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第十章机械波 第十章机械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第十章机械波 第十章机械波"

Copied!
4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声波

天 线 发 射 出 电 磁 波

第十章 机械波

(2)

§10.1机械播的形成与传播

1.机械波产生的形成

产生条件: 波源: 产生机械振动的振源(波源);

机械波: 机械振动以一定速度在弹性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出 去,就形成机械波。

弹性介质: 传播机械振动的弹性介质。

弹性介质——由弹性力组合的连续介质.

正弹性力(压、张):液体、气体、固体 弹性力

切弹性力:固体

①介质可以看成是大量质元的集合,每个质元具有一定的质量,

各质元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弹性);

②质元间的相互作用使波得以传播,质元的惯性使波以有限的速 度传播。

(3)

特征:具有交替出现的波峰和波谷。

 质点完成一次振动,波刚好传播了一个波形。

2.横波和纵波

 横波: 介质中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如电磁波。

(4)

波的传播方向

质点振动方向 软弹簧

纵波:介质中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平行的波,如声波。

特征:具有交替出现的密部和疏部。

(5)

① 波的传播不是媒质质元的传播, 而是振动状态的传播, 某时 刻某质元的振动状态将在较晚时刻于“下游”某处出现;

波的传播特征可归纳为:

横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产生切变,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②“上游”的质元依次带动“下游”的质元振动;

③各质点做与波源同方向、同频率的振动;

④各质点振动的相位不同,沿波的传 播方向, 各质元的相位依次落后

⑤ 同相 位 点质元 的 振动 状态 相 同 , 相邻同相位点, 相位差2;

纵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产生容变,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 中传播。

(6)

①波面: 振动相位相同的各点连成的面。

②波前: 波源最初振动状态传播到各点所连成的面。

③波线: 从波源出发,沿波的传播方向画一些带箭头的线;

各向同性介质中波线与波面垂直。

即最前面的波面

3.机械波的几何描述

根据波面的形状可以把波分为:平面波、球面波、柱面波等。

x

y z

平面波

x y

z

柱面波

x y

z

球面波

(7)

4.描述波的几个物理量

波传播方向 波速

①波长 :沿波的传播方向,两个相邻的、相位差为 的振动 质点之间的距离,即一个完整波形的长度,波长反映了波的空间 周期性。

 2 π

②周期 :波前进一个波长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周期表征了 波的时间周期性。

T

横波: 相邻的波峰或波谷间距离;

纵波: 相邻的密集或稀疏部分中心间距离。

(8)

T

 1

③频率 :周期的倒数,即单位时间内波动所传播的完整波形 的数目:

④波速 :波动过程中,振动状态(即振动相位)单位时间内所 传播的距离,又称为相速。 波速与波长、周期和频率的关系为:

u

周期或频率只决定于波源的振动! 与媒质的性质无关;

一般情况下,与波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相同。

u Tu

  说明:

波速只决定于媒质的性质! 波速实质上是相位传播的速 度, 故称为相速度;其大小主要决定于媒质的性质, 与 波的频率无关。

, u  T 

(9)

①弹性绳上的横波:

u  T

T-绳中的张力,-绳的线密度

几种介质中的波速:

Y-杨氏弹性模量,-体密度

l0 l0 +  l

拉伸

②固体棒中的纵波:

u  Y

l0

Y l S

F

其中:

F F

③固体中的横波:

u  G

切变

F

G -切变模量,-体密度

F G

S

其中:

(10)

§10.2 平面简谐波

简谐波:若波源作简谐振动,介质中各质点也将相继作同频率的简 谐振动, 这种波称之为简谐波。

1.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设有一平面简谐波, 在无吸收、均匀、无限大的介质中传播。

平面简谐波:若波面为平面,则该波称为平面简谐波。

①沿x轴正方向传播(右行波):

设原点O处振动位移的表达式为:

0

0

A cos  t  

y

—角频率(圆频率)。

其中 y 是质点在y方向上的位移,A—振幅,

x

y

p

u

O

x

O点振动传到 p点需用时:Δ x tu 相位落后: x

u

(11)

所以p点的运动方程 为

x

y

p

u

O

x

从时间看,x点 t 时刻的位移是O点 时刻的位移。

( , ) cos x 0

y x t A t

u

   

      

/ tx u

简谐波运 动学方程

②沿x轴负方向传播(左行波):

x

y

p

u

O

x

( , ) cos ( x 0

y x t A t

u

 

   )  P点处振动位移的表达式为

综上可知,平面谐波一般表达式

负(正)号代表向 x 正(负)向传播的谐波。

( , ) cos ( x

0

y x t A t

u

 

   )   

(12)

①当 x 一定时,令 x = x0

表达式变成 y - t 关系,是 x0 点的振动方程,

T

t y

A

-A O

0

0 0

( , ) cos ( x )

y x t A t

u

 

     2.简谐波运动学方程的物理意义

简谐波函数是一个二元函数。振动位移y既是时间t又是位置x的函数

对应曲线为该处质点振动曲线。

② 当t一定时,令t = t0

这时, y 仅为 x 的周期函数,表达了 t = t0 时刻空间各点的位移分布,对应曲线 为该时刻的波形图。不同时刻对应有不 同的波形曲线。

0 0 0

( , ) cos ( x)

y x t A t

u

 

    

y

x

O

t 确定时

x 确定时

(13)

③ xt 均变,表示波线上所有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情况。

( , ) cos x

0

y x t A t

u

   

          

x

y

x1 x y1

t 时刻 t +t 时刻

t u

x Δ

Δ  x2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描述了波形的传播。

考察t和t+∆t 时刻,以及x和x+u∆t 两质点的运动

( , ) cos x u t 0

y x u t t t A t t

u

 

        cos x 0

A t

u

y x t( , )

(14)

3.简谐波函数的几种表达形式

cos[ ( x

0

]

y A t

u

  ) 

时间t 圆频率 周期T

空间x 波数k 波长λ

u Tk

通过波速联系起来

定义 波数:

k u

  

cos[2 ( t x )

0

] y A

T

   

0

cos

yAt kx   

4.波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u: 波形传播速度, 对确定的介质是常数;

v: 质点振动速度, 是时间的函数。

注意:

sin ( )

0

y x

v A t

t u

   

    [   ]

2

2

2

y cos ( x )

0

a A t

t   u

     

 [ ]

(15)

5.平面波的波动方程

把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分别对t和x求二阶偏导数,得

2

2

2y cos ( x) 0

A t

t   u

    

 [ ]

比较上列两式,可得

普遍意义:在三维空间中传播的一切波动过程,只要介质是无吸收 的各向同性均匀介质,都适合下式:

2 2 2 2

2 1

t y u

x y

 

2 2

2 2 cos ( ) 0

y x

A t

x u u

  

    

 [ ]

2 2 2 2

2 2

2 2

2 1

t u

z y

x

 

 

 

    

任何物质运动,只要它的运动规律符合上式,就可以肯定它是以 u 为传播速度的波动过程。

(16)

例题1: 已知t=0时的波形曲线为Ⅰ,波沿x方向传播,经t=1/2s后波 形变为曲线Ⅱ。已知波的周期T>1s,试根据图中绘出的条件求出波 动表达式,并求求A点的振动表达式。(已知A=0.01m)

解:由图可知:

0.04m

 

1 0 0.01 1

0.02m s 1 2

x x

u t

   

波速:

0.04 2π 1

2s, π s

T 0.02

u T

 

     

设原点振动表达式:

cos( )

y

o

At  

(17)

0 cos

0 

时,

t 2

   

,

0

 0 v

此时, 2

   )( cm )

2 π π

cos(

01 .

0 

t

y

o

0.01cos[π ( ) π ] (cm) 0.02 2

ytx

波动表达式:

A点振动表达式:

0.01 π 0.01cos[π ( ) ]

0.02 2

y

A

t  

0.01cos π (m) t

(18)

例题2: 一平面简谐波以速度u=20m.s

-1

沿直线传播, 已 知在传播路径上某点 A 的简谐运动方程为

y=310

-2

cos(4t)m. 求: 1) 以点A为坐标原点, 写出 波动方程; 2) 以距点A为5m处的点 B 为坐标原点, 写 出波动方程; 3)写出传播方向上点 C、 点 D 的简谐运动 方程; 4) 分别求出BC和CD两点间的相位差。

u 5m 9m

8m

x D

A C B

4

1

2  2  2 s

  

  

20 10 2

u m

 

频率 波长

解:

由点A的简谐运动方程可知

(19)

)]

( 4 cos[

10

3

2

0

u

t x

y

A

 

 

20 )]

( 4 cos[

10

3

2

x

t 

3 10 cos(4

2

) t5 x

 

2) 由于波由左向右行进, 故点B的相位比A点超前, 其简谐运动方 程为

3 10 cos(4

2

) y

B

 

t  

1) 以A为原点的波动方程为:

2

0

3 10 cos[4 ( ) ]

B

20

y  

tx  

3 10 cos(4

2

) t5 x

 

 

 

(注:利用 cos[( ) 0] ) u

t x A

y

故以点B为原点的波动运动方程为

(20)

3) 由于点C的相位比A点超前,故

3 10 cos(4

2

)

C

5

C

y  

t   x

2

13

3 10 cos(4 ) t 5

 

 

3 10 cos(4

2

)

D

5

D

y  

t   x

2

9

3 10 cos(4 ) t 5

 

 

 

  22 4 . 4 10

2

2    

CD

x

CD

而点D的相位落后于A点, 故

4) BC和CD间的距离分别为xBC=8m, xCD=22m

 

  8 1 . 6 10

2

2    

BC

x

BC

(21)

①波传播的独立性:无论是否相遇, 各列波仍保持原有的特性 (频率, 波长和振动方向等)不变, 按照原来的方向继续前进, 就象没有遇到其他的波一样。

②矢量性:在其相遇区域内, 任一点的振动为各个波单独存在 时在该点引起的振动的矢量和。

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

§10.3 波的叠加和干涉

1. 波的叠加原理

波的叠加原理的基础是波的方程为线性微分方程。

y x t1

   

, , y2 x t, 分别满足波动方程

2 2 2 2

1 1 2 2

2 2 2 2 2 2

1 1

y y , y y

x u t x u t

(22)

注:波的叠加原理仅在弱波条件时成立,强冲击波则不成立。

即波动方程遵从叠加原理。

则 显然也满足波动方程

   

2 2

1 2 1 2

2 2 2

y y 1 y y

x u t

   

  

1 2

yy

2. 波的干涉

两束叠加的波在交迭区域 某些点处振幅始终最大,

另一些位置振幅始终最小

,而其它位置,振动的强 弱介乎二者之间,保持不 变。称这种稳定的叠加图 样为干涉现象。

(23)

相干条件——得到干涉所要求的条件

②振动方向相同;

③具有恒定的相位差。

①两波源具有相同的频率;

满足相干条件的波 叫相干波, 波源叫相干波源,

叠加叫相干叠加。

S1

S2

1 P r

r2

设有两个频率相同的波源S1和S2,其振动表达式为

强度计算

10 10 1

20 20 2

cos( ) cos( )

y A t

y A t

 

 

 

   

传播到 P 点引起的振动为:

(24)

1 1 1 1

2 2 2 2

cos( )

cos( )

y A t kr

y A t kr

 

 

  

    

所以在P点的合振动为

)

2

cos(

1

    

y y A t

y

S1

S2

1 P r

r2

其中:

2 2 2

1 2 2 1 2 cos ,

AAAA A  Δ   ( 12) k r( 2r1)

1 1 1 2 2 2

1 1 1 2 2 2

sin( ) sin( )

tan cos( ) cos( )

A kr A kr

A kr A kr

 

  

  

   

由于波的强度正比于振幅,所以合振动的强度为:

Δ cos 2

1 2

2

1

I I I

I

I   

对空间不同的位置,都有恒定的,因而合强度在空间形成稳定 的分布(干涉特点)

(25)

①干涉相长(强度最强点)

干涉相长和相消

1 2 2 1

Δ     (  )  k r (   r ) 2 π, n n     0, 1, 2, 3,

2 2 2

1 2

2

1 2

cos ,

AAAA A  

②干涉相消(强度最弱点)

1 2 2 1

Δ     (  )  k r (  r )  (2 n  1)π , n     0, 1, 2, 3,

1 2

2

1 2

cos

I    I I I I  

max 1 2 max 1 2

2

1 2

A A A A I I I I I I

    ,    

1 2 max

4

1

AAA II

如果 ,

min

|

1 2

|

min 1 2

2

1 2

A A A A I I I I I I

    ,    

1 2

,

min

0

AA I  如果

③其他情况合振幅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26)

例题4:A, B两点为同一介质中振幅相同的两相干波源, 其频率 皆为100Hz, 当点A为波峰时点B为波谷。 设波速为10m.s-1, 试 写出A, B发出的两列波传到点P时干涉的结果。

15m

20m P

A B

:

由图可知, AP=15m, AB=20m, 故

m 25

) m 15 ( )

m 20 (

AP AB

BP

2 2

2 2

又已知v=100Hz, u=10m.s-1

m 10 . 100 10  0

v

u

设A的相位较B超前, 则A-B=。根据相位差和波程差的关系有

25 15

2 2 201

B A

0.10

BP AP

      

 

        

(27)

这样的值符合合振幅的最小的条件, 如若介质不吸收波的能量, 则两波振幅相同, 因而合振幅

故在点P处, 因两波干涉减弱而不发生振动。

1 2 0

AAA

(28)

0 t

u

u

4 t  T

2 t  T

4 t  3T

y

x

u u

u u u

u

y 2A

x y

x y 2A

x

驻波 ——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条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 叠加而形成的特殊的干涉现象。

§10.4 驻波

1.驻波的形成

(29)

2.驻波方程

设弹性弦上传播着具有相同的振幅、相反传播方向的两波,它们 的运动方程为

)

cos(

1

1

Atkx   y

)

cos( 2

2A

tkx

y

右行波 左行波 合成后,弦上的运动成为

1 2

y  y y

在合成波的表式中,时间和空间分别出现在两个因子之中,因此,

合成波实际上是一种振动,不再是振动的传播,故称为驻波。

驻波的振幅, 与位置有关

各质点都在作同 频率的简谐运动

2 1 2 1

2 cos( ) cos( )

2 2

A kx   t   

(30)

驻波是各点振幅不同的简谐振动的集体

2 ) cos(

2 ) cos(

2 2 1 2 1

2 1

 

   

y y A kx t y

2 1

2 cos( )

A A kx  2

振幅达到最大值2A ,这种位置称为波腹。两相邻波腹间的距离

1 ( 1)

2 2 2

n n

x x nn  

    

3.驻波的特征 (1)波节和波腹

当 2 1 ,

kx  2 n 2 1 = 2 1 0, 1, 2,

2 2 2 2

n n

x n

k k

   

    

 

2 1 2 1

2 2

kx n

当 (2 1) 2 1 0, 1, 2,

4 2 2

x n   n

    

振幅为零,波节处的质元静止不动,这种位置称为波节。两相邻 波节间的距离

1 [2( 1) 1] (2 1)

4 4 2

n n

x x n n  

 

驻波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振动!

(31)

相邻波腹和波节之间的距离:

(2 1)

4 2 2 4

n n

x  x n n   

 

(2)相位

2 1

cos( ) 0

kx  2

  相位为: 2 1

t 2

相位为: 2 1

t 2

2 1

cos( ) 0

kx2

 

2 1 2 1

2 cos( )cos( )

2 2

y A kx   t  

  

  

x 0 4

2

3 4

4

波节 波腹

2 1 2 1

1

π 3π

π , π

2 2 2 2

n n

kx   n kx   n

 

       

所以波节之间相位相同, 波节两边相位相反。

(32)

4、波的反射、透射和半波损失

0

透射波 y2

反射波

入射波 y1

z2

z1 x

1 1

cos(

1

)

yAt k x

入射波:

反射波:

透射波:

1 2

1 2

z z R z z

  反射系数 y1

均匀介质中传播的波在遇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处,反射波与入射 波在界面处的相位差,取决于波的种类和两种介质的性质及入射 角的大小。在入射波波线近似于垂直界面时,适当选择时间零点:

z   u

— 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只与介质自 身的性质有关。

1 2

1 1 1

1 2

cos( ) z z

y A t k x

z z

   

1

2 1 2

1 2

2z cos( )

y A t k x

z z

 

1 2

1 2

1

1 2

2 z z R z z

T z

z z

 

 

反射系数 透射系数

(33)

固定端:

z  

2

入射波:

反射波:

透射波:

在界面处,反射波相对于入射波发生了 的相位突变,相当于出现 了半个波长的波程差,称半波损失。在介质1中,入射波和反射波 频率相同,振幅相同,传播方向相反,形成驻波。

1 1

y  y y

在界面x=0处,驻波的振幅为零,因此此时界面处为波节。

1 1

cos(

1

)

yAt k x

1 1

1

cos(

1

) cos(

1

) y    At k x   At k x   

2

0

y

1cos( 1 ) 1 cos( 1 ) At k x At k x

    

1 1

2A cos(k x  / 2) cos(t  / 2)

  

1 1

2A sin(k x)sin(t)

注意:只要波从波疏媒质到波密媒质(z1<z2 , R<0 ),就会有半波损失!

(34)

柔软端(自由端): z 2 0 入射波:

反射波:

透射波:

1 1

cos(

1

)

yAt k x

在界面处,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振动相位相同, 无半波损失,称为全 波反射。

1 1

y  y y

在界面x=0处,驻波的振幅2A1,因此此时界面处为波腹。

既非固定端又非柔软端:z2  , z2  0

此时入射波和反射波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反,但是振幅不相同,

介质1中看到的是驻波+行波

1 1

cos(

1

) y   At k x

2

2 cos(

1 2

) y At k x

1cos( 1 ) 1 cos( 1 ) At k x At k x

   

1 1

2A cos(k x) cos(t)

一般地,波从波密媒质到波疏 媒质(z1>z2 , R>0 ),均无半 波损失,发生全波反射。

在介质1中,入射波和反射波频率相同,振幅相同,传播 方向相反,形成驻波。

(35)

基频

2

1

n =1

二次 谐频 n =2

2

2

三次 谐频 n =3

3

2

两端固定的弦

, 1, 2,3 2

n

n

L n

  …

波在一定边界内传播时就可能形成各种驻波,形成驻波必须满 足一定条件:

2

n

nL

 

2

n

n

u u

n L

 

  

即弦线上形成的驻波波长、

频率均不连续。这些频率称为 弦振动的本征频率。对应的振 动方式称为简正模式。

最低的频率称为基频,其它 整倍数频率为谐频。

5.简正模式

→两端均为波节

(36)

此时开端形成波腹,闭端形成波节。

2 1

n 4

n u

L

 

1 4L

  1 1

4 u

  L

2

4 3

L

2

3 4 u

  L

3

4 5

L 3 5

4 u

  L

1 1

( ) , 1, 2,3,

2 4 n

n L n

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

4 2 1

n

L

n

综上可知:

(37)

例题5: 如图,沿 x 轴传播的平面简谐波方程为 200)]

π( 200 cos[

10 3 x

t

y

隔开两种介质的反射界面,A与坐标原点O相距2.25 m。设反 射端两侧波阻相差悬殊且可视为固定端,求反射波方程和左边 介质中的驻波方程。

(SI)

A

O x

y 1 2

(38)

解: 因两侧波阻相差悬殊,可认为反射波入射波振幅相同。不妨设 反射波的方程为

由题意可知入射波在 A 点引起的振动为

10 cos[200π(

3

/ 200) ]

y  

tx  

所以反射波在A点引起的振动为:

10 cos[200π(3 / 200) ] y A t   

10 cos[200π(3 )]

A x 200

y y  t

  

由于界面是固定端,发生半波损失,所以反射波在A点的相位比入 射波在该点的相位落后π,故可得

2 2.25 = 5.5

          所以反射波的方程为

10 cos[200π(3 / 200) 5.5π]

y  tx

3 π

10 cos[200π( / 200) ] t x 2

 

(39)

入射波和反射波在左边介质中叠加形成驻波:

3 3 π

10 cos[200π( )] 10 cos[200π( / 200) ]

200 2

y  y tx tx

3 π π

2 10 cos[π ]cos[200π ]

4 4

x t

   

在界面处x=Δ=2.25,容易得到

x 0 yy  即界面处为波节。

(40)

多普勒效应:当波源或观察者(或二者)相对传播介质运动时, 会 导致观察者接受到的波频率不同于波源的频率,这种现象称为多普 勒(C.J. Doppier,1803-1853)效应

若波源或者观察者相对介质运动时,观 察者观测到的波速u与观测到的波长

之比称为观测频率R

R

u

 

§10.5 多普勒效应

设波源的频率为s ,波长为, 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u。若波源 和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静止时,测得的频率则为

1

s

v u

T

 

观察者

S R

波源

u

uS uR

R

S

(41)

为简单起见,假定波源和观测者的运动都发生在它们之间的联线 上。各速度及其符号约定如下:

uS ——波源相对于介质的速度,趋近观察者为正;

uR ——观察者相对介质的速度,趋近波源为正;

u ——介质中的波速,S ——波源发射频率,

uS > 0 uR > 0

S R

(相对介质) (相对介质)

S(波源频率)

R(观测频率)

u

(波速)

R ——测量频率。

(42)

uS = 0 u uR

uR > 0(R接近S),

R

 

S

uR < 0(R远离S), S

R

 

①波源静止而观察者运动 : uS = 0,uR ≠ 0

R

R S

u u

  u

S

· · ·

R

S u uR R

Rt u ut

波相对观察者的传播速度:

u    u u

R

波长未变,观察者测得的频率为

R R

R S

u u u u

u v

u

 

  

  

(43)

②观察者静止而波源运动:uR = 0,uS≠ 0

S S

u

  u u

R

uS >0 (S 接近R), uS <0 (S 远离R),

u

S

u

适用条件:

2

1

o



uS

2s

1 s

s

uT

S

u Ts

波相对观察者的有效波长为

u T

s

    

波速未变,所以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

R S

s s

u u u

u T v u u

 

S

R

 

S

R

 

(44)

波源 波速

u

探测器

us

u

R

波相对观察者的有效波长:

     u T

s

观察者测到的频率: R R S R

S S

u u u u

u v

u T u u

  

  

  

  

波相对观察者的传播速度:

u    u u

R

③观察者和波源在同一直线上运动:uR≠0, uS≠0

R S

R S

u u

  u u

波源与观察者相互接近时,感觉到的频率较高;

反之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感觉到的频率较低。

结论

(45)

45

分别用SR表示波源速度和观察者速度与波源与观察者连线 的夹角,有

cos cos

R R

R S

S S

u u u u

  

 

④观察者和波源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 ·R

S

S

R

u

S

u

R

⑤冲击波和马赫锥:若波源运动速度超过波速us>u 这时波源将位于波前的前方,各波

前的切面形成一个圆锥面,这种 波叫冲击波, 也叫马赫波, 此锥 面称为马赫锥,其顶角满足

sin 1

S S

ut u

t M

   

u u

M 为马赫数

(46)

快艇在水中形成的马赫锥 超音速飞机形成的马赫锥

多普勒效应在科学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1)谱线红移测定星球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2)利用基于反射波多普勒效应原理的雷达系统,测定流体的动、

振动体的振动、车辆导弹等运动目标速度;

(3)医学上的“D超”,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检查人体内脏、

血管的运动和血液(红细胞)的流速和流量。

(47)

例题6: 利用多普勒效应监测汽车行驶的速度。 一固定波源发出 频率为100kHz的超声波,当汽车迎着波源驶来时,与波源安装 在 一 起 的 接 受 器 接 收 到 从 汽 车 反 射 回 来 的 超 声 波 的 频 率 为 110kHz。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30m.s-1,求汽车行驶的速率。

第二步: 波从汽车表面反射回来,此时汽车作为波源向着接受器 运动,汽车发出的波的频率即是它接收到的频率,而接受器此时 是观察者,它接收到的频率为

解: 分两步分析

第一步: 波向着汽车传播并被汽车接收,此时波源是静止的。汽 车作为观察者迎着波源运动。设汽车的行驶速度为uc,则接收到 的频率为

u uc

  u

c c

c c c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    

  

由此解得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uc   u

 

  

 

110 100 1

330 56.8km.h 110 100

  

(48)

例题7: A,B为两个汽笛, 其频率均为500Hz。A是静止的,B以 60m.s-1的 速 率 向 右 运 动 。 在 两 个 汽 笛 之 间 有 一 观 察 者 O ,以 30m.s-1的速率也向右运动。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30m.s-1,求:

1)观察者听到来自A的频率;2)观察者听到来自B的频率;3)

观察者听到的拍频。

已知: u=330m.s-1, usA=0, usB=60m.s-1, u0=30m.s-1,=500Hz 解: 利用多普勒效应关系式,有

R S

u u

   u u

u0 usB

O B

A

(49)

1)由于观察者远离波源A运动,u0应取负号,观察者听到 来自A的频率为

0

330 30

500 454.5Hz 330

v u u

u

 

    

0

330 30

500 461.5Hz 330 60

sB

u u

v   u u    

 

Hz

7

 

vv

v

2)观察者向着波源B运动, u0取正号,而波源远离观察者运 动,usB也取正号。故观察者听到自B的频率为

3) 拍频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導波模的縱向相位常數為實數,場沿縱向是等幅 行進波,其波阻抗為實數即電阻性,截止模的縱

(wave vector)」,記做k,其大小就是波的相位 常數k,其方向就是波的傳播方向。它的三個座標

(isotropy)介質,P 與E 方向相同且成正比, M

z 方波是一週期波,其正及負峰值 存在的時間長度一樣,而兩者是 交互出現,如圖5-14所示。對一

VAB 使用者無法使用 RIDE 提供的 Filter Design 公用程式設計濾波器,但是 使用 VAB 的 Filter 元件時,在元件特性選單可以直接指定此濾波器的規格,使用

 在 1855 年英國科學家 Lord Rayleigh 於地震研 究領域就發現了表面聲波的存在,此後則將此現象 運用於地震研究上,此表面波亦被稱為 Rayleigh wave ;直到 1965

Relation Between Sinusoidal and Complex Exponential Signals

他做事一向有自己的想法,從不「隨波逐流」 。 「隨波逐流」是指: (A)順著水流而行(B 比 喻事情發展起伏變化大(C)比喻氣勢的雄壯浩大(D 比喻人沒有 確定的方向和目標,只依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