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光教科書》「人間性」與現代化淺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佛光教科書》「人間性」與現代化淺探"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上個世紀末,星雲大師為了更好地推廣普及他終生提倡的人間 佛教,主編一套《佛光教科書》。這套教科書是以亟需了解佛教的 初學者作為主要讀者對象,因此內容的設計著重在強化佛教基本知 識,系統地完成了對佛教、佛法、僧徒、行證以及佛教歷史發展、

宗派源流、基本佛學常識、佛學與世學、實用佛教、佛光山人間佛 教的概要介紹,還包括對世界其他各類宗教發展的簡述,内容全面 概括,同時又具備誘發式探討。它體現叢書作為「教科書」的特點,

成功地實現了對現代人間佛教的闡揚宗旨。這體現了星雲大師作為 一代佛學宗師立足現實、弘揚佛法的殷切情懷。本文對《佛光教科 書》的成書過程及其內容設計,進行粗略地回顧和簡單地梳理,並 對書中所體現的人間性與現代性的特點加以淺探。

一、《佛光教科書》的成書過程及內容設計

自佛陀傳道後,歷代先賢大德不斷對佛教教義或制度進行必要 而可貴的補充,這就形成了浩如煙海的佛學典藏與佛學文化。傳統 中國佛教多被限制在寺院,佛經典藏亦多獨為僧尼等徒眾的功課教 材,俗世流輩難以覓得,對佛經典藏中的佛理妙義,也就難以了悟。

因此,以往佛教也許會在某一時期盛極一時,但因被認為對現世持否

《佛光教科書》「人間性」與現代化淺探

顧瑞雪

三峽大學文學院講師

(2)

定態度,而被列於「出 世」的行列。再加上歷 經多次排佛浩劫,佛教 在社會中所占的比重愈 來愈輕,對俗世社會生 活所起到的作用也愈來 愈低。

清末民初,戰亂迭 起,佛法的傳承幾近覆 沒。為了擺脫中華佛教 的這種窘狀,1918 年,

太虛大師提出了「人生 佛教」的理念,主張對

佛教進行全方位革新,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與思潮的發展。這一理念 的提出,給二十世紀的佛教發展指明了一線生機。然而,真正將「人 間佛教」的思想理念貫徹始終並加以大力弘揚的,則是星雲大師。星 雲大師除了全方位地對現代佛教進行改革,還傾力編著數部弘法的叢 書,《佛光教科書》就是其中的一套叢書。

在《佛光教科書》的〈自序〉中,星雲大師頗有感慨地說:「佛 教需要現代化!」在星雲大師及其弟子不遺餘力推廣現代化的人間 佛教過程中,星雲大師意識到:佛教想要謀求當下與未來的發展,

就必須與時俱進,進行自身的全面改革;除了應革除不適於現代社 會與生活的條規陋法外,還應增置其他有利於推廣並弘揚佛法的內 容。因此,擁有一套完整的「教科書」,就成為推行佛教現代化的 必須之具。

《佛光教科書》

(3)

從 1990 年發願編寫佛教教科書,到三百萬字的初編定稿,星 雲大師仍然十分審慎,並沒有將出版後的「初編」《佛光教科書》

對外發行。11995 年,星雲大師再次有感於編輯一套面向廣大佛教初 學者的佛學教科書的重要性。在佛光山職事、叢林學院教師和學生 以及徒眾的響應下,星雲大師於是建議佛光山宗務委員會成立書記 室,聘請佛教界內外對佛學具專業知識的學者大德,負責《佛光教 科書》的編著工作。星雲大師本人也親歷親為,承擔了大部分內容 的撰寫任務。

他雖行腳海內外各國,卻始終將編寫教科書的事務置於第一 位。這樣經過了五年的時間,現行佛教普及本《佛光教科書》終於 在2000 年元月得以面世。這是人間佛教的一件大事,是佛光山的一 件大事,同時也是星雲大師弘法事業生涯中的一件大事。

按照《佛光教科書》內容的先後,我們可以發現該教科書的體 例編排,即:以基本概念及多元化學習為目標,從佛教的核心理念,

到佛教的基本常識,再到人間佛教的現代弘法,教科書被分為有機 相聯的十二分冊。分別是:《佛法僧三寶》、《佛教的真理》、《菩 薩行證》、《佛教史》、《宗派概論》、《實用佛教》、《佛教常識》、

《佛教與世學》、《佛教問題探討》、《宗教概說》、《佛光學》和《佛 教作品選錄》。這些內容可以使教習者與研讀者對佛教知識有初步 的全盤了解。

此後,佛門師徒及佛學院的教師、修習者、有心研究佛學者,

以至各寺院團體舉辦的講習會和讀書會,擁有了共同的參考依據和 闡發佛法的基礎文本。當然,若欲對佛法深入研究,該套教科書也

1. 僅作為佛光會會員和佛光山徒眾弟子講說的參考資料。

(4)

仍能提供「圖鑑」的作用和相當的幫助――編著者都具有專門宗教 學識,能夠以自己對專題問題的認識給予學習者啟發。

皈依「三寶」乃是信仰佛教之基礎,因此《佛法僧三寶》被編 為教科書的第一冊。《佛教的真理》(第二冊)、《菩薩行證》(第 三冊)則是對《佛法僧三寶》的延伸,由此構成了三寶理論的架構。

皈依就是信仰,含有救濟、救護之義。世人之所以願意皈依佛教,

目的即在於歸投三寶,依靠佛、法、僧三寶,藉著三寶功德威力的 加持、攝護,遠離一切恐懼,並得到呵護,從而解脫一切憂悲苦惱,

止息無邊的生死苦輪。

信徒皈依「三寶」,即是希求領受外在的助力,從他力得到救 助。然而佛教皈依的最終目的,乃是在於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

修行弟子依仗自力,依正法修學,依自己的佛性,便能達到正法涅 槃的境界,這就是佛陀所言「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的真正 含義。

星雲大師以打比方的方法來概括「三寶」的重要性:「佛如醫 王」,能以法救濟眾生;「法如良藥」,能療治病苦;「僧如看護」,

能代佛宣化,弘護佛法。因此,三寶如苦海的舟航,暗室的明燈,

病者的良藥,有度人濟世之功,有覺世牖民之用。2星雲大師恰當地 引用佛經對三寶的稱頌,並對修習者適時的點化。

比如「佛的意義」一節中,書中引用了佛陀成道時所言的「大 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一句話,緊 接著就加以通俗形象的解讀:「凡夫的清淨自性本來與佛無異,所 謂『般若風光,人人本具』。只因被無明煩惱所覆,因而不能顯發,

2. 星雲大師:〈皈依三寶的意義〉,《人間佛教系列 6• 學佛與求法》,台北:

香海文化,2006 年,頁 19。

(5)

猶如明鏡蒙塵、明月為烏雲所覆。學佛即 是去除煩惱,開顯佛性的功夫。」

最末一句又說:「學佛首先要肯定 自己佛性具足,同時要知精進修行。果能 如此,則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無論是多麼頑劣愚痴的眾生,也終有開 悟、見性、圓滿佛道的一天。」這種因機 逗教的方式在教科書中比比皆是,對學習 者認識並接受佛教佛法極為有效。

當然,在對「佛法僧」三寶進行闡 釋的同時,教科書並沒有忘記闡揚當今佛 教的特點,如講到佛陀時期就留傳下來的

「結夏安居」的制度,星雲大師如此寫 道:「中國古代的叢林律寺,一向注重安 居生活。尤其在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

以前,禪僧大多居住在律院中。禪門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坐禪,因此 可以說天天都是安居。乃至今日,一般佛教學院的生活,每日閱藏 讀經、禪修念佛,實質上也就是一種安居修行的生活。」既對這一 制度流傳和演變加以解釋,又說明了現代佛教對傳統制度規範的發 展和改變,同時也可見出星雲大師的佛教發展史觀。

《佛教史》(第四冊)和《宗派概論》(第五冊)的內容編排 緊密相關。在《佛教史》中,星雲大師從古印度最早的佛教僧團的 產生述起,至現代新興教團的開展,中間涉及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

佛教的東傳、譯經事業的開展等諸多論題,對佛教的發展狀況進行 了一個全面的描述。《宗派概論》則在明曉《佛教史》的基礎上,

佛學院每日閱藏讀經、禪修念佛,就是一種安居修行的生活。(青樺婚紗攝影)

(6)

佛學院每日閱藏讀經、禪修念佛,就是一種安居修行的生活。(青樺婚紗攝影)

對佛教各派系的歷史發展情形進行了較為細緻的陳述。

此兩冊教科書相輔相成,如果說《佛教史》給歷史上的佛教基 本發展情況搭建了一個具有縱、橫二維的坐標,那麼《宗派概論》

則又在此前提下創建了一個第三維的敘述空間。二者的巧妙結合,

使我們對整個佛教的發展源流有著明晰而動態的把握。

當我們對佛教的歷史發展情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後,就會想了解 更多關於佛教對現實社會的觀點,及寺院修行的基本常識。《實用 佛教》(第六冊)、《佛教常識》(第七冊)和《佛教與世學》(第 八冊)三冊教科書,主要論述了關於佛教的一些基本常識、現實生 活中的佛教,以及佛教與俗世社會生活之間的關係等內容。在這一

(7)

部分的敘述中,星雲大師仍然本著人間佛教的主旨,對現代佛教的 各方面進行了總體上的觀照。

除介紹佛教沿襲以往的習慣制度外,星雲大師將更多的注意力 放在探討佛教與現實社會道德、政治、家庭、倫理等的關係上。其 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星雲大師對政治的看法。傳統佛教徒往往強調 和合無諍,避談政治;社會人士也認為「宗教的歸宗教,政治的歸 政治」,於是以往佛教幾乎都是遠離政治而自求清淨。

星雲大師則不這麼認為。在《實用佛教》第七課〈佛教的政治 觀〉中,星雲大師指出佛教與政治關係極為密切:「政治需要佛教 的輔助教化,……佛教還可幫助政治化導邊遠、消除怨恨、感化頑 強、發揮慈悲教化的功效。」因此他認為,人間佛教的佛教徒應積 極參與社會政治,「方是人間佛教菩薩道的實踐」。

在述及佛教徒的生活禮儀時,星雲大師不僅談到了傳統佛門弟 子的「四威儀」――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還將之擴 大為生活「六威儀」――坐姿如鐘,必須穩重;站立如松,必須正直;

容貌如鏡,必須明淨;行止如法,必須合理;視聽如教,必須受益;

思想如水,必須清淨。通俗明白,易於把握。3總之,星雲大師在談 及佛法佛學時,始終秉持人間佛教的本質特點,尤其注重發揮佛教 弘法利生的現實品格,並將這一理念貫徹了教科書的全部論述。

與第六、七、八冊相銜接,第九冊《佛教問題探討》以問答的 形式,對初學佛教者進行了概念內涵上的闡述,這既照應了前八冊 所講的內容,同時也強化了佛教基本常識。《宗教概說》(第十冊)

闡釋了除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信仰,並初步探討佛教對其他宗教的

3. 星雲大師:〈佛教徒的生活禮儀〉,《佛光教科書 6• 實用佛教》第十四課,

台北:佛光文化,1999 年。

(8)

認識和看法。這對擴充初學者的宗教知識來說,是極為有益的。

第十一冊《佛光學》主要闡述佛光山建立人間佛教以來的發展 與繁盛。數十年來,佛光山倡導佛教現代化、人間化、制度化,對 當代佛教的發展影響甚大,本冊教科書可以幫助讀者了解並把握人 間佛教的發展動向。可以說,正是星雲大師的苦心孤詣、不懼艱辛,

才有了佛光山如今的蓬勃發展。

本冊內容主要體現在佛光山人間佛教的「現代性」上,諸如〈佛 光學與當代思潮及未來使命〉、〈傳統與現代融和〉、〈人間佛教 的社會教育〉等,無不是立足當下社會現實,解放思路,調整狀態,

以求人間佛教得以更好的發展。當我們驚歎於台灣佛光山的現代人 間事業,我們不會忘記星雲大師為之做出的努力。

《佛教作品選錄》(第十二冊)是為了讓初學者領略先賢大德 對佛教的興發,由此對佛法有更為感性和深切的體認。這些佛教作 品與其他册中所引典藏經籍相互申發,共同組成了中華佛教百花園 的一部分。

以上是對十二冊《佛光教科書》的簡單介紹。教科書中每一章 節限於篇幅,不能對註釋內容一一標明出處,但《佛光大辭典》、《佛 光大藏經》、《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等工具書,卻能很好地彌補教 科書的這一缺陷。《佛光教科書》貫徹了人間佛教的現代化思想體 系,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的綜合闡發,它是星雲大師弘揚人間 佛教的又一積極嘗試。

二、《佛光教科書》與傳統儒家思想的內在契合

通讀《佛光教科書》,我們可以發現,人間佛教所闡述的大部 分宗旨,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對社會倫理的規範有著強烈的內在契

(9)

合性。比如《論語》、《孟子》中都提倡並強調對君子人格和儒者 風範的培養,《孝經》則更加明確地規定了個人在家庭倫理中的行 為準則,這些與佛教對信徒的規範和引導在很大程度上殊途同歸,

不謀而合。

接下來,我想從儒、佛兩種思想 對理想道德人格的塑造、如何處理人 際關係、如何面對事業人生的發展三 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理想道德人格的塑造 兩千多年前,孔子以自己對理 想人格的追求和對完美道德的踐行,

為人類文明塑造了一個謙謙儒者的形 象。此後,儒家思想的歷代傳人又將 這種人格加以補充、擴展,終於形成 了具有東方古代文明氣質的「儒者氣 象」。

《論語》中對儒者身分與人格 的規定多得舉不勝舉。由此我們可以 概括地說:所謂儒者,即是既有學問 技能而又具有道德修養的人。因此,

儒者是品學兼優的人。不過,那些無 才能知識而卓有品德的人,同樣也被 視為儒者。這就是孔子所說「雖曰未

孔子像

(10)

學,我必謂之學矣」4的一類人。對那些有學無品、有才無品,只有 知識技能而無道德,甚至假借其技能而為害作惡的人,不僅不能被 稱為「儒者」,且為儒家正統人士所深惡痛絕。

這樣,對於何為「儒者氣象」,也就不難定義了:凡具有詩書 禮儀風度的人,皆可謂之有儒者氣象;相反,趣味低下、志在名利 財色而缺乏詩意者,粗魯蠻橫、擾亂社會秩序者――從內在的品性 上來講,這些人沒有和悅的心情;從外在的道德修養上來講,這些 人沒有值得稱道的品節――都被認為沒有儒者氣象。

相比之下,人間佛教提出的道德標準是「五戒十善」:五戒是 做人應遵守的「根本道德」;十善則是內心淨化、人格昇華的「增 上道德」;因果業報則是世間不變的「善惡道德」。世間的嚴刑重典,

固然可以收一時之成效,但並非究竟之道。佛教以五戒十善作為人 本的道德標準,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侵犯別人的身體、

錢財、名譽、尊嚴,徹底改造人心,使人倫綱常有序,發揚社會善 良的風氣。5

人間佛教認為,佛教徒的修行,不是離開生活之外別有修行,

而應和生活打成一片。因此,情緒正常、歡喜自在、發大悲心、忍 耐為道、不念舊惡、斷除煩惱、不退道心、擔當責任、懺悔立願、

日行一善、做眾生的不請之友等等,都含有修行的真諦。因此,只 要每天不斷的自我要求,自我反省,自我精進,自我昇華,自然能 夠聚沙成塔,成就佛果。

將傳統儒家與人間佛教兩相對照,可以發現:人間佛教的精進

4. 楊伯峻譯注:〈學而〉,《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頁 5。

5. 星雲大師:〈佛教的道德標準〉,《佛光教科書 6• 實用佛教》第一課,台北:

佛光文化,1999 年。

(11)

利他主張,恰與儒家對道德理想的追求具有強烈的一致性,有所不 同的是,佛教又突出了它作為宗教的超越品格。

(二)如何處理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按其交際範圍的大小和血緣的親疏,可以大致分為 家庭倫理關係與社會倫理關係。作為一種入世的哲學,傳統儒家的 實用理性表現得十分明顯,在現實生活中,它表現為家庭倫理中的

「親」與「和」,以及社會人際關係中的「善」。儒家提倡父「慈」

子「孝」,強調家庭兩代人之間的親情倫理,並把這種父子之間的 倫理道德進一步推廣到政治生活之中,以求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下面我們以「孝」為例對此加以說明。

在儒家思想中,「孝」被賦予了極為重要的功能。孔子將「孝」

作為社會人生的「德之本」,因此日常教導學生及闡發其思想理論 時,「孝」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孔子如此關注「孝」,緣於他認 為只要做到「孝」,就可以達到「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6 的和諧境界。

孔門弟子則進一步加以闡發。子夏說:「賢賢易色。事父母,

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 必謂之學矣。」7一個能夠做到「孝」的人,他必能竭盡其力地侍奉 父母,也必能竭盡其力地侍奉國君;在與他人交往時,他也必能做 到言而有信。總之,「孝」是成就君子或儒者人格的先決條件。

人間佛教對家庭倫理同樣有相當篇幅的闡發。在《佛光教科書》

第六冊《實用佛教》的〈佛教的事親之道〉,專門談到為人子女者

6. 胡平生譯注,《孝經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頁 1。

7. 楊伯峻譯注:〈學而〉,《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頁 5。

(12)

應如何對待父母。星雲大師首先設以譬喻,說明「孝」乃人類情感 之必然:「花草樹木,扎根於厚實的土地;溪流江河,溯源於雪嶺 山脈的蘊藏。烏鴉孝親反哺,羔羊感恩跪乳。」既然自然界中的生 物都能追根溯源或反哺以回報親恩,那麼,人類作為萬物之靈,更 應將這種可貴的情感發揚光大。

傳統佛教十分重視孝道,比如《父母恩重難報經》在歷數母親 懷胎生產的艱難、危險及養兒育女的艱辛後說:「假使有人左肩擔 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 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事親之道首先要求為人子女者應感念 父母的養育之恩。

佛門中的孝親事 蹟也舉不勝數,如佛 陀為父擔棺、為母說 法,克盡人子之道;

目犍連尊者救母於幽 冥之苦,從此成就了

「盂蘭盆」勝會的美 好佳話;舍利弗入滅 前,特地返回故鄉,

向母辭別;民國的虛 雲 和 尚 為 報 父 母 親 恩, 三 年 朝 禮 五 台 山。這些高僧大德的 事親之道,乃是佛家

所認為的上上大孝, 佛陀行化圖――為母說法(佛陀紀念館提供)

(13)

他們從更高層次上引導父母趨向正信,從而遠離煩惱惡道,脫離生 死輪迴。

星雲大師認為,孝順父母應體現為以下三點:一、孝順是一種 長期的行為。《長阿含經》對為人子女者的行為加以規定,《心地 觀經》中也說:「孝養父母之福與供佛同等,應當孝敬恆在心。」

二、孝順必須有實質行為。除物質生活的充裕供養外,為子女者給 予父母心靈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安樂,也同樣是孝道的重要內容。

具體表現即是引導父母皈依一種信仰,使他們物質、精神兩個方面 都得到滿足。三、孝順必須是全面的。儒家講「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說孝道應該從自己的至親做起,

漸而擴充至社會民生,乃至對萬物的愛心。

佛教同樣將這種理想作為「孝道」的最高境界。《梵網經》說:

若佛子以慈悲心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 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

將孝道的積極意義發揚光大,使其進而對整個人類眾生產生正 面的積極影響,這是儒家思想與人間佛教的共同追求。

儒家對「孝」的倡導更多表現在父母在世時的恩養,而人間佛 教則難能可貴地認識到臨終關懷的重要性。在父母進入老年階段時,

子女應幫助父母認識到死生一如的道理,死亡不過是另一段生命的 開始,因此不必起貪戀、恐怖、憤恨之心,從而做到老而不懼――

不懼怕失去、懼怕死亡,放下執著,心無罣礙,以平常心看待生命 的遞嬗與轉化。

臨終關懷的主要目的,則在使臨終者面對人生的最後階段,認 識死亡的真諦並接受死亡,心中不再產生憂怖苦惱之心和孤獨沮喪

(14)

之感,進而安然面對死亡。這種對臨終者的安慰和引導,充分體現 了佛教對生命的關愛和對死亡的尊重。

(三)如何對待事業人生

傳統儒家之士掌握比其他「三民」(農、工、商)更多的知識 及更高的道德修養,將政治看作自己的分內之事,希望有朝一日,

能夠將這些才華用之於朝堂,從而對社會產生更大的影響。當然,

入仕的途徑並不平坦,孔子在世時就沒有做過很長時間的官8,以致 於引起了別人的質疑: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曰:『孝 乎為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 政?」

在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儒家最優秀的代表孔子對做官、

為政的看法:只要在道德倫理方面對自己有所要求,並能夠將這種 道德品行加以實踐,何處不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呢?

孔子以其卓出的道德修養,真正踐行了他的觀點――雖然沒有在為 政方面得到大展身手的機會,但孔子在思想與教育方面,卻真正做 到了前無古人。當然,這仍然與孔子積極入世、勇於擔當的精神是 分不開的。

也正由於孔子內心對「道」的這種執著,另一次陳蔡之間的絕 糧也沒能使孔子停止「講誦弦歌之聲」。面對隱逸之士的屢次挖苦

8. 這當然與孔子的政治才具沒有關係,只是因為統治者的昏憒而已。史載孔子與 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途;途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 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載司馬遷:《史記 • 孔子世家》,北京:

中華書局,1982 年,頁 1917。

(15)

譏刺,孔子也會悵然若失,但他仍堅持自己的理想追求:「鳥獸不 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9正是 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執著與堅守,使孔子達到了人生的輝 煌境界。

《孟子 ‧ 告子下》對磨難之於人生事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有精闢的論述: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

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降大 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 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 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 於聲,而後喻。

孟子的這段話,可以作為傳統社會對於人才培養的一種方式,

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要讓被培養者充分體驗到人世的苦難,然後知 恥而後勇。這種培養方法在傳統教育中大行其道,後世所形成的俗 語如「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 苦寒來」等等,無不是通過對比與展望,以對未來的成功的設想,

來消解今日被苦難磨礪的艱辛。

與傳統被視為「出世」的佛教不同,人間佛教主張建立積極進 取的事業人生。在闡述這一理論時,星雲大師將佛、法、僧納入到 整個的社會體系來看。星雲大師認為:

「恆順眾生」本來是華嚴經中普賢菩薩所發的十大願心之 一,意思是說,菩薩要順著眾生的意願,滿足他們的希求。

9. 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頁 194。

(16)

但是由於眾生的智能為無明所蔽,如果放縱欲望,貪婪無 饜,難免產生偏差,因此佛教一向視五欲為煩惱淵藪,恆 順眾心的希望,繼而導之入於善道的理想,也因此很難推 行。譬如一般人所需要的是升官發財,兒孫滿堂,而佛教 則認為「黃金是毒蛇,金錢是罪惡」,「兒女是討債鬼」;

看到別人夫妻結合就說:「愛是苦啊!夫妻是冤家聚頭。」

把親情倫理、錢財官位說得十分可怕,讓一般人裹足生畏,

不敢信仰佛教。

其實金錢本身沒有罪,如果善於運用,金錢往往是推動各 種事業的淨財;愛情也不失為生命力的泉源。我們的七情 六欲好比流水,可以灌溉田園,也可能淹沒屋舍。而對這 一股載舟覆舟的欲流,如果一味加以堵塞,恐怕弄巧成拙,

反而氾濫成災。只有用疏浚的方法,導入於溝渠,才能收 到水利之益。因此佛教現代化的依據,是如何因應眾生的 需要,將之引導於正途,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加以排斥。

拳頭固然會打傷人,但是腰痠背痛的時候,拳頭也是止痛 的良劑!其實拳頭本身無善無惡,持之行善則善,握之作 惡則惡。如何趨善祛惡,系乎是否能夠巧妙運用。10

這與以往佛教所主張的「離垢」(遠離世間種種倫理)不同,

星雲大師不僅坦然承認俗世需求的合理性,而且認為:如果能夠加 以適當引導,這種需要不僅不會生出煩惱,反而會使社會人生更加 和諧愉悅。為使這一思想得到更好的理解,並且能夠將之貫徹到俗 世的社會生活,星雲大師運用舉例子、打比方的方式,將這一道理 闡述得通俗而透澈。

10. 星雲大師:〈佛教現代化〉,《星雲大師講演集 2》,高雄:佛光出版社,

1982 年,頁 736、737。

(17)

本著這樣的思想基礎,人間佛教鼓勵在家信眾只要行為合乎八 正道的正業與正命,積聚有道,同樣可以追求榮華寶貴,營生聚財。

他引用《雜阿含經》「營生之業者,田種行商賈,牧牛羊興息,邸 舍以求利。」之說,無論是種田放牧、經商貿易,還是開辦企業、

投資生息,只要能將本求利,勤勞致富,都是佛教認可的經濟營生。

佛教以「因緣果報」來說明財富的獲得乃是廣積善緣、培福修德 的結果,因此,要求寺院經濟的管理者也要有因果觀念與常住觀念,

強調「要用智慧莊嚴世間,而不要用金錢來堆砌」,「要能運用財富,

而不為財富所用」,尤其重視「利和同均」。這與現代社會所尊奉的

「共有、共享、共榮」的觀念極為一致。11

對於政治,星雲大師主張佛教徒應積極參與政治。雖前文對該 問題已有所闡述,但此處進一步將人間佛教的這一理念加以深化擴 展。傳統佛教往往過於強調佛教徒的和合無諍,因此遠離政治甚至 避談政治,成為佛教的一大特點。星雲大師從廣義的政治含義,談 到了佛教與政治的密切聯繫:

……然而實際上,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人是群居的動物,

不能離群索居;既然無法離開群眾,(個人)自是不能遠 離政治而生活。再說,參與政治是國民的權利,除非觸犯 國家刑法,被褫奪公權的人才沒有參政的資格。佛教徒中,

即使出家僧侶也要納稅、服兵役,盡國民應盡的義務,所 謂出家並不意味著出國。何況佛教主張不僅要自度,還要 度人。佛教與政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彼此息息相關,相 輔相成,不但政治需要佛教的輔助教化,佛教也需要政治

11. 星雲大師:〈佛教對經濟的看法〉,《佛光教科書 6• 實用佛教》第四課,台北:

佛光文化,1999 年。

(18)

波斯匿王訪佛圖。(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的護持弘傳。因此歷代以來,佛教非但未曾與政治分離,

而且一直保持良好的關係。12

星雲大師接著列舉佛陀成道後遊化諸國,到王宮內說法,以開 示仁王的治國之道,感化許多印度君王皈依佛教,進而成為佛教的護 法,並且將佛法真理應用在治國安邦上,取得了健全社會、造福百姓 的良好效果。

《傳戒正範》中談到佛教在政治上的積極作用:

若百家之鄉,十人 持五戒,則十人淳 謹;百人修十善,

則百人和睦;傳此 風教遍於宇內,則 仁人百萬。夫能行 一善,則去一惡;

能去一惡,則息一 刑;一刑息於家,

百刑息於國。其為 國王者,則不治而 坐致太平矣!

在中國,佛教也屢屢 對政治起到正面的促進作

用,它具有和諧政治的積極功效,因此被孫中山先生盛讚為「救世之

12. 星雲大師:〈佛教的政治觀〉,《佛光教科書 6• 實用佛教》第七課,台北:

佛光文化,1999 年。

(19)

仁」,「可補政治之不足」。13現代的人間佛教同樣具有清明政治 的功能。因此,本著相互輔助的原則,政府應多獎勵慈善,表彰那 些從事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者;而佛教則也應該擔負起關懷社 會、維護人權等福祉民眾的責任。當然,人間佛教所具有的宗教超 脫特質,又有效地克制了人對權勢的貪戀。

綜上可知,現代人間佛教以其積極、精進的姿態,勇於承擔化 導眾生、和諧社會的責任,其根本宗旨與作為社會意識形態所推重 的儒家思想,有著極大的內在契合性。這些因素顯示了星雲大師所 倡導的人間佛教人間性與現代化的品格。

三、結語

作為一種宗教,佛教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其精神上的超 脫氣質。因此,人間佛教更多被賦予解脫信眾的精神苦痛、減緩信 徒的心理壓力的責任。星雲大師認為,現代宗教的真正目的,「並 不在於教人逃避現實,躲入未來世界的象牙塔裡,而是勇敢地面對 當前的痛苦,並且找出離苦得樂的方法。」14

鑒於這方面的考慮,星雲大師提出了佛光山人間佛教應給人信 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前三點都著眼於滿足現代人 的宗教需求,後一點則指明從滿足他們的現實需求――歸屬需求與 精神需求――兩方面著手,給信眾以立足於人間而不脫離現實的、

具有佛教特點的超越性指引。

13. 星雲大師:〈佛教的政治觀〉,《佛光教科書 6• 實用佛教》第七課,台北:

佛光文化,1999 年。

14. 星雲大師:〈佛教現代化〉,《星雲大師講演集 2》,高雄:佛光出版社,

1982 年。

(20)

引導眾生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從外在事功到內在追求 上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真正做到「福慧雙修」,則是人間佛教現在 與未來的不懈追求。

因此,無論是弘法還是利生,人間佛教都具有著強烈的人間性 與現代性特點,而《佛光教科書》的推廣普及,無疑使人間佛教對 社會的影響力更加廣大深入。從這一意義上說,《佛光教科書》昭 告了二十一世紀人間佛教大放異彩時代的到來。

福慧雙修是人間佛教的不懈追求。圖為2016 年全民閱讀博覽會。(莊美昭 / 攝)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999年10月,臺灣大學校長陳維昭教授與法鼓山 中華佛學研究所創辦人聖嚴法師正式締約,擴大 佛學網路資料庫的內容及工作範圍,並正式更名 為「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計畫 (Digital

為此,我體會大師這本書,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即是要從本懷

論文寫作指導 釋覺興 佛光山國際學部英文佛學院 佛教史、英文、國文 釋覺培 南華管理學院比較宗教研究所 佛教經典研究、佛門禮儀 釋覺機

星雲大師演講中常提到「我是佛」的觀念,在佛學理論中談「眾

5 印順法師即雲:“佛學只是佛法之學,佛教之學。”(釋印順: 〈談入世與佛學〉, 《妙雲集》下編之七:〈無諍之 辯〉 ,第

在 2019/20 學年起,在教師職位學位化政策全面推行的情況下,資助學校核准編制內的所有教席均為學位教師職位。在 2019/20

Borrowing this concept, we think that relevance, skillful means, and the elective affinity among lay practitioners might be able to explain and prove that modernity exists

這不就是星雲大師改革佛教的成就?過去社會人士大多信仰基督教,經過這些年來人間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