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近現代中國佛教與扶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近現代中國佛教與扶乩"

Copied!
3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近現代中國佛教與扶乩

1

范 純 武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

1 本文撰寫得到王見川先生諸多幫助,並獲鍾瓊寧小姐許多寶貴的意見,特此申謝。

(2)

前 言

對 於 近 現 代 中 國 的 佛 教 研 究 , 學 界 的 焦 點 常 是 圍 繞 在 幾 個 主 要 課 題 上,例 如:推 崇 楊 仁 山、歐 陽 竟 無 在 法 相 與 唯 識 學 上 的 研 究 成 果;關 注 1910 年 代 廟 產 興 學 衝 擊 後,中 國 佛 教 會 等 全 國 性 組 織 的 出 現 意 義;探 討 以 大 虛 大 師 為 核 心 的 佛 教 革 新 運 動;或 是 褒 揚 佛 教 弘 法 團 體 和《 海 潮 音 》等 文 化 事 業 的 發 展;以 及 敬 安、 弘 一 諸 大 師 思 想 與 懿 行 的 介 紹 2。綜 合 這 些 研 究 成 果 得 知,近 現 代 中 國 佛 教 發 展 的 歷 史 特 徵,牟 鍾 鑒 等 人 的 描 述 可 為 代 表,即:「 佛 教 在 思 想 理 論 上、組 織 結 構 上、社 會 活 動 形 式 上 都 開 始 向 現 代 宗 教 轉 化 」3。 類 似 這 種 佛 教 的 宗 教「 現 代 化 」或「 世 俗 化 」論 述,成 為 近 現 代 佛 教 研 究 的 主 流 4。然 而 這 種 傾 向,卻 有 研 究 取 徑 (approach)窄 化 的 隱 憂,當 我 們 愈 去 強 調 佛 教 向「 現 代 宗 教 」轉 化,就 愈 會 去 忽 略,甚 至 是 撇 清 佛 教 和 傳 統 民 間 社 會 信 仰 的 關 係 。

從 佛 教 與 社 會 、 以 及 佛 教 和 各 宗 教 間 互 動 的 歷 史 來 說 , 佛 教 一 直 面 臨 著「 佛 教 化 」民 間 教 派 的 形 成 與 競 爭 問 題 5,也 因 此 我 們 很 難 去 漠 視 佛 教 與

2 若比較一些討論近現代中國佛教發展的著作篇目,如張曼濤編《中國佛教史論集》的「民 國佛教」部份、東初《中國佛教近代史》,麻天祥《晚清佛學與近代社會思潮》、Welch Holmes,The Practice of Chinese Buddhism 等研究,可見到相類似的研究主題,也可知這些 探討的對象所具有的重要性。這些研究大多強調近現代佛教邁向「現代」的過程。

3 牟鍾鑒、張踐著《中國民國宗教史》,人民出版社,1994,頁 14。

4 強調「現代化」,正意謂著要和傳統有所區別。現代社會對於宗教的態度,常是視宗教為

「傳統迷信」的。從 1920 年開始,社會上有「非宗教運動」的產生。民初佛教被貼上「迷 信」的標幟,要面臨要如何去擺脫這樣的誤解?將佛學具體的「科學化」和「現代化」便 成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三 O 年代初,王小徐寫了一本《佛法與科學》,他將佛教 思想中心理現象的分析、因明學的觀念去和科學理論做一比附,即是其中的代表。這種將 佛法與科學結和的方式,受到當時一些學者如胡適的批評,請參牙含章、王友三主編,《中 國無神論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頁 992-993 的討論。由上述可知,佛教和「傳 統」的分離,是有其歷史根源的。關於民初佛教「世俗化」的傾向討論,請參鍾瓊寧,《行 在家道—民初的上海居士佛教(1912-1937)》,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頁 4-7。

5 例如南宋茅子元白蓮宗所蛻變出來的白蓮教,在明清之時因教義內容上脫離彌陀淨土,推 動政治上的叛亂行動,使認同上被視為是異端,但它脫演於佛教的影響痕跡,卻仍是相當 的明顯。歐大年(Daniel L.Overmyer)曾說:「在中國,道教、佛教和摩尼教都曾在民間發展 了大眾化的教派,它們互相滲透,並受到了儒家學說和地方習俗的影響。」(周育民譯,《中 國民間宗教教派研究》上海古籍,1993,頁 2 )歐大年該書所探討的即是受到大乘佛教影響 的教派運動。

(3)

民 間 宗 教 彼 此 關 係 存 在 的 事 實。明 萬 曆 年 間 流 行 的 羅 教,羅 祖 的 宗 教 形 象 就 被 凝 塑 成 明 代 版 的 惠 能 6。台 灣 的 在 家 佛 教 團 體 龍 華 派 雖 是 以 臨 濟 宗 派 的 面 貌 運 作,但 所 承 繼 的 還 有 應 繼 南 所 創 的 宗 教 傳 統,這 些 都 是 佛 教 與 其 他 宗 教 互 動 明 顯 的 例 子 7

在 近 現 代 中 國 佛 教 的 復 興 過 程 裡 , 佛 教 其 實 是 受 一 波 以 「 扶 乩 」 為 主 體 的 新 興 宗 教 信 仰 的 影 響,而 卻 為 研 究 者 所 忽 略。在 民 國 九 年 (1920)梁 啟 超 就 曾 點 出 扶 乩 對 當 時 佛 教 所 帶 來 的 衝 擊 , 他 說 :

中國人 中迷信之 毒本甚深, 及佛 教流行,而 種種邪魔 外道惑世誣 民之術 ,亦隨而 復活;乩壇 盈城 ,圖讖累牘 ;佛弟子 曾不知其為 佛法所 訶,為之 推波助瀾; 甚至 以二十年前 新學之鉅 子,猶津津 樂道之 ,率此不 變,則佛學 將為 思想界一大 障礙,雖 以吾輩夙尊 佛法之人,亦結舌不敢復道矣 8

「 乩 壇 盈 城,圖 讖 累 牘 」這 句 話 描 述 出 民 初 乩 壇 發 展 盛 況,當 時 還 有 佛 弟 子 的 參 與 扶 乩,甚 至 是「 推 波 助 瀾 」的 加 以 宣 揚。梁 氏 認 為 這 樣 下 去 , 將 是 佛 學 發 展 的 隱 憂。梁 啟 超 所 描 述 的 現 象,已 經 是 扶 乩 發 展 鼎 盛 時 期 的 狀 況。其 實,扶 乩 很 早 便 已 存 在,《 道 藏 》裡 有 許 多 關 於 扶 乩 的 紀 錄 。 民 間 婦 女 則 有 請 「 紫 姑 神 」 ( 廁 神 或 狐 仙 )占 卜 , 以 問 桑 蠶 的 習 俗 。 科 舉 時 代 則 轉 變 為 文 人 試 前 猜 考 題、對 詩 文、問 功 名 等 解 惑 或 游 藝 的 宗 教 活 動 9。扶 乩( 鸞 )原 為 民 間 個 人 或 少 數 群 體 的 宗 教 活 動。至 少 在 明 末 , 非 道 教 而 具 有 組 織 性 的 乩 壇,就 已 逐 漸 的 興 起。所 謂 的 乩 壇 又 可 稱 為「 鸞 堂 」, 是 指 以 扶 乩 為 主 形 成 的 宗 教 結 社 。 神 聖 仙 佛 藉 人 所 持 的 桃 枝 , 在 沙 盤 上 寫 字 ( 正 鸞 生 ), 由 一 人 報 字 ( 唱 鸞 ), 一 人 筆 錄 , 整 個 過 程 稱

6 江燦騰,《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新文豐,1990,頁 42-46。本書對於晚 明佛教叢林和羅教間的宗教生態互動有初步的探討。

7 關於齋教的重要研究請參,王見川、江燦騰主編《台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新文豐,

1994。以及王見川,《台灣的齋教與鸞堂》,南天,1996。

8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商務,(1920)1994,台二版,頁 166。

9 非 精 英 份 子 與 文 學 性 的 扶 乩 傳 統 , 基 本 上 可 說 是 共 時 進 行 的 。 對 於 扶 乩 活 動 的 認 識 與 了 解 , 將 有 助 於 我 們 了 解 明 清 文 化 上 的 整 合 狀 態 , 請 參 David K.Jordan and Daniel L.Overmyer,The Flying Phoenix.--Aspects of Chinese Sectarianism in Taiwan,敦煌翻印本,1986,.pp.43-45。

(4)

為 扶 鸞 , 所 載 錄 者 稱 為 乩 文 , 結 集 成 書 則 為 鸞 書 10。 藉 著 扶 鸞 儀 式 , 人 們 認 為 可 以 和 神 意 做 直 接 的 溝 通。de Groot 曾 用 儒 壇 來 指 稱 鸞 堂,台 灣 有 的 也 稱 其 為 「 儒 宗 神 教 」11

清 中 葉 以 後,乩 壇 邁 入 頂 盛 時 期,各 地 紛 紛 設 立 12。承 續 清 末 的「 鸞 堂 運 動 」13,到 了 民 初,乩 壇 從 原 本 屬 於 地 域 性 的 發 展,隨 著 社 會 宗 教 環 境 急 遽 變 動,轉 變 成 跨 區 域 的 新 興 宗 教 團 體,例 如 救 世 新 教、道 院 等。另 一 方 面,

扶 乩 也 滲 透 到 傳 統 或 是 當 時 的 各 種 民 間 教 門,如 先 天 道、在 理 教、同 善 社 、

10 關於鸞生的各項職司,請參 1960 年代台中聖賢堂所編的《鸞堂聖典》。扶鸞在一貫道中是 稱之為先天飛鸞,以便和民間鸞堂的扶鸞有別。二者的區別請參郭無妄著《一貫道大綱》

(新竹,上昇行,1985)。

11 台灣鸞堂會以「儒宗神教」來稱呼自己,主要是在於為北部鸞堂中一位很重要的乩手楊明 機所鼓吹的。相關研究請參宋光宇,「關於善書的研究及其展望」,《新史學》第五卷 第四 期,頁 187-189。另外關於楊明機和一貫道之間的關係,請參王見川「清末日據初期臺灣 的鸞堂 --兼論儒宗神教的形成」,《臺北文獻》直字 112 期,民 84..6,頁 65-70。王志宇,

《台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文津出版社,1997。

12 扶乩具有長遠的傳統,在許地山《扶箕迷信的研究》(台北:商務,(1940)1994 二版)一書 中有探討扶箕的起源問題,從此書其中所蒐羅各類有關扶箕活動記載的資料來看,在宋代 沈括的《夢溪筆談》已說「近歲迎紫姑仙者極多」。所謂的紫姑神有許多的傳說,有一說 稱其為唐壽陽女-何媚,因妒被害至死,後變為廁神。請紫姑的方式已經就是扶乩了,據 宋洪邁《夷堅志》所描述扶箕的情形是:「世但以箕插筆,使兩人扶之,或書於沙中,不 過如是。」扶乩到了後來隨著科舉興盛,試子欲卜未來成敗或試題,多靠賴扶乩。許地山 推測扶乩流行之後乃有專門的扶箕職業家的出現,而有時他們也設箕壇於家或祠廟中。(頁 29)但是,若擺在宗教化的角度而言,也就是說以是否設有專門性的降鸞場所、組織或有 對鸞生有強烈的規範能力的-「鸞壇」出現, 從這點來看,除道教或民間教團外,許地 山所收集到的筆記資料中有明白提到降壇的,比較早的只有在《子不語》提到明末關神下 乩壇的事情。而在清末的資料如《壺天錄》,《梵天盧叢錄》大都已經明白地說這是某某壇,

並將這些降鸞的乩壇地點詳細記載,由此看來,鸞壇的設立至少在明末已經漸漸趨向普遍 化,而到清末已經廣泛的在各地設立。再從鸞堂間流傳的內部說法來說,鸞堂的大量興設 應該是肇始於道光的庚子年間。關於鸞堂性質的討論,請參王世慶、宋光宇、王見川、武 內房司、王志宇和李世偉或筆者的相關研究。

13 民國新興的民間教團大部份均以扶鸞做為其活動的主體,相關研究請見酒井忠夫《近代支 那 於宗教結社研究》,東亞研究所,1944。第三章〈民國初期新興宗教運動 新時代潮流〉譯文請見張淑娥譯,〈民國初期之新興宗教運動與新時代潮流〉,收於王見 川主編《民間宗教》第一期 1995 頁 1-36。關於清末鸞堂運動請參王見川,〈轉變中的神 祇—台灣「關帝當玉皇」傳說的由來〉,台北,中研院文哲所「宗教與二十一世紀台灣研 討會」會議論文,1996,頁 1-20,鸞堂的研究回顧請見王見川著,《台灣的齋教與鸞堂》,

台北:南天書局,1996。或請參拙著,《清末民間慈善事業與鸞堂運動》,中正大學歷史研 究所碩士論文,1996。

(5)

一 貫 道 等。這 些 新 興 宗 教 後 來 也 多 以「 扶 鸞 」做 為 信 仰 主 體 14。鸞 堂 的 發 展,

對 於 原 有 的 或 新 興 的 中 國 宗 教 社 群 , 產 生 了 一 些 新 的 影 響 。

伴 隨 著 扶 乩 的 發 展 , 佛 教 和 扶 乩 有 著 互 相 滲 透 的 現 象 。 因 應 歷 史 與 社 會 環 境 的 轉 換,有 著 不 同 的 變 化 過 程。從 明 末 以 降,透 過 扶 乩 諸 佛 降 鸞 來「 親 宣 」佛 法,對 佛 教 教 理 有 著 根 本 性 的 衝 擊,扶 造 出 的 佛 法,又 常 使 信 眾 有「 認 知 」上 混 淆;民 初 佛 教 中,發 展 主 力 如 諦 閑、印 光,在 東 北 括 展 教 勢 的 倓 虛 , 以 及 大 護 法 王 一 亭 居 士 , 均 和 扶 乩 活 動 間 有 些 關 係 。 這 些 是 佛 教 「 現 代 化 」 研 究 論 述 裡,所 不 曾 去 注 意 的。因 此,本 文 將 從 這 個 面 向,嘗 試 去 勾 勒 民 初 佛 教 和 扶 乩 間,既 糾 葛 卻 又 融 合 的 層 面 15。首 先,本 文 將 略 述 近 現 代 佛 教 與 扶 乩 關 係 的 歷 史 性 溯 源,其 次 討 論 鸞 書 與 佛 教 之 關 係,並 將 檢 討 乩 壇、新 興 宗 教 與 佛 教 之 發 展。而 關 於 此 課 題,則 以 蔡 運 辰 居 士 所 寫 的 一 篇 雜 文 < 佛 教 與 扶 乩 > 為 最 早 涉 及 , 本 文 就 以 它 做 為 探 討 一 些 問 題 的 起 點 。

一 、 佛 教 與 扶 乩 之 歷 史 因 緣

民 國 五 十 九 年 (1970)蔡 運 辰 居 士 在《 民 聲 日 報 》中 刊 載 了 一 篇 有 關 佛 教 與 扶 乩 的 短 文,這 篇 文 章 後 來 收 在 氏 著《 如 是 庵 念 佛 賸 語 》裡。蔡 氏 和 東 初 法 師 交 好,曾 於 民 國 四 十 年 代 推 動 印 藏 與 修 藏 的 工 作,並 編 著《 二 十 五 種 藏 經 目 錄 考 釋 》, 對 於 台 灣 現 代 佛 學 研 究 奠 定 了 基 礎 。 這 樣 一 位 嫻 熟 《 藏 經 》 的 佛 學 研 究 者,對 於 扶 乩 的 看 法 卻 是 溫 和 的。讓 他 有 這 樣 的 認 知,是 因 為 他 注 意 到 佛 教 和 扶 乩 間 有 著 相 互 影 響 的 情 形 , 如 清 初 彭 二 林 居 士 的 扶 乩 、《 嘉 興 續 藏 》的 收 入 鸞 書、諦 閑 大 師 在 北 京 鸞 堂 說 法 的 公 案,他 自 己 對 民 初 新 興 宗 教 道 院 的 見 聞,以 及 他 曾 研 讀 鸞 書《 救 生 船 》的 經 驗,這 些 都 讓 他 認 識 到 扶 乩 對 佛 教 不 是 完 全 負 面 的 影 響。他 所 寫 的〈 佛 教 與 扶 乩 〉這 篇 文 章,雖 是 帶 點 回 憶 的 雜 記 短 文,卻 點 出 了 佛 教 與 扶 乩 之 間,有 許 多 重 要 的 問 題 存 在 , 值 得 我 們 深 入 探 究 。

14 酒井忠夫《近代支那於宗教結社研究》,東亞研究所,1944,頁 56。

15 關於佛教與扶乩關係的探討,就筆者所見,尚未有相關的研究。不過民國五十九年(1970) 蔡運辰居士曾寫過一篇「佛教與扶乩」的雜文,收在氏著《如是庵學佛賸語》,台北新文 豐出版,1984。他提到一些扶乩而和佛教相關的雜憶,極具參考價值,本文稍後會詳加討 論該文。

(6)

首 先 , 關 於 清 乾 隆 年 間 彭 二 林 居 士 的 扶 乩 問 題 , 他 說 ︰

前清 彭二林居士 ,是學通 儒釋的人, 他也 是以 佛法 與乩壇合併信 仰,他那個乩壇稱為玉壇,有寂根菩薩乩,專倡淨土法門,在《二 林居士全集》裡,可見其盛極一時 16

彭 二 林 (1740-1796) 即 是 彭 紹 升 , 二 林 居 士 為 其 號 , 際 清 則 是 他 受 菩 薩 戒 的 法 名。梁 啟 超 對 彭 紹 升 是 極 為 推 崇 的, 他 認 為 晚 清 佛 學 得 以 發 展 , 是 始 於 清 初 彭 氏 一 脈 的 推 波 助 瀾 17。 這 樣 在 佛 學 發 展 具 有 關 鍵 地 位 的 人 , 依 蔡 氏 所 言 是 個「 佛 法 與 乩 壇 合 併 信 仰 」之 士 , 蔡 氏 並 以《 二 林 居 士 全 集 》 為 證 , 說 彭 氏 參 加 「 玉 壇 」, 是 以 寂 根 菩 薩 乩 倡 淨 土 法 門 。

蔡 運 辰 所 言 並 沒 有 錯 , 然 而 我 們 想 更 深 究 的 是 , 這 種 將 扶 乩 與 佛 法 結 合 的 觀 念 或 行 為 , 是 否 會 隨 其 著 作 和 學 說 的 傳 播 , 影 響 到 佛 學 的 發 展 ?在 民 國 初 年 印 光 法 師 一 封 給 徐 蔚 如 居 士 的 信 中,我 們 找 到 了 些 許 端 倪。這 封 信 是 徐 氏 問 印 光 法 師 彭 紹 升 所 著 《 一 行 居 集 》, 是 否 還 可 再 行 刊 刻 , 印 光 法 師 認 為 此 書 雖 好,但 其 中〈 禪 宗 秘 密 了 義 經 跋 〉18該 經 是 由 乩 壇 所 出,乃 是「 醍 醐 中 含 有 毒 味 之 作 」。 他 說 ︰

此經出於乩壇,其文悉取華嚴、法華、楞嚴、圓覺之成文……大通 家看 之固有益, 不具眼者 ,謂此經乩 壇中 出, 金口 親宣,由茲遂 謂乩 壇中經皆是 佛經。古 有閉目誦出 之經 ,皆 不流 通者,恐其肇 杜撰之端耳 19

印 光 法 師 對〈 禪 宗 秘 密 了 義 經 跋 〉的 觀 感 是 , 扶 造 的 鸞 書 雜 揉 著 佛 經 , 對 於 沒 有 判 斷 能 力 者 而 言 , 是 有「 金 口 親 宣 」般 的 吸 引 力 , 而 為 恐 肇 杜 撰 之 端 , 他 認 為 應 該 禁 止 像〈 禪 宗 秘 密 了 義 〉這 樣 的 鸞 經 流 通 , 以 免 混 淆 讀 者 , 誤 視 乩 壇 所 扶 造 之 經 即 為 佛 經 。20

16 蔡運辰著,〈佛教與扶乩〉《如是庵念佛賸語》中冊(雜著),新文豐,1984,頁 841。

17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商務,1992,台二版,頁 164。

18 原書標目為〈書重刻禪宗秘密修證了義經後〉。

19 印光,《印光法師文鈔》上冊,中華大典編印會,1968,頁 27。

20 除了扶乩之事外,其實印光還是如梁啟超般推崇彭氏的佛學成就。參印光,《印光法師文 鈔全集》上冊,新文豐,1983,頁 40。

(7)

如 果 我 們 更 進 一 步 了 解 彭 氏 參 加 扶 乩 的 歷 史 , 可 知 扶 乩 是 江 蘇 長 洲 彭 氏 家 族 主 要 而 長 遠 的 宗 教 活 動,也 就 不 會 感 到 訝 異。牧 田 諦 亮 和 游 子 安 均 觀 察 到 彭 氏 父 子 對 「 鸞 術 」, 有 著 深 厚 的 興 趣 21。 彭 家 一 直 和 善 書 的 刊 刻 與 扶 乩 活 動 有 著 密 切 的 關 係 , 早 在 康 熙 十 三 年 (1647) 紹 升 的 祖 父 , 彭 定 求 (1645-1719)時 , 就 已 在 自 宅 修 建 文 昌 閣 , 舉 家 奉 祀 文 昌 帝 君 , 並 獲 帝 君 降

《 心 懺 》乙 部。紹 升 雖 和 羅 有 高、薛 家 三 等 居 士 交 好,並 皈 依 淨 土,但 在「 家 學 淵 源 」的 影 響 下,當 他 替 黃 嵼 若 重 刊《 關 聖 帝 君 全 書 》時,紹 升 增 入 了「 降 鸞 諸 法 語 」。前 述 紹 升 所 撰 寫 的〈 禪 宗 秘 密 無 為 了 義 〉,其 內 容 是 說 永 命、孚 佑 兩 真 人 降 鸞 ,「 剖 儒 釋 之 藩 , 融 禪 淨 之 諍 言 」22。 由 此 可 見 他 對 扶 乩 的 態 度 , 並 未 因 信 奉 佛 教 而 有 所 變 化 23

紹 升 除 了 參 加 自 家 文 昌 閣 的 扶 乩 外 , 蔡 運 辰 還 說 紹 升 參 加 過 「 玉 壇 」 的 扶 乩 , 或 因 蔡 氏 自 身 立 場 框 限 , 他 並 未 去 說 明 這 個 乩 壇 究 竟 為 何 ?對 彭 氏 又 有 何 影 響 ?其 實 , 印 光 法 師 等 人 所 爭 論 的 《 一 行 居 集 》 裡 , 就 有 不 少 關 於 這 個 乩 壇 的 記 述 , 有 助 於 我 們 了 解 清 初 鸞 堂 發 展 的 實 態 。

「 玉 壇 」 位 於 蘇 州 府 城 內 , 依 《 一 行 居 集 》 卷 五 〈 玉 壇 記 〉 所 載 該 壇 為 「 吳 門 士 子 奉 道 修 真 之 地 」24。 其 所 奉 祀 對 為 「 玉 光 天 尊 」, 天 尊 的 稱 號 見 於《 道 藏 》,在 位 階 是 亞 於 上 帝,而 玉 光 天 尊 則「 為 玉 京 左 宮 天 子 」,其 為 教 「 出 入 儒 倦 , 指 歸 佛 乘 」, 這 樣 的 描 述 已 顯 現 三 教 融 合 的 態 勢 , 這 也 正 是 彭 氏 所 提 倡 的。依 彭 氏 所 言,清 初 該 鸞 壇 的 設 立,淵 源 是 有 數 支,從 順 治 中 陳 濟 奉 玄 武 立 「 玄 壇 」 始 , 又 曾 奉 斗 母 , 故 稱 「 斗 壇 」, 後 來 奉 文 昌 帝 君 , 由 吳 迥 主 持。到 了 康 熙 十 三 年 (1674)則 有 羅 澄 立「 玉 壇 」奉 玉 皇,三 壇 始 合 而 為 一 。 這 個 壇 原 屬 家 壇 性 質 , 至 康 熙 二 十 二 年 (1683)才 於 天 心 橋 (應 位 於 蘇 州 府 城 內 )之 西 建 立 公 壇 , 由 金 淵 主 持 , 至 紹 升 時 已 有 一 百 多 年 的 歷 史 了

25

21 牧田諦亮。〈居士佛教於彭際清地位〉,《中國近世佛教史研究》,頁 240。對於長 州彭氏和善書間的關係研究,請參游子安,《清代善書與社會文化變遷》,香港中文大學博 士論文,1994。頁 91-109。

22 彭紹升原著,彭祝華編《一行居集》卷二,台北新文豐,(1825)1973,頁 3。

23 游子安,《清代善書與社會文化變遷》,1994。頁 99。

24 彭紹升原著,彭祝華編《一行居集》卷五,台北新文豐,(1825)1973,頁 23。

25 〈玉壇記〉,見彭紹升,《一行居集》卷五,(1825)1973,頁 24。

(8)

「 玉 壇 」 和 羅 念 菴 家 族 可 能 頗 有 淵 源 , 羅 氏 名 洪 先 , 念 菴 則 為 其 號 , 他 是 明 末 大 儒,有 著 極 高 的 儒 學 地 位。羅 澄 即 是 羅 念 持,為 羅 念 菴 的 後 代 , 是「 玉 壇 」由 私 壇 轉 為 公 壇 的 關 鍵 性 人 物。並 未 因 該 壇 已 轉 為 公 壇 羅 氏 家 族 就 未 參 與 了 , 羅 家 參 加 該 壇 的 扶 乩 , 是 一 直 延 續 的 , 羅 澄 長 子 羅 松 (軒 培 )、

三 子 羅 桐 (舜 栽 )及 其 妻 金 慧 鑑,多 以 通 曉「 鸞 書 」著 稱。當 乾 隆 年 間 玉 壇 推 動 乩 務 的 主 要 人 物 多 已 仙 逝 , 且 似 受 時 人 謗 議 , 而 是 由 軒 培 之 孫 羅 樂 山 (志 仁 )獨 所 維 持 26。乩 壇 的「 家 族 化 」參 與,在 清 末 的 鸞 堂 研 究 中 也 時 有 所 見 。

《 一 行 居 集 》「 玉 壇 耆 舊 傳 」中,羅 念 菴 死 後 是 化 為「 羅 真 人 」、羅 樂 山 死 後 則 因 其 醫 術 高 明 拔 至 「 天 醫 院 」, 這 些 透 過 扶 乩 明 確 告 示 後 世 其 「 死 後 已 成 神 」, 正 是 能 吸 引 後 代 子 孫 持 續 參 與 扶 乩 的 最 佳 動 力 27

紹 升 參 加 玉 壇 約 是 二 十 多 歲 , 該 壇 原 是 闡 揚 道 儒 結 合 的 乩 壇 , 其 佛 教 化 是 後 來 才 進 行 的。佛 教 化 的 玉 壇,對 於 紹 升 有 很 重 要 的 意 義,〈 問 津 錄 序 〉 自 言 其 修 道 的 過 程 時 , 曾 說 其 入 壇 後 ;

窺諸 上聖高真入 道之因, 度世之本,以虛無為 大道 為宗,而數數 稱引西方聖人之書,推其道為萬法總持 28

入 壇 使 他 向 佛 益 切,紹 升 之 初 聞 佛 法 可 說 是 從 乩 壇 而 來。當 他 從 香 山 老 人 受 菩 薩 戒 後 回 向 淨 土 後,正 遇 西 方 大 士 降 於 玉 壇, 以 念 佛 法 門 為 導 , 彭 氏 所 修 持 的 還 「 幸 蒙 印 可 , 誠 不 勝 慶 快 」, 由 是 可 知 , 紹 升 透 過 扶 乩 得 到 菩 薩 對 他 佛 學 修 持 的 認 可,也 應 該 是 他 會 積 極 參 與 扶 乩 的 原 因 29

除 了 《 一 行 居 集 》 中 可 見 玉 壇 扶 乩 對 佛 教 的 影 響 外 , 彭 氏 乾 隆 三 十 八 年 (1773)所 刊 刻 的 《 西 方 確 指 》, 可 知 扶 乩 對 佛 教 的 影 響 至 少 是 從 明 崇 禎 年 間 即 已 存 在 。 這 本 書 是 吳 城 陳 大 心 、 孫 中 白 、 沈 天 宇 等 人 於 明 崇 禎 十 六 年 (1643)至 清 順 治 四 年 〈 1647〉 四 年 間 , 由 覺 明 妙 行 菩 薩 所 降 法 語 的 彙 整 本 , 可 說 是 一 本 佛 化 的 乩 書。這 本 書 在 台 灣 至 今 還 有 單 行 本 的 流 通,可 見 其 流 傳

26 請參〈玉壇耆舊傳〉,《一行居集》卷七,台北新文豐,(1825)1973,頁 1-12。

27 關於「死後成仙」觀念對鸞堂的影響,請參王見川,〈台灣鸞堂研究的回顧〉,收於氏著《台 灣的齋教與鸞堂》,台北南天書局,1996,頁 216。或參拙著,《清末慈善事業與鸞堂運動》, 1996,第一章「善堂的動力」之討論。

28 〈問津錄序〉見彭紹升,《一行居集》卷三,(1825)1973,頁 16-17

29 同上註,

(9)

時 間 及 影 響 的 久 遠 ,《 續 藏 經 》 還 將 本 書 收 錄 30

康 熙 八 年 (1669)金 鍔 替《 西 方 確 指 》所 寫 的 序 中,替 乩 書 的 佛 化 做 深 刻 的 辯 解 , 他 說 ;

古先聖 人去今遠 矣,然讀其 書知 其言,決 不可以偽為 者,斷之於 理而已 矣。佛法 入中國千五 百年,其 間豪 傑明睿之士 ,得一經一 偈,決 定信入了 ,脫生 死者 ,怠 不可悉數。而淺智之 流,輒以私 意窺之 ,謂其原 出於老 莊, 乃其 徒所偽作。即今老莊 書具在,試 取而與楞嚴、圓覺諸經挈(?)之,其淺深離合之故,略可見矣,老 莊所不能為,而謂學老莊者能為之乎?此不能察理,而自徇其私者 之過也 。近世飛 鸞之化 行, 三教 聖賢往往隨 方應感, 宏法渡人,

是皆不 得已之心 。讀其 書, 知其 言, 決不 可以偽為者 ,亦斷之於 理而已矣。《西方確旨》者,極樂界中,覺明菩薩所說法也。其為 教 貶斥 邪修 ,指 歸淨土。... ...飛鸞 之化與現身 說法 何異?讀是 書者,誠能信自本心... ...如其不信自心,因而不信淨土。甚者 或疑此 書為偽作 ,則憑 非大 菩薩 應化常事, 則是書也 ,豈可作乩 書視也。31

金 氏 從 佛 教 被 誤 為 是 老 莊 之 徒 所「 偽 為 」之 說 為 非 , 當 做 立 論 的 基 礎 , 說 明 飛 鸞 勸 化 乃 因 神 聖 不 得 已 下 所 為 之 , 並 認 為 「 飛 鸞 與 現 身 說 法 何 異 」。 若 批 評 者 將 此 書 視 為 偽 作 , 則 是 質 疑 到 佛 菩 薩 感 應 之 事 的 本 質 , 因 此 本 書 是 不 可 以 被 視 為 是 單 純 的 乩 書 。

金 氏 還 說 當 他 欲 刊 行 此 書 時 , 僧 俗 閱 者 無 不 贊 嘆 , 而 願 刊 佈 流 通 。 類 似 於 金 氏 的 說 法 , 另 一 本 同 樣 收 入 《 續 藏 經 》, 由 雲 峰 大 師 、 谷 口 子 乩 釋 的

《 金 剛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則 提 到 乩 書 之 言 常 被 視 為 其「 幻 」,是 因 為 其 不 依 據 正 統 佛 典 經 傳 , 所 以 「 述 而 無 考 」。 當 佛 典 能 藉 由 扶 乩 解 釋 , 讀 者 是 可 以 參 照 其 所 言 是 否 為 非。在 新 邑 開 設 乩 壇 來 重 新 解 經,正 是 因《 金 剛 般 若 波 羅 蜜

30 《續藏經》並增加呂祖所注《金剛經》及《心經》等同為乩釋的佛書。《嘉興續藏》則收 有清傅仁乩釋的《金剛經乩釋》。這也就是說如果以是否入《藏》來做為判定經的真偽依 據,是有其問題的。

31 常攝集,覺明菩薩說,《西方確指》,收於《續藏經》第 110 冊,頁 2。

(10)

經 》所 傳 世 各 註 本 內 容 未 詳 所 致,是 不 應 以「 誕 妄 」來 看 待 32。金 氏 這 種 看 法 是 贊 同 佛 經 乩 解 本 的 存 在。這 部 乩 解 本 在 康 熙 年 間 流 傳,一 位 邰 陽 縣 的 雷 應 期 居 士,世 代 信 佛,他 和 浙 江 海 鹽 令 王 守 唐,江 西 新 昌 令 李 廷 恩 交 好,經 李 氏 轉 借 此 書 拜 讀 之 後,感 嘆 地 說;「 雖 雲 峰 師 釋 之,不 諦 如 來 耳 提 面 命 」,

同 樣 也 是 強 調 扶 乩 有 闡 釋 佛 法 的 功 效 33

扶 乩 下 的 經 卷 , 大 致 可 以 分 為 兩 種 類 型 , 一 種 是 演 述 佛 法 的 註 解 本 形 式,另 一 種 則 是 依 托 經 名 而 實 內 容 全 異。收 在《 續 藏 經 》者 多 屬 前 者,這 兩 種 多 易 使 讀 者 於 混 淆。疑 偽 經 的 判 定 有 其 長 遠 的 歷 史,34然 而 如 同 偽 經 不 會 被 佛 門 判 定 後 就 失 去 流 通 , 以 扶 乩 形 態 而 成 的 佛 經 , 是 如 偽 經 般 同 樣 的 流 傳,進 而 入 藏 者,更 是 編 者 對 該 書 內 容 的 認 可。另 從 社 會 面 來 說,乩 壇 的 佛 教 化,是 會 吸 引 僧 眾 的 參 與,依《 西 方 確 指 》中 的 記 載,就 曾 有 僧 人 進 謁 參 加 該 壇 扶 乩 的 記 載 35

從 前 面 的 討 論 可 見 , 扶 乩 對 佛 教 的 影 響 有 佛 教 化 乩 壇 和 鸞 化 佛 書 的 問 題,可 是 當 如 梁 啟 超 所 說 扶 乩 成 為 民 初 社 會 宗 教 活 動 的 主 流 時,佛 教 又 是 如 何 因 應 呢 ?在 蔡 運 辰 的 文 章 裡 有 一 段 公 案 頗 值 得 討 論 。 他 提 到 諦 閑 大 師 於 民 國 七 年 (1918)應 徐 蔚 如 居 士 之 邀,至 北 平 講 經 說 法,當 時 北 平 乩 壇 很 盛,曾 有 白 城 隍 降 鸞 自 言 去 諦 閑 說 法 處 聽 經 , 偶 有 不 懂 之 處 , 擬 請 諦 老 至 壇 中 解 說。後 來 諦 老 應 邀,並 獲 白 城 隍 和 關 聖 帝 君 降 鸞 稱 許,這 件 事 引 起 當 時 北 平 社 會 大 眾 的 注 意。徐 蔚 如 居 士 並 把 此 事 記 成 一 本《 顯 感 利 冥 錄 》刊 行。這 段 公 案,是 蔡 氏 轉 述 倓 虛 法 師 的《 影 塵 回 憶 錄 》所 載 述 的。倓 虛 法 師 當 時 隨 諦 老 至 北 平 講 經,因 此 這 段 記 載 當 確 有 其 事。蔡 氏 說 他 曾 讀 過 徐 蔚 如 所 寫 的《 顯 感 利 冥 錄 》, 記 得 這 個 乩 壇 不 是 臨 時 扶 乩 , 而 是 經 常 設 立 的 。 他 的 推 論 是 正 確 的,北 平 有 許 多 常 設 的 鸞 壇,其 中 有 一 個 名 為 青 雲 壇 的 乩 壇,依 該 鸞 壇 鸞

32 鳩摩羅什譯,雲峰大師等乩釋,《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中國佛教會影印,《續藏經》第 40 冊。頁 20-21。

33 同上註。

34 歷代如《開元錄》之佛典目錄學家常以;有無譯人、譯本、與真經的對判,和從內容及義 理上的分析等方法來判斷佛典是否為偽。佛道經的混淆如《三廚經》或是如南北朝時代至 現今尚流傳的《高王觀世音經》,都說明疑偽經的影響力。請參牧田諦亮,《疑經研究》,

京都大學人文學科,昭和 51 年印行。或參王文顏著《佛典疑偽經研究與考錄》,文津,1997。

35 常攝集,覺明菩薩說,《西方確指》,收於《續藏經》第 110 冊,頁 7。

(11)

書 的 記 載,北 平 一 帶 鸞 堂 的 設 立 是 相 當 的 普 遍 36。當 時 北 方 的 佛 教 發 展 並 不 興 盛 , 諦 閑 於 鸞 壇 講 經 對 於 佛 教 的 發 展 有 什 麼 樣 的 影 響 呢 ?從 倓 虛 所 述 , 可 明 白 是 有 著 「 良 好 」 的 作 用 的 。 他 說 ;

北京人向來對於宗教觀念很深!無論做官的,為民的,差不多都有 一種宗 教信仰。 這樣一來, 諦老 既被乩壇的 關聖帝君,周將軍,

白城隍 等稱讚一 番,於是他 的身 價, 和整 個佛教地位 ,馬上就升 高 起 來 , 增 加 了 多 少 倍 !同 時 對 一 般 人 的 佛 學 信 仰 也 益 發 堅 強 起 來,興盛起來。所以講經期間,除了有很多居士爭著歸(皈)依諦 老外, 而一般士 大夫階級, 上至 部長督辦,下至科長 科員等,莫 不以歸 依諦老為 榮。每逢說 歸依 的時候, 都 跪滿堂滿 院子,後來 還有跟諦老受五戒的,受菩薩戒的 37

從 這 段 記 述 裡 可 知,諦 閑 佛 教 社 會 地 位 的 竄 昇,和 這 次 他 去 乩 壇 說 法 有 很 深 的 關 係 。 就 相 關 的 研 究 來 看 , 參 加 鸞 堂 扶 乩 的 多 為 當 地 重 要 的 士 紳 , 因 此 當 諦 閑 受 鸞 堂「 認 可 」後 , 促 使 當 時 北 京 社 會 大 眾 蜂 起 皈 依 , 是 極 為 自 然 的 。38此 次 諦 閑 在 鸞 堂 說 法 , 實 質 上 是 有 益 於 佛 教 在 北 方 的 擴 展 。

對 於 扶 乩 的 判 定 , 蔡 運 辰 認 為 是 屬 偽 造 、 假 託 亦 或 是 真 有 其 事 , 是 很 難 辨 別 的。會 讓 他 有 這 樣 的 想 法 是 因 為 他 曾 閱 讀 過 一 本 名 為《 救 生 船 》的 乩 書,他 說 這 是 前 清 嘉 慶 年 間 一 個 乩 壇 的 紀 錄。蔡 氏 所 見 的 刊 本 為 北 平 市 楊 梅 竹 斜 街 文 盛 齋 刊 本。蔡 氏 對 本 書 頗 為 推 崇,說 它「 詩 文 清 麗 綿 芊,內 容 則 談 忠 說 孝 , 確 合 舊 道 德 的 標 準 」, 並 憶 述 其 師 駱 東 乙 先 生 曾 說 「 現 在 若 有 這 個 乩 壇 , 我 一 定 入 壇 修 行 的 」。 可 見 其 誘 人 之 深 39

蔡 氏 所 提 到 的 《 救 生 船 》 在 清 末 鸞 堂 運 動 中 頗 為 重 要 , 原 由 四 川 群 英

36 請參范純武、王見川著<清末民初北京鸞堂的個案研究──青云壇及其歷史>,《民間宗 教》第 2 輯,1996,頁 261-280。

37 諦閑在北京的說法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在 1915 年,日本對華以日僧來華傳佈密宗和真宗,

用佛教進行文化滲透,北京政府以邀高僧講經以為抗衡。見倓虛講述,大光編著,《影塵 回憶錄》,(1954)1992,高雄淨宗學會翻印本,頁 94。

38 牟鍾鑒、張踐著,《中國民國宗教史》,頁 26-27。

39 蔡運辰,〈佛教與扶乩〉,收於《如是庵學佛賸語》中冊(雜著類),新文豐,1984,頁 839。

(12)

堂 所 扶 造,原 刻 本 於 四 川,後 來 流 傳 至 北 京。筆 者 所 見 為 光 緒 七 年 (1881)山 西 濬 文 書 局 的 重 刻 本 40。 從 流 傳 的 範 圍 來 看 , 可 謂 相 當 的 廣 。 歐 大 年 (Overmyer)曾 在 其 名 著 《 飛 鸞 》 中 , 介 紹 過 這 本 鸞 書 41。 依 此 書 降 序 所 言 , 該 書 約 成 於 咸 豐 十 年 (1860)左 右。內 容 上 提 到 群 英 堂 這 個 乩 壇 是 在 道 光 二 十 年 (1840)「 川 東 神 教 書 出 」 後 , 才 設 立 並 扶 造 出 此 書 42。 所 以 該 壇 的 活 動 , 應 在 咸 豐 年 間 左 右 開 始 。 蔡 氏 說 是 嘉 慶 年 的 乩 壇 , 其 回 憶 是 稍 為 有 誤 的 。

蔡 氏 說 這 本 鸞 書 專 談 世 間 善 法 , 稍 近 道 家 氣 味 , 完 全 不 談 佛 法 , 在 神 權 之 下 , 確 可 發 生 移 風 易 俗 的 作 用 。《 救 生 船 》 在 清 末 鸞 書 的 論 述 和 傳 播 過 程 中 取 得 很 重 要 的 地 位。其 根 本 原 因 在 於,清 末 的 鸞 堂 於 全 國 各 地 快 速 的 興 起 , 是 從 四 川 發 展 起 來 43 清 末 許 多 鸞 書 中 , 均 有 孚 佑 帝 君 於 蜀 地 撐 架 「 救 生 船 」的 說 法,以 此 說 法 為 基 礎,進 而 有「 三 相 代 天 宣 化 」論 述 的 傳 佈 44

相 較 於 三 相 代 天 宣 化 的 說 法,如 彭 紹 升 所 推 崇 的《 西 方 確 指 》這 類「 佛 化 鸞 書 」, 並 沒 有 在 清 末 的 鸞 堂 運 動 裡 取 得 重 要 的 論 述 地 位 。 就 目 前 所 知 , 清 中 葉 也 未 見 到 所 謂「 佛 化 鸞 書 」的 出 現。這 若 與 佛 教 的 發 展 相 對 照,此 時 佛 教 的 發 展 正 處 於 中 衰 期 。 那 麼 可 能 的 推 論 是 ;「 佛 化 鸞 書 」 會 伴 隨 著 佛 教 的 發 展 過 程 而 有 所 起 伏,它 會 因 應 當 時 社 會 的 宗 教 需 求 而 以 不 同 形 貌 出 現 。 所 以,當 在 民 國 初 年 邁 入「 五 教 融 合 」的 宗 教 趨 勢 下,同 善 社、一 貫 道 等 以 扶 乩 為 主 的 新 興 宗 教 , 才 再 度 扶 造 「 佛 化 鸞 書 」, 做 為 新 的 宗 教 理 論 基 礎 。

40 感謝王見川先生的幫助,使筆者得見該書刊本。

41 David K.Jordan & Daniel L. Overmyer,The Flying Phoenix--Aspects of Chinese Sectarianism in Taiwan,敦煌書局,1986,頁 49-50。

42 《救生船》,光緒七年(1881)山西濬文書局重刊本,卷一,頁 1。

43 關於鸞堂在清末的發展請參,武內房司著,顏芳姿譯,〈清末四川的宗教運動--扶鸞宣講 型宗教結社的誕生〉,收於王見川、蔣竹山編,《明清以來民間宗教的探索》,商鼎出版社,

1996,頁 240-265。進一步首將四川武勝縣龍女寺做為清末扶鸞傳統根源,並討論關公信 仰在這波運動中神格的變化是王見川。參氏著,〈轉變中的神祇--台灣「關帝當玉皇」傳 說的由來〉,中研院文哲所,「宗教與二十一世紀台灣」研討會論文,1996.5.25,頁 4。

44 所謂三相代天宣化是指文昌, 關聖, 孚佑帝君合力救劫之事,請參筆者前揭碩士論文。

(13)

二 、 寶 卷 、 善 書 、 鸞 書 與 佛 教

佛 化 鸞 書 的 出 現 代 表 著 什 麼 意 義 ?一 般 說 來 , 像 是 民 間 宗 教 對 於 佛 教 的 影 響,是 可 以 區 分 為 外 在 社 會 層 面 和 內 在 經 典 義 理 二 個 層 面。外 在 社 會 層 面 是 信 眾 的 支 持 轉 移,或 是 對 認 知 的 混 淆。而 內 部 經 典 義 理 層 面 的 影 響 而 言 , 則 是 更 具 直 接 與 衝 擊 性 的。例 如 明 正 德、萬 曆 年 間 起,以 羅 教 為 主 的 各 種 民 間 教 派 逐 漸 的 興 起,和 佛 教 間 發 生 直 接 而 嚴 重 的 衝 突。羅 教 的 核 心 經 典《 五 部 六 冊 》主 要 版 本 就 是 號 稱「 臨 濟 正 宗 」的 蘭 風 和 無 住 的 註 解 本,遂 引 發 當 時 佛 教 叢 林 的 強 烈 抨 擊 45;羅 教 和 其 後 裔 無 為 教 的 經 典《 五 部 六 冊 》對 於 佛 教 的 影 響 頗 具 歷 史 性。當 民 間 宗 教 以 扶 乩 為 宗 教 活 動 主 體,強 調 和 佛 教 間 義 理 的 相 容 性,透 過 扶 鸞 扶 造 出 的 新 佛 教 經 典,是 會 影 響 了 佛 教 的 教 義 內 容 和 社 會 活 動。再 者,鸞 造 或 民 間 宗 教 經 卷 的 盛 行 對 佛 教 的 影 響,又 可 從 二 個 方 向 來 看 , 第 一 、 僧 眾 或 社 會 上 是 否 能 清 楚 地 辨 認 這 些 經 卷 和 佛 經 之 間 的 差 異 。 第 二 、 佛 法 或 佛 經 的 傳 遞 是 透 過 怎 樣 的 管 道 , 又 是 否 會 受 這 些 「 異 質 」 佛 經 的 影 響 ?

要 如 何 去 判 別 這 些 易 於 混 淆 的 經 卷 ? 實 際 上 , 這 是 非 常 困 難 的 , 若 以 僧 眾 對 佛 法 理 解 程 度 高 低,或 是 以「 入 藏 」做 為 判 定 的 基 準 都 有 其 問 題,因 為 這 種 混 淆 是 歷 史 性 的 存 在。譬 如,從 唐 代 開 始,為 了 佛 教 的 普 及,以 佛 教 故 事 為 主 體 的「 變 文 」逐 漸 盛 行,宋 時 更 進 一 步 的 深 入 到 民 間。直 至 民 國 初 年 , 江 浙 一 帶 仍 有 所 謂 的 「 宣 卷 」, 透 過 講 唱 佛 教 故 事 來 感 動 群 眾 。 而 「 寶 卷 」則 從 中 蛻 變 而 出,成 為 佛 經 的 通 俗 文 學 體 裁 46。寶 卷 會 促 使 佛 教 愈 加「 世 俗 化 」,而 在 世 俗 化、通 俗 化 的 佛 教 則 會 不 斷 刺 激 民 間 社 會 創 作 新 的 寶 卷 47。 關 於 寶 卷 在 中 國 近 現 代 佛 教 的 重 要 性 , 以 佛 教 史 研 究 著 稱 的 東 初 法 師 (1907-1977)曾 說 ︰ 「 寶 卷 的 傳 佈 是 民 間 佛 教 建 設 的 開 始 」, 對 寶 卷 的 價 值 是 極 為 肯 定 。 佛 教 的 寶 卷 又 有 那 幾 本 ?東 初 認 為 有 ︰ :

45 江燦騰,《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新文豐,1990,頁 42-46。本書對於晚 明佛教叢林和羅教間的宗教生態互動有初步的探討。

46 提到寶卷通常並參考的二本著作是,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商務,1938),第十一章

《寶卷》和澤田瑞穗的《增補寶卷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5)。最新而完整寶卷的 研究,以及研究民間講經會運作的方式,請參車錫倫,《中國寶卷研究論集》,學海,1996。

47 李四龍著,《中國佛教與民間社會》,河南大象出版社,1997,頁 143-144。

(14)

一 、《 目 連 救 母 出 離 地 獄 升 天 寶 卷 》 (殘 )。

二 、《 藥 師 如 來 本 願 寶 卷 》。

三 、《 佛 說 彌 勒 下 生 三 度 王 道 寶 卷 》 (2 卷 )。

四 、《 佛 說 圓 覺 寶 卷 》 (1 卷 )。

五 、《 嘆 世 無 為 寶 卷 》 (1 卷 )。

六 、《 普 明 如 來 無 為 了 義 寶 卷 》 (二 卷 )

… …佛 教 的 寶 典 (卷 ), 在 初 期 以 勸 世 經 文 為 最 多 , 例 如 《 嘆 世 無 為 寶 卷 》, 一 作 《 嘆 世 無 為 經 》,《 香 山 寶 卷 》 一 作 《 觀 音 濟 度 本 願 真 經 》48

從 東 初 所 條 列 的 寶 卷 來 看 ,《 嘆 世 無 為 寶 卷 》 是 羅 教 《 五 部 六 冊 》 的 一 冊 49。 而 《 普 明 如 來 無 為 了 義 寶 卷 》 則 是 黃 天 教 普 明 (李 賓 )所 撰 50。 ’ 當 然 , 東 初 有 可 能 是 受 了 鄭 振 鐸《 中 國 俗 文 學 史 》對 寶 卷 分 類 的 影 響 , 而 把 上 述 二 本 寶 卷 當 作 是 佛 教 的 經 卷,但 是 依 東 初 的 學 養 卻 有 這 樣 的 誤 判,正 也 說 明 了 要 清 楚 地 區 分 民 間 宗 教 與 佛 教 的 經 卷 差 別,並 不 是 一 件 容 易 的 事 情。也 只 有 清 楚 地 了 解 民 間 宗 教 所 衍 生 的 歷 史 與 概 念,才 能 有 正 確 的 認 識 和 判 斷 。

民 國 二 十 五 年 (1936)刊 行 的《 回 頭 是 岸 》則 是 站 在 佛 教 的 立 場 上,深 刻 去 了 解 這 些 民 間 宗 教 發 展 史,進 而 批 判 的 一 本 書。此 書 是 大 凡 於 峨 嵋 山 正 教 寺 所 寫 的 ;在 滌 非 替 其 所 寫 的 序 言 中 , 道 出 了 一 些 問 題 關 鍵 , 他 說 ︰

《楞 嚴經 》云︰ 佛滅度後 ,末法之時 ,邪 師說 法, 如恆河沙,令

48 釋東初,〈佛教對中國寶卷文學的影響〉,收於《東初老人全集之六補編》,東初出版社,

1987,頁 88。

49 《五部六冊》是明正德年間羅祖(孟鴻)所著,分為《苦功悟道卷》、《嘆世無為卷》、《破邪 顯證鑰匙卷》(上下)、《正信除疑無修證自在寶卷》、《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等五 種。是仿大乘佛教五部經的說法構造而成的。民間曾多次翻刻,其不同版本的研究請參王 見川,〈《五部六冊》刊刻略表〉,收於《民間宗教》1995,第一期,頁 161-171。

50 請參車錫倫著,《中國寶卷總目》,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8,頁 18。關於這部經 卷內容的介紹請參韓秉方、馬西沙所著《中國民間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1992,第八章,

〈外佛內道的黃天教〉,頁 429-465。

(15)

真修行 ,總為魔 眷。余讀此 語, 甚注意焉。 自謂今者 雖當末運,

猶有《 大藏》經 典,及古今 大心 緇白著述, 乃至佛學 雜誌,白話 淺說,參考諸書。又有諸方知識訓導,足以啟蒙學者,喚醒迷流。

彼邪說 之輩,雖 施種種技倆 ,一 睹佛日,則 群暗自消 也。不意近 與二三 同參,由 江浙齊魯各 省朝 謁名山,參 訪知識, 至川滇黔,

果見外道之扇惑,各省各地皆是。乃至寒村山野皆有其黨立佛堂,

收後學;並有無知僧尼,反進其道者。… …加以宏法知識甚出;雖 有佛典 ,而不知 研究,縱有 參看 佛經,而正 邪不分, 以為善書皆 可讀學 51

滌 非 這 些 話 點 明 了 儘 管 在 佛 教「 現 代 化 」過 程 中,佛 教 雜 誌 和 白 話 佛 書 的 流 傳 , 甚 至 是 佛 教 會 所 的 宣 講 和 啟 蒙 下 ,「 外 道 」 卻 是 依 然 的 盛 行 , 並 有 發 展 至 各 省 鄉 鎮 的 趨 勢 ; 其 中 也 有 不 少 出 家 眾 參 與 。 對 於 這 種 情 形 , 滌 非 認 為 是 一 般 的 僧 眾 雖 知 有 佛 典 , 卻 不 知 去 研 究 (這 是 民 初 佛 教 改 革 派 所 一 直 強 調 的 )。 第 二 個 批 評 則 是 ; 僧 徒 或 社 會 大 眾 之 所 以 「 正 邪 不 分 」, 因 為 他 們 認 為 只 要 是 「 善 書 」 皆 可 去 研 讀 。 其 實 , 更 深 層 的 問 題 , 就 在 於 滌 非 所 批 評 的 信 眾 認 為「 善 書 皆 可 讀 」的 態 度 上 , 因 為 這 已 牽 涉 到 信 眾 認 識 宗 教 的 來 源 和 管 道 的 問 題 。

所 謂 善 書 , 廣 義 的 說 即 是 勸 善 之 書 。 明 清 的 圖 書 市 場 , 善 書 為 刊 行 的 主 流 書 系,印 善 書 成 為 清 代 書 坊 業 務 的 特 色。道 光 之 後,有 上 海 翼 化 堂 善 書 局、宏 大 善 書 局 和 北 京 榮 華 堂 善 書 鋪 等 專 業 善 書 局 的 產 生 52。在 強 調「 積 累 功 德 」觀 念 下,善 書 大 多 是 由 樂 善 者 捐 助 刊 印,免 費 送 出,使 得 民 眾 取 得 相 對 的 較 為 容 易 。 而 想 要 吸 引 民 眾 的 信 奉 , 經 卷 的 傳 佈 是 很 重 要 的 因 素 ;在 中 國 近 代 佛 教 史 中,之 所 以 會 那 麼 推 崇 楊 仁 山,原 因 之 一,是 他 於 同 治 年 間 創 辦 金 陵 刻 經 處,推 動 刻 經 事 業 的 發 展,使 佛 教 的 典 籍 得 以 流 通。大 量 的 佛 典 讀 本 的 供 應,對 近 代 的 佛 教 興 盛 與 佛 教 教 育 的 發 展 起 了 很 大 的 作 用 53。可 是

51〈滌非序〉,《回頭是岸》,1936 刊行,台中瑞成書局 1970 翻印本,頁 3。

52 關於善書的流通方法及傳播方式的研究,請參游子安,《清代善書與社會文化變遷》,香港 中文大學博士論文,1994。第四章〈清代善書流行的社會文化意義〉頁 142-168。

53 自太平天國之亂後,佛教的衰弱已至谷底。楊仁山和王叔梅等居士共同認為末法時代,全 賴經書的流通才能延佛慧命,所以竭力推動刻經事業。參于凌波著,《中國近代佛門人物 誌》第一集,慧炬出版社,1993,頁 23。關於刻經對佛教教育的影響請參丁鋼著,《中國

(16)

當 我 們 肯 定 楊 仁 山 的 刻 經 事 業,也 正 是 說 明 清 同 治 以 前,佛 典 是 處 於 比 較 不 易 流 傳 的 情 況 。

清 同 治 五 年 (1866)金 陵 刻 經 處 創 立,開 辦 四 十 餘 年,流 通 經 書 約 一 百 萬 餘 冊。但 在 創 立 之 初 有 所 謂 的 三 不 刻 條 例,三 不 刻 是 指 一、疑 偽 經 者 不 刻 。 二、文 義 淺 俗 者 不 刻。三、乩 壇 之 書 不 刻 54。從 金 陵 刻 經 處 對 不 刊 刻 乩 書 的 特 別 聲 明,可 以 反 證 清 同 治 年 間,善 書 或 鸞 書 已 經 在 當 時 宗 教 圖 書 市 場,佔 有 舉 足 輕 重 的 地 位 。 而 傳 統 善 書 的 流 傳 管 道 , 鸞 書 的 流 通 數 目 是 逐 漸 的 增 加,咸 豐 八 年 (1858)之 時 裘 象 坤 就 曾 說 ︰「 昔 日 善 書,所 以 勸 善,今 日 善 書 , 適 以 惑 世 」, 更 適 切 的 表 明 了 這 種 趨 向 55。 因 此 佛 學 專 業 印 書 局 的 成 立 , 首 先 要 和 這 種 現 象 做 一 個 明 顯 的 區 隔,才 可 以 表 示 所 傳 刻 的 是「 正 統 」的 佛 典。

從 佛 教 與 乩 壇 互 動 的 觀 點 來 看 , 乩 壇 所 扶 造 的 經 卷 , 會 影 響 到 佛 教 的 發 展。就 目 前 所 見 與 佛 教 相 關 的 鸞 書 經 卷,前 面 提 到「 佛 化 鸞 書 」或 是「 鸞 化 佛 書 」可 以 分 為 兩 類,一 種 是 註 解 本,以 佛 典 正 文 為 綱,次 以 乩 語 註 疏 。 另 一 種 則 是 依 托 經 名 而 內 容 全 異。這 兩 種 型 態 在《 金 剛 經 》的 註 疏 本 裡 都 可 以 見 到。或 許 是 因《 金 剛 經 》便 於 持 誦,在 一 貫 道 和 天 德 教 等 新 興 教 派 的 教 義 中 多 有 援 引 。 在 《 佛 學 半 月 刊 》 中 曾 有 讀 者 說 ︰ 「 外 教 多 借 重 《 金 剛 經 》 妄 加 註 解 , 或 演 為 金 丹 大 道 , 與 佛 說 甚 為 矛 盾 」, 可 見 當 時 外 道 的 註 解 本 曾 讓 佛 教 的 信 眾,多 所 困 惑 56。這 種 新 鸞 著 的 註 本,如 民 國 二 十 七 年 (1938)一 貫 道 崇 華 堂 所 刊 印,由 濟 佛 註 解《 通 俗 集 義 金 剛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即 為 其 一 。 這 個 本 子 屬 於 我 們 所 說 的 第 一 種 形 態 , 在 濟 佛 所 寫 的 降 序 中 說 ︰

古來 註解 《金剛 經》的書 籍,不下千 種之 多, 可惜 都是用了高深 的文 理解釋,致 使一般文 理不深的普 通善 信, 依舊 莫知其義,無

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較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54 見于凌波著〈金陵刻經處始末〉,《中國近代佛門人物誌》(一),慧炬出版社,1993,頁 24。

55 見民國 13 年,上海宏大紙號印《關帝明聖真經》所附的善書價目表。其中有不少鸞書如

《救生船》、《金剛經燃燈古佛記》等的刊印價格,對照其它善書局如上海翼化堂的價格表 可知,鸞書類在傳統善書的流傳有增加的趨勢。另外,裘象坤所說,請參《觀世音菩薩三 寶救生經解義》咸豐九年刊本,轉引至武內房司,〈台灣齋教龍華派源流—清末浙江的靈 山正派與覺性正派〉,《當代》第 99 期,1994.7,頁 19-23。據此武內認為咸豐以後,以扶 鸞編寫的善書在浙江一帶極為普遍。

56 范古農,《古農佛學答問》,卷六,〈外道之辨別〉,頁 513。

(17)

所適從 ,深感茫 無頭緒 之苦 ,如 此一來,豈 不是以如 來至妙的心 法,因此不能明傳了嗎?… …郭張二子,即以三種《金剛經》(《石 氏集註》,《通俗集義》,《孫氏講義》)請示於予,何者較善,即行 付印,而廣流傳。… …其中尤以《通俗集義》本,最為簡明瞭然,

甚恰予 意。乃以 此本為主, 石孫 二本為副, 選取各本 之優點,參 以己意,彙集是編,以了予最初一點發心之願耳 57

因 為《 金 剛 經 》原 有 註 解 本 , 過 於 深 奧 , 無 法 明 白 傳 達 佛 法 , 因 此 雜 揉 簡 易 清 楚 的 註 本 和 乩 解 , 希 望 會 使 信 眾 易 於 了 解 。《 通 俗 集 義 金 剛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這 種 乩 解 本,比 較 沒 有 太 多 異 質 的 內 容 存 在。光 依 托 經 名 的 佛 化 鸞 書 , 則 內 容 上 多 會 和 原 來 的 佛 經 有 明 顯 差 異 ; 如 一 貫 道 青 州 仁 德 壇 於 民 國 三 十 年 (1941)所 扶 造 的 《 大 乘 金 剛 經 》, 就 強 調 「 今 逢 三 期 , 運 應 一 貫 」, 而 應 倡 曉 佛 經 「 藉 經 悟 道 」。 文 中 並 以 「 如 是 我 聞 」 起 始 , 對「 外 道 六 師 」有 所 批 評 , 均 暗 示 讀 者 該 經 所 擁 有 的 正 統 性 。 另 外 , 像 天 德 教 南 京 宗 教 哲 學 社 所 刊 行 的 《 佛 說 妙 法 蓮 華 經 》, 則 和 《 法 華 經 》 內 容 上 沒 有 什   關 係 , 甚 至 提 出「 蓮 華 聖 主 」的 概 念 , 認 為 該 神 乃 是 ︰

無上之古佛,為一切佛經所無,此佛乃由氣所化… …凡一切仙佛 成為正覺之時,必須聖主頒發蓮花,分定位次 58

這 個 概 念 形 成 了 該 教 獨 特 的 神 學 系 譜。除 此 之 外,該 教 所 標 榜 的 忠、恕、

廉、明 德 等 二 十 字 真 言 教 義 也 包 含 於 內,所 以 這 是 一 本 和 佛 教 教 義 完 全 岐 異 的 經 卷 。

類 似 這 種 扶 造 的 佛 教 經 卷 盛 行 , 遍 佈 全 國 。 還 曾 有 《 海 潮 音 》 的 讀 者 將《 呂 祖 講 註 金 剛 心 經 》寄 送 過 去,希 望 代 為 分 送 59。這 些 鸞 書 所 講 的 佛 理 頗 有 內 容,當 時 有 人 提 出 是 否 可 以 編 入《 藏 經 》當 中 或 是 佛 學 書 局 應 該 刊 行 的 問 題 60這 表 示 當 時 扶 造 的 佛 教 經 卷 數 目 和 質 量,已 達 相 當 水 平,佛 教 是 不

57 民國二十七年刊,濟佛註解通俗集義《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崇華堂,三十八年再版本,「序」

頁 1-2。感謝王見川先生的幫助,使筆者得閱該書。

58《佛說妙法蓮華經》,南京宗教哲學社刊印,原刊刻年代不詳,此本所據為 1980 年高雄明 德雜誌社重印本。

59 王四圓〈與興東吳居士論呂祖註講金剛心經書〉,收於《海潮音》文庫第四編,佛學餘論 三,頁 6。

60 原文是「諸佛菩薩有從善壇臨鸞所傳經典,全國很多,佛法亦深,能否入藏?但貴局亦願

(18)

得 不 去 重 視 這 個 問 題。范 古 農 曾 說 佛 藏 經 典 是 屬「 人 道 立 教 」的 性 質,而 乩 書 則 是「 神 道 設 教 」。鸞 書 中 雖 有 佛 法,但 多 為「 善 神 託 詞 」,因 此 佛 學 書 局 是 不 會 去 刊 印 這 些 鸞 書 的,這 個 立 場 倒 是 和 楊 仁 山 金 陵 刻 經 處 一 脈 相 承 61。 儘 管 如 此 , 另 一 本 乩 著 《 呂 道 祖 金 剛 經 真 解 》, 直 至 一 九 五 、 六 ○ 年 代 的 臺 灣 , 還 有 人 認 為 這 樣 的 註 疏 有 如 儒 家 有 「 大 學 經 傳 之 分 」, 而 有 存 在 的 價 值

62

從 寶 卷 或 鸞 書 的 流 通 、「 佛 化 鸞 書 」的 出 現 等 各 種 現 象 來 看, 佛 教 面 對 各 式 的 宗 教 圖 書 充 斥 的 情 況 下,是 頗 需 要 金 陵 刻 經 處 這 類 專 業 佛 學 刻 印 處 的 設 立,以 便 能 重 新 掌 握 宗 教 上 的 發 言 力 量。民 初 如《 海 潮 音 》、《 佛 學 半 月 刊 》 等 佛 學 刊 物 的 開 辦,佛 教 宣 講 所 的 設 立,都 是 往 佛 教 普 及 化 的 方 向 推 動。這 種 努 力 雖 和 清 末 開 始 的 啟 蒙 運 動 合 流。可 是,隨 著 乩 壇 的 興 盛、新 興 宗 教 的 發 展、鸞 書 逐 漸 的 佔 有 宗 教 圖 書 市 場 等 各 種 現 象 的 存 在,鸞 化 佛 書 相 應 的 出 現,勢 必 會 影 響 到 佛 教 的 發 展。這 樣 的 推 論,並 不 是 只 存 於 民 國 初 年 的 宗 教 社 會 環 境。由 佛 教 與 扶 乩 互 動 的 歷 史 脈 絡 觀 察,可 知 二 者 之 間 複 雜 的 宗 教 互 動 是 有 長 遠 的 歷 史 。

民 國 初 年 佛 教 受 扶 乩 影 響 轉 而 加 劇 , 主 要 由 於 從 乩 壇 蛻 變 或 是 受 扶 乩 影 響 的 新 興 宗 教 團 體 勢 力,急 速 的 擴 張。在 1922 年 梁 啟 超「 評 非 宗 教 同 盟 」 的 文 章 曾 說 ,各 種 教 門 在 當 時 是「 瀰 漫 國 中 」63。對 於 新 興 宗 教 的 勃 興,當 時 佛 教 界 同 樣 的 感 受 到。太 虛 法 師 對「 外 道 」的 發 展 有 著 深 刻 的 觀 察,他 說:

四川 為近今流行 全國種種 外道之發源 地。 除濟 生會 發起於上海,

悟善 社發起於北 京,道院 發起於山東 ,案 此三 者, 皆除扶乩所錄 之說外無別秘傳,且亦有四川人於中引端也---之外,他若同善社 道德 學社等,其 所奉之祖 師及最初傳 道之 人, 皆四 川人也。此種 外道,在昔無不言三教合一者,今則漸有言五教六教萬教合一者。

刊行否?」見范古農,《古農佛學答問》,卷六,〈外道之辨別〉,頁 513。

61 同上註。

62 參條資料請見李炳南著,《佛學問答類編》上冊,明光出版社,1968,頁 261。

63 這 波 新 興 宗 教 的 運 動 的 發 展 , 酒 井 忠 夫 認 為 這 是 因 為 救 世 的 、 積 極 的 民 族 宗 教 精 神 , 和 非 宗 教 運 動 下 所 孕 育 而 生 的 消 極 維 護 精 神 , 二 者 結 合 所 造 成 的 酒 井 忠 夫 著 , 張 淑娥譯,〈民國初期之新興宗教運動與新時代潮流〉,收於《民間宗 教》第一期 1995 頁 34-35。

(19)

其來源 約之不過 二端:一 、 起於 元時者,以 道家守竅 鍊精氣神工 夫為主 ,即明清 時之白 蓮教 、八 卦教。今其 秘密者, 即先天門、

瑤池門、無生門、無為門等是。其公開者,即同善社等是---案同 善社即 瑤池門之 略改外形者 ,其 內容所傳盡 同。四川 舊有龍門、

劉門、唐門等,道德學社出於劉門,要亦白蓮教之支流也---。一、

起於山 東人羅某 ,為依 附佛 教之 外道,即今 密傳之大 乘門、清涼 門、龍 華派等, 以誦羅某之 《五 部六冊》為 主者。此 一支今不盛 行,所盛行者則白蓮、八卦遺孽之主於道家修煉術者是也。……一 派之起 ,往往哄 動數十 萬人 ,傳 遍全國。而 中國今後 之外道,亦 將有如彼驅勢。……由外道破凡夫,由小乘破外道,由大乘破小乘,

乃能發生正智了達佛法 64

從 這 個 資 料 來 說,太 虛 法 師 點 出 了 民 初 民 間 新 興 宗 教 發 展 的 幾 個 重 要 脈 絡。第 一、這 些 教 派 大 都 強 調 各 教 合 一,應 會 對 佛 教 的 教 理 提 出 包 融 或 者 轉 化 的 意 見 。 第 二 、 前 述「 依 附 佛 教 」的 羅 教 一 系 , 他 認 為 在 民 初 較 不 盛 行 , 而 是 轉 以 練 氣 為 主 的 同 善 社 等 派 別 影 響 力 較 大 65。 第 三 、 在 非 宗 教 運 動 下 , 他 對 於「 外 道 」的 有 某 些 肯 定 。 太 虛 法 師 於 文 末 提 到 悟 善 社 唐 煥 章 成 功 地 反 駁 了 陳 獨 秀 的 非 宗 教 言 論 , 他 有 感 而 發 地 說 :「 由 外 道 破 凡 夫 , 由 小 乘 破 外 道 , 由 大 乘 破 小 乘 , 乃 能 發 生 正 智 了 達 佛 法 。 」 而 民 國 二 十 五 年 (1936)成 書 的 《 回 頭 是 岸 》 幻 園 居 士 也 說 :「 一 切 旁 門 外 道 , 都 是 入 道 的 初 步 , 既 有 學 道 的 決 心 , 吾 人 對 他 即 宜 恭 敬 。 」也 對 外 道 有 著 肯 定 的 態 度 66

太 虛 法 師 前 述 的 三 種 外 道 發 展 的 現 象 , 可 從 范 古 農 居 士 (1881-1952)所

64 太虛,〈略評外道唐煥章〉,《海潮音》四卷五期,收於《太虛大師全書》第 31 冊,文藏(19),

頁 1403-1406。

65 關於同善社的研究請參末光高義,《支那秘密結社慈善結社》台北古亭書屋,1974 年 重印本。酒井忠夫《近代支那於宗教結社研究》,東亞研究所,1944 林萬傳,《先 天道研究》,台南,青氣巨書局,1986。王見川,〈同善社早期歷史(1912-1945)初探〉,收 於《民間宗教》第一期,1995,頁 57-81。

66 大凡著,《回頭是岸》,民國二十五年刊行,頁 1。此書後於五十九年為台中瑞成書局翻印。

原文所引為幻園居士所寫的序言。他更說如來在初也是外道,成道後的大弟子多是外道的 首領,似乎希望藉此吸引讀者認同,而了悟正法(頁 1-2)。本書非常的重要,稍後再詳加 討論。

(20)

編 的 《 古 農 佛 學 問 答 》 中 略 窺 一 二 , 這 本 書 是 從 民 國 十 九 年 至 二 十 四 年 (1930-1935)的 《 佛 學 半 月 刊 》 中 , 范 古 農 對 民 眾 佛 學 問 題 釋 疑 的 輯 錄 。 書 中 曾 有 人 問 到 , 入 居 士 林 後 是 否 仍 可 以 研 讀 《 五 部 六 冊 》。 又 有 的 讀 者 認 為

《 金 剛 經 》的 內 容 上 是 和 該 書 並 無 二 轍 67。由 此 可 知,羅 教 以 降 的 大 乘、無 為 一 系 對 佛 教 的 影 響 是 持 續 到 民 初 。

四 川 龍 鳳 山 彭 迴 龍 (述 古 老 人 )於 1906 年 所 創 的 同 善 社 , 則 是 太 虛 法 師 另 外 注 意 的 焦 點 。 據 末 光 高 義 於 1930 年 代 的 調 查 , 同 善 社 全 國 的 信 徒 約 估 有 三 千 一 百 多 萬 人 68,有 著 相 當 的 影 響 力。當 時 佛 教 淨 業 居 士 於 平 時 唸 佛 誦 經 外,尚 有 入 同 善 社 修 練「 先 天 氣 」以 卻 病 延 年 的;有 的 讀 者 還 說 洪 江 一 帶 真 正 的 佛 教 徒 甚 少,大 多 是 信 仰 同 善 社,當 他 去 質 疑 這 是「 外 道 」時,參 加 同 善 社 的 人 卻 回 答 :

社中 注重打坐, 即佛家之 禪定功夫也 。又 注重 金剛 經及受持彌陀 觀音名號,亦與佛家之淨土法門吻合,何得謂為外道?反謂學人為 門戶之見 69

對 同 善 社 的 份 子 而 言,他 們 是 自 認 為 修 持 和 信 奉 的 對 象 和 佛 家 沒 有 什 麼 差 別。雖 然 范 古 農 反 駁 說 這 些 外 道「 引 用 佛 經 以 為 裝 點 」70而 不 足 師 法 , 但 這 種 批 判 卻 似 嫌 薄 弱 了 些。對 於 同 善 社 等 新 興 宗 教 的 發 展,印 光 法 師 大 師 曾 嚴 詞 批 評 , 他 說 :「 世 有 外 道 , 多 多 剽 竊 佛 教 之 名 , 而 實 行 煉 丹 運 氣 之 道 , 反 美 其 名 曰 三 教 同 源 , 源 固 同 也 流 則 異 也 。 」因 此 他 認 為 皈 依 佛 法 之 人 , 絕 不 可 兼 修 , 否 則 「 邪 正 夾 雜 , 正 亦 成 邪 」71。 在 民 國 二 十 一 年 (1932)則 說 「 貴 地 之 外 道 甚 多 , 無 論 是 何 種 外 道 , 均 不 可 依 彼 法 修 持 。 」72從 佛 教 的 觀 點 來 看 , 這 些 「 外 道 」 是 披 著 佛 法 之 名 而 在 社 會 上 活 動,因 此 像 印 光 法 師 這 樣 呼 籲 信 眾 明 辨,對 佛 教 的 澄 清 是 非 常 重 要

67 范古農,《古農佛學答問》,收於藍吉富編,《現代佛學大系》第三十一冊,台北彌勒出版 社,1983,卷六,〈外道之辨別〉,頁 508-512。

68 末光高義,《支那秘密結社慈善結社》台北古亭書屋,1974 年重印本。頁 252。或請 參孚中,《一貫道歷史》,正一善書出版社,1998,頁 58-62。

69 范古農,《古農佛學答問》,卷六,〈外道之辨別〉,頁 516-517。

70 范古農,《古農佛學答問》,卷六,〈外道之辨別〉,頁 511。

71 印光,《印光法師文鈔全集》下冊,新文豐,1983 再版,〈復雲南王德周居士書〉頁 10-11。

72 印光,《印光法師文鈔全集》下冊,〈復梁慧棟居士書〉頁 73。

(21)

的 。

在 1929 年「 中 國 佛 教 會 宣 言 」中,談 到 當 時 社 會「 誤 會 」佛 教 的 原 因 , 在 於 古 代 的 民 間 信 仰 混 進 佛 教 當 中,變 成 了 佛 教 的 一 部 份 73。若 從 梁 啟 超 、 太 虛 法 師 等 人 的 觀 察 , 羅 教 和 同 善 社 等 民 間 宗 教 和 佛 教 之 間 複 雜 的 交 錯 關 係,應 該 是 佛 教 更 易 遭 致 社 會 非 議 的 部 份。可 是,民 初 佛 教 界 對 於 這 些「 外 道 」的 批 判,卻 沒 有 如 明 末 密 藏 道 開 以 叢 林 組 織 規 模 性 的 排 除。這 可 能 有 幾 個 原 因 ︰ 第 一、民 初 佛 教 界 所 面 臨 的 挑 戰 是 廟 產 興 學 和 非 宗 教 運 動 等 社 會 衝 擊,僧 界 的 組 織 又 屬 薄 弱,已 很 難 有 具 體 力 量 進 行 這 項 工 作。第 二、政 權 的 不 穩 定 狀 態,使 民 初 的 政 教 關 係 是 鬆 散 的,一 些 民 間 新 興 宗 教 同 樣 獲 得 了 合 法 的 地 位,如 救 世 新 教 總 會,在 民 國 十 四 年 (1925)三 月 二 十 六 日 經 北 京 政 府 批 准 登 錄。而 救 世 新 教 的 組 成 份 子 又 是 以 吳 佩 孚 等 軍 閥 政 客 為 主 74,佛 教 的 政 治 勢 力 是 很 難 望 其 項 背。第 三、僧 界 中 改 革 派 將 這 些 新 興 宗 教 視 為 迷 信 , 不 去 正 視。溫 和 派 或 保 守 派 則 是 接 受 或 消 極 性 的 抵 禦,立 場 不 一,更 徨 論 組 織 上 的 排 斥。所 以,民 初 的 佛 教 界 並 未 取 得 如 歷 史 上 的 政 治 社 會 優 勢 地 位 , 是 必 須 接 受 這 種 與 民 間 宗 教 並 存 的 狀 態 。 隨 著 民 國 初 年 佛 教 勢 力 的 相 對 衰 微 , 在 扶 乩 的 影 響 下 , 遂 有 「 佛 化 乩 壇 」 的 再 度 出 現 。

三 、 佛 化 乩 壇 與 關 帝 神 格 的 轉 變

從 歷 史 來 看 , 佛 教 中 淨 土 一 系 和 民 間 宗 教 間 較 有 糾 葛 , 如 從 南 宋 蓮 社 唸 佛 遺 風 後 所 誤 衍 的 白 蓮 教,到 前 述 彭 紹 升 都 和 淨 土 間 有 些 關 聯。日 本 著 名 佛 教 學 者 望 月 信 亨,還 曾 把 前 述 扶 造《 西 方 確 指 》的 常 攝,歸 納 於 淨 土 一 門

75。 可 見 淨 土 法 門 雖 易 為 民 眾 接 受 , 卻 也 易 受 民 眾 原 有 信 仰 內 容 的 影 響 。

印 光 法 師 以「 因 果 報 應 ,生 死 輪 迴 為 培 植 家 國 之 要 務 」, 認 為 民 初 世 亂 之 根 源,在 於 社 會 上 不 講 家 庭 教 育,不 講 因 果 報 應 之 所 釀 成 的 76。從 這 個 論

73「中國佛教會宣言」收於《海潮音文庫》第四篇「佛學餘論一」文選,頁 64-65。)

74 酒井忠夫著,張淑娥譯,〈民國初期之新興宗教運動與新時代潮流〉,《民間宗教》第一期 1995 頁 13-15。

75 望月信亨著,印海譯,《中國淨土教理史》,華宇出板社,佛曆 2530 年,頁 355

76 印光,《印光法師文鈔全集》下冊,〈復雲南王德周居士書〉頁 10-11。

註解 [范純武1]:

(22)

點 來 看,和 清 末 鸞 書 中「 所 以 連 年 各 省 兵 戈 蜂 起,皆 由 人 心 悖 逆 」所 描 繪 的 神 聖 降 鸞 的 動 機,並 無 二 致 77。清 末 鸞 書 的 刊 印 目 的 之 一,就 在 於「 開 鸞 降 乩, 勸 人 為 善 ,修 身 為 本 」78,這 和 印 光 法 師 鼓 勵 信 眾 閱 讀《 功 過 格 》,《 安 士 全 書 》以 改 變 人 心 以 挽 劫 難 的 方 式,是 相 類 的。這 種 闡 教 的 動 機 與 方 法 , 應 該 就 是 強 調 「 現 代 化 」 的 佛 教 改 革 派 , 所 不 能 認 同 的 根 本 原 因 。

然 而 , 就 算 印 光 法 師 某 些 觀 念 和 某 些 傳 統 善 書 理 念 相 合 , 但 並 不 表 示 他 會 全 盤 接 受 扶 乩 對 佛 教 的 作 用 。 他 說 ︰

扶乩 乃靈鬼作用 ,其言某 佛、某菩薩 、某 仙, 皆假 冒其名,真仙 或偶爾應機,恐千百不得其一,況佛菩薩乎?以乩倡佛法,雖有小 益,根本已錯,真學佛者,決不仗此以提倡佛法,何以故?以是鬼 神作 用, 或有 通明之靈鬼 ,尚可不致 誤事 。若 或來 一糊塗鬼,必 致誤大事矣。人以其乩誤大事,遂謂佛法所誤 79

他 認 為 扶 乩 所 降 的 神 佛 多 是 假 冒,人 們 若 是 因 相 信 而 誤 事,會 讓 信 眾 對 佛 法 有 所 誤 解 。 另 外 , 他 還 勸 當 時 一 位 好 善 信 佛 的 徐 謙 不 要 去 扶 乩 。

汝以 不扶乩無緣 法,心中 漾漾動不知 扶乩 之禍 其大 如天,非彼勸 人出功德所能彌補,正人君子決不入此壇場 80

又 說 ︰

扶乩降鸞,雖亦勸人為善,究竟屬靈鬼假冒先佛之名。… …明末 覺明妙行菩薩以乩開導佛法,臨去令其永斷扶乩。……十年前,香 港哆 哆佛學社亦 然。此二 皆真菩薩, 而禁 止扶 乩, 以無甚道力之 靈鬼 亂說 ,誤人 實深。故 菩薩即以扶 乩, 而禁 絕扶 乩。我文鈔中 亦曾 說及若有不 肯丟外道 功夫,及扶 乩事 業者 ,切 勿令受皈依,

以免世人謂佛法與外道無異也 81

77 參光緒 23 年(1897)福建王友山刻坊所刊,《關帝明聖寶卷》中的記載,原頁碼不詳。相似 的論述在清末民初的許多鸞書中都可以見到。

78 鄭觀應,《救時揭要》,收於夏東元編,《鄭觀應集》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頁 35。

79 印光,《印光法師文鈔全集》下冊,〈復江景春居士書〉頁 60。

80 同上註

81 印光,《印光法師文鈔全集》下冊,〈復海門理聽濤書七〉頁 8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關於這個課題,以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裡的介紹最為全面。 [註 3]

當 面 取 證、追蹤觀察、寫出報 導。 9 透過嚴謹的研究方法與步 驟,他在 1966 年出版了 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However,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said, “Although we have different standpoints and understanding, but for the purpose of propagating the Dharma, we managed to come to

敦煌寫本〈禪門十二時〉,歌詠勸凡人的計有:S.427,北京 8440(鳥 10)等二件。全 套十二首。體制為「三 韻 、七 韻 、七、七 韻 、七、七 韻 、七、七

Borrowing this concept, we think that relevance, skillful means, and the elective affinity among lay practitioners might be able to explain and prove that modernity exists

It better deals with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posed by modernity, providing a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對外發行。 1 1995 年,星雲大師再次有感於編輯一套面向廣大佛教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