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體育課不同同儕地位的兒童在社會心理組成上的差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體育課不同同儕地位的兒童在社會心理組成上的差異"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體育課不同同儕地位的兒童在社會 心理組成上的差異

吳修廷

1

、廖主民

2

1

臺中市立仁美國民小學、

2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摘 要

目的:檢驗體育課中不同類型同儕地位的兒童在能力信念、樂趣、生理、

社會和道德是否有差異。方法:依據Coie 與同僚所發展的社會地位分類法,

以社會影響力和社會喜愛兩個向度為基礎區分成5 種不同類型的同儕地位,

分 別 是 受 歡 迎 (popularity)、被拒絕 (rejected)、普通 (average)、被忽略 (neglected) 和受爭議 (controversial) 5 種。研究參與者分別來自臺北市、新北 市及臺中市的三個學校四到六年級的學生,每年級各3 班共 9 個班,男生 128 人、女生101 人,共 229 位 (M=10.99, SD=1.15)。結果:MANOVA 分析結 果發現,不同類型同儕地位的兒童在能力期望、生理和社會的自我概念有顯 著差異。進一步分別以Dunnett T3 和 LSD 法做事後比較結果發現,在兒童的 能力信念方面,受爭議和受歡迎兒童的能力信念顯著高於被忽略的兒童,其 他則沒有顯著差異。在生理自我概念方面,受歡迎、被拒絕和普通兒童的生 理自我概念顯著高於被忽略的兒童。在社會的自我概念上,受歡迎兒童的社 會自我概念顯著高於被拒絕和被忽略的兒童。結論:根據本研究發現,我們 除了關注被同儕拒絕的兒童之外,也應多關注被忽略的兒童。

關鍵詞:社會地位、同儕關係、能力信念、樂趣、自我概念 Socie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ipei, Taiwan

Vol. 44, No. 4, pp. 609~622 (2011.12)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第44 卷第 4 期,頁 609~622 (2011.12)

通訊作者:廖主民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333 桃園縣龜山鄉文化一路 250 號

TEL: 03-3283201 轉 8634 E-mail: chuminliao@gmail.com

(2)

壹、緒 論

運動大多是以互動為主的型態,例如球類運動,幾乎都是要 2 人以上配合才能進 行,如傳球、接發球、小組進攻和防守等,即便是一個人的運動,如跑步、游泳、騎腳 踏車等,表現都是顯而易見且受到他人評價所影響,相較於其他領域(如學業領域),

運動情境似乎創造了更多的同儕互動以及人際發展的機會。同儕關係會影響個體的自我 價值、道德態度、正面和負面的情緒以及動機歷程 (Harter, 1998; Hartup, 1983; Smith, 2003),尤其是處於身心發展中的兒童及青少年,能否透過運動參與發展好的同儕關係 更值得我們關切。

目前探討運動領域中的同儕關係的研究並不多,主要以 Weiss 與 Smith 的研究為代 表 (Ullrich-French & Smith, 2006, 2009; Weiss & Duncan, 1992; Weiss & Smith, 1999;

Weiss, Smith, & Theeboom, 1996) ,研究方向大致可分為二個,一個是著重整體的同儕 關係的瞭解,探討同儕接受與友誼品質對動機、自我知覺的影響,如 Ullrich-French 與 Smith (2006, 2009) 以足球運動員為對象(10-14 歲),同時探究父母和同儕兩種社會關 係的影響,結果發現同儕接受、友誼和父母關係品質越高的運動員在樂趣、知覺勝任和 動機也較高,而且同儕接受和父親的關係品質越高,參與足球的壓力會越低。另外一個 方向是針對運動友誼品質的概念化和測量,如Weiss 與 Smith (1999) 及 Weiss 等 (1996) 的研究。不過,這些研究才剛開始著手探討運動中的同儕關係,對於運動中同儕關係的 瞭解還是有限,著重在變項與變項關係的探討,大略瞭解同儕接受程度和心理發展有正 相關。

此外,有少數研究探討的是同儕關係與運動行為或健康的相關情形。如陳鵬仁與卓 俊伶(2005)研究發現身體活動量越多的兒童在班級團體中的同儕互動和受歡迎的程度 也較高。Almquist (2009) 長期追蹤兒童(12 歲)在學校的同儕地位與成人後的疾病風 險有顯著相關,同儕地位越低的人成人後的疾病風險越高。另外,Wang, Houshyar, 與 Prinstein (2006) 研究焦點則在於同儕地位是否是社會增強的重要來源,結果發現同儕知 覺較受大家歡迎的青少年,會顯著預測青少年知覺的體型和節食行為,但同儕自己喜愛 的青少年則沒有顯著預測力。這些研究提供了實證資料支持同儕關係的重要性,但是它 們並不是探討運動情境中的同儕關係本身,對於運動同儕關係的瞭解有限。

在同儕關係的研究上,過去有一些以學校情境為主的研究將兒童區分成幾種不同類 型的同儕地位(或稱社會地位,包含受歡迎、被拒絕、受爭議、被忽略等類型)以瞭解 其心理特徵和行為,尤其著重於被拒絕這類的兒童或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和適應行為,藉 以 尋 求 促 進 兒 童 同 儕 關 係 的 介 入 策 略 (Bierman, 2004; Gifford-Smith & Brownell,

(3)

2003)。這種同儕地位的分類方法較早是由 Peery (1979) 以社會影響和社會喜愛兩個向 度為依據來區分不同類型的同儕地位,之後 Coie 與 Dodge 延續此概念將其發展成受歡 迎 、 被 拒 絕 、 普 通 ( 或 稱 平 易 近 人 )、 被 忽 略 和 受 爭 議 等 5 種類型 (Coie, Dodge, &

Coppotelli, 1982; Coie & Dodge, 1983)。這種強調以個體特性為主的社會計量方法似乎更 能貼近現實情境,在臺灣地區的教育領域是最普遍被使用的測量方式之一(李雅芬 , 2003;林璟玲、林儒君,2009;張漢宜,2009;蕭彩琴,2004),涂春仁(1996)更將 此方法修改後發展成軟體,廣推給國中小教師,提供班級老師瞭解與分析班上同學的同 儕關係。

依據Coie 等 (1982; 1983) 的社會地位計量方法所做的研究,大多是以學齡的兒童 與青少年為對象。Gifford-Smith 與 Brownell (2003) 發表針對學校情境的同儕關係研究 的文獻回顧,發現過去研究結果一致顯示受歡迎的兒童比其他同儕地位類別的兒童有較 正向的心理發展(如高參與、友善、合作、社交能力好和高自尊等)。但是被拒絕的兒 童則比其他類別的兒童較容有負向的心理發展(如敵意、攻擊、情緒困擾和低自尊等),

且 受 到 研 究 者 的 關 注 也 最 多 , 甚 至 有 專 書 討 論 被 拒 絕 兒 童 的 心 理 發 展 和 介 入 策 略 (Bierman, 2004)。此外,被忽略的兒童就是同儕不在意喜歡或不喜歡他,其實就是沒有 注意到他的兒童,通常個性是比較害羞或沈默的 (Ollendick, Weist, Borden, & Greene, 1992),普通同儕地位的兒童則是被喜歡和被討厭的程度介於中等。然而,Gifford-Smith 與 Brownell 認為實際上不容易從行為來區分被忽略和普通的兒童,以及沒有太大的意 義和必要區分這兩個類別,也不會增加負向心理發展的風險。還有一類是受爭議的兒童 包含受歡迎和被拒絕兒童的特徵,通常會有較高頻率的正向互動、認知能力和風險 行 為,且通常是領導者,但和被拒絕的兒童一樣有較多的攻擊行為(尤其是男生)或比較 自大或自負(尤其是女生) (Hatzichristou & Hopf, 1996)。

由上述研究發現看來,似乎以Coie 等 (1982; 1983) 的社會計量方法研究不同同儕 地位兒童的同儕關係,能更具體且貼近實際情境瞭解同儕地位對兒童的影響,但是很遺 憾的,目前尚未有研究採用此方法來探討運動情境中的同儕關係,而且過去在學業領域 的研究結果似乎不能理所當然的推論到運動情境中,特別是運動情境強調的是以展現實 力、自我增強行為,以及公平對待,且運動中個體的表現似乎較學業或其他情境來得顯 而易見。Smith (2007) 也認為與其他情境相比(如學業),運動情境更強調身體能力的 展現並且是直接地呈現出來,而研究也顯示運動能力與同儕接受有顯著的相關(陳 鵬 仁、卓俊伶,2005;曾建勝,2001;Chase & Dummer, 1992)。如果運動情境中的同儕 關係主要是受到能力的影響,加上運動的形式幾乎都是要2 人以上配合才能進行(如傳 球、接發球、小組進攻和防守等),互動需求也較其他領域高,那麼運動中的同儕地位 有可能和學業或其他領域會有很大差異。因此,對兒童的心理組成的影響也可能會不一

(4)

樣,尤其是運動能力的知覺以及身體自我概念方面。此外,在樂趣、社會和道德的自我 概念也值得我們關注,因為運動情境中的互動需求高,受歡迎的兒童,可能是有較好的 社會技巧,或是有較高的道德觀念,例如會考慮其他人的參與機會讓活動能繼續且愉快 的進行下去,因而經驗到較多的樂趣,以及發展較高的社會和道德自我概念,反之亦然。

基於上述的推論,運動情境中的同儕關係很可能存有特殊性,故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是要探討運動中的同儕地位對心理組成的影響,且焦點在運動能力知覺、樂趣以及社會 和道德自我概念上。此外,強調競技為主的校隊或是普通體育課的運動情境都是值得我 們關注的,Gifford-Smith 與 Brownell (2003) 也強調探討兒童的人際發展,應注意不同 的情境(如校內、校外、運動團隊等),對於兒童互動的要求或提供的機會是不一樣的,

且對未來發展可能有不同的影響。因為學校的體育課是所有兒童都會經歷的學習歷程,

故本研究先嘗試以體育課為研究範圍,探討體育課情境中的同儕關係。本研究假設體育 課中不同類型的同儕地位的兒童在運動能力信念、樂趣、以及生理、社會和道德的自我 概念會有差異。受歡迎和受爭議的兒童在運動能力信念、樂趣和生理自我概念會較高;

但受歡迎的兒童在社會和道德的自我概念會高於受爭議的兒童;而被拒絕的兒童在 樂 趣、以及社會和道德的自我概念會最低;其次,普通和被忽略的兒童在各項得分應是中 等,較受歡迎兒童低但會高於被拒絕的兒童。

此外,過去只有一個研究探討影響運動中同儕地位的原因。只有 Chase 與 Dummer (1992) 簡略的預設四個原因(學業成績、運動能力、外貌和金錢),調查兒童認為什麼 因素會受到同儕歡迎,結果發現外貌和運動能力是最主要的因素,但男生認為運動能力 的影響大過外貌,女生則相反。不過,以學校情境的研究則有比較詳細的調查值得我們 參考。蕭彩琴(2004)針對低年級學童調查外籍配偶和本地子女被同儕喜歡與不喜歡的 原因,發現無論外籍配偶或本地子女被同儕喜歡或不喜歡的原因大致相同,喜歡的原因 依序是在一起的玩伴、正向人格特質(如會搞笑、不會罵或打人、溫柔等)、互助合作、

能力表現、與人分享、外表體態、空間距離;不喜歡的原因依序是負向行為(如打人、

欺負人、罵人、兇等)、情緒態度(如打小報告、愛生氣、愛哭等)、能力表現、衛生習 慣、外表體態。本研究也嘗試性地對影響運動情境中同儕地位的原因進行初步的探索,

希望為未來的研究提供一些方向。

(5)

貳、方 法

一、研究參與者

研究參與者為分別來自臺北市、臺北縣及臺中市的3 個學校四到六年級的學生,每 年級各3 班共 9 個班。男生 128 人、女生 101 人,共 229 位(年齡 M=10.99, SD=1.15)。

二、測量工具

(一)同儕地位和影響同儕地位原因的測量:請兒童寫出上體育課時,他/她最喜 歡及最不喜歡的3 位同班同學(最多 3 位,可少於 3 位),並分別寫出喜歡及不喜歡的 理由。同儕地位的計分是依據Coie 與同儕 (Coie 等, 1982; Coie & Dodge, 1983) 的社會 地位計量分類方法,先將每位學生被同儕提名喜歡或不喜歡的次數分別加總並標準 化

(就是求出Z 值),再依喜歡和不喜歡的 Z 分數計算出社會影響 (social impact, SI) 和 社會喜愛 (social preference, SP) 的得分,社會影響力的分數就是喜歡和不喜歡 Z 分數 相加,分數越高代表越受到同儕的注意;社會喜愛的分數就是喜歡和不喜歡 Z 分數相 減,分數越高表示越受到同儕喜愛。最後依據 Coie 等 (1982; 1983) 的社會地位分類標 準(請參閱表 1),區分成五種不同類型的同儕地位,分別是受歡迎 (popularity)、被拒 絕 (rejected)、普通 (average)、被忽略 (neglected) 和受爭議 (controversial) 5 種。其次,

影響同儕地位原因的計算,分別將被提名最喜歡及最不喜歡同學所寫出的理由,統計每 個被提到原因的次數,其中可能一個人會有 1 種理由以上,例如:我最喜歡小華,因為 他運動能力好又會幫助別人,分別計算運動能力好1 次和會幫助別人 1 次。

表1 Coie 與 Dodge (1983) 的五種同儕地位計量分類標準

同儕地位 LM LL SP SI

受歡迎 Z>0 Z<0 Z> 1.0 被拒絕 Z<0 Z>0 Z<-1.0

被忽略 Z<0 Z<0 Z<-1.0

受爭議 Z>0 Z>0 Z> 1.0 普通 1.0>Z>-1.0 1.0>Z>-1.0 註:LM (liked most) =最喜歡提名分數;LL (liked least) =最不喜歡提名分數;SP=社會喜好,SP=LM-LL; SI=

社會影響力,SI=LM+LL;單位:Z 值。

(6)

( 二 ) 能 力 信 念

採用Liao(2007)的兒童及青少年版的「運動期望與價值量表」的期望部分,包含 能力期望分量表8 題(得分越高表示個人對運動有較高的能力知覺以及認為運動是一件 越困難的工作),需求努力分量表 4 題(得分越高表示個人認為要把運動做好,需要付 出的努力越多)。因考慮兒童對於選項上程度的評斷可能無法作過多的細分以及與本研 究其他量表選項程度能一致,故將原量表反應方式 Likert 七點量尺修改五點量尺。本研 究樣本在兩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分別為.89 和.82。

( 三 ) 樂 趣 和 自 我 概 念

1.樂趣的測量採用黃鈴雯(2007)翻譯自 Scanlan, Carpenter, Schmidt, Simons, 與 Keeler (1993) 的樂趣量表,共 4 題,將運動項目由「游泳」改成「體育課」(如第 1 題:

我很享受上體育課和如第 7 題:我覺得體育課很好玩),各題項的反應方式皆為 Likert 五點量尺。

2.生理、社會和道德的自我概念,則採用林幸臺、張小鳳與陳美光(2003)修訂的

「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的生理、社會和道德三個分量表。生理自我概念 12 題(如第 2 題:我對自己的外貌感到很滿意和第 15 題:我的身體很健康)、社會的自我概念 14 題(如第 8 題:我覺得我在交友方面有困難和第 34 題:我不會輕易原諒他人)和道德 的自我概念10 題(如第 13 題:我為人很誠實和第 36 題:我有時候會說謊),共 36 題,

各題項的反應方式皆為 Likert 五點量尺。

本研究檢驗樂趣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為α=.90,以及生理、道德和社會自我概念的內 部一致性分別為α = .74、.74、.76,顯示量表都有良好的信度。

三、施測程序

施測前先請各班級導師協助取得家長同意書以及經學生同意後,以班為單位,配合 各班導師安排的時間由筆者進行施測。填寫問卷前,筆者先閱讀指導語,為避免社會期 望,因為問卷是具名且填寫內容牽涉到對其他同學的負面評價(例如:不喜歡的理由),

所以填寫時可以不讓其他同學看並強調內容只有筆者知道。問卷的內容分為同儕地位及 自我知覺(包含能力期望、需求努力、樂趣、生理、社會和道德等)二個部分,填寫完 後交回給筆者。

(7)

參、結 果

一、社會地位的分類

依據Coie 與 Dodge (1983) 的社會地位計量分類方法,分類結果受歡迎有 50 位、

被拒絕38 位、普通 85 位、被忽略 49 位和受爭議 7 位,共計 229 位。

二、比較不同社會地位的心理組成

零階相關分析顯示所有變項之間有合理的相關情形,各變項的零階相關請參閱表2。

表2 各變項的零階相關表

1 2 3 4 5 6

1.SP -

2.SI .00*

3.能力信念 .12* .36*

4.樂趣 .12* .13* .43*

5.生理自我概念 .60* .24* .61* .30*

6.道德自我概念 .01* -.13* .13* .05* .36* - 7.社會自我概念 .25* .06* .33* .28* .52* .47* 註:* p < .05

以MANOVA 檢驗不同同儕地位兒童在能力信念、樂趣以及生理、社會和道德自我 概念等5 個依變項是否有顯著差異 (α = .05)。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同儕地位的兒童在 5 個依變項上有顯著差異,Wilks' λ=0.80,F (20, 731) =2.51,p < .001,後續的單變項分析顯 示,只有在能力信念、生理和社會的自我概念有顯著差異,分別是F (4, 224) =6.25,p < .001, η2= .10、F (4, 224) =2.77,p < .05,η2=.05 和 F (4, 224) =2.55,p < .05,η2=.04。在能力信念 方面,Levene’s 考驗顯示樣本的離散情形有顯著的組間差異,(Levene=3.54,p < .05),

樣本不同質以Dunnett T3 法進行事後比較(邱皓政,2005),結果發現,受爭議和受歡 迎兒童的能力信念會顯著高於被忽略的兒童,其他則沒有顯著差異。在生理自我概念方 面,樣本的離散情形沒有顯著的組間差異,(Levene=0.97,p > .05),以 LSD 法進行事 後比較,結果發現受歡迎、被拒絕和普通兒童的生理自我概念會顯著高於被忽略的 兒 童。在社會的自我概念方面,樣本的離散情形亦沒有顯著的組間差異 (Levene=0.72,p

> .05),也以 LSD 法進行事後比較,結果發現受歡迎兒童的社會自我概念會顯著高於被 拒絕和被忽略的兒童。以上同儕地位的各組平均數和標準差請參閱表3。

(8)

表3 不同社會地位的各個心理組成之平均數和標準差 能力信念

M (SD)

樂趣 M (SD)

生理自我概念 M (SD)

道德自我概念 M (SD)

社會自我概念 M (SD) 受歡迎 2.41 (0.57) 4.55 (0.61) 3.81 (0.57) 3.57 (0.68) 3.86 (0.55) 被拒絕 2.25 (0.65) 4.13 (1.28) 3.79 (0.67) 3.59 (0.74) 3.54 (0.69) 被忽略 1.95 (0.48) 4.55 (0.87) 3.42 (0.65) 3.68 (0.65) 3.51 (0.67) 受爭議 2.70 (0.48) 4.68 (0.55) 3.81 (0.94) 3.26 (0.66) 3.72 (0.61) 普通 2.18 (0.48) 4.23 (0.97) 3.68 (0.66) 3.57 (0.58) 3.71 (0.59)

三、影響同儕地位的原因

統計所有被提名最喜歡及最不喜歡同儕原因的次數,刪除無法解讀其意思的理由

(如奇怪、嘴殘等),參考蕭彩琴(2004)的分類將原因歸納為 5 大類,依據提到次數 換算成百分比。統計結果顯示,兒童報告喜歡同儕的原因,依比例高低順序為運動好占 36.6%、個人特質(如善良貼心、幽默等)占 25.6%、好朋友和玩伴占 22.3%、社會支 持和合作行為占 14.1%、外貌占 1.4%。不喜歡同儕的原因為負向行為(如不守規矩、

搗蛋、打人、罵人、嘲笑人等)占 60.2%、情緒態度(如自以為是、驕傲、愛發脾氣等)

占 21%、個人特質(不參與運動、不衛生等)占 11.1%、外貌占 1.6%(主要是胖)。

肆、討 論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體育課中不同類型的同儕地位在運動能力信念、樂趣、生理、

社會和道德自我概念上是否有差異。本研究假設不同類型的同儕地位的兒童在運動能力 信念、樂趣、以及生理、社會和道德的自我概念會有差異,研究結果發現不同類型的同 儕地位的兒童在能力信念、生理和社會自我概念有顯著差異,在樂趣和道德自我概念則 沒有差異。能力信念方面,受爭議和受歡迎兒童的會顯著高於被忽略的兒童。生理自我 概念方面,發現受歡迎、被拒絕和普通兒童會顯著高於被忽略的兒童。而社會自我概念 方面發現受歡迎兒童的會顯著高於被拒絕和被忽略的兒童。

本研究結果大部分支持研究假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發現被忽略的兒童在 能力信念、生理和社會的自我概念都顯著低於其他同儕地位類型的兒童,這和過去在學 業領域的研究發現並不一致。在學業領的研究發現被拒絕的兒童在適應行為和心理發展 都是最差的 (Bierman, 2004),而本研究發現心理組成最不好的卻是被忽略的兒童,特

(9)

別是在生理自我概念方面,甚至被忽略的兒童顯著低於被拒絕的兒童。本研究發現與學 業領域不一致的結果,可能是運動領域中的同儕關係存有獨特性,運動的形式大多以互 動為主,表現顯而易見且隨時可被評價,Horn (2004) 也強調同儕接受和評價是影響個 體知覺身體勝任能力的重要訊息來源,有可能運動中被忽略的兒童表現很差或是不被重 視,因此同儕互動機會少或是知覺到自己能力不好而退縮,影響了他們的心理發展及參 與行為等。此外,特別有趣的是本研究發現被拒絕和受爭議的兒童的心理組成似乎不完 全都是負面的,被拒絕的兒童除了在社會自我概念較低之外,在生理的自我概念與受歡 迎的兒童並沒有差異。這和學業情境的研究發現也略有不同,學業情境的研究顯示,被 拒 絕 或 受 爭 議 的 兒 童 比 較 會 有 不 適 應 的 行 為 和 負 面 的 心 理 , 例 如 寂 寞 感 或 攻 擊 等 (Cassidy & Asher, 1992; Hatzichristou & Hopf, 1996)。而本研究發現被拒絕和被忽略的兒 童在社會自我概念都是最低之外,被拒絕的兒童在其他的心理特徵並沒有發現顯著的低 於其他同儕地位類型的兒童,甚至在生理自我概念和受歡迎兒童一樣高。這樣的情形顯 示了在運動領域中被拒絕的兒童社會技巧不好,與同儕相處困難,但並不表示其運動能 力或其他心理發展不佳。

另外,不支持本研究假設的是未發現不同同儕地位的兒童在樂趣和道德的自我概念 有顯著差異。可能的原因是,不同類型同儕地位的兒童在道德自我概念上真的沒有 差 異,或是應換個角度從道德行為或氣候的觀點來探討同儕關係,如Zarbatany, Ghesquiere, 與Mohr (1992) 的研究發現兒童在運動或競爭情境中兒童期望能自我增強、優先對待和 公平的玩是特別重要的。Shield 與 Bredemeier (2001) 的文獻回顧提到某些運動項目(如 有接觸的運動),運動員的道德推理比非運動員低,並且存在比賽道德合理化的情形。

此外,有可能是道德的測量可能需要針對特殊情境來測量,而本研究使用的道德自我概 念並沒有針對運動情境來測量。上述有關運動中的同儕關係與道德發展的問題,有待未 來更多研究探討才能有更周詳的瞭解。

基於本研究的發現,體育課中被忽略兒童的心理組成似乎是最不理想的。建議體育 教師應多關注被忽略兒童的同儕關係,除了製造被忽略兒童與同儕互動機會,來提高在 團體中的能見度外,也可協助其發展社會技巧,以增進兒童的社會自我概念。對受爭議、

普通或被拒絕的兒童,他們的運動能力信念和生理自我概念的發展似乎不是最令人擔心 的,反而需注意社會自我概念的發展,協助這類型兒童增進社會技巧。

本研究對於影響同儕地位的原因作了初步的探索,兒童報告喜歡同儕的原因依序是 運動能力好,其次依序是個人特質、好朋友或玩伴、社會支持和合作行為、外貌,似乎 運動能力好是影響同儕地位最主要的原因,而外貌的影響則最小。本研究和 Chase 與 Dummer (1992) 的 研 究 同 樣 發 現 運 動 能 力 是 受 到 同 儕 歡 迎 的 主 要 原 因 , Chase 與 Dummer 的研究雖然顯示了外貌是主要的原因,不過採用只有 4 個選項的封閉式問題,

(10)

除了運動能力和外貌,另兩個選項是金錢和課業成績,這兩個選項在運動情境中是較無 直接關係的因素,那麼外貌在研究中成為主因似乎不令人意外。另外一方面,本研究中 的兒童報告不喜歡同儕的原因依序是負向行為(如不守規矩、搗蛋、打人、罵人、嘲笑 人等)、情緒態度(如自以為是、驕傲、愛發脾氣等)、個人特質(不參與運動、不衛生 等)、外貌。值得注意的是,運動能力不是受同儕拒絕的主要原因,而是使人不愉快的 負向行為和情緒態度如打人、罵人、發脾氣、不守秩序等理由,似乎不良的互動和破壞 秩序或氣氛才是影響同儕地位的主要原因。不過,本研究在這方面只是一個初步的 探 索,只能提供未來研究的可能方向,上述這些推測絕對需要未來更多研究來檢驗才有定 論。此外,本研究的設計與測量是無法只根據本研究發現推測兒童被忽略的原因,未來 應更加關注兒童被忽略原因的探究。

本研究以Coie 等 (1982; 1983) 的同儕地位測量方法探討不同類型同儕地位對於兒 童心理組成的影響,發現被忽略的兒童在能力信念、生理和社會的自我概念都顯著低於 其他同儕地位類型的兒童,這個發現與過去學業領域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建議體育教 師應多關注被忽略兒童的心理發展和影響因素。另外,本研究初步調查資料顯示運動能 力可能是影響體育課中同儕接受的主要原因,但卻和影響被拒絕的主要原因,也就是令 人不舒服的行為是不一樣的。無論如何,要瞭解運動中的同儕關係仍需要未來更多研究 有系統的探討,才能有更全面的瞭解。

引用文獻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璟玲、林儒君(2009)。混齡班級幼兒同儕互動之研究-以社會計量法爲例。幼兒保 育論壇,4,125-143。

林幸臺、張小鳳、陳美光(2003)。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測驗。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臺北市:雙葉書廊。

涂春仁(1996)。Coie & Dodge 社會計量地位分類公式之修正。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 刊,43,103-114。

陳鵬仁、卓俊伶(2005)。兒童身體活動量與同儕關係。臺灣運動心理學報,7,103-113。

張漢宜(2009)。幼兒班級同儕關係之探討:社會測量法與社會關係圖之應用。幼兒保 育論壇,4,144-159。

曾建勝(2001)。學童體適能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5,131-138。

黃鈴雯(2007)。兒童及青少年參與運動的樂趣與意圖之關係-社會體型焦慮之調節效

(11)

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市。

蕭彩琴(2004)。臺中縣外籍配偶之國小低年級子女同儕社會地位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Almquist, Y. (2009). Peer status in school and adult disease risk: A 30 year follow up study of disease specific morbidity in a stockholm cohort. Journal of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63, 1028-1034.

Bierman, K. L. (2004). Peer rejection.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Cassidy, J., & Asher, S. R. (1992). Loneliness and peer relations in you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63, 350-365.

Chase, M. A., & Dummer, G. M. (1992). The role of sport as a social status determinant for childre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3, 418-424.

Coie, J. D., & Dodge, K. A. (1983). Continuities and changes in children’s social status: A fiv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29, 261-282.

Coie, J. D., Dodge, K. A., & Coppotelli, H. (1982). Dimensions and types of social status:

A cross-age perspectiv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8, 557-570.

Gifford-Smith, M. E., & Brownell, C. A. (2003). Childhood peer relationships: Social acceptance, friendships, and peer network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1, 235-284.

Harter, S. (1998). The development of self-representations. In W. Damon, & N. Eisenberg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pp. 553-617). New York, NY: Wiley.

Hartup, W. W. (1983). Peer relations. In E. M. Hetheringto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p. 103-196).

New York, NY: Wiley.

Hatzichristou, C., & Hopf, D. (1996). A multiplerspective compareson of peer sociometric status group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67, 1085-1102.

Horn, T. S. (2004).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on self-perception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M. R. Weiss (Ed.), Developmental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A lifespan perspective (pp. 101-143).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ao, C. (2007).「運動期望與價值量表:兒童及青少年版」中文量表之初步檢驗-以 Eccles 的期望價值理論為基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5, 231-255.

(12)

Ollendick, T. H., Weist, M. D., Borden, M. C., & Greene, R. W. (1992). Sociometric status and academic,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A five-year longitude stud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0, 80-87.

Peery, J. (1979). Popular, amiable, isolated, rejected: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sociometric status in preschoo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0, 1231-1234.

Scanlan, T. K., Carpenter, P. J., Schmidt, G. W., Simons, J. P., & Keeler, B. (1993).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ort commitment mode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5, 1-5.

Shields, D. L., & Bredemeier, B. J. (2001). Moral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in sport. In R.

N. Singer, H. A. Hausenblas, & C. M. Janelle (Eds.), 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 (pp. 585-603). New-York, NY: Wiley.

Smith, A. L. (2003). Peer relationships in physical activity contexts: A road less traveled in youth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research.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4, 25-39.

Smith, A. L. (2007). Youth peer relationships in sport. In S. Jowett, & D. Lavallee (Eds.), Social psychology in sport (pp. 41-54).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Ullrich-French, S., & Smith, A. L. (2006). Perceptions of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s and peers in youth sport: Independent and combined prediction of motivational outcome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7, 193-214.

Ullrich-French, S., & Smith, A. L. (2009). Social and motivational predictors of continued youth sport participation.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0, 87-95.

Wang, S. S., Houshyar, S., & Prinstein, M. J. (2006). Adolescent girls’ and boys’

weight-related health behaveor and cognitions: Associations with reputation and preference-based peer status. Health Psychology, 25, 658-663.

Weiss, M. R., & Duncan, S. C. (199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competence and peer acceptance in the context of children’s sport participateon.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4, 177-191.

Weiss, M. R., & Smith, A. L. (1999). Quality of youth sport friendships: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1, 145-166.

Weiss, M. R., Smith, A. L., & Theeboom, M. (1996). 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 Children’s and teenagers’ perceptions of peer relationships in the sport domain.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8, 347-379.

(13)

Zarbatany, L., Ghesquiere, K., & Mohr, K. (1992). A context Perspective on early adolescents’ friendship expectation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2, 111-126.

投稿日期:99 年 11 月 接受日期:100 年 06 月

(14)

Differences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make-up for children of different peer status in physical education

Hsiu-Tin Wu1 and Chu-Min Liao2

1 Taichung Municipal Jen-Mei Elementary School,

2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Abstract

Purpose: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ability beliefs, enjoyment, and physical,

social, and moral self-concepts of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peer statu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Methods: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ere 229 students from three primary schools (128 boys, 101 girls, grade 4th to 6th, age M=10.99, SD=1.15) from Taipei, New Taipei and Taichung City of Taiwan. Peer status was assessed by way of peer nomination in which each participant were asked to nominate three classmates he/she liked most (positive nomination) as well as those he/she like least (negative nomination). The sum of the number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nominations showed the individual’s social impact (SI).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number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nominations showed the individual’s social preference (SP).

According to Coie and Dodge (1983), five different types of peer status could b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SI and SP, namely, the popular, the rejected, the average, the neglected, and the controversial. Results:

MANOVA found that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peer statu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ability expectancy, and physical and social self-concepts. Post-hoc Dunnett T3 and LSDs showed that the popular and the controversial had higher ability beliefs than the neglected. The popular, rejected, and average had higher physical self-concept than the neglected. Finally, in terms of social self-concept, the popular were higher than the rejected and neglected.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se finding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not only those who are rejected but also those who are neglected socially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Key words: social status, peer relationship, ability beliefs, enjoyment, self-concepts

數據

表 3  不同社會地位的各個心理組成之平均數和標準差  能力信念 M (SD)  樂趣 M (SD)  生理自我概念M (SD)  道德自我概念M (SD)  社會自我概念M (SD)  受歡迎 2.41 (0.57)  4.55 (0.61)  3.81 (0.57)  3.57 (0.68)  3.86 (0.55)  被拒絕 2.25 (0.65)  4.13 (1.28)  3.79 (0.67)  3.59 (0.74)  3.54 (0.69)  被忽略 1.95 (0.48)  4.55 (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Quality kindergarten education should be aligned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laying a firm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learning and growth of

Process:  Design  of  the  method  and  sequence  of  actions  in  service  creation and  delivery. Physical  environment: The  appearance  of  buildings, 

1 The five components of OLE are: Aesthetic Development, Physical Development,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Community Services, and Career-related Experiences.. learning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s issue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midst of pandemic disruption..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Wi-Fi Supported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Cloud-based Technology to Enhan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 Most children with heart diseases can enjoy mo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虐兒行為是人們(單獨或集體地) 利用本身與兒 童之間權力差異的特殊地位 (如年齡、身分、知

(1) Parents in different ages, education backgrounds, vocations, and numbers of children in school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er’s changes dimension related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