解脫門,而 不依此證於實際。雖學無相、無願解脫門,而不依此證於實際。

(31)

以於實際不取證故,不墮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亦復不 墮獨覺菩提。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由如是念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成就善根不證實際。雖於實際未即作證,而不退失四靜慮、四無 量、四無色定,亦不退失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

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亦不退失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 遍處,亦不退失空、無相、無願解脫門,亦不退失內空乃至無性 自性空,亦不退失真如乃至不思議界,亦不退失苦、集、滅、道 聖諦,亦不退失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亦不退失陀羅 尼門、三摩地門,亦不退失五眼、六神通,亦不退失如來十力乃 至十八佛不共法,亦不退失無忘失法、恒住捨性,亦不退失一切 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亦不退失諸餘無量無邊佛法。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爾時成就一切菩提分法,乃至證得無上正等 菩提,於諸功德終不衰減。善現!是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 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於念念中白法增益,諸根猛利超過一切 聲聞、獨覺。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常作是念:『諸有情類於長夜中,

為諸惡友所攝受故,其心常行三四顛倒。謂常想倒、心倒、見倒,

若樂想倒、心倒、見倒,若我想倒、心倒、見倒,若淨想倒、心 倒、見倒。我為如是諸有情故,應趣無上正等菩提,修諸菩薩摩 訶薩行,證得無上正等覺時,為諸有情說無倒法,謂說生死無常、

無樂、無我、無淨,唯有涅槃微妙寂靜,具足種種常、樂、我、

淨真實功德。』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念,行深般若波羅蜜 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於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

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及餘無量無邊佛法,若未圓 滿,終不證入如來勝定。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爾時雖學空、無相、無願解脫門入出自在,

而於實際未即作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因行功德未善圓滿,不 證實際及餘功德,若得無上正等覺時,乃可證得此實際等。善現!

是菩薩摩訶薩爾時雖於諸餘功德修未圓滿,而於無願三摩地門修 已圓滿。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常作是念:『諸有情類於長夜中,

為諸惡友所攝受故行有所得,謂執有我或有有情乃至執有知者見 者,或執有色、受、想、行、識,或執有眼處乃至意處,或執有 色處乃至法處,或執有眼界乃至意界,或執有色界乃至法界,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來。是故如來名得涅槃。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入十種法行。能知諸佛如來應供正

能令一切調伏其心。若諸菩薩修智慧行。即能斷除一切煩惱。若諸菩薩修說法行。即

 若有佛子善修行  清淨之法滿足心   一切眾生慈悲心  柔軟之心為菩提 

  爾時尊者須菩提。前白慈氏菩薩摩訶薩言。仁者受一生記當補佛處。惟願今時入

  論曰。勝善根力至無上菩提   述曰。第二菩提即安住也   論曰。為令善根至大菩提心

由此可知,在家或出家行者所要走的菩薩道是相同的,都是鎖定「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位,當學般若波羅蜜。欲過

在佛家經典中,觀音菩薩尚有其他流通的名號:「施無畏者」、「施無畏菩薩」是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