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

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鄭仰恩

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哲學博士、臺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兼任教授

(2)

第六十三卷第四期

摘要

本文以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所引介入臺灣的現代化教育理念為研 究起點,首先回溯並介紹形塑馬偕教育理念的改革宗神學傳統在十八世 紀所經歷的蘇格蘭啟蒙運動,以及從該啟蒙思維所發展出的整全教育理 念,包括跨學科的對話、人的自主性與啟蒙教育、啟蒙福音主義、公民 社會與民主化等內涵。接著,在第二部分,本文以馬偕的教育師承為 例,嘗試勾勒出蘇格蘭啟蒙運動及其教育理念對臺灣早期英國及加拿大 長老教會宣教師的可能影響。

關鍵字:蘇格蘭啟蒙運動、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馬偕、現代化教育

(3)

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壹、前言:從馬偕的早期教育模式談起

過去十多年來,筆者常常在思考,為什麼早期前來臺灣的長老教 會宣教師會那麼重視「啟蒙式的教育」,特別是運用以自然科學為主 的實驗教材?以北部首位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在淡水砲臺埔所創建的牛津學堂(Oxford Col- lege)為例,他除了講授聖經與教義外,也兼授各種現代學科,包括地 理、動植物、礦物、物理、化學、地質、歷史人物、生理衛生、算術、

初步幾何、解剖、醫學、音樂和體育等。1馬偕常藉助旅行或實際佈道 的機會來從事教育,他也十分注重實物教材,並開放在淡水的私人研究 室和博物館給學生使用。他曾如此描述他的教學方法:「我每次出去旅 行、設立教會,或者探索荒野地區時,都會攜帶我的地質槌、扁鑽、鏡 頭,並幾乎每次都帶回一些寶貴的東西,存放在淡水的博物館。我曾經 試著訓練我的學生,用眼明察、用心思索,以瞭解自然界蘊藏在海裡、

叢林裡、峽谷中的偉大訊息。」2

在馬偕最初來臺的9年(1872–1882)當中,以這種「巡迴」

(itinerary)方式完成神學教育並投入宣教工作的學生約有20多位,大 多成為早期重要核心同工。3有趣的是,馬偕經常以大自然為教室,通 過登山、旅行的方式來教導學生有關「創造者上帝」與大地生態之關係 的課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帶領第一位學生嚴清華攀登觀音山 頂體認生態世界的美好、結合宗教靈性與自然教育的故事。4我們若再 檢視《馬偕日記》,就會發現非常有趣的「早期神學教育課程」,以

1  鄭連明主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1965年6月),頁 60。

2  馬偕原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臺北:前衛,2007年),頁 39。

3  這批學生包括嚴清華、女吳寬裕、林孽、王長水、陳榮輝、陳雲騰、陳能、蔡生、蕭大醇、

蕭田、連和、陳存心、陳萍、洪胡、李嗣、姚陽、陳玖、李炎、李恭、劉和、劉求等。參北 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史蹟委員會,陳宏文譯,《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原1923 年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禧年紀念部編輯發行;臺南:人光,1997年),頁53。

4 馬偕原著,《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頁134。

(4)

第六十三卷第四期

1873年的日記為例:5

1873年 1月23日,禮拜四 福音書與教會歷史。地理學。

1873年 1月24日,禮拜五 創世記以及解剖學。

1873年 2月 6日,禮拜四 聖經以及解剖學。使用一個很大的人類 骨架的圖片。天黑之後研究人類的頭蓋 骨。一根骨頭接著一根骨頭的研究它。

1873年 2月 7日,禮拜五 聖經以及解剖學,傍晚的時候使用動物 的骨骼,羊頭等……解剖豬的眼睛等。

複習洗禮和聖餐。

1873年 2月 8日,禮拜六 福音書,傍晚時在明亮的燈光下解剖豬 肺。唱聖詩直到半夜。

1873年 5月 1日,禮拜四 這個月開始研讀哥林多前書然後複習上 個月的課程,另外也有地理學。介紹印 度的居民,也有解剖學。購買一個山羊 頭,然後將它解剖,學生顯示出極大的 興趣。

1873年 5月 2日,禮拜五 研究哥林多書,解剖豬眼,研究印度的 宗教。傍晚有很好的祈禱會。唱聖詩很 長的一段時間。

1873年 5月 6日,禮拜二 教導學生哥林多前書,並且解剖一頭山 羊的腦,然後讓學生們自己解剖另一顆 羊腦。

1873年 5月 7日,禮拜三 朗讀並且詳細解說哥林多前書,解剖一 顆豬心,然後將錫蘭(Ceylon,今斯里蘭 卡)當做我們特別研究的主題。

1873年 5月 8日,禮拜四 思考哥林多前書,也有錫蘭島和豬心。

由一大張的圖片研究人心臟的構造。

5  引自偕叡理原著、王榮昌等譯,吳文雄等編校,《馬偕日記(1)1871–1883》(臺北:玉 山社,2012年),頁98,100,118–19。

(5)

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1873年 5月12日,禮拜一 教導哥林多前書,錫蘭以及肺臟。我解

剖豬的肺臟。然後學生解剖另外一個。

最值得一提的是,任何閱讀馬偕的傳記《福爾摩沙記事:馬偕臺灣回憶 錄》一書的人,一定會被他所敘述有關臺灣的地理、歷史、地質,以及 數百種的樹木、植物、花卉、動物、人種學所佔的大量篇幅和精深內容 所震驚。他也深入描述臺灣漢人、平埔族、高山原住民的族群特色、生 活慣俗、宗教觀念、典章文物等,可以說鉅細靡遺。6馬偕對大自然景 觀和人文生態的興趣反映了他對創造者上帝的尊崇,以及承襲自長老教 會創始人加爾文(John Calvin,1509–64)思想中深信「上帝所創造的 世界就是他的舞台」的信念。7這可以說就是馬偕相當獨特的「創造神 學」(Theology of Creation),譬如他在詳細地介紹完臺灣的植物後,

提出了如下的觀點:

臺灣的植物學對一個深思的學者,是一個極其有趣的探討 對象。對宣教師來說,每一片葉子都是一種言語,每一朵花都 是一個聲音。我們是否如偉大的博物學家

Alfred Russel Wallace

所說的,「對自然之道有了更完整、更清楚的領悟,對於我們 所看到的一切周遭之物,更相信它們不是沒有計畫的?」當我 們走在長青的草毯上,看到樹、藤及草叢上五彩繽紛的花朵,

仰望著糾纏交錯的竹林,看見棕櫚樹、高雅的沙欏厥類,或莊 嚴沈靜的森林,我們難道不會讚嘆上帝的話語和祂的創作之間 的和諧?在瞭解了臺灣的花卉之後,一個宣教師難道不會變成 一個更好的人,以及一個能傳遞更豐盛福音的人?一個改教者 難道不會成為信仰更堅定的基督徒?我們以由衷的喜悅和羨慕 之心,高呼:「主啊,你的作品多麼豐富!你以智慧創造了一 切。地上充滿了你的美好恩典。」8

6 馬偕原著,《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頁39–124;232–68。

7  Susan Schreiner,The Theater of His GloryNature and Natural Order in the Thought of John Calvin(Grand Rapids:Baker Academic,1991).

8 馬偕原著,《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頁66。

(6)

第六十三卷第四期

在臺灣南部,同樣有趣的是,自開始投入神學教育工作起,畢業於蘇 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的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巴克禮(Thomas Barclay, 1849–1935)就固定每週向學生傳授一些「自然科學」的課程。就像 許多蘇格蘭神學院提供類似「科學與宗教」(Science and Religion)的 課程一般,他也希望能夠開啟學生們的心靈和思考,讓他們不致於認為 這兩個真理領域之間有所衝突。最初他只是教他們認識鐘錶時間的運作 以及太陽系和月亮星辰的運行,後來才慢慢教他們有關物質(matter)

的奧秘,原子(atom)的本質,以及各種進化論的學說等。9由於巴克 禮的神學思想是長老教會系統所屬的加爾文傳統(Calvinism),而他的 自然科學導師則是著名的英國爵士喀爾文(Lord Kelvin),曾擔任長榮 中學校長的英國教育家萬榮華(Edward Band)有趣地戲稱巴克禮的教 育理念是「加爾文式加上喀爾文式」(

Calvinistic and Kelvinistic!)。

10

事實上,這正是宣教歷史家沃爾斯(Andrew F.Walls)所稱的「宣 教師–學者」(“missionary–scholar”)的典範。這些宣教師學者研究 並出版語言辭典(lexicons)、文法書、字典、聖經翻譯、教會通訊、

宣教期刊(missionary periodicals)、宣教研究專書,也留下可觀的自傳 和個人日記。11和巴克禮同樣畢業於格拉斯哥大學及自由教會學院的蘇 格蘭宣教師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可說是另一位典型代表:他不但 編寫俗稱「甘字典」的《廈門音新字典》、創設臺南訓瞽堂(臺灣盲啞 教育的先聲)、提倡澎湖宣教,更是最出色的「荷蘭學」歷史學者,也 是備受日本總督府敬重的臺灣民俗專家。12這也說明早期來臺的南北長

9  Edward Band,Barclay of Formosa(Ginza,Tokyo: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1936),pp.33- 34.

10  英國爵士喀爾文也就是湯普森爵士(Sir William Thompson),Band,Barclay of Formosa,pp.

8-11.

11  參見Andrew F.Walls,The Missionary Movement in Christian HistoryStudie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Faith(Maryknoll,N.Y.:Orbis Books,1996),pp.187-198.

12  夏文學,〈白髯牧師臺灣情—甘為霖牧師的宣教之旅〉,鄭仰恩主編,《信仰的記憶與傳 承—臺灣教會人物檔案(一)》(臺南:人光,2001年),頁24–42;亦參甘為霖著,

林弘宣•許雅琦•陳珮馨譯,《素描福爾摩莎:甘為霖臺灣筆記》(臺北:前衛,2009 年)。

(7)

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老教會宣教師有志一同地重視「啟蒙式的現代教育」。13

事實上,馬偕的神學教育主要是在加拿大的諾克斯神學院(Knox College)和美國的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完 成的,他也曾到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的新學院(New College)接受短期教 育。巴克禮則是在格拉斯哥大學(Glasgow University)以及自由教會學 院(Free Church College)接受教育。這些學校都屬於蘇格蘭長老教會 的傳統,以馬偕的自述來說:「他們的神學可能狹窄,卻既高又深。他 們留下真理的遺產,追憶他們往往會令人受到鼓舞。」14確實,蘇格蘭 的神學傳統結合「學問與敬虔」(learning and piety),雖較無創造性 但卻堅固有效,不但影響英語世界,更通過宣教師影響現今第三世界的 教會。15

從更寬廣的歷史傳統來說,這些學校也是典型的改革宗傳統(Re- formed Tradition)的神學院。16基於加爾文所開創的改革宗傳統與人文 主義之間的密切關係,改革宗傳統非常注重一般大眾的教育,所到之處 皆興辦具有「人文」特質的學校。17這些學校不但教導聖經以及研究聖 經所需的基本學科,更教導全套的人文教育,為的是要推動人類心靈 的啟蒙和解放。加爾文曾說:「那些曾經痛飲或嚐過人文思想(liberal

13  林昌華曾為文探討蘇格蘭啟蒙運動對來臺宣教師的影響,該文相當詳實地介紹了馬偕的教 育工作、使用的教材和講義、醫療工作和研究面向,不過對蘇格蘭啟蒙運動的本質及教育 理念卻著墨較少。整體而言,讀者可以將本文與該文參照閱讀。見林昌華,〈18世紀「蘇 格蘭啟蒙運動」對來臺宣教師的影響:以馬偕為例〉,收入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薛化元 編,《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續集》(臺北:稻鄉,2009年),頁41–86。

14 馬偕原著,《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頁4。

15  John Leith,Introduction to the Reformed TraditionA Way of Being the Christian Community

(Atlanta:John Knox Press,1981,revised edition),p.41.

16  簡言之,源自於蘇格蘭的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以及源自於歐洲大陸的改革宗 教會(Reformed Church,或譯「歸正教會」)都是從法國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1509-64)在瑞士日內瓦所推動的教會改革運動所延伸出來的。這兩個教會體制,

連同後來由出身英國的清教徒(Puritans)在北美洲所發展出來的公理會(Congregational Church),都一併被歸屬於通稱「改革宗傳統」(Reformed Tradition)的大家庭裡。參 Leith,Introduction to the Reformed Tradition,pp.32-69.

17  John CalvinHis Influence in the Western World,edited by W.Stanford Reid(Grand Rapids, Michigan: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1982);William J.Bouwsma,John CalvinA Sixteenth Century Portrai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8)

第六十三卷第四期

arts)的人能夠藉著這些利器更深地洞察神聖智慧的奧秘。」18因此,

許多學者將加爾文定位為一個具有福音信仰的人文主義者(evangelical humanist):一方面,「福音」信仰讓他將人文教育置於上帝的主權之 下,另一方面,人文主義則讓他能對福音信仰有最深刻且豐富的詮釋與 表達。由此觀之,在基督教歷史當中,最能夠將上帝的主權與人文教育 作如此緊密之結合的,應該就是改革宗傳統了。這個傳統不但強調「學 術加上敬虔」的精神,也逐漸發展出一個將基督信仰與現代文明結合 起來的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這成為馬偕和巴克禮推動「啟蒙教 育」的基礎。19

另外,不容忽視的是,馬偕的教育理念也帶有「本地化」的特 質。他認為宣教師必須認同本地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提出幾乎是「適 者生存」的宣教哲學,並主張應建立一個「自給自養的教會」(self–

supporting church)。20可以想見的,馬偕這一代宣教師之所以會積極培 育本地的傳道人才,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傳」(self–propagation)或 所謂「本土宣教」的實用性和必要性。無疑的,除了培養本地傳教人才 的緊迫性外,外國宣教師人力不足且難以適應臺灣艱困環境與氣候的挑 戰,也是原因。21重視「本地化」,不只是需求,也是先進的想法。也 因此,馬偕全心投入臺灣本地自然生態與實務教材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18  “... men who have either quaffed or even tasted the liberal arts penetrate with their aid far more deeply into the secrets of the divine wisdom.”John Calvin,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1559),ed.by John T.McNeill,trans.by Ford Lewis Battles(Philadelphia:Westminster Press,1960),I.5.2,vol.1,p.53.

19  參鄭仰恩,〈改革宗傳統的人文精神:傳承與遠景〉,林鴻信編,《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 精神–儒、佛、耶、猶的觀點與對話芻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10 月),頁123–162。亦參Richard R.Osmer原著,鄭仰恩.林明珠編著,林明珠等譯,《受 教的心志—論教會的教導職份》(臺南:人光出版社,2001年);鄭仰恩.林明珠編著,

《信仰的成長和深化–基督教教育論集》(臺南:人光出版社,1998年)。

20  馬偕一再指出最有效的宣教模式就是以「本地宣教人材」(native ministry)為主體的方 式,因為它不但最有效也最合乎經濟效益。他曾指出,差派一位外國宣教師到臺灣並予 以適當的安頓,一年需要1萬美金左右,已足夠10位本地傳道人10年的費用。馬偕原著,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頁274–278;286–96。有趣的是,他娶本地人張 聰明為妻時,曾去信加拿大解釋其動機之一乃為要「拯救本地婦女的靈魂」而不免讓人有

「宣教婚姻」的聯想;參見Graeme McDonald,“George Leslie Mackay:Missionary Success in Nineteenth-Century Taiwan.”Papers on China,Vol.21(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1968),pp.151-152.

21  馬偕原著,《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頁274–278;亦參吳學明,《從依賴到 自立—終戰前臺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臺南:人光,2003年),頁271–279。

(9)

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體認到馬偕、巴克禮、甘為霖等來臺宣教師必

然承接了一個結合宣教熱誠和啟蒙思想的神學傳統。這樣的一個進步且 全方位的教育理念,筆者確信,應該主要是受到蘇格蘭啟蒙運動及其教 育哲學的影響。

貳、蘇格蘭啟蒙運動及其教育理念

蘇格蘭啟蒙運動(Scottish Enlightenment)是指十八世紀(1730–

1790)風起雲湧的學術運動,主要中心是蘇格蘭的愛丁堡(Edin- burgh)和格拉斯哥(Glasgow),也包括聖安德魯斯(St.Andrews)和 亞伯丁(Aberdeen),強調實用與理論的一體性,結合科學與人文,在 現代思想方面百花齊放,大批堪稱舉世一流的學者同時湧現在幾所狹小 的大學城裡。22當時,在格拉斯哥大學倫理哲學教授法蘭西斯•哈奇森

(Francis Hutcheson)和愛丁堡律師亨利•荷姆(Henry Home)的領導 下,在探索宗教觀念、文明史、道德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的 精神世界裡爆發出驚人的原創性,各個學術領域紛紛以歷史與社會變遷 的觀點重新認知「人性」和「道德理念」的本質,並賦予社會科學和 各種實證科學一個脈絡分明的學術正當性。在後繼者如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大衛•休姆(David Hume)、亞當•佛格森(Adam Ferguson)、托馬斯•瑞德(Thomas Reid)等推動下,先前比較刻板僵 硬的傳統加爾文主義受到挑戰,且在神學思想上走向積極樂觀的人性觀 點和道德主義,這是最早的歐洲古典自由派思想。23

事實上,早自十六世紀起,在蘇格蘭最早的幾所大學裡,歷史研

22  James Buchan,Crowded with Genius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nburgh’s Moment of the Mind(HarperCollins Publishers,2003).這些學者橫跨包括哲學與神學(Francis Hutcheson, David Hume,Thomas Reid,Dugald Stewart)、法學(Henry Home)、經濟學(Adam Smith)、歷史學(William Robertson)、文學(Robert Burns,Walter Scott)、建築學

(Robert Adam)、數學及物理學(John Playfair)、醫學(William Cullen)、化學(Joseph Black)、農業及地質學(James Hutton)、社會學(Adam Ferguson)在內的領域。

23  亞瑟.赫曼(Arthur Herman)著,韓文正譯,《蘇格蘭人如何發明現代世界》(How the Scots Invented the Modern World)(時報文化,2003年)。

(10)

第六十三卷第四期

究及激進政治理論已經塑造了一個城市人文傳統(civic humanism),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長老教會領導者布坎南(George Buchanan)和諾 克斯(John Knox)。他們結合加爾文派和人文主義的觀點,不但建構 一個堅固的歷史詮釋傳統,也為自身的政治(甚至「革命」)觀點奠 下基礎。24一個世紀後,在蘇格蘭啟蒙運動的氛圍裡,不同學科的研究 者開始組成一個緊密連結、交織對話、科際整合的學術圈。這些菁英,

或許除了休姆之外,幾乎清一色都是教會領袖或律師或大學教授。在蘇 格蘭的生活處境裡,加爾文傳統、人文主義以及具有啟蒙特質的「人 類的科學」(“Science of Men”)可以說緊密連結在一起。25有些領導人 物甚至跨越傳統界線且扮演多重角色,最好的例證就是威廉•羅伯遜

(William Robertson)牧師,一個撰寫激進歷史著作的卓越思想家。他 從1752年起擔任「溫和派」(Moderate Party)的領袖,1766到1780 年間擔任蘇格蘭教會的總會議長,1762年被選為愛丁堡大學校長,同 時也是許多重要學術社團的創辦人,特別是推動啟蒙思想最力的「菁 英學會」(Select Society)和「愛丁堡皇家協會」(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26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領導蘇格蘭社會長達半世紀之久(1740–

1790)的溫和派以「整合」(integration)為基本原則,讓基督教信仰 與啟蒙運動緊密結合,深信「人是社會性的存有,而宗教是社會穩定性 及有效政府不可或缺的保證」,這些溫和派菁英、牧師、律師、教授們 共同為蘇格蘭社會的美好次序及發展做出貢獻。27此外,許多具有專業 且勝任的信徒菁英參與在總會事工以及教會積極投入教育、濟貧、政治

24  David Allan,“’Mighty Heroes in Learning:Calvinism and the Humanist Historian,”Virtue, Learning and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Ideas of Scholarship in Early Modern History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3),pp.29-66.

25  Anand C.Chitnis,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A Social History(Totowa,New Jersey:

Rowman and Littlefield,1976),p.43;亦參Richard B.Sher,Church and Universit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The Moderate Literati of Edinburgh(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5).

26  Chitnis,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pp.44-45.齊尼斯也舉Robert Wallace和Alexander “Jupiter”

Carlyle為例,說明許多出色的蘇格蘭長老會信徒紛紛投入教會及神學工作,Ibid.,pp.46-49.

27  John R.McIntosh,Church and Theology in Enlightenment ScotlandThe Popular Party,1740- 1800,Scottish Historical Review Monographs Series,No.5(East Lothian:Tuckwell Press, 1998).

(11)

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事務等層面的工作,也是一種「整合」模式的展現。

有趣的是,在接下來的20年間(1790–1810),溫和派的勢力逐 漸衰微,蘇格蘭社會在此一時期也開始經歷「福音奮興運動」(evan- gelical renewal)的衝擊。新的動力,展現在大量福音刊物的出版、志願 性宣教及社會改革團體的組成,以及新學校的創立等層面上,讓「福音 派」(Evangelical Party)自1810年起取代溫和派成為新的主導者。新 的福音派領導者不但積極推動海外宣教工作,更將福音派的熱情注入先 前的啟蒙思潮中,讓新時代的理性思潮與福音精神相結合,促成所謂的

「啟蒙的福音運動」(enlightened evangelicalism)。28

在這權力轉移的過程中,這兩個團體如何因應日益強大的「世俗 化」勢力,也是重要關鍵。自十八世紀初(1712)起,蘇格蘭議會通 過「信徒任命權法案」(Lay Patronage Act),允許居少數的地主擁有 任命教會牧師的特權,剝奪了原屬全體信徒的權利,此舉引發爭議。對 此,溫和派因身處權力核心而無力回應,相對的,福音派則深感不滿,

認為這是對長老教會「代議體制」的全然否定,因而引發了1843年的 重大分裂運動。29當時,福音派領導者查麥斯(Thomas Chalmers)牧師 帶領472位牧師脫離「蘇格蘭教會」(Church of Scotland),另外組成

「蘇格蘭自由教會」(Free Church of Scotland),這個新教會立刻獲得 英格蘭和愛爾蘭長老教會的接納,也受到本地信徒的普遍支持,不但在 4年內建立超過700間的教會,也於1847年在愛丁堡創設新學院(New College),其後更於格拉斯哥(Glasgow)和亞伯丁(Aberdeen)分別 設立自由教會學院。30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隔年的1844年,加拿大長老教會也經歷類似

28  福音派運動的代表人物就是查麥士(Thomas Chalmers)牧師,他於1832年被選為總會議 長,並於1834年成功地對抗「信徒任命權法案」(Lay Patronage Act)的議題,見John Roxborogh,Thomas ChalmersEnthusiast for Mission,the Christian Good of Scotland and the Rise of the Missionary Movement(Edinburgh:Rutherford House,1999).

29  Mark A.Noll,“Revival,Enlightenment,Civil Humanism,and the Evolution of Calvinism in Scotland and America,1735-1843,”in Amazing GraceEvangelicalism in Australia,Britain, Canada,and the United States,edited by George A.Rawlyk and Mark A.Noll(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94),p.93

30  Stuart C.Parker,Yet Not ConsumedA Short Account of the History and Antecedents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Canada(Toronto:The Thorn Press,1946),pp.112-115.

(12)

第六十三卷第四期

的「分裂運動」。以馬偕的家鄉佐拉村(Zorra)為例,馬堅志(Donald MacKenzie)牧師於此年帶領該教會加入查麥斯所組成的蘇格蘭自由教 會。31事實上,不管是蘇格蘭或加拿大的自由教會都成為「宣教」的教 會,直接投入本地和海外的宣教事工,臺灣基督教史上不管是南部或北 部的早期宣教師,幾乎清一色都是出身於自由教會的傳統。32

可以確定的是,就我們所關心的教育理念而言,在當時的蘇格蘭 處境中,不管是在溫和派或福音派的領導下,作為社會科學其中一支的 神學總是和其他學科進行持續的對話與互動,而這樣的新想法已經逐 漸注入神學教育及宣教實務的範疇中。蘇格蘭教育哲學家達維(George Elder Davie)指出,直到1890年之前,也就是所謂的「英國模式」尚未

「侵入」且完全掌控蘇格蘭的高等教育之前,蘇格蘭大學的辦學理想 是一種「全方位的全人教育」,是一種培育「民主知識份子」(demo- cratic intellect)的教育模式。在這樣的教育學程中,邏輯和形上學的哲 學訓練是基本課程,宗教、科學、法律、教育的交織互動也是常態。33 其後,這個啟蒙運動的教育理念直接衝擊到蘇格蘭、美國、加拿大的現 代人文教育及神學教育,然後再通過改革宗傳統的宣教師們間接影響到 全世界,具有代表性的高等學府包括愛丁堡、格拉斯哥、普林斯頓、諾 克斯(Knox College)等。34

讓我們以亞當•史密斯的《道德情操論》(

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一書為例來說明改革宗人文主義在十八世紀蘇格蘭思潮裡的

展現。當時,不列顛道德哲學分為兩派:理性派主張道德判斷應根據對 道德原則的理性瞭解,實證派則主張應根據現實世界裡的感官經驗。

31  馬 堅 志 是 馬 偕 所 屬 佐 拉 教 會 的 牧 師 , 前 後 在 該 教 會 擔 任 牧 師 達 3 7 年 之 久 ( 1 8 3 5 – 1872)。他出身蘇格蘭高地的羅斯郡(Rosshire),能用英語和高地特有的蓋爾語

(Gaelic)講道,很受信徒尊敬。他也非常重視教育,曾任佐拉鎮的教育局長。參The Faith Is StrongKnox Presbyterian Church Embro 1832-1982,edited by J.D.Hossack(Anniversary Historical Committee,1982),pp.8-12.

32  鄭仰恩,〈論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及其對臺灣教會的影響〉,《定根本土的臺灣基督教:

臺灣基督教史研究論集》(臺南:人光,2005年),頁30–33。

33  George Elder Davie,The Democratic IntellectScotland and Her Universiti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Edinburgh:The University Press,1961),pp.xi-102.

34  Brian J.Fraser,Church,College,and ClergyA History of Theological Education at Knox College,Toronto,1844-1994(Montreal & Kingston: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95), pp.79-82.

(13)

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史密斯確信理性派的觀點已經被他的老師哈奇森及好友休姆所駁倒,因

此採取實證派的方法,但試圖超越他們的觀點。哈奇森從基督教教義出 發,但以心理學的觀察所得加以闡釋。他主張所有的道德判斷都是認同 感或否定感的表達,而人類自然傾向裡的這種情感是一種可稱之為「道 德感」(moral sense)的天賦本能,就如同美感一般。道德的認同感是 以「善意」(benevolence)為基礎,而道德的否定感則是源自善意的 缺乏。這種「對他人的幸福所產生的愉悅之情」成為我們判斷是非的依 據,自利與他利在哈奇森的詮釋裡不再互相抵觸,而是在高層次的道德 理念裡合而為一。35

同為哈奇森之學生的大衛•休姆於1734年出版《人性論》,並大 膽地指出「理性總是臣服於感情」,而「私利」則是人類最底層的情 感,因此文明社會必須有一套疏導人類情感的機制。他主張人性難以 改變,但慾望本身卻可加以疏導,解決之道在於將人們貪婪的動機「昇 華」為社會規範,並塑造一套「為大多數人施行公義及爭取最大利益」

的政治體制。這不必預設人心擁有內在的道德感,而是建立在「觀察者 的認同感」上。也就是說,休姆發現,當一個人觀察到別人對善意行為 的反應時,他的想像力讓他分享別人所領受的快樂,這種同情心的感受 可以成為道德認同感的基礎。36

處於哈奇森「天賦道德感」和休姆「外在疏導機制」的分歧點 上,史密斯另闢蹊徑,並重新強調老師所主張「可畏德行」(awful virtues)的必要性,亦即重視教義、自律、法紀,以及鄙視惡行之義憤 的規範功能。他提出兩個具有原創性的論點:同情心(sympathy)以 及「想像的無私旁觀者」(imagined impartial spectator)。對史密斯而 言,同情心是一種社會想像力,通過他人的眼光來看出世界之不同可能 性,進而引發對他人的認同感。這種「袍澤之情」讓我們產生不忍見他 人受難的惻隱之心,也是一種體驗他人苦樂悲歡的天賦本能。事實上,

35  D.D.Raphael,“Adam Smith,”A Hotbed of Genius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1730-1790,edited by David Daiches,Peter Jones and Jean Jones(Edinburgh:The Saltire Society,1996),pp.86- 87;Iain McLean,Adam Smith,Radical and EgalitarianAn Interpretation for the 21th Century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pp.46-50.

36 Raphael,“Adam Smith,” p.87.

(14)

第六十三卷第四期

史密斯的同情心很類似今日我們所稱的「連結感」(solidarity)或同理 心(empathy)。另一方面,想像的無私旁觀者指的則是一種在自身之 外以他者的眼光來審視我們自身行為的能力,若將之定義為在人心深處 有「別人在看著你」的聲音,其實就是所謂的「良知」。這種自我評斷 的能力,加上對他人的責任感,就成為道德判斷的基礎。換言之,史密 斯主張,道德加上想像力,就能建構快樂美善的社會。37

在十八世紀的蘇格蘭社會,正是這樣一個新興的公民社會和一個 在大學裡逐漸發展的「新科學」(New Science)帶動了蘇格蘭的啟蒙 運動。這個新科學的核心是牛頓的方法論,然後再配合蘇格蘭的教育系 統。在牛頓、洛克思想的影響下,一個「實驗性哲學」(Experimental philosophy)的傳統逐漸開展。38我們在哈奇森、休姆、史密斯和一整 代的蘇格蘭哲學家身上看到,神學就是社會科學的一個學門,且總是和 其他哲學或社會、自然學科進行對話,並共同推動所謂的「城市人文主 義」(civic humanism),亦即以「公民社會」的角度來關懷整體人性尊 嚴與價值之提昇的運動。確實,對這些新時代知識份子而言,人類本就 是社會性的存有,而他們無可逃避的責任就是促成對人類處境的科學性 理解和改善。

最值得注意的是,史密斯總是將思考點提昇到「公共利益」和「他 者觀點」的層面上。延續哈奇森所開啟的長老會人文傳統,史密斯確 信,良知不只是個人是非的考量,更是經濟互利與公民社會發展的基 礎。伊恩.麥克琳(Iain McLean)指出,堅信「本然自由」精神的史密 斯不但是經濟自由主義者,也是社會自由主義者,不惜一切掃除任何對 自由社會發展的障礙。其次,承接長老主義創建者蘇格蘭改教家梅爾維 爾(Andrew Melville)「信眾皆平等」的精神,史密斯的信念反映激進 的平等主義精神。最後,從他所一再強調的「無私的旁觀者」論點,我

37  Ibid.,pp.87-89.有關這些蘇格蘭哲學家對人性論的不同進路,參Arron Garrett,“Anthropology:

the‘Original’of Human Nature,”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ted by Alexander Broadi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pp.79-93.

38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Scottish Thought,edited by Shinichi Nagao(Exeter:Imprint Academic, 2007),pp.4-7.

(15)

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們看到一個具有社會主義精神的博愛思想。39

此外,被不少當代社會學者稱為「社會學之父」的佛格森雖然名 氣不如休姆和史密斯那麼響亮,但是對公民社會理論的詮釋卻是影響深 遠。40他指出,對一個公民社會的主要威脅,除了外來的侵略外,還有 內部「源自市民消極態度的專制獨裁(despotism)」。因此,站在「市 場社會」(market society)的基礎上,佛格森主張「作為一個社會動 物,人民必須對公共事務積極投入並貢獻」,因為自由的基礎在於「願 意保護自身利益所做出的自決行動」,現代自由的基本信念就是「參與 和自主性」(participation and autonomy)。41此一公民社會傳統後來在 北美洲大放異彩,甚至轉向「政治自由主義」(political liberalism),

為美國的獨立革命及其後的民主化進程推波助瀾。42

以上關於蘇格蘭啟蒙運動的簡述讓我們看到,這個影響深遠的蘇格 蘭教育哲學理念帶有跨學科的整全性對話、人的自主性與啟蒙教育、啟 蒙福音主義、公民社會與民主化等內涵與特質。事實上,這也符合美國 歷史家亨利•梅(Henry F.May)在深研十八世紀多元發展的啟蒙運動 後所提出的分類研究。根據他的分析,最早的是受到牛頓及洛克(John Locke)影響、到1750年代為止在英國具有主導地位的「理性啟蒙運 動」(rational Enlightenment);其次,是自1750年起逐漸從英國轉移 到法國、受到休姆及霍爾巴赫(Baron d’Holbach)的懷疑論影響且總是 帶著負面修辭論述的「懷疑啟蒙運動」(skeptical Enlightenment);同 時期,還有受到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啟發、在美國作家潘恩

(Thomas Paine)和高德溫(William Godwin)的「新天新地思想」裡 達到高峰的「革命啟蒙運動」(revolutionary Enlightenment)。有趣的 是,在亨利•梅的分類裡,最具有整全性的正是以蘇格蘭為主體的「教

39  麥克琳是以法國大革命的口號「自由、平等、博愛」來詮釋亞當•史密斯對現代世界的貢 獻。McLean,Adam Smith,Radical and Egalitarian,pp.120-132.

40  馬克思(Karl Marx)讚譽他為「第一位撰述公民社會理論的歷史家」,見Politics and Society in Scottish Thought,p.13.

41  Adam Ferguson,“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1767),” in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Scottish Thought,pp.107-29.

42  Nathan O.Hatch,Democratization of American Christianit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16)

第六十三卷第四期

育式啟蒙運動」(didactic Enlightenment),此一思潮對於懷疑論和革 命思想抱持反對態度,且總是致力於探究「那可理解的宇宙世界、清楚 且確定的倫理判斷,以及進步的概念」。43

參、蘇格蘭教育理念與臺灣宣教

那麼,我們可以將來臺的英國和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們帶有「現 代性」及「啟蒙特質」的宣教方法及教育哲學歸諸於蘇格蘭啟蒙運動以 及教育理念的影響嗎?這些在愛丁堡、格拉斯哥、多倫多、普林斯頓訓 練出來的醫師、教育家、牧師們是否受到這個新的思考模式(frame of mind)所影響呢?

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帶有自由主義色彩的啟蒙運動已經開始影響 十九世紀的蘇格蘭神學教育,也逐漸感染了遠在北美洲的加拿大神學 界。到了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之交,這樣的一種「進步主義」的思想已 經從蘇格蘭轉介到北美洲。舉例來說,自1880年代前後,這種較為開 明、進步的蘇格蘭神學思想已經被引介到諾克斯學院(Knox College)

–加拿大長老教會最重要的神學教育機構。其中最主要的倡導者不是別 人,正是後來協助編輯馬偕傳記《從遙遠的福爾摩莎》(From Far For- mosa)一書的麥克唐納(James A.Macdonald)。他於1885–1891年間 擔任《諾克斯學院月訊》(

Knox College Monthly)的編輯,極力介紹蘇

格蘭自由教會神學家如史密斯(George Adam Smith)、大衛森(A.B.

Davidson)、布魯斯(A.B.Bruce)、杜德斯(Marcus Dods)、史拓克

(James Stalker)、德拉蒙(Henry Drummond)等人的著作,並讚揚他 們在當代世界的挑戰中不但勇敢為基督真理辯護,更積極推動普世宣教

43  Henry F.May,The Enlightenment in Americ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pp.

xv-xviii.亦參Scotland and America in the Age of the Enlightenment, edited by Richard B.Sher and Jeffrey R.Smitte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17)

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的工作。44

麥克唐納直率地指出:「自由教會的盼望正是在於她這些所謂的異 端」,因為「相對於某些行屍走肉、靈魂枯乾的正統派堡壘」,這些被 耳語傳播、懷疑、戴帽子的「異端」大多是「最認真且具使命感的基督 徒工人,擁有高尚又單純的基督徒品格」。45同樣的,我們發現這些自 由教會神學家也深深影響著此一時期來臺的蘇格蘭宣教師如巴克禮、甘 為霖(William Campbell)、梅監務(Campbell N.Moody)等。46其中,

梅監務在格拉斯哥自由教會學院讀書時就已深受德拉蒙(Henry Drum- mond)教授影響,後來在臺南神學院教書時,除了講道學和教義學外,

他也教授自然地理學(Physical Geography)和基礎天文學(Astrono- my)等課程,晚上還常常和學生們在房舍屋頂用望遠鏡觀察天象。47

我們若再詳細審視馬偕所接受的神學教育,他在普林斯頓神學院的 啟蒙導師赫吉(Charles Hodge,1797–1878)嘗試以「蘇格蘭常識哲學」

來整合系統神學和科學,特別是提出對達爾文進化論的批判和修正,

可說是「啟蒙福音神學」的代表人物。48他的另一位老師,即在美國內 戰後從蘇格蘭受邀至普林斯頓大學重新整頓學制的校長麥考許(James McCosh,1811–1894),不但護衛達爾文的進化哲學,更將蘇格蘭神學 傳統建構為含括邏輯、形上學、自然科學、哲學的整全神學體系。49根 據筆者的整理和推斷,除了赫吉和麥考許之外,對馬偕深具影響力的 蘇格蘭神學及哲學觀念還應該包括瑞德(Thomas Reid,1710–1796)的

44  Brian J.Fraser,Church,College,and ClergyA History of Theological Education at Knox College,Toronto 1844-1994(Montreal & Kingston: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95), pp.79-82;同時,此一期刊也受到國際著名學者如普林斯頓的Francis L.Patton、倫敦的J.

Munro Gibson和Donald Fraser、耶魯的William Rainy Harper等人的贊助與鼓舞。

45 Ibid.,pp.80-81.

46  Johnston,China and Formosa,pp.161-180,301-331;Band,Working His Purpose Out,Part One,pp.73-100 and Part Two;洪伯祺(Peggy C.Moody)著,《宣教學者梅監務》(臺 南:教會公報出版社,2005年);也請參閱本人為該書所撰寫的〈導讀〉部分,頁15–

70。

47 洪伯祺,《宣教學者梅監務》,頁102–105, 325。

48  Charles Hodge RevisitedA Critical Appraisal of His Life and Work,edited by John W.Stewart and James H.Moorhead.(Grand Rapids:William.B.Eerdmans Publishing Co.,2002).

49  James McCosh,The Scottish PhilosophyBiographical,Expository,CriticalFrom Hutcheson to HamiltonNew York:AMS Press,1980,1875);亦參J.David Hoeveler,James McCosh and Scottish Intellectual TraditionFrom Glasgow to Princet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

(18)

第六十三卷第四期

常識哲學(common sense philosophy)、佛格森的公民社會(civil soci- ety)理論、查麥士(Thomas Chalmers,1780–1847)和自由教會(Free Church)的宣教及社會服務的自主奮發精神,以及達夫(Alexander Duff,1806–1878)以「理性加爾文精神」(rational Calvinism)所開創 的印度宣教理論和現代教育哲學等。

因為篇幅的限制,讓我們僅以瑞德的認識論(epistemology)為例 來說明。瑞德是十九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蘇格蘭哲學家,於他死後的一百 年間在美國、英國及法國學界享有盛名,不過隨後卻快速銷聲匿跡,但 其影響力卻從未消褪。50瑞德關注近代哲學如何回應科學世界的新發現 所帶來的「進步」(progress)問題,因此在理性主義者(rationalist)

和實證主義者(empiricist)之外另闢蹊徑,主張在面對牛頓新科學的挑 戰時,在世界上所有需要調適的種種理念和實體中,最優先的就是「人 的自由抉擇」(human free choice)。51在此一對「主體性」的強調上,

他和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同之處在 於:康德以「整合先驗知識(a priori knowledge)」為前提,將認識論 帶向非空間、非時間的「物自身/本體界」(

noumenal)領域,瑞德則

是直指牛頓的宇宙世界,並發展出以「認知」與「證據」為基礎的「實 在認識論」或所謂的「常識哲學」。52這樣的方法論也被稱為「對自然 法則的有神非決定論」。53

整體而言,此一階段的蘇格蘭學術世界先是受到哈奇森(用於倫 理學)然後是瑞德(用於一般認識論)所發展出來的「常識倫理哲學」

所影響,且幾乎毫無例外地被先後主導的溫和派和福音派所使用,目的 是要「將宗教信仰和理性思維結合起來」。當代美國基督教歷史家諾爾

(Mark A.Noll)指出,它為溫和派提供「上帝存在的證明」,為福音

50  “Introduction,“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omas Reid,edited by Terence Cuneo and Rene van Woudenber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pp.1-2.

51 “Introduction,“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omas Reid,pp.2-12,esp.p.12.

52  “Introduction,“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omas Reid,pp.12-21;亦參John Greco,“Reid’s Reply to the Skeptic,”Ibid.,pp.148-51.瑞德的認識論不禁讓人聯想到歐洲啟蒙運動的重要開 創者斯賓諾莎(Spinoza),參羅傑•史克魯頓(Roger Scruton),《斯賓諾莎》,陳中和 譯(臺北:麥田,1999年)。

53  “Reid is what we might call a‘theistic non-necessitarian’about the laws of nature.” “Introductio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omas Reid,p.16.

(19)

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派提供「靈性復甦的論述」,為兩者則同時提供「設計論證」(“argu-

ment from design”)的認識論基礎。54

本文並不想涉入瑞德的哲學理論或認識論,主要是想指明他的「常 識」認識進路和自然世界的關係。此外,對筆者而言,更關鍵的是瑞 德的方法論和後來的宣教哲學及方法論之間的密切關連。根據蘇格蘭 學者麥斯威爾(Ian Douglas Maxwell)的研究,我們可以在後期蘇格蘭 神學家如喬治•希爾(George Hill)的神學思想裡找到此一線索。希爾 於1788–1819年間擔任聖安德魯斯神學院院長,他和後繼者約翰•英 格理斯(John Inglis)試圖將蘇格蘭啟蒙運動的理性思維運用在加爾文 神學上,特別是採用瑞德的常識哲學來建構一種「自然宗教」(natural religion)的理論,為的是要作為論述並建構「基督教的證據」(Evi- dence of Christianity)的基礎。55在希爾及英格理斯的帶動下,這條「理 性加爾文主義」的路線成為蘇格蘭教會在印度宣教的主軸,而真正將它 落實為宣教與教育理念的人正是馬偕的恩師達夫。56

達夫(Alexander Duff)是蘇格蘭教會派往印度的第一位宣教師,

三度在該地工作(1830–34,1840–49,1856–64)。他於1830年創 辦第一所英語學校(後來發展成為加爾各答大學),1843年加入自由 教會(Free Church),成為該教會重要領袖(兩度擔任總會議長),

1867年起更成為愛丁堡自由教會學院的第一位福音神學(宣教學)的 教授,也是基督教界的第一位宣教學講座教授。57這位著名的「印度 使徒」曾於1855年到加拿大巡迴演講,造成「驚人」的果效,引發 大西洋殖民地的長老教會組織了第一個「加拿大海外宣教協會」,並 於1866年首次差派宣教師到西部薩克其萬的亞伯特王子地區(Prince Albert,Saskatchewan),隔年更開啟千里達(Trinidad)的海外宣教工

54  Noll,“Revival,Enlightenment,Civil Humanism,and the Evolution of Calvinism in Scotland and America,1735-1843,I”pp.94-102.

55  在此,「證據神學」的意涵就是藉助自然界的實證研究或實驗結果來證明基督教的教義 主張,特別是「創造」的教義。參Ian Douglas Maxwell,“Civilization or Christianity?The Scottish Debate on Mission Methods,1750-1835,.”Christian Missions and the Enlightenment, edited by Brian Stanley(Grand Rapids,Michigan:William B.Eerdmans,2001),pp.125-36.

56  Maxwell,“Civilization or Christianity?The Scottish Debate on Mission Methods,1750-1835,.”

pp.136-140.

57 馬偕原著,《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頁15,註6。

(20)

第六十三卷第四期

作。58馬偕提到他在普林斯頓神學院畢業後曾到英國愛丁堡自由教會學 院去向這位他所敬佩的宣教英雄學習。59

事實上,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達夫的恩師查麥士(Thomas Chalm- ers),他不但是蘇格蘭自由教會的創建者、最早的加爾文派社會工作 者,更是「福音實證方法」(evangelical empirical method)的倡導者。

他的宣教思想深深影響達夫,也促成了「蘇格蘭基督教知識傳播協會」

(Society in Scotland for Propagating Christian Knowledge,SSPCK)的發 展,影響所及包括聖經翻譯、主日學教育、海外宣教、婦女宣教、文字 出版、社區服務等層面。60

從蘇格蘭啟蒙哲學家瑞德到後來的查麥士及赫吉,從查麥士到達 夫,從赫吉及達夫到馬偕,這一脈相傳的師承讓我們看到一種帶有「啟 蒙」特質的神學教育傳統。這個傳統不但重視整全的教育理念,讓宗教 與神學持續地與其他的人文、社會及自然學科進行對話,以期為現代人 的心靈帶來啟蒙,她更具體表現在「以對自然生態世界的探究作為上帝 創造世界之證據」的教育態度,這正印證了前述馬偕的「創造神學」以 及他所引介的現代化教育理念。整體而言,我們可以推論,同樣源自蘇 格蘭神學傳統的英加長老教會宣教師們所引入臺灣的神學思潮是一種 福音宣教主義結合啟蒙思潮的教育傳統。61他們不但帶著宣揚福音的熱 情,也帶來一個「啟蒙」的世界觀以及充滿科學探索精神的自由神學傳 統,這正是臺灣最早的現代人文教育。

58 鄭仰恩,〈論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及其對臺灣教會的影響〉,頁43。

59 馬偕原著,《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頁8–11。

60  Brian Stanley,“Christianity and Civilization in English Evangelical Mission Thought,1792-1857,”

Christian Missions and the Enlightenment,pp.178-83.

61  Douglas Sloan,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Ideal(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71);May,The Enlightenment in America.

(21)

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肆、小結:馬偕的啟蒙教育傳承

毫無疑問的,馬偕的教育理念裡最具有現代特質的,應該就是他從 蘇格蘭啟蒙運動及教育哲學裡所繼承的「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

了。這包括宗教與其他人文、自然、社會科學的跨學科對話,重視人的 自主性與啟蒙教育的「啟蒙福音主義」(enlightened Evangelicalism),

以及對公民社會與民主化的關注等重要的現代化理念。事實上,這樣 的理念也反映在其他同時代不少宣教師的觀念裡,特別是甘為霖、巴克 禮、梅監務等。試問,現今在臺灣承接馬偕教育理念的各個基督教教育 機構,是否同樣抱持著「與時俱進」的現代學術精神,參與科際整合的 跨學科對話,並以培養「人的主體性」為基本信念來建構教育理念呢?

這些是值得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事實上,承接馬偕精神與傳統的教育機構在今年(2012)中分 別出版了兩份和馬偕研究相關的代表性歷史文獻,一份是漢文版的

《馬偕日記》(三冊),另一份則是英文版的《北臺灣宣教報告》

(五冊)。62相信這些原始資料都能讓研究者更深入地一窺馬偕的生 活世界。當然,我們也不應忘了,還有現存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ROM)的六百多件由馬偕收集的臺灣文物(其中兩百多件曾於2001年 運來臺灣在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展出)。63馬偕自己曾經如此描述這 些文物的收集過程及其教育用途:

我在淡水的書房和博物室是開放給學生的,而他們也都好 好的利用這些做為資源。經過23年的累積,書房裡可說是資料 完備,裡面包括很多的書籍、地圖、地球儀、圖片、顯微鏡、

62  《馬偕日記》是由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及史蹟委員會策劃、玉山社出版;《北臺 灣宣教報告》則是由淡江高級中學主責出版,見陳冠州,甘露絲主編,加拿大長老教會 總會、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淡江高級中學發行,《北 臺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北臺灣之紀事1868–1901》(五冊),(臺北:明燿文化,2012 年)。

63  參許功明主編,《「馬偕博士收藏臺灣原住民文物—沈寂百年的海外遺珍」特展圖錄》

(臺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01年)。

(22)

第六十三卷第四期

望遠鏡、萬花筒、實體鏡、照相機、磁石、賈法尼蓄電池組、

及其他的化學器具等,當然還有展示與地理學、礦物學、植物 學和動物學有關的各種標本。在我的房子裡原可作為客廳的地 方就被用來作博物室,在那裡我們收集了大量的任何可想像得 到與漢人、平埔番及生番有關的、有用的、或有趣的東西。裡 面也有許多的貝類、海綿類及各種珊瑚,每種都把它分類並附 上標籤。所有的蛇類、蟲類、及昆蟲也都經過處理保存起來。

還有許多的神明偶像、神主牌及與地方宗教有關的用品。也收 集各種樂器、道士服、及與漢人神明有關之物,還有各種農具 及武器等。山上的每個生番部族也都清楚的展示著。還有一座 和我過去所看到不同的10呎高的神像,也完整的收集了代表生 番各方面生活的遺物。64

這些由馬偕攜回加拿大的文物最寶貴之處就是它們所代表的時代意義,

因為是在日據殖民初期展開人類學調查研究和田野收藏工作之前所收集 的,也反映了馬偕的文化觀、臺灣觀以及原住民觀。筆者確信,這些文 物的背後也反映著蘇格蘭啟蒙運動的世界觀和教育理念。

64 馬偕原著,《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頁277–78。

(23)

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參考書目

一、英文部份:

Allan,Da vid.“Mighty Heroes in Learning:Calvinism and the Humanist Historian,

”Virtue,Learning and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Ideas of Scholarship in Early Modern History.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3,pp.29–66.

Band,Ed ward.

Barclay of Formosa.Ginza,Tokyo: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1936.

Bouwsma ,William J.

John Calvin

A Sixteenth Century Portrait.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Buchan, James.

Crowded with Genius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Edin- burgh’s Moment of the Mind.HarperCollins Publishers,2003.

Calvin,J ohn.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1559).Edited by John T.

McNeill.Trans.by Ford Lewis Battles.Philadelphia:Westminster Press,1960.

Charles Hodge Revisited: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His Life and Work.Edited

by John W.Stewart and James H. Moorhead.Grand Rapids:William.

B.Eerdmans Publishing Co.,2002.

Chitins, Anand C.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 Social History.Totowa,

New Jersey:Rowman and Littlefield,1976.

Christia n Missions and the Enlightenment.Edited by Brian Stanley,Grand

Rapids,Michigan:William B.Eerdmans,2001.

Davie,G eorge Elder.

The Democratic Intellect

Scotland and Her Universi- ti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Edinburgh:The University Press,

1961.

Fraser, Brian J.

Church,College,and Clergy

A History of Theological Edu- cation at Knox College,Toronto,1844–1994.Montreal & Kingston: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95.

(24)

第六十三卷第四期

Garrett , Arron.“Anthropology:the‘Original’of Human Nature,

”The Cam- bridge Companion to Scottish Enlightenment.Edited by Alexander

Broadi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p.79–93.

Hatch. Nathan O.

Democratization of American Christianity.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John C alvin

His Influence in the Western World.Edited by W.Stanford

Reid.Grand Rapids,Michigan: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1982.

Leith, John.

Introduction to the Reformed Tradition

A Way of Being the Christian Community.Atlanta:John Knox Press,1981,revised edi-

tion.

May,H enry F.

The Enlightenment in Americ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McCos h,James McCosh.

The Scottish Philosophy

Biographical,Expo sitory,Critical

From Hutcheson to Hamilton.New York:AMS

Press,1980,1875.

McDon ald,Graeme.“George Leslie Mackay:Missionary Success in Nine- teenth–Century Taiwan,”

Papers on China.Vol.21.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1968.

McInto sh,John R.

Church and Theology in Enlightenment Scotland

The Popular Party,1740–1800.Scottish Historical Review Monographs

Series.No.5.East Lothian:Tuckwell Press,1998.

McLea n,Iain.

Adam Smith,Radical and Egalitarian

An Interpretation for the 21th Century.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Noll,M ark A.“Revival,Enlightenment,Civil Humanism,and the Evolution of Calvinism in Scotland and America,1735–1843,”

Amazing Grace

Evangelicalism in Australia,Britain,Canada,and the United States.

Edited by George A.Rawlyk and Mark A.Noll.Montreal:McGill–

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94.

(25)

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Parker, Stuart C.

Yet Not Consumed

A Short Account of the History and

Antecedents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Canada.Toronto:The

Thorn Press,1946.

Politics a nd Society in Scottish Thought.Edited by Shinichi Nagao.Exeter:

Imprint Academic,2007.

Raphael, D.D.“Adam Smith,”

A Hotbed of Genius

The Scottish Enlighten- ment, 1730–1790.Edited by David Daiches,Peter Jones and Jean

Jones.Edinburgh:The Saltire Society,1996,pp.86–87.

Roxborog h,John

Thomas Chalmers

Enthusiast for Mission,the Christian Good of Scotland and the Rise of the Missionary Movement.Edin-

burgh:Rutherford House,1999.

Schrein er,Susan.

The Theater of His Glory

Nature and Natural Order in the Thought of John Calvin.Grand Rapids:Baker Academic,1991.

Scotlan d and America in the Age of the Enlightenment.Edited by Richard B.

Sher and Jeffrey R.Smitte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Sher,Ri chard B.

Church and University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The Moderate Literati of Edinburgh.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5.

Sloan,D ouglas.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Ideal.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71.

The Cam bridge Companion to Thomas Reid.Edited by Terence Cuneo and

Rene van Woudenber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The Fait h Is Strong

Knox Presbyterian Church Embro 1832–1982.Edited

by J.D.Hossack.Anniversary Historical Committee,1982.

Walls,A ndrew F.

The Missionary Movement in Christian History

Studies in the Transmission of Faith.Maryknoll,N.Y.:Orbis Books,1996.

Hoevele r,J.David.

James McCosh and Scottish Intellectual Tradition

From

Glasgow to Princet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

(26)

第六十三卷第四期

二、中文部分:

鄭連明 主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北:臺灣基督長老教 會,1965年6月。

陳冠州 、甘露絲主編。加拿大長老教會總會、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淡江高級中學發行《北臺灣宣教報 告:馬偕在北臺灣之紀事1868–1901》(五冊)。臺北:明燿 文化,2012年。

陳宏文 譯,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史蹟委員會,《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 會的歷史》。原1923年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禧年紀念部編輯 發行;臺南:人光,1997年。

甘為霖 原著,林弘宣、許雅琦、陳珮馨譯,《素描福爾摩莎:甘為霖臺 灣筆記》。臺北:前衛,2009年。

亞瑟• 赫曼(Arthur Herman)原著,韓文正譯,《蘇格蘭人如何發明現 代世界》。臺北:時報文化,2003年。

林昌華 ,〈18世紀「蘇格蘭啟蒙運動」對來臺宣教師的影響:以馬偕為 例〉。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薛化元編,《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 研究續集》。臺北:稻鄉,2009年,頁41–86。

吳學明 ,《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臺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臺 南:人光,2003年。

洪伯祺 (Peggy C.Moody)著,《宣教學者梅監務》。臺南:教會公報 出版社,2005年。

馬偕原 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臺北:前 衛,2007年。

鄭仰恩 、林明珠編著,《信仰的成長和深化–基督教教育論集》。臺 南:人光出版社,1998年。

許功明 主編,《「馬偕博士收藏臺灣原住民文物—沈寂百年的海外遺 珍」特展圖錄》。臺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01年。

夏文學 ,〈白髯牧師臺灣情—甘為霖牧師的宣教之旅〉,鄭仰恩主編,

《信仰的記憶與傳承—臺灣教會人物檔案(一)》。臺南:人 光,2001年,頁24–42。

(27)

蘇格蘭啟蒙運動對早期臺灣基督教的影響:從馬偕的現代化教育理念談起 偕叡理 原著,王榮昌等譯、吳文雄等編校,《馬偕日記(1)1871–

1883》。臺北:玉山社,2012年。

羅傑• 史克魯頓(Roger Scruton),陳中和譯,《斯賓諾莎》。臺北:

麥田,1999年。

鄭仰恩 ,〈改革宗傳統的人文精神:傳承與遠景〉。林鴻信編,《跨文 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儒、佛、耶、猶的觀點與對話芻議》。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10月,頁123–162。

鄭仰恩 ,〈論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及其對臺灣教會的影響〉。《定根 本土的臺灣基督教:臺灣基督教史研究論集》。臺南:人光,

2005年,頁30–33。

歐斯孟 (Richard R.Osmer)著,林明珠等譯,鄭仰恩、林明珠編著,

《受教的心志—論教會的教導職份》。臺南:人光出版社,

2001年。

(28)

第六十三卷第四期

The Influence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on the Early Taiwan Christianity:Tracing the Roots of the Modern Educational Ideas

of George Leslie Mackay Yang-en Cheng

*

Abstract

Using the modern educational ideas of George Leslie Mackay,the first Canadian Presbyterian missionary to northern Taiwan,as a starting point for further enquiry,this article aims to trace and introduce the impact of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on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the Reformed theological tradition which deeply shaped Mackay’s ideas.These include interdisciplinary dialogue,human autonomy and enlightened education, enlightened evangelicalism,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cy.In the second part,tracing Mackay’s educational inheritance,this article ventures to depict possible influence of these enlightened educational ideas on the early English and Canadian Presbyterian missionaries to Taiwan.

Keywords: Scottish Enlightenment、Christianity in Taiwan、Presbyterian Church、George Leslie Mackay、modern education.

* Ph.D.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

Professor of Church History,Taiwan Theological College and Seminary.

Adjunct Professor,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research aims to re-evaluate cases of Prim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wan that did pass the Green Building auditions, by the cost-efficiency point of view on different

Starting from a discussion on this chapter, Jay a nanda proceeds to explain 22 kinds of mental initiation for the pursuit of enlightenment... The first chapter of Madhyamak a vat a

McRae 的 The Northern School of Chinese Chan Buddhism , 和 Bernard Faure 的 The Will to Orthodoxy-A Critical Genealogy of Northern Chan.. Buddhism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modern centuries of Buddhist Studies in Taiwan, the mainland before 1949,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912~1949), and Taiwan from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Strands (or learning dimensions) are categories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concepts for organizing the curriculum. Their main function is to organize mathemat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