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生態環境資源之維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第五章 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生態環境資源之維護 "

Copied!
19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雪霸國家公園成立於1992 7 1日,為台灣地區繼墾丁、玉山、陽 明山、太魯閣之後而設立的第五座國家公園,面積廣達 76,850 ha。雪霸國

家公園位於臺灣之中北部,居雪山山脈中心,地跨苗栗縣、新竹縣及台中 縣山區,區域範圍內景觀極為原始自然,以峻秀的雪山山脈為景觀主軸,

包含雪山(3,886 m)、大霸尖山(3,492 m)以及其間連綿稜脈「聖稜線」,

構成雪霸國家公園獨特之地形景觀,區內高山林立,超過3,000 m以上的高

山達51 座之多,屬於山岳型之國家公園,並擁有多樣性之動、植物自然資 源(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b[107])。雪霸園區內因無公路貫通,僅有 登山步道連接各區,整個生態體系保存得相當完整;因此,雪霸國家公園 管理處秉持原野地型態國家公園的保育目標,推動自然生態系統調查與基 因庫建立,強調指標種之調查研究與復育計畫,例如台灣櫻花鉤吻鮭

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

台灣地區國家公園依資源性質與環境特色,分有海洋型(墾丁)、遊憩 型(陽明山)、高山型(玉山、太魯閣、雪霸)及文化型(金門)等國家公 園類型,雪霸國家公園是較晚成立的高山型國家公園。其實早在 1937 年日

治時期,本園區與太魯閣地區即劃設為「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公園總 面積達27萬公頃之多,並列為第一優先闢設之區域;然因適值中日戰爭爆 發,一切僅止於調查研究,尚未展開實質規劃。直至1979年行政院核定之

「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始將本地區列為國家公園預定地之一,並自

1987 1991 1 17 2216

(2)

告之,復於1991 1030 日由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決議將其正名 為「雪霸國家公園」;行政院 1992227日第 2268次院會通過「雪霸

國家公園計畫書、圖」,由內政部公告自 199271日起生效,並成立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以為經營管理(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a[106])。

雪霸國家公園依計畫書在園區內設有三個遊憩區,分別為武陵遊憩區

(面積46 ha)、觀霧遊憩區(面積 29 ha)及雪見遊憩區(面積9 ha),其

中以武陵遊憩區面積最大,此區域位居雪霸國家公園東邊入口,係園區重 要的旅遊點;同時,這裏也是台灣櫻花鉤吻鮭的重要棲息地(雪霸國家公 園管理處,1992[102])。武陵遊憩區位於一般統稱的武陵地區內,武陵地 區尚包括武陵農場、武陵森林遊樂區及櫻花鉤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目前 由四個政府機關(台中縣政府、行政院輔導會武陵農場、農委會林務局東 勢林區管理處、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共同經營管理;因此,各機關如何 求取生態保育與遊憩發展間之平衡點,乃為此區域永續經營之重要課題。

對於武陵地區之遊憩功能與保育定位,依雪霸國家公園計畫書之計畫 目標中明示,其育樂目標為:「在不違反保育目標下,提供適當國民遊憩活 動與機會,以陶冶國民身心健康」(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1992[102])。因 此,武陵地區之經營管理旨在於提供良好的遊憩環境與高品質活動模式,

以滿足國民遊憩需求;並結合適當環境教育,以達寓教於樂,同時亦需兼 顧生態保育與環境教育目的。現今,從雪霸國家公園成立十餘年來的經營 管理實務觀之,當前武陵地區面臨最大的困境,乃在於武陵農場的農業產 業對於環境所造成之負面衝擊,此除與台灣櫻花鉤吻鮭的保育工作背道而 馳外,同時亦直接影響到遊憩活動的發展。因此,雪霸國家公園當務之急,

在於積極協助武陵農場的農業轉型計畫,期將農業產業轉型為觀光產業。

(3)

當農業活動停止後其釋出的土地,除可恢復生態造林並進行棲地改善外,

亦可作為發展遊憩教育之用;另外,雪霸國家公園依據國家公園事業發展 與管理原則,協助武陵農場之觀光遊憩事業,如興建觀光旅館、設置露營 區等,增設國民遊憩之設施。同時,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並依「武陵遊憩 區細部計劃」建設公共服務設施,並導入生態旅遊模式,以提升遊憩品質 及因應轉型後日益增加之遊憩壓力(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1997[105])。

此外,本區域的保育任務係依據國家公園計畫書計畫目標之保育目標:「保 護區內自然生態體系與景觀資源及人文史蹟,並予適當經營管理,使其永 續利用」(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1992[102]);同時,更進一步致力於「台 灣櫻花鉤吻鮭保育計畫」之執行,期將轉型變遷後之武陵地區,逐步發展 成為遊憩活動與生態保育並重之國家公園理想遊憩區的典範(雪霸國家公 園管理處,1995[104])。

綜合前述,本研究將探討武陵地區的生態保育策略與生態旅遊兩部 分。在生態保育方面,包含探討武陵環境變遷之特性、生態基礎調查、棲 地現況改善、台灣櫻花鉤吻鮭復育、武陵地區機關協調機制及住民共同參 與機制;在生態旅遊方面,包含探討武陵地區整體意象規劃、遊客中心生 態展示之建置、解說設施與環境教育及遊客滿意度調查等。最後,研擬提 出武陵地區永續經營之策略,以期使美好之環境與珍貴之資產能留傳後 世,讓子子孫孫永續使用。

1.2 研究目的與內容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與內容為:

(4)

二、探討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目前之經營現況,研提未來永續經營 之目標。

三、探討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生態保育之現況,包括生態基礎之調 查、生物多樣性,特有種之調查分析、台灣櫻花鉤吻鮭之復育與 棲地復舊之監測與分析、武陵地區生態環境之長期監測、地區機 關協調機制、住民共同參與機制等。

四、探討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生態旅遊推動之現況,包括武陵地區 整體意象之規劃、遊客中心生態展示之建置、解說設施與環境教 育與遊客滿意度之調查等。

五、分析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之經營方針,如生態環境保育與保護 策略、生態工法之應用、住民共同參與機制、遊憩服務品質與承 載量之調查等。

六、研擬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永續經營之策略,包括武陵地區環境 資源生態維護與轉型之計畫、台灣櫻花鉤吻鮭之復育與棲地之復 舊、生態環境長期監測與規劃、生態環境解說教育、住民共同參 與機制等。

1.3 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係以雪霸國家公園東側之武陵地區為主,包含武陵 遊憩區、七家灣溪、高山溪、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保護區等,涵蓋整條七 家灣溪集水區之河谷地,北起煙聲瀑布,東迄羅葉尾山,南側以中橫公路 宜蘭支線以及馬武霸山支脈為分野,西達雪山山脈支系等地區。研究範圍 如圖1-1 所示。

(5)

圖1-1研究範圍圖

1.4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瞭解雪霸國家公園永續發展之目標,及武陵地區永續經營管 理策略,乃以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分析武陵地區生態經營及資源 維護,包含雪霸國家公園之保育與保護、武陵地區之重要性及特色、武陵 地區環境變遷之特性分析及生物多樣性與特有種之調查,及台灣櫻花鉤吻 鮭復育及棲地復舊之監測、長期生態監測之分析等內容。

研究資料的蒐集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直接的,如觀察法(Observation)、

訪問法(Interview)、問卷(Questionnaire)等;而間接的途徑則是從現成 的資料著手,從現有的相關文件(Document)及檔案(Archives)中蒐集所

需資料。本研究不在於理論模型之建立與驗證,而在於實務操作之分析闡

(6)

屬於定性研究法(Unobtrusive research)。本文首先綜合整理、分析、歸納 相關資料,得到初步結果後,再輔以專家座談討論,並獲得最後之專家意 見與態度,以確認結果。

本研究資料主要取自於雪霸國家公園各年度研究報告文件,藉此來分 析武陵地區環境生態,並利用該法對雪霸國家公園環境資源現況及特性等 內容作分析,除藉此瞭解雪霸國家公園的保育及保護之議題、永續經營目 標之焦點及住民共同參與機制分佈情形外,並就其分析結果檢視所有保育 問題的解決情況,以達生態保育及育樂功能,並提出對台灣櫻花鉤吻鮭環 境生態永續經營策略未盡良善之處的建議性意見。

1.5 研究流程

步驟一:相關文獻回顧

與國家公園相關之文獻資料收集與探討。

與國家公園相關之永續發展理念環境永續經營管理理念及策略 之文獻資料收集。

與國家公園相關之經營管理及生態經營研究之相關資料,並包含 雪霸國家公園之相關計畫及保育研究資料。

其他可供經營管理分析與衡量之研究成果或研究方法,包含內容 分析法等。

步驟二:確立國家公園永續經營模式

應用相關文獻、保育研究資料所得知之環境資源現況及其優劣 勢。

(7)

應用專家座談方式導出永續經營方向項目及其優劣點。

其他國家公園相關之永續理論與成果,研提國家公園永續經營模 式之選擇。

步驟三:建立雪霸國家公園永續經營之目標

建構雪霸國家公園永續經營理念及發展趨勢,研提雪霸國家公園 永續經營管理之目標。

依據永續理念研提雪霸國家公園永續經營之模式選擇,及其他相 關建議事項。

步驟四:永續經營之方針研究:實證研究:以武陵地區為例

建構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之永續經營管理目標,收集與武陵地 區相關之計畫措施與研究成果。

建構應用於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之指標物種與環境變遷相關 性。

進行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環境生態監測之實證操作,研提武陵 地區指標物種台灣櫻花鉤鮭之棲地復舊監測。

步驟五:雪霸國家公園永續經營之策略與建議事項

前項實證研究結果之陳述與討論。

(8)

具體建議事項。

對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生態保育遊憩產業永續經營管理之相 關建議事項。

與雪霸國家公園發展永續經營相關之後續研究方向。

(9)

相關經營分析與衡量研究方法 雪霸國家公園之相關計畫及 保育研究資料 國家公園經營管理與

生態資源研究 永續發展理念及

環境永續經營理念與策略

2.確立國家公園永續經營模式 1.相關文獻回顧

3.建立雪霸國家公園永續經營 之目標

永續經營指標及可參考之衡量準則

4.實證永續經營之方針研究

永續經營之調查研究成果與探討

永續經營策略之研擬

5.雪霸國家公園永續經營之 策略與建議事項

環境資源現況分析 專家座談與文獻應用 相關永續經營模式之選擇

驗證

(10)

第二章 國家公園相關文獻之回溯

國家公園事業之推展,最早可溯自1858年期間,因人文主義的抬頭與 尊重自然意識之萌芽,由美國一群呼籲保護大地之美的先驅,強力主張森 林與山川都是公有、民主的,必須對私人的侵占行為加以制止管理,以維 繫自然環境的原始性之動力下,聯合促成州政府極力保存優勝美地山谷

(Yosemite)的瑰麗奇景與紅杉原始林,並在 1864年簽署發展為攸關國家

公園歷史之最著名的優勝美地文告(Yosemite Act),而將優勝美地區域劃 為第一個州立公園,以提倡保護優美的自然景觀,提供後代子孫永久使用 的福址。美國黃石勝景沿承優勝美地文告的背景,在1872 3 1日由美

國格蘭特總統因應國會之請而簽署「黃石國家公園法案」,劃設面積達 80

萬公頃之公園範圍,成為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1890年優勝美地州立公園也成為國家公園。直至1906 年美

國國會通過「古蹟保存法」並授權總統公告具有歷史與科學研究價值之地 區為國家保存地(National Monument),自此之後,世界各國為保存特有生 態、地形、人文景觀而成立國家公園,蔚成風起雲湧的保育時趨。台灣雖 然起步較晚,也在此一世界思潮的影響下,於 1972年研定國家公園法,並

於1984 年成立第一座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促使台灣環境保育工作向 前邁進一大步,至今共設立6座國家公園,約占台灣面積8.4%(黃文卿,

2002[69])。

2.1 國家公園之定義與功能

一、國家公園之定義

依據1969 1974年間,國際自然資原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11)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簡稱 IUCN )所出版的世界各國國家公園 及同等保護名冊中,國際認定之國家公園選定標準內容為(IUCN,

1990[144]):

(一) 小於 1,000 ha 面積之範圍內,具有優美景觀的特殊生態或特殊 地形,有國家代表性且未經人類開採,聚居或開發建設之地區。

(二) 由國家最高權宜機構採取步驟,限制開發工業區、商業區及聚 居地區,並禁止伐採、採礦、設電廠、農耕、放牧、狩獵等行 為,同時有效執行對於生態、自然景觀之維護地區。

(三) 維護目前的自然狀態,僅允許遊客在特別情況下進入一定範 圍,作為現代及未來世代科學、教育、遊憩、資產之地區。

世界保護區委員會(WCPA, World Commission for Protected Areas)為

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轄下六個委員會之一,是推動設置國家公 園與保護區的重要推手。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世界保護區委員會

(IUCN/WCPA)在1998年擬定的全球六頪保護區系統中,將國家公園

(National Park)歸類為第二類等級,將其定義規模為:「保護面積相對較

大且具有國家級或國際級意義的自然景緻地區,供保護、研究、教育和育 樂之用」。此一等級乃較第一等級之「嚴格自然保留區及原野地區」具有遊 憩活動規劃與積極環境育之管理理念(黃文卿,2002[69];IUCN,

1990[144])。

台灣地區國家公園之發展,應溯自1970年代,部分熱心的專家學者有 感於資源保育的重要及國外國家公園之發展,因而促成國家公園法的起

(12)

尚未普及並受到重視,而未能積極展開劃設工作。直至1979 年行政院通過

核頒「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指定玉山、墾丁、雪山、大霸尖山、太魯 閣、蘇花公路、東部海岸等地區為國家公園預定區域,隔年(1980)時任

行政院長蔣前總統經國先生指示:「從事建設應顧及天然資源與生態之保 護,從恒春南灣到墾丁鵝鑾鼻區域可依國家公園法規劃為國家公園,以維 護該區域內優良之自然景觀」,方初步展開各項工作。國家公園設立之目的 乃為保護自然資源,內政部自1980 年代起,開始積極辦理國家公園規劃工 作,並將國家公園定義為:「具國家代表性之自然公園,係世人經近百年對 自然資源之稀少性與不可恢復性深切體驗而發起應予保育之地區。」(內政 部營建署,2000[4])。且在我國的「國家公園法」第一條開宗明義:「為保 護國家特有之自然風景、野生物及史蹟,並供國民之育樂及研究」,依其定 義與目標而言,國家公園所關注之經營管理課題,主要是在如何發揮保育、

育樂及研究之功能。198132日內政部營建署正式成立,下設國家公 園組,接辦斯時由內政部民政司主管的國家公園業務,在組織、人員、經 費充裕及國內環保意識逐次抬頭下,陸續成立墾丁(1984 年)、玉山(1985

年)、陽明山(1985年)、太魯閣(1986 年)、雪霸(1992 年)及金門(1995

年)等六座國家公園。依據 1972年公布之國家公園法第六條規定,國家公 園之選定標準如下(內政部營建署,2000[4]):

(一) 有特殊自然景觀、地形、地物、化石及未經人工培育自然演進 生長之野生或孓遺動植物,足以代表國家自然遺產者。

(二) 具有重要之史前遺蹟、史後古蹟及其環境,富有教育意義,足 以培育國民情操,需由國家長期保存者。

(三) 具有天賦育樂資源,風景特異,交通便利,足以陶冶國民情性,

(13)

供遊憩觀賞者。

我國國家公園使用管理採分區方式,分為五個區域,並於國家公園法 第八、十二條明定條文,定義為:「一、一般管制區:係指國家公園區域內 不屬於其他任何分區之土地與水面,包括既有小村落,並准許原土地利用 型態之地區;二、遊憩區:係指適合各種野外育樂活動,並准許興建適當 育樂設施及有限度資源利用行為之地區;三、史蹟保存區:係指為保存重 要史前遺跡、史後文化遺址,及有價值之歷代古蹟而劃定之地區;四、特 別景觀區:係指無法以人力再造之特殊天然景緻,而嚴格限制開發行為之 地區;五、生態保護區:係指為供研究生態而應嚴格保護之天然生物社會 及其生育環境之地區。」(內政部營建署,2000[4])

國家公園主管機關為內政部營建署,其於1996年擬成「營建政策白皮

書」,明確提及國家公園之有效規劃與管理,並提示相關重要政策,包括:

「健全國家公園完整系統、健全管理組織體系、加強資源研究與解說教育 功能、促進園區內外合作管理與溝通、加強國際聯繫與保育宣導」等管理 要義(內政部營建署,1996[3]),在在說明國家公園計畫、管理與保育之 重要性,也是本研究將探討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永續經營管理之重要依 據之一。

二、國家公園之功能

國家公園的資源為全體國民及未來世代子孫所共有,必須靠大家共同 維護珍惜。在國家公園法中第一條即規定國家公園之計畫目標,為保護國 家特有之自然風景和野生物及史蹟,以提供國民育樂及研究為主要宗旨。

(14)

(一)提供保育性環境:

國家公園內地區具有成熟的生態體系,品種繁複,穩定性高有效的經 營國家公園,保護資源,對於人的生活環境品質及國土保安均極具意義。

(二)保存遺傳物質:

若任由伐木、狩獵、濫墾等不當行為持續,將使生物大量滅絕並間接 的消滅了賴以為生的動植物,使生態體系趨於瓦解。因此國家公園具有保 存自然資源,及孕育豐富的生物基因庫之功能,不容忽視。

(三)提供國民休憩及繁榮地方經濟:

雄偉獨特的景觀及變幻無窮的大自然可陶冶人性啟發靈感,在今日大 都會經濟快速發展及工商繁忙之餘,都市居民對戶外遊憩的需求更為迫 切。國家公園的品質條件,實有益於國民戶外遊憩;同時因國家公園本質 上並非大規模開發區內土地,較少提供膳、宿等各項旅遊服務,將可給予 區外或周邊市鎮服務事業發展之機會,進而繁榮地方經濟。

(四)促進學術研究及環境教育:

國家公園其間之地形、地質、氣候、土壤、河域溪谷、山岳景觀,以 及生活期間的動植物,均未經人為干擾或改變,不僅是促進科學研究的最 佳實驗室,也是大自然的教室。由此可知,設置國家公園不僅是要保存我 們現有的自然生態體系,也代表人類對環境利用的明智抉擇。止於國土的 保安、氣候的調節及森林之維護,都有著不可估計之價值,尤其在台灣地 形、地質、氣候的特殊環境下,國家公園之設置對台灣之意義與功能較其 他國家之公園更為迫切及需要。

(15)

2.2 國家公園未來之展望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理事長張隆盛先生於「台灣國家公園史 1900-

2000」一文提序說明(內政部營建署,2000[4]):21 世紀的國家公園,應 隨著新階段來臨作大幅調整,說明國家公園應朝下列四點進行調整:

一、朝系統化發展,並於保育的共同目標下攜手努力,而非牽制或是變 成一群鬆散的保育孤島,進一步應與國際保育機構及團體建立夥 伴關係,以共享經營管理經驗。

二、國家公園定位為要更清楚,釐清他是一個提供知性之旅的場所,是 一個以保育為主之地區。

三、國家公園應朝向永續利用之方向發展以造福世代子孫,不能過於短 視,亦不能屈從於短期利益而犧牲長遠的、整體的目標。

四、國家公園在全球化的壓力下,應有一套更積極之作法,期望主管國 家公園經營管理之人員,依據各個國家公園之特性,有不同的思 考面向與規劃方向。

同時,內政部營建署於 2002 年營建綠皮書亦具體提出(內政部營建署,

2004[5]),國家公園未來展望為:1.加強國家公園生態復育計畫,並進行 長期生態監測研究,提升國家公園之保育功能;2.推動國家公園生態旅遊及 國際生態旅遊年活動,以發揮國家公園教育及遊憩之功能;3.辦理與國家公 園有約系列活動,印製各項解說出版品進行環境教育;4.辦理義務解說員甄 選輔導原住民發展文化;5.劃設馬告國家公園建構生態保育廊道;6.辦理園 區內環境美化整建工程,提供國際化品質之高水準遊憩休閒環境;7.發揮國

(16)

國家公園如同一座自然博物館,隨時展現大自然之奧秘,動植物生態 的演化或其他壯闊的環境景觀,做為提供國人從事自然科學研究與戶外環 境教育的機會。因此,國家公園之經營管理計畫,應選定區內核心資源地 區,列為主要保護區,使其完整且大面積之自然環境能維持其原來之生態 系,並能永遠代表國家公園之主要特色。此外,為能了解這些自然資源之 現況與未來變化之趨勢,應規劃長期的保育監測系統,並進行園區內的資 源登錄與研究整合,以供國家公園今後規劃及經營管理之依據。因此,國 家公園未來經營管理方向應就上述所提之四項重點及營建綠皮書所示進行 調整,經營管理主要工作應加強生態保育、研究、解說教育之宣導,以及 順利完成國家公園必要之建設,最重要的則是應更積極地投入環境永續經 營與管理之工作,達到國家公園永續發展之目標。

(17)

第三章 雪霸國家公園環境資源之現況分析

3.1 雪霸國家公園之設立緣起

地處北半球的台灣,雖然是個面積不大的島嶼,但由於北迴歸線恰巧 通過島中央,加上板塊運動及冰河時期的影響,導致島上高山林立、地形 複雜,因而塑造出熱帶、亞熱帶、溫帶以及亞寒帶之各種生態環境,無數 的動植物生存其間,使得小小的台灣擁有極為豐富的生物資源。

雪霸國家公園位於台灣本島之中北部,居雪山山脈中心,區內高山林 立,風景壯麗,且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本區與太魯閣地區早於 1937 年(日 據時代)即被劃設為「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公園總面積達 27 萬公頃,

並列為第一優先闢設之地區。因適值中日戰爭爆發,一切僅上於調查研究,

尚未展開實質規劃。台灣光復後,百廢待舉,在經濟發展的初期,對於生 態保育之觀念尚未形成,數十年來的經濟發展與高度工業化,卻不知不覺 地讓自然環境付出了代價。因應世界潮流及民間環保意識的覺醒,及政府 部門對環境保護與資源保育工作之重視,國家公園法因而推動成立,直至 1979 年行政院核定之「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始將本地區列為國家公園 預定地之一(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a[106])。

隨著墾丁、玉山、陽明山及太魯閣等國家公園之陸續設立與建設管理,

以及雪山、大霸尖山地區登山及旅遊人數之持續增加,為積極維護自然資 源,並提昇國民旅遊服務品質,內政部乃自 1987 年起,進行本地區之規劃 工作。「雪山、大霸尖山國家公園計畫範圍」經報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 會議通過,並奉行政院 1991 年 1 月 17 日第 2216 次院會核定,1991 年 3

(18)

正名為「雪霸國家公園」。行政院1992 2 27日第2268次院會通過「雪

霸國家公園計畫書、圖」,由內政部公告自 199271日起生效並成立

管理處(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a[106])。國家公園主管機關為內政部 營建署,依據國家公園法,國家公園應積極推動資源保育、研究、育樂及 永續經營之業務。

3.2 雪霸國家公園之特性分析

一、地形地質景觀

雪霸國家公園位於雪山山脈,係屬於中央山脈系列的一部份,呈東北

-西南走向分布。東北端由三貂角開始,西南端延伸到濁水溪北岸,長約

180Km,寬約28Km,地勢由此向南、北漸漸減低。由於受到淡水河、大安

溪及大甲溪等河流侵蝕,將雪山山脈切割成為北部的阿玉山階段的山地、

中部的雪山地壘以及南部的埔里陷落區,而雪霸國家公園即位於雪山山脈 最主要的雪山地壘段。

雪霸國家公園屬於山岳型國家公園,境內 3,000 m以上的高峰有51 座,

均彙結於雪山地壘,以雪山為中心,向四週幅射多支稜脈,但見遠近的山 稜蜿蜒伸展,層次分明,地勢崇峻,其中以雪山與大霸尖山最具代表性。

雪山主峰位於雪山山脈的中部,高 3,886 m,為山脈之最高點,是台灣 的第二高峰,與玉山、南湖大山、秀姑巒山、北大武山併稱「台灣五岳」;

台灣府誌因其「積雪瑩澈光明晴霽望之,輝白如玉」而名為雪山。大霸尖

山3,492 m,有「世紀奇峰」之譽,山容壯麗,與中央尖山、達芬尖山合稱

為「台灣三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b[107])。

(19)

二、水文與氣象

雪霸國家公園內擁有許多河川溪流,東北方為頭前溪的集水區,東側 為淡水河之源頭,南部為大甲溪源頭,西北隅則為大安溪流域,因此,雪 霸國家公園區內擁有的自然集水區就提供了台灣東北部、北部及中部地區 之用水需求。

由於雪霸國家公園園區幅員廣大,氣候上涵蓋暖溫帶、冷溫帶、及亞 寒帶,氣候型態主要受山區地形稜脈分布與溪谷水氣之影響。以氣候分區 可分為二氣候型:1.西北山區:雪山以北地區,包括大安溪流域及大漢溪流 上游,主要受西南季風及颱風豪雨之影響,年雨量約在 2,500 mm 以下;2.

中部西側山區:雪山主峰以南,思源埡口以西之大甲溪流域,年雨量因地 形而有所顯著差異,其年雨量約在 1,0003,000 mm不等。由此可見,雪霸

國家公園擁有豐富之涵養水源,可供生態與國人之用水需求(雪霸國家公 園管理處,2001b[107])。

三、動、植物資源

雪霸國家公園境內高山林立,因山谷交錯地形複雜,氣候差異大,因 此,植物種類繁多。於雪山、大霸尖山稜處,由於山頭各自獨立聳入雲霄,

以生物學觀點而言,成了生殖隔離的高山島嶼,亦保存了眾多地質年代以 來孓遺植物,可謂植物基因的寶庫。雪霸園內植物相從闊葉樹林、針闊混 合林、針葉林至高山寒原,具有亞熱帶以迄寒帶的完整生態系,植被的連 續性變化展露無遺,是台灣植物垂直分布縮影。雪霸園區內的植物種類多 數屬於東亞植物地區之特有屬,推測其於冰河時期並未受北方大陸冰河蔓

(20)

由於植被型態的多樣性,雪霸園區內海拔由1,000 m3,800 m差異所

形成的林相與天候型態,加上大部分面積未經人為干擾破壞,因此可提供 動物豐富的食物來源與適當的保護及棲地,構成一穩定的食物網,使本區 的動物資源豐富,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相。包括33種哺乳類、111 種鳥類、

18種爬蟲類、6種兩棲類、16種淡水魚與111 種蝴蝶。

近年由於人為的干擾,如水壩、攔砂壩的建立,林相及水土保持的破 壞,使原本穩定的生態系,起了巨大的變化,是故國家公園本著生態保育 的理念,積極保護日益減少的稀有動物,如台灣櫻花鉤吻鮭、台灣黑熊、

帝雉、藍腹鷴、台灣山椒魚、寬尾鳳蝶及升天鳳蝶等,與珍貴的野生動物 如台灣獼猴、山羌、台灣長鬃山羊、台灣野豬、水鹿等(雪霸國家公園管 理處,2001b[107])。

四、人文史蹟

外國學者認為台灣是「研究人類學的最佳自然實驗室」。根據現有資料 顯示,大約5000年前至 2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南島系原住民移入 台灣,其中以北台灣的泰雅族與賽夏族是最早來台的。根據學者的考證,

這些原住民族多分布於雪霸國家公園周邊的新竹縣五峰鄉與尖石鄉、苗栗 縣泰安鄉、或台中縣和平鄉等地區。泰雅族與賽夏族雖聚居於雪霸國家公 園範圍外,但園區內的高山地帶,自古以來一直為原住民們的生活舞台,

其生活習俗已與大自然混為一體。而園區內許多步道的形成,可追溯至原 住民的獵徑、姻親道路系統等,路徑向高山、溪流,甚至向高峰絕頂伸展,

都遺留著這些山岳民族的足跡與智慧。於廣大山區內各據點更有古老的稱 謂與傳說,亦為原住民文化增添一番神秘色彩(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1b[107])。

(21)

除原住民文化外,雪霸國家公園亦是先民文化之發源地,其重要文化 資產有二本松、雪見、七家灣溪考古遺址及北坑溪古道等文化古蹟。

3.3 雪霸國家公園之現況分析

一、雪霸國家公園之範圍

雪霸國家公園於 1992 年 7 月 1 日成立,是台灣第五座國家公園,園區 以雪山山脈為主軸,範圍涵跨新竹縣五峰鄉和尖石鄉、苗栗縣泰安鄉、台 中縣和平鄉(圖 3-1)。雪霸國家公園東自邊古巖山起,向南經喀拉業山、

羅葉尾山、武佐野群山至大甲溪谷。南沿大甲溪而下,至志樂溪會合處沿 稜線經宇羅尾山至三錐山,西側由三錐山向北,經小雪山、南坑山、盡尾 山、東洗水山、北坑山接樂山。北自北樂山起向東,經觀霧、高嶺、境界 山,南馬洋山至邊古巖山,總面積達 76,850 ha。園區內地形錯綜複雜,景 色氣象萬千,高峰溪流景觀更是雄偉壯麗,同時蘊涵完整豐富的動植物及 人文資源,是一個適合進行深度旅遊、寓教於樂的大自然戶外教室(雪霸 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b[107])。

二、雪霸國家公園之分區

針對土地資源特性及土地利用型態,雪霸國家公園將園區劃分成四個 區域(國家公園法第十二條),規定不同層次之利用限制或管制事項(雪 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a[106]):

(一)生態保護區:為供研究生態而嚴格保護之天然生物社會及其生育 環境地區,禁止採集標本使用農藥與興建一切人工設施。本區面

(22)

(二)特別景觀區:指無法以人力再造之特殊天然景緻,而必須嚴格限 制開發行為的地區。本區面積為 1,850 ha,佔全部面積 2.41%。

(三)遊憩區:指適合各種野外育樂活動,並准許興建育樂設施與有限 開發有限資源利用之區域。目前雪霸國家公園共設有三大遊憩 區,一是位於中橫宜蘭支線上的武陵遊憩區,二是在新竹縣竹東 經五峰、清泉接大鹿林道的觀霧遊憩區,以及另一個正在興建開 發中的雪見遊憩區。本區面積為 84 ha,佔全部面積 0.11%。

(四)一般管制區:不屬於其他分區的土地、水面,包括既有小村落,

並准許原土地利用型態之區域。本區面積為 23,276 ha,佔全部 面積 30.29%。

表 3.1 雪霸國家公園土地使用分區面積表

項 目 生態保護區 特別景觀區 一般管制區 遊憩區 總計 面積(ha) 51,640 1,850 23,276 84 76,850 百分比(%) 67.19 2.41 30.29 0.11 100.00

〔本研究整理〕

(23)

3-1雪霸國家公園範圍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b[107]

三、雪霸國家公園遊憩區概述

(一)武陵遊憩區

武陵遊憩區位於雪霸國家公園東南隅,是一個由雪山山脈所圍繞而成 的山谷,為南北走向呈葫蘆形的狹長谷地,面積約為46 ha。貫穿武陵遊憩

區的主要河川是七家灣溪,為台灣孓遺生物-台灣櫻花鉤吻鮭重要棲息 地。為武陵遊憩區內資源保育及遊憩經營等管理,設有武陵管理站、遊客 中心及警察小隊,提供遊客解說服務及資源護管等工作。武陵遊憩區內擁 有豐富之遊憩景點與自然動植物資源,如台灣二葉松、台灣冷杉…等特有

(24)

有動物,遊憩景點則有武陵遊客中心、武陵農場、七家灣溪畔、武陵吊橋、

桃山瀑布等景點供遊客觀賞與遊憩(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b[107])。

(二)觀霧遊憩區

觀霧遊憩區位於新竹縣五峰鄉,為雪霸國家公園西北區入口,面積約

為29 ha。為生態保育、環境解說等經營管理及維護區域內治安秩序及環境

保護,區內設有觀霧管理站與觀霧警察小隊,以提供遊客諮詢服務;管理 站內更設有小型展示室與多媒體簡報室,同時配有解說員提供解說服務。

區內目前擁有豐富之遊憩景點與動植物資源,如棣慕華鳳仙花、台灣檫樹、

台灣赤楊…等特有植物;以及寬尾鳳蝶、螢火蟲、藍腹鷴、五色鳥…等特

有動物;遊憩景點則有觀霧管理站、觀霧山莊、檜山巨木林步道、觀霧瀑 布步道、榛山步道、大鹿林道東線、樂山林道等,可使遊客更親近於大自 然(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b[107])。

(三)雪見遊憩區

雪見遊憩區為雪霸園區內自然度較高之遊憩區,面積約為9 ha。由於

地勢與坡向的關係,於區內可觀賞雄偉俊峭的雪山、大霸尖山、聖稜線及 大雪山之稜脈景觀;加上區內水文條件良好,林相交雜完整,更是提供野 生動物適切的棲息與活動環境。雪見遊憩區內之北坑溪古道沿線擁有早期 泰雅原住民及日據時代人文遺跡,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目前正積極以完善 之規劃與管理,將為雪見地區適度提供一個「生態及文化史蹟」兼顧之遊 憩據點(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b[107])。

(25)

四、雪霸國家公園遊憩區經營管理之方針

依據國家公園法,國家公園應積極推動資源保育、研究、育樂及永續 利用之業務。因此,依據「雪霸國家公園計畫」之經營管理計畫,雪霸國 家公園對遊憩區經營構想為(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1992[102]):

(一)發揮本區特有之遊憩資源:

配合資源之保護與國家公園發展,創造具有台灣高山森林地區特有且 富魅力之環境,積極引導遊客,並正確提倡登山健行活動及森林遊憩觀賞,

以充分發展寓教於樂之遊憩效果。

(二)設計不同之遊憩模式與遊憩體驗:

國家公園管理處,針對不同遊憩需求之遊客與其對遊憩之慾望,設計 一套能滿足各類型遊客之活動模式,令遊客至本區可獲取不同且多樣性之 活動體驗,並滿足其各所需。

(三)提供遊憩活動必要之服務設施:

遊客活動模式之安排,以建立遊客動線系統為主,並妥善配置必要之 服務設施,避免對國家公園之景觀與資源發生過多之妨礙與干擾,使遊客 之遊憩活動與景觀資源密切配合,而獲取大自然教育之經驗。

(四)辦理生態旅遊解說服務:

各遊憩區之設施興建,以提供服務遊客為主,除設置遊客中心,提供 遊客各種服務設施外並提供各式生態保育相關影片、資料供民眾觀賞取 閱,讓國人對生態保育有更進一步之認識。

(26)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武陵及觀霧兩處遊憩區配置解說員,免費為遊 客提供知性引導解說服務。期望以教育解說的方式讓在民眾參訪國家公園 的同時也更加認識國家公園。

(六)提倡各種地區性之戶外活動:

為積極吸引遊客,針對區內資源之特性,提倡各種戶外活動、登山訓 練、研習活動與當地風俗、習慣、考古活動等,使各項活動配合本區四季 之不同變化,以充分發揮吸引遊客之效果。

(七)鼓勵民間參與國家公園事業:

遊客進入國家公園區域內,所獲取之服務,需支付必要之費用,作為 國家公園經常維護費用之開支;同時,管理處得針對不同需要,鼓勵民間 從事國家公園事業建設,使國家公園之經營管理避免龐大支出。

3.4 雪霸國家公園之保育與保護

雪霸國家公園成立至今已有十餘年,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將各項設施 陸續建設完成,然而未來的工作重點將加強園區經營與管理。以下茲就雪 霸國家公園於保育與保護等各項工作方向加以論述(雪霸國家公園管理 處,2001c[108])。

一、工務建設方面

雪霸國家公園於建設上不論園區內的管理設施、公共設施、解說牌示 系統、聯外道路及步道整建,甚至棲地改善工程等等,工程儘量以生態工 法配合原生樹種之栽植,達到水土保持、環境復育之目標,對於遊客安全

(27)

有顧慮的敏感地區,加強監測預警措施,以保障遊客之生命財產安全。

二、保育研究方面

為保護珍貴的自然環境,進而有效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雪霸國 家公園於保育研究工作上累積相當多成果。亦持續性地與學術界合作調查 區內自然與人文資源的種類、數量與分布等,以作為經營管理之參考。

雪霸國家公園有鑒於過去的保育政策,是主觀地認定自然資源是人類 的資產,並以人為中心之保育政策為主軸,無法落實地球生物圈永續生存,

因此,必須修正為以生命為中心的生物多樣性保育政策。雪霸國家公園管 理處未來保育研究之展望亦奠基於此,以生物多樣性保育為目的,以長期 生態監測為手段,尋求生態模式之建立。

三、解說教育方面

國家公園與一般遊憩區不同之處在於著重知性的遊憩體驗,而解說服 務正是讓遊客貼近知性體驗最重要之方式,因此,國家公園透過人員與非 人員之解說方式,如義務解說員的甄選、遊客中心的設置、知性之旅的安 排、媒體與講座的宣導、解說出版品的印製、藝文與自然的結合等等,期 望透過這些解說服務,啟發遊客對生態之認知。

四、觀光遊憩方面

雪霸國家公園自成立以來,即陸續積極籌設觀霧、武陵、雪見等遊憩 區,並派駐職員、聘僱原住民擔任保育巡查員,肩負園區保育巡查環境監 測、步道整理等工作,確保生態環境之安定。雪霸國家公園在不違背保育

(28)

憩區分別設立遊客中心,以提供高品質的休閒遊憩場所,並使遊客能獲得 所需之資訊;另外,雪霸國家公園範圍內,並未設置過多人工種植之花草 與人為設施,僅有一些配合景觀而設置的設施及解說牌誌,使遊客能與大 自然更親近(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1c[108])。

(29)

第四章 雪霸國家公園永續經營之目標

自從國際性保育組織首次於國際會議上提出「永續」一詞,國際間相 繼開始提倡永續發展之理念,主要強調發展與保育的整合,並開始將保育 觀念導入開發過程。近年來台灣亦積極地投入環境永續經營與管理之工 作,然台灣國家公園成立之目的在於確保人類賴以維生的生態系之完整,

並提供國民休閒遊憩之去處,更是學術研究與環境教育之最佳場所。因此,

國家公園更應以永續發展之管理方式,進行長遠性的經營計畫。

本章節將探討永續發展之定義,以及永續發展目前推動之趨勢與現 況,並依據雪霸國家公園之特性與資源現況,研擬永續經營之目標。

4.1 永續發展之定義

自1992 6月初,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

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後,「永續發展」已成為全球未來發展的新模 式,我國亦積極推動與落實永續發展,並於2002 12月核定「國家永續

發展行動計畫」。

永續發展之意義在於滿足當代之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 身需要之發展,其內涵係以生態保育與天然資源之永續利用為基礎,經由 有效的經濟發展為手段,塑造生命品質不斷提昇的社會為目的。由於永續 發展之內容涵義涵蓋甚為廣泛,茲將就不同角度探討永續發展之定義以下

(黃文卿,2002[69];國家永續發展論壇,2004[121]):

一、從自然生態來定義

(30)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說明自然生態及其開發程度間的平衡。1990

年,國際生態學聯合會(INTECOL)及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IUBS)共同

主辦永續發展問題專題研討會,該研討會對永續發展的定義為:「保護與加 強環境系統的生產及再生能力」。此外,1990 年福曼(R.T.T. Forman)從生

物圈的觀念認為永續發展是:「尋求一種最佳的生態系統,以支持生態的完 整性與人力願望的實現,使人類的生存環境得以持續」。

二、從社會性來定義

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以及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於 1991年共同發表「保護地球-永續的生 存策略」,將永續發展定義為:「在生存於不超出維持生態系統涵容能力下,

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並提出人類永續生存的9條基本原則,強調人類

生產與生活方式要與地球承載能力保持平衡,保護地球的生命力與生物多 樣性。

三、從經濟性來定義

1985年巴比爾(Edward B.Barbier)於著作「經濟、自然資源、不足與 發展」中,將永續發展定義為:「在確保自然資源的品質及其所提供服務的 前提下,使經濟發展的淨利益增加到最大的限度。」另外,由馬肯華及皮 爾斯(Anil Markandva and David W.Pearce)兩位學者在1988 年所出版的「自

然環境與社會折現率」著作中,談到永續發展是:「今天的資源使用,不應 減少未來的實際收入。」還有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在1992年亦從經濟

角度來定義永續發展:「不降低環境品質與不破壞世界自然資源基礎的經濟 發展。」

(31)

四、從科技性來定義

1989年史佩斯(James Gustava Spath)從科技選擇的角度認為:「永續 發展就是轉向更清潔、更有效的技術,儘可能使用達到“零排放”或“密 閉式”的製程方法,儘可能減少能源和其他資源的消耗。」此外,世界資 源研究所(WRI)於1992 年亦從技術角度探討永續發展的定義,認為:「永 續發展是建立極少產生廢料與污染物的製程或技術系統。」

五、從廣泛性來定義

由前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Gro Harlem Brundland)領導的聯合國世

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於「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

中,闡述了人類面臨一系列的重大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提出永續發 展的概念,這個概念得到了廣泛的接受與認同,並在1992年聯合環境與發

展大會(UNCED)上得到共識。她提出永續發展定義為:「人類有能力使

開發持續下去,也能保證使之滿足當前的需要,而不至危及到下一代滿足 其需要的能力。」分析其內涵認為永續發展應包含公平性(Fairness)、永

續性(Sustainability),及共同性(Commonality)三個原則;就社會層面而 言,主張公平分配,以滿足當代及後代全人民的基本需求;就經濟層面而 言,主張建立在保護地球自然系統基礎上的持續經濟成長;就自然生態層 面而言,主張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

六、台灣地區國家公園永續經營之定義

台灣地區國家公園永續經營之定義為:「研擬具體而可行之國家公園計 畫和措施,期能妥善而長時期的保護此一國家代表性之自然風景、野生動

(32)

育樂資源及研究場所。」(黃文卿,2002[69])

4.2 永續發展之推動趨勢與現況

為督導及協助各國推動永續發展工作,聯合國於1993設置「永續發展

委員會」,並於其下設置貿易與環保、消除貧窮、消費方式、人口動態、

整合環境與開發於決策中、土地管理、永續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育、永續 科技、技術轉移等17個工作分組;直至 1998年,全球已有146 國設置永

續發展相關組織。由此觀之,推動永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於未來發展上 共同的策略與工作。

為因應國際永續發展之相關工作,我國亦積極於永續發展理念之落 實,行政院更於1997 8 23日將原「行政院全球環境變遷政策指導小 組」提升為「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簡稱為永續會),專門推行國 家永續發展之相關業務。對於推動我國邁向永續發展,除行政院等政府機 關外,立法院亦於1998年成立「永續發展促進會」;於企業界方面,亦於

1997年成立「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以推廣永續發展概念於國內企 業,並協助企業界進行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保護等之措施(行政院國家永 續發展委員會,1999[20])。

行政院有鑑於台灣過去數十年來過度重視經濟發展,忽略生態環境資 源之保護,面對種種負面之影響,為有效強化生活品質與生態環境之保護,

建立國家永續發展之基礎,並於規劃「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

以「水與綠建設計畫」強調逐步恢復台灣的自然生態。以下茲就我國自1992

年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後重要永續發展之成果,如表4-1所述(行

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1999[20])。

(33)

表4-1我國歷年永續發展之重要成效

編號 項目 內容

01 訂定國家環境保護計畫

19982月行政院核定實施「國家環境保護 計畫」,計畫內容包括下列三大領域:

(1)環境品質 (2)污染改善 (3)環境管理

02 制定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廿一世紀議

19995月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核定

「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廿一世紀議 程」主要內容包括:

(1)永續環境

包括大氣、水資源、土地資源、海洋保護、

生物多樣性及環境管理。

(2)永續社會

包括人口與健康、居住環境、社會福利、

文化資產及災害防救等。

(3)永續經濟

包括經濟發展、產業發展、交通發展、能 源策略、資源再利用等。

(4)發展的動力

含教育發展、科技研發及資訊化社會。

(5)推動的機制

含公眾參與、政府再造及國際合作。

03 履行國際環保公約

內容包括:

(1)健全生物多樣性

積極推動生物多樣性相關工作、研究、管 理、以及教育訓練。

(2)降低氣候變遷

提倡節約能源、減少CO2排放量、強化清 潔生產與自然資源保育

(3)降低臭氧層破壞

執行氟氯碳(CFCS)化合物減量。

(4)有害物質越境轉移

「廢棄物輸出輸入管理方案」及「廢棄物 清理法」修正案中,明文規範與管理廢棄 物之輸出輸入、過境及轉口。

(5)永續發展的成功案例 (6)提昇企業綠色競爭力 (7)鼓勵綠色消費

(8)建立永續台灣評量系統

(9)試編綠色國民所得帳

(34)

在2003 年舉辦的「民間永續發展教育論壇」全國說明會中,亦發表了

「民間永續發展教育論壇宣言」,提出6項共同主張(教育部等,2003[19]):

一、 推動永續發展工作必須結合中央、地方、學者民間團體,尤其應 該落實於地方,才能獲致永續發展工作的成果。

二、 結合民間資源建立地方環境基本資料,是推動永續發展最基本工 作。

三、 確實落實社區參與,傾聽民眾意見建立民眾共識,並廣泛邀請文 史、生態、環保、婦女等非政府組織團體參與,是永續發展工作 成功的基礎。

四、 各地方政府應儘速邀集地方民間團體,成立地方永續發展委員 會,確實推動永續發展工作。

五、 各縣市應儘速制訂完成地方的「廿一世紀議程」,將永續工作與 地方首長施政結合,並定期檢驗地方永續發展的工作。

六、 教育是達成永續發展的必要工具,永續發展應透過學校教育及終 身學習教育體系,並提昇人的素質從生活中建立正確的觀念。

4.3 雪霸國家公園之永續經營目標

經由永續發展與國家公園相關文獻之探討,以及雪霸國家公園之特性 與環境資源現況之分析,瞭解國家公園之資源利用與管理對國家公園之影 響甚鉅。因此,國家公園更應以永續發展之管理方式,進行長遠性的經營 計畫,並研擬永續經營之目標,以達到永續發展之目的。

本研究將以研究範圍-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為主,研擬武陵地區永

(35)

續發展之目標,依據武陵地區之環境資源現況,本研究研擬以下五大目標 進行永續性之經營管理,說明如下:

一、維護生物多樣性

生物資源的有效保護與管理,不僅能確保生物的續存,亦能維持其被 利用的潛能,而達到永遠續發展的目標,這不但符合當代人的利益,亦能 滿足後代人的需求與發展。

因此,應以生物多樣性保育為指導原則,利用長期生態監測為手段,

探討物種與環境、物種與物種間之相關性,並規劃武陵地區長期生態監測 計畫,以台灣櫻花鉤吻鮭為環境指標,配合微棲地之變化、水棲昆蟲之調 查、水質之監測及台灣櫻花鉤吻鮭之族群生態調查等,探討各項變因間之 相關性,藉此達到生物多樣性之保育。

二、環境資源永續管理

環境資源有效之利用與管理,為國家公園管理上重要課題之一。於中 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廿一世紀議程」中說明(行政院國家永續發 展委員會,1999[20]),環境管理策略面其實含「自然保育」、「污染防 治」、「資源善用」等三面課題。總而言之,現在的環境管理策略理念是

「以防為先,以治為後」,依據此項原則,設防在先的環境影響評估制度,

尤其是在國家公園發展上預先做好環境評估即顯得格外重要。

因此,國家公園為達環境永續管理之目標,工程開發應導入「生態工 法」之觀念,為達資源有效之利用與管理,應同時考量社會、經濟與生態

(36)

三、推動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並不單純只是認識野生動植物生態的遊憩過程,是具有環境 責任感的旅遊方式、是保育自然環境、是延續當地居民福祉、也是一種小 而美的旅遊方式,它的最終目標應該是保護旅遊當地自然生態與文化傳統 的觀光資源,以延續觀光產業發展。生態旅遊是一種以自然為取向,透過 教育和解說,引導遊客體驗生態之美,認識其重要性,並共同保護資源的 深度旅遊方式。生態旅遊講求的是環境保護與觀光產業皆要兼顧,同時,

生態旅遊之主體為自然環境,參與的對象包括當地居民、業者、遊客及管 理單位,生態旅遊強調的是一種「對環境負責」的旅遊態度,以此種態度 為前提,生態旅遊必定成為永續的觀光產業,讓當地人在保護自然與文化 資源的同時,也將最大的經濟利潤回饋給地方,散播生態旅遊的觀念並導 入環境教育,讓遊客成為對自然環境保護的正面貢獻者。生態旅遊是引導 遊客參與國家公園知性之遊憩活動型態,並避免遊憩發展與遊憩活動對環 境產生衝擊與破壞。藉由規劃設置高品質之遊憩設施,並對其數量有適當 之控制,以符生態旅遊之自然景觀。

四、推動環境教育

永續發展是一個全民行動的目標,人是社會永續發展主體與動力的主 要來源(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1999[20])。相同的,國家公園的 永續發展也應是全民動員,而遊客更是永續發展之主體,因此,國家公園 永續發展之觀念的建立甚為重要,遊客之永續發展教育與環境教育之加強 是最根本的做法,亦是永續發展的動力來源。

為達國家公園之永續發展,應加強環境保護與資源保育,因此,國家 公園解說教育系統則是將複雜的自然人文與遊憩環境之重要資源特性傳達

(37)

給遊客,透過環境解說系統之解說,使遊客除獲得新的資訊與經驗外,並 由此產生對環境保育與保護之熱誠,而達到機會教育之目的。「教育」是 國家公園對環境保育與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亦是一個持續性的工作,故 國家公園必須有一適當之教育模式與方針,方能使環境解說教育持續並穩 健地推動。

五、建立共同參與機制

永續發展之重點,是要使社會各個層面的集體智慧有充分的發揮(行 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1999[20])。國家公園永續發展之經營上,社 會的共同參與亦是重要課題之一。國家公園管理單位,應鼓勵周邊民眾參 與國家公園環境保護活動,提高住民參與能力及在地機關團體的共同理 念,以實現環境資源之綜合管理;並應有適當的政策,來保護周邊土地資 源,免除有害環境的各種活動;加強周邊住民族群特色及文化,輔助其硬 體建設應與國家公園環境特色相調和;並對周邊住民進行人才的調查、評 估與培訓,善用民間資源,與周邊住民取得永續發展之共識,進而合作推 動國家公園永續發展之具體目標。

(38)

第五章 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生態環境資源之維護

5.1 武陵地區之重要性與特色

一、武陵地區之重要性

武陵地區為雪霸國家公園東邊之主要入口,同時亦是台灣櫻花鉤吻鮭 之重要棲息地。此外,區內因有四個分屬不同部會的管理機關其經營理念 亦有所差異,因此,如何求取生態保育與遊憩間之平衡點,為此區永續經 營之重要課題。

武陵地區位於雪霸國家公園東南隅,是由雪山山脈圍繞而成高海拔的 山區,闕居大甲溪流域上游,大致涵蓋德基水庫上游集水區大甲溪支流七 家灣溪、高山溪與有勝溪水系。行政轄區隸屬台中縣和平鄉。武陵地區的 範圍,東側以羅葉尾山、武佐野群山為界,與有勝溪相隔;西臨雪山東峰 與大安溪流域分隔;南達馬武霸山支脈連接中橫公路宜蘭支線;北起桃山、

池有山和品田山與淡水河流域區隔。武陵地區在原始自然的環境裡,蘊育 種類繁多的植物相,亦提供動物所需的食物來源與適當的棲息地,使得此 區擁有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然而在此棲息的台灣櫻花鉤吻鮭,卻是全球 珍貴稀有的陸封性鮭魚,亦是我國瀕臨絕種保育類的國寶魚。此外,武陵 地區亦是大甲溪上游源流所匯集的集水區,源流不斷且豐沛清澈的溪水,

供應了大臺中地區兩百萬居民生活的飲用水源(汪靜明,1995[13])。

二、武陵地區之環境特性

武陵地區的氣候、土壤等自然優異的環境條件,適於自然生物之保育。

(一)氣候

(39)

武陵於氣候分布上,歸屬於台灣亞寒帶山地氣候區(汪靜明、林永發,

2002[15])。

1. 氣溫

全區位在高山地區,終年氣溫平均約在15℃左右,月低溫(67℃)

出現在冬季一月、二月;月高溫(2122℃)出現在夏季六月、七月間。

武陵山中的微風氣候,多受到地形(高度和谷型)、季節風向與降雨量影 響。

2. 風向

武陵的狹長谷地受雪山山脈圍繞,白天多吹由南往北的向山風,夜晚 則轉變成由北向南的向谷風。本地溫度大約隨著高度,每增加100 m遞減 0.450.6℃;夜晚因為受河谷地形影響,會出現谷底氣溫低於山稜的逆溫 現象。冬季時節,東北季風沿著蘭陽溪谷抬升而上,在思源埡口附近翻過 羅業尾山後,逕降至武陵南谷,造成南谷較北谷多風寒的現象。

3. 雨量

武陵地區年降雨量約1,600 mm,年降雨天數約有 120天。全區主要降

雨量(80﹪)集中在濕季(2月~8月),少量出現在乾季(9月~翌年1

月)。冬季時,溼度較高的東北季風從太平洋登陸台灣後,受到中央山脈 阻隔,氣流被迫上升膨脹斷熱,因此導致豐沛的雨水降在東側向風坡;而 位在背風坡的武陵地區,則處在雨影下的乾季。 夏季時,氣流溼度大的西 南季風,自台灣海峽在西部登陸後,受到豐原山地、東勢丘陵、雪山等山 脈的阻擋,濕空氣被抬上升後,常在武陵地區形成地形雨。在夏季,午後

(40)

(二)地形

武陵是由雪山山脈圍繞而成的山谷,呈南北走向的狹長型谷地,海拔

1,7003,325 m,部分地形高低多變化。山谷兩側坡度大,平均大約達40

~50。。

山谷東側是羅業尾山,北側由桃山、池有山及品田山所組成,西側是 雪山,南側由中橫公路宜蘭支線連接馬武壩山。武陵地區群山環繞,溪流 河谷密佈,在早期造山運動、流水侵蝕等地質作用下,顯現出裸露山岩、

褶皺、斷層、河谷等地形地勢景觀。武陵北面桃山、池有山、品田山和喀 拉葉山等四座高山,素有「武陵四秀」之稱,享譽登山旅遊界。武陵四秀 山頂稜脊處處可見裸露山岩地景。桃山尖峰聳立天際,山形如水蜜桃,或 如泰雅族原住民所稱的拳頭(Kuba)。品田山的山形與褶皺岩層,因形狀似

「品」、「田」而名,具有硬砂岩斷層與四面垂崖等地形景觀。武陵西側的 雪山,是七家灣溪水系的源頭。雪山由山稜所環繞,呈現完整的圈谷地形 景觀。雪山向東南方延展,在七家灣溪主流觀魚台附近將山谷分割成南北 不對稱的兩個山谷。

武陵谷地的型態呈北寬南長狹短的倒葫蘆形;北谷平均寬度約 550 m

谷長2,000 m,而南谷寬度約300 m、谷長 850 m。在地形上,武陵谷地北

高(1,850 m)南低(1,720 m),呈現高低起伏的地勢。 武陵谷地是大甲溪

眾多源流的主要集水區。七家灣溪與高山溪等溪流,從雪山山脈流至武陵 谷地的時候,因為坡度急遽變緩,導致河水搬運砂石能力減弱,因此在下 游武陵溪匯流處附近,堆積成沖積扇的河谷地形(汪靜明、林永發,

2002[15])。

(三)水文

(41)

武陵的溪流是大甲溪的源流,表5-1為武陵地區溪流概況表。

北方的七家灣溪全長約15.3 km,集水面積約5,603 ha,是大甲溪的主

要源流。溪頭源自雪山的桃山西溪(又稱無名溪)以及桃山的桃山溪,二 條支流匯流於武陵吊橋附近,而後貫流於武陵河谷。高山溪,昔稱雪山溪,

發源於雪山主峰與志佳陽大山,全長約10.6 km,流域面積達3,960 ha,下

游與七家灣溪在武陵農場場部附近合流。

在武陵東南方的有勝溪,發源於羅業尾山,全長約 11.4 km,流域面積

達3,112 ha,上游在思源埡口和蘭陽溪上游河谷分水,下游(又稱伊卡丸溪)

南流到志良節附近(武陵國民賓館)與七家灣溪下游會合。自此,在武陵 地區由七家灣溪、高山溪和有勝溪等三條支流匯聚後的流水,一般泛稱大 甲溪主流(汪靜明、林永發,2002[15])。

表5-1武陵地區溪流概況表

河川名 發源地 流域長度 流域面積 相關重要支流

七家灣溪 雪山 15.3 56.03 品田溪、池有溪、桃山西溪、桃山溪 高山溪 雪山 10.6 39.60 又稱雪山溪、武陵溪

有勝溪 羅葉尾山 11.4 31.12 馬鰣溪、香菇溪、伊卡丸溪

※1.汪靜明、林永發,2002[15] 2.單位:流域長度km;流域面積km2

武陵地區主要是由大甲溪上游源頭溪(七家灣溪、高山溪、有勝溪),

所匯聚而成的自然集水區。大甲溪流域的水力蘊藏冠居全台,歸因於上游 武陵流水源源不斷而且豐沛。在武陵匯流的淡水,在下游地區匯聚成六座

(42)

近年來由於集水區環境之變遷,尤其是農業活動的增加,對於武陵地 區溪流造成明顯的影響,進而改變了溪流的生態。依(汪靜明 1992[11])

的生態研究結果歸納可知,武陵地區的七家灣溪已露出農業化生態徵候 群,這主要包括:水文不穩定、溪道與流水形態改變以及溪床底質多樣性 降低。在水質方面,這些農業化溪流水體的混濁度、沈積量、營養鹽(磷 酸鹽、硝酸鹽)和外來有機物輸入量都明顯增多,實不利於台灣櫻花鉤吻 鮭之生長。

(四)植物

武陵的植物是隨海拔升高而分成闊葉樹林、針闊葉混生林等不同氣候 的植物帶(汪靜明、林永發,2002[15])。

武陵地區的闊葉樹林分布在海拔1,7002,500 m之間,一般生長在坡

度平緩、土層深厚、濕度適中的地方。依林相外觀又可分為常綠及落葉二 種闊葉樹林。1.常綠闊葉樹林:常見的大多是殼斗科的櫟木樹種,如栓皮櫟、

森氏櫟等。2.落葉闊葉樹林:主要分布在崩坍地或洪水後的岩礫地,主要樹 種有台灣赤楊、台灣紅榨槭、青楓、楓香、尖葉槭、栓皮櫟、台灣胡桃、

千金榆、化香樹等;在秋、冬季落葉期,景觀繽紛別緻。

針闊葉混生林分布在海拔1,7003,000 m之間的七卡山莊、桃山瀑布 及山凹谷地等潮濕低溫的地區。中海拔針闊葉混生林(1,7002,500 m)針

葉樹以台灣二葉松、台灣五葉松等為代表,以及森氏櫟、栓皮櫟、大葉石 櫟等多種殼斗科闊葉樹種。 針闊葉混生林是一種演替進行中的過渡植被,

通常在環境陰濕、地勢平坦、土層肥厚的地區,適合闊葉樹的生長;而環 境向陽乾燥、山勢陡斜、土層瘠薄的地方,比較適合針葉樹的演進。在七 家灣溪畔的混生林中,台灣二葉松等針葉樹多是分布在向陽、乾燥、瘠薄

(43)

的坡地,並形成上層林冠,株數不多;而分布其間的闊葉樹則形成次層林 冠。

此外,武陵農墾的人工蔬果區,主要分布在於北谷河階地。在植栽分 布上,七家灣溪畔種植果樹較多,蔬菜類次之。

(五)動物

根據調查,武陵地區的蝶類有9種、魚類4種、兩生類5種、爬蟲類 12種、鳥類77種、哺乳類 23種,一共有129 種;其中71種是台灣地區特

有種或特有亞種(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1992[102])。武陵陸域的中大型 鳥獸類種數,均達雪霸國家公園全區比例70﹪以上。哺乳類動物有長鬃山 羊、水鹿、山羌、臺灣獼猴、黃鼠狼、臺灣野豬等。武陵水域中的魚類僅 有4種,其中在這裡棲息的陸封型台灣櫻花鉤吻鮭(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卻是全球珍貴稀有的太平洋鮭魚,也是我國的國寶魚,現今僅

存在武陵地區七家灣溪和高山溪。此外,罕見的水生哺乳類動物-亞洲水 鼠,也是棲息在高山溪和有勝溪中珍貴的物種。唯武陵農場以及桃山瀑布 等人類活動頻繁的遊憩或農業地區,已較難看到大型野生動物(雪霸國家 公園管理處,2001a[106])。

(六)人文

195677日東西橫貫公路正式開工,支線由梨山北行經武陵至宜 蘭,於196059日正式通車,啟動了本區的開發,臺灣榮民農墾服務 所在此時設立武陵墾區,而在1963 5 10日正式定名為武陵農場(雪 霸國家公園管理處,1997[105]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組洽據泰國工業部產業經濟局表示,目前有意參與競 標的企業計泰國 14 家、中國大陸 7 家、日本 4 家以及韓 國、法國、義大利各 1 家,泰方預計於 11 月 12 日公布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03年1月27日勞動2字第1030130119號函訂定 勞動部105年 8月16日勞動條1字第1050131695號函修正 勞動部106年

一、貴公司依據「多國多中心藥品臨床試驗計畫 審查程序」申請之藥品臨床試驗計畫,案內申請 人/試驗委託者為台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同 意之計畫書版本日期為:Version no.: 1.0;Date:

並以中科園區核准進駐事業單位中已建廠完成且投入實際生產的廠 商作為資料蒐集的基礎。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園區協調小組 公布資料指出,統計至 96 年 6

翠亨堡公園建於 1935 年,由 Frederick Law Olmsted Jr.設計,,他的父親老 Olmsted 是美國 景觀設計的一代宗師,也是紐約中央公園和 Prospect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首度公開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阿提米絲計畫時 間表,由計劃表可看見 NASA 計畫於 2024

香港幼稚園 韓國公立幼稚園 韓國私立幼稚園 經費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雪霸處」)於 25 日指出,「國寶魚」台灣櫻花鉤吻鮭在 民國 81 年雪霸處成立初期,數量僅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