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戒為戒、定、慧三學之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戒為戒、定、慧三學之首"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0

香光莊嚴【第一二九期】民國一〇六年十二月

這其中的內容是有明確規定的,當你知道得更多,就會更加瞭解如何讓僧眾在 當地文化中安頓自己,並且妥善運營這個平台。

因此,無論是佛教傳播到歐美、非洲各地,就算在漢地、日、韓、西藏、

泰、緬,佛教也都必須順應不斷改變的政經情勢。這需要更加成熟的人格、更 加寬闊的眼光與學習力,才能任運無礙。

成為比丘、比丘尼的條件

想要成為比丘、比丘尼,是有年齡、身心條件限制的,也有特殊的情況需 要處理。這些必定要經過「十三重難」、「十六輕遮」等項度的審核,或女眾 有些特殊的限制。為什麼會有這些條件規定?例如年紀太小,尚不懂世事,他 出去會不會被欺負?他連自己都保不住,還要護法衛教,這是否為不合理的要 求?除了年齡規定之外,例如他連聽懂和尚的話都有困難,或身體正患有某些 特殊的疾病,這也是不能通過出家考核的。但也不是罹患所有特殊的疾病都不 能出家,有些只要治癒即可進入僧團。可是,出家後就不生病了嗎?還是會生 病,生病就需要治療。進入僧團後還是會衰老、生病、死亡,如何照顧即是僧 團的責任。佛教僧寶從受比丘、比丘尼戒開始,便被賦予了一種責任、一種福 報,也有一種使命。因此,這些審核的過程,都是為了能更完善地承擔起這些 責任與使命。

戒律梩所說的修道生活,強調的重點是不同的。有句話說:「佛法大海,

信唯能入,戒為能住。」接觸佛法,從信仰開始,想要證果成佛不是一蹴可幾 的。需要慢慢地學習,知道佛法與身心的關係,這是很重要的。僧人安住僧團 是從學習戒律開始,同時要有人教導,不是出家後去大學修幾門佛教哲學課,

就可以稱作「僧人」的,這些距離成為成熟的僧人還很遠。僧人的人格要成 熟,還要能真正掌握佛教在世間運作的方法與精神—愛護佛教,更愛護僧團 每個僧人,關照的是人整體的身心狀況,以及長期性的問題,不要製造社會的 矛盾。

例如,女眾出家條件審核與男眾有不同之處,這是因為女眾生理有其特

(2)

21

香光莊嚴【第一二九期】民國一〇六年十二月

殊性。要求女眾先有一段緩衝期才能出家。為什麼?如果她不知道自己已懷孕 卻來出家,孩子生出來後,這怎麼辦?這不是「要與不要」、「好與不好」的 問題,而是很理性地看待現實問題,如果孩子還在餵奶的階段,媽媽未先安頓 好小孩就跑來出家,丈夫把小孩子抱來僧團找媽媽,僧團該怎麼辦?出家條件 的審核,是非常理性的。又如台灣的男子必須服兵役,這是國民義務之一,有 些人尚未服完兵役就出家,但政府不會獨厚出家人,還是會要求其履行國民義 務。所以,僧人也要盡國民義務,只是這個出家身分,要如何看待呢?這就需 要另外討論了。

出家受戒,絕對不能私自授受,漢傳佛教是如此,南傳佛教也是如此,藏 傳佛教更是如此。如果佛教傳到歐美,在「不越毘尼」的原則下,服裝、飲食 會有些差異,但是「傳戒」的規定與作法,每一個傳承都是要依此處理,這就 是「不越毘尼」,以毘尼為最高指導原則,就算再制定一個清規,也不能超越 佛陀的戒律。

佛教經典有所謂的「五人說經」(5)—佛、佛弟子、仙人、諸天、化人等 五種人都可以說法,只要內容是能契入佛法實相的,都可以是佛經。但是,戒 律只有佛陀能制,而有些是佛陀所未制卻應該要遵行的,就可以制定為清規或 隨方毘尼。千萬不可以隨便更動戒律,儘管「小小戒可以捨」,但是受戒時是 全部的戒律都要接受的,而在當地受持時,就再配合當地而制訂相應的規矩制 度,這是佛法能不斷流傳在世間的一個調整過程。

佛語具三相—「修多羅相應」、「不越毘尼」、「不違法性」, 這三條理 則從戒律考量來看,《涅槃經》曾提到要見到佛性證大般涅槃,必須深心修持 淨戒。也有一段提到:如果教人說不用持戒,佛陀當年也有人犯重戒生天證果 等,這是魔經律,不應受持。(6)《地持經》也提到,莊嚴的三十二相都是因為 持戒所得,如果不能持戒,來世尚且連下賤人身都無法獲得,更何況莊嚴的大 人相。(7)

這裡告訴我們,必須分清楚佛教的戒律在說什麼,不是牛戒、狗戒都是 戒。佛弟子也應該善加分別辨識世間的是非善惡,修學直至證果,培養與增強

(3)

22

香光莊嚴【第一二九期】民國一〇六年十二月

善分辨的能力,這是智慧的修習。若什麼都混在一起,佛法就無法久住在世 間。

戒為戒、定、慧三學之首

戒律裡有「犯與不犯」或「輕與重」的判別準則,也要判斷其促發的因緣 始末,如此持守戒律才能獲得清涼。這些都要學會辨析的,不是什麼都不加分 別,而盡談一切皆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講戒律,要先建立觀念—有「我」與「他」,有「時間」與「空間」,

有「作者」與「受者」,有「利益」與「過患」,有「犯」與「不犯」,有

「輕」與「重」,有「開」與「遮」,有「持」與「犯」。經典裡所說的無我 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作者、無受者、無時空,這些說的都是 實相。但修學佛法還是有次第,有安頓身心、世間的方便,佛法要久住世間,

安立了很多的假名,這就是修學次第。

在戒、定、慧三學的修學次第中,戒學排在首位。所以學佛後,要研讀戒 律,要清楚戒律的內容,千萬不可左一個「無我相」、右一個「無人相」,不 僅會混亂世間,甚至可能會自取墮落。

做為一個修行者不可以不學戒律,常聽人說「開悟、得神通比較重要」,

如果不腳踏實地從戒律開始學習,說這樣的話不僅不知所云,也會危害佛教。

有人則說「禮教吃人」,於是就摒棄禮教,特立獨行,這是偏頗的,因為禮教 吃人也有它的一套,我們反而要先知道它哪裡吃人,才能不受其束縛。戒律或 文化傳承、風俗之所以能傳之久遠,自然有它的存在價值與意義,我們要先掌 握的即是這部分。

佛教要永住在世間,不能不知道世間的善惡,縱使是大乘論師如龍樹、無 著、世親或提婆,也都是在比丘僧團出家,受具足戒,依照這個次序而修學。

先發菩提心,嚴持戒律,再增上提升精神境界,並未推翻僧團原本的秩序與 制度。佛陀一直將律制作為佛教教團最尊崇的核心,所以做為僧眾,要先從學 戒、持戒開始,身安而後道隆。如果發願要弘傳佛法到世界各地,這還要有方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後秦三藏佛陀耶舍譯  稽首禮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毘尼法  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無涯  如寶求無厭   欲護聖法財  眾集聽我說 

  齊整披衣應當學   好覆身入家內應當學   諦視入家內應當學   小聲入家內應當學   不得笑入家內應當學   不得覆頭入家內應當學   不得反抄衣入家內應當學

 合十指爪掌  供養釋師子   我今欲說戒  僧當一心聽   乃至小罪中  心應大怖畏   有罪一心悔  後更莫復犯   心馬馳惡道  放逸難禁制 

  好覆身入白衣舍。應當學   好覆身白衣舍坐。應當學   善攝身入白衣舍。應當學   善攝身白衣舍坐。應當學   不高視入白衣舍。應當學

  受安陀會法 (律有獨受之文。今准作其對首) 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此安多會五條 受 (三說)

次懺罪具儀口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故畜一段長衣過十日不淨施犯一尼薩耆波逸 提罪。又因著用犯捨墮衣犯突吉羅罪不憶數

  二者 起自六群比丘以三衣寄親友比丘處去遊人間受寄比丘恐彼衣虫損潤壞於日 中晒他比丘見問曰佛制不聽畜長衣此何有耶受寄人答 (云云)

  △飲用蟲水第六十二    (此是共戒。尼同制) 。.  漉水