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折疑論》CBETA 電子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折疑論》CBETA 電子版"

Copied!
5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折疑論》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1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52, No. 2118

No. 2118 折疑論敘

鄉貢進士白水屈蟠撰

  法師。名子成。字彥美。號妙明。京兆覇陵人也。少時為儒。壯而從釋。其性愛 書史喜翰墨。樂遊學好著述。每與賢士大夫詩詞唱和。一聯一句落在叢席。人多傳之

。如鸚鵡詩云。學得人言字字明。便能巧語為通情。不知身在樊籠裏。猶向堂前弄舌 輕。晝寢云。夢魂不管擎書手。一帙南華墮枕邊。閑遊云。家家明月誰無分。處處青 山我有緣。水心亭云。綠芰青荷香滿池。環亭冷浸碧瑠璃。高軒矮榻無纖暑。臥看清 波浴鷺鷥。其長篇短偈。例皆如此。尤能洞明本宗佛法。予昔嘗與縣大夫張昂。請註 心經。五日而成。萬二千言。辭理精當。不為不多得。又嘗綴述本色法事文集。僅二 百首。語句雄麗。旨意渾成。同袍得之。囊畜不出。抑為艱得。無意多傳。頃以兵火 之亂。匿跡山林。嘗與來客問難詰折。事盡終始。遂錄成軸。名曰折疑論。首之以序 問。終之以會名。凡二十篇。言簡而理當。文約而義豐。涵詠六經。略備諸子。每一 篇之中。其引類證斷決折疑。理甚明白。若非具三昧辯才。其孰能致於此乎。予與妙 明為不請友。其有年矣。大凡著作不我之慳。故於敘引母俟召而云。時辛卯中秋八日 書

  折疑論敘(終)

折疑論卷第一

金臺大慈恩寺西域師子比丘述註

  (曲而斷之謂折。猶豫不決之謂疑。評議難辨之謂論。此論因妙明子居山時有客特詣請問以決 所疑。妙明子引三教微言以答之。遂成是錄。故曰折疑)

敘問第一

(敘者。敘其來因。問者問其所疑。第者次第也。一者數之始也)

  妙明子(華州渭南縣洪福寺出家。遇魚巖老人祥公處得法。闡揚大乘經律論。大元至正間。詔 封傳大乘戒賜紫閏大國師)

  居石室(後歸終南山石室隱居)

  有客來謁。妙明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來(尊美之稱曰夫子。謂客因何事而來)

  客曰。有所請問而來(客曰。有所疑而來問)

  妙明曰。吾居是山也。幾以數年而世罕知(吾者我也。幾者。近也。罕者少也謂我居此 山。將近十數年矣。而世人少知)

(2)

  加以懸石巉巖危嶠巇嶮。無人履踐(巉音讒。險也。巖積石貌。嶠渠廟切。山銳而高也 音羲。嶺危也。嶮音。險音險也。加以者兼有也。懸石者纍垂可畏貌。謂險難行之處少有往來。故 曰無人履踐也)

  遠勞仁者一至此乎(遠路勞煩仁者一徑來於此乎)

  客曰。雷霆之聲無欲聞人之耳。而耳自聞(淮南子曰。雷者陰陽擊摶之聲。感而為雷。

激而為霆。雷聲豈要聞於人耳蓋人耳自皆聞之)

  管籥之音無有悅人之心。而心自悅(樂譜云。管者簫笛之屬。籥者似笛而有三孔短小。其 管籥音聲無要歡悅於人心。蓋人聞之則自然歡悅也)

  夷齊匿跡於首陽。不欲德稱於人。而人自稱其德(史記。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讓不 嗣位欲之西南。遇武王伐紂。迎馬首而諫不從。隱於首陽山。誓不食周粟。卒至餓死矣)

  巢許韜光於箕岫。豈為道揚於世。而世自揚其道(巢地名韜藏也。莊子讓王篇曰。堯以 天下讓許由。許由不受。隱於箕岫山)

  子之居山亦以類矣。奚為人之不知也(客以夷齊許由之德而比類。何為人之不知也)

  妙明曰。子所欲問可得聞乎(此審問辭)

  客曰。請無拒焉(無禁止之辭。子無阻而抵拒焉)

  妙明曰。子張云。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歟。於人無所不容

。我之不賢歟。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論語。子夏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

。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云云。蓋子夏之言 迫狹。子張譏之是也。子張所言容字正破子夏拒字)

  知則無拒(此許答之辭也)

  客曰噫(噫者傷痛悲歎之辭)

  吾與子皆儒也(我與子皆曾為儒也)

  予昔嘗與子為方外友(予我也。昔者往日也。嘗曾也。撤去籓籬出乎流俗之表曰方外也。同 志曰友)

  獨以兵火之亂。不得同地而處。良可歎也(獨者單也。言單為兵亂而逃避分散也。逃避 不得同居。良頗亦可悲歎也)

  子下髮離俗。其有年矣(子落髮為僧離去俗家。有多年矣)

  嘗欲一往而見。不果如願(曾要專一來此見面。不如願欲)

  頃以稅駕塵習撥置人事。姑乘少暇聿來高居。欲折所疑。莫知可否(否音府。否者審 辭也。頃者俄頃少時也。以用也。稅駕者農夫之具。頃以脫鞅憩歇暫放下之義。塵習者塵寰家務之 習。撥置者謂棄之於一邊。人事者往來交接之事也。姑且因乘少時閑暇聿遂而來高隱之居欲以決折 所疑之惑情。莫知可許否)

  妙明曰。請試言之(請試言所疑之辭)

(3)

  客曰。人云(假借他人之言)

  曩妙明儒時。未嘗寄口於佛經(曩昔也。言往昔之日為儒。時未嘗掛口於佛經)

  今為釋也。沈湎因果。謂佛教也空寂之說(今為釋子如沈貪酒色心迷意醉亦如湎波溺而 不醒。乃妄為因緣果報虛無空寂之論說)

  遺棄周孔黃老之書。不識有諸(遺猶棄也。謂遺棄周公孔子黃帝老聃之經書)

  妙明曰。子貢云。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慎也(知皆音智。論語。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言謂恭者謂恭敬。推遜其師也。子貢曰。君子一言 以為知云云。此責子禽不謹言也。蓋一言善為智。一言不善為不智。智不知係於一言。不可不謹慎 也)

  凡物自微至著緣淺及深(微者。細也小也。著者盛也。大也。凡一切物自細小而至盛大。緣 者由也。譬人入海由淺而以及其深也)

  譬登萬仞之嶽不可一步而至。必資下以及其高(顏師古書曰。七尺為仞。嶽者山之高廣 者也譬喻人登萬仞之山嶽不可一步便到。必自下以至其高上)

  既登絕頂。所歷諸山。豈曰棄哉(既登絕高之頂。觀經歷之眾山皆低未曾遺棄也)

  吾始學周孔黃老之書。抑以為極致(我始初為學周孔等書之時。抑以為至絕之處)

  次撿佛經。始知聖道有權實爾(次因檢閱佛之經典。始知聖道有權假真實之理故爾)

  今吾以姬孔黃老之書為眾山(姬周文王姓。謂周孔黃老四聖之書。喻如眾山)

  以佛經第一義諦為絕頂(第一義諦者。教乘之極談也。已達聖位者為真諦。未脫凡情者為俗 諦。於時真俗不立凡聖情盡。不著二邊唯存中道。故曰第一義諦。以此喻絕高之頂)

  既登絕頂。望眾山自遠矣。何棄之有耶(既明釋典如登絕高之頂。復觀周孔等書如眾山而 自遠矣。何曾遺棄之有耶也)

聖生第二

(此篇言佛降誕之跡。故曰聖生)

  客曰。佛之所生在何邦域。其氏族顯跡及形貌德相所說法要可得聞乎(佛之降生國 土姓氏家族兼及形相所談妙法。亦可得而聞乎)

  妙明曰。富哉問也(發問之辭深遠廣大故曰富問也)

  予雖不敏。略示所知以報吾子(我雖不敏達略將少知用答子之問也)

  自漢之西。過數萬里(自漢者指中華漢地也。之者往也。自漢地往西約有數萬里程途也)

  有國曰迦維羅(被有國土名迦維羅乃佛降誕之中國也)

  王姓釋迦(釋氏源流梵語釋迦。此云能仁)

  父名淨飯(梵語首頭陀羅。或云悅頭檀。此云淨飯)

  大夫人曰摩耶(梵語摩耶。此云大術)

  佛本居兜率天宮(梵語兜率陀。亦名覩一史多。此云知足也)

  以先佛之迦葉般涅槃後佛當補處。名曰護明(梵語具云摩訶般涅槃那此云大滅度。亦云 大寂滅。自迦葉佛涅槃之後。佛補其一處。特待出現之時)

(4)

  實以三祇因滿(一切諸佛皆修三祇之因也。三祇者。即三大阿僧祇劫也)

  萬德果圓(諸佛皆具萬德方為道果圓滿也)

  宿願未周(宿生有願。未曾同圓。故下生人間)

  示同生滅(示現受生滅身)

  駕日輪香象。託陰王宮(初投胎時。化現於日輪之中跨香象。投託母胎於王宮)

  以大夫人摩耶為母。以周昭王甲寅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當周之時正月建子。即今二月八 日是也)

  毘藍園中右脇而生(脅生者表異常流。周書異記云。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此方江河泛漲 大地皆動。光貫太微照自西方。王即怪問群臣。太史蘇由奏曰。西方生大聖人也。王曰。於此何如

。由曰無事。千年之後聲教傳流。於此時乃刻銘於國之南郊以記之)

  於時地搖六震(六震。即六種震動。謂動踊震起吼擊也。搖揚不安曰動。 瓏凹凸曰踊。隱 隱有聲曰震。自下昇高曰起。砰磕發響曰吼。打摶驚物曰擊。然各有三。直動名動四天下動名遍動

。盡大千動名等遍動。餘五例此)

  天雨四華(雨音裕。降也。四華者。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芬陀梨華。拘物頭華)

  神捧金盤(地神捧持金盤)

  龍吐香露(九龍吐其香水浴太子身)

  即能縱行七步(周迴行七步。七步蓮華皆生。七步者。表七種淨財。亦名七德財。即信進戒 慚愧聞捨定慧七也)

  目顧四方(眼顧視於東西南北四方。本行經云。東方表涅槃最上。南方表利樂眾生西方表解脫

。北方表永斷輪迴)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天下唯吾獨尊(目顧四方。上下所指。一則異於凡流。二者 發明大事因緣。翫者於此動用之間。自可消息)

  具三十二大人相(阿毘曇論云。三十二相者。梵音聲相眉間白毫相。烏瑟尼妙相。牛王睫相

。目紺青相。廣長舌相。得上味相。齒牙鮮白相。齒齊。互密相。具四十二齒相。師子頷輪相。立 身摩膝相。肩膊圓滿相。師子身相。廣洪直相處處充滿相。皮膚細軟相。常光一尋相身真金色相。

身毛右旋相。孔生一毛相。身毛上靡相。身分圓滿相。勢峯藏密相。伊尼鹿王腨相。足趺滿厚相手 指網縵相。手足細軟相。足踉圓滿相。纖長光澤相。足千輻輪相。足底平滿相)

  八十種隨形好(八十種好者。指甲紅赤。指甲隆起。指甲清淨指甲滿足。押甲團圓指甲纖直

。指間一密。指清淨潔。手足肥膩。手足裏赤。手足平等。手足內滿。掌文深現。掌文端直。掌文 纖長。手足潤澤。掌文不亂。踝足少現。膝頭圓滿。膝次第滿。行步齊整師子王行。鵝王步。龍王 行相。牛王行相。行不顧視。行步不亂。半身正直。佛身過人。一切滿足。佛身皆好。身體平正。

身體遍足。身體正直。身體滑澤。身體淨潔。身體端嚴。身次第大小。諸根方正。身色不黑。身體 無黶。身毛淨潔。腹相團圓腹無橫文。身體明淨。臍正圓深。臍孔團圓。臍文右旋。臍孔不凹。臍

(5)

方廣。目廣清淨。眼睛黑光。目睫次第眉如半月。眉毛黑澤。眉毛光明。耳皆垂埵頭髮細軟)

  王請僊人阿私陀瞻之(西方能相吉凶貴賤仙人也)

  曰。太子隨身相好粲若芬華(太子身相。如初開芬陀梨華。嬌態香潔也)

  在家作轉輪王。出家成無上道(在家定作金轉輪王出家必成無上道果)

  以臣觀之。必不得在家矣(仙人所言。太子定離國位)

  遂泣曰。太子成佛必施大法。臣今老矣。失

  此大利。良可悲哉(有淚無聲曰泣。仙人知太子成佛演說大法老不得聞。故乃泣之)

  年十有九。壬申二月八日(周時正月建子。二月八日即今十二月八日是也)

  呼車匿鞁朱騣(車匿者。佛之家所生之子。朱騣者馬也)

  遊看四門。逢僧了法。不樂王宮。亟欲修心(因遊觀四門。東門見老人衰朽。南門見其 病者。西門見送葬者。北門見一比丘。乃是作瓶天子所化。太子問言汝何等人。比丘答曰。世間無 常。我由修其聖道超於彼岸。若能如是修者。亦皆如之。言訖騰空而去。太子因見老病死苦甚為恐 怖。遇此比丘愈起善心。厭棄王宮。亟急欲要出家修行)

  王生憂懼恐斷國嗣。遂增以侍御音樂娛之。太子不悅(王知太子心欲出家。恐懼斷絕國 之後嗣。遂增添侍奉婇女。加以管絃音樂取其歡樂太子不以為悅樂也)

  迨夜之央(迨至也。央半也。至其半夜)

  淨居天人(浮居天人。乃是輔太子出家者也)

  以天福力。彰侍御之 容。九孔流溢不淨。蛆蟲可厭( 音醜。淨居天人用天福神力 彰顯侍御。綏女俱各昏睡。現死屍相。各兩兩耳兩鼻口并大小便等。九孔流出不淨蛆蟲。太子轉生 厭離之心也)

  夜半子時。淨居天人報曰。太子可出宮。今正是時(天人告太子曰。既降兜率欲滿宿願

。要出王宮今正是時)

  於是 犍陟(犍陟者馬名也)

  僕車匿(車匿從人)

  天人捧駕(天人捧其馬足)

  飛空而去(飛空逾城而去)

  投身雪嶺。趺坐盤石(既至雪嶺。坐於盤陀石上)

  淨思六年。遂成佛果(正宗記云。先於彌樓山。習不用處定。次於欝頭弗處。習非非想處定

。又於象鼻山。覩明星面悟道。六年淨思方成佛果矣)

  無惡不去。無善不圓(去上聲。除也。諸惡盡去。萬善周圓)

  首詣鹿林三轉四諦。而摩訶男等五人得道(五人者。佛初入山。父族三人一阿濕婆。二 婆提三摩訶男拘利。母族二人。一憍陳如。二十力迦葉。侍佛佛不用。五人各修梵行。佛既成道。

首於鹿苑。與憍陳如等說三轉四諦法輪。三轉者。一示相轉。二勸修轉。三作證轉。一示相轉者。

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二勸修轉者。此是苦汝須知。此是集汝須斷。此是滅汝須證。

此是道汝須修。知世間苦因苦果。出世間樂因樂果也。三作證轉者。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

(6)

。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陳如等疑問。如來還出世間苦因苦果樂因樂果否。如來答云。我 已知我已斷。我已修。我已證。五人聞說此法各證道果)

  初宣小教(三轉四諦)

  次演空宗。由是向室羅筏城祇園等處。八部般若次第興焉(室羅筏城。即舍衛國城也

。祗園者。即祗樹給孤獨也。八部般若者。大品般若。中品般若放光般若。光贊般若。道行般若金 剛般若。勝天王般若。文殊般若也。八部般若多以破有歸空。故曰空宗)

  後居鷲嶺演妙法華。會三歸一捨權從實(鷲嶺名。其山形似鷲鳥。故曰鷲嶺。嵓玲瓏可容 萬人。佛於此中多說妙法。先因鹿苑說有。而盡皆執有次演八部般若。以說空而咸皆執空。後於鷲 嶺演妙法華。會三歸一者。會三乘歸於一乘。捨權從實者。乃從淺至深。捨小而歸大也)

  及於普光明殿。菩提道場。欲色諸天。逝林等處。圓音極唱演大華嚴(此經有三部

。上部十三千大千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品。中部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部十萬 偈頌。四十八品。今所傳者。三十九品。共四萬五千頌。在唐外有九品。未就此下部經也。此經七 處談九會演。具偏圓頓漸空有權實。總貫三乘五教之玄理。故曰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也)

  事無不窮。理無不盡(此經大小事窮淺深理盡)

  聖凡交徹。主伴互參(圓五教貫三乘。含十方攝一切。會凡聖歸一體。通真俗以混融故也)

  空有齊彰(如空中而現影)

  色心俱入(照境皆寂)

  如燈遞照似鏡胥融。大小相含一多無礙(胥相也。總結上文意。佛之妙用。或大或小而含 容。或一或多而無礙。此正顯凡聖交徹主伴互參無礙者。如燈燈互照。鏡鏡相融者也)

  十世同於一念(故華嚴偈云。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 便成十力)

  剎那現於一毫(如來妙用。攝大千國土藏於一毫毛端。以一毫頭而現大千沙界。此華嚴諸佛 菩薩圓融一切境界故)

  以不有(實無)之有(幻有)而成於有(能有)有(所有)之宗(妙有)以不空(頑空)之空(真空)而現 於空(能空)空(所現)之境(一真法界)

  直以空有不立。二諦常存(真無所立。妄本是空。不離不即。二諦常存)

  寂照兩忘。真俗竝顯(於是體用俱忘。二諦雙顯)

  即有而現於空有(就有而觀空有)

  即空而現於有空(就空而觀有空)

  包法界共異之名(如海納於異流)

  同名方廣(似百川而同廣)

  統諸教差別之號(總攝三乘五教之名)

  總號華嚴(小始終頓之四。皆不出此圓教。故曰總號華嚴)

(7)

  實圓滿之洪規(實為圓滿具足之大規模故也)

  乃真常之妙說(無假為真。不變為常。既談真常之理。故曰妙說)

  大矣哉(讚此圓教廣大)

  不可思議之極致也(法無大小前後。約機而說之故也。逈脫言慮心想。不能及。情識名言不 能至故無不可思議之極。至盡之教也)

  故佛乃利生廣大(故者。指義之辭。餘例此。普度一切眾生。成證一乘妙果故曰廣大也)

  潤物洪深(利齊之心。若天降甘澤萬物皆蒙滋潤故曰潤物洪深是也)

  牢籠億劫之生(華嚴經云。張大教網。摝人天魚置涅槃岸)

  濟拔無邊之苦(隨類化導濟拔沈淪。皆得離苦獲樂)

  然以不生之生。而現於有生之生(如來真淨妙體本來無生。因見一切眾生往來六道無有了 期。故以示無生之體。化現於有生之類故也)

  以無相之相。而現於有相之相矣(真實之相。名之無相。以無相之理現於有相之中。乃化 度眾生之相矣)

  客澄思淨默。移時不語(客聞言佛圓融要妙法門。清淨其心念。靜默過時不語)

  妙明曰。子於吾說不自決乎(子今聞我所言法要。不能自決擇於理者乎)

  客曰。吾恐子以弘詞麗句而欺我也(我恐子以用弘大語句美麗言辭而欺瞞我也)

  妙明曰不然(不然此說)

  昔華嚴會上二乘聖人。皆是漏盡大阿羅漢(梵語阿羅漢。此云無學。昔者華嚴會上。佛 說此經之時。聲聞緣覺二乘小聖。諸漏已盡。皆是煩惱斷盡阿羅漢)

  具八解脫(從任無礙。塵類不能拘。故曰解脫。八者。一內有色觀。外有色解脫。二內無色觀

。外色解脫。三淨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處解脫。八 想受滅處解脫也)

  獲六神通(獲得也。六神通者。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神境通。五宿命通。六漏 盡通)

  始聽華嚴圓滿教誨(此二乘聖人。初於華嚴會上。聞此圓教之理訓誨者也)

  目不覩佛身(覩者。見也。不見佛身)

  耳不聞佛語(聞者。聽也耳不聽佛語也)

  心不了法義(心不了知所說法之義味也)

  神迷意醉(如下云情惛是也)

  智暗情惛(其心神如不知東西南北。迷惑真如如明眼人入於黑暗之處。其情性惛而不明者也)

  茫然自失(茫茫然。渺漭而自失其身命者也)

  都無所覺知(蓋此圓教。唯大乘菩薩所知。其二乘小聖聞此法要。皆如盲如聾。故曰都無所知 者也)

(8)

  後說入法界品。僅能領悟(僅纔也。然後說入法界品中。僅纔少有省悟也)

  且向之壅遏而後慧解者何也。以前之三十八品所被機性(壅塞而不通也。遏者遮也。

謂先壅遏而不知。然後慧發解會者何謂也。蓋小機不能速領大法也。因前三十八品以多被大機性。

故二乘不能知也)

  唯是入地大菩薩眾。理微言極不近常情(唯獨也唯是入十地位大菩薩。乃達至極微妙言辭

。故不可以淺近尋常識情卜度也)

  非二乘聖人所履境界。故不可得聞也(此法。實不是聲聞緣覺小聖二乘所行所履之境界。

故不可得而聞也)

  頗有菩薩。重與喻之。彼諸聖者抑而不信(頗少也。有菩薩重與譬喻說之。彼諸聖人。

抑且猶有不能信者)

  聖情猶爾。況於子乎(爾者語助辭。二乘聖人重重譬喻說。尚乃不知不信何比。況於子乎)

  客曰。聖且不了。子奚知乎(爰者何也。客反徵曰。聖人尚且不知。子何能知乎)

  妙明曰。以聖智言之。則大凡不及於小聖(聖智者。二乘小聖。善具神變。自在無礙。

因耽此故於大乘而不能行也。大心凡夫。由無神通故不及於小聖也)

  以根性言之。則小聖不及於大凡(上根上信凡夫。行菩薩行修大乘道。不立階級。直至正 覺。是小聖不及大凡也)

  由根有大小。而性有厚薄(上根人意氣高遠。下根人意氣微劣。故有大小厚薄之分)

  吾以信道崇篤深忍欲樂故。於大法能略其知也(我因信此道理。崇高而篤實。所以深忍 私欲世樂戒而不貪。又於此大乘法中。略少而知也)

  如其蔓演。以俟多聞(若有牽引枝蔓而詳演其義。以俟廣識多聞者也)

問佛第三

(此篇。因第二篇中。言佛既有姓名因何不稱。故曰問佛)

  客曰。彼既有姓。捨而不稱。復稱為佛。其義何也

  妙明曰。此乃大聖人之諡號也(史記。諡法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有大功則稱諡號)

  凡號有十。謂如來(倣同先迹)應供(堪為福田)正遍知(達偽通真)

  明行足(果從因得)善逝(妙往菩提)世間解無上士(窮盡法界)調御丈夫(降生成道)天人師(應 機說法)佛(三覺圓明)世尊(出世獨尊)

  以號稱之。故名曰佛。猶三皇之與五帝。稱號而不稱姓也(三皇者。伏羲神農軒轅也

。五帝者。少昊顓頊高辛唐堯虞舜也。皆有姓名而唯稱號)

  佛者覺也(梵語佛陀。此云覺也)

  其義有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者。自利也。覺他者利他也。覺行圓滿者。謂自他俱 利也)

  以三祇滿(梵語祗。此云劫也。諸佛皆修三無量劫。方得功行圓滿)

  三界出(不被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拘。故曰出也)

(9)

  三身具(清淨法身圓滿報身三類化身。三身既圓。故曰具也)

  三智朗(生空智。法空智。俱空智。三智既明。故曰朗也)

  三覺明(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洞照。故曰明也)

  三德圓(般若。法身。解脫。皆具故曰圓也)

  三常備(凝然常。不斷常。化身常即法報化三身。三常既具。故曰備也)

  圓十善(一不殺生。二不倫盜。三不邪婬。四不兩舌。五不惡口。六不綺語。七不妄言。八不 貪欲。九不瞋恚。十不邪見。離此十惡即成十善。故曰圓也)

  滿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大願。大力。大智。圓此十度。故曰滿 也)

  超十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惠地法雲地

。超越十地。證等妙二覺故曰超也)

  具十身(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相好身。威勢身。意生身。福德身。智身。備此十身

。故曰具也)

  備十方(是處非處力。知業力。三昧力。知根力。知欲力。知性力。至道力。宿命力。天眼力

。無漏力。十力既完故曰備也)

  明十智(一世信智。二法智。三類智。四苦智。五集智六滅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盡智十無生智 十智洞然。故曰明也)

  嚴十號(一如來。二應供。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間解無上士。七調御丈夫。八 天人師。九佛。十世尊也。威重所尊。故曰嚴也)

  方名為佛(總結上文意具上如許功德方名為佛)

  佛有三身。此約報化而言(以此約指報身化身而說)

  法身則非子所聞也(若言法身之理。不當與子所聞聽也)

  客曰。因欲聞之(客堅執固要聽聞也)

  妙明曰。切聞法身者(此下形容法身之妙)

  謂諸如來真淨法界(真淨法界者。即法身之理)

  神明之本。造化之根(神明之本者。即真淨妙明之本體也。造化之根者。即至聖神化之根源 也。此乃諸佛之境界也)

  鎔冶兩儀。鑪鎚萬有(此喻造化為大冶。莊子以天地為大鑪。以造化為大冶。若鎔銷而鑄之

。兩儀乃陰陽昇降之理即一動一靜之法。亦如良工鑄物必以鑪 鉗鎚。作諸器皿。皆從方寸之間而 發生。此喻法身邊事)

  大而無外(法身之理。包含天地。故曰無外)

  微而無內(法身微妙。比類隣虛之塵。亦無其內)

  曠而無端(曠者。昭明廣大之儀法身之理。然昭明廣大而無端緒可觀)

(10)

  杳而無對(杳者。冥暗深寂之貌。法身之妙。冥暗深寂而無可等對者)

  萬象之以所生(萬象之類。皆從法身所生)

  五音之以所成(樂星圖譜云。五音者。宮商角徵羽也。而配合五行。宮土也。商金。角木徵 火。羽水。此五音五行。亦從此理所生成)

  生而無始(真如之理。本無所始)

  成而無終(妙有之體。亦無所終)

  無始無終(結上兩句。復引下辭。既無所始。亦無所終)

  無皦無昧(法身之理。非明非暗)

  無兆無眹(虛靈本體。無機徵萌兆之朕)

  無名無迹(無相之理。故無名字及踪跡也)

  無縱無廣(佛真法身猶若虛空。豈有縱之南北。廣之東西。四方可比擬哉)

  無豎無橫(圓通大虛遍一切處。何橫豎之拘哉)

  無方無維(真空妙有遍一切處。豈於四方四維而可度乎)

  無小無大(清淨本然包含法界。豈能大小之等量哉)

  無相無性(法身之妙。無相可觀。無性可據)

  無滅無生(真空妙理。本無生滅)

  無染無淨(妙體真空。豈有染淨)

  本來寂靜(元常本來如如。故曰寂靜)

  自性涅槃(真常湛然不隨物化。故曰自性涅槃)

  非過去(然現涅槃本無所動。故曰非過去)

  非未來(聞見錄。邵子云。身在天地後心在天地先。天地自我出。其餘勿足言。豈有未來之理 哉)

  非現在(古德云。三世覓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元無妄元無處即菩提。涅槃生死本平等。若是 則現在亦無可處也)

  非繫非離繫(此後重明法身之妙也。法身不著繫縛。亦不著於不繫縛)

  非縛非解脫(既不著縛。亦不著於解脫)

  非苦非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何苦樂之所致哉)

  非不苦非不樂(亦不著於不苦亦不著於不樂也)

  非色非心(虛靈本覺不屬於色相。亦不屬於心相也)

  非不色非不心(法身之理。靜則似無動則還有。然雖如是。亦不著於不色不心也)

  非理非事(不是理不是事)

  非不理非不事(無不是理無不是事)

  唯是一味(心佛共眾生。是三無差別。喻如海納百川其味唯一)

(11)

  而非一味(亦不執著於一味矣)

  遍一切處(法身猶如虛空。無處不有。故曰遍一切處)

  而非一切處(而亦不著遍一切處)

  妙體常圓(真常妙體。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卓然而常圓滿也)

  而非常圓(亦不著於常圓)

  湛若虛空(法身之理。澄湛猶若虛空)

  而非處空(亦不比擬頑空)

  清淨無為(清淨本然本非作為)

  而無不為(法身常寂。為度生故亦若有為)

  有情無情(有情者。一切含靈也。無情者。闡提也。然闡提有情。而不明真理若無情也)

  平等共有(結上句義。金剛經云。是法平等也)

  以如是等無量行相(用如上所言。喻無量行相)

  而非行相(雖用無量行相以喻之。實不著於行相也)

  應正了知名法身佛(總結上文意。當如上真正了知。方纔名為法身佛也)

  客曰。法身之義盡在此乎(法身義理。盡在此言乎)

  妙明曰。抑未也(抑然而未盡也)

  夫法身者(此下復明法身之妙)

  離四句絕百非(四句者。有句。無句。亦有句。亦無句。非有句非無句也。百非者。四四相 資一十六。三世共有四十八已起未起九十六四種根本百法。謂但著一法即非也。故曰百非)

  動念則隔(動念則情生。情生則智隔)

  強言則乖(強上聲強言則不合理但著言說則乖離也)

  脫聲塵(脫離耳界聲塵)

  離文字(離去語言文字)

  而語默動靜。皆不可得而親也(有言曰語。無言曰默。體搖曰動。心寂曰靜於此語默動靜 之間。皆不可得而親近也)

  蓋以法身離言(總結上文意。大蓋法身離言語。如云不著見聞覺知故也)

  離言亦非法身也(若離語言之外別求法身。亦非法身。如云不離見聞覺知是也)

  子頗欲學達離不離言之道者乎(汝頗少學此離與不離言之妙道者乎)

  客曰。唯(唯音尾速應之辭也)

  妙明曰。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論語。子貢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為仁而親仁賢 欲學聖道。必先立其所志。如此。則聖道易明矣)

  子能先學離不離言之方便乎(善巧易為曰方便也)

  客曰。唯命是聽(速而應曰聽其命令)

(12)

  妙明曰。欲達離不離言之道者(此下形容造道之妙)

  當先觀一切法(欲學此道。應當觀察世間所有生滅一切等法)

  無實無虛(莫於虛實而生取著)

  無我無彼(莫生人我之見)

  無垢無淨(本性寂然元無垢淨)

  黜聰明(去智曰黜。謂去世間聰明)

  墮支體(離形曰墮。謂離四大支體)

  廓塵習(廓落塵寰所習)

  屏念慮(屏音秉。謂屏除妄念思慮)

  劈情卷慾(劈破私情卷除嗜慾)

  泯智凝神(泯絕世智凝結心神)

  忘懷澄思(不記情懷澄清思慮。如上數事去之可以近道矣)

  然後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口如耳(凡學道者。到此心凝形釋之時。故六根總歸一源

。身心唯一不二。既爾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皆不能搖)

  身心混融。體智圓通(結上文意。既六根不染。身心混融。圓通一體)

  直得貫疎親(不知親己亦不疎物)

  忘物我(至道不可得。以情求其物我之情。皆不可不忘也)

  泯榮辱(安榮恥辱之情。而盡泯滅)

  絕是非(是與不是。盡皆絕之)

  收視返聽(收斂其目返照本源)

  虛已冥真(空虛我有冥契本真)

  百醭出於口邊(忘其語言)

  青草生於舌上(甚如死人)

  千聖喚不回頭(靈心絕待)

  百鳥都無尋處(泯相澄神)

  形同槁木(形體同枯槁之木者。無生意也)

  心若死灰(心若久冷灰者。再不起念也)

  智閑遠水孤峯(莊子云。大智閑。閑者是從容自得之貌。可謂遠水孤峯者。雖有形而取之不 可及也)

  性寂寒潭皎月(性體寂然。若寒潭水中之月影雖動而不搖流而不去矣)

  然後可以盡離不離言之道者也(總結上文意。若能如是。然後可許為離不離言之道)

  客蹶然而興曰(蹶然速起之貌。興者興起之辭)

  予心意懵 (懵毛孔反。悶亂而性暗也。 莫公反。心迷而不明也)

(13)

  精神慌 (慌胡廣反。忽也 音母。愚昧也)

  於子之說。莫知其所入也(總結上文意。悶亂而性暗。心迷而不明。恍惚愚昧。於子之說法 身妙理。皆無所知所入也)

  妙明曰。夫何忽哉(何恍惚之有哉)

  始吾以子為達矣。今子之鄙而至此乎(始初見子為通達者。今逼急而無所知者。豈不鄙陋 而至於此乎)

  居吾將告汝(居若坐也。謂我將此理告之與汝也)

  吾昔甞學於魚巖老人(魚巖山名。老人即妙明子。秉授法要師祥公是也)

  三年之內執弟子禮(三年之間。以弟子之禮而侍奉也)

  不敢以一言形是義也(不敢輕用一言問此義也)

  而魚巖亦不我之告也(魚巖亦不告說與我也)

  五年之後。服勤驅役無不從適(至五年後。因服事殷勤驅馳役使。無有不從順而隨適之者 也)

  始得魚巖引而並席。徵申此道少有開覺(於此方得同席而坐。少申道理。略有開解知覺)

  爾後日往而問。而不我吝也(於後日每去問而不慳吝於我)

  而子獨心意迫速。而容易於道者乎(豈惟以心逼迫急速容易。而便得此道者乎)

  客曰。若義奈何(若此為之奈何)

  妙明曰。止乎止乎(止者。禁約之辭。重言止者。禁之至也)

  夫走之愈數而跡之愈多(夫音扶。夫者起辭之端。數皆音朔。謂走愈頻數則踪跡愈多)

  言之愈數而道之愈遠(言頻數則道轉不相涉也)

  若不處陰而息跡忘言而體道也(莊子云。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少言辭則道自近矣)

  向吾所說。始之以言言言(向上吾之言辭。則以言其說道之言也)

  次之以言言無言(次後言辭。則用言無言之道也)

  然未及以無言言無言也(若此則猶未是離無言無說之言也)

  客曰。請聞無言(欲聞無言之道)

  妙明示之默(良久默然。以示無言之道)

  有間(有少頃間)

  客曰。此離言之道者乎(只此可謂離言之道者乎)

  妙明不應。遂擊几而歌曰(以手擊几。而遂歌數曰)

  脩竹搖風兮窓戶冷。澄潭浸月兮星斗寒瑤琴無絃兮曲朗然。高山流水兮不須彈(若 邵子詩云。月到天心處。風來木面時。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自擊几主此歌正顯無言之道)

  歌罷。就枕而臥(於是露盡離言之道。學者於此可玩味而自消息之)

  客離席出戶。移時而來曰向之問答。理甚隱密。不近人情。請置其說(離其席出於 門外。過時而來曰。若向所言問答之辭。其理甚隱而深密。不近尋常情意。且止其說也)

(14)

  敢問。佛向雪山修道。不云登僊還言成佛。其義若何(謂再敢問。佛於雪山修道。不言 成仙猶言成佛。其義何也)

  妙明曰。道者導也。導人至於無為即導引之義也(謂導引眾生至於無為之義也)

  客曰。無為者何也(無為之理。今何者是)

  妙明曰。向不云乎。法身佛者即無為也(言法身佛者。即無形無相無作無為之妙理也)

  然無為者(下文形容無為之妙)

  牽之無前(如顏子曰。忽然在後是也)

  引之無後(若瞻之在前也)

  舉之無上(若仰之彌高也)

  抑之無下(如抑按無所下)

  迎之無首(欲迎而觀之。則無端緒)

  隨之無後(隨而視之。則無其末後)

  視之無形(顧視不見其形)

  聽之無聲(審聽不聞其聲)

  溷而不淈(溷昏一聲。淈古沒反。皆濁義。謂濁而不濁)

  澄而不清(澄清也謂清而不清)

  不可以言言(法身之理。舉念則乖。故不可以言說)

  不可以識識(識情一動障蔽真如。故不可以識識)

  鴻濛渺漭(鴻者自然之元氣。以喻法身。濛者濛濛然者喻法身似有而無。渺漭者大水貌。亦喻 法身渺漭而無有涯涘矣)

  唯如如智可冥會耳(唯通達如如之智者。可玄知而密會契耳)

折疑論卷第一

(15)

折疑論卷第二

金臺大慈恩寺西域師子比丘述註

喻舉第四

(此篇因言佛經繁而不要。以此取譬。故曰喻舉)

  客曰。至寶光而不華(至極之寶有光澤。而無虛華之色)

  至辭慤而不飾(慤音却。至理之言辭。誠慤善而無假莊飾)

  言約而至者麗(言簡約而至極者美麗)

  事寡而達者明(事雖寡少而理通達者分明)

  故珠玉少而貴(結上文意。以珠玉喻儒書故少而貴)

  瓦礫多而賤(碎瓦小石喻之佛經。多而賤矣)

  聖人製六經。不過五十萬言(六經者。易書詩春秋禮記)

  今見佛經。卷以萬計。言以億數。自非一人力所堪能。蓋繁而不要也(言佛經。萬 卷之廣。億數之多。不是一人用力可觀覽者。蓋繁冗而不簡要也)

  妙明曰。孟子云。江海異於行潦深廣也(行潦者。雨水聚於道路無源水也。江海之水至深 至廣。比行潦而殊異也)

  泰山別於丘陵者高大也(丘者。土之聚也。陵者。大阜乃高土阜也。泰山東嶽也。至高至大

。比於丘陵。故有差別)

  若大深不異於行潦。則孺子浴其淵(孺子。說文乳子也。若江之遠深海之廣闊。而不異於 行潦。則食乳之子。亦可洗濯)

  高不出於丘陵。則跛羊陵其巔(上一陵字丘陵也。下一陵字侮也。意謂泰山之高大。而不 過於丘陵。跛羊亦侮戲於巔頂)

  摩天之翼。不居藿葦之莖(藿胡官反。摩天之翼。莊子逍遙篇。北溟有魚。其名為鯤。化而 為鳥。其名為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閃翅則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藿葦細葦 也。若大鵬摩天之翼。豈於細葦之上而居之哉)

  吞舟之魚。不處谿塘之水(莊子。鯤魚大不知幾千里也。何難吞舟也豈隱處於淺溪小塘)

  剖蚌蛤之腹。求明月之珠(明月珠者。夜明珠也。唯驪龍頷下有之。照夜如晝。若剖破蚌蛤 之肚腹。求取明月之珠。未之有也)

  探枳棘之巢。求鸞鳳之卵(橘逾淮北而為枳棘者。棘鍼也。如枳棘上之鳥巢。欲探取鸞鳳之 卵。不亦難乎)

  必難獲者何也(此結上引下之語)

  蓋小不容於大。而大不處乎小也。故萬斛之鼎。不可滿以盂水(盛五斗曰斛。鼎者兩 耳三足。言盛萬斛之鼎。豈可一鉢盂之水而能滿之)

  一鈞之鍾。不可容於流泉(三十斤為一鈞。如三十斤鍾。欲容納於長流之水者。無是可也)

  合抱之木。豈適用以茆茨(二人相圍曰合抱。茆茨茆草也。適相從之義。謂合抱之大木。豈 適於茆茨而用之)

(16)

  尋尺之棘。安能負於廣廈(六尺曰尋。棘荊棘也。廣廈大屋也。言六尺之棘。安能負荷廣大 )

  故器有寬隘(器器皿也。結上文斛鼎鍾盂也)

  量有巨細(亦結上文。斛鼎鍾盂。各有大小之量也)

  材有勝劣(亦結上文。合抱之木於茅茨。尋尺之棘及廣廈。故各有勝大劣小而不同也)

  物有輕重(總結上文。意物之重者鼎木廈也。物之輕者鍾盂茨棘也)

  德有厚薄(已上數事。喻聖之德也。厚喻大乘。薄喻小乘)

  道有淺深(大聖之道故深。小聖之道故淺)

  法有權實(權為暫設實為真準)

  機有小大(權實之教各有大小之機)

  所處之分。未有乖也(乖差於理也。復結上文意。意寬隘勝劣輕重厚薄淺深權實大小等量。

各處之分而不可乖違也)

  且佛之經也(先以譬喻。然後形容經之大義)

  前說億劫之事(如經云。過去千萬億劫之事也)

  後道萬世之要(道言也。後言萬世之要妙)

  至於五始未萌之前(列子天瑞篇曰。原天地未判之初。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謂天地未 分之前。五始混沌而未發萌時也)

  二儀肇形之際(肇始也。易曰。太極生兩儀。謂始分之際)

  其遠不可推(佛之所言。久遠劫數。不可推窮也)

  其事不可紀(空劫已前之事迹。亦不可以紀記也)

  其微不可握(老子云。摶之不得曰微故曰不可握也)

  其纖不可入(其纖細微妙。不可窮入也)

  佛悉彌綸於廣大之外(悉盡也。彌遍也。綸理也結上文五始二儀不可推。不可紀。不可記不 可握。不可入。其數事唯佛盡遍理於天地之外)

  剖析其窈渺之內(剖析者分破也唯佛能剖破分析。於窈渺幽微之內)

  以至高天無極之上(上至非非想天)

  厚地無極之下(下至金輪水際)

  莫不示諸斯乎如指其掌也(示垂也。諸於也。斯此也。總結上文意。佛之妙用廣大之外。窈 渺之內高天之上。厚地之下。凡有事理無不盡知。故謂垂示於此理。如指其手掌中之物也)

  所明既博文奚為繁(結前萬計億數之言。佛既明廣大無窮之事。其經文又何為繁也哉)

  卷萬言億。亦未足為多(重標客言。卷萬億言。亦未足為多也)

  何不要之有耶(如上所明之事。何謂不簡要之有也耶)

  豈特以一人力所堪能。然後以為得矣(焉用一人之力堪可能為然後稱為簡要所得者矣)

(17)

  譬如渴人飲海。飽而自足。焉知其餘哉(復結上文意。卷萬億數之義。譬如極渴之人飲大 海之水。飽足則止。焉知其餘廣大)

宗師第五

(此篇言古今帝主賢士皆所宗師之。故曰宗師)

  客曰。子之行說。佛道崇虛至尊至大。二帝三王曷不修之(既為佛之崇高清虛。至尊 貴而廣大。二帝堯舜也。三王夏商周也。何不修佛之道)

  孔子老聃何不傳之(夫子老子何不傳佛之道)

  六經不載其辭(儒教書中。不見載佛之言辭)

  諸子不書其說(儒門諸子等籍。亦不見書經所說)

  且先賢古哲未聞行其道者。而子獨好於異耶(結上文。古之聖哲先賢等經。諸子等書。

皆無所宗佛者。唯子獨好異端之教也耶)

  妙明曰。子執之固也(子偏執之固蔽者也)

  書不必孔丘之言。合義者從(丘孔子名。然孔聖之書。理微言極。有所未達者。亦不可定 用。但以合義者。亦皆從順者也)

  藥不必扁鵲之方。愈病者良(名醫傳。扁鵲古之善醫者。曾療虢太子返魂。亦不必定用。

但能痊愈其病者。亦良善也)

  萬善殊途而同歸(然萬善為者不同一路。其善則一也)

  百慮一致而為善(百般思慮至。唯為一善也)

  為善不同同歸于治(尚書云。為善故不一端而無不可之善。洎有所成則同名歸於善治也)

  君子集眾善而輔其身(君子者。成德之士也。凡君子之所作為。惟集積眾善而以輔助於其身 也)

  而以何常師有耶(論語。公孫朝。即衛大夫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 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昔者虞舜師務成。唐堯師尹壽(予按老子列仙傳。化規實跡帝堯之時為務成。帝舜之時為 尹壽)

  漢文禮河上(漢文帝禮河上公。而求道德二篇也)

  黃帝拜廣成(黃帝於崆峒山拜求治身之道於廣成子)

  武丁納誨傅巖(傅巖即傅說也。武丁即商高宗。尚書說命篇曰。朝夕納誨。以輔台德也。說 音悅)

  太甲投誠伊尹(尚書。太甲乃湯孫至昏者也。湯三聘伊尹為相。後以阿衡之任。放逐太甲於 桐宮。帝悔過修德。既成後立號太宗也)

  文王尊呂望(史記。文王為西伯時。一日夢飛熊之兆卜之。於渭水之陽。將大德焉。天與汝師 以之佐昌齋三日。渭水果得呂望。勞而問之。乃載以歸。立為太公望)

  仲尼學老聃(家語適周篇。問禮於老聃。訪樂於萇弘。孔子將行。與南宮敬叔曰。吾師老聃。

博古知今者也)

(18)

  豈但見載於六經。然後以從其學也(此標客言以結上文。意如上諸聖。皆有其師。豈直待 載於六經。然後從而為學也)

  佛既生周昭王時。法化未來此土。暨漢明帝永平十年。聲教漸始流入中區(史記。

後漢明帝永平三年四月八日。夜夢金人長丈六放大光明。次日問群臣。丞相韓憲奏曰。此西方聖人 也。周朝備云。千年之後。教來此土。帝悅遣蔡愔等一十八人齎勅西國。尋訪聖典。至流沙遇摩騰 竺法蘭白馬馱經箱。永平十年十月到於洛陽。帝大悅重賞譯經於時方流入中國)

  且二帝三王。時殊代異隔而不修(二帝三王與佛時世不同。遠隔邦域。故不修佛道也)

  仲尼伯陽。審無受器。知而不傳(仲尼夫子也。伯陽老子也。孔老二聖審無受道之器而無 可傳者。故知而不傳也)

  諸子未達豈敢言也(周秦之時。佛法未來。諸子豈敢妄傳)

  夫如是奚二帝三王孔子老聃傳習記載之有耶(結上文意)

  厥後白馬經來(厥者其也)

  亦烏僧至(三國志。吳王赤烏四年。康居國沙門僧會至。顯大神異。王禮事之)

  蘭騰道揚於明帝(三寶錄云。漢明帝。摩騰竺法蘭。永平十四年五嶽道士楮善信等。上表滅 佛帝命二教於白馬寺以二教經置於二臺。同時舉火。道教皆毀。唯佛典獨存。於時君臣愕然。愈加 崇奉)

  僧會德被於孫權(三國志。孫權吳王也。時康僧既至。廣陳如來之玄妙。王求舍利立壇祈三 七。乃至王試真偽。火焚砧鎚俱無所損。王遂建浮圖)

  隋文稽顙曇延(稽遲也。顙額也。隋史高僧傳。曇延去師中條山西宮寺僧。隋文帝同輦輿。

帝以師禮之拜。封為國師)

  梁武投誠寶誌(梁史。僧寶。誌即誌公也。梁武帝投禮為師)

  李唐傾心玄奘(慈恩傳。唐太宗真觀年間法師西天求教回。親迎於儀鳳殿。對言。西域勝境

。奉詔於洪福寺譯經帝及公卿國戚。皆傾心禮也)

  姚秦拜首羅什(釋氏通鑑。姚秦即姚興也。都長安。因討龜慈得羅什於終南山。賜立逍遙園 翻譯眾經。乃以香華敬禮待之。合國王臣事禮也)

  苻堅禮敬道安(五代史僧寶傳。苻堅剋襄陽。得道安法師。同輦載歸為師禮之恩渥甚厚)

  齊主師崇上統(齊史僧寶傳云。齊世祖武成帝。大寧三年。受上統法師。朝中大臣無不敬禮

。剏報德寺請師居之)

  裴相了心於黃蘗(傳燈。裴相諱休。字公美。京兆人。出刺使瑞州。詣高安寺因問黃蘗。壁 間畫者何也。蘗曰。高僧真儀。休曰。真儀可觀。高僧何在。蘗高聲云。裴公。公諾曰。在甚麼處

。休即有悟)

  昌黎求法於大顛(釋氏通鑑云。昌黎即韓愈。字退之。官拜為刑部侍郎。唐憲宗于鳳翔府護 國寺。即今法門寺。迎佛骨於內宮供養。愈上表謗佛。帝欲誅之。裴度等諫。貶於潮州。聞大顛親

(19)

  李翱道問藥山(傳燈云。李翱字習之。唐賢臣。出守豐州。聞藥山惟儼禪師道風。一日謁見 師不顧。公曰。見面不如聞名。便退。師云。尚書何得貴耳而賤目。公遂拜而問曰。如何是道。山 以手指淨瓶曰會麼。公曰不會。山曰雲在青天水在瓶。公於言下有省)

  山谷禪參佛印(傳燈。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宋哲宗元祐間。丁憂在家。嘗詣黃龍山 晦堂禪師處一日。舉孔子謂弟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 也。於是請公詮什。晦堂不然其說。公怒愀然時當暑。退問。公聞木穉華香乎。公曰聞。晦曰。吾 無隱乎爾公頓然領悟)

  晉主虔恭慧遠(晉史釋鑑。晉孝武帝大元年間。聞遠公法師道風。帝幸于山修東林寺。以師 禮之)

  宋文致敬求那(釋鑑。五代時。宋文帝元嘉年間。帝見求那般摩法師云。弟子常欲齋戒不遂

。望師教之。師曰。帝王與匹夫修之名異匹夫身賤名劣。帝王乃四海為家。與萬民為王。不殺之德 亦為重矣。帝曰。師言真為開悟人心。明達物理。帝深敬仰)

  蕭衍詣寺捨身(史記。衍即梁武帝名。三入金田捨身。群臣以百萬金珠贖帝歸朝)

  丹霞迴途選佛(傳燈。丹霞唐文宗時人。因儒長安應舉。遇僧曰。選官何如選佛。霞詣江西 馬祖既至云。緣在石頭既至命執爨後三年披剃。大了祖意矣。此言丹霞為儒。終歸釋門。後果成道 矣)

  而子復云未聞行其道者。何蔽也哉(蔽障也。自堯舜至漢唐宋以來聖君賢臣高士明儒行此 道者。略舉以曉之。子何不聞而自障蔽也)

  自古賢哲。莫不匿跡佛書棲心祖道。豈予獨好於異乎(自古至今。賢能聖哲無不匿踪跡 於佛之經書。潛栖心意於祖道。豈今我之獨好異端者乎)

通相第六

(此篇通明佛之妙相。故曰通相)

  客曰。子言佛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何異人之甚耶(客擬第二篇中之事。故重徵疑)

  殆富子之說非實之然乎(殆將也。客曰。子將豐富汝教之言以答者不是誠實之然者乎)

  妙明曰。不然(不然其說)

  昔者伏羲蛇身(伏羲外傳曰。伏羲生而蛇身有鱗甲)

  神農牛首(神農外傳曰。神農頭生兩角如牛)

  堯眉八彩(堯外傳曰。准南子曰堯眉有八般彩色)

  舜目重瞳(舜外傳曰。准南子云。舜兩眼有重瞳)

  文王四乳(文王外傳曰。周文王胸生四乳)

  周公背僂(周公外傳曰。周公背隆起者腰病也)

  臯陶馬喙(皐陶外傳曰。陶音姚。喙許穢切。舜賢臣也口似馬喙)

  夏禹虎鼻(夏禹外傳曰。夏禹鼻如虎)

  而仲尼天賦淑德(孔子外傳曰。仲尼孔子字。乃天命淑善之賢。全德者聖德也)

(20)

  其眉如堯。其目如舜。其背如禹。老子宿蘊異質。生而皓首(老子外傳曰。老子宿世 蘊積怪異形質。生而白髮)

  老而童顏(白髮以老。童子顏容)

  耳漫而大。聃而無輪(耳漫長大。而無輪廓。諡曰聃)

  此皆異人之狀。何獨異佛之問耶(如上所引。歷代聖賢皆有異常之相狀。何獨疑佛之異相

。為問也耶)

  是以聖人具非常之狀。而有非常之德(觀夫聖賢具非常人之相狀亦有非常人之德行也)

  豈直與天下匹夫匹婦之為類也(豈特與普天之下一匹之愚夫一匹之愚婦。常流俗輩同類而 為例也)

  而子所問可謂局矣(如子之所問。可為偏執局量者矣)

論孝第七

(此篇全言為孝。故曰論孝)

  客曰。孝經以四事不毀為德之本(四事者。身體髮膚也。人之一身四體毛髮及其皮膚。皆 是父母所生。不敢毀傷者。言人之行莫大於孝。故曰為德之本也)

  論語以三事無違為孝之先(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孟懿子魯大夫。問孝於夫子。子曰無 違。謂不背於理也。樊遲夫子弟子。御其車。夫子恐懿子未達。故謂樊遲以發之。樊遲曰何謂也。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故生事葬祀乃事親始終具矣。是以為孝之先也)

  故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故者指義之辭。啟開也。曾子疾之臨終。使 弟子開其衾被。而視之手足)

  以其受身體於父母。不敢毀傷。故使弟子開衾而視之曰。父母全而生之。子當全 而歸之。可謂孝矣。今之沙門(梵語沙門。此云勤息)

  剃除鬚髮不守全軀。何違聖之不孝耶。妙明曰。不然(不然此理也)

  昔者泰伯被髮文身。可謂毀傷矣。而仲尼稱其至德(泰伯。周太王之長子。讓不嗣位。

剪髮文身之於吳。其弟仲雍。論語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德而稱焉。其剪 髮文身孔子何不責其不孝。以稱其至德)

  豫讓漆身(史記。豫讓晉人。先事范中行氏。後事智伯。趙襄子殺智伯。讓欲報讐。漆身為癩

。吞炭為啞。五殺不中。後仗劍而死)

  荊軻義死(刺客傳。荊軻齊人。之燕。燕太子丹。使軻入秦為刺客不中。遂死於秦)

  介子焚軀(晉文公既即位。子推無爵。遂亡去之綿山文公召不出。以火烈山林。擬逼而出。子 推守節。伏火而死)

  夷齊自餓。毀之至也。而六經子史。未聞譏其不孝(以泰伯豫讓荊軻子推夷齊等。皆自 毀其身。而目觀六經子史。未聞見責其不孝。反以至德而稱者何也)

  孝之言順也(從順父母之正令。為言孝順也)

  善事父母。之為孝(惟善能事奉父母。之為孝也)

(21)

  元氣混沌。孝在其中(天地未判。混沌乃一。元氣未分之前。孝道之理已在其中)

  塞乎天地。橫乎四海(既分天地之後其孝塞乎於天地之間。縱橫於四海之內)

  罔不至夫。醇醇之孝(罔無也。醇醇厚也。人生天地間。無有不至於醇醇醲厚之孝也)

  萌乎無始(故孝道發萌於無始之際)

  親親之道。涉乎有為(上一親字是尊愛之義。下一親字指父母言。故尊親之道。而涉乎於有 作為也)

  古者包犧氏之時。以無為之道。化利天下(史記。包犧氏即伏犧也。謂上古三皇之時。

用無為無作。化道於天下也)

  而民質朴(上古之人。質朴敦厚)

  不知有出告反面之道。冬溫夏清之儀(告音孤。申上文。禮記云。出必告。註以知去處也

。反必面。註回家見於親。不敢使親之有望也。冬則令暖父母之枕蓆。夏則扇清枕蓆之以涼。上古 之時皆無此儀)

  豈能全三事之無違。四體之不毀者乎(結上文。泰伯豫讓荊軻子推夷齊等。皆載史書。以 賢聖之德而稱。何曾由守三事四體之稱贊也耶)

  而先聖後聖。無處言時民之弗孝也(復結上文意。先聖後聖。指上古中古而言謂六經諸史 竝不見定言時民之不孝也)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德者福慧仁慈之謂也(德者得也。謂得乎善美正大純一之稱。福 者安享顯榮百順之義。慧者性通理解曉達之謂。仁者心之德愛之理。慈者柔善寬容於物)

  又云。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論語。有子所言善事父母之謂孝。善事兄長之謂弟。為仁 者猶言行仁也歟)

  仁者愛人利物之稱。又仁者忍也。好生惡殺善惡含忍。謂之曰仁(中庸。仁者人也。

孟子曰。仁者人心也。又好生惡殺之謂仁。好生者。好愛於其生物也。惡殺者。嫌惡也。見殺則不 忍於其殺物也。含忍為仁者。蓋仁心積久而廣大。一切善惡則不能動其心。是謂含忍也。此深明為 仁之理也)

  如數罟不入於污池。斧斤以時入山林(孟子。數音促罟音古。污污音烏。數密也罟網也。

古者網罟必用四寸之目。魚不滿尺。市不得鬻。草木零落。然後斧斤方許入山林)

  非其時伐一木非孝也。非其時殺一獸非孝也(禮記。曾子曰。樹木似時伐。禽獸以持殺

。夫子曰。斷音短。斷一木殺一獸。不以時非孝也。故君子廣仁愛之心。於草木禽獸。尚不忍害。

何況於人乎)

  是以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孟子曰。齊宣王釁鐘 以羊易牛。二者。得其兩全無害。以為仁之稱也。聲謂將死而哀鳴也。蓋人於禽獸同生而異類。故 用之以禮。而不忍之心不可施於見聞)

  至於孔釣不綱(論語。綱網之大繩。屬音獨。綱絕流而魚者是也。孔子少貧賤。為養生與祭

。或不得已而釣也)

(22)

  殷湯改祝(史記。商湯出野。見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註嘻歎辭盡之 矣。去其三面。諸侯聞之曰。湯德至矣。及其禽獸也)

  雖皆形於含忍。而猶未及大慈普覆於生靈也(謂孔子釣而不網。殷湯改祝。孟子見生聞 聲。皆有含忍。尚猶未及吾佛之大慈普覆護一切生靈也)

  而我竺乾大聖人(乾天也。西天有東西南北中五天竺。大聖人者佛也)

  其仁慈含忍。特越常倫(特異也。越過也。佛之仁慈含忍。超越尋常倫類)

  以四方六合之中(東西南北曰四方。兼之上下曰六合)

  八紘九圍之內(八紘。淮南子曰。九州之外有八夤。夤即緣連也。八夤之外有八紘。八紘者

。四方四維也。文選註云。紘者。綱也紀也。為天下方位之綱紀。東方之紘曰桑野。東南之紘曰眾 安。南方之紘曰反聲。西南方之紘曰火土。西方之紘曰夭野西北方之紘曰沙所。北方之紘曰委羽東 北方之紘曰方土。九闈者。乃禹分九州。即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也)

  飛空走陸(飛空者。飛鳥也。走陸者。走獸也)

  具識含情(六道四生之中。皆有情識)

  鱗甲羽毛(鱗甲。龍魚及蛇類也。羽者禽鳥也。毛者走獸之類也)

  血器之品(無論大小。有情識者皆屬血氣品類)

  悉以等慈戒而不殺(結上文一切有情盡皆等慈戒而不殺)

  故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佛觀一切男女。即作父母之想)

  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佛意生生世世皆從父母所生。故觀一切男女如父母。是也)

  故六道眾生皆是父母(六道者。天人阿脩羅地獄餓鬼傍生。凡六道中男女等。恐有先世之父 母。皆作父母之想也)

  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即殺我父母者。謂殺多劫已來所生我之父母。或 有宿報而墮於此類若今殺而食之者。恐然也。亦殺我故身者或殺我前生曾墮此類。今若殺者亦如殺 我故身也)

  出家人。戒律有明文。不殺生草。而況於有情乎(律中云。昔有比丘。被賊劫奪。衣物 悉盡。賊知佛子愛護生草守戒不殺。恐後逐。將比丘繫於草上。其僧竟日不敢動移。後遇其人。釋 而去之生草尚爾。何況於有情者乎)

  以是論之。則麁細之行顯然(麁行者。孟子等言也。細行者。如來之行也)

  而權實之道彰也(權實之意。註見在前)

  夫孝子之養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樂其耳目(禮記內訓。曾子曰養親以養志為先。樂 其心謂順適其心。故樂而無憂也。志則心之發動。有所欲矣。故又當先以意誠。使無違逆也。怡聲 以問。所以樂其耳也。柔色以溫。所以樂其目也)

  安其寢處(禮記。昏定所以安其寢也。晨省所以安其處也)

  以其飲食忠養之孝。子之終身(禮記。謂孝子終身之終)

(23)

  終身也者。非終父母之身。終其身也(禮記。謂自終其身也)

  是故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於犬馬盡然。而況於人乎(禮記。

父母所當愛之。犬馬猶不敢輕賤之。況父母所愛之人乎)

  公明儀(曾子弟子)

  問於曾子曰。夫子(即稱曾子)

  可謂孝矣。曾子曰。是何言歟。是何言歟(曾子聞公明儀所言。夫子可以為孝乎。故曾 子未敢承當為孝之道)

  夫先意承志(先音線。先之意行在父母意前承謂承順。父母之志也)

  示父母於道。可謂孝矣(以聖人之道。指示父母行之則可謂孝矣)

  參直養者也。焉得為孝乎(參曾子名。曾子自稱其名。參直養事者。夫孝者尊親嚴父配天也 焉敢稱於孝乎)

  而我沙門。示父母以福善(垂示父母以福善。乃成德之所基)

  使行之而不輟(不輟。謂行而不止者也)

  漸除生死。永息輪迴(漸除去生死之因。永息輪迴之苦)

  絕恩愛河。竭煩惱海(漸除攀緣恩愛之河。枯竭無明煩惱之海)

  脫形軀於假聚。得果報之真實(脫離幻化身形體軀虛假血氣之聚。得其無上善果真淨實際 之位)

  豈小補哉(如上脫離假聚了達真實焉。豈稱為小補哉)

  且父母有非行。而子能爭之。使不陷於不義。猶得為孝(孝經云。父母有爭子。則身 不陷於不義。正謂此也。而猶得稱為孝焉)

  奚況脫離於惡道。獲證於善果而已矣(結上文意。使父母不陷於不義。猶稱為孝也。又何 況化父母為善脫離於惡道得證善果而已)

  今我沙門。剃髮剪鬚。絕名棄利(剃除鬚髮者。謂捨世間之形而絕虛名絕薄利也)

  遠榮辱去浮華(有榮必有辱。故遠於榮辱。去除世間虛偽之浮華也)

  道慕無為。心遊物外(修慕無作無為自然之道。心優游於萬物之表也)

  方焚身自害者。亦以遠矣(方比也。若沙門剃除鬚髮而為不孝。若比之介子推豫讓荊軻泰伯 夷齊等。焚身自害者遠之遠矣)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論語。子張所謂七者。見危致命者。能於當死而必死)

  言義死者(忘身取義者也)

  不愛其身(既忘身取義者。故不愛戀其身)

  是以君子之道。事不必果。唯義所在(唯獨取義之所在也)苟拘小道而棄大德。則賢 者之所不為也。昔商王受(尚書受紂王名。諡法殘義損善曰紂)

  無道兇殘暴慢酷虐(大學曰。為人君止於仁。由不行乎仁政。曰無道也。暴惡傷害曰兇殘。

猛驟傲怠曰暴慢。苛法濫刑曰酷虐)

(24)

  刳剔孕婦(刳音枯。剖比干妻以視其胎)

  焚炙忠良(不擇賢士忠良。以火焚而炭炙)

  行炮烙之刑(銅柱以膏塗之。下加炭火。使有臯者緣。而紂與妲姬以為大樂。是謂炮烙之刑)

  斮朝涉之脛(斮音斫。冬月晨朝觀涉過水者怯寒者。謂脛骨髓不滿。斫折而看驗也)

  酒盈池肉盈林(以酒為也。懸肉為林。男女裸形相逐於其間)

  內荒其色(宮中立九市寵妲姬。荒亂婬色。為長夜之飲。百姓怨望。諸侯有叛者也)

  外廢其政(廢壞也。政正也。以正理立典常法則曰正也。由內荒色欲而外廢瓌其國政也)

  極人間之富貴(極盡人間富貴欲樂者也)

  恣身外之驕奢(恣縱身外越分驕怠之奢侈)

  微子佯狂而去之(微子紂庶兄也因紂無道數諫不從。則佯莊顛狂而去之)

  箕子為之奴(箕子紂之伯父。殷帝乙之子。諫而不聽。被髮作狂而為奴)

  臣叔比干竭忠而諫。遂剖腹而死(比干紂叔父也。以直言諫紂。紂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 乃剖腹觀心而死)

  此亦不守全軀。何不孝之可責耶(若比干等被髮剖腹。亦為不守全軀者。何不誚責不孝也 耶)

  而孔子稱之以仁(夫子皆稱之仁人也)

  豈直以全一身之鬚髮。然後稱之為孝者乎(結上文意。豈直用全一身鬚髮。而後稱許為 孝者乎)

  是以聖人因事而立制。理無常守(自古聖人因其事而設立制度。其理雖設而固無常守者也)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成德之士。不著於器量也)

  言器者。各周其用(如車不可為船。舟不可為車也)

  至於君子。無所不施(成德之士。體無不具。用無不周特非一材一藝而已。君子所以不器者

。無不施為也)

  語云。致遠恐泥(論語。子夏謂泥者不通也。大道愈遠而通小道致遠而塞泥也)

  此聖人之所病也(病患也。因此聖人憂患泥事不通也)

  猶孟孫等四人問孝。詞同而答異(論語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 惟其疾之憂。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憂問 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此謂問孝之言詞皆同。天子 所答而有別異也)

  蓋以隨其器而授其道也(論語。孟懿子即告眾人者。語孟武伯者以其人多可憂之事。語子游 能養而或失於敬。語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器之高下。於其所失而告之有不同。由 是隨其器而授之其道也)

  又奚得以體而可局哉(三教聖人各立門風。其當行不同。由是之道隨人根器而授之。又何得

(25)

  是以智士仁人。不封著於名句也(智慧達士。德行仁人。不定封執著於名相語句。以偏枯 局量為例也)

  若子之問。誠為近矣(若子之所問。誠實為淺近而矣)

拒毀第八

(此篇因有所疑。以抵拒之。故曰拒毀)

  客曰。延福莫過於繼嗣。不孝莫過於無後(莫無也。欲延長於福者。無能超過繼續於後 嗣。欲莫不稱為不孝者無過不絕於後嗣也)

  美玩莫過於珠玉。麗飾莫過於幣帛(嘉美玩好者。莫過於珍珠金玉。美麗莊飾者。莫過於 幣段絹帛引喻之辭)

  孔子曰。父母生之續莫大焉。父母生子傳體相續。人倫之道莫大於此(人倫之道續 後為大)

  今見沙門。棄妻子捐貨財(棄捐貨殖家財)

  何違福孝之行。遠資身之道耶(因何違逆福祐孝順之善行。遠離資助其身之大道耶)

  妙明曰。子言過矣。夫妻子者身之餘(妻子為身外之餘)

  貨財者道之餘(貨財為道外之餘也)

  是以愛念情慾。身之害也(妻子貨財偏愛妄念。動情牽慾無益有損。故為一身之患害也)

  澄鑑清淨。道之妙也(澄鑑者明鏡也言心若清淨之明鏡。實為至道之玄妙也)

  且前有金玉。後有兕虎。人心捨而走。不敢取之何也。以其先命而後利也(兕音寺

。似牛一角。身重千斤。以虎為食。乃傷人之惡獸也。且喻前面雖有金銀珠玉。其後或有兕虎。故 人必定棄拾而走。不敢取前面金玉者。何為然也。蓋先愛性命。然後可以樂財利也)

  老子云。身與貨孰多(欲厚其身。必薄其利)

  得與失孰病(欲去其病。先忘其得)

  是故甚愛必大廢(愛之愈甚。廢之愈大)

  多藏必厚亡(既藏所多。必有厚亡之患)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殆危也。可行可止。則不危其身。故曰知足不辱。漢疏廣曰。賢而多 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故曰知止不殆)

  可以長久(達此數句之義。可以保身命之長久)

  又曰。罪莫大於可欲(可許可也。欲貪欲也。欲心既萌何時而足唯得為務若也。許欲者其罪 更無大於此)

  禍莫大於不知足(貪不義之財。而無厭足者。禍患無過於此)

  咎莫大於欲得(咎殃咎也。子曰。戒之在得。得貪欲也。貪欲不止。殃咎必生)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又曰。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金玉滿堂。非貪愛而能得。古德云。

貪財莫若不貪財只為貪財天降災。貪得財來人不在。何如人在不貪財)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驕矜肆也。咎殃也。凡居富貴之位不守其分而馳騁。富貴驕傲者。乃 自遺棄其位而反招殃咎也)

(26)

  子獨不聞乎。且性命之於人。重於泰山(天地之間。萬物之類。最貴重者。人之性命也。

故以泰山喻之也)

  妻財之於人。輕於秋毫(毫毛也。唯秋毫極微極細。妻財非不貴也。有我則當用。我既已亡

。其妻財非我所有故喻秋毫之輕也)

  其澄鑑清淨。愛念情慾亦以類矣(結上文意。以其澄鑑清淨。則愛念情慾亦以同一類矣)

  是以聖人急其所大。而緩其所小。先其所重。而後其所輕(急其所大者。澄鑑清淨也

。緩其所小者。愛念情慾也。先其所重者性命也。故重其性命若泰山。後其所輕者妻財也。故輕其 妻財若秋毫是也)

  誰有智者。能損其所厚之生。而趣其所薄之利乎(趣向也。言誰既為有智之士。豈能損 其所厚之生命。而反趣向於其所薄之微利者乎)

  孟子所謂好貨財私妻子者不孝也。而我沙門。棄妻捐財。於是道也。可謂符合矣

。奚反以不孝而見責也。夫學佛者。了世道之浮脆。明時事之臧否(臧善也。否惡也。虛 偽不實謂之脆謂學佛者。先了世道不實不堅之事。然後而明察乎當時事務善惡之理也)

  崇德履道(誠信崇德履踐聖道)

  去慝立身(去上聲。除也。慝惡也。若去除惡。而後可立身也)

  止暴慢以慈柔(禁止凶暴傲慢。用行慈善柔和)

  制凶彊以忍順(制服凶惡剛彊。而行柔忍和順)

  莫不使人御善慶以達無為(莫無也。御進也。結上文數句。若依此而行之。則無非使人進善 夢。而通達無為自然之道也)

  憑福孝以超有漏(憑依託也。超越也。漏滲漏也。重舉上文意所行。則依之以福德託之以孝 道。必能超越至無滲漏之果位也)

  近光祖禰(近則光顯於祖宗先禰)

  遠歷菩提(歷近造也。造猶到也。遠則造近於菩提)

  其福孝之大。無逾此也(逾越也。凡為福孝之大端。無能逾越光顯祖禰造歷菩提之為極致者 也)

  夫何惑哉(如上所言。夫何惑也哉)

  在昔夷齊不嗣。巢許無後(夷齊餓死於首陽。巢許隱跡於箕岫。皆無後嗣也)

  而仲尼稱其賢(論語。子貢曰。伯夷叔齊何人也子曰。古之賢人也)

  未聞譏其非孝也。今之沙門。拋塵俗之纏縛。尚物外之清虛(今之僧人。拋棄塵世冤 債之纏縛。高尚於萬物之外務清虛無為之道)

  趣不往不來之方(趣平聲。入也。趣入不去不來真淨之大方)

  求無滅無生之理(以求無死無生之妙理)

  方之夷齊巢許之道。亦以遠矣(總結上文意。若沙門所行之道。比方於夷齊許由之道。亦

(27)

  夫如是豈違福孝之行也哉(夫如此所行之道。豈違背於福孝也哉)

折疑論卷第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從此第三。別明六界。論云。地水火風。四界已說。空識二界。未 說其相。為即虛空名為空界。為一切識。為識界耶 (問也) 。不爾 (答 也)

在上 一節中給出了有單位元的交換環 R 上的模的定義以及它的一些性質。 當環 R 為 體時, 模就是向量空間, 至於向量空間中的部分基本概念與定理, 有些可以移植到模上來。 例如 子

甘露軍荼利菩薩供養念誦成就儀軌一卷 (不空) 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教王金翅鳥王品一卷 (不空) 不空羂索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明真言一卷

 而常遵修深妙禁戒  尋用一義解一切法   分別真諦一切經典  其明目者無所倚著 

「三昧空」,與上面三空中的觀空不同。這是就修空觀──三三昧的 時候,在能觀的心上 所現的空相 所現的空相

不作空泛議論,邏輯嚴謹,說服力強。此文寫於諸葛亮北伐中原之際,全文以規

為「妙有」,妙有非「實有」,故雖有而空淨不滯,故能圓照。就萬累盡去言謂之空無;空

不作空泛議論,邏輯嚴謹,說服力強。此文寫於諸葛亮北伐中原之際,全文以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