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影響農業經營變化的因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影響農業經營變化的因素 "

Copied!
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影響農業經營變化的因素

民國 40 年代的土地改革,扶植了大量的自耕農,也繁榮了農村經濟,民國 50 年代中期以後的工業起飛,成功地帶動台灣的經濟成長,開創了所謂「經濟 起飛」的局面,使台灣從農業社會快速轉型為工業社會。台灣在戰後 30 年之間,

完成了經濟結構的脫胎換骨,這種結構改變速度之快,在戰後世界各國的經濟發 展史上極為少見。 (廖正宏等,1986:3)其間各階段農業政策的擬定與有效執行 在經濟結構的快速調整上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民國 50 年代中後期以後,工商業的快速發展與農村居民職業的多元化,使 得農民與農村逐漸缺乏生死與共的歸屬感與血濃於水的認同感,農民逐漸把農業 視為一種生活手段,把土地視為一種具有價值儲存功能的商品,此一價值觀的改 變帶動了農村舊有社會結構與社會價值觀的變遷

44

,亦對農業經營方式產生直接 的影響。

前章中,筆者分析了本區戰後迄今之作物組合與農業土地利用的變遷,顯示

本區的農業活動在歷經戰後迄今之經濟發展歷程後,已呈現了單純化與商業化的

變遷趨勢。分析導致上述改變的原因自然不只一個,其間亦包含複雜的因果關

係。在本章中,筆者將嘗試以台灣自戰後以來在農業政策、經濟結構與交通運輸

等方面的變遷為基礎,探究影響本區農業經營變化的原因。

(2)

第一節 農業政策

一、戰後以來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

戰後初期的台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摧殘與日方行政、技術人員離台的影 響下,農業生產大為衰弱。1946 年起至 1952 年間,這一段時間可以稱為台灣農 業恢復時期,政府除宣布廢止日本統制政策、取消糧食徵購配給制度,改採自由 經濟政策外,一方面調派大陸高級行政及技術人員來台,積極恢復糖廠、電力廠、

肥料廠和其他重要工業,同時修復水利工程以促進農業生產,使得稻穀、蔗糖、

甘藷均逐漸增加。其後為配合台灣全面經濟發展、克服土地面積限制以及應付軍 需民食的需要,自 1953 年起開始積極擬定與執行農業發展計畫,為台灣農業發 展史揭開嶄新的一頁,隨後各時期的農業政策也隨著台灣整體大環境的改變而與 世推移。綜觀台灣自戰後以來農業政策的發展,大約可以分為三大階段。

(一)「以農業培養工業」的農業政策

戰後初期,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許多農業設施遭受破壞,影響農業 生產,加上數十萬國軍與家眷撤退來台,對糧食的需求至為殷切。因此,如何恢 復農業生產力,提供充足糧食並促進經濟發展,成為當時農業發展的主要任務。

自民國 42 年(1953)起,在「以農業培養工業」的政策方針下,農業生產 除了需應付國民日常生活所需外,尚須擔負起扶植國內工業發展的重任。就經濟 觀點而言,糧食供應充裕,國家一方面不需要花費太多之外匯來購買糧食,一方 面還可將餘糧外銷賺取外匯,作為購買工業原料及機器設備等生產資財的資金來 源;再者,糧食供應充裕,則糧食價格水準就低,較低之糧價水準,可使工資低 廉,提高工業投資之利潤,進一步刺激企業家的投資意願。就社會立場而言,糧 食供應充足,可幫助國內政治經濟的穩定,減低國家因糧食不足而導致的動亂。

在執行面上,政府除致力修復農田水利設施、實施土地改革並增加化學肥料 供應、提供改良品種、改進耕作技術外,並透過「肥料換谷」 、 「田賦征實」及「隨 賦收購」等政策的執行,積極達成掌握糧源、穩定糧價的目標。

其中, 「肥料換谷」制度於民國 37 年(1948) ,政府頒布「台灣省化學肥料

(3)

配銷辦法」與「違反糧食管理治罪條例」後確立施行,法令中除規定農民不得囤 積糧食居奇外,還要求農民須以稻穀實物交換肥料。此制度使得政府可以穩定掌 握糧食來源,農民除了可以藉此獲得化學肥料,還可避免因稻穀豐收、榖價低落,

而導致的「榖賤傷農」的危險。

「田賦征實」與「隨賦收購」制度則始自民國 43 年(1954) 「田賦徵收實物 條例」及「隨賦徵購稻穀辦法」頒布後,內容規定農民須以實物繳納田賦,政府 另外還依低於市價的官定價格,按田賦賦額向繳納田賦之農戶徵購部分稻穀。

透過「肥料換谷」 、 「田賦征實」及「隨賦收購」等政策,政府一方面可以穩 定掌握糧食來源,一方面還可促進國內肥料工業的發展。且由於「肥料換谷」 、 「田 賦征實」及「隨賦收購」的比例與價格,通常低於市場價格,其中蘊含的不等價 的交換,使得政府從中可賺取大量價差,製造所謂的「稻穀隱藏稅」

45

,提供工 業發展所需資金。再者,由於政府掌握充分的糧源,可以採取以量制價的方式,

機動調整市場供需,穩定市場價格,使糧食價格保持在較低的水準。這種低糧價 政策,對於維持低工資水準及發展勞力密集工業,貢獻十分明顯。

透過前述政策的壓擠,農業部門每年都有大量的資源流向非農業部門。過程 中,農業除了供應廉價糧食與工業原料外,還提供了勞動和資金以及工業產品的 銷售市場,農產品外銷所得到的利潤,更是償付購進機器設備所需外匯的主要資 金來源。在農業部門這般竭盡全力的扶持之下,民國 50 年代初期國內的工業生 產值首度超過農業,經濟結構在此階段成功轉型並加速成長。

(二)「補償性質」的農業政策

然而,在農業燃燒自己,照亮工業成長的前途之時,卻並沒有得到政府部門

相同程度的照顧,農業部門佔國內資本形成

46

的比例每下愈況(圖 4-1),顯示農

業部門在政府經濟計畫中所受重視的比重甚低。從民國 42 年起的各時期四年經

濟建設計畫中,農業固定資金投入雖然年有增加

47

,但此類投資計畫多是以增加

(4)

農業生產量、改善水利建設為努力方向(表 4-1) ,顯示政府部門的施政主軸,仍 是以提高農業生產力與經營利益來支持工業發展為其主要目標。

23.62

20.44 19.13

18.09 20.2

14.62

16.94 17.3 16.32

14.94

14.72 13.44

14.28 14.56 13.64

10.39

9.87 7.21 6.71 6.85

0 5 10 15 20 25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時間(民國)

佔 國 內 固 定 資 本 形 成 百 分 比

%

圖 4-1 民國 40-60 年代農業佔國內資本形成毛額比例變遷圖

資料來源: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所得》之數據繪製。

表 4-1 第一、二期四年經濟建設計畫期間農業部分目標與實績比較表 實績達成目標百分數(%)

項目 民國

42 年

民國 43 年

民國 44 年

民國 45 年

民國 46 年

民國 47 年

民國 48 年 農作物(公噸) 102 96 94 99 100 102 99 林業(立方公尺) 84 81 81 92 75 81 98 漁業(公噸) 102 106 114 114 101 104 102

畜牧(隻) 100 99 96 102 112 113 92

設投資由民國 42 年的 4.8 億元增加至民國 45 年建設資金的 10 億餘元,第二期四年經濟計畫

期間,農業建設計畫資金(固定資金)提高至 40.7 億,至第三期四年經濟建設時期,農業建

設計畫資金進一步提高至 80 億。

(5)

表 4-1(續) 第一、二期四年經濟建設計畫期間農業部分目標與實績比較表 實績達成目標百分數(%)

項目 民國

42 年

民國 43 年

民國 44 年

民國 45 年

民國 46 年

民國 47 年

民國 48 年 堤防修建(公尺) 107 88 133 129 173 365 93 堤防新建(公尺) 64 118 137 112 135 106 91 丁壩新建(處) 107 92 126 213 134 82 118 增加灌溉面積(公頃) 124 49 49 58 56 55 65 水

利 建

設 受益灌溉面積(公頃) 38 125 90 75 100 310 101

說明:1.表中所指農作物係指稻米、甘藷、落花生、小麥、大豆、白糖(甘蔗)、赤糖(甘蔗) 、 茶葉、鳳梨、香蕉、柑桔、香茅油、黃麻、菸草等作物。

2. 表中所指林業係指木材及薪炭材。

3. 表中所指漁業產量為遠洋、近海、沿岸、養殖四類。

4. 表中所指畜牧包含牛、豬、家禽隻數。

資料來源:整理自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台灣之農業經濟,68-70、72-74。

民國 50 年代中期以後,一、二十年來壓擠式的農業政策開始產生明顯的負 效果。一般認為,約在 1968 年左右,台灣的農業開始面臨成長的衰退,幾個明 顯的特徵:農業生產年成長率下降,尤其是普遍作物和特用作物;農業勞動力開 始不足,過去 20 年充裕的剩餘人力已不再存在;農場工資開始上升,其上漲速 度亦開始比工廠勞工工資為快;勞動投入減低,作物面積及複作指數也因此而逐 漸下降(廖正宏等,1986:75)。

有鑑於壓擠式的政策對農業帶來的負面效果,民國 50 年代後期以後的農業 政策逐漸由促進生產的措施,轉為對農民的補償性措施及農業建設之加強,諸 如: 「農業生產改進措施」 (民國 58 年)、 「加速農業機械化方案」 (民國 59 年)、

「現階段農村經濟建設綱領」 (民國 59 年)、 「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 (民國 61 年) 、 「農業發展條例」 (民國 62 年) 、 「稻米保證價格收購制度」 (民國 63 年) 、 「提 高農民所得加強農村建設方案」 (民國 68 年) 、 「加強基層建設提高農民所得方案」

(民國 71 年)等等。其中比較重要的政策或措施,包括「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

施」 、 「農業發展條例」與「稻米保證價格收購制度」等。

(6)

其中肥料換谷制度與田賦附征教育捐這兩種不公平制度的廢除和終止,象徵「壓 擠」式的農業政策自此宣告中止。

「農業發展條例」於民國 62 年(1973)9 月制定頒布,其後於民國 69 年、

72 年、75 年、89 年、91 年及 92 年屢有修訂。頒行之初的政策目標在加速農業 發展,促進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所得,提高農民生活水準(第一條) 。主要內容 包括:設置農業發展基金(第五條) 、劃定農產專業區(第十五條) 、獎勵擴大農 業經營規模(第十九~二十四條)、健全農產產銷(第二十五~二十九條)並提議 舉辦農民保險(第三十三條)等。其後因應國際化與自由化之趨勢,以及國內經 濟、社會環境的改變,為促成農業轉型升級並提高競爭力,修訂重點著重在:放 寬農地轉移條件(增訂第八條之一、修訂第三十六條) 、提高農企業投資意願(修 訂第三十七條) 、利用科技促使農業轉型(增訂二十五條之一) 、輔導建立農業產 銷組織與優良農產標章(修訂第二十六~二十七條) 、加強農業研究、教育、推廣

(第四十七~五十一條) 、加強農產品進口損害及天然災害救助(第四十、四十四 條)等項目。

「稻米保證價格收購制度」始自民國 63 年(1974) 。成立背景乃由於民國 60 年(1971)發生能源及糧食危機,國內糧價暴漲,加上政府於民國 62 年(1973)

廢止肥料換穀制度,以致政府掌握之公糧明顯不足。鑑於掌握糧食生產之重要 性,並考量當時農民所得偏低及稻米生產逐漸減少等因素,政府乃於民國 63 年

(1974)由行政院核撥新台幣 30 億元設立糧食平準基金,實施稻米保證價格收 購制度。民國 63-65 年(1974-1976)間,實施無限制收購辦法,但由於生產劇增,

造成稻米過剩與倉容負擔,民國 65 年(1976)二期稻作起,改無限量收購為餘 糧收購,亦即改為每公頃收購 2500 公斤,民國 66 年(1977)後,又改採計畫收 購,每公頃按保證價格收購 970 公斤。 「保證價格收購」的目的在增加農民收益、

合理穩定糧價及確保糧食供應。

在本階段中,由於農業生產結構與政策方向的改變,使農業生產逐漸從「擠

壓」走向「補償」的發展,這個過程反映了整體經濟結構轉型後,農業發展環境

的變化以及政府力求維護農業持續發展的努力。

(7)

(三)「輔導轉型」下的農業政策

民國 70 年代,台灣的農業生產可說已經達到了發展的高峰,嚴重的稻米生 產過剩與農產品進口的快速增加,使農產品的產銷之間出現頗大的落差。面對糧 食消費結構的改變與日益白熱化的國際競爭,如何調整生產結構、提高經營效率 並強化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成為民國 70 年以後農業政策的主要方向。

面對整體經濟的轉型與農業發展的困局,此時台灣的農業政策改變過去重視

「量」的增加,轉向「質」的提升,將農業發展與農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農村環 境的改善相結合。本階段重要的農業政策有: 「第二階段農地改革」 (民國 71 年) 、

「稻田轉作計畫」 (民國 73 年) 、 「農業綜合調整方案」 (民國 80 年) 、 「農業政策 白皮書」 (民國 85 年) 、 「跨世紀農業建設方案」 (民國 86 年) 、 「邁進二十一世紀 農業新方案」 (民國 90 年)等。

「第二階段農地改革」方案於民國 71 年(1982)經行政院核定後實施,並 自民國 76 年起(1987)併入「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提高農民所得方案」中持續辦 理。主要措施有:提供擴大農場經營規模之購地貸款、推行共同、委託及合作經 營、加速辦理農地重劃、加強推行農業機械化等。目的在擴大農場經營規模,以 配合農業機械化之推行,增加農業經營效率,提高農業生產力。

「稻田轉作計畫」自民國 73 年(1984)開始實施,由政府根據稻米需要量 加上適當之安全存量,並考量實際可能轉作面積,擬定稻米生產目標及計畫種植 面積,目標外的稻田則藉由補貼、收購、提供生產貸款等措施,輔導農民轉作玉 米、高粱、園藝作物或發展養殖漁業,以平衡市場供需及倉容壓力,解決民國 70 年代以來稻米供過於求的問題。

「農業綜合調整方案」訂定於民國 80 年(1991),主要目的在因應民國 79

年(1990)申請加入關稅貿易總協定(GATT)後,所面對的農產貿易自由化與

生態保育、環境維護等問題。內容從人力、土地、市場、技術、組織、漁業、福

利及保育等方面著手,強調「生活、生產、生態」並重,除推動農業產業結構的

(8)

「跨世紀農業建設方案」接續已屆期之「農業綜合調整方案」 ,實施期間為 民國 87-89 年(1998-2000) ,經由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

48

、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計 畫

49

、健全產銷制度、加強農業損害救助、促進農業資源合理利用等措施以達到 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提高農業經營效率並穩定農業經營環境的目標。

「邁進二十一世紀農業新方案」為民國 90-93 年(2001-2004)的農業施政藍 本,施政重點在:輔導產銷經營企業化、推動農業策略聯盟、加強科技運用、加 強動植物檢疫、健全農產品安全衛生體系、增進農業人力資源發展、健全農漁村 建設、建構農民社會安全體系、增進農業資源合理利用、推動環保與國際合作等,

以面對台灣加入 WTO 後,農產貿易自由化所帶來的市場競爭。

在稻米生產上,自民國 90 年(2001)起裁撤糧食平準基金,以後各年度收 購稻穀所需資金,由政府循預算程序編列,並持續推行「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

積極輔導低產或品質較差地區農民參與輪作或休耕,以穩定稻米供需,提高國產 米的品質與市場競爭力。

在本階段中,由於國民所得的增加及社會結構的改變,國人生活水準提升,

對農產品的消費需求亦趨向多樣化。在民國 79 年加入 GATT 後,農產貿易自由 化的腳步加速,使得台灣農業面臨了龐大的市場競爭。因應此一情勢,本階段各 項農業政策的目標皆以促進農業資源的合理使用、擴大農業經營規模、提升農業 生產效率、提高國產品市場競爭力、保障農民權益及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為主要方 向,希望藉此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提高農業競爭力。

二、農業政策對作物內容的影響

在作物生產上,戰後初期時政府為充裕軍需民食並有效扶持工業成長,以「增 產」作為當時農業生產的主要目標。其重點有四: (一)增加糧食生產,先求糧 源充足,以應一切需要; (二)減低生產成本,即由政府設法供應生產上必須的 物資與資金,促進單位面積產量的增加,以提高農民收益,並減低其生產成本;

48

「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始自民國 86 年,民國 90 年起繼續實施後續計畫。計畫中稻米生產目 標由自給自足調整為供需平衡,輔導輪作、休耕,並提高良質米的市場佔有率,逐年調減保證 價格收購雜糧之收購數量。

49

「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計畫」的目標在發展具高度競爭力的農漁牧產品,輔導具比較利益之農

作產業發展。

(9)

(三)增加掌握實物,於供應軍公糧之外,做為調節民食之用; (四)節約食米 消費,使有更多的餘糧出口,賺取外匯。一切政策活動均以糧食(尤其是稻米)

的增產為中心,其餘各項措施,如:肥料換谷制度以及其他方式的肥料供應、各 種農貸,包括實物貸放(如耕耘機、抽水機、種子等等)都是政策手段,目的亦 都是在增加生產。

以莿桐鄉為例,本區各主要作物民國 50 與 55 年的單位面積產量如表 4-2 所 示。

表 4-2 莿桐鄉民國 50、55 年主要作物單位面積產量變化表

50 年 55 年

收穫量

(公斤)

收穫面積

(公頃)

單位面積產量

(公斤/公頃)

收穫量

(公斤)

收穫面積

(公頃)

單位面積產量

(公斤/公頃)

增加 比例

(50-55)

稻米 11622923 3982.4 2918.6 15683639 4505.9 3480.7 +19.26%

甘藷 21852000 1734 12602.1 20155392 1438.5 14011.4 +11.18%

落花生 1486650 1265 1175.2 1198545 957 1252.4 +6.57%

甘蔗 28135426 353.26 79645.1 23601138 236.61 99747.0 +25.24%

蔬菜類 3360000 336 10000.0 6458300 622.8 10369.8 +3.70%

芝麻 27000 45 600.0 2268 3.6 630.0 +5.00%

大豆 130320 151 863.0 66661 72.6 918.2 +6.39%

玉蜀黍 186735 77 2425.1 720894 226.2 3187.0 +31.41%

資料來源:根據民國 50、55 年農作物生產統計之數據計算。

根據表 4-2 的統計結果可知,在此期間各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都有相當程度 的增加,顯示作物增產的情形明顯。

在作物內容上,為了穩定掌握糧食來源、平衡糧食價格並確保糧食供應無 虞,政府當局透過「肥料換谷」 、 「田賦徵實」 、 「隨賦收購」等方式,要求農民以 稻穀實物來換取肥料或繳納稅賦,稻穀成為除了民生必需品外的繳稅的必需品;

而甘藷則因可以作為農家輔助糧食與養豬飼料,故也是當時農家普遍栽種作物之

(10)

其他 油菜子

玉蜀黍 大豆 薄荷

菸草 黃麻

其他豆類

柑橘類

芝麻 生食用甘蔗 甘蔗

綠肥作物 9%

落花生 14%

甘藷 19%

米 43%

蔬菜類

圖 4-2 莿桐鄉民國 50 年農作物收穫面積比例

資料來源:根據民國 50 年農作物生產統計之數據繪製。

根據圖 4-2 的繪製結果可知,民國 50 年莿桐鄉佔地面積最廣的作物是稻米,

其次是甘藷與落花生,其中稻米與甘藷兩者佔總收穫面積比例之和達 62%,重 要性稍高於其他作物,顯示作物內容某種程度受到政策導引。

在作物價格方面,透過「肥料換穀」 、 「田賦徵實」與「隨賦收購」等政策的 推行,政府得以藉由其中的不等價交換,獲取大量利潤,並採用以量制價的方式,

使糧食價格保持在較低的水平,有助國內工業成長。若以具有國際米價代表性之 泰國米價格與台北蓬萊白米的躉售價格相較,便可以看出臺灣在戰後初期,國內 糧價低迷的情形(表 4-3)。

表 4-3 國內、國際米價之比較 單位:美元/公斤 時間 泰國

(曼谷,白米)

臺北

(蓬萊白米) 比率 1952 20.2 9.0 0.42 1953 18.5 11.8 0.64 1954 15.9 9.1 0.57 1955 13.1 7.3 0.56 1956 13.2 8.3 0.63 1957 13.6 9.2 0.63 1958 14.2 8.9 0.62

資料來源:轉引自李登輝(1962) 〈臺灣之農產價格〉 , 《臺灣之農業經

濟》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p.184。

(11)

以莿桐鄉而言,民國 50 年各作物每公斤平均價格如表 4-4 所示。根據表中 資料可知,當時主要作物中價格較高者為薄荷、菸草等經濟作物,唯其栽培面積 與產量都十分有限,反觀糧食作物的價格則普遍相當低,顯示在低糧價政策下,

糧食作物的價格受到相當程度的壓抑。

表 4-4 莿桐鄉民國 50 年農作物每公斤平均價值 生產量

(公斤)

生產價值

(元)

每公斤平均價值

(元/公斤)

薄荷 48000 9600000 200.00 菸草 5354 118052 22.05 芝麻 27000 216000 8.00 黃麻 6000 48000 8.00 落花生 1486650 10406550 7.00 其他豆類 16400 101597 6.19 大豆 130320 781920 6.00 菜子 102000 510000 5.00 米(糙米) 11622923 57891352 4.98 柑橘類 63000 303760 4.82 玉蜀黍 186735 597552 3.20 蔬菜類 3360000 3903131 1.16 甘藷 21852000 14203800 0.65 生食用甘蔗 2820000 1466400 0.52 甘蔗 28135426 5131902 0.18 資料來源:民國 50 年農作物生產統計。

也由於長期以來壓擠式農業政策的影響,民國 50 年代中期以後,臺灣農業

普遍面臨農產品價格低落、農民收益偏低的問題,成為農業持續發展的隱憂。以

莿桐鄉而言,民國 50 至 60 年間,本區農作物的總耕種面積與複作指數均出現明

顯縮減,農業人口佔總人口的百分比也有明顯下降(表 4-5) ,顯示農業勞動投入

已逐漸降低。

(12)

表 4-5 莿桐鄉民國 50-60 年耕地與農業人口概況

50 年 55 年 60 年 耕地面積(公頃) 3577.35 3577.35 3554.05 作物耕種累計面積(公頃) 9091.10 8715.07 7269.51

複作指數 254 244 205

農業人口百分比% 89.9 89.8 79.4 資料來源:民國 50-60 年農作物生產統計。

在作物內容上,由於「肥料換谷」與「田賦徵實」等措施要求農民必須以稻 穀實物來換取肥料或繳納地租,甘藷則是農家重要輔助糧食及家畜飼料來源。是 故,雖然此二作物的單位價值偏低,但仍為莿桐鄉的前兩大作物,收穫面積居高 不下(表 4-6) 。然而,在嘗試提高利潤與配合擴大農產品外銷的政策目標影響下,

薄荷、菸草、香蕉、洋菇、蔬菜等高價或外銷指向的作物,在此期間逐漸鯨吞落 花生、大豆、油菜子、甘蔗等傳統旱作的生存空間,收穫面積呈現擴張的趨勢,

這也使得莿桐鄉在民國 50 年代中期以後的農業生產內容較光復之初更為雜異 化。

表 4-6 莿桐鄉民國 50-60 年主要農作物收穫面積與單位價值

收穫面積(公頃) 單位價值(元/公斤)

50 年 55 年 60 年 50 年 55 年 60 年 稻米 3982.4 4505.9 4815.56 4.98 5.22 5.63

甘藷 1734 1438.5 1104 0.65 0.7 0.8

落花生 1265 957 401 7 7 7.5

甘蔗 353.26 236.61 194.07 0.18 0.21 0.27

蔬菜類 336 662.8 402 1.16 3.06 1.99

薄荷 220 1.8 - 200 150 -

大豆 151 72.6 43 6 5.8 5.8

玉蜀黍 77 226.2 82 3.2 4 3.5

油菜子 60 25 15 5 5 5.52

生食用甘蔗 47 49.5 85 0.52 0.7 0.8

芝麻 45 3.6 4 8 10 11.88

其他豆類 20 - - 6.19 - -

柑橘類 9 10 9 4.82 2 3.79

黃麻 5 - - 8 - -

菸草 2.44 2.47 3.03 22.05 21.42 27.6

蜀黍(高粱) - 3 - - 4.3 -

香蕉 - 175 59 - 3.2 2.5

洋菇 - 2.38 5.98 - 12 12

亞麻 - 0.4 - - 1 -

資料來源:根據民國 50-60 年農作物生產統計提供之數據計算。

(13)

有鑑於擠壓式農業政策帶來的負面效果,民國 50 年代後期開始,政府的農 業政策逐漸由促進生產的措施,轉為對農民的補償性措施,包括加速農村建設九 大措施(61 年)、農業發展條例(62 年)、稻米保證價格收購制度(63 年)等,

目的都在解除光復以來各項農業政策對農民的壓擠,藉以改善農民生活,這也使 得農業生產再次展現生機。以莿桐鄉為例,本區在民國 60-70 年間,作物的複作 指數由 205 一直回復到 237,逐漸接近農地改革後的水準,顯示農業生產較前活 絡(表 4-7)。

表 4-7 莿桐鄉民國 60-70 年耕地與農業人口概況

60 年 65 年 70 年 耕地面積(公頃) 3554.05 3812.85 3800.36 作物耕種累計面積(公頃) 7269.51 8643.48 8992.36

複作指數 205 227 237

耕地率% 69.9 75.0 74.7 水田率% 96.5 89.5 89.5 農業人口百分比% 79.4 84.0 66.1 資料來源:民國 60-70 年農作物生產統計。

但在農業人口比例縮減的情形下,為促進農業持續生產,機械化耕作成為農 業經營上的必要選擇,亦成為農業政策中的重要施政目標,諸如加速農村機械化 方案(59 年)、農業機械化基金(66 年)等,目的都在加速農業機械化之推行。

以臺灣地區的一期蓬萊生產而言,其民國 60-70 年間的生產成本中,人工費固然

仍是工費支出的大宗,但機工費支出比例則亦有明顯上升(圖 4-3) ,顯示此時臺

灣地區農業經營的機械化程度有逐漸升高的趨勢。

(14)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60 65 70 時間

佔 生 產 費 用 比 例

%

人工費 畜工費 機工費

圖 4-3 臺灣地區民國 60-70 年「一期蓬萊」各項工費支出佔生產費用比例變遷 資料來源:根據民國 60-70 年《台灣農作物生產成本效益分析》之數據繪製。

而在莿桐鄉的情形方面,鄉內耕耘機架數在民國 55 年僅 38 架,至民國 60 年增加至 197 架,民國 65 年為 360 架,至民國 70 年已達 907 架,增加幅度十分 驚人,亦明白顯示機械化耕作情形日漸普遍。

在作物內容方面,由於政府自民國 63 年起開始實施稻米保證價格收購制

度,穩定了稻米的價格。此舉改變了傳統低糧價政策的壓擠,使得稻穀價格逐漸

合理化(圖 4-4) ,增強了農民種植稻米的意願,再加上高產、抗蟲的長粒型半矮

性秈稻的育成推廣以及稻米機械化耕作的普及,有效提升稻作的生產效率與產

量,使得稻米的收穫面積佔總面積的比例在此期間不斷成長,總產量與產值亦因

此大增(表 4-8)。

(15)

0 5 10 15 20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時間

元 / 公 斤

蓬萊稻穀 在來稻穀

圖 4-4 民國 55-70 年臺灣地區稻穀收購價格變動圖

資料來源:根據《臺灣農產物價與成本統計月報》之數據繪製。

表 4-8 民國 60-70 年間莿桐鄉稻米生產概況 時間 耕地面積

(公頃)

收穫面積

(公頃)

佔總收穫面積 百分比

生產量

(糙米:公斤)

生產值

(元)

60 年 3554.05 4815.56 66.31% 17024258 95762501 65 年 3812.85 6315.60 73.19% 27520355 360203545 70 年 3800.36 7513.20 83.55% 36898235 716986285 資料來源:民國 60-70 年農作物生產統計。

然而,在總耕地面積增加極為有限的情形下,民國 60-70 年間稻田面積的大 幅擴張,意味著其他作物的栽培面積將受到壓擠,根據表 4-9 的統計結果可知,

除了稻米與蔬菜類兩種作物外,其餘各主要作物的收穫面積比例均呈現下滑的趨

勢。其中收穫面積明顯縮減的作物有甘藷、落花生、甘蔗、大豆等,而原本就僅

零星栽培的樹薯、洋菇、芝麻、菸草、薄荷等作物則逐漸退出生產行列,因此使

(16)

表 4-9 民國 60-70 年間莿桐鄉主要作物收穫面積變化 面積單位:公頃 60 年 65 年 70 年

時間

作物 收穫面積 百分比 收穫面積 百分比 收穫面積 百分比 稻米 4815.56 66.31 6315.6 73.19 7513.2 83.55 甘藷 1104 15.20 679 7.87 47 0.52 落花生 402 5.54 344 3.99 151 1.68 蔬菜類 401 5.52 889.6 10.31 964.1 10.72

甘蔗 194.07 2.67 154.64 1.79 53.26 0.59 生食用甘蔗 85 1.17 45 0.52 63 0.70 玉蜀黍 82 1.13 59 0.68 54 0.60 香蕉 59.9 0.82 6 0.07 23 0.26 大豆 43 0.59 10 0.12 - - 其他果樹 27.1 0.37 58.8 0.68 85.2 0.95

油菜子 15 0.21 14 0.16 - - 柑橘類 9 0.12 0.6 0.01 0.6 0.01

樹薯 7 0.10 2 0.02 - - 洋菇 5.98 0.08 0.25 0.00 - - 花豆 5 0.07 42 0.49 37 0.41 芝麻 4 0.06 2 0.02 - - 菸草 3.03 0.04 3.72 0.04 - -

薄荷 - - 2 0.02 - -

葡萄 - - 1 0.01 1 0.01 資料來源:根據民國 60-70 年農作物生產統計之數據計算。

民國 70 年代以後,國際競爭日益白熱化,國內農產品面對巨大的進口壓力,

促使臺灣農業不得不面臨轉型的命運。雖然臺灣自民國 62 年開始,便以提高農 民收益為農業政策的主要目標,而以保價收購作為穩定或提高農民所得的主要政 策工具,但民國 70 年代嚴重的稻米過剩使得「稻米保證價格收購制度」顯得不 合時宜,加入 WTO 的希求也促使當局需將扭曲農業生產與貿易的農業境內補貼 措施進行調整。民國 73 年起,政府開始實施「稻田轉作計畫」 ,積極輔導農民轉 種雜糧或園藝類作物。民國 86 年開始,又推動「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 ,持續輔 導農民進行輪作、休耕,並自民國 90 年起裁撤糧食平準基金,逐步降低稻米與 雜糧等作物之收購量,改以現金直接給付替代。

在上述政策導引下,稻作面積的縮減與雜糧、經濟作物栽培面積的增加是可

以預見的結果。以莿桐鄉為例,鄉內自民國 70 年代後,稻米收穫面積即開始逐

年縮減,落花生、雜糧(如玉蜀黍、甘藷、大豆、馬鈴薯等)與蔬果類作物(如

(17)

蔬菜類、生食用甘蔗以及葡萄、柑橘、鳳梨、香蕉等果品類作物)的栽培面積則 大致呈現成長的趨勢(表 4-10)。在各作物中,尤以蔬菜類的成長幅度最大,收 穫面積在近 20 年間成長了 2 倍,這也使得莿桐鄉民國 70 年代中期以後的作物生 產逐漸呈現以稻米與蔬菜類兩大作物為首的情況。

表 4-10 莿桐鄉民國 70-90 年主要作物收穫面積變化 面積單位:公頃 70 年 75 年 80 年 85 年 90 年 時間

作物 收穫 面積

百分 比

收穫面 積

百分 比

收穫 面積

百分 比

收穫 面積

百分 比

收穫 面積

百分 比 稻米 7513.2 83.55 6415.41 66.34 5027.47 58.31 4335 82.24 4343 63.24

蔬菜類 964.1 10.72 2299 23.77 2258 26.19 321.54 6.10 1898.74 27.65

落花生 151 1.68 475 4.91 827 9.59 388.66 7.37 224.35 3.27 其他

果樹 85.2 0.95 66 0.68 172.8 2.00 13.52 0.20 生食用

甘蔗 63 0.70 55 0.57 73 0.85 108.65 2.06 79.75 1.16 玉蜀黍 54 0.60 121 1.25 117 1.36 135.72 1.98 甘蔗 53.26 0.59 88.39 0.91 17.94 0.21 甘藷 47 0.52 32 0.33 23 0.27 40.92 0.78 95.01 1.38

花豆 37 0.41 40 0.41 5 0.06 - - - -

香蕉 23 0.26 4 0.05 13.72 0.26 17.32 0.25 葡萄 1 0.01 16 0.17 15 0.17 17.26 0.33 柑橘類 0.6 0.01 4 0.04 20.3 0.24 16.23 0.31 18.67 0.27

大豆 37 0.38 15 0.28 其他特

用作物 13 0.13 25 0.29 12.4 0.24 3 0.04

三角藺 3 0.03

菸草 2.15 0.02 1.2 0.01 1.2 0.02 1.2 0.02

樹薯 2 0.02

蜀黍

(高粱) 2 0.02 馬鈴薯 23 0.27

芝麻 12 0.14

茶葉 0.5 0.01 0.5 0.01

鳳梨 - - - - - - - - 1.1 0.02

(18)

賦徵實」等不合理的措施,強迫農民必須種植糧食作物供應政府政策所需,從中

榨取農業資源以支持國家發展;而輔導者階段的政府,則透過「加速農村建設重

要措施」 (包括廢除肥料換谷制度、取消田賦附徵教育捐等) 、 「稻米保證價格收

購制度」等農業政策,穩定糧食價格確保糧食供應,以保障農民基本生活。並在

民國 70 年代以後,藉由「稻田轉作計畫」、 「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等政策,協

助農民轉型生產雜糧與蔬果類作物,以因應日益頻繁的國際競爭。各階段政策執

行手段雖然不同,卻都無可避免的對農業生產內容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使得各

時期農業土地利用展現不同的特徵。

(19)

第二節 經濟結構轉型

一、戰後以來台灣經濟結構轉型的歷程

戰後初期的台灣,面對著通貨膨脹、高失業率與民生資源匱乏等嚴重的經濟 問題。民國 38-42 年(1949-1953)一連串的土地改革政策,促使地權重新分配,

有效提升了農民的生產意願和生產力,農業生產在民國 41 年(1952)回復到戰 前最高水準。民國 47-54 年(1958-1965)間,美國高達 15 億美元的經濟援助

50

, 不僅穩定了物價,也啟動了經濟基礎建設,使台灣的經濟環境逐漸趨於穩定。綜 觀戰後以來台灣經濟的發展過程,大致歷經了四個階段: (1)民國 40 年代之重 建時期(或稱為進口替代時期) ; (2)民國 50 年代之出口擴張時期; (3)民國 60 年代之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 (4)民國 70 年代以後之自由化及國際化時期。在 此段過程中,台灣經濟快速成長,並順利從農業經濟轉型為工商業社會。

民國 42-49 年(1953-1960)是台灣經濟的第一次轉型期,在「進口替代」的 成長策略下,訂下「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政策目標。農業部門 除需提供工業發展所需的資金與勞動力外,同時也是國產工業產品的銷售市場。

是故,增加農業生產、提升農民所得與繁榮農村經濟,都成了扶植國內工業成長 的必要手段。在第一期四年經建計畫(民國 42-45 年)下,產業發展重點有: (1)

加強管制物價、進出口貿易、與金融投資,以穩定經濟環境(2)徹底實施農業 生產改進(3)發展勞力密集的進口替代品工業,如:紡織、食品加工、民生日 用品工業等,以節省外匯並滿足國內需要。而在第二期四年經建計畫(民國 46-49 年)中,除積極進行外匯改革,使新台幣大幅貶值,製造有利台灣產品出口的條 件外,並積極進行電力、交通運輸等基本建設的加強,與新興工業的倡導推動。

除宣布電力、紡織、肥料三大工業為經濟起飛之領導部門外,亦積極推動石化工

業、製藥工業、玻璃工業、鋼鐵機械、電工器材等工業的發展,使工業逐漸擺脫

(20)

傳統小型輕工業,朝向石化及重工業方面發展。

民國 50-60 年(1961-1971)是台灣經濟快速起飛的時期,也是台灣農業困境 開始浮上檯面的時候。進口替代時期所建立的許多進口替代品工業,如:紡織、

塑膠、人造纖維、機械、電工器材、合板等等,現在都成了出口工業,新興的成 衣業、鞋業、自行車等也開始大量出口,使台灣成為由日本引進原料與機器設備,

經台灣加工,再出口行銷往美國的典型加工出口的經濟社會。在這種經濟環境 下,工業儘管有良好的發展,但層次不高,實質上等於是加工業。民國 60-70 年 代,國際情勢有所異動,國內經濟情況也有所轉變,政府的經濟政策由自主規劃 轉變為因應經濟環境變遷的經濟對策,經濟發展進入第二次的轉型期。

民國 61-72 年(1972-1983)是台灣經濟的第二次轉型期,此時的台灣無論是 在政治或經濟上,都出現了劇烈震動。民國 60 年(1971)退出聯合國,使台灣 在國際上陷入孤立。民國 62(1973)與 68(1979)年先後發生兩次石油危機,

引發嚴重通貨膨脹與經濟衰退。此時的台灣,除仍沿著過去的發展路線,大量出 口輕工業製品,以維持台灣經濟成長外,鑑於國內製造業所需的原料及零組件商 品,常受制於國際市場之外國廠商,以致影響國內廠商正常產銷作業,因此亦積 極發展重化原料及零組件產品工業。再加上民國 63 年宣布推動十大建設,一方 面以鉅額投資從事基本建設,另一方面置重點於重化工業的發展,彌補出口與民 間投資的不足。自民國 62 年(1973)起,重工業佔製造業比重超過輕工業,轉 變為以重工業為主之經濟結構。

民國 70 年代開始,經濟自由化的呼聲日高,政府於是積極採取多項放寬進 口之自由化措施,加重了國內業者的競爭壓力。台灣整體經濟發展雖仍扣著前一 期的方向進行,但結構已有顯著改變,早期作為台灣經濟支柱的輕工業出口,其 重要性已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技術與資本密集產業比重的不斷加深,台灣產 業邁向著重高科技工業化的經濟結構。

簡言之,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的歷程,就是由以農業培養工業,轉型為勞力密

集的進口替代品工業、勞力密集的出口替代品工業、重化工業,再轉型為技術與

資本密集產業的過程。

(21)

二、經濟結構轉型對作物內容的影響

在台灣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中,臺灣經濟歷經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成長,國民 所得的提高、職業結構的多元化與消費型態的改變,使得臺灣原本的農業經營型 態與對外貿易關係均呈現大幅轉變,作物的消費需求與生產效益在市場自由化與 國際化的影響下而出現轉變,亦因此對作物生產內容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使各 時期作物組合展現不同的特徵。

(一)畜牧方式的改變

在台灣農業的發展過程中,除了農作物的生產外,畜牧生產亦一直佔有重要 的地位。根據民國 57 年農業年報的統計,當年台灣農業生產除主要作物-米穀 的生產外,其副業收入係以家禽家畜最為重要,畜產物之生產約佔農業生產總值 之 28%,且為構成農家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民國 50 年代中期以後,臺灣經濟 快速發展,在國內外市場消費需求的刺激下,畜牧生產型態逐漸走向企業化,畜 牧業的經營方式由過去之副業型態逐步轉變為專業化的大規模經營,生產與經營 型態與以往截然不同。

細究戰後臺灣畜牧業發展的歷程,大約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民國

42 至 49 年(1953-1960)間,在此期間畜牧多屬農家副業經營,禽畜以農家剩餘

為食,一方面可提供有機肥料,增加土地肥力;一方面則可利用農家婦幼之閒暇

時間,轉化價值低廉之農場副產物為價值較高之畜產品,以增加農家收入。尤其

是毛豬的出售可換得現金,是構成農家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而有機肥可增加作

物生產,同時減少肥料的支出。基於此,台灣農家之飼養毛豬甚為普遍,毛豬生

產幾為農場上不可或缺的企業,不過由於當時經營規模小與飼養數目亦不多

51

故畜產總值與生產率甚為有限。第二階段即民國 50 至 58 年(1961-1969)間,在

此階段畜牧生產脫離傳統家庭式副業,轉向企業化經營,民國 52 年(1963)在

(22)

隨著畜牧生產走向企業化,飼料逐漸成為畜牧生產成本中的主要項目之一。第三 階段即民國 59 年以後迄今,此一階段的畜牧業除仍繼續維持大規模企業化生產 型態外,亦積極開闢國外市場。民國 60 年(1971)開始,畜牧生產更進一步配 合其他作物與養殖漁業生產,以農漁牧綜合經營方式,從事各種農業專業區產銷 連鎖計畫,藉以充分利用農家資源,提高農家所得。近期,面對國際競爭,發展 目標在強化產銷制度,並著重生物科技產業的應用發展,以推動畜牧產業升級,

提高台灣畜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在上述歷程中,飼養禽畜由農村傳統副業性的飼 養,逐漸被大規模企業化飼養所取代,經營方式出現十分明顯的改變,亦對農家 作物生產內容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

在傳統副業經營的時代,在壓擠階段的農業政策下,過去農家需用現金所購 入的各種生產資源如肥料、農機具等和某些生活必需品,現由政府採用現穀交換 的方式供給,使主要作物的現金化,受到了相當的限制,農家現金支出的主要來 源為出售毛豬所得,因此使得毛豬生產成了影響農家現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項目

(表 4-11) 。根據農林廳的調查,在民國 48 年(1959)台灣養豬者共有 80 萬戶,

比當時台灣總農戶數(78 萬戶)還多出 2 萬戶,表示當時在台灣除了每一戶農 家都有養豬外,尚有 2 萬戶的非農家庭飼養,顯見當時養豬情形的普及。

表 4-11 稻作農家之現金總收入(1950 年調查)

平均 自耕農 半自耕農 佃農

項目 金額元) 百分比 金額(元) 百分比 金額(元) 百分比 金額元) 百分比

總計 6273 100.00 6994 100.00 6450 100.00 5363 100.00 小計 4212 67.14 4900 70.08 4328 67.01 3404 63.47

稻 3020 48.14 3456 49.38 3152 48.80 2453 45.74 甘蔗 217 3.46 308 4.40 245 3.79 98 1.83 甘藷 86 1.37 83 1.19 74 1.15 100 1.86 其他 889 14.17 1053 15.11 857 13.27 753 14.04 小計 1818 28.98 1741 24.88 1883 29.15 1831 34.14 豬 1622 25.86 1616 23.10 1584 24.52 1666 31.06 其他 196 3.12 125 1.78 299 4.63 165 3.08

加工

收入 161 2.57 225 3.22 167 2.59 92 1.72

山林

收入 48 0.77 95 1.36 38 0.59 10 0.79 其他 34 0.54 32 0.46 43 0.66 26 0.48 資料來源:轉引自李登輝(1962) 〈臺灣之農產價格〉 , 《臺灣之農業經濟》 ,臺灣

銀行經濟研究室,p.193。

(23)

由於當時禽畜生產的主要目的是要增加農家的現金收入,為節省成本並善用 農家婦幼勞力,故生產資源主要取自農家的剩餘勞力與食物。之所以選擇甘藷作 為輔助糧食與主要飼料,一是因為台灣的氣候環境非常適合甘藷的種植與生產,

二則由於甘藷的產量高,抗病蟲力亦強,不但不則土質,且亦不需要經常灌溉,

種植與管裡作業均極簡單,僅收穫作業較為麻煩。平日可割取甘藷葉蔓做為食用 蔬菜與禽畜青飼料,塊根則可製簽曬乾後作為輔助糧食及豬隻飼料,一點都不會 浪費,故為當時農家普遍種植。

民國 50 年代中期以後,由於經濟結構的轉變與農工工資的不斷上漲,小規 模的農業生產與牲畜飼養在農業生產經營方面已漸不符合經濟效益;在消費方 面,由於非農所得的提高與消費型態的改變,澱粉質食品的需求相對降低,而動 物質食品的需求則逐漸增加,使得禽畜類產品在市場上的需要量大增。是故,大 量增產成為時勢所趨,農家傳統的資本投入與生產技術均必須加以重新調整才足 以適應新的需要。在此前提下,臺灣的畜牧生產事業逐漸脫離傳統家庭式副業走 向企業化經營,以毛豬飼養為例,民國 50-57 年間臺灣地區毛豬飼養戶數呈減少 趨勢,但飼養頭數則呈成長趨勢,顯示每戶經營規模逐漸擴張(表 4-12)。

表 4-12 臺灣地區歷年毛豬飼養情況 年別

(民國)

飼養戶數

(戶)

飼養頭數

(頭)

50 722883 3105476

51 701050 2921218

52 665915 2676051

53 662827 2717822

54 670402 2935503

55 679553 3110066

56 663820 3002670

57 651342 3010546

資料來源:臺灣農業年報。

(24)

料之先導,亦是飼料工業發展的先河。此後透過政府的輔導推廣,飼料工廠逐漸 增多,同時期飼料進口稅的減免、飼料進口的開放、雜交玉米的育成推廣以及其 他飼料作物栽培的獎勵,都有顯然的成績。在農產貿易上,為配合畜牧業之發展,

繼民國 56 年開放大豆自由進口以後,民國 60-66 年間又調降飼料及其原料的稅率 達一半以上,為大豆、玉米、小麥等飼料原料作物的進口提供了良好條件,也使 飼料作物市場價格呈現下跌的長期趨勢(表 4-13)。

表 4-13 民國 50-90 年臺灣地區雜糧作物躉售價格

50 年 55 年 60 年 65 年 70 年 75 年 80 年 85 年 90 年 小麥 3.69 4.07 - - - - - - - 玉米 4.18 4.01 3.40 1.92 - - - - - 黃豆 6.17 7.14 6.47 9.70 22.06 20.80 - - - 玉米仁 (進口貨) - - - 6.51 10.01 7.02 5.31 5.61 4.81 黃豆粉 (進口貨) - - - - 15.96 11.08 8.25 9.26 8.59 高粱 (進口貨) - - - - - 5.75 - 3.18 4.61 麥片 - - - 7.48 14.42 11.95 7.03 7.42 7.28 說明:表中數據係各作物各年度一月份的價格。

資料來源:臺灣農產物價統計月報。

以莿桐鄉而言,本區並非企業化豬隻生產的重點區域,在畜牧生產擺脫農家 副業生產後,總經營戶數與頭數便逐年下跌,但養豬農家經營規模則有擴大的趨 勢(表 4-14)。

表 4-14 莿桐鄉民國 55-70 年豬隻生產概況 豬 時間

(民國) 養豬戶數 養豬頭數 每戶平均頭數 55 年 3027 18894 6.24 60 年 2213 13332 6.02 65 年 1664 11096 6.67 70 年 496 6756 13.6 增減比例

(55-70) -83.61 -64.24 +117.95 資料來源:農作物生產統計。

在作物生產上,由於養豬數目日漸減少,加上一般養豬普遍改以含有進口飼

料穀物所調配成的混合飼料來餵養,使甘藷失去飼料作物的用途,收穫面積在此

(25)

期間大幅下滑,重要性與戰後初期難以同日而語。而大豆與玉米雖然是飼料工業 的主要原料,但在國外廉價大豆、玉米充斥市面以致飼料作物價格持續低迷的情 形下,國內雜糧生產逐漸難以推廣,各類雜糧的收穫面積均呈現長期萎縮的趨 勢。而大量進口的廉價大豆榨油後油脂精製成沙拉油代替了花生油,也使得落花 生的生產面積逐年萎縮(表 4-15) 。直至民國 70 年中期以後,在「稻田轉作計畫」

與「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政策的引導下,才又使得長期低迷的雜糧作物生產出 現微幅提升。

表 4-15 民國 50-90 年莿桐鄉飼料作物與落花生收穫面積 單位:公頃 50 年 55 年 60 年 65 年 70 年 75 年 80 年 85 年 90 年 甘藷 1734 1439 1104 679 47 32 23 41 95 大豆 151 73 43 10 - 37 - 15 - 玉蜀黍 77 226 82 59 54 121 117 - 136 落花生 1265 957 401 344 151 475 827 389 224 資料來源:農作物生產統計。

(二)進口農產品的挑戰

民國 50 年代中期以後,臺灣經濟快速成長,國民所得持續提高,消費型態 亦不斷改變。雖然國內農業科技屢有創新,但仍有大量農產品無法在國內充裕生 產,而需從國外進口;有些農產品在技術上可在國內生產,但因成本偏高,不如 從國外進口有利;加上受到動物性食物消費需求提高的刺激,畜牧業與漁業快速 成長,衍生出大量的飼料需求。凡此種種,均使得進口農產品的需求顯得日漸迫 切。

隨著經濟轉型,工業發展在取代農業後,臺灣的農產貿易自民國 63 年起由

順差轉為逆差並持續擴大(表 4-16)。隨著農產貿易的日漸頻繁,臺灣農業生產

結構亦隨之出現許多變動,諸如:農業生產的商品化與企業化、本國與外國農產

品價格水準的平衡與農產品品質的提升等。然而,因為臺灣農場規模狹小,生產

(26)

表 4-16 臺灣歷年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值 單位:千美元 年別 出口值 進口值 貿易差值

55 289550 144866 144684 60 473375 414801 58574 65 1262044 1454115 -192071 70 2353389 3497350 -1143961 75 3022258 3797726 -775468 80 3842154 6356462 -2514308 85 5484881 9986606 -4501725 90 3030210 6850690 -3820480 93 3554308 8862026 -5307718 資料來源:農業統計要覽。

近年來,在經濟日趨國際化的潮流下,國際農產貿易談判持續朝向自由化的 方向發展。民國 91 年,台灣在歷經 12 年的努力與多次雙邊協商後,成為 WTO 第 144 個會員。加入 WTO 雖是時勢所趨,但遵守其相關規定及履行雙邊諮商結 果,削減了國內農業保護及逐漸開放農產品市場,這對臺灣小農經營高產銷成本 的經營方式造成相當大的衝擊,尤以過去政策性保護而管制或限制地區進口之農 產品為然。以表 4-17 為例,表中大部分的進口農產品比起國內農產均具有價格 上的優勢,加入 WTO 並開放市場後,由於此類低價進口農產品的價格刺激,致 使國產該農產品的價格隨之呈現下跌走勢,對農民收益產生不利的影響。

表 4-17 重要農產品進口價格及國內產地價格比較表

90 年 92 年

原管制或限制進

口農產品 進口價格 國內產地價格 進口價格 國內產地價格

稻米(蓬萊稻穀) - 18 12 16

梨(新世紀梨) 60 82 49 58

椰子 6 6 10 4

文旦柚 - 27 - 17

柿子(甜柿) - 128 65 76

龍眼 - 34 24 24

桂圓肉 - - 42 -

荔枝(黑葉) - 32 - 22

柳橙 12 25 14 15

葡萄柚 14 19 15 15

葡萄(巨峰) 36 61 35 56

(27)

表 4-17(續) 重要農產品進口價格及國內產地價格比較表

90 年 92 年

原管制或限制進

口農產品 進口價格 國內產地價格 進口價格 國內產地價格

桃子(甜桃) 28 61 34 55

李子(玉李) 22 57 26 29

蘋果(金冠) 19 29 24 30

大蒜(乾蒜球) - 26 17 47

金針(乾) - 359 27 304

香菇(乾) - 635 281 603

馬鈴薯 9 13 11 10

落花生(帶殼) - 36 17 32

紅豆 14 58 16 45

說明:稻米之國內價格為糙米躉售價格,進口價格為糙米(含部分白米)的到岸價格(即包括成 本、保險費及運費之價格) ,進口椰子為剝殼椰子價格。

資料來源:依據「臺灣農產物價與成本統計月報」及海關進口資料之數據統計。

在歷年農產品的進口量方面,以各年度一月份為例(表 4-18),農產品的進 口總量大體上呈現上升的趨勢,顯示外國農產品進口日漸普及。在進口作物內容 上,可提供做為糧食以及食品加工業及其他工業之原料的穀類、油料籽實類作物 一向是進口農產品的大宗,唯其相對比重有下滑的趨勢;而供作民生消費用途的 蔬菜、水果及其製品的比重則逐年上升,顯示農產品進口結構在經濟結構轉型、

國民生活水準提升的情形下,已出現調整。

表 4-18 臺灣歷年一月份各作物進口量佔農產品進口量比例 單位:%

項目 78 年 80 年 82 年 84 年 86 年 88 年 90 年 92 年 94 年 農產品

進口量

(千公噸)

1555 1854 1570 1678 1973 1709 1468 1713 2000 穀類及其

製品 43.31 38.66 38.79 40.98 37.47 33.49 35.69 38.52 37.79 油料籽實

及粉 9.02 13.05 21.27 12.43 16.77 17.51 14.25 13.80 12.81

蔬菜及其

(28)

表 4-18(續) 臺灣歷年一月份各作物進口量佔農產品進口量比例 單位:%

項目 78 年 80 年 82 年 84 年 86 年 88 年 90 年 92 年 94 年 植物性中

藥材 0.16 0.20 0.22 0.27 0.25 0.28 0.25 0.30 0.25 花卉及其

種苗 0.01 0.01 0.02 0.03 0.03 0.04 0.04 0.04 0.04 砂糖及其

製品 3.67 3.00 1.65 2.22 3.70 4.26 4.31 3.04 4.21 茶葉 0.00 0.02 0.04 0.03 0.03 0.04 0.07 0.07 0.09 菸葉及其

製品 0.48 0.35 0.30 0.37 0.27 0.47 0.25 0.20 0.13 棉花 0.95 1.56 1.09 0.97 1.36 1.63 1.12 1.37 1.80 酒類 0.09 0.30 0.19 0.68 0.57 0.67 0.46 0.81 0.78 紅豆及其

製品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1 咖啡 0.02 0.03 0.03 0.02 0.04 0.05 0.09 0.08 0.10 可可及其

製品 0.05 0.07 0.08 0.07 0.09 0.09 0.09 0.08 0.10 種植用種

子、胞芽 及果實

0.00 0.01 0.02 0.02 0.01 0.05 0.05 0.02 0.05 苗木

(花卉除外) 0.01 0.01 0.01 0.01 0.01 0.00 0.00 0.00 0.01 棕櫚油 0.48 0.69 0.38 0.70 0.62 1.82 1.06 0.98 0.93 農-飼料

用副產品 3.40 1.51 2.32 3.03 2.53 4.96 3.71 3.32 3.78 其他農耕

產品 0.61 1.00 1.09 1.34 1.25 1.05 1.05 1.02 1.06

說明:資料中之農產品包含農耕產品、畜產品、林產品、水產品等四大類,表中各作物均屬農耕 產品一項。

資料來源:根據財政部關稅總局之數據計算。

在國產作物生產上,作物生產結構的亦出現與進口品同樣的變遷趨勢-亦即

穀類作物比重縮減,民生消費型作物比重增加。以莿桐鄉而言,鄉內各年度作物

生產量如表 4-19 所示。

(29)

表 4-19 莿桐鄉民國 70-90 年各農作物生產量 單位:公斤 70 年 75 年 80 年 85 年 90 年 米 36898235 34810553 26292633 19291000 17812000 甘藷 928000 522000 414000 924000 2329000 玉蜀黍 180497 821000 872300 - 1100000

蜀黍(高粱) - 8400 - - -

馬鈴薯 - - 552000 - -

其他普通作物 - - - - 769000 生食用甘蔗 4725000 2475000 6570000 9779000 7815000

大豆 - 70100 - 45000 - 花豆 59200 80000 9000 - - 甘蔗 2772900 8440000 1527000 - - 落花生 358500 796700 2336800 879000 569000

芝麻(胡麻) - - 9600 - -

菸草 - 5776 3263 3000 3000

三角藺 - 31500 - - -

其他特用作物 - 37200 250000 56000 34000 香蕉 1035000 - 96000 247000 424000 柑橘類 9000 33500 91300 321000 380000

葡萄 20000 280000 326136 404000 - 其他果實 1613700 1028500 3117858 - 3982000

蔬菜 15698000 43322500 38554600 9838000 41629000 資料來源:農作物生產統計。

以穀類及油料籽實類作物生產而言,在國外廉價進口品充斥下,國產品競爭

力不足,各作物生產量均曾呈現萎縮的趨勢,唯民國 70 年代中期以後,政府推

動稻田轉作與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鼓勵農家種植雜糧作物,方使得部分雜糧作

物的產量出現回升,但稻米的生產量則持續呈現縮減的走勢,20 年間產量縮減

了一半之多。在民生消費型作物生產上,由於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蔬菜與水

果製品的需求日益成長,再加上這類產品的易腐性較高,國內產品因此較有競爭

力,使得鄉內蔬菜、水果的生產量逐年攀升,如:香蕉、柑橘、葡萄、其他果品

與蔬菜的收穫量都有明顯成長。

(30)

以後為工業所取代與超越。這種變化使農民對土地的認同感趨於式微,土地與農 業的「神聖性」逐漸消失,農民視農業為一種謀生的手段,農耕心態在現代化的 衝擊下完成轉化,農業經營意識中的功利主義色彩日益濃烈,充滿了營利取向。

民國 70 年代以後,面對日益開放的國際市場,市場經濟的殘酷考驗與白熱化的 國際競爭更加促使農民必須精打細算,依據比較利益原則進行生產。是故,無條 件的貢獻勞力以求單位面積產量增加之生產方式已不再為農民所接受,在工商業 社會來臨之時,作物生產的成本效益與市場價格,成為影響農民農業經營的主要 原因。

在農場經營上,農場收入來自於作物的主產物及副產物價值之和,農場費用

(即生產成本)則包括種苗費、肥料費、人工費、畜工費、機工費、農藥費、材 料費

52

、水利費

53

(含常年水利費與購水費) 、農舍費

54

、農具費

55

、稅捐

56

、地租與 資本利息等,將農場收入扣除上述費用之後才是農家真正的淨利。而此淨利值占 農家總收入的百分比即淨利率,其高低可作為衡量農業經營效益的指標,值愈 高,表示該項農業經營愈有利可圖。表 4-20 中,筆者以 10 年為間距,計算了台 灣自民國 65 年以來各時期主要農作物淨利率的排名。

根據前章的研究結果可知:稻米與蔬菜類是莿桐鄉目前最重要的兩大作物。

但此二作物在表 4-20 之淨利率的排名上,卻呈現截然不同的變遷趨勢。其中,

稻米(不管是一期蓬萊、二期蓬萊、一期在來或二期在來等)之淨利排名呈現下 滑的趨勢,顯示種植稻米類作物的收益逐漸不及其他作物;而蔬菜類(特別是甘 藍、花椰菜、包心白菜等葉菜類作物)之淨利率則呈現上升的趨勢,顯示種植蔬 菜的利潤已日漸高於他種作物。就經濟觀點而言,在農業進入商品化階段之後,

利潤的高低應該是左右農民作物經營的主因,是故收益較高的蔬菜類作物得以逐 漸取代甘藷、花生、甘蔗、芝麻等作物的種植空間,成為本區的優勢作物。然而,

淨利率不如其他作物的稻米,在除去交換肥料、繳交田賦或保證價格收購的優勢 後,卻仍能佔得多數的經營空間,顯與其他因素有關。

52

材料費包括選種用材料及防風、防冷、病蟲害防治用之材料等。

53

水利會費自 78 年起政府逐步提高補貼比率,至 81 年起政府全額補助,但部分縣市仍須繳納水 利小組費。

54

農舍費包括與農業生產有關之農家住宅、農具舍、肥料舍、役牛舍、倉庫等及其基地,以及曬 場等之折舊費或租金及修理等費用。

55

農具費包括與耕種有關之大、小農具的折舊、修理費用。

56

稅捐項目包含田賦、農會會費及房屋稅,自民國 66-76 年每年第二期停徵,77 年起全面廢除。

農會會費、房屋稅則自 75 年第一期起刪除。

(31)

表 4-20 民國 65-94 年主要作物淨利率排名

65 年 75 年 85 年 94 年

一期蓬萊 春植花生 裡作豌豆 裡作甘藷 胡蘿蔔 一期在來 二期蓬萊 馬鈴薯 秋植玉米 二期在來 高粱 裡作蘿蔔 西瓜

(無子西瓜)

裡作甘藍 秋植花生 春植大豆 樹薯

茶菁(手採)

裡作玉米 花椰菜 茶菁(剪採)

裡作包心白菜 裡作大豆 茶菁(阿薩姆)

晚生椰子

青心烏龍茶青(機剪)

早生椰子

青心烏龍茶青(手採)

洋香瓜(隧道)

鳳梨(台農四號)

一期作甘藷 裡作小麥 椪柑 番荔枝 二期作甘藷 大甲藺 裡作甘藷 裡作大豆 一期作大豆 裡作玉米 裡作紅豆 洋香瓜(露地)

蓮霧

二期作玉米(16 號)

鳳梨(一般品種)

裡作蒜頭 一期作落花生 菸草

一期作高粱 二期瓜子瓜 香菇(太空包)

(每萬包)

胡麻 春夏蕉

香菇(每公噸段木)

柳橙 三角藺

釀酒葡萄(金香種)

無子西瓜 高接梨 橫山梨

二期作玉米(351 號)

裡作胡蘿蔔 澤蘭

二期作落花生 裡作蕃茄(加工用)

一期長秈 二期長秈

阿薩母茶青(手採)

一期毛豆 棉花

二期作高粱(宿根)

一期蓬萊 桶柑 洋菇

阿薩母茶青(鋏剪)

二期作大豆 二期在來 秋冬蕉(宿根)

鮮食葡萄(巨峰 種)

蓮子(宿根)

楊桃

麻竹筍(鮮筍用)

綠豆 荔枝

麻竹筍(加工用)

黃柑種茶菁 綠蘆筍 白蘆筍 裡作洋蔥

檳榔 甕菜 一期小白菜 鳳梨(開英種)

裡作紅豆 棗 裡作蘿蔔 裡作花胡瓜 蘋果 一期甘藷 草莓 綠竹筍 二期花椰菜 鳳梨(台農 4 號)

金針 生食甘蔗 一期紅豆 裡作馬鈴薯 裡作甘藷 二期苦瓜 茄子 鶯歌桃 二期結球白菜 溫帶梨 一期在來 荔枝 柳橙 晚倫西亞橙 葡萄柚 一期洋香瓜 手採茶青 二期甘藍 二期洋香瓜 一期甜椒 桶柑 二期在來 芥蘭 太空包香菇 青蔥(北蔥)

芋 稜角絲瓜 椪柑 蓮霧 檸檬 絲瓜 巨峰葡萄 生薑 二期小西瓜 無子西瓜 高接梨 裡作豌豆 茭白筍

百香果 仙草 一期蓬萊 一期西瓜 一期越瓜 白柚 黑后葡萄 聖女小蕃茄 裡作胡蘿蔔 金香葡萄 愛文芒果 二期落花生 韭菜花 機採茶菁 一期毛豆 二期玉米 一期高粱 一期大豆 二期甜玉米 海梨柑 一期落花生 二期蓬萊 裡作毛豆 番石榴 裡作甘藍 一期玉米 裡作花椰菜 加工蕃茄 可可椰子 梅

本地種芒果 裡作結球白菜 胡瓜

麻竹筍 綠蘆筍 裡作蒜頭

裡作甘藷 棗 文旦柚

鳳梨(台農 17 號)

裡作甘藍 裡作花椰菜 巨峰葡萄 桶柑 檸檬 椪柑

裡作結球白菜 香蕉

黑葉荔枝 一期大西瓜 青梅(手採)

寄接梨 愛文芒果 手採茶菁 裡作胡蘿蔔 山藥(大汕種)

枇杷 甜柿 二期甜玉米 金針 二期落花生 蓮霧 裡作馬鈴薯 一期在來 番荔枝 一期蓬萊 柳橙 一期落花生 機採茶菁 洋蔥 二期蓬萊 番石榴 龍眼 楊桃 裡作蒜頭 二期在來 青梅(竿採)

麻竹筍(加工)

可可椰子

(32)

在表 4-21 中,筆者以民國 94 年為例,分析了一期蓬萊、二期蓬萊、一期在 來、二期在來、裡作甘藍、裡作結球白菜、裡作蒜頭、裡作花椰菜等目前本區廣 泛種植之作物的每公頃生產費用與人工時數。根據表 4-21 的統計結果可知,雖 然一期蓬萊、二期蓬萊、一期在來、二期在來等稻米類作物的淨利率遠不及甘藍、

結球白菜、花椰菜等蔬菜類作物,但在生產費用的結構上,稻米類作物最大的支 出部分在於機工費,每公頃所需人工時數也遠低於蔬菜類作物,顯示雖然種植稻 米的收益較低,但由於機械化農具的幫助使得種植稻米遠較其他作物省工許多,

對某些缺乏勞動力的農家來說,不啻是最好的選擇;反觀蔬菜類作物,其生產支 出以人工費居首,每公頃所需人工時數也高出稻米類甚多,顯示種植蔬菜雖然報 酬較高但相對相當費工。由此可知,在生產成本的考量下,省工與否與利潤高低,

成為農民在農業經營上的兩方抉擇。

數據

表 4-1(續)    第一、二期四年經濟建設計畫期間農業部分目標與實績比較表  實績達成目標百分數(%)  項目  民國 42 年 民國 43 年 民國 44 年 民國 45 年 民國 46 年 民國 47 年  民國 48 年 堤防修建(公尺)  107  88  133  129  173  365  93  堤防新建(公尺)  64  118  137  112  135  106  91  丁壩新建(處)  107  92  126  213  134  82  118  增加灌溉面積(公頃) 1
表 4-5  莿桐鄉民國 50-60 年耕地與農業人口概況  50 年  55 年  60 年  耕地面積(公頃)  3577.35  3577.35  3554.05  作物耕種累計面積(公頃) 9091.10  8715.07  7269.51  複作指數  254  244  205  農業人口百分比%  89.9  89.8  79.4  資料來源:民國 50-60 年農作物生產統計。            在作物內容上,由於「肥料換谷」與「田賦徵實」等措施要求農民必須以稻 穀實物來換取肥料或繳納地
表 4-9    民國 60-70 年間莿桐鄉主要作物收穫面積變化              面積單位:公頃  60 年  65 年  70 年       時間  作物  收穫面積  百分比  收穫面積 百分比  收穫面積  百分比  稻米  4815.56  66.31  6315.6  73.19  7513.2  83.55  甘藷  1104  15.20  679  7.87  47  0.52  落花生  402  5.54  344  3.99  151  1.68  蔬菜類  401  5
表 4-16    臺灣歷年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值              單位:千美元  年別  出口值  進口值  貿易差值  55  289550  144866  144684  60  473375  414801  58574  65  1262044  1454115  -192071  70  2353389  3497350  -1143961  75  3022258  3797726  -775468  80  3842154  6356462  -2514308  85  548488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國「國民教育」之實施早期為小學六年,57 學年度以後延伸為九年,民國 86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 民國一○二年度.. 機關團體及其作業組織結算申報

控方 控方 控方 華工 華工 華工 華工 印第 印第 印第 印第 安人 安人 安人 安人 貧苦 貧苦 貧苦 貧苦 農民 農民 農民 農民. 聯邦 聯邦 聯邦

交通津貼:農務人員前往工作地點,距離五公里以上未達

於民國 99 年 12 月 28 日訂定「能源政策」 ,因應 ISO 50001 能源管 理系統外部查核委員意見,於民國 101 年 1 月 10 日 100 學年度第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中國傳統農曆劃分的,展現

佛光山為全面展開自強年活動,祈禱國泰民安及提倡春節正當娛樂,自民國六十九年(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章 總綱 第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