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CHAPTER 5 金屬波導與共振腔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CHAPTER 5 金屬波導與共振腔"

Copied!
2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CHAPTER 5 金屬波導與共振腔

(2)

本章大綱

5.1 金屬波導的一般特性

5.2 共振腔的一般特性

5.3 矩形座標系的波導與共振腔

5.4 圓柱座標系的波導與共振腔

5.5 球座標系的共振腔與傳輸線

5.6 重入共振腔,複雜邊界條件問題

5.7 微擾(perturbation)原理

(3)

5.1 金屬波導的一般特性

(4)

5.1 金屬波導的一般特性(1/4)

在4.5節所述柱形系統中,若縱向無界,橫向邊界 條件為沿縱向均勻的短路面,按照特徵值問題的 一般原理,其橫向角波數T必然滿足

因此,系統中只可能傳播TEM波或快波,即波導 波。

(5)

5

金屬波導的一般特性(2/4)

(6)

金屬波導的一般特性(3/4)

在TE模中,U=0,V≠0,即Ez=0,Hz≠0,又稱 H模。

在TM模中,U≠0 , V=0 ,即Ez ≠ 0 , Hz=0 , 又稱E模。

TE模與TM模可以分開是金屬波導的一個特點。

(7)

7

金屬波導的一般特性(4/4)

5.1.1 金屬波導的傳播特性

5.1.2 金屬波導的波阻抗

5.1.3 金屬波導中的功率

5.1.4 金屬波導中電磁波的衰減

5.1.5 非柱形波導

5.1.6 金屬波導中的導波模和截止模

(8)

金屬波導的傳播特性(1/6)

由第4章4.5小節關於柱形系統中電磁波的一般論 述可知,金屬波導的橫向角波數T就是它的臨界角 波數,常記做Kc,Kc=T。相應的臨界角頻率及臨 界頻率為

臨界狀態下,電磁波在介質中的波長就是橫向波

(9)

9

金屬波導的傳播特性(2/6)

相應的臨界狀態下,真空中的波長稱為臨界波 長,記做λc,有

(10)

金屬波導的傳播特性(3/6)

當w>wc即k>T時,波導處於傳輸狀態。其縱向相 移常數記做β=kz,縱向相速為υp,縱向波長或 稱導波波長為λg。它們可依次由式(4-100)、

(4-104)及式(4-15)決定,即

(11)

11

金屬波導的傳播特性(4/6)

由式(4-105),金屬波導中的群速為

且有如下關係:

在真空中

(12)

金屬波導的傳播特性(5/6)

當w<wc即k<T時,波導設處於截止狀態,β成為 虛數,沿Z呈漸消場,此時

則有

(13)

13

金屬波導的傳播特性(6/6)

(14)

金屬波導的波阻抗(1/3)

TE模即H模,U=0,V≠0,求出式(4-26‘)與式

(4-30’)之比就是TE模的波阻抗,記做ηTE

將式(5-4)代入上式可得

(15)

15

金屬波導的波阻抗(2/3)

應用式(4-27‘)和(4-29’),得到

同理,TM模即E模,U≠0,V=0,由式(4-26')

和(4-30')可得:

(16)

金屬波導的波阻抗(3/3)

由(5-4)可得

同樣,由(4-27')和(4-29')得到

(17)

17

金屬波導中的功率(1/9)

縱向坡印廷向量在波導橫截面上的面積分就是沿 波導傳輸的功率,即

TE模的功率為

(18)

金屬波導中的功率(2/9)

應用式(5-11)和(5-13),可得

同理可得TM模的功率為

(19)

19

金屬波導中的功率(3/9)

將式(4-26‘)和(4-27’)代入式(5-17),得到

由式(4-72)有

(20)

金屬波導中的功率(4/9)

應用上式及運算式(5-11),得到

同理

可證,在金屬波導中

(21)

21

金屬波導中的功率(5/9)

於是式(5-19)和式(5-20)成為

式(5-21)和式(5-22)的證明如下,以下的U代 表U或V。

由向量恆等式

(22)

金屬波導中的功率(6/9)

由式(4-71)

U滿足赫姆霍玆方程,故有

(23)

23

金屬波導中的功率(7/9)

將均勻波導取長度為dz的微分段,將上式在該微 分段內進行體積分,並應用奧高公式,得到

於是上式中的面積分可改寫為

(24)

金屬波導中的功率(8/9)

由於dz為無窮小量, ,且上式中

金屬波導的管壁可近似看作短路面。由4.3節可 知,U和V在波導壁上滿足

(25)

25

金屬波導中的功率(9/9)

無論是以上兩種情況中的哪一種,都導致以上Sw 上的面積分為零,即

因此有

於是必須

(26)

金屬波導中電磁波的衰減(1/4)

(27)

27

金屬波導中電磁波的衰減(2/4)

設波導中場沿z的變化為

於是波導中傳輸功率沿z的變化成為

因此有

(28)

金屬波導中電磁波的衰減(3/4)

由式(2-60)得到波導壁法向有功功率密度

因此,進入長度為dz的波導壁的功率為

(29)

29

金屬波導中電磁波的衰減(4/4)

代入式(5-25),得到非理想波導中電磁波的衰 減常數

(30)

非柱形波導

以上描述的是柱形波導,在柱形波導中電磁波沿 縱向(z)傳播,其等相位面為垂直於傳播方向的 平面,但在等相位面上場的振幅並非常數,而是 呈駐波分佈,故為非均勻平面波。

主要的非柱形波導有沿圓柱座標系統ρ方向傳播 的徑向傳輸線和柱面喇叭波導(柱面波)及沿球 座標系統r方向傳播的雙錐線和錐面波導(球面 波)。

(31)

31

金屬波導中的導波模和截止模

臨界頻率低於工作頻率的模式是導波模,臨界頻 率高於工作頻率的模式是截止模或漸消模。

導波模的縱向相位常數為實數,場沿縱向是等幅 行進波,其波阻抗為實數即電阻性,截止模的縱 向相位常數為虛數,場沿縱向是漸消場或衰減 場,其波阻抗為虛數即電抗性。

由於截止模的場沿縱向是漸消場或衰減場,因此 在一個無窮長的均勻波導中,或在遠離激勵源和 任何不均勻性的均勻波導中,任何截止模的場都 已被衰減掉了,僅存在導波模。

(32)

5.2 共振腔的一般特性

(33)

33

5.2 共振腔的一般特性

5.2.1 共振腔的固有頻率和能量平衡

5.2.2 共振腔的損耗,品質因數

(34)

共振腔的固有頻率和能量平衡(1/2)

理想共振腔的固有角波數即封閉電磁系統的特徵 值。如第4章4.9節中的式(4-263)所示,共振腔 的第m個模式的固有角波數為

與之對應的第個模式的固有角頻率為

(35)

35

共振腔的固有頻率和能量平衡(2/2)

Em及Hm為該邊值問題的特徵函數,它們滿足馬克 斯威爾方程,故式(5-27)可化為

故有

(36)

共振腔的損耗,品質因數(1/4)

當共振腔體內的介質有損耗,或腔壁有損耗時成 為非理想共振腔或有損共振腔,定義共振腔的固 有品質因數(quality factor)為

同樣應用微擾法,由式(2-60)可得共振腔壁法

(37)

37

共振腔的損耗,品質因數(2/4)

共振腔體內儲能密度為

因此,由於腔壁損耗形成的品質因數為

(38)

共振腔的損耗,品質因數(3/4)

腔體內介質歐姆功率密度為

因此,由腔體內介質損耗形成的品質因數為

共振腔的總固有品質因數為

(39)

39

共振腔的損耗,品質因數(4/4)

當共振腔與負載耦合時,外負載消耗的功率構成 外界品質因數Qe。此時,共振系統的品質因數稱 為有載品質因數QL,並有

(40)

5.3 矩形座標系的波導與共振腔

(41)

41

矩形座標系的波導與共振腔

5.3.1 矩形波導

5.3.2 平行板傳輸線

5.3.3 矩形共振腔

(42)

矩形波導

(43)

43

矩形波導--TE模(1/6)

V(x,y.z)可寫成

式中,β=kz為縱向相移常數。

由第4章的4.3節中式(4-94)所表示的V函數在橫 向遇到的邊界面上的邊界條件為

(44)

矩形波導--TE模(2/6)

將這個邊界條件方程用於矩形波導就是

由式(5-35)可求出

(45)

45

矩形波導--TE模(3/6)

將以上二式代入上述四個邊界條件方程

(46)

矩形波導--TE模(4/6)

由式(4-112),有

將(5-36)∼(5-39)所得的結果代入式(5-35)

得到

(47)

47

矩形波導--TE模(5/6)

應用式(4-132)∼(4-137)及式(5-42)得到 TEmn模電磁場各分量

(48)

矩形波導--TE模(6/6)

(49)

49

矩形波導--TM模(1/4)

V=0

由第4章的4.3節中式(4-93),U函數在橫向邊界 上的邊界條件為

(50)

矩形波導--TM模(2/4)

應用於矩形波導就是

因此有

(51)

51

矩形波導--TM模(3/4)

與式(5-40)相同,因此β的運算式也與式(5- 41)相同

將式(5-50)∼(5-53)代入式(5-49),得到

(52)

矩形波導--TM模(4/4)

應用式(4-132)∼(4-137)及式(5-56),得到 TMmn模電磁場的各分量

(53)

53

矩形波導--矩形波導的傳播特性

(54)

矩形波導--矩形波導中的主模──TE10模(1/6)

矩形波導TE10模的臨界相移常數可由式(5-40)

求出,即

由式(5-1)和(5-3)得到

(55)

55

矩形波導--矩形波導中的主模──TE10(2/6)

當波導中為真空或大氣時

(56)

矩形波導--矩形波導中的主模──TE10(3/6)

TE10模的場分量可由式(5-43)∼(5-48)令m=1,

n=0計算如下:

(57)

57

矩形波導--矩形波導中的主模──TE10(4/6)

(58)

矩形波導--矩形波導中的主模──TE10(5/6)

(59)

59

矩形波導--矩形波導中的主模──TE10(6/6)

(60)

矩形波導--矩形波導中的功率及衰減係數(1/4)

將TE波V函數(5-42)及TM波U函數(5-56)代 入金屬波導中功率的運算式(5-23)和(5-

24),即可求出矩形波導中的功率

(61)

61

矩形波導--矩形波導中的功率及衰減係數(2/4)

式中

將TE模及TM模磁場運算式(5-46)、(5-47)、

(5-48)、(5-60)和(5-61),以及以上兩個功 率運算式分別代入金屬波導中由於管壁損耗引起 的衰減係數運算式(5-26),即得到

(62)

矩形波導--矩形波導中的功率及衰減係數(3/4)

(63)

63

矩形波導--矩形波導中的功率及衰減係數(4/4)

(64)

平行板傳輸線

(65)

65

平行板傳輸線--平行板傳輸線中可以存在

TEM模

圖5-11所示的平行板傳輸線中TEM模的電磁場為

與平面波電磁場運算式(2-9)和(2-11)中沿+z 方向傳播的行進波相同。

(66)

平行板傳輸線--平行板傳輸線中的TE模與

TM模(1/5)

TE模

(67)

67

平行板傳輸線--平行板傳輸線中的TE模與

TM模(2/5)

TM模

式中

(68)

平行板傳輸線--平行板傳輸線中的TE模與

TM模(3/5)

(69)

69

平行板傳輸線--平行板傳輸線中的TE模與

TM模(4/5)

平行板傳輸線的TE模及TM模的臨界角波數為

臨界波長為

(70)

平行板傳輸線--平行板傳輸線中的TE模與

TM模(5/5)

當平行板間為真空或大氣時,TE及TM模中最低 模式即的臨界波長為

因此當兩平板間距離小於二分之一波長時,即

(71)

71

矩形共振腔

(72)

矩形共振腔--TE模(1/4)

由4.2.1節式(4-95)可知,在縱向短路邊界z=0和 z=l上應當有

(73)

73

矩形共振腔--TE模(2/4)

於是有

將式(5-36)∼(5-39)及式(5-89)和(5-90)

代入式(5-88),得到

(74)

矩形共振腔--TE模(3/4)

式中

(75)

75

矩形共振腔--TE模(4/4)

因此

(76)

矩形共振腔--TM模(1/6)

據式(4-96)應當有

(77)

77

矩形共振腔--TM模(2/6)

於是有

將式(5-50)∼(5-53)及式(5-101)和(5- 102)代入式(5-100),得到

(78)

矩形共振腔--TM模(3/6)

代入式(4-125)∼(4-130),得到

TM 模的k 、k 、k 與模的相同,即

(79)

79

矩形共振腔--TM模(4/6)

因此,其固有角波數及固有角頻率亦與TE模相 同。

(80)

矩形共振腔--TM模(5/6)

(81)

81

矩形共振腔--TM模(6/6)

(82)

矩形共振腔--矩形共振腔的主模(1/3)

設m=1,n=0,p=1,式(5-98)和(5-99)成為

於是共振波長成為

(83)

83

矩形共振腔--矩形共振腔的主模(2/3)

將m=1,n=0,p=1代入式(5-92)∼(5-97),得 到矩形共振腔TE101模的場分量

(84)

矩形共振腔--矩形共振腔的主模(3/3)

(85)

5.4 圓柱座標系的波導與共振腔

(86)

5.4 圓柱座標系的波導與共振腔

5.4.1 扇形截面柱共振腔

5.4.2 扇形截面波導

5.4.3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

5.4.4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

5.4.5 柱面喇叭波導和漸開平行板傳輸線

5.4.6 徑向傳輸線及徑向線共振腔

(87)

87

扇形截面柱共振腔

(88)

扇形截面柱共振腔-- TM模(1/8)

V=0,根據式(4-162)∼(4-165)可寫出函數在 圓柱座標中滿足赫姆霍玆方程的運算式

式中

(89)

89

扇形截面柱共振腔-- TM模(2/8)

由式(4-93)和(4-96)寫出扇形截面共振腔各 短路面的各邊界條件

(90)

扇形截面柱共振腔-- TM模(3/8)

由式(5-120)有

代入式(5-121),得

A≠0,因此有

(91)

91

扇形截面柱共振腔-- TM模(4/8)

由式(5-122)有

代入式(5-123),得到

因此有

n為正整數或零。

(92)

扇形截面柱共振腔-- TM模(5/8)

由式(5-124)有

代入式(5-125)

因此

(93)

93

扇形截面柱共振腔-- TM模(6/8)

式(5-127)、(5-129)和(5-131)就是這一共 振腔TM模的共振條件。由式(5-119)可求出 TMnmp模的固有角波數及固有角頻率,即

將(5-126)∼(5-131)代入式(5-118),得到U 函數的三個因子R(p)、Φ(Φ)、Z(z)的運算式

(94)

扇形截面柱共振腔-- TM模(7/8)

於是U(p, Φ,z)成為

(95)

95

扇形截面柱共振腔-- TM模(8/8)

將的運算式代入場分量運算式(4-177)∼(4- 182)就得到扇形腔TMnmp模的各個場分量

(96)

扇形截面柱共振腔--TE模,U=0(1/4)

V函數的邊界條件可根據式(4-94)和(4-95)寫 出如下:

(97)

97

扇形截面柱共振腔--TE模,U=0(2/4)

由這六個邊界條件方程可以得到

(98)

扇形截面柱共振腔--TE模,U=0(3/4)

於是,扇形共振腔TMnmp模的固有角波數及固有 角頻率為

式中,TTEnmn為v階特徵方程(5-149)的第m個

根。

將式(5-148)∼(5-153)代入式(5-141)並設

(99)

99

扇形截面柱共振腔--TE模,U=0(4/4)

則函數V(r, Φ,z)成為

代入式(4-177)∼(4-182)得到扇形腔TMnmp模 的各個場分量

(100)

扇形截面波導(1/3)

現只研究朝+z方向傳播的一個行進波,即

TM模的U函數成為

(101)

101

扇形截面波導(2/3)

扇形波導TMnm模的臨界角波數T就是v階特徵方程

(5-127)的第m個根。

它的色散方程即β與w或β與k的關係為

扇形截面波導TE模的V函數可寫成

(102)

扇形截面波導(3/3)

(103)

103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

扇形截面共振腔及扇形截面波導的張角若擴大到 整圓周,a=2π,則式(5-129)、(5-151)成為

(104)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

將a=2π代入上式,得

v=n為整數,於是貝塞爾函數成為整數階的。

(105)

105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M模與

TE模(1/12)

選擇Φ=0的位置使場為偶函數cosnΦ,則同軸線 中TM模的U函數成為

代入式(4-183)∼(4-188)可得同軸線TM模場 分量

(106)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M模與

TE模(2/12)

同軸線TM模的特徵方程為

同理,令v為整數v=n,即得到同軸線TE模的V函 數

(107)

107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M模與

TE模(3/12)

代入式(4-183)∼(4-188)得到各場分量

(108)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M模與

TE模(4/12)

同軸線TE模的特徵方程是

β的運算式仍為式(5-163)。

(109)

109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M模與

TE模(5/12)

同軸線的特徵方程(5-172)和(5-179)是兩個 超越方程,可用圖解法或數值法求解。設

則兩個方程成為

(110)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M模與

TE模(6/12)

(111)

111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M模與

TE模(7/12)

(112)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M模與

TE模(8/12)

由此可得同軸線中TMnm模和TEnm模的臨界波長

(113)

113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M模與

TE模(9/12)

(114)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M模與

TE模(10/12)

按式(5-84)可以求出這種條件下同軸線TM01模 的臨界角波數近似式

故其臨界波長為

(115)

115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M模與

TE模(11/12)

(116)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M模與

TE模(12/12)

由此可按矩形波導TE10模臨界波長的運算式寫出 同軸線TE11模的臨界波長近似式,即

由於 ,故TE11模為同軸線中的最低非TEM 模。為保證單一TEM模必須滿足

(117)

117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EM模

(1/3)

由於T=0,電磁場橫向向量的方程(4-83)和(4- 84)化為二維向量拉普拉斯方程

同時,U和V的方程(4-32)的(4-33)成為二維 純量拉普拉斯方程

(118)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EM模

(2/3)

其角向均勻解,即n=0的解為

代入式(4-183)∼(4-188),考慮到β=k,

T=0,得到

(119)

119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線中的TEM模

(3/3)

應用式(3-91),同軸線TEM模的特性阻抗是

(120)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共振腔(1/4)

(1)λ/2同軸共振腔。如圖5-23(a)

兩端為短路面的同軸共振腔的長度為二分之一波 長或其整倍數,即

式中,λD為介質中的波長, ,故共振波長為

(121)

121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共振腔(2/4)

(2)λ/2同軸腔

一端為短路面另一端為開路面的同軸共振腔和長 度為四分之一波長或其奇數倍。故其共振波長為

(122)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共振腔(3/4)

(123)

123

同軸線及同軸共振腔--同軸共振腔(4/4)

(3)具有縮短電容的同軸腔

將λ/4同軸腔的開路端接一電容,如圖5-23(c)

所示,則腔的長度將小於四分之一波長或其奇數 倍。又稱電容加載同軸腔,詳見本章5.6小節。

(124)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

(125)

125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波導(1/12)

圓波導的結構包括軸線,即p=0,而Nn(0)→∞,

故赫姆霍玆方程圓柱座標解(4-168)中Nn(Tp)的 係數必為零,解中只有Jn(Tp)項。

因此在同軸線U函數運算式(5-166)中只取Jn(Tp) 一項,即得到圓波導TM模的U函數

(126)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波導(2/12)

應用p=a處的短路邊界條件式(4-93),得到

因此

(127)

127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波導(3/12)

(128)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波導(4/12)

應用式(5-198)及式(4-176)∼(4-181)即得到 圓波導中TM模場分量

(129)

129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波導(5/12)

應用p=a處的短路邊界條件式(4-94),得到

因此

(130)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波導(6/12)

(131)

131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波導(7/12)

方程(5-199)和(5-207)依次是圓波導TM模和 TE模的特徵方程。

將式(5-206)代入式(4-183)∼(4-188),得到 圓波導中TE模的場分量

(132)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波導(8/12)

(133)

133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波導(9/12)

圓波導TMnm和TEnm模的臨界頻率和臨界波長依次 為

(134)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波導(10/12)

(135)

135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波導(11/12)

圓波導TE和TM模的衰減係數為

式中 , 。

(136)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波導(12/12)

(137)

137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柱共振腔(1/5)

令v為整數,v=n,設沿Φ方向為偶函數及Nn(Tp) 的係數為零,則依次得到圓柱共振腔中TM模的U 函數

及TE模的V函數

應用式(4-177)∼(4-182)即可得到圓柱共振腔 中TM模及TE模場分量運算式。

(138)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柱共振腔(2/5)

圓柱共振腔TM模的特徵方程為式(5-199)、

(5-131)及(5-132),

(139)

139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柱共振腔(3/5)

圓柱共振腔TE模的特徵方程為式(5-207)、(5- 153)及(5-154)。

(140)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柱共振腔(4/5)

(141)

141

圓波導及圓柱共振腔--圓柱共振腔(5/5)

(142)

柱面喇叭波導和漸開平行板傳輸線--喇叭波導中的 柱面波(1/3)

(143)

143

柱面喇叭波導和漸開平行板傳輸線--喇叭波導中的 柱面波(2/3)

TM模的函數和TE模的函數可由式(5-118)和

(5-141)分別求出:

式中

(144)

柱面喇叭波導和漸開平行板傳輸線--喇叭波導中的 柱面波(3/3)

則式 (5-220)和(5-221)成為

(145)

145

柱面喇叭波導和漸開平行板傳輸線--漸開平板傳 輸線中的柱面波(1/5)

若以上結構中z方向也無邊界,則成為兩塊漸開平 板,如圖5-30(b)所示。其間夾角為a。這時可 研究沿z均勻的場,即

於是

(146)

柱面喇叭波導和漸開平行板傳輸線--漸開平板傳 輸線中的柱面波(2/5)

將以上二式用於式(4-177)∼(4-182),可以得 到在漸開平板傳輸線中下列兩類場。第一類為 V=0的場,即

(147)

147

柱面喇叭波導和漸開平行板傳輸線--漸開平板傳 輸線中的柱面波(3/5)

第二類是U=0場,由式(5-227)及(4-177)∼

(4-182)有

(148)

柱面喇叭波導和漸開平行板傳輸線--漸開平板傳 輸線中的柱面波(4/5)

當v=0時, 模的場分量(5-228)∼(5-230)均 為零,但 模場分量(5-231)∼(5-233)化為

(149)

149

柱面喇叭波導和漸開平行板傳輸線--漸開平板傳 輸線中的柱面波(5/5)

(150)

徑向傳輸線及徑向線共振腔

(151)

151

徑向傳輸線及徑向線共振腔--徑向傳輸線中的TM 模及TE模(1/4)

令v為整數,v=n,研究場沿Φ為偶函數的解,得 到徑向線中TM模的U函數和TE模的V函數依次為

(152)

徑向傳輸線及徑向線共振腔--徑向傳輸線中的TM 模及TE模(2/4)

由z=0及z=l的短路邊界條件有

與喇叭波導一樣,在徑向線中β成為臨界相位常 數,而T成為傳播方向(徑向)的相位常數。因此 徑向線TM模或TE模的臨界波長都是

(153)

153

徑向傳輸線及徑向線共振腔--徑向傳輸線中的TM 模及TE模(3/4)

研究圓周對稱的即角向均勻的TM模式,n=0,式

(5-236)成為

代入式(4-177)∼(4-182),得到下列場分量運 算式:

(154)

徑向傳輸線及徑向線共振腔--徑向傳輸線中的TM 模及TE模(4/4)

以上式(5-242)∼(5-245)是寫成徑向駐波的形 式,若寫成徑向(±p方向)行進波的形式,則成 為

(155)

155

徑向傳輸線及徑向線共振腔--徑向傳輸線中的 TEM模(1/3)

令n=0,p=0即β=0,則成為沿±p方向傳播的柱面 TEM模。T=k,式(5-242)∼(5-249)成為

(156)

徑向傳輸線及徑向線共振腔--徑向傳輸線中的 TEM模(2/3)

(157)

157

徑向傳輸線及徑向線共振腔--徑向傳輸線中的 TEM模(3/3)

由式(5-241)可知,當徑向線兩板間距離為l,其 間為真空或大氣時,保證單一TEM模的條件為

(158)

徑向傳輸線及徑向線共振腔--徑向線共振腔

(1/2)

在式(5-251)和(5-252)中,若所研究的區域 包括軸線(p=0),則N0(kp)、N1(kp)的係數為 零,電磁場運算式為

(159)

159

徑向傳輸線及徑向線共振腔--徑向線共振腔

(2/2)

在p=a處滿足短路邊界條件,則

為零階貝塞爾函數的第m個根。

(160)

5.5 球座標系的共振腔與傳輸線

(161)

161

5.5 球座標系的共振腔與傳輸線

5.5.1 球形共振腔

5.5.2 雙錐傳輸線與雙錐共振腔

(162)

球形共振腔(1/11)

設有由理想導體壁構成的球形共振腔,內半徑為 a。在腔壁必須滿足電場切向分量為零的邊界條件

(163)

163

球形共振腔(2/11)

對於TE模,U=0,V如式(5-258)所示。由場在 球座標的運算式(4-232)和(4-233)可知,為 滿足以上電場切向分量為零的邊界條件,必須有

由式(5-258)可知,這就要求

(164)

球形共振腔(3/11)

(165)

165

球形共振腔(4/11)

半徑為a的球形腔TEnmp模的固有角頻率和固有波 長依次為

對於TM模,V=0,U如式(5-257)所示。由式

(4-232)和(4-233)可知,為滿足電場切向分 量為零的邊界條件,必須有

(166)

球形共振腔(5/11)

由式(5-257)可知,這就要求

球形腔TEnmp模的固有角頻率和固有波長依次為

(167)

167

球形共振腔(6/11)

(168)

球形共振腔(7/11)

球形共振腔的兩種最基本的模式是TM101(H101) 及TM101模( E101 )。

最低的TM模式是TM101模,n=1,m=0,p=1,其 函數為

由於

(169)

169

球形共振腔(8/11)

令 ,則式(5-265)成為

代入式(4-232)∼(4-237)得到

(170)

球形共振腔(9/11)

最低的TE模式是TM101模,n=1,m=0,p=1,V函 數為

令 ,則上式成為

(171)

171

球形共振腔(10/11)

代入式(4-232)∼(4-237),得到

(172)

球形共振腔(11/11)

(173)

173

雙錐傳輸線與雙錐共振腔

(174)

雙錐傳輸線與雙錐共振腔--雙錐傳輸線中的

TM模(1/2)

根據赫姆霍玆方程的球座標解(4-229),雙錐傳 輸線沿Φ方向為偶函數的TM模的U函數可寫成

應用θ= θ1處的短路邊界條件U θ - θ1 =0,可得

(175)

175

雙錐傳輸線與雙錐共振腔--雙錐傳輸線中的

TM模(2/2)

於是有

式中

再應用θ= θ2的短路邊界條件U θ – θ2 =0 ,可得

(176)

雙錐傳輸線與雙錐共振腔--雙錐傳輸線中的

TE模(1/2)

雙錐傳輸線沿Φ方向為偶函數的TE模的V函數可 寫成

應用θ= θ1和θ= θ2處的短路邊界條件 和 ,可得

(177)

177

雙錐傳輸線與雙錐共振腔--雙錐傳輸線中的

TE模(2/2)

這一齊次線性方程組有非零解的條件是其係數行 列式等於零,即

(178)

雙錐傳輸線與雙錐共振腔--雙錐傳輸線中的 球面TEM模(1/3)

考慮到

並應用半整數階漢開爾函數的運算式(4-226)和

(4-227)

(179)

179

雙錐傳輸線與雙錐共振腔--雙錐傳輸線中的 球面TEM模(2/3)

U函數的運算式成為

式中

將式(5-281)代入(4-232)∼(4-237),並考慮 到

(180)

雙錐傳輸線與雙錐共振腔--雙錐傳輸線中的 球面TEM模(3/3)

得到場運算式

式中

應用式(3-91),雙錐傳輸線 模的特性阻抗

(181)

181

雙錐傳輸線與雙錐共振腔--雙錐共振腔

從錐的頂端往外看的輸入阻抗為

雙錐共振腔主模的共振條件是

(182)

5.6 重入共振腔,複雜邊界條件問題

(183)

183

5.6 重入共振腔,複雜邊界條件問題(1/9)

(184)

重入共振腔,複雜邊界條件問題(2/9)

V=0,U=0。U函數的普遍運算式為

研究圖5-37(a)所示結構,它對於呈對稱結構,

因此可以只考慮沿的偶對稱場,於是上式成為

(185)

185

重入共振腔,複雜邊界條件問題(3/9)

1區:所涉及的區域包括軸線即ρ=0,因此式(5- 286)中N0函數的係數為零,a2=0。設1區的U函數 記做U1,它在端面z±d的邊界條件為式(4-96),

由式(5-286),有

式中,m為零或正整數,m=0,1,2…。

(186)

重入共振腔,複雜邊界條件問題(4/9)

於是U1可寫成下列級數式 :

式中

(187)

187

重入共振腔,複雜邊界條件問題(5/9)

由式(4-177)∼(4-182)可求出1區場分量運算 式

(188)

重入共振腔,複雜邊界條件問題(6/9)

2區:所涉及的區域不包括軸線,式(5-286)中J0 及N0函數的係數都不為零。設2區的U函數記做

U2,它在端面z=±l上滿足式(4-96)的邊界條件

(189)

189

重入共振腔,複雜邊界條件問題(7/9)

於是U2函數可寫成下列級數式:

式中

在2區,場還必須滿足ρ=a的柱面上的短路邊界條 件,即滿足式(4-93)

(190)

重入共振腔,複雜邊界條件問題(8/9)

將這一條件用於式(5-294),得到

因此

(191)

191

重入共振腔,複雜邊界條件問題(9/9)

於是U2函數的運算式(5-294)成為

由式(4-177)∼(4-182)求出第2區場分量運算 式

(192)

重入共振腔,複雜邊界條件問題

5.6.1 重入共振腔的嚴格解

5.6.2 重入共振腔的近似解

(193)

193

重入共振腔的嚴格解(1/9)

場匹配的條件是切向分量Ez及HΦ連續,即

在1區,ρ=b處,由式(5-290)有

式中

(194)

重入共振腔的嚴格解(2/9)

在2區, ρ=b處,由式(5-298)有

式中

(195)

195

重入共振腔的嚴格解(3/9)

式中

應用圓柱面ρ=b上的場匹配條件,可得

(196)

重入共振腔的嚴格解(4/9)

將式(5-310)和(5-311)的右方作為已知函 數,可求出其左方的傅立葉級數的係數Bn

(197)

197

重入共振腔的嚴格解(5/9)

β0和βn可合併寫成

(198)

重入共振腔的嚴格解(6/9)

再將式(5-312)的左方作為已知函數,求出其右 方的傅立葉級數的係數,AmYm1

(199)

199

重入共振腔的嚴格解(7/9)

A0Y01和AmYm1可合併為

式中,Pmn已如式(5-315)所示。

以下將Bn的運算式(5-314)代入上式,為區別,

將式(5-314)中的m換成p,即

(200)

重入共振腔的嚴格解(8/9)

將式(5-317)代入(5-316),得到

則式(5-318)成為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對數函數之微分及其 對數函數之微分及其.. 相關之積分

 相關係數﹕顯示兩個隨機變數之間線性關係的強度和方向,數值介乎-1 和 1。方向以符號劃分,正值表示相同,負值表示相反。強度則以絕對值 大小衡量,一般而言,小於

一、數位電子係於民國 72 年配合工業電子精密化分工修正時,將工業電子職 類分為數位電子、儀表電子、與電力電子等 3 組。民國 82 年為配合電子

(wave vector)」,記做k,其大小就是波的相位 常數k,其方向就是波的傳播方向。它的三個座標

在於是否在「知道」與「能做」之外,還 能「識」。而識的媒介與深度,仍然以實

英國人,自我教育的學者。獨 立發現四元數可簡化為空間向 量,而仍然滿足電磁學的需求. Heaviside

(2)在土壤動力學中,地震或地表振動產生之振動波,可分為實 體波(Body wave) 與表面波(Surface wave) 。實體波(Body wave)分為壓力波 P 波(Compressional wave)(又稱縱波)與剪

接下來的 FDTD 疊代運算將是整個計算的核心,也是運算量最大 的部分,在這中間,如何利用光波導的性質以及傳播常數等特徵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