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國佛教研究的近況(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美國佛教研究的近況(上)"

Copied!
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學術報導】

美國佛教研究的近況(上)

李四龍 北京大學講師

美國的佛教研究是在西歐的影響下起步的,一八四四年一月美國波士頓The Dial 第四卷 第三號上發表了《法華經》的英文節譯,題為「佛陀的佈道」(The Preaching of Buddha),

這是轉譯自歐洲佛教研究之父──法國學者布奴夫(Eugene Burnouf, 1801-1852)當時尚未正 式出版的法語譯本。一八九一年,美國學者C. R. Lanmann 等創辦《哈佛東方叢書》(Harvard Oriental Series),哈佛大學由此奠定美國佛教研究的學術傳統。一百多年以後的今天,美國 已經成為西方佛教研究的中心。

二十世紀七、八○年代以後,美國每年出版的佛教論著數量已超過了歐洲國家的總和。

其中,宣傳佛教教義及其宗教實踐的圖書佔居首位,主要由各種佛教協會出版;大學等學術 機構的論著則佔第二位。從UMI 所收的碩博士學位論文來看,一九四六-一九八○年與佛教 有關的學位論文一共一百零九篇,而在一九八一-一九八五年僅五年時間就有一百四十六 篇。此後論文篇數逐年上升,一九八六-一九九○年有一百六十九篇,一九九一-一九九五 年有二百五十篇,一九九六-二○○○年有二百八十一篇,二○○一年則有六十一篇,一年 產出的學位論文數要比八○年代初多出一倍。[註 1]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西方大師級的佛教 學者主要是在歐洲,而從上個世紀八○年代以來,這樣的人物大多聚集在美國,即使他們沒 有美國國籍,也是經常生活在美國的各個大學。在最近三十多年裡,美國學界湧現了一大批 優秀的佛教學者,有的是從歐洲或亞洲移民過去,有的則是美國土生土長,族裔上也不一定 純為西方血統,明顯表現出移民國家的種族特點。

對於美國佛教研究的介紹,港台學者已有多部著作涉及。譬如,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 論》(台北:學生書局,一九九六年)、張曼濤主編《現代世界的佛教學》(現代佛教學術 叢刊第八十五冊)、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文化公司,一九九九年)等。西 方學者對於他們的佛教研究史也有不少敘述,最著名的莫過於澳大利亞學者狄雍(J. W. De Jong)的《歐美佛學研究小史》(A Brief History of Buddhist Stud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Tokyo:

K. sei Publishing Co., 1997)。[註 2]專門針對美國佛教研究近況的綜述,也有一些零星發表的 文字,譬如Charles S. Prebish(1994)、John McRae(1995)、Frank Reynolds(1999)等。

(2)

[註 3]除了這類綜述性文字,西方學者還有反思性論著,回顧與檢討他們的佛教研究及其知識 構成。

本文在他們的基礎上,在鋪敘美國佛教研究的整體面貌時,儘可能重點介紹九○年代以 來美國佛教研究的近況。全文分九個部分:一、美國的佛教與佛教研究;二、南傳佛教;三、

印度佛教;四、中國佛教;五、東亞佛教;六、藏傳佛教;七、佛教哲學;八、範式轉型與 多元視角;九、相關資訊。這篇文字旨在讓漢語讀者盡可能瞭解美國學者的佛教研究,並無 太多的願望評述他們的學術成就,唯願讀者能從中獲悉一些與自己學術研究相關的學術資 訊,從而間接地有助於我們自己的佛教學術建設。

一、美國的佛教與佛教研究

佛教傳入美國,最早可能是一八三九年前後日本人在夏威夷傳教。而在美國本土,佛教 最早是在一八四○年前由去美國西海岸「淘金」的華工帶入的。不過,佛教真正引起美國人 的重視,是在一八九三年芝加哥舉行世界宗教會議(World Parliament of Religions),會上有 兩位東方的佛教僧人喚起了大家對於佛教的興趣:一位是日本臨濟宗禪師釋宗演(一八五九

-一九一九),在這位大師的隨從裡有一位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鈴木大拙(D. T. Suzuki, 一 八七○-一九六五);一位是斯里蘭卡的達磨波羅(Anagarika Dharmapala),這位青年當時 發起了「摩訶菩提會」(Mahabodhi Society),意在世界範圍內弘揚佛法。

大致說來,一直到一九六○年,美國的佛教史實際上只是一部美國禪宗史。但到現在,

幾乎所有世界上現存的佛教形式都在美國設立道場,有些佛教組織在美國傳教已達到一定的 規模,並不僅僅是在本民族的移民中間傳播,而且還向西方人傳教。其實,真正意義上的美 國佛教史,應該考察西方血統的美國人如何理解與接受佛教。Thomas Tweed 把美國人接受佛 教的方式分成三類:神秘主義型(occult or esoteric type),把佛教與新柏拉圖主義、靈修等 西方傳統聯繫起來;科學主義型(rationalist or scientific type),把佛教與西方的功利主義、

自由主義思想傳統聯繫起來;浪漫主義型(romantic or exotic type),特別是東海岸那些富有 的藝術家與知識分子,他們往往是東方文化的迷戀者。[註 4]這是美國人最早接觸佛教時候的 心態。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大學開設許多有關亞洲宗教、歷史與文化的課程,不少老兵 走進大學以後就開始研究佛教,特別是因為鈴木大拙重新在美國大學巡迴演講,激起了美國 人對於禪宗的熱情。六、七○年代,是美國佛教急劇發展的時代。「越戰」使得美國人更加 關注佛教這一亞洲最大的宗教,禪宗成了「垮掉的一代」、「嬉皮士」等反叛美國主流文化 的有力工具,出現了所謂的「頹廢禪」(Beat Zen/敲打禪)。在六○年代中後期,南傳上座 部、藏傳佛教也開始去美國傳教,特別是對藏傳佛教,美國人表現出很大的熱情。八○年代 以後,美國經濟持續繁榮,亞洲移民人數日見其多,有些亞洲的佛教組織也紛紛到美國傳教,

美國各地新增了許多佛教中心或寺廟,佛教徒開始致力於佛教與美國主流文化、基督宗教的 融和,佛教與基督教的對話成為美國佛教界的大熱門。[註 5]

(3)

當然,要說佛教目前對美國的社會文化產生多大影響,客觀而言,這種影響還微乎其微。

美國現有佛教徒在二十萬左右,大概是總人口的0.1%,而且信眾主要是亞洲族裔。但是,今 後這種影響力的發展取決於以下兩點:一是美國佛教徒移民人數的增加及其社會地位的上 升,二是佛教提昇自己與美國主流文化之間的親和力,發展美國境內西方族裔的佛教徒。如 能在這兩點上獲得成功,佛教或許能在二十一世紀躋身於美國的主流宗教之列。

美國的佛教研究,一直受到三方面的影響。首先是上述美國本土佛教傳播的影響,也就 是佛教信仰對於學術研究的影響。其次是政府干預對於學術研究的影響,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美國成為世界大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特別是在「冷戰」期間,亞洲的地區研究成為美國 政府特別關心的事情。一九六三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th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區 分了「宗教的教育」(teaching of religion)與「宗教底教育」(teaching about religion),後 者允許在公立大學進行,而前者則被禁止。此舉刺激了美國的宗教學研究,抬昇了宗教學在 美國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佛教研究自然也受到了推動。三是學術傳統本身的影響,這主要是 大學等學術機構的內部事務,但美國境內佛教傳播的發展以及美國政府的「冷戰」需要,致 使美國各大學的佛教研究自二十世紀五、六○年代起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最終取代了歐洲 而處於西方佛教研究的中心地位。

目前在美國學界比較活躍的佛教學者大約在三百人左右[註 6],這裡既包括專業的佛教學 者,也包括地區研究方面涉及佛教的專家,他們主要分布在全美各個大學,基本上畢業於以 下十所大學:哈佛(Harvard)、芝加哥(Chicago)、弗吉尼亞(Virginia)、耶魯(Yale)、

哥倫比亞(Columbia)、威斯康辛(Wisconsin)、天普(Temple)、伯克利(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普林斯頓(Princeton)與西北大學(Northwestern)。早在十九世紀末哈佛大 學奠定美國梵語與佛教研究傳統之後,大學一直是研究這一亞洲宗教的主要場所。一九六一 年威斯康辛大學南亞系設立純佛學研究機構,成為全美第一個佛學博士學位的授予點,當初 側重於原始佛教和藏傳佛教的研究。一九七七年該校還倡議成立國際佛學研究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這個學會目前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學術組織之一,其 機關刊物《國際佛學研究會雜誌》(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縮

JIABS)也已是著名的佛教學術刊物。

據一九九三年的一份「北美宗教研究名錄」(Directory of Departments and Programs of Religious Studies in North America),兩所大學擁有三位以上專事佛教研究的學者:弗吉尼亞 大學與芝加哥大學。弗吉尼亞大學有 Jeffrey Hopkins, Paul Groner, Karen Lang, David Germano, H. L. Senaviratne,這所大學的圖書館近年在 Paul Groner 的主持下新設 Stanley Weinstein's Library,美國研究東亞佛教的老前輩 S. Weinstein 把他有關中日佛教研究的藏書捐贈給了這所 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原來收藏印度與西藏佛教資料頗豐,加入這批東亞佛教資料之後,它在 很大程度上已是當前美國佛教研究的重鎮之一。芝加哥大學有Frank Reynolds, Paul Griffiths, Gary Ebersole, Steven Collins,他們的研究偏重於藏傳與南傳巴利系佛教。由於芝大的宗教學

(4)

研究在過去五十年的世界學術界獨領風騷,他們的佛教研究亦有令人矚目之處。許多大學擁 有三位學者:哈佛大學有Masatoshi Nagatomi, Helen Hardacre, Charles Hallisey;[註 7]哥倫比亞 大學有Robert Thurman, Matthew Kapstein, Ryuich Abe;密歇根大學(Michigan)有 Luis Gomez, Donald Lopez, T. Griffith Foulk;普林斯頓大學有 Gananath Obeyesekere, Jacqueline Stone, Steven Teiser;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有 Robert Scharf, Phyllis Granoff, K. Shinohara。

更多的大學只有兩位學者:威斯康辛大學有Minoru Kiyota, Geshe Sope;斯坦福大學(Stanford)

有 Bernard Faure, Carl Bielefeldt;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有 Robert Buswell, William Bodiford;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有 Lewis Lancaster, Padmanabh Jaini;西北大學有 George Bond, Isshi Yamada;夏威夷大學(Hawaii)有 David Chappell, David Kalupahana;卡來頓學院(Carleton College)有 Bardwell Smith, Roger Jackson;賓州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有 Charles Prebish, Steven Heine;卡格瑞大學(Calgary)有 Leslie Kawamura, A.W. Barber;麥克吉爾大 學(McGill)有 Richard Hayes, Arvind Sharma。

在美國的大學裡,除了梵巴專業或南亞系,東亞系往往是研究佛教的最大主力。哥倫比 亞大學在二十世紀六、七○年代,佛教研究實力很強,有好幾位中國、日本學者在那裡講授 東亞佛教或宗教。譬如,東方學者有中國的陳榮捷、日本的Hakeda,西方學者有 Alex Wayman, Philip Yamposki,狄百瑞(W. T. de Bary),都是這一時期相當重要的學者。像陳榮捷、狄百 瑞這樣的學者,其影響力已超出了狹義的佛教研究,對整個漢學、東方學都產生相當的影響。

有些大學附設的漢學研究機構,大多附帶研究佛教。譬如,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密歇根大 學所設的中國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還有些大學設立專門的佛教研究中 心,如:「柏克萊佛學研究中心」(Berkeley Buddhist Research Center)、「斯坦福佛教研究 中心」(Stanford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美國的學術團體相當活躍,許多學者即便並不隸屬於某個團體,但也會經常參加相關學 術團體(並不限於美國境內)的活動。與佛教研究密切相關的學會主要有:美國宗教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亞洲學會(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國際佛學研 究會、佛教—基督教研究會(Society for Buddhist-Christian Studies)、亞洲與比較哲學會(Society for Asian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美國東方學會(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中國宗 教研究會(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日本宗教研究會(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Japanese Religions)、西藏學會(Tibet Society)、巴利聖典學會(Pali Text Society)、國 際淨土宗研究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hin Buddhist Studies)。特別是亞洲學會與美國 宗教學會這兩家在美國影響極大,亞洲學會下設「佛教研究發展委員會」(the Buddhist Studies Development),宗教學會下設「佛教研究委員會」(the Buddhist Studies Committee)。他們 的年會往往反映出美國佛教研究的最新進展,是多數學者獲悉學術動態的重要聚會,也是初 出茅廬者訪學求職的重要渠道。這些學會已經成為佛教學者彼此合作的學術共同體。

(5)

二、南傳佛教

南傳佛教主要包括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南亞、東南亞諸國的佛教,歐洲學者最早把 它看作「純粹佛教」,認為最能反映釋迦牟尼時代的佛教。直至今日,英國的佛教研究仍以 研究南傳上座部佛教為主,相當一批美國學者也同樣專注於此,特別是到二十世紀六○年代 中後期上座部佛教開始在美國傳播以後。[註 8]

一九六四年,Winston King 出版《期待涅槃:上座部佛教倫理論集》(In Hope of Nibb

a

na:

An Essay on Therav

a

da Buddhist Ethics. La Salle: Open Court, 1964)與《當代緬甸佛教》(A Thousand Lives Away: Buddhism in Contemporary Burm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Melford Spiro 主要研究緬甸佛教,他在一九七○年出版《佛教與社會:偉大的傳統 與緬甸的興衰》(Buddhism and Society: A Great Tradition and its Burmese Vicissitude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0),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佛教在現代社會的功能與價值。實際上,美國 對於南傳佛教的研究,基本也就照著這麼三種思路展開:上座部佛教的思想義理、佛教與社 會政治的關係、區域佛教史。

在思想義理的研究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部著作:一九七八年,John Ross Carter《佛法:

西 方 學 術 與 僧 伽 羅 佛 教 解 釋 》 (Dhamma: Western Academic and Sinhalese Buddhist Interpretations. Tokyo: Hokuseido Press, 1978);一九八○年,Winston King《上座部禪法:瑜 伽的佛教轉型》(Therav

a

da Meditation: The Buddhist Transformation of Yoga.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0);一九八二年,George Bond《佛陀的世界:上座部 佛教的三藏及其解釋》(The World of the Buddha: The Tripi

t

aka and its Interpretation in Therav

a

da Buddhism. Colombo: Gunasena Publishers, 1982);Steven Collins《無我:上座部佛 教的想像與思想》(Selfless Persons: Imagery and Thought in Therav

a

da Buddh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一九九一年,Grace Burford《欲望、死亡與善:上座部佛 教終極價值的衝突》(Desire, Death and Goodness: The Conflict of Ultimate Values in Therav

a

da Buddhism. New York: Peter Lang, 1991)。

眾所周知,佛教至今仍在南亞與東南亞國家扮演著重要的社會角色。[註 9]許多美國學者 的研究因此偏重於這一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 Melford Spiro《佛教與社會》,一九七二年 Gananath Obeyesekere、Frank Reynolds 與 Bardwell Smith 合撰《兩個法輪:印度與錫蘭的上 座部傳統》(Two Wheels of Dhamma: Essays on the Therav

a

da Tradition in India and Ceylon.

Chambersburg: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1972),分析這兩個國家歷史上宗教與政治方 面的佛教理想。一九七八年 Bardwell Smith 又編了一冊《斯里蘭卡的宗教與權力合法性》

(Religion and the Legitimation of Power in Sri Lanka. Chambersburg: Anima Books, 1978)。一 九九二年 Stanley Tambiah 發表《背叛的佛教?斯里蘭卡的宗教、政治與暴力》(Buddhism

(6)

Betrayed?: Religion, Politics and Violence in Sri Lank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所謂「南傳佛教」,實際上是先從印度傳到斯里蘭卡,爾後經孟加拉灣而渡海到達包括 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越南南部、印尼等地,地理上包括南亞與東南亞。作為傳播的 源頭,斯里蘭卡佛教當然更受重視。一九八四年,Gananath Obeyesekere 發表了《女神帕特 尼崇拜》(The Cult of the Goddess Pattani.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敘述 這位女神如何進入斯里蘭卡的僧伽羅佛教傳統;一九九一年,John Holt 發表《戴王冠的佛陀》

(Buddha in the Crow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該書曾獲當年度美國宗教 學會圖書獎,講述觀音菩薩及其各種化身在僧伽羅佛教史上的作用與地位;Steven Kemper 發 表《過去的在場:僧伽羅生活的編年史、政治與文化》(The Presence of the Past: Chronicles,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Sinhala Lif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一九九六年,Jonathan Walters 發表《卡拉尼亞史》(The History of Kelaniya, Colombo: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96),把斯里蘭卡佛教史放在地理政治與宗教政治的背景裡考察。一九九七年,Kevin Trainor 發表《佛教的遺跡、儀式與表現:斯里蘭卡上座部傳統的重新具體化》(Relics, Ritual and Representation in Buddhism: Rematerializing the Sri Lankan Therav

a

da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現代斯里蘭卡的佛教發展,受到美國學者的相當重視。一九八八年,George Bond 發表《斯 里蘭卡的佛教復興:傳統、詮釋與回應》(The Buddhist Revival in Sri Lanka: Tradition, Reinterpretation and Response.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88);Gananath Obeyesekere 與 Richard Gombrich 合作,發表《轉型的佛教:斯里蘭卡的宗教變遷》(Buddhism Transformed: Religious Change in Sri Lank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一九 九四年,Tessa Bartholomeusz 發表《菩提樹下的婦女:斯里蘭卡的比丘尼》(Women under the Bo Tree: Buddhist Nuns in Sri Lank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討論該國 比丘尼生活的復興。

至於東南亞佛教史,一九七八年Bardwell Smith 編輯《泰國、老撾、緬甸與柬埔寨的佛 教與權力合法性》(Buddhism and the Legitimation of Power in Thailand, Laos and Burma.

Chambersburg: Anima Books, 1978);一九九五年 Donald Swearer 發表《東南亞佛教世界》(The Buddhist World of Southeast Asia. Albany: SUNY Press, 1995);一九九六年 Robert Brown 發表

《達羅毘荼的法輪與東南亞的印度化》(The Dvaravati Wheels of the Law and the Indianization of Southeast Asia, Leiden: E.J. Brill, 1996),該書重點分析了柬埔寨與泰國的佛教。其實,無 論是斯里蘭卡,還是東南亞地區,這裡的佛教並不完全屬於上座部,也有大乘與密教,乃至 還有印度教與當地原住民的宗教。一九九○年伯克利大學有一篇博士論文〈東南亞上座部佛 教的崛起〉(Prapod Assavavirulhakarn, The Ascendency of Theravada Buddhism in Southeast Asia, Ph.D. Diss., Berkeley 1990),主要研究十一世紀以前東南亞佛教史。東南亞的宗教分布有兩

(7)

個區域:西部包括驃人(Pyu,現代緬甸人的祖先)、 孟人(Mon,生活於湄南河流域以及 緬甸的錫唐河流域)與達羅毘荼的傳統,東部則包括高棉(Khmer)、撣人(Cham)與爪哇

(Javanese)的傳統。前者很早就已皈依佛教,特別是上座部佛教,約在西元四世紀。後者更 多地受到婆羅門教與大乘佛教的影響,但也不是毫無小乘佛教的痕跡。碑文與考古材料證明 古代東南亞接受了多種不同的宗教傳統,但沒有什麼衝突。以「上座部佛教」描述東南亞宗 教情況,只是十一世紀以後的事情,事實上這只是西部地區最重要信仰而已。

毫無疑問,在東南亞佛教裡,泰緬兩國最受重視。緬甸人在九世紀以後在蒲甘地區建立 國家,約在十二世紀與斯里蘭卡建立聯繫,承續那裡的上座部佛教傳統。現代緬甸一度廢除 佛教,但從八○年代起,佛教與政府之間的關係有了較好的協調。泰人約在十三世紀時以北 部城市的清邁為中心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現代泰國則以曼谷為首都。泰人建國之初,上座部 佛教在東南亞盛行,雖然他們起初信奉大乘佛教,但到十四世紀接受了巴利文書寫系統,到 十六世紀清邁就成了上座部佛教的中心。現在九○%以上的泰國居民都是佛教徒,在曼谷還 設有「世界佛教徒聯誼會」(The 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的總部,辦有《世界佛聯評 論》的機關刊物。

Winston King《當代緬甸佛教》(一九六四)與 Melford Spiro《佛教與社會》(一九七○)

兩書雖說略顯陳舊,但仍是美國介紹緬甸佛教較為有用的著作。此外,一九七四年 Michael Mendelson 發表《緬甸的僧伽與國家:關於寺院宗派主義與領導權的研究》(Sangha and State in Burma: A Study of Monastic Sectarianism and Leadership.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4)。相對而言,關於泰國佛教的論著就非常多。一九七六年 Stanley Tambiah 發表《世界 的征服者與隱棲者:從歷史背景研究泰國的佛教與政體》(World Conqueror and World Renouncer: A Study of Buddhism and Polity in Thailand against a Historical Backgrou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一九八四年他還發表《山林中的佛教聖人與 護身符膜拜:關於卡里斯瑪、聖徒傳、宗派主義與千禧佛教的研究》(The Buddhist Saints of the Forest and the Cult of Amulets: a Study in Charisma, Hagiography, Sectarianism, and Millennial Buddh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該書以國家為中心考察泰國的山林 佛教,這引發Kamala Tiyavanich 進一步探討二十世紀泰國的遊方僧人(Forest Recollections:

Wandering Monks in Twentieth Century Thailan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近年還有一些博士論文專門研究泰緬佛教,作者通常是來自這一地區的留學生。

上座部的重要典籍也在美國得到譯介。John Ross Carter 與 Mahinda Palihawadana 合作,

參照古註譯出《法句經》(Dhammapad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Ranjini Obeyesekere 譯出斯里蘭卡中古時期 Dharmasena 長老的著作《法寶》(Jewels of the Doctrine:

Stories of the Saddharm Ratnavaliya. Albany: SUNY 1991)。不少南傳佛教的現代著作也被譯 成英語在美國出版。譬如,Donald Swearer 譯出 Bhikkhu Buddhadasa 的文集《我與我的》(Me and Mine, SUNY 1989),Grant Olson 譯出 Prayudh Payuto《佛法:自然法與生命價值》

(8)

(Buddhadhamma: Natural Laws and Values for Life, SUNY 1995),特別是後者,在美國學界 較為流行。

三、印度佛教

印度是佛教的故鄉。在很大程度上,西方的佛教研究是所謂「印度學」(Indology)的產 物,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西方的佛教學者主要是些精通梵語的學者,只有他們能夠直接閱讀 包括梵語佛典在內的佛教原典。因此,有關印度梵語佛典或考古材料的研究,輔以藏語、漢 語文獻對照研究,早已是西方佛教學者的學術傳統。涉及印度早期佛教,往往與南傳巴利經 典不可分割;涉及中期佛教,則與漢語佛典密不可分;而到中後期印度佛教,又與藏語佛典 融為一體。在多語種經典的對比研究過程中,他們的不少觀點頗值國內學者借鑑。譬如有一 篇博士論文〈世親《法華經》注釋:歷史與意義研究〉(Terry Rae Abbott, Vasubandhu's Commentary to the Saddharmapundarika-Sutra: A Study of its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Berkeley 1985),研究《法華經》本文及世親的註釋,論文第三部分還給出了世親註漢譯本(T1519、

1520,《大正藏》第二十六冊)的英文譯註。在這位作者看來,世親當年所用的《法華經》

更接近於現存的梵文本,而不是羅什譯本,並稱可能還有較之現存梵文本篇幅更大的《法華 經》。

美國的佛教研究往往從屬於地區研究,所以他們經常把印度佛教放在東南亞或南亞的範 圍內。譬如,John Strong《優婆毱多的傳說與崇拜:北印度與東南亞的梵語佛教》(The Legend and Cult of Upagupta: Sanskrit Buddhism in North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Juliane Schober《南亞與東南亞佛教傳說中的聖傳》(Sacred Biography in the Buddhist Traditions of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1997)。

印度佛教史研究涉及的話題非常多,這個領域是歐美佛教學者的研究主流,近年有大量 的博士論文專門研究印度佛教史與佛教哲學,即為明證。阿育王是佛教史上最可稱道的轉輪 聖王,在他執政期間佛教幾乎達到了國教的地位。一九八三年,John Strong 發表《阿育王傳 奇》(Legend of King A

w

oka: A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the A

w

ok

a

vad

a

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有關從原始佛教到大乘中觀唯識學的思想史研究,本文放在後面第 七節「佛教哲學」部分考察。目前有不少論著涉及印度佛教藝術。一九七七年,Sheila Weiner 發表《阿旃陀在佛教藝術中的地位》(Ajanta: Its Place in Buddhist Ar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該書被認為是七○年代該領域最優秀的著作之一。九○年代,Geri Malandra 出版《曼荼羅的展現:埃盧魯的石窟寺》(Unfolding A Mandala: The Buddhist Cave Temples at Ellora. Albany: SUNY Press, 1993),提出西元七、八世紀在埃盧魯已經出現了密 教的早期形式,爾後傳播到其他地區。

(9)

研究印度的佛教戒律與僧團歷史,可以從根本上認識佛教的社會因素與組織制度。一九 九四年 Reginald Ray 發表《印度佛教聖者》(Buddhist Saints in Ind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討論印度佛教僧團發展過程中的宗教動力,認為林棲僧人(forest monks)在最早的僧團裡處於核心地位,後起的大乘佛教因此把他們貶稱為隱修自利的「小 乘」。Gregory Schopen 是美國當前研究印度佛教的重要學者,一九九七年他收集了過去十五 年間的十二篇論文,結集出版《遺骨、金石與佛教僧人》(Bones, Stones, and Buddhist Monk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其中有一篇〈考古學與印度佛教研究中的清教徒 預設〉("Archaeology and Protestant Presuppositions in the Study of Indian Buddhism"),認為 在印度僧團裡同樣也流行著修功德、佛像崇拜等,並不如學者們所說,這些事只有在家的俗 人才做。這篇論文反省了印度佛教研究的方法問題,質疑單純依賴原始文獻研究印度佛教史 的可靠性,主張更多地依賴考古材料與金石銘文。這位作者還對《根本說一切有部律》有著 深入的研究,探討寺院內部的葬禮、財產分配、借貸關係以及僧俗關係等問題。

在印度佛教文獻學方面,這些年最重要的項目,當數華盛頓大學與英國不列顛圖書館合 作的「早期佛教寫本項目」(The British Library/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Early Buddhist Manuscripts Project"),主持人是 Richard Salomon 與 Collett Cox,主要從事轉寫與翻譯。這 批寫卷共有五十七件,是不列顛圖書館一九九四年的收藏品(據傳這批佉盧文殘卷來自阿富 汗,由一名匿名者捐贈給英國不列顛圖書館),據稱是目前為止現存最早的佛教文獻,約西 元前一世紀,內容包括阿毘達磨註、譬喻類經、佛經註等。這批文獻想必有助於我們進一步 瞭解北印度、中亞及東亞佛教的早期歷史。一九九九年他們出版了初步報告《來自犍陀羅的 古代佛教寫卷:不列顛圖書館所藏佉盧文殘片》(Ancient Buddhist Scrolls from Gandh

a

ra: The British Library Kharo

st

h

i

Fragments)。二○○○年 Richard Salomon 出版專題研究論著《犍 陀羅本〈犀牛經〉:不列顛圖書館所藏佉盧文殘片 5B》(A G

a

ndh

a

r

i

Version of the Rhinoceros S

u

tra: British Library Kharo

st

hī Fragment 5B.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0),二

○○一年研究小組又出版了《三篇犍陀羅本〈增一阿含型經〉:不列顛圖書館所藏佉盧文殘 片 十 二 和 十 四 》 (Three Gāndhārī Ekottarikāgama-Type S

u

tras, British Library Kharo

st

Fragments 12 and 14.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有關情況可訪問他們的網 站http://depts.washington.edu/ebmp。

目前在印度佛教文獻學研究方面的元老級人物,當數David Seyfort Ruegg。這位學者特 別是對中觀文獻的研究罕有其匹。他撰有《印度中觀哲學文獻》(Literature of the Madhyamaka School of Philosophy in India, Wiesbaden 1981);《印藏中觀思想研究》(Studies in Indian and Tibetan Madhyamaka Thought: Some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Leiden 1967);《從比較的觀 點看佛性、心與漸悟》(Buddha-nature, Mind and the Problem of Gradualism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Buddhism in India and Tibet, London 1989)等。

這位英國學者曾在世界各地多所大學任教,在美國的學術生涯無疑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經歷

(10)

之一,英國倫敦亞非學院(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London)曾專門召開學 術會議表彰他在印度學、佛教學及藏學方面的卓越貢獻。[註 10]

關於印度佛教哲學,主要是中觀學、唯識學與因明學。這一部分內容因為並不純粹屬於 印度佛教範圍,本文設有「佛教哲學」專節討論。有感於國內對於印度中後期佛教研究力量 的不足,這裡首先提及一位正當盛年的美國學者Malcolm David Eckel,他是哈佛的博士,現 在波士頓大學任教。一九九二年,他出版《見佛:哲學家對空之意義的探求》(To See the Buddha:

A Philosopher's Quest for the Meaning of Emptines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對清辨(約四九○-五七○)的空觀、佛陀觀作了認真的疏理。該書對於我們進一 步認識中觀「自立量派」具有相當的學術價值。此前他還撰有:《智藏〈二諦分別論〉》

(Jn

ba

nagarbha's Commentary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Truths: an Eighth Century Handbook of Madhyamaka Philosophy. Albany: SUNY Press, 1987)。智藏(七○○-七六○?)

是印度後期中觀派思想家,繼承清辨的二諦說,又受因明學家法稱(六○○?-六八○?)

的影響,是後期「瑜伽中觀派」寂護(七○○-七六○)的先驅。寂護後來去西藏弘法,所 以,瞭解智藏的思想立場不僅有助於研究印度中後期佛教,同時也有助於瞭解西藏佛教的思 想立場。此外,關於這一段佛教史,寂天《菩提行論》(

Wa

ntideva, The Bodhicary

a

vat

a

ra)的 英譯本在美國相當流行。寂天是西元七、八世紀印度中觀論師,駁斥瑜伽行派的理論。他的 思想後由阿底峽(九八二-一○五四)傳入西藏,被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一三五七-一四 一九)大加宣揚,對藏傳佛教影響頗深。

眾所周知,釋迦牟尼誕生之地藍毘尼園,實際上是靠近印度的尼泊爾境內。而且,歐洲 最早瞭解的一大批梵文佛典實際上是在尼泊爾發現的。然而,比起印度佛教的研究者來說,

研究尼泊爾佛教的人實在是太少了。不過,Todd T. Lewis 一直在從事尼泊爾佛教的研究,二

○○○年他出版了《尼泊爾的通俗佛教文本:奈屋佛教的敘事與儀式》(Popular Buddhist Texts from Nepal: Narratives and Rituals of Newar Buddhism. Albany: SUNY Press, 2000)。

四、中國佛教

西方學者的中國佛教史著作,最出名的當數荷蘭萊頓大學許理和教授《佛教征服中國》,

自一九五九年出版以後在西方學界久享盛譽。[註 11]該書概述佛教在西元五世紀以前傳入中國 及其與中國文化相適應的歷史過程。其實,美國學者也出版了兩部非常暢銷的中國佛教史著 作。一九五九年,Arthur F. Wright 發表《中國佛教史》(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 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註 12] 一九六四年陳觀勝出版《中國佛教史概論》(Kenneth Ch'en, Buddhism in China: A Historical Surve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4)。

中國佛教史可以粗略地分為宋以前與宋以後兩大段。宋以前的中國佛教,高僧輩出,義 理宏富。與中國學者一樣,美國學者多數也偏重於宋以前的佛教史。一九八七年美國資深佛

(11)

教學者Stanley Weinstein 發表《唐代佛教》(Buddhism under the T'a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註 13]一九九七年美國青年佛教學者John Kieschnick 發表《高僧:中 古 中 國 聖 傳 裡 的 佛 教 理 想 》 (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把宋以前的高僧分成三類:苦行僧、

神僧與義學僧,以梁唐宋三部《高僧傳》資料描述他們各自的宗教生活與日常生活。比起漢 魏兩晉來說,美國學者更願意研究南北朝佛教,這或許是與隋唐宗派有密切關係的緣故。一 九八四年,Diana Paul 發表《中國六世紀的心靈哲學:真諦的「轉識論」》(Philosophy of Mind in Sixth-century China: Paramartha's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一九九○年 Kim Young-ho 發表《道生〈法華經疏〉:研究與翻譯》(Tao-sheng's Commentary on the Lotus Sutra: A Study and Translat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註 14]

研究中國佛教史,總是會遇到所謂「佛教中國化」[註 15]的問題,這也同時意味著中國與 印度佛教的比較。一九七三年陳觀勝出版《佛教的中國轉型》(Kenneth Ch'e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從倫理生活、政治生 活、經濟生活、文學生活與教育社會生活等五個方面,分析佛教進入中國以後的適應與轉變 過程。中印佛教之間的比較需要細致的個案研究。梅維恒(Victor Mair)擅長中印交流史的 研究,一九八八年他發表《繪畫與表演:中國的看圖講故事和它的印度起源》(Painting and Performance: Chinese Picture Recitation and Its Indian Genesi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8)[註 16],對印度文化滲透到中國文化的過程作出了形象的敘述。Gregory Schopen 是位印度佛教史專家,基於考古發現與文獻資料,他也在反思「中國化」的問題。在他看來,

有些現象或許早在印度就已出現,並非是到了中國以後才有。譬如,雖然中國佛教受儒家的 影響,特別注重「孝」,但這在印度佛教也是重要的問題。[註 17]一九八三年 Edwin Pulleyblank 研究印度辭彙在漢唐時期不同的轉寫階段(Stages in the Transcription of Indian Words in Chinese from Han to Tang, In Klaus Roehrborn and Wolfgang Veenker eds., Sprachen des Buddhismus in Zentraliasien: Vortraege des Hamburger Symposions vom 2.Juli bis 5.Juli 1981, pp.

73-102.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83);一九八六年冉雲華發表(中國佛教思想的同化 模式:印度與中國文獻裡的「無念」〉(Jan Yuen-hua," Patterns of Chinese Assimilation of Buddhist Though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o-thought wu-nien in Indian and Chinese Texts,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24, 1:21-36)。隋唐宗派佛教被認為是中國化佛教的典型,海外學者有所謂「隋 唐新佛教」的稱呼。宗密(七八○-八四一)被認為是華嚴五祖,同時又承嗣荷澤神會(六 八四-七五八)一系的禪師,他的思想有教禪一致、佛儒一源的傾向。一九九一年,Peter Gregory 發表《宗密與佛教中國化》(Tsung-mi and the Sinification of Buddh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在佛教中國化這個問題上又添新例。這一年,Robert Sharf 完成其博 士論文〈《寶堂論》與西元八世紀佛教的中國化〉("The Treasure Store Treatise [Pao-tsang Lun]

and the Sinification of Buddhism in Eighth-Century China, "Ph.D. dis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1)。

(12)

疑偽經,特別是幾部與中國佛教密切相關的經典的真偽,一直是中國佛教史研究中的大 事,也與「佛教中國化」問題密切相關。有些經典被公認是中國人的偽作,但也確實反映了 中國人在某個階段對於佛教的認識與需要。Robert Buswell 在一九九○年編輯出版《中國佛 教疑偽經》一書(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該書研究了《占察經》、《梵網經》、《觀無量壽經》等經典的真實性。這位編者是美國研 究東亞佛教的資深專家,以研究疑偽經《金剛三昧經》的韓國起源而著名。一九八九年他出 版《中韓兩國禪意識形態的形成:以疑偽經〈金剛三昧經〉為中心》(The Formation of Ch'an Ideology in China and Korea: The Vajrasam

a

dhi-Sūtra, A Buddhist Apocryph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隋唐宗派,當然是美國學者最為熱心的研究領域。在中國佛教的八大宗派裡,禪宗是研 究人數最多的一塊。眾所周知,二十世紀對於禪宗研究的持續熱情,首先是由於敦煌典籍的 出土。其次是因為美國本土禪宗的興盛,時至今日仍有不少美國大學專門開設禪宗課程。此 外,這也與一些日本學術機構(黑田研究所[Kuroda Institute]、鈴木基金等)的積極支持有 關。美國學界與日本學者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許多學者曾經在日本學 者門下求學,有的甚至長年在日本工作。譬如,被國際學界公認為禪學「祭酒」的柳田聖三,

他的著作自七○年代起就被譯為英文,並且還帶出了像 Bernard Faure、John McRae 這樣目前 在美國相當活躍的禪宗學者。[註 18]

Bernard Faure 師承法國學者謝和耐與日本學者柳田聖山,自八○年代中期發表論著以 來,引起了學界的廣泛矚目。作為來自法國的佛教學者,他能自如地引用歐陸重量級思想家 的著作,如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858-1917)、福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德 里達(Jacques Derrida, 1930- )等,使他的著作平添了許多理論色彩。他的禪宗史研究不僅 涉及中國,同時也兼顧日本,系統而又有新的詮釋。涉及禪宗的主要是以下兩本著作:《當 下的修辭:中國禪/日本禪的文化批判》(The Rhetoric of Immediacy: A Cultural Critique of Chan/Zen Buddh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禪的洞見與溢見:禪傳統 的知識論批判》(Chan Insights and Oversights: An Epistem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Chan Trad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反省了西方的禪的知識構成。他另外一部著作《紅 線:性欲的佛教維度》(The Red Thread: Buddhist Approaches to Sexual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則涉及到禪修生活的戒律問題。不過,由於他過多地運用西方的理論 資源詮釋東方的禪宗思想,他的美國同行有時懷疑他的研究究竟反映禪宗古德的思想還是他 本人的想法。

相比之下,John McRae 的研究就顯得平實多了。一九八三年他在耶魯大學 Stanley Wein-stein 教授門下,完成博士論文〈中國的北宗禪〉(The Northern School of Chinese Ch'an Buddhism),一九八六年在此基礎上發表《北宗禪與早期禪宗的形成》(The Northern School and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an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他在

(13)

這部著作裡想恢復北宗禪的真實面貌,神會雖然把神秀一系斥為漸教和旁系,但並不能減損 這一派系在佛教史上的地位與作用,作者甚至強調,就其頓法而言,北宗禪並不遜色於南宗 禪。Dales Wright 是近年開始受到重視的禪宗學者,主要研究黃檗禪,著有《禪佛教的哲學冥 想》(Philosophical Meditations on Zen Buddh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實際上是藉黃檗禪研究,對禪宗作出哲學上的反省。這部著作反映了鈴木大拙、Alan Watts 之後美國禪宗研究的新進展,試圖找到一種適合現代話語的解讀方式。

由於「禪」並非禪宗一家獨有,所以,有些論文集也頗能代表他們的趣味與水準。一九 八六年 Peter Gregory 編了一冊論文集《中國佛教的冥想傳統》(Traditions of Meditation in Chinese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Sudden and Gradual: Approaches to Enlightenment in Chinese Thought and Traditions of Meditation in Chinese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7)。Robert Gimello 和 Peter Gregory 都是治華嚴宗的學者,兩人曾在一九八三年合編了《禪與華嚴研究》(Studies in Ch'an and Hua-ye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3)。這一年 Whalen Lai 和 Lewis Lancaster 還合編了《漢藏的早期禪學》(Early Ch'an in China and Tibet. Berkeley: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83)。一九九二年,Robert Buswell 和 Robert Gimello 又編了一部論文集《解脫之道:道諦 及其在佛教思想裡的轉型》(Paths to Liberation: The Marga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 Buddhist Thought.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2)。

從總體上說,美國學者的研究興趣局限在中唐以前的禪宗,特別是北宗禪,而對晚唐五 代的禪宗史,譬如馬祖、石頭等禪師,美國學者的研究還並不很多。目前除了像上面提到的 黃檗希運(?-八五五),還有一些博士論文涉及這段禪宗史,譬如研究洞山良价(八○七

-八六九)、雲門文偃(八六四-九四九)等。[註 19]這一時期的禪師語錄也有一些被譯成了 英文,主要是出於宗教傳播的需要,而非學術研究。Urs App 譯介雲門文偃的語錄,William Powell 譯介洞山良价,Burton Watson 譯出臨濟義玄(?-八六七)的語錄。禪宗典籍的英譯 方面,最可稱道的當數一九六七年 Philip B. Yampolsky 譯註的《敦煌本六祖壇經》(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the Text of the Tun-huang Manuscrip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該書的長篇序言對中國八世紀的禪學、惠能生平、《壇經》的寫作 詳加評述,不失為一部力作。

天台宗研究雖然遠沒有禪宗那麼興盛,但在美國也有了相當的發展,已有不少這方面的 博士論文。一九八七年 Daniel Stevenson 在哥倫比亞大學以〈天台四種三昧與南北朝後期、

初唐佛教的虔信主義〉("The T'ien-t'ai Four Forms of Samadhi and Late North-South Dynasties, and Early T'ang Buddhist Devotionalism," Ph.D. Diss., Columbia University 1987)獲博士學位;

一九八八年,Lang E. Ra 以〈天台的不二哲學:湛然與知禮研究〉("The T'ien-t'ai Philosophy of Non-Duality: A Study in Zhanran and Zhili, "Ph.D. diss., Temple University, 1988)在天普大學

(14)

獲博士學位;一九九三年 Linda Penkower 在哥倫比亞大學以〈唐代天台宗:湛然與佛教中國 化〉("T'ien-t'ai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Chan-jan and the Sinification of Buddhism," Ph.D. diss., Columbia University, 1993)獲博士學位;一九九四年 Daniel Aaron Getz 在耶魯大學以〈四明 知禮與宋代天台宗的淨土觀〉(Siming Zhili and Tiantai Pure Land in the Song Dynasty," Ph.D.

diss., Yale University, 1994)。此外也有不少公開出版的有關天台宗的論著。一九八七年,Neal Donner 出版《頓漸相即:天台智顗的觀點》("Sudden and Gradual Intimately Conjoined: Chih-i's T'ien-T'ai View.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7);一九八九年,Paul Swanson 出版

《天台哲學的基礎:中國佛教對二諦義的發展》(Foundations of T'ien-T'ai Philosophy: The Flowering of The Two Truths Theory in Chinese Buddhism. Berkeley: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89),該書對「空、假、中」三諦作了相當深入的研究。一九九三年,Neal Donner 和 Daniel Stevenson 合著《大止觀:智顗〈摩訶止觀〉第一卷研究與譯注》(The Grea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 A Study and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of Chih-i's Mo-ho chih-ku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3)。二○○○年,Brook Ziporyn 出版了《惡 和/或/即善》(Evil and/or/as The Good: Omnicentrism, Intersubjectivity, and Value Paradox in Tiantai Buddhist Though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華嚴宗研究相對比較興盛。Robert Gimello 教授一九七六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完成博士論文

〈智儼(六○二-六六八)與華嚴佛教的基礎〉("Chih-yen[602-668]and the Foundations of Hua-yen Buddhism," Ph.D. diss., Columbia University, 1976)。一九七七年,Francis Cook 發表

《華嚴佛教:因陀羅網》(Hua-Yen Buddhism: The Jewel Net of Indra.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7);一九八三年 Thomas Cleary 發表《入不可思議:

華嚴佛教導論》(Entry Into the Inconceivable: An Introduction to Hua-Yen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3)。Peter Gregory 是當前另一位重要的美國華嚴宗學者,他主 要是位宗密研究專家。關於宗密研究,除了上文提到的《宗密與佛教中國化》,還有兩篇博 士論文也值得留意:一篇是研究宗密的禪教一致思想,還有一篇譯註了宗密的《禪源諸詮集 都序》與《注華嚴法界觀門》。[註 20]《大乘起信論》是華嚴宗的哲學基礎,自然也有人研究 這部作者身分不詳的著名經典。一九八九年,William Grosnick 發表論文〈體相用的範疇:真 諦撰《起信論》的證據〉("The Categories of Ti, Hsiang, and Yung: Evidence that Parmartha Composed the Awakening of Faith,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2,1:65-92.)。

美國淨土宗研究集中在宋以後,淨土信仰其實是宋元明清佛教的主要特徵之一。宋以前 淨土思想的研究,在美國學界並不多見,只有零星的一些內容,譬如:Kenneth K. Tanaka《中 國淨土教義的黎明:淨影慧遠〈觀經疏〉》(The Dawn of 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Doctrine:

Ching-ying Hui-yuean's Commentary on the Visualization Sutr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單純的唯識宗的研究論著,在美國確實不多。一九八九年 Daniel Lusthaus 在天普大學完成博士論文〈《成唯識論》的哲學研究:世親、玄奘與唯識學從印度到中國的

(15)

傳播〉("A Philosophic Investigation of the Ch'eng Wei-shih Lun: Vasubandhu, Hsuean-tsang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Vijnapti-matra from India to China, "Ph.D. diss., Temple University, 1989)。

不久前他在此基礎上出版《佛教現象學:瑜伽行派佛教的哲學研究與〈成唯識論〉》(Buddhist Phenomenology: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of Yog

a

c

a

ra Buddhism and the Ch'eng Wei-Shih Lun, New York 2002)。[註 21]

至於宋元明清佛教史,在美國學界日益受到重視與關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逐年增 加。Robert Gimello 對宋代佛教頗有研究,寫了有關北宋「文字禪」的論文。[註 22]這位教授 對遼代佛教還予以特別的重視,在哈佛大學開設「遼代佛教」的討論課,從傳世文獻與考古 材料兩方面探討遼代佛教裡華嚴與密教思想融和的問題,從而在唐宋佛教的轉型過程中讓人 觀察到唐遼佛教一脈相續的可能。Griffith Foulk 長於考察禪宗乃至中國佛教的制度史,偏重 於宋代禪宗。他在一九八七年完成博士論文〈佛教寺院傳統裡的禪宗及其空間〉("The Ch'an School and its Place in the Buddhist Monastic Tradition, "Ph.D. dis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7),一九九三年又發表重要論文〈宋代禪宗裡的神話、儀式與寺院實踐〉(Myth, Ritual, and Monastic Practice in Sung Ch'an Buddhism, "In Patricia Buckley Ebrey & Peter N. Gregory eds.,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ang and Sung China, pp. 147-208.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3)。一九九三-一九九四年他與 Robert Sharf 合作,撰成(中國中古時期禪畫的儀 式用途〉("On the Ritual Use of Ch'an Portraiture in Medieval China, Cahiers d'Extreme-Asie 7:

149-219),這篇論文有助於我們瞭解禪從中國到日本的傳播。還有人專門研究了延壽、契嵩

(一○○七-一○七二)等人的思想,Albert Welter 發表《永明延壽與〈萬善眾歸集〉》(The Meaning of Myriad Good Deeds: A Study of Yung-ming Yen-shou and the Wan-shan t'ung-kuei chi.

New York: Peter Lang, 1992),有一篇博士論文談「契嵩與十一世紀中國佛教」[註 23]。還有 一篇比較早的博士論文談及「居士的禪悟:大慧與宋代新宗教文化」。[註 24]在具體研究的基 礎上,也有一些論文試圖描繪宋代佛教的整體特點。譬如,一九九一年 Daniel Gardner 撰文

〈宋代思想方式與話語方式:對「語錄」的一些思考〉("Modes of Thinking and Modes of Discourse in the Sung: Some Thoughts on the Yue-lu ['Recorded Conversations'] Text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0, 3:574-603);一九九四年,Marsha Weidner 編輯《末法時代:中國佛教的 圖景,八五○-一八五○》(Latter Days of the Law: Images of Chinese Buddhism, 850-1850.

Lawrence: Spencer Museum of Art, 1994),敘述唐代會昌法難之後的中國佛教。

明清佛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而且主要是旅美華裔學者從事這項工作。一九七 九年徐頌鵬(Sung-pen Hsu)發表了《明代佛教領袖:憨山德清的生平與思想》(A Buddhist Leader in Ming China: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Han-Shan Te-Ch'ing.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Press, 1979);一九八一年于君芳(Chun-fung Yu)出版《中國佛教的 更新:袾宏與晚明的綜合》(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這些最初都是他們的博士論文。二○

○二年,哈佛大學有一篇大陸留學生的博士論文以明末清初的禪宗復興為背景,通過黃檗一

(16)

系的三位禪師密雲圓悟(一五六六-一六四二)、費隱通容(一五九三-一六六二)、隱元 隆琦(一五九二-一六七三),討論黃檗宗從中國到日本傳播的過程。[註 25]其實,歐美學者 對於明清佛教的研究,主要從屬於他們漢學裡的明清史研究,往往是從社會史的角度出發研 究民間宗教,並不專屬佛教學者的工作。譬如,歐大年(Daniel Overmyer)在一九七六年發 表《中國民間宗教教派研究》(Folk Buddhist Religion: Dissenting Sects in Late Traditional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註 26]韓書瑞(Susan Naquin)在同一年出版《中 國的千年反抗:一八一三年八卦教起義》(Millenarian Rebellion in China, the Eight Trigrams Uprising of 1813.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一九八○年 Judith Berling 出版了 關於林兆恩三一教的研究論著(The Syncretic Religion of Lin Chao-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孔斐力(Philip Kuhn)一九九○年發表《叫魂》(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一九九二年韓書瑞與于君 芳又合編《中國的朝聖與聖地》(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二○○○年,韓書瑞這位出色的美國中國史專家又出版了她的新一 部巨著《北京:一四○○-一九○○年的寺廟與城市生活》(Peking: Temples and City Life, 1400-19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目前在加拿大工作的卜正民

(Timothy Brook)一九九三年出版《力量的籲求:佛教與晚明士紳社會的形成》(Pray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Ming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研究晚明寺院受士大夫資助的情況,在僧俗互動的關係中探討晚明 社會的宗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居士佛教在明清之際走向興盛的歷史背景。

美國的近現代中國佛教研究,因為有了哈佛大學已故資深教授威爾奇(Holmes Welch)

的三部力作,所以顯得對國內學者頗具啟發意義。一九六七、一九六八年,他先後發表《中 國佛教的實踐:一九○○-一九五○年》(The Practice of Chinese Buddhism: 1900-195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與《中國的佛教復興》(The Buddhist Revival i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一九七二年他又發表《毛澤東時代的佛教》

(Buddhism Under Mao.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國內學者近年來對一九 四九年以前的近現代中國佛教史作出了較多的研究,可喜可賀,但對一九四九年以後的中國 佛教仍還少有人問津,目前當事人多已老邁,他們的離世將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許多史 料也因此面臨毀滅的危險。到二○○三年,大陸的中國佛教協會已成立了五十周年,但願國 內學者能從此打開研究現代中國佛教的新局面。據我所知,有些美國大學的博士生大陸收集 資料,準備研究現當代的中國佛教,實際上也已完成了一批這樣的博士論文。[註 27]

從總體上來說,美國對宗派佛教的研究主要是從教理的角度出發,而他們的佛教史則偏 重於社會史的角度。這種研究或者取材於明清小說或民間文學,從中瞭解切近中國人日常生 活的佛教,譬如余國藩研究《紅樓夢》裡的佛教[註 28],于君芳研究民間文學裡的觀音形象

[註 29];或者關注一些佛教聖地,譬如普陀山[註 30]、五台山[註 31]等,研究這些宗教場所對於 民眾的實際影響力。

(17)

對於宋以後的佛教史,美國學者的研究多半遵循社會史的方法。特別是對現代中國佛教 史,更是需要依靠社會史的研究手段。Arnold Perris 在一九八六年發表〈施食:海峽兩岸佛 教音樂與佛教的考察〉("Feeding the Hungry Ghosts: Some Observations on Buddhist Music and Buddhism from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Ethnomusicology 30:428-448)。實際上,對宋 以前的佛教史,美國也始終有一批學者強調考察當時中國實際的佛教生活,所以就有這樣的 著作問世:太史文(Steven Teiser)《中國中古時期的鬼節》(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註 32],《〈十王經〉與中國中古佛教裡地獄的形 成》(Scripture of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or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佛教儀式與制度,是佛教社會史研究尤為關心的 事情。上文提到的 Griffith Foulk 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近些年他們的博士論文也往往涉及這 方面的選題,如一九九六年耶魯大學依法的博士論文〈《禪苑清規》的校註與研究〉("The Rules of Purity for Chan Monastery: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Chanyuan Qinggui ")。

[註 33]

儒釋道三教關係的研究,與思想史、社會史都有關係。一九八六年 Timothy Barrett 完成 博士論文〈李翱思想中的佛、道、儒三家〉("Buddhism, Taoism, and Confucianism in the Thought of Li Ao, "Vol.1-2, Ph.D. diss., Yale University, 1986),這篇論文在一九九二年正式出版(Li Ao:

Buddhist, Taoist, or Neo-Confuci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一九八七年 David Chappell 編了《中國中古社會的佛道實踐》(Buddhist and Taoist Practice in Medieval Chinese Societ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7)。在這一年,John Jorgensen 發表論文〈禪 宗正統譜系:儒家儀式與祖先崇拜在中唐時期禪宗尋求合法性中的角色〉("The 'Imperial' Lineage of Ch'an Buddhism: The Role of Confucian Ritual and Ancestor Worship in Ch'an's Search for Legitimation in the Mid-T'ang Dynasty," Far Eastern History 35:89-133)。

最後談談美國學者對中國佛教藝術的研究以及漢語佛典的翻譯。Stanley K. Abe 在一九九 一年發表論文〈西元五世紀石窟寺的藝術與實踐〉("Art and Practice in a Fifth-Century Buddhist Cave Temple," Ars Orientalis 20:1-31);一九八八年,James Caswell 發表《書寫與非書寫:

新編雲岡石窟史》(Written and Unwritten: A New History of the Buddhist Caves at Yungang.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1988)。二十世紀九○年代,哥倫比亞大學出 版社翻譯出版了兩部重要的漢譯佛典,Burton Watson 英譯《法華經》(the Lotus Sutra, 1993)

與《維摩詰經》(Vimalak

a

rti Sutra, 1997)。史料方面則有 Kathryn Ann Tsai 譯出了《比丘尼 生活:西元四-六世紀中國比丘尼傳》(Lives of the Nuns: Biographies of Chinese Nuns from the Fourth to Sixth Centuries.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Press, 1994)。

如想進一步瞭解西方學者中國佛教乃至中國宗教的研究狀況,可參看Laurence Thompson 所編的三卷《西文世界的中國宗教:英法德文分類書目》,第一卷收到一九八○年(Chinese Religion in Western Languages: A Comprehensive and Classified Bibliography of Publications in

(18)

English, French and German through 1980. Arizona: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85);第 二卷從一九八一到一九九○年(Chinese Religion Publications in Western Languages 1981 through 1990. Los Angeles: Ethnographics Press, 1993);第三卷從一九九一到一九九五年

Chinese Religions: Publications in Western Languages, Vol.3 1991-1995. Los Angeles:

Ethnographics Press, 1998)。

【註釋】

[註 1] UMI 所收學位論文並不僅限於美國境內,但以美國本土為主。這裡的統計數位並不區分美國本土與境外 的學位論文,但由於絕大多數還是美國本土的學位論文,所以這裡的統計在定性上是可靠的。本文所提 博士論文,若不特別說明,均可在此資料庫內查詢。

[註 2] 該書最初的版本已由霍韜晦譯成中文,收在藍吉富主編的《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七十一冊。一九九九 年版本增加了兩個續篇,一直講述到一九九○年的歐美佛教研究。這兩個續篇目前也已由郭忠生譯出,

發表於台灣《諦觀》雜誌(〈一九七三-一九八三歐美佛學研究紀要〉,《諦觀》第七十二期,一九九 三年六月;〈一九八四-一九九○之佛學研究〉,載《諦觀》第七十九期,一九九四年十月)。若想瞭 解歐美學者在六○年代以前的研究工作,我另外推薦兩部工具書:一是法國學者在一九二八-一九五八 年間編輯的《佛教書目雜誌》(Bibliographie Bouddhique, vol. 1-31);二是日本學者花山信勝(Shinsho Hanayama)編的《佛教書目》(Bibliography on Buddhism. Tokyo: The Hokuseido Press, 1961)。此外還 有一些論著,如:U. N. Ghosal, "Progress in Buddhist Stud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in P.V. Bapat, 2500 Years of Buddhism (1956); Edward Conze, "Recent Progress in Buddhist Studies," in The Middle Way 34

(1959); William Peiris, The Western Contribution to Buddhism (1973); Charles Prebish, "Buddhist Studies American Style: A Shot in the Dark," in Religious Studies Review 9(1983); Russell Webb, "Pali Buddhist Studies in the West," in Pali Buddhist Review; "Contemporary European Scholarship on Buddhism," in The Buddhist Heritage.

[註 3] Frank E. Reynolds, "Coming of Age: Buddhist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72 to 1997," in JIABS, 22.2;

John R. McRae, "Chinese Religions: the State of the Field (Part II) Living Religous Traditions: Taoism, Confucianism, Buddhism, Islam, and Popular Religion" co-authored with Daniel Overmyer, et al.,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4, no. 2. (May 1995): 354-371 (section on Chinese Buddhism); Charles S. Prebish, "The Academic Study of Buddh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A Current Analysis," in Religion (1994) 24.

[註 4] T.A. Tweed, The American Encounter with Buddhism 1844-1912: the Victorian Culture and the Limits of Dissent.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2.

[註 5] 有關美國佛教史,建議參看 Emma McCloy Layman《美國佛教》(Buddhism in America. Chicago: Nelson-Hall Publishers, 1976);Charles Prebish《美國佛教》(American Buddhism. Wadsworth: Duxbury Press, 1979);

Rick Fields《天鵝怎樣來到此湖:佛教在美國的敘述史》(How the Swans Came to the Lake: A Narrative

(19)

History of Buddhism in America.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1992)。波士頓大學 Stephen Prothero 索性 開設一門課程「美國佛教」,主要介紹當代美國佛教的發展,包括新亞裔的佛教(new Asian immigration)、

猶太佛教(Jewish Buddhism)、佛教女性化(feminization)與人間佛教(engaged Buddhism)等。至於 當前北美佛教僧團的發展情況,參看 Don Morreale 編,《佛教美洲總指南》(The Complete Guide to Buddhist America.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1998);Charles S. Prebish《光明之路:美國佛教的實踐 與研究》(Luminous Passage: The Practice and Study of Buddhism in Americ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註 6] 參見 Frank E. Reynolds (1999), "Coming of Age: Buddhist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72 to 1997,

"in JIABS, 22.2, p.461.

[註 7] 這個統計是一九九三年的記錄。目前哈佛大學與佛教研究有關的機構有:宗教委員會、東亞系、梵藏系 與神學院,但專事佛教研究的只有兩位學者,Robert Gimello 偏重於中國佛教史,Janet Gyatso 偏重藏傳 佛教。其他大學或許亦有類似的偏差。這份材料畢竟已是十年前的老黃曆了,但筆者沒有找到最新的統 計,而且在筆者的印象中,美國大學目前的佛教研究力量主要還是由這些學者組成,雖然還有其他大學 擁有相當重要的佛教學者。

[註 8] 關於上座部佛教在美國的傳播,參見 Paul David Numrich, Old Wisdom in the New World: Americanization in Two Immigrant Theravada Buddhist Temples. Knoxvill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1996。

[註 9] 參見宋立道,《神聖與世俗:南傳佛教國家的宗教與政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二○○○年)。

[註 10] The Buddhist Forum, vol.III (1991-1993), papers in honour and appreciation of Professor David Seyfort Ruegg's contribution to Indological, Buddhist and Tibetan Studies. ed. by Tadeusz Skorupski & Ulrich Pagel.

London 1994.

[註 11] 該書中譯本已出:李四龍、裴勇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二○○三年)。

[註 12] 一九九○年,Arthur F. Wright 又出版了論文集《中國佛教研究》(Robert M. Somers ed., Studies in Chinese Buddhi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註 13] 在唐代佛教研究方面,還有一位義大利學者 Antonino Forte 值得注意。他在一九七六年出版了《西元七 世紀末中國的政治宣傳與意識形態:敦煌寫卷 S.6502 的性質、作者與功能的研究》(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Ideology in China at the End of the Seventh Century: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uthors and Function of the Tunhuang Document S.6502 Followed by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Napoli: I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

[註 14] 不過,也有一些博士論文以漢魏兩晉佛教史為題,如〈竺法護及其作品:中亞佛教思想在中國三到四世 紀譯經中的影響〉(Mai Lai Man, "Dharmaraksa and His Work: The Impact of Central Asian Buddhist Thought in Translating Buddhist Texts in the Third to Fourth Century China"),〈慧遠與鳩摩羅什的「法身」

問題〉(Barbara Edith Reed, "The Problem of the 'Dharmakāya' as Seen by Hui-Yuan and Kumārajīva)"等。

[註 15] 佛教中國化,這個提法目前在國內學界經常受到質疑,不少學者建議使用「佛教本土化」,也就是佛教 適應當地的實際需要,而不是人為地強調中國與印度佛教之間的差異。

(20)

[註 16] 該書中譯本已出:王邦維、榮新江、錢文忠譯(北京:燕山出版社,二○○○年)。這方面還可參考他 的另外兩篇論文:"The Buddhist Tradition of Prosimetric Oral Narrative in Chinese Literature, " Oral Tradition 3, 1-2:106-121; India and China: Observations on Cultural Borrowing, 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 31, 3-4:61-94。

[註 17] "Filial Piety and the Monk in the Practice of Indian Buddhism: A Question of 'Sinicization' Viewed from the Other Side, " T'oung Pao 70:110-126, 1984.

[註 18] 在國際學界,德國著名禪宗學者杜默林(Heinrich Dumoulin)的著作已被譯成英文,多少取得某種經典 的地位。一九八八年英譯出版《禪佛教史:印度、中國卷》(Zen Buddhism: A History-India and China, MacMillan 1988),一九九○年又出版《禪佛教史:日本卷》(Zen Buddhism: A History-Japan, MacMillan 1990),在美國幾乎成了禪學領域的工具書。一九九二年,他又出版《二十世紀禪佛教》(Zen Buddhism in the 20th Century. New York: Weatherhill, 1992),評述了禪研究的最新進展以及禪與西方思想的會通。

這位德國學者其實也是師出日本學統。

[註 19] William Frederick Powell, "The Record of Tung-shan: An Analysis of Pedagogic Style in Ch'an Buddhism,"

Ph.D.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1982; Urs Erwin App, "Facets of the Life and Teaching of Chan Master Yunmen Wenyan 864-949," Ph.D. diss., Temple University, 1989.

[註 20] Jeffrey Broughton, "Kuei-feng Tsung-mi: the Convergence of Ch'an and the Teachings," Ph.D. diss., Columbia University, 1975; Alan David Fox, "Elements of Ominion Textual Thought in Chinese Buddhism: Annotated Translations of Gui Feng Zong Mi's 'Preface to Collection of Various Writings on the Chan Source' and His 'Commentary on Meditative Approaches to the Hua Yeh Dharmadhātu', "Ph.D. diss., Temple University, 1988.

[註 21] 唯識宗研究通常與廣義的印度唯識學聯在一起,參看下文「佛教哲學」部分。

[註 22] 一九九二年 Robert Gimello 發表《道與文化:北宋禪的學問、文字與解脫》("Marga and Culture: Learning, Letters, and Liberation in Northern Sung Ch'an," In Robert Buswell and Robert Gimello eds., Paths to Liberation: The Marga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 Buddhist Thought, pp. 371-437.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2)。

[註 23] Huang Chi-chiang, "Experiment in Syncretism: Ch'i-sung(1007-1072)and Eleventh-Century Chinese Buddhism, "Ph.D. diss., University of Arizona, 1986.

[註 24] Miriam Lindsey Levering, "Ch'an Enlightenment for Laymen: Ta-hui and the New Religious Culture of the Sung," 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1978.

[註 25] Jiang Wu,"Orthodoxy, Controvers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an Buddhism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2002.

[註 26] 中譯本:劉心勇、嚴耀中等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註 27] 譬如 Wenjie Qin, "The Buddhist Revival in Post-Mao China: Women Reconstruct Buddhism on Mt. Emei,

"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1)

[註 28] Anthony C. Yu, "The Quest of Brother Amor: Buddhist Intimations in The Story of the Ston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9:55-92, 1989.

[註 29] Yue Chuen-fang," Images of Kuan-yin in Chinese Folk Literature, " Chinese Studies 9, 1:221-85, 1991.

[註 30] Yue Chuen-fang, "P'u-t'o shan: Pilgrimage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Chinese Potalaka, "In Susan Naquin and Chuen-fang Yue eds., 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 pp. 190-24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註 31] Raoul Biranbaum, 1986," The Manifestation of a Monastery: Shen-ying's Experiences on Mount Wu-t'ai in T'ang Context,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06, 1: 119-137.

[註 32] 該書已有中譯本:侯旭東譯,《幽靈的節日:中國中世紀的信仰與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一 九九八年)。

[註 33] 還有如:Pi-yen Chen, "Morning and Evening Service: The Practice of Ritual, Music, and Doctrine in the Chinese Buddhist Monastic Community."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禪宗的大德們,除了造廟、修塔而外,還能作些什麽?中國佛教進入了從來未有的 險惡階段。」

大師這篇論文把二十世紀以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分成五個時期:秦漢

關於這個課題,以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裡的介紹最為全面。 [註 3]

5 印順法師即雲:“佛學只是佛法之學,佛教之學。”(釋印順: 〈談入世與佛學〉, 《妙雲集》下編之七:〈無諍之 辯〉 ,第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

一九八八年,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六屆大會由美國西來寺主辦,星雲大師在一九八六

綜上所述,僧肇生當東晉之世,魏晉玄學夙已衍盛,而佛教思想亦已流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